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枪舌剑:言辩的智慧(修订版)图书
人气:99

唇枪舌剑:言辩的智慧(修订版)

本书主要是对中国古代的游说、侍对、讽谏、排调四类言语交际活动进行分析和解构,再现了中国历史先哲们的语言魅力,阐释了历史掌故中一个个鲜活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语境因素,同时作者还地分析了这四类言语作品使...
  • 所属分类:图书 >成功/励志>口才/演讲/辩论>辩论  
  • 作者:[吴礼权]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66805577
  •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1
  • 印刷时间:2014-01-18
  • 版次:5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对中国古代的游说、侍对、讽谏、排调四类言语交际活动进行分析和解构,再现了中国历史先哲们的语言魅力,阐释了历史掌故中一个个鲜活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语境因素,同时作者还地分析了这四类言语作品使用的各种表达手段。

编辑推荐

本书系著名修辞学家、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历史小说家,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礼权博士所著。自1991年出版至今,20年间一直是读书界的畅销书与常销书。曾先后在中国大陆印行数十万册,1993年引进到台湾后,一直是台湾书市上的宠儿,迄今计有国际村文库本、林郁出版社本、台原出版社本、新潮社本等四个版本,大陆两个版本。

修订版相较于原版,在内容上有了相当大的变动。除了增加和更换了新材料,还在文字上有大幅改动,既保持了作者年少青涩时的思想与文字锋芒,又体现了作者人到中年后的学术与思想的深度。因此,修订版将是有心、热心的读者研究作者思想、学术、文字成长历程的好教材。

作者简介

吴礼权,字中庸,安徽安庆人,1964年7月25日生。文学博士(中国修辞学及时位博士学位获得者)。现任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复旦大学全国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理事等。曾任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客员教授、专任教授,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湖北省政府特聘“楚天学者”讲座教授等,上海市语文学会秘书长、副会长。

学术研究方面,迄今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中国笔记小说史》、《中国言情小说史》、《清末民初笔记小说史》、《古典小说篇章结构修辞史》、《中国修辞哲学史》、《中国语言哲学史》、《中国现代修辞学通论》、《表达力》、《修辞心理学》、《现代汉语修辞学》、《委婉修辞研究》等16部。另有《阐释修辞论》、《中国修辞学通史》、《中国修辞史》、《20世纪的中国修辞学》、《中国历代语言学家评传》、《大学修辞学》等合著8种。学术论著曾获奖3项,省部级奖7项,专业类全国较高奖1项,国家教育部科学研究一等奖1项。三十多岁即成为复旦大学百年年轻的文科教授之一,也是最年轻的语言学教授与博导。曾多次赴日本等海外高校讲学或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并受邀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等许多国际知名学府作学术演讲。

文学创作方面,著有长篇历史小说《远水孤云:说客苏秦》、《冷月飘风:策士张仪》,2011年11月由台湾商务印书馆与云南人民出版社以繁简体两种版本同步推出,在海峡两岸读书界与学术界产生了强烈反响。《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南方日报》等全国各大媒体均有大量报道,新浪、搜狐、雅虎、香港凤凰网等各大门户网站亦有报道。另有历史类著作《假如我是楚霸王:评点项羽》,2005年由台湾著名出版机构远流出版公司隆重推出,与日本“国民作家”司马辽太郎的《项羽对刘邦》、台湾作家陈文德的《刘邦大传》为系列套书,是当年风靡于台湾读书界的畅销读物。另两部长篇历史小说《镜花水月:游士孔子》、《易水悲风:刺客荆轲》,分别于2013年10月与2014年1月由台湾商务印书馆、暨南大学出版社以繁体与简体两个版本在海峡两岸同步出版发行。

目录

前言

及时章 循循善诱,入吾彀中:游说的智慧(上)

1.步步为营:阳货仁智说孔子

2.偷梁换柱:颖考叔掘地及泉说庄公

3.一鼓作气:烛之武国家利益说秦君

4.迂回包抄:庄辛亡羊补牢说襄王

第二章 循循善诱,入吾彀中:游说的智慧(下)

1.诱敌深入:触龙儿女情长说太后

2.欲擒故纵:孟子五十步百步说魏王

3.因势利导:孟子资源共享说齐王

4.明修栈道:苏代鹬蚌相争说赵王

第三章 君君臣臣,出语攸关:侍对的智慧(上)

1.投其所好:东方朔割肉遗细君

2.怨而不怒:颜驷跟汉武帝发牢骚

3.投桃报李:纪晓岚谢天谢地谢君王

4.见风使舵:纪晓岚“北国24小时一地一圣人”

5.言而不尽:刘桢“磨之不加莹,雕之不增文”

第四章 君君臣臣,出语攸关:侍对的智慧(下)

1.阳奉阴违:曹植“煮豆持作羹”

2.缘情蓄意:李喜“畏法而至”

3.借花献佛:裴楷“天得一以清”

4.曲用典故:顾荣“王者以天下为家”

5.围魏救赵:纪昀“风雨云雷任从驱遣”

第五章 星汉灿烂,悠悠古今:讽谏的智慧(上)

1.近取诸身:盲乐师的“炳烛之明”

2.正话反说:优孟请以国君之礼葬马

3.意他言己:邹忌与城北徐公比美

4.危言耸听:丑女“窃慕大王之美义”

5.王顾左右:昭奚恤“狐假虎威”

第六章 星汉灿烂,悠悠古今:讽谏的智慧(下)

1.笑里藏刀:优旃劝秦始皇多养麋鹿

2.顺水推舟:优旃“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

3.稽古喻今:甘夫人“不以玉为宝”

4.指桑骂槐:敬新磨数落中牟县令

5.蜻蜓点水:纪晓岚不拒酬金

第七章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排调的智慧(上)

1.为情造文:孔融出典“想当然”

2.以儆效尤:诸葛恪“植梧桐以待凤凰”

3.如法炮制:张裔认为“卓氏寡女贤于买臣之妻”

4.应时对景:张湛为范甯开“古方”

5.以矛陷盾:谢综嘲范晔“不同夏侯色”

第八章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排调的智慧(中)

1.自怨自艾:晏子自认“最不肖”

2.证龟成鳖:诸葛恪以军旅之事劝酒

3.同床异梦:石野猪与唐僖宗谈击毬

4.创意造言:苏东坡建造“避孔子塔”

5.夺人酒杯:纪晓岚传授辨别狼狗之法

第九章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排调的智慧(下)

1.咏月嘲风:晏子论水土与民风的关系

2.抛砖引玉:张元一与女皇说笑

3.触景生情:吴越王与陶谷蟹宴上的外交斗争

4.抱布贸丝:张融瘦马讨官

5.图穷匕见:刘原父“观乞儿弄蛇”

6.以夷伐夷:纪晓岚让俄国人“鬼鬼在边”

主要参考文献

吴礼权主要论著目录

修订版后记

在线预览

以夷伐夷:纪晓岚让俄国人“鬼鬼在边”

大清王朝的乾隆时代,是满洲人统治中国的鼎盛时期。此时虽未实行门户开放政策,但外国使节来华访问的活动却颇是频繁。乾隆皇帝本是个好大喜功、故作卖弄的家伙,因此每每要召见一些西洋及东洋各国颇有汉学功底的外国使节,希冀“战胜于朝廷”,提高自己及中国的国际知名度。

一次,一个俄国使臣求见。侍从禀知乾隆,说这位俄国人汉语十分精通。乾隆一听十分高兴,这一下他可以在外国友人面前卖弄一番学问了。于是,立即传命晋见。

俄人奉命晋见,行过晋见大礼后,便环视了一下乾隆朝中侍立的大臣们,然后颇是傲慢地对乾隆说道:

“陛下,外臣今有一上联,求对于贵国大臣,希望能在七日之内回复。如果有人能对上,外臣则不胜感激!”

俄人话虽说得很客气,但乾隆听出了他这话是颇有骨头的,明显有藐视大清帝国之意,是在欺负中国无人。于是,乾隆便也十分高傲地说道:

“那就请出上联吧!联句乃区区小事,何须七日?”

俄人望了望乾隆,又看了看大清众臣,然后得意地拖长声调说道:

“我俄人,骑奇马,张长弓,单戈成战;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俄人话音一落,乾隆顿时惊诧不已。啊?好大的口气!

大清朝臣一听,个个目瞪口呆。嗯,好妙的对子!

俄人看了着乾隆,又瞟了瞟满殿的大清众臣,见其人人神情惊诧,心知自己的这一联是太妙了,看来这乾隆与众臣今日是无法对出了。想到此,他便得意地扫了乾隆一眼,抬腿便要告辞了。

正当俄人刚刚抬步,乾隆与众臣都非常尴尬之时,突然朝班中走出一位清朝大臣,向前挡住了俄人,说道:

“且慢!我现在就有一下联,何烦贵使节七日再来?”

乾隆及满殿大臣一看,原来是大清一代文宗纪昀出来接对了,于是,大家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俄国使节被拦后,吃惊地打量了一下纪昀,然后仍很傲慢地说道:

“那么,就请续下联吧。”

纪昀斜睨了一眼俄人,然后剪手在大殿中踱了几步,然后直视俄人,从容说道:

“尔你人,袭龙衣,伪为人,合手即拿;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在边!”

乾隆一听,哈哈大笑;满殿清臣一听,则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而那个俄国使节一听,则就如霜打的黄花,半日无语,垂首而退。 ①

一般来说,要西洋人学好汉语是比较困难的,要他们弄通汉字会意、象形的精蕴则就更难了。因为中国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会意为主的非拼音文字体系,与西洋文字以字母、音节表现的拼音文字体系有很大的区别。两种文字体系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其所体现的东西方文化精神也非常明显。因此,能真正、透彻地把握对方的文化精神与民族心理特点,运用对方的文字体系的内涵表情达意,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大家都感到十分困难。然而,世上的事儿往往有大出人所意料之处,理论上的不可能性也会被突破。即如俄国使臣出联巧难乾隆及清臣一事来说,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俄国使臣所出的难联,是采用中国封建士大夫、文人常以为高妙的拆字取意的修辞方法,

将“俄”拆为“我”和“人”两字;将“骑”拆成“奇”和“马”两字;将“张”拆成“长”和“弓”两字:将“战”(繁体为“戰”)拆成“单”和“戈”两字。然后,再将原字与所拆出来的偏旁字巧妙地组成四个互相关联的句子:“我俄人,骑奇马,张长弓,单戈成战”,以此便巧妙地表达了俄人自夸其勇、蔑视清廷的深层语义。一个俄国人能拆汉字而成如此之妙句,含如此之深意,本已令乾隆及清廷众臣意料不及了。可是,在此之后,俄人又“横刀立马”再使出一记绝伦之刀:“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独具匠心地由三种乐器的双王之字头,引出“八大王,王王在上”的语句,向清廷发出了严重的挑衅,意在振俄人威风,灭清廷志气。其深层语义似乎在说:大清朝不要再与俄罗斯帝国相争了,快把河山拱手相让与俄人,向“王王在上”的沙皇屈膝称臣吧!

乾隆是个聪明的主子,清臣也不是饭桶。因此,当俄人上联一出口,大家立即知其语义指向所在,知道他这是在向清廷示威,藐视中华。但是,由于俄人的上联匠心独运,一时是很难续出合适的下联的。于是,大家只好干瞪眼,徒见俄人得意地狞笑。面对这一外交尴尬,乾隆感到非常难堪,清臣们也感到惭愧不已:堂堂大清公卿,竟然被俄国人用汉语对联逼入了绝境!不过,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天无绝人之路”,待纪昀走出朝班,巧弄三寸不烂之舌后,中国外交史上便增添了光彩的一页了。

纪昀所说:“尔你人,袭龙衣,伪为人,合手即拿;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在边”,不仅天衣无缝地对上了俄人的上联,而且内含“以夷伐夷”的讽刺、贬抑俄人的语义机关。“尔你人”,是拆“你”成“尔”、“人”后而成句;“袭龙衣”,是拆“袭”成“龙”、“衣”后而成句。隐指俄人拆字为联是袭汉人之“龙衣”,讽刺他拾中国人之牙慧;“伪为人”,是拆“伪”成“为”、“人”而成句,语中隐骂俄人是“夷”,不是人;“合手即拿”,是拆“拿”成“合”、“手”后而成句,意思是说俄国人没有什么了不起,中国人合手即可擒拿。这四句拆字为文,其方法全同俄人,但语义构成却高其一筹。它不是象俄人那样直露地自夸,而是通过贬抑对方而自逞其能,一语双收效。至于“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在边”两句,其构句方式亦同俄人,也是利用偏旁字的特点,引出了“四小鬼,鬼鬼在边”的语句,从而自然而然、不露声色地贬斥了俄人,警告他说沙俄只不过是靠在中华帝国一边的“小鬼”,不可猖狂,还是不要白日出见为妙。俄国使臣既然精通汉字,自然也能悟出纪昀的语义内涵。因此,当他听到纪昀如此之对时,只好垂首服输,惭愧而去了。

拆字为文,寄寓深意,这是一种古已有之的修辞手法。清人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二十七记录得颇多,说得也很明白:

太白诗有《古朗月行》,又云“今人不见古时月”(《把酒问月》)。王伯厚引《抱朴子》曰:“俗士多云:今日不及古日之热,今月不及古月之朗”(《困学纪闻》卷十八;《抱朴子?外篇》卷三《尚博》篇),是则然矣。而又云“狂风吹古月,窃弄章华台”(《司马将军歌》),又曰“海动山倾古月摧”(《永王东巡歌》)。此所谓“古月”则明是“胡”字,不得曲为之解也。……或曰:拆字之体,只当著之谶文,岂可以入诗乎?“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古诗固有之矣。

顾氏所言“古月”为“胡”,这是今人多知的析字格了。但是诸如“稿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之类的析字为文,则就非众人皆晓了。此古诗原文为四句:“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宋人王观国《学林新编》卷八解释说:“藁砧者,铁也;藁砧今何在者,问夫何在也。山上复有山者,出也;言夫已出也。大刀头者,鐶也;何当大刀头者,何日当还也。破镜者,月半也;破镜飞上天者,言月半当还也。”据此以观,此等析字取意已非合“古月”为“胡”之类那么简单了,而是经历两重曲折之后,真意方显。陈望道曾解析此例说:“‘藁砧’两字共有两重曲折:(一)先衍义为‘鈇’;(二)再依‘鈇’谐音作‘夫’;‘山上复有山’是‘出’字的化形。‘大刀头’也有两重曲折:(一)先衍义作‘鐶’,(二)又从‘鐶’谐音作‘还’。‘破镜’是月半的衍义。”①由此,将“析字”分为“化形”、“谐音”、“衍义”三类。②

上述俄人与纪昀的析字为文,虽然没有“藁砧今何在”诗那样令人难知其意,但是,俄人与纪昀连析四字,各成一个含有深意的语句,其智慧、技巧又在“藁砧”诗之上。特别是纪昀析字对句,尤其难能可贵。这是因为作为出句者的俄人,他可以苦心经营多时,然后按照自己的思路析四字而成一上联。而作为对句者的纪昀,则被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且要按照出句者的同样思路去搜寻对句。如果只是简单地析出四字以成句,也许对纪昀来说并不难。但是,俄人的出句用意却无疑在要求纪昀的析字为文也含有深意,而且作为外交斗争的形式,还必须要压过出句。试想,这是何等难度的析字修辞活动?然而,读了上文,我们知道纪昀却成功了。由此,在中国修辞史上便增添了析字为文、寄寓深意的光彩一页。

尽管现在有不少学者以为“析字为文”是一种近于游戏的语言活动,认为诸如孔融《郡姓名字诗》的苦心离析文字没有意义与修辞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文学作品创作与口头言语交际活动中,运用“析字为文”的修辞手法往往比规范、直捷地表达方式在效果上要好得多。口语交际中利用“析字为文”的情形很多,很灵活,其作用、效果,我们只要看看纪昀对俄人的言语作品便可“举一隅而知其三”了。至于文学作品中运用“析字为文”的手法,更是屡见不鲜了,其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如清人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有一首诗说:“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其中,“凡”、“鸟”是拆“凤”(繁体字为“鳳”)而来,隐指王熙凤;“二”、“令”乃拆“冷”而成,“人”、“木”系拆“休”而成。因此,“一从二冷三人木”,实则是通过“析字”修辞法,“暗示贾琏对王熙凤的态度由听从而冷淡,而休弃”,③寓意十分深刻。如此“析字为文”,岂不远较直捷陈述来得更加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吗?其实,不仅小说中有“析字”手法的运用,古代诗词中也有。如宋人黄庭坚《两同心》词:“你共人,女边着子。争知我,门里挑心”,这几句词是“写一个女子不满男子与别的女人相好而郁闷的心情。但是,词人没有直写,而是运用析字手法来表达,……所谓‘女边着子’,即合‘女’、‘子’为‘好’;所谓‘门里挑心’,就是合‘门’、‘心’为‘闷’。两句合起来,就是这样一个意思:你与别的女人相好,怎让我好不郁闷。”④

文学作品中运用“析字”,在古代是司空见惯的。其实,在中国古代,口语中运用“析字”手法的,也是非常普遍的。如清人褚人穫《坚瓠首集》卷二《巧对》条:“有三女而通于一人者,色美而才。事发到官,出一对云:‘三女为奸,二女皆从长女起。’一女对云:‘五人张伞,四人全仗大人遮。’官薄惩之。”三个年轻女子共通一个男子,这在任何时代都是有伤风化的罪行。在中国古代,更算得上是十恶不赦了。但是,官老爷对于到案的三个女子并未厉声斥责,而只说了一句:“三女为奸,二女皆从长女起”,意思是说:“你们三人作奸犯科,干出如此伤风败俗的事来,到底是谁带的头?”官老爷的这层意思说得比较委婉,透着学问与优雅,是因为他运用了“析字”修辞法,将“奸”(繁体为“姦”)离析为三个“女”字,然后构成一个精巧的语句,让犯事的三个女子自己意会其含义。三个女子也很有才学,洞悉了官老爷的意思,立即“投其所好,顺势建构了一个析字修辞文本:‘五人张伞,四人全仗大人遮’,以离析‘伞(傘)’字的方法巧妙地向老爷求情,希望他网开一面。结果,风雅而爱炫才的老爷还真的网开一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薄惩之’(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批评教育了一顿’)而结案。”⑤可见,在口语交际中,“析字”修辞法的运用所发挥的“寄寓深意”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对来说,“析字”修辞法在古代的运用较多,现代人运用的就少多了,这与时代风尚有关(兹不展开论述)。偶尔还是有人会用到这种修辞手法的。如《李敖回忆录》:“我妈妈生在1909年,今已‘米寿’之年,眼看九十了。”其中,“米寿”之“米”,可以拆解为“八十八”,因此“米寿”就是“八十八岁”之意,这就是“析字”法的运用,表意比较含蓄而富于机趣。

[其他参见吴礼权书友会博客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962933103_0_1.html]

……

媒体评论

编辑寄语

本书系著名修辞学家、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历史小说家,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礼权博士所著。是作者25岁风华正茂、激扬文字时代的处女作,为20世纪90年代畅销的学术随笔丛书“中国的智慧”之一种,1991年10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此书自1991年出版至今,20年间一直是读书界的畅销书与常销书。曾先后在中国大陆印行数十万册,1993年引进到台湾后,一直是台湾书市上的宠儿。迄今在台湾地区计有国际村文库本、林郁出版社本、台原出版社本、新潮社本等四个版本,是各家出版社竞逐的畅销读物。

修订版相较于原版,在内容上有了相当大的变动。作者结合20多年来读者的阅读反馈,不仅对原书出版编辑中个别明显的错漏之处进行了纠正,还对个别观点或提法的表述作了调整甚至改写。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修订版中还对原书中一些相对陈旧或偏僻的语料例证进行了更换,为修订版注入了新鲜血液。另外,原版叙述历史掌故时大多直引文言(包括人物对话语言),这对文言基础较弱的读者形成了一定的障碍。修订版则将原版中的人物对话全部改成了优美流畅的白话,大大方便了读者阅读。修订版在将原版文言叙事或文言对话的内容改成白话的同时,为了让有兴趣的读者了解原掌故的原文,将掌故原文以当页注或插页的形式予以处理,以便读者文言与白话相对照,从中学习文言文,增强古文献的阅读能力。修订版对原版还有一个重要的修订,就是对全书目录作了调整。原版每一小节的目录都是直录文言文原话,此次全部改换成另外的表达,以方便读者一目了然读懂每一章节的内容。至于全书之后增加的参考文献目录,则是为引导读者延伸阅读与学术研究参考之用。

修订版既保持了作者年少青涩时的思想与文字锋芒,又体现了作者人到中年后的学术与思想的深度。因此,修订版将是有心、热心的读者研究作者思想、学术、文字成长历程的好教材。

————暨南大学出版社人文分社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发货速度至少要4天多,纠结

2014-07-05 12:53:2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个商品不错~

2014-07-16 23:06:53
来自清江壮**的评论:

这个商品还可以

2014-09-23 18:38:5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满意

2015-01-24 10:12:0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总体感觉还不错

2015-03-15 18:59:3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下次还来买

2015-04-24 13:37:40
来自黄正军**的评论:

作为研究语言学的资料用。

2015-09-07 14:22:41
来自看书的**的评论:

推荐

2015-12-15 12:59:11
来自飞飞191**的评论:

好书

2016-05-03 15:54:3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送货快!好书实用

2016-10-07 19:44:12
来自萝卜阿**的评论:

很好的书,孩子很喜欢,当当多年的老顾客了,赞!

2016-11-26 23:43:3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包装内容各方面都很好。

2017-01-11 08:55:2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值得一读,有帮助。。

2017-04-13 18:38:0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非常好的一本书,作者写得深入人心。当当正版书

2017-06-12 20:27:3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买来当奖品奖励学生的。内容丰富,有趣!只是这次包装也太简陋了,破了个小口,还好书没事!

2017-09-17 12:46:08
来自lihl458**的评论:

材料丰富,又不乏理论根基,表述深入浅出,是提高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的有益帮手。

2014-03-11 18:24:45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