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经典文集图书
人气:27

列夫·托尔斯泰经典文集

  • 所属分类:图书 >外语>FOR 老外>名人与名著  
  • 作者:(俄罗斯)[列夫]?[托尔斯泰]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020102747
  •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4
  • 印刷时间:2015-01-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1349
  • 纸张:轻型纸
  • 包装:精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战争与和平(上下)》

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目前一部不朽名著。作家以一八一二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本书具有史诗的气魄,画面广阔,人物众多。书中既有俄国和西欧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又有故事情节的虚构;既写了金戈铁马、刀光血影的战斗,又写了安逸宁静的日常生活;既有慷慨激昂的议人论世,又有细腻婉约的抒情述怀。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写尽了各种人情世态。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称这部小说为"伟大作家的伟大作品",说从中可以"更加直接和更加地了解俄罗斯人民的性格和气质以及整个俄国生活",读它"胜过读几百部有关民族学和历史的著作"。

《复活》

《复活(精)》(1889―1890)是列夫 托尔斯泰思想艺术的总结。作品以一起真实的刑事犯罪案为基础,通过描写男女主人公复杂曲折的经历,展示了俄国当时社会的黑暗,在对政府、司法、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刻批判的同时也在宣扬不以暴力抗恶和自我修身的说教。

《安娜 卡列宁娜》

《安娜 卡列宁娜(上下)(精)》是俄国文学巨匠列夫 托尔斯泰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事件,严肃地讨论了当时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情节围绕着两条平行而又紧密相联的线索展开:一条是女主人公安娜与青年军官弗龙斯基的爱情、婚姻和家庭故事;一条是托尔斯泰的自传性主人公列文的精神探索以及他和基蒂的爱情婚姻生活。色调比较阴郁,人物的矛盾斗争激烈,心情紧张而惶恐,全书闪现出宿命的预感和死亡的阴影。作者常用内心独白等手法对人物复杂的心理过程作细微的刻画,细节描写更加引人入胜,叙述风格多彩多姿。

作者简介

《战争与和平(上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他的作品包括文学、宗教、哲学、美学、政论等著作,反映了俄国社会的一个时代,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复活》等。

《复活》

列夫 尼古拉耶维奇 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小说家、评论家、剧作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托尔斯泰出身于名门贵族,享受着优越的家庭条件。他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由姑妈抚养长大。

托尔斯泰自幼就开始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但是他并不喜欢上流社会的生活,他将全部精力与情感寄托于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多描写俄国革命时期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流"的作品。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一个地主的早晨》等。

《安娜 卡列宁娜》

列夫 尼古拉耶维奇 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小说家、评论家、剧作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托尔斯泰出身于名门贵族,享受着优越的家庭条件。他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由姑妈抚养长大。

托尔斯泰自幼就开始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但是他并不喜欢上流社会的生活,他将全部精力与情感寄托于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多描写俄国革命时期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流"的作品。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一个地主的早晨》等。

目录

《战争与和平(上下)》

《复活》

《安娜 卡列宁娜》

[注]本套装以商品标题及实物为准,因仓位不同可能会拆单发货,如有需要购买前可联系客服确认后再下单,谢谢!

在线预览

《战争与和平(上下)》

安娜?帕夫洛夫娜的晚会开足了马力。纺锤从四面八方发出连续不断的均匀响声。在这辉煌绚丽的交际场中,只有我的姑母和坐在她身旁的一位瘦削的、哭丧着脸子、上了年纪的妇人显得不大谐调。除了这两个人外,客人们分成三组。在男人占多数的一组里,神甫是中心人物。年轻人那一组的中心人物是瓦西里公爵的女儿――美人海伦公爵小姐和小博尔孔斯卡娅公爵夫人,她俊俏秀丽,肤色红润,但以她的年龄来说,显得太胖了些。第三组是以莫特马尔子爵和安娜?帕夫洛夫娜为中心。

子爵眉清目秀,文质彬彬,是个可爱的年轻人。他显然以名流自居,但为了表示有教养,不论什么场合他都十分谦让,俯首听命。安娜?帕夫洛夫娜显然是要利用他来款待客人。办事漂亮的领班都会献上一盘倘若有人在肮脏的厨房里见过就不想吃的牛肉,当作一道特别的好菜,安娜?帕夫洛夫娜今天晚上正是这样,她先献出子爵,然后献出神甫,作为两道特别的珍馐美味招待客人。莫特马尔那一组立刻谈起昂吉安公爵①被害的经过。子爵说,昂吉安公爵死于自己的宽宏大量,而波拿巴的怨恨是别有原因的。

"真的吗!子爵,讲给我们听听吧。"安娜?帕夫洛夫娜说,觉得这.句话有点像路易十五的腔调,因此感到很高兴。

子爵鞠躬表示服从,并且谦恭有礼地微微一笑。安娜?帕夫洛夫娜让客人把子爵围在中间,并且请大家都来听他讲故事。

"子爵本人就认识那位公爵。"安娜?帕夫洛夫娜对一位客人低声说。"子爵是个了不起的讲故事的能手。"她对另一个人说。"一眼就看得出是上流社会出身的人。"她对第三个人说。于是,子爵像一盘点缀着生菜的热腾腾的煎牛里脊,以优雅和对他有利的方式被端出来奉献给在场的人。

子爵嘴角含着机智的微笑,就要开始讲故事了。

"到这里来,亲爱的海伦。"安娜?帕夫洛夫娜对坐在稍远的另一组的中心人物美丽的公爵小姐海伦说。

海伦公爵小姐微微含笑;她站起来,脸上始终带着进入客厅以来就带有的那种绝代佳人的微笑。当她从闪开让路的男人们中间穿过时,她那缀有常春藤和青苔花边的素白礼服发出????的声音,白净的肩膀、光泽的头发和璀璨的钻石都光彩夺目,她径自朝安娜?帕夫洛夫娜走去,眼睛不看任何人,但对所有的人都笑容可掬,仿佛她把欣赏她的身材、丰腴的双肩和装束入时的十分裸露的胸脯和背脊的美的权利慷慨大方地赐予每个人,仿佛给舞会带来全部光彩的也是她。海伦真是太漂亮了,她身上不仅毫无卖弄风情的意味,而且相反,仿佛她为自己无可置疑的、其魅力之大足以征服一切的美貌,感到不好意思。仿佛她宁愿减少自己的美的魅力,可就是办不到。

"好一个美人!"看见她的人都这么说。当她在子爵对面坐下,仍然带着始终不变的微笑注视着他的时候,子爵仿佛被一件不平凡的东西所惊倒,他耸了耸肩,垂下眼睛。

"夫人,面对这样的听众,我担心讲不好呢。"他低下头来,微笑着说。

公爵小姐把裸露的丰满的手臂倚在小桌上,她认为没有必要说话。她含笑等待着。在讲故事的全部时间,她直挺挺地坐着,时而看看轻轻地倚在桌边的丰满的美丽的手臂,时而整整钻石项链,看看更加美丽的胸脯;她整理了几次衣服的皱褶,当故事讲到动听的时候,她回头望望安娜?帕夫洛夫娜,立刻露出和女官一致的表情,然后又安闲自在地浮出容光焕发的微笑。娇小的公爵夫人也跟着海伦从茶桌旁过来了。

"等一下,我要拿我的手工。"她说。"您怎么啦?您在想什么?"她转身对伊波利特公爵说,"请把我的手提包拿来。"

公爵夫人微笑着和大家说话的时候,已经给她腾出位子,她坐下来,愉快地整了整衣裳。

"现在我坐好了。"她说了一句,就请求开始讲故事,一面又做起她的针线活来。

伊波利特公爵把手提包递给她,跟着她走过去,把圈椅移得离她更近一些,在她身旁坐下。

令人惊奇的是,这位可爱的伊波利特和他美丽的妹妹长得相像,而尤其令人惊奇的是,虽然相像,但他却丑得出奇。他的脸型和妹妹的一样,但妹妹那种乐天的、自满自足、洋溢着青春活力、永驻不变的微笑和体态非凡的古典美,使她光艳逼人;相反,哥哥那副面容却呆滞阴沉,老是有一种自以为是和不满的表情,身子又瘦又弱。眼睛、鼻子、嘴巴挤在一起,变成一副莫名其妙、枯燥无味的鬼脸,而手脚总是摆出不自然的姿势。

"是不是讲鬼的故事?"他说。他在公爵夫人身旁坐下,连忙把长柄眼镜举到眼上,仿佛没有这副眼镜的帮助他就不能说话似的。

"不是,亲爱的。"讲故事的人吃了一惊,耸耸肩,说。

"因为我就讨厌鬼的故事。"伊波利特公爵说,从他说话的语调可以看出,他说了这话之后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P11-13

《复活》

《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二十一节至第二十二节:"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么?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

《马太福音》第七章第三节:"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约翰福音》第八章第七节:"……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路加福音》第六章第四十节:"学生不能高过先生,凡学成了的不过和先生一样。"一

尽管好几十万人聚集在一块不大的地方,而且千方百计把他们居住的那块土地毁坏得面目全非,尽管他们把石头砸进地里,害得任什么植物都休想长出地面,尽管出土的小草一概清除干净,尽管煤炭和石油燃烧得烟雾弥漫,尽管树木伐光,鸟兽赶尽,可是甚至在这样的城市,春天也仍然是春天。太阳照暖大地,青草在一切没有除根的地方死而复生,不但在林荫路的草地上长出来,甚至从石板的夹缝里往外钻,到处绿油油的。桦树、杨树、稠李树生出发黏的清香树叶,椴树上鼓起一个个正在绽开的花蕾。寒鸦、麻雀、鸽子像每年春天那样已经在欢乐地搭窝,苍蝇让阳光晒暖,沿着墙边嗡嗡地飞。植物也罢,鸟雀也罢,昆虫也罢,儿童也罢,一律兴高采烈。惟独人,成年的大人,却无休无止地欺骗自己而且欺骗别人,折磨自己而且折磨别人。人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并不是这个春天的早晨,也不是上帝为造福众生而赐下的这个世界的美丽,那种使人趋于和平、协调、相爱的美丽;人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却是他们硬想出来借以统治别人的种种办法。

因此,省立监狱办公室里的人认为神圣而重要的,就不是所有的动物和人都在领受的春天的恩情和欢乐,他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却是前24小时收到的一份编了号码、盖着官印、注明案由的公文,那上面要求今天,四月二十八日上午九时以前,务须把三名看押在监而且受过侦讯的犯人,一男两女,送到法院受审。在那两名女犯当中,有一名是主犯,必须单独押送。于是现在,四月二十八日上午八点钟,遵照那个指令,看守长走进了女监的昏暗而恶臭的长廊。跟着他走进长廊的是一个女人,脸容疲惫,鬈发花白,穿着制服,袖口上镶着金黄色的丝绦,拦腰系一根蓝边的腰带。这是女看守。

"您是来提马斯洛娃吧?"她问,跟值班的看守长一起走到长廊上一个牢门跟前。

看守长哗啷一响开了铁锁,拉开牢门,顿时有一股比长廊上还要臭的空气冲出来。他吆喝一声:

"马斯洛娃,过堂去!"说完,他又关上牢门,等着。

就连监狱的院子里也有新鲜的郊外空气,令人精神爽快,这是由风刮进城里来的。然而长廊上的空气却饱含着伤寒病菌,充满粪便、焦油、腐物的臭气,凡是新来的人立刻感到萎靡不振,心境郁闷。女看守虽然已经闻惯恶劣的空气,可是乍从院子里走进来,也还是生出这样的感觉。她一走进长廊,就忽然感到疲乏,困倦。

牢房里响起忙乱的声音,那是女人说话声和光着脚板走路的响声。P5-6

《安娜 卡列宁娜》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奥布隆斯基家里一切都混乱了。妻子发觉丈夫和他们家从前的法国女家庭教师有暧昧关系,她向丈夫声明她不能和他再在一个屋子里住下去了。这样的状态已经继续了三天,不仅他们夫妻两个,连全家和仆人都为此感到痛苦。家里的每个人都觉得他们住在一起没有意思,而且觉得就是在任何客店里萍水相逢的人也都比他们――奥布隆斯基全家和仆人更情投意合。妻子没有离开自己的房间一步,丈夫三天不在家了,小孩们像失了管教一样在家里到处乱跑。英国女家庭教师和女管家吵架,给朋友写了信,请替她找一个新的位置。厨师昨天恰好在晚餐时走掉了,厨娘和车夫辞了工。

在吵架后的第三天,斯捷潘?阿尔卡季奇?奥布隆斯基公爵――他在社交场合叫斯季瓦――在照例的时间,早晨八点钟醒来,不在他妻子的寝室,却在他书房里的鞣皮沙发上。他在富于弹性的沙发上把自己肥胖的、保养得很好的身体翻转,好像要再睡一大觉似的,他使劲抱住一个枕头,把脸紧紧地偎着它;但是他突然跳起来,坐在沙发上,睁开眼睛。

"哦,哦,怎么回事?"他想,重温着他的梦境。"怎么回事,对啦!阿拉宾在达姆施塔特达姆施塔特,现今德国的一个城市。请客;不,不是达姆施塔特,而是在美国什么地方。不错,达姆施塔特是在美国。不错,阿拉宾在玻璃桌上请客,在座的人都唱我的宝贝原文为意大利语。,但也不是我的宝贝,而是比那更好的;桌上还有些小酒瓶,那都是女人。"他回想着。

斯捷潘?阿尔卡季奇的眼睛快乐地闪耀着,他含着微笑沉思。"哦,真是有趣极了。有味的事情还多得很,可惜醒了说不出来,连意思都表达不出来。"他看到从一幅罗纱窗帷边上射入的一线日光,愉快地把脚沿着沙发边伸下去,用脚去搜索他的拖鞋,那双拖鞋是金色鞣皮的,上面有他妻子绣的花,是他去年生日时她送给他的礼物;照他九年来的习惯,每天他没有起来,就向寝室里常挂晨衣的地方伸出手去。他这才突然记起了他没有和为什么没有睡在妻子的房间而睡在自己的书房里。微笑从他的脸上消失,他皱起眉来。

"唉,唉,唉!"他叹息,回想着发生的一切事情。他和妻子吵架的每个细节,他那无法摆脱的处境以及糟糕的,他自己的过错,又一齐涌上他的心头。

"是的,她不会饶恕我,她也不能饶恕我!而糟的是这都是我的过错――都是我的过错;但也不能怪我。悲剧就在这里!"他沉思着。"唉,唉,唉!"他记起这场吵闹所给予他的端痛苦的感觉,尽在绝望地自悲自叹。

不愉快的是初一瞬间,当他从剧场回来的时候,兴高采烈的,手里拿着一只预备给他妻子的大梨,在客厅里却没有找到他妻子,使他大为吃惊的是,在书房里也没有找到,后终于发现她在寝室里,手里拿着那封泄漏了一切的倒霉的信。

她――那个老是忙忙碌碌和忧虑不安,而且依他看来,头脑简单的多莉多莉,斯捷潘的妻子达里娅的英文名字。,动也不动地坐在那里,手里拿着那封信,带着恐怖、绝望和忿怒的表情望着他。

"这是什么?这?"她问,指着那封信。

回想起来,斯捷潘?阿尔卡季奇,像常有的情形一样,觉得事情本身还没有他回答妻子的话的态度那么使他苦恼。

那一瞬间,在他身上发生了一般人在自己极不名誉的行为被突然揭发时所常发生的现象。他没有能够使自己的脸色适应自己的过失被揭穿时在妻子面前所应有的表情。他没有感到受了冤枉,矢口否认,替自己辩护,请求饶恕,甚至也没有索性不在乎――随便什么都比他所做的好――他的面孔不由自主地(斯捷潘?阿尔卡季奇是喜欢生理学的,他认为这是脑神经的反射作用在《安娜?卡列宁娜》写成之前不久,在俄国的一份杂志上,《脑神经的反射作用》的作者谢切诺夫教授正和其他的科学家进行着激烈的论战。对于这种事情一知半解的奥布隆斯基都轻而易举地想起这个术语,可见这场论战曾引起了当时公众的充分注意。)――不由自主地突然浮现出他平常惯有的、善良的、因而愚痴的微笑。

为了这种愚痴的微笑,他不能饶恕自己。看见那微笑,多莉好像感到肉体上的痛苦一样颤栗起来,以她特有的火气脱口说出了一连串残酷的话,就冲出了房间。从此以后,她就不愿见她丈夫了。

"这都要怪那愚痴的微笑。"斯捷潘?阿尔卡季奇想。

"但是怎么办呢?怎么办呢?"他绝望地自言自语,找不出答案来。P3-5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