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现代农业新技术丛书:池塘养鱼生态模式与案例分析图书
人气:12

现代农业新技术丛书:池塘养鱼生态模式与案例分析

掌握技术操作要点,为您打开致富的大门
  • 所属分类:图书 >农业/林业>水产/渔业  
  • 作者:[湖南省水产研究所]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35784667
  •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8
  • 印刷时间:2015-08-01
  • 版次:1
  • 开本:3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池塘高效养殖案例的分析的形式,在阐述每种模式的基本特点和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每种模式中所涉及养殖品种的生物学习性养殖方法。本书层次清晰,内容具体,阅读本书养殖户能从中学到典型经验,掌握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灵活运用于实际操作。

编辑推荐

池塘养鱼是选择致富好项目之一,案例分析是快速致富的好帮手!

全书重点介绍了池塘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等各环节的技术操作要点、难点,以便读者在无公害养殖生产中能因地制宜,尽快掌握关键技术,不断提高养殖水平,以达到品质高效的目的。

作者简介

湖南省水产研究所,总工程师,具有较强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

目录

及时章绪论

及时节渔业的特点

第二节池塘养殖必须走品质高效环保的生态渔业之路

一、池塘生态养殖的产生背景

二、渔业、水生态系统和池塘生态养殖

第二章池塘生态养殖的基本技术

及时节渔场建设与改造升级

一、养殖场地选

二、养殖场规划与布

三、配套设施建设

四、管理体系

五、渔场和池塘的改造升级

第二节合理放养技术——池塘生态养殖的生物学基

一、养殖动物的营养生态型

二、养殖对象食物类型

三、养殖对象的生态位

四、养殖对象生物学介绍

(一)初级滤食者——鲢、白鲫

(二)草食者——草、鳊、鲂

(三)次级滤食者——鳙

(四)底栖杂食者——鲤、鲫

(五)次级摄食者

(六)上层掠食者

(七)中下层掠食者

(八)新型养殖品种

第三节科学培水技术——池塘初级生产者与关键控制因子

一、藻类——初级生产者和池塘溶氧生产者

二、光合细菌——初级生产者和有害物质转化者

三、水草——池塘初级生产者和名特水产品养殖的附着物

四、溶氧——池塘生态养殖的关键控制因子

第四节池塘水质调控技术

一、微生态技术——养殖水体有益微生物种类及其作用

二、理化类水底质改良剂

第五节养殖动物免疫技术

一、草鱼出血病活(弱毒)疫苗

二、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疫苗

三、鱼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灭活疫苗

第六节池塘精细管理——"看水养鱼"与测水养鱼技术

一、池塘精细管理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一)池塘水质要求

(二)池塘底部环境及底质要求

(三)微生态制剂在水底质管理中的作用

(四)根据天气条件确定管理方案

二、看水养鱼技术——水色及调控

三、测水养鱼技术

(一)常用检测项目

(二)常用水质因子的快速测定

第三章池塘生态养殖模式与案例

及时节大宗淡水鱼池塘生态养殖模式与案例

模式一:池塘主养长丰鲢模式

模式二:池塘主养鳙鱼

模式三:池塘主养草鱼

(1)免疫接种一年两茬池塘主养草鱼模式

(2)纯系草鱼苗种养殖

模式四:池塘主养青鱼模式

模式五:池塘主养团头鲂

(1)池塘无公害高效养殖团头鲂

(2)池塘主养团头鲂"浦江1号"

模式六:池塘主养鲫鱼新品种

(1)池塘主养异育银鲫"中科3号"

(2)池塘主养芙蓉鲤鲫

模式七:池塘主养鲤鱼技术

第二节名优鱼类池塘生态养殖模式与案例

模式八:翘嘴鲌的池塘专养模式

模式九:池塘主养黄颡鱼(全雄黄颡鱼

(1)广东惠州博罗黎老板池塘主养黄颡鱼

(2)江苏省湖州市南浔区建强特种水产养殖场池塘高效

养殖黄颡鱼

(3)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矶山湖水产场池塘主养黄颡鱼

模式十:池塘主养鳜鱼

模式十一:池塘主养鲶(本地鲶、大口鲶)

(1)池塘养殖鲶鱼技术

(2)大口鲶池塘精养技术

模式十二:池塘乌鳢生态养殖模式

(1)池塘主养乌鳢技术

(2)池塘主养杂交鳢"杭鳢1号"

模式十三:池塘主养斑点叉尾技术

模式十四:池塘主养罗非鱼(全雄罗非鱼)

模式十五:池塘主养鲴鱼技术

模式十六:池塘主养锦鲤

模式十七:池塘主养匙吻鲟

模式十八:池塘主养加州鲈

第三节特种水产池塘生态养殖模式与案例

模式十九:乌龟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模式二十:中华鳖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模式二十一:池塘主养泥鳅

模式二十二:池塘黄鳝高产高效综合养殖新模式

模式二十三:池塘主养小龙虾

模式二十四:池塘主养河蟹

模式二十五:池塘立体生态养殖青虾模式

模式二十六:池塘养殖珍珠蚌

模式二十七:池塘养殖田螺

模式二十八:河蚬生态养殖技术

第四节池塘生态养殖新模式

模式二十九:池塘鱼鸭生态养殖技术

模式三十:青虾、泥鳅、水生经济植物生态种养模式

模式三十一:鱼菜共生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模式三十二:稻、鳖生态养殖模式

模式三十三:鳖虾高产高效混养模式

模式三十四: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

模式三十五:河蟹池塘微孔增氧生态高产技术

模式三十六:渔、林、果、牧养殖模式

模式三十七:人工湿地—池塘改造升级养殖模式

在线预览

及时章绪论

及时节渔业的特点

渔业是从猎捕业发展而来的,淡水养殖业是从江河捕苗发展起来的,并需要不断地从天然水域更新种源、挖掘养殖新品种。近年来,由于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鳊(鲂)等传统养殖品种种质退化,养殖病害增多,养殖效益下降,依托天然种质资源库,进行了水产原种的更新换代,育成了浦江系列团头鲂、中科3号异育银鲫、长丰鲢、杭鳢系列乌鳢等众多性状优良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并从天然水域陆续开发出了湘华鲮。中华倒刺鲃、光倒刺鲃、岩原鲤、翘嘴鲌、黄金蚬等养殖新品种,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益,丰富了水产品市场。

渔业和农业的其他产业相比,既有农业的共性特点,即通过特定的生物获取人类所需要食品和生产资料等,又有其特殊性,了解并充分理解渔业的特殊性,对于开展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养殖效益,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甚至对美化城乡环境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渔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渔业的溶氧限制性。水产的养殖对象,与陆生动物、陆生植物不同的是鱼类等生活在水中,其生存介质是水。首先,水中氧气含量仅为百万分之几,而陆地上氧气含量仅次于氮气,达21%,相差5万~10万倍,水中的鱼类等水生动物时刻生活在溶氧不足的环境中;其次,由于水体的透光能力远不如空气,加上水面对光线的折射作用,水中光线不充足,也就是说水中的白天远不如陆地的白天长,鱼类又长期生存在黑暗的环境里,池塘中由于透明度较小,更是如此;其三,水中氧气的形成又与水中光线的透射量相关,在营养条件一定时,透光量越大,则水体产氧能力越大,没有光线的黑暗层不具备产氧能力,仅靠水体层流和水生动物活动输送氧气。因此,渔业与农业的其他产业相比,水体溶氧是水产养殖的关键制约因子,生态(健康)养殖应时刻关注水体溶氧,特别是阴雨天和底层、淤泥层的溶氧。

渔业的兼容性。种植业是耕地施肥,畜牧业是投饲喂养或放牧,而水产养殖则是培水和投饵相结合的一种产业,只有把培水和投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把鱼养好,不了解这一点就不可能把鱼养好,也就不可能有池塘生态养殖。

渔业是一门生态产业,是自然界循环经济的典型代表。农业的其他产业都是经营某一个特定对象的产业,如养猪的只养猪,养牛的只养牛,种稻的种稻,种菜的种菜,而渔业则不同,它经营的不是某个或某类特定的对象,养鱼首先得"养水",好水养好鱼,另一方面,水中的各类营养物质,只有通过食物链传递到大型的水生动物才能形成有效输出,鱼可养水,渔业是自然界中一种典型的循环经济产业,鱼类等水生生物是维持水体自净功能的基础。因此,渔业是一种生态产业,养鱼务必要有"生态"的概念。

弄清渔业以上特点对于开展生态养殖是十分必要的,发展现代渔业,首先应该对渔业的这些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理论和技术上取得进展和突破。本书就重点从渔业与池塘等养殖水体的特点出发,简要介绍池塘生态养殖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并重点通过一些养殖模式和案例的分析来帮助读者理解他们,以期能灵活运用。

第二节池塘养殖必须走品质高效

环保的生态渔业之路

我国有淡水水域面积174713万公顷,淡水养殖面积700万公顷。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淡水渔业发展迅速,从水产品供应紧张到供应充裕,2012年,我国淡水产品产量已达到28743万吨,占我国水产品总量的487%,其中淡水养殖产品26445万吨,占淡水产品总量的92%,过去的可养水面大都发展成为了养殖水面,但同时又带来一系列的环境或生态问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有的水域即使有较高的鱼产量,如南县三仙湖渔场、沅江市白沙渔场、赫山区来仪湖渔场,池塘养殖亩产量过吨,水质仍然较好,丝毫没有蓝藻暴发,而有的水域,鱼产量很低,或根本没有进行水产养殖开发,则环境很糟糕,蓝藻暴发流行,一遇天气骤变则好几千米都能闻到腥臭味,许多公园的水体则与整体环境极不协调,水花暴发,腥气袭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又怎样调节这些水体,消除水域污染,为人类创造出一个和谐美好的水体环境呢?对于养殖水体又怎样构建一个既有高效产出,又环境优良的水生态系统呢?所有这些,都有待对水生态系统的、系统而科学的了解,研究水生态系统的组成,能量、物质的流转规律以及水体自净的机理等。只有通过对水生态系统运行规律的研究,用生态养殖学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才能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引导水产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水域污染,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养殖效益。

一、池塘生态养殖产生的背景

传统渔业存在诸多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出现了养殖病害多、养殖效益低、养殖及周边环境差、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等多方面的问题。目前,传统池塘养殖的认识误区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简要归纳如下:

一是"池塘"一直没有一个较为科学的概念,认为池塘就是人工开挖的用于养鱼的水体;二是"渔业"或"水产业"没有一个比较科学的概念;三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水产养殖、水环境保护领域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如水产养殖就产生污染,水体不养鱼就没有污染;"单养"与"主养"概念模糊;鲢鱼就是低值鱼;一提到环境治理首先想到的就是工厂的化学治理和物理治理,好像只有这些方法才是好的治理污染的方法。由于"池塘"概念的模糊以及一些认识上有误区,导致了水域生物多样性功能的破坏,水生生物资源衰退;滇池、太湖、淮河等天然水域,公园等小水体蓝藻暴发流行,造成沿湖沿江居民饮水困难;也由于这些认识上的差异,许多养殖水体,特别是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水体养殖环境恶化,水花暴发,疾病流行,导致用药频繁;近年来,一些渔民片面追求产量、效益,如养殖乌鳢、南美白对虾,动不动就是亩产(1亩≈667平方米,下同)4000千克、5000千克。试想:这样的环境中养殖出来的对虾、鱼、甲鱼、乌龟等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吗?能放心地吃吗?养鱼和养水难道就不能统一?就不能和渔民居住环境相协调?池塘生态养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着重解决水产养殖"品质、高效"的问题,并把池塘生态养殖和城乡美居、休闲结合起来,做到"品质、高效、美居",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二、渔业、水生态系统和池塘生态养殖

Nielsen LA(1993)将渔业定义为鱼类群体、生境和人三个相互作用的部分所组成的一个复合体,GertMarmulla(2007)进一步解释到"如果这些组成部分中的任何一个缺失,也就没有渔业了"。因此,我们不能离开生境或生态来谈渔业或水产业,也不能离开人类的需求来谈渔业或水产业,当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渔业、对水产品的需求也不同,这种需求应该包括"文化"、"量"与"质"三个方面的内涵。水产业与农业的其他产业不同,水产养殖不是单纯的某种或某类养殖对象喂养、施肥和用药,必须包含有"生态"的概念,因此,其养殖必然是"生态养殖"了。人们常把"池塘养鱼"或"鱼类养殖学"、"鱼类增养殖学"与"水生态学"分离开来,以至于在水产养殖实践中产生了众多误区,虽然也认为水产养殖的环境条件也很重要,但并未把二者理解为一个有机的复合的整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付诸养殖实践。

池塘养殖生态系统是养殖动物及与其密切相关的藻类、微生物、底栖生物所组成的生物群落与水、底质环境所构成的半人工或人工生态系统。生产效率较高的池塘生态系统必然物质循环、能量流转畅通,通量较大,自净化能力较好。

"池塘"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池塘"就是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池塘",即人工开挖的用于水产养殖的水体,对"池塘"尚无科学的定义,至少可以说传统意义上的"池塘"不具备有生态学上的涵义。根据生态学原理,池塘应定义为半人工或人工构建的能量流转、物质循环渠道畅通,且通量较大的水生态系统。这种人工或半人工构建的水生态系统则称之为水产养殖生态系统,简称养殖生态系统。根据这一概念,近年来一些小型湖泊、小一型、小二型水库也在开展水产养殖,有人为的干预,也属于"池塘"范畴,也应该或必须用池塘生态养殖学原理开展水产养殖,这样的理解才科学,才能较好地在"池塘"这一新的定义的前提下,推行生态养殖。

第二章池塘生态养殖的基本技术

第二章池塘生态养殖的基本技术

池塘生态养殖必须走"品质、高效、生态"的现代渔业发展之路。为了达到此目的,及时,必须将池塘养殖与周边环境,包括池埂岸边、宅基地、道路等统筹考虑,不能只考虑或只关注池塘里面的几条"鱼";第二,必须理解到,池塘生态养殖的核心是"好水养好鱼",即池塘能量流转、物质循环渠道必须通畅;第三,必须精细了解和把握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点,以及池塘各类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科学构建池塘养殖生态系统;第四,必须掌握好池塘生态养殖的基本技术,本章将重点介绍渔场建设与改造升级、合理放养、科学培水、水底质生态调控、动物免疫、池塘精细管理等基本技术;重点是把握好池塘生态养殖的关键控制因子。

及时节渔场建设与改造升级

渔场建设主要是根据养殖水域特性和水产养殖对象的生物学及生态习性,进行整体规划,科学合理地布局进排水系统、池塘、生态净化系统及池塘配套设施,在主体工程布置上达到"品质、高效"的养殖目的;同时,又要在人文地理上合理布置宅基地、道路等岸基工程,绿化美化渔场生态环境,达到"生态、美居"。总之,渔场建设布局,应科学规划、合理布置、整体协调,使之达到"品质、高效、生态、美居"的多重目的。

一、养殖场地选

水产养殖动物对自然环境条件要求较高,选择符合养殖用水标准的水源水和水质,选择适合特种水产动物养殖的土质、地形、气候条件以及交通方便的地方进行养殖场建设,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气候条件

适宜温度范围内,动物摄食量、生长速度随生存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加快,生长周期变短。因此,选址时要向当地气象部门了解气候状况,例如全年低、较高气温,平均气温,降雨量,日照时数,阵雨、台风等发生的时期,全年无霜期等。

2场址选择

水产健康养殖场应选择在取水上游3千米内无工业企业、无污染源,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建场。

3水源

水源包括江河、溪流、湖泊、地下水等,只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不受旱、涝影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要求的水源水均可作为水产动物养殖场水源。同时还须查阅当地历年的水文记录,考察工业、农业和生活排污情况,远离洪水泛滥地区和污染源。

4水质

水质优劣直接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与繁殖,是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淡水水产动物养殖用水要求水质清新,无异味,无有毒有害物质,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同时养殖水体理化因子,如氨氮、溶解氧、硫化物、pH值等各项水质指标均能满足饲养的水产动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养殖后的水体须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排放,排放水应符合《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生活污水应经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排放水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5土质

建池的土质以黏壤土为好,沙壤土次之,其他的土质则不适宜,酸性土壤或盐碱地也不宜选建水产动物养殖场。黏壤土保水性和透气性好,渗透性差,有利于池中有机物分解和浮游生物繁殖和池塘水位的稳定,能创造良好、稳定的养殖水质环境。池底土质条件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砖砌水泥池,地理位置适宜,一般不计较土质条件。

养殖池选址时,土壤的肥瘦、土壤透水性大小、有毒有害物质等具体指标均须采样送往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部门进行分析。而有关土壤种类的判定可用肉眼观察和手触摸的方式进行初步判定。

(1)重黏土:土质滑腻,湿时可搓成条,弯曲不断;

(2)黏土:土质滑腻,无粗糙感觉,湿时可搓成条,弯曲难断;

(3)壤土:湿时可搓成条,但弯曲有裂痕;

(4)沙壤土:多粉沙,易分散板结,用手摸如麦面粉的感觉;

(5)沙壤土:肉眼可以看到沙粒,手摸有粗糙感;

(6)砂砾土:有小石块和砾石。

6四周环境

水产动物养殖场须选择安静、阳光充足的区域建场,避开公路、喧闹的场所、噪声较大厂区及风道口。周围无畜禽养殖场、医院、化工厂、垃圾场等污染源,具有与外界环境隔离的设施,内部环境卫生良好,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各项要求。

生活垃圾分类存放,可降解有机垃圾应经发酵池发酵后循环利用。废塑料、废五金、废电池等不可降解垃圾应分类存放,集中回收。

7交通设施及能源

选择交通方便,供电充足,通讯发达和有充足饵料来源的区域进行水产动物养殖,以便苗种、饲料、养殖产品等畅通运输,保障养殖生产正常运行和及时了解市场行情,以获得较好经济效益。

8资质条件

水产健康养殖场应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符合区域产业规划,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

二、养殖场规划与布

养殖场的规划与布局需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地布局好养殖场,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保障其较大限度地生长与繁殖,突显出养殖场的协调性、高效性、无公害性和经济性。

1符合生态习性

合理设计养殖池的形状、走向、面积大小、水深等各方面的环境条件,满足水产动物健康生长的生态习性需求,提高水体的生产力,创造较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布局合理

根据水产养殖动物习性、养殖模式、疫病防控和便于管理的原则,对养殖场进行合理布局。做到生产基础设施、苗种繁育、养殖生产、质量安全管理等一体化。同时就当前生产及近期打算,对养殖场投资规模和经营内容进行合理布局,并考虑今后生产发展需要,为长远规划留有余地。

3经济实用

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进行养殖场的设计,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减少生产费用,不求奢华,只求实用。

4池塘设计

池塘宜东西向,长宽之比为3∶2左右。池塘要有较好的光照条件。商品鱼池面积以134~200公顷为宜,鱼种培育池面积以02~05公顷为宜。池底平坦,略向排水口倾斜。塘埂坡比宜为1∶(2~3)(砌石、水泥板坡除外),可根据其土质状况及护坡工艺作适当调整。池塘有效蓄水深达到20米以上。

水产健康养殖场应建造净化塘,塘中种植水生植物用于净化养殖水体(种植面积不小于养殖水面的10%)。

5道路设计

水产健康养殖场主干道宽应不低于4米,支道宽2~3米,干、支相连。并配置相应的绿化及必要的照明设施,陆地绿化率应在8%以上。

三、配套设施建设

1进、排水系统

进排水系统必须严格分开,以防自身污染。进排水系统由水源、水泵房、进水口、各类渠道、水闸、集水池、分水口、排水沟等部分组成,进水水源经过蓄水池、净化池后才进入养殖水体。进水口常高出水面,产生迭水,自动增加水体溶氧,进排水口常对角设置。排水口以排干底层水为宜,位置相对较低。养殖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进、排水口都安装拦网,防止鱼类逃逸,同时进水口的拦网可以阻拦杂草、杂物和敌害生物的进入。

2增氧设备

养殖过程中,一般放养密度较大,对水体溶解氧要求较高,应补氧、增氧。因此,根据养殖规模和饲养动物特性,常配备足够数量的增氧设施。

3饲料和药品仓库

根据养殖生产需要,选购饲料粉碎机、搅拌机、绞肉机及各种容量的冰箱,混拌饲料的盘、缸等容器。存放饲料的仓库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投喂饲料必须来自经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饲料加工厂,饲料质量符合《饲料卫生标准》和《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各项要求。药品专用仓库,主要用于渔药的保管和配制。

4实验室

设有实验室2~3间,配备显微镜、多功能水质分析仪、pH计、高压灭菌锅、培养箱、无菌室等相关仪器、设备,进行养殖水质常规分析和鱼病检测。

5档案室

生产管理档案室,用于保存相关的生产和技术档案资料,档案室面积12~15平方米,并配备必要的档案柜、干湿度计和吸湿机等设备。

6值班室

设立值班室,供养殖值班人员专用,值班室面积10~15平方米。

7电力配置

必须保障养殖场正常生产所需用电,电力设施为380伏,专门设有变电站,线路安全。

四、管理体系

1工作人员

水产健康养殖场主要负责人应具有4年以上水产养殖及管理的经验,并持有渔业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中级证书,并配备2~3名水产养殖质量管理员,2~3名持有渔业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初级证书的检测人员,主要负责检测和病害防治实验室工作和若干名养殖工人。

2管理制度

所有养殖业副产品、生产生活垃圾应分类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每个养殖户应建设一个面积5~10平方米大小的发酵池,发酵和循环利用有机垃圾。

3安全生产制度

水产养殖应符合其池塘养殖技术规范的要求;配合饲料的安全卫生指标应符合国家和农业部有关标准的规定,鲜活饲料应新鲜、无腐烂、无污染;严禁使用农业部的禁止添加和使用的药物。

4可追溯制度

按农业部和地方省市的有关标准建立养殖生产档案,记录水产品的投入,养殖生产管理,疾病防治途径、用药处方、防治效果、水产品销售等过程,有利于水产品溯源。

五、渔场和池塘的改造升级

目前,一些建设时间较长的渔场和池塘普遍存在水源水质的问题,水源不足或受到污染,一些水源的水质远不如池塘的水质;池塘陈旧,淤泥较深,标准程度不高;还有部分渔场建设时布局就不合理,没有考虑到养殖对象的需求;再有用原有池塘若进行新品种养殖,对其养殖池塘及周边环境又有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渔场或池塘进行改造升级,使之符合养殖对象的生态习性和现代渔业发展的要求。渔场或池塘的改造必须做到既要高标准,又要经济适用。

1通过改造,解决水源问题

作为渔场,关键是要有好的水源,一些渔场建设之初有较好的水源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水源被挤占或受到污染,已不再适用于养殖用水水源,必须对其渔场的水源进行改造,解决渔场水源问题。有条件的渔场可以新建引水工程引水,从根本上解决渔场水源问题;受条件限制的渔场,只能因地制宜,在渔场内部进行水系配套,设置沉淀池、过滤池和人工湿地,建立生态沟渠,对原有进排沟水渠进行生态护坡,种植水草,放养少量鱼类等水生动物,采用工程设施与生物的方法,通过人工湿地,净化水质,循环利用,从而解决渔场水源水质问题。近年在江苏苏州、湖北荆州公安等地采用人工湿地的方法对渔场进排水系统进行了改造升级,较好地解决了渔场水源问题。

2池塘标准化升级改造

一些池塘年久失修,水深不够,淤泥加深,池塘水底质条件恶化,必须对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升级。改造后的池塘应达到水深25~30米,淤泥少于10厘米,有条件的池塘还可配套少量人工湿地、10~20平方米发酵池等设施,提高池塘的使用效果,方便使用。

3根据新品种生态习性改造池塘

通过水产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已研究开发出湘华鲮、中华倒刺鲃、光倒刺鲃、黄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旷若谷**的评论:

很好

2015-11-29 18:55:2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书内容不错

2016-01-03 13:20:49
来自1339489**的评论:

2016-08-22 07:03:2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

2016-09-08 20:43:5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不错!

2016-09-20 23:28:0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非常实用的书,值得一看

2016-09-29 12:14:0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书很实用,希望以后能有帮助

2017-01-22 09:23:31
来自创***2(**的评论:

现代农业新技术丛书:池塘养鱼生态模式与案例分析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2017-02-08 15:45:33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概述笼统一般般!

2017-04-07 11:23:12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