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散文选集图书
人气:16

司马迁散文选集

本散文选集精选了《史记》中最为精彩的篇目的片段,"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汉书·艺文志》还著录赋八篇,均已散失,唯《艺文类聚》卷30引征《悲士不遇赋》的片段和有名的《报任安书...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学>中国古代随笔  
  • 作者:[陈晓芬]选注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百花散文书系.古代部分
  • 国际刊号:9787530654118
  •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3
  • 印刷时间:2012-03-01
  • 版次:3
  • 开本:大3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本散文选集精选了《史记》中最为精彩的篇目的片段,"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汉书·艺文志》还著录赋八篇,均已散失,唯《艺文类聚》卷30引征《悲士不遇赋》的片段和有名的《报任安书》(即《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表白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也是一篇饱含感情的杰出散文。《悲士不遇赋》也是晚年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受腐刑后和不甘于"没世无闻"的愤激情绪。

编辑推荐

提到司马迁,必然会联想到《史记》。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上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 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他的贡献是创作了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目录

司马迁和他的散文

项羽本纪(节选)

越王句践世家(节选)

留侯世家

孙子吴起列传

平原君虞卿列传(节选)

魏公子列传

范睢蔡泽列传(节选)

廉顿蔺相如列传(节选)

刺客列传(节选)

淮阴侯列传

张丞相列传(节选)

袁盎晁错列传(节选)

万石张叔列传(节选)

魏其武安侯列传

李将军列传(节选)

汲郑列传(节选)

游侠列传(节选)

滑稽列传

货殖列传(节选)

报任少卿书

在线预览

项羽本纪(节选)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广陵人召平于是为陈王徇广陵,未能下。闻陈王败走,秦兵又且至,乃渡江矫陈王命,拜梁为楚王上柱国。曰:"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闻陈婴已下东阳,使使欲与连和俱西。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置长,无适用,乃请陈婴。婴谢不能,遂彊立婴为长,县中从者得二万人。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婴乃不敢为王。谓其军吏曰:"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于是众从其言,以兵属项梁。项梁渡淮,黥布、蒲将军亦以兵属焉。凡六七万人,军下邳。

当是时,秦嘉已立景驹为楚王,军彭城东,欲距项梁。项梁谓军吏曰:"陈王先首事,战不利,未闻所在。今秦嘉倍陈王而立景驹,逆无道。"乃进兵击秦嘉。秦嘉军败走,追之至胡陵。嘉还战一日,嘉死,军降。景驹走死梁地。项梁已并秦嘉军,军胡陵,将引军而西。章邯军至栗,项梁使别将朱鸡石、馀樊君与战。馀樊君死。朱鸡石军败,亡走胡陵。项梁乃引兵入薛,诛鸡石。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阬之。还报项梁。项梁闻陈王定死,召诸别将会薛计事。此时沛公亦起沛,往焉。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陈婴为楚上柱国,封五县,与怀王都盱台。项梁自号为武信君。

居数月,引兵攻亢父,与齐田荣、司马龙且军救东阿,大破秦军于东阿。田荣即引兵归,逐其王假。假亡走楚。假相田角亡走赵。角弟田间故齐将,居赵不敢归。田荣立田儋子市为齐王。项梁已破东阿下军,遂追秦军。数使使趣齐兵,欲与俱西。田荣曰:"楚杀田假,赵杀田角、田间,乃发兵。"项梁曰:"田假为与国之王,穷来从我,不忍杀之。"赵亦不杀田角、田间以市于齐。齐遂不肯发兵助楚。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屠之。西破秦军濮阳东,秦兵收入濮阳。沛公、项羽乃攻定陶。定陶未下,去,西略地至雝丘,大破秦军,斩李由。还攻外黄,外黄未下。

项梁起东阿,西,比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等又斩李由,益轻秦,有骄色。宋义乃谏项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项梁弗听。乃使宋义使于齐。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曰:"公将见武信君乎?"曰:"然。"曰:"臣论武信君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沛公、项羽去外黄攻陈留,陈留坚守不能下。沛公、项羽相与谋曰:"今项梁军破,士卒恐。"乃与吕臣军俱引兵而东。吕臣军彭城东,项羽军彭城西,沛公军砀。

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钜鹿城。章邯令王离、涉间围钜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陈馀为将,将卒数万人而军钜鹿之北,此所谓河北之军也。

楚兵已破于定陶,怀王恐,从盱台之彭城,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以吕臣为司徒,以其父吕青为令尹。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1]?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陵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②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使桓楚报命于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坐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媒体评论

班固是汉代系统评论司马迁的及时人,《汉书》中有《司马迁传》。班固在赞语中说:"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状况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说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可谓一语中的,世称其当,后人皆服。金圣叹把《史记》作为 "六才子书 "之一,评论《史记》序赞九十多篇。他在评《水浒传》、《西厢记》中多次赞扬司马迁,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他说:"隐忍以就功名,为史公一生之心。"在评《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司马迁"借他二人生平,作我一片眼泪。"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春风化**的评论:

这个商品不错~

2014-07-21 17:05:03
来自qinghuh**的评论:

这个商品不错~

2014-09-09 18:58:27
来自yuan033**的评论:

这个商品不错~

2014-10-08 17:38:3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个商品不错~

2014-10-31 19:42:14
来自晏囡囡**的评论:

每次当当有活动和朋友们都会大量购入,在我的带动下周围已有好几个小书虫了

2014-11-01 06:10:3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个商品不太好

2014-11-03 14:24:23
来自小生威**的评论:

还可以!

2014-12-01 14:36:14
来自食鱼必**的评论:

三折搞活动时买的,感觉是编选良好的普及本,字大有注释,供高中乃至本科生看绰绰有余。

2014-12-14 22:00:2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好书,孩子喜欢,大人也喜欢,当当买的书是正品,感觉不错,以后还从这里买!

2015-03-27 11:54:0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喜欢

2015-04-02 12:54:2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东西好,服务好,性价比高!

2015-05-06 15:47:58
来自zkz2008**的评论:

整体可以,个别字句有误,不推荐购买该版本。

2015-06-08 16:34:0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看看古人散文,觉得好像回到了那个年代。

2015-06-23 15:35:3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不错

2015-07-01 07:13:5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没看,不如看史记呀

2015-12-11 23:47:33
来自莲韵荷**的评论:

不错

2016-06-27 17:00:39
来自衣逍遥**的评论:

店家发货相当快~服务也很好!~还会在来买的

2016-08-11 22:22:22
来自当***8(**的评论:

书很好,喜欢,送货快!!!

2017-05-24 08:23:5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收藏的一套

2017-06-19 14:30:5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本散文选集精选了《史记》中最为精彩的篇目的片段,“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2015-08-16 08:30:04
来自乡下逍**的评论:

本散文选集精选了《史记》中最为精彩的篇目的片段,“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汉书·艺文志》还著录赋八篇,均已散失,唯《艺文类聚》卷30引征《悲士不遇赋》的片段和有名的《报任安书》(即《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表白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也是一篇饱含感情的杰出散文。《悲士不遇赋》也是晚年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受腐刑后和不甘于“没世无闻”的愤激情绪。

2013-08-21 16:18:0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虽然比想象的薄了 但是纸质不错 内容也筛选得不错~

2014-03-02 22:10:49
来自青岛朝**的评论:

当当搞活动买的,非常不错的散文书系,一套25本,建议全部购买收藏学习。

2014-01-04 14:17:29
来自栗原君**的评论:

大家散文,一直想购买全系,但想想算了,看一本买一本吧。这套书设计古典味,精致而让人心仪,拿在手中,读上个篇,人生之享受。感谢当当,感谢百花!

2014-09-23 16:37:34
来自yiran02**的评论:

本身就非常喜欢历史,更何况是《史记》这种巨著中的精彩选段!波诡云谲的历史风云变化无常,以史鉴今更是必不可少。司马迁为读者还原了一个最真实的昨天,也传递了数不胜数的哲理!绝对的好书!

2013-08-13 19:02:18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