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档案信息化与档案信息伦理建设研究图书
人气:19

社会转型期档案信息化与档案信息伦理建设研究

档案信息化与档案信息伦理建设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档案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本书针对我国社会转型期档案信息化与档案信息伦理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从战略规划、法律法规、政策制定...
  • 所属分类:图书 >社会科学>图书馆学/档案学>档案学  
  • 作者:[马仁杰],[张浩],[马伏秋] 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10079252
  •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7
  • 印刷时间:2014-07-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档案信息化与档案信息伦理建设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档案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本书针对我国社会转型期档案信息化与档案信息伦理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从战略规划、法律法规、政策制定、管理策略、人才培养、伦理建设、技术研发等多方面为我国社会转型期档案信息化与档案信息伦理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对策建议,既丰富了我国档案学研究内容,又为我国档案信息化与档案信息伦理建设实践提供了较为系统的应对策略。

编辑推荐

本书针对我国社会转型期档案信息化与档案信息伦理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从多方面展开研究、论证,以期为我国社会转型期档案信息化与档案信息伦理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对策建议,本书可以作为从事档案学、信息学、秘书学、办公室管理等相关研究人员的理论参考,同时对有关实践部门业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马仁杰,安徽大学档案馆馆长兼书记,历史文献学博士生导师,档案学、行政管理学和公共管理(MPA)硕士生导师,是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和安徽省高校首批学科拔尖人才,享受安徽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档案学、秘书学和办公室管理,先后在《光明日报》(理论版)、《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和《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期刊上116篇,出版学术专著《现代档案利用理论与实践研究》,教材《办公室管理》《管理学原理》《现代管理学教程》《秘书学》等,教学和科研成果获奖10余次,在全国档案学界和历史文献学界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较大的社会影响。

张浩,男,1985年11月生,湖北荆门人,先后就读于湘潭大学和安徽大学档案学专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现工作于安徽省铜陵市档案局,主要研究方向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撰写著作1部。

马伏秋,女,1989年8月生,安徽灵璧人,2013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现为山东大学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已在重点期刊《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等学术期刊上5篇。

马仁杰,安徽大学档案馆馆长兼书记,历史文献学博士生导师,档案学、行政管理学和公共管理(MPA)硕士生导师,是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和安徽省高校首批学科拔尖人才,享受安徽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档案学、秘书学和办公室管理,先后在《光明日报》(理论版)、《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和《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期刊上116篇,出版学术专著《现代档案利用理论与实践研究》,教材《办公室管理》《管理学原理》《现代管理学教程》《秘书学》等,教学和科研成果获奖10余次,在全国档案学界和历史文献学界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较大的社会影响。

张浩,男,1985年11月生,湖北荆门人,先后就读于湘潭大学和安徽大学档案学专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现工作于安徽省铜陵市档案局,主要研究方向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撰写著作1部。

马伏秋,女,1989年8月生,安徽灵璧人,2013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现为山东大学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已在重点期刊《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等学术期刊上5篇。

目录

0 绪论 0.1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0.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O.3 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 国家信息化背景下档案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1.1 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档案信息化建设 1.2 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再思考 1.3 重视档案信息化"软资源"的建设和投入 1.4 促进社会需求与档案信息化协调发展 1.5 优化、完善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1.6 关于我国档案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思考 2 政府信息公开背景下档案开放利用研究 2.1 档案开放的历史诉求与现实需要 2.2 政府信息公开对档案开放利用的牵引作用 2.3 政府信息公开给档案开放利用工作带来的挑战 2.4 政府信息公开背景下档案开放利用工作的对策 3 档案信息化过程中的资源整合与管理模式改革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3.1 改革的缘起 3.2 改革的主要内容 3.3 改革所取得的成果 3.4 改革的创新之处 3.5 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法律诉求 3.6 民生档案资源整合研究中古徽州民生档案的昭示 3.7 档案资源整合与管理模式改革的学术意义 3.8 关于档案资源整合与管理模式改革的思考 4 档案信息化背景下电子档案关联利用研究 4.1 电子档案关联利用的提出 4.2 电子档案关联利用存在的问题 4.3 关于运用网格技术解决电子档案关联利用问题的构想 4.4 电子档案关联利用社会化的意义 4.5 电子档案关联利用网格的实现 4.6 电子档案安全利用技术研究 5 档案信息化法制建设研究 5.1 完善档案信息化法规体系 5.2 修订《档案法》的思考与建议——从政府信息公开的角度 5.3 修订《档案法》的思考与建议——从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 5.4 修订《档案法》的思考与建议——从法理学的角度 5.5 电子文件立法研究 6 档案信息伦理建设研究 6.1 档案信息伦理问题的提出 6.2 档案信息伦理失范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6.3 构建档案信息伦理体系的原则 6.4 档案信息伦理建设对策探析 6.5 实现档案信息伦理建设与档案信息立法同构 7 研究成果、启示与对策建议 7.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7.2 启示与对策建议 7.3 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在线预览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改变了社会发展的方式与进程,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并已经触及到社会结构的深层。社会结构已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转型,信息已经和物质、能源一起,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动力,人们的工作、生产、生活对信息及其信息服务的依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在我国社会学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理解: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即一种整体的和的结构状态过渡,具体内容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群体逐渐分化,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呈现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上述关于"社会转型"的认识,对于我们正确把握社会转型期档案工作的特点、形势和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把社会转型纳入到档案工作的研究视野是我国档案学研究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社会转型时期,档案工作不断向信息化、网络化发展,档案管理服务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如何回应和解决它们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课题。因此,从宏观和微观上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其发展规律的理论升华和历史把握。从整个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加强对社会转型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对于正确认识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其在社会结构与社会形态变迁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推动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出现了工业社会所没有或不曾显现的问题。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信息技术的可复制性、便捷性等特点使原本在工业社会中隐而未发的诸如公民隐私权、知情权、信息安全、信息公平等问题日渐突显出来。同时,越来越多的信息犯罪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又使我们清楚地意识到: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建设通常很难跟上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变迁。我们在抓住信息机遇的同时,却难免忽视这种信息伦理缺失所引发的社会风险,以及为此所支付的巨大社会成本。物质文明建设的步伐总是要比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快得多,而正是这一点对我国档案事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地威胁和挑战。因而,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信息领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失衡问题,加强档案信息伦理建设便理所当然地成为档案工作尤其是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项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

由此观之,档案信息化与档案信息伦理建设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档案事业发展过程中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与否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社会转型期档案信息化与档案信息伦理建设问题的研究,以促进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完善我国档案学的理论体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改变了社会发展的方式与进程,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并已经触及到社会结构的深层。社会结构已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转型,信息已经和物质、能源一起,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动力,人们的工作、生产、生活对信息及其信息服务的依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在我国社会学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理解: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即一种整体的和的结构状态过渡,具体内容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群体逐渐分化,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呈现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上述关于"社会转型"的认识,对于我们正确把握社会转型期档案工作的特点、形势和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把社会转型纳入到档案工作的研究视野是我国档案学研究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社会转型时期,档案工作不断向信息化、网络化发展,档案管理服务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如何回应和解决它们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课题。因此,从宏观和微观上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其发展规律的理论升华和历史把握。从整个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加强对社会转型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对于正确认识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其在社会结构与社会形态变迁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推动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出现了工业社会所没有或不曾显现的问题。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信息技术的可复制性、便捷性等特点使原本在工业社会中隐而未发的诸如公民隐私权、知情权、信息安全、信息公平等问题日渐突显出来。同时,越来越多的信息犯罪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又使我们清楚地意识到: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建设通常很难跟上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变迁。我们在抓住信息机遇的同时,却难免忽视这种信息伦理缺失所引发的社会风险,以及为此所支付的巨大社会成本。物质文明建设的步伐总是要比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快得多,而正是这一点对我国档案事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地威胁和挑战。因而,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信息领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失衡问题,加强档案信息伦理建设便理所当然地成为档案工作尤其是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项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

由此观之,档案信息化与档案信息伦理建设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档案事业发展过程中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与否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社会转型期档案信息化与档案信息伦理建设问题的研究,以促进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完善我国档案学的理论体系。

1.2 研究意义

社会转型期档案信息化与档案信息伦理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方面,尽管我们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档案信息化政策和利用政策,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和文化理念的转变,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影响,现有政策的内容建设和执行效果均已经暴露出明显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档案事业的发展,限制了档案作用的发挥,因而迫切需要从理论上研究档案信息化与档案信息伦理建设,剖析现有信息化政策和信息伦理理念的局限,评估档案信息化政策执行的现实效果,为制定转型时期需要的档案信息化政策和档案信息伦理建设提供理论依据,这一研究对于推动档案学理论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研究档案信息化与档案信息伦理建设也具有突出的实践价值。及时,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档案信息化与档案信息伦理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提供解决前述问题的对策方案。第二,有助于满足我国当前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体制的变革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相关政策问题,探索档案信息化政策的优化将为建立更加完善的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提供政策与技术支持。第三,有助于促进和培育档案学科新的生长点,档案学是一门正在成长中的学科,随着我国社会转型速度的加快和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的加大,以及十六大确立的"人的发展"、"公平正义"理念的日渐深入人心,研究政府信息公开与信息利用的公平性、隐私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变得日益紧迫和重要。同时对于档案所有权、著作权、公民信息权等法律概念的厘清和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和相关法律关系的梳理,以及重新构建人们的档案信息伦理观念等均需要构建出一门与之相应的新的分支学科--档案信息学。

……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