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总结实用13篇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总结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总结篇1

笔者自任教以来,多次担任学校的化工单元仿真实训教学,就我校两年制高技的学生为例,两年的学制中,四周的化工单元仿真,5周化工大工段仿真,两周的技能鉴定仿真培训,可以说占整个教学的25%左右,所以如何抓好仿真实训教学,直接影响的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如何让校门准确的与厂门对接,不能不说化工单元实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我校采用的化工软件出自东方仿真软件公司,在该公司出品的单元仿真模块中,又分了5大模块,分别为反应器,动力设备,传热设备,塔设备和复杂控制。在5大模块中我校重点选取了反应器模块中的固定床反应器单元,动力设备模块中的离心泵单元和CO2压缩机单元,传热设备模块中的管式加热炉单元,塔设备模块中的精馏单元和吸收解吸单元共6个单元进行教学。下面我就化工单元仿真实训教学提出几点我的建议,也可以说是总结,仅供大家参考。在我看来仿真实训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实训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方面,在实训之前一定要准备充足,包括实训过程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全角与半角的识别,精馏塔压的超压处理,吸收解析的前后阀的打开顺序,泵的入口管线堵塞等等,不能为了某个单元实训而准备,因为化工本就有“大化工”之说,换而言之任何一个单元不能独立存在。学生学不好不能都怪教师教的不好,但是肯定有教师方面的原因。我想有的老师实训之前临阵磨枪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要上好一堂实训课,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堂前的准备是很重要的。我们一直向学生强调,预习的重要性,却往往犯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错误。在对待知识的问题上,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预习,不断更新,才能保证实训内容的不淘汰性,才能保证学生的积极性。

2.抓住在岗每一分中

学生进入机房,就如同进入车间,进入工作岗位,分秒间都关系到生命,财产的安全,要把这种意识自始至终的贯彻到整个实训过程。

仿真实训教学的重点不单纯在开停车的操作上,可以说开停车的操作仅仅是一个载体,我们要由浅入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认为教师要做的不是告诉学生怎么做,而是要教给学生为什么要这么做。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的的包括该单元的原理,设备,流程,以及各参数的影响因素和调节方法,这要求我们的教师要理论实践双到位,切实的做一个双师型的教育工作者。

我想很多教学工作者始终秉承中国的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并且完好的把该理念运用于化工单元仿真实训教学过程,忽视了化工单元本身的基础知识,而一味追求操作上的高分,甚至本末倒置不惜采用违规操作,钻化工单元程序的空子,但事实上却反制了我们该项实训教学的根本目的。开设化工单元仿真实训的目的是为弥补化工专业学生实习的不足,通过化工仿真软件的模拟现场图,DCS控制图,辅助控制等增加学生感官认识,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

3.实训后的反思

单元仿真是一门理论模拟实际的特殊课程,遗忘周期可能较纯理论要长一些,但是不回顾,复习,学生还是会最终忘掉所学的知识。课后作业也不可或缺,作业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单元流程图的绘制,单元工作原理,单元操作事故的判断和处理等等。

(1)能力拓展

每一个操作单元都有正常开车,正常停车,事故,正常运行等项目,我们就是让学生能够及时判断事故,并作出准确的处理。在这个环节,教者要沉住气,让学生自己观察,一次次的摸索,总结,最终得到正确的处理方法,并回顾自己错误的原因。可以3-5人一组,大家讨论,尝试,通过操作验证,并自己实现理论上的论证。

(2)适时回顾

如何检查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考试当然是一个好方法。

虽然这不能说明一切,都是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采用循环式考试,保证学生能真正掌握该单元操作。

下面我就吸收解吸单元实训教学为例,简单说一下仿真实训过程的注意事项。

笔者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把教与学分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将吸收解析的基本概念进行回顾,穿插实例,并将单元实训的知识点穿插其中,然后以简单的流程(见1-1)为例,首先认识流程中的主要设备,并且总结各设备的主要作用,并回顾设备的种类,比如最常用的塔设备为板式塔和填料塔,吸收操作常用填料塔,以此扩展到不同种类的填料。

最后介绍总结该流程。引入基本概念像洗油,富气,贫气,富液,贫液等,通过对流程的观察,得到有利于吸收的条件是低温,有利于解吸的条件是高温。根据对此流程的介绍,由易到难,再开始我们本仿真单元的引入。

本单元正常开车操作一共81步,其中操作评分64步,质量评分17步,操作界面有4个,还有两个参数界面,是一个比较有难度的单元,大部分的学生刚接触的时候首先被如此繁多的步骤给吓倒,不知从何下手,这个时候教者一定要明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如何操作,如何学习,如何吸收新知识,方法最重要。

已经明确吸收解析的流程,并总结低温高压有利于吸收,高温低压有利于解吸。那么操作顺序应该是先做好洗油的初期准备及冷循环,然后调控操作条件,各工艺参数稳定后,进原料气,采出产品。然后再进行操作,和总结的步骤进行对比,找出不同,并找出原因,最终完成正确的操作,由此一来,操作讲完了,该单元相关的仪表类,化工原理类,生产技术类,化工制图类的相关知识也贯穿其中。同时要留下作业让学生画出本单元的操作流程图,并思考该单元的事故,并写出书面总结。以便于第二天讲事故的时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总结篇2

一、课程训练项目精选

训练项目的精选是该课程教学的首要环节,课程从实际机床控制电路中抽取了适合教学的10个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该课程的训练项目,内容涵盖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装接与调试,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维修。项目内容包括10个学习项目、课外扩展和顶岗实习。

二、技能训练项目之间的关系

理清训练项目之间的关系,有条理、有秩序地进行技能训练,做到不重复、不颠倒。

(1)各项目任务单元的衔接递进关系

每一个教学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每个任务单元涵盖着不同的能力目标,各项目任务单元之间呈平行、递进或包容的关系。

(2)技能训练项目的序化

本课程技能训练项目的序化遵循以下规则:载体选取从简单到复杂;技能从单一到综合;学习内容由浅入深,符合职业成长规律。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接受任务自主学习操作示范同步实践总结提高”五个环节的训练,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从“会”到“熟”再到“快”“准”不断提升,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教学”与“考证”相结合。通过反复训练,提高职业能力,达到岗位要求,实现零距离上岗。

三、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

训练方式:

(1)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宏观);

(2)视频教学,实际观摩操作法;

(3)小组讨论法,演示法(微观)

训练手段:实操综合采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课件、仿真教学、现场教学、录像、网络教学、课余活动等。

训练步骤:各个项目的操作是有所不同的,在单项技能训练中,先装再调,而在综合技能训练中,多了机床的功能分析与操作,项目的装调步骤具体分为:(1)分析任务;(2)制订计划;(3)实施计划;(4)通电试车;(5)总结与反思。下面以机床电气故障排除为例介绍其实施的具体步骤。

机床电气系统排故训练内容及步骤:

(1)机床功能基本操作:

根据机床的加工功能进行机床的基本操作。通过机床功能的基本操作,了解正常状态下机床各电器元件的动作过程和动作顺序,发现故障(非正常)状态下的异常现象或电器元件的非正常状态。

(2)故障分析:

根据故障现象或电器元件的非正常状态,通过电路原理图的读图和功能分析初步确定故障范围和可能的故障元件。故障分析涉及的元件和回路可能远多于实际的故障点与故障元件。

(3)制订计划:

根据可能的故障元件和故障回路制订故障排除的工作思路与工作计划。制订计划时,强调排故方法学习的重要性,在排故后需要及时总结方法,切忌凭感觉寻找故障,这样学习效果不理想。

(4)实施计划:

在遵守安全用电的基本规范下,按照排除法实施故障元件或回路的排除。具体操作时,先主回路后控制回路的原则。在排除故障时首先采取无压(不带电)排除方式,这种方式可排除因电路接触不良和触点损坏引起的故障现象,尤其是主回路的常见故障;在采用有压排除方式时,重点检查电路元件功能不良或损坏引起的故障。熟悉故障排除方法后,可以灵活运用两种方法,高效排除故障。

(5)通电试车:

每个故障点排除后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与通电试车,如有问题,需要再次重复上边的各个环节。

(6)总结与反思:

为提高机床电气系统故障排除训练的效率,在任务结束后需要进行必要的总结与反思。为此要求学生针对任务实施的过程,描述现象、探究得失,撰写项目报告,交流排故技巧、检查方法。

(说明:读图练习在排故之前进行。)

四、结语

通过对《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项目精选与技能训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好的学习平台,在训练中有任务、有目的、有思路、有比较、有结果、有层次,并且通过技能操作训练,知识内容无形中得到掌握和巩固,动手能力逐渐得到提高,分析过程能得到验证,故障现象直观而具体,能让人记忆深刻,实践技能迅速得到提高,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总结篇3

1.延伸业务操作链

会计信息是经济活动的反映,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手工模拟实验难以反映经济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而“实训系统”则可以克服上述局限。论文百事通使会计技能训练的“操作链”向前延伸,既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能使技能训练更全面,避免出现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还不会填制发票、进账单的现象。

2.实训环境真实

由于“实训系统”中生成的用于技能训练的各种票据、凭证、账簿和报表都具有较强的仿真性,给人一种真实的直现印象,使得模拟实验环境比较形象真实,使技能训练者产生较强的真实感。

3.实训方式灵活

使用“实训系统”进行技能训练的方式是非常灵活的,既可作为《会计基础》的辅助教学课件,供教师在上课时作课堂演示,也可以供学生自己学习;既可以和课堂教学配合使用,也可以作为单独的技能训练课程来开设;既可以在教室或实验室完成训练,也可以让学生在宿舍或家里完成技能训练,有利于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4.实训成本低廉

使用“实训系统”进行会计技能训练的成本相当低廉。会计技能训练需要的各种票据、凭证、账簿和报表以及相关的业务公章,全部都由训练系统提供,无需另行购置,节约技能训练所需会计用品的购置成本。

二、Excel实现会计基础实训的总体思路

“会计基础实训系统”按功能模块可以分为三级、共十个实训单元。它的一级菜单分别是:规范书写、原始凭证的填制、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记账凭证的审核、日记账的核算、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明细账的核算、总账的核算、会计报表等十个文档。在一级菜单的每个实训单元下设二级菜单,它包含“目的与要求、视频演示、实训操作、参考答案”四项基本内容。在二级菜单下设三级菜单,即工作表。

目的与要求:描述该单元实训内容的目的、基本要求与特殊要求,使学生熟悉该内容的知识点、巩固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视频示范:对该单元实训操作内容进行完整的视频演示,并配音讲解,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手段,实现教师边讲边操作,学生边听边看,耳濡目染,使教与学达到教高境界的融合。实训操作:该单元的全部实训操作选用当前最新的票据、单证、和印章等,由学生在本单元独立进行实训,实训操作结果使用“另存为”方式保存,以便教师查阅,原证、账、表不变,不影响下次操作。参考答案:该单元存放实训操作的参考答案,供学生查阅。

整个实训系统由主目录(一级菜单)、二级目录(二级菜单)和工作表组成。主目录是十个实训单元名称组成的目录(一个Excel文档);二级目录则分别是每个实训单元的四项内容(十个实训单元对应有十个Excel文档);根据实训内容的需要,在二级目录下设若干工作表,整个实训系统共有十一个Excel文档和若干工作表。主目录和二级目录之间加以链接,二级目录之间相互不使用链接;二级目录和工作表之间加以链接,工作表之间相互不使用链接;主目录和工作表之间相互不使用链接。各个Excel文档内部的工作表之间全部采用直接链接,即:链接只有进入或返回,在主目录和单元目录的工作表才有关闭当前Excel文档的按钮。

三、Excel实现会计基础实训的具体设计

在二级目录下,各个子目录分别使用一张工作表。每个实训单元的单元目录均由“目的与要求、视频演示、实训操作、参考答案”四项内容组成。现以实训二(原始凭证的填制)为例加以说明其设计方法。

实训二(原始凭证的填制)的设计方案是:“目的与要求”为1张工作表;“视频示范”由1张工作表和6个视频文件构成;“实训操作”设为三级子目录和实训业务组成,有9张工作表;“参考答案”与“实训操作”相同。因此,整个实训二共有22张工作表。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总结篇4

一、基于化工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分析,整合核心课程

本系课程团队通过大量翔实的资料分析,认为化工操作技术、化工分析技术、化工试验技术构成化工生产技术类专业的三大核心课程群,而化工操作技术的核心理论是化工原理,以化工原理为中心,有效整合多门课程,打造以化工生产岗位操作技能的训练为主、辅之以适度够用理论知识并关注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命名为化工操作技术。和后面的一年顶岗实习教育教学构成化工专业的“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

2006年,化学工程系已经整合了化工原理、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等课程为化工操作技术,在使用中积累了有益的经验。2008年,在化工操作技术课程组的努力下,有效整合了化工过程及设备(化工原理、化学反应过程及设备的整合)、化工单元操作仿真实训、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化工工艺仿真实训、化工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化工工艺设计、化工仪表自动化、化工制图及CAD、信息检索、专业外语等课程资源。将原有的5门实训课程和5门理论课程按化工生产操作岗位工作需要,进行有机整合,按认识规律进行梳理,打破理论与实践的界限,充分体现理实一体化,从根本上断绝了“理实两张皮”的问题;以“能力为本、任务训练、学生主体、职业活动导向、项目载体、课程一体化设计”六个原则来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在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中渗透素质教育和外语、德育教育,成为课程组的共识。

二、基于关注学生职业发展能力,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

课程组以化工原理为基础,把教学内容分为6个模块,每个模块由若干子项目组成,子项目由若干任务组成,以任务驱动教学。课程教学资源来源于企业,由企业提供实训设备,学院提供场地,共同组织对学生进行化工生产技术训练,学院向企业提供合格员工;已经完成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讲义由校企共同编制,每个模块下辖实践训练项目(基本技能和知识)、仿真操作训练项目(操作规程及操作技能和知识)、实践训练项目(操作规程及操作技能和知识)、综合实践训练项目四个项目组成。化工操作技术课程项目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基本实践训练项目。在该类项目实训中,为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从对生产设备结构的认识入手,进行设备拆装训练,培训学生熟练使用拆装工具的技能、掌握设备拆装技能,并获得相关的设备知识。根据项目需要引出理论知识。

第二层次为仿真操作训练项目。通过化工仿真实训,快速掌握典型化工生产过程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技能,能够熟练判断和处理事故,学习化工仪表及自动控制有关知识,能读懂典型化工生产过程的带控制点的流程图。

第三层次是实践训练项目。通过本项目训练,学生要巩固操作技能、化工仪表及自动控制有关知识,同时要学会绘制带控制点的流程图,学会编制操作规程。在该类项目实训中,为克服学生按项目实训指导书“照方抓药”,而忽视对项目实训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课程组开发了“事故”实训项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项目实训教学效果。

第四层次是综合实践训练项目。开设综合实践训练项目,使学生成为项目的主导,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或主动总结实操和仿真中遇到的理论问题,针对项目,对本项目的理论做一个梳理和小结,以项目考核成绩的形式提交作业,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项目中学生的实训结果未必在预计之中,针对学生不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教师应具有基本的判断、评价、启发、解释等指导素质。这种较高的素质要求使项目实训指导教师尤其是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得到了锻炼,不仅增强了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实训项目教学,可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基于项目化课程的推进,转变教学方法

课程组认为,项目化教学要实现四个转变。教学方法由“传统的注入式知识教育”,向适应工作要求的项目操作技术训练转变;授课方式注意采用由“连续型细节式授课”,向工作岗位技能要求内容演变;教学形式由“单一的课堂教学”,向项目化情境教学推进;考试方法由“单一的笔试”,向过程考核转变。

上述教学方法的实施,需要借助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制作多媒体系列教学课件是必要的。课件制作应注意以下原则:

1.制作的课件要思路清晰、内容精练、重点突出、视觉效果好。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使枯燥的、复杂的、抽象的内容以形象化和动态演示,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2.授课时应用的课件,要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当作一个“主持人”,更不能使自己成为乏味的解说员,导致课件的设计者取代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传统与现代教学方式要取长补短,动静结合、图文相间、师生互动,活跃课程气氛。

3.引导学生利用校园网、教学平台学习。鼓励学生通过校园网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师、同学开展交流讨论。

课题组把化工总控工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分解到本课程教学过程之中,通过改革实践,2004级、2005级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就业对口率100%;有63%的学生从事化工生产技术和控制操作岗位工作。2007、2008年的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学生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和化学分析工大赛,参赛的选手均获得好成绩。

四、基于“定岗双元”培养模式,融入工学结合

课程组将原有的5门实训课程和5门理论课程按化工生产操作岗位工作需要,进行有机整合,体现理实一体化;以“能力为本、任务训练、学生主体、职业活动导向、项目载体、课程一体化设计”六个原则来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并在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中渗透素质教育和外语、德育教育;对毕业顶岗实习期间从企业获取的项目进行筛选和精炼,使化工操作技术课程的项目化成为必然结果。课程内容全部由实际问题引出,课程项目全部从企业生产项目中获取,工学结合,学生实践,师生归纳总结,教学互动,以学为主,讲练结合,以练为主,配之以反刍性总结。

把理论综合运用于训练项目之中,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首先,设计题目要有明确的化工工业背景,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事业心,才能更加有利于实际能力的培养。其次,要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课程设计中安排1-2次现场参观学习的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下厂,目标明确,任务清楚,通过现场调查学习可以获取许多实际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增加了AutoCAD内容,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分工并密切配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五、基于能力培养模式,创新考核评价方法

课程在项目设计中,以能力培养为主,确定了课程的考核方式,课程考核从单一、终结性考核转变为以过程评价为主,拟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考核方法是指导教师给出每天的若干考核点成绩,过程考核,得到当天的实训成绩,与学生团队自评和互评成绩按权重得出每个子项目的成绩;考核内容由7个大项目组成,大项目包括若干子项目,按难度和重要程度给出系数,权重平均,过程考核,总评得到成绩。

在考核中,注重能力培养。经过训前预习、训前计划、实训操作和训后总结四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学习主要以实训操作为主,在考核中比重较大;通过综合标定训练项目,实现实践与理论的提升,实现反刍性实训;基于工作岗位的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实现了教学内容来源企业;课程的实施不仅丰富或改革了专业教学内容,而且基于过程导向的课程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使学生具备很强的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课程组把这些能力培养设计成考核点,纳入考核范畴。

六、基于项目化课程整体设计,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在项目化课程整体设计中,课程组以能力培养为主,确定课程的基本目标;以企业实际的工作岗位工作过程为基础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整合各学科的课程资源,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以本系教师对企业的技术服务为根本,促进工学的深度融合和课程内容的合理选择;以建设省级及以上精品课程为建设标准和努力方向,加大改革和研究力度,不断丰富精品课程的内涵。

化工操作实践性很强,具有较大的外延性与较强的渗透性,化工产品、过程开发需要极强的实践性与群体协作性。这就要求化工技能型的培养具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即专业宽、能力强、素质高。因而需要在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上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项目化实训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土壤,是树立实践观念、启迪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近年来,我们根据高职改革的趋势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对课程的教学作了整体优化设计,革新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法,从模式、内容和方式上进行了创新和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另外,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在专业班遴选优秀生列为培优生,从设计性、综合性单元操作开始,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科学试验和操作的能力。结合认识实习和仿真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实践操作技能由生产岗位需求确定,知识由实践需要引出。

综上所述,化工操作技术课程的实施是化学工程系“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现之一,是建立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的探索。化工操作技术对多门课程整合已跨越了单一学科内容,项目化内容设计不拘泥于培养职业能力,任务驱动教学进程,教学情境的设计突破了传统意义的课堂,引入企业绩效管理文化,与项目化课程的过程考核相融合,为化学工程系课程改革拓宽了思路,成为工学结合的突破点。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2007.

[2]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总结篇5

确定单元一体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必须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及国家和企业对学生的要求来确定,既要符合学校实际,更要符合社会需要。教学目标分为理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思想目标。

理论知识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分类、定子绕组知识和定子绕组展开图的绘制;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熟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调速、运行和制动知识。

技能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拆卸和装配技能、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安装和运行维护技能、三相异步电动机故障检修技能、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重绕技能、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检测和试验技能。

思想目标培养学生勤动脑、勤思考的良好习惯,增强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认真学知识、学技能,争当一名高技能人才的思想品质。

合理设置教学课题和教学课时

搞好一体化教学,课题设置很重要。课题设置要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要求以及企业对维修电工技能的需求,根据单元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课题。

通过总结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元设置五个课题较为合适,分别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及其拆装;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安装;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及其重绕;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故障检修及测试。

课时安排要适宜,多则浪费,少则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我认为,《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元一体化教学安排90学时较合适,其中理论讲授30学时,技能训练及考核60学时。

准备好一体化教学环境条件

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室、工位、黑板、教学器材、工具、元器件和设备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及其拆装课题,按2~3个人一个工位,每个工位需要准备10KW以下三相异步电动机一台,拉具一套,活动扳手、呆扳手或套筒扳手若干把,ф30mm×300mm紫铜棒一根,小盒一个,钳工锤一把,木锤一把,油盆一个,刷子一把,煤油、钠基润滑脂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安装课题,按2~3个人一个工位,每个工位需要准备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一台(要与已浇灌好的座墩配套),铁壳开关一只,BV2.5mm2塑料铜芯线若干米,ф16mm硬塑料管若干米,配电板一块,木螺钉ф4mm×50mm若干只,每班准备兆欧表5块,钳形电流表5块,万用表5块;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及其重绕课题,按2个人一个工位,每个工位需要准备直尺一把,电工工具一套,1.5P手锤一把,剪刀一把,划线板两只,压线板一把,待修电动机一台,白纱绳一卷,以待修电动机相匹配的漆包线(训练可用22号铅丝)、竹楔、绝缘材料,一个班级准备兆欧表5块,钳形电流表5块,万用表5块,绕线器10套;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故障检修及测试课题,按2~3个人一个工位,每个工位需要准备待修电动机一台,兆欧表1块,钳形电流表1块,万用表1块,双臂电桥1块,电流表3只,电压表3只,功率表2只,调压器一台,配电板一块,以及和训练内容相适应的工具、材料。

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一体化教学不是简简单单的边讲理论边实作训练,而是要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把理论知识讲授和技能训练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从实践到理论先让学生从视觉感官上感知要学习的东西,再去学习理论知识。如在讲授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磁场及其方向前,教师先让学生看电动机正反转的试验,让学生感知到三相异步电动机通入三相正弦交流电后就起动运转,而且任意改变电动机的两相电源相序就反转。接着教师提出:为什么三相异步电动机通入三相正弦交流电后就起动运转?又为什么任意改变电动机的两相电源相序就反转?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进入旋转磁场及其方向的学习。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从理论到实践先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理论知识,再让学生用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如进行三相异步电动机故障检修前,必须先给学生讲清楚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的种类、故障原因及分析和检查方法,然后再进行三相异步电动机故障检修训练。

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如在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及其重绕课题时,先让学生观察旧的定子绕组,然后动手拆除旧的定子绕组,教师再给学生讲授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理论知识以及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重绕的工艺,最后进行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重绕训练。

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对于比较抽象难懂的专业理论知识,可先大概讲一讲,然后让学生动手训练加深理解,最后再对学生全面讲述。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比较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

加强技能训练中的巡回指导

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在巡回指导中解决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这是一体化教学技能训练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要勤走、勤看、勤说、勤示范。勤走就是经常走到学生的每个工位去;勤看就是多看学生的操作;勤说就是发现问题即时讲解和纠正;勤示范就是在训练过程中发现学生有不当操作时即时给学生做示范。在训练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有三类:第一类是共性问题,即大多数学生都出现的问题。对于共性问题,则可让全部学生暂时停止训练,教师向全班学生讲解和示范,让他们掌握操作要领和技巧,即时纠正错误和不当操作。第二类是少数问题,即少数几个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少数问题教师可把几个学生集中到一个工位处进行指导示范,纠正错误和不当操作。第三类是个别问题,教师可当场给这个学生讲解和示范,使其纠正错误和不当操作。

做好操作示范

示范分为训练前示范、训练中示范和训练后示范三个方面。训练前示范就是学生训练开始前,教师给学生进行训练过程中的几步或全部操作进行操作示范,使学生对操作有基本的感知和了解;训练中示范就是教师在整个训练过程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错误和不当操作,进行纠正性操作示范;训练后示范就是课题训练结束教师进行课题总结时,对难点和重点再进行操作示范,目的是加强学生的理解,进一步规范全班学生的操作。示范是很重要的教学活动,教师做示范时,要注意几点:一是动作要慢,让学生看清楚;二是动作要准确;三是动作要连贯;四是示范前要准备充分。通过示范使学生充分看清、看懂并领会操作要领。

认真做好课题总结,科学评定学生成绩

做好课题总结课题总结是每个课题的最后一项教学活动,分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知识总结,二是操作技能总结。理论知识总结就是把这一课题中学习的理论知识梳理一遍,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简要的讲解,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行操作技能总结时,教师重点要对训练过程中的错误和不当操作进行讲解和示范,使学生进一步规范操作。

科学评定学生成绩单元成绩可由单元技能平时成绩、单元技能考试成绩、单元理论平时成绩和单元理论考试成绩按权重综合评定,其权重分别为20、40、15、25。广泛推行过程考核和项目任务综合考核,尽可能地使用多种评定手段评定学生成绩。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总结篇6

油气集输总厂隶属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承担着胜利油田的原油储运、天然气开发管理工作。石油天然气易燃易爆且集输生产高温高压;油气集输技术含量高且连续生产;油气集输总厂有着一支多达3300余人的庞大的技能操作队伍。以上三点决定,科学有效地做好技能人员管理工作,是油气集输总厂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的基础。

二、管理模式的主要做法

在多年的技能人员管理中,我们不断探索研究,逐步形成了以技能操作人员使用、考核和开发三个基本元素构成的技能操作人员管理“三元”法。技能操作人员管理“三元”法是一个管理体系,“三元”即是管理体系中的三个模块,每个模块中包括具体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细则。

1、一元——使用。在技能操作人员的使用上,并行使用三种管理制度:

(1)技能等级岗点工资制:操作操作人员的技能等级分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针对初中高三个技能等级对应不同的技能工资,技师和高级技师按照出勤天数每月给予技师高级技师津贴,以体现技能等级不同和待遇的不同。技能操作人员从事工种发生变化,要从初级工开始参加技能鉴定晋级,有关待遇相应调整。以技能操作人员的能力和业绩为主要依据,选拔推荐技术能手、技能大奖等荣誉评选候选人,推荐技师和高级技师考评。

(2)技师高级技师聘任制。油气集输和天然气开发等一线队种按照技能操作人员总数的15%配备技师;维修队等二级生产保障队种按照技能操作人员10%的比例配备技师,技师高级技师选拔推荐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考核,实行层层选拔、择优推荐。技师高级技师取得任职资格后实行按需择优聘任;三级和四级单位申报技师高级技师聘任需求计划,总厂审批,个人申请,总厂聘任。同时,配套制定并实施《油气集输总厂技师高级技师管理办法》。

(3)高技能岗位聘任制:在总厂设置四个层级的高技能岗位,其中在总厂层面设置首席技师一个岗位层级,参评人员技能等级要求为高级技师;在三级层面设置主任技师一个岗位层级,参评人员技能等级要求为技师以上;在四级单位层面设置责任技师和技术能手两个岗位层级,其中责任技师岗参评人员技能等级要求为技师以上,技术能手岗位参评人员技能等级要求为高级工以上。高技能岗位数量设置依据单位工作性质、单位规模和技能操作人员数量。高技能岗实行公开竞聘、择优录用、三年一届、定期聘任。同时,配套制定并实施《油气集输总厂高技能岗位聘任管理办法》。

2、二元——考核。强化技能操作人员考核,有利于技能操作人员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激发操作人员学技术、强技能的积极性;有利于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和谐的工作氛围,操作人员考核分三个方面:

(1)绩效考核和岗位考核。对所有技能操作人员实行月度绩效考核,依据操作人员的工作完成、出勤、综合表现情况,每月予以考核,并以岗点形式在月度薪酬中兑现。年底对操作人员实行年度岗位考核。

(2)高技能岗位考核。对聘任到高技能岗位上的人员,建立《高技能岗位在聘人员考核台帐》,实施季度考核、年度考核和聘任期考核,依据岗位说明书的要求,对高技能岗位在聘人员作出考核评价,并作为解聘和续聘的依据。

(3)技师高级技师考核。技师高级技师是操作人员中的骨干力量,技师高级技师实行季度考核、年度考核和聘任期考核。考核其导师带徒、技术革新攻关、事故预防处理、疑难问题解决、配合生产组织六个方面的能力和业绩。每年总厂组织高级技师的述职答辩,三级单位组织技师的述职答辩。技师高级技师的考核结果作为技师续聘、晋级、各种荣誉评选的主要依据。

3、三元——开发。技能人才开发是满足生产用工数量和质量需求的保障工作。技能人才开发工作实施3项措施。

(1)正面培训。对在岗操作人员积极开展6个形式的培训: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实行在岗全员培训;举办班组长脱产培训班实行骨干培训;参加油田以上的拨尖人才培训班实行技能再提升培训;举办职业技能竞赛赛前培训班,实行竞技培训;举办技能鉴定及技师考评考前培训班实行晋级培训;举办工艺设备投产前的专项培训班和“四新技术”培训班实行新技术培训。

(2)侧面激励:举办和参加各种技能竞赛活动,能够有效激发技能操作人员学技术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技能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不同的竞赛形式会有不同的激励效果。举办总厂职业技能竞赛和参加油田以上技能大赛能激励大批技能人员刻苦钻研技术,促进各单位加强职工培训工作,培养一批技术尖子。举办职业技能对抗赛,以抽签形式确定参赛人选,能促进各单位全员培训工作的开展,促进全体操作人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技能操作队伍的整体技能水平。

(3)人才引进:依据技能操作队伍的自然减员和生产需要,适时地引进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能够填补岗位空缺,满足用工总量需求,保障技能操作队伍的整体工作能力。引进职业(工种)对口、技能水平高的新员工入厂,可快速有效地提高总厂技能操作队伍的整体水平。

三、当前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技能操作人员“三元”管理法试推行以来,取大了较好的效果,但随着生产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逐渐显现出两个方面的不足:

1、在“人才引进”方面。近几年来,油气集输专业的职业教育院校逐渐减少,从事油气集输职业的技能人才供应不足,造成了技能操作队伍老龄化。

2、在“正面培训”方面。技能操作人员众多,因为现有的培训能力不足,所以在技能人才开发工作中,正面培训方式效果不尽理想。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总结篇7

但实训基地建设是综合的系统建设,实训设备的购置和实验室的建立只是具备了实践教学的基础条件。要真正发挥实验设备和实训室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其内涵建设是关键因素。本文对我院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我院在实训室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项目开发不足

目前,我院的实训中心现有化学分析实训室、仪器分析实训室、化工仪表实训室、化工仿真实训室、化工单元实训室、合成氨、尿素生产系统实训室。实训专业比较全面,但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仍有些不足。

化工单元实训室共有流体输送、传热、蒸发、过滤、精馏、干燥、吸收解析、萃取8个实训单元,8个实训单元仿照化工生产的基本单元,生产过程真实,项目设置完整,运行情况良好,使学生能亲手将生产系统运行起来,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常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关设备的结构、功能和使用。但化工单元实训设备运行仍有不足,一是能操作的实训教师少,学生多,管理困难,不能做到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二是系统设置了一些故障点的技能训练,但由于设备原因还有人员培训不到位,故障点的操作常常不能实现。

合成氨和尿素系统实训设备完好的模拟了合成氨和尿素的生产过程,但过程控制系统安装的并不完整,不能使设备正常运行起来。

(二)师资力量不足

我院在实训教学师资建设中做了不少工作,进行了多次培训,但仍存在:

1、实训教师少,管理难度大,学生动手操作次数少。

由于能带实训教学的老师少,学生多,老师管理的难度大,不能使多数学生都亲自动手操作,因此实训教学虽然使用了教学设备,但往往局限在演示或个别学生动手的现象。

2、实训教师都是边学边做。

实训教师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和一定深度的培训,能简单的操作设备但对设备故障,生产过程分析仍不能很好的解决。

(三)实训教材不足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实训仅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居于从属地位,实训教学几乎没有规范的实训教材,实训教学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授,教师之间不方便学习,学生学习没有系统性。

(四)校企合作不足

长期以来,我院一直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之路,与呼伦贝尔金新化工有限公司、大唐呼伦贝尔化肥有限公司、内蒙古宏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呼伦贝尔东能化工有限公司、呼伦贝尔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呼伦贝尔驰宏矿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但学生没有操作基础,企业对校企合作实训教学并不积极,并且企业考虑到学生安全问题和企业的生产,不愿让学生真正动手进行操作,往往把学生安排到一些不重要的岗位进行实习,使学生的实习成为体力活。学生失去了实习兴趣,往往流失很大。

二、加强实训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确保实训教学的需要

化学分析实训室和仪器分析实训室结合实训设备和实训内容的要求,配备相应的仪器,配件、药品,购买蒸馏水制备仪器,保证化学分析实训室和仪器分析实训室能够正常运行。

合成氨和尿素生产系统,由于厂家的原因,自动控制部分始终不能完好运行,要求厂家将设备的配套装置完善,达到设备的运行效果。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训教学能力

我院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近三年来每年派教师参加部级企业顶岗培训,利用寒暑假到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参加培训和进修提高。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证考试,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虽然培训较多,但多数是参观形式,教师掌握不了实际操作技能,往往流于形式。本人经过几年的实训教学,认为到购买实训教学的设备厂家学习是最好的培训,针对实训内容,实训设备有目标去学习,教师能够掌握设备的使用、操作、故障维修,并能灵活运用到具体教学过程中。

另外要增加教师培训的数量,并做好传帮带,使大量的教师成为既有理论基础又能实训教学的“双师”型教师。

(三)加强实训教材的编写,符合实训内容的需要

随着实训教学的不断开展,实训教材既不能用以往的理论课本,也不能简单的用实训设备的操作规程,实训教师应将自身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严谨的学科体系和企业专家的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超强的操作能力二者结合,这样编制的教材更具针对性、操作性和适用性,编写成实训指导校本教材,运用到实训教学中。

(四)加强校企合作的组织与管理,提高校外实习的效果。

校企合作要运行良好,需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签订校企合作实训协议与人才订单培养协议,并建立合作委员会,通过会议协商确定校企合作实训中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使校企合作实训能够实现双赢,避免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

总之,市场和企业是高职教育的命根子,技能是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武器。教育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是高职教育制胜的法宝。高职院校只有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加大实训教学力度,正视实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高职教育就一定能够开创新局面。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总结篇8

一、调度单元制培训的特点

电力调度员单元制培训自2008年至今已开办了50余期,包括高级工和技师两个技能等级,每个等级分为电网调控、电网操作、电网异常处理和电网事故处理四个单元,每个单元5天为一期。

电力调度员专业的单元制培训起步较晚,主要针对现场调度值班人员进行培训,学员都来自于现场调度岗位,大都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并积累了大量的现场实例。因此,能否把学员丰富的现场经验运用到教学中来,关系到培训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培训中心的各位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思路,并且一致认为,研讨式教学法更适合于调度员单元制培训。

二、研讨式教学法与一般教学方法的区别

1.一般教学方法的缺陷

在调度员单元制培训中,若是一直采用讲授的方法进行授课,则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和其他专业不同的是,调度员的工作有很大的灵活性,既有调度规程的约束,又有自主发挥的余地。在符合调度规程的前提下,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对同一事件的处理方式也可能有很大不同,因此,对于调度培训中的相关案例,往往答案并不是唯一的。

其次,若在课程中一直采用教师讲、学生学的方式,即使结合现场,案例仍然十分有限,并有一定的局限性,必然会枯燥无味,不利于学员打开思路。

同时,在一般的授课方法中,忽略了学员的能动作用,使学员的丰富现场经验得不到发挥,也不利于教师从学员处获得现场第一手资料。

2.研讨式教学法与一般教学方法的比较

首先,在研讨式教学法中,可以对于一个案例,引导学员进行讨论,从分析到制订方案,都按照调度员实际处理问题的思路进行,这样不仅更加贴近实际,符合调度工作要求,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提起学员的兴趣。对于有争议的问题,更可以引导学员共同探讨,结合各地不同情况,选择最佳处理方案。

另外,参加培训的学员有很多是已经工作多年,有着非常丰富的现场经验,并积累了很多好的案例,因此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收集大量的现场实例,为以后的教学工作积累更多的资料。在授课的同时,教师与学员能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更重要的是,通过学员的相互讨论,可以进一步开拓思路,互相启发,从而找到更为优化的处理方案。单元制培训,可以作为一个让学员思维碰撞的契机,对于有丰富经验的现场人员来说,交流的作用往往会重于讲解。因此,让学员在讨论中共同进步,可以作为调度员单元制培训的宗旨。

需要注意的是,在研讨式教学中,虽然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学员的作用,但是教师的引导和总结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能够调动课堂气氛,使学员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其次,要能够把握案例中的关键点,在关键问题上充分分析,充分展开;再次,教师也要能够抓住课堂主线,把握全局,引导学员的整体思路,并对可能有争议的问题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研讨式教学即是形成一种“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更加活跃,对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在交流研讨中解决问题。

三、研讨式教学法的四步走

在“电网事故处理”单元的培训中,我们以“变压器事故处理”仿真实训课为例,在授课过程中实施研讨式教学的四步走。

1.提出问题,简单分析

对于调度员的工作来说,无论是电网的调控与操作,还是异常与事故处理,都是以具体的实例作为处理对象,有相关的规程作为依据,有既定的一般的处理思路。因此,我们一节课的首要步骤就是提出本课需要讨论的问题,并引导学员根据实际调度工作的一般流程,对该问题做初步的简单分析。

以“变压器事故处理”课程为例,我们在dts仿真系统中设置了“某220kv变电站#2主变永久性故障”,请学员按照现场规程以及调度工作的一般流程,查看保护信息,描述故障现象,提出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以及进行危险源点分析。这样的处理过程,与现场工作结合更加紧密,并且符合调度员平时的工作习惯及工作要求。同时,在课堂一开始,便可调动起学员的积极性,使学员尽快地进入角色,参与到讨论中来。

2.思考讨论,确立方案

这一步也是一节课的重点部分。对于调度工作来说,对于一个操作,或是一个事故的处理过程,解决的方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在符合调度规程规定的前提下,往往有不同的方案可供选择。同时,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如电网运行方式、重要用户情况、不同气候条件等,都可能有不同的应对方案。因此,在这一环节,学员根据自身经验,可提出不同的处理意见。

在讨论环节中,我们采取了分组讨论的方式,根据座位情况将学员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由组长组织进行交流、探讨,并做好记录,最后由各小组分别提出方案。由于在小组讨论的方式下,组员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利于交流,所以能够营造较为热烈的讨论气氛。最后各小组提出的方案可以互为补充、互为启发,个人有其他观点的也可一并提出,由此得到的方案更加多样化、全面化。

对于本课“某220kv变电站#2主变永久性故障”的案例来说,学员提出的方案大致可归结为两个方向。

方案a:通过110kv热备用线路a给失电母线及相应负荷恢复供电。

方案b:通过110kv热备用线路b给失电母线及相应负荷恢复供电。

在此,由学员针对两种方案进行讨论,学员结合现场实际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方案a采用的送电线路为220kv变电站送出,可靠性更高。方案b所采用线路为110kv变电站的线路,可靠性较差。

(2)方案a操作时涉及另一220kv厂站负荷的转移,操作步骤较方案b略为繁琐。

(3)方案a、b所采用的送电线路均为t接线,在有其他线路可以使用的情况下,尽量不采用t接线。但此例中无其他热备用线路,故只能采用a或b线路进行送电。

以上几点都是这一故障处理的关键点,多数情况下,学员都能够结合实际经验提出以上问题。对于学员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则可以由教师提出,引导学员思考。

根据以上观点,讨论结束可引导学员进行总结:对于本案例来说,方案a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但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方案b操作简单,能够更快地恢复供电,同时也符合调度规程规定,因此方案b也是可行的。对于调度员来说,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3.仿真操作,完善优化

在确定了操作方案之后,便可引导学员在dts仿真系统中进行操作,同时在操作中进一步优化操作步骤,完善操作方案。

在本例中,就有学员提出可否将事故所在厂站110kv正、副母线所带负荷进行调换。于是就此问题,请学员在dts仿真系统中进行试操作并进行讨论后,得到结论:在原方案的事故后运行方式中,有一条110kv线路是处于接近满载状态的,若采用新方案,可以避免线路满载的情况,但会使一台220kv主变处于满载状态。因此,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学员可以根据现场不同的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方案。

同时对于具体的操作顺序,在dts仿真操作中也可组织学员进行探讨,采取最优的方案,避免操作过程中过载和越限的情况出现。

4.教师点评,归纳总结

在引导学员讨论、操作,完成事故的分析与处理之后,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师的总结与点评。一方面,教师应通过归纳总结,梳理整节课的脉络,使学员对整个处理思路有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在点评中不但要总结本课所讲内容,更要针对课堂上学员在讨论中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指出需要注意的要点,对讨论分析过的问题进一步进行强调,以使学员加深印象。

在课后,教师也应对学员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特别是学员提出的新的思路与方法,可以总结分析之后,留作以后的教学资料,为将来的教学积累更多的经验。同时对于学员在交流过程中提及的现场案例,实际调度工作的习惯做法,也要注意收集和整理,以便日后教学工作之用。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总结篇9

1.1培训的人数越来越多,培训的对象越来越广。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需要经过正规培训的技术工人数量快速增长,同时逐年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又促生出大量需进行技能培训的农村就业人口,而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又促生大量需重新培训的人员,培训已变成了终身制,需要接受培训的对象越来越广。

1.2培训的内容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有针对性。培训学校已经全部由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运营模式转成了市场体制下的经营模式,所有培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来制定培训标准,这使得大多数学校的专业设置变得既符合本校的特点,又适应市场需求。培训方法和目标更有针对性。

1.3培训的难度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技能培训,主要体现在“技能”的培训上。而生产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更新,使得学校在实训设施上无法迅速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原有计划体制下依托的大部分实习企业已不复存在,大部分的技能实训已全部落到学校自己身上,而企业对技能培训的要求却变得越来越高,这使得现在大部分技能培训学校都面临着:培训的教材、培训方法落后,实训设施落后及不足,教师队伍培训不足等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个学校均采取了一些措施和方法用以解决这些为题。我认为单元式教学方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不错选择。

2.单元式教学方法就是根据本专业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就业企业工作要求及特点,参考本校实训设施情况,将本专业需实施的基础课程、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就业和心理指导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按知识和技能承接关联关系,根据本专业培训人员就业时对工作能力的基本要求,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可以有机的搭配和组合的单元,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培养对象选择不同的单元内容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在单元教学中保证完成基本“应知应会”的基础上,还预备若干专业知识单元作为完成基本培训后的提高培训单元或企业用人专用培训单元。这种培训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以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为例)

2.1解决教材太杂,内容重复,按大纲讲授时间不够等问题。大部分学校使用的教材有着不同版本,相同内容各版本教材大同小异,相关教材有部分内容重复,而且随着联合教育的普遍发展,出现了教材内容的重复化问题,很多时候,需要讲授的只是书上的一部分内容,教材内容使用率太低;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技能教育指导性文件的规定,“教”和“训”的课时比例要达到1﹕1,那么在三年期内完成教材的全部内容教学,课时数明显不够,而通过对培训内容单元式的划分,将必要和必须的内容提炼出来,能有效降低课时数,有利于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

2.2随着培训对象的扩大,培训对象的文化层次也各不相同,单元式教学采用:2.2.1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完成比较具体的技能培训。2.2.2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强,就是掌握这个单元的培训技能。2.2.3打破理论课、实验实习课界限,边教、边学、边练,实现“教”、“训”一体,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培训内容。2.2.4能根据学生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采用不同级别的培训单元,能有效针对不同培训对象,实现培训目标。这样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培训效果。

2.3现在大部分培训学校都有同一专业、同一级学生,同时开课、同时实习的问题,由于受实训场地和设施的的影响,出现了实训所需理论课讲完,实训没开始或实训开始,理论课还没授完等问题。单元式教学中将“教”和“训”有机的统一在一起,实现边教边练,能有效提高实训效果,同时也解决了教与训不同步的问题。单元教学实施的时间相对灵活,通过同一专业班级分别讲授不同单元,将统一实习时间岔开,有利充分利用实训资源。

2.4单元式教学在保证本专业“应知应会”基本内容的教学前提下,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就业单位的具体要求,灵活设置教学单元,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达到以教学保就业,以就业促教学的目的。

2.5现在大部分学校都采用在学校学习两年到两年半,后一年或半年到就业单位就业实习的学制设置方法。在最后的一年中大部分学生面临着就业分配,这时已选择单位和没选择单位的学生处于同一班级,此时教学的效果及学生学习积极性都受到很大影响,采用单元式教学就可以将已选择单位的学生抽出来,专门进行此企业所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培训,一可以针对性强化已准备就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二可以保持其他学生正常的学习秩序。

3.而要保证单元式教学的顺畅进行,必须完成以下任务:

3.1正确划分知识单元。要将本专业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根据本专业现行生产企业用工要求,确定本专业“应知应会”的内容,以及工作中常用到的知识和技能,划分出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

3.2单元式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出具有一定的基础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学习能力的技术工人。那么就必须将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有机结合起来,采取“讲练合一”的手段并通过电化教学和生产实习等方法,增强学生对新专业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锻炼学生获取新技能的能力。

3.3充分利用单元式教学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各个知识单元教学的顺序,保证“教”与“训”的同步和统一,通过总结和积累,积极进行新知识新技能单元更新和储备,来不断适应新的培训任务。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总结篇10

一、与生产岗位相结合,以培养岗位能力为目标进行课程设计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内容设计与企业生产岗位相结合,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化工单元操作项目为载体,实施项目教学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按照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以达到突出岗位能力,强化职业素质,注重应用性和实用性的目的。本课程以典型的化工单元操作项目为载体,每个化工单元操作项目都对应着各自的学习情境,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五步教学法,即项目、组织、实施、检验和总结五个步骤组织教学,并根据化工单元操作项目,制订相应的实验实训项目,实现项目化教学模式,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达到能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在设计化工单元操作工作过程的教学情境中,为突出真实工作环境,建立了多方位的实践环节教学体系:以仿真实验实训室、单元操作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等为基础,按照化工单元操作项目,在虚拟和真实的生产环境中组织教学。采用化工单元项目教学、小组联合操作、顶岗实习等多种方式,强化职业岗位实际操作训练,突出实践技能培养,以求达到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

二、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特点,整合教材,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

根据高职教育特色,本着理论“必要,够用”、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削减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利用化工单元操作仿真实验、化工单元操作实训、认知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本课程选择化工企业生产中最普遍的化工单元操作为教学内容。具体内容为研究若干化工单元操作——流体流动、流体输送、非均相物系分离、传热、蒸馏、吸收、干燥的基本原理、单元操作的典型设备构造、设备操作特性、过程和设备的设计与计算、设备的选择与改造、研究问题的方法等。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来分析、解决单元操作中的一般技术性问题,并能胜任化工生产过程中不同岗位的工作。

三、根据学生自身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设计七层次教学模式

《化工单元操作》教学改革诣在强化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在于如何给学生创设企业岗位工作环境,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按照以上思路,设计《化工单元操作》课程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的七层次教学模式。

第一层次为认知实习。带学生参观化工企业生产,让学生感受到化工生产环境,获得对化工生产的第一印象,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第二层次为理论教学。其教学内容是研究若干化工单元操作——流体流动、流体输送、非均相物系分离、传热、蒸馏、吸收、干燥等基本原理、单元操作的典型设备构造、设备操作特性、过程和设备的设计与计算、设备的选择与改造、研究问题的方法等。

第三层次为仿真单元操作练习。这一层次主要是为实践实训做准备。学生在进入实验室操作之前,先通过仿真实训练习,再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际操作。

第四层次为实践操作。通过实践部分的理论学习和严格的技能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化工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典型设备的基本操作、调节控制和事故处理方法等。

第五层次为课程设计。通过这一环节加强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六层次为顶岗实习。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可以在各个生产车间进行实习实训,条件成熟的车间可以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感受生产操作,达到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目的。

第七层次为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要求学生至少获取一个相关的高级工证书,如化工总控工、化工操作工和化学检验工等。

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实验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形象生动,贴近生产实际,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加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像、图片、实物照片、动画于一体,生动易学,有助于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理解,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对单元操作等实践性环节进行录像,用多媒体丰富多彩的表现力,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

2.采用对比式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化工单元操作》中三种传递过程具有相似性,采用对比讲授法,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理解新内容,并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想,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课堂与实训场地一体化,实施现场教学。现场教学有效地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强化生产实际,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理论课与实践课相互渗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针对《化工单元操作》实用性和工程性比较强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二者相互促进。一方面在学时安排上,理论课与实验实训课紧密衔接,实验实训内容与教学内容相互渗透;另一方面采用分层次教学,不仅延伸了教学内容,而且对理论知识也进行了综合应用。

5.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开展技术应用讲座。利用星期天、节假日,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专家给学生开展技术应用讲座,使学生了解行业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向,拓宽学生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五、多样化的考核模式,促使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考核方式上,采用笔试、技能操作、设计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在考核内容的选择上,既考知识又考能力,着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在评判学生学业成绩上,采用平时能力、应知能力、专业技能综合考评等多种评分方法,通过改革考试考核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通过近年来不断的教学改革探索,《化工单元操作》课程以典型的化工单元操作项目为载体,采用五步教学法组织教学,设计工学结合的七层次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及采用多样化考核方式,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总结篇11

化工工艺专业作为我校主干专业和阿克苏地区重点示范专业,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在化工企业生产一线从事生产操作、管理等方面的优秀人才。我们正着力抓好课程改革、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实训设施、场地等方面的建设。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出:学习这个专业首先要把握好化工生产特点。任何一个化工过程都由三大块组成,即原料的预处理、核心反应和净制为成品这三部分组成。学生想要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看待各种工艺流程更简单,一定好学会这三步工艺过程。另外,化工单元操作技能训练是化艺专业的基本功训练。化工生产过程讲究次序、细致。因为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步骤繁多,但许多步骤有着共同的基本原理和通用的典型设备,因此,必须熟悉掌握生产流程和操作技术,以娴熟的技术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因此,如果把每个单元操作及其相关知识都分为一个个具体的模块来学习即采用模块化教学,再配有直观的实物或多媒体课件的话,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有极大的提高。

对于化工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讲毕业后大多都是工作在一线岗位,所以必须有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否则就会在当前人才济济的社会中失去了竞争能力。培养现代化工人才,不仅要有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也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学会动脑,熟练掌握各种生产工艺。基础理论教学需要结合实际,以实际应用为教学目标,加强对专业课程的实用性,适当增加学习的信息量。将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能够及时的反映出来。将实验教学的演示、操作等尽量减少,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等综合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建设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相结合,能够形成教学、生产、管理培训相结合的实习、实训基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除在理论教学中充分采用直观教学、电化教学等手段将设备的原理讲解透彻外,还应该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加强学生操作与维护设备方面的训练。在教学手段上应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平台上。

要把安全教育贯穿于技能训练的全过程。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化工厂的具体案例给学生系统讲授《化工安全生产知识》课程及化工生产的基本常识,给学生加深安全意识。在下厂实习时,由学校、厂、车间、班组分别进行安全教育。请生产-线的安全检查员上安全检查课、通过观看安全录像、安全知识竞赛强化安全意识促进了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

另外化工生产常用设备的操作及常见故障的排除能力成为化工工艺专业毕业生的基本技能。为提高基本操作技能,使用化工单元操作训练装置,并且和在有关装置上同步完成仪表的调节训练及操作技能训练。采用化工单元操作仿真训练是在化工单元操作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后者的强化与校外实习具有互补性。新技术、新知识能够及时得到体现,缩短学生走向实际生产操作的距离。但与现代化大生产的实际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要通过组织学生到化工厂,进行顶岗生产实习。在生产实践中,操作技能、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知识、良好的生产习惯等都是需要学习的。需要强调的是,生产中,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动力。在技术方面,可以请车间专业技术人员和实习指导教师进修现场示范和理论授课,使学生不论是理论知识或者是技能实际操作水平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另外,课程设置中,特别注意的是每门课程要和能力培养相符合,相对应,就是说,完成课程的同时也达到了能力培养的要求,即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精心编排,调研自编教材在当地的各个化工企业的使用情况,总结企业和专家的反馈信息。多种渠道大量的收集毕业生的就业信息,确定化工工业岗位的知识需求。区域经济发展和学生就业以最终的就业导向。在教材的内容中,可将企业文化、工艺技术等等内容的发展及其过程适量的加入其中,为学生提供就业面试信息的同时,兼顾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另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工工艺专业可以采用“一体化”教学及“功学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精心选取素材等教学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2)在技校化工教学中,应当采用启发诱导式、讲座式、提问式,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通过不断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来提高学校化工教学水平。

(3)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网上实验视频强化学生对实践操作的认知。

(4)与职业技能鉴定接轨,教学时设计了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融合的教学计划及大纲,项目涉及的内容与技能鉴定的职业标准相吻合,课程目标为学生完成课程的训练项目后,可直接参加相应工种的高级工技能鉴定,达到高级工水平。

(5)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任务法”和“分组法”设计课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相应锻炼了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今天,学生必须全面提升自身技能及素养,以适应现代企业及市场越来越大的竞争力。因此,在生产中,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注意教育、引导学生遵循生产、运用规律,形成良好的工作规律。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不断总结、研发新的培训方案,以便让新的化工工艺技能训练能更贴近实际生产,从而更好的源源不断的为化工生产一线提供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总结篇12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重构课程内容体系,全面实施“项目化教学”

“化工原理”课程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打破学科体系,重新构建教学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开发与设计,全面实施“项目化教学”,把整个学习内容归纳分解为“流体输送系统的认识”“液体的压力测量”“管子的连接和阀门的安装及使用”“列管换热器的选型”等16个项目,科学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强化应用能力的训练,突出本课程的应用性、工程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工作任务为驱动,工作过程为行动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通过教师到企业生产岗位调查,对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访谈,完成化工单元操作岗位核心能力工作分析表,然后在企业人员共同参与的情况下,针对工作分析表分解出任务表,确定化工单元操作的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的主线,并据此设计教学项目和学习任务。它是从生产实际出发,选择典型事例作为教学的主题,以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并且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行动导向的教学观”进行教学设计。本课程采用“教、学、做”合一的职教模式,在理实一体多媒体教室,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方式,采取分组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主设计、策划、完成、评价整个工作任务。学生为完成工作任务,在获取信息、设计方案、制定操作规程、操作等完整实践过程中“做中学,学中做”,从而掌握职业技能、获得专业知识。根据“行为导向”原则,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运用新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的问题。在每个项目教学内容完成后,选用实际工程案例对其综合分析、解剖和总结,由此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增强工程应用的意识。

基于建构主义的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课程追踪企业对岗位人员的考核评价标准,根据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定期开展岗位工作调查,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努力追求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模式,以满足不断提高的技术对从业人员的要求。

二、建立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职教模式

本课程主要是将“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化工单元操作综合实训”“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计算机化工单元仿真实训”“参观实习”“生产性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先进辅助教学手段”“网络教学技术”等多种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专业知识培养和素质教育、教学和生产实践为一体。构建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突出实践能力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技能培养模式。

以培养学生具备基本职业素养和技能为目标,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设计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行化工单元操作实验,探索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化工课程设计包括:列管式换热器设计、填料吸收塔工艺设计、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等。计算机化工仿真实训技术,开发了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扩大受益面。 转贴于

1 化工单元操作综合实训室。学院投资300万元建成了“化工生产实训基地”,包括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化工校内实训基地,总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拥有雷诺实验、柏努利实验、流体流动综合实训装置、阻力综合实训装置、离心泵性能综合实训装置、管路拆装实训装置、传热综合实训装置、过滤综合实训装置、精馏操作综合实训装置、吸收操作综合实训装置、干燥综合实训装置、流态化干燥综合实训装置、气体膜分离综合实训装置、洞道干燥实验装置、板框过滤机及过滤实验装置、双锥回转真空干燥器、箱式干燥器、水环式真空泵、结晶器、DCS化工过程控制系统等实验实训装置一百多台套。经过多年的建设,综合实训室现具有符合要求的各种设备,功能齐全,实训效果良好,能够满足化工原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2 化工仿真实训室。学院建设了化工单元仿真实训室及化工装置仿真实训室,配置了200台计算机和北京东方仿真公司的化工仿真实训软件。通过形象、科学、简易、安全、经济、有效的化工仿真模拟技术,可进行化工单元仿真实训和模拟真实的化工生产操作。化工单元仿真实训包括:离心泵、精馏塔、换热器、液位控制、吸收解吸、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压缩机等。化工生产仿真实训操作包括:乙烯、聚丙烯、乙醛氧化制醋酸、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等装置,具有模拟工厂开车、停车、正常运行和各种事故现象的处理,再现真实生产过程的实施动态特性。达到了既能对生产实际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又能亲自动手进行反复操作,更全面、具体、安全和深入地了解不同的化工生产操作,锻炼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

3 先进辅助教学手段和网络教学资源。配套了先进的辅助教学设施,如教学课件、教学录像片以及教学模型等。围绕教学内容制作课程的ppt、Flash动画素材、CAI教学短片,以及网络教程和习题训练等,利用人机相交界面的多媒体效果,拓展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同时提升了教学团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能力,显示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设施开展专业课教学的优势和成果。《化工原理》课程配套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习题、授课录像、实训指导书及参考文献目录等都已经在校园网上开放,初步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加强建设实训实习基地是彰显高职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学院大力开展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实训实习条件,建成中央财政支持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并且根据化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充分利用泸天化、四川天华等二十多家大型化工企业,建设适合化工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校企共建“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实习基地。以校企合作为模式,进行参观实习,师生共同参与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强化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且建立了完整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多元性”的考核评价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总结篇13

实践课程是高职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具有较强的职业性,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他们具备职业岗位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能力。[1]

化工仿真实训课程是化工类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实践课程,以化工仿真软件模拟真实的生产装置,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机,进行工厂开车、停车、正常运行和各种故障处理,其教学目标为使学生在非常逼真的操作环境中进行操作技能训练,更加直观、细致地了解不同的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亲自动手,反复操作,提高学生开停车、工艺控制及故障处理等专业技能。[2]但各类高职院校中,化工仿真实训往往只依附于专业核心课程――化工原理(也称化工过程及设备),课时得不到保证,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亟须改革课程设置,探索新的教学模式。[3]

从2011年起,“翻转课堂”成为研究热点,逐渐为众多教师所熟知,并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新型教学模式。所谓“翻转课堂”,主要是指: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和导学系统将学习材料上传到网上,以供学生在线学习和互动交流,课堂的时间则用于提问、讨论、反馈。[4]通过颠倒课堂与课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一、化工仿真实训教学现状分析

以往的化工仿真实训教学中,在向学生进行完入门指导(仿真软件特点、操作界面、操作方法介绍)之后,每一个仿真单元操作通常被分为四个阶段进行教学。[2,5]

第一步:原理讲解。教师简单复习单元操作原理、设备结构,讲解工艺流程、物料设备。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学生兴趣不高,认为只要能完成操作,懂不懂原理并不重要,而由于时间有限,教师也往往是一带而过,不会深入讲解。

第二步:操作演示。教师利用教师机和投影设备对仿真单元进行操作演示,学生观看。在这个过程中,有部分学生由于课前没有认真预习,或者本身理论知识也不扎实,加上教师操作较快,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操作过程。

第三步:仿真练习。学生独立操作仿真软件进行单元操作训练,教师巡回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往往感到身心俱疲,因为很多学生没有弄明白操作原理,没有看清楚教师的演示,所以在独自练习时往往手忙脚乱,时不时叫教师来指导操作,加上每个教学班级动辄三、四十名学生,教师往往在教室来回奔波,常常顾此失彼,学生也因此不能掌握正常生产操作和对故障作出正确判断与处理,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按时完成任务。

第四步:总结反馈。学生对每天的仿真操作数据进行处理,撰写实训报告,教师点评给出成绩。这一过程通常在课后进行。由于实训时间有限,教师一般在全部实训结束后收齐实训报告,不能及时对每位学生的实训报告进行仔细批阅并发现问题。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对单元操作原理、工艺、故障处理等进行吸收、消化,更谈不上向教师进行反馈。

综上所述,以往的化工仿真实训由于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时间不足、学生理论功底薄弱且兴趣不浓、师生互动不够等原因,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有学生认为做化工仿真实训就是打升级游戏,只要按照操作步骤一步一步进行,最后就通关了。这严重背离了本来的教学目标。

二、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化工仿真实训

为了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我院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从2014年起,尝试化工仿真实训“翻转课堂”教学,具体见图1。目前涉及3个班级,96名学生。经过了一年多的尝试,取得了一些进展,也产生了一些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1.课外自主学习,师生在线交流

化工仿真实训的学习资源利用慕课形式提供给学生,学生根据本人账号和密码,可以随时随地登录课程网站自主学习,具体包括: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取若干个典型的化工仿真单元,提前布置实训任务,明确工艺流程、指标;将每个单元所涉及的原理、设备,录制微课视频,以满足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此外,每一个单元还录制了教师操作演示视频,学生根据需要可以反复观看、模仿;在慕课中,学生还能进行仿真实训操作,对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慕课讨论平台和同学、老师在线交流,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则留到课堂上进行反馈。

2.课内吸收内化,师生当面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再以2名学生为一组(实践证明,在计算机上仿真操作时,若以3个以上学生为一组,会出现个别学生滥竽充数,游离于实训之外的情况),进行仿真单元操作,要求学生相互合作,熟练完成,并能对突发事故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规范的处置,同时需完成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实训报告撰写。教师则进行个别指导,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

(二)“翻转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课堂的翻转,本来在传统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复习和教师操作演示都可以放在课外进行,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既节省了课时,还避免了部分学生由于教师讲解演示太快而出现学习困难,学习的深度也从单纯完成实训操作和工艺控制提升为能进行故障处理和判断。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再局限于课堂上对操作示范的简单重复,而是延伸到了课外,特别是一些平时比较腼腆的学生,更加乐于在网上与教师进行交流,而且交流的深度也得到了提高。最后,因为有了较充足的时间,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完成数据处理,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更正,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所以,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来,学生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对职业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高职实践课程推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能否顺利地进行课堂“翻转”而不是“翻车”,需要很多先决条件。[6]首先是时间矛盾。“翻转课堂”要求将理论知识碎片化处理,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每个微课程或教学视频通常控制在10分钟左右,而在实践教学中,一些实践项目往往伴随着相对完整的工作过程,短短的10分钟远远不够,而如何将完整的工作流程进行碎片化处理仍有难度。其次是实训条件。许多实训课程,例如精细化学品的生产、数控机床的操作等都需要相应的环境和设备,目前很难在课外进行;而且,高职院校是否具备高速、稳定的校园网基础条件,教学区、办公区、宿舍区等能否实现网络全面覆盖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7]撇开以上问题不谈,当前的教师和学生对“翻转课堂”从认识到实施再到适应,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高职实践教学课程种类繁多,各有特点。一些课程不适用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果为了改革而改革,为了翻转而翻转,很可能达不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高职实践课程,例如计算机软件操作、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外贸单证等实践课程,本身就是在电脑上完成操作,另外一些课程,如化工仿真实训、化工总控工实训、电工装配等,由于有相应的电脑模拟实训软件,能借助计算机进行仿真操作,这些课程就可以率先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总而言之,应该根据实践课程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软硬件条件等综合考虑,才能有效地实现课堂的翻转。

[ 注 释 ]

[1] 李国艳,田鸣.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基于就业导向视角的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4):8-9.

[2] 姜春扬,张裕萍.高职化工仿真实训教学的探讨[J].科技教育,2008(36):157.

[3] 赵辉,冯红新.教学论视域下的翻转课堂[J].中国成人教育,2015(2):122-124.

[4] 刘凯.基于电子书包的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设计[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2014.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