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经济学回归常识:把日子过明白的超实用经济学图书
人气:29

让经济学回归常识:把日子过明白的超实用经济学

我们不缺专家,不缺理论,不缺数据,不缺干预,甚至我们缺的不是头脑,而是常识!*具颠覆性著作,让难以理解的经济学向所有人敞开!
  • 所属分类:图书 >经济>经济通俗读物  
  • 作者:(美)[约翰·塔姆尼] 著 [陈然] 译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56411030
  •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1
  • 印刷时间:2016-11-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在经济不确定的年代,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常识。

房地产仍然在疯狂,股市依旧在低迷,企业利润也在下滑……面对当前不景气的经济,很多专家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方案和解决办法。事实上,我们不缺专家,不缺理论,不缺数据,不缺干预,甚至,我们缺的不是头脑,而是缺常识。

常识来自于对经济活动的观察,来自于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行为的观察。本书作者塔姆尼选取体育、电影、音乐界和一些知名企业的商业案例,全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有趣故事,深入浅出又系统地对经济学的真相做了解释。想了解什么是好的和糟糕的税收政策,只需看一下“高税收赶走滚石乐队”等几个事例,你也会了解到为什么向高收入者收税,最终受损害的却是低收入者;“底特律的破产”证明,扶植落后的产业或产能,除了不可避免会失败之外,还会得到一个新的认识:创新,就是不间断地摧毁落后,包括落后的人。

市场具有自我修正能力。让失败者自生自灭,让政府干预之手不再伸得过长,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些经济学中的常识,或许你已经听过了很多遍,但塔姆尼坚信,大部分人真的并没有掌握它。

经济是一台大机器,没有人知道它有多少个零件。塔姆尼让普通人明白了这台机器是怎么运行的、金钱是如何运行的。至于如何投资赚钱,你懂的,它就藏在经济运行的常识之中。

编辑推荐

经济学真的很基本。事实上,它无处不在。

但很多人都希望你认为经济学是非常复杂的。政治家、官僚、特殊利益集团和经济学家们自己设法把常识和简单的因果变成了一个神秘的宗教。他们想让你──一个普通的纳税人,保持一个敬畏的距离。

约翰 塔姆尼的《让经济学回归常识》打破魔咒。你不需要一个博士学位和一个图形计算器就可以明白我们身边的经济学——只需自信地看看摆在你面前的事实。刺激经济增长也很简单,它可以归因到税收、监管、贸易和货币。正确实施这四种手段,经济增长将会爆发。

税收。大部分人认为税收是工作的惩罚。如果英国将麦克尔的所得税税率提得很高,滚石就会找其他地方住,英国从麦克尔那收取的税将归为零。

调节。在任何一个行业聪明的人都不是监管机构,他们是在规定地生活的人。监管是基于幻想,平庸的可以有效地引导秀的和聪明的。这就像在每场比赛,期待阿帕拉契州立足球队击败密歇根。

目录

代序: 经济学应向所有人敞

在线预览

用价格涨跌衡量通货膨胀或紧缩是糟糕的手段

价格下降本身不是通货紧缩,因为没有哪种储蓄行为可以脱离需求。暴跌的电视机价格只不过释放出了资金,使之用于新的、此前无法实现的需求,抬高新产品价格。如果从电视机上节省下来的资金没有用于其他消费品,那么,它们就会通过储蓄体系进入其他人的口袋——无论是有短期资金需求的消费者,还是想出方法把超高清电视机的售价降到500 美元的企业家。

今天与美联储相关的新闻往往与害怕通货紧缩的央行行长有关。他们对消费的持续关注令美联储官员担心,价格下跌会导致消费者推迟消费,进一步压低价格,削弱经济。但这只是一种假设。美联储认为储蓄意味着不消费,但事实并非如此。储蓄只不过把消费能力转嫁给他人。正如我们在第六章看到的那样,银行以储蓄的形式从储户手中“借入”资金,形成银行负债,然后立即把负债以贷款的形式转移给他人,转变成银行资产。

价格下跌在市场经济中是正常现象,它们不会阻止消费。及时款iPhone 的零售价约为500 美元,但消费者现在可以从无线服务提供商那里买到性能远远更佳的机型,价格仅是它的一小部分。消费者清楚地知道价格势必下跌,尤其在竞争激烈的科技行业。然而,尽管存在价格下降的历史,消费者依然排队去购买及时部iPhone。最近,他们排队购买iPhone6。

1967 年,及时届超级碗门票售价12 美元。2014 年,超级碗门票面值100 美元,但实际支付的价格平均达到3552 美元。这是经济学家所谓的通货膨胀吗?或许,许多经济学家的确认为这是通货膨胀,但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对某些物品的需求变得十分强烈,以至于它的价格大幅上扬,例如超级碗门票,那么,消费者可用于购买其他商品的资金将会减少,那些商品的价格就会下降。由于消费者偏好和生产能力提升等多种因素的存在,价格一直都在调整。因此,价格涨跌隐藏着很多与市场相关的信息,但不会告诉你多少有关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事,这两者是货币价值的变化。

如果人们发现橙子能够极大地降低心脏衰竭的可能,对橙子的需求就会飙升。但是,如果人们为橙子支付更高价格,他们可用于购买其他物品的资金便会减少,其他物品的价格将会下降。此时不存在通货膨胀,只是消费者需求发生了转变。今天,你可以用几乎白送的价格买一台VHS 录像机,因为没有人想要它,但不会有人说这是通货紧缩。此外,市场总是在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如果对拉斯维加斯酒店房间的需求急剧上升,引起价格上涨,市场就在向企业家发出信号,告诉他们去拉斯维加斯修建更多酒店。无论价格是涨是跌,当被用来衡量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它都是一种糟糕的手段。

那么全球化呢?或者说,欠发达国家融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后会变得怎样呢?全球化在中国体现得最为显著。几十年来,十几亿中国人享受不到我们在西方享受的物品,他们现在融入了世界市场,他们的融入不应该抬高价格吗?最近离任的美联储前主席本 伯南克似乎也这样认为。

2007 年3 月,伯南克在斯坦福大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表演讲,他说,“我们似乎没有多少依据,来得出全球化整体上已显著降低通胀的结论”。他认为,这些新的工人会增加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从而推高价格。

伯南克没有看到,所有需求都随着供给的变化而变化。一位到中国游览的游客看到了一幅动人的景象:一度贫穷的中国人现在享受着越来越中产阶级的、甚至上层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随之而来的是一切消费。但是,中国人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是中国工人为全球经济体提供与之相当的产品和服务的结果。供给和需求同步增长,彼此平衡,抵消了新劳动力进入市场引发的价格压力。

相当滑稽的是,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人的消费还不够,这正显示,经济学界现已变得何等欺诈。储蓄为企业家提供资金,储蓄行为把一个人的消费能力转嫁给另一个人,储蓄的作用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这是最纯粹的财富再分配形式,经济学家却几乎忘记了这一事实。

也有些人认为,中国拥抱市场经济会导致通货紧缩。2007 年,伯南克的前任、美联储前主席艾伦 格林斯潘在《动荡的年代》一书中断言,“劳动力向出口导向的沿海省份转移的速度不断上升,使得发达经济体的工资(和物价)通货紧缩程度不断增加”。毫无疑问,中国人在生产各种供我们享用的商品,但他们不是为了维持贫穷才这样做。和任何人一样,中国人也是为了消费而生产。他们的生产带来了相应的需求,不论通过自己的消费,还是经由通过储蓄转嫁给他人的消费。

中国人每工作24小时,美国人的薪资就上涨一点。但正如我强调的那样,某些商品(包括中国制造的商品)的价格下降并不代表通货紧缩。相反,价格下降催生了此前不存在的新需求。消费品价格是衡量通胀压力的糟糕标准。

成功的冒险让企业家富有,最终让所有人获利

《纽约时报》或许是“新闻纪实报纸”,但《今日美国》自称“国家报”。《纽约时报》在世界各地均设有新闻分社,拥有品位高雅的读者群,《今日美国》则以一种对大众而言可读性非常高的方式传播新闻。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依靠无处不在的《今日美国》简要了解时事、商业和娱乐新闻,对它的依赖性超过任何其他报纸。而且,它的体育版无疑是全美。

已故的艾伦 纽哈斯于1982 年创办《今日美国》,当时,美国正深陷经济衰退的危机。他选择的时机似乎与常理不符,但企业家能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东西。他们破坏现有的市场,向消费者提供或许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自己想要的商品。简言之,企业家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由于《今日美国》的成功,纽哈斯成了富翁。正如他有时在每周专栏中向读者传达的那样,他拥有的财富使得他能够领养许多出身贫寒的孩子。

“我是一个贫穷的德俄混血孩子,长在南达科他州,”纽哈斯回忆道,“我父亲在我两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虽然家境贫寒,但他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做大事的激情。纽哈斯把自己与脱口秀主持人拉里 金(同样出身贫寒,在布鲁克林长大,父亲在他上小学的时候去世)相比,写道:“我和拉里都知道,如果我们想做大事,我们就必须冒大风险。他把赌注下在深夜电台节目上,1978 年,他的节目在全国播出。这档节目最终成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拉里 金现场’。1982 年,我把赌注放在《今日美国》上。后来,它成了‘国家报’。”

政客和学者常常谴责收入不平等或贫富差距,但他们的苦恼是没有根据的。个人的成功导致贫富悬殊,使得那些尚不富裕的人必须承担风险才能获得财富。金和纽哈斯的成功证明,经济自由在改善不富裕人士的生活条件方面有着出色的成绩。

纽哈斯创办了一份报纸,使得信息的获取变得大众化,金则把赌注押在一档节目上,把富人、名人和博学者的生活带到美国的客厅里。金最终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取得了成功,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创始人泰德 特纳也是一个不安分的创业者。特纳如今是亿万富翁,但他创办24小时新闻频道的想法曾经被他人取笑。他把赌注押在一个点子上,因为他认为应该让更多人了解周围的世界。

不久之前,J.K. 罗琳还是一位离异的母亲,贫困的生活条件迫使她和妹妹一起住在苏格兰爱丁堡。在一次接受《每日电讯报》采访时,罗琳回忆了这段穷困潦倒的时期:

我没有刻意,也没有渴望依靠救济生活。这是最令人心灰意冷的事。我不想夸张,但在很多个夜晚,尽管杰西卡在吃东西,我却吃不下。有人以为你会刻意使自己享受救济……你得是个十足的傻瓜才行。

我是研究生,我有能力,我知道我的长期前景是明朗的。我一定与没有信念、最终陷入贫困的女人不同——令人绝望的是失去自尊。无论如何,我的这段时期只持续了六个月。我一直在写作,写作确实拯救了我的理智。一旦杰西卡睡着,我就伸手去拿纸笔。

虽然物质贫乏,但罗琳的精神世界十分富足,她日日夜夜坚持写作,最终写成了《哈利 波特》系列。她把赌注押在自己的才华上,创造了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儿童图书系列。

因为债台高筑、家庭破碎、酗酒和吸毒被捕,多米尼克 邓恩想到了自杀,并在20 世纪70 年代羞愧地逃离比弗利山庄。他在俄勒冈州乡下的双景观度假村租了一间没有电视机也没有电话机的公寓。尽管作为电影制片人的职业生涯已经到头,但邓恩把赌注押在写作上。他的及时部电影剧本惨遭严厉批评,他的及时本书《获奖者》也是失败之作。邓恩在日记中写道:“我从来没有比写剧本的时候更相信我自己。从来没有比那时更快乐。”尽管财务状况捉襟见肘,但他有强烈的成功渴望,并因这渴望坚持了下来。他在2009 年去世时,是全球受欢迎的犯罪小说作家之一。

伯尼 布里斯坦在自传《我该何去何从》中回忆了早期的艰难生活。35 岁时,“我欠债,我开始相信,我的生活可能不会有什么起色了”。娱乐行业的同行的成功和他自己的相对失败使他肩负重担。他没有什么可失去的,而且不顾一切地想要证明自己,于是,他创办了自己的经纪管理公司。他的公司到处都有涉猎,从《周六夜现场》到《大青蛙布偶秀》 和《捉鬼敢死队》。最近,布里斯坦的公司还参与了《黑道家族》。激烈竞争的好莱坞(他的书的副标题是“除非有人想让你死,否则你在好莱坞就是无名小卒”)的不平等助长了他的创作能量。

1981 年,迈克尔 布隆伯格被投资银行所罗门兄弟解雇,但他的遣散费包含1000 万美元。不论以什么标准衡量,布隆伯格都是超级富翁。他本可以安逸地退休,然而,他渴望生命中有更多东西,包括将来值得让《纽约时报》写一篇讣告的商业成功。因此,“失业”的布隆伯格开始着手打造属于自己的市场和全球新闻机构,也就是现在的彭博社。现在,他的新闻终端在华尔街及其他地方都是必不可少的,他对此的赌注使他成为全球最富饶城市中最富裕的人之一——一座他从2002 年至2013 年担任市长的城市,一座还将长期得益于他对慈善事业的奉献的城市。

财富分配不均十分明显,因此,投机政客大声疾呼,反对不平等。你较少听到的是不平等带给我们其余人的刺激。他人的成就能够引发一种积极的嫉妒心理,正如经济学家鲁文 布伦纳解释道:“一个人的嫉妒心越强,就越愿意赌一把。”更理想的是,成功的冒险使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富有,为所有人带来富足,实际上缩小了“生活方式差距”。

现代商业计算始于1964 年,随着IBM System/360 主机的推出而到来。这款机器是最基础的版本,耗费超过100 万美元。只有最富裕的人才能负担得起一台速度和性能会遭到现代中等收入消费者嘲笑的电脑。这些早期计算机的价格令人望而却步,高昂的价格提醒我们注意企业家的附加值。成功者能想到大多数人想不到的事。的确,他们看到的是一个需要解决方案的问题,他们从这个问题上着手工作。

1984 年,当迈克尔 戴尔创建他的公司时,苹果公司正凭着苹果二代电脑掀起波澜,但个人电脑依然十分少见,它们只是技术发烧友的昂贵爱好。戴尔的结论是,如果舍弃昂贵的零售展厅,电脑就能以更低的价格向大众出售。他想出了如何将曾经只有富人才可享受的产品进行量产的办法,因此成为亿万富翁。现在,所有收入阶层的人都能使用这个曾经缓慢、巨大、价格上百万、没有网络连接的机器。很多故事都提醒我们,奢侈品只是一个历史概念,戴尔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富人之所以富裕,是因为他们把鲜为人知的奢侈品转变成了普通商品。

直到20 世纪70 年代,人们还不可能拥有一部电话机。你得从贝尔大妈那里租一部电话,因为给一个街区之外的朋友打电话这一“奢侈”行为,她会向你收取一笔费用。手持电话在20 世纪70 年代根本不存在。但到了1983 年,摩托罗拉已经推出DynaTAC 8000X。这是个“砖块手机”,因为出现在奥利弗 斯通1987 年的电影《华尔街》中而闻名。它不能装进口袋,由电池供电,只能待机30 分钟,没有现在的手机标配的文本信息、电子邮件和动画功能。一部和《华尔街》主角戈登 盖柯一样的手机得花掉你3995 美元,还不包括每月服务费和长途通话费,这两者的费用也得好几百。因此,早期的移动电话非常罕见,通常只出现在富人和名人常去的地方。幸运的是,利润——至少是获利的可能——吸引了模仿者。摩托罗拉开始了手机革新,但很快,其他科技公司和服务供应商也进入这个市场,来服务全球各地渴望与其他任何地方的人取得联系的用户。

有些读者可能还记得打电话回家,来查看留在笨重的答录机上的信息的日子,答录机也已经重蹈付费公用电话的覆辙。也有些读者或许记得眼巴巴地等在电话机旁,等待来自客户、老板或未来配偶的电话的时光。年轻的读者可能不理解,这种相对匮乏的状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常态。现在,我们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待只有通话功能的手机。我们期望在智能手机上收发电子邮件、上网、看电影,甚至实时观看最喜欢球队的比赛,现在的智能手机功能强大但价格实惠。

一款中等配置、拥有32G 闪存的苹果iPhone 的零售价为几百美元(如果与无线服务供应商签订合约的话还能更便宜),但在1991年,这样的产品会让消费者付出144 万美元。如果在比尔 克林顿当选总统前想买拥有现在各种功能的智能手机iPhone,价格会超过300 万。现在的手机价格低廉,用户能够以极低的费用向几乎任何地方拨打电话,这些手机的普及是企业家与资本相匹配的结果——正是这些企业家的成功加大了贫富差距。贫富差距的扩大远远不是破坏社会,而是意味着从前仅供富人享用的商品正变得大众化。资本所有者把稀缺变成丰富,财富不平等就是这一事实带来的重要结果。正如已故的亿万富翁史蒂夫 乔布斯证明,贫富不均是一个可喜的信号,意味着生活方式的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相反)正在减弱。

电影行业的故事同样如此。业内一直存在一种惯例:渴望获得奥斯卡大奖的电影制片人必须在纽约和洛杉矶展映他们的电影,至少一个星期。各类《超人》大片的放映范围一直很广,但就在21 世纪初,住在偏远地方的人还没那么幸运,无法欣赏到大部分的好莱坞影片。像《查令十字街84 号》这样的影片可能只在“艺术电影院”上映,这类影院只集中在大城市。像百视达这样的录像机和录像带租赁商店缓解了距离问题,但即便如此,住在最偏远地方的人们仍受到限制,无法接触到电影的神奇魅力,

更不用说租赁商店的不方便之处(还记得滞纳金吗)。

创业天才时常以最奇特的方式出现。设法让更多人享受电影艺术的人并非来自电影行业,而是来自硅谷的科技公司。里德 哈斯廷斯和网飞公司克服了音像店的弊端,解决了备货不足的问题,并取消了滞纳金。用DVD 取代录像带使得电影能够通过邮寄方便地送达,于是,住在蒙大拿州的网飞公司用户短时间内就可以轻易地观看冷门影片,像每一位住在曼哈顿的影迷一样。

邮寄DVD 消除了地理障碍,但问题没有就此结束。哈斯廷斯清楚,下一次革新将会对网飞公司造成冲击,就像网飞公司对百视达做的那样,他知道,时间也是享受好莱坞丰富电影资源的一大障碍,即使观看电影比邮寄 DVD 更理想。如今,网飞公司的订阅者可以在任何时候通过网站上的视频流观看电影。哈斯廷斯现在很富裕。提高网络容量和速度的革新者使视频流成为可能,他们也因此变得富有。我应该因为他们比我有钱而讨厌他们吗?还是应该感谢这个能够丰富千百万人生活的经济体系?

翻阅每年的《福布斯》全球400 富豪榜就可以看出一种非常能说明问题的趋势。美国的巨大财富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货币信号,象征着令生活更美好的创业活动。抗癌药物的生产商黄馨祥是400 富豪之一。这份榜单还包括超级富豪的继承人,例如因沃尔玛超市而闻名的沃尔顿家族。他们的财富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更多机会获得资金,而资金是创造财富的必备要素(见第六章)。今天的沃尔顿家族之所以身家数百亿,是因为山姆 沃尔顿使人人都能获得所有消费品,而且,在他这样做的时候,还让美国人每次到沃尔玛超市购物时都得到一次“加薪”。

约翰 洛克菲勒(1839—1937)可能是美国最著名的富豪之一,如今,他的继承人也出现在福布斯400 富豪榜上。《圣经》告诫我们:“黑夜将到,就没有人能做工了。”这句话放在19 世纪中叶依然适用。洛克菲勒开始以低价出售煤油,卖给那些日落后便进入黑暗的家庭。他通过消除这种不便性来积累原始财富。后来,他把自己的创业天才运用到汽油生意中。在谴责他的巨额财富前,任何人都请不要忘记,亨利 福特之所以能大规模生产汽车,是因为标准石油公司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汽油。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海风铃**的评论:

生动有趣,不错

2017-11-21 09:42:5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让经济学回归常识:把日子过明白的超实用经济学 书不错,发货时包装太简陋,致使部分书籍受损!这个问题看到很多购书者反应,可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强烈建议当当为天下爱书之人考虑一下,不要再消磨大家的耐心了。

2017-11-22 10:13:35
来自猪***(**的评论:

书本质量完好,纸质优良,内容有趣,价格便宜,值得一看

2017-11-15 11:05:22
来自loveemm**的评论:

纸质,包装好!经典必读!当当的物流发货快,服务好!

2017-11-16 12:54:43
来自小***(**的评论:

很不一般的还可以

2017-10-08 09:51:3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好的一本书

2017-10-19 22:50:27
来自cuezun**的评论:

看着一般翻翻就可以了

2017-10-20 08:38:3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书好,等等看完了,在评论。

2017-10-20 11:12:5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嗯嗯嗯嗯额

2017-10-20 21:35:1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好书好书,不错不错,多看看涨知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17-10-29 17:05:16
来自碧潮桃**的评论:

很不错,值得阅读

2017-11-04 01:40:3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久没参与评论了,这本书是我一直寻找的书,把宏观经济学讲得简单通俗,故事很有意思。推荐!

2016-12-20 20:54:5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书的纸张质量一般,手感不是很好,但是书内容不错

2016-11-27 12:51:1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不错,很好很强大,内容真心不错,强烈要求大家一起来读。。。。。。。。。。

2016-12-12 09:17:18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物流和其它环节都很给力,希望接下来继续:)多谢快递小哥

2017-06-26 14:11:41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包装可以,但3页出现两处错别字了,希望内容不是哗众取宠。待精度后再来追评

2017-06-14 16:58:34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还行吧,我比较满意,不满意的是刚才写评论受到当当限制,其实也没有过分的话,是当当不愿听真话而已

2016-12-29 11:22:19
来自ivyfish**的评论:

用通俗的语言让读者了解经济学和生活的关联,读了几章觉得受益匪浅

2016-12-19 22:20:49
来自***(匿**的评论:

国际大V的书,只讲现象和结论,没有深入分析,但观点新鲜,值得一看。

2017-06-23 17:22:37
来自***(匿**的评论:

很实在的述说,把高深莫测的经济学知识平民化,不错。

2017-04-01 11:04:24
来自小顽童**的评论:

虽然还没看,但大略翻看了一下,内容挺详细,对我了解经济学挺有帮助的

2016-12-22 23:16:25
来自y***e(**的评论:

比较实用的经济学原理,让经济学小白也能从生活中领悟相关的魅力

2017-03-21 10:53:41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现代生活必须要懂得一些经济学知识,经营生活,经营爱情。毕竟,人必须生活着,爱才能有所附丽。

2017-07-18 20:48:38
来自火***(**的评论:

买来学习,希望能提升我的经济知识水平,学习中

2017-08-15 09:30:32
来自ck126ck**的评论:

自由经济作品,主张民进国退,赶走强盗,公平劳动成果分配,才能发展经济。

2016-12-13 08:39:43
来自酩轩阁F**的评论:

经济学从常识中升华。我们大都只能很模糊的知道一些,很需要理论结合实际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运用之

2017-08-27 23:36:0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本来以为是那种用生活小事例来解读经济学的书,结果看了是比较严肃的一本书,但是书里讲的东西比以前看的书深刻,有颠覆性,喜欢营销的可以买来看,还不错

2017-06-04 11:15:5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超烂的一本书,根本没什么实用的东西。豆瓣高分都是刷出来的,被骗了。烂书一本。

2016-12-27 11:23:37
来自会上网**的评论:

经济学并非深奥的理论,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了解一些经济学常识,对于科学消费与投资,避免出现资金损失很好帮助。

2017-10-23 21:05:2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的确颠覆了我以前学到的、听到的经济学知识,原来有些人移民加入别国国籍,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原因所致。作者关于税收、贸易、储蓄的观点,可以说让我眼前一亮,从最初的震惊,到和朋友讨论的兴奋,到最后沉默的思考。值得一看。

2016-11-24 10:24:07
来自yixuan0**的评论:

让经济学回归常识:把日子过明白的超实用经济学,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常识!

2016-12-19 07:30:56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