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专业教育论文

摘要:在信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与经济文化也在飞速向前发展,这都在渐渐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人才战略观念,更对传统的人文类专业造成巨大的冲击。我国各个高等学校专业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很多学科的教育都有自己的优势,那么只有接受专业教育才具有众多的优势,例如基础实力雄厚、就业范围较为广泛、社会各个行业对其需求比较稳定,等等。
专业教育论文

专业教育论文:河南省中职美术专业教育现状的成因分析

自21世纪来,我国的中等职业美术教育与劳动所需求的实用艺术人才开始出现很大的缺口。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调整后的产业结构,随之而来的就是美术职业学校毕业生日益突出的就业问题。在设计行业对就业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包括科技知识、设计理念和个人品德等方面),特别是很多职业中专的美术专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严重的打击与挫折,深深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不足或者在工作中不能运用已学到的知识,导致学生无法信服学校的专业课程安排及设置。

当然,这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各方面:

一、政府部门的政策法规不完善与支持力度不够

近年来,虽然河南省的职业美术教育不容乐观,但是国家对职业学校的发展还是相当重视的,无论从政策上还是投资上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现在河南职业美术教育的学生大部分都来自于农村,国家每年都给这类学生1500元的生活补助,基本能够解决90%甚至是的学生学费问题,其余费用比如在美术专业上的消费全部由学生家庭自己承担,根据现在农村家庭实际的收入,负担这些费用并不吃力。不过这些政策与资金扶持与高等教育经费的高速增长是无法比拟的,这就造成了高等教育一定程度的泛滥和专业技能教育上的不足,一方面是大量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定位不无法就业,另一方面是社会严重短缺专业技能方面的人才,劳动市场需求与教育成果脱节。

二、高等学府的美术专业扩招对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专业也产生一定影响

在20世纪80年代,全国仅有二三十所高校对美术专业进行招生,而近年来竟然有1000多所高校招收艺术类专业考生,自1995年以来连续十几年高校扩招,目前招生规模是“跨越式”的提高,甚至盲目扩大,一所综合性艺术院校每年招生计划均在3000~5000人,并且高校教育美术专业办学的形式多样,使上大学变得非常容易,高校的美术教育一派繁荣景象,这也是导致选择中专层次的美术专业生源逐年锐减的原因之一。

三、社会对职业学校的歧视评价

近几年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高素质高学历”极端导向,出现了人才需求高端化,使得低层次学历的学生求职难。而目前由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原因导致社会对职业学校的歧视,认为只有学习成绩不好,无路可走的时候才迫不得已选择职业学校,导致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低下,生源质量整体下降。

四、社会上非美术专业性质的电脑学校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在社会各行各业的普遍以电脑作为管理或运行方式,社会从业人员对电脑的需求,致使社会上以此为契机开办了很多相关专业的电脑学校。这些社会办学课程灵活多变,小班教学、培训周期短,也影响了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致使电脑设计美术专业的生源流失。

从电脑学校学习以上专业后毕业的学生,目前大都从事着美术设计领域的工作。因为他们的就业立足点低并且很实际,就业目标基本定为从事初级的基础电脑设计工作。所以这些人才很容易就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并且他们在综合性电脑操作方面要强于美术专业毕业的学生,并且他们求职的成功概率往往比美术专业毕业生要高。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掌握的社会语言和专业语言都与这些人员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五、社会很多画室开设的高考补习班的冲击

由于近几年所出现的“艺考热”,不管是普通高中还是职业高中对高考美术专业的招生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这场热潮中优势最强的首当其冲要数普通高中。在这种情境下更多学生是可以选择职业学校的美术专业高考班的,可是社会大环境等各方面因素造就了公众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歧视,又经过这几年的恶性循环,学生宁愿选择这种配合学校文化课学习同时也能达到高效率学习美术专业课的环境,也不愿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美术高考专业,这就导致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不同侧重点的考前培训班。

专业教育论文:数控机床维修专业教育与现况

市场的需求就是职业教育努力的方向。开办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维修维护方面的专业具有现实必要性。然而对很多职业技术院校而言,开展这方面的教学还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师资力量缺乏

维修专业较大的难题是师资。该专业涉及领域非常广泛,是机械、电子、信息技术、测量、PLC、气动液压等一系列技术的综合学科,要求老师不但要理论扎实,而且要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动手能力也要很强,拆、装、焊、调、测试技能。一般的教师或者擅长理论教学,或者只能进行拆装,都无法达到完整驾驭专业的水平。如果从工业界聘请技术人员来执教,学校的待遇与发展空间根本不具备吸引力。所以,多数院校选择自己培养师资力量,这就需要不断创造实践条件,发掘和培育这类教师,稳定其专业位置,以使该专业领域能够保持长期不断发展的势头,最终形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专用器材较贵

数控机床的维修活动本身需要对硬件高度熟悉,不但要了解组件的原理特点,必要时还需要掌握组件中的零件维修特性。仅仅通过系统告警信号或一些外部指示器件,还不能判断故障的根源。因此,仅有能模拟故障的试验台还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必须要具备充足的实训设备,让学生从零部件学起,直至完成整机的安装调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大量棘手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可以让学生领悟到真正实用的技术,如此才能够保障教学的水准。这需要施教方长期地努力和不断的投入。

配套教材较少

教材就是培训的纲要,就是课程的理论体系。遗憾的是这门课程并没有形成严格的教学理论体系。从根源上说,我国工业技术落后于主要发达国家,对机床设备的可维护性设计起步晚,因而造成维修数控设备的教学理论缺乏。另一方面,维修的专业人才多数从产业一线分离形成,教育界人士较少,这就难以产生好的理论教学方法。其表象就是:不同时期,不同单位,不同作者编辑出版的教材千差万别,例如有的教材内容很丰富,但开展有效的教学却并不适用,这是当前的一大难题,也是教学人员开展教研和创新的突破点。上述几大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造成开办该专业的门槛与风险很高,很多实力不足的职业院校根本就不敢涉足,公办院校中也只有条件较好的几所能正常开展该专业的教学活动。绝大多数职业院校只能按教材上一些理论课程,教育质量与效果无法保障。就我省来看,能够以一定水平开展这类专业教学的学校屈指可数,这都反映在历年的全国数控机床维修与安装技能大赛中。这些情况充分说明了该专业教学的艰巨性。

今年以来,我校加强了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进一步发挥我校在机电和数控两个专业领域职业教育的优势,确立在省内的经验丰富水平。为此,校方做了以下工作:(1)充分利用既有试验设备条件:学校数控维修实验室有一台南京日上 HNC-21T 型故障诊断与维修试验台,可以模拟最常见的数十种数控机床故障,多年来利用情况不甚理想,针对这一问题,实训中心领导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腾出邻近的库房,扩大试验室面积,为教学和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联系厂家技术人员维修设备,培训相关师资人才。这些措施发挥了很大作用,使得这项专业教学工作初步迈上了正轨,试验教学课比例大为提高。下一步校方计划增添新的实训设备,并利用学校一些废弃设备开展维修和改造课题研究,以充实该专业领域的设备和人才。(2)因时因地制宜甄选教材内容:与其它单项知识不同,数控机床维修是一门复合型、交叉型的专业学科,并没有成熟的理论教学方法。不同时期、不同单位出版的教材内容差别甚大,技术的日新月异,编者的指导思想不同,使得教材多种多样,内容或繁或简,或深或浅,或偏重理论,或偏重经验,遴选教材难题很多。笔者的观点是根据试验实践环节的要求,倾向于实践性强,适应学校现有教学条件的教材,从中精炼适宜内容开展教学。鉴于中职学生动手意愿较强的特点,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多“摸”设备,不要怕损坏。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设备,动手试验,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自学精神,带动教育水平的跃升。

结束语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专业是机电和数控专业的交叉学科。数控机床维修的实训教学在职教领域开展情况并不理想,但此课程却是国家技能大赛的一个项目,体现院校实力的一个专业。作为省属重点理工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我校具有一定的理工学校的技术教学优势,在开展数控机床维修专业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正在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力争省内经验丰富地位。目前这项技术就业形势看好,一些中小企业的数控设备简陋或者档次不高,使用环境不规范,造成故障频生,因此对数控维修专业的技能型人才的急迫的现实需求,使得数控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专业教育论文:法律专业教育质量的评价机制

从1977年到87年这段期间,中国法律专业教育确实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气势――院系数目从6增加到63,在校本科生数目从576增加到42,034.在整个1990年代,发展进一步加速,至2000年,有245个法科院系、19,806个相关专业,在校本科生人数也翻倍,年度毕业人数接近两万。可以说,过去的二十多年,是法律专业教育的一个“规模扩大的时代”,成就是很可观的。但是,如此迅速的规模扩张势必不断冲击财政预算。大约从1987年开始,高校办学经费就日益见绌,让校长院长系主任们常常发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慨叹。

就在这时,商品经济的社会潮流汹涌起来,不断拍打校园的围墙和大门,连作为中国精神故乡的北京大学也未能置身度外。结果是,象牙塔上终于升起一面白旗,书写着“教育直接为社会服务”这九个大字。有了这样一言九鼎的正当性口号,就会有成百上千的实用动机和日常行为,于是乎“利益驱动”、“知识创收”、“教育产业化”迅速成为强势话语。随之而来的是评价标准的变化。众所周知,在中国,自书院制度成立以来,在西欧,自波罗尼亚大学和巴黎大学创办以来,判断高等教育办得是否成功的标准是声誉而不是利润(当然并不是没有经营方面的考虑)。但是,1980年代以后,起先在美国,随后在中国,逐步采取彻底的市场经营的手法来管理大学,对教育的效率和利润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升级,甚至夹带着些许“生意就是声誉”的味道。

在中国法科教育中,产业化的倾向有两种具体表现:一种是办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或者开展其他不同类型的经营性业务,不妨称之为“多样化经营主义”,另一种是办专业培训班、扩招以及对学费的范围、金额进行上方调整,不妨称之为“学生消费者主义”。由于前一种表现方式问题颇多,已经逐步受到限制乃至部分性禁止,后一种表现方式就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的基本方向。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包括法科在内)正在从培养精英的知识共同体和国家职能机关的定位退出来,迈向“学生消费者的时代”。也就是说,校方按照自负盈亏的逻辑行事并对学生收费,从而形成一个由学生及其家长或赞助者向院系购买教育内容、研究成果以及学位证书的特殊市场。在这里,由于现在法律专业的学位文凭和资格证书“含金量”很高,某种形态的“卖方市场”已经隐约成型――这样的交易格局固然有许多长处,但也可能助长功利主义倾向以及现行制度的惯性,甚至诱使法律专业院系堕落成仅仅为将来的律师打造“金饭碗”那样的市井作坊或者文凭批发商。

一般而言,学生消费者的时代必然导致学生要求更多的自由选择权。但在中国,因为学生市场还在不断拓展的过程中,也因为既有的大学管理体制还维持着教育行政机构以及教师的支配权以及经营的非风险性,还因为学位或学历的通货膨胀以及扩招所造成的毕业生潜在过剩问题的效果尚未充分显露出来,所以,学生们要求行使消费选择权的呼声仍然不很响亮,对教育现状的批评和抗议还是零散的、缓和的。但是,假设毕业即失业的情形一旦普遍出现,加上大学独立核算制的进一步贯彻落实,那么付得起学费的学生就将不断追问教育质量和文凭在就业市场上的兑现价值、而付不起学费的学生也会坚决讨要平等教育权,恐怕校园很难继续成为一块安定的绿洲,师生关系也将出现某种程度的紧张,特别是“双向选择”的紧张。

正是“规模扩大”导致了中国大学评价标准的“量化”,包括按著述字数计算学术成果、按综合评分和职务等级分配校内资源、按学生人头和创收金额衡量教育条件,等等。也正是规模的扩大进而导致了作为教育服务消费者的学生这样一个庞大利益群体的登场。由此也可以合乎逻辑地推断:学生消费者主义终将反过来导致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从“规模的增长”转向“质量的增长”,因为决定学生一方愿意“出高价”的因素只能是“买好货”,也就是教育、研究的质量和以此为担保的学位的信用力。在大学实行收费之后,学生对滥竽充数的部分教师、陈旧过时的部分教材以及不断贬值的部分文凭将会感到越来越不能容忍,并将致力于推动教育制度整体的改革。从此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学生也将在某种程度上对教师以及学校的业绩进行明示的或者默示的评定。

然而,对教育质量的定义和客观评价是很困难的。在某种意义上,质量好比爱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真实存在却又难以捉摸。偏偏在法律专业教育方面,无法进行量化计算的社会价值(例如正义感、高洁品格、

渊博的教养)极其重要,这意味着对质量存在着某种更高的、更复杂的特殊要求,存在着在法律技术的培训之外的超越性精神标准。例如美国法学大师霍姆斯早就指出,“如果仅仅把法学院的工作理解为教授法律或者培养法律家,这样的理解是不充分的。必须这样来界定法学院的任务:采取有威严的方法教授法律,培养伟大的法律家”。对照这样的法律专业教育目标来考察我国高校以及北京大学法学院的现实,“威严”何在?“伟大”何在?这的确很难遽下断语,但也是不得不深思和反省的问题。

迄今为止中国对教育质量的鉴定采取了政府主导的方式。在产业化的过程中,市场需求和社会舆论也成为评价主体,政府对教育过程的介入有所相对化。而进入学生消费者的时代之后,关于质量高低的信息和判断将进一步多元化。但是,日本法律专业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有两条经验或教训特别值得重视,即:(1)学生作为消费者对讲义的评价意见只是许多质量信息中的一种,只能作为教师改善教育的参考资料,而不应该让学生的评价意见直接影响教师的升迁奖惩;(2)正确评价和切实保障教育质量的根本机制是建立和健全学术共同体,确立大学自治的原则以及教授会主权。换言之,要为专业教育者保留适当程度的行会性身份关系和特别权利,用以对抗市场化、产业化过程中金钱对学术品位的污染,同时也排除来自行政权力的干扰,以维护师道尊严;反过来,教授们必须用博大精深的学识以及人格魅力来证实自己无愧于那样的地位和待遇。

对于法律专业教育而言,大学自治、教授会主权、学术独立的品位尤其重要。没有这样的前提条件,很难设想真正的司法独立和职业法律家的团体自治,也无从保障规范条文和判决的远见卓识以及社会威信,更不可能陶冶出刚正不阿、为权利和正义而斗争的高风亮节。也不妨这么认为:有什么样的法学院,就有什么样的法院;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律师。因此,在举国上下热烈讨论宪政、法治以及司法体制改革的现阶段,我们理所当然地把期待的目光投向北京大学法学院。希望中国的法律专业教育能从这里别开生面!

季卫东

专业教育论文:探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

论文摘要:我国各个高等学校专业设立中,设立最多、设立时间最长,同时又是学校专业组成中必不可少的专业之一便是汉语言文学。它具有众多的优势,例如基础实力雄厚、就业范围较为广泛、社会各个行业对其需求比较稳定,等等。但是,在信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与经济文化也在飞速向前发展,这都在渐渐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人才战略观念,更对传统的人文类专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作为历史久远的传统类专业之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早在“五四”时期便已确立其基本内涵,而其专业中的课程系统组成是在20世纪中叶左右,在借鉴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确定的。在时代的限制下,汉语言文学的人才培育方式发展为知识性的,其能力培育仅仅是知识传播下的衍生品,能力本质并不是其目的。如今社会迫切需要专业性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专业人员对于汉语言文学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展现自身能力及才华的主要方式就是写作,这也是社会各界对此类专业毕业生的最基础性的要求。从当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状况来看,他们的主要工作类型有:语文教育、文化宣传推广、新闻类工作、秘书、行政管理等,这些工作都要求相关从事人员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时期要进行语言及文学基础知识的扎实积累,同时还要进行文学气质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审美观念与创新思想的培育,这都是为毕业生踏上社会赢得欢迎所做的备战工作。所以,要从当前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所要具备的能力培育出发,针对其课程系统与培育方式进行相关的改进以及结构性的调整,整体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以此形成自身特有优势,不仅顺应实际需求,同时也是顺应时势潮流。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具有的教育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定位是比较模糊的,它不像建筑工程学、会计学以及医学类专业那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因此难以与应用型直接相提并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的人文类学科,不仅承载展现人文精神风貌的重任,还承载着发扬和提高全民整体语言文化素质的重任。它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外文化及其遗产的学习与传承,其核心内容是关心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即对人类、国家、民族、集体、个人与自身的一种认知和社会责任。因此,其专业教育的特色在于其培育出的毕业生主要就职于人事的相关工作,对专业生人文素质的培育比较重视;教育非直接体现于应用方面,而是从对社会人文观念及精神文明择取的影响上加以体现;不注重直接创造出的、可以进行计算的经济收益,而是注重对无法以数值计算的社会收益的创造,等等。目前,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就业形势逐渐严峻的情况下,教育的实用性逐渐成为教育的追求目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来讲,进行适当变革是很有必要的,在坚持传统的同时,积极与社会需要接轨。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比普修课课程安排,专修课的上课时间明显太少,导致对专业的深度学习出现不足;其次,教育教学方式中存有的问题,实践类课程安排较少,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

考核体制与考核形式方面的问题。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及掌握不足,但是都能够顺利获得相关学分以及通过最终毕业考核,这其实是对专业考核体制与专业考核形式存在缺陷的一种展现。例如:部分试卷考核的只是一些简单的专业概念,等等。同时,试卷决定课程最终成功的观念使得学生们只关心考试的最终结果,而忽略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

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热爱程度不足的问题。对自身所学专业的认知不足,缺少对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光荣感及使命感,同时自身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可采取的措施

1专业教学借助实用性理念来指导

在《中国大学生》这本杂志中,该专业的就业方向被描述为各类的编辑职务、教师、文案策划工作人员以及文秘等。然而,现实中, 这个领域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多为新闻出版社、政府工作机关、企业公司以及科研机构,还有部分人从事了新兴的产业,诸如房地产、律师、金融外贸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的就业面是非常广泛的,但是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往往面临着有关专业的竞争压力,比如像新闻、公共管理、广告、文秘等专业。

2优化课程,增加学生专业知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量多且杂,包含了诸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以及现当代文学等十几门课程,为了使汉语言专业具有更好的竞争力,我们应当从三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1)课程内容精简化,要随着本领域的发展步伐,将近期的知识体系以及分析方法注入每门课程中。(2)核心内容凸显化,每门课程的结构都必须优化,学科基础的建立应根据此学科当前的发展来确定。(3)课程内容体系突出化,将各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整合,使交叉重复现象较大限度地消除。

3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为了满足就业的需求,必须提高专业的应用性,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增加其专业应用性。应该在“读”、“写”、“说”这三个领域下功夫,这三方面的技能必须得到强化。此专业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实用性教学工作:现代各种类型问题的写作能力、古今各种问题类型的阅读能力、信息的调研能力、语言的教学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课程体系必须得到良好的设置,教学内容也应丰富化,好是能够形成某些应用模块来辅助专业课程的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这五个方面的能力才能加强,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个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人才。

4要始终围绕着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结合开放式的人才教育培养目标,教育教学中后续课程与该课程的衔接工作应得到我们的重视。比如,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有某些相同的文字,我们应该对此部分知识进行整合梳理,让重复度降到低。安排课程内容的教学工作,不必追求过深,只要“够用”“必须”即可。要结合本专业的近期动态精选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于教学资源的选取问题,学校应根据课程改革以及教学大纲的需求,优化选择各种不同的教材。一方面要选择使用频繁的教材,满足语文教师的各种新需求以及现代教育的新挑战;另一方面要选择足够量的参考教材作为后备资源。这样一来,诸如教学标准的制定、教学大纲的实施、课程体系的确立、教学辅导的夯实、教学资源评价以及数字化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我们要借助网络,稳步有序地组织有关的教学辅助资料以及与本课程有关的教材档案体系。

四专业教育要具有创新的理念作为指导

我们进行创新就要做到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创新以及教学思维的创新,各自的具体内容如下。

1教学内容创新要突破专业限制

该专业的毕业生虽然拥有着一个广阔的就业面,然而因为专业针对性不强,其就业工作往往受到其他专业学生的强力冲击。因此,本专业的教学工作不能仅仅考虑文学和语言本身,而应该适当地结合就业现状和学科的发展历史推陈出新,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其实说白了,像广告、公共管理、文秘以及新闻专业,其实就是在汉语言文学这个领域经过创新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前提下,我们还应该突破传统的限制,不断改革创新,让汉语言文学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诸如新闻传播、教育教学工作、社区文化管理、公关和文秘、广告文秘等,都可以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应用模块,借助各个模块的学校教育,学生可以获得宝贵的从业能力和动手能力。

2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极强的文学底蕴,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东方文化底蕴,还要有深厚的汉语感情。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能力与自身关于东方文化的亲和力以及自己推陈出新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一方面,教师要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具有极强的意识以及新颖的教育教学思路,他们不仅要潜心实验、乐于探索,还要不断地开拓进取。要一改以往的那种文化传声筒的角色,通过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针对某些社会问题(例如新媒体传播方式、博客等)可以为我所用,将其带到课堂之上供学生思考。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培养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他们要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创新,用新观点、新思想不断地激励学生,学生在巨大的感召力之下也会感同身受,进行探索、发现、分析、思考、创新。虽然,根据专业特点,此专业的教师大都不讷于言,然而,他们必须要以实际行动,言行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善于思考的能力。

总之,新课堂不仅饶有趣味充斥着人文气息,而且还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它让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工作做到了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了精神栖息的港湾,培育新型思维的一方沃土,更成为师生人生历程的一次洗礼。如今的我,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还不能实现如此的教学目标,但只要我站在了神圣的三尺讲台之上,我就要孜孜不倦、竭我所能地工作。学生是我国的未来,我们在进行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贯彻实施上面提到的问题,学生实际掌握的语文知识丰富了,学生的汉语言体系自然就完善了,只要这样,中华文化才能不断地流淌,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地传承和弘扬。

专业教育论文: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和实践

分析了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现状,研究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和工程教育认证情况。从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实际出发,提出了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加强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深化实践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方法措施及修订专业教学计划的设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持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目前,我国有近300所高等学校开设有土木工程专业,涉及工、理、农、林、师范等学科。各校每年招生人数不等,最少60人、最多可达600人。这些学生毕业后将从事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道路工程、岩土工程、隧道与涵洞工程、铁道工程、市政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安装工程、矿山建设、交通土建等行业的建设工作。土木工程专业适应了我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就业形势良好,但是,居安思危,有必要深入研究如何保持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不断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一、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从业范围土木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获取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能在房屋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铁道工程、桥梁工程、矿山建设等的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二)毕业生基本规格在德育方面:热爱祖国,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文明礼貌、心理健康、勤奋努力、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在智育方面: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在体育方面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标准,形成健康的体魄。在素质教育方面: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管理和组织能力。

(三)教学计划从课程设置上看,教育部1998年专业目录设置的土木工程专业,涵盖了原来的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矿井建设、城镇建设等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专业的拓宽主要体现在专业基础课程的拓宽和对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内容编排、教学方式等,应充分反映各校培养特色。对此,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议课内总学时控制在2 500学时之内,其中公共基础课不低于50%,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分别占30%和10%左右,剩余10%由各院校根据自己特点安排。课程性质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又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并规定课程总量中至少应有10%左右的课程为选修课程。

从必修课程来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其中专业基础课程构成了土木工程专业共同的专业平台,为学生在校学习专业课程和毕业后在专业的各个领域继续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这部分课程包括了工程数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工程学、岩土工程学的基础理论,以及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所必须的专业基础理论6类课组。

二、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长期以来,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土木工程师注册制度。为使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质量能够符合土木工程师注册制度的要求,在全国统一质量标准, 1993年建设部成立了“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对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进行评估。评估的目的是加强国家对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保障和提高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基本质量,更好地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加强教育界与工程界的联系。并且,使我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符合国家规定的申请参加注册师考试的教育标准,为

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互承认同类专业的学历创造条件。

专业教育论文:对交通运输专业教育方式研讨

1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困难是当前社会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追根溯源就是学生学到的知识和社会需要严重脱钩,面对这一越演越烈问题,高等教育部门必须引起重视,将实践真实地引入课堂,而不仅仅是只停留在形式上而已。学生只有真正的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具有交通运输方面的能力,才会被用人单位接受,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养成善思考、会分析、能应变的能力,了解知识转化为生产技能、社会效益的途径和方法,还能有助于学生在更广大的范围内熟悉生产实际,了解社会生活,开阔视野,提前实现社会化。才能有助于学生就业相关的各种能力的形成,才能逐渐减轻我国大学生严重的就业压力。

2将理论联系实际融入交通运输专业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2.1改革教学方式

目前,从我国的教学现状来看,仍然以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的教学方式为主,但是这种传统的“你讲我听”的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课堂教学应设计出一种使学生犹如置身于现实的虚拟环境,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启发学生运用交通运输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现实问题,寻找理论和现实的结合点,这样才能起到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效果[2]。案例教学就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方式,授课老师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一些重要事件与项目的精心筛选,提炼出一个个案例,并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集文字、图片、音像与模拟软件为一体,将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原理剖析这些案例,在分析的过程中,使学生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加强师资力量

建设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导向的交通运输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离不开一支有力的教师队伍。但就目前而言,大部分专业教师都毕业于以基础理论教育为主的名牌老大学,往往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强,所以除了要鼓励教师多组织研究项目外,还应该鼓励教师在行业组织和机构中兼职,鼓励他们在规划、设计、综合调度与运筹学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对现有院校中进行职业实践和教学培训的中青年教师给予资金帮助与时间上的保障,支持各种途径的进修学习。并聘请相关专业部门的高水平人才进行讲座,组织青年教师们进行谈论,共同提高专业时间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打造一支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教师队伍[3]。

2.3重视实验教学

总所周知,交通运输专业知识的相关模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必须拥有相关的独立实验设备,所以交通运输专业的教育教学对实验室建设的要求是很高的。授课教师必须通过实验室的仿真模拟,真实的表现所学内容,使学生真实的感受所学知识的具体表现,从中找出某些设计方案的缺陷与不足,从而分析其原因,并进行改善分析。所以,对实验室的建设要求就显而易见了。学校首先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保障实验室设备的购置与更新;其次,需要专门的实验室管理教师,熟练掌握所有的设备应用;,实验室应随时开放,欢迎广大师生去实验室进行实验,并在实验中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2.4增加社会活动和实习的机会

对于交通运输专业,它是一门动态的专业,许多课本上学到的东西由于社会的发展也在逐渐的淘汰,所以对于交通运输专业的教育教学,不能只着眼于课堂上的教学,应该增加社会活动与实习的机会,组织学生去一些规划院、交通局、枢纽站进行实习,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动态的结合在一起。并可以明确一些当前的社会需求问题、与一些相关领域的空白知识,为以后的科研方向与就业方向做准备。并且,通过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系统的了解交通运输专业,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思考、精于分析、懂得应变的能力,使学生可以提前了解社会生活,开阔视野,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5改革考试方式,组织模拟竞赛

传统的单一的、闭卷的考试方式过分的追求同一的标准答案,很大程度上促使学生只是上课记笔记、复习背笔记,考试考笔记,无法真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没有真正考核出学生的真实实力。所以,应采取灵活的考试形式,除将课堂讨论、上课出勤、综合表现等内容纳入平时成绩外,还应该增设调查报告、实习心得等考试内容。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模拟竞赛,可以通过以对某路网规划,或某枢纽的选址规模等研究为课题,进行模拟竞赛,全体学生参与,专业的相关教师们进行审核并打 分,最终以一定的比重记入考试成绩。通过多样化的考试形式,对学生的综合实力进行评分,充分、客观的反应了学生的真实水平,通过多方面的考试,也增进了学生对交通运输专业课程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3结论

本文以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导向,提高交通运输专业教育教学水平为主线,深刻分析了其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几点意见。交通运输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建设和完善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事业,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惟愿此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力量参与到交通运输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工作中来。

专业教育论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探析

论文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专业教育

论文摘要:我国各个高等学校专业设立中,设立最多、设立时间最长,同时又是学校专业组成中必不可少的专业之一便是汉语言文学。它具有众多的优势,例如基础实力雄厚、就业范围较为广泛、社会各个行业对其需求比较稳定,等等。但是,在信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与经济文化也在飞速向前发展,这都在渐渐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人才战略观念,更对传统的人文类专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作为历史久远的传统类专业之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早在“五四”时期便已确立其基本内涵,而其专业中的课程系统组成是在20世纪中叶左右,在借鉴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确定的。在时代的限制下,汉语言文学的人才培育方式发展为知识性的,其能力培育仅仅是知识传播下的衍生品,能力本质并不是其目的。如今社会迫切需要专业性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专业人员对于汉语言文学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展现自身能力及才华的主要方式就是写作,这也是社会各界对此类专业毕业生的最基础性的要求。从当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状况来看,他们的主要工作类型有:语文教育、文化宣传推广、新闻类工作、秘书、行政管理等,这些工作都要求相关从事人员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时期要进行语言及文学基础知识的扎实积累,同时还要进行文学气质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审美观念与创新思想的培育,这都是为毕业生踏上社会赢得欢迎所做的备战工作。所以,要从当前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所要具备的能力培育出发,针对其课程系统与培育方式进行相关的改进以及结构性的调整,整体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以此形成自身特有优势,不仅顺应实际需求,同时也是顺应时势潮流。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具有的教育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定位是比较模糊的,它不像建筑工程学、会计学以及医学类专业那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因此难以与应用型直接相提并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的人文类学科,不仅承载展现人文精神风貌的重任,还承载着发扬和提高全民整体语言文化素质的重任。它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外文化及其遗产的学习与传承,其核心内容是关心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即对人类、国家、民族、集体、个人与自身的一种认知和社会责任。因此,其专业教育的特色在于其培育出的毕业生主要就职于人事的相关工作,对专业生人文素质的培育比较重视;教育非直接体现于应用方面,而是从对社会人文观念及精神文明择取的影响上加以体现;不注重直接创造出的、可以进行计算的经济收益,而是注重对无法以数值计算的社会收益的创造,等等。目前,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就业形势逐渐严峻的情况下,教育的实用性逐渐成为教育的追求目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来讲,进行适当变革是很有必要的,在坚持传统的同时,积极与社会需要接轨。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比普修课课程安排,专修课的上课时间明显太少,导致对专业的深度学习出现不足;其次,教育教学方式中存有的问题,实践类课程安排较少,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

考核体制与考核形式方面的问题。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及掌握不足,但是都能够顺利获得相关学分以及通过最终毕业考核,这其实是对专业考核体制与专业考核形式存在缺陷的一种展现。例如:部分试卷考核的只是一些简单的专业概念,等等。同时,试卷决定课程最终成功的观念使得学生们只关心考试的最终结果,而忽略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

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热爱程度不足的问题。对自身所学专业的认知不足,缺少对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光荣感及使命感,同时自身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可采取的措施

1专业教学借助实用性理念来指导

在《中国大学生》这本杂志中,该专业的就业方向被描述为各类的编辑职务、 教师、文案策划工作人员以及文秘等。然而,现实中,这个领域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多为新闻出版社、政府工作机关、企业公司以及科研机构,还有部分人从事了新兴的产业,诸如房地产、律师、金融外贸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的就业面是非常广泛的,但是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往往面临着有关专业的竞争压力,比如像新闻、公共管理、广告、文秘等专业。

2优化课程,增加学生专业知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量多且杂,包含了诸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以及现当代文学等十几门课程,为了使汉语言专业具有更好的竞争力,我们应当从三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1)课程内容精简化,要随着本领域的发展步伐,将近期的知识体系以及分析方法注入每门课程中。(2)核心内容凸显化,每门课程的结构都必须优化,学科基础的建立应根据此学科当前的发展来确定。(3)课程内容体系突出化,将各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整合,使交叉重复现象较大限度地消除。

3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为了满足就业的需求,必须提高专业的应用性,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增加其专业应用性。应该在“读”、“写”、“说”这三个领域下功夫,这三方面的技能必须得到强化。此专业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实用性教学工作:现代各种类型问题的写作能力、古今各种问题类型的阅读能力、信息的调研能力、语言的教学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课程体系必须得到良好的设置,教学内容也应丰富化,好是能够形成某些应用模块来辅助专业课程的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这五个方面的能力才能加强,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个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人才。

4要始终围绕着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结合开放式的人才教育培养目标,教育教学中后续课程与该课程的衔接工作应得到我们的重视。比如,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有某些相同的文字,我们应该对此部分知识进行整合梳理,让重复度降到低。安排课程内容的教学工作,不必追求过深,只要“够用”“必须”即可。要结合本专业的近期动态精选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于教学资源的选取问题,学校应根据课程改革以及教学大纲的需求,优化选择各种不同的教材。一方面要选择使用频繁的教材,满足语文教师的各种新需求以及现代教育的新挑战;另一方面要选择足够量的参考教材作为后备资源。这样一来,诸如教学标准的制定、教学大纲的实施、课程体系的确立、教学辅导的夯实、教学资源评价以及数字化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我们要借助网络,稳步有序地组织有关的教学辅助资料以及与本课程有关的教材档案体系。

四专业教育要具有创新的理念作为指导

我们进行创新就要做到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创新以及教学思维的创新,各自的具体内容如下。

1教学内容创新要突破专业限制

该专业的毕业生虽然拥有着一个广阔的就业面,然而因为专业针对性不强,其就业工作往往受到其他专业学生的强力冲击。因此,本专业的教学工作不能仅仅考虑文学和语言本身,而应该适当地结合就业现状和学科的发展历史推陈出新,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其实说白了,像广告、公共管理、文秘以及新闻专业,其实就是在汉语言文学这个领域经过创新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前提下,我们还应该突破传统的限制,不断改革创新,让汉语言文学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诸如新闻传播、教育教学工作、社区文化管理、公关和文秘、广告文秘等,都可以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应用模块,借助各个模块的学校教育,学生可以获得宝贵的从业能力和动手能力。

2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极强的文学底蕴,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东方文化底蕴,还要有深厚的汉语感情。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能力与自身关于东方文化的亲和力以及自己推陈出新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一方面,教师要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具有极强的意识以及新颖的教育教学思路,他们不仅要潜心实验、乐于探索,还要不断地开拓进取。要一改以往的那种文化传声筒的角色,通过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针对某些社会问题(例如新媒体传播方式、博客等)可以为我所用,将其带到课堂之上供学生思考。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培养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他们要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创新,用新观点、新思想不断地激励学生,学生在巨大的感召力之下也会感同身受,进行探索、发现、分析、思考、创新。虽然,根据专业特点,此专业的教师大都不讷于言,然而,他们必须要以实际行动,言行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善于思考的能力。

总之,新课堂不仅饶有趣味充斥着人文气息,而且还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它让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工作做到了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了精神栖息的港湾,培育新型思维的一方沃土,更成为师生人生历程的一次洗礼。如今的我,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还不能实现如此的教学目标,但只要我站在了神圣的三尺讲台之上,我就要孜孜不倦、竭我所能地工作。学生是我国的未来,我们在进行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贯彻实施上面提到的问题,学生实际掌握的语文知识丰富了,学生的汉语言体系自然就完善了,只要这样,中华文化才能不断地流淌,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地传承和弘扬。

专业教育论文:护理专业教育

高职护理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这个高级护理人才的历练过程中,基础医学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培养医学生掌握和融汇医学知识、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1]。如何实现护理专业基础医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无缝对接,是摆在每位医学教育者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就目前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应从哪些方面入手以适应当代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要求这2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1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当前社会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承担着重大责任护理人才的基地,应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完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而这些正是当前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国内一些医学高等院校也对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虽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并未突破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且无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在高职院校进行普及,因此基础医学的实验教学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1)教学理念落后,实验教学定位较低。教师和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忽视了实验课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不高,态度不认真,使得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团结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得不到提高。(2)课程设置不合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仍然是按学科设置实验室,实验课由各教研室独立负责,实验室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实验技术人员知识面窄,教学科研能力不高。而且不同学科的实验室之间有实验设备陈旧、重复配置、资源浪费等现象。(3)教学内容陈旧,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教学内容与临床联系不够紧密,目前大多数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理论与实验课的比例约为2.5∶1,并且以验证性、简单性实验开设为主,缺乏护理内容相关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学生按照详尽的实验教材,按部就班地操作,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4)缺乏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而对于现在高职院校的实验教学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只注重实验结果的评价,忽略了过程的评价,因此应加大实验教学考核的力度和广度。

2构建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新体系

2.1设立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首先按照护理专业的教学目标,将学科相近、实验仪器设备可共用的实验室进行重组合并,按形态和机能建立综合实验室,构筑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学科共享的现代化实验教学平台。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如实验准备、仪器设备维护、标本切片制作等由专业实验技术人员负责,通过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设立,建立了开放性、综合性、跨学科的实验室,便于管理,利于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而且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2.2改革实验教学理念,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以夯实学生的基本技能,促进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总体目标,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有机融合起来。(1)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引入到实验教学当中,适度采用分组实验、病例分析、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等教学形式。(2)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例如组织学生到医院见习和参加社会实践,融“教、学、做”为一体,将基础医学知识与护理专业内容有机结合。(3)实验室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通过学生自主报名、经过实验技能选拔,挑选一批学生参与到相关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去。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可以系统地学习如何查阅文献、实验设计、怎样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对科研的兴趣。(4)将网络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校园网和精品课程网站中开设一些实验教学栏目,结合视频、模拟软件等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通过网络学习基本操作技能和新的实验技术,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另外还可开展网上答疑、电子实验报告,虚拟实验设计等,实现师生网上互动。这种“理论、实践、网络”三位一体化教学,不但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科视点,同时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与情感交流。

2.3优化教学内容,改进实验项目在实验教学内容上,将基础医学各学科之间重复交叉的实验项目进行优化重组,删除重叠、陈旧性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跨学科的综合性、设计性及应用性实验。为了满足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需要,应当编写适合的实验教材和实验报告。在编写时,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前期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护理技能培养相结合,突出学以致用,为满足护理岗位需求奠定基础。

2.4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1)为了更能规范化地监控、监督教学过程,应当纳入一个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将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组织听课等手段结合起来,对教学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实现多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对教学信息进行及时反馈,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2)改革实验课程考核办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过程评价是对每节实验项目的出勤、课堂技能达标情况,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等评价的成绩。而结果评价”包括期末的实验操作考核和实验笔试考核成绩,这种二者相结合的考核办法改变了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的积极性。

2.5加强实验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不是简单地合并重组而是有机地融合,开设的综合性跨学科实验对实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实验教师要在熟练掌握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扩展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来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学校应该鼓励实验教师继续深造、进修,培养一批实验操作技能较强、知识面广的专职实验技术人员,提高实验室的教学管理水平。

尽管实施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顺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但是实施的过程需要与时俱进、群策群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改革的路上会遇到许多问题,如教材的编写,实验教师教学团队的建设,实验室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建立等。总之,高职护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是一个漫长的,涉及面广,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最终找到规范化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探索出科学、合理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方法,从而保障高职护理专业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能够真正适应护理岗位的需求。

专业教育论文: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可持续性发展

分析了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现状,研究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和工程教育认证情况。从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实际出发,提出了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加强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深化实践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方法措施及修订专业教学计划的设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持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目前,我国有近300所高等学校开设有土木工程专业,涉及工、理、农、林、师范等学科。各校每年招生人数不等,最少60人、最多可达600人。这些学生毕业后将从事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道路工程、岩土工程、隧道与涵洞工程、铁道工程、市政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安装工程、矿山建设、交通土建等行业的建设工作。土木工程专业适应了我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就业形势良好,但是,居安思危,有必要深入研究如何保持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不断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一、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从业范围土木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获取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能在房屋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铁道工程、桥梁工程、矿山建设等的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二)毕业生基本规格在德育方面:热爱祖国,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文明礼貌、心理健康、勤奋努力、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在智育方面: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专业教育论文:浅析财务管理专业教育评价制度

摘要: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环节,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制度,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研究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教育;评价制度

Abstract: The teaching appraisal is the teaching process final link, establishes the science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strengthens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pays great attention the innovation ability the raise is the financial control specialized undergraduate course educates the research the important question.

key word: Financial control; Professional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一、财务管理专业教育评价制度

教学评价是教学常规过程的一个环节。笔者认为,教学评价制度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即从学生课堂教学前的准备、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到课程结束时的考试,对学生作多方位、全过程的动态考核。

传统的学期结束时的考试有两大弊端:①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常会临时突击,把该门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单纯地去背去记,而很少将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联系起来,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差,知识的含金量低,这样,四年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知识量的简单积累过程中,而很难达到质的飞跃。②传统考试会形成由于一次偶然失误而影响整个课程最终成绩的结果,从而也导致学生忽视日常的学习过程。因此,我们倡导实行动态的、的、形式灵活多样的评价制度。考核学生成绩可以包括课堂发言、书面作业、科研论文写作等。

1.课程参与及评价。首先,教师应向学生讲明课堂参与的重要性,告诉学生靠期末考试来争取好分数是不明智的,只有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学生才会有若干次让教师了解他的机会,而期末考试却只有一次机会。其次,选择适当的评价课堂参与质量的时机。笔者认为,课堂参与质量的评价应放在每一次课结束后,因为,课堂上的打分,会影响教师听取学生发言的注意力,同时也可能会干扰学生自由发言。比较好的做法是:每节课后,教师回忆每一位学生发言的情景,标出有突出表现的学生;标出能推动一堂课前进的学生;标出能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问题,贡献大的学生;标出那些被点到名才被动发言的学生;标出那些发言偏离主题的学生;标出那些有独特观点,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2.期末考试及评价。对于标准化的考试题,教师应给出每一主要步骤的评分要点,而对实务性的案例分析考试题,笔者认为应采用更粗放的评分方法,只要学生能找出案例中80%的主要问题,运用了正确的分析方法,分析判断思路、计算结果与正确结论一致,就可以给出较高的分数。

3.书面作业及评价。书面作业既能起到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能为科研论文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好的写作卷面会使学生能够把自己的论点综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找出规律,加以评价并提出解决方案;而差的卷面大部分是鹦鹉学舌,重复题目中的细节,很难切入主题。

多样化的考试形式与灵活的评分方法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动态的、多样的、的教学评价方法,更有利于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财务管理专业素质教育问题

素质教育的中心是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素质教育观念的形成,使学生更加注重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学中同学们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财务管理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等内容的讲座,这正是素质教育的体现。针对这一要求,教师更应注重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教育,课程设置应具有超前性、实用性,要求学生增强对会计信息的职业判断能力、财务问题的洞察分析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应把握以下三点:

1.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教育必须摆到素质教育的首位。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学生人生观和道德品质形成初期,接受正确、严格、规范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一生的思想品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素质教育改革教育评价制度。笔者认为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并非是取消考试,而是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考核,建立反映学生德智体各种素质的考核体系,改变考试方法、内容,考核重点应放在考核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上。

3.素质教育主张淡化专业界限,这对于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有益处。我国

学校专业设置总数曾经多至2 500个,之后,压缩到500个,目前约有25个左右。这种压缩不是知识面的压缩,而恰恰是知识面的拓宽,把相近专业的知识进行综合。这种综合的趋势是与世界科技潮流由分化走向综合的大趋势相吻合的。这种拓宽与综合正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对培养人才极有好处,素质教育不会冲击专业教育。

三、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创造力培养问题

创造力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根本特点有二:一是首创性,能给予新的,及时次创造的活动;二是有社会意义,能给社会以有益的成果。心理学专家认为,创造才能是一种广泛的综合才能,包括探索问题的敏锐性,创新思维活动的能力,转移经验的能力,形象思维、逆向思维的能力,联想的能力及记忆力,产生思想的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能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创造力完整、统一、有机的结构。为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需要,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应注意三个问题。

1.培养创造力要以基本知识的传授为基础。先进的教育方法是以一定知识量的积累为基础的。创造力培养过程的关键是把教育的重心从学生学习和记忆知识转到培养他们的求知欲、独立性和创新才能上来。创造力建筑在想象力上,而想象力又建筑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之上。创造力的培养绝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2.培养创造力要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创造力的实现途径多种多样,科研作为教学过程的继续和深入,对于提高学生创造力有积极、重要的意义。在财务教学过程中,可以把一些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要求他们广泛搜集资料,写出自己的新观点,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创造力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学生也可以在创造性的学习中领略实现自我的乐趣。

3.培养创造力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人的创造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实践中点滴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其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判断和推理能力,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加强思维的广阔性、流畅性与灵活性训练,要求学生勤于思考,积极想象,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理清思路,使学生的创造力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

专业教育论文:谈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具有的教育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定位比较模糊,因为它不像法学、会计学以及医学类专业那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专业性,因此难以与应用型直接相提并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的人文类学科,不仅承载展现人文精神风貌的历史重任,还担任着提高全民族整体语言文化素质的重任。它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外文化及其遗产的学习和传承,其核心内容是关注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即对人类、国家、民族、集体、个人与自身的一种挖掘。因此,其专业教育的特色在于培养出的毕业生主要就职于人事的相关工作,对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比较重视;教育并非要直接体现于应用方面,而是从对社会人文观念及精神文明择取的影响上加以体现;不注重直接创造出的、可以进行计算的经济收益,而是注重对无法以数值计算的社会收益的创造等等。目前,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就业形势逐渐严峻的情况下,教育的实用性逐渐成为教育的追求目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来讲,进行适当变革是很有必要的,在坚持传统的同时,积极与社会需要接轨。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比普修课课程安排,专修课的上课时间明显太少,导致对专业的深度学习出现不足;其次,教育教学方式中存有的问题,实践类课程安排较少,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

考核体制与考核形式方面的问题。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及掌握不足,但是都能够顺利获得相关学分以及通过最终毕业考核,这其实是对专业考核体制与专业考核形式存在缺陷的一种展现。例如:部分试卷考核的只是一些简单的专业概念,等等。同时,试卷决定课程最终成功的观念使得学生们只关心考试的最终结果,而忽略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

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热爱程度不足的问题。对自身所学专业的认知不足,缺少对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光荣感及使命感,同时自身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可采取的措施

1专业教学借助实用性理念来指导

在《中国大学生》这本杂志中,该专业的就业方向被描述为各类的编辑职务、教师、文案策划工作人员以及文秘等。然而,现实中,这个领域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多为新闻出版社、政府工作机关、企业公司以及科研机构,还有部分人从事了新兴的产业,诸如房地产、律师、金融外贸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的就业面是非常广泛的,但是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往往面临着有关专业的竞争压力,比如像新闻、公共管理、广告、文秘等专业。

2优化课程,增加学生专业知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量多且杂,包含了诸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以及现当代文学等十几门课程,为了使汉语言专业具有更好的竞争力,我们应当从三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1)课程内容精简化,要随着本领域的发展步伐,将近期的知识体系以及分析方法注入每门课程中。(2)核心内容凸显化,每门课程的结构都必须优化,学科基础的建立应根据此学科当前的发展来确定。(3)课程内容体系突出化,将各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整合,使交叉重复现象较大限度地消除。

3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为了满足就业的需求,必须提高专业的应用性,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增加其专业应用性。应该在“读”、“写”、“说”这三个领域下功夫,这三方面的技能必须得到强化。此专业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实用性教学工作:现代各种类型问题的写作能力、古今各种问题类型的阅读能力、信息的调研能力、语言的教学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课程体系必须得到良好的设置,教学内容也应丰富化,好是能够形成某些应用模块 来辅助专业课程的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这五个方面的能力才能加强,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个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人才。

4要始终围绕着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结合开放式的人才教育培养目标,教育教学中后续课程与该课程的衔接工作应得到我们的重视。比如,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有某些相同的文字,我们应该对此部分知识进行整合梳理,让重复度降到低。安排课程内容的教学工作,不必追求过深,只要“够用”“必须”即可。要结合本专业的近期动态精选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于教学资源的选取问题,学校应根据课程改革以及教学大纲的需求,优化选择各种不同的教材。一方面要选择使用频繁的教材,满足语文教师的各种新需求以及现代教育的新挑战;另一方面要选择足够量的参考教材作为后备资源。这样一来,诸如教学标准的制定、教学大纲的实施、课程体系的确立、教学辅导的夯实、教学资源评价以及数字化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我们要借助网络,稳步有序地组织有关的教学辅助资料以及与本课程有关的教材档案体系。

四、专业教育要具有创新的理念作为指导

我们进行创新就要做到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创新以及教学思维的创新,各自的具体内容如下。

1教学内容创新要突破专业限制

该专业的毕业生虽然拥有着一个广阔的就业面,然而因为专业针对性不强,其就业工作往往受到其他专业学生的强力冲击。因此,本专业的教学工作不能仅仅考虑文学和语言本身,而应该适当地结合就业现状和学科的发展历史推陈出新,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其实说白了,像广告、公共管理、文秘以及新闻专业,其实就是在汉语言文学这个领域经过创新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前提下,我们还应该突破传统的限制,不断改革创新,让汉语言文学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诸如新闻传播、教育教学工作、社区文化管理、公关和文秘、广告文秘等,都可以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应用模块,借助各个模块的学校教育,学生可以获得宝贵的从业能力和动手能力。

2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极强的文学底蕴,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东方文化底蕴,还要有深厚的汉语感情。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能力与自身关于东方文化的亲和力以及自己推陈出新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一方面,教师要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具有极强的意识以及新颖的教育教学思路,他们不仅要潜心实验、乐于探索,还要不断地开拓进取。要一改以往的那种文化传声筒的角色,通过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针对某些社会问题(例如新媒体传播方式、博客等)可以为我所用,将其带到课堂之上供学生思考。

总之,新课堂不仅饶有趣味充斥着人文气息,而且还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它让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工作做到了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了精神栖息的港湾,培育新型思维的一方沃土,更成为师生人生历程的一次洗礼。如今的我,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还不能实现如此的教学目标,但只要我站在了神圣的三尺讲台之上,我就要孜孜不倦、竭我所能地工作。学生是我国的未来,我们在进行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贯彻实施上面提到的问题,学生实际掌握的语文知识丰富了,学生的汉语言体系自然就完善了,只要这样,中华文化才能不断地流淌,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地传承和弘扬。

专业教育论文:大学语文教育与外语专业教育的融合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课,公共课的位置决定了它在高校学科体系中不被教师和学生重视现状的出现,大学语文教育与外语专业教育的融合。特别是外语院校,由于外语专业课的难度和对学生要求不断提高,学习压力逐渐加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明显不高。而汉语作为母语对于学习外语的基础作用因此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与知识经济时代提倡培养高智能、高素质国际化的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也不相适应。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师教学方法的过于陈旧和教学手段的落后,也是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的重要因素。笔者根据从事大学语文课的实践经验和在教学过程中的思考,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对语文课教学能有所帮助,并请方家指正。

一、语文教育目的的再认识

语文课在学生进入大学以前的学习生涯中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课程,作为基础学科,它的地位毋庸置疑,关于这一点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已经形成共识。原因在于语文教育的识字、阅读以及语言表达等基本功能,是每个人学习和生存的必备工具。语文课在学生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学生的识字和基本的阅读、写作能力为主,而在高等教育阶段,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是语文课的重要目标。

人们习惯上认为,大学生已经学过近十年的语文了,阅读和写作应该不成问题,而当前的现状却是:随着考试压力的不断加大和媒体功能的增强,学生除了教材上所读的文章外,课外的阅读量非常有限,大量的课余时间投入到作业和补习班中,剩余的少得可怜的时间花费在电视、电脑上,真正的自由的阅读几乎没有。写作方面也是如此,除了语文教师规定的作文,又有几个学生自己练习写作呢?而且,在近年大学扩招的大背景下,招生规模的扩大所带来的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学生素质的普遍下降,反映在语文上的,是部分学生出现了识字、阅读、写作能力很低,一些本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获得的必备知识需要在大学补课。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语文的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和分析、鉴赏文章的教学目标,不得不做必要的调整。

所以,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必须花费很多的时间给学生讲解字词,至于分析鉴赏、培养审美能力乃至人文精神已成为一种奢求。这与大学语文的教育目的是相悖的。这种现实说明,语文在大学阶段的使命是任重道远的,而且有些悲壮的意味。我们不仅要问,在提倡素质教育的21世纪,在鼓励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还应该停留在传统的识字、阅读、写作、鉴赏上,是否应该在弘扬人文精神方面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承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这是大学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大学语文教育与外语专业教育的融合

在外语院校,学生普遍存在汉语阅读、写作能力较弱的问题,虽然外语专业教师认识到应该加强母语的学习并一再强调学习母语的重要性,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显然存在明显不足。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和外语专业教师一起努力,改变学生的错误看法,带领学生走出误区。

语文是学习外语的基础。汉语和其它语言一样,作为一种语言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学习一种语言,主要是这种语言的口语表达、书面表达以及吸收以其为载体所传达的信息。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信息的获取,母语往往起着决定作用。中国人学习外语时,汉语的思维习惯对运用外语进行思维和写作既有限制又有促进。我们自幼在汉语的环境中成长,汉语的思维定势对学习另一种语言的负面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如果良好的汉语表达习惯和的文学写作、鉴赏能力对外语学有裨益。比如翻译强调“信”、“达”、“雅”,这可以说是语言翻译的较高境界。一种外语译为汉语,无论译者对这种语言的掌握如何熟练,如果他的汉语水平一般,他的作品不可能。汉语译为外语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对汉语字词句以及篇章的理解,想要精品也是不可能的。外语写作也是如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那些汉语作文写得的学生,他的外语作文也同样精彩。但在外语院校,专业课的学习毕竟是首位的,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语文学习上,课程设置上也不可能开设太多课程,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方法,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学习轨道上来,使他们即使在没有语文教师的引导和督促也能够自主学习,从而使他们能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上有更快的进展,实现语文教育和外语学习的互动。

三、大学语文课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法

“大学是具保守的地方”,这是西方学者对大学的评价。我国大学的保守相对于西方有过之而无不及。陈至立在谈到知识经济时代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时指出:“当前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提高人才的知识创新能力和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也迫切要求改革教学和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1〕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对创新型人才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笔者认为,创新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必须以传统为依托,离开传统无所谓创新。而传统是所有遗存知识的总称,它包括知识、方法、技术和思维方式等。而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创新人才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思维灵活、有主见、有超前意识、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实际上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追求目标。在外语院校从事大学语文课教学也必然以此为依归,教育者应结合外语院校的特点,在大学语文教材的编 定、授课方式的选择以及课外阅读和实践的引导等方面有所改进。

(一)外语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编排

国内大学语文的教材种类很多,编排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共同之处是落后,如在篇章的选择上,除了编者不同外,基本是一个面孔。最关键的一点是缺乏针对性,文理工科使用的是一个教材,没有考虑使用者的专业特点。外语院校的特殊性上文有所论述,编订适合外语专业的教材最重要的是根据这些特殊性选择合适的篇章。

古诗文的选择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语言精练;二是文学性较强。语言精练是针对外语专业对语言掌握的高标准,文学性强是考虑到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如贾谊的《过秦论》,李斯的《谏逐客疏》、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都是比较适合的,而如屈原的《离骚》、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在 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但是学生理解非常困难、实用性不强的文章,可以不选。

现当代诗文的选择与古诗文的标准大致相同,应该注意的是剔除那些虽然在现代历史上是名人,而其文章的政治意味远远超过文学性的。因为语文课毕竟不是政治课,不应该承担政治课的任务。在当代作品的选择上,篇目的比例应该加大,中国历来存在厚古薄今的思想,认为今人的文章不如古人,这种认识过于贬低当代作家,很多当代作家的文章写得很,如贾平凹的散文《丑石》,不比鲁迅的《一件小事》差,笔者认为,无论从思想和艺术上前者都远远超过了后者。

外国文学篇章的选择上,在坚持上面的两个标准同时,一方面要加大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可以分为精读和泛读两个部分;一方面要注意译者。翻译是另一种创作,翻译质量高低既取决于译者的外语水平,也与译者的中文水平密切相关。现在,很多国外的名着名篇都有几种译本,这就需要编者独具慧眼,取其真正达到“信”、“达”、“雅”标准的作品,这方面,只依靠中文学者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外语专业学者的帮助。

此外,所有篇章的选择必须把握“德”的尺度。对“德”的要求应该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崇高境界。古人有“文以载道”、“道德文章”的说法,都是强调文章所蕴含的道德标准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化”,注重内心的改变,它是“润物细无声”的,它的作用是持久的,它往往比空洞的道德说教有效得多。

(二)授课方式的多样化

现在各大学一般仍沿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即以教师讲授为主,并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不符合现代教育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要求。这种绝大部分由教师单一讲授的方式,形式上是重复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牵着走”、“填鸭式”的方法,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与大学的自由、民主、独立的学术精神相违背,也与学生对大学的理想存在巨大的落差,所以一些学生认为大学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复,缺乏新鲜感。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高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步骤。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改革过程中,要打破旧的教学行为模式,建立适合培养高素质人才标准的新的教学行为方式,必须把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想象力的教学方法淘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改变单一的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而外语院校的小班制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契机。外语院校每个班级的人数一般在25名左右,这使教师具备充分的了解每个学生个性特点的可能,授课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基础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也使得教师能够采取有效的、灵活的教学手段。

1?多媒体的应用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使一般高校都配有多媒体教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用电脑制作课件,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音乐以及影像片段整合到一起,实现授课内容信息量的较大化。如讲解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教师可以先简单介绍一下,然后让学生看屏幕上关于徐志摩生平的详细介绍,使学生对徐志摩有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朗读《再别康桥》,播放名家朗诵的录音,让学生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再播放有关徐志摩的影视片段,做进一步的分析、评价。在没有多媒体的院校,退而求其次,可以利用录音机、幻灯机等设备。

2?以学生为主体的实现

并不是所有的篇章都可以把文字、声音、图像融为一体,如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它主要是谈为人处世的原则、修身从政的标准,特别是其中提出的道德观念,不同时代、不同的人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差别,对于这类文章可以采取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原则,把学生分成几组,自由发表见解。由于班级人数较少,教师可以分组指导,并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观点系统化,最终形成书面材料。

在授课方式上,教师可以根据讲授内容灵活掌握。无论以哪种方式,教师心中必须把学生放在及时位,改变过去那种“过分重视认知过程,忽视感受、体验过程;重视单向的传递、灌输过程,轻视双向的交流启迪过程。”〔2〕教师的教学必须考虑到学生的需要,考虑课堂信息量是否充分,学生是否能自主表达见解,是否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与实践的引导和评价

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对学生课后阅读和实践的指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大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虽然西方有人认为大学的特点应该是“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学生们有权“决定是否学习、何时学习和学习什么”〔3〕。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学生在利用课余时间上具有盲目性、随意性,特别是大一的学生,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新事物接踵而至,在课外如何学习的问题上往往无所适从,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

1?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调查分类

学生的阅读兴趣往往是不同的,有的喜欢古代的作品,有的对现代作品感兴趣。所以教师有必要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关注点,根据不同的兴趣开出相应的书目,让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师指导的书目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阅读只是课外学习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把读书的感想表达出来,表达的方式可以是口语表达,也可以是书面文字,可以在课堂上即兴演讲,也可以在报刊、杂志以及互联网的BBS发表。

2?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践加以评价

评价的体系也是开放的,但要坚持一个原则:学生的实践利于“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4〕教师既可以以传统的批改方式评点,也可以用口语评价,还可以同学间互相评价,教师总结。开放式的评价体系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观念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评价的科学性,对于学生知识领域有所突破和理论上有创新的成果,要高度评价,以培养学生追求创新、积极探索的精神。同时,教师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尽量避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大学语文是学习外语的基础,也是提高外语水平不能忽视的重要学科。知识经济时代,外语院校如何发挥大学语文的基础作用,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是每位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教师认识水平的提高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专业教育论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探析

论文摘要:我国各个高等学校专业设立中,设立最多、设立时间最长,同时又是学校专业组成中必不可少的专业之一便是汉语言文学。它具有众多的优势,例如基础实力雄厚、就业范围较为广泛、社会各个行业对其需求比较稳定,等等。但是,在信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与经济文化也在飞速向前发展,这都在渐渐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人才战略观念,更对传统的人文类专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作为历史久远的传统类专业之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早在“五四”时期便已确立其基本内涵,而其专业中的课程系统组成是在20世纪中叶左右,在借鉴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确定的。在时代的限制下,汉语言文学的人才培育方式发展为知识性的,其能力培育仅仅是知识传播下的衍生品,能力本质并不是其目的。如今社会迫切需要专业性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专业人员对于汉语言文学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展现自身能力及才华的主要方式就是写作,这也是社会各界对此类专业毕业生的最基础性的要求。从当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状况来看,他们的主要工作类型有:语文教育、文化宣传推广、新闻类工作、秘书、行政管理等,这些工作都要求相关从事人员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时期要进行语言及文学基础知识的扎实积累,同时还要进行文学气质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审美观念与创新思想的培育,这都是为毕业生踏上社会赢得欢迎所做的备战工作。所以,要从当前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所要具备的能力培育出发,针对其课程系统与培育方式进行相关的改进以及结构性的调整,整体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以此形成自身特有优势,不仅顺应实际需求,同时也是顺应时势潮流。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具有的教育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定位是比较模糊的,它不像建筑工程学、会计学以及医学类专业那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因此难以与应用型直接相提并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的人文类学科,不仅承载展现人文精神风貌的重任,还承载着发扬和提高全民整体语言文化素质的重任。它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外文化及其遗产的学习与传承,其核心内容是关心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即对人类、国家、民族、集体、个人与自身的一种认知和社会责任。因此,其专业教育的特色在于其培育出的毕业生主要就职于人事的相关工作,对专业生人文素质的培育比较重视;教育非直接体现于应用方面,而是从对社会人文观念及精神文明择取的影响上加以体现;不注重直接创造出的、可以进行计算的经济收益,而是注重对无法以数值计算的社会收益的创造,等等。目前,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就业形势逐渐严峻的情况下,教育的实用性逐渐成为教育的追求目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来讲,进行适当变革是很有必要的,在坚持传统的同时,积极与社会需要接轨。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比普修课课程安排,专修课的上课时间明显太少,导致对专业的深度学习出现不足;其次,教育教学方式中存有的问题,实践类课程安排较少,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

考核体制与考核形式方面的问题。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及掌握不足,但是都能够顺利获得相关学分以及通过最终毕业考核,这其实是对专业考核体制与专业考核形式存在缺陷的一种展现。例如:部分试卷考核的只是一些简单的专业概念,等等。同时,试卷决定课程最终成功的观念使得学生们只关心考试的最终结果,而忽略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

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热爱程度不足的问题。对自身所学专业的认知不足,缺少对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光荣感及使命感,同时自身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可采取的措施

1专业教学借助实用性理念来指导

在《中国大学生》这本杂志中,该专业的就业方向被描述为各类的编辑职务、教师、文案策划工作人员以及文秘等。然而,现实中, 这个领域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多为新闻出版社、政府工作机关、企业公司以及科研机构,还有部分人从事了新兴的产业,诸如房地产、律师、金融外贸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的就业面是非常广泛的,但是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往往面临着有关专业的竞争压力,比如像新闻、公共管理、广告、文秘等专业。

2优化课程,增加学生专业知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量多且杂,包含了诸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以及现当代文学等十几门课程,为了使汉语言专业具有更好的竞争力,我们应当从三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1)课程内容精简化,要随着本领域的发展步伐,将近期的知识体系以及分析方法注入每门课程中。(2)核心内容凸显化,每门课程的结构都必须优化,学科基础的建立应根据此学科当前的发展来确定。(3)课程内容体系突出化,将各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整合,使交叉重复现象较大限度地消除。

3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为了满足就业的需求,必须提高专业的应用性,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增加其专业应用性。应该在“读”、“写”、“说”这三个领域下功夫,这三方面的技能必须得到强化。此专业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实用性教学工作:现代各种类型问题的写作能力、古今各种问题类型的阅读能力、信息的调研能力、语言的教学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课程体系必须得到良好的设置,教学内容也应丰富化,好是能够形成某些应用模块来辅助专业课程的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这五个方面的能力才能加强,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个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人才。

4要始终围绕着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结合开放式的人才教育培养目标,教育教学中后续课程与该课程的衔接工作应得到我们的重视。比如,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有某些相同的文字,我们应该对此部分知识进行整合梳理,让重复度降到低。安排课程内容的教学工作,不必追求过深,只要“够用”“必须”即可。要结合本专业的近期动态精选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于教学资源的选取问题,学校应根据课程改革以及教学大纲的需求,优化选择各种不同的教材。一方面要选择使用频繁的教材,满足语文教师的各种新需求以及现代教育的新挑战;另一方面要选择足够量的参考教材作为后备资源。这样一来,诸如教学标准的制定、教学大纲的实施、课程体系的确立、教学辅导的夯实、教学资源评价以及数字化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我们要借助网络,稳步有序地组织有关的教学辅助资料以及与本课程有关的教材档案体系。

四专业教育要具有创新的理念作为指导

我们进行创新就要做到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创新以及教学思维的创新,各自的具体内容如下。

1教学内容创新要突破专业限制

该专业的毕业生虽然拥有着一个广阔的就业面,然而因为专业针对性不强,其就业工作往往受到其他专业学生的强力冲击。因此,本专业的教学工作不能仅仅考虑文学和语言本身,而应该适当地结合就业现状和学科的发展历史推陈出新,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其实说白了,像广告、公共管理、文秘以及新闻专业,其实就是在汉语言文学这个领域经过创新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前提下,我们还应该突破传统的限制,不断改革创新,让汉语言文学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诸如新闻传播、教育教学工作、社区文化管理、公关和文秘、广告文秘等,都可以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应用模块,借助各个模块的学校教育,学生可以获得宝贵的从业能力和动手能力。

2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极强的文学底蕴,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东方文化底蕴,还要有深厚的汉语感情。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能力与自身关于东方文化的亲和力以及自己推陈出新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一方面,教师要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具有极强的意识以及新颖的教育教学思路,他们不仅要潜心实验、乐于探索,还要不断地开拓进取。要一改以往的那种文化传声筒的角色,通过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针对某些社会问题(例如新媒体传播方式、博客等)可以为我所用,将其带到课堂之上供学生思考。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培养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他们要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创新,用新观点、新思想不断地激励学生,学生在巨大的感召力之下也会感同身受,进行探索、发现、分析、思考、创新。虽然,根据专业特点,此专业的教师大都不讷于言,然而,他们必须要以实际行动,言行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善于思考的能力。

总之,新课堂不仅饶有趣味充斥着人文气息,而且还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它让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工作做到了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了精神栖息的港湾,培育新型思维的一方沃土,更成为师生人生历程的一次洗礼。如今的我,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还不能实现如此的教学目标,但只要我站在了神圣的三尺讲台之上,我就要孜孜不倦、竭我所能地工作。学生是我国的未来,我们在进行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贯彻实施上面提到的问题,学生实际掌握的语文知识丰富了,学生的汉语言体系自然就完善了,只要这样,中华文化才能不断地流淌,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地传承和弘扬。

专业教育论文: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探论

论文摘要:我国各个高等学校专业设立中,设立最多、设立时间最长,同时又是学校专业组成中必不可少的专业之一便是汉语言文学。它具有众多的优势,例如基础实力雄厚、就业范围较为广泛、社会各个行业对其需求比较稳定,等等。但是,在信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与经济文化也在飞速向前发展,这都在渐渐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人才战略观念,更对传统的人文类专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作为历史久远的传统类专业之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早在“五四”时期便已确立其基本内涵,而其专业中的课程系统组成是在20世纪中叶左右,在借鉴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确定的。在时代的限制下,汉语言文学的人才培育方式发展为知识性的,其能力培育仅仅是知识传播下的衍生品,能力本质并不是其目的。如今社会迫切需要专业性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专业人员对于汉语言文学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展现自身能力及才华的主要方式就是写作,这也是社会各界对此类专业毕业生的最基础性的要求。从当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状况来看,他们的主要工作类型有:语文教育、文化宣传推广、新闻类工作、秘书、行政管理等,这些工作都要求相关从事人员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时期要进行语言及文学基础知识的扎实积累,同时还要进行文学气质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审美观念与创新思想的培育,这都是为毕业生踏上社会赢得欢迎所做的备战工作。所以,要从当前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所要具备的能力培育出发,针对其课程系统与培育方式进行相关的改进以及结构性的调整,整体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以此形成自身特有优势,不仅顺应实际需求,同时也是顺应时势潮流。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具有的教育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定位是比较模糊的,它不像建筑工程学、会计学以及医学类专业那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因此难以与应用型直接相提并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的人文类学科,不仅承载展现人文精神风貌的重任,还承载着发扬和提高全民整体语言文化素质的重任。它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外文化及其遗产的学习与传承,其核心内容是关心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即对人类、国家、民族、集体、个人与自身的一种认知和社会责任。因此,其专业教育的特色在于其培育出的毕业生主要就职于人事的相关工作,对专业生人文素质的培育比较重视;教育非直接体现于应用方面,而是从对社会人文观念及精神文明择取的影响上加以体现;不注重直接创造出的、可以进行计算的经济收益,而是注重对无法以数值计算的社会收益的创造,等等。目前,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就业形势逐渐严峻的情况下,教育的实用性逐渐成为教育的追求目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来讲,进行适当变革是很有必要的,在坚持传统的同时,积极与社会需要接轨。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比普修课课程安排,专修课的上课时间明显太少,导致对专业的深度学习出现不足;其次,教育教学方式中存有的问题,实践类课程安排较少,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

考核体制与考核形式方面的问题。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及掌握不足,但是都能够顺利获得相关学分以及通过最终毕业考核,这其实是对专业考核体制与专业考核形式存在缺陷的一种展现。例如:部分试卷考核的只是一些简单的专业概念,等等。同时,试卷决定课程最终成功的观念使得学生们只关心考试的最终结果,而忽略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

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热爱程度不足的问题。对自身所学专业的认知不足,缺少对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光荣感及使命感,同时自身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可采取的措施

1专业教学借助实用性理念来指导

在《中国大学生》这本杂志中,该专业的就业方向被描述为各类的编辑职务、教师、文案策划工作人员以及文 秘等。然而,现实中,这个领域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多为新闻出版社、政府工作机关、企业公司以及科研机构,还有部分人从事了新兴的产业,诸如房地产、律师、金融外贸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的就业面是非常广泛的,但是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往往面临着有关专业的竞争压力,比如像新闻、公共管理、广告、文秘等专业。

2优化课程,增加学生专业知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量多且杂,包含了诸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以及现当代文学等十几门课程,为了使汉语言专业具有更好的竞争力,我们应当从三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1)课程内容精简化,要随着本领域的发展步伐,将近期的知识体系以及分析方法注入每门课程中。(2)核心内容凸显化,每门课程的结构都必须优化,学科基础的建立应根据此学科当前的发展来确定。(3)课程内容体系突出化,将各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整合,使交叉重复现象较大限度地消除。

专业教育论文:法律专业教育质量的评价机制--学生消费者时代的功利与公正

从1977年到87年这段期间,中国法律专业教育确实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气势――院系数目从6增加到63,在校本科生数目从576增加到42,034.在整个1990年代,发展进一步加速,至2000年,有245个法科院系、19,806个相关专业,在校本科生人数也翻倍,年度毕业人数接近两万。可以说,过去的二十多年,是法律专业教育的一个“规模扩大的时代”,成就是很可观的。但是,如此迅速的规模扩张势必不断冲击财政预算。大约从1987年开始,高校办学经费就日益见绌,让校长院长系主任们常常发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慨叹。

就在这时,商品经济的社会潮流汹涌起来,不断拍打校园的围墙和大门,连作为中国精神故乡的北京大学也未能置身度外。结果是,象牙塔上终于升起一面白旗,书写着“教育直接为社会服务”这九个大字。有了这样一言九鼎的正当性口号,就会有成百上千的实用动机和日常行为,于是乎“利益驱动”、“知识创收”、“教育产业化”迅速成为强势话语。随之而来的是评价标准的变化。众所周知,在中国,自书院制度成立以来,在西欧,自波罗尼亚大学和巴黎大学创办以来,判断高等教育办得是否成功的标准是声誉而不是利润(当然并不是没有经营方面的考虑)。但是,1980年代以后,起先在美国,随后在中国,逐步采取彻底的市场经营的手法来管理大学,对教育的效率和利润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升级,甚至夹带着些许“生意就是声誉”的味道。

在中国法科教育中,产业化的倾向有两种具体表现:一种是办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或者开展其他不同类型的经营性业务,不妨称之为“多样化经营主义”,另一种是办专业培训班、扩招以及对学费的范围、金额进行上方调整,不妨称之为“学生消费者主义”。由于前一种表现方式问题颇多,已经逐步受到限制乃至部分性禁止,后一种表现方式就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的基本方向。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包括法科在内)正在从培养精英的知识共同体和国家职能机关的定位退出来,迈向“学生消费者的时代”。也就是说,校方按照自负盈亏的逻辑行事并对学生收费,从而形成一个由学生及其家长或赞助者向院系购买教育内容、研究成果以及学位证书的特殊市场。在这里,由于现在法律专业的学位文凭和资格证书“含金量”很高,某种形态的“卖方市场”已经隐约成型――这样的交易格局固然有许多长处,但也可能助长功利主义倾向以及现行制度的惯性,甚至诱使法律专业院系堕落成仅仅为将来的律师打造“金饭碗”那样的市井作坊或者文凭批发商。

一般而言,学生消费者的时代必然导致学生要求更多的自由选择权。但在中国,因为学生市场还在不断拓展的过程中,也因为既有的大学管理体制还维持着教育行政机构以及教师的支配权以及经营的非风险性,还因为学位或学历的通货膨胀以及扩招所造成的毕业生潜在过剩问题的效果尚未充分显露出来,所以,学生们要求行使消费选择权的呼声仍然不很响亮,对教育现状的批评和抗议还是零散的、缓和的。但是,假设毕业即失业的情形一旦普遍出现,加上大学独立核算制的进一步贯彻落实,那么付得起学费的学生就将不断追问教育质量和文凭在就业市场上的兑现价值、而付不起学费的学生也会坚决讨要平等教育权,恐怕校园很难继续成为一块安定的绿洲,师生关系也将出现某种程度的紧张,特别是“双向选择”的紧张。

正是“规模扩大”导致了中国大学评价标准的“量化”,包括按著述字数计算学术成果、按综合评分和职务等级分配校内资源、按学生人头和创收金额衡量教育条件,等等。也正是规模的扩大进而导致了作为教育服务消费者的学生这样一个庞大利益群体的登场。由此也可以合乎逻辑地推断:学生消费者主义终将反过来导致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从“规模的增长”转向“质量的增长”,因为决定学生一方愿意“出高价”的因素只能是“买好货”,也就是教育、研究的质量和以此为担保的学位的信用力。在大学实行收费之后,学生对滥竽充数的部分教师、陈旧过时的部分教材以及不断贬值的部分文凭将会感到越来越不能容忍,并将致力于推动教育制度整体的改革。从此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学生也将在某种程度上对教师以及学校的业绩进行明示的或者默示的评定。

然而,对教育质量的定义和客观评价是很困难的。在某种意义上,质量好比爱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真实存在却又难以捉摸。偏偏在法律专业教育方面,无法进行量化计算的社会价值(例如正义感、高洁品格、

渊博的教养)极其重要,这意味着对质量存在着某种更高的、更复杂的特殊要求,存在着在法律技术的培训之外的超越性精神标准。例如美国法学大师霍姆斯早就指出,“如果仅仅把法学院的工作理解为教授法律或者培养法律家,这样的理解是不充分的。必须这样来界定法学院的任务:采取有威严的方法教授法律,培养伟大的法律家”。对照这样的法律专业教育目标来考察我国高校以及北京大学法学院的现实,“威严”何在?“伟大”何在?这的确很难遽下断语,但也是不得不深思和反省的问题。

迄今为止中国对教育质量的鉴定采取了政府主导的方式。在产业化的过程中,市场需求和社会舆论也成为评价主体,政府对教育过程的介入有所相对化。而进入学生消费者的时代之后,关于质量高低的信息和判断将进一步多元化。但是,日本法律专业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有两条经验或教训特别值得重视,即:(1)学生作为消费者对讲义的评价意见只是许多质量信息中的一种,只能作为教师改善教育的参考资料,而不应该让学生的评价意见直接影响教师的升迁奖惩;(2)正确评价和切实保障教育质量的根本机制是建立和健全学术共同体,确立大学自治的原则以及教授会主权。换言之,要为专业教育者保留适当程度的行会性身份关系和特别权利,用以对抗市场化、产业化过程中金钱对学术品位的污染,同时也排除来自行政权力的干扰,以维护师道尊严;反过来,教授们必须用博大精深的学识以及人格魅力来证实自己无愧于那样的地位和待遇。

对于法律专业教育而言,大学自治、教授会主权、学术独立的品位尤其重要。没有这样的前提条件,很难设想真正的司法独立和职业法律家的团体自治,也无从保障规范条文和判决的远见卓识以及社会威信,更不可能陶冶出刚正不阿、为权利和正义而斗争的高风亮节。也不妨这么认为:有什么样的法学院,就有什么样的法院;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律师。因此,在举国上下热烈讨论宪政、法治以及司法体制改革的现阶段,我们理所当然地把期待的目光投向北京大学法学院。希望中国的法律专业教育能从这里别开生面!

季卫东

专业教育论文: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契合下的模式构建

摘 要: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职业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只有确保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的契合,并致力于现代职业体育学院教学模式的构建,才能更好地打造自身的教育特色,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契合的内涵;其次就如何构建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契合下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探讨;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之间的交流,以较大化的确保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契合的有效性,并沿着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契合下的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创新,实现职业学院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并为此而不懈努力。

关键词: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专业教育;契合;模式;构建

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契合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因而为了实现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契合,就必须注重具有自身教育特色的教育模式的构建,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 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契合的内涵

为了更好地构建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契合下的教育模式,我们必须对其内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换言之,就必须明确为什么要确保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契合,我们才能更好地为此构建针对性的教育模式。因此其内涵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职业体育院校的特点决定了其职业定向性,即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二是专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的专业性,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加强体育技能的学习,才能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为自身所学专业的发展做贡献;三是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院校教学的特色和科学的教学目标;四是学生的就业必须在具有专业的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只有确保职业学院的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相契合,才能更好地提高专业教育的质量,彰显职业学院的教育教学特色,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助力的同时培养现代化的专业人才。

2 探讨如何构建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契合下的教育模式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契合的内涵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但是我国的很多职业院校大都从合并或升级而来,因此在较短时间内,不管是教学经验还是理论均存在不足之处,那么我们应如何构建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契合下的教育模式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提出几点仅供同行参考与交流的浅见。

2.1 构建特色教育模式必须确保体育课程的设置源于学生及专业的性质

当前,我国很多职业学院在不断的改进中,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的结合给予了极大的注重,但是在实际设置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在设置不同专业体育课程时,虽然结合了专业自身的特点,但是没有对该专业学生的实际进行课程的设置,导致设置的很多体育课程看似符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但教学成效欠佳。究其根源,主要是没有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和当代90后高职生特有的时代特点。因此特色教育模式的构建,在设置体育课程时,必须结合学生处于智力发展顶峰阶段的90后高职学生的个性独立、逆反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等特点,开设的体育课程在符合学生专业的基础时,还应结合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细化和拓展,才能更好的彰显学校的特色。在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体育课程设置之前,就应对进入职业院校的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以其对体育活动的喜好情况有一个基本的掌握,以更好地对所设置的体育课程进行微调,并通过调查和测试对学生进行优化组合,将学生的体能、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并设置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的体育课程,才能更好的彰显自身的教育特色。

2.2 构建特色教育模式必须确保体育课程的开设源于专业开设的目标

我国的很多职业院校大都从合并或升级而来,因此在较短时间内,不管是教学经验还是理论均存在不足之处,因此我国大多数的职业院校都以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但这就不利于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职业院校的办校特色难以有效的体现出来。

而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确定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结合本校所开设的专业和时展的需要,科学的选取不同专业的体育教材,并对体育教材进行相应的改编和创新,精心确定教学内容,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强化学校的师资力量,而专业开设的目标就在于培养此类专业的技术人才,因此将的体育课程的开设与专业开设的目标相契合,也是突出自身特色的重要举措。

2.3 构建特色教育模式必须确保体育教学的改革源于学生发展的需求

不同专业的学生,其发展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因而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职业院校也应在不断的转型和升级过程中,结合不同专业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例如在改革体育教学的方法时,必须对现有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梳理,总结现有体育教学方法的优势和劣势,对优势进行保持的同时对劣势进行改进。例如当前很多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方法往往是针对专业进行,在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上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而这就需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通过对学生的科学分层,采取分层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切实做到因材施教,但需要注意的是,应随着学生的实际变化,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并非分层之后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固定的教学方法即可,而应结合学生的变化,例如学生通过基础体能已经提高了自身的层次级别,而又的学生因为自身的原因导致自身层次级别的下降,教师就应对其进行相应调整的同时,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采取访谈、对话和交流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尽可能地确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此外,作为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体育理论体系的讲述,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训练目的与方法,在不断地健身和预防锻炼下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3 结语

综上所述,就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契合下的模式构建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师,必须紧密结合不同专业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构建基于职业学院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契合下的特色教育模式,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引导学生终身学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从而更好地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的新型技术人才。

作者简介

张晓靖,女,汉族(1988—),山东昌邑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专业教育论文:对高校专业教育的思考

论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 专业 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探讨了传统意义上高校“专业”的内涵,分析了专业的“实体性”和专业的“学科本位及学校本位”的不足,探讨如何突破对传统专业内涵认识的局限,提出从体制上改变资源组织方式,以能力和学生为中心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以此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我国高等学校教学组织过程实施的是以专业为教学核心单位的组织形式,实施的是专业 教育 ,学生进校后直接进入相应的专业,修读该专业规定的课程。同时,专业也包含了实施教学过程所需的师资、实验室及学生等,成为高校组织教学的基本单元。“专业”也就兼有课程的组织形式和教学基层组织两方面的内容。这种结合紧密的双重结构所具有的刚性,在体制上限制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

一、对传统专业内涵的认识及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影响

1传统专业的实体性质分析

“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这一概念带有很强的实体意味,这种意味来源于‘专业背后’的三大类实体存在:由同一专业学生所组成的班集体、教师组织(与专业同名的教研室)与教师组织相连的经费、教室、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以及实习场所等。”从学生接受专业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来看,“专业指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由于计划 经济 体制下教学管理体制,专业作为一种课程的组织形式,在“组织”课程的过程中,相应的与课程相关的资源也以这种方式组织起来。

专业原本是课程的组合方式,并以这种专业教育的形式完成人才培养这一目标。但专业被赋予实体性质后,除了培养人才这一主要目标外,又必须考虑作为准官僚机构——实体的生存和 发展 ,如师资问题、设备问题、招生人数问题等等,确保专业自身的完整性和正常的运转,使“专业”构成因素体系化。专业整合了教师、学生、资源等,它的体系化使各因素之间联结更为紧密,专业建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标准。如专业所包含的主干课程和课程体系,专业教师的编制,学生招生计划,与专业配套的实验室建设等等。专业的调整不仅是课程单元的设计,而且是结构性的调整,这种调整又受到原专业各因素的制约,具有很大的惯性,致使某些专业成为“鸡肋”;这种专业的组织形态导致专业设置的结构性趋同,高校在举办专业的过程中,很难根据社会的需要做出调整,这些又制约着专业的基本单元——课程的设置,使专业本身失去自组织功能、失去活力,很难形成特色。

2专业作为一种专才培养形式的局限

专业的出现与学科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是分不开的,知识的分化为专业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社会的需求为专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和国有 企业 一样是“生产单位”,高校根据国家的需求,按统一的计划(招生计划)、规格(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培养人才,专业的存在与发展依赖的是计划而不是市场,学校立足现有的专业资源,按计划培养人才,具体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什么专业,学校无需关心,评价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通常用“内适性”标准。当经济体制转型后,由于高等教育依然是稀缺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专业培养模式与市场经济的需求的矛盾,暂时没有显现计划经济模式下专业教育的弊端,造成了专业发展的惰性和依赖性。受此影响,学校作为专业的拥有者,专业设置和专业的选择更多地体现学校本位。高校观念上固守传统上的“卖方市场”,专业的选择主要由高校来决定,学生在填报志愿中的专业选择只能表达一种意向,最终是由“众人”选择的结果来定。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都是规定好的,没有选择。专业这种“生产型”的培养模式并没有随着经济的转型发生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以及知识爆炸式的增长,作为单纯的“人才生产型”的专业教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期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在学校培养模式还没有从计划支撑的模式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模式转变时,专业设置中缺少自主发展的内在机制,专业的调整更多的是数量的扩展,单纯地以专业“冷热”设置新专业,缺少对专业建设的论证和特色的思考,缺少长远的规划,导致专业低水平重复,最终使专业“生存期”缩短,培养的人才“低附加值”过剩,造成教学资源宏观上的重复建设和微观上的利用率不高。倘若从现有的专业总数和在校生的总量来推断,如果专业不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则不可能再有热门专业,人才的结构性过剩与社会急需人才短缺的矛盾会更加突出。

二、对传统专业 教育 改革的现状分析

高校目前讨论和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传统专业教育的反思,突破专业的实体性及学科本校和学校本位制约,使之适应社会和 经济 发展 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从目前改革的实践来看,大体可以归结为两种轨迹。

1外部导向或市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及高校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校逐步探索根据经济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原有的专业在课程设置及课程体系上进行改革,增加专业的活力和学生的选择性。一般来说,这方面的改革的着力点还不是解决“专”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以解决就业为导向,这方面的改革以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对高校专业的选择作为专业存在合理性的标准。因学生分担了部分高等教育成本,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面临的选择就是就业,学生个体接受高等教育,必然要从就业角度考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问题。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重点不是讨论是否要进行专才教育或通才教育,而是专业教育能否适应社会需求以及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它的评判标准是人才能否“适销对路”。如果培养的人才在社会上大受欢迎,专业教育的不足不会显得特别突出,从而对专业教育的批评局限在需求层面而不在专业教育层面,是在课程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的微观层面而不在专业结构层面。类似的改革如“厚基础、宽口径”,“分大类培养”等改革实际上并没有脱离专业教育,只是相应地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和社会适应性,实质上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的最终评判标准在于社会以及学生对专业的评价。通过这种外部需求的调节,最终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寻求自己的专业定位,使之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当然,这种实用的外部导向的改革,也有可能因为过度迎合就业的需要而使部分层次较低的普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更“专”而靠近职业教育模式。

2寻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

基于我们对大学教育阶段“专精”与“通博”的讨论,对专业教育或专才教育进行反思,从而在理念与现实之间追求一种平衡。如对过去专业教育的反思的一个方面是“人文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等等教育思想的提出。在专业教育模式下,强调“专业对口”,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视野狭隘,不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我们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产业结构的调整,过度专业化的教育及其培养人才的理念越来越不能适应这一要求,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已成为高等教育适应未来社会、适应未来社会中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突破对传统专业内涵认识的局限

高等学校实施的是专业教育,但传统的专业教育更偏重于“专才”教育,虽然我们认识到了专业教育(专才教育)的不足,但对“专业”作为我们实施人才教育的基础地位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转变,否则,很难克服传统专业教育的狭隘性。

1打破专业的实体地位。我们所实施的高等教学是通过专业为基础来组织教学的,从而使专业成为组织的单元。对专业教育的改革,除了我们正在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外,重要的一方面是体制改革,即打破专业的实体地位。目前,我们实施的分大类招生在本质上不仅为了实施“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打破专业的实体地位,以学科来组织我们的教学资源,以课程为平台提供我们的教学资源,通过课程建设来提高教学服务的水平,通过学生的选择推进专业和课程的改革,从体制上提高资源的共享性,体现课程建设的基础地位,发挥学校的整体优势,从社会角色定位和课程的组合方式的角度理解专业,体现学生个体差异的专业形成性,增加专业设置的活力。

2克服从单纯的学科体系构建专业的局限。由于专业作为学校培养人才的有型结构,专业的概念已经超越了专业本身的意义而成为学校的一种资源,从这一角度理解很难对专业存在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一个专业必须依托相应的学科,这也是我们专业构成的基础。但由于我们过去专业设置过多地从学科的逻辑体系来构建我们的课程体系,从而使学科内在逻辑成了我们评判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性的标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人才的需求更强调的是能力,包括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对专业的评价标准除了学科完整性以外,还应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上评价我们的专业及其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综合以上论讨,专业及其课程的设置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学校的办学定位,这是我们设置专业的基础,也是我们形成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的基础。其次是培养目标,这是我们确立专业及其课程设置的依据。在设置专业时应明确是培养学术性人才,还是复合性人才或应用性人才等。第三,素质能力要求。我们确立的培养目标学生应具有的能力水平,能做什么,应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描述和可以评价的标准。由于过去我们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的脱节,使培养目标“虚化”、素质能力标准“泛化”,无从较为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素质、能力是否达到培养要求。第四,学生个体需求。随着高等 教育 大众化,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异质性增加,用统一标准或过于刚性的模式来形塑学生已不能适应这一变化。在专业设置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提供更多的资源给学生以选择的机会,允许他们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这几个方面的综合,使我们的专业设置符合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提出的“三个符合度”的要求,即学校自己的定位和所确定的目标,与国家、社会和学生 发展 的需要及学校实际情况相符合;学校的实际教学工作(包括教育资源的配置利用与教学过程的设计等)状态与学校自己所确定的目标定位相符合;学校的教学效果(人才培养质量)与学校自己确定的目标要求相符合。

“专业”从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到进一步实体化的倾向,其弊端逐步显现,与我国的社会 经济 的战略转变、社会发展以及个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相适应。从思想上打破对专业的传统认识和专业的实体结构,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现实意义。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力求突破对传统专业内涵认识的限制,实现由“学历本位到能力本位,从学科中心到学习者中心”转变,以利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专业教育论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实习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使学生掌握旅游从业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旅游服务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实习环节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改进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注重师资实践能力培养,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创新教学与实习模式是完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高等院校;旅游专业;专业实习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教育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已成为21世纪高校的热门专业之一。然而,目前高校旅游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旅游行业所需要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来获取,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专业实习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惟一出路,也是高等院校旅游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还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的旅游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都陆续采取了“3+l”人才培养模式。所谓“3+l”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将四年本科理论教学压缩在三年内完成,用一年的时间完成旅游企业顶岗实习,实现教学与实践、理论学习与就业平滑过渡的一种本科培养方式。它以“厚基础、强技能”为特色,改变了教学中实践环节学时安排偏少、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旅游管理人才。但是在实际教学运用中也存在着实习基地不稳定、实习过程缺乏监管、实习效果评判不科学等问题。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现状

(一)实习组织方式

旅游专业实习的组织方式主要有三种:学校或院系统一安排、学校统一安排与自主实习相结合、学生自主实习。这三种方式各有利弊。学校统一安排有利于组织,学校可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管理和监控,但受人力、财力的限制,与学校建立长期实习合作的单位数量和种类有限,不可能与众多单位均建立实习合作关系,这样无疑限制了学生实习的方向和范围。学生自主实习有利于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实习方向,但不利于学校对其进行管理和监督,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学校统一安排与自主实习相结合的方式一般是学生自己先联系理想的实习单位,然后学校再与实习单位进行联系并签订有关协议,保障学生的安全并对其进行管理。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的组织方式以学校或院系统一安排为主,也有少量学校使用另外两种方式。

(二)实习时间

实习时间的选择包括实习时间的长短选择和实习时间的学年选择。各高校专业实习的学年安排不同,多数安排在大四,大一学习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大二、大三学习专业课,学生在学校掌握了扎实的旅游知识体系后再安排实习,这样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少数院校认为,实习后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实践知识和实际情况,这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将更加充分和深入,所以,将实习安排在大三阶段。

(三)实习基地

目前,学校统一安排的实习基地多为高星级酒店,少数在旅行社、景区等。由于旅游业的季节性非常明显,到景区、旅行社的实习时间受旅游业淡旺季和学校所在地的限制,所以各地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酒店实习虽然也受旅游业季节限制,但到发达地区的高星级酒店实习,影响相对较小,便于实习工作的稳定开展。另外,各高校实习基地的选择受专业所在院系大方向的影响较大,如设置在地理系的旅游专业会选择跟旅游资源考察、规划有关的地方,方式多为野外考察,设置在烹饪系的旅游专业会选择酒店或餐饮店的后厨进行实习,设置在外语系的旅游专业会选择到酒店前台或旅行社实习等。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实习单位类型单一

高校受学校人力、财力及专业方向的影响,可供选择的实习基地种类较少。这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旅游业的整体认识,也影响学生的择业范围。实际上,在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旅游实习基地的选择也应广泛化,除了传统的酒店、旅行社、景区外,还可选择旅游交通企业、西餐厅、特色餐厅、咖啡厅、高尔夫球场、博物馆等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场所。而即使是酒店,也可选择多种层次的酒店,虽然高星级的酒店在管理上比较规范,但一些快捷酒店、连锁酒店、主题酒店近年来发展也很迅猛,管理也逐渐规范,也逐渐也为实践的主要场所。学生在这些酒店实习,可对酒店的整体运转有更多的了解。

(二)实习岗位单一

目前,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多采用一岗制,很少轮岗,这样的设置可降低成本,使学生尽快熟悉岗位并成为熟练工,但学生无法对企业有整体了解,也无法了解各部门的业务流程及部门间的配合和协作。如果在实习期间对学生实行轮岗制,将会对学生的实践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加深他们对企业部门的整体了解,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在择业中有明确的定位。

(三)学生对实习重视不够

在可自主选择实习单位的学校,不乏存在学生开假证明、逃避实习等现象。即使在学校统筹安排实习的情况下,也有学生怕吃苦、不想实习,认为他们在校学习的是管理而非基层服务,不应当到一些基层部门进行体力劳动的实践。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实习的可行性、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学校缺乏有效的指导。实际上,实习也是一门课程,学校、学生都应加强对实习重要性的认识。

(四)学校与企业缺乏有效沟通

高校学生实习课程的安排是将学生放置在现实的企业环境中,企业辅助学校对学生进行实习教育,并对学生实习结果进行考核和评价。由于人力、财力的限制,学校很少派出专业教师长期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 忽视对实习过程的管理与监控。实习单位将学生视作普通员工,也很少在他们实习中不断对其进行专门的专业培训和指导。很多学校只是在实习前派人将学生送到实习基地,实习结束后将学生接回来,却很少进行专业知识的指导和实习效果的沟通。

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问题解决对策

(一)实习基地建设方面

1.选择符合教学要求的校外实习基地

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应具有行业或区域代表性,能够满足学科专业教学实习需要,具有满足实习、学生学习、食宿、劳动保护和卫生等方面的条件。当然,校外教学实习基地部门领导应有重视企业技术革新、尊重知识、重视教育,并有与学校长期合作的愿望。旅游管理专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主要是管理运作规范、知名度高的旅游景区、旅行社、会展企业等。这些企业良好的硬软件能使学生接触到行业前沿的现代信息,在实践中首先超越教材传统性、保守性的限制,使学生的专业视角保持敏锐,使学生在毕业后所拥有的信息量和熟悉的操作流程不会和现实脱节。

2.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轮岗与就业机会

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轮岗的机会,一方面,可使实习生掌握多个岗位的操作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可提高实习兴趣,减少职业倦怠。特别是对于一些有意从事酒店行业的学生,应为其积极创造条件与机会,甚至鼓励其在实习单位就业,从而起到有效提高专业就业率的作用。对于以后不愿从事酒店行业工作的学生,可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就业意向,并积极为其提供相关从业信息与机会,使其安心在酒店实习,使实习与就业两不误。

3.维护学生正当权益

学校在与酒店协商实习协议时应尽可能为学生的正当利益着想。为此,学校在与酒店签订实习协议前后应派具有酒店从业经验的教师随同,并在此之前到酒店明察暗访,了解酒店前厅、客房、餐厅、康乐等各部门的运作,考察其是否具有良好的信誉,是否能合理妥善安排学生的住宿、餐饮等日常生活,工资待遇是否合理,是否能真正让学生得到有效培训。

(二)学校管理方面

1.做好学生心理辅导

首先,要通过专业教师和专业实习讲座使学生对本专业有清晰的认知,对酒店行业有深刻的理解,使其做好实习心理准备。其次,要引进具有丰富酒店工作经验的专任和外聘教师,或者派遣部分教师定期到酒店挂职锻炼,以使教师掌握酒店的近期业态与工作方法,使学生掌握标准的基本操作技能。再次,要打造标准的校内实训基地,使学生能提早接触未来的工作环境并了解操作流程。

2.重视实习效果定量评价

要让学生对专业实习重视起来,除加强实习重要意义教育外,重要的一环就是建立科学的实习考核制度。很多学校发放给企业考核表,在实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实际上,简单的一张考核表很难对一位学生的实习进行的考核,学校还应对学生的实习笔记、实习报告、实习案例等进行综合考核,重点考核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评价标准的制订要科学、客观,方能保障评价结果科学、客观、直观。

3.加强实习管理的规范化

学校应制订严格、完整的实习管理方案,包括实习前的准备、实习过程的管理与监督、实习后的总结与考评等,尤其要加强实习过程中的管理。学校在实习前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训、职业素养培训、相关技能培训等,要让学生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和实习的重点内容。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要与实习学生、实习单位进行必要的沟通,在派人巡视、面对面进行指导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的实习做出指导,重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只有过程的品质才能保障结果的优良。每一届实习生回来后,学校都要及时组织总结、座谈,交流经验,并建立学校实习档案,保存实习案例,以便为以后的实践提供借鉴。

4.为校外实习基地提供“双师型”教师

学校应配备一批素质较高、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老师。对实习指导教师来说,要结合不同实习岗位的内容和形式制订实习指导计划,对学生的实习过程加以规范指导。在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应适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及时纠正不良行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和将来就业面临的挑战,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心态。实习过程中或结束后,通过多种手段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考查、评估,并进行必要的总结,分析学生实习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拟出解决的方法,以便为以后的专业教学实习积累丰富的经验。实践证明,能承担上述工作职责,并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高水平的实习指导建议的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教师。

(三)教学创新方面

解决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还需要大力创新教学与实习模式。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教师既要有较深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来源较多,专业背景不同,又缺乏经验。为此,高校可以尝试在旅游企业中外聘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者走进高校担任相关课程,也可尝试将一部分课程直接放置在当地的酒店、景区、旅行社等地,由企业的管理者协助教师讲授相关课程。这样,学生在实习前对旅游企业已有了解,在实习中很容易上手,能够学到更多知识。同时,教师与企业管理者在企业共同授课也可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现代旅游业是一个发展飞速的行业,学校旅游实验室的建设不能及时、地反映出快速发展的旅游企业全貌,更没有动态的、真实的场景效果,将课程放置在现实的旅游企业中来讲授是实现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创新教学与实习模式、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旅游业在我国蓬勃发展,并日渐与发达的国际旅游市场接轨,相应地,旅游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这就对高等院校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和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作为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旅游业,所需要的人才也应该是适应社会、行业发展要求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此,高等院校更应该真正意识到专业实习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同际旅游市场上都具有更强竞争力的复合性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专业教育论文:旅游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旅游管理类专业的人才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是,近年来的人力资源供求关系和毕业生就业状况存在诸多矛盾,高职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亟需明确主要矛盾,因时制宜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当前毕业生就业状况,设身处地选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全力提高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我院旅游管理类专业始建于2002年,专业学生在京津冀地区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与各类企业从事旅游管理相关工作,就业率、社会声誉都不错。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京津冀地区服务业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质量与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面向市场的办学机制尚未形成;院校、学系与旅游、酒店行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办学活力不足。

2.学院对本专业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我院作为河北省属冶金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以工科为主的专业发展思路下,学院对旅游管理类专业的经费投入很不够。校内实训室建设严重滞后于专业主干课程改革的进度;专业教师引进不足,旨在提高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在职培训或下企业锻炼严重不足,导致师资数量不够或教师能力不匹配。

旅游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星级酒店和社会(餐饮)酒楼、旅行社以及相关服务业。近年来的人力资源供求关系和毕业生就业状况存在的矛盾主要有:

1.企业需要经验丰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而我院毕业生虽然接受过比较系统的知识教育,往往不具备工作经验和技能,在就业初期,往往不愿意踏踏实实地虚心学习基本技能,表现为“高不成低不就”,难以尽快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2.企业需要自身素质较高,具有较好的礼仪、公关、理财和文字能力的,动手能力较强的协调型人才,而我院毕业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或生活条件优越,动手能力不高,个别甚至不注意一般的礼貌和礼仪,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尽管具备学历,却难以尽快胜任管理岗位。

3.企业需要能尽快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员工,但在实际工作中择挑选拔,一般需要一个较长的锻炼、考察过程,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毕业生毕业后首先面临生存压力,毕业后如不能解决吃住问题,只能回农村老家。因此,他们需要尽快找到待遇较好,能安身立命的归宿。

学生毕业后往往按照生存、就业、发展的程序“分三步走”进入社会。毕业初期面临在社会上生存立足的考验,由于没有生活来源,很难选择到自己志愿的“对口专业”就业,往往先在有利于解决生存的餐饮服务、酒店服务或者相近的推销行当初步就业,以解决食宿问题。解决生存问题的同时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后,部分毕业生往往“骑着驴找马”,再跳槽到“专业对口”单位工作,实现比较稳定的就业。不能尽快在相关专业就业的学生,不能获得专业优势,今后的发展往往受到制约。

鉴于以上现状,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深化旅游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该专业高职层次人才培养质量。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高职教育成才观和面向需求的高职教育质量观。

我院旅游管理类专业的生源状况比较复杂,有普招、有对口还有单招,招生来源不同的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的差异性很大,这就需要辅导员和专业老师因材施教,采用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讲诚信、肯负责、有爱心的品质,成为合格适用的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把旅游管理类专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对旅游、酒店行业发展的贡献程度,对学生多样化成才需求的满足程度作为衡量高职教育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引导专业教师加强对京津冀地区旅游管理人才市场需求调研,从市场和学生需求出发,突出高职教育针对性、灵活性、开放性、多样性的特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针对市场需求变化,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

专业要以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设置,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确保与旅游酒店行业需求相适应。以往的成功经验是:设定的专业培养目标越具体,岗位针对性越强,培养出来的学生就越受企业欢迎,就业情况就越好。

3.改革教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改革教学内容。为便于就业,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把专业主干课程,和实习内容相结合,学好学透,缩短毕业生就业初期阶段。适当增设与旅游酒店密切相关的中国历史、地理、文化传统与民族习俗以及道教、佛教文化常识,文物知识和服饰美学、珠玉鉴赏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

(2)加强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锻炼和提高工作经验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重视实习阶段的教学与管理,合理选择适宜的实习基地,尽量选择规模较大、管理规范、具有较好指导能力、合作灵活的实习单位;安排有经验的教学管理人员全程跟踪,有目的地指导实习,解决实习中出现的教学矛盾和问题。在实习期间,要组织学生定期交流实习经验和心得体会,将的报告或心得材料汇总整理、存档,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总结能力,也便于互相学习、借鉴交流。

(3)把课程设置和考取证书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可以在每年考证前专门设立“考证辅导周”,组织有关老师集中辅导学生准备考证。这样既方便学生考取证书,又避免学生为考证集中“逃课”。

(4)深化校企合作。组织酒店、旅行社等相关单位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工作骨干进入课堂参与教学、辅导,开办专题讲座。同时,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社会调查和专题研究,也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勤工俭学“打工”,参与社会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的间接经验和见识,开阔视野,增强职业兴趣,为正常就业提早奠定基础。

(5)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扭转中学教育中形成的被动学习习惯,鼓励和锻炼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是高职院校的责任和义务。建议老师采用互动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信息量,锻炼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和自学能力。在课堂上开展专题讨论,鼓励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多渠道搜集材料,分组辩论,展览观摩等方式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也可以通过组织拓展训练、集体比赛项目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

总之,为了培养出适销对路的旅游管理类人才,必须将教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以切实提高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专业教育论文:浅析财务管理专业教育评价制度

摘要: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环节,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制度,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研究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教育;评价制度

abstract: the teaching appraisal is the teaching process final link, establishes the science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strengthens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pays great attention the innovation ability the raise is the financial control specialized undergraduate course educates the research the important question.

key word: financial control; professional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一、财务管理专业教育评价制度

教学评价是教学常规过程的一个环节。笔者认为,教学评价制度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即从学生课堂教学前的准备、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到课程结束时的考试,对学生作多方位、全过程的动态考核。

传统的学期结束时的考试有两大弊端:①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常会临时突击,把该门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单纯地去背去记,而很少将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联系起来,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差,知识的含金量低,这样,四年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知识量的简单积累过程中,而很难达到质的飞跃。②传统考试会形成由于一次偶然失误而影响整个课程最终成绩的结果,从而也导致学生忽视日常的学习过程。因此,我们倡导实行动态的、的、形式灵活多样的评价制度。考核学生成绩可以包括课堂发言、书面作业、科研论文写作等。

1.课程参与及评价。首先,教师应向学生讲明课堂参与的重要性,告诉学生靠期末考试来争取好分数是不明智的,只有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学生才会有若干次让教师了解他的机会,而期末考试却只有一次机会。其次,选择适当的评价课堂参与质量的时机。笔者认为,课堂参与质量的评价应放在每一次课结束后,因为,课堂上的打分,会影响教师听取学生发言的注意力,同时也可能会干扰学生自由发言。比较好的做法是:每节课后,教师回忆每一位学生发言的情景,标出有突出表现的学生;标出能推动一堂课前进的学生;标出能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问题,贡献大的学生;标出那些被点到名才被动发言的学生;标出那些发言偏离主题的学生;标出那些有独特观点,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2.期末考试及评价。对于标准化的考试题,教师应给出每一主要步骤的评分要点,而对实务性的案例分析考试题,笔者认为应采用更粗放的评分方法,只要学生能找出案例中80%的主要问题,运用了正确的分析方法,分析判断思路、计算结果与正确结论一致,就可以给出较高的分数。

3.书面作业及评价。书面作业既能起到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能为科研论文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好的写作卷面会使学生能够把自己的论点综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找出规律,加以评价并提出解决方案;而差的卷面大部分是鹦鹉学舌,重复题目中的细节,很难切入主题。

多样化的考试形式与灵活的评分方法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动态的、多样的、的教学评价方法,更有利于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财务管理专业素质教育问题

素质教育的中心是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素质教育观念的形成,使学生更加注重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学中同学们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财务管理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等内容的讲座,这正是素质教育的体现。针对这一要求,教师更应注重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教育,课程设置应具有超前性、实用性,要求学生增强对会计信息的职业判断能力、财务问题的洞察分析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应把握以下三点:

1.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教育必须摆到素质教育的首位。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学生人生观和道德品质形成初期,接受正确、严格、规范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一生的思想品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素质教育改革教育评价制度。笔者认为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并非是取消考试,而是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考核,建立反映学生德智体各种素质的考核体系,改变考试方法、内容,考核重点应放在考核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上。

3.素质教育主张淡化专业界限,这对于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有益处。我国学校专业设置总数曾经多至2 500个,之后,压缩到500个,目前约有25个左右。这种压缩不是知识面的压缩,而恰恰是知识面的拓宽,把相近专业的知识进行综合。这种综合的趋势是与世界科技潮流由分化走向综合的大趋势相吻合的。这种拓宽与综合正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对培养人才极有好处,素质教育不会冲击专业教育。

三、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创造力培养问题

创造力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根本特点有二:一是首创性,能给予新的,及时次创造的活动;二是有社会意义,能给社会以有益的成果。心理学专家认为,创造才能是一种广泛的综合才能,包括探索问题的敏锐性,创新思维活动的能力,转移经验的能力,形象思维、逆向思维的能力,联想的能力及记忆力,产生思想的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能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创造力完整、统一、有机的结构。为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需要,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应注意三个问题。

1.培养创造力要以基本知识的传授为基础。先进的教育方法是以一定知识量的积累为基础的。创造力培养过程的关键是把教育的重心从学生学习和记忆知识转到培养他们的求知欲、独立性和创新才能上来。创造力建筑在想象力上,而想象力又建筑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之上。创造力的培养绝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2.培养创造力要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创造力的实现途径多种多样,科研作为教学过程的继续和深入,对于提高学生创造力有积极、重要的意义。在财务教学过程中,可以把一些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要求他们广泛搜集资料,写出自己的新观点,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创造力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学生也可以在创造性的学习中领略实现自我的乐趣。

3.培养创造力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人的创造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实践中点滴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其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判断和推理能力,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加强思维的广阔性、流畅性与灵活性训练,要求学生勤于思考,积极想象,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理清思路,使学生的创造力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