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人文的风姿流韵图书
人气:13

舞蹈人文的风姿流韵

舞蹈的文化》一书提出舞蹈是人类最早发生的文化现象之一。舞蹈是原始人类生命情调最充足的表现,舞蹈是原始社会中拔高了的简朴生活,舞蹈随着原始人类身体的进化而发展,舞蹈又作为发达的肢体语言团聚起人类的原始...
  • 所属分类:图书 >艺术>舞蹈>舞蹈理论  
  • 作者:[于平]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300212661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6
  • 印刷时间:2015-06-30
  • 版次:1
  • 开本:3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舞蹈的文化》一书提出舞蹈是人类最早发生的文化现象之一。舞蹈是原始人类生命情调最充足的表现,舞蹈是原始社会中拔高了的简朴生活,舞蹈随着原始人类身体的进化而发展,舞蹈又作为发达的肢体语言团聚起人类的原始社会。

作者简介

于平,1954年11月生于江西南昌。1988年获文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艺术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副院长(主持院务工作),文化部艺术司司长,现为文化部科技司司长、北京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1996年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并被评为文化部专家,199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典舞与雅士文化》、《中外舞蹈思想概论》、《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高教舞蹈综论》等。

目录

目录

上篇从民俗舞蹈到雅士舞蹈

第1章中国民俗舞蹈的文化生态

一文化人类学与民俗舞蹈的文化生态

二从人文地理坐标到语言文化参照

三中国民俗舞蹈"四大色块"的人文格局

第2章中国民俗舞蹈的历史文化分析

一边疆民族舞蹈的历史文化焦点

二汉族民俗舞蹈的历史文化精神

三当代中国民间舞学科建设的历史回顾

第3章"雅士舞蹈"与中国古代舞蹈经典

一上古巫乐舞蹈与周代礼乐舞蹈

二汉代女乐舞蹈与唐代燕乐舞蹈

三戏曲舞蹈形态及其沉积的历史文化精神

第4章作为当代舞蹈文化建设的中国古典舞

一当代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的历史回顾

二身韵:中国古典舞形态的当代建构

三中国古典舞形态的深层理论思考

中篇从民族传统到国家象征

第5章古典芭蕾:具世界性的舞蹈艺术

一从舞剧《天鹅湖》看古典芭蕾的形态要素

二Arabesque:古典芭蕾动作原理的集中体现

三从福金的舞蹈思想看古典芭蕾的美学原则

第6章世界传统舞蹈的历史文化分析

一世界传统舞蹈的人文格局划分

二东、西方传统舞蹈的文化形态比较

三印度舞蹈是世界传统舞蹈的研究起点

第7章其他东方国家传统舞蹈的个例分析

一日本:"酒饮微醉"与"花观半开"

二埃及:信赖真主的同时拴住骆驼

三西班牙:从"大篷车"到"无敌舰队"

四黑非洲:"生命一体化"与"部落总动员"

第8章西方国家传统舞蹈的个例分析

一俄罗斯:芭蕾"代表性"整合欧洲民俗舞

二英国:以"绅士风度"升华"骑士精神"

三阿根廷:在"情绪抑制"中"诱引性感"

四美国:"多元社会文化"熔铸的"摇滚时代"

下篇从舞蹈文化到舞蹈审美

第9章国际标准交际舞的文化品位

一从沙龙和酒吧中走出的国际标准交际舞

二国际标准交际舞的初始文化风貌

三作为好室内运动和娱乐形式的文化品位

第10章欧美现代舞的舞蹈审美形态

一"现代舞之母"邓肯的人文精神建构

二格雷姆与韩芙莉动作技巧的异质取向

三坎宁汉的机遇编舞及其他形式化舞蹈

四欧美现代舞"反审美"的审美形态特征

第11章从动态构成走向视觉接受的舞蹈审美

一舞蹈审美的视觉节奏感

二舞蹈审美的视觉显著点

三舞蹈审美的视觉图像相关

四舞蹈审美的视觉平衡图式

第12章舞蹈审美的物质载体与感知氛围

一舞蹈审美的基本物质载体

二舞蹈审美物质载体的延展

三舞蹈审美的视觉感知氛围

四舞蹈审美的听觉感知氛围

在线预览

舞蹈人文的风姿流韵

在一个共时态的文化视野中,"民俗"和"雅士"是对立的两极。而从历时态的视角来看,俗文化又往往是雅文化的先声,雅文化则是俗文化的趋向——无论是民俗舞蹈的"附庸风雅"还是雅士舞蹈的"化育世俗",二者不仅是互相补充而且是彼此交流的。

第1章中国民俗舞蹈的文化生态

民俗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本身是其传衍地原住民文化的共生物。任何一种民俗舞蹈的特 有风貌,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折射出其所置身的文化生态。对中国民俗舞蹈的文化生态 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其文化本性。

一文化人类学与民俗舞蹈的文化生态 文化人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用林惠祥先生的话来说:"是专门研究文化的人类学,原文 为culturalanthropology。这种学科还有其他名称,如社会人类学(social anthropology) 、民族学(ethnology)都是……文化人类学,是研究原始文化即人类文化起源及进化的科学 "林惠祥:《文化人类学》,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早期的人类学家大都把人类学当作专门研究人类躯体的科学,那时人类学范围极窄,似乎 是动物学的附庸。作为一门独立社会科学学科的"人类学",其学科定义必然包括"人类及 其文化"。在综合了各家的定义之后,林惠祥先生定义了"人类学"。他说:"人类学是用 历史的眼光研究人类及其文化之科学:包含人类的起源,种族的区分,以及物质生活、社会 构造、心灵反应等的原始状况之研究。换言之,人类学便是一部`人类自然史`,包括史前 时代与有史时代,以及野蛮民族与文明民族之研究。但其重点是在史前时代与野蛮民族" 林惠祥:《文化人类学》,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林惠祥先生进一步谈及了文化人类学的分科,认为可分为4科:

1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民族学

2体质人类学=人体学

3史前学=史前考古学

4民族志

由上述4科构成的人类学,在今日之所以成为一门显学,其实是对应了现代哲学观念中人对 自身的思考,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人类学研究的诸目的中,人类历史 的还原和文化原理的发现是最重要的两项。在我们对运动人体的历史文化沉积的研究中,所 取人类学的视角必然是"文化"的而非纯"体质"的。因为"运动人体"的运动方式及其" 动力定型"的确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的物质生活、社会构造和心灵反应的产物。这种研 究有助于我们对"运动人体"不同运动方式及其"动力定型"之原理的发现,包括它以何种 条件而发生?它的发展遵从何种程序?它何以会有种种不同等。 应当说,从体质人类学扩展而来的文化人类学对于舞蹈初始文化原理的发现是有极大帮助的 。我们说运动人体有多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其最初往往在于人类不同的文化生态所留下的烙 印。要解释运动人体的这种生态烙印,我们不得不借用巴甫洛夫关于"动力定型"的概念。

以条件反射学说为理论基础,巴甫洛夫建立了自己的运动生理学体系。他把在一系列固定形 式的刺激中所形成的一整套固定形式的反应现象称为"动力定型"。"动力定型"既有大脑 皮质的也有生理机理的,后者能使人体运动在无意识状态下完成,运动生理学术语叫做"动 作自动化"。从舞蹈之"运动人体"的构成来看"动作自动化",可以发现两种不同的根源 :一种是在无意识的日常生活中自然养成的,吴晓邦先生称为"习性的动";另一种是在有 意识的身体训练中自觉强化的,似可称为"练习的动"。作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运动人体的 生态烙印,是前者而不是后者。据我对留有"生态烙印"的、处于"习性的动"的状态中的民俗舞蹈的考察,我认为促成人体运动不同"动力定型"的文化因素有4大方面: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winning**的评论:

还不错的!

2016-11-07 09:44:35
来自i***m(**的评论:

好。。。。。

2017-05-08 12:47:20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