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全新修订版)图书
人气:22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全新修订版)

李开复序 作为这本书中描写的人物之一,我想借它的再版说几句话。 “成长”是一个关乎教育、人才乃至整个社会的话题。每个学生都渴望知道自己该如何走向成功,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才,每个老...

内容简介

微软亚洲研究院聚集着计算机领域许多世界的科学家,他们每一个人都被称为天才,但是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天才——确确实实,他们都曾经很普通,有的在学习上甚至都没有得过及时,然而他们的父母、老师与他们自己共同选择了一条智慧之路……本书为我们讲述了这群普通的孩子怎样一步一步成长为天才和大师的故事。

凌志军先生在这100 多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中,发现了关于成长的八个秘密,涉及自信、热情、态度、大脑的训练、情商的培养以及教育环境的影响。希望通过这本书,帮助中国学生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编辑推荐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全新修订版)

香港大学、新东方力推的成长励志经典;李开复作序推荐:将对中国教育影响的一本书。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原名《成长》)自出版以来先后8次再版,42次重印,,好评如潮,直到今天仍然深受读者喜爱。

改变我们对教育的看法,让自己像天才一样成长!

成长为好的自己,成功不过是一种习惯!

“成长”是一个关乎教育、人才乃至整个社会的话题。本书谈的正是一批秀的中国人成长的过程。他们并不拥有一个比我们更聪明的大脑,所经历的教育制度和我们的也没有什么不同。那么,他们凭什么变得和我们不一样?

30个“微软小子”的成长故事证明一个道理;所有天才都是教育出来的。重要的事情不是“打败别人”,而是“成为好的你自己”。作者把那些能够走向成功的学生概括为E学生:即ENJOY(快乐地学)、EQ(情商比智商更重要)、EXCELLENCE()。

李开复、许峰雄、张亚勤、沈向洋、张宏江……书中每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段生动的点评,每一句诚恳的话语都可以成为成长之路上的坚实阶梯,可以让学生、家长和老师知道自己该怎样做才能不断成功。

这本书不是教你成功的,而是教给你怎样才能快乐;

只有做好了“应该做的”,才能愉快地做“喜欢做的”;

有一样东西重要,那就是发自内心的渴望和热爱;

你对孩子有很多期望,可是你知道孩子对你的期望是什么吗?

我兴的事就是我的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重要的东西不是钱,不是家庭,也不是运气,而是“不要小看自己”。

这些年很多读者给我来信。有中学生,也有大学生,还有他们的父母和老师。他们对我诉说自己的成功、失败、苦恼和无奈,也谈从这本书里得到的感悟和鼓舞,当然都是围绕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这个话题。让我觉得这本书没有白写。

比更重要的,是成为我自己!我希望这两个梦想都能成为现实。

——凌志军

作者简介

生于上海,祖籍广东,长在北京。人民日报社原高级编辑、博学记者,也是畅销书作家。

他是当今中国时政作家的代表性人物,被誉为“中国的威廉 曼彻斯特”、当代中国记者的“标杆”。2003年《南风窗》年度人物。他的每一本书都引起巨大反响,拥有广泛的读者。他在过去十多年间陆续出版10部著作,全部进入畅销书排行榜。他的著作还以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2000年出版的《追随智慧》,被媒体评为当年“纪实文学”。

2003年出版的《变化》,被中国大陆媒体评为“年度图书”。同时在台湾获得“开卷好书奖”。

2005年出版的《联想风云》,入选当年“风云榜”。并获得“2005年度北京地区版权输出图书奖”。

2007年出版的《中国的新革命》,被境内外媒体和研究机构评为当年“值得记忆的好书”“年度商业书”“商业图书”。

2007年,他罹患癌症,以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思路应对治疗,逐步康复,并以亲身经历写下《重生手记》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原名《成长》),自上市以来先后8次再版,42次重印,直到今天仍然深受读者喜爱。

目录

新版自序 001

李开复序 002

2009年版自序 004

2006年版自序 005

前 言 001

及时章 起跑线/001

E学生/002

如果回到5岁以前/007

自由的天地/011

回忆/015

你上哪个年级都可以/018

“流放地”/022

新“开复定理”/024

我也有一种恐惧感/027

怎样对付小时候的发育不良/028

天才是教育出来的/031

新发现/034

第二章 相信你自己最聪明/035

自信是成长之路上的及时路标/036

灾难发生之后/038

不要小看自己/041

亚勤话题/043

一句话影响一生/046

历史性的时刻/047

你的潜力远远超过你的想象/050

消极的图像离他远去,积极的图像回来了/051

如果有机会重新上学/055

自信的力量/058

自信是什么/060

新发现/062

第三章 我到底要什么/063

“深蓝”是怎样炼成的/065

开 窍/070

做好的“你自己”/073

在美国读书很辛苦,但是不痛苦/078

因为不喜欢才烦恼,不是因为烦恼而不喜欢/081

美国孩子按照意愿读书,中国孩子把读书当志愿/085

排队的文化/087

我凭什么进入麻省理工/091

我不在乎总是第二名,但我在乎学什么专业/094

“过坎”的制度/097

中国黑客/099

新发现/106

第四章 爸爸和妈妈/109

离家时刻/110

父亲的遗产/113

儿子的价值/116

慈父严母/119

难演的角色/121

期望值/123

应当说的话和不应当说的话/124

严格好?宽松好?/125

我的孩子在想什么/128

与一个美国父亲的对话/130

做孩子喜欢的事情,不是让孩子做你喜欢的事/133

信任的力量/135

鸿沟/138

旧式父母和新式父母/142

第五章 大脑的成长/143

刘策学画/144

神经树/148

脑子是可以被塑造成一种形态的/151

两个大脑/153

悟性/159

惊人的一致/161

课外时间我们喜欢做什么/168

用你的左手/169

让大脑冲破牢笼/171

新发现/173

第六章 学习是一种态度/175

智力的折扣/176

大脑集中指数:提高大脑使用率的最直接的因素/178

大脑开放指数:怎样激发自己的想象力/180

大脑主动指数:主动和被动大不一样/186

为什么学习越好的孩子主动性越差/189

做一个主动的人/193

浪子回头/194

没有什么比“态度”更重要的了/199

有时候凡人的力量也是很强大的/202

姐姐和妹妹/204

把整个人生当作一次长跑/206

出国好还是不出国好/208

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的区别/211

第七章 情商时代/213

情商的重要性是智商的两倍/214

从D学生到E学生/216

信念在前边引导着他/221

幸福是相对的/226

“出国梦”/228

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及时名/231

友谊的力量/233

高中同学的来信/234

建立目标的过程/236

少年班/240

情商的力量/243

“电梯演讲”/245

你为什么不说话/246

的代价/248

你别看我是个好学生,其实我不快乐/252

新发现/253

第八章 大师在哪里/255

关于“人品第几”的辩论/256

给中国副总理写封信/258

大师风范/261

我看到了真正的大师/264

共性/266

可遇不可求/267

力量的源泉/271

我喜欢数学,因为喜欢那个老师/274

“神奇小子”的苦恼/275

“清华太老了”/277

我为什么不做院长/281

新发现/283

结束语 救救我们的孩子/284

附录一 我看到很多中国学生被浪费了,真可惜

——与微软公司副总裁李开复的对话/ 288

附录二 改变我们的教育文化

——与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张亚勤、副院长张宏江和沈向洋的对话/ 291

附录三 听听孩子的呐喊

——本书读者与作者的书信摘登/ 302

在线预览

及时章 起跑线

通过大量事实,可以发现 E学生的及时个秘密:不需要有超越常人的智力。

在我们研究的30个“微软小子”中,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聪明过人,他们在后来之所以有超越常人的表现,乃是缘于后天的教育,而非天赋。首先,他们在教育的起点上,就拥有一些与众不同的观念。

此外,我们还有一些富有启示性的新发现。

及时节 E学生

我敢打赌你们都不知道,在微软中国研究院,我们拥有许多位世界的多媒体研究方面的专家。

——比尔 盖茨

大厅里灯火通明,气氛热烈。中间位置上,一张长桌横向展开,有20米长,白布覆盖。桌上摆满各种颜色的饮料、水果、葡萄酒、中式和西式的点心。杯影交映,流光溢彩,映照在宾客身上。

北京香格里拉饭店宴会厅的这个晚上,一看就知道是属于年轻人的。宾客个个服饰多彩,头发乱七八糟。笑语中,一会儿中文,一会儿英文,一会儿一本正经,一会儿插科打诨。如果你想在他们身上寻找相同之处,那就只有一样:他们全都有一张年轻的脸。

此刻,所有人都聚集在大厅东侧,围着两个人。

一人中等身材,线条柔和,目光敏锐,一副标准的华人模样,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语,虽在盛夏时节,仍是衣衫挺括,系一条印花领带,一丝不苟。看上去,他的举止比年龄更老成,言谈比地位更随意,隐隐带着几分憔悴,还有几分志得意满。

另一人个头不高,大头,短发,圆脸,一身西装,裹着宽肩阔背,不能掩饰从里到外冒出来的那种洒脱无羁。善于观察的人还会注意到他眼镜后面的那双眼睛,既沉稳又灵活,似有无限生机和能量若隐若现,含而不露。

这二人,正是李开复和张亚勤。前者将要离开微软中国研究院的院长之职,回到美国雷德蒙微软公司总部,就任副总裁。后者即将接替前者之位,成为研究院的新院长。现在,研究院的同事们把他们团团围着,只是为了对一个人说“再见”,对另一个人说“欢迎”。

大约两年前,也即1998年夏天,李开复及时次来到北京组建研究院的时候,口袋里揣着微软公司的雄心勃勃的计划:6年投资8000万美元,寻找到100个最杰出的研究人员。那时候他的身边只有两个人。他们在北京中关村的希格玛大厦落了脚,然后,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来到这里,包括大学本科毕业生、硕士和博士毕业生。

“我敢打赌你们都不知道,”比尔 盖茨有24小时对微软公司的那些高级主管说,“在微软中国研究院,我们拥有许多位世界的多媒体研究方面的专家。”

这位世界公认的天才显然认定,他在中国发现了另外一群天才。根据研究院的记录,我们可以确定比尔 盖茨是在1999年10月18日确立这个想法的。那24小时,李开复率领属下6个研究员,飞越太平洋,来到雷德蒙微软公司总部8号楼,向比尔 盖茨报告微软中国研究院成立一年间所取得的进展。汇报结束的时候,比尔 盖茨喜不自禁,脱口叫道:“太出色了!”

从那时到今天,聚集在北京微软研究院里的这些年轻人,渐渐让全世界感到惊讶。微软中国研究院已经改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它拥有170个研究员、副研究员和工程师,还有50个访问学者和大约200个实习生。这样一来,聚集在希格玛大厦第五层里的年轻人已经有400多人。在过去的5年里,他们获得了至少200项国际专利,还在的国际会议和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至少800篇论文,其中第4年的论文数量是前3年的总和,第5年的论文数量又接近前4年的总和。如今世界上及时流的5个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每100篇中有5篇是从这个研究院发出去的。这一切都表明,这里有一种巨大的、持续扩张的力量。有一个事实可以帮助我们衡量这些论文的价值:能够被国际图形学大会接受的论文,都代表了全世界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较高水平。在过去的5年里,我们国家成百上千的研究人员总计只有一篇论文入选这个大会,而沈向洋小组的10余人则有12篇论文入选。

到了2003年,“微软小子”成为“”的代名词,比尔 盖茨已经习惯于把一些表示强烈赞扬的词语用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这群中国青年身上:“绝妙!”“无瑕!”“杰出的人才!”而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来自中国的大学校园。

李开复一向喜欢和学生在一起。他坚信“未来的希望在今日中国的大学院墙里”。在中国工作的两年里,他去了几十所大学,与几万个中国学生见了面。他最著名的格言之一是:“没有什么事情比和学生见面更重要。”有一次他不肯和他的同事们去会见时任中国总理的朱镕基,只是为了和一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谈话。他的这种信念不仅属于他个人,这是微软的文化。事实上,比尔 盖茨的较大野心,并不是保持他的世界首富的地位,甚至也不是要让他的公司打败所有竞争者。他的较大野心是把世界上所有最的学生都收归自己帐下。

但是,李开复在中国工作的那几个月里,我们在他身上发现了一些新的迹象。此前他着迷于“追寻天才”,张口闭口都是中国的“名牌大学”,而现在他常常想:一个普通的孩子怎么才能成为一个不普通的人?当他站在那些大学生面前的时候,总是怀着一种很复杂的情感,有时候“看到这么多双渴求知识、充满希望的眼睛”,犹如缕缕阳光照在心里;有时候“看到中国的学生都被浪费了”,又满腹阴郁,觉得“真是可惜”。有24小时他“突然产生了一种冲动,那就是给中国的学生们写一封信,将我与同学们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以及我要对中国学生的一些忠告写出来”。2000年6月,即他离开中国的两个月前,他把这信发表了出去。他对此信寄予巨大的期待。“只要一百位阅读这封信的同学中有一位从中受益,”他说,“这封信就已经比我所做的任何研究都更有价值。”这表明,他已经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整个教育界。

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就像一座大厦,里面容纳了亿万学生,每一个学生在这大厦里都有自己的位置。这座大厦并非我们通常看到的那种形状,它是一个金字塔。

金字塔有五级,学生则有五种类型,分别对应金字塔的五个层次:

A级,厌学型:不快乐,厌烦,心理上强烈反感和抵触,恨不得把课本摔到老师脸上去。

B级,被动型:消极、被动、麻木,在父母、老师的督促和环境的压力下取得进步。

C级,机械型:全身心投入,刻苦用功,头悬梁锥刺股,按部就班地朝着的方向努力。

D级,进取型:自信、主动、积极,把必须做的事情做到好,持续性地保持的成绩。

E级,自主型:拥有D级学生的特征,此外还有:自主、自由、坚忍、快乐。有个性,有激情,有想象力,享受学习而不是完成学习,不以分数衡量成败,不一定是及时名,但一定有独立的意志,有强烈的兴趣,有一个执着追求的目标。

我们在划分这五级学生的时候,主要考虑的不是学习的成绩,而是学习的态度,同时我们基本上也没有考虑智力的因素。所以这不是分数的金字塔,而是态度的金字塔;不是智力的金字塔,而是非智力的金字塔。是非智力的因素决定了你站在什么位置,而你的位置决定了你能从现在的教育体系中吸收多少真正有用的东西。

媒体评论

我认为将对世界商业影响的一本书是《从到》,但是将对中国教育影响的一本书是凌志军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李开复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任GOOGLE、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

凌志军先生以诚实的态度让政论诚实地走进公众,影响着那些必将影响中国未来的年轻人。我们相信,他业已“尽可能地向读者说了心里想要说的话”,限度地保持着诚实的大勇之气。

——《南风窗》杂志 “年度人物奖”颁奖词

这本书不仅会改变很多人对教育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这将由此改变许许多多孩子的命运。

——丹尼 (一个8岁孩子的母亲)

他用一百多个生动的故事以教育观与成功观进行的讨论,引起我许多的共鸣和思索。当然党政军可以引领我们对“成功”二字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朱正琳 (书评家)

读完这本书后我特别想有一个孩子,想好好教育他。

——李峥嵘 (《北京晚报》记者)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豆豆悦**的评论:

原是买个孩子看的,太多的不可复制,微软小子的经历看起来都是传奇。

2016-04-23 08:26:5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成长”是一个关乎教育、人才乃至整个社会的话题

2016-02-24 16:35:49
来自唐珥鑫**的评论:

现在的年轻人总是追求着能一夜暴富,而往往忘记了成长的重要性,这是一本让你心境慢慢变缓的书,让你享受成长的乐趣,把它慢慢变成成功

2015-02-09 16:01:4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不错,正在慢慢的看,一边看一边学习中,对我们这种家里有小孩上学的人来说特别实用,也特别有启发,不要一味的看成绩,要看他掌握了多少,成长比成绩重要。

2014-11-21 09:55:37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全新修订版) 之前网上看过一半,印象很好,网上看眼睛累,这次特意买书来看看。

2017-11-14 20:22:04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全新修订版) 学校推荐家长阅读,写得确实不错,还没有读完,书的质量也不错。

2017-10-11 08:17:0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这本书不仅会改变很多人对教育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这将由此改变许许多多孩子的命运。

2017-04-30 21:17:3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我比较了一下,是所有网购价格最低,而且快递也很快。该书确实是一本好书,现在的教育一味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学生唯一的评判标准就是考试分数,这样的教育是违背良知的,受害的不仅是学生,还有家长,所造成的心理阴影可能是很长时间都很难以愈合的,可以用摧残一点不为过!

2015-04-30 13:02:3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原以为是一般的励志或说教类书籍,仔细阅读后真的获益匪浅。深入浅出的事例摆脱说教的枯燥,读后真的受到激励。其中名人的故事多是寻常百姓所经历但没有意识到而已。读后反思找到努力的动力和方向。唯一遗憾的就是书的封面有折痕,如果当面买书就可调换,这送到家门就算了吧。满意!给个赞。

2014-12-03 14:58:58
来自回龙观**的评论:

如何培养孩子,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参考,还是值得一看的

2017-09-18 12:02:33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这本书值得每一位国人用心阅读,是中国的文化和教育制度深深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是时候觉醒和改变了。

2017-02-22 20:22:2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看似不是很厚,但是内容着实让我眼睛一亮,李开复的观点非常独到犀利,不但适合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细读,更能让我们大学生自身收到启发,找到方法,认识自己,提升自己

2014-11-25 13:56:45
来自twolemo**的评论:

这本书实在书店里看过实体书又在网上买的,内容很赞,把学生分成五个等级但是不是按成绩分,是按心态分,评价优秀人才的标准也是三个E:EQ、Excellence和Enjoy,我觉得这点很重要!

2014-02-28 20:52:07
来自一如既**的评论:

好书!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长了自然也会成功0微软小子”的成长故事证明一个道理;所有天才都是教育出来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打败别人”,而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

2013-12-05 20:35:4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提醒自己,关注孩子的成长,也告诉孩子关注自身的成长!健康、阳光、快乐成长起来的孩子还用担心他的成功吗?成长真的比成功更重要!

2015-04-20 20:29:4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中国学6生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广D阔天地。8目录新版自序李开复序年版自V序年版自序前 言第一章 起跑线学生如果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全新S修订版)成

2016-01-16 17:30:14
来自michael**的评论:

有些东西比较新颖,值得我们去思考。我们到底要怎塑造自己。和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够了解自己带给孩子的影响,以及应该如何来培养自己的孩子,怎样给他们一个更加好的成长道路。

2014-07-04 00:55:31
来自莫名DE**的评论:

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教育方法也不能千篇一律,虎妈、狼爸的教育方法只能是针对他们的孩子有效。孩子能否成才,关键还在孩子的幼年阶段,而这段时期又是孩子能被父母所掌控的。对于家有幼儿的年轻父母,我极力推荐看看这本书,的确孩子的成长比成绩、成才都重要。

2013-12-05 20:17:46
来自管***君**的评论:

读大一的时候看过,写的是一群少年天才的成长故事。有李开复,张亚勤等人。很好看,买来收藏,给孩子看。

2017-06-16 19:54:4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孩子的班主任老师推荐度读的一本书,是一本很不错的书。有时候,我们更多地关注的是孩子的成功,总是关注他的成绩,关注他考试的分数和排名,而忽视了他的成长。其实,静下来想一想,孩子的成长比成功对于他来说是更重要的。

2014-01-20 12:32:08
来自XY1230**的评论:

对治疗,逐步康复,并以亲身经历写下《重生手记》《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原名《成长W》),自上市以来先后次4成长比成功更重要(M全新修订版)—— 李开复作序推荐:将对中国教育影响最大的一本书;香港大学、新东方力推的

2015-07-19 09:08:30
来自艾暖暖**的评论:

改变我们对教育的看法,让自己像天才一样成长! 成长为*好的自己,成功不过是一种习惯! “成长”是一个关乎教育、人才乃至整个社会的话题。本书谈的正是一批**秀的中国人成长的过程。他们并不拥有一个比我们更聪明的大脑,所经历的教育制度和我们的也没有什么不同。那么,他们凭什么变得和我们不一样?

2016-02-02 10:50:55
来自团宝豆**的评论: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全新修订版)▲ 香港大学、新东方力推的成长励志经典;李开复作序推荐:将对中国教育影响**的一本书。▲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原名《成长》)自出版以来先后8次再版,42次重印,,好评如潮,

2016-03-21 17:19:45
来自XY1230**的评论: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10》。——李开的两倍从学生到学生信念在前边引导着他L幸福是相对M的出国梦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第一名友谊的力量高中6同学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全新修订版)—— 李开复作序推荐:将对中国教育影响最大的一本

2015-07-18 21:31:09
来自yyoyyo**的评论:

"成长"是一个关乎教育、人才乃至整个社会的话题。本书谈的正是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成长的过程。他们并不拥有一个比我们更聪明的大脑,所经历的教育制度和我们的也没有什么不同。那么,他们凭什么变得和我们不一样?

2015-05-07 14:02:19
来自XY1230**的评论: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全新修订版)—N— 李开复作序推荐:将对中国教育影响最大的一本书;香港大学、新东方力推的成长励志经典; 讲述30个天才微软小子的成长历程对治疗10,逐步康复,并以亲身经历写下《重生手记》《成长比成Y功

2015-07-18 21:55:15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