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与项羽图书
人气:56

刘邦与项羽

这是一部解读楚汉风云人物的论史著作。本书以风云四起的秦末为背景,根据《史记》、《汉书》等史书,鸠集传记,增广时闻,有评有述,详细解析刘邦、项羽及其相关人物,破译了楚汉争霸过程中二人一成一败的个人...
  • 所属分类:图书 >传记>历代帝王>秦汉  
  • 作者:[朱永嘉]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10705816
  •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4
  • 印刷时间:2013-04-01
  • 版次:1
  • 开本:大3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精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解读楚汉风云人物的论史著作。本书以风云四起的秦末为背景,根据《史记》、《汉书》等史书,鸠集传记,增广时闻,有评有述,详细解析刘邦、项羽及其相关人物,破译了楚汉争霸过程中二人一成一败的个人因素和历史根由,揭示了历史演进与个人命运的联系。

项羽为何失败,刘邦为何能胜出?刘邦这样的历史人物,他奠定了汉王朝数百年统治的基础,有何过人之处?其中经验教训至今影响深远。本书作者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学术修养,秉持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史学宗旨,知人论世,从而得出富有教益的观点。

编辑推荐

贵族后裔项羽因何功败垂成、饮恨垓下?

乡村无赖刘邦为何成功逆袭,创立大汉王朝?

为何一再重读这一段历史、这两个人物?

出身、性格、智谋、心理因素、用人能力……

作者简介

朱永嘉,历史学者,前上海市委常委。1931年生,曾就读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师从谭其骧、周予同等文史名家。后从事秦汉史、三国史、明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著有《晚年重读古文内幕》、《论曹操》等。

在线预览

一九六四年,在重读《史记》和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时,填了一首《贺新郎?读史》的词,今引其全文于下: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这首词的上阕概括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演化的过程,从猿到人,经过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才慢慢进入阶级社会,群雄彼此在疆场上角逐统治天下的权力,认识到这一点,经历了几千年人类历史。词的下阕则是讲了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并没有真实的实物根据,但后人却信从不疑,故称其骗了无涯过客。他赞扬的盗跖、庄蹻是战国时期的农民起义领袖,陈王指陈胜,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他歌颂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正是这种无数次革命斗争才带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歌未竟,革命胜利了,革命的精神要永葆不息,这在同志身上贯穿始终。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抗秦暴政,自立为王,号张楚,前后不过六个月时间,被其御者,即驾车的庄贾所杀。陈胜虽死,最终推翻秦王朝的都是陈胜派遣的王侯将相,其影响较大的便是刘邦与项羽这二股力量。

司马迁在《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的序言中说:

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

在五年之间,中央政权三次更迭,司马迁感到有史以来,历史的变迁从未有这样急速过。这五年是历史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从读史者讲,都喜欢这一个急剧动荡变化的历史时期。乱世出英雄,所以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人物角色特征鲜明,即使如项羽这样的悲剧人物,读《史记?项羽本纪》也能让人动情。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历史上,最有兴味的往往不是什么盛世,而是由盛而衰,乱世历史更显精彩,这里面有故事有人物。秦汉之际是如此,两汉之际是如此,汉魏之际是如此,隋唐之际是如此,元明之际是如此,明清之际亦是如此。这是历史剧烈转折的时期,也是底层大众奋起反抗斗争的时期,无论其成还是败,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历史正是从这种矛盾冲突的激烈斗争中不断前进的。历史知识的普及,演义小说起了很大的作用,它的前身是都市经济发展以后,在宋代出现的书话,即说书先生的文本,后来演化为演义小说。而演义小说中,影响较大的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此外还有《隋唐演义》、《东周列国志》流传亦广,这是因为三国与隋唐之际包括战国时期都是乱世,这里面人物多,故事多。读史偏好于乱世,主要是王朝更迭之际如魏晋南北朝的分裂时期,大概也就是这个道理。从个人生活讲,还是太平日子好过,那样的乱世日子可难熬了啊!战争极其残酷,人口锐减,土地荒芜,饥荒,逃亡,这些艰难的日子,不是大家都喜欢过的吧。还有我们现在读史的时候,要知道现在全球化了,这个世界在经济上各个国家互相的依存度加强了,但是这些年来战争还是不断,霸权主义者还在国门前不断地耀武扬威,战乱的威胁还没有过去。所以我读史也比较喜欢读分裂时期的历史,如春秋战国时期、南北朝分裂时期,很有趣,战乱不断,兴亡不断更迭,这里面也是各种类型的事件多,人物多,可以吸取的经验教训也多。从生活上讲,我希望社会还是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大家生活可以安定一些。读史的爱好,和对生活的追求往往并不一致。这个矛盾也是好事,作为一个革命的政党,经过风风雨雨几十年的斗争,成为执政党时,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为民而执政,如何保持往日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如何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可不能躺在父辈过去的功劳簿上酣睡,把执政视作我之产业,借之以奉我逍遥之花息。可不能因此而变成群众革命的对象,更不能变成敌对势力分化瓦解的对象。那么让大家多知道一点兴亡的故事,多知道一点分裂时期的战乱和痛苦,可以更加明白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的可贵而珍惜之。多知道一点由盛而衰的历史,对我们有益。历史从来没有长盛不衰的事,懂一点这方面的教训,能益人心智。中唐文学的发展,是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而衰,时人对盛唐时期安定生活的追思和怀念。李白和杜甫的诗,白居易的《长恨歌》,都离不开那个时期世道的剧变。由于中国历史的时间太长了,我们读史应有所选择。

再说政治家读史,与史家的读史,二者有同有异。政治家读史,是从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以史为鉴,也就是以古人成败得失为鉴,他并不要求系统地研究,他把历史人物和事件作为案例来思考和借鉴。所以往往可以取其一点,不及其余,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建构起他独特的联想。读史,一方面他系统地读,反复地读。他读《资治通鉴》十七遍,读廿四史,对《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晋书》都很熟,过去介绍读史的书很多,只是说他读了什么,读了多少遍,介绍他如何挤时间读,而没有介绍他是在什么时候读什么,他为什么读这个篇目。要知道他对历史的关注点,往往随形势的变化而跳跃。他推荐别人读史,都是有感而发,有所指而为。如他在一九六九年三月珍宝岛事件之后,六月在武昌重读《南史?陈庆之传》及《南史?韦睿传》,是为了应对苏军进攻的。他能从《南史》中挑选这几篇传,是他长期读史积淀的结果。史家则比较强调在系统和完整地掌握资料的基础上对事件和人物作出比较的记录和评价,强调对史实的订正。修史,无论是编年、纪事还是纪传,强调的是完整、系统、地掌握资料,和地进行表述,这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和长年累月的积叠。政治家则没有那么多功夫去这样做。然而这二者又是互相呼应的。史学,作为学术,有它相对独立的一面,但它不可能与政治绝缘,关键是它为什么服务的问题。脱离现实需要钻象牙塔可以由少数人去做,但毕竟不是史学发展的方向。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经常会成为关注的对象。史学家也应该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作为一个个案例,对其利弊得失作一点细微的分析,既能提高人们读史的兴味,又能供人们去参考借鉴。史论式的札记便是做这一方面的工作,它对后人认识历史还是非常有益的。刘邦和项羽这两个楚汉风云变幻中的历史人物也是一再关注的人物,他们一成一败,都是乱世英雄。既然同学们点名讲刘邦(这是我三年前上课给学生发的讲稿,故作如是说),那我们在下面先说一下刘邦其人其事,顺着这个次序谈秦汉之际楚汉相争的历史过程,及其如何稳定他所创建的“规模弘远”的汉王朝。从刘邦和项羽这二个历史人物的历史遭际讲,他们的成与败、得和失,有鲜明的对比性。或者从历史事件讲,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人们反复思考。在讲话中多次关注到这两个人也不是偶然的。

刘邦是秦汉之际的一个人物,孟子说过“知人论世”,要理解一个历史人物,都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那个时代由一大群人物组成,秦末起义的领袖有陈胜、吴广,在江东也就是现在浙江宁波起兵的,有项梁和他的侄子项羽。那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要说在那场逐鹿战争中,为什么刘邦能够胜出,总有他的道理。项羽进入咸阳,应该说是一个胜利者了,他的力量也远远超过刘邦。在楚汉相争中,从战役上讲,刘邦往往是失败者,而最终却是他取得胜利。

一个历史人物的成功,总需要考察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才能弄清楚其何以成功的道理。对于刘邦这样的历史人物,他能奠定汉王朝数百年统治的基础,总有他的过人之处。尽管刘邦距离我们有两千多年,但他在那个时代,与对手相处,与自己部属相处,他对那许多复杂事件的处置方法,其中有许多经验和教训,作为喻旨和联想,对后人思考问题时还会有启迪和教益。我看到过一份回忆录,在开国大典结束后,回到住地,一边吃饭,一边手上拿着《史记》,那时他读的《史记》还是线装的武英殿版的殿本中的一册,亦还是《项羽本纪》与刘邦的《高祖本纪》,在革命胜利的时刻,在共和国成立的那个时刻,读这二篇东西,还是很有意味的事情。他思考的亦还是项羽何以败,刘邦何以胜,胜利以后刘邦何以立国的经验教训。一直到晚年,一九七三年七月,还曾要我们把《史记》中的《陈丞相世家》、《黥布列传》、《绛侯周勃世家》、《灌婴列传》、《陆贾列传》标点注释以后印成大字本送给他看。这些人物都是随刘邦在逐鹿战争中立有大功的文臣武将,又是在刘邦身后对汉王朝有重大影响的人物,这时候要看这些人物的传记,无非想看看刘邦如何处理身后事。

人们都喜欢引用韩信被处置时说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讲刘邦杀功臣宿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刘邦去世时,留下的功臣宿将还有不少呢,被处置的大都属于他过去的同盟军,并非所有的功臣宿将。“白马盟誓”便是刘邦与他的功臣宿将之间的契约,《汉书?高帝纪》讲到刘邦“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史记》的汉功臣年表中,讲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由此可知刘邦与功臣宿将之间的关系,《汉书》还说刘邦“虽日暇不给,规模弘远矣”。故对刘邦生平的许多事还是要具体分析,不能人云亦云,要用脑子思考一下。我这里主要是把刘邦与项羽楚汉相争的五年,作为一个历史案例来研究和分析的,当然,也要涉及统一以后的人和事。曾经说过“分析好,大有益”,所谓分析,就是实事求是地解析事物的方方面面,人和事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多元的,由此及彼地弄清其中复杂的相互关系,也许它会使我们在应对现实问题时,自然产生某些相似的联想而从中受益,说到底便是以史为鉴和古为今用,这才是我们读史的基本宗旨。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太极若**的评论:

过来之人的阅历之说,赞成也罢,反对也罢,总要看看,莫错过

2013-07-24 19:39:07
来自智剑**的评论:

全书的脉络很清晰,但有些地方的解读有点牵强和过分,不过作为一家之言,也还是可以一看。价格对于内容偏高,至少要五折买才划算。

2013-12-29 21:27:18
来自小草绿**的评论:

好书,是大家作品。作者历尽沧桑,阅历丰富,很有见地。

2013-12-03 13:50:55
来自Coea**的评论:

本打算买来春节休假时读的,可是应酬太多还没怎么看

2014-03-10 11:23:0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看英雄人物,反败为胜,成功时不要得意,失意时不要灰心

2014-04-03 19:21:2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对于历史人物的传记,只有治学严谨的学者,才能收到人们的尊重。本书的作者就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治学严谨的学者。

2013-11-22 08:12:45
来自跑偏的**的评论:

这两位豪杰,都是心中不可企及的高峰,老学者对次经典人物的解读,能够更加全面与细致的了解那段回忆里的故事。

2013-07-08 11:07:32
来自苏鲁边**的评论:

心平气和论理,各取所需读史。---作者标榜的是箴言!治史读史当如是。不要上所谓客观与真相的当!

2015-03-18 16:59:4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绝好的一本人物史书,我是看了这本之后买了作者写的另一本:王莽改制

2014-12-12 22:41:59
来自java12**的评论:

朱永嘉的书绝对 好书 思想深刻 见解独特 有很多警世语 他的论曹操更好

2015-10-21 17:49:42
来自lylh**的评论:

刚拿到时,看到书很薄。还在想,这么薄能写多少东西!没想到,作者不是按照编年史的风格开始写,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不愧是大家!棒!

2014-09-21 09:44:38
来自jhqjc**的评论:

朱永嘉的《刘邦与项羽》,是作者人生历练后,心平气和论理、各取所需读史的成果,借鉴中带着时代的痕迹,解读中有着经验的升华,自有其趣,自成一体。

2013-06-16 18:28:16
来自mumu_la**的评论:

以《史记》为蓝本分析解读,点到为止,客观平静,不愧为史学大家。

2015-02-17 12:31:01
来自maojiaz**的评论:

刘邦与项羽,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很有深度,非常值得一读

2013-10-21 07:21:52
来自凭栏望**的评论:

朋友托购,《李自成》一套五卷全购齐。每满100-50元,用这本凑单,整单折合约152元。

2017-11-03 18:44:34
来自浪漫不**的评论:

应该讲,该书较为精确的为我们解构了楚汉争雄的前因后果,比许多所谓“一口气读完XX”的书更值得一读,并联系作者自己的政治生涯,阐发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教训。

2013-10-03 19:55:55
来自荆南布**的评论:

朱永嘉是时期的著名人物,失势后少不得被整肃。但这都无损于其才学,他的书好读,朋友们感兴趣的话,买吧!

2016-03-15 12:59:32
来自yanling**的评论:

刘邦与项羽,刘邦积累天运,项羽浪费天运,上天给了项羽多次机会,她没有珍惜。

2014-05-21 19:03:1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是看了三国志武帝传之后买的,还没仔细研读,但是钦佩朱老师的治学态度,应该不会令人失望

2017-01-22 17:59:4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刘邦与项羽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津津乐道却又永远也说不清、道不明的历史人物。对楚汉战争一直比较感兴趣,买来看看

2013-06-21 21:47:11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刘邦与项羽 包装可以 没有压痕. 印刷排版不错 因为最近对项羽和虞姬感兴趣,所以买书来了解一下!

2017-01-27 15:29:33
来自kingbac**的评论:

包装不错,内容比较通俗易懂,分析也比较简洁,适合快速大概了解刘邦与项羽,容易对比

2015-11-09 16:56:20
来自n***i(**的评论:

朱老先生的见识、学识、经历都是无与伦比的,虽然还是老题材,但是老题材里面讲出了深刻的道理,这本书非常好!

2017-06-11 00:52:5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为何一D再重读这一段历史、这两个人物?  出B身、性格、智谋、心理因素、用人能力……简介【作者】  朱永刘邦与

2015-07-16 11:20:04
来自秋风哥**的评论:

时势造英雄。在现在这个社会,刘邦也不过就是个----

2016-05-23 15:22:5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朱老的书,特点是锚住,教导人,每本都精彩!这本刘邦和项羽,读后知两人成败原因,以古鉴今。

2016-11-22 00:07:56
来自大***五**的评论:

刘邦与项羽(复旦老学者朱永嘉以史为鉴,经典人物,经典解读)

2017-03-07 11:56:0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项羽是贵族后代,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刘邦是沛县小混混,是平头百姓一个。然而,两个人较量的结局是:刘邦知人善任,麾下群臣才华横溢,他们君臣携手,同心同德,最终打败了兵多将广、不可一世的项羽。作为对手,项羽完全未能意识到刘邦的强大。他孤傲自负、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一错再错,终于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那么,究竟是哪些个人因素

2015-12-15 21:05:39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