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简史图书
人气:12

人工智能简史

旧版书名《与机器人共舞》!迄今为止超完整、具有可读性的人工智能史!从寒冬到野蛮生长,人工智能60年惊天裂变!乔布斯极为推崇的科技预言家、硅谷大王约翰·马尔科夫重磅新作!附赠人工智能大事年表!
  • 所属分类:图书 >经济>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概况  
  • 作者:[ 美] [约翰]· [马尔科夫]([John] [Markoff])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213084515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1
  • 印刷时间:2017-11-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345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l 人工智能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

人工智能会像200年前的电力那样颠覆世界吗?

未来的机器人是否真的会像电影《Her》《机械姬》中那样具备高超的人类智慧,进而取代人类?

奇点来临时,人类将何去何从?

在《人工智能简史》一书中,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技预言家、普利策奖得主约翰 马尔科夫将带领我们寻找答案。

l 约翰 马尔科夫在他的重磅新作《人工智能简史》一书里,从多个维度描绘了人工智能从爆发到遭遇寒冬再到野蛮生长的发展历程,直击了工业机器人、救援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语音助手Siri等前沿领域,进而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AI)与智能增强(IA)的密切关系,而马尔科夫也会剖析“人与机器谁将拥有未来”这一机器时代的核心伦理问题。

l 《人工智能简史》是国内首套集、重磅、系统、实用于一体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书系之一!是迄今为止非常完整又具可读性的人工智能史著作。约翰 马尔科夫重新定位了人与机器的关系,是目前关于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内非常具有力度的深思之作。

编辑推荐

l 《人工智能简史》是首套集、重磅、系统、实用于一体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书系之一!

l 湛庐文化联合机构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特设专家委员会!该专家委员会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吴甘沙、地平线机器人科技创始人余凯、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沈晓卫、国际人工智能大会(IJCAI)常务理事杨强、科大讯飞研究院院长胡郁、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王卫宁、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黄晓庆、清华大学教授朱小燕等专家学者,他们将以自身深厚的专业实力、的洞察力和深远的影响力,对这些图书进行深度点评。

l 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技预言家、普利策奖得主、乔布斯强力推崇的记者约翰 马尔科夫重磅新作!

l 《人工智能简史》是迄今为止非常完整又具可读性的人工智能史著作,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趋势的宏大图景!人工智能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人工智能为何在经历“寒冬”之后在今日迸发出野蛮生长的态势?人工智能和智能增强终将走向何方?奇点来临时,人还会是自身命运的主宰者吗?本书将给你答案。

l 国际人工智能领域5大知名专家重磅推荐,《史蒂夫 乔布斯传》作者沃尔特 艾萨克森倾情推荐!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国际人工智能大会(IJCAI)常务理事、腾讯微信事业群技术顾问杨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地平线机器人科技创始人余凯,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吴甘沙,《史蒂夫 乔布斯传》作者沃尔特 艾萨克森倾情推荐!Nest联合创始人、iPod之父托尼 法德尔,美国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CEO奥伦 埃奇奥尼联袂推荐!

l 湛庐文化出品。

作者简介

约翰 马尔科夫

n 《纽约时报》高级科技记者,普利策奖得主,被誉为“硅谷独家大王”。他对互联网发展有着惊人的洞察力与敏锐度,他是最早对互联网进行报道的记者,将互联网誉为“信息时代的藏宝图”;并最早对首个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蠕虫病毒进行了报道。

n 有40多年的媒体从业经历,专注于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报道。他是报道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及时人,更是乔布斯等业界大咖极为信赖的记者。

目录

中文版序 智能机器时代的抉择

前言 是谦逊地生存,还是傲慢地死去

01 人与机器,谁将称王

无论机器人是否在现实世界帮助了我们,人工智能已经不可辩驳地日益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今时今日,麦卡锡和恩格尔巴特最为核心的冲突仍然悬而未决—— 一种方法要用日益强大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合取代人类;另一种方法则要使用相同的工具,在脑力、经济、社会等方面拓展人类的能力。需要再次注意的是,若软件和硬件机器人都足够灵活,它们最终都会变成我们在程序中为它们设计的模样。

◇ 比尔 杜瓦尔,在AI 和IA 中游走的及时人

◇ 两大阵营的奇点之争:主人、奴隶还是伙伴

◇ 人机交互,机器的终极智慧

◇ 悬而未决的伦理困境

02 无人驾驶汽车,将人类排除在外

DARPA 大赛是两个世界的分界线——在一个世界中,机器人被视作玩具或研究人员的玩物;而在另一个世界中,人们开始接受机器人能够在世界上自由移动的事实。如今,“半自动”汽车已经在市场上出现,它们给交通的未来开启了两条路—— 一条路配有更智慧、更安全的人类司机;而在另一条路上,人类将成为乘客。机器智能时代的到来

◇ 特瑟的自动驾驶汽车挑战赛

◇ 问鼎冠军,威廉 惠特克的复仇

◇ 塞巴斯蒂安 特龙,用科技重塑交通系统

◇ 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诞生

◇ 2014,无人驾驶汽车商业化元年

◇ Mobileye,无人驾驶汽车的另一种可能

◇ 应对分心,将人类排除在驾驶之外

◇ 手推车难题,是否选择“更小的恶魔”

03 跨越2045 年,人类将去往何处

随着机器学习能力的增强,它们日益呈现出了极强的独立性,而这一新机器时代正掀起一场十分严酷的工业革命,可以将一名工厂工人置于不被雇用的地步。奇点临近,到底谁才是人类命运的主宰者? 2045 年,对人类来说究竟将是艰难的一年,还是会掀起一场技术盛宴的一年,抑或是两种可能同时发生的一年?

◇ 诺伯特 维纳,一位科学家的反叛

◇ 技能错配,技术性失业的元凶

◇ 奇点临近,人类会否被机器取代

◇ 生产力之争,回归还是告别

04 从寒冬到野蛮生长,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

虽然很多人相信世界上及时个机器人Shakey 预示了人工智能的未来,但其商业化进程却不甚理想。20 世纪80 年代初,人工智能公司一家接一家地走向崩溃。现如今,新一波人工智能技术预示着新“思维机器”的出现。而随着微软、谷歌等公司的加入,新一波人工智能浪潮再次被唤起。

◇ 世界首个机器人Shakey,引爆人工智能大爆炸

◇ 约翰 麦卡锡,“人工智能”概念之父

◇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语音识别技术滥觞

◇ 汉斯 莫维拉克,人工智能最坚定的信徒

◇ 人工智能商业化的冬天

◇ 像人脑一样思考,人工神经网络出现突破

◇ 机器学习重燃人工智能研究

◇ 人工智能再现巨浪

05 以人为本,重新定义“机器”智能

在交互式计算的前50 年中,计算机更多的是在增强而非取代人类,人工智能遭遇了“滑铁卢”,很多人背离过往,将自己职业生涯的剩余时间贡献给了“以人为本”的计算,也即智能增强。他们“遗弃”了人工智能圈,将注意力从建造智能机器转到了让人类变得更聪明上。

◇ 人机共生,AI 与IA 重塑的新世界

◇ AI vs. IA,数十年的科学家大战

◇ “理性主义”与“以人为本”之争

◇ 拟人化界面,来自人机交互的冲击

◇ 软件助手,数字化生存之道

06 学会协作,人类与机器共存

马文 明斯基、杰夫 霍金斯和雷 库兹韦尔等多位电子工程师都宣称,实现人类级别的智能的方法是发现并整合那些人类大脑中隐藏着的认知的简单算法。这通常能制造出有用、有趣的系统。或许,与机器人交互的那种自由、放松之感,正是因为在连线的另一边并不是一个令人难以捉摸的人类。也许,这根本与人际关系无关,更多的在于是取得控制成为主人,或者,是成为奴隶。

◇ 让工具变成玩具

◇ 是伙伴不是敌人

◇ 虚拟机器人,更自由、更放松的人机交互

07 救援机器人,从模拟智慧到智能增强

霍姆斯泰德 - 迈阿密举行的机器人大赛让一件事情变得清晰起来,那就是,有两个不同的方向能够定义即将到来的人类与机器人的世界:一个迈向人机共生的世界,而另一个则在向着机器取代人类的方向发展。正如诺伯特 维纳在计算机和机器人的启蒙时期所意识到的一样,其中一种未来对于人类来说可能将是凄凉黯淡的,而走出这条死路的方法是将人类放置在设计环节的中心,重新塑造个人计算,把它作为增强人类智慧的终极工具。

◇ 从机械兽到机械展馆

◇ 仿生机器人,进入极端环境作业

◇ 安迪 鲁宾,移动机器人时代的预言家

◇ 谷歌的机器人帝国计划

◇ 巅峰之战:DARPA 机器人挑战赛

◇ 机械手,触摸的科学

◇ 加里 布拉德斯基,将机器视觉技术融入机械手臂之中

◇ 智能增强,以人类为中心重塑计算

08 收购Siri,苹果正式踏入智能增强阵营

收购Siri是乔布斯在为苹果铺平通向未来的道路——迎接将来人机交互的另一次重要转换。在计算机世界的一幕,乔布斯选择落地,径直走进了智能增强阵营:让人类控制他们自己的计算系统,站在了增强和合作的阵营。

◇ 收购Siri,乔布斯的一件事情

◇ 汤姆 格鲁伯,从建模知识到建模策略

◇ Intraspect,流星般的人机交互系统

◇ Web2.0,群体智慧改变一切

◇ 亚当 奇耶,下一个恩格尔巴特

◇ Siri核心创始团队的建立

◇ 携手苹果,让人类与机器优雅地合作

结语 选择,一切与机器无关

致谢

译者后记

在线预览

是谦逊地生存,还是傲慢地死去

2014 年春天,我把汽车停在临近斯坦福大学高尔夫球场的一家小咖啡馆前。当我从车里出来时,一位女士正将她的特斯拉电动汽车停进我旁边的车位。她下了汽车,把自己的高尔夫球车拿了出来,然后径直走向球场。这时,那辆球车就跟在她身后,请注意,是车“自己”跟着她前进。我有点儿吃惊,但当我疯狂地在谷歌上搜索“机器人高尔夫球车”时,却发现这种“小家伙”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这款名叫CaddyTrek 的机器人高尔夫球车的零售价是1 795 美元,而它不过是出现在硅谷高尔夫球场里众多奢侈物件中的其中一个而已。

机器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便宜的传感器、强大的电脑和人工智能软件能确保这些机器人变得更加自主。它们将帮助我们,也将取代我们。它们会像改变战争方式一样,改变医疗保健和老年人护理的现状。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在影视作品中,我们早已对机器人司空见惯了。但是,我们远没有为这一孕育之中的新世界做好准备。

撰写本书的想法要追溯到1999 —2001 年,当时我正在进行一系列采访,,这些采访汇成了《睡鼠说:20 世纪60 年代的反文化如何影响个人计算机产业》(What the Dormouse Said: How the sixties Counterculture Shaped the Personal Computer Industry)一书。我最初的研究是“反自传”(anti-autobiography)的一个例子。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在帕洛阿尔托(Palo Alto)附近长大,这里后来变成了硅谷的核心地带,但当一系列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组合起来,形成个人计算和现代互联网的基础时,我却搬走了。不过,我回来得很及时,见证了“将会席卷整个世界的计算时代的兴起”,它所到之处,一切都被改变了。几年以后,在进行睡鼠项目研究的时候,我发现了与早期的互动计算机系统设计者们的工作不同的内容。在信息时代刚刚揭开序幕的几年里,两位研究人员开始独立开发未来的计算形式,他们建立的实验室离斯坦福大学校园不算很远。

人工智能里程碑

1964 年, 曾提出“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概念的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约翰 麦卡锡(John McCarthy)开始着手研发一系列技术,试图模拟人类能力,他原以为这个项目在10 年内就可以完成。与此同时,在校园的另一边,一心打算“用自己的技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梦想家道格拉斯 恩格尔巴特(Douglas Engelbart)坚信,计算机可以被用来加强或扩展人类的能力,而非模仿或取代这些能力。他开始构建系统,使小组内的知识分子们可以快速地提高智力,协同工作。一位研究人员开始用智能机器取代人类,而另一位则开始扩展人类的能力。当然,他们的研究既存在联系,又互相排斥。这里存在的悖论是,同样的技术既

有可能延伸人类智力,也有可能取代人类。

在本书中,我探索了科学家、工程师和黑客们研究的“如何深化人与计算机间的联系”这一问题。在一些案例中我发现,设计师们坚持认为人工智能和“智能增强”(intelligence augmentation,IA)之间存在互相矛盾的关系。通常,这会被归结为简单的经济学问题。现在,对这种性能远超50 年前早期工业机器人的新机器人的需求正在不断上升,甚至在一些早已高度自动化的行业,比如农业中,一大批新型“农业机器人”正在驾驶拖拉机或收割机作业,从空中监管并提高农业生产率。

关于前面提到的悖论,研究人员还有许多深入的思考。以埃里克 霍维茨(Eric Horvitz)为例,他是微软人工智能项目的研究人员、医学博士,也是美国人工智能协会(AAAI)的前主席,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拓展人类的能力。他设计出了一些精密的机器人,它们可以充当办公室秘书,完成诸如追踪日程安排、招待访客的任务,并可以管理终端和排除干扰。他制造的机器人在增强人类的同时也在取代人类。

另外,生于德国的塞巴斯蒂安 特龙(Sebastian Thrun)是一位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和机器人专家(同时也是在线教育公司Udacity的联合创始人),他们都在打造一个将充满自动化机器的世界。作为谷歌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的创始人,特龙主导了无人驾驶汽车的设计,这项设计可能会在未来的某天取代数百万人类驾驶员——也许只有那些被拯救的生命和被避免的伤害才能证明这个项目的价值。

本书的主题是辩证地看待这些设计者的工作。他们制造出的系统既可以让人类变得更强大,也有可能取代人类。安迪 鲁宾(Andy Rubin)和汤姆 格鲁伯(Tom Gruber)的理论就体现出了最清晰的对比。鲁宾是谷歌机器人帝国最初的架构师,格鲁伯则是苹果Siri智能助手的主要设计师,他们都是硅谷最、最耀眼的明星,他们的工作都建立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鲁宾模仿了约翰 麦卡锡,格鲁伯则追随了道格拉斯 恩格尔巴特——或取代人类,或让人类变得更强大。

今天,机器人学和人工智能软件都在不断唤起人们对个人计算时代早期的回忆。正如业余爱好者们缔造了个人计算机产业,人工智能设计师和机器人学家对技术进步、新产品和它们身后的科技公司都抱有极大的热情。与此同时,多数软件设计师和机器人工程师在被问到自己的发明会带来什么潜在影响时都会感到不快,只能频繁地以幽默来转移话题,化解尴尬,但是,问题仍然是必要的。机器人发展中可没有“盲眼钟表匠”(blind watchmaker)。无论是增强还是自动化,都是由一个个人类设计师作出的设计决定。

尽管结果本身很是微妙,不容易分出黑白两面,但将一组人当作英雄、另一组人当成反派角色还是很轻松的。

人工智能关键思考

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之间,未来既可能是乌托邦,也可能是地狱,还有可能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某种世界。如果生活和自由的标准有机会得到提高,但是否值得以牺牲自由和隐私为代价呢?是否存在能够设计出这种系统的正途或是歧路?我坚信,答案就在这些设计师身上。

一组设计师设计出强大的机器人,让人们可以完成此前无法想象的任务,比如用于空间探索的编程机器人;而另一组人则研究用机器取代人类,比如设计出人工智能软件,让机器人可以为医生和律师的工作“代班”。有必要让这两个阵营找到互相交流的途径。我们如何设计这些日益智能的机器、如何与它们互动,将决定未来社会和经济的本质。这将不断影响现代世界的方方面面,从我们是否生活在一个阶层更加分明(或更加模糊)的世界,到身为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

目前,美国正处于一场关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就业、生活质量影响的崭新讨论之中。我们如今进入了一个很奇怪的时代——办公自动化已经开始动摇白领们的工作,就像20 世纪50 年代工人被机器所取代时一样残忍。“大自动化之争”(great automation debate)在50 年后回归,这与《罗生门》(Rashomon)中的某些场景如出一辙:所有人都看到了相同的故事,但每个人都以利己的方式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尽管有关计算机化造成的可怕影响的讨论甚嚣尘上,进入办公室工作的美国人数量仍然在增加。对来自美国劳工统计局的同一份数据进行分析后,分析师们作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预测:一个是工作的终结,另一个是新兴劳动力的复兴。无论劳动力是正在消亡还是转变之中,很明显,新到来的自动化时代正在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尽管有大量的相关消息,但是否有人真正掌握了科技社会的前进方向,我们仍不得而知。

尽管很少有人见过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些笨重的大型机,但仍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这些机器显露出了某种不祥的、不受人类控制的迹象。随后,在70 年代个人计算时代到来后,计算机变成了某种更为友善的存在——因为人们可以触摸到这些计算机,便开始觉得它们处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如今,物联网正在兴起,计算机开始再次“消失”,这次,它们开始融入人们周遭的一切,看起来就像拥有了魔法一样——现在,家里的烟雾探测器开始讲话,而且可以听得懂指令。我们的手机、音乐播放器和平板电脑都比几十年以前的超级计算机拥有更强的计算能力。

随着“无处不在的计算”时代的到来,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智能机器时代。在未来几年内,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将远远超过个人计算和互联网在过去30 年间已经对世界造成的改变。汽车可以无人驾驶,机器人可以完成快递员的工作,当然,还有医生和律师的。新时代为伟大的物理和计算力量带来了希望,但它也使半个多世纪前曾被提出的问题得以重构:我们还能控制这些系统吗,或者,它们会控制我们吗?

乔治 奥威尔(George Orwell)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充分论证。在《1984》一书中,奥威尔描绘了一个监视无处不在的国家,但他也写到,这种国家控制通过缩减人类的口语和书面语、增加表达的难度,进而约束社会对不同思想的接纳。他虚构出一种名为“新语”(Newspeak)的语言,这种语言可以有效地限制思想和自我表现。

看看互联网为我们提供的数以百万计的频道,乍看之下,今天的我们或许离奥威尔描述的噩梦还有十万八千里,但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智能机器正在为我们作出决策。如果这些系统只是提供建议,我们很难将其称为奥威尔提到的“控制”,但是,大数据的世界已经使互联网变得与10 年前大相径庭。

互联网延伸了计算所及之处,并改变了我们的文化。新的“奥威尔社会”呈现出一种更为柔性的控制。互联网提供了一些过去无法匹敌的新型自由,与此同时,也矛盾地让控制和监管得以延伸,这已远远超出了奥威尔最初理解的范畴。每一个足迹、每一句话语都被记录并被收集,完成这一工作的不是“老大哥”,就是一些正在成长的“小大哥”。互联网已经成为一项与文化的方方面面有密切接触的技术。今天,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能听懂我们说话,

完成我们发出的指令,摄像机或许也能通过它们的屏幕友好地凝视我们。即将来到的物联网时代正在将不显眼的、永远在线的、(可能)乐于助人的桌面机器人带入千家万户,就像亚马逊的语音助理Echo 和辛西娅 布雷齐尔(Cynthia Braezeal)的Jibo。

世界会像20 世纪60 年代的诗人理查德 布劳提根(Richard Brautigan)所描述的“慈爱机器”(machines of loving grace)一样成为“一个自由的世界”(a free world)吗?这里的“free”指的是“言论自由”(freedom of speech)还是“免费啤酒”(free beer)呢?在一个充满智能机器的世界里,回答这些问题的好方法就是理解那些正在创造这些系统的人们的价值观。

在硅谷,乐观的技术专家很乐意相信“创新”和“摩尔定律”这对双生力量足以说明所有科技进步的原因。很少有人能解释为什么某一项技术打败了其他技术、为什么某一项技术会崛起。这一观点是社会科学家提到的“技术的社会建构”(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他们认为是我们创造了这些工具,而非相反。

我们已经有了数百年使用机器取代体力劳动的经验,但是,取代白领工人和脑力劳动者的智能机器还是新现象。比起仅仅取代人类,信息技术还正在使某些体验民主化,这不仅是因为使用个人计算机让我们不再需要雇用秘书。例如,互联网和网络已经极大地削减了新闻业的成本,不仅颠覆了新闻产业,还在根本上转变了收集、报道新闻的流程。类似的技术还有音高修正技术,它已经可以让没有受过训练的人唱出美妙的歌曲,同时,一大批计算机化的音乐系统让所有人都能成为作曲家和音乐家。在未来,这些系统将被如何设计,预示着要到来的是一场伟大的复兴还是更加深邃的黑暗——在人们如今生活的世界里,人类所有的技能都要通过机器来传承。麦卡锡和恩格尔巴特的研究定义了一个新时代,在那里,数字计算机将像工业革命一样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

最近,一些实验为我们在理解机器对未来工作产生的影响方面提供了值得深思的事例(这些实验在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进行,保障了当地居民的基本收入)。这些实验的结果令人震惊,因为它们与“经济安全削弱了人们的工作意愿”这一主流观点相左。2013 年,在印度一个贫困村庄进行的一项实验保障了当地居民的基本需求,却得到了相反的效果。这些贫困的人们并没有安于自己得到的政府补贴,相反,他们变得更加负责、更有生产力。日后,我们很有可能有机会在及时世界进行一次类似的实验。基本收入的理念已经成为欧洲国家必谈的政治议题。1969 年,尼克松政府首先以“负所得税”的形式提出这一概念,目前,它尚未被美国政坛接受,但如果技术性实验变得日益普遍,这种局面将会发生改变。

如果未来的产业不再需要劳动力,将会发生什么呢?如果仓库管理员、废品收集员、医生、律师和记者都被技术取代,又会发生什么呢?当然,我们无法预知这样的未来,但是我猜想,社会也许会在未来发现人类并非生来就需要工作,或是会发现能创造价值的类似方式。新型经济将创造我们今天无法理解的工作岗位。科幻小说作家当然已经预见了这种未来。读读约翰 巴尔内斯(John Barnes)的《风暴之母》(Mother of Storms)或者查理 斯特罗斯(Charlie Stross)的《渐快》(Accelerando),都是了解未来经济可能模式的不错选择。

一个简单的答案是,人类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如果我们的基本需求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满足,那么我们将找出娱乐、教育和照料他人的新方式。这些答案或许很笼统,但这些问题正变得日益尖锐,即智能机器是会像盟友一样与我们互动、照料我们,还是会奴役我们?

在本书中,我将介绍不同的计算机科学家、黑客、机器人专家和神经科学家。他们都拥有相同的感觉,认为我们正在靠近一个感染点,在那里,人类将生活在机器的世界中,这些机器可以模仿人,某些能力甚至会超越人。他们对人类在这个新世界中的地位有着各种各样的感受。

21 世纪前50 年内,社会将作出艰难的决策,允许这些智能机器拥有成为我们的仆人、伙伴或主人的潜力。在20 世纪中叶计算机时代的开端,诺伯特 维纳曾对自动化的一种可能性提出警示:“我们可以谦逊地在机器的帮助下过上好日子,也可以傲慢地死去。”

现在看来,这不失为一次中肯的警告。

媒体评论

50多年来,人工智能既经历了初期的爆发式增长,又遭遇过发展的“寒冬”,而今终于迸发出了野蛮生长的态势。在软件技术获得极大发展的今天,所有人都将无法避开以下问题:人工智能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奇点来临时,人类将何去何从?《人工智能简史》一书的作者马尔科夫将会直击这些核心问题的本质,并为我们指明方向。

杨强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国际人工智能大会(IJCAI)常务理事,

腾讯微信事业群技术顾问,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在大数据时代,移动互联网催生了不计其数的数据量;而在机器人时代,万物互联也将使数据呈现暴增之势。随着数据的增长,机器智能的计算能力、深度学习能力、人机交互能力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它们也正在一步步取代重复性、低增值信息的人类劳动,这样看来,各个领域的产业跃迁将无法避免。那么终,机器人会成为我们的主人,还是伙伴?这一终极选择的答案就在《人工智能简史》一书中。

余凯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地平线机器人科技创始人

这是迄今为止完整、可读性的人工智能史著作。穿越AI(人工智能)和IA(智能增强)半个世纪恩怨的迷雾,一座座巨星的雕塑参差对立,历史纵深感和人文主义情怀跃出纸面。

吴甘沙

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

未来的机器人将会成为我们的伙伴还是弗兰肯斯坦的怪物?想知道答案,就要阅读这本书。正如马尔科夫在他引人入胜的叙述中阐释的那样,答案取决于我们自身。

沃尔特 艾萨克森

《史蒂夫 乔布斯传》作者

我们应该如何平衡“机器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和“机器能在帮助我们做自己上做些什么”这两大问题?毫无疑问,马尔科夫给出了这一技术时代核心问题的答案。

托尼 法德尔

Nest联合创始人,iPod之父

我将这本书视作一部惊悚的间谍片,是因为人类的命运正在其中上演,而且马尔科夫的描述也是如此迷人。

奥伦 埃奇奥尼

美国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CEO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