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文化常识图书
人气:10

导游文化常识

序言序本书是根据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特点的要求编写的。全书共10章,内容包括:中国历史常识、中国文学常识、中国宗教常识、中国民俗常识、中国科技常识、中国艺术常识、中国建筑常识、中国饮食文化常识、中国礼仪...
  • 所属分类:图书 >旅游/地图>导游领队等专业用书  
  • 作者:[侯爽]、[王璐]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302464549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3
  • 印刷时间:2017-03-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特点的要求编写的。全书共10章,内容包括:中国历史常识、中国文学常识、中国宗教常识、中国民俗常识、中国科技常识、中国艺术常识、中国建筑常识、中国饮食文化常识、中国礼仪常识、中国园林常识。 本书以拓展学生人文知识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目标,内容上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书突出了应用型本科注重能力培养这条主线,有机地融合知识、技术、能力、素质等要素,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操作性。 本书是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规划教材,既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旅游管理工作者的自学读物。

编辑推荐

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机地融合知识、技术、能力、素质等要素

目录

第1章 源远流长:中国历史常识 1

1.1 中国历史朝代与国名 1

1.1.1 中国的历史朝代 1

1.1.2 中国的国名 15

1.2 中国古代帝王 16

1.2.1 帝王的称谓 16

1.2.2 帝王的继承制度 18

1.3 中国古代官制及官吏选拔制度 19

1.3.1 中国古代官制 19

1.3.2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 23

第2章 精彩纷呈:中国文学常识 25

2.1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 25

2.1.1 先秦文学 25

2.1.2 汉赋和汉乐府 26

2.1.3 唐诗 27

2.1.4 宋词 28

2.1.5 元曲 29

2.1.6 明清小说 29

2.2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 30

2.2.1 建安文学 31

2.2.2 初唐四杰 32

2.2.3 田园诗派 33

2.2.4 边塞诗派 34

2.2.5 唐宋八大家 34

2.3 诸子百家及名家名篇 35

2.3.1 诸子百家 35

2.3.2 名家名篇 37

第3章 心灵慰藉:中国宗教常识 42

3.1 佛教常识 43

3.1.1 佛教的产生及其传播与发展 43

3.1.2 佛教的基本教义 44

3.1.3 佛教的经典、标志和供奉对象 45

3.1.4 佛教的主要建筑 50

3.1.5 佛教名山与石窟 52

3.2 道教常识 53

3.2.1 道教的产生及其传播与发展 53

3.2.2 道教的基本教义 55

3.2.3 道教的经典、标志和供奉对象 56

3.2.4 道教的主要建筑 58

3.2.5 道教名山 60

3.3 伊斯兰教常识 60

3.3.1 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 60

3.3.2 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 61

3.3.3 伊斯兰教的经典和标志 62

3.3.4 伊斯兰教的信仰对象 63

3.3.5 伊斯兰教的称谓及日常宗教活动 63

3.3.6 伊斯兰教的主要建筑 64

3.4 基督教常识 64

3.4.1 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 64

3.4.2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66

3.4.3 基督教的经典和标志 67

3.4.4 基督教的信仰对象 68

3.4.5 基督教的称谓及日常宗教活动 68

3.4.6 基督教的主要建筑 69

第4章 采风问俗:中国民俗常识 72

4.1 中国姓氏民俗 72

4.1.1 中国的姓与氏 72

4.1.2 中国人的名与字 74

4.1.3 中国古代的号 76

4.1.4 中国人名字的习俗 77

4.2 中国生肖民俗 78

4.2.1 十二生肖的起源 78

4.2.2 十二生肖的演变 79

4.3 中国节气民俗 83

4.3.1 二十四节气的产生 83

4.3.2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83

4.3.3 二十四节气的主要习俗 85

4.4 中国节日民俗 87

4.4.1 汉民族主要节日的历史与传说 88

4.4.2 汉民族主要节日的习俗 92

4.4.3 部分少数民族节日民俗 99

第5章 精妙绝伦:中国科技常识 102

5.1 中国古代科技贡献 102

5.1.1 四大发明 103

5.1.2 天文历法 104

5.1.3 数学 106

5.1.4 农学 107

5.1.5 地理学 108

5.2 中国古代瓷器 109

5.2.1 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历程 109

5.2.2 中国古代著名瓷器 111

5.3 中国古代丝绸 113

5.3.1 中国古代丝绸的发展历程 113

5.3.2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114

5.4 中医药文化 116

5.4.1 中医的发展历程 116

5.4.2 中医的看病方法 118

5.4.3 中医的四大经典 119

5.4.4 中国古代名医 119

第6章 光彩夺目:中国艺术常识 122

6.1 戏曲艺术 122

6.1.1 中国戏曲行当 123

6.1.2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126

6.2 绘画艺术 130

6.2.1 中国绘画艺术的特点 130

6.2.2 中国传统绘画形式 132

6.3 书法艺术 134

6.3.1 书法字体 134

6.3.2 书法载体类别 136

6.3.3 历代名家 137

6.4 雕塑艺术 139

6.4.1 石雕 139

6.4.2 砖雕 141

6.4.3 玉雕 142

6.4.4 木雕 142

第7章 鬼斧神工:中国建筑常识 145

7.1 古代城池 146

7.1.1 中国古代城池的发展历史 146

7.1.2 古代城池的构造 147

7.2 宫殿建筑 148

7.2.1 中国宫殿建筑的发展历程 149

7.2.2 中国宫殿建筑的特点 149

7.2.3 中国宫殿建筑的内涵 150

7.3 民居建筑 151

7.3.1 中国民居建筑的分类 151

7.3.2 傣族竹楼 152

7.3.3 北京四合院 153

7.3.4 陕北窑洞 153

7.3.5 蒙古包 154

7.3.6 江南水乡民居 154

7.3.7 藏族碉房 155

7.3.8 客家围屋 156

7.3.9 土家吊脚楼 156

7.4 陵墓建筑 157

7.4.1 陵墓建筑的特色 157

7.4.2 陵墓建筑的建筑形式 159

7.4.3 典型的陵墓建筑 160

第8章 回味无穷:中国饮食文化常识 162

8.1 中国食文化 162

8.1.1 中餐特色 163

8.1.2 八大菜系 163

8.2 中国酒文化 167

8.2.1 酒产生的传说 167

8.2.2 中国酒的分类 168

8.2.3 中国白酒的类型 169

8.3 中国茶文化 172

8.3.1 茶的历史 172

8.3.2 茶的分类 173

8.3.3 中国传统名茶 175

第9章 大国风范:中国礼仪常识 177

9.1 诞生礼 177

9.1.1 三朝礼 178

9.1.2 满月礼 178

9.1.3 百日礼 179

9.1.4 周岁礼 180

9.2 成人礼 181

9.2.1 冠礼和笄礼 182

9.2.2 准备活动 182

9.2.3 服制、礼器和音乐 183

9.2.4 笄礼仪程 184

9.3 婚嫁礼 185

9.3.1 婚礼习俗 185

9.3.2 婚礼流程 186

9.3.3 传统的婚礼仪式 187

9.4 丧葬礼 189

9.4.1 葬礼类型 189

9.4.2 葬礼流程 191

第10章 宛自天开:中国园林常识 202

10.1 中国园林概述 202

10.1.1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203

10.1.2 中国园林的分类 206

10.2 中国园林的置景要素及构景手法 209

10.2.1 中国园林的置景要素 210

10.2.2 中国园林的构景手法 215

10.3 中国园林欣赏 219

10.3.1 中国园林的艺术特点 219

10.3.2 中国园林的游览与鉴赏 220

10.3.3 中西园林艺术比较 221

参考文献 226

在线预览

第 1 章情景导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明 杨慎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首咏史词道尽了兴亡,千古英雄在历史长河中烟消云散。而在历史前进的车轮中,古代中国在一次又一次的朝代更迭中向前发展,不仅创造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也为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的顺序、重大历史事件、古代历史文化名人常识。2. 熟悉中国历史上主要的王朝国号的由来。能力目标:1. 掌握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的顺序、重大历史事件、古代历史文化名人常识。2. 熟练介绍中国历史发展概况和中国文化常识。3. 能够将中国历史文化相关知识运用到导游讲解中。素质目标:能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旅游资源的吸引力。1.1 中国历史朝代与国名1.1.1 中国的历史朝代早在距今约170万年前,在我们脚下这片热土上,就出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在之后的几千年里,中华民族的先祖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是人类历史2 导游文化常 识上未曾中断,一脉相承的文明。因此,走近历史、了解历史、学习与传承的中国文化,是当代青年学生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与崇高义务。1.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为了便于学习和记忆,现代人巧妙地创造了许多记忆中国历史各朝代顺序的朝代歌。其中流传最广的一个是: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2. 社会形态1)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及时阶段,时间大约从公元前170万年到公元前21世纪,是从猿进化到人之后所建立的及时个共同体,主要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三个阶段。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50万年至距今约1万年,主要标志是使用打制石器,依靠天然取火。中石器时代始于距今约15 000年,终止于距今10 000年至8000年,以石片石器和细石器为代表工具。新石器时代始于距今10 000年至8000年,终止于距今5000年至2000年,以磨制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石铲,琢制的磨盘和打制的石锤、石片、石器为主要工具,已会人工取火。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发现人类化石最多的国家。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那蚌村发现了距今约170万年的人类活动遗迹,这是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经考古发掘,元谋人化石包括两颗古人类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用火的遗迹。这些遗迹说明元谋人已会劳动,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知道用火,已跨进人类的门槛。在北京房山周口店出土的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人遗址,是旧石器时代遗址中最为著名的一处。在这里先后发掘出6个人类头盖骨化石和大量人骨碎片、牙齿化石,有许多兽骨和灰堆等遗迹,还有115种动物化石,因此北京人遗址是现今世界上保留古人类遗迹最丰富的一处遗址。第1章 源远流长:中国历史常识 3小资料1-1北京人化石下落之谜举世闻名的北京人化石丢失前,一直保存在北京协和医院的保险箱里。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从事这一化石研究的著名人类学家魏敦瑞认为北京协和医院不安全了,建议将北京人化石运到美国保存。这样,北京人5个头盖骨以及头骨碎片15块,下颌骨14块,锁骨、大腿骨、上臂骨、牙齿等147块化石,全部打包装入两个大木箱中,运到美国大使馆,准备随美国海军陆战队运往美国。但从那之后,这批令世界瞩目的极为珍贵的北京人化石却神秘地失踪了,至今没有找到。(资料来源:张壮年,张颖震. 中国历史秘闻轶事[M].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50-51. 引文有删改)距今约1.8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生活的原始人被现代人称为“山顶洞人”。他们的样貌已接近现代人,而且能够对石器进行磨制加工。他们还能够制作骨针,缝制衣服,有了初步的审美意识。考古表明,山顶洞人已发明“钻燧取火”的人工取火技术。此外,在山顶洞人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鱼类化石,表明山顶洞人已能捕捞水生动物,他们的生产活动范围已扩大到水域。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影响较大的新石器时期文化,因为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故得名仰韶文化。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即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当前,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具代表性。陕西西安的半坡氏族、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氏族,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有了固定的居所,发明了弓箭,能够制作彩陶。在遗址中发掘出粟、稻、菜籽等遗物以及猪、狗、水牛等骨骼化石,并且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水井,这都说明此时人类已进入农耕定居时期,有了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同时,这两处遗址的发现也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逐渐脱离原始性,开始以血缘关系结成集团,人类进入氏族社会阶段。氏族社会分为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其中母系氏族社会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按母系计算世系血统和继承财产。在这一阶段,妇女在生产和经济生活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在社会上受到尊敬。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子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主要生产部门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必然要求按照父系计算世系、继承财产,实行一夫一妻制,妇女劳动被局限在家庭之内,女子在家庭经济中退居从属地位。距今约6000年至5000年的山东大汶口文化,其晚期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典型代表。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耕作的农具——犁。犁的出现,是农业生产的重大进步。在大汶口文化遗址中,还出土了白陶,它被视为后来瓷器的雏形。2) 远古神话传说与上古文明我国流传着许多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如神农氏“勇尝百草”、有巢氏“构木为4 导游文化常 识巢”、燧人氏“钻木取火”、仓颉造字、尧舜禅让、大禹治水等。后代人为了纪念他们的功绩,称其为“三皇五帝”。关于“三皇五帝”现今说法不一。“三皇”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或者是伏羲、女娲、神农,或是天皇、地皇、人皇;而五帝一般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小资料1-2“三皇”传说燧人氏是使用火的发明者。传说在上古时代,人们吃剩下的蚌蛤和禽兽,容易生病;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人们吃上了熟食。伏羲氏是畜牧业的发明者。传说他驯服了野生动物,使人们从此有了的肉食和皮毛来源。神农氏是农业的发明者。他为了给人们找到可食的植物和治病的药物,尝遍了百草,有时24小时遇七十毒,终于找到了可以食用的粮食品种和药物品种。(资料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 中国历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5. 引文有删改 )3) 奴隶社会随着金属工具的出现,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社会产品开始有剩余。剩余产品的出现,为私有制的产生准备了条件。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上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社会出现。奴隶社会是指将奴隶视为奴隶主的财产,可以自由买卖,奴隶主可强迫奴隶工作,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奴隶无报酬和人身自由。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我国经历了夏、商、周和春秋4个历史时期,即奴隶制社会时期。大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及时个朝代。禹死后,他的儿子启打破禅让制,自己继承了禹的王位,开创了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夏朝已经有了刑罚、监狱和军队,标志着国家的形成,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夏朝的奴隶制文明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设有专门“观象授时”的官职。夏朝的历法是我国最古老的历法。商朝是继夏朝之后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600年,商汤举兵伐桀,建立商朝。商汤吸取夏桀亡国的教训,减轻赋税、发展生产,使商朝成为当时世界上强大的奴隶制王朝,而青铜器和甲骨文则是这一时期奴隶制文明的代表。商朝的青铜冶铸业十分发达,青铜器的艺术造诣非常高,是整个商文化的杰出代表。商代青铜器形体高大厚重、造型古朴、纹饰繁缛。青铜器根据用途可分为青铜礼器、青铜兵器和青铜工具、青铜农具四大类。被铸造使用的是青铜工具,其广泛用于生产,因此形式各有不同,主要的有斧、斤、凿、锯等。青铜礼器是宗庙和宫室中陈设的器物,用于各种祭祀、宴飨和典礼仪式的场合,包括饪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四大门类。其中鼎、鬲、甗、簋、簠、盨、敦、豆、铺、盂、俎、匕等为饪食器;酒器主要有爵、角、觚、觯、斝、尊、壶、卣、方彝、觥、罍、瓿、盉、枓、勺、禁等;水器主要有盘、鉴第1章 源远流长:中国历史常识 5等;乐器主要有铙、钲、钟、铎、铃、钩、镦于、鼓等。 青铜兵器是商周时代军队作战的重要装备,主要有戈、戟、矛、钺、刀、剑、匕首、殳、弩机、矢镞、胄等。在商周时代的农耕中,普遍使用青铜农具,但青铜比较稀少,用旧了的青铜农具可以改铸,而且青铜农具不用作陪葬品,因而青铜农具的遗存很少。传世和出土的实物主要有耒、耜、铲、锛、锸、耨、镰等。商朝是中国青铜时代最出色的时期。在商朝,中国以青铜为主的冶金及其相关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工农业和天文地理的兴盛带动了运输和贸易的发展,中国出现了完善的商业,以至后世的中国人将生意人称为“商人”。小资料1-3“商人”的来历提起“商”字,人们可能会联想到我国古时一个朝代之名——商朝(后改称殷)。现在,人们习惯不论其资本大小,把那些“买卖人”“生意人”“交易人”和“摊贩”等,都统称为“商人”。这个“商”是否与商朝之“商”有关?说来也确有些渊源。在我国历史上,商(殷)朝,正处于奴隶社会。然而,历经盘庚和武丁两代君主的统治,国势甚为昌盛,经济呈现繁荣兴旺的局面,从而使民间贸易活动有了相应的发展。在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的纹饰,曾留有不少当时管理贸易和各行业的标记痕迹。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分工不断复杂化以及生活消费的不断多样化,“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即由原始的“物物交换”演化为使用货币购买。于是,这奠定了商业贸易的基础并产生以买卖货物求利的人——商人。自武王伐纣,商殷灭亡,天下为“周”,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商代的臣民没有立足之地,他们从都城迁往外地,以贩卖活动来维持生活,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一种固定性职业。由于从事这些贩卖活动的人,大都系商代遗民,所以被世人称之为“商人”。这就是“商人”的由来。不过,“商人”之说,在古代是分为两类的:固定在一个地方的经营者,如开店坐铺则称为“贾”(读古),在“春秋”时代鲁国曾设有“贾正”这种官职,专门管理市场贸易事务;而流动在外面进行贸易的,才叫“商”。然而,现在“贾”和“商”已经不分,凡是做买卖的,统称为“商”。在市场上流通交换的物资叫“商品”,从事这种行业活动叫“经商”,固定在一个地方以铺面来销售物品的叫“商店”。一些带有“商”字的叫法,都源于此。(资料来源:tool.xdf.cn)甲骨文是中国一种古代文字,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在商朝,人们在祭祀、征伐等国家军政大事上,都要用甲骨占卜,询问鬼神的旨意。而为了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就是甲骨文。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涉及商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保存了商朝丰富的史料,从祭祀、战争到生产、生活,从思想意识到天文历法、科学技术等,因此,甲骨文被称为商朝国家的档案,如图1-1所示。第 1 章 情景导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明 杨慎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首咏史词道尽了兴亡,千古英雄在历史长河中烟消云散。而在历史前进的车轮中,古代中国在一次又一次的朝代更迭中向前发展,不仅创造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也为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的顺序、重大历史事件、古代历史文化名人常识。2. 熟悉中国历史上主要的王朝国号的由来。能力目标:1. 掌握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的顺序、重大历史事件、古代历史文化名人常识。2. 熟练介绍中国历史发展概况和中国文化常识。3. 能够将中国历史文化相关知识运用到导游讲解中。素质目标:能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旅游资源的吸引力。1.1 中国历史朝代与国名1.1.1 中国的历史朝代早在距今约170万年前,在我们脚下这片热土上,就出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在之后的几千年里,中华民族的先祖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是人类历史2 导游文化常 识上未曾中断,一脉相承的文明。因此,走近历史、了解历史、学习与传承的中国文化,是当代青年学生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与崇高义务。1.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为了便于学习和记忆,现代人巧妙地创造了许多记忆中国历史各朝代顺序的朝代歌。其中流传最广的一个是: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2. 社会形态1)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及时阶段,时间大约从公元前170万年到公元前21世纪,是从猿进化到人之后所建立的及时个共同体,主要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三个阶段。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50万年至距今约1万年,主要标志是使用打制石器,依靠天然取火。中石器时代始于距今约15 000年,终止于距今10 000年至8000年,以石片石器和细石器为代表工具。新石器时代始于距今10 000年至8000年,终止于距今5000年至2000年,以磨制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石铲,琢制的磨盘和打制的石锤、石片、石器为主要工具,已会人工取火。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发现人类化石最多的国家。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那蚌村发现了距今约170万年的人类活动遗迹,这是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经考古发掘,元谋人化石包括两颗古人类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用火的遗迹。这些遗迹说明元谋人已会劳动,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知道用火,已跨进人类的门槛。在北京房山周口店出土的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人遗址,是旧石器时代遗址中最为著名的一处。在这里先后发掘出6个人类头盖骨化石和大量人骨碎片、牙齿化石,有许多兽骨和灰堆等遗迹,还有115种动物化石,因此北京人遗址是现今世界上保留古人类遗迹最丰富的一处遗址。第1章 源远流长:中国历史常识 3小资料1-1北京人化石下落之谜举世闻名的北京人化石丢失前,一直保存在北京协和医院的保险箱里。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从事这一化石研究的著名人类学家魏敦瑞认为北京协和医院不安全了,建议将北京人化石运到美国保存。这样,北京人5个头盖骨以及头骨碎片15块,下颌骨14块,锁骨、大腿骨、上臂骨、牙齿等147块化石,全部打包装入两个大木箱中,运到美国大使馆,准备随美国海军陆战队运往美国。但从那之后,这批令世界瞩目的极为珍贵的北京人化石却神秘地失踪了,至今没有找到。(资料来源:张壮年,张颖震. 中国历史秘闻轶事[M].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50-51. 引文有删改)距今约1.8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生活的原始人被现代人称为“山顶洞人”。他们的样貌已接近现代人,而且能够对石器进行磨制加工。他们还能够制作骨针,缝制衣服,有了初步的审美意识。考古表明,山顶洞人已发明“钻燧取火”的人工取火技术。此外,在山顶洞人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鱼类化石,表明山顶洞人已能捕捞水生动物,他们的生产活动范围已扩大到水域。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影响较大的新石器时期文化,因为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故得名仰韶文化。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即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当前,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具代表性。陕西西安的半坡氏族、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氏族,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有了固定的居所,发明了弓箭,能够制作彩陶。在遗址中发掘出粟、稻、菜籽等遗物以及猪、狗、水牛等骨骼化石,并且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水井,这都说明此时人类已进入农耕定居时期,有了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同时,这两处遗址的发现也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逐渐脱离原始性,开始以血缘关系结成集团,人类进入氏族社会阶段。氏族社会分为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其中母系氏族社会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按母系计算世系血统和继承财产。在这一阶段,妇女在生产和经济生活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在社会上受到尊敬。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子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主要生产部门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必然要求按照父系计算世系、继承财产,实行一夫一妻制,妇女劳动被局限在家庭之内,女子在家庭经济中退居从属地位。距今约6000年至5000年的山东大汶口文化,其晚期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典型代表。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耕作的农具——犁。犁的出现,是农业生产的重大进步。在大汶口文化遗址中,还出土了白陶,它被视为后来瓷器的雏形。2) 远古神话传说与上古文明我国流传着许多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如神农氏“勇尝百草”、有巢氏“构木为4 导游文化常 识巢”、燧人氏“钻木取火”、仓颉造字、尧舜禅让、大禹治水等。后代人为了纪念他们的功绩,称其为“三皇五帝”。关于“三皇五帝”现今说法不一。“三皇”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或者是伏羲、女娲、神农,或是天皇、地皇、人皇;而五帝一般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小资料1-2“三皇”传说燧人氏是使用火的发明者。传说在上古时代,人们吃剩下的蚌蛤和禽兽,容易生病;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人们吃上了熟食。伏羲氏是畜牧业的发明者。传说他驯服了野生动物,使人们从此有了的肉食和皮毛来源。神农氏是农业的发明者。他为了给人们找到可食的植物和治病的药物,尝遍了百草,有时24小时遇七十毒,终于找到了可以食用的粮食品种和药物品种。(资料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 中国历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5. 引文有删改 )3) 奴隶社会随着金属工具的出现,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社会产品开始有剩余。剩余产品的出现,为私有制的产生准备了条件。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上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社会出现。奴隶社会是指将奴隶视为奴隶主的财产,可以自由买卖,奴隶主可强迫奴隶工作,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奴隶无报酬和人身自由。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我国经历了夏、商、周和春秋4个历史时期,即奴隶制社会时期。大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及时个朝代。禹死后,他的儿子启打破禅让制,自己继承了禹的王位,开创了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夏朝已经有了刑罚、监狱和军队,标志着国家的形成,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夏朝的奴隶制文明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设有专门“观象授时”的官职。夏朝的历法是我国最古老的历法。商朝是继夏朝之后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600年,商汤举兵伐桀,建立商朝。商汤吸取夏桀亡国的教训,减轻赋税、发展生产,使商朝成为当时世界上强大的奴隶制王朝,而青铜器和甲骨文则是这一时期奴隶制文明的代表。商朝的青铜冶铸业十分发达,青铜器的艺术造诣非常高,是整个商文化的杰出代表。商代青铜器形体高大厚重、造型古朴、纹饰繁缛。青铜器根据用途可分为青铜礼器、青铜兵器和青铜工具、青铜农具四大类。被铸造使用的是青铜工具,其广泛用于生产,因此形式各有不同,主要的有斧、斤、凿、锯等。青铜礼器是宗庙和宫室中陈设的器物,用于各种祭祀、宴飨和典礼仪式的场合,包括饪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四大门类。其中鼎、鬲、甗、簋、簠、盨、敦、豆、铺、盂、俎、匕等为饪食器;酒器主要有爵、角、觚、觯、斝、尊、壶、卣、方彝、觥、罍、瓿、盉、枓、勺、禁等;水器主要有盘、鉴第1章 源远流长:中国历史常识 5等;乐器主要有铙、钲、钟、铎、铃、钩、镦于、鼓等。 青铜兵器是商周时代军队作战的重要装备,主要有戈、戟、矛、钺、刀、剑、匕首、殳、弩机、矢镞、胄等。在商周时代的农耕中,普遍使用青铜农具,但青铜比较稀少,用旧了的青铜农具可以改铸,而且青铜农具不用作陪葬品,因而青铜农具的遗存很少。传世和出土的实物主要有耒、耜、铲、锛、锸、耨、镰等。商朝是中国青铜时代最出色的时期。在商朝,中国以青铜为主的冶金及其相关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工农业和天文地理的兴盛带动了运输和贸易的发展,中国出现了完善的商业,以至后世的中国人将生意人称为“商人”。小资料1-3“商人”的来历提起“商”字,人们可能会联想到我国古时一个朝代之名——商朝(后改称殷)。现在,人们习惯不论其资本大小,把那些“买卖人”“生意人”“交易人”和“摊贩”等,都统称为“商人”。这个“商”是否与商朝之“商”有关?说来也确有些渊源。在我国历史上,商(殷)朝,正处于奴隶社会。然而,历经盘庚和武丁两代君主的统治,国势甚为昌盛,经济呈现繁荣兴旺的局面,从而使民间贸易活动有了相应的发展。在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的纹饰,曾留有不少当时管理贸易和各行业的标记痕迹。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分工不断复杂化以及生活消费的不断多样化,“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即由原始的“物物交换”演化为使用货币购买。于是,这奠定了商业贸易的基础并产生以买卖货物求利的人——商人。自武王伐纣,商殷灭亡,天下为“周”,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商代的臣民没有立足之地,他们从都城迁往外地,以贩卖活动来维持生活,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一种固定性职业。由于从事这些贩卖活动的人,大都系商代遗民,所以被世人称之为“商人”。这就是“商人”的由来。不过,“商人”之说,在古代是分为两类的:固定在一个地方的经营者,如开店坐铺则称为“贾”(读古),在“春秋”时代鲁国曾设有“贾正”这种官职,专门管理市场贸易事务;而流动在外面进行贸易的,才叫“商”。然而,现在“贾”和“商”已经不分,凡是做买卖的,统称为“商”。在市场上流通交换的物资叫“商品”,从事这种行业活动叫“经商”,固定在一个地方以铺面来销售物品的叫“商店”。一些带有“商”字的叫法,都源于此。(资料来源:tool.xdf.cn)甲骨文是中国一种古代文字,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在商朝,人们在祭祀、征伐等国家军政大事上,都要用甲骨占卜,询问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