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自我管理:梦想、选择和自我实现图书
人气:75

学会自我管理:梦想、选择和自我实现

写给90后的人生礼品书
  • 所属分类:图书 >保健/养生>健康百科  
  • 作者:[高海涛]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15330266
  •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3
  • 印刷时间:2015-03-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作者是一名高校教师,在和学生长期的接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步入社会不懂得自我调适,很难适应社会。而目前高校的教育主要都侧重专业技能和专门知识的培养,基本上没有专门的课程告诉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通过系统检索,作者还发现尽管有大量的书籍从心理学、管理学、励志等角度谈到自我的管理问题,但这些书都只是专注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而且都是很深的学术专著。作者以其管理学博士的思考尝试着用管理学的理论写一本系统的、实用的自我管理方面的书籍,通俗易懂地向学生、初入职场的人谈如何做好自我管理的问题。

本书的主旨是告诉青年读者:一、如果想实现人生的成功,就必须从自我管理出发,自我管理做好了,人生的成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二、不管是否意识到,每个人都在进行自我管理,但是有些人管理得好,有些人管理得差;三、成功的自我管理是什么,怎样实现自我管理。本书对因为有太多的选择而迷茫又想追求事业成功、人生幸福的青年人深有启迪。

编辑推荐

对于刚进入大学或走上社会的年轻人,这是一本特别实用的人生管理之书。

作者简介

高海涛,北京印刷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访问学者。入选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委组织部人才等人才培养计划。出版《中国文化产业安全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企业非市场行为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沟通创造价值》(清华大学出版社)等专著,在《中国工业经济》《管理学报》《管理评论》等国内外知名刊物上三十余篇。

目录

序言

时代篇 自我管理的时代

及时章 自我意识与自我管理

人和动物的区别

自我意识与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是管理的根基

自我管理的时代

第二章 自我管理者

谁是管理者

谁是被管理者

如何进行管理

目标是什么

自我篇 从自我出发

第三章 认识自我

外在:自我的五个层面

内在:自我的五个空间

自我的功能领域

测试:你了解自己吗

第四章 提高自我

为什么学

学什么

怎么学

学到什么程度

如何转识成智

测试:你了解你的学习风格吗

第五章 实现自我

种子与潜能

认识自己的潜能

突破自我设限

重新想象

开发自己的潜能

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

测试:你是胸怀大志的人吗

功能篇 自我管理的领域

第六章 管理你的身体

认识"健商"

认识亚健康

了解身体的"自控系统"

身体健康管理

测试:你的身体健康吗

第七章 管理你的思想

思想硬件之一:大脑

思想硬件之二:神经系统

思想的软件:思维的过程

培养逻辑思考的能力

改善思考方法

避免思维的陷阱

测试:你的逻辑性强吗

第八章 管理你的情绪

什么是情绪

情绪的产生

认识情商

自我意识

管理负面情绪

同理心

处理人际关系

情绪控制的巅峰:涌流

测试1:你的情商高吗

测试2:你能驾驭愤怒的情绪吗

第九章 管理你的自我意象

了解自我意象

自动机制

想象的力量

唤醒你的自动成功机制

避免自动失败机制

第十章 提升你的意识状态

意识的层次

意识的状态

生命的境界

意识境界与能量层次

提升人生境界

测试:你的内心和谐吗

实践篇 创造精彩人生

第十一章 确立你的人生目标

认清自己的价值观

确定你的人生目标

实施目标管理

区分效率和效能

运用TOC法增加有效产出

第十二章 管理你的职业生涯

职业规划的步骤

职业生涯诊断

职业生涯的选择

职业生涯的管理

测试1:你喜欢什么样的职业

测试2:你的职业锚是什么

第十三章 掌握你的时间

记录你的时间

用ABC控制法将事件分类

用"第二象限组织法"分析优先顺序

用GTD法安排手头事项

摆脱拖延症

测试:你的时间管理能力如何

第十四章 改善你的心智模式

什么是心智模式

发现你的心智模式

改善心智模式

改善心智模式的具体方法

第十五章 改变你的不良习惯

习惯决定人生

习惯与潜意识

习惯的形成

改变不良的习惯

坚韧的力量

改变习惯的小技巧

第十六章 发挥你的长处

了解你的长处

了解你的行为方式

了解他人的长处

担负主动沟通的责任

第十七章 创造成功的人生

什么是人生成功

持久成功的标准

持久成功的构成要素

如何实现持久的成功

成功的自我管理

测试:你有成功的倾向吗

后记

在线预览

第三章

认识自我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中国春秋时期思想家曾子

人呀,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

人们经常对自我隐藏;在所有的宝藏中,我们自己总是才被挖掘出来的。

——德国哲学家尼采

斯芬克斯之谜:我是谁

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一个长着狮子躯干、人头面的有翼怪兽。这个狮身人面怪盘踞在一条通往开罗的必经之路上兴风作怪,凡遇到的人它都要提出一个谜语,凡是猜不着的,都作了它的美餐。但那条谜语非常奇特,没有人能够猜着,所以人们都不敢再走那条路了。有24小时,有一位叫俄狄浦斯的年轻人听说了这件事,他决定去试一试,别人都劝他不要去,因为去无异于送死。但他抱着为民除害的坚定信念执意要去。

斯芬克斯一见有人来了,非常地高兴,看来又有一餐好吃。它照例出了那条谜语:"什东西早上是四条腿,到了中午是两条腿,当太阳落山时又变为三条腿?"

"这个……"年轻人确实感到难猜。

"快点!"说着它就张开那血盆大口,恨不得一口把年轻人吞下。但它想这一顿是跑不了,还是看一看这小子有什么办法。

"是人。"

"什么!"它感到万分的惊慌,但仍不死心,"那是为什么?"

"因为人刚生下来还不会行走,所以他两手在地爬着走,这不是四条腿吗?当人长大些学会了走路,不是两条腿吗?当人老年迈之时走路必须拄着枴杖,这不就是三条腿吗?"

斯芬克斯哑口无言,只得承认答对了,由于羞愧难当,跳崖自尽了。从此这条路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斯芬克斯在知道自己终究是人的一刹那,为什么二话不说就跳下悬崖呢?这个神话耐人寻味的情节启示我们:离我们最近的,往往是最难认知的。在整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地认识天地万物,但唯独最难以认清我们自己。一部人类认识史迄今远未完成的认识难题就是"认识你自己"。千百年来,哲人思想家们一直都在思索着这样一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你是否感到困惑、无助:

我是谁?

我是否有价值?

我为什么要活着?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人的一生应该怎么样度过?

鸡群中的小鹰

有一个喜欢冒险的男孩,在父亲养鸡场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现了一个鹰巢。他从巢里拿了一个鹰蛋带回养鸡场,把鹰蛋和鸡蛋混在了一起,让一只母鸡来孵。孵出来的小鸡群里有了一只小鹰。小鹰和小鸡一起长大,因而不知道自己除了是小鸡外还会是什么。起初它很满足,过着和鸡一样的生活。

但是,当它逐渐长大的时候,它内心里就有一种奇特不安的感觉。它不时地想:"我一定不是一只鸡!"只是他一直没有采取什么行动,直到有24小时,一只老鹰翱翔在鸡场的上空,小鹰感觉到自己的双翼有一股奇特的新力量,感觉胸腔里正猛烈地跳动着。它抬头看着老鹰的时候,一种想法出现在心中:"我和老鹰一样。养鸡场不是我呆的地方。我要飞上青天,栖息在山崖上。"

它从来没有飞过,但是它的内心里有着力量和天性。它展开了双翅,飞升到一座矮山的顶上。极为兴奋之下,它又飞到更高的山顶上,冲上青天,到了高山的顶峰。他发现了伟大的自己。

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那个人,当然就是——你自己。可是你又是谁呢?你是什么?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如何驾驶汽车,却不知道如何驾驭自己,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啊!

清朝晚期重臣曾国藩曾很自负,爱发脾气,爱和别人闹矛盾,做事情无毅力。30岁到京为官是曾国藩一生最重要的分水岭。认识到自己的缺陷后,他给自己订了个小册子,每天晚上将白天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写在小册子上,写完之后,逐一反思,把那些做得不够好的方面全部记下来,经过5年的修炼,他有了平和的心性,有了坚强的毅力,有了豁达的胸怀,引得天下英才为他所用,从而成就了一番扭转天地的大事业。他在日记中写道:

平静中我反省自己,处处碰壁,根源不外乎怨天和尤人这两个。我还看见朋友中牢骚太甚的人,后来一定多遭受抑塞。无故怨天,天必不许;无故尤人,人必不服。感应之理,自然随之。凡是遇到牢骚要发时,就应该反躬自问,我因为有什么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舞台上都扮演着两个角色,一个是社会角色,一个是自我角色。对于自我角色,我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扮演。但社会角色则不同,不仅我们要有一个认真扮演好社会角色的态度,还需要具备扮演好社会角色的能力。

外在:自我的五个层面

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同时存在于五个彼此不同但却相互联系的层面上。在社会层面上,我们是一个公民,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对于我们所工作的单位而言,我们是单位的成员,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对于所在的家庭而言,我们是家庭的一员,扮演着特定的家庭角色;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我们在社会上扮演着多种角色;作为一个生命体,我们追求着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见下图3.1。

图3.1自我的外在层面

生活的这五个层面都给我们提出了很多的挑战和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事业发展、家庭幸福和人生成功。在现代社会,上述五个层面所包含的问题已经日益变得复杂化,使得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1.家庭层面的自我

在现代社会,家庭结构日益向小型化、核心化发展。随着上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难觅踪影,三口之家成为社会的常态。"4-2-1家庭"模式已经成为普遍的家庭结构。

所谓"4-2-1家庭"模式是指,一对独生子女结婚生子后,家庭结构组成是双方父母4个长辈、夫妻2人和1个孩子。对于一个即将或者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而言,首先面临着买房结婚的沉重负担。成家以后,还要负担起双方父母4个老人的养老和至少一个孩子成长教育的重任。在当前形势下,90后、00后出生的新一代不仅面临着"买不起房""结不起婚"的尴尬,还面临着"养不起小孩""养不起父母"的忧虑。

2.组织层面的自我

面对各种快速而复杂的变化,组织努力寻求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策略以及领导力。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对于在组织中工作的个人而言,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要求和挑战,主要有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工作技能的挑战等。

在知识结构上,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要求,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思维方式上,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用新的思维方式去看待自己的工作;在工作技能上,组织不断提出新要求、新标准。这些要求和挑战给人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人际关系紧张、情绪低落,以至于工作缺少幸福感、归宿感而悲观厌世。

3.社会层面的自我

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所面临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8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来说,独生子女的家庭地位决定了会有一大家子人围绕着转,感觉自己好像是太阳,其他人都是星星,总是星星围绕着太阳转,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形成了自大、恃才自傲的个性。而进入社会以后,这种心理模式会受到强烈的冲击,逐步地向"我和别人一样都是星星"的心理模式转型。当然,对于一个从小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人,要提高其合作共事的能力是有一定难度的,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违背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去行事,并去建立新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这非常需要意志,要经过不断的见、修、行的磨炼。

另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容易使人误认为社会的发展就应该如此,缺乏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的心理准备。与经济增长、物质丰富相伴而生的,则是人们与日俱增、挥之不去的种种精神困扰。如何摆脱焦虑烦恼,纾解不良情绪,保持健康心态,已经成为现代人必须面对和应对的重要问题。

4.个人层面的自我

面对压力的膨胀,作为个体的我们努力扮演各种角色,试图平衡工作和生活的矛盾、事业和家庭的矛盾、外界和自我的矛盾,但是这种平衡并不好把握。

很多人把人生的幸福等同于职业生涯的成功。为了实现职业生涯成功,我们给自己设定越来越高的目标,把越来越多的时间投入工作和各种应酬,放弃了休闲,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置自己的身心健康于不顾。在片面的职业成功观的作用下,环境因素和组织因素的作用被放大,人们的紧张程度和迫切感日益加重,从而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但是,当这些目标真的实现时,我们会发现依旧不幸福。

5.生命层面的自我

从小学到高中,父母和老师都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但是当我们上了大学后,我们开始茫然了,我们知道我们需要找一个好的工作,但是我们却不知道该怎么做,考取大学的成就感在这时早已烟消云散。面对着严峻的就业压力,我们越来越不知所措,感到焦虑不安。

进入职场以后,看到身边的大多数人浑浑噩噩度日,看到有的人为了个人利益放弃了原则,为了功名而不择手段,很少有人能不受影响,坚持做自己。另一方面,初入职场时由于社会经验、人际能力的欠缺,我们经常会出现"无力感"。很多时候,尤其是当我们面对着庞大的官僚体制、复杂的人际关系、漫长的内部流程制度时,我们无力去改变,只能默默地去承受和适应。而这种被动而非积极的适应,很多时候会不可避免地带来无力感,进而引起一定程度上的"逃避态度"。这时候挫败感的体验越来越强,很多人开始否定自我,开始怀疑十年寒窗的苦读到头来究竟能让我们得到什么,开始感到困惑与无助。在这样的过程中,有些人可能会显示出较强的适应能力,更多的人则常常不知所措或者疲于奔命,但仍然无法对"我是谁?""我为什么忙?""我所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有多大意义?"等问题给出确定的回答。这种自我认同感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各种人格问题和心理问题。

这五个层面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挑战和机遇,构成了个人的"外在"。要应对外在的要求,个体就必须发挥与生俱来的无限潜能。每个人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东西,其实就是更充实的人生。幸福、成功、安宁,无论你对想要追求的完满人生如何定义,就其本质而言,都是对充实人生的体验。当体验幸福、成功、自信等情感时,我们就会享受人生。如果抑制自己的能力、破坏我们与生俱来的才华,并听任自己遭受焦虑、恐惧、自责和自憎的折磨,我们实际上就在扼杀自己的生命力。

我们的这种潜能又可以分出五个空间——神经感觉系统、身体、情感、思想、意识状态,构成个人的"内在"。详见图3.2。就像企业管理可以从销售、财务、生产、人力资源、研发等领域入手一样,我们可以把自我的五个空间视为自我的功能领域。要对自我展开有效的管理,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些功能领域的重要性。

图3.2自我的内在空间

内在:自我的五个空间

"自我"或者"我"是一个被人们挂在嘴边的词语,但是对于"我"究竟是谁,什么是自我等的问题,大多数人通常都难以做出明确的回答,因为这已经超过了我们的智力范围和表达能力。

我们从小到大,都有一个意识。那个意识从我们有记忆以来就一直存在,伴随我们成长、求学、结婚、工作。尽管我们的身体、感情、感受、知识和经验一直都在改变,但是有一个东西是一直没有变的,我们仍然保有一个基本的真我的感觉,这就是自我意识。

自我和自我意识乃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着明显差别的东西。实际上,自我乃是一种具有实体性的东西:当一个人思考或行动的时候,它是思考或行动的主体,而当一个人在思考自身的一切时,它又是一个被动的客体;而自我意识则是自我对自身的一切的认识和体验过程。自我意识的分类见表3.1。

表3.1自我意识的分类

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积极的消极的

生理自我对自己的身体、外貌、衣着、风度等所有物的认识俊、美、获得丑、残、失去追求外表、物质欲望的满足,维持家庭利益

心理自我对自己的智力、性格、气质、兴趣、能力、记忆、思维等的认识聪明、敏捷、成熟无知、迟钝、愚昧追求信仰,谋求智慧与能力的发展,注意自己行为的规范

社会自我对自己的地位、角色、义务、责任、影响力等的认识自信、自豪、主动、负责自卑、自怜、孤立、嫉妒与人竞争、追求名誉地位、争取良好的社会评价等

人们对于自我的认识是通过自我感觉、反映评价和社会比较而得来的。在年轻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大多数来自周围的人们对我们的反应。然而,在生活的某一时刻,我们开始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看待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往往通过与他人比较来确定衡量自己的标准,从他人那里得到有关自己的信息。

自我的功能领域

自我并不是个人的身体、思想或者情感,这几项仅仅是自我的某个部分,某个空间,或者说,是自我的某个功能领域。除了以上提到的身体、思想与情感,自我还有其他两个空间,即我们所说的"神经感觉系统"与"意识状态"。

1.神经感觉系统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都是直接或间接处于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之下,神经系统是整体和内在起主导作用的自我调节系统。我们不难发现,在人体的神经系统的内部,依然存在内在的、能够在一个新的高度引领和指挥神经系统的自我,而神经系统自觉或不自觉服从它的管理、调节和指挥。

人体的自我好像潜藏于神经系统之中,然而又游离于神经系统之外,因为它涵盖着人体的遗传信息、心理因素、理性因素和感性因素,对不同系统和不同器官的自我信息进行整合和统筹。人体的自我就是从人体的所有组成物质和系统中抽象出来的,地倾向于人体整体的安全、健康、快乐,自然地作用于内在机体和外在环境的趋向。这种趋向表现在人体的每一个细胞以及细胞内因子,也表现在人体随时所面对的外部环境。

2.意识状态

德国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人的意识状态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他以海上的冰山为例说明三者的关系。人的心理就像海上的冰山,意识就好像露出水面的尖顶,潜意识则是山尖下藏在深处的部分,前意识则是在尖顶和水面下深处之间的部分。见图3.3。

潜意识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很难或者永远不能进入意识中的部分,指人的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和本能冲动的替代物,具有原始性、冲动性、非逻辑性、非时间性、非道德性、非语言性。潜意识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大作用,不仅是个体精神生活的实质、人格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且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前意识是潜意识心理活动中在必要时可召回的部分,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弗洛伊德认为:"前意识就像位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屏幕。"

意识是指人的心理结构中很小而非主要的表层部分,指人同外界接触直接感知到的一纵即逝的心理现象。弗洛伊德认为,意识的明显特征就是其变动流逝性,即是说"意识总的来说是非常变动不居的状态。成为意识的仅仅是暂时的"。

图3.3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弗洛伊德用了一个比喻来形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比如一间大房子里,住满了各种各样的个体的人,他们有强烈的欲望想要摆脱这狭隘的拥挤的空间,这就是潜意识的形态;但在这想要冲破束缚的大房子里,有一个很小的、只能有一个人通过的门,门边上有一位类似于督察者的人,他严格控制了他们的进出,这就是前意识;而门的外面则是一个小房子,那里有一些可以短暂生活的个体的人,这就是意识。见图3.4。

图3.4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督察者"的严厉监督下,大房子里的人只有很少的可以进入小房子,而大部分的人只能被击退,即形成了大房子里的压抑的人,这些人只有在"督察者"困倦或开小差的时候才能偷偷进入小房子。所以大部分的潜意识,只能停留在这大房子里,永世不得翻身。而这意识也只是人的心理活动中极小部分内容。

此外,人不仅有实现自我的潜能,还有超越自己的倾向,个人能超越自己,与更大的整体相融汇、相互认同,并能通过超越自己得到美好、高尚、圣洁、完善、永恒和极乐的体验。

中国的佛教与道教和印度的瑜伽功早就有过超越自我的心境和意识的论述与实践。佛教和瑜伽都强调所谓"入静养性",强调通过沉思达到人性与宇宙本源的结合。佛教中有所谓的清虚坐禅进入无我的境界,也有消除人我的界限,达到"普度众生"的超越自我体验。这些有神秘色彩的体验都强调了个人可以通过沉思的训练进入无我的高级意识状态,而使人生的痛苦得到超脱。

人生三重境界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佛家讲究入世与出世,于尘世间理会佛理之真谛。人之一生,从垂髫小儿至垂垂老者,匆匆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也经历着人生的三重境界。

人生及时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涉世之初,还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所见到就是最真实的,相信世界是按设定的规则不断运转,并对这些规则有种信徒般的崇拜。最终在现实里处处碰壁,从而对现实与世界产生了怀疑。

人生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我们开始用心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水也不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人生第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地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综上所述,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家庭、组织、个人和存在五个层面,都包括了神经感官、身体、情感和思想四个空间。见下图3.5。

图3.5自我的层面和空间

青年导师李开复指出,认识自己,就是弄清楚你是谁,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尤其重要的是要分清楚:这跟别人认为你是谁,他们要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丝毫没有关系。

[延伸阅读书目]:

1.(美)乔纳森·布朗著,陈浩莺等译:《自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袁辛著:《我是我自己——自我再认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美)迈尔斯著,沈德灿译:《我们都是自己的陌生人》,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4.(印)克里希那穆提著,若水译:《重新认识你自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10

5.(美)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著,方舟子译:《HOW&WHY美国经典少儿百科知识全书》,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测试:你了解自己吗

以下列出许多反映了普遍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陈述,请仔细阅读每一个陈述,考虑一下它是否适用你。尽量诚实、地问答,但没有必要每一条都刻意花太多时间。除非特别标明时间界限,否则请考虑一下近两个月内这些条目对你是否适用。请像下面所列的那样,表明你同意每一个陈述情况的程度。(1.非常同意2.基本同意3.基本不同意4.极不同意)

1.我是个会交际的人。1234

2.近几天来有好几次我对自己非常失望。1234

3.使我烦恼的是我的模样不能更好看点。1234

4.维持一个令人满意的爱情关系对我没有困难。1234

5.此刻比几周来更为快乐。1234

6.我对我的身体外貌很满意。1234

7.有时我不去参加球类及非正式的体育活动,因此我认为自己对此不擅长。

1234

8.当众讲话会使我不舒服。1234

9.我愿意认识更多的人,可我又不愿外出和同他们见面。1234

10.体育运动是我的擅长之一。1234

11.学业表现是显示我的能力、让别人认识我的成绩的一个方面。1234

12.我比一般人长得好看。1234

13.在公共场合演节目和讲话,我想都不敢想。1234

14.想到大多数体育活动时,我便充满热情和渴望,而不是疑惧和焦虑。

1234

15.即使身处那些我过去曾应付得很好的场合,我仍然常常对自己没把握。

1234

16.我常怀疑自己是否有这份天资,能成功地实现我的职业和专业目标。

1234

17.我比与我年龄、性别相同的大多数人更擅长体育。1234

18.我缺少使我成功的一些重要能力。1234

19.当我当众讲话时,我常常有把握做到清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1234

20.我真庆幸自己长得漂亮。1234

21.我已经意识到,与同我竞争的人相比,我并不是个好学生。1234

22.最近几天,我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比以往更多。1234

23.对体育运动不擅长是我一个很大的缺点。1234

24.对我来说,结识一个新朋友是我所盼望的愉快感受。1234

25.许多时候,我感到自己不像身边许多人那样有本事。1234

26.在晚会或其他许多聚会上,我几乎从未感到过不舒服。1234

27.比起大多数人来,我更少怀疑自己的能力。1234

28.我在建立爱情关系上,比大多数人困难更多。1234

29.今天我比平常对自己的能力更无把握。1234

30.令我烦恼的是,我在智力上比不上其他人。1234

31.当事情变得糟糕时,我通常相信自己能妥善地处理它们。1234

32.我比大多数人更为担心自己在公共场合讲话的能力。1234

33.我比我认识的多数人更自信。1234

34.当我考虑继续约会时,我感到紧张或没把握。1234

35.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我的外表没有吸引力。1234

36.当我学一门新课时,我通常可以肯定自己在结束时成绩处于班上前1/4内。

1234

37.我像大多数一样有能力当众讲话。1234

38.当我参加社交聚会时,常感到笨拙和不自在。1234

39.通常我的爱情生活似乎比大多数人好。1234

40.有时我因为不想当众发言而回避上课或做其他事情。1234

41.当我必须通过重要的考试或其他专业任务时,我知道自己能行。1234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完美的购物体验,下次还来

2015-04-07 17:25:57
来自书香传**的评论: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好,对我的帮助很大,当当网的服务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2015-04-23 20:12:5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好书!

2015-08-18 19:43:0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非常棒

2016-09-27 17:29:53
来自永远的**的评论:

成功,从自我管理开始

2016-10-19 23:00:5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自从知道评论之后积分可以抵现金了,才知道评论的重要性,积分的价值,后来我就把这段话复制了,走到哪里,复制到哪里,既能赚积分,还非常省事,特别是不用认真的评论了,又健康快乐又能么么哒,哈哈哈

2016-11-24 14:45:04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自律方面的知识

2017-05-07 00:12:10
来自读***c(**的评论:

这本书明显参考了乐小陶所著的《个人管理学》,其后记简直就是翻版,但参考文献中却未提及,不厚道!

2017-08-04 09:59:33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