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图书
人气:43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哈佛大学核心课!普利策奖、奥斯卡奖、艾美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众多得主倾心讲授创作心得!精彩呈现人物、事件与思想的写作实践指南!新闻、电视、广播、纪录片等从业人员必读参考!
  • 所属分类:图书 >社会科学>语言文字>写作与修辞  
  • 作者:[美][马克克雷默]([Mark] [Kramer]),[温迪考尔]([Wendy] [Call]) 编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03466779
  •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12
  • 印刷时间:2015-12-01
  • 版次:1
  • 开本:3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精装
  • 套装:

编辑推荐

1.哈佛大学尼曼基金会核心课程!

2.普利策奖/奥斯卡奖/艾美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众多得主倾心讲授创作心得!

3.50多位全美知名记者、编剧、作家,给出了他们具有指导性的创作技巧!

作者简介

马克 克雷默(Mark Kramer),哈佛大学尼曼基金会总监和驻留作家。

温迪 考尔(Wendy Call),驻西雅图的自由职业作家和编辑。她的叙事非虚构作品发表在六个国家的杂志和文集中。

在线预览

及时章 叙事的邀请

故事之重

雅基 巴纳金斯基

我想让你和我一起动身。目的地,则是苏丹境内靠近埃塞俄比亚边境的一个饥民营。在此之前,你已经在电视里看到过那些可怕的画面,看到过那些腹部肿胀着、受到饥饿折磨的婴儿。在他们的嘴里、眼睛里,有成群的苍蝇爬进爬出,嫉羡着在那里还坚留不去的一点湿润——那种坚留不去、直到生命逝去才会消失的湿润。而现在,你已经置身于他们当中。你是记者,为美国的一家地区性的——中西部靠上一点——中型日报工作。你的任务,是写这么一个你从来没到过的地方,一件你没有可能去理解的事。至于你的读者们,他们一辈子也不会到这个地方,他们也不知道这些事情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也许写上一张捐款支票除外。

现在,你到这个营地已经有几天的时间了。你每天都在这里走动,绕过、跨过聚集在这里的10万人。这些人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因为他们听说这里有水。可是,等他们到达这里的时候,所谓的水,已经变成只不过是干涸的河道里的一眼泥浆——而他们中的有些人需要从埃塞俄比亚村庄走上三个星期,才能到达这个营地。

你看着那个小女孩走到河边,在泥浆里挖动,让碎布浸吸水分,再一滴一滴地拧到塑料水罐里。你坐在诊疗处,那里等待就医的队伍,已经排了有上百人。绝望的父亲们把他们的孩子塞给你,想着既然你是一个“Khawaja”,一个外国人,你一定是一个医生。你一定能帮得上他们。可你要抛给他们的,却是一个早准备好的笔记本和几个问题——这些东西,突然之间,变得太过渺小。现实,早已经不是那个能放在这些问题和这个本子里的现实。

你在营区的边界上游荡,来到那个巨大的“排放区”。那些还足够健康,足够有力气走到这里的人,会在这里解决他们的自然需求。在这些需求面前,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人类的尊严,变得如此容易被遗忘。女人们只用自己的裙子做一点遮挡就这么蹲下来,她们的脸蒙着头巾。用这种方法,她们努力营造出某种意义上的隐蔽所。

你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石头多过土的山边,在那里,男人们一群一群地刨着坚硬的地面,挖出深度合适的坑,轻柔地安放着那些被寿布包裹着的身体。这些坑确实不用很深,因为被埋葬的人都非常瘦。他们每天都要埋葬75个人,有时候更多。多数都是婴儿。

到了晚上,你退回到那些将这可怕的世界封闭起来的草墙的后面。你瘫倒在一个小茅棚的吊床上面,羞愧于你那小小的、短暂的饥饿,以及你那自私的恐惧。你感激着这黑夜,因为这样你就可以有几个小时的时间让眼睛什么也看不到,但是你的耳朵却仍然无法停止去听。你听到咳嗽的声音、呕吐的声音、抽泣和痛哭的声音。你听见嘶喊、生命愤怒的爆发,又有75个人死去,你听见了那种咬牙切齿,又听着它“吱呀”着直到沉寂。

然后你就又听到了另外一些东西:歌声。你听到甜美的吟唱和深深的律动。每个晚上,一遍又一遍,几乎总是在同一时间开始。你想你大概是产生了幻觉。你怀疑你自己是不是因为恐惧而变得太不正常。人在面对这种惨状的时候,怎么还能唱得出来?还有,这歌唱又是为了什么?你躺在黑暗中,你在黑暗中怀疑,直到睡眠仁慈地向你宣称它对你的占有。天光再现,然后你睁开了你的眼睛。

我是1985年到的非洲,为《圣保罗先锋报》(St. Paul Pioneer Press)报道埃塞俄比亚的饥荒。在此之前,我从未踏足过北美之外的地区。

这歌声让我无法舍弃。我花了几天的时间,才弄清它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了搞清楚这件事,我不得不找了一个又一个翻译,直到,有一个人告诉我,这是在讲故事。当埃塞俄比亚以及现在的厄立特里亚(Eritrea)的村庄终于变得无法生存,因为干旱和轰炸,他们会一起动身、成群结队,步行来到饥民营。然后他们定居下来,住在他们能找到的不管多小的棚舍里,按村落居住。只要可能,他们就会继续他们的仪式。而其中的一个仪式,就是在晚间讲故事。老人们会让小孩子们围拢过来,然后那歌声就响了起来。

这实际上是他们的学校。就是以这种方式,他们把他们的历史、文化和律法背负起来与他们同行。而这,也可能是我及时次清醒地意识到:讲故事,作为一种人类的活动方式,不仅强大,而且历史深远,也不仅限于某个民族或者某种文化。确实,我们的童年都曾有故事伴随,我们都是在故事中长大成人,但是,我们可曾暂停脚步,想一想这些故事如何与我们深深相连,想一想它们到底具有怎样的力量?

哪怕是面对死亡,或者应该说,尤其是当死神降临时,这些故事依然存活下去,从年长者传给年轻人,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他们对待这些故事一如对待那些珍贵的水罐,小心翼翼,唯恐破碎。事起事落,人活人死,沧海桑田。但是故事却一直绵延不绝。

蒂姆 欧布里安(Tim O’Brien)写过一本《负荷》(The Things They Carried)。苏丹之旅后,几年过去,我偶然发现了这本书,而这本书也变成我最喜欢的著作之一。在书里面他是这么写的:“因为过去要进入未来,所以有了故事。因为在深夜里,你会想不起你是怎么从原来走到现在的,所以有了故事。当记忆被抹去,当你除了故事就再无任何可以去记忆、可以被记住的东西的时候,因为要有永恒,所以有了故事。”

托马斯 亚历克斯 蒂松 曾经和我在《西雅图时报》(Seattle Times)共事过。我也问过他这个问题:为什么人类需要故事。而他是这么回答的:

感谢上帝,世界上有故事。感谢上帝,有人有故事可讲,有人讲出了故事,有人咀嚼这些故事,一如这是他们灵魂的食粮——而故事确实就是灵魂的食粮。故事让我们的经验成形,让我们得以不至于瞎着眼走过人生的旅途。没有故事,所有发生了的事情都会四处飘散,彼此之间毫无差别,没有任何东西会有任何意义。但是,一旦你对发生了的事情有了某种故事,所有其他跟人之为人有关系的好东西,也就会出现:你会笑,会敬畏,会充满激情地去行动,会被激怒,会想去让什么东西改变。

我的朋友兼同行凯瑟琳 蓝菲(Katherine Lanpher),她曾经为《先锋报》(Pioneer Press)写过,现在任职于美国广播公司(Air America)。关于故事,她是这么跟我说的:

故事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联结体,不管你是去分析教育税还是韩国政治。而在每件事的心脏处,都是一个独属人类的元素,一个能通向世界上最美的三个字的元素。那就是:“然后呢?”如果你回答这个问题,那你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人们经常说,是语言让我们成为人。这个说法,现在已经受到挑战,因为我们发现猿也有语言,鲸鱼也有语言。我欢迎它们,欢迎加入我们这一族。而我之所以不会因此而感到威胁,老实说,是因为我觉得让我们成为人的是故事。而只有把故事一直讲下去,我们才能保持自己为人。

故事,是我们的祷语。写故事、整理故事都需有敬意,哪怕这故事自己桀骜不驯。

故事,是寓意之言。要带着意义去写故事、整理故事,讲出属于你自己的故事。只有这样,每一个传说才能超越它本身的边界,承载某种更大、更重要的消息,每个故事才能成为我们的集体旅程中的路标。

故事,是历史。写故事、整理故事、讲你自己的故事,要,要带着你自己的理解,要清楚地给出语境,还有,要有对真相与真理的毫不动摇的献身精神。

故事,是音乐。写故事、整理故事、讲你自己的故事,要讲究快慢、律动和流向。如果这是舞步,你可以加上起落转折让它们更激动人心,但不要因此错乱了核心的节拍。读者是用他们心灵之耳朵去听的。

故事,是我们的灵魂。写故事、整理故事、讲你自己的故事,需要带上你全部的自己。对于一个故事来说,你要这样去讲它,犹如世间万物非于此则无存其重。同时,对于讲述故事而言,所有的讲述也就重在这里:你要如此去讲,犹如世间唯故事独存。

深入私人生活

盖伊 塔利斯

编故事的、写剧本的,还有写小说的,他们得跟私人生活打交道。他们得跟普通人打交道,就是说,把这些人从他们的私人生活中提升到我们的意识里面,为我们所知。与之相反,就传统而言,非虚构性作品的作者要处理的,则是那些公共生活中的人——那些名字已经为我们所知的人。事实上,在我年轻的时候——那时我在《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做记者——那些私人生活,那些我想要深潜其中的私人生活,并不总是会被承认,被认为具有进行新闻报道的价值。不过,当时我的想法却是:对于这个世界上到底在发生什么或者发生了什么,他们其实也有一种感受和理解。在我想来,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人的感受报道出来,对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种种潮流,我们也就能有一种更好地理解——他们能够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我的父亲是个裁缝。他虽然是从意大利南部的一个小村庄来到美国的,却对针线活有十分精细的感受。而且,他也把那些带有他独特风格的感受和理解,带进了他的活计里面。关于如何修整出一个的扣眼,如何地量身材,如何把正装做得贴体合身来提升一个男人的存在感,他都有非常棒的感受和理解。他是行针走线的艺术家,却并不在意钱挣得多还是少。

我们家,其实是属于底层。也就是那种得小心张罗着看别人脸色,但别人却不用看我们脸色的底层人。至于我的父亲,他是那种爱听个家长里短的裁缝。他知道好多到他店里来的人的事情。所以我从小就是听着那些普通人的生活长大的,而且我觉得他们很有趣。

我父亲是通过读《纽约时报》学会英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他在意大利的亲戚们都属于那个错误的阵营。他的几个兄弟,1943年的时候都在墨索里尼的军队里跟马上就要攻入意大利的盟军对着干。所以我父亲当时是带着一点忧心来读《纽约时报》的。至于我,就在我们家那个小小的房子里,眼见着那些大事是如何影响到了我们自己。每24小时,《时报》上都会有各种地图,地图上会有各种箭头,这些箭头标明盟军一日比一日更靠近我父亲的那个小村庄——我的眼所亲见的,就是一种巨大的戏剧感。

而这,可不是什么编出来的故事:这就是我的生活。

在《纽约时报》的新闻编辑部里做记者期间是我度过的最快乐的时光。事实上,10年后,等我32岁离开那里的时候,我的眼睛里是有泪水的。其实当时我之所以离开《纽约时报》,也并不是因为跟这家报纸有什么不愉快,而是因为日报所需要的那种新闻报道,本身具有某种局限: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具体来说,在日报中做新闻,你所能投入进去的时间、纵容自己的好奇心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这种局限下,继续待在一家日报社就会给人一种受挫的感觉。我想要的,是能够多花时间跟那些未必有新闻价值的人在一起。当时我的信念是这样的(实际上我现在仍然这样相信着,而且更甚):对于一个写非虚构性文字的作者来说,他应该跟那些只有“私人生活”的人在一起,跟那些虽然只有私人生活,但他们的生活却能够代表一种更大的意义的人在一起。

我离开《纽约时报》到《时尚先生》(Esquire)去工作,那是在1965年。而我到了《时尚先生》之后所做的及时件事,就是跑回到《纽约时报》去采写《时报》那边的一些记者。那些在城市部(city room)工作的人,自己虽然不是新闻,却都是些非常精彩的人物。我写的及时个人,埃尔顿?怀特曼,他是一位写讣告的。他这人,会戴着一顶小小的绿色帽子在城市部里转悠,抽着烟斗,一边琢磨着谁会死,一边也就琢磨着死亡本身。他会找到那些他觉得要死的人,采访他们,告诉他们说:他会更新他们在他那里的档案——而这档案,实际上也就是某种预先的讣告。而这,就是他给自己找的谋生计的办法——如此卓尔不群!想想吧,有这么一个人,他所采访的对象,可都是那些死后会让《纽约时报》觉得值得花空间来登载他们生平的人,这得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现在,我已经过了70岁,可我的好奇心还跟我22岁的时候一样,一点都没少。实际上,你得有好奇,才可能有开始。而这种东西,可不是你上个哥伦比亚新闻学院(Columbia School of Journalism),或者密苏里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什么的就能有的。作为一位非虚构性作品的作者,我会纵容我对私人生活的好奇。我会把非虚构性的东西,当成那种具有创造性的文学形式来进行写作。当然,是创造性,不是与事实不符:不是编个名字,不是造个性格,也不是随意改造事实性的信息,而是通过调研、信任以及建立关系来了解真实的生活,从不知到知。到了,你会是如此了解他们,就好像他们是你自己私人生活的一部分。我写黑帮分子,也写色情业的从业人员,但是我自己却是尊重他们的。我会像他们那样去看这个世界。

事实上,我找到了一条让我带着尊重去进行写作的道路,一条写出真相却又不会带有侮辱性效果的道路。对于他们的游手好闲、偏离正道,我不会持一种容忍或者容许的态度,但是,当我把这些事实放进我的作品的时候,我却也并不会严苛。要达到这一点,前提是写作要;草率的写作则跟这个要求背道而驰。至于这种写作风格,这种对于语言小心照顾的写作风格,我是从那些伟大的小说家那里读来的:F 斯科特 菲茨杰拉德 ,约翰 奥哈拉(John O’Hara) ,欧文 肖(Irwin Shaw) 。

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写一本书。写到1999年的时候,已经写了8年,但却一直没能完成。那本书,我想写的主题是失败。我之所以对这个主题感兴趣,是因为你可以从这种经验中学到点什么。事实上,当我还在做体育记者的时候就已经是这样:失败者的更衣室永远比赢家的更衣室更有趣。

当时我想写一个叫约翰 韦恩 博比特的人,一个没了男根的男人。可以说,他占全了“失败者”这个词的所有意思。可是,尽管如此,他却从来没能从任何人那里得到任何同情。大家都觉得他的妻子是个有德性的女人,换句话说,他的下场属于恶有恶报。这就很有趣。我想认识约翰 博比特,然后我就跟他厮混了六个月。我开着车带着他到处跑,认识了他的医生,而且,还认识了他的妻子洛雷娜。我追查她用的那把刀,查到是从宜家买的,而且三年前就买了。

然后,1999年7月的一个星期六,当时我正好在看一场电视里播放的棒球比赛。不过那天还有另外一场广告做得很足的比赛,是美国女足对中国女足。因为我对那场也比赛感兴趣,于是我就开始来回转台。事实上,美国女足的米娅 哈姆(Mia Hamm)被人们认为是美国最伟大的足球运动员——不仅仅是最伟大的女足运动员。于是,电视就开始在棒球和足球之间来回切换:我不想工作,这样就能让自己的脑子从自己那悲惨的人生里多少脱开一点。

其实我一辈子都没看过足球。跟绝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我看不懂足球。我父亲也许懂,但是,不管他们从自己原来的国家那里弄进来了多少好东西,反正足球不是其中之一。那24小时,玫瑰碗体育场(Rose Bowl)里有九万人在看这场球赛。我是不明白他们到底为了什么而发出如此巨大的噪音,但是,很明显,他们自己很兴奋。

我之所以对这场球感兴趣,是因为是中国在跟美国踢。那场球,踢完整场结果都是零比零。于是开始点球大战:一位中国女性没把点球踢进去,然后全部比赛就结束了。如果我是一个体育记者,那么那天我出现的位置,就会是这位中国女性的更衣室——我不会去跟米娅 哈姆聊天,我会去采访这位把点球给踢飞了的人。

我会去设想她的处境。她会在洛杉矶登上飞机,在空中飞上20多个小时,然后回到中国,回到那个无比希望能够击败美国的地方,那个恼怒于美国那种爱管闲事的外交政策的地方。对于我来说,打动我的地方,就是在这里:要是我来写中国,我就会这么来写,从这个角度来写。这位女性,年龄是25岁,而且她输了。对于她来说,对于这位身处一个正在成为世界性力量、由共产主义所统治的国家中的25岁女性来说,把事情办砸了,情况会变成怎样呢?

当时我想到,“哦,这事《纽约时报》明天会写的”。可是,第二天的报纸上却没有任何关于这位把点球给踢飞掉的女性的报道。《新闻周刊》(Newsweek)跟《时代》杂志(Time)都报道了女足世界杯,可是也没有哪怕片言只语说到我想知道的那些事情。所有的文字都是关于美国的胜利以及中国队是怎么踢失了点球的。关于那位女性,什么也没有。她的号码是13号。

我认识时代-华纳的诺曼 珀尔斯坦,于是我打了个电话给他。“诺曼”,我跟他说,“今天的文章可一句都没提那位中国女性”。然后我给他发了一份传真,告诉他我觉得这里面应该有个好故事。我是这么说的,“如果你去写这个女性,她会告诉你中国那边对此是怎么反应的,她的邻居是怎么说她的,她的母亲会怎么来面对这一切。女足世界杯可是全世界转播的,而她又没踢进。他们会怎么面对他们的这次失利?这些女性,可是中国成为世界性大国这个伟大成就中的一个部分。她可能有一个曾曾祖母还是缠足的呢。她是在用足球来代表一个新中国,但是她却没踢进那个该死的球,那她现在能代表的,可就只是某种失望了。”

在我看来,她其实可以成为一把真正的钥匙,一把能够把关于中国的故事真正地表现出来的钥匙。而我是很乐意来写这个故事的。时代-华纳的人当时感谢了我的这个主意,可之后就再也没动静了。就这么着,一整个夏天都过去了。我到了法兰克福,和我的妻子一起庆祝我们的40周年结婚纪念日。然后我决定,周末不回纽约了。我把机票改签到了香港。我必须找到Yu Ling 。我去了北京,但我汉语一个词也不会说,也不认识任何一个人。我选了一家很好的酒店入住,因为,那里肯定会有能说英语的人。我开口问了我的门房。

要做这种采访,不同于打个电话给纽约洋基队(New York Yankees)的公关部去约访德里克 杰特。我想要采访的是一个没把点球踢进去的人。我在中国待了五个月的时间,仅仅就是为了能找到她。,我终于见到了她。我一次又一次地跟她见面,通过翻译来进行工作。我看着她在球场上比赛和训练,和她的队友见面。很快,一年就过去了。

2000年的时候,中国大陆的足球队到台湾比赛,而我也跟着她们到了台湾。这就是我所沉溺的非虚构:跟人待在一起。在这里,采访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你得成为整个氛围的一部分。

,这位没把点球踢进去的女孩被写进了那本关于失败的书中。被捏合起来的不仅是这个故事,而且还有其他的内容。还有约翰?韦恩?博比特,还有一处容不下任何成功饭馆的店面,以及一位在塞尔玛南部当警长的乡巴佬。所有这些,都变成了一个故事,变成了一个关于我如何努力面对现实、应对现实的故事。而这个故事里,有我所有的不幸、歧途,以及对于那些往往会被忽视的人的永远充满活力的探索之心。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很好!虽然是非虚构写作的指导书,但对虚构写作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6-04-23 22:14:0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比预料中要厚?非虚构写作这方面比较陌生,希望有帮助

2016-11-02 16:01:51
来自大葱猫**的评论:

传递正能量,从身边人,身边事写起。平凡的人会教给我们很多不平凡的道理。如何发现,如何写?学了本书,你就会知道。图书很好,内容丰富。不错,值得推荐!

2017-10-19 10:00:4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之前买过另外一本相关的书,和这本一起让孩子看看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2017-09-04 10:13:53
来自如果以**的评论:

在从记者向编辑向自由撰稿人的路上,我越来越觉得学无止境了。如果放在以前,我是看也不会看这类教人写作的书的。但现在,呵呵……书里还是很有营养的,多读书肯定是好的。

2015-12-23 16:53:16
来自617like**的评论:

这本书开始的第一章就让我看哭了,并且难过了一个晚上。这本书除了教给我们如何讲好一个故事以外,还让我们看到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传媒人。

2016-05-06 01:31:19
来自dingjia**的评论:

一本很好的非虚构类写作指南,不仅适合新闻记者,也适合每一个需要提高书面语表达能力的人。

2016-04-08 19:42:1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套《哈佛非虚构写作课》的书不错,层次分明,文字精彩。我很喜欢。书是正版,快递很快!包装厚道!给商家点赞,点赞!

2016-11-17 21:32:26
来自校***(**的评论:

我就特别偏爱非虚构写作的创作作品,难道是因为读库读多了?

2017-02-16 02:51:23
来自微哲**的评论:

既是一本可以集中阅读的非虚构经验谈,又是一本可以当做案头工具的教科书。其中,也不乏打鸡血式的金句。遗憾可能更多的是对自己吧,离那样的写作好远。

2016-04-23 15:25:1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如果想要系统的学习怎样讲好一个故事,我觉得此书不一定适合,作者将很多不同人写的文章综合到一起,文章之间不是系统性的联系,而是各自独立的感觉

2016-10-31 08:24:47
来自瑕瑜弱**的评论:

这个书是老师推荐的,主要讲怎么进行非虚构的写作,即怎么通过对于日常的人或者事的观察来进行故事的创作。里面有一些著名的作家和记者的自我经历描写和他们的真实事例,对于学生方面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就是发货太慢,并且这个是硬皮书,有破损。并且,没有送货上门,自己取跑了超级远。等了很久。

2016-07-29 16:56:59
来自彦逸希**的评论:

其实这本书更像是报社的前辈们传授给年轻的记者找选题、改进写法、和编辑如何相处等的经验集。同时,还用了一丢丢的篇幅放了一些针对编辑和自由写作者文章。而根据我自己的观察,在中国现在的媒体环境下,相对于报社,杂志和某些网站更多是优秀非虚构作品的产出地。所以本书的经验对于这些地方的非虚构作品写作者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

2016-11-30 13:01:0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一流的记者都是怎么写作纪实文学的?他们如何根据一个很棒的想法,构造一个故事的?如何采访当事人,如何长达十个月对一件事追踪采访?虽然主要是讲记者的写作方法,但对一般写作者也有很好的实践意义。讲好一个故事,是需要很多技巧的,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做好一件事,远没有它看上去那么简单。

2017-08-07 19:33:11
来自我还在**的评论:

一开始我只看了头顶的那个句号,后来看到那个圈,我疑惑,怎么有这么个莫名其妙的小圈啊?后来,我拿远一看,才知道那是一个句号。——“任何钢铁的武器都不能像一个恰到好处的句号那样令人胆寒地直刺人心”。

2015-12-23 16:58:52
来自鼠***(**的评论:

非虚构写作,从书中看大体是指新闻叙事.书中的故事也非常好,还是有不少启发的,

2017-05-15 13:33:07
来自龙狸龙**的评论:

记者必备。教你怎么写出好的记实文章。在此我在我的书评下面每句都加一句,当当的物流和包装实在太差。也不知道拿泡沫保护一下珍贵的书籍。坑爹啊,希望当当的,工作人员能看到。书对我们这些爱书的人都是很重要的宝贝来的。你们仓库和配送人员,就这么不爱惜。

2016-04-22 19:36:31
来自Christi**的评论:

书不错,是正品,内容很好。书不错,是正品,内容很好。书不错,是正品,内容很好。书不错,是正品,内容很好。书不错,是正品,内容很好。书不错,是正品,内容很好。书不错,是正品,内容很好。书不错,是正品,内容很好。书不错,是正品,内容很好。书不错,是正品,内容很好。书不错,是正品,内容很好。

2016-10-07 11:53:30
来自优***(**的评论: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内容啰嗦 价值不高 无用的内容太多 后悔买 很多重复性的语言 感觉文字在充数

2017-07-03 00:44:12
来自Jasmine**的评论:

不是写作课 是名家观点合辑 和想象中内容不一样

2016-05-27 11:20:33
来自快回去**的评论:

贵了,而且内容没有想象中的好,是一群作家的演讲稿合集罢了,没有系统,而且对学生党适用性不大。

2016-08-19 10:33:37
来自echadu**的评论:

哈佛大学核心课!普利策奖、奥斯卡奖、艾美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众多得主倾心讲授创作心得!精彩呈现人物、事件与思想的写作实践指南!新闻、电视、广播、纪录片等从业人员必读参考!

2016-04-23 08:27:09
来自艾草微**的评论:

很喜欢这本书的装帧。看了目录和试读章节就有强烈的阅读欲望。但是拿到书读下来之后发现这本书翻译水平真的很一般,有几处都很难读通顺。这本书是美国知名的非虚构写作者经验的集锦,涵盖了从选题到编辑的各个方面,非常全面,值得细读。

2016-02-04 20:52:3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因为平时要,工作讲ppt,想要把自己的工作,讲得更加完整更加引人入胜,所以才买了这本书。但是买完之后大致翻了一下,这本书好像是给,写剧本的人用的吧!等我看完了再来补书评

2016-04-23 01:01:21
来自***(匿**的评论:

好书!值得购买!哈佛大学核心课!普利策奖、奥斯卡奖、艾美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众多得主倾心讲授创作心得!精彩呈现人物、事件与思想的写作实践指南!新闻、电视、广播、纪录片等从业人员必读参考!

2017-06-15 20:49:26
来自t***g(**的评论:

语文老师推荐的,感觉看完后对作文尤其是议论文的书写很有帮助,可以开阔视野增。高三刚高考完,感觉对高考作文很有帮助。当然单从欣赏层面讲,文学性和学术性也很高。物流和配送很快,书籍没有折损,快递员态度也很好,很不错。

2017-06-10 14:05:5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比较适合现实类的写作吧,记者什么的写稿差不多

2017-08-13 12:21:10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