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语文德智融合实践探究图书
人气:102

语文德智融合实践探究

德智融合 语文探究

内容简介

研究推进过程中旨在探索小学、初中、高中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语文与历史、美术、英语等学科的综合育人功能,从增强科学性、把握规律性、提升整体性的角度,破解语文学科实施德育纵向衔接不足、横向贯通不够、教师育德意识不强等现实问题,开展了语文学科、跨学科等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初步形成了一些有效经验和具体做法。

编辑推荐

本书旨在探索小学、初中、高中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语文与历史、美术、英语等学科的综合育人功能,从增强科学性、把握规律性、提升整体性的角度,破解语文学科实施德育纵向衔接不足、横向贯通不够、教师育德意识不强等现实问题,开展了语文学科、跨学科等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初步形成了一些有效经验和具体做法,对实践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上海市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是主张通过语文学科德育研究,培养市级德育骨干教师,为产生一批市级、全国级学科德育名师夯实基础的基地。开展相关学科加强德育的途径与方法、相关学科德育与教师自身专业化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目录

及时章研究概述

第二章实践探究之纵向衔接

及时节学科德育内容维度:政治认同

豪情振笔绘盛典

——《开国大典》学科德育教学案例刘新春/15

从常识到逻辑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学科德育教学案例沈一敏/19

科学家精神背后的革命家情怀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科德育教学案例张帆/26

逻辑之光映澈思想之境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科德育教学案例朱浩真/33

万众期待听“春”声

——《春天的故事》学科德育教学案例王志江/43

语文德育的理性思考

——《春天的故事》学科德育教学案例 刘吉朋/50

情到深处语复淡向死而生筑心路

——《为了忘却的记念》学科德育教学案例金薇/61

第二节学科德育内容维度:国家意识

“雄辩”中的大境界

——《晏子使楚》学科德育教学案例景洪春/70

碧血丹心写春秋

——《苏武牧羊》学科德育教学案例陆素英/76

景美物美人更美

——《美丽的西双版纳》学科德育教学案例郑熙彦/84

一汪清泉涌真情

——《泼水节的怀念》学科德育教学案例陈江燕/89

一场精彩对话,满腔爱国热忱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学科德育教学案例李长刚/94

怎一个“壮”字了得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学科德育教学案例杜梦溪/101

品语言理矛盾,夯铸国家尊严

——《虎门销烟》学科德育教学案例杨洁/109

情理交融的忧患抒写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学科德育教学案例冯海燕/118

进退有节真贤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科德育教学案例江练/126

如诗如画中的无限憧憬

——《哦,香雪》学科德育教学案例吴建英/132

“小草”的理想和尊严

——《哦,香雪》学科德育教学案例黄霄妹/142

扎根于美国梦的黑人梦

——《我有一个梦想》学科德育教学案例付雅辉/150

我们怎样读懂马丁 路德 金的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学科德育教学案例李孝华/159

第三节学科德育内容维度:文化自信

感象形字造字之奇悟汉字姿态之妙

——《象形字真奇妙》学科德育教学案例钱玉华/166

悄然播种无声育人

——《程门立雪》学科德育教学案例吴燕蓓/170

从一座桥步入传统文化的河

——《赵州桥》学科德育教学案例谈永康/175

点亮信仰之灯

——《清贫》学科德育教学案例陆宏亮/182

革命的乐观精神和文学的浪漫抒写

——《老山界》学科德育教学案例满晓晗/187

体会铺排说理,接通古今忧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科德育教学案例向明雄/198

三元一体的诗性表达

——《安塞腰鼓》学科德育教学案例陶成/205

从语言品味中破译古建筑的文化密码

——《晋祠》学科德育教学案例滕明/212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七根火柴》学科德育教学案例 金叶/221

情感激流中的独特言说

——《白莽作〈孩儿塔〉序》学科德育教学案例李琳/229

忠孝两全背后的语言智慧

——《陈情表》学科德育教学案例董鹏/236

网络语言与语言的粗鄙化

——《优雅的汉语》学科德育教学案例张林/244

美哉!斯言

——《优雅的汉语》学科德育教学案例李金财/251

第四节学科德育内容维度:公民人格

爱的教育如影随形

——《小乌鸦爱妈妈》学科德育教学案例金羿/261

诚以立身

——《宝镜》学科德育教学案例陈菊/265

深沉的母爱

——《慈母情深》学科德育教学案例金海红/271

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兰芳练功》学科德育教学案例严萍/278

带的不只是尺子

——《带着尺子去钓鱼》学科德育教学案例朱建萍/282

理清论证思路,敬畏社会公理

——《对人类社会公理的敬畏》学科德育教学案例唐伟/290

品言观行明礼信

——《陈太丘与友期》学科德育教学案例陈涛/297

细寻心迹:感童心,悟诚信

——《一千张糖纸》学科德育教学案例赵佰红/307

诚信尽责真君子

——《〈新序〉二则》学科德育教学案例马玉文/313

尊重个体平等待人

——《邂逅霍金》学科德育教学案例袁雯/317

邂逅霍金,邂逅尊重

——《邂逅霍金》学科德育教学案例 贺佳妍/326

拨开“附着”见本质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学科德育教学案例范奎/336

生命不可重复,相逢即是有缘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学科德育教学案例孙家新/346

第三章实践探究之横向贯通

及时节语文学科与艺术学科

情满于山意溢于海

——《终南山》学科德育教学案例华蕾/357

“诗中有画”的情意美

——《终南山》学科德育教学案例彭学军/362

词曲以梦为马青春一路向前

——《以梦为马》学科德育教学案例刘芳/367

从民族艺术的个性中寻找中国电影的突破

——《水墨动画的启示》学科德育教学案例 陆晨虹/372

第二节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

天下兴亡的匹夫之责

——《秦晋殽之战》学科德育教学案例冯菁刘光英/376

第三节语文学科与英语学科

细碎的星光,是生的伟大

——《老人与海》学科德育教学案例范爱华安卓/386

第四章理性思考

及时节小学语文学科育人之道:重在培养兴趣谈永康/397

第二节披文入情,循情入理

——浅谈初中语文学科德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路径满晓晗/402

第三节由情入理,让体验与思辨指向语文素养的建构向明雄/407

第四节展现“情中寓理”的语文课堂朱浩真/414

第五节由理促情,润物于无声

——高中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方式浅谈范奎/418

第六节从“明理之道”走向“情理共生”

——浅谈高中语文德育实施路径金薇/423

在线预览

情到深处语复淡向死而生筑心路

——《为了忘却的记念》学科德育教学案例

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 金薇

[学科德育内容纬度]

政治认同——发展道路

[文本出处]

沪教版高中语文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

[教学研究]

一、学生阅读困惑

(一)“忘却”与“记念”是矛盾的词语,放在一起想表达怎样的情感?

(二)多次运用省略号,以及“现在我懂了”“原来如此”之类的欲言又止的话语,究竟想说什么?

(三)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写“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就逃走”?这似乎不符合鲁迅先生的斗争精神。

(四)在回忆白莽时,写了三次相见、两次通信、两次送书、三次被捕,写得很细碎,作为写作高手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法来写革命者?

(五)“我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文中为什么要重复两遍?

二、文本教学价值

文本教学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共性,但更在于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个性。文本的个性是其“独特处”,经典文本之所以经典便在于“独特”。在发现文本个性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完成“沉进文本——辨析细微——探求用意”的过程。

在文本教学价值确定时不妨把文章放在时间轴中来观照,或许能有一定的发现:1931年2月7日,五烈士牺牲后,鲁迅先生撰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来表达心中的悲愤;烈士遇难两周年撰文《为了忘却的记念》;烈士遇难五周年之后,鲁迅又在《写于深夜里》一文中重提左联五烈士事件,为柔石等人的“暗暗的死”而深感悲痛。

那些年,鲁迅先生该是目睹了不少流血事件的发生,他的文字间自然是有对烈士们的怀念和尊敬之情,当然,也有对反动派屠杀革命作家的恶劣行径的憎恶之情。可是,左联五烈士事件为什么如此久久地萦绕鲁迅先生的内心?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一切大作家、大学问家在关注现实的同时又是超越现实的,鲁迅先生便是如此。他的作品尤其是杂文似乎总是有两个层面:具体的现实的针对性和超越具体对象的概括性。《为了忘却的记念》正是以怀念死者为话题,鲁迅先生于文字间除了表达显性的情感——对烈士的怀念和尊重,对杀人者强烈的谴责,更是用自我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些为理想而献身的青年人深沉的爱,以及对“革命和牺牲”的反思——“其实革命是并非教人死而是教人活的”。(《二心集》)

鲁迅先生以独特的写法来呈现其独特的想法。其一,用笔平淡但平淡中寄予深情。在写法上主要是运用记叙,偶有抒情和议论,多少有点“叙显议隐”的味道。比如写白莽时,以他人的《白莽印象记》起笔,继而回忆他和白莽的交往——三次见面、两次通信、两次送书。从及时封信说鲁迅太冷到第三次出狱时,白莽直奔鲁迅家。其中的情感无须明言,读者已经从这前后的转变中感受到了。比如回忆柔石时亦是写了一些平常事,写其“台州式的硬气”以及性格中的“迂”。

其二,刻意设置矛盾,欲言又止地表达。题目“为了忘却的记念”就是一组矛盾,忘却在鲁迅先生看来是一种逃避,真正的猛士是不会的。但是,选择记得一切,直面一切却又将面临生命之弦不堪承受的忧惧和悲愤。这是一个两难选择,为了忘却恰恰是不能忘却。又如文章中多处用省略号,省略号处的空白和前文呈现出深厚的感情形成了矛盾。而细读揣摩这矛盾,我们可以体会到“说而不说”的痛苦煎熬。

《为了忘却的记念》文本教学价值定位如下:从“叙显议隐”的写法入手,还原鲁迅先生眼中的烈士,感受左联烈士为理想而献身的执着精神。体会欲言又止、设置矛盾的行文方式背后的悲愤情感,以及鲁迅先生主张韧性斗争的革命观。

三、德育关键载体

从文字进入,可抵达文章的真意,只有明了文章的真意,才可体悟其中的情感和思考。任何标签式的解读都有可能远离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悲愤之情是学生直接从文章及时段中便可找到的,而让学生明白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如此悲愤,什么样的人让鲁迅先生久久怀念,了解这些才有可能理解并认同。

因此,首先可以从学生课前提问入手,为什么琐碎平常地写烈士?带着这个问题走进看似平淡琐碎的记叙与描写,还原烈士的形象,体会鲁迅先生藏于字里行间的情感。比如对柔石的描写有两处,可以让学生对这两句细细品读体会:

(1)他相信人们是好的。……他就前额亮晶晶的,惊疑地圆睁了近视的眼睛,抗议道,“会这样的么?——不至于此罢?……”

(2)后来他对于我那“人心惟危”说的怀疑减少了,有时也叹息道,“真会这样的么?……”但是,他仍然相信人们是好的。

从文字间可以看出鲁迅先生“记念”中的烈士是那样单纯,而先生对青年人更多的是近乎长辈式的爱。何以用琐碎的笔来写烈士?原来是情到深处语复淡,平常之事量非轻。

其次,鲁迅先生对青年被杀害的悲愤又是如何体现在文章中的?“原来如此!……”无疑是这篇课文德育的第二处抓手。“原来如此”四个字和一个惊叹号、一个省略号组合在一起,独立为段。形成了一组召唤结构。鲁迅这样的空白化处理颇有深意。“原来如此”到底包含了哪些内容?在此之后为什么既没有抒情也没有议论,而只是简单的省略号呢?这个短句的语言有一种张力,值得课堂为之停留。

联系上文可以看出,革命者没有意识到被杀的命运,鲁迅先生也没有想到这样的结局。意料之外的结果传来,鲁迅先生很震惊,然而敌人的卑劣狠毒又在他的意料之中。

然而,这种悲愤的情感竟然不能说。为什么“不能言说”,文章中多次出现类似文句,“不敢”“不愿”“不屑”“隐约其辞”“不明不白的地方”“但怎样的案情,却谁也不明白”“其时传说也更加纷繁”“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算是只有我一个人心里知道的柔石的记念”“要写下去,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

“原来如此”的背后有着如此丰富的内涵,而学生在揣摩体会的过程中对那个时代、那些人、那些情感将有更为直观的感受,而不仅是“贴标签”式的接受。

面对青年的牺牲,鲁迅先生因各种因素只能独自悲愤,不仅仅是因为统治者的禁锢,还在于鲁迅先生对青年牺牲价值的看法难以和当时左联的一些人看法一致。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有点难,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高僧坐化”的例子,在这个典故的运用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韧性的革命观——只有热血青年还活着,中国的革命才有希望,活着是为了更好的斗争。

“原来如此”四个字不仅是对左联五烈士事件的悲愤之情,它也将这三十年间所见的青年人被屠杀的悲愤感一起激发出来,如文章所说“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生与死”的价值思索、悲愤之情伴随着孤独感时时侵袭着这位革命者的心,这样的折磨不忘却意味着痛苦,忘却了又怎对得起死者,这样的矛盾一直纠缠着鲁迅。

标题“为了忘却的记念”以看似矛盾的词语组合,其中汇集各种意味,值得探讨:有对反动派“瞒”和“骗”的愤怒,有对国民健忘大脑的提醒,有对作者自己放下精神重负轻装上阵的激励,有对这些年来革命的反思……

四、课堂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应该以学情为起点,尊重学生学习的状态。鲁迅先生的文章尤其是长文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是有一定困难的。

课前预习时,主要让学生将阅读时的各类问题记录下来,课堂主要是解决学生没有读明白的内容,或者是看似读明白实则未读懂的内容。因此,整理出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寻找核心问题是课堂学习开展的前提。

课堂学习分以下环节开展:

课堂开篇先设计阅读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鲁迅先生三次写文章纪念左联五烈士,仅仅是因为怀念吗?同时,悬念的设计也是希望培养学生“审辩式”阅读习惯。

“寻常之笔量非轻”——认识并了解鲁迅先生笔下的青年烈士。课堂问题设计:你对鲁迅先生笔下的哪位烈士印象深刻?为什么?以此看似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关注“叙显议隐”的写法,体会塑造人物的写法。同时,解决学生提出的第四个问题。

“情到深处语复淡”——挖掘文字背后鲁迅先生想说而没有说出的,体会其中蕴藏的悲愤之情和韧性斗争的思考。课堂问题设计:本文除了“悲愤”这个词外还有哪些词语能够表达鲁迅先生对左联五烈士事件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原来如此”,带着情感朗读这段文字,以期让学生揣摩并体会其丰富内涵。之后,请学生联系全文,解读“原来如此”,并且用一段文字来表达自己读出的“原来如此”。此处是读写结合的一个点,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想表达的内容,在文字表达中与作者对话。简短平静之语背后隐藏着鲁迅先生的大爱和大恨。同时,兼顾学生的第二个问题和第五个问题。

“矛盾的用语执着的心”——重新认识“为了忘却的记念”。课堂问题设计:为标题断句,“为了/忘却的记念”或是“为了忘却/的记念”,并陈述理由。以小组讨论形式开展,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加深对鲁迅先生写作意图的理解。并且从“人”的角度认识那些青年人和鲁迅先生。了解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是如何在精神信仰之下行走人生的,也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在风雨飘摇的时代是如何以韧性对抗时间和民众的忘性,以真实客观且不失清醒的态度审视“生与死”的价值。过程中穿插解决学生的及时个问题和第五个问题。

作业设计(自选):1. 矛盾用词法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比较突出,请结合本文或另选一作品,赏析这一写法的效果。2. 结合本文的学习,写一篇随笔《读鲁迅》。

[教学片段]

师:鲁迅先生极压抑地写着文字,同时选用烈士的书信,让读者来认识一群单纯的中国好青年。然而,这些青年又有着怎样的命运呢?

生17:死了。

师:死了,好简单的词。鲁迅先生是怎样写的?

生(读课文):“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

师:你们从这段文字里读出了什么信息?接下去按理说应该要抒情了,但是仅用了“原来如此!……”。(学生沉寂)

师(引导):注意他们的身份,被抓有理由吗?有没有确切的消息?被枪毙的理由有吗?被枪毙的时间明确吗?中了十弹意味着什么?

生18:当局无情、残忍,非要置青年学生于死地。

师:“原来如此!……”究竟包含着些什么?

生19:震惊,联想。

师:联想?我们先搁一下。

师(范读):“原来如此!……”

生20:愤怒。

师:为什么愤怒?

生21:没有理由被杀,而且是好的青年作家。当局者很残忍。

生22:还有两种无奈。一种是世道昏暗,另一种是自己作为朋友无能为力。

师:好像省略号还没有关注,前面同学说是联想,大家赞同吗?

生23:我不同意,我个人认为是像向秀的《思旧赋》那样敢怒而不敢言的情况。

师:文章中是如何表达的?

生23:说不下去了。不敢说。

师:为什么敢怒而不敢言?

生24:世道不好。

师:文章如何说的?在牺牲的当夜,鲁迅先生如何说的?

生24:在中国禁锢得很厉害。

师:两年过去了,禁锢依然如此,文章说“还是如此”。

师:作者写青年作家从“大爱”角度去写,而他如此深爱着的中国青年最终却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去。能体会其中的“悲愤”一词吗?不光是愤怒,还有一种悲哀——敢怒而不能说,这些文章不少都是发于海外的杂志,在国内无处可说。

师:花了这么多的笔墨写大爱和悲愤,可是为什么说是“为了忘却的记念”?到底是记念还是忘却?很多人都提了这个问题,回去有没有想过?

(呈现PPT:两种断句方式)

生25:表面上是为了忘却这个记念,但实质上是为了记念这段快要被忘记的历史。我赞同的是及时种“为了/忘却的记念”。

师:他的说法有没有道理?书上提到了几种杂志的态度——不敢、不愿、不屑。而且知道五烈士遇难事情的人多吗?

生(若有所思):不多。

师:你认为这段历史很容易被忘记,所以鲁迅先生要重提。对吗?

生25:是的。

师:有没有其他的看法?

生26:忘却是被迫的忘却,就算是一个人记住了这段历史也没有什么用。

师:鲁迅先生于是索性把这段历史忘掉?

生26:不是的,是想用这种被迫忘却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的黑暗,激起更多人的爱国热情。

师:文章有没有相关的文句表达?

生26:文章倒数第二句话“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师:我是否可以理解为鲁迅先生索性放弃?

(生26迟疑)

师:你先坐下,再想想,再说。

生27:革命的道路很长,我们要暂且放下内心的悲痛,化作力量更好地去革命。

师:说得很好,文章里面也有类似意思的表达,鲁迅先生说的要摆脱的正是“悲哀”,化悲痛为力量。

师:那么这两种断句的方法及理解是否只能取其一呢?我看了不少教学设计,似乎只能取其一。然而,今天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都能成立。我有相关的历史资料可以支撑各位的理解。

(呈现PPT:1. 在“左联五烈士”事件后左联内部分化,遗忘历史的现象已经很明显。2. 参看许广平、冯雪峰的相关回忆资料。)

两个说法都找到了理据支撑,比如鲁迅先生的痛苦确实无法自拔,在这篇文章里也有表达。“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埋”是怎样的感受?

生:窒息,深陷其中,无法承受。

师:一个人要继续走下去,一定要摆脱痛苦,轻装上阵。两种尽管看似不同的断句和理解,但是指向是共同的。

生28:指向中国的未来。为中国未来作更好的贡献。

师:文章里怎么说的?

生28:“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教学评议]

预习设计在教学逻辑中的积极应用

上海市第二中学袁雯

教材并不常变,学生却一届一届不相同,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面临着如何在不变的文本中选择适合当下学生的内容和方法这一问题,深入分析,也就是要理清作者的文本逻辑、学生的阅读逻辑和教师的教学逻辑三者之间的关系。金薇老师的《为了忘却的记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从作者的文本逻辑来看,这是一篇深邃隽永的怀人记叙散文。鲁迅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祭日,将心中久蓄的悲愤抒发出来,以悲愤感情的流动为线索,串联点滴人事,诗文并茂,充分表达“忘却”的主旨:化悲痛为力量,继续与敌人斗争。而作为一篇经典,文本本身可以教学的内容很多,那么怎么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呢?这就涉及学生的阅读逻辑的问题。

学生在面对文本时自然的阅读顺序,一般是从头至尾读下来,阅读过程中不排除在某些地方停留时间长一点,在某些地方停留时间短一点,或者偶尔跳跃和回看。在对文本有了及时印象后,有意识地深入理解、品味文本时会产生对文本的再读顺序,这时学生会比较多地停留在某些段落和语句,这就是学生的关注点,以此可以作为教学的切入口。而大部分学生自发阅读时可能只停留在对文本的及时印象,而不去仔细品味、深入思考,那怎么推动学生去深入阅读,同时知道学生的关注点呢?金老师在《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教学设计中用表格形式的预习作业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金老师在预习作业的设计中引导学生从“记念对象”“与鲁迅先生的关系”“概括记叙的事情”和“鲁迅先生对其印象”四个角度去阅读这篇较长的文本,聚焦文本中的关键之处。结合教学设计我们不难发现,在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完成预习作业的这个表格时,学生对文本的关键信息的把握已经很到位了,在课堂上完成及时部分“认识鲁迅先生笔下的青年烈士”这个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此处,金老师再举重若轻地顺势总结出这看似寻常的文字间却体现出鲁迅先生对青年人的大爱,点明“寻常之笔量非轻”的写作特色。接着金老师通过PPT展示两封狱中来信,提出问题:这样的青年却如此死了,鲁迅先生是如何表达的,自然而然地将学生的眼光聚集到“原来如此!……”的讨论中,这样也使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对作者的认识更进一步了。挖掘出了这个有代表性的文字与标点符号背后作者想说而没有说出的内容,体会到了其中蕴藏的悲愤之情和韧性斗争的思考,传达出了文本“情到深处语复淡”这一特色。通过这一预习作业的精心设计,金老师顺利地完成了以文本逻辑为基础,关注学生的阅读逻辑从而展现教师强大的教学逻辑的过程。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