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学术期刊多元化模式的转化

任何一种媒介价值的实现都是围绕“它能影响什么人,如何影响,影响价值如何兑现”等系列问题而寻找媒介传播的空间。传统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及其成果的载体呈现,传播是直接对象传播,是线性传播,传播范围基本局限在专业领域范围内,受众需求也是一种静态的需求;因此,在长期的学术生产过程中,学术期刊都是通过严格的审稿程序和及时发表科研成果而努力提升媒介公信力的。

1学术期刊加工由“单元化”变为“多元化”

1.1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学术期刊信息内容生产与媒介平台的对接基本以“搬家”的模式,数据的生产方式仍停留于工具层面,即实现便捷的学术交流。伴随着受众接受信息多元化发展,学术期刊媒体搬家式的数字化也越来越不适应多平台传播以及受众的接受习惯。如应用广泛的微信公众平台受到越来越多科技期刊的青睐,不但成为科技期刊官方信息平台,而且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强大功能进行市场经营、采编、消息、客户服务,等等。

1.2学术期刊必须从生存基点改变学术信息的组织结构与加工模式,使价值信息与网站、数据库、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移动App等多种传播媒介表达形式匹配。根据不同媒介终端的技术特征、格式兼容以及不同操作系统的通适性等,确定不同的数字内容与形式标准,运用先进技术对内容进行解构与重组,尤其要加强科研信息的可视化、多维化的加工创新。数字内容生产要充分利用文本、图片、音频与视频,将信息内容加工模式由“一元化”变为“多元化”,向不同媒体受众展现一幅幅立体化、可视化、动态化的知识地图,把更广泛的受众思维带进无限的知识空间和想象空间。

1.3学术期刊以多种形态的内容适应不同形式的载体表达方式,可契合不同载体的受众需求,丰富信息内容传播类型:除专业论文信息外,还有咨询信息、知识信息、新闻信息。咨询信息如学术前沿的动态信息,科研成果产生过程信息,近期的行业资讯;知识信息如文章推介、学术论文写作指导;新闻信息如科研成果信息,科学知识普及信息等———形成一个“内容多元化制作、多种结构表达、多载体呈现、多平台”的动态出版局面,进而促使学术期刊的信息服务也从传统为行业内专业人士提供服务,转化为跨学科、跨行业的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