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图书
人气:15

解密

人世间大多的秘密都藏在梦里,就像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活着却如同没有名字的存在。《解密》是一个天才与另一个天才之间的博弈,是将心灵粉碎再重铸。一个身世多舛的数学天才荣金珍,一个类似数学家约翰?纳什般的...

内容简介

人世间大多的秘密都藏在梦里,就像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活着却如同没有名字的存在。《解密》是一个天才与另一个天才之间的博弈,是将心灵粉碎再重铸。一个身世多舛的数学天才荣金珍,一个类似数学家约翰?纳什般的天才人物,因为非凡的才华被招募至国家秘密单位701,破解一部极其困难的敌国密码“紫密”。在巨大的期待和精神危机之下,总是醉心于和疯子下棋和梦境的容金珍,是否能够破解“紫密”,成为国家的英雄?在巨大的国家机器中,个人命运沉沉浮浮。若干年后,每个人都只剩下一个关于他们的传说,而谁也无法预测命运的轨迹……

作者简介

麦家

著名作家、编剧。

作品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风声》《风语》等。《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解密》入选英国“企鹅经典”文库,是部被收进该文库的当代小说。麦家的小说具有奇异的想象力和独创性,人物内心幽暗神秘,故事传奇曲折,充满悬念,因而多被改为影视作品。由他编剧的电视剧《暗算》和根据他小说改编的电影《风声》,是掀起中国当代谍战影视狂潮的开山之作,影响巨大。

目录

前言:答王德威教授问

及时篇 起

第二篇 承

第三篇 转

第四篇 再转

第五篇 合

第六篇 外一篇 荣金珍笔记本

在线预览

小黎黎是第二天晌午走进梨园的,雨止了,但接连几天来的雨水已把园子浸得精湿,脚步踩在湿软的泥土上,脚印凹下去,深得要弄脏鞋帮。但眼前,小黎黎看不见一只人的脚印,树上的蜘蛛网都是空的,蜘蛛都避雨躲到了屋檐下,有的则在门前张了网,要不是烟囱正冒着烟,还有砧板上刀切的声音,他想不出这里还住有人。

大头虫正在切红薯,锅里滚着水,有很少的米粒像蝌蚪一样上蹿下跳着。对小黎黎的闯入,他没有惊奇,也没有愠怒,只是看了他一眼,然后继续忙自己的,好像进来的是刚出去的—他爷爷?或者一只狗。他的个子比老人想的要小,头也没传说的那么大,只是头盖显得有些高尖,像戴顶瓜皮帽似的—也许是因为高尖才显得不大。总之,从生相上看,小黎黎不觉得他有什么过人之处,相比之下他冷漠、沉静的神色和举止倒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有点少年老成的寡淡。屋子是一间拉通的,一眼看得见一个人起居的全部和质量,烧、吃、住都是简陋到头的,像样的是以前药草房留下的一排药柜子,一张书桌,和一把太师椅。书桌上摊开着一卷书,是大开本的,纸张透露出古老的意味。小黎黎合起书看了看封面,居然是一册英文版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小黎黎放回书,疑惑地看着孩子,问:

“这是你在看吗?”

大头虫点点头。

“看不看得懂?”

大头虫又点点头。

“是洋先生教你的?”

对方还是点点头。

“你老是不开口,难道真是哑巴?”小黎黎说,声音里带点儿指责的意思,“如果是的就跟我再点个头,如果不是就对我开口说话。”为了怕他听不懂国语,小黎黎还用英语重复了这段话。

大头虫走到灶边,把切好的红薯倒入开水里,然后用英语回答说他不是哑巴。

小黎黎又问他会不会说国语,大头虫用国语回答说会的。

小黎黎笑了笑,说:“你的国语说得跟我的英语一样怪腔怪调,大概也是跟洋先生学的吧?”

大头虫又点点头。

小黎黎说:“不要点头。”

大头虫说:“好的。”

小黎黎说:“我已多年不说英语,生疏了,所以你好跟我说国语。”

大头虫用国语说:“好的。”

小黎黎走到书桌前,在太师椅上坐下,点了支烟,又问:

“今年多大了?”

“十二。”

“除了教你看这些书,洋先生还教过你什么?”

“没有了。”

“难道洋先生没教你怎么圆梦?他可是出名的圆梦大师。”

“教了。”

“学会了吗?”

“会了。”

“我做了个梦,给我圆一下可以吗?”

“不可以。”

“为什么?”

“我只给自己圆梦。”

“那你给我说说看,你梦见了什么?”

“我什么都梦见了。”

“梦见过我吗?”

“见过。”

“知道我是谁吗?”

“知道。”

“谁?”

“容家第八代后代,生于一八八三年,排行廿一,名容小来,字东前,号泽土,人称小黎黎,乃N大学创始人老黎黎之子。一九○六年毕业于N大学数学系,一九一二年留学美国,获麻省理工大学数学硕士学位,一九二六年回N大学从教至今,现任N大学副校长、数学教授。”

“对我很了解嘛。”

“容家的人我都了解。”

“这也是洋先生教的?”

“是。”

“他还教过你什么?”

“没有了。”

“上过学吗?”

“没有。”

“想上学吗?”

“没想过。”

锅里的水又沸腾起来,热气弥漫着屋子,夹杂着食熟的香气。老人站起身来,准备去园子走走。孩子以为他要走,喊他留步,说洋先生有东西留给他。说着走到床前,从床底下摸索出一个纸包,递给他说:

“老爹爹说过的,老爷要来了,就把这送给您。”

“老爹爹?”老人想了想,“你是说洋先生吧?”

“是。”

“这是什么?”老人接过纸包。

“老爷打开看就知道了。”

东西被几张泛黄的纸张包裹着,看起来不小,其实是虚张声势的,散开纸包,露出的是一尊可以用手握住的观音像,由白玉雕刻而成,眉心里镶着一颗暗绿的蓝宝石,仿佛是第三只眼。小黎黎握在手上端详着,顿时感觉到一股清爽的凉气从手心里往他周身漫溢,暗示出白玉品质的上乘。雕刻的手艺也是精湛的,而沉浸在手艺中的法度透露出的是它源远流长的历史。几乎可以肯定,这是件上好的藏品,把它出手利禄是匪浅的。老爷掂量着,望着孩子,沉吟道:

“我与洋先生素无交道,他为何要送贵物与我?”

“不知道。”

“知道吧,这东西很值钱的,还是你留着吧。”

“不。”

“你自幼受洋先生厚爱,情同亲人,它应该是你的。”

“不。”

“你比我更需要它。”

“不。”

“莫非是洋先生怕你卖不好价钱,托我代你把它出售?”

“不。”

正这么说着时,老爷的目光无意间落到外包纸上,见上面记满了演算的数字,一遍一遍的演算,好像在算一个复杂的数目。把几张纸全铺开来看,都是一样的,是一道一道的算术题。话题就这样转换了,老爷问:

“洋先生还在教你算术?”

“没有。”

“这是谁做的?”

“我。”

“你在做什么?”

“我在算老爹爹在世的日子??”

03

洋先生的死亡是从喉咙开始的,也许是对他一生热衷于圆梦事业的报复吧,总的说,他的一生得益于巧舌如簧的嘴巴,也祸害于这张游说于阴阳间的乌鸦嘴。在给小黎黎酝酿遗书之前,他基本上已经失声无语,这也使他预感到死期的来临,所以才张罗起大头虫的前程后事。在一个个无声的日子里,每天早上,大头虫总是把一杯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着浓淡的梨花水放在他床头,他在淡约的花香中醒来,看见白色的梨花在水中袅袅伸张、荡漾,心里会感到平静。这种土制的梨花水曾经是他驱散病症的良药,他甚至觉得自己之所以能活出这么一把高寿,靠的就是这简单的东西。但当初他收集这些梨花,是出于无聊,抑或是梨花炫目的洁白和娇柔吸引并唤醒了他的热情,他收集起它们,把它们晾在屋檐下,干爽了,放在床头和书桌上,闻它们的干香的同时,似乎也把花开的季节挽留在了身边。

因为只有一只眼,腿脚又不灵便,每天在枯坐静坐中度过,渐渐地他不可避免地有了便秘的忧患,严重时令他徒有生不如死的感觉。那年入冬,便秘的毛病又发作了,他沿用往常的办法,早晨醒来后猛灌一大碗生冷的凉开水,然后又接连地灌,企盼迎来一场必要的肠绞腹痛。但这次便秘似乎有些顽固,几天过去,凉开水下去一杯又一杯,肚子里却迟迟不见反应,静若止水的,令他深感痛苦和绝望。这天晚上,他从镇上拣草药回来,趁着黑就把出门前备好的一碗凉水一饮而尽。因为喝得快,到他才觉出这水的味道有些异怪,同时还有一大把烂东西随水一道冲入胃肚里,叫他顿生蹊跷。点了油灯看,才发现碗里堆满被水泡活的干梨花,不知是风吹落进去的,还是耗子捣的乱。之前,他还没听说这干梨花是可以饮用的,他忐忑不安地等待着由此可能引发的种种下场,甚至连死的准备也作好了。但是不等他把及时道草药水熬出来,他就感到小腹隐隐地生痛,继而是一种他梦寐以求的绞痛。他知道,好事情来了,在一阵激烈的连环响屁后,他去了茅房,出来时人已备感轻松。

以往,轻松之时也是肠炎的开始之刻,便秘通畅后,往往要闹上一两天的腹泻,有点物极必反的意思。而这次却神秘地走出了怪圈,通了就通了,没有派生任何不适或不正常的症状,神秘之余,梨花水的形象在他心中亲热地凸现出来。事情偶然又错误地开始,而结果却变成了命运的巧妙安排。从那以后,他开始每天像人们泡茶喝一样地泡梨花水喝,并且越喝越觉得它是个好东西。梨花水成了命运对他的恩赐,让他孤寂老弱的生命平添了一份迷恋和日常。每年梨花开时,他总是感到无比充实和幸福,他收集着一朵朵香嫩的梨花,像在收集着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一样。在弥留之际,他每天都做梦,看见梨花在阳光下绽放,在风雨中飘落,暗示出他是多么希望上帝在把他生命带走的同时,也把梨花随他一同带走。

24小时早晨,老人把大头虫喊到床前,要了纸笔,写下这样一句话:

我死后希望有梨花陪我一起入殓。

到了晚上,他又把大头虫喊到床前,要了纸笔,写出了他更的愿望:

我在人世八十九载,一年一朵,陪葬八十九朵梨花吧。

第二天清早,他再次把大头虫喊到床前,要了纸笔,进一步了他的愿望:

算一算,八十九年有多少天,有多少天就陪葬多少朵梨花。

也许是对死亡的恐惧或想念把老人弄糊涂了,他在写下这个得近乎复杂的愿望时,一定忘记自己还从未教大头虫学过算术呢。

虽然没学过,但简单的加减还是会的。这是生活的细节,日常的一部分,对一个学龄孩童来说,不学也是可以无师自通的。从一定角度讲,大头虫也是受过一定的数数和加减法训练的,因为在每年梨花飘落的季节里,洋先生把落地的梨花收拾好后,会叫大头虫数一数,数清楚,记在墙上,改天又叫他数,累记在墙上。就这样,一场梨花落完了,大头虫数数和加减法的能力,包括个、十、百、千、万的概念都有了一定训练,不过也仅此而已。而现在他就要靠这点有限的本领,和洋先生早已亲自拟定的碑文—上面有他详细的出生时间和地点—演算出他老爹爹漫长一生的天数。由于本领有限,他付出了超常多的时间,用整整24小时才大功告成。在微暗的天色中,大头虫来到床前,把他刻苦演算出来的结果告诉老爹爹,后者当时已连点头的气力都没了,只是象征性地捏了下孩子的手,就一次闭了眼。所以,大头虫到现在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算对,当他注意到老爷在看他演算草稿时,他及时次感到这个人与他的关系,对他的重要,因而心里变得紧张、虚弱。

演算草稿总共有三页,虽然没有标页码,但小黎黎把它们一一铺开看后,马上就知道哪是及时页。及时页是这样的:

一年:365(天)

二年:365

365

730(天)

三年:730

365

1095(天)

四年:1095

365

1460(天)

五年:1460

365

1825(天)

??

看着这些,小黎黎知道大头虫是不懂乘法的。不懂乘法,似乎也只能用这笨办法了。就这样,他一年年地累加,一直加了89遍365,得出一个32485(天)的数目。然后他又用这个数目去减去一个253(天),最终得到的数字是:32232(天)。

大头虫问:“我算对了吗?”

小黎黎想,这其实是不对的,因为这89年中并不是年年都是365天。365天是阳历的算法,四年是要出一个闰月的,有闰月的这年叫闰年,实际上是366天。但他又想,这孩子才12岁,能把这么大一堆数字正确无误地累加出来已很不简单。他不想打击他,所以说是对的,而且还由衷地夸奖他:

“有一点你做得很好,就是你采用周年的算法,这是很讨巧的。你想,如果不这样算,你就得把一头一尾两个不满的年份都24小时天地去数,现在这样你只要数一年就可以了,所以要省事多了。”

“可现在我还有更简单的办法。”大头虫说。

“什么办法?”

“我也不知道叫什么办法,你看嘛。”

说着,大头虫去床头又翻出几页草稿纸给老爷看。

这几页纸不论是纸张大小、质地,还是字迹的浓淡,都跟刚才几页明显不一,说明不是同24小时留下的。大头虫说,这是他在安葬了老爹爹后做的。小黎黎翻来看,左边是老一套的加法演算式,而右边却列出了个神秘的演算式,如下:

一年:365(天) 365

?1

365(天)

两年:365 365

365 ?2

730(天) 730(天)

三年:730 365

365 ?3

1095(天) 1095(天)

?? ??

不用说,他表明的神秘的?法演算式实际就是乘法,只不过他不知道而已,所以只能以他的方式表明。如此这般,一直对比着罗列到第20年。从第21年起,两种算式的前后调了个头,变成神秘的?法在前,加法在后,如下:

21年:365 7300

?21 365

7665(天) 7665(天)

在这里,小黎黎注意到,用?法算出来的7665的数字是经涂改过的,原来的数字好像是6565。以后每一年都如此,?法在前面,加法在后面,与此同时用?法算出来的数字不时有被涂改的迹象,更改为加法算出来的和数,而前20年(120年)?法下的数字是未曾涂改过的。这说明两点:

1.前20年他主要是用加法在计算,用?法算是照样画葫芦,不是独立的,而从第21年起,他已经在用乘法演算,加法列出来只是为了起验证作用;

2.当时他对乘法规律尚未把握好,不时地还要出错,所以出现了涂改现象。但后来则少有涂改,这又说明他慢慢已把乘法规律掌握好了。

这样一年一年地算到第40年时,突然一下跳到第89年,以?法的方式得到一个32485(天)的数字,然后又减去253(天),便再次得到32232(天)的总数。他用一个圆圈把这个数字圈起,以示醒目,独立地凸现在一群数的末端。

然后还有一页草稿纸,上面的演算很乱,但老爷一看就明白他这是在推敲、总结乘法规律。规律被清清楚楚地列在这页纸的下端,老爷看着,嘴里不禁跟着念出声来—

一一得

一二得二

一三得三??

二二得四

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

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

三五十五

三六十八??

念出来的就是一道无误的乘法口诀。

完了,老爷默然又茫然地望着孩子,心里有一种盲目的、陌生的不真实之感。静寂的屋子里似乎还回荡着他念诵乘法口诀的余音,他出神地聆听着,内心感到了某种伸展开来的舒服和热诚。这时候,他深刻地预感到自己要不把孩子带走已经不可能。他对自己说,在战争连绵不绝的年代,我任何不切实际的善举都可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但这孩子是个天才,如果我今天不带走他,也许是要悔恨一辈子的。

暑假结束前,小黎黎收到省城发来的电报,说学校已恢复教学,希望他尽快返校,准备开学的事。拿着电报,小黎黎想,校长可以不当,但学生不能不带,于是喊来管家,吩咐给他准备走的事,末了还给了他几张钞票。后者道着谢,以为是老爷给他的赏钱。

老爷说:“这不是给你的赏钱,是要你去办事情的。”

管家问:“老爷要办什么事?”

老爷说:“带大头虫去镇上做两套衣服。”

管家以为是自己听错了话,愣在那儿。

老爷又说:“等这事情办好了,你就可以来领赏钱了。”

几日后,管家办好事情来领赏钱时,老爷又说:“去帮大头虫准备一下,明天随我一道走。”

不用说,管家又以为自己听错了,愣在那儿。

老爷不得不又说了一遍。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容家院子里的狗突然狂吠起来。狗叫声此起彼又起的,很快连成一片,把容家的主人和仆人都从床上拉起来,躲在窗洞后面窥视外面。凭着管家手里擎的灯笼,窗洞里的眼睛都惊异地睁圆了,因为他们看见大头虫穿着一身周正的新衣服,提着一只洋先生漂洋过海带来的牛皮箱,默默无声又亦步亦趋地跟着老爷,畏畏惧惧的,像煞一个刚到阳间的小鬼。因为惊异,他们并不敢肯定自己看到的事情是真的,直到管家送完人回来,从管家的口中他们才肯定自己看到的一切是真的。

真的疑问就更多,老爷要带他去哪里?老爷带他去干什么?大头虫还回来吗?老爷为何对大头虫这么好?等等等等。对此,管家的回答分两种—

对主人是说:“不知道。”

对仆人是骂:“鬼知道!”

媒体评论

终于,出现了一部伟大的中文小说。——英国《经济学人》周刊

《解密》所写的不仅是关于中国的,更是关于今天这个世界的。——美国《纽约时报》

《解密》的可读性和文学色彩兼容包并,暗含诸如切斯特顿、博尔赫斯、意象派诗人、希伯来和基督教经文、纳博科夫和尼采的回声。——美国《华尔街日報》

《解密》很好的将一九四九年前后的中国,及中国在世界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英国《每日电讯报》

《解密》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灵感的叙述,与复杂的数学理论巧妙交汇,为读者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美国《出版人周刊 》

《解密》于微妙与复杂中破解秘密、探索政治、梦想及其意义。——英国《泰晤士文学增刊》

《解密》是一部让人沉迷并爱不释手的非同寻常的小说。——英国《独立报》

不出意外,当你看完《解密》,一定会让你想阅读更多麦家的作品。——英国《卫报》

《解密》是一部引人入胜和非同寻常的作品,也许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像容金珍一样未曾被发现了解的英雄人物。——英国《星期日独立报》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普通人对天才的态度估计是既敬畏又怜悯吧。他们走得太快了,整个世界都跟不上他们的脚步,于是,他们把世界抛弃了,或者说,在我们看来,更像是世界把他们抛弃了,于是,天才在我们眼里成了疯子。

2017-09-26 14:29:57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天才容金珍在这里反倒受到了他天才的伤害,使他迷恋于假简单而不能自拔,这也恰恰说明他有向大天才挑战的勇气和实力。他的心灵渴望与大天才厮杀!

2017-09-26 11:50:3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人物命运起承转合,不说轰轰烈烈,但也跌宕起伏,主要是这样的人不是我们寻常人的状态,作者让我对天才有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并且这种关心人物命运的探讨才是文学最重要的主旨。

2017-09-26 16:33:2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解密》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奇人的故事。这个人的天才与愚笨相映成趣。破译密码,是作家设置的考验奇人的奇境。在这个奇境中,我们看到了人的尊严与光荣,人的脆弱与不幸,当然也能看到我们自己的倒影。

2017-09-26 11:48:2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凡人用日月星辰喜怒哀乐承载不同情感和经历,天才只用一个随身的笔记本。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凡人丢了苦辣,还有酸甜,天才所有的重量都附着在一个极小的支点上,小巧的支点让天才旋转出惊世的力量,而那力量也会随那一点的缺失而分崩离析荡然无存。这不得不说是天才的悲哀。

2016-10-24 16:40:0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弱点之于天才,一如小偷之于容金珍、蚁穴之于大坝、兔子之于老鹰、老鼠之于大象。天才的局限在于当他对自己的“天才”过于关注和自信时,往往被“天才”引诱到自己的陷阱中而不能自拔。爱不释手的一本书。

2016-05-21 10:44:2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天才其实挺悲哀的,犹如刹那间划过夜空的流星,用一辈子成就了一个传奇!故事内容人物特点更加详实了,感觉容金珍拥有者阿炳的性格和黄依依的智商,结局都是那么惨,可惜了,也许这就是天才的宿命吧…

2016-09-30 09:49:18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中国的约翰纳什,文字版的美丽心灵,也许当智慧和执著当真达到可畏的高度的时候,这个世界以及用于盛装这个世界的思想,都是零碎的,片段的,静止的,飞扬跳脱的,似乎紊乱却按照天才的逻辑排列的片段

2017-09-27 10:23:5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天才和疯子真的就只有一线之隔。书的节奏很慢,情节娓娓道来,也没有很大的跌宕起伏,却不会让我觉得烦闷,反而很喜欢他这种写法。与其说是在写"解密",不如说这本书是给一个叫金珍的天才数学家写传(简史...)

2016-05-26 13:54:1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天才和疯子只有一墙之隔,所谓解密,不单单只是破解密码,也是解密容金珍的一生,更是对天才这一特殊群体的解密。结构和写法上也更像是一个解密的过程。大赞

2017-09-27 11:52:1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天才、命运和时代。一个数学天才的人生传奇。关键词:密码破译、数学天才。用了一天看完了。看完唏嘘呀。牛顿数学桥。荣金珍的奶奶荣算盘也是数学天才呀。

2017-09-27 10:45:3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容金珍是很聪明,真的是天资聪颖,但是,他很执着,对自己感兴趣,或者需要做的事情一直有着一个坚持到底态度。坚持,不仅仅是坚持自己喜欢的,而且是要坚持自己需要做的,不论你喜欢与否,只要你需要做,你的生活,家庭,亲人,朋友需要你做,那么,你就得坚持下去。

2017-09-28 09:33:3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看过这本书后,真是有许多感慨。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为了国家,有多少天才都变成了疯子!这是一种多么大的悲哀和遗憾!但,却让我们不得不为这些变成疯子的天才致敬!书很不错,值得认真读一读

2016-09-30 09:54:2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这是部长篇,于是主人公的人生跌宕起伏比前面那本书的人物都来得详实,而我对于天才的人生似乎没那么惊愕了,却似乎有别样的感觉。书的叙述方式很有意思,仿佛为我的写作扫清了什么障碍,或许是提供了别样的模板

2017-09-27 10:44:3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天才都是脆弱的,天才与魔鬼的界限就是越过一条河的距离。容金珍疯了是因为在意,因为笔记本就是他的思想,人丢了思想就是行尸走肉。这世上没任何绝对公平,个人的牺牲奉献才能成就普罗大众追寻的梦。

2017-09-26 14:17:0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凡人丢了苦辣,还有酸甜,天才所有的重量都附着在一个极小的支点上,小巧的支点让天才旋转出惊世的力量,而那力量也会随那一点的缺失而分崩离析荡然无存。这不得不说是天才的悲哀。

2017-07-12 14:35:1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这是一个悲哀的天才的故事。看过麦家几本书,天才虽然是天才,却是无名英雄,他本身的光芒太过耀眼,灼伤了身边的人,也灼伤了前路。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差,破译的天才更是如此。

2017-09-26 15:47:5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读完此书,常常为天才的悲剧命运感到震惊和惋惜。天才一方面是智力超群,在另一方面又是愚笨的,能改变国家的命运,却无法改变自己破碎的命运。这既是宿命,又是选择。在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时候,不能忘记为国家默默奉献自己一生或生命的无名英雄。向他们致敬!

2016-07-12 16:29:4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以为是一本严肃的小说,最后竟然有点被主人公的爱情感动?“要赶走你的方式只有一个,亲眼看到你”情话说起来还是挺得心应手的。从身边人的角度出发了解容金珍,但作者叙述上好像没有很完整,总觉得还是少了点什么。很想知道容金珍他的所想所感。

2017-09-28 16:35:2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大学时现当代文学需要找一本小说,做成课件上台讲解,我就选择了解密,因为喜欢有悬疑色彩的小说,课件做了一个星期,我一上台,课件丢一边,兴致勃勃的把小说当成故事讲了一遍,真的值得阅读,容金珍这个天才性格描绘的太真太极端,真的值得阅读!

2017-09-28 16:31:1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笔记本的丢失成了“压死”数据天才的最后一棵稻草,至今仍记得,其实他已经在秘密的门外,只差推开门就行,可以往开门都是需要钥匙,看着闭着的门自然想找钥匙,可上天就喜欢开玩笑,门没锁,就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逼疯了一个数据天才

2016-07-15 20:22:48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这是一个我觉得非常优秀的作品,因为他描述的人物的矛盾性,以及作为一个天才的悲哀与幸福,我们会思考在国家与个人之间无解的矛盾选择,我不能给他下定义,因为任何一个统一的论述与定义都是不应符合作品的美的,正是这种无解才是他的优秀

2017-09-28 16:46:0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前面一半算是交代天才荣金珍的身世,铺垫得有点点多了...后面就是主题相关的破译工作了,就记住了一个观点,设密和解密这种事情耗费了大量的高端人脑资源,是对人类天才智慧的一种无意义损耗和破坏。

2017-08-08 18:11:00
来自阿里亚**的评论:

整部小说就是一部容金珍天才与疯子、英雄与怯懦、自傲与自卑的极限人生。从这个角度来讲,容金珍作为一名敢于向最高级密码甚至向命运挑战的斗士,最后却被一个偶然又偶然的小偷所击垮,是悲剧也是一个天大的玩笑,可悲可叹。

2014-07-28 15:27:24
来自***(匿**的评论:

解密 其他的就不说了,手一哆嗦买了两本,弱弱的问,可以换成作者的其他书吗?

2017-04-23 14:41:4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故事情节紧凑、充实,引人入胜,主人公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知识领域,密码破译。最值得赞赏的是这本书根据真是人物事件所写,更让我相信在我们身边有一群看不到的人,看不到的组织为了国家安全默默付出着。

2017-01-24 09:48:2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虽然与“笔记”作者身处的社会文化语境不那么切合,但仍不失为出色的镶嵌,整体读来像是不健全的心灵中所流露出的残诗断句,有一股被损害的凄凉之美。

2017-07-21 15:34:1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唯一不足之处在于,前面铺垫奇多,后面急转直下,仅用寥寥几笔叙述主角悲叹伟大的人生结局,突然主角就完蛋了,即使脆弱,也不符合逻辑。

2017-07-21 15:52:04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