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分册图书
人气:31

神经科分册

院士张伯礼、著名中医药专家高学敏任丛书主编,剂型丰富、查阅方便,参照药典、医保目录、基药目录编写
  • 所属分类:图书 >医学>内科学>神经内科  
  • 作者:[张伯礼]、[高学敏]丛书主编,[高颖]分册主编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常见病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丛书
  • 国际刊号:9787508083476
  •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10
  • 印刷时间:2015-10-01
  • 版次:1
  • 开本:3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常见病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丛书:神经科分册》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品种为依据,选择神经科治疗脑卒中、头痛、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及血管性痴呆等疾病中疗效确切的中成药,详细介绍了所选中成药品种的处方、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药理毒理、临床报道等内容,并附有常用中成药简表,条目清晰,查阅方便。该书以临床实用为特点,以安全合理使用中成药为宗旨。针对当前70%的中成药为西医大夫所开具的现状,注重面向临床医生和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以西医病名为纲,中医证候为目,密切结合临床,详述常见证候及中成药辨证选用规律。

编辑推荐

1.一本书学会辨证论治神经科常见病。

2.全的中成药治疗神经科常见病的书。

3.参照药典、医保目录、基本药物目录编写。

4.剂型丰富,文字和表格并用,条目清晰,查阅方便。

5.选择神经科治疗脑卒中、头痛、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及血管性痴呆等疾病中疗效确切的中成药。详细介绍了所选中成药品种的处方、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药理毒理、临床报道等内容。

作者简介

神经科分册主编:

高颖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中医证治重点研究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脑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

主要从事中医药治疗脑血管病、血管性痴呆、多发性硬化等神经系统疾病研究及中药临床药效评价方法研究,获国家及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篇,已培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40名。

丛书主编:

张伯礼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技术副总师。张院士从医40余年,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连续承担两批973项目,培养博、硕士研究生150余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0项,获何梁何利基金医学药学奖;还获得了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科技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高学敏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临床中药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中医药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疾病研究专家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临床中药学学术带头人,国家药典委员会博学委员,药典会第八届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新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国家保健食品审评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名誉理事。

目录

脑卒中 1

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常见证型 2

二、辨证选择中成药 3

三、用药注意 7

附一 常用治疗脑卒中的中成药药品介绍 7

附二 治疗脑卒中的常用中成药简表 63

头痛 73

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常见证型 74

二、辨证选择中成药 74

三、用药注意 81

附一 常用治疗头痛的中成药药品介绍 82

附二 治疗头痛的常用中成药简表 104

失眠 109

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常见证型 110

二、辨证选择中成药 110

三、用药注意 118

附一 常用治疗失眠的中成药药品介绍 119

附二 治疗失眠的常用中成药简表 166

抑郁症179

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常见证型 180

二、辨证选择中成药 180

三、用药注意 184

附一 常用治疗抑郁症的中成药药品介绍 185

附二 治疗抑郁症的常用中成药简表 209

焦虑症 213

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常见证型 214

二、辨证选择中成药 214

三、用药注意 219

附一 常用治疗焦虑症的中成药药品介绍 220

附二 治疗焦虑症的常用中成药简表 242

血管性痴呆 247

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常见证型 247

二、辨证选择中成药 248

三、用药注意 251

附一 常用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中成药药品介绍 252

附二 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常用中成药简表 276

在线预览

脑卒中又名中风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是中医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脑梗死、脑出血、脑栓塞等均属本病范畴。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本病发病率高,发病年龄多在 50 岁以上。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冬季多于春、秋、夏季。

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症状复杂,它与脑损害的部位、脑缺血性血管大小、缺血的严重程度、发病前有无其他疾病,以及有无合并其他重要器官疾病等有关。轻者可无症状,即无症状性脑梗死 ;也可以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肢体瘫痪或眩晕,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重者不仅可以有肢体瘫痪,甚至可以发生急性昏迷、死亡。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昏、头晕、恶心呕吐、运动性或感觉性失语,甚至昏迷。脑神经症状可见双眼向偏侧凝视、中枢性面舌瘫、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等。躯体症状可见偏瘫、偏身感觉减退、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等。头颅计算机 X 线断层扫描(CT)可见低密度影病灶,局部脑组织肿胀等。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能较早发现脑梗死,脑 MRI 弥散成像能反映新的梗死病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检查可以寻找脑血管病的血管病因。出血性脑卒中常在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以及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临床最常见的为基底节区出血,其次为脑叶出血、脑干出血、小脑出血及脑室出血。不同的出血部位临床体征各异。头颅 CT 是诊断出血性脑卒中的方法,可显示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及血肿形态,MRI 和 MRA 检查对明确

脑出血的病因很有帮助,必要时行脑脊液及其他检查。现代医学针对缺血性脑卒中主要采用控制脑水肿、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神经等方法 ;出血性脑卒中主要采用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手术、控制高血压等方法。

中医称本病为"中风",是在气血亏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肥甘厚味及烟酒等,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出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好发于中老年人的特点。

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常见证型

中医学认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亏虚是中风发病的基础,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用力过度或气候骤变等,致痰浊瘀血内生,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脑髓神机受损而发病。

中风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三个阶段,根据神志障碍的有无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中脏腑又有闭证、脱证之分。临床常见证型有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痰热内闭证(阳闭)、痰蒙清窍证(阴闭)和元气败脱证(脱证)。

二、辨证选择中成药

1.风痰阻络证

临床表现]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黏 ;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弦滑。

辨证要点]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突然起病,头晕目眩 ;舌质暗,舌苔白腻,脉弦滑。

病机简析]素体痰湿内盛,或嗜食肥甘厚味,致中焦失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热极生风,终致风痰搏结而发病。风痰流窜经络,气虚不通故见半身不遂,手足拘急,口舌歪斜,言语不利 ;痰阻中焦,清阳不升,故见头晕目眩 ;经络不畅,气虚不濡经脉,故见肢体麻木。

治法]熄风化痰,活血通络。

辨证选药]可选中风回春丸(颗粒、胶囊、片)、血塞通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复方丹参注射液。

此类中成药多由丹参、三七、红花、当归、川牛膝、全蝎、蜈蚣等药物组成,可发挥良好的活血化瘀止痛作用。

2.痰热腑实证

临床表现]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 ;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辨证要点]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痰多,口气臭秽,腹胀,便秘 ;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病机简析]素体气弱痰盛,加之饮食不节,更伤中气,致痰浊壅滞,郁而化热,痰热互结而生风,流窜经络而见半身不遂、言语不利 ;中焦失运,痰湿内停,气不化津见痰多 ;痰热熏灼肠道,大肠燥热,传化失司,腑气不通而腹胀便秘。

治法]通腑泄热化痰。

辨证选药]可选用牛黄清心丸、清开灵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新清宁片(胶囊)。

此类中成药多由水牛角、栀子、牛黄、大黄等药物组成,有良好的通腑泄热、化痰活血作用。

3.气虚血瘀证

临床表现]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手足肿胀 ;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有齿痕,脉沉细。

辨证要点]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气短乏力 ;舌质暗淡。

病机简析]年老体衰,元气既虚,或久病伤气,气虚不能鼓动血脉运行,血行无力,脉络不畅而成气虚血瘀之证。瘀阻脑脉,故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 ;气虚血不上荣故见面色白 ;气虚不摄,则自汗、气短乏力。

治法]益气活血。

辨证选药]可选用脑安颗粒(胶囊、片、滴丸)、消栓通络胶囊(片、颗粒)、脑心通丸(胶囊、片)、通心络胶囊、银杏叶胶囊(片、滴丸)、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血栓心脉宁胶囊、灯盏花素片、脉络宁注射液、华佗再造丸。

此类中成药多以黄芪、人参、红花、当归、川芎、丹参、三七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药为主。

4.阴虚风动证

……

……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是睡眠的始发和睡眠的维持发生障碍,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临床表现以难以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为特征,常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失眠临床常见形式有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维持障碍、睡眠质量下降、总睡眠时间缩短、日间残留效应。失眠根据病程分类为急性失眠、亚急性失眠和慢性失眠。

失眠临床诊断常结合一般情况和专项睡眠情况。其中,一般情况包括临床症状、睡眠习惯、体格检查及实验室辅助检查 ;专项睡眠情况包括睡眠日记、睡眠问卷、视觉模拟评分(VAS)等,以及多导睡眠图(PSG)、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体动记录仪、催眠药物使用情况、睡眠剥夺脑电图等。

目前常用的失眠治疗药物有苯二氮卓类和非苯二氮卓类。《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将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唑吡坦作为原发性失眠的药物。临床治疗失眠的目标是缓解症状,保持正常睡眠结构及恢复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称本病为"不寐",古代文献中亦称为"目不瞑"、"不得眠"等,是由阳不入阴引起的以经常不易入寐为特征的病证。临床表现可见轻者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

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常见证型

失眠的常见病因 :饮食不节,胃气不和,夜卧不安 ;情志所伤,阴虚火旺,肝阳扰动 ;思虑劳倦伤及心脾 ;素体虚弱,或久病耗伤肾阴,阳不交阴,心肾不交。失眠病位在心,与肝脾肾有关。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阳不入阴。病理性质有虚有实。

由于病因病性不同,失眠的常见证型主要可分为心肾不交证 ;火热扰心证 ;痰热扰心证 ;瘀血阻滞证 ;气血两虚证 ;心肝血虚证 ;肝气郁滞证 ;肾精不足,气血亏虚证。

二、辨证选择中成药

1.心肾不交证

临床表现]夜难入寐,甚则彻夜不眠。失眠健忘,头晕耳鸣,潮热盗汗,腰膝酸软,男子梦遗阳痿,女子月经不调,健忘 ;舌尖红少苔,脉细。

辨证要点]夜难入寐,甚则彻夜不眠。失眠健忘,头晕耳鸣,潮热盗汗,腰膝酸软,男子梦遗阳痿,女子月经不调 ;舌红苔薄白,脉细。

病机简析]心火亢盛,上扰心神,故失眠 ;肾阴不足,清窍失养健忘,头晕耳鸣 ;肾虚,腰为肾之府,故腰酸 ;肾主骨,骨失所养故膝软 ;肾主生殖,故男子梦遗阳痿,女子月经不调。

治法]交通心肾。

辨证选药]乌灵胶囊、朱砂安神丸、酸枣仁合剂、磁朱丸。

此类中成药常用黄连清心火,生地黄滋肾阴,当归补血,酸枣仁、朱砂安神,发酵乌灵菌粉交通心肾。

2.火热扰心证

在临床中,火热扰心证可分为肝火扰心证和热扰心神证。

(1)肝火扰心证

临床表现]突发失眠,性情急躁易怒,不易入睡。胸胁胀闷,善太息,口苦咽干,头晕头胀,目赤耳鸣,便秘溲赤 ;舌红苔黄,脉弦数。

辨证要点]突发失眠,性情急躁易怒,不易入睡。胸胁胀闷,口苦咽干,头晕头胀,目赤耳鸣 ;舌红苔黄,脉弦数。

病机简析]恼怒伤肝,肝郁化火,上扰心神,故不寐多梦,甚至彻夜不眠 ;恼怒郁闷,肝失条达,故急躁易怒 ;肝气郁结故胸闷胁痛,肝火上扰清窍,故头晕头胀 ;肝气横逆,肝火犯胃,胃热炽盛,灼伤胃津,故口渴喜饮,口干而苦,不思饮食 ;肝火上扰清窍,故目赤耳鸣 ;肝火犯胃,胃热炽盛,灼伤胃津,故便秘溲赤 ;舌红苔黄,脉弦而数为肝火炽盛之征。

治法]清肝泻火。

……

……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整体感觉不错

2016-12-05 18:48:1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好

2017-01-07 10:28:17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