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如山回忆录图书
人气:33

齐如山回忆录

说起齐如山,必提梅兰芳,但齐梅的合作只二十多年,可他一生大部分时光都花在国剧研究上,所以他*主要的工作就是研究国剧的理论。
  • 所属分类:图书 >传记>艺术家>戏剧家  
  • 作者:[齐如山]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32151523
  •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2
  • 印刷时间:2014-02-01
  • 版次:1
  • 开本:1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历史的脚步迈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海峡两 岸关系的回 暖,齐如山这位被大陆读者已淡忘了四十年之久的人 物影像,被 拂去岁月的尘埃,再度清晰起来。这本《齐如山回忆 录》和我们 一同分享了齐如山这位中国近代历史文化名人的艺术 人生,分享 了京剧大师梅兰芳走向成功的背后故事,分享了两位 大家的历史 遇合带给京剧浓墨重彩的一笔辉煌! 《齐如山回忆录》适合大众阅读。

编辑推荐

齐如山(1877-1962),中国近代贡献卓著的京剧理论家和实践家、民俗学家、实业家。晚年在台湾,他撰写了此回忆录,文字平易直白,不乏幽默,一如他一生之个性作为。说起齐如山,必提梅兰芳,但齐梅的合作只二十多年,可他一生大部分时光都花在国剧研究上,所以他主要的工作就是研究国剧的理论。此外,他一生经历丰富,兴趣广泛,好研究社会中的零碎事情,若他在铺中或大街上遇到一种不明了的事情,是必要追究追究的。所以,除了研究国剧的几十本书,他还著有《烹饪述要》《北京零食》《北京三百六十行》《故都琐述》《谚语录》《北平土语》等书,全都出于他这种特别的兴趣。此回忆录文如说白,齐如山娓娓道来,细说详解,不讲究文笔,只在剖析世情道理,以他碰上的事情及他行事的原则为主线,给我们一个从清末到民国的社会图景一角;又以他善写具体人事往来和有趣场景,更增我们对过去社会的感性认识。

目录

齐如山其人 梁燕

及时章 家世、儿童时代、考试情形

家世

儿童时代

考试情形

第二章 学洋文时期

第三章 拳匪进京、洋兵进京、做生意时代

拳匪进京

洋兵进京

做生意时代

第四章 学警察、谈考试、往欧洲、助革命、看兵变、办俭学会

学警察

谈考试

往欧洲

助革命

看兵变

办俭学会

第五章 看戏的由来、研究国剧、名脚谈话、著述

看戏的由来

研究国剧

名脚谈话

著述

第六章 编戏

第七章 国剧发扬到国外

一、宜用何种方式出国

二、宜用什么样的脚色

三、宜先往哪一国

四、宜演何种戏

五、应该怎样演法

六、舞台如何布置法

与司徒雷登先生谈话

与李石曾先生谈话

第八章 创立国剧学会

一、研究国剧的原理

二、搜罗国剧的材料

三、出版月刊画报

四、办国剧传习所

五、编纂国剧辞典

第九章 从事著作

中国剧之组织共分,人章

京剧之变迁

戏剧脚色名词考共分八章

国剧身段谱共四章

上下场共三章

脸谱共十章、亦名脸谱说明

国剧脸谱图解共七十二图、并附表七

戏班共六章

行头盔头共分两卷

国剧简要图案共分七个部分

梅兰芳游美记共分四卷、三十二章

梅兰芳艺术一斑共分四章

国剧浅释共分十二章

故都市乐图考共录四十种

皮簧音韵共十四章、十三道辙

戏台楹联辑共四卷、九百余联

戏馆子

戏中桌椅摆设法不分章

剧词谚语录共四章

歌场趣谈共四章

剧学獭祭编

第十章 征购物品、整理物品

征购的工作

整理的工作

清宫剧本

剧本

堂会戏单

各种脸谱

各种提纲

各地戏台

全国乐器

戏班题名录

承应戏的研究

故都百戏图考

小说勾陈

第十一章 避难经过、闭户著述

避难经过

闭户著述

烹饪述要

北京零食

北京三百六十行

故都琐述

谚语录

北平土语

第十二章 日本投降前后

第十三章 谈家常、逃出北平

谈家常

逃出北平

第十四章 到台湾、答客问、漫谈国剧工作

到台湾

答客问

漫谈国剧工作

第十五章 继续编剧、写回忆录、我的愿望

继续编剧

写回忆录

我的愿望

研究话剧的人应该研究国剧

票友最应该研究国剧

戏界的人员更应研究戏剧

舞蹈家须研究国剧

音乐家应该研究国剧

敬告研究国剧的诸公

在线预览

考试情形

提到考试,就更有趣了。从前的考试,种类虽多,但正途的考试,可分三种:一是考秀才,二是考举人,三是考进士。考进士名曰会试,永远在北平会考,主试看卷者,名曰大总裁,领衔的总裁,名曰正总裁,必须用尚书阶级的人员。考举人名曰乡试,在各省考之,主试者名曰主考,须用二人,一为正,一为副,文风较优之省,则用侍郎或九卿阶级之人,其余则用翰林。考秀才名曰小考,在各府考试,主考者名曰学政。各省亦用翰林,如直隶省,则必用侍郎阶级之人。小考共分三个阶级,一是县考,由本县主持,二是府考,由知府主持,三是院考,由前边所谈学政主持。县考府考,又都各考五次,我考得很晚,十八岁才出考,这是读书人考试的及时步,凡应考者,都称文童,俗名就叫作童生,进了秀才之后,便称为文生,永远不进秀才,永远称文童,考到七八十岁的人,各县中都往往有之,然也仍然得称文童,所以从前有一副对联曰:"行年七十由称童可云寿考,到老五经犹未熟不愧书生。"

不要小看这文童二字,他也有他的地位价值,这里无妨随带谈几句。在前清时代(明朝更重要),有功名与没功名,可相差太多,比方说:

进士凡进士都是官员,故见了本县知县,都是平起平坐,以客礼相待。

举人虽然不是官员,但是国家取中的功名人,给本县知县写信,都自称治愚弟,见县官也是平起平坐。

秀才见知县时,虽然得称禀见,但与知县谈话时,也是有座位的,遇到打官司,写呈子时,文字称文生,自己口称生员,见官不用跪;倘有罪过须责罚,知县不许打,得行文本县教官,嘱其责罚,亦不许打屁股板子,只可打手心,这个名词,叫作打戒尺,再有重大罪过,则须先由知县禀明布政司,(俗称藩台)先行革去秀才,方能动刑。并且可以免出几亩地的官租,从前想进秀才的人很多,就因为这些缘故。

文童文童虽然不能算是一种功名,但也算是民间的一种阶级,比方打官司递呈子,民人则只可称"民"或"民人",而文童则写时称文童,自称童生,可穿官衣带官帽,见官虽然也跪,但官则总有一点另眼看待,非不得已时,不肯打屁股,倘因有事见知县的时候,童生可以有座,商人则没有,与知县有钱财关系的商人,也常常让座,但国家的规定则不许。聊斋中说我花钱买盐吃,何物商人敢与官长分庭抗礼云云,即是此义。类如清朝时代,在北平有婚丧等事,来宾入座饮食,商人与官员,不能让在一桌,而童生则可,虽然也算是抬举,但不能算是越份,此从前童生之情形也。所以未出过考的人,不得谓之童生,任你念几十年书,未经考过,名字之上,不能加文童二字。

考的时候按规矩须穿官衣,可是谁都不穿,但官帽则非戴不可,说起来也真可以说是受罪,没有官帽进不去考场,但是在乡间,哪里去找这许多官帽的呢?于是就有人用旧式宽边毡帽,顶上糊一层红纸,作为帽缨子,也可以混得进去,至于考试用的桌凳也得自己预备,谁能够由乡下运去呢?都是由城中借用,借不到干净桌子,则小饭铺的油桌,厨房的案板,压棉花的架子等,都可以将就着用,有的县中有预备现成的桌凳,但是也不多见。其实各县都有书院,书院中不但房子现成,且多有桌凳,但因知县每日还得打道前去,太不方便,所以都是在县衙门中大堂上考试,大堂上当然没有这些桌凳,所以每逢考试,都是闹的笑话百出,记得有关此事之民歌,亦曰竹枝词,兹录两首

如下:

三年一考久曾经,永远缨冠借不成,到日仍将毡帽替,糊层红纸替红缨(此咏考童者)。国家考试太堂皇,多少书生坐大堂,油板压车为试案,考终衣服亮光光(谓沾一身油)。

诗中所谓坐大堂者,现在也有许多人不知道了。从前州县衙门,都有三个堂,及时为大堂,堂极宽敞,堂前即大院,坐堂问案时,任人观听,但平常问案,都不在此处,因为在此处问案,都得庄重,州县官得袍褂齐整,一切排衙的规矩,得应有尽有,官吏衙役等等,一点也不能随便,所以在此处所问之案,都是极大的案子,或年终录囚等事。第二为二堂,在大堂之后垂花门的里边。州县官在此问案,虽然也须穿官衣,但较为随便多了,比方说他可以一边问着案,一边喝茶吃点心,在大堂则不许,一切民事案子,都在此处问理,亦可任人观看。第三曰三堂,亦名花厅,在二堂之后,或旁边,一切不重要的小案子,或较文墨的案子,及有关个人名誉的案子等等,都在此处审问,此处问案,不许人观看,问案的情形,可就随便多了,一应吏役人等,用不着的,就不必站班,问官可穿便衣,有时亦可请师爷代问。

此大堂二字之所由来也,大堂多是五间两卷,共是十间,当然很宽敞,所以考试多在此处,类似这样的诗句还很多,可惜我不大记得了。

县考共分五场,每场都是天未亮点名,进场作一篇八股一首诗,便是完场,不许点灯,这个名词叫作:"不继烛",但遇到宽点的知县,有时也可点一会灯,交卷后出场,够十个人就开门放出去,这个名词叫作出头牌,前三牌出时,都有吹鼓手吹打,这是给早出场的体面,以后就不吹打了。五场之中,四场都是作八股,其中一场是作古文古诗赋序等等,如作律诗,则多是四首,此即名曰古场,每场当然都有前十名,前场的前十名,次场即特别召入衙内另一房间或书房坐落,此名曰挑堂,特别给饭吃,名曰优待,其实是特别监视。而且每场前十名,都有县中官吹鼓手来报喜,到寓所吹打一阵,非赏钱不可,多者五百文,少者也得二百文(五百文约合现大洋二角五分)。各场及时名,都名曰草案,没什么大关系,末一场及时名名曰首卷,此则必进秀才,总之县首卷府首卷二人,都是必进的,倘无特别大错,虽院考文章不好,也是必要取中的,否则于知府知县面子太难堪也。

这种考试,帖榜的写法,不许直排也不许横排,都得按车轮形式写录,这个名词叫作"轮榜",意思是尚未规定,须候皇上派人来考,"院考"才算规定也。五十个人为一轮,姓名头都朝外。末了不足五十人者,则松动写之,其形式亦需一圈。比方各省有驻防旗人者,也都与汉人合考,但都是另帖榜,他们往往不过几人或十几人,也因为他们进秀才没有定额,每三人考,准有一人进秀才。所以他们的榜,往往三个人一圈,其实就是写成三角形,头也都朝外,倘只两人,则一上一下,是及时名头朝上,第二名头朝下,这个名词叫作打通腿儿,以上所谈是县考。

县考之后,就是府考,比县考就好多了,府考都有考棚,因为皇帝派出考试的钦差,都是每府一考,各直隶州,因管县较少,不值得钦差前去,则亦归并在就近之一府城内考试,比方易州直隶州连他所管的涞水广昌二县,就都在保定府考试,所以各府城内,都有建筑的考场。这种考场,虽然是为院考而设,但府考当然也就在这里了。考场建筑,等于衙门,两旁辕门内有大院,乃被考者群集等候点名之处,院中有许多卖零星食品的,北面便是穿堂大厅,学差点名即在此处,过了穿堂大厅,是一很大的院子,正面就是大堂,为学差率各官员监临之处,院中东西两大敞棚,约各十余间至二三十间不等,敞棚中设有长条桌条凳,其长与敞棚等,与前清北平戏馆子之桌凳一样,每距离二尺一人,下边放一黑瓦尿盆。府考一层,其章程与县考可以说是一样,不必再说,以免重复。兹只说院考,院考可就比府考严多了。

院考者乃皇帝特派专人主试,前边已经说过,他的官衔则是钦命提督某省学政。

比方河北省则写钦命提督顺天等处学政某人(只写姓不写名)。凡被考的士子,都得求妥廪生作保,本县教官再给派一位,自己求者为正保,派者为副保。考试之日,半夜就得起来,到考场等候点名,每次总是四个县的大同考,点某县考童之名时,便有一个长约三尺,宽约二尺的大灯牌,上写点某县,立于院中,考童一看点到自己县了,便都向前听点,再者点某县时,则某县之教官,及廪生,都立于学差之后,帮着监视检查,点到某生,则某生应名趋上过厅,既高喊,某人保,保该童之廪生,听到喊自己作保,自己一看不错,便也高喊某人保,则该童便领卷子进场。倘有抢冒顶替,不是本人,该廪生看着不对,便不搭声,则该士子必要被拘,或枷罚治罪,这也是往往有的事情,不过这种枷很轻,大约不过十几斤,戴着枷跪在考院门口,几时考完,几时才放。点了名进场,还要被搜,不许带夹带,事前作好的文章,固然不许带进去,而书籍如四书等亦不许带。如在上身搜出四书,没收了之后,还可入场,若在下身搜出,照国家的规定,不但不许入场,还要挨戒尺,即打手心,以其侮辱圣贤也,不过向来很松,虽在下身搜出,也就马马虎虎了。搜时永远是以一手插入头上官帽之下,然后再搜全身,搜时虽这样严,但带夹带的人,还多得很。从前都是自己用蝇头小字抄录,后来上海石印局,印出了小题三万选十万选等书,有许多人就兼带这些书了。我考试时,是只带两管笔一个墨盒,来考试最要紧的,就是知道所出之题目,出自某书,上下句都是什么,也就够了,四书是自幼念背过的,而出题又不许出四书之外,何必还要把四书带进去呢?可是搜检之人(名曰搜子),总愿搜出点东西来,显着他能干,本来搜检也很难,有的把夹带蒸在馒头里头,有的烙在烧饼里头,种种办法,样子很多,也真难搜检,搜子搜我,没搜出什么来,不高兴,讥讽了我一句曰,你真饱学呀。我说背过四书,就算饱学,那是你们县里的文风,旁边人听着也都乐了,但他对我也没有法。

进场之后,都并坐于大凳之上,几几乎是不许动。每条凳头上外边,有各县教官一人,坐于大高凳上监视,如果考童彼此交谈,他便禁止,说好好的作文章。据说有一次学差极严,用一长纸条黏于各生之官帽上,使每行士子都连贯起来,一人一动则纸必断,便将该士子提出,不许再考,后有一人说了一个笑话,大家一乐,头一动,全场纸条都断,学差也没法子,但这种严法,恐怕也出乎考规之外。这还不要紧,最可笑的是,不许大便,只准小便,小便则每人座下有一小瓦盆,即尿在里边,如果非大便不可,亦可到厕所,惟事前须把自己之考卷,交于堂上,事完再取回来仍可接作,但在卷面上印上一颗黑图章,这个章名曰屎戳子,此卷乃另放一处,决不再评阅,是任你作多好,也断无进秀才之希望了。因为这种情形,有许许多多士子,就不离座,然有时非大便不可,则往往脱下自己之袜子来,即便在里头,自己带着出场,或丢在场内。这样的大便法,坐在前后左近的人当然受熏而不高兴,这本可以喊监场教官,勒令他出去,但大家都念三年才考一次,好容易才入了场,倘离座大便,则这次等于白来,想进秀才,还得等三年,所以大家也都同情他,只好自己忍受,不肯告发,这总算是众人的仁慈,但是考场内可就脏污多了。可惜现在装肥料的纸袋,彼时尚未发明,倘彼时有此,则方便多了。不但大便,连小便也都是撒一地,安得不骚臭难闻,所以及时场考还好,以后一场比一场难闻,这不能不算是一种虐政。

倘取中进了秀才之后,那可很够光荣的,各县之各乡,都有跑报的团体,因为院考都是冬天,农民无事,身体强壮且能快走之人,聚集十余人所组成,专与秀才家报喜。及时人当然在府城内,其余则散布沿路。一看榜上有本乡之人,立即用红纸条写一报单。大致总是贵府少爷印某今蒙钦命提督顺天等处学政某(只写姓),取中第多少名特此报喜,手持此条赶快就跑,跑到第二人处把报条交给他,他就接着跑,一直到秀才之家门外大喊报喜,秀才之家遇到这种大喜,虽在半夜,也都得起来,大家庆贺。进秀才之后,还要复试,复试之后,才算确实,待复试确定之后,本家还要到各亲友家报喜,报喜的方式,是用整张梅红纸写,捷报贵府令亲(如外甥、姻侄、表弟、等等)或令友令门生等等某人今蒙钦命提督学政某,取中第多少名秀才等等,这些字样,并随带小牛角炮或三眼枪,到各亲友家去报,到门先放三声炮,把报交上,得报人家总要赏一二百文。凡当此差者,都是本家穷苦人,这也算是一笔意外之财。

考完之后,所有新进的秀才,都得等着恭送学差,学差走后,方各回家,回到家必要祭祖,到坟地与三代祖父叩头,这是告祭的意思,贫寒之家,只自己一家吃一顿较好的食品,稍阔者则请几桌客,大有钱之家,也有演戏大请客的,但甚少。祭祖时所穿的衣服,则很特别——按清朝的规定,进士才许戴金顶,举人则戴银顶,也是圆的,秀才则戴雀顶,乃用银质铸成雀形,但大家都是戴金顶,早就不照这规矩戴了,可是祭祖这天总要戴雀顶,不穿袍褂,而穿襕衫,襕衫本明朝的制度,大约都是淡蓝色,宽袖,周身有蓝宽边,腰际有腰阑,其形式有点像戏中太监所穿之衣服,又像清末民初北平马车夫所穿之衣服,祭祖所以穿此者乃不忘明朝之义,故从前书香之家,都存有这件衣服,舍下至今尚有存者,且有雀顶。平常人家无此,于进秀才祭祖时,也要借人家的一用,这种情形,在光绪庚子以后就不见了。

以上说的是文考,还有武考也可以随带谈谈。从前是文武并重。自光绪甲午以后,废止武场,到今年已整过了一周甲子。前一个甲午年生的人,已经六十一岁,甲午年进的秀才,无论进秀才多早,也有八十多岁,从前十几岁进文秀才的人还有,二十岁以前进武秀才的,就极少了,因为如此,从前的武秀才,现在存在的人很少了,我没有考过武,但我也学着拉过弓射过箭。考武的情形,与考文一样,考法不同就是了,也分县考、府考、院考,各级考试都分四场,一是步箭,二是马箭,三是弓刀石,四是文字。

步箭共射三箭,三箭都射中者,进秀才的希望就很大,只中一箭,倘别的场都好,也可以望进。诸君不要小看射箭,也有特别的技术,吾乡有一武举人姓郭,老年已双目失明,然射箭还是每箭必中,他先射一箭,问旁观者,此箭离鹄子有多远,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别人告诉他,他再射第二箭,倘不中或还差多少,第三箭则必中矣,既中之后,再连射多少箭,也是必中的,因为他执弓之手,极有力量,不会摇动的,这足见人之智慧,是怎么用就怎么有,只若能专心便妥。

马箭各县在城外,都有预备着的马箭道,道旁设立三个鹄子,上马加一鞭,马即飞跑,在马上射之,鹄旁却设有鼓手,射中则击鼓,有人能左右开弓,马道两旁,都设鹄子,共六个左右射之,但此是特别技术,不在应考的范围之内,不过能此者,则别的场虽软,亦可望进秀才。

弓刀石考试这种公事,是归礼房管理,各县都有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弓刀石等器,则归兵房置办。弓分头二三号,以几个劲为一号,若干斤为一个劲,详细的规定我记不清了。试验几个劲的法子,是把弓背吊起,再系几百斤的石块于弦上,以把弓坠圆了为度,这种弓不是为射箭用,而是专为引拉练膂力的,所以特别硬,即名硬弓。刀乃生铁所铸,最重者为头号,大致是三百六十斤,平常练武工之处,名曰武学,学中买不起这种刀,都是用木杠两头各穿一圆石替代,此即名曰双石,一直到现在国中存留着的还很多。我最健壮的时候,可以举起一百二十斤的刀来,石则长方一块石头,两旁抠手。最重者五百多斤,刀非举起来才算,所以较轻,石则提起来就算,所以较重。

文字场考文字的场,用不着作文章,都是默写孙子一段,但也常闹笑话,从前考武的童生,认识字的人,到不了百分之三十,连自己的姓名都写不上来,在县中写姓名三代的时候,多是求人写,我就替人写过,问他的姓名,他还说得上来,但是哪一个字,也弄不清,一问三代,不用说多是一直脖子,有的知道的,也都是乳名。我问一人他父亲叫什么,他说叫狗儿,这种名字,实在不便写到履历上,再同他商量,他心眼更活动,他说请你随便写罢,或者找几个吉利字就成了。所以从前考武的童生三代,有许多都不一样,头一次考,就进了秀才,那他的三代便只这一种,便算规定了,倘不进下次再考,上次造的三代,他不记得,只好另造,考几回换几次,这不能不算是一种笑谈。这种程度的人,使他默写武经,他怎能写得上来呢?大致都是求人或雇人写,有考武会写字的人,这也是一笔进款。到光绪年间的卷子,至少得写三行,否则便算交白卷,这种默写,说起来本极容易,应写哪一段,府衙门的礼房,早偷着把它印出来,卖与考童之人,到场里就照抄就是了,好在这种卷子,永远也不会看,写上三行也就够了。看卷的师爷们虽不看,但礼房先生则必须过目。这种卷子的名词,叫作黑白卷,有三行字便算黑卷,简言之曰黑的,无字者便是白卷,简言之曰白的,两样卷子,须各捆着,以便上司调看。比方两捆卷子在一起,有人问则说那一捆是黑的,那一捆是白的,不说卷子二字。据官场人云,最早这卷子是都要看的,乾嘉以前,凡进了秀才的卷子是都要看的,后来光看前十名的卷子,到光绪年间就都不看了。吾高阳县有一考武之人,名叫王一鳌,身材很魁梧,马步箭弓刀石都不错,学台很想提拔他,问他识字否,他说不识字,问他能写自己名字否,他说可以写。前两个字倒是都写上来了,第三个字写了半天,也没写成,回到寓所同乡亲们说,我当初就叫作王一多好呢?这虽然是一件实事,可以说真够笑谈的了。这话又说回来啦,不止秀才如此,往高里去说,武举人,武进士,不认字的人,也多得很。

考武还有一种特别的情形。考文的点名簿上,只注三个字曰"身""面""须",如身中,面白,须无等等,学台一边点着名,一边看所注之情形与本人合不合。

武士子的点名簿上,每一人名下边,除上边三字外,还印着四个字,这四个字是"用""月""日""气"。凡高宽之人则注用字,在点名时,学台见其高宽,则在用字上点一点,细高者为月字,矮小者为日字,不正者为气字,这是与文考不同的。文考所注"身""面""须"三字,大致都是注身中,面白,须无,如太高则应注身高,有麻子则注面麻,有须则注须有,不过这些地方,都归士子自己填注,所以都不认真,武士子也有此,但多前四字,这大概是文人身材——没有大关系,武人则身材便是很重要的条件了。

考的时候,已有上述的这许多麻烦,倘取中进了秀才之后更麻烦。本县教官有许多剥削之处,如钱给不够,他就不给出结。遇到寒苦人家进了秀才,他无法剥削,还容易办,遇到有功名的人家,如家中有举人进士等等,他不好意思,也不敢勒索,更容易办,倘遇到土财主,或新发户,那就该他发财了,甚而至于作保禀生,也帮他合伙,共同敲人家竹杠。尤其是对于武秀才,更勒索得多,因为考武秀才者,多是有钱之家。从前读书想中举人进士的人,自然也有,但多半是为进了秀才支持门户,所以进了秀才就很知足,永远没有乡试过的人(考举人),总占十之七八。有许多人家有钱,怕人欺侮,而子弟中又没有能读书之人。于是便考武,进了武秀才,虽然不及文秀才被人恭维,但见官不跪,遇打官司被传问时不许锁。这在乡中就是不得了的身份了。所以有钱人家,都要使子弟巴结一个武秀才。

说起前清的考试法来并不公道,因为各县管的地方不一样大,人口也不一样多,所以分大中小县,亦分大中小学。大县当然就是大学,然也有时例外,大学每县每次取中秀才二十一二人,中学十六七人,小学十三四人不等。但各县文风不一样,有的每县每次考试,有多至四五百人者,有的只有二三十人者。比方吾高阳县,乃是中县,而学则为大学,但应考的人,总在四五百人之上,有时多至七八百人,而得中秀才者不过二十一二人。有许多县,得中者十六七人,而应试者不过三四十人。更有山僻小县,则应考之人,往往不及应进秀才之数目多。曾记两般秋雨庵随笔中,有一段记载,一位知县所用的车夫,忽来告假,问何事,答以去应考,该知县有记此事诗一首,中有,靴换鞋兮笔换鞭之句,原诗记不清了,此事并不新奇,乃恒有之事。请看以上这些情形,有的二三十个人之中,才有一个得进,有的考的人还不足应进秀才之额数,这算公道么?说到这种情形,是旗人较为公道,旗人无定额,每三人准有一人进秀才,前边已经说过,他还有便宜的地方,比方倘只有五个人考,则只能进一个,若再添一人,则可进两个,于是这五个人,可以共同出钱,另雇一人下场,有此一人便可有二人进学,不过这件事情也很难商量,大致总是五人之中好的两位,出钱较多,因为他们进秀才之希望大也。不过其中也有可笑的事情,就是被雇的这个人,也许可以进秀才。因为考场里头,是极没有准稿子的,所以谚语中有两句话曰"一财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最末了是读书,足见读书之不重要了,为什么成这个情形呢?关于考试的情形,在聊斋志异中说的最详,此处不必再赘。在这种小考的场中,与举人进士又不同,学台一考就连着好几个月,一定相当疲乏,而一两千本卷子,又须一日看完,那还能细看呢?所以考秀才的卷子,倘能看过三行,则可以说是必进,都是看两句,(破题)不好就丢掉了,看了破承,再往下看,那就很有进的希望。俟取中之后,再找补着看看后边,前十名则一定把全篇都补看完了,某余就马马虎虎了,这种情形,当然是难免冤屈人的。

以上所说,只是童生应考秀才,到进了秀才之后,每次考试童生之时,他们也还得被考,此名曰岁考。这种考,可以告病假,或游学假(游学假者,往他处去求学,赶不上回来考试也),但最多可以告假两次,至第三次,则非考不可,否则便要革去秀才。据老辈传说,是怕读书人有不规则的行动,或怕造反,所以如此之严。这种考试,应考者情形分两种,一种是较为有点学问,或平常也很用功的人,则很认真,希望名列前茅,可以补个廪生,原名廪膳生,行文亦曰食饩,是每年由国家给钱粮之意,但后来这笔款,都归教官入了腰包,廪生们就得不着了。其余平常不用功的秀才,每逢这种考试,都是敷衍了事,然也须过得去,因为考得不好,也可以受刑,也可以革去秀才。这种考大致分五六等,及时等当然是很好了,二等三等也还平常,有许多秀才,只盼考得二三等,也就很满意了,因为考四等就得受申饬,五等六等便要挨戒尺,所以有许多秀才也很怕,他们进学之后,一年之中,不见得摩一次书本,一到考期,可就忙了,天天得温一温四书,所以李笠翁在他剧本里头,有四句诗,曰:书生本是秀才名,十个经书九个生,一纸考文传到学,满城书是子曰声。(北方平常念曰字,总是用阳平声,)此虽是讥讽,亦系实情。

因为我考过小考,所以拉拉杂杂写了这许多,至于乡试会试,则另是一件事情,就不用另写,且儿女英雄传中,对它写得很详,此处更不必赘述了。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宝财财**的评论:

好评

2015-10-01 23:41:31
来自一绪**的评论:

挺好的。

2015-10-02 23:03:37
来自meaganp**的评论:

先生很满意的一本书

2015-12-22 18:37:1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真是很好的书!

2015-12-27 22:11:4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好好好

2015-12-28 09:53:28
来自书蠹书**的评论:

民国的活化石

2016-01-17 20:07:51
来自小书迷f**的评论:

2016-03-11 20:17:2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好书

2016-04-05 16:20:48
来自吉祥果e**的评论:

书籍全有包装玻璃纸,内容待看。

2016-04-08 11:31:0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1万个赞

2016-05-30 22:14:29
来自2154212**的评论:

不错,好评!

2016-07-25 11:23:52
来自水土不**的评论:

梨园故事。长知识,有趣味。

2016-10-03 12:07:00
来自小明哥9**的评论:

很好

2016-10-16 13:05:4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不错

2016-11-09 07:41:5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性价比高,值得拥有!

2017-06-05 10:36:2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这个版本可以

2017-06-08 22:13:25
来自s***s(**的评论:

整体不错哦

2017-07-02 20:05:14
来自d***g(**的评论:

开卷有益,了解历史,活动时购买,价格优惠。

2017-07-10 13:49:13
来自疾工**的评论:

先生回忆录,感受民国情怀。值得一看。

2017-08-12 13:14:03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纸张很好,配着齐如山其他书一口气看完

2017-09-04 21:57:45
来自老人的**的评论:

帮家里人购买

2017-09-23 08:23:56
来自饮散离**的评论:

是看了新浪博客上的一篇文章才去买来看的,以前真的没关注过,确实是有文采底蕴

2015-10-19 16:35:1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还没开始读,看书评买的,评价很高,齐先生的文字浓浓中国味。当当买的书必须整个订单一起评价,这个挺烦的,一起买那么多,总要一本一本读。

2016-12-12 09:57:04
来自蓝夜河**的评论:

齐如山向后辈讲述他丰富,鲜活又写满精彩的人生过往。值得一读。

2015-11-26 17:03:4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齐如山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信徒,这也许是他去台湾的重要原因吧。

2016-10-14 23:33:58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齐如山这样的国剧大家,如今已呈绝响,呜呼哀哉。幸好有先生的著作,功莫大焉!

2017-05-22 08:44:0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齐如山先生的回忆录,终于在大陆得见,本书内容丰富,以戏剧研究为主,兼及齐先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值得收藏。书中有个别重复字,不知是原文的错误还是出版时校对不周,望改正

2017-09-15 16:38:04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