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教育家图书
人气:36

爱国教育家

【好评返5元店铺礼券】
  • 所属分类:图书 >传记>教育家  
  • 作者:[唐澜波] 编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307101906
  •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9
  • 印刷时间:2013-04-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110
  • 纸张:轻型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张伯苓,我国有名教育家,南开大学创建人、校长,也是西南联合大学的主要挑选者之一。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为了教育事业,张伯苓历尽艰辛,矢志不渝。他从传授"新学"的家馆开始,一步步办起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为国家培育了众多杰出的人才。是他的学生。 本书从张伯苓投身教育、创办南开、确立南开精神入手,以不大篇幅概括了张伯苓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本书尤其对张伯苓的办学理念及爱国情怀作了重点讲述。 本书语言通俗,故事性强,尤其适合中小学生及教育界人士阅读。

目录

一、投身教育

1.坎坷身世

2.投身教育

二、创办南开

1.严氏家馆

2.南开中学

3.南开大学

4.炮轰南开

5.重庆南开

6.长沙"临大"

7.西南联大

8.光复南开

9.重归故国

10.颐养天年

三、潜心治校

1.为钱奔波

2.修身教育

3.关爱学生

4.带头戒烟

四、革新教育

1."轮回"风波

2.以"土货"代替"洋货"

3.德育为先

4.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5.玩中学,学中玩

6.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7.发展体育

五、爱国教育家

1.爱国教育

2.读书救国,二者兼顾

3.勿忘国耻

4.国共合作的纽带

5.心系学校至死不离

附录 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

在线预览

南开中学建立后,因为兴办新学很有成效,一时社会上热心教育的人士纷纷解囊捐助,因此,校舍年年扩建,学生也年年增多。

1908年,张伯苓被推举为直隶(河北)省代表,去美国参观渔业博览会。这是他抢先发售赴美国考察教育。后来又绕道欧洲,考察各国的教育情况,于第二年冬回国。

1911年,天津政府经过考虑之后,把原有的两所中学并人南开中学,原来两学堂的经费,每年白银八千两,也一并拨给南开中学使用。这一年的10月爆发了武昌起义,学生纷纷请假回家,学校课业因此停顿。1912年,民国建立,开始使用纪年法,采用阳历。而3月2日,天津发生了兵变,到4月,变乱平定后,南开中学才开学。南开中学堂此时改名为南开学校,监督改称校长,仍由张伯苓担任。

民国成立后,张伯苓深为乐观,越发坚定教育救国宗旨。他连年增添经费,购置新地,建筑校园,学生的人数也从几十人增加到500人。

1914年,直隶省工业专门学校和北洋法政学校的附设中学班,也同时并入了南开学校,于是学校经费又有增加,校舍又有扩建。是年,张伯苓还兼任北洋女子师范校长。

南开学校按照张伯苓"三育并进而不偏度"和"应特别注重于人格教育、道德教育"的教育思想,学生德智体发展,一时闻名中外。当时全国除了外蒙、新疆、西藏三地区没有学生在南开念书外,其他各省市都有来此就读的学生,甚至南洋的华人和朝鲜的进步青年也纷纷投考南开。

面对这数千人的学校,张伯苓不改往日事必躬亲的工作态度。张伯苓经常要求学生到家里来吃饭,夫人王淑贞亲自下厨为孩子们准备丰盛的大餐,而且张伯苓还能叫出这将近一千个学生的名字。后来张伯苓还风趣地说:"以前学生少,可以常请他们来吃饭,现在学生多了,一顿就把家里吃空了。"话虽如此,但张伯苓还是用一切办法和学生建立联系。他不时从学生中挑选几位代表,邀请他们到办公室谈谈心,听他们讲讲对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建议。如果在路上遇到能叫出名字的学生,张伯苓还会热心地走上前去嘘寒问暖,甚至会突然出现在学生食堂里,看看学生们的饮食情况。

……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