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图书
人气:15

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

现在的右派是唯美国马首是瞻,爱美国没商量,动不动就是"今夜我是美国人",投怀送抱,不管你要不要我,反正枪打不走,弹打不飞,我和你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而左派动不动就是重新当老大的强国梦,"中国模式"独...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化>文化评述  
  • 作者:[张木生]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802374065
  • 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04
  • 印刷时间:2011-04-01
  • 版次:1
  • 开本:1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现在的右派是唯美国马首是瞻,爱美国没商量,动不动就是"今夜我是美国人",投怀送抱,不管你要不要我,反正枪打不走,弹打不飞,我和你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而左派动不动就是重新当老大的强国梦,"中国模式"独步天下呼之欲出,其实都是春秋大梦。

一个健康的民族,总要有勇气面对历史,对外国,对中国都一样。已经过去的历史,无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都需要敢子直面,因为历史是无法封锁更不能篡改,用不着解构更不用重构,大可不必费此无补之精力,无论如何以现代化划线涂抹,自卑自大来回翻烙饼,终是不如李零来得直白清楚。

现在中国的许多毛病,有远因,有近因,有内因也有外因。但中国的事搞不好、搞得好与中国的传统没什么关系,归根到底的责任是我们自己,不能总幻听幻觉。现代化的问题,用现代化的方法解决,用不着找传统,找什么古玩秘籍。

编辑推荐

"封建",如此重要的政治、历史概念,竟这般扑朔迷离、无所适从;"民主",如此常用的历史、政治词汇,都这样离题万里,含混不清!我们不该返回理论原点、澄清定义,重塑、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吗?

作者简介

张木生,1965年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5-1972年在内蒙古插队。插队期间,结合农村实际,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及研究,就中国农业发展史及世界农业发展史发表过一系列文章,并就当时中国农村的现状提出了改革意见。

1973-1975年在内蒙古大学哲学系学习。

1975-1980年在内蒙古商业学校教书,

1980-1984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

1984-1990年任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研究员;

1990-1993年任《中国百业信息报》 (后为《中国税务报》)社长兼总编辑;

1993-1995年任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专员,

1996-2009年任《中国税务》杂志社社长。

著有《超越左右说实话一一财税体制与政府行为》 (香港大风出版社2007年),《管理如歌》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

目录

及时章 导读

一、文化立场和立场文化

二、全球化的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全球化

三、古代的现代化和现代的古代化

四、西方中心论和中华老大论

五、东方、西方,三大异同

六、从骂祖宗到卖祖宗

七、自其常变而观之与自其不变而观之

八、东方专制主义与西方民主传统的偏见

九、五百年的大梦和大梦初醒

十、畜牲人类学和人类畜牲学

十一、战争与革命,革命是逼出来的

第二章 现状史学与史学现状的反省

一、李零与我

二、大历史观:自内以观彼,自外以观已

三、中国历史研究的三大主题:分期、停滞与萌芽

四、是历史怪圈还是思维怪圈

五、学习马克思,怀疑马克思,超越马克思

六、从西方看中国,从中国看西方

七、资本主义的小国崛起与所谓的"大国崛起"

第三章 西方杀人艺术和普世价值观

一、李零: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

二、李零的时间表和几点感想

三、李零论"帝国主义的兴起"是西方军事史水叵主题

四、李零看富勒战争史的文化历史观

五、李零对富勒结论的结论

六、古今中外的恐怖主义

七、李零:中西比较,战争与革命中的文化历史观

八、李零有兵法,读史察体用(军事札记)

九、李零:写在后面的话

第四章 心路历程和路径依赖

一、李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二、智慧老人杜润生,引领民主二三事

三、中国特色再探讨

参考书目及资料

在线预览

读张木生

刘 源

每读木生书文,总要细嚼慢咽、反复品味;放下《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我读李零》,依然思绪万千、感慨不尽!

他再三敦请作序,本是善意高抬,却像蓄意拿我打镲。坚决推辞吧?不恭、不敢、心又不甘;遂其所愿呢?关公门前耍大刀,死定了不说,纯属自残,还活该!为此,我五内焦虑。

2007年,遵木生嘱,为《超越左右说实话》写了篇千字前言。现将全文挂出凑数,足见我人懒笔拙、才思枯竭。好在,省些笔墨,也方便读者:

起初,还是杜润生杜老讲的:内地人到西藏工作,好要与军队建立的联系,不仅为了物质文化和社会安全的需要,更由于在那里,军队有较高的保障效率。我从河南调入的武警水电部队,正巧在西藏承建几座水电站。因此,杜老电令我,护送张木生。

对张木生,我并不陌生。1965年,在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之前三年,他就为理想而到农村插队,是最早用亲身苦行的方式去理论联系实际的人,算最初以独立苦思的方法来探寻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者之一。文化革命初期,张木生遐迩闻名,一篇《中国农民问题——关于社会主义体制的研究》长文,以多种手抄本的形式四处流传。当时,农村"一大二公",贫穷落后,不少百姓饿饭。他用马列主义、思想面对实际,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引发读者的思索,而这倒霉蛋儿自己则背上"小反革命"罪状,付出坐"大牢"的代价。文化革命结束,张木生从内蒙基层回来,参与组建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发动滁县包产到户大调查,参加前几个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一号文件"的起草讨论,以"马列枪法纯熟"著称圈内。我在河南任乡、县长时,受聘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对张木生,本来久仰其名,有机会接触,更是钦慕其才。

他黄钟,我瓦瓮,杜老不挑不弃,统统划拉到麾下,认作弟子。

遵师嘱,我引张木生入藏。在拉萨,沟通一圈儿,结识一片;出拉萨,及时站送他到海拔4500米的那曲任地委书记,还未到职,又通知改任林芝地区专员。马不停蹄,我迅即陪张木生赶往八一镇。密切的交往,就始于1993年的那个夏天,两个一心想干点事情的北京人,远在祖国西南边陲,不惧艰苦环境,谈工作,谈学习,谈理论,谈人生,同辇促膝,不舍昼夜,被世上最为壮丽的美景震撼,拼胸中几近极限的耐力抗争……

两年后,因为种种复杂曲折,张木生挂冠而去,回京接手中国税务杂志社,几年就把一个欠了一屁股债,连买纸钱都拿不出来的杂志,办成全国较大的财经期刊。然而,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张木生坚持共产党员的初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思索,一刻也没有停止。

正可谓,时居庙堂,不愧忠智之士;或处江湖,常怀赤子之情。

这本小册子,集中了他近年来从财税制度角度对政府行为的探讨。

中华民族的振兴,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无论说起来有多么复杂,实践起来有多么曲折,为人民服务,为多数人服务,是共产党夺取政权、掌握政权的检验。实践必须脚踏实地!从税务杂志到财税体制,到政府执政为民,他见微知著。

在北京,我们有的是机会,常扎堆儿神侃。或许是熟不拘礼、憨痴无恭,最简约地概括张木生的观点,我只用两句玩笑话:站稳"义和团立场",不当亡国奴,不受二茬罪;走定"八国联军道路",不忘狱中志,不变强国心。在他那里,仿佛并没有要么投靠八国联军,要么选择义和团的"两难";更没有已是满眼球的酸文腐语、装洋耍酷。

他呼喊的,是实打实的制度建设,而不是哗众取宠的政治口号。

他高明的,是超出"新左"、"老右",越过"主流"、"非主流"。回到老祖宗那里,察起点、定基点;对照新时代这厢,先搞清、再搞定。

中国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放在哪里,都有丰富多彩的大学问。

张木生,从青少年时《中国农民问题》的理论联系实际到80年代初包产到户的农村改革调查研究,从喜马拉雅山麓、雅鲁藏布江畔到《中国税务》杂志社,鼓咙疾呼,直谏不忌触讳;忧国著书,雨过不忘惊雷。

有官没官,官大官小,共产党员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职工作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一脉相传,矢志不移!

从《改造……》,追考《……说实话》。"改造"为"说","改造"深为"话"真,"改造"得好、就为"说"得"实"。

"察起点,定基点",为的是"超越左右"。

"先搞清,再搞定",也是本书的主题:

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

为什么要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

一、战问

几年前,一家著名电视台评论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大腕主持人和名嘴嘉宾一唱一和,谴责志愿军残杀美国少爷兵,意思是说中国人太野蛮!这话符合全球化"普世价值":凡沾上"共党",都归为"恐怖"。

此节目引起国内非主流舆论大哗!主流媒体,倒挺沉住气,饮恨吞声,不动如山。

现时,太多自封的"和平主义者"反对战争(反共、反恐战除外)!连带着,也就贬低武力,诋毁武士。

要说反对人类自相残杀,恐怕没有人不赞同。

特别在中国,先进的真超前,落后的够邪性:某大屠宰场"人道先兵",猪牛羊先"执行电刑""安乐死",再"过刀"放血。如此非暴力,总给人虚头巴脑的感觉;虽不敢苟同,又能说什么呢?然而,再"人道"、"畜道"的地方,或常会深陷"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潜意识,不能自拔;最"反战"、"反暴"的人,或也为衣、食、住、行、抢配偶,打得昏天黑地、鼻青脸肿?

战争来自人的欲望,人欲不灭,消灭不了战争!

谁都怕战争、恨战争;可是,谁都逃不脱、躲不开战争。

由此,结晶出人类最古老、最重要的智慧——战争文化。我无意指责那些调侃战争、游戏战争等艺术形式,既然是大文化嘛,就笃定包罗万象、丰富多彩。

我只想说,战争和战争中的人,太辉煌!太伟大!太沉痛!太厚重!不容我们所有人不尊重!作为足够成熟的人,需怀有虔敬之心,应秉持膜拜之礼。

对此,不谙世故,很无奈;不知善恶,很可怕;知恶行善,很不易、很可敬!

许多人,总不明白:

"养兵即为战",天经地义!但兵活着,绝非仅为战。

军队,专司暴力;但不意味着战士都崇尚暴力。恰恰相反,人命就一条,人心肉长的,出于与生俱来的求生恐死本能,面对血腥残杀,兵的内心,最反暴力。

因此,全世界的军人不约而同,都自称"崇尚和平"!而中国,自古更有"善士不武"、"乐杀不祥"的哲理,"全胜无斗,大兵无创"的"非战"兵法,享誉全球。

孙子曰:"兵以利动";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很简明,战争服务于经济和政治,是低一个层次的"手段"。这没错!但由此想当然地误认军队也是低俗一个档次的"工具",则大谬!

战争这个较大的怪物恶魔,凶残强暴,杀人盈野,万事避让。当人的生命、民族存亡、国家兴衰系于旦夕,甚至人类毁灭在即,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等人造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战争,亡国旺族,绝非一般的"手段"!一旦开打,吞噬一切,万端环绕,自身变为中心;

军队,兴邦灭种,岂可仅视为"工具"?一朝动武,生杀予夺,铁血统治,永远是征服者!

征服,亦即驯化。"文明"的核心是人对人的驯化,没开始驯化动植物,就已驯化人,从"娃娃抓起"。人类社会走父系这条路,和打仗有关,与战争有不解之缘,在这点上,什么人种都一样。北京猿人、山顶洞人,也不是和平鸽。

关于战争,似知而又非知的"点"可不少。随意拈来:

杀人,当然不好;可多数人认为杀坏人尚可。

进一步,"杀生"也不能说好,一些人反对得厉害,但谁离得开杀生?包括"打了左脸伸右脸"的大主教、持戒吃斋的大和尚,全得治病吃药,杀菌灭毒打虫子;都需吃穿住行,果蔬蚕裘不算生?不杀生,人活不到现在!

很遗憾,不打仗,就没有人类的今天。

战争,是有组织的大规模谋杀(敌人),是变着法儿的蓄意打(敌)人。不管科技多发达,武器多智能化,战争中敌对的还是人,打杀的还是人。

认为"敌"不是"人","杀敌"不算"杀人",西方人最爱矫情:在阿富汗、伊拉克,自己死几千、不得了,杀掉人家几十万、不算数;朝鲜、越南人死了几百万,老美眼睛都不眨;而千万、上亿的印第安人与黑人,被驱逐屠戮,被贩卖虐杀,"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藁",谁统计?谁心疼?

据说,富兰克林?罗斯福描述尼加拉瓜独裁者索摩萨时有句名言:"也许他是狗娘养的,但他是咱们的狗娘养的。"知此,就明白什么叫"同态复仇"了:

用我的对称、打你的非对称,用我的全接触、打你的非接触,用我不值钱的命换你值钱的命,以命抵命!不再费劲刺王公,就叫妇幼炸平民!飞机撞大楼、路边人肉弹,同样不拿杀敌当杀人,玩儿的就是这心跳;打得新鬼烦冤旧鬼哭,此恨汹汹无绝期!

不可理喻,千古胜负如;无论善恶,名帅痞子难掂量。见利忘义、避战毁国,图利忘危、求荣得辱;拿破仑也铩羽奔北,本?拉登却得意高歌,谁也别笑话谁。

大家都承认,兵凶战危,侵略如火。

道德极差劲、兵法最厉害:用间、暗杀,兵之正法;劫持、收买,战时常例。

目的极高尚、手段最卑劣:核弹、化武、生物战……坑、蒙、拐、骗、谋、诈、抢,军队作战,无所不用其极,是对生命的大摧残,是对文明的大破坏。

兵最老实,不骗自己,才不厌诈,乃以诈立!

很多人或许没注意到,人类文明史,往往由最残酷、最惨烈的战争来划定阶段。

国家是强力机器,正由暴力铸就;历史写满杀戮血祭,新文明、新文化,往往以战争为起始。

寓生于死,生死相依。很难解释,尽人皆知的残暴"手段"、世人都恨的恐怖"继续",怎么会屡屡荣膺历史、文明、文化中划时代的圣杯?

新中国远离战争几十年。坦诚说,即使军人,对战争血泪也几无感悟,对种种荒诞谬论,多听之任之。倒是百姓,更念之忧之。

令我惊异钦佩的是,张木生、李零、王小强、杨松林,或许还有未曾谋面的丁力,都不是军人。但他们却把战争蕴涵的真谛,放在人类发展长河中回述,鸿篇卓著,大义凛然。不苛求句句精当、字字珠玑,端赖于大事无误、大理公正。"文采风流今尚存",实乃真军人也!

史上真军人,未必曾是兵!国内外著名的军队统帅、战法兵学大家、军事战略大师,没当过兵、没统过军的,比比皆是,何尝鲜见?最典型的不用追远,建国前后的"五大领袖",除总司令外,四位都没当过兵!但哪个不是文武双全、统兵百万、叱咤风云的伟大军人?

我们曾迷信一个经典定义:迄今一切人类文明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时下,"阶级斗争"不愿再提了,说历史是人类斗争史,没错!古籍连牍,青史满篇,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我琢磨,称之为人类对立统一的历史(或斗争团结史),好像该完整些?

对立统一也罢,斗争团结也好,其较高级、最极端的表现形式就是战争!

战争,"国之大事",与文明史,与文化历史,密不可分!

兵者,"生死之地,存亡之道",稍有淡漠恍惚,都意味着巨大代价──百年屈辱,千古遗恨!"不可不察"!

我们不该认真检讨、仔细审视我们的文化历史观吗?

二、史问

我们常满怀深情地说、唱:"祖国啊祖国,亲爱的母亲!"这可能是最常见的赞美词了,但细究追索,字义词源上并非没有毛病:祖国的"祖",来自男性崇拜,专指男性长辈;祖、先,各指我们的男女来源。严格讲,"祖国啊祖国,我们亲爱的父亲!"才名副其词。

此例,绝不碍我们的文化历史观,却能以小喻大。

中国史观,近几十年较大的问题,或许莫过于按苏联的唯物史观"五种社会形态说"的中间一段:所谓"奴隶社会少奴隶"(奴隶制度占主体证据不足)、"封建社会不封建"(分封建邑制度不为主)……

中国历史的一大特色,是国家"大一统"。

西周封建和秦并天下,是中国最早的两次大一统。

西周是典型的"分封建制"大一统,没有典型的奴隶制,甚至没有类似美国的普遍黑奴制记载⑦。我们的正统通史却讲,社会形态"跨奴隶社会"。岂不是"奴隶社会少奴隶"?

西周封建是一次人口大重组、大融合,有天下共主;与欧洲封建的小国寡民无共主不同。中国传统的民族政策是柔远能迩,四海一家,子夏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孔子叫"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蛮夷戎狄,中原和亲,亲戚套亲戚,可以连成一大片。

春秋礼崩乐坏,僭越滥封,乱世割据,始变贵族传统,平民可凭战功取爵。

秦始皇的大一统和西周封建相反,不是靠热乎乎的血缘纽带和亲戚关系,而是靠冷冰冰的法律制度和统一标准。

秦始皇,收周秦千秋之功,罢"封建",创"一统":废井田,开阡陌,废诸侯,设郡县,统一文字,统一法律,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用庞大的文官队伍执政,秦驰道是高等级的国家公路,秦直道是战备高速路,如此大功谁也抹不掉,引领世界先进。可叹,秦始皇也有砸锅崴泥的地儿,他搞学术大一统(焚书),想收拾知识分子的人心(坑儒),被骂翻天,很不成功。

汉承秦制,骨子里是秦始皇,但阳儒阴法,拢取涣散的人心。知识分子交孔夫子管,尊儒尊孔是虚拟领导,代替活不长的真实领导,其效甚好;兴立祠畴,老百姓交各种祠堂宗族管,拜祖、愚民,抬死人、压活人,鬼得很。

"大一统"的帝国。"大"是国土大,疆域大。"一统"是制度统一,政令统一,文化统一。这种局面,一直维持了2200年,在世界上。

王小强曾集中概述了中国古达的货币、汇兑、纸币、商品交换和资本经济……是回归重要史实的大手笔!他把秦汉以后2000多年的经济制度,概括为"小农经济加市场",认为这绝不同于西方的领主庄园式"自给自足大农经济",并远先进于欧洲的封建。不论怎么评价,他的理论创新(或可加杨松林的网上激辩),都是对中国的文化历史观的一个重大探索!

无论按欧洲标准还是中国史论,秦汉相当于法国"太阳王"时期的中央集权专制民族国家,该属于前资本主义阶段。基辛格也说:中国的统一经验丰富欧洲2000多年。这以后,虽然魏晋南北朝复辟了一段,但中国社会中的"封建"已趋式微,"大一统"始成定基。

原本是封建制度的"礼崩乐坏",然而,按"社会形态说",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却叫"成熟的封建社会",岂不成了"封建社会不封建"?

原本是"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罢封建"大一统,倒叫成"封建大一统",岂不荒唐?

大一统,利大于弊,有利必有弊。文明痼疾,腐朽自大,高度的文明带来高度的腐败。"抚我则后,虐我则仇",造反有理,以暴易暴!

好像说过,中国的改朝换代,要感谢农民起义。而中国的"大一统",则要感谢东夷、西戎、北狄、南蛮,没有这些邻居的压力,没有应付"五方之民"的能力,就没有中国。

恕我这里又不得不扯上战争和武力,包括应对游牧部落"胡未灭"的挑战,镇压境内"烧不尽"的野火,平息庙堂"吹又生"的廷变,侵略、劫掠、革命、暴乱、反叛、起义,无休无止;蛮族大入侵、农民大起义,没完没了!

统一中国的力量,来自无穷的征战。皆知其所害,不知其为利之大。战争造就"大一统"!

不战,哪来的大一统?不武,怎会有民族大融合、血统大融合、文化大融合、南北大融合?

历史——血流成河、泪流成河,不废江河万古流:中华民族的历史,仍是生于斯、长于斯、葬于斯,各民族共同创造融合而成。

战、武融合,还融出中国的"和文化":从"慎战"、"不战"、"全胜",到以战促和、和而不同、知和而和……充分反映出战争与和平的辩证规律,创造出只有中国才特有的战争理论,举世赞赏。

对我们今天提倡的"和谐"、"和睦"、"和平",老外总吵吵不理解、"不透明"。而对任何中国人来说,"以和为贵",于脑于心、实实在在,早就融于血液和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之魂!

当之无愧!战争,荣为历史、文明、文化的里程碑!

中国历史的另一大特色,就是西北对东南、游牧对农耕的攻伐融合。除了商起于东而灭夏、朱元璋北伐撵走蒙元以外,都是西北"狼"东北"虎"冲向东、南,逐鹿中原而得天下。小邦周克大邑商,秦灭六国,是西北征服东南;汉之兴自蜀汉;隋唐聚起关陇;三国两晋、五胡乱华、五代十国,烽火连天下;西夏、辽、金、元、朱棣,甚至李自成都是或北或西,挤压征服东南;满清更是北方夷狄;连统天下也是在延安打下根基,刘少奇先期抢占东北后,几乎原样走了大清入关的"龙兴之路",横扫千军。怎么这么巧?

原来西、北有个以骑马民族为背景的"寒流"、"高压槽",总是从西北横扫东南。司马迁说:"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

中国古代特现代化,独特地理位置产生独特的大国。国家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汉族是多民族的融合产物。夷夏杂处,如大旋涡,内外之辨,不在种族,而在文化,于农于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陈寅恪说:"汉人与胡人之分别","文化较血统尤为重要",凡汉化即为汉人,胡化即为胡人,"其血统如何,在所不论"。

正可谓,一统之世,民族胡越一家;多元之体,文化水乳交融。这种融合还在进行中。

中国从没有统一的宗教,老百姓只要不造反,各信各的教,各有各的庙。没有宗教战争,对外侵略性肯定比西方小。中国文字一脉单传,没有失落的文明,全世界又是。

西方的古典对立:西方民主,东方专制,这个说法是偏见。西方历史,古代四分五裂,近代才有统一民族国家。他们聚少散多,我们聚多散少;他们的合是合中有分,联是邦联,我们的分,有"天下共主",有文化道统"一贯制";他们的蛮族南下、被蛮化,我们的蛮族南下、被汉化,万里长城永不倒。封建制下,欧洲的领土和人民是领主封君的私产;我们自汉以降两千多年,"国"与"民"、"公器"也,"民贵君轻"被奉为圣训圭臬。中国传统和现代趋势最接近,国家一元化、宗教多元化,比近代美国多民族统一国家还现代化。

全世界的古代社会,民主代表原始,专制反而代表进步,此不可不察也。

西方一向是以他们的"前后"当我们的"前后",这对解释中国历史一窍不通。

西方一直以"小国之心"度"大国之腹"。列强说了百年:边疆、国界、统一的民族国家都是近代概念,对历史上的大国,只一个法儿,大卸八块。台独、藏独、疆独、七块、八块论,一边一国,一切都待推倒重来。

前台、后台有人家的分工。强盗逻辑,才是不折不扣的硬道理,靠的是帝国主义的硬实力、硬武力!

李零反对用"封建专制"词组。因为在欧洲,"专制"的反面是"封建",俩词儿不能捏一块儿。我托木生转告,他的道理咱明白,但在中国,词义矛盾不大,这个词组还取消不得。否则,秦始皇、隋炀帝、唐太宗、慈禧……不叫"封建专制",叫什么?你们得先找出个同义词代替。哥儿俩没回音,估计私下跟我抬杠:两码事,别搁一勺儿烩。

中国的封建社会,所谓封建主义、封建迷信、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封建",与西方概念不同,与咱老祖宗的"分封建邑"原意,也早已风马牛不相及。常常,称其名、不逮其意,名不副实;用其词、生发歧异,词不达意。——所以,急需换换。

正如今日之"民主",早已没有与"君主"对应的那个原词的原味儿了。西方公认:英国、日本和泰国这样的君主国,是"民主国家";而推翻国王的尼泊尔,却算"非民主专制国家"。更怪诞的:就连视民主为"专利"的美国,对"民主"都没个的定义。时髦说,叫"广场三原则";咱们说,那叫"为民选主子"!——所以,急需澄清。

"封建",如此重要的政治、历史概念,竟这般扑朔迷离、无所适从;"民主",如此常用的历史、政治词汇,都这样离题万里,含混不清!

我们,包括你和我,都"反封建"、"举民主"!总要有个明确一致的坐标、共识吧?

时下,如此这般的虚实之事,多矣!正是,"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我们不该返回理论原点、澄清定义,重塑、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吗?

三、路 问

近年,仍常有人从国外搬个什么"主义"新名儿忽悠,甚至连理论内容和实际业绩都懒得介绍,就捧为理想的成功范例,并神秘地说:从没经过中国化"变味儿"。

对中国这样人多、地大、古老、事稠的发展中国家,不论是学习超强大国的终极经验,还是套用寡民小国的顶峰实践,不变味儿,肯定行不通!即使是口头推荐,也得先翻成中国话呀?

若是想借全球化的"民主"魔力扇哨儿,恐怕会画虎类犬,弄巧反拙。与其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我们何不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地,举起土生土长、百试不爽的,中国共产党人主导提出、刘少奇主要实践的新民主主义?

人有许多病都治不好,更不要说绝症。病笃乱投医,西医不灵找中医,中医傻眼找巫医,病人总是在三者间转磨。

国家走的路,我们可没少折腾:美国、日本、苏联制度,都是生吞活剥、全套照搬;南斯拉夫、新加坡、匈牙利模式,当做佛脚灵丹、又抱又啃;休克疗法、颜色革命、解体易帜,炒成乌龟王八大补汤,全推介过。木生比喻:神农尝百草,拿自身试验到上吐下泻的地步!

文化史观上也如此:传统不灵求现代化,资本主义没门儿投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撞墙再寻回传统,也是转磨。释、儒、道、法、阴阳术……甚至医学、红学、养生学都来凑热闹,信誓旦旦:不仅救中国,还能救世界!

1840年之后,面对资本主义文明,中国落后了。蛋糕太大要切着吃,西方列强瓜分豆剥,小日本大野心,要一口鲸吞中国,败得最惨。

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管屡战屡败,却屡踣屡起。

改革开放30年,经济改革自然自觉地顺应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创造了世界奇迹。但世人都说中国是经济改革的巨人,社会改革的侏儒。

我们与官产学媒、主流非主流的共识是,反对权贵资本主义、解决中国的两极分化和贪污腐败。

分歧是,客家想惊险一跃,尽管有苏联东欧解体灾难在前,仍挡不住要实验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土家想造反再乱,尽管曾自陷崩溃被否定,还记不住阶级专政"不断革命"是条死路;我家认为,社会与政治改革,要用经过实践验证为正确的、我们自己的理论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指导。

在突飞猛进而又积累了巨大矛盾的中国,我们必须严防造反余孽与民粹主义"愤青"合流的极左大破坏;又需警惕狭隘自大民族主义加"暴民"造势的极右大爆发!""之鉴,德、日法西斯之鉴,后人必要鉴之。

历史是过去的真实描述,然而绝不可能真实。

历史是一面镜子,既照着今天,又照出明天!

在颐和园幽静的后山,木生问:

"从战争年代到建设时期,包括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凡是用新民主主义为指导,就胜利、成功了!而没有真正遵循那套理论的,或犯错误、或走弯路,都出了问题。你认为,可不可以这样说?"

我只闷头默想:在当下的社会中,能够涵盖"主流非主流"合成的"最小公倍数",能够弥合"左右理论"求得的"较大公约数",可能非"新民主主义"莫属了。

他是明知故问,我则借题发挥——将此问题留给读者们考证思索,请大家一块儿来回答。

这不是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回归新起点的又一重大课题?

几十年中,从"闭关锁国"年代的"小反革命",到"两个凡是"环境中的"解放先驱";不论在改革开放初期挺身陷阵,还是作为先知先觉的"自由化"精英,张木生和王小强们,凝聚了多少热血志士的共识。

世纪之交,他们预见了"投机新经济"造成的"泡沫破灭"和"金融危机",警告了今天面临的"史无前例的挑战"、"新三座大山"和诸多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大对策、大战略,很多今天被采纳,明天也将被验证。

每逢关键,

媒体评论

钱理群:老红卫兵当政的担忧

网上反映说,新"新民主主义论"可能会成为中国下一步国家意识形态的理论来源之一。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为什么要在当下中国提出"回到新民主主义"?张木生直言不讳,就是要为共产党"重塑合法性"。新"新民主主义"论的要点有叁。首先是"共产党领导",党要掌控改革的领导权,这是前提;恢复与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目标,出发点与归宿。其二,要"恢复以工人、农民为主","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这是重塑合法性的关键。

第叁,允许发展资本主义,同时,又能够"驾驭资产阶级"。

刘源和张木生就提出过要"卷旗不倒旗",既要坚持"共产党领导"的旗帜"不倒",但却要"卷旗",再也不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原因即在于此。或许在他们看来,"新民主主义"声誉尚好,可以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达成"共识"吧。

我注意到的有两点。一是军队少壮派的表态,这背后的"存在就是合理"的强权逻辑,和国家主义、军国主义的逻辑,而且不加任何掩饰,这都让人吃惊。

其二,刘源在会上的表现,虽然张木生表示是偶尔失态,但人们仍然从中感到了"痞子气和霸气",如前文所说,这正是我最为警惕与担忧的。

虽然刘源已经宣布:"该告别不争论的时代",但这些太子党和军队少壮派却处处摆出"舍我其谁"的"主人"姿态,所谓"争论"是必须以他们既定的意见为主导的,不过是"听取意见"

中国太子党和军队少壮派的气势如此雄壮,不仅有当年老红卫兵的遗风,更有当今的中国经济实力的底气。

张黎(原总参谋部副参谋长)

我觉得他写的这本书很好,纵揽古今,横贯中西,史论结合,鞭辟入里,很有中国人民的骨气……我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军人读读。

张木生:

改革开放的错误是明明搞资本主义,却不敢告诉人民。

我不是网上说的代言人,我从没讲过代表他们("第五代")讲话。我只代表我自己。中外媒体采访,我都讲过,但还有人好那一口。

不仅好那一口,几乎"八国联军"都采访过我,而且是数次。我书中的军事思想概括成一句话:"能战方能不战"。而西方给我的定位:"共产党好战左派",而且还捎带上刘源。

萧功秦

用"新民主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回事情,我觉得其实是有它的合理性的,而且是比较好的。你(张木生)的方案当中提到了所谓国有企业如何把它改造成为大家分享的东西,实际上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一种可控制的资本主义,不但是可控制的,是一个节制资本主义,它又体现了所谓三民主义的理想在里面。

杨松林:

用"共产党领导下的资本主义"概括新民主主义并不,重提新民主主义也不是为了给共产党继续执政找合法性,而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问题用新民主主义的主张更能有效解决,同时新民主主义作为纲领有明确的方向性,可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完善的范本。

鲍彤:

新民主主义可能是个公约数,具有内部矛盾的公约数。说比不说好,改比不改好,能够主动说、主动改,就是了不起。

平心而论,在中国共产党以往的纲领中,只有新民主主义比较实事求是,它真的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出发,从社会性质出发来立论的。

"回到民主主义",这就是中国的必需。无民主则死气沉沉,有民主则生气勃勃。中国在生病,很危险,应该靠民主主义起死回生。

南方人物周刊:《张木生:再举新民主主义大旗》

张木生把自己的理论总结为三条:及时,超越左右,逢右必左,逢左必右。第二,不争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该把很多问题说清楚的时候了。第三,我们现在的需求和80年代一样。

所有的这一切又是为了同一个目标——重塑共产党的合法性。

炎黄春秋》总编辑吴思:

新民主主义的政策合乎民意,更接近世界的主流标准。但张木生所谓"坚持中共领导",需要进一步厘清。"共产党的确是中国目前强大的政治组织。如果它允许别的政党起来,可能也会有逐渐整合的过程,其中有一段时间里需要一个秩序维持者,共产党肯定也会担负这个职能。由共产党主导中国走完宪政民主的道路,我觉得合理。"

不过,倘若领导地位是在遏制其他党派生长的前提下形成,则会引起争议。吴思说:"像现在这样的坚持是有问题的。"

中国改革》杂志社原社长李伟东:

"新民主主义"仍不脱左倾化的色彩,它将美国等西方国家看作国际霸权,暗示中国现在韬光养晦,未来再与"国际霸权"一争长短,这与领导层对国际局势的判断不一致。但张木生的主张超出了过去30年来中国改革的幅度,较激进左翼的主张更有现实可行性,又代表了党内强势群体的主张,有望达成某种共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

选举网的李文采:

认为这是"改头换面的`邓、三、科`"。

萧瀚:

认为是"新国家主义的隐秘表达",并"可能会成为中国下一步国家意识形态的理论来源之一"。

方绍伟:

张木生的"重归新民主主义"根本就不是在为执政党"寻找一种新的合法性基础",而是在为执政党寻找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立足点",从而试图为执政党的合法性基础增加"名正言顺"的逻辑力量。

"重归新民主主义"根本不可能像张木生所说的那么重大。

王霄(中国选举与治理网专栏作者):

真正要实施所谓新民主主义,一定要有一个规划和方案。这件事等于是第二次改革开放,而且是的改革,震动和影响都极为重大和深远,包括思想转弯与动员、方向与目标、内容与步骤、原则与方针,都要有一个大体的设计。要记取前30几年教训,理论不清楚,思想不透彻,认识不统一,动作不协调。不能再"摸"了,"邓三科"有局限性,改革需要信仰与理性。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及第浪**的评论:

走出左倾与右倾的狭隘视角,更广阔的空间里审视中国

2011-12-02 19:49:58
来自惑之人**的评论:

李零是我尊重仰慕的学者,他的书我也读了许多,但到底如何读懂他,这本书给了我许多启示

2013-08-06 21:28:4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是朋友推荐给我看的,当时一看标题就被吸引了,现在看来,确实没有买错。

2012-07-18 07:49:0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给自己一个机会去认真反思自己在历史态度中的问题

2012-03-13 08:51:0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书不错,值得一读,为当今纷扰的世界开了一剂貌似可行的良方,妥否,尚需全社会理性对话,消除分歧.左右互相谩骂、上纲上线、彼此仇视不解决任何问题!

2012-02-22 17:16:3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部著作将对我国问来政治性产生转折式的影响。是重要的思想武器。为中国的发展指出了方向。

2012-04-30 17:04:24
来自suyali**的评论:

历史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好的学习,坏的借鉴并改之

2012-06-03 09:44:16
来自难得一**的评论:

人类要发展,观念理应更新,我们的文化观呢,让我们跟随本书,从起跑线上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的历史观再进一步。

2013-06-07 08:33:31
来自liyubox**的评论:

给送货员态度评分时鼠标跑偏了,好像只给到2分,其实态度还蛮好的,不知道在哪改,就在这给说明一下吧。请见谅。但是感觉这本书质量不是太好,装订的有点不齐边。

2012-07-04 22:33:3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南方人物周刊介绍张木生时候介绍了这本书,人物周刊是国内难得可以发表些有些不同意见的刊物。感觉和炎黄春秋等有些政治背景,因此购买了此书,需要安静地读,

2012-06-26 09:26:4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刘少奇之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刘源上将,作序并郑重推荐!原总参谋部副参谋长张黎上将建议全...

2014-01-18 16:57:24
来自laperla**的评论:

因为是刘源推荐的书,所以才买,看了之后才知道数的内容很有深度,而且刘源作的序,文笔犀利、优美。所谈所论振奋人心,希望大家都看看这部书

2012-03-24 14:55:17
来自myx1018**的评论:

读了以后开阔了视野,喜欢作者看问题的角度,不自卑也不自大。但是不太了解新民主主义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这药真管用吗

2011-11-30 22:39:1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内容精彩、详实,入木三分。不可多得的好书,慢慢看,细细品,受益匪浅,颠覆传统,耳目一新,值得大家思考,为国家、为人民,实现新突破、新转变。

2012-02-08 22:47:58
来自小闹钟1**的评论:

作者的中心主旨就是希望读者可以走出传统文化的历史观,走出传统思维模式,鼓励我们进行创新,开拓思维,是一本不错的书

2014-01-13 12:05:17
来自dodohi**的评论:

虽然没正式开始读,但翻了翻,看起来还不错,挺有意思的,没想有些书那么肤浅,应该值得好好读一读,里面或许有很多信息是我之前没接触到的

2012-01-18 22:22:01
来自淡蓝色**的评论:

我不喜欢和事佬,但也喜欢和事佬。怎么说呢?他左右都想讨好吧,这不是贬低作者,我觉得作者还是出于善良的愿望的。但回到现实,两条路摆着呢。做和事佬不行啊

2011-11-19 02:40:4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中国现在的问题很多,有制度上的,有认识上的,作为知识分子或者是喜欢思考问题的你我,决不能人云亦云,如果自己能够躬身自查,得出结论最好,如果不能,则要借助别人的工作来拓宽自己的视野。古语有云:朝闻道,夕可死矣。改造我们的认识,最好的方法就是改造我们观察世界的方法,这本书或许是一个渠道!

2012-02-19 14:07:48
来自一生无**的评论:

这本书是我们老师推荐的,他所表达的观点可以说事具有颠覆性的,她让我重新认识了历史,也更加清醒的认识了自己现在所处的社会,很值得一看的书!!!

2011-12-16 15:42:58
来自爱宝宝**的评论:

收到宝贝后还没有仔细看呢,翻阅了一下整体感觉不错。

2016-01-15 11:20:3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一直在期待中终于上市了,虽然书中的许多观点比较有视觉和思维上的冲击力,但还需静静的带有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去研读,毕竟中国的事情过于复杂,非一家能毕其功于一役。

2011-12-21 12:00:28
来自fielux**的评论:

都看看吧,没几个人真正知道中国是怎么回事了。中国发生的事情不是经济增长不增长的问题,是我们现在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中学里政治书上的写的明明白白的事情,我们没有闭着眼睛看事情坏掉,而是睁着眼睛看东西坏掉,我们的历史文化观真的是到了更新的时候了。

2011-12-19 17:17:15
来自laozi9**的评论:

奇人一马当先冲出来,奇书包罗万象,暴露万千真相,梳理各路学理,使劲儿塑造共识。改造,这词有来历,带着霸气,以前有改造我们的学习之说吧?结果呢?为改革共识而努力,赞!但是,共识是改造出来的吗?更何况行胜于言,千百年来上行下效比理论厉害得多。

2011-11-16 15:39:43
来自金陵文**的评论:

在公众的层面,我们的民族文化已经碎片化了,我们的历史也快被遗忘殆尽了,没有历史与文化的反思与传承,国家和民族是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的。这本书会告诉我们,我们做了什么,还有什么我们没有做,并且启发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2011-11-24 08:53:06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