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学术期刊媒体传播模式探讨

(一)搭建学术期刊新媒体推送平台,优化推送内容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了整个社会各个领域的数字化、信息化变革。但当前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变革,还仅仅处在最初级的模式,即将数字化版权授予国内几家大的数据库,供读者在线阅读和下载。虽然这种数字化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作者查阅和使用,但其实这种被动等待作者来查阅的方式,并不能有效地促进学术成果的传播和应用转化,也因为缺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导致学术期刊的关注度底,影响力提升困难。

学术期刊要从传统的出刊模式向真正的数字化出刊转化,就需要充分了解新媒体平台的传播特点,搭建微信、微博、微课堂等微媒体平台,将传统纸质内容进行选取、加工,编辑成适合新媒体特性的文本或新的形式进行推送,而不是像各大数据库那样,将纸质出刊内容简单翻版制作成电子版挂网查询。

1. 基于新媒体集视、听、说为一体的特点,学术期刊可将一些原来纸质期刊难以体现的实验过程进行动态展示,将一些纸质期刊中抽象的数据和研究方法,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表现展现给读者,推送给相关领域的科技爱好者,扩大学术期刊的受众面,增加文本与受众见面的机会;

2. 基于微媒体推送内容“碎片化”的特点,将传统学术期刊的一篇篇论文独立出来,择挑选取稿件、关注的热点话题或新兴研究课题等,对其重要观点和研究方法等中心内容进行提取、精炼和再加工,用简洁精准的文字概括并推送给读者,供作者概览,引起读者兴趣,同时提供文章的全文链接,供需要阅读全文的读者下载阅读。

3. 基于新媒体集资讯、通讯、社交为一体的特点,设置作者和读者的互动板块,搭建编辑、作者和读者三者之间有效沟通的平台,实时接收编读往来数据,分析和反馈,研判受众需求,提供编辑加工新思路,把握推送热点。

(二)稳固核心作者,培养潜在作者群,扩大影响力

新媒体给传统学术期刊的传播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学术期刊可以将传统严肃深奥的研究内容进行整合和重新加工后,以全新的形式展现给大众,让科研动态和研究成果及时被大众了解,扩大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新媒体是一种强社交媒体,学术期刊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可以期刊的主要特色和主要研究内容为核心,覆盖审稿专家、核心作者和相关读者组建,同时根据读者的研究水平按专家和研究人员、学生和暂不具有研究能力的相关领域爱好者进行分组。

1. 利用强社交功能,稳固与研究专家和核心作者之间的联系,对于新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保障优先在微平台发表,弥补传统学术期刊出刊周期长的不足,让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及时获得转化和利用。

2. 利用推送内容形式多样的特点,定向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和表现形式,向学生和相关领域的爱好者推送热点话题和研究方向,培养他们对人文科学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引导他们对一些研究问题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探究,提高读者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培养潜在作者群。

3. 利用评论和转发功能,提高学术期刊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新媒体传播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评论和转发,一条内容被转发的次数越多,说明影响力越大。同样的,学术期刊刊的观点或数据被引用的次数越多,说明越有价值。因此,学术期刊应有效利用用户和群组之间的转发功能,推送热点专题讨论,同行业人际之间交流分享,扩大受众和影响力。

(三)转变编辑角色,提高编辑素养

学术期刊出刊模式的转变,必然引起编辑角色的转化。从纸媒过渡到新媒体,学术期刊的编辑不仅要具备传统的学术素养,了解学科的研究动态,还必须提升其信息素养,即感知信[3]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学术期刊新媒体平台的建设,需要编辑能够利用网络和新媒体技术,根据不同类型的读者群,将传统的期刊和论著中的重要信息进行重新加工、提炼,编辑成适合新媒体发表的形式,进行推送。

新媒体时代给学术期刊的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应对新媒体的能力和编辑素养都亟待提升。因此,学报编辑部需要重视对编辑人员的岗位培训,加强对编辑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定期参加相关机构、组织的对编辑人员的继续教育。同时,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除了加强学习以外,应以引导大众、传播学术研究成果、提高期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为己任,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创新编辑思路和方法。

由于学术期刊新媒体平台的建设还在起步阶段,很多问题还在不断完善之中,在现有的发展状况下,学术期刊的出版仍然需要立足传统优势,探索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契合点和实施路径,实现创新和跨越。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