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鲍勃·迪伦:诗人之歌图书
人气:13

鲍勃·迪伦:诗人之歌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从个性少年到睿智老者,歌手的人生遇见诗人的灵魂,将会走向怎样浪漫而孤独的归宿?
  • 所属分类:图书 >传记>艺术家>音乐家  
  • 作者:让-[多米尼克·布里埃]([Jean]-[Dominique] [Brierre])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40479268
  •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3
  • 印刷时间:2017-03-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392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在他的一生中,鲍勃 迪伦扮演了很多种角色:他是伍迪 格思里的精神传人,是广为人知的民谣歌手,是著名的摇滚明星,是孩子们的父亲,也是孤独的吟游诗人……但是,有一种角色始终代表着他自己:一个自由的人,一个幽默与颠覆的支持者。

以上所有的角色,构成了鲍勃 迪伦传奇的一生。而在这个传奇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位过去五十年里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艺术家,是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五百多首歌曲的作者,而且已经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长达二十五年。歌手、音乐家以及画家、电影制作人、作家……在这些身份之上,最重要的是,鲍勃 迪伦是一位诗人。

基于他从1962年到2015年的作品及访谈,本书作者让-多米尼克 布里埃重新勾勒了鲍勃?迪伦的传奇一生。本书截取他的电影、歌曲、诗歌和演讲及其相关的人生片段,以时间和主题为双重线索,涵盖了鲍勃 迪伦的感情经历、电影情结、宗教信仰和人生中的重要场景,展现了一个真正的鲍勃 迪伦。

编辑推荐

2016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传记——双重线索,展示

在本书中,作者让-多米尼克 布里埃截取鲍勃 迪伦的电影、歌曲、诗歌和演讲及与其相关的人生片段,以时间和主题为双重线索,涵盖了他的感情经历、电影情结、宗教信仰和人生中的重要场景,展现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鲍勃 迪伦。鲍勃 迪伦本人虽撰写过自传,但《编年史》(英文书名Chronicles)一书并未写完,只有涵盖他从童年至青年经历的及时卷问世。而本书则选取迪伦一生当中的重要场景和经历,从少年到老年,丰富而地展现了他的人生,使读者能够更加了解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

极有争议的诺贝尔文学奖——他是歌手,也是诗人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结果,一经公布即引起全世界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赞美和争议纷至沓来。在这一年,这一顶举世公认的文坛桂冠,花落75岁的美国歌手鲍勃 迪伦,理由是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表达”。在人们的印象中,鲍勃 迪伦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乐坛举足轻重的民谣和摇滚歌手,是杰出的音乐唱作人,是伟大的艺术家,但我们往往会忽略,其实他也是一位诗人。本书想要讲述的,是作为诗人的鲍勃 迪伦的一生,他用他的笔尖与歌喉吟诵与歌唱,那是关乎自由、生命、爱与美的诗人之歌。

经典、精致的鲍勃 迪伦传记——图文并茂,感情充沛

本书精选30余张与鲍勃 迪伦有关的高清精美图片,与优美、细腻的文字相配合,共同带领读者走近鲍勃 迪伦的魅力人生,让读者在沉浸于动人的讲述中的同时,也能一睹这位走在流行与经典之间的艺术家的风采。从少年到青年,从中年到老年,他的孤独与自由,他的理想与情感,他的成就与颠覆,我们可以与作者一起,去聆听这贯穿一生的呐喊与低诉。

作者简介

让-多米尼克 布里埃(Jean-Dominique Brierre),记者,音乐史专家,有多部关于民谣和摇滚音乐的著作,如《莱昂纳德 科恩传》(Leonard Cohen par lui-même,2014)、《约翰尼 阿利代传》(Johnny Hallyday, histoire d'une vie,2009)。他也参与撰写了芭芭拉、皮亚夫、雷贾尼和让 费拉(均为法国著名音乐家、歌手)的传记。从少年时起,他就是鲍勃 迪伦的粉丝。

目录

前言

一、 北国

二、 出发

三、 明尼阿波利斯

四、 伍迪的精神之子

五、 村里的时光

六、 头戴绒帽的合唱团男孩

七、 鲍勃 迪伦的艺术

八、 大洪水

九、 伪装

十、 熊与反叛者

十一、 失而复得的青春

十二、 女子群像

十三、 电音自由主义者

十四、 背叛者

十五、 地下室的歌声

十六、 受迫害的先知

十七、 吟游诗人

十八、 雷纳多、克拉拉和白衣女子

十九、 被耶稣拯救?

二十、 坚持到底

大事年表

译后记

在线预览

2001年,回顾过去十年的波澜起伏,迪伦说他那时已经计划不再出专辑,要在舞台演出上倾注所有精力:“我不想再录专辑了,我更喜欢亲自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显然,我要唱的歌足够多了。”实际上,自1988年以来,他每年都在世界范围内举办超过一百场演唱会,一位记者称之为“不散的筵席”。迪伦在《疯狂的世界》的专辑内页里这样嘲弄道:“不要被‘不散的筵席’这种闲话迷惑了。我确实有过那么一段巡演,但它在1991年吉他手G. E. 史密斯离开时就终止了。它已经结束很久了,不过自那之后,还有更多其他巡演:‘从不缺钱’(1991年秋)、‘南部同情者’(1992年年初)、‘为什么你们这么奇怪地看着我?’(1992年欧洲巡演)、‘可怜的悲伤啜泣者’(澳大利亚和西海岸,1992年)、‘良心爆发’(1992年)、‘别让你的交易落空’(1993年)等,以及其他数不胜数的巡演。”

是什么因素促使迪伦坚持巡演将近三十年,几乎把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贡献出来?为什么他明明可以拉长演出的间隔,却偏偏安排得如此规律,按部就班?许多记者耗费笔墨探究迪伦内心的动机,对此,迪伦颇为不快地回答:“人们会把亨利?福特叫作永远的汽车制造商吗?有人说过艾灵顿公爵是一个永远在巡演的乐队队长吗?如今这个时代,人们能有一份工作是很幸运的事情,不论什么工作。也许这就是评论家们看到我拼命工作就感到不自在的原因。任何有职业的人都可以想工作多久就工作多久,这是他的权利。一个木匠、一个电工都是如此,他们不一定非要退休。”

为了让“不散的筵席”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存在下去,迪伦必须首先与三个方面和解:观众、歌曲和乐手。“我喜欢今天来听我唱歌的人,”1997年,他这样说,“他们不了解最初的我,但我对此很满意。这样我就不必遵照这张或那张专辑的原样来演唱。根据风向不同,歌曲每次在演唱时都会有所变化,尽管它们瞄准的最终目标是相同的。我需要知道我在唱一些真实的东西。我的歌与其他歌不一样。有的艺术家因声音和风格而获得成功,但我需要的是广度。我把歌曲正确地按照歌词唱出来就已经足够,之后它们自有其方向。”

人们经常说迪伦与观众保持距离,甚至带着一种轻蔑的态度。这或许是因为他不是美国那种所谓的“艺人”,不会面向公众讲话,带他们唱歌并且要求他们拍手。在他看来,他的工作是自足的,不需要来自现场的参与。“我的歌曲是个人的音乐,不是集体的。我不想让人们和我一起哼歌,这很滑稽。我不是在营地的篝火前唱歌。我不记得有谁会跟着猫王、卡尔 佩金斯或小理查德哼他们的歌。要让人们感受到自己的情绪。一个舞台艺术家如果真正履行他的本职,自己是感觉不到一丁点情感的。”

在永不停息的巡演过程中,迪伦在不同乐队身上成功找到了从前和乐队合作时的默契,在许多迥异的情况下都是这样。和迪伦同台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不仅要是出色的乐手,而且要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法国吉他手弗雷迪?柯爱拉曾于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陪同迪伦演出,他这样说道:“迪伦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创意丰富。他让我想起一个爵士乐手,他们有同样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希望乐手们表达个人的想法。我们要能读懂这种本能,并始终保持关注……在音乐方面,我们可以说他有些蹩脚,但我们无法想象他能分配给你多少工作。这是他的慷慨之处。他不是为了赚钱才和现在活跃在舞台上的乐手们一起工作。有时候,他不那么友善,比如当他的心情差到极点的时候,但这是我们应当承担的风险。这总比每天晚上只重复同样的内容要好得多。”到了21世纪初,迪伦已经和他的乐手们打成一片,在后来的专辑中按部就班地起用他们,比如斯杜 金巴尔(节奏吉他)、多尼 海容(踏板钢棒吉他)、查理 塞克斯顿(吉他独奏)、托尼?加尼耶(贝斯)和乔治 李切利(鼓)的五重奏组合,迪伦称他们是他“有史以来遇到的好的乐队”,在专辑《摩登时代》中就能听到他们的演奏。“当你每年都和一些人磨合上百次后,你就知道了他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了解了他们的优点以及可以要求他们做的事……至于这张专辑,我没有教他们任何东西。现在,我乐队里的小伙子们面对任何事物都能即兴创作,他们让我自己都感到惊讶。”

媒体评论

披着麂皮外套,搂着臂弯里的姑娘,走在下坡路上。他在冬日阴沉的人群中鹤立鸡群。

在这封面背后,是一张唱片,唱片中收录了十二首美妙的歌曲:《答案在风中飘荡》《战争之王》《北国姑娘》等。作为法国人,尽管我并不能听懂歌词,但我能充分感受到其中的积极态度和优雅诗意。

莱奥 费雷、雅克 布雷尔和乔治 布拉桑都是我喜爱的音乐人,他们的音乐严谨而内省;猫王、披头士乐队和滚石乐队等摇滚歌手充满魅力和反叛精神,但距离我们太过遥远——鲍勃 迪伦在这两种风格中实现了平衡,他的表达近乎于诗。

在访谈中,他态度激进,冷嘲热讽,就像一个成心要惹大家生气的调皮孩子。

我被他迷住了。我真想成为他那样的人。

——法国歌手、作曲家、演员阿兰 苏雄(Alain Souchon)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