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工作目标规划实用13篇

工作目标规划
工作目标规划篇1

主要任务:在经济发展方面。显著提升综合经济实力,2015年社会生产总值达27亿元,民营企业总产值达2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9.5亿元,财政收入达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800元,粮食总产量达1万吨,生猪存栏量达2万头,羊存栏量达2万只,家禽存栏数达8万只。在结构调整方面。以工业强镇为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调整结构与规模发展并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壮大园区经济;以农业产业化为引领,稳步发展特色农业和规模化生态养殖;第三产业、地面企业蓬勃发展,旅游业服务业比重得到新提高。在社会事业方面。到“十二五”末,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争取达到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8%,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达70%以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统筹协调发展。

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全镇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团结一致,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1、与时俱进,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上取得新进展

要切实加强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着力抓好机关、企业、学校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党建工作,注意吸收社会各个方面的优秀分子到党内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永葆党的先进性。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所有党员干部都要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尽心竭力为群众办事,真心实意为群众主持公道,真正做到善解民意、善待百姓,当好顺民心的公仆,掌握聚民力的本事,干出带民富的业绩,扑下身子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要胸怀全局,放眼未来,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大局,在全镇形成齐心协力求发展的良好氛围。要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巩固、继续和深化。为了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下功夫深入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一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经常性动力。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完成重点任务、破解发展难题上创先进、争优秀。二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经常性保证。组织引导党员干部把矛盾解决在一线、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在保平安、促和谐中创先争优。三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服务人民群众的经常性机制。组织和引导党员干部主动服务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四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基层组织的经常性要求。把“党务公开”、 “政务公开”、“党员先锋”、“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广等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提高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突出抓好“公开承诺”和“践行承诺”这个环节。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对照活动方案和承诺事项,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确保承诺事项认真落实。

2、优化产业布局,在经济结构调整上取得新成效

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的思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工业经济。进行__煤电工业园区建设,提升与改造煤层气项目,创优招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寻求新的转型项目。做优规模养殖业。继续加大对畜牧养殖业的扶持力度,逐步形成“合作社+农户”、“产业协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等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重点培育几个在全县乃至全市较有影响的规模养殖企业,带动和辐射周边群众发展养殖。做精特色种植业。要树立精品意识,培育两个区域特色主导产业区:豆庄紫皮蒜产业区和__七须黄花菜产业区,重点抓好__金银花基地、豆庄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__干果经济基地、五里庙核桃基地等建设。鼓励农业企业注册农产品商标,加强农产品品牌 宣传,提升种植效益。挖掘开发旅游产业。加强“山水__”品牌营销,加大“__故居”、“金__银豆庄”宣传力度,增强古建考察、民俗调研等特色旅游产品吸引力。切实加强餐饮、交通等旅游配套要素管理,努力将__故居和__豆庄景区打造成集休闲、度假、教育、文化、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观光胜地。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特色城镇化建设步伐

继续以总体规划引领特色城镇化建设,充分发挥__镇交通较便利的优势,扩大镇区规模,完善镇区功能,强化镇区的中心作用,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发展水平,重点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程项目:

(1)道路建设。构建以侯月铁路及嘉南铁路为主的铁路运输系统,扩大站场规模,提高货物周转率,保障本区物流运输的需要。做好端润一级路的客货分流,避免过境交通对城镇的影响;改造镇区公路,提高公路等级,完善镇区交通网络;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政策,提高公交线路道路覆盖率,减少居民出行公交换乘,提高公交竞争力;进行以__汽车站为主的停车场规划建设。

(2)河道治理。进一步做好河道治理工作,保持河道清洁畅通,确保汛期安全,同时对__及其两岸的生态系统及景观系统进行整理升级,做到既能保护__整体生态环境,又能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活动的景观长廊。

(3)沉陷区治理。沉陷区内造成的民房裂缝,土地塌陷等不同程度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本着群众利益至上的原则,进行沉陷区治理工作,通过移民安置、建造新居、土地复垦等方法改善采煤沉陷区的生态环境,同时开辟沉陷区新的生产经营渠道,解决沉陷区群众的就业、居住、增收等民生问题。

__镇辖区内需要搬迁的压煤村庄共7个,包括:__行政村,__村,大南坡村,马庄村,__行政村,下__行政村,上坪行政村,共779户,涉及人口2227人。拟规划在__村北出口西南方向新建居住小区用于采煤地质灾害移民,小区以多层建筑为主,户型面积以100 m2至110 m2为主,占地面积27065 m2,总建筑面积170932m2的,可容纳1080户,3456人,停车位864个。

(4)村庄道路绿化。有条件的村,引入生态园林建设的理念,以植物造景为主,配合具有乡村特色的园林景点建设,提高绿化美化效果。坚持改造与新建结合,充分利用村庄土地资源和绿化空间,见缝插绿,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打造出“村有绿色环抱,房有景色环绕,各具绿化特色”的村庄绿化景观。做好以端润一级路为主的道路绿化工作,提升城镇形象。同时根据村庄的经济条件以及道路的宽度,确定乡村道路绿化的相应模式,一般乡村道路在两侧各栽植一行或两行行道树,尽量减少占用基本农田,方便农业生产。

(5)物流商贸。加强特色城镇化建设,带动全镇向物流商贸业发展。在加强镇区商贸服务业建设的同时在广大农村建立连锁农家店,构筑新型市场流通网络,建设和发展集贸市场、超市、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服务业,活跃城镇市场。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商户合法权益,调动群众进入市场积极性,使群众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工作目标规划篇2

二、奋斗目标

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全县财源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到2015年底,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亿元,较2012年增长67%,年均增长11%;财政支出达到26亿元,较2012年增长36%,年均增长7%。

三、财源建设的重点内容

目前我县财政经济中存在的农业基础不牢、工业发育不良、三产比重偏小、投资效益不佳等问题,是我县经济发展中所有制之间、三项产业之间和工业内部的结构性矛盾的突出反映。要抓好财源建设,就必须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发展速度,培植壮大财政经济新的增长点,提高财源的结构效益。从我县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看,财源建设重点在农业,关键在工业,希望在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必须站在“跳出财政看财政、抓好农业兴财政、抓好工业富财政、抓好第三产业活财政、抓好招商引资促财政”的高度,把培植壮大财源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以精品示范型、产业带动型、生态观光型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发展,稳固基础财源;加快以石油、天然气等重工业,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利用等清洁工业,农副产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做大做强骨干财源,培植群体财源;加快以旅游、餐饮、商品、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加大后续财源建设;加快以延吴高速、吴定高速、通吴铁路等交通运输业建设及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的小城镇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业,培植新兴财源。努力建立结构合理、来源可靠、后劲充足的财源建设体系,壮大县级财政实力,推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建设的重点内容是:

(一)调整结构,突出重点,大力发展以现代农业为主的基础财源

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稳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做大做强农村主导产业,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综合实力,形成比较稳固的基础财源。

一是积极发展精品示范农业。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围绕川台涧地,资源优势,建立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利化、信息化建设,建设一批精品农业示范园区和优良生产基地。建立人工种植中药材基地1万亩;建成20个苹果标准化有机示范园采用先进的栽培模式,一流的标准化示范园,示范园面积2000亩,达到5年见花,6年挂果的目标;马铃薯种植面积由15万亩发展到20万亩,产业纯收入突破1.6亿元;规划以蔬菜为主的高效设施农业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年产值达到2.1亿元,玉米种植面积3万亩,玉米总产量达到2.6万吨以上。

二是大力发展产业带动型农业。通过能人大户和企业+协会+农户等方式,扶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作用,搞好协调生产、开拓市场、组织利益分配等工作,逐步培育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等农业服务体系。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向原则,积极开展无公害认证、绿色认证等活动,发挥品牌优势,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加大人人技能工程的投入力度,培养造就一批遵纪守法,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扶持做产业发展的大户,以点带面,推动农业各项产业的蓬勃发展。

三是发展生态观光型农业。按照“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县”、“黄土高原上的一叶绿洲”的定位和打造“三个百万亩基地”(百万亩沙棘、百万亩小叶杨、百万亩文冠果)的要求,大力发展以文冠果、沙棘、山地苹果、小叶杨为主的林果业,完成沙棘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同时,积极推进农业观光和休闲体验活动,建立以科技示范、观光采摘、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特色农业观光体验园,重点提升南沟、袁沟、王湾等一批生态农庄和农家乐,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赢”目标。

(二)依托资源,科技创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石油开采工业作为我县支柱财源,已为全县经济增长、财政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且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然要发挥骨干作用,但是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决定了它随着开采,将日渐萎缩。因此,全力支持石油企业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思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保持石油工业的稳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是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中心工作,是财源建设的核心。要坚持“油气同抓、轻重并举”的原则,一手抓石油开采、石油伴生气回收加工转化、天然气开发和风、太阳、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等重工业,一手抓农副产品加工等轻工业,增强工业财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工作的重点:

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强原油产能建设。石油开采企业要依靠科技,科学勘探,合理布井,以探促采,探采并举,不断提高石油开发的科技含量,提高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发挥职能,全力支持石油企业。充分利用财政借款、调整收益入库时间等措施,全力支持石油工业轻装上阵,健康发展。金融部门应积极配合生产企业盘活资金,从扶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出发,用足、用活政策、努力增加信贷投放量,促进石油开发的持续健康运行。

三是采取招商引资、技术引进、项目合作等方式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做好石油伴生气的回收转化利用,不断深化工业经济发展,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四是依托资源,面对市场,大力开发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后续财源。充分利用我县农副土特产品的资源优势,配合主导产业开发,加快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再创一批名牌,建一批基础项目,大打品牌战略,逐步扩大生产,实现规模效益,形成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

(三)突出三产地位,进一步壮大群体财源

一是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是优化我县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财政经济新增长点的有效途径。必须按照“中小并举,全面发展,总量扩张,质量提高”的思路,各部门要充分发挥作用,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消除各种歧视,创造公平竞争环境,鼎力扶持,放手发展。要不断拓宽发展领域,实现由服务型向开发型转移,由经营型向实业型转移,以交通通信、商品流通、金融保险、教育科技为重点,扩大第三产业经营范围。到2015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在国民经济总量中要占40%以上,为地方提供收入万元。

二是加快发展旅游业,努力建设旅游强县。按照“突出一个主题、实施两翼展开”的思路,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突出内容特色化、方向郊区化、管理规范化、景点精品化的四大特点,着力开发一批特色明显,吸收力强的旅游产品,注重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一要强力推进红色旅游。配合推进胜利山革命纪念园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进一步拓展长征胜利会师地红色旅游发展空间。二要大力发展乡村民俗旅游。着力推进南沟、袁沟景区和铁边城等小城镇建设。将以农家乐形式为主的民俗民食等特色资源整合,积极支持餐饮休闲业做大做强。大力开发农业生态观光、田园农耕体验、民俗体验等旅游产品,活跃农村经济发展。三要做好金佛坪流域、杨青川流域治理景点、大吉沟森林公园游客接待中心、退耕还林纪念展馆等旅游项目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旅游产业格局和旅游产品体系。

三是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破解财源建设瓶颈。以延吴高速、吴定高速建设和通吴铁路项目争取为契机,解决发展瓶颈。全面整合交通资源,逐步扭转客运、货运市场“小、散、弱”的局面。重点发展快速货运,促进大型物件、危险货物、冷藏保鲜货物等运输,逐步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引导道路货运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业。拓展客运市场服务功能,加强和完善以城市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连接乡镇、辐射农村的客运网络,形成物流带动人流,人流带动资金流、信息流的商贸流通繁荣局面。

(四)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培植新兴财源。一是优化投资环境。要落实好招商引资项目的配套政策和资金,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关作风效率建设,实现软硬件两个到位。二是突出招商重点,把好入口关。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引进一批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对财源贡献多的项目,促进产业配套发展。三是强化招商的后续跟踪和服务。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项目服务机制,加强项目调度、做好相关服务,促进招商成果尽快转化为更多的财源。

(五)加强支出管理,抓好替代财源

树立节流也是开源的意识,加强支出管理,调整支出结构,变重点压缩支出规模为重点提高支出效益,建立规范、科学的公共支出机制,完善财政支出的决策行为,实现决策法制化、科学化。积极推行部门预算、财政投资评审项目绩效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逐步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和采购行为的规范性。完善公共财政框架,尽量运用市场化手段,解决财政供养范围过宽问题,真正使替代财源发挥效益,减轻财政支出压力。

四、财源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制定规划,明确任务

各部门、各乡镇都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把财源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根据全县财源建设总体规划和奋斗目标,因地制宜地制定财源建设实施规划和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项目和措施,使财源建设工作能够按照全县预定的目标顺利进行。要破除行业界限,只要是生产发展快,提供税利多的项目,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第三产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都要积极予以支持,积极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各乡镇要在落实好县上整体确定的财源建设项目的同时,结合本乡镇实际,认真选好补充项目,以可靠的财源建设项目保证收入目标任务的完成。各业务部门要按照全县规划的要求,精心组织好规划项目的实施,将县政府确定的财源建设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行业和乡镇,并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和工作措施,认真制定出台年度、分行业规划。要把财源建设与退耕还林、农田水利、扶贫攻坚和发展农村主导产业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统一部署。计划、工业、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等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分工和所承担的责任,围绕财源建设这个总目标,各司其职,加强行业指导和管理。要坚持长短结合、骨干财源和基础财源结合,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攻坚,全方位多角度建立比较稳固的财源构成体系。

(二)拓宽渠道,增加投入

财源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投资巨大,必须坚持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地筹集建设资金,增加有效投入。一是要把国家、省、市安排的生态环境建设资金、财政扶持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等,在不改变管理渠道和方式的条件下,围绕培育财源统筹安排,捆帮式使用,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要认真做好项目调研、论证、围绕市场需要和资源优势,选择好财源建设项目,积极争取银行贷款和上级财源建设支持发展资金。三是要大力改善投资环境,放开搞活投资领域。要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全民参与招商引资的新理念,高度重视投资环境的治理和优化,坚决取消不合时宜的政策规定,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切实转变服务观念和工作作风,加强与中、省、市有关部门和发达地区的联系,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千方百计吸引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加快向流动,着力营造招商引资“洼地”。四是要积极研究制定产业开发的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工商企业、城镇居民、个体工商户和社会各种投资主体,以多种投资方式进行资源的开发利用。五是要结合国家关于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建立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和企业发展扶持基金,帮助解决企业流动资金和技改资金,使现有的各类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规范管理,强化服务

各部门,各乡镇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变行政命令式管理为服务引导式管理,变直接参与决策指挥为政策调度管理。通过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服务体系,加强法制建设等措施,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保障。各企业要认真建立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内部监督机制,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努力提高经济效益。计划、工业、工商等部门要认真研究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帮助企业制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营销策略,为财源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搞好服务。农、林部门要按照林果业生产的规范技术要求,建立专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优质服务,认真搞好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畜牧部门要以县种羊场和乡镇畜牧兽医站为依托,尽快建立良种纯繁、人工授精、品种改良、疫病防治、饲养技术培训、销售等服务组织,保证草畜产业的健康发展。

工作目标规划篇3

目标团队新单业绩:84086.52(按25%的佣金比例计算的新单保费)

目标团队新增人力:3名活动人力或4名活动新人

注:活动人力的定义:保险营销员在其招募人的考核期内产生过新生意,并且在其招募人的考核期

末仍然持有效之《保险营销员合同书》,方可被计为活动人力。

活动新人的定义:将才计划内直接招募和间接招募的活动人力且在晋级时仍持之《保险营销员合同

书》,且为首次与公司签约,不含复效与归雁人员。

阶段二:

目标团队新单收入:120000

目标团队新单业绩:480000(按25%的比例计算)

目标团队新增人力:15(团队总人力达18)

注:要求团队主管人力:3人;各直属组的人力合计:15人;结构为:1,9;1,3;1,3,

现行第一阶度进度:8月

完成情况:

团队新单收入:1797.78

08月新增人力:0人(现有人力1人)

差距情况:

团队新单业绩:76895.4(按25%的比例计算)

团队新增人力:3人或4人

完成进度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1、业绩成交计划时间的拖延。(不可控因素)

2、应聘人员无法守时所造成的拖延。(不可控因素)

3、业绩和招聘上的时间管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可控因素)

4、新人资格证考试不通过导致放弃或入职拖延的问题。(不可控因素)

5、为完成目标而放宽对选才的条件。(可控因素)

6、和新人有效沟通不足导致无法传递团队目标。(可控因素)

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1、客户成交中常常会遇到不可控的时间拖延,可以用大量的成交资源来补足,列出可成交的客户清

单,逐一落实。目标无法完成主要原因还是准客户量不够大,有效的转介绍是提高业务绩效和时间绩

效的方法之一,值得尝试!

2、在面试实操中,从一个人的守时情况可以观察出这个人的人格定位、过往的工作习惯进而判断他

的工作现状。当然,这个过程中不排除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但事物的发生往往存在很多必然性。如

何实别真实状况对判断这个人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否需要考虑在时间管理的过程中,有效的时间产能出现问题,是否

将大多数的时间放在了无法产生效率的事情上。一个团队的领导,需要做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的做

事。改善每月的行动计划,不要使它偏离预期的轨道。计划我的工作,工作我的计划。对于目标每个

团队成员需要清晰,并将其分解为短期的小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

工作目标规划篇4

年是新中国成立周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一年,水利工作将“瞄准新目标、立足新起点、担当新使命”,服从、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率先发展。

一、指导思想。一是瞄准新目标。新的区划调格局,成为全省唯一全县境列入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核心区的县,全县水利发展将融入“都市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景观水利”理念,建立健全防洪减灾综合体系,努力营造人水和谐生态环境,力争年跻身“全国水利百强县”行列。二是立足新起点。立足打造先导区、建设新城区的定位,突出“强意识、强基础、强产业、强机制、强队伍”重点,坚持科学规划,着力改善民生,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为加速工业化进程、现代农业建设和推进新农村、新城区建设,坚实构建水利基础支撑。三是担当新使命。水利是人类利用水资源、防治水害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事业,面对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复杂、供需矛盾突出等严峻挑战,水利将切实担当“保障社会涉水安全、支撑城乡和谐发展、提升家园宜居魅力”的重大使命。

二、工作目标。一是确保防洪安全局势。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思想,切实到位“工程措施、器材物资、预案完善、隐患处理”等措施,牢牢把握“部署、严格、巡查、防守、排险”等工作关键,确保全县堤垸、水库安全,城镇、重点基础设施安全,人民生命安全。二是摆开建设恢弘架势。保持近年来大干水利的优良传统,坚持“有险必治、治必彻底,加大投入、适度超前,人水和谐、景水交融”原则,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全面完成马桥河防洪整治,花果垸、黄龙河、寺冲水库除险等水利项目建设,实施团山湖垸、沩水河、八曲河、沙河流域治理,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谋求治水强水新进展、新水平。三是营造管水强大声势。依法行政,秉公办事,以沩水河为重点,加强监管,严厉打击涉水违法行为,维护正常水事防洪秩序,提升水利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科学布局、主动承接湘江沿岸砂石产业转移,完善“六统一联”、“四限两保”长效机制,推进河道砂石资源开发由单一管理向“采、运、储、销”一体化、集约化、规范化管理。四是凸显水利人才优势。围绕打造“两型社会”先导区,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勇于担当,倡导“依法办事、和衷共事、自律行事、共谋大事”优良作风,完善水管体制改革,建立经费有保障、队伍有生机、工程有效益、事业有活力的长效机制,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水利形象。

三、保障措施。一是完善水利多元投入机制。贯穿“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整合资金、整体推进”的治水理念,执行《县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办法》,完善“以奖代补”政策,打捆“财政资金、项目融资、群众集资与以工代赈、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园区水利配套、重点工程补偿、老板商家捐资”等涉水资金投入水利建设。

二是构建统筹涉水管理机制。着力“两型社会”建设,发挥“城乡供水、农业灌溉、资源开发、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综合效应,打破涉水管理职能交叉、责任不明、争权争利等弊端,构建“水务一体化”现代管理体制,实现“多龙管水”向“一龙管水”转变。三是激活经营水利市场机制。着力盘活资产、促进收益增长、应对金融危机,落实县长办公会议〔〕33号纪要精神,加紧用地申报,项目策划包装,争取、用足优惠政策,拓展水利融资空间,做大做强县水建投,追求项目综合效益。

工作目标规划篇5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创建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为目标,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主动对接上海、南京,承接服务外包的辐射和转移,加快产业集聚,壮大产业规模,扩大产业增量,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化与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融合,提高服务外包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形成服务外包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发展格局,实现我区服务外包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2009年至2012年,服务外包各项主要指标年均增长30%以上。即至2012年,通过CMMI认证服务外包企业总数达到50家,其中通过CMMI3认证的软件企业数达到40家;营业收入3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企业3—5家;国际服务外包总额超5000万美元。

2.载体目标。至2012年,建成服务外包载体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其中,建成特色优势产业(特色高创中心或园区)基地5—6个,面积20万平方米。建成1—2个部级特色园区、1—2个省级以上博士后工作站或院士工作站、2—3个省级以上特色培训基地。

三、发展重点

根据区域发展规划以及服务外包的基础条件和现实优势,精心打造学府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带。重点发展软件业、技术服务外包和国际服务外包业务。

1.加速发展软件产业。软件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大力实施软件产业振兴计划,积极培育软件产业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注重发展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业务以及面向3G业务的硬件开发系统,不断壮大软件产业规模。以软件园(高创中心)、江科大科技园、归国博士创业园、工业园区高创中心等为载体,重点开发广泛应用于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公共管理和网络文化等领域的软件技术和产品以及数字家电、汽车电子、船舶制造和管理等各种先进专用控制软件和专用设备软件。

2.积极发展技术外包业务。突出企业创新主体,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研发,尽快形成技术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充分发挥公共平台的作用,积极推动企业各类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建设。以科捷锂电池研发中心、绿洲新能源研发中心、蓝德特药业研发中心、中煤电子研发中心等为载体,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仪器仪表、电力电气、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外包业务,建成具有高科技特色优势产业的技术外包业务基地。

3.大力拓展国际外包业务。积极承接欧、美、日、韩、印等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把握好产业定位,形成国际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应。不断扩大国内市场份额和国际服务外包规模。重点发展以软件技术为支撑的ITO(信息技术外包,指企业向外部寻求并获得全部或部分信息技术类的服务。包括系统操作、系统应用和基础技术等服务)、KPO(知识流程外包,指利用书籍、数据库、专家、新闻、电话等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即时、综合的分析研究,最终将报告呈现给客户,作为决策的借鉴)、BPO(业务流程外包,指企业将自身基于信息技术的业务流程委托给专业化服务提供商,由其按照服务协议要求进行管理、运营和维护服务等,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业务运作、供应链管理等服务),积极培植国际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努力将软件园、归国博士创业园、蓝舶科技园、工业园区高创中心等打造成国际服务外包的示范基地。

四、主要措施

1.加强公共平台的建设。整合辖区资源,充分利用区域范围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加强服务外包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建设,精心打造特色园区。增强园区资源配置功能和承载能力,加强信息互动与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创造一个适合企业技术创新、人员就业创业、特别是有利于科技中、小型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2.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建立服务外包招商团队及海外创新创业人才联络点,开展多形式、多频次的境内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活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服务外包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建立企业合作联盟,以提高服务外包产业的集中承接能力和整体竞争力,推动服务外包产业规模和质量的提升,促进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鼓励机关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积极引进国内外服务外包知名企业落户。

工作目标规划篇6

第二章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

一、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

1、特色的自然环境

位于三省区的交界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属于黄土高原梁壮丘壑区,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又白于山和子午岭两大山系、北洛河和无定河两大水系、川道山区和北部涧地两大地貌类型构成。山行基本为北部较低,山坡较缓;南部稍高,山脊陡峭。山脊沟壑,大多为东西走向。北部的周湾、长城两乡镇,属于境内白于山区的无定河流域;南部的其他乡镇属于白于山区南部与子午岭两大山区的洛河流域,全县年均气温7.8℃,无霜期96-146天,年均降雨量478.3mm,是黄河中上游地区陕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分之一。

2、悠久的历史沿革

历史上的,是名族融合的“绳结区域”。从商周时代起,曾经是雍州羌族鬼方、猃狁、白狄、西戎、汉族等多民族聚居区。春秋战国时期,属于秦、魏、韩等国所属。西汉在今天的铁边城设归德县。隋唐因为洛河源头曾设洛源县。宋朝以后,一直隶属于省定边、靖边、志丹与甘肃省华池县所辖,公元1819年,也就是清嘉庆二十四年,靖边县在西南境,就是我们今天镇县城的前街,设立镇,1942年7月,陕甘宁边区政府设立县,后几经分和,1950年4月19日,省人民政府决定恢复吴旗县。1958年12月31日,吴旗县又并入志丹县,镇成为志丹县的一个建制镇。1961年9月,又重新恢复吴旗县制。2005年10月19日,为了纪念大将军和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镇七十周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吴旗县又更名为县。

3、深厚的历史底蕴

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相传战国时期,魏国大将曾在此屯兵驻守二十三年之久,为纪念这位功勋卓越的将军,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县名。从此,名载史册。在,有南北分立的两条古长城遗址。一条是战国时期秦国秦始皇爷爷秦昭襄王时期修建的秦国长城,它位于南部子午岭的山梁沟壑上,绵延二百三十多公里。一条是明朝时期修建的明朝长城,位于县东北部毛乌素沙漠边缘白于山区的周湾、长城两乡镇,蜿蜒二十三公里,还有秦始皇时期修筑的军事大道---秦直道。传说当你昭君出塞时路过这里,还留下一些动人的故事。还有历朝历代修筑的古城寨堡,历史遗迹,随处可见,最为著名的当属铁边城、五谷城、白豹城、宁赛堡等。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刘志丹就在闹起了革命,把建成了陕北红色革命根据地。1935年10月19日,率领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此落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成为陕甘宁边区和陇东分区的革命大后方。1998年到1999年,在全国率先实施封山禁牧和退耕还林,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2010年,又因率先在全国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而名享全国。

4、壮大的经济实力

县全县辖6镇6乡,1个街道办事处,164个行政村,7个社区,1110个村民小组。全县土地总面积3791.5平方公里。总人口13.4万,其中农业人口10.5万人。2009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81.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3.2亿元,地反财政收入16.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0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1元。已经跻身于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93位,是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西部百强县和十佳县。是山西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之一。

5、配套的基础设施

我县地处市的西北部,位于陕甘宁三省区结合部。北连,303省道纵贯全境,延吴高速即将贯通,定汉高速启动实施,到定边的铁路正在规划,这将是我县旅游业发展的瓶劲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大大便捷我县与外界的联系,为发展我县旅游业奠定基础。同时,我县具有良好的旅游配套设施,景点建设,星级饭店,娱乐设施,地方特产,旅游要素,基本俱全,发展旅游的条件基本成熟。

6、良好的政策环境

我先把旅游业确定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作为全县今后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主导是最重要的发展条件。这为我县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建议先上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下大力气,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力争把我县旅游业纳入全市全省甚至全国的重点旅游线路。在起步定位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我们要不断借鉴外地发展旅游业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业发展新思路。形成我县旅游业发展的特色格局。

二、具有挖掘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

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主导产业来开发建设,首先要吃请本县可挖掘开发的旅游资源的底子,明确旅游业发展方向,一次到位的做好全县旅游业发展的整体规划。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打造开发,大思路、大规划、大魄力的规划建设。有底蕴深厚的历史资源,闻名中外的红色资源,享誉全国的绿色资源,浓郁淳朴的风土人情,发展旅游业有广阔的前景。因此,发展旅游业,重点打造四大旅游:史迹旅游、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和民俗旅游。史迹旅游是铺垫,红色旅游是关键,绿色旅游是看点,民俗旅游是体验,用四句话概括就是:铺垫史迹旅游,提升红色旅游,凸显绿色旅游,体验民俗旅游。

1、史迹旅游,铺垫旅游业发展基础

从的历史资源看,无论是从驻守西河到秦明长城,还是从秦直道传说到古城寨堡,历史遗迹明显,战争意味浓烈,故事传说颇多。因此,要开发史迹旅游,首先重点研究魏国大将这一重要的先秦历史人物;其次,挖掘开发清明长城、古城寨堡等一些历史遗迹,增加史迹旅游的内容与分量。依靠这些历史资源,开发史迹旅游,铺垫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一是研究“”历史,打造“”形象。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战国七雄魏国卓越的缔造者之一。虽然司马迁在《史记》中与孙子一同列传,但在历史上,孙子赫赫有名,却默默无闻。鉴于大将历史名气,我先要在研究大将这一重要历史人物上下达功夫,做大文章。一要召开学术讨论会。建议聘请全国著名历史学家和教授学者参与,召开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大将历史研讨会,研究的政治生涯,研究的军事思想,研究的兵法征战,研究对魏国作出的卓越贡献,因而定位的历史地位,打造的旅游形象,提升的历史知名度。二要雕塑大将形象。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大将,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为了纪念这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建议我县塑雕一尊数十米高有分量的大将石像,作为大将历史研究成果,供游人游览参观,四顾缅怀。三要开发回复古城。大将驻守时,担任西河太守,曾在现在的县城后街北苑社区修建过一座古城—吴城,这是他政治军事的指挥中心。作为大将历史研究的主要依托和研究成果。体现它的历史功勋,建议开发恢复古城—吴城,作为怀古纪念场所和影视拍摄基地。四要拍摄《大将》电视剧。建议以研究先秦历史的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孙开泰编著的历史小说《传》位版本,以古城为依托,聘请大家导演和著名演员,改编拍摄一部三十集《大将》电视连续剧,在首都北京举行首映式新闻会,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在全国一炮打响,既走红电视剧,又提高影响力。同时,古城作为打造的“影视城”,向游人对外开放。五要举办旅游节。利用的历史资源和历史名气,结合红色旅游,举办全国性的旅游节,集中宣传推介,提高国内外的影响和知名度。

二是恢复古长城景观,尽展秦明王朝风采。在境内,有两条古长城,一条是公元前272年,战国时期秦昭襄王二十五年修筑的秦长城,这条长城到秦汉时期沿用;一条是公元1474年,明成化十年,延绥巡抚余子俊所修的明长城。秦明长城是古代留给最早也是最大的文化遗产。虽然境内的长城被历史的风雨剥蚀成了断垣残基,没有北京八达岭长城的雄浑壮观,但仍以苍苍莽莽的气势,在蜿蜒起伏的梁峁山岭上傲然挺拔,雄姿不减当年。这种威武雄浑的壮阔,浓缩成了一种厚实的文化积淀,她以永恒的苍凉和悲壮,留给了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永远留在华夏文明的史册里,1989年5月30日,县人民政府公布明长城段位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我们要依托现存的古长城遗址,进行恢复性开发古长城景观。建议在镇内的杨青山流域,结合南梁山民俗园开发和退耕还林景区建设,恢复一段秦长城景观,增加旅游亮点;建议在县长城镇境内,恢复开发明朝大边长城景观,结合长城边墙渠水库和周湾水库开发,打造周长旅游景区,作为史迹旅游景点,供游人览胜。

三是挖掘秦直道历史传说,建设昭君出塞纪念亭。在,除了有战国时期秦国的秦长城以外,还有一条大家并不十分熟悉而历代都有传说的秦国建筑遗迹——秦直道,这是秦始皇时期修筑的军事大道。秦直道修筑于公元前212年到公元前210年,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五年至三十七年之间。这条大道的筑成,在当时曾使秦始皇的骑兵三天三夜即可低阴山之下,出击匈奴,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是秦汉时期抗击匈奴的主要军事运输通道。这项重大的国防工程,对于刚刚建立统一中央集权的秦国,意义十分重大。秦直道纵穿陕北黄土高原,沿海拔1600多米的子午岭东侧北上。在境内的秦直道,经过白豹镇、长官庙乡和苗沟乡,为支线直道。秦直道至今已经两千多年,可以说是世界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是中华名族的杰作之一。如果说长城就像一个伟大的历史坐标的话,那么秦直道永远向世人昭示,在两千多年前,我们陕北的先民曾为中华名族的历史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历史,作出过怎样辉煌卓越的贡献!传说当年昭君出塞、文姬归汉等大型历史活动,走的就是秦直道。在的民间,流传着昭君出塞告别家乡时,在县白豹镇郭克郎村打扮山梁上进行梳妆打扮的故事。据传说,当年王昭君王嫱远嫁匈奴呼韩单于,随着马队和战车顺着秦直道穿越了子午岭莽莽林海,在经县与甘肃省华池县交界的白豹镇郭克郎村打扮山梁上,她梳妆打扮,面南拜别故土和父老乡亲,留下了“打扮梁”这个富有纪念意义的历史地名。这个故事是否属实,已经无从考证,但“打扮梁”这个地方的名称确实无法更改的事实。因此结合当年昭君出塞在打扮梁的传说,建议在县白豹镇郭克郎村的打扮梁山上建一个“昭君出塞处”纪念亭,供旅游参观,增加的历史分量,丰富发展旅游的内容。

四是追寻战争历史,打造古城寨堡旅游。历史上,长期处于汉名族与北方少数名族战争融合聚居区。这里既是兵家必争的边防要塞,又是中原文化与北方少数名族文化相融合的边贸要地。西汉与隋唐都曾在这里设过郡县,历朝历代在境内留下不少古城寨堡。这些古城寨堡几乎都是同战争与防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折戟沉沙的古战场和众多的被历史岁月无情剥噬得近乎没有本来面目的古城寨堡,我们要从这些残垣断壁的遗迹中,找出其中被尘封了千百年的历史痕迹,让后人知道沉寂的发展历史。从战国时期开始,每个朝代几乎都有一些作为战争防御的古城寨堡的历史遗迹。县的吴仓堡传说就是当年大将所建的储藏粮食的地方。长官庙乡齐桥村的瓦窑堡、巴山堡子和水泛台堡子,没有明确的记录所建的时代,因此怀疑这些堡子应该是战国时期秦长城的附属城障。魏晋南北朝十六国时期,也就是公元220年到581年这段历史时期,为成为匈奴、羌族等少数民族角逐的战场,各个政权兴衰交替,逝如流星。到了大夏国时期,郝连勃勃凤翔元年,也就是公元413年,在今天的省靖边县的白城子,发动民夫十万人修筑统万城,在境内也修筑了许多城子,其中最著名的是铁边城和五谷城。宋代以后,又修筑了许多古城寨堡,如锁阳城、白豹城和宁塞堡等。从发展旅游业的角度讲,全县众多的古城寨堡是历史遗存给的历史遗产,是我县发展旅游业重要开发资源。我们要搜集古城寨堡轶事传闻和历史故事传说,结合全县旅游业的总体开发规划,有目的地恢复开发这些古城寨堡,还原这些古城寨堡,打造古城寨堡旅游。我县要把古城寨堡旅游打造成旅游的一大亮点,让古城寨堡旅游成为旅游的一大特色。成为全市、全省旅游的一大亮点。通过这些古城寨堡旅游的恢复开发,增加旅游收入,带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红色旅游,提升旅游业发展根本

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刘志丹曾在闹革命。1935年,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镇。1936年以后到解放战争时期,成为陕甘宁边区革命大后方等等。因此,这些丰厚的红色旅游资源应该成为提升发展旅游业的根本。1945年4月,在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筹备上,在讲到中国革命即将要胜利、陕北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时说:我说陕北时两点,一个是中央红军的落脚点,一是中国革命的出发点。七大能在陕北开会,这是陕北人的光荣,陕北已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实验区。因此,在旅游开发上,大力挖掘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提升的红色旅游。

一是建设刘志丹革命旧址。根据刘志丹在闹革命的基本情况,恢复刘志丹三道川水泛台革命旧址,供游人参观敬仰,增加红色旅游的厚度,突出刘志丹的革命地位,突显红色革命的氛围。

二是提升中央红军纪念园开发。围绕建设中央红军长征纪念园,深化提升后期开发,使其既作为长征精神的革命教育基地,又作为旅游开发的著名景区景点。一要建设中国革命出发点标志——巨型铜像。为了纪念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镇这一伟大壮举,镇建起了中央红军长征纪念碑,作为永久性的纪念标志。同时,为体现中国革命从此走向新的征程,建议在胜利山上,建设中国革命出发点的景观标志——巨型铜像,这将对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磨灭和永垂不朽的历史意义。二要微缩长征景观。在中央红军纪念园二期开发上,把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经过的一些主要地方或发生过的一些重要事件,建设成微缩景观点,打造一条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线路图,让游人到既可以看二万五千里长征,又可以重走“二万五千里长征”。三是要实景体验长征。在中央红军纪念园后续项目开发中,建议开发一些旅游参与体验项目,复原演练长征一些战争场面,如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游人娱乐参与,景点实地体验,达到寓教于乐。四要石雕万人红军。为了让游人铭记,让后人珍惜幸福生活,弘扬和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建议在胜利山上,打造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石雕像一万二千尊,其中中央红军石雕像七千尊,陕北红军石雕像五千尊,在当年胜利山十公里的“切尾巴”战场遗址上,摆设万人红军石雕像,大规模复原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场面,复原红军当年战斗生活场景,供游人参观纪念。石雕万人红军,等人大小打造,实人实景雕刻,展现红军风采。、、等中央红军所有领袖人物,悉数展现;刘志丹、等陕北红军雕像,一应俱全。石雕像集体场面要宏大气势,个体形象要逼真传神,规模要超乎寻常,特色要突出个性,全国要独一无二。必须要有超强的大手笔和大魄力去打造,必须具有超越“世界第奇迹”——秦始皇兵马俑的气概去建设,让红军的长征精神名扬天下,让万人石雕红军成为世界奇迹。五要建设胜利山风景区。围绕开发中央红军长征纪念园,加大力度绿化胜利山,用打造景区的力度,把胜利山建成退耕还林成果的展示区,建成陕北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的样板区,建成闻名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全国4A级风景区。通过参观游览中央红军长征纪念园,使之成为观光的景区,体验的旅程,教育的基地,休闲的场所,娱乐的去处。

3、绿色旅游,凸显旅游业发展内涵

是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也是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县这是发展绿色旅游的招牌。一是全面开放退耕还林展览馆。退耕还林展览馆是全国和我县退耕还林成果的集中展示,每天应该正常开放,让普通老百姓和来的游客都能参观学习。二是完善大吉沟森林公园。县建设的退耕还林公园是以县城为中心,涉及周围100平方公里的区域,主要以改善城区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巩固和展示全县退耕还林成果为目的,集生态、旅游、休闲、科普为一体的多功能退耕还林森林公园。现在,有标志性依托的就是大吉沟森林公园,要继续进行完善开发,力争建成一个生态、休闲、娱乐的度假园。三是建设绿色旅游景区。为展示在黄土高原作出的退耕还林的壮举,建设绿色,在现有退耕还林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绿化开发,建议开发一些生态旅游景区。依托已经建成的大吉沟森林公园,建设大吉沟旅游景区;依托规划建设的南梁民俗园,开发杨青山旅游景区;依托金佛坪工业园区建设,开发金佛坪生态旅游景区以及依托各乡镇驻地,建设城乡旅游景区。四是建设川道生态画廊。结合县上已经部署实施的川道层次绿化,重点在宁塞川、乱石头川、头道川、二道川、三道川、洛河川、白豹川、杨青川八道大川建设川道生态大画廊,着力打造春季山花烂漫、夏季绿树成荫、秋季花果飘香、冬季松柏常青的生态景观,形成春赏花、夏纳凉、秋品果、冬见绿的特有的四季生态景象。五是展示生态民居。选择王庄、马湾、王湾、周关、周湾、长城、铁边城等新型民居建设点作为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成果,通过绿化提升完善,集中体现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体现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4、民俗旅游,体验陕北风土人情

历史上的,一直是志丹、靖边、定边与甘肃省华池县的区域分治,造就了多元化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民风民俗,原始纯朴,厚道大方。因此,开发民俗旅游,是发展旅游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民俗大观园,集窑洞文化、农耕文化、艺术文化、饮食文化、婚俗文化、庙宇文化为一体,开发民俗旅游,让成为陕北旅游的首选地,把建成黄土风情的综合体验中心。根据我县正在规划的南梁山建设,建议开发以下民风民俗内容:一是体现陕北窑洞景观。窑洞是陕北特色最集中的体现,有各种各样的窑洞:土窑、石窑、砖窑、接口窑、土坯窑、过洞窑、一明两暗窑、石窨子窑、房窑等。打造窑洞景观,展现黄土高坡风光,印象黄土人家,体验陕北生活,反映变化。二是展示农具大全。位于黄土高原,洛河源头之地,传统的陕北农耕文化特色明显。通过展示的样样农具——桨、犁、耱、耙、框、筛、粪斗、锄头、镢头、铁锨、斧头等,反映农耕生活的沧桑。三是开发民间艺品。民间流传许多民间艺术,如武艺——铁鞭舞、鼓艺——老鼓、画艺——糜粘画、手艺——地毯、鞋垫、枕头、柳编等。通过开发这些艺品,展现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四是推介风味名吃。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盛产小麦、荞麦、糜子、谷子、豆子、黄芥等五谷杂粮之地。憨厚的民风,纯朴的民情,杂粮的特色,独特的风味,造就了羊肉、荞面、黄米模和十三花等闻名陕北的地方美味小吃。针对旅游开发,通过大力推介,让小吃走向全国。五是包装土特产品。围绕土特产品,开发荞麦、糜子、小米、洋芋、黄豆为主的粗粮杂粮品牌,打响牌子,形成陕北最大的粗粮杂粮产品集散中心。六是展演婚丧风俗。荞麦三棱麦尖子,十里风俗不一般。作为景区,也必须有一些与游客互动参与的娱乐项目。因此,地方的风俗习惯中,红白喜事最能体现当地特色。因此,开发婚俗项目和丧俗项目,让游客参与互动和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七是汇展庙宇文化。自古是多元文化集聚地,人们信奉的神灵三教九流,五花八门。因此,在民俗园内发掘庙宇文化,恭佛迎道,招贤请圣,汇集各路神灵,建成庙宇一大特色。建议在打造庙宇文化上,要媲美白云山,规模气势上要超越白云山。八是开发旅游产品。土特产品、小吃、糜豆粘画、工艺鞋垫、老鼓艺品、柳编、铁鞭艺品以及中央红军长征纪念园金银纪念币、全国退耕还林展览馆金银纪念币等能够代表地方特色的产品,都可以作为旅游产品进行开发,打造特色的旅游品牌。

第三章发展旅游业规划建议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县旅游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市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大旅游的发展观,突出旅游业在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遵循旅游业发展规律,着眼发展大旅游,建设大市场,收益大产业。

全县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史迹旅游、红色旅游、绿色旅游、民俗旅游的发展定位,编制我县旅游业发展规划。

二、总体思路

起步发展旅游业,要以旅游业规划为先导,以打造旅游品牌为主线,以开发史迹旅游、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和民俗旅游为重点,以提升红色旅游为根本,强化旅游产业为主体,优化旅游环境为保障,抓住重视发展机遇期,全面开发我县旅游产业,使旅游业尽快成为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真正把我县建成全市全省,甚至全国独树一帜的旅游目的地和全省全国的旅游名县。

三、建设目标

重点打造四大旅游:史迹旅游、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和民俗旅游。史迹旅游做铺垫,红色旅游是关键,绿色旅游有看点,民俗旅游能体验,用四句话概括就是,铺垫史迹旅游,提升红色旅游,凸显绿色旅游,体验民俗旅游。将建设成陕北旅游的首选地,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旅游地。围绕这些资源,全面开发建设旅游景区景点,形成旅游产业链和巨大的人流、物流、财流和信息流,促进劳动力转移,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发展的步伐。力争到2015年,全县旅游接待收入能占到一定的财政收入份额。

四、建设规划

总体建设规划是在现在建设的基础上重新定位开发:半年规划论证,一年起步开发,三年初具规模,五年大见成效。

五、发展战略

1、政府主导战略。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强、互联性明显的产业,旅游产业发展中涉及到许多重大问题,都需要政府加以推动和实施。我县旅游业正待启动,基础实施条件还比较差,制约性因素比较多,要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坚持实事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十二五”期间,我县将要在旅游规划编制、基础设施投入、景区景点建设、资源环境保护、市场秩序治理、旅游宣传促销、社会氛围营造等方面加大投入,发挥政府积极导向作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我县旅游市场,全面提升旅游形象。

2、优先发展战略。根据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把旅游业确立为我县的主导产业,确立了旅游业在全县的产业地位。因此,在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入上向旅游业倾斜,在宏观上保障旅游业的顺利发展。同时,我们要积极推动相关产业与旅游业相衔接,推动各类综合基础设施与旅游业相匹配,集中力量营造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氛围,为旅游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3、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强化旅游项目的规划管理,做到对旅游资源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确保旅游业发展的长足后劲。同时,要加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后续保障。

4、旅游名牌战略。开发旅游产业,打响品牌,把开发和培育名牌作为“十二五”我县发展旅游业的重点,开发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旅游景区景点,叫响全国。同时,有重点地培育和开发有较强优势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使之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名牌旅游产品,从而不断提供我县旅游业的知名度,使我县的旅游业从开始就处于优势地位。

5、合力兴旅战略。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凭借旅游资源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依托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市政基础设施及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并带动各项产业发展。通过合力兴旅的战略来实现联动发展,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素质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县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力争形成旅游产业强劲超越其他产业的新格局。

六、设施配套

1、创办旅行社业,拓展全县旅游市场。“十二五”期间,要建立以旅行社为龙头的游客服务系统,成立包括咨询、票务、保险、医疗在内的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为旅行者提供全面的服务。

2、保证住宿餐饮,配套旅游设施建设。在旅游住宿餐饮实施的建设方面,要立足大旅游的发展观,根据全县旅游业发展态势,基本保证供求平衡,推出名吃,带动建设一批农家乐,促进住宿餐饮业的发展。

3、注重休闲娱乐,提供旅游优质服务。在旅游项目和景区景点开发中,注重教育与娱乐项目的开发,丰富景区的文化娱乐活动,开发一些带有影响力与吸引力、娱乐性与参与性的娱乐项目,打造一些带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节目,常年向旅游者表演,为游客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优质服务。

4、通畅道路交通,增加旅游干线运力。在“十二五”期间,根据旅游业发展需要,我县旅游交通需要重点解决的交通道路问题,提高旅游景区间的通行能力,规划建设好城区至景区、景点至景点的道路网络,便于及时快捷服务。

5、开发旅游商品,形成旅游商品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县独特的旅游商品资源,大力拓宽旅游商品的开发领域,抓好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形成旅游商品优势。

七、具体要求

1、吃透县情,认清发展旅游业的资源潜力,为旅游业的起步发展掌舵定航。

2、找准定位,是仅仅局限在现有水平,还是要继续开发建设?是定位市级省际旅游,还是定位国内国际旅游?是定位一般性的地方旅游,还是纳入国家旅游线路?这些都是从发展起步必须明确思路。

3、深入挖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要发展旅游业,就要深入挖掘,全力开发,精心打造,高点发展。

工作目标规划篇7

输电网作为电力市场中关键工作,其容量的配置直接关系到电网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在当前智能电网条件下,为了保障电网规划的经济性以及科学性,必须要不断完善当前多目标输电网规划工作。

一、余弦定律概述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向量空间模型被广泛应用到了信息检索、电力工程等相关领域。从整体上来看,运用向量空间模型,实现信息的查询,主要是通过算出被检索文档向量与用户查询信息向量这两者间夹角余弦值来实现的。例如某区域电网规划待选规划方案集合为S,S={S,S,S…S},多目标输电网工作规划目标方案指标集合为I,I={I,I,I,…I},优化指标S与I评价值为V,指标集合与方案集合评价矩阵为V,V= (V),评价值标准化处理矩阵为S,S=(S)。通过函数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合一系列的量纲信息,进行推理计算,主要分为两种情形。

正向指标优化关系,公式如下:

S= V/ V (1)

第二,逆向指标优化关系,公式如下:

S= V// V (2)

要想了解以及掌握目标函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程度,必须要结合熵理论,计算相关的信息熵并得出权重系数,主要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均差排序法,二是老手法,三是法。在系统无序程度描述过程中,信息熵属于一种定量型反射,信息熵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显示出该系统存在的不确定度的变化。由此可知,当出现e个目标时,其熵值为H,关系式为:

H=1+(3)

因此,记e个目标权重值为W,其关系式为:

W= H/ (4)

综合各个目标权重值,结合余弦定律,利用其相对性,从而规划多目标输电网规方案,采用向量空间模型,被检索文档向量和用户查询信息向量这两者间夹角余弦值为:

(5)

该公式中k,j值取数字的递增值(1,...,n),采用该公式中对于Sk(评价方案)和Sopt(理想方案)之间的差值,利用余弦值相关公式进行计算时可以得出,下列计算公式:

DK=w1con+w2con+…+wmcon (6)

由于<90°,公式(5)中的cos与之间呈反函数关系,即当呈下降趋势时,cos的值也会随之降低。基于这一特点,对Sk与Skj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时,可以得出在cos处于最大值时,Skj的最终计算值与Sk的数值的差异较小。由此可见,当DK与Sk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当DK越大时,Sk越接近理想方案的值。

二、智能电网条件下的多目标电网规划

基于智能电网的特点,进行多目标电网输出时,必须考虑到电网优化建设中的复杂性和管理的阶梯型。此外,现阶段,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对智能电网的有序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多目标输电规划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保证输电稳定性

可靠性原则主要是针对需求方而言,根需求方在生产生活中的对电力的需求,可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7)

其中ND属于电网规划系统的中负荷节点的数量;Pr为ND水平出现的频率;Tr为ND水平每次出现的时间;SL为ND的负荷次数的集合,CIEAR,i即需求方的对电力的需求方处于被i节点时,所需的电量;Ei,r其中r为负荷水平,i为期望电量与实际输入电量之间的差值。

Ei,r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8)

此公式中,SF为输电系统出现故障次数的集合;SH、第q次故障时出现设备故障的集合,Sh即当出现第q次故障时未见故障设的集合。假设j、k为不同时设备,Pqj、Pqk因第q次故障出现停运的现象。

(二)降低设计成本

计算智能电网的多目标输电的经济性时,可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9)

该公式中Cs作为输电系统中电路设计时的每米线路的造价;Ls为线路设计的总长度(单位:米);Nrs为实际建设过程中所需线路的长度。

(三)增加线路适应性

线路设计期间,受到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实际所需电路的数量与规划数量存在差异。进行多目标输电规划时,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实际设计时,所需的线路值:

(10)

公式中,No,j为系统中出现的支路线路数量;Nmax,j是支路线路允许的最大值。然而,在实际规划过程中,不同支路的回数和权重存在差异,需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多目标输电网规划系统的扩展因子:

(11)

(四)加强抗毁性建设

为提供智能电网的实用性,进行电网规划时,必须考虑到自然因素和认为因素等对电网影响,提高其抗毁性。通过线路介数可了解到发电方与需求方最短路径经过的次数,其中高介数线路最易出现损毁。电路设计阶段,可按照以下公式计算低限值线路因子:

(12)

结束语

一般而言,智能电网主要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自适应性强且兼容;第二,安全行与可靠性高;第三,经济高效;第四,能够实现友好互动。从本质上来讲,输电网络作为输送电力的媒介,在智能电网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现阶段,要综合考虑智能电网的不同量纲,不断引进科学的多目标优化措施,旨在提高综合效益,从而促进当前电力工程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映,李扬,高赐威.基于非支配排序差分进化算法的多目标电网规划[J].电网技术,2011(03)

[2]季阳,艾芊,解大.分布式发电技术与智能电网技术的协同发展趋势[J].电网技术,2010(12)

[3]杨德昌,李勇 ,刘泽洪等.中国式智能电网的构成和发展规划研究[J].电网技术,2009(20)

工作目标规划篇8

1、坚持以民为主、为民服务、树立群众利益无大小作为第一要务的原则;

2、积极兴办利民便民的服务网点,坚持以人为主的发展原则。四、具体措施

1、在社区推进“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自我服务措施,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加快居民的文明素质。在现有“文明家庭户”、“巾帼文明岗”创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居民的普法力度及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居民群众自觉地维护社区卫生、公共设施,按照“门前三包,院内达标”的内容要求,号召居民群众为早日创建“部级文明城镇”而积极建设八街!

2、加强社区干部党员队伍建设,完善社区各项功能

1以提高工作能力为重点,集中精力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规范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努力形成合心合拍合力的良好氛围。

2全面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严格按照上级党委部署,坚持一手抓思想政治和党性教育,一手抓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做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3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扩大就业,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实现充分合理就业。

工作目标规划篇9

一是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取得新进展。今年以来,我局先后组织编制了《**北大门区域空间整合规划》、《城东片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区道路网调整规划》和《浦溪河综合整治景观规划》,完成了《汤口镇总体规划》修编,开展了《焦村镇总体规划(调整)》工作,已完成规划方案的编制。

二是突出风景区规划重点,太平湖风景区规划逐步完善。委托了某同济大学规划院高起点编制《太平湖风景区总体规划》,规划大纲已通过专家评审,规划方案正编制过程中,总体规划的编制,进一步完善了太平湖风景区规划体系。

三是加大城乡规划一体化进程,新农村村庄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完成了43个村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完成了城区农民新村布点、103、218省道沿线村庄布点规划编制工作。另外,根据区政府统一安排,我局派出技术人员到甘棠镇兴村支援灾后重建工作,完成了兴村灾后重建新村规划,协助省建设厅编制了兴村村庄整治规划,并做好跟踪服务工作。

二、城乡规划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近年来,我局积极创新规划管理机制,严格依法行政,科学规范管理,基本做到了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的规范化管理,保证了城市规划建设健康、有序、持续地发展。

一是规划职能目标全面完成。“一书两证”的核发是规划管理的核心工作。我局在严格把关的前提下,注重现场踏勘,兼顾工作效率,切实做好各类建设项目“一书两证”核发工作。一年来,组织召开建设方案专家评审(审查)会20次,市、区、镇(汤口镇、太平湖风景区管委会)三级联席审批会4次,内部审查建设方案25个,按规划要求发放《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50份,签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55份,规划用地面积达

48.2万M2;发放《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要求通知单》17份,建设项目选址、实地踏勘出具规划条件总计43次。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50份,总建筑面积25.6万M2,参加规划现场选址、验收及施工协调共计50起;处理群众来信来访25次。

二是非徽派建筑整改工作取得成效。今年我局围绕全市改徽推进年活动,主要开展了103省道(汤口镇区至仙源镇区段)两侧临路和谭家桥镇区主要道路两侧临街的非徽派建筑整改大会战工作。完成整改建筑物380幢,其中公房52幢,私房328幢,已投入资金258万元,整改面积达4万平方米,完成了改徽大会战任务和年度工作任务。

三、规划宣传力度不断加大,规划批后管理逐步加强

一是创新规划管理模式,推行“阳光规划”。城市规划涉及方方面面,关系到千家万户,要想把规划工作搞好,就必须让群众知晓和理解。一方面,加大规划宣传的力度。一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二是利用规划展示厅进行宣传;三是办好《**规划》简报;四是《规划法》宣传月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强化市民的城市意识、法律意识和规划意识。另一方面,积极推行“阳光规划”。一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梳理了行政执法依据,明确行政许可项目的必备资料要求,办理程序和承诺时间,并利用公开栏、网络、电视等向社会公开;二是聘请规划监督员,参与规划方案的评审、对规划的实施监督和对规划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监督;三是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群众关心的热点工程规划方案进行公示;四是规划中间成果论证都有媒体参加,每次重大活动都有新闻报道。

二是规划批后管理得到加强。结合规划管理的实际,制定印发了《**区项目规划竣工验收管理规定》,对建设工程的各项规划指标特别是强制性内容逐项进行检查,符合规划要求的予以颁发《规划竣工验收证》,对不符合规划的建设项目依法处理,今年共组织44个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竣工验收,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20个项目下达了整改通知,拆除违法建筑物、构筑物500M2。进一步加大了项目的批后管理,保证规划的实施,有效维护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

工作目标规划篇10

2012年要抓住省上扶持发展设施蔬菜的机遇,继续坚持“大棚、弓棚、露地”三菜并举,弓棚菜为主的思路,稳定现有大棚菜,新增弓棚菜1000座,种植露地菜1.3万亩,蔬菜总面积达到2.3万亩,总产量达到5.8万吨,实现产值7000万元。

1、宣传引导。组织干部进村入户,通过宣传教育、效益对比、示范引导、政策优惠等多种方式,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从事蔬菜生产。

2、合理布局。新建弓棚既可按大棚前面带弓棚的模式发展,也可在原有弓棚区集中发展,露地菜种植要选择浇灌设施条件好或容易配套灌溉设施的村组,也可在新栽苹果树行间种植,集中连片,整村推进。

3、严格标准。大棚、弓棚、露地菜都必须按照无公害技术操作规程规范化生产。弓棚要推广直罗镇胡家坡村水泥立柱竹杆弓架结构型棚体。露地菜要规模种植,品种选择上实现“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在灌溉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块可发展地膜洋芋、大葱、萝卜等耐旱蔬菜,在土地平展、浇灌条件好的地块种植甘蓝、大白菜、黄瓜、辣椒等喜肥喜水蔬菜。

4、抓好农时。新建弓棚,3月中旬前扣棚升温,并根据品种选择直播或提前在大棚中育苗,适时定植。早春地膜洋芋于3月上中旬播种,秋大白菜于8月1日至4日播种,秋甘蓝于6月上中旬育苗。

二、示范引导,辐射带动整体效益提高

提高蔬菜生产效益是今年工作的重点,要集中行政、技术力量,加大扶持力度,抓建一批高效益示范村。在巩固提高原示范村的同时,全县抓建6个大棚菜、6个弓棚菜、6个露地菜示范村,亩均产值分别达到2万元、1万元、5000元以上。

1、示范村规模。大棚菜和弓棚菜示范村规模要分别达到50棚以上,露地菜示范村要达到50亩以上。

2、示范村标准。①大棚菜示范村推广棚型改良、保温增温、配方施肥、病虫防控、嫁接栽培、机械作业“六项”综合栽培措施。县蔬菜局要抓好设施农业示范园,发挥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推广和培训等综合示范作用。②弓棚菜示范村把好“三关”,即“建棚质量标准关”,严格按照《水泥立柱竹杆弓架结构型弓棚修建技术标准》建造;“种植品种统一关”,推广种植辣椒、西甜瓜、番茄,直播黄瓜、葫芦、西甜瓜等;“育苗播种时限关”,需育苗的必须于2月上中旬前育苗,直播的于3月中下旬播种。③露地菜示范村大力推广早春地膜洋芋—秋茬甘蓝(大白菜)一年两茬模式种植,逐步形成区域化特色,带动全县露地菜效益提升和规模突破。

3、包抓办法。每个示范村都要落实1名乡镇副科级以上干部实行行政包抓,落实1名技术干部推行技术承包。县蔬菜局要制定示范村包抓奖罚办法,严格管理。

三、突出重点,强化产业发展服务

1、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落实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川道产业开发的决定》的优惠政策,确保蔬菜产业开发各项任务的完成。

2、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县蔬菜局要加强对乡镇蔬菜站和聘用技术员的考核管理。乡镇蔬菜站人员要固定2至3人,做到专职专用。县农经站要指导做好村级蔬菜专业合作社建设,每个乡镇抓建1个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建立组织、选好社长、落实阵地、能组织菜农开展工作,在技术推广、物资、信息、销售服务中发挥作用。

3、加强技术培训。县蔬菜局和县乡蔬菜站要组织技术干部包乡包村包点,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分层次培训菜农。要以《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为重点,组织好蔬菜生产各个关键环节技术培训,做好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的推广,切实提高菜农作务水平,全年培训菜农2万人次。每个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示范村培养10个以上科技示范户,每10户有1名技术骨干,户户都能掌握基本技术要领。

四、严格考核,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工作目标规划篇11

Key Words: development; school plan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应该体现学校管理者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新思考与新探索,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划应该具有全局性与前瞻性特点。因此,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蓝图,发展规划应当充分体现出学校自身发展的理念,应当是引领学校发展的行动纲领,特别是对学校主要管理者来说,应当是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不断解放思想和大胆创新的过程。学校管理者应当通过系统地分析学校发展的历史传统和当前办学条件,并根据社会需要和本校的实际情况,确立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发展目标,探索学校有效发展的道路,以促进学校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

一、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目的追求

1.科学定位学校发展目标

学校发展规划以学校目标为核心,这样的目标体现了利益相关者对学校的要求,目标可以起到引领作用,同时也是学校对社会的一种承诺,对学校自身具有约束作用,这样的目标推动学校不断进步,也在约束学校的办学行为不偏离方向。对于一所学校而言,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导致它在生源、师资、教育资源、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多种差异,这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我们不顾及学校自身的现实情况,在思考学校未来发展中简单甚至盲目地模仿、追随“名校”的办学模式,结果就如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一般,不但难以真正有效地全面提高学校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反而可能使自己在盲目追随“名校”的进程中越来越偏离甚至失去学校自身发展的机遇。因此,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结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整体趋势,根据本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与特点,选择和确立适合自己学校的发展目标。目标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点,直接制约着发展规划的主体和重点内容设计。同时,学校办学目标定位的合适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发展规划能否顺利实施及其预期效果的有效达成。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学校发展规划目标划分为多种类型。比如,以时间为标准,可分为长期规划发展目标、中期规划发展目标和短期规划发展目标;以实施主体为标准,可分为学校总体规划发展目标、部门规划发展目标、教师个人规划发展目标;以规划性质为标准,可分为战略型规划发展目标和操作型规划发展目标,等等。各类学校要根据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确定不同时期发展和工作的重点,明确各个层次发展目标的具体内涵。学校发展目标在规划中应当是一个系统,它应当包含学校的办学目标、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及相关的子目标系统,如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课程建设目标、教学改革目标、队伍建设目标、管理工作目标,等等。惟其如此,学校发展规划目标才能有效地引导学校的发展方向,并有效地指导学校各项工作的展开。

2.提炼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提炼和形成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不同的学校由于其区域性等因素所致,存在文化背景、历史和传统的积淀、办学条件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的差异,办好一所学校不应该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或模式。影响和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学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因此,积极地发掘、提炼、建设和发展凸显本校的办学特色,是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过程中,办学特色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字的表述,重要的是这种表述背后所蕴涵的教育理念是不是适合本校发展的实际,是不是本校长期一以贯之和今后需要持之以恒的。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目的之一就是提炼和提升学校办学特色。这项工作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梳理本校的办学条件、办学历史和经验、办学宗旨,并结合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明确本校的办学理念,以此为基点,才能清楚地知道今后一段时间里应着重干什么,才能真正体现本校发展的特色和风格。

3.建设和形成学校文化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并不仅仅是为了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深层的目的追求是形成学校的特色文化。任何一所学校,在其常规工作的背后都隐含着这所学校特有的文化基质,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思维方式、精神状态以及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对于人的发展而言,有时候这种文化的影响比显性的知识更加明显。因此,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有意识的设计,整合学校各种要素和资源,挖掘学校内在的发展潜力,使学校的深层文化凸显出来,使它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长久的可持续的内在驱动力。

二、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基本框架

1.分析学校办学传统与现状

学校发展规划的目的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未来一段时期内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蓝图”。因此,在规划制定过程中,要摸清自己的“家底”,即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分析本校的发展基础、优势和薄弱环节,以及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明确学校的应为与能为,然后确立规划的目标与重点,才能有的放矢,确实促进学校理性、健康的发展。分析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现状是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有助于明确学校发展规划工作的起点。在这项工作过程中,应该遵循“四个客观”的原则:一是社会的客观需要,即社会发展对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满足这一要求是学校价值的根本所在,是社会赋予学校的历史使命;二是学校的客观基础,即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形象、文化传统、学校特色;三是学校办学的客观条件,即一所学校师资队伍条件、教育教学设施条件、生源条件等学校教育资源;四是教育的客观规律,即要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各个学科的教育与教学规律,等等。惟其如此,才能保证所设计的学校发展规划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可行性。

2.明确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

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构建的过程,正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所言“:共同愿景也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它创造出众人是一体的感觉,并遍布到组织全面的活动,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如果没有一个拉力把人们拉向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维持现状的力量将牢不可破。愿景建立一个高远的目标,以激发新的思考和行动方式”。从许多学校的实践经验来看,确立共同愿景的比较具体有效的办法是组织一个有各方人士参与的规划团队,这个团队可以由专家、校长、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成员组成。学校发展规划中对学校普遍被认可的共同发展愿景的主要体现,就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或办学理念、学校规划的未来发展目标、学生的培养目标,但还应当提出在规划未来发展目标和学生的培养目标引导下的学校德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队伍目标、管理目标等比较具体的工作愿景。通过这样的民主参与活动过程制定出来的共同愿景,会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和发挥学校全员参与的积极性,规划也才有可能更切实指导学校的各项行动。

3.突出学校发展规划的重点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是一个系统策划的过程,它涉及到学校当前和未来阶段性发展的多方面的内容,但作为发展规划而言,不可能在一个阶段内就完成学校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所有事情和工作,如果不确定优先发展项目和工作内容,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以及教职员工会忙于各种繁杂事务,找不到明确的工作方向,甚至会使学校工作处于应付和低水平重复的状态,这显然会降低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效率,影响学校规划发展目标的有效达成。一般来讲,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应当抓住主要的常规性问题,如完善学校课程建设,优化教师队伍,抓好课堂教学改革,选择与实施能够带动学校整体改革与发展的实验研究课题等。

4.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的保障

学校发展规划各项工作目标的有效达成还必须有相应的措施予以保障,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过程中,还应该根据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内容目标,根据学校实际特点,提出相应的发展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如经费保障措施,等等。

三、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与评价

1.落实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的基本工作程序

确定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程序,需要考虑或遵循以下工作步骤:根据规划所设定的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并按照学校的工作特点将总体发展目标进行分解,确定学校的阶段性工作目标,比如按照规划的总体发展目标确定一个年度或学年的工作目标;然后,根据年度或学年的工作目标,明确具体工作的操作或运行步骤,并规定或明确这些工作的操作要点,工作的主要责任者或部门设计操作要点的检测或评价指标。在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规划实施的阶段性工作目标和检测评价指标,作好规划实施的阶段性工作总结,以确保规划实施工作的有效、有序开展和逐步深入。

2.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的评价制定

学校发展规划,其重要性并不在于拿出一个学校‘文本’,关键在于实施。学校发展规划更强调规划的执行‘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在规划执行过程中实施监控和评价非常重要,它有助于学校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和修订规划。”对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的评价,有助于发现问题、诊断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在保证学校发展规划对学校发展的正向导引作用的同时,促进学校不断开拓创新性工作领域。

在实施学校发展规划过程中,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规划目标实施的达成度。这是考查和评价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学校发展规划的目标能否实现,不仅取决于能否民主、科学地制定规划,还取决于能否脚踏实地地实施计划。学校发展规划目标与要求最终要落实到学校的行动方案,这样的行动方案是实现学校发展的具体行动计划,也是学校日常运行的主要依据,它规定了什么时候做什么、如何做、达到什么效果,而行动方案最终要看这些规划目标是否真正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实际效果上,它所体现的就是学校规划目标在实施过程中的达成度。学校发展规划所提出的是学校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预期发展目标。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校发展规划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所以规划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这就需要学校在实施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通过对规划阶段性工作目标是否有效达成的考查与评价,不断地对规划进行修正、充实与完善,以有利于学校发展规划总体目标在开展创造性工作过程中的有效达成。

工作目标规划篇12

为了提高配网标准化建设的效率,加强配网工程项目前期管控力度,解决原有运检、规划、设计、施工等部门“重项目落地、轻前期技术审查”问题。全面运用配电网标准化建设成果,充分考虑地区配电网实际情况,一是发挥配网规划引领作用,通过滚动规划持续完善网架结构,提升配网各项关键成效指标;二是通过《标准化技术方案书》编制工作,管控项目立项规范性和有效性,使配网投资效益最大化;三是加强项目评审,根据地区电网特点编制项目评审标准,开展项目方案技术管控,优化设备序列,简化设备型式,确保《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全面实施落地;四是强化设计管控,编制《标准化图审卡》持续开展设计质量审查,确保配网工程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应用典型设计、统一施工工艺、规范工程造价,确保配电网典型设计和标准化物料应用率均达到100%,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1]。

二、主要做法

1.试行配网一体化规划,统一规划理念。⑴问题分析。公司系统10kV及以下配电网专项规划、滚动规划编制工作存在聘请外部咨询公司进行编制,本单位人员只起到提供相应数据,提出大致要求的作用,编制的规划报告内容较空泛,对后期立项缺少实际指导意义,导致工程项目立项实施与规划存在“两张皮”现象。⑵解决方案与做法。公司于2014年初改变做法,由配改办规划设计评审组牵头,试行配网一体化规划,抽调发展部、经研所、设计所、运检部基层单位、班组等相关配网规划技术人员成立本单位2014年配电网滚动规划工作办公室,组建配网规划团队并集中办公,独立开展地区配电网规划工作。2.试行配网标准化立项,统一技术规范。⑴问题分析。原配网工程项目立项未使用统一的《工程项目技术方案书》,基层单位项目申报《工程项目技术方案书》编制随意性大,工程建设背景、现有设备运行现状、工程建设必要性、建设规模等描述不规范,不仅造成技术方案书评审效率低,单个项目方案往复修改次数多,而且容易造成评审误判,导致部分现场实际亟需解决的工程项目未通过技术评审,造成项目无法立项建设。⑵解决方案与做法。为进一步有效管控项目立项规范性和有效性,公司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编制《配网工程项目标准化技术方案书》模板,统一配网立项技术方案书编制规范,提高配网建设项目立项方案编制水平,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必要性。3.试行配网精益化评审,统一评审标准。⑴问题分析。原配网工程项目评审工作归口运检部统一管理,由于运检部门既是项目需求申报部门,又是项目技术方案评审部门,评审工作开展深度不够,评审标准不统一,项目技术方案评审工作存在较大空缺。⑵解决方案与做法。整合公司经研所、运检部配网技术评审人员,由配改办归口配电网项目评审,规范统一配电网项目评审管理。通过设置专职配网技术评审人员,明确专业管理部门,突出了统筹平衡,改变了以往多头管理的问题,实现了对配电网项目技术方案的统一评审。4.试行配网规范化设计,统一设计方案。⑴问题分析。原配网设计图纸由于审核管控不足,造成部分工程设计深度不足,图纸资料不完整,设计说明简单不充分,未严格按照典型设计等问题。⑶解决方案与做法。深化应用配电网标准化建设工作前阶段典型设计成果,严把配电网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审批关,编制《配网工程设计标准化图册内容》及《配电工程标准化图审卡》,未执行典型设计和选用非标物料应提出说明原因,有效规范配电网工程设计方案选择。按照标准化图册内容和标准化图审卡,开展省控项目工程及核准工程图纸审查,提升设计深度。

三、特色亮点

1.根据配网项目标准化前期管理需要,重新梳理流程,完善规划、立项、评审、设计“四级管控”工作机制,全面加强配网工程项目前期管控力度,解决原有运检、规划、设计、施工等部门“重项目落地、轻前期技术审查”问题,不断提升配网建设成效。2.建立配网项目标准化前期工作绩效考核与质量控制指标体系,该体系涵盖规划设计评审的全过程评价,对各相关部门配网项目标准化前期工作中规划质量、立项评审、设计质量和立项成效评价等4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价。规划质量评价涉及的内容为:计划与规划的一致率;立项评审评价涉及的内容为:评审结果的准确率;设计质量评价涉及的内容为:协同设计平台应用率、通用造价应用率、通用设计应用率、通用物料应用率;项目立项成效评价涉及的内容为:配电线路“N-1”提升率、配电线路联络提升率、过重载配变与线路改造率、线路绝缘化率、低电压台下将比率。3.通过编制《配网工程项目标准化技术方案书》模板,统一配网立项技术方案书编制规范,提高配网建设项目立项方案编制水平;4.通过编制《中低压配电网项目审查标准》,统一评审标准;开展技术方案现场抽查评审工作,试行配网精益化评审,全面提升配网项目评审质量。5.通过编制《配网工程设计标准化图册内容》及《配电工程标准化图审卡》,进一步规范提升配网工程设计质量及深度,提高配电网标准化建设水平。

四、实践效果

开展“四级管控”的配网项目前期工作两年来,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1、配网项目标准化前期工作体系更为清晰。通过开展配网项目标准化前期工作,重新梳理了配网规划、立项、评审、设计等相关专业的管理流程、技术标准。2、配电网规划与落地实施衔接更为紧密。配改办规划设计评审组集约各专业部门直接组织参与配网年度滚动规划工作,统一了地区配网规划的理念,便于运检部门、建设改造部门了解地区电网发展趋势的规划思路,使配网规划与工程项目落地实施衔接更为紧密。3、配电网设计更为规范。按照国网公司深化细化配电网典型设计方案的工作要求,全面应用典设成果,并结合公司实际,整理并形成地区差异化设计方案库,实现配电网通用设计应用率达100%。

五、工作总结

工作目标规划篇13

各县(区)政府和市、县(区)国土资源部门,要从节约和集约用地、严格保护耕地的根本指导方针出发,根据各县(区)实际和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土地利用中重大问题的政策研究工作。

(一)研究提出规划修编中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目标及政策建议。按照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控制非农建设占用农用地,落实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围绕现有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目标,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建议和措施:分析规划期内耕地和基本农田变化情况和原因,提出分类、分区域处理意见;在各项非农业建设尽最少占或不占耕地的前提下,预测占用耕地的数量,研究提出控制占用耕地的措施;合理确定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的规划标准,提出生态退耕和耕地保有量的规划目标建议;围绕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出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措施。

(二)研究提出利用规划修编调控各业、各类用地的目标及政策建议。按照以内涵挖潜为主,提高和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平的原则,围绕保障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从规模、结构和时序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措施:分析各业、各类用地的集约用地潜力,从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环保措施等方面研究建立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规划指标体系,提出盘活存量用地的措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分析集约用地水平提高的长期变化趋势,预测各业、各类用地的合理需求,提出统筹安排存量和增量用地的措施。

(三)研究提出规划修编时调控城乡建设用地的目标及政策建议。按照统筹安排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的原则,从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优化结构、布局的目标方面,提出建议和措施:按照居住向城镇化集中,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发展方向和进程,分析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资源环境容量,预测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和不同类型、层次的城镇、村建设用地规模;研究提出优化城乡用地结构的措施:按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要求,提出土地利用调整和推进建设用地整理的措施。

(四)研究提出区域土地利用中规划调控指标、目标及政策建议。以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为原则,促进区域合理分工协作和协调发展为目标,提出与区域经济、产业和人口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调控措施和政策建议,重点是:提出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和措施;分析行政区域内不同区域的观有开发密度、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提出分区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及管制措施;分析区域基础设施合理的发展规模、布局和用地规模,提出防止重复建设的规划调控目标及措施。

(五)研究提出统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规划调控指标和政策建议.按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围绕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研究提出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调控措施。重点是:深入分析资源供给、环境容量等限制因素,研究土地利用方式,空间布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环境友好型上地利用模式;研究提出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和空间管制措施。

(六)研究提出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制度、机制和办法。按照加强土地用途管制的要求、研究土地使用规划、计划在用地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上进一步发挥调控和引导作用的保障措施。提出确保土地利用规划有效实施的制度和措施。重点是:研究提出促进规划法律法规配套衔接的建议,建立完善规划实施监督机制和考核体系;研究完善土地规划许可制度和规划实施激励机制,提出促进规划目标落实的法律、经济、行政等综合措施;结合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评价和管理的保障体系。

通过对规划修编中土地利用重大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完善规划修编的基本原则,制订落实基本原则的规划标准和规划修编目标,从政策、制度、技术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指导市、县(区)级规划修编提供科学依据,坚决防止借规划修编名义随意扩大建设用地规模。

三、采取措施,确保规划修编工作依法有序推进

规划修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土地管理,充分发挥土地宏观调控作用的一项重要举措。做好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是规划修编的重要保障,各县(区)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精心组织安排,依法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

(一)做好现行规划实施评价工作。通过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系统计价,认真做到“四查清、四对照”,即查清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对照检查;查清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数量,与规划确定的节约用地挖潜目标对照检查;查清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与规划保护目标对照检查;查清违法用地数量的处理情况,与违法用地的处理要求对照检查。严格核定规划修编的各项基础数据、图件等资料。

(二)改进工作方式。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针,科学系统地安排规划修编各项工作,切实提高规划工作水平。要广泛征求有关方面专家的咨询论证意见,增强规划修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