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的小孩图书
人气:26

林间的小孩

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 所属分类:图书 >亲子/家教>家教理论  
  • 作者:[美][理查德·洛夫]([Richard] [Louv])著,[自然之友],[王西敏]译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17701477
  •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8
  • 印刷时间:2014-08-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编辑推荐

美国全国畅销书

作者荣获奥杜邦奖章

增订新版总结了的成果,增加了行动指南

“老爸,为什么你小时候比起我们现在要有趣得多?”

洛夫的孩子向他发出这个疑问。这也是我们中国的家长们常常会感慨的变化,我们常常追想小时候的自然游戏和生活环境,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社会和环境发生了变化,但对于这变化意味着什么,我们还不明白,对它的影响所知更少。

我们将孩子小心翼翼地包裹在自己构建的安全世界中,竭尽心力地为孩子们提供了自己所能提供的一切优渥条件,却始终想不通为什么这一代孩子的健康成长似乎比以往的我们更加艰难。

洛夫在这个时候为我们带来这本书,让我们明白自然对孩子的重大意义,告诉我们如何在滚滚而来的城市化大潮中把我们的孩子带出门外,让他们遵从天性的呼唤,追求同自然的和谐相处。

作者简介

理查德 洛夫(Richard Louv)是 2008 年奥杜邦奖章的获得者——这个奖章之前的获得者包括《寂静的春天》作者蕾切尔 卡森、《马语者》导演罗伯特 雷德福、美国总统卡特、博物学家爱德华 O 威尔逊。洛夫已经写了七本书,现担任“儿童与自然网络”(www.cnaturenet.org) 的主席,也是“儿童和自然全国论坛”名誉联合主席。他为《圣地亚哥联合论坛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以及众多的报纸杂志撰稿。他接受过诸如“早间秀”“早安美国”“今天”“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晚间新闻”“全国广播公司晚间新闻”“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早间播报”“新鲜空气”“国家谈话”等众多电视、广播媒体的采访。

在线预览

第7章 孩提时代的天赋:自然如何培养创造力 选摘:

对于毕翠克丝 波特(Beatrix Potter)来说,

① 毕翠克丝 波特(1866-1943),英国童书作家与插画家。著名的小兔彼得是她创作的角色。

自然界的神秘色彩和想象力之间的联系就更直接了。波特作为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展现了非凡的采集能力。正如她的传记作者玛格丽特 莱恩(Margaret Lane)所说的,毕翠克丝和她的弟弟“胆子很大,什么都不怕,他们所做的实验中,有的难度很大,能让他们的父母都惊叹不已”。

这姐弟俩“偷偷地把许多甲壳虫、毒蘑菇、死鸟、刺猬、青蛙、毛虫、小鲤鱼,还有蛇蜕下来的皮带回家。如果那些死标本还有皮,他们就会把它们的皮剥掉;如果它们已经没有皮了,这姐弟俩就会忙着将它们煮熟,同时把骨头留下来。有一次,他们甚至私底下成功地把一只老天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死狐狸剥皮煮熟,并把它的尸骨拼接起来”。他们把带回家的每一样东西都画下来,然后把这些图画纸缝在一起做成一本本自然书。这些书里大部分的描述都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那些邋遢的书页上,也会时不时地出现姐弟俩想象的杰作。蝾螈的脖子上挂着围巾,兔子们直立行走,溜冰,出门时头戴帽子,怀揣雨伞”……

自然给很多人——无论他们是否出名——提供了一个源泉,供他们培养模仿和联系的创造性思维。正如摩尔所指出的那样,体验自然“帮助孩子们通过最初的经验了解自然系统的真相。它们展现了各种自然法则,比如生物链、循环,以及进化过程。它们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即自然是一个独特的再生的过程”。对于自然模式的欣赏是产生创造力的关键,要知道,创造力除了在艺术领域以外,还在自然科学甚至政治领域内发挥重要作用。

第6章 第八智能 选摘:

加德纳引起了大家足够的重视,智能不应该狭窄地定义为语言或逻辑-数学两方面。他接着强调孩子们有可能不同程度地同时拥有这八种智能中的好几种,甚至是全部。威尔逊的及时个描述性指标是“强烈的感觉能力”。当然,所有的智能都在教孩子们如何去注意,但我们会在以后的章节中看到,自然界中的体验很有可能有一种特殊的功效,在让孩子们提高注意力上尤其有效——这并不仅仅是因为自然很有趣。 第7章 孩提时代的天赋:自然如何培养创造力 选摘:

对于毕翠克丝 波特(Beatrix Potter)来说,

① 毕翠克丝 波特(1866-1943),英国童书作家与插画家。著名的小兔彼得是她创作的角色。

自然界的神秘色彩和想象力之间的联系就更直接了。波特作为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展现了非凡的采集能力。正如她的传记作者玛格丽特 莱恩(Margaret Lane)所说的,毕翠克丝和她的弟弟“胆子很大,什么都不怕,他们所做的实验中,有的难度很大,能让他们的父母都惊叹不已”。

这姐弟俩“偷偷地把许多甲壳虫、毒蘑菇、死鸟、刺猬、青蛙、毛虫、小鲤鱼,还有蛇蜕下来的皮带回家。如果那些死标本还有皮,他们就会把它们的皮剥掉;如果它们已经没有皮了,这姐弟俩就会忙着将它们煮熟,同时把骨头留下来。有一次,他们甚至私底下成功地把一只老天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死狐狸剥皮煮熟,并把它的尸骨拼接起来”。他们把带回家的每一样东西都画下来,然后把这些图画纸缝在一起做成一本本自然书。这些书里大部分的描述都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那些邋遢的书页上,也会时不时地出现姐弟俩想象的杰作。蝾螈的脖子上挂着围巾,兔子们直立行走,溜冰,出门时头戴帽子,怀揣雨伞”……

自然给很多人——无论他们是否出名——提供了一个源泉,供他们培养模仿和联系的创造性思维。正如摩尔所指出的那样,体验自然“帮助孩子们通过最初的经验了解自然系统的真相。它们展现了各种自然法则,比如生物链、循环,以及进化过程。它们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即自然是一个独特的再生的过程”。对于自然模式的欣赏是产生创造力的关键,要知道,创造力除了在艺术领域以外,还在自然科学甚至政治领域内发挥重要作用。

第6章 第八智能 选摘:

加德纳引起了大家足够的重视,智能不应该狭窄地定义为语言或逻辑-数学两方面。他接着强调孩子们有可能不同程度地同时拥有这八种智能中的好几种,甚至是全部。威尔逊的及时个描述性指标是“强烈的感觉能力”。当然,所有的智能都在教孩子们如何去注意,但我们会在以后的章节中看到,自然界中的体验很有可能有一种特殊的功效,在让孩子们提高注意力上尤其有效——这并不仅仅是因为自然很有趣。

西弗吉尼亚州的环境保护积极人士珍妮特 福特告诉我,在她女儿小时候,她就鼓励女儿去注意细节,用她全部的感官去发现细节。珍妮特现在已经年过半百,她自己与自然界的亲近也很早就开始了。她是在镇上祖母的老房子里长大的。她的祖母是在西弗吉尼亚乡间度过40年的艰辛生活后搬到那儿的。有条土路从这幢简陋的白房子门前穿过,那是亨廷顿(huntington)为数不多的几条土路之一。她和其他附近的孩子们从早到晚一起玩捉迷藏等游戏。前院里的一棵水枫刚好有一根矮树枝可以让她抓住,把腿绕上去,然后再借力爬上树枝。这里也成了她藏身和逃避之处。“一个可以让我不受打扰地思考自己的人生和未来,感受我狂野梦想的地方。”她的回忆中充满了有意识的感官学习:

总是等到奶奶吓唬我说要用鞭子抽我了,我才起身回家。我们邻居家院子里的柳树条就是奶奶现成的鞭子——哪怕是坏天气我也不想回家。所谓“坏”天气,我也觉得好玩。现在人们所说的坏天气在我看来反而是一个机会。夏天的雨,总是会让我冲进屋里找泳衣,要是没找到的话,我就会穿着衣服冲到外面去淋雨。第十二街土路上的雨水有一种特别的味道——雨落在泥土上和落在沥青、砖或者是水泥地上是不一样的。

雨下得特别大的时候,我会去门罗大道,那里备用的暴雨排水沟是临时的“游泳池”,我会在大腿高的水里踩水、打水花。水沟里的叶子就像是躲避被漩涡卷走的船一样。一场大雨往往意味着“泥巴派”的制作,也意味着我的“创意果汁”会像水沟里的水一样。如果有一场暴雨用雷鸣闪电发泄它的满腔怒火,我就和其他人勇敢地挤在大门廊下的红色金属滑翔机上,随着雷电敬畏或惊恐地大叫。有时候,暴雨会偶然与冷锋相遇,这个时候硕大的雨点就变成了冰雹,这再好不过了——夏天的闷热神奇地消失了。像高尔夫球一样大小的冰雹,简直就是投向假想敌的绝佳炮弹。

夏天的傍晚,我会在睡觉前抓些萤火虫放在瓶子里,然后拿到已经黑了的房间里,对这些神奇的小虫发出的带着虹晕而不规律的光亮惊叹不已——我会放出一只在我的房间里飞着,然后把瓶子里的其他萤火虫都放归自由。我安静地躺在床上,看着这个像我一样离群的小小飞行发光体。它不时发出的微弱的光让我着迷并安静下来,接着我便进入了梦乡。

几乎从女儿茱莉娅 弗莱彻(Julia Fletcher)出生的那一刻起,母女俩就开始在自然里度过时光,不光是在山里,还有她们院子里半野外的自然环境。这些经历培养了茱莉娅的观察能力。珍妮特回忆道:“我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就是给那些我们在自然中发现的不常见的颜色取名字。‘那个是烛光色’,我们看日落的时候,茱莉娅会这么说。我常逗她说,她可以去为绘儿乐蜡笔公司工作,专门给新颜色取名字。”

珍妮特和茱莉娅还发明了不少自然游戏。当她们在森林里散步时,会去倾听“听不到的声音”。珍妮特把这个游戏叫做“悄无声息的声音”,包括下面这些:

花茎长出

雪花形成并飘落

日出

月出

草上的露珠

种子发芽

蚯蚓在土壤里穿行

阳光中暴晒的仙人掌

细胞有丝分裂

苹果成熟

羽毛

树木变得坚实

牙齿龋坏

蜘蛛织网

苍蝇被蛛网捕获

叶子变色

鲑鱼产卵

这张清单也不局限于自然,还有比如这种情景下的声音:

指挥家放下指挥棒虽然茱莉娅的成人生活才刚刚开始,但珍妮特相信,早期对自然中细节的注意在茱莉娅的语言发展、写作和艺术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她的女儿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力将不断使她受益。“和她的同龄人不一样的是,茱莉娅并不那么轻易地对‘物质’产生深刻的印象。”珍妮特说,“什么才是真实的,什么才是永恒的——山顶上看到的风景,捕食中的飞鸟,夏天雨后的彩虹——这些东西能给她留下长期的深刻印象。”随着孩子长大成人,珍妮特作为母亲的影响当然在慢慢减小,她的女儿已经不花那么多时间在户外了。但茱莉娅并没有失去对自然、独处和简单乐趣的热爱。珍妮特说,在她和茱莉娅倾听“悄无声息的东西”的声音的年代里,“这些价值观在她小时候就已经深深扎根了”。

……

媒体评论

自然之友理事长 杨东平:

的确,这本书具有开创性和振聋发聩的作用。作者透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历程……这本被誉为可以与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相媲美的书,并未止于一味地担忧和警示,沿着卢梭和梭罗向自然学习的方向,作者为救治儿童的“自然缺失症”,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主张。……《林间的小孩》告示我们,人与自然的危机已经到了危险的地步,而新文明的曙光和坐标也已清晰可见。在这一人类文明转型的关键时刻,中国的地位十分独特,而且举足轻重。

环境教育工作者 胡卉哲:

我在“自然之友”从事环境教育时接触过一些城乡儿童,非常明显的是,往往来自城市家庭的孩子更为见多识广、口才出众,显得更聪明自信,但也更容易缺乏耐心和注意力,容易变得暴躁。比如有的孩子会整段整段地讲述他对“全球变暖”的理解,还有对北极熊的担忧,确实挺有见地。但如果请他观察一下临近树上的小鸟,他却无法静下心来寻找。……这些,不都是“自然缺失症”的症状吗?

高校教师刘志斌:

我们中国的家长们年复一年的将孩子小心翼翼地包裹在自己构建的安全世界中,竭尽心力地为孩子们提供了自己所能提供的一切优渥条件,却始终想不通为什么这一代孩子的健康成长似乎比以往的我们更加艰难。感谢洛夫,在这个时候为我们带来这本书,让我们明白如何在滚滚而来的城市化大潮中把我们的孩子带出门外,让他们遵从天性的呼唤,追求同自然的和谐相处。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朋友推荐的,非常好

2017-08-29 17:09:0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物流送货太慢

2017-09-16 21:50:5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该书内容精彩,包装完整,物流速度满意

2017-09-30 11:35:39
来自fengxue**的评论:

书不错,值得读!

2017-10-05 21:36:5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

2017-10-14 15:25:5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非常好的书

2017-10-26 13:57:4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老师推荐的,孩子也非常喜欢看,值得推荐

2017-10-27 17:13:4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同事说这个系列的不错,是她孩子学校的老师推荐的,所以就带了一本。收到书是塑封的包装,看上去真心不错.

2017-10-27 20:38:44
来自***(匿**的评论:

好书。可惜现在这个问题愈发严重了。看过《沙乡年鉴》,被破环的自然太多了。城市孩子看不到真正的自然,乡下也越发不自然了

2016-12-23 16:53:56
来自不舍不**的评论:

很经典的,还没看,但一定不错!其实想看英文原版的,但是实在贵。。

2014-12-13 15:46:5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唤醒我们的感官,不但适合成人阅读,还有益于教养孩童

2015-06-25 11:24:27
来自老虾88**的评论:

这本书很好,刚看了一部分,就被深深吸引,打算在这方面钻研

2015-06-15 07:44:43
来自唐海宝**的评论:

一直听说这本书,终于买到了。很厚的一本,值得好好看看。

2015-10-27 08:56:31
来自安姆吉**的评论:

纸质不能说很好吧!应该是正版的!内容想着很不错呢,结果有点令人失望,毕竟是翻译的

2015-10-18 09:39:37
来自竟日微**的评论:

书中并没有图片和过于华丽的文字,但内容很实在,家长和14岁以上可以阅读,并且可以受益匪浅。

2016-08-31 21:52:34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整体感觉不错,书的内容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说得也是我们童年的那些时光,但这些正在消失

2017-02-22 15:58:3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林间的小孩 书不错!当当能不能长点心?这么简单的包装?还破成这个样子?怎么做生意的?

2017-06-26 14:30:24
来自华江**的评论:

每个家庭都应该买这本书阅读,让我们知道孩子的自然教育多么地重要

2015-12-08 11:32:53
来自rongbac**的评论:

非常经典的自然教育工作者必读书目,曾经听过作者的演讲,很受教。

2016-04-23 23:12:59
来自吐泡泡**的评论:

这本书是翻译《Last child in the woods》,原版太贵,先看看译文,很值得推荐给目前置身于钢筋水泥里的孩子和家长看看!

2016-11-18 14:21:3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一代孩子的健康成长似乎比以往的我们更加艰难。感谢S洛夫,在这个时候为我们带来这本书,让我们6明白如何在滚林间最后的小孩(增订新版

2015-07-19 01:31:2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帮同事买的,据说非常好看,是自然教育的经典。她很开心。

2017-04-02 16:08:5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作者的角度很好,很适合家长阅读,值得家长好好反省,孩子或许不需要太丰富的物质,只需要家长多带孩子去大自然中走走,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坚持不懈,带上我们心,放下我们大脑中的思辨。最后要赞一下当当的送货服务,10月21日深圳打台风,所有公共交通停运,可是当当照常送货,台风天在灯光下阅读是多么的惬意啊。

2016-10-26 09:26:35
来自jojo300**的评论:

现在城市小孩尤其缺失在自然中的成长经历,买来读读

2015-12-29 21:27:0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随着城市化的建设,幼儿能够自由玩耍的自然环境已经越来越少了,自然教育的缺失,将会给幼儿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我觉得这本书给了很好的答案。

2016-04-23 13:28:3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翻开书,扉页上写着“老爸,为什么你小时候比我们现在要有趣得多?”看到这样的询问,是不是特别的有触动?现代孩子缺乏的不是物质,不是玩具,是太远离自然。很少有人意识到孩子们的天性原本是亲近自然的,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故,轻易剥夺了孩们在自然中生长的权利,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欣喜的是这类书的出现,发人深省,用最简单的语言阐述了最深刻的道理,希望更多的人能对自然生长引起重视和阅读此书。

2017-07-07 10:04:19
来自儿时的**的评论:

听过王西敏老师的两次讲座,参加过他组织大家玩的游戏,觉得很给力,也看过他推荐的相关的电影,感觉不错。这是王老师翻译、推荐的书,拿到手大概翻了翻,感觉挺好,先送给我家15岁的外甥看,等他看完,待有时间我再慢慢仔细读一读。

2015-07-16 14:46:40
来自重***雷**的评论:

是非常偶然间看到这本书的。之所以会买它,是因为在此之前,我内心隐隐有个疑问萦绕:为什么在城市呆久了,突然回了乡下老家或去家庭农场、公园,人会变得异常放松愉快呢?这本书解答了我的疑问:人天生亲自然性。

2017-01-13 11:47:40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