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献整理与研究》杂志,年刊,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主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其中主要栏目有传统文献研究、新出与稀见文献研究、学术论衡、校勘札记等。该杂志以书代刊的形式出版,旨在为国内外从事古文献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促进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与发展。
杂志的栏目设置丰富多样,包括传统文献研究、新出与稀见文献研究、学术论衡、校勘札记、学苑随笔、书评等。内容涵盖了传世典籍、出土文献、域外汉籍等多个领域,体现了古代文献研究的多样性和跨学科特点。
在学术贡献方面,《古文献整理与研究》注重传统与现代研究方法的结合,推动古文献研究的深入发展。杂志所刊发的文章多具有较高的原创性和学术价值,对于推动古文献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杂志还关注年轻学者的成长,鼓励他们发表原创性研究成果。
杂志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已被知网收录,并入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凭借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高质量的论文,《古文献整理与研究》赢得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传统文献研究 新出与稀见文献研究 学术论衡 校勘札记
(1)论文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的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
(2)来稿要求选题新颖、观点鲜明、资料准确、说服力强,具有一定的学术交流价值。
(3)凡在正文中出现的所有引文、引语、数据等引用资料,请务必注明精确出处,以引注形式在正文内注明,并在文末参考文献中列出相应信息。
(4)摘要:论著性文章需附600字(词)左右的中、英文摘要。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要列出主要数据和具体统计学结果)、结论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
(5)来稿要求稿面整洁。除特殊需要外,稿件文字一般使用通用简化汉字,文中涉及的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等均使用阿拉伯数字,计量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
(6)来稿请附中、英文的题目,其中,中文题目不超过20字,题目要能概括文章主旨,且须简明、具体、确切,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7)作者姓名:署真名,多位作者之间以逗号分隔。并在文后附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
(8)基金项目:指文章产出的资金背景。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获得基金项目的文章应注明其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9)注释是对论文中特定名词或新名词的注解。注释可用页末注或篇末注中的一种。选择页末注的应在注释与正文之间加细线分隔,线的长度不应超过纸张的三分之一宽度。
(10)编辑部对稿件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部级期刊
影响因子 0.23
人气 39900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0.18
人气 21842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0.15
人气 21151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1.08
人气 18796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 1.65
人气 18172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0.38
人气 15384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0.27
人气 14953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 0.42
人气 14908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 1.16
人气 13579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 0.47
人气 1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