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国富论图书
人气:38

国富论

《国富论》是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亲赴欧洲各地考察,于1776年发表的一部改变人类历史的创世巨著。这是人类首度针对政治经济原理进行逻辑严谨的科学论证。亚当?斯密总结了近代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经验,批判地吸纳了...
  • 所属分类:图书 >经济>各流派经济学说  
  • 作者:[Adam] [Smith]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时代阅读经典文库
  • 国际刊号:9787212055783
  •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11
  • 印刷时间:2012-08-01
  • 版次:5
  • 开本:1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国富论》是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亲赴欧洲各地考察,于1776年发表的一部改变人类历史的创世巨著。这是人类首度针对政治经济原理进行逻辑严谨的科学论证。亚当?斯密总结了近代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经验,批判地吸纳了它之前的重要经济理论,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作了系统的整体描述,是现代经济学的集大成之作。本书以"西方经济学的`圣经`"、"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10部书之一"、"对中国近代社会影响的经济学译著"等评价,享誉全世界。

编辑推荐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原名直译为《诸国民之富的性质及其原因之研究》。自一七七六年出版以来,全世界的学术界,都曾赫然为所惊动。甚至于各国的支配者们,都相率奉之为圭臬。

总理说:"《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在我心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资本主义国家的当权者及经济学家必读的经济学"圣经",英国先采纳,先走上富裕之路。

现代经济学的开山之作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读本,财富增长与国民分配的理论碰撞,藏富于民与藏富于国的经典交锋。

全译本,值得再三品读。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创立者。他生于苏格兰,青年时期就读于牛津大学。1776年,他发表的《国富论》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轰动,被誉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之作。本书初版后,不仅在英国本土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在欧洲和美洲大陆也引起了广泛讨论。因此,亚当·斯密被认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保护神"。

目录

出版说明

译者序

引论及全书篇章设计

及时篇 论增进劳动生产力的因素及分配劳动生产物给各个阶层的自然顺序

及时章 分工

第二章 分工的起源

第三章 市场大小会限制分工

第四章 货币的起源和效用

第五章 商品的劳动价格与货币价格

第六章 商品的价格组成

第七章 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第八章 工资

第九章 资本与利润

第十章 劳动与资本对工资与利润的影响

第十一章 地租

本章总结

第二篇 论资本的流通、累积和作用

序论

及时章 资财的划分

第二章 维持国民资本的货币

第三章 资本积累与生产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关系

第四章 贷出取息的资财

第五章 资本的用途

第三篇 论不同国家资本发展的不同

及时章 财富的自然积蓄

第二章 欧洲农业在罗马帝国崩溃后曾受到抑制

第三章 罗马帝国崩溃后都市的发展

第四章 城市工商业会促进农村的发展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序论

及时章 重商主义的内在机制

第二章 限制进口本国也能生产的外国货物

第三章 限制进口那些使英国陷入贸易逆差的外国货物

第四章 退税

第五章 奖励金

第六章 通商条约

第七章 殖民地

第八章 关于重商主义的结论

第九章 重农主义

第五篇 论国家的收入

及时章 君主或国家的费用

本章的结论

第二章 公共收入的来源

第三章 公债

在线预览

及时篇论增进劳动生产力的因素及分配劳动生产物给各个阶层的自然顺序及时章 分工 分工出现之后,劳动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增进,运用劳动时的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也得以加强。 社会一般业务分工所产生的结果,可以通过考察个别制造业的分工状况来让人们易于理解。在一般人看来,最的分工只出现在一些极不重要的制造业中。实际上,这些不重要的制造业的分工并没有更加周密,而是由于它们只能供给少数人少量的需要,它们所雇用来从事各部门工作的工人人数自然不多,往往可以集合在同一个工厂之内,可以让人一览无余。那些大制造业则相反,它们要供给大多数人大量的需要,所以各工作部门都雇用了大量的劳动者,既不可能把这些人都集合在同一个工厂里,也不可能让人同时看见一个部门以上的工人。尽管这些大制造业工作部门的划分实际上比小制造业要多得多,但因为这种划分不像小制造业那么明显,所以这一点很少有人会注意。 扣针制造业虽然极其微小,但它的分工往往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我就以它为例子来详细说明。如果一个工人没有接受过这一职业(扣针的制造会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就是分工的结果)的相应训练,也不知道怎么使用这一职业所需要的机械(这种机械之所以有可能发明出来,恐怕也是因为分工的出现),那么就算他一整天都竭力工作,也有可能连一枚扣针都制造不出来,更不用说二十枚了。分工出现之后,就有了现在的经营方法。 分工不但使这种作业全部成为专门的职业,还把这一职业分成了若干个部门。这些若干个部门中的大多数,也同样成了专门的职业。整个工序分为抽铁丝、拉直、切截、削尖铁丝的一端、打磨铁丝的另一端(以方便装针头),分别由不同的人负责完成。仅仅是做针头这一道工序,就需要通过两三个操作来完成。装针头、把针头涂白、包装,都成了专门的职业。这样细分起来,扣针的制造就分成了十八道工序。在有些工厂里,这十八道工序分别由十八个专门的工人负责完成。 当然,也有些工厂会让一个工人完成两三道工序。我见过一个类似的小工厂,里面只有十个工人,因此有几个工人就需要负责完成两三道工序。这样的小工厂虽然资源匮乏得连必要的机械设备也很简陋,但是只要工人们勤勉地工作,24小时也能生产出十二磅针。按照每一磅重的针有四千枚来计算,这个工厂每天总共可以生产四万八千枚针,即每人每天可以制造出四千八百枚针。 如果工人们不是分别专习于一种特殊的业务,而是各自独立工作,那么任何人都不可能在24小时之内制造出二十枚针,甚至一枚也制造不出来。如果不是因为适当的分工合作,那么他们不但不能完成今日成针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恐怕连四千八百分之一都完成不了。 对于其他各种操作较复杂的工艺及制造业,虽然不能作这样细密的分工,但分工的效果都是一样的。凡是能分工的工艺,分了工就可以相应地增强劳动生产力。分工的这种好处,也体现在各种行业各自分立这一社会现象上。如果一个国家有着较高的产业与劳动生产力的增进水平,那么其各行各业的分工一般也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在未开化区域中由一个人担任的工作,在进步的社会中一般都由几个人分任。在进步的社会中,各人的身份一般是单一的,农民就是农民,制造者只是制造者。此外,往往需要由许多劳动者共同承担生产一种制造品所必需的劳动。比如,在麻织业和毛织业中就采用了许多不同的技艺。无论从亚麻及羊毛的生产到麻布的漂白和烫平,还是从呢绒的染色到一道加工,都细分给各个部门负责,所采用的技艺也各有不同。 农业由于有其特殊性,所以不能进行细密的分工,各种工作都不能像制造业那样截然分立。比如,木匠与铁匠截然不同,通常可以看作两种不同的职业,但牧民与农民却不能像前者那样分开。同样地,纺工和织工分别由两个人担任,但锄耕、耙平、播种和收获却常常由同一个人负责。农业上的种种不同劳动会随着季节的推移而巡回,绝不可能指定一个人只从事一种劳动。 也许就是因为农业不能采用的分工制度,才使得农业在劳动生产力的增进上,总是跟不上制造业的步伐。现在,就算是农业和制造业都优于邻国的富裕国家,其制造业方面的优越程度也必然大于农业。在富裕的国家里,土地一般都耕耘得比较好,投入的劳动与费用也较多。按照土地面积与肥沃程度来比较,富裕国家的粮食产量也较多。 但是,这样大的生产量与投入其中的较大劳动量和费用相比,却很少在比例上大大超过后者。就农业方面来说,富国的劳动生产力未必都比贫国大得多,至少不像制造业那样有较大的差距。所以,品质同样优良的小麦,在富国市场的售价未必都比贫国低廉。比如,法国的富裕和进步程度远胜于波兰,但品质同样优良的小麦在波兰的售价与在法国的售价是一样低廉的。而法国与英格兰相比,法国可能要在富裕与进步程度上略逊一筹,但是,法国的产麦省可以生产出和英格兰小麦相同的品质小麦,而且两者的价格在多年内也大致相同。在麦田的耕种方面,英格兰比法国好,法国比波兰好得多。由此可见,贫国尽管在耕种上处于劣势,也同样可以生产出品质优良、售价低廉的小麦,有能力在相当程度上与富国竞争。 而在制造业方面,至少是在富国的土壤、气候、位置适宜于这类制造业的场合中,贫国却无力与富国竞争。法国丝绸之所以比英国丝绸好且便宜,就在于法国的气候更适合生产原丝,至少在今日原丝进口税很高的状况下是这样的。但是在铁器和粗毛织物业,英国却远胜于法国。品质同样优良的铁器和粗毛织物,英国的售价比法国的低廉得多。据说,波兰几乎没有什么制造业,仅有的少数几家制造业也只生产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粗糙的家庭制品。 出现了分工之后,同样数量的劳动者所完成的工作量,就能比过去多得多。其原因有三点:及时,劳动者因为专业而掌握了技巧;第二,免除了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带来的时间损失;第三,随着简化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一个人能够做原本需要许多人才能完成的工作。

媒体评论

《国富论》是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亲赴欧洲各地考察,于1776年发表的一部改变人类历史的创世巨著。这是人类首度针对政治经济原理进行逻辑严谨的科学论证。亚当?斯密总结了近代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经验,批判地吸纳了它之前的重要经济理论,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作了系统的整体描述,是现代经济学的集大成之作。本书以"西方经济学的`圣经`"、"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10部书之一"、"对中国近代社会影响的经济学译著"等评价,享誉全世界。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