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文化图书
人气:14

铜鼓文化

【好评返5元店铺礼券】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 作者:[蒋廷瑜]//[廖明君]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03952630
  •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9
  • 印刷时间:2012-06-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轻型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蒋廷瑜、廖明君编著的《铜鼓文化》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之一,是着重反映铜鼓文化的基本面貌、表现形态、美学或工艺上的主要特点、历史,以及目前有代表性的主要传人,同时也简要介绍了当地政府为继承与保护这一文化遗产所做的工作和未来的计划。

铜鼓文化》不仅有助于读者认识与接近这些很好的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而且必将激励当代人通过这些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保护,将中国的很好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开创中华民族更为灿烂的未来前景。

目录

章 千古之谜:铜鼓文化的起源

节 历史记载

第二节 民间传说

第三节 考古发掘和研究

第二章 巧夺天工:铜鼓的主要类型与铸造工艺

节 铜鼓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铜鼓的铸造工艺

第三章 历史印痕:铜鼓文化的传播与分布

节 铜鼓文化的传播

第二节 铜鼓文化的分布

第三节 使用铜鼓的族

第四章 迷人魅力

节 铜鼓造型艺术

第二节 铜鼓纹饰艺术

第三节 铜鼓雕塑艺术

第四节 铜鼓音乐艺术

第五节 铜鼓舞蹈艺术

第五章 娱神娱人:铜鼓文化的社会功能

节 作为乐器的铜鼓

第二节 作为神器的铜鼓

第三节 作为重器的铜鼓

第六章 两种生产:铜鼓文化的主要内涵

节 铜鼓文化与生殖崇拜

第二节 铜鼓文化与丰饶崇拜

第七章 薪火相传:铜鼓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节 铜鼓文化与人类文化多样性

第二节 铜鼓文化的保护

第三节 铜鼓文化的传承

后记

在线预览

四、遵义型铜鼓

遵义型铜鼓,以贵州省遵义市南宋播州土司杨粲夫妇墓出土的铜鼓为代表。这类铜鼓的特点是:鼓面无蛙,面沿略伸于鼓颈之外,面径、胸径、足径相差甚微;胸、腰、足各部的高度相当接近,胸腰间缓慢收缩,无明显分界线,胸腰际附大跨度扁耳2对,鼓面边缘无青蛙塑像,但有蛙趾装饰。纹饰简单,几何纹用同心圆纹、连续角形纹、羽状纹、雷纹构成,主纹则是一种由一个圆圈缀两条飘动的带子组成的游旗纹。此类铜鼓数量较少,主要发现于贵州,广西、云南、四川也有出土。

部分遵义型铜鼓与冷水冲晚期鼓比较接近,如广西桂平市出土的11号鼓,面径61厘米,身高35厘米,胸径62.7厘米,足径61.2厘米,胸腰际有线纹和绳纹扁耳2对,鼓面一弦分晕,中心太阳纹12芒,芒间填以三角坠形纹,其外有栉纹、勾连同心圆纹,主晕是斜阳图案和变形鸟纹。鼓面边沿有蛙趾4组。鼓身和鼓腰下部环绕栉纹夹勾连同心圆纹带。腰上部有"皿"形纹,并有阴刻"第榜子子孙孙永宝"双勾体铭文;足部饰同心圆及复线三角纹。

云南省富宁县龙迈下寨鼓,至今当地彝族同胞还在使用,面径67厘米,身高34.5厘米,足径60.5厘米。鼓面也是一弦分晕,中心太阳纹12芒,夹复线翎眼纹和变形翔鹭纹,鼓面边沿也有蛙趾4组。鼓的胸、腰下部环绕栉纹夹同心圆纹纹带,腰上部也有"皿"形纹。

比较典型的遵义型铜鼓要算遵义杨粲夫妇墓出土的铜鼓。

杨粲妻墓鼓,面径49.5厘米,身高29.9厘米,足径49.8厘米,胸腰间有栉纹、辫纹桥形耳1对,鼓面二弦分晕,中心太阳纹12芒,其余晕仅见圆钱痕迹。

杨粲墓鼓,面径44.2厘米,身高27.8厘米,足径43.1厘米,胸腰际有羽纹边带孔扁耳2对。鼓面一弦分晕,中心太阳纹12芒,其外有同心圆纹、复线角形图案、游旗纹、树叶纹等。胸部饰乳钉、复线角形图案和同心圆纹,腰饰同心圆纹、树叶纹和角形图案。

遵义马家湾鼓,面径44厘米,身高27厘米,足径43厘米。胸腰际有带孔扁耳2对,鼓面一弦分晕,太阳纹12芒,其外有乳钉、树叶纹、游旗纹、同心圆纹、栉纹等,鼓身有乳钉纹、同心圆纹、树叶纹、复线角形纹等。

另外,部分遵义型铜鼓与后来的麻江型铜鼓接近,如贵州长顺长摆所鼓。面径51厘米,身高29.6厘米,足径52.4厘米。胸部焊有线带纹带孔扁耳2对,鼓面一弦分晕,中心太阳纹12芒,芒问夹翎眼纹,其外有"酉"字纹、云纹、乳钉纹、栉纹、游旗纹、家禽家畜纹。鼓胸饰乳钉纹、兽形云纹、如意云纹、栉纹。腰下部为雷纹、云纹,足部饰复线角形纹。

五、麻江型铜鼓

麻江型铜鼓,以贵州省麻江县谷峒火车站一座古墓中出土的铜鼓为代表,是黑格尔分类中的Ⅳ型。这类铜鼓的特点是:体形小而扁矮,鼓面略小于鼓胸,面沿微出于颈外,鼓身胸、腰、足间的曲线柔和,无分界标志,腰中部有凸棱一道,将鼓身分为上下两节,胸部有大跨度的扁耳2对。该类铜鼓依纹饰的变化,可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麻江型鼓,鼓面一般都有两晕乳钉纹,太阳纹芒间填以翎眼纹,主晕饰以宽大游旗纹或燕尾游旗纹,或饰以复杂的符策纹,或配以十二生肖纹,鼓身花纹一般分上中下三段。谷峒鼓就是这一类型的代表。它于贵州省麻江县谷峒出土。面径48厘米,身高29厘米。胸部有扁耳2对。鼓面6晕,太阳纹12芒,芒问饰简体翎眼纹,其外有符篆纹、同心圆纹。鼓胸饰梅花纹、同心圆纹,腰饰雷纹、同心圆纹,足饰心形三角纹。

中期麻江型鼓,太阳纹光芒粗短,芒问夹以简体翎眼纹或稍加变化了的坠形纹,主晕常用长条游旗纹,繁体人字足游旗纹和桃符纹,鼓身花纹有的也分上中下三段,有的只有上下两段。另有一些花纹较精细,太阳纹光芒柔和,芒间饰复线翎眼纹,主晕多有两条短的游旗纹与剪影式十二生肖纹或八卦纹。在主晕还有一晕栉纹。鼓身花纹只有上下两段的,上段为乳钉纹、云纹、雷纹、栉纹等7层花纹,下段为5层花纹。如"天元孔明"鼓,面径47.8厘米,身高27.5厘米,胸部有绳纹扁耳2对。鼓面9晕,太阳纹12芒,芒间亦饰简体翎眼纹,其外有"酉"字纹、花朵纹、乳钉纹、带圈乳钉纹、羽纹,边有"坎卦"纹四处,主晕铸汉字铭文,小字为"天元孔明",大字为"寿福进宝",互相间隔,其间还有一个大"寿"字。鼓胸有乳钉纹,腰足有贝纹和三角形"主"字图案。

晚期麻江型鼓,鼓面大多用三层乳钉纹,并多使用人物纹、动物纹、植物纹;也有的鼓面太阳纹光芒柔和,芒间饰复线翎眼纹,主晕除二短游游旗外,还有三游游旗纹、线游旗纹、变体游旗纹、棂花纹、双龙纹、寿字纹、线画十二生肖纹等;有的有年款,有的还有吉祥短语铭文;有的鼓背面还有动物纹、植物纹、压胜钱纹以及人物故事线描图画。有年款是断代的一种根据。

以几面有年款铭文的铜鼓为例。

"万历元年"鼓,从贵州省兴义市征集,现藏贵州省博物馆。面径48.9厘米,身高27.5厘米。鼓面9晕,太阳纹12芒,芒间饰重叠三角形纹。第四晕有十二生肖图案;主晕是第八晕,其上有楷书"万历元年,孔明置造"铭文;第二、九晕为乳钉纹;第三晕为24个人像;第五、六、七晕分别为云纹、雷纹和如意云纹。胸部有乳钉、宝贝、宝钱、寿字纹,腰足有如意云头、雷纹、四瓣花和重叠三角纹。

"康熙二十一年"鼓,从云南省昆明市收集,现藏云南省博物馆。面径47.5厘米,身高28.5厘米。鼓面5晕,太阳纹12芒,其外有乳钉和"康熙二十一年岁在壬戌孟春造铸"铭文,还有鸟纹与云纹、羽纹、缠枝纹、勾连雷纹等。

"道光八年"鼓,从广西河池收集,现藏广西博物馆。面径47厘米,身高26.5厘米。鼓面9晕,太阳纹12芒,芒间饰复线翎眼纹,其外有"酉"字纹、乳钉纹。其中第四晕饰双龙献寿图案,与之相对应的一方印"道光八年建立"章,两旁分别印"万代进宝"、"永世家财"直条章铭文;第六晕在"道光"铭文外侧又有一组双龙献寿图案。鼓身也饰有乳钉纹、雷纹、云纹。

P47-50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