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散文图书
人气:38

唐宋八大家散文

本书收录了唐宋八大家散文共一百二十篇。每篇文章分为"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四个方面。"题解"点明散文的主题,语言简洁明了;"注释"是对难以理解的字词句进行白话翻译,文通语顺,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通...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学>中国古代随笔  
  • 作者:[唐] [韩愈],[柳宗元],[宋] [苏轼] 等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国学大书院
  • 国际刊号:9787806281147
  •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7-08
  • 印刷时间:2015-08-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唐宋八大家散文共一百二十篇。每篇文章分为"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四个方面。"题解"点明散文的主题,语言简洁明了;"注释"是对难以理解的字词句进行白话翻译,文通语顺,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通过以上几个类项,帮助读者从客观到微观各方面都有所收获。书中还有唐宋八大家本人的简介,也具有资料价值。通过阅读本书,对提高古文的阅读能力和古文的欣赏水平,不无帮助。由于所选多为名篇,部分已收中学教材,对学生理解、阅读、练习也多裨益。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客死于柳州。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号柳河东或柳柳州。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

苏洵(1009-1066)中国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山(今属四川)人。嘉●年间,其文得欧阳修举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曾巩(1019-1083)中国北宋散文家,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嘉●二年(1057)进士,任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欧阳修古文运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

苏辙(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乐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目录

韩愈

原道

原毁

获麟解

杂说一

杂说四

师说

进学解

圬者王承福传

讳辩

争臣论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后二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与于襄阳书

与陈给事书

应科目时与人书

送孟东野序

送李愿归盘谷序

送董邵南序

送杨少尹序

送石处士序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祭十二郎文

祭鳄鱼文

柳子厚墓志铭

送穷文

论佛骨表

答李翊书

柳宗元

驳《复仇议》

桐叶封弟辨

箕子碑

捕蛇者说

种树郭橐驼传

梓人传

愚溪诗序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钴铒潭西小丘记

小石城山记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封建论

三戒并序

罴说

段太尉逸事状

始得西山宴游记

送薛存义序

骂尸虫文并序

倾蠍传

童区寄传

欧阳修

朋党论

纵囚论

《释秘演诗集》序

《梅圣俞诗集》序

送杨賓序

五代史伶官传序

五代史宦者传论

相州昼锦堂记

丰乐亭记

醉翁亭记

秋声赋

祭石曼卿文

泷冈阡表

送徐无党南归序

与尹师鲁书

与高司谏书

答吴充秀才书

樊侯庙灾记

苏洵

管仲论

辨奸论

心术

张益州画像记

六国论

广士

上欧阳内翰及时书

木假山记

老翁井铭

送石昌言使北引

谏论(上)

谏论(下)

曾巩

寄欧阳合人书

赠黎安二生序

唐论

书魏郑公传

战国策目录序

谢杜相公书

王安石

读孟尝君传

同学一首别子固

游褒禅山记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答司马谏议书

上人书

伤仲永

苏轼

刑赏忠厚之至论

范增论

留侯论

贾谊论

晁错论

上梅直讲书

喜雨亭记

凌虚台记

超然台记

放鹤亭记

石钟山记

潮州韩文公庙碑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三槐堂铭

方山子传

教战守策

答谢民师书

文与可画筧笃谷偃竹记

记承天寺夜游

书蒲永升画后

记游松风亭

游白水书付过

黠鼠赋

苏辙

六国论

上枢密韩太尉书

黄州快哉亭记

为兄轼下狱上书

三国论

在线预览

原 毁

[题解]

原毁的意思是探求产生毁谤的极源。作者以儒家的道德观点为依据,比较了"古之君子"和"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两种迥然不同的态度,分析了"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的思想根源在于懒惰和嫉妒。高度赞扬了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古之君子",有力地抨击了惯于"怠"与"忌"、好说别人坏话的"今之君子",呼吁社会改变这种妒贤嫉能的恶劣风气。作者写本文既是对社会风气的遣责,又是为自己受压抑鸣不平。本文较多地动用了对比的手法,古今、人己、毁誉,十分鲜明。

[原文]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 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1)。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 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 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2)!

[注释]

(1)闻(wHn):名誉。

(2)几:庶几,差不多。

[译文]

从前的君子,他们要求自己是严格而的,他们对待别人宽容而简约。严格而,所以不懒惰;宽容而简约,所以别人乐于做好事。听说古时有一位叫舜的人,他的为人,是大仁大义的人。探求舜之所以成为舜的原因,责问自己:"他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他能这样,而我为什么不能这样!"日夜思虑,克服自己不如舜的缺点,发扬与舜一样的长处。听说古时有一位叫周公的人,他的为人,是多才多艺的人。探求周公所以成为周公的原因,责问自己:"他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他能这样,而我为什么不能这样!"日夜思虑,克服自己不如周公的缺点,发扬与周公一样的长处。舜是一位大圣人,后代没有人能赶上他;周公是一位大圣人,后代没有人能赶上他;这个人却说:"不如舜,不如周公,是我的严重缺点。"这不正是要求自己严格而吗! 他对别人,却说:"那个人,能有如此品德,足可以称为贤良之人了;能擅长这样的技艺,足可以称为有才能的人了。"取他一个方面的长处,而不去苛求他其他方面的短处;看重他现在的优点和成绩,而不追究他以往的缺点和错误。惶恐地担心他人得不到做善事的好处。一件善事易做,一种技艺易学。他对于别人,就说:"能做这样的善事,也就足够了。"又说:"能有这样的技艺,也就足够了。"这不正是对别人宽容而简约吗?

现今的君子却截然不同了。他们对人求全责备,对己却要求很低。求全责备,所以别人难以做善事;要求很低,所以自己收益就少。自己没有什么长处,居然说:"我这方面很好,也就足够了。"自己没有什么技能,竟然说:"我做到这样,也就足够了。"对外以此欺骗别人,对内以此欺骗自己,还没有取得一点成绩就停止不前了。这不正是对自己的要求太低了吗! 他对别人,却说:"他虽能够这样,他的为人却是不值得称赞的;他虽擅长这种技艺,他的作用却是不足挂齿的。"列举他一个缺点,而不计他的许多优点;追究人家过去的不足,不考虑人家新的进步。惶恐地害怕他人获得好名声。这不正是要求别人得太周全了吗? 这就叫做不以大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而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别人,我看不出他这是在尊重自己啊!

虽然,如此做法的人是有其原由的,这原由就是懒惰与妒忌。懒惰的人是不求上进的,而妒忌的人又害怕别人上进。我曾试过,试着对众人说:"某人是贤良之士,某人是贤良之士。"那些赞同的人,一定是这人的好朋友;否则,就是跟他关系疏远没有利害关系的人;再不然,就是害怕他的人。如果不是这样,强暴的人必然愤怒地用言语来反驳,懦弱的人也会表现生气的脸色。又曾经对大众说:"某人不是贤良之士,某人不是贤良之士。"那些不赞同的人,一定是他的朋友;否则,就是跟他关系疏远没有利害关系的人;再不然,就是害怕他的人。如果不是这样,强暴的人必然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喜悦,懦弱的人也会表现出高兴的脸色。因为这样,事情做好了而诽谤产生了,道德高尚而诋毁兴起了。唉! 读书人处于这种时代,期望名誉光大,道德流行,太难了!

居高位而想要有所作为的人,听到我的话而能够采纳的,大概国家可以得到治理了吧!

获 麟 解

[题解]

本文是篇托物寓意的文章。文中通过对麟的述说,委婉地表达了对封建社会里人才不被赏识和理解的感慨,以及对"圣明之主"的幻想。

[原文]

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

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

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

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

[译文]

麒麟作为一种灵异动物是十分清楚的,《诗经》中歌咏,《春秋》中记载,散见于历史传记及诸子百家的书中。即使是妇女儿童,也知道它是吉祥的动物。

然而麒麟作为动物,不养在家里,天下也不常有;它的形状不伦不类,不像牛、马、猪、狗、豺、狼、麇、鹿那样。既是这样,虽有麒麟,人们也不认得它就是麒麟。长角的我们认得它是牛,长鬃毛的我们认得它是马,猪、狗、豺、狼、麇、鹿,我们认得它们是猪、狗、豺、狼、麇、鹿,只有麒麟不能辨认出来。既认不出,人们说它是不祥之物也是自然的了。

虽然这样,但麒麟的出现,一定有圣人临朝掌权,因为麒麟是为圣人才出现的。圣人是必定认得麒麟的。麒麟果真不是不祥之物啊!

我又认为:麒麟之所以为麒麟,是以它的德性而不是以它的形状。假如麒麟的出现,没有等待圣人在位,那么说它是不祥之物也是应该的。

杂 说 一

[题解]

《韩昌黎集》中共有杂说四篇,这是其中的篇,又称为《龙说》。"杂说"是一种随感性的议论文,内容、形式都较为活泼。本文以云龙作比喻,寓意深刻。清人李光地认为"此篇取类至深,寄托至广"。其主旨大概是借龙能创造出自己所凭借依赖的东西,勉励有志之士要努力为自己创造出可以施展抱负才能的良好条件。

[原文]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异哉! 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1)。"既曰龙,云从之矣。

[注释]

(1)《易》:《易经》,中国古代一部占筮用的书。云从龙:语出《易经?乾》卦。

[译文]

龙吐气成云,云本来比不上龙神灵。可是龙乘着这云气,飞游于浩茫无极的太空,逼近日月,遮蔽光芒,触撼雷电,变化神奇,雨注大地,水漫山谷,云也算得上灵异了啊!

云,是龙使它变成有灵的。像龙那样的神灵,就不是云能使它变成有灵的。然而龙得不到云,就没法显示它的神灵了。失去它所依靠的,真的不行吗? 奇怪啊! 它所依靠的,正是它制造的。《易经》中说:"云随着龙。"既然是龙,云必然跟着它了。

杂 说 四

[题解]

本文系《杂说》的第四篇,后人亦题为《马说》。这是一篇托物寓意之作,作者借千里马不被人所识来比喻奇才异能之士沉沦下僚,慨叹封建统治者不能加以识别和任用。同时,也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受到压抑和委屈、郁郁不得志的思想感情。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2)。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

(1)伯乐:姓孙,名阳,春秋秦穆公时人,以善相马著名。事见《庄子?马蹄》和《列子?说符》。

(2)骈(piBn):并列、一同。骈死:谓和普通马一起并相老死。槽:喂马的器具。枥:马棚。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善相马的伯乐却不常有。所以虽然有好马,也不过是在马夫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块儿老死在马厩里,而不能以日行千里著称于世。

有日行千里之马,一顿有时要吃一石米,喂马的人不了解它能日行千里而与普通马一样喂养它。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可吃不饱,力量不足,特长不能表现出来,想和平常的马一样表现尚且做不到,怎么可以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驾驭使用它又不依据它的特性,喂养它又不能让它吃饱,吆喝驱赶它又不懂得它的心思。手拿马鞭对它叹息:"天下无好马。"唉! 是确实无好马呢,还是实在不认识好马呢?

师 说

[题解]

这是阐述从师之道的一篇文章,主要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强调老师的作用和从师的重要性。韩愈提出师道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主张不拘年龄、地位,向比自己有专长的人学习。他又说"巫医药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要求士大夫都能这样。这种看法表明了他不同于世俗的态度,在当时是进步的,对后代也有启发和借鉴作用。当然他实际上也表现出对巫医药师百工之人的轻视。

说,是议论文的一种。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熟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3)。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4)。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5)。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6)。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注释]

(1)庸知:不需知,哪里管。

(2)师道:从师学习的风尚。

(3)相师:相互为师,互相学习。

(4)常师:固定的老师。

(5)郯(tBn)子:春秋时郯国(山东郯城)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hDo)氏时代的官职名称。事见《左传?昭公十七年》。苌弘:春秋时周敬王的大夫。孔子至周,曾向他学习弹琴。事见《孔子家语?观周》。师襄:周太师(乐官)。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事见《史记?孔子世家》。老聃(dAn):姓李,名耳,字聃,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曾作过周守藏室的史官。孔子至周,曾向他请教周礼。事见《孔子家语?观周》。

(6)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传,释经的著作。

[译文]

古时候求学问的人一定要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给学生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和知识的,谁能没有疑难呢? 既然有疑难却不跟老师学,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得不到解决了。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就虚心跟着他,拜他为师;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虚心地跟着他,拜他为老师。我是为了学得知识啊,那又哪管他生的年代在我的前面或后面呢? 因此,无论他地位高低,无论他年岁大小,道理和知识在谁那儿,谁就是我的老师。

唉! 从师求学的风尚已经很久不流传了! 当然想要人没有疑惑也就很难了! 古代的圣人,他们的水平远远超过一般人,尚且跟着老师虚心求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水平远远低于那些圣人,却以从师求学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这大概都是出于这种原因吧? 有人爱他的孩子,就选择个好老师去教他;但对他自己呢,却以从师求学为羞耻,这真糊涂啊! 那些教孩子的老师,教给他们读书并帮他们学习其中的字句知识的,还不是我前面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解除疑难的老师。一个是不懂得句读,一个是不能解决疑难,前者向老师请教,后者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学习而大的方面却丢弃不学,我看不出他明白这个道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他们还不以互相学习为耻。而士大夫之类,一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等等的话,就凑在一块议论耻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就说什么:"某人和某人年龄差不多,学问知识也很相近嘛! 以地位低的人为老师,就实在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老师,就近乎巴结。"唉! 从师求学的风尚不容易

……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