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朝鲜战争:一个志愿军战俘的六十年回忆图书
人气:46

我的朝鲜战争:一个志愿军战俘的六十年回忆

一部震憾心灵的书(代序) 顾 骧 我非常投入地读完张泽石著的《战俘手记》这部书(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它给我心灵极大的震撼:过去曾片断地读过,这次完整地通读了,我几次不忍卒读,是因为难以忍受情感的折磨,但...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学>纪实文学  
  • 作者:[张泽石]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802517738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07
  • 印刷时间:2011-07-01
  • 版次:1
  • 开本:1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作者1951年入朝参战被俘,至2010年走访幸存战俘难友,这六十年间的个人经历,和6000余名志愿军战俘归来人员的生活故事。作者在2000年版基础上,修订了1/3篇幅的文字,补充了不少前所未有的史实细节,尤其独家使用美国国家档案馆、麦克阿瑟将军纪念档案馆收藏的朝鲜战争彩色战地照片,从人性的角度,重新审视六十年血与火、泪与恨、爱和痛、个人命运和民族命运交织的历史,从战俘群体这个特殊视角,解读朝鲜战争及其对个人命运的深远影响。

这是一本很好的纪实文学作品,又是一本全世界人士都会关心的书、一本人类文化学要研究的书、一本有巨大悲剧力量的爱国主义好教材。该书与作者创作、即将出版的《孤岛——14000名志愿军战俘在台湾》相互补充。

编辑推荐

朝鲜战争虽是一场局部战争,并已过去60年,但它在中国人的记忆里,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直是个说不透、道不尽的重大历史话题。亲历者已逐渐老去,许多历史真相却尚未揭开。本书作者是志愿军第60军180师538团团政治处宣教干事,亲历朝鲜战争惨烈的第五次战役并受伤被俘、坚决回国,他经过了战俘营里更为残酷的窝里斗,遭遇了历次政治斗争的歧视和折磨,却坚定顽强地自我振作、不断奋起,直到80岁高龄仍然在为6000名归国难友上诉鸣冤、落实政策。这本书就是一个朝鲜战争的亲历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揭开的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真相。

残酷的战场见闻,不幸的战俘生活,痛苦的政治遭遇,沉痛的社会反省,反思中国传统的战争观念和战俘观念,具有令人深思的历史文化内蕴。从人性的角度,重新审视朝鲜战争和我们国家60年建设血与火、泪与恨、爱与痛、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交织的历史,从一个战俘群体的视角,解读朝鲜战争及其对个人命运的深远影响。

文风朴素,细节真实,图片珍贵,又加上原始档案、其他历史著作的参照,经过六十年时光打磨,二十多年的反复修订,是一本,让人一气读到底、读后掩卷长思的大书。

1.这是一本经典的纪实文学作品,曾荣获"北京市建国40 周年报告文学作品奖";

2.这是一本让全世界人士关注的书,被约翰?托兰写入《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激起中、美两国两名作家间一场著作权官司;

3.作者张泽石,归来志愿军战俘的总翻译官、总代表,世界学术名著《金枝》译者之一,以"忠诚于祖国""忠诚于战友"被推荐为"感动中国2010"候选人物之一。

名家精品·畅销长销书

作者简介

张泽石,1929年生,1946年考入清华大学,1947年加入共产党,从事地下学运、农运及敌后武装斗争,1951年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0军180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第五次战役中受伤被俘,先后关押于韩国水原战俘收容所、釜山和巨济岛战俘营,担任回国志愿军战俘总翻译、总代表,曾被囚禁在美军"较高监狱"和"战犯战俘营",1953年9月作为一批交换战俘归国。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我从美军集中营归来》(1989)《战俘手记》(1994)《我的朝鲜战争》(2000)等作品,及译著《金枝》。2010年底,张泽石先生以"忠诚于祖国""忠诚于战友"被推荐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50候选人之一。

目录

代序(作者:顾骧)

前言

上卷 炼狱之火 140500字

及时章 千里夜行军、赶往三八线 (1951年3月下旬---1951年4月上旬 朝鲜)

1.跨过鸭绿江大桥

2.我真的能坚持走到三八线么?

3.吓得尿了裤子!

4.被凝固汽油弹烧焦的战友

5.喝了有特殊臭味的水

6.善良的朝鲜阿妈妮

7.山林中掩藏着一排尸体

8..空无一人的小山庄

第二章 投入战斗、初战告捷(1951年4月上旬---1951年5月上旬 朝鲜 三八线北)

1.用步枪干掉鬼子飞机

2.政委给我队前表扬

3.团长给我珍稀奨品

4.都是骡子肉给闹的

5.战友在身边倒下

6.手榴弹炸毁了重型坦克

第三章 陷进重围、落入敌手(1951年5月中旬---1951年5月27日 韩国 三八线南)

1.我们上当了

2.血染北汉江

3.及时次突围

4.我踩在了战友遗体身上

5."你带上这点炒面赶快走!"

6."我这里还有颗手榴弹,你拿去吧!"

7."张干事,手榴弹可不能扔呀!"

8.那只带铁钉的大皮靴

第四章 考验与决断(1951年5月底 韩国 北汉江)

1.陷入深深的耻辱感

2."可别忘了咱们是中国军人啊!"

3."决不能去当汉奸!"

4."爱国主义小组"

5."小张,我决定跳车,死了算逑!"

第五章 在水原城郊战俘转运站(1951年5月底---1951年6月底 韩国水原)

1.对付敌人审讯

2.当上"翻译官"

3."不能给中国人丢脸啊!"

4.皮特上士的内心世界

5.和克劳斯中尉交谈

6.找到团党委领导

7.美军军官食堂的饯行

第六章 在釜山第10战俘收容所(1951年6月底-9月中,韩国釜山)

1.釜山战俘集中营

2.朝鲜人民军女难友的歌声

3.美国兵的搜身比赛

4.及时个"知心人"

5.朝鲜人民军难友崔成哲

6."G-2特号"里的故事

7.第10收容所的内部控制权

8.考察政治倾向的特殊方式

9.掩护团政委

10.的志愿军女难友

11.准备转移巨济岛

第七章 在巨济岛第86战俘营(1951年9月中—1951年10月9日,韩国巨济岛)

1.孤岛印象

2.第86战俘营场

3.接上地下组织关系

4.争取联队部另外两个翻译官

5.找到突破口

6.86联队的风云变幻

7.战俘营里的鸿门宴

8.夺旗之战---美中之争变成了国共之争

9.随"暴乱分子"离开"86"

第八章 战俘营里的"刑事罪犯"(1951年10月10日---1951年11月10日 巨济岛)

1.成了"刑事罪犯"

2.地下党团支部

3."回国战俘大队"

4.誓死不进72集中营

第九章 "71"──巨济岛上的小延安(1951年11月10日---1952年2月底 巨济岛)

1.苦难中会师

2.统一领导

3.及时次追悼会

4.争取大囚牢里的小自由

5.揭露敌人,鼓舞难友

6.绝食换回14位战友

7.丁先文难友

8.神秘人物菲利浦

第十章 反对血腥"甄别"(1952年3月初---1952年4月8日 巨济岛)

1.审查战俘"自杀"案

2.70联队难友夺权

3.反对血腥"甄别"

4.升起及时面五星红旗

第十一章 602战俘营──回国支队(1952年4月8日---1952年5月7日 巨济岛)

1.孤岛上的群英会

2.悼念烈士

3.游行示威抗议

4.昭昭忠骨埋何处

5."共产主义团结会"

6.庆祝五一劳动节

第十二章 震惊世界的活捉杜德将军事件(1952年5月3日---1952年6月10日 巨济岛)

1.朝中战俘地下行动总指委的指令

2.朝鲜人民军76战俘营

3.智擒敌酋

4.将军──阶下囚

5.战俘──座上宾

6.朝中战俘代表大会

7.杜德认罪

8.释放杜德

9.魏林和高孑去见波特纳

10.残酷的报复──血洗"76"

第十三章 在韩国蹲美国监狱(1952年6月10日---1952年9月10日 巨济岛)

1.从战俘升格为"战犯"

2.下马威

3.逼迫悔过

4.啊,我的黑人兄弟!

5.监狱看守长

6.狱中绝食

7.囹圄中的反思

8.再次和菲利浦打交道

9.和老孙在一起

第十四章 "战犯集中营"(1952年9月10日---1953年9月初 巨济岛)

1.组织起来的孤雁群落

2.我成了朝鲜劳动党党员

3."宏大"的学习计划

4.巨济岛上只留下两个中国人

5.济州岛噩耗

6.老孙给我讲故事

7.又一个没有春天的新年

8.看不见前景的苦闷

9.斯大林逝世

10.交换伤病战俘

11.停战谈判终于签字

12.痛苦等待

13.结束"战犯"生活

14.和战友们重逢

15.一次斗争

第十五章 回到祖国怀抱(1953年9月5日---1954年1月 朝鲜开城)

1.会见祖国红十字会代表

2.板门店在望

3."祖国怀抱"

4.祖国赴朝慰问团

下卷 天路历程 148000字

及时章 接受审查(1954年1月---1954年7月 辽宁 昌图)

1.祖国,您的儿子回来了

2."归管处"的"20字方针"

3.最初一段快乐时光

4.未婚妻来了

5."严格审查"

6.决定命运的时刻

7.再见了,生死与共的难友们

第二章 还乡之后(1954年7月---1954年9月 重庆、西安)

1.难见江东父老

2.妈妈,您的老三回来了!

3.归零

4.千里寻未婚妻

5.焦灼的爱

第三章 求职真难(1954年9月---1955年4月 北京)

1.先立业?先成家?

2.去当歌唱家?

3.去当矿工?

4.去当电影演员?

5.代课教师

6.让我去掏大粪吧

7.终于分配工作

第四章 再遇风暴(1955年4月—1955年7月 北京)

1.重头做起

2.山雨欲来

3.肃清反革命运动

4.风暴终于袭来

5.来生再见

第五章 奋起求生(1955年8月---1957年6月 北京)

1.新生

2.亲友的关切

3.主动出击

4.总算"成了家"

5.初见成果

第六章 六年右派(1957年6月---1962年年底 北京)

1.响应号召助党整风

2.风云突变

3.在劫难逃

4.同遭厄运

5."二类右派分子"帽子

6.体验"脱胎换骨"

7."三面红旗"下

8.在密云水库工地

9.丧 父

10.何时能摘帽

11.死里逃生

12."回到人民队伍"

第七章 寻求再生(1963年初---1966年6月 北京)

1.再次参加工作

2."重新回到党的怀抱"

3.诚实劳动

4.对不起儿女

第八章 十年叛徒(1966年6月---1976年5月 北京)

1."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2."停课闹革命"

3.仍是在劫难逃

4."黑帮管理所"

5.大小批斗会

6.难忘的"黑帮"经历

7.抄 家

8.我怎么就不能参加这场革命

9.妈妈,我保护不了您

10.再次进"牛棚"

11."我们决不能去`自绝于人民`!"

12.黑夜里的人性之光

13."妈上哪儿去了?"

14.戴着"叛徒"帽子工作

15.亲情疗伤

16.参加上访者行列

第九章 三年伸冤(1977年10月---1979年底 北京、东北、四川)

1.写申诉的行家里手

2.为父亲的的彻底平反奔走

3.为六千难友和为自己伸冤

4.团结奋战

第十章 三十年后落实政策(1979年底开始至今 北京)

1."改正""摘帽右派"身份

2.中央1980第74号文件

3.恢复了军籍、党籍

4.难以找到下落的难友

5.不积极落实政策的主管部门

6.来自难友本人的阻力

7."不属于74号文件落实政策范围的归来人员"

第十一章 四十年后访问台湾、难友重逢(1990年代 北京、台湾)

1.飞越台湾海峡

2."宾至如归"

3.国父纪念馆和蒋氏父子陵寝

4.台北难友重逢

5.战友自远方来

6."国军英雄纪念馆"

7.宝岛不只是风景美

第十二章 五十年后重返巨济岛、济州岛(2000年代 北京、韩国)

1.重返韩国

2.巨济岛战争博物馆

3.济州岛寻找烈士墓地

4.参观板门店

5.再访韩国

6.太平洋岸边的追悼会

7.北汉江边的哀思

8."自由之桥"

第十三章 六十年仍未完成的"战俘事业"(1988年-2010年 北京)

1."战俘事业"的由来

2.及时本自传体战俘作品

3.《美军集中营亲历记》

4.《战俘手记》和《我的朝鲜战争》

5.《志愿军战俘营创作歌曲集锦》

6.《祖国,我们回来了》

7.战俘题材作品大量问世

8."战俘事业"中尚未完成的几件大事

附录:

1.志愿军总部给被俘归来人员的慰问信

2.金日成元帅,司令员告被俘人员书

3.中朝各人民团体对被俘人员的慰问信

4.《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节录

后记

在线预览

1相关信息

代序 一部震憾心灵的书

前言:永难忘却的朝鲜战争——一...

及时章 千里夜行军、赶往三八线(...

及时章 千里夜行军、赶往三八线(...

及时章 千里夜行军、赶往三八线(...

及时章 千里夜行军、赶往三八线(...

第二章 投入战斗、初战告捷(1)

第二章 投入战斗、初战告捷(2)

第三章 陷进重围、落入敌手(1)

第三章 陷进重围、落入敌手(2)

第三章 陷进重围、落入敌手(3)

第三章 陷进重围、落入敌手(4)

第七章 在巨济岛第86战俘营(1)

第七章 在巨济岛第86战俘营(2)

第七章 在巨济岛第86战俘营(3)

第七章 在巨济岛第86战俘营(4)

第七章 在巨济岛第86战俘营(5)

第七章 在巨济岛第86战俘营(6)1相关信息 我有幸等到了结束后被平反昭雪恢复军籍党籍,还有幸享有了改革开放至今的后三十年岁月。这才使我有可能去阅读海内外出版的大量有关朝鲜战争的史书与一些重要人物的《朝战回忆录》,也才有可能一次去美国、两次去韩国、三次去台湾,走访寻找有关的史实史……

媒体评论

我读了你们这份申诉,眼前就出现了你们几千人拖儿带女跪在天安门广场上叩头喊冤的景象!咱们不能这么自卑,咱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向中央领导同志讲讲道理∶人类有战争以来就有战俘,为国作战失去抵力不幸被俘并不可耻,可耻的是如果被俘后背叛国家,认贼作父!而你们被俘后坚持了自己对祖国的忠诚,跟敌人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为了维护祖国的荣誉受了那么多罪,本应受到国家的奖励!

——作者战友、著名作家孟伟哉

这是一本震动灵魂的书。时不倒流,我觉得世界上再不会有这样一本书。因为抗美援朝那种战争一去不复返了。这真是一本的书,因为不可能再有一个当事人写作同样一本书去。

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使这本书高踞于自己的,同时它又具有某种深奥性。因为它刻划了不同的两个侧面,一个是凝聚着人的生活中较高尚的一面,另一面它又那么深刻地描绘了另一付跋扈而又伪善的面孔。

千万不要半途停下来,要把这本书一气读到底。它的后半部才达到艺术的升华,……艺术的逻辑任何时候必须服从生活逻辑。

这是一本很好的纪实文学,又是一本爱祖国爱人民的好的教科书。它阐明了一条真理:英雄们永远在斗争中经受考验,并且一定会战胜它。英雄永远是祖国的骄傲。

我喜欢这本书,我推荐这本书,愿他永远流传于祖国人民中间。

——雷加

我非常投入地读完这部书,它给了我心灵以极大的震撼!过去曾片断地读过,这次完整地通读了。我几次不忍卒读,是因为难以忍受感情的折磨,但它的吸引力又使我非读完终卷不可。这是一本将会令全世界人士关心的书,这是一本"人类文化学"要研究的书,这是一本有巨大悲剧力量的爱国主义的好教材!

——顾骧

虽然我时间很紧,事情很多,但我还是一口气读完了。我认为这本书应成为青少年的读物,对后代很有教育意义。在今天,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读这部书更有独特的意义,希望能够在更多的读者中引起反响。

——管桦

……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