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素质拓展活动心得实用13篇

素质拓展活动心得
素质拓展活动心得篇1

 

现在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对我们学生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现在的学生不能够仅仅是有知识有理论的了,还要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有好的行为素质,这是社会发展对我们学生的要求。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学校在这方面也在高要求的对待着我们,规定我们毕业的时候不仅仅学业分数要达标,还要完成八分的素质拓展活动分,因此我在大学里面也在不停的参加素质拓展活动,到现在对于这些活动也都有了不少的体悟了。

 

素质拓展活动的分数都是来自于学校各个部门或者学生组织的活动中来的,只要你有去参加这些活动,都能够向学习申请这个分数。大学四年里面我也参加了不少的活动,在我影响中有两个活动我记忆尤为深刻,一个是迎接新生的活动表演,一个是一场篮球比赛的开幕式表演。大一的时候我们刚刚进入大学,学校里面让我们更好地融入学校,跟同学的相处更加的融洽,并且增加我们的荣誉感,就举报了一个新生的才艺大赛,我们班级就报名了一个小品活动,我和班上的五六名同学是表演者。参加活动并不是说你报名了就能够进去的,它需要出赛、复赛和决赛,一直到学院的决赛中突围出来了才能够上学校的塞中表演,所以那段时间我们一直在排练中,还在班上甚至学院的同学们中间表演了不知道多少次,也不知道被指导的学长否决了多少次,才能够站上表演的舞台,最终获得了第二名的奖项。这次的才艺大赛让我们几个参赛者相处的更好了,大家之前都是陌生人,但是通过比赛就一下子拉进了距离,在比赛中我们也有了更强的凝聚力,我们在舞台上面表现自己,也锻炼出来了一定的自信心,台下几百甚至上千名同学注视着我恩都能够不胆怯了。还有一个活动就是篮球比赛的开幕式,我们要在座位上为他们摆出字来,那段时间刚好临近放假,但是我们还是在忙碌的复习中抽出时间来排练,因为摆字是需要一致性的,必须要听从老师的安排,所以很好地锻炼了我们的服从安排的素质,我们还通过这种活动增强了协调能力,大家共同配合才能够做好一件事情。

 

素质拓展活动的目的不是我们能够有多少上台的机会,我不是让我们牺牲学习的时间,而是希望这种活动告诉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还需要的各种行为素质都具备的优秀人才,他们既要有理论又要走行动。而这些我们都能够通过学校组织的素质拓展活动学习到,比如团结性,比如执行力,比如自信心,再比如辩论能力等等,所以我们应该要多去参加各种活动,掌握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各种优秀的'行为素质。

 

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心得体会2

 

3月29日,我参加了由学校组织的素质拓展活动。穿上那身久违的军装,站在整齐的队伍里,面对着严肃而不严厉的教官,我想起了刚开学时的军训。也是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也是这样一群面带坚毅和傲气的年轻人,在体能与意志的考验中挥汗如雨,却依旧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其实,在参加这次训练前,我多少是有些抵触情绪的,抱怨天气的炎热,也抱怨训练占用了我周六的休息时间。但随着训练的开展,我的些许不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高昂的激情和斗志。

 

拓展训练很苦,至少对像我这样体质不好又缺少锻炼的人来说是这样的,但却能点燃我们的激情。当那一声声报数的声音呼喊出时,我感觉全身舒畅,积压在胸中许久的烦闷一扫而空。也是在那一刻,我才真切的体会到自己还是一个充满活力与朝气的年轻人,体会到年轻真好。

 

拓展训练共分为六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可以说都是为我们大学生量身定做的。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团队人的相互理解和相互配合,团结的力量在训练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挑战,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败,但每个人都没说过要放弃,也许是出于自尊感,也许是大家知道作为团队的一员自己肩上的责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都迎刃而解,这就是团结的力量。

 

在这六个项目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领袖风采”,这也是训练的最后一个项目。为了不让自己的队长和政委受罚,每个队员都反复练习尽力做到。但比赛有输赢,胜负难免。160个俯卧撑的处罚落到谁的身上都是非常大的考验,但队长和政委没有犹豫,更没有怨言,直接扑到在地,默默接受处罚,在场队员无不为之动容,受其感染,纷纷弯下身子,一起接受处罚。

 

反观获胜一方,丝毫没有轻视和嘲讽,有的只是满目的肃然和敬重。没有太多的话语,只有一起一伏的身影在晃动,只有理解与坚持四处弥漫,感动在场的每一个人。训练毕竟不是游戏,责惩在所难免,但每个人都能乐观的看待,释怀受罚的不快,投入到新的训练项目中,并始终听从教官的安排。

 

为期一天的训练在疲惫与愉悦感受中落下帷幕。在结束仪式的感恩教育中,在那熟悉的歌声中,很多人都回想起了父母艰辛的背影,暗自垂泪。青年人是希望,是家的希望,更是国的希望,我们懂得感激身边每一个爱我们和我们爱的人,将国与家的责任一肩扛起。

 

短暂的一天结束了,但挥之不去的记忆却永远定格在每个参训人员心里。因为在这一天,我们不仅仅经受了体质与意志的考验,更多的是我们学会了如何在一个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限度发挥自己的能力,学会了团结和体谅,学会了不抛弃不放弃,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直面生活中的一切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挑战,学会了大胆的想象和尝试。

 

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心得体会3

 

今天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日子,因为我们选在这个周六进行计划已久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我们的地址是在一个专门的素质拓展中心,叫素质拓展野战营地,里面有各种专业的设施。在55路车上,我们坐了十个多个站,终于,下车了,我们以为到了。谁知道赵老师说了一句,步行五公里就到。大家惊叹!然后我们还是开始了步行,在半小时后,真正的目的地终于到了。

 

大家略作休整就开始了今天的活动。项目三个:一、穿"电网";二、跳马;三、蒙眼用绳结五角星。

 

我们被分成四组:长江一号,绝队,石头队,奔腾队。每队都有自己的口号和队歌。我们被告知,我们的活动是团队活动,团队合作精神非常重要,我们需要互相帮助和协调。团队精神的培养是今天的重点之一。

 

团队项目不是靠一个人的能力就能很好地完成的,只有团队中的每一个个体相互团结,群策群力,才能共同完成目标。在拓展中,每个队员之间最关心的是如何组织,协调和配合好,.队名,队歌,口号,造型使团队合作的精神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本人目前在学生会或者以后出去工作而言,就必须有着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因为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成功的。

 

我们每一队的表现都非常好。我们都很团结。我们的五角星虽然没有得第一,但是我觉得我们队的五角星是编得最好的。

 

通过亲身体验拓展,我得到的收获远远超出了以往阅读书籍获取的。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更深地领悟了人生。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更重要的是懂得付出和信任,在付出和信任的同时,我们也正得到回报,也许得到的就是对方对你的信任。改变这个社会的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付出和信任,关爱和支持,鼓励和祝福。

 

所有的感动,也许会是让心灵的震撼,也许会是细小微弱得无法清晰的感觉,只有你在生活中用心聆听,才能顿悟那些生动的音符。

 

岁月的车轮不知不觉中已从我的生活隧道中碾过了20个春秋,留下的.有不易察觉的痕迹,也有在心灵中深刻的回忆。

 

时光,往往在我们徘徊,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而悄悄溜走。我们会感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失去了太多太多,而得到的实在太少太少了。但我们不能总是沉浸在过去,前方是一段未知的旅程,你无法预测哪个转弯会成为你下一站的风景,要做的,就是足够真诚,勇敢地往前走。

 

让我感悟到的实在太多太多,感悟快乐,感悟生活,感悟幸福,感悟生命…所有的感悟,我将把它们化为一份动力,用心去做每件事,欣然地接受每一天,学会感恩和知足 !

 

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心得体会4

 

在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能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社会能力;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体现学生课外从事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在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科技、创业等比赛中取得的成绩。要求大学生具有宽厚扎实的专门知识和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能深入思考和探索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熟练掌握一到两门外语和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对知识结构以及人与自然关系有总体性的把握,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底蕴;具有对新技术、新观念的跟踪和鉴别能力;具有创新的意识和思维习惯。

 

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反映学生参与的文体活动和取得的成绩,以及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其他经历。要求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具有开拓进取的健全人格;具有适应环境、善于调节的健康心理;具有胜任学习和工作的健壮体魄。

 

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记录学生组织或参与的社团活动,所担任的学生干部职务及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的锻炼,也包括在校外所兼任的社会工作。要求大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特长,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学和睦相处;在社会工作中,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应变能力,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学会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本领。

 

技能培训及其它记录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及取得的成绩。要求大学生提高双语能力、计算机能力以及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其它技能培训证书或从业资格证书。

 

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上有“通才”与“专才”的争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社会分工的“专业要求”和社会合作的“社会化要求”之间的关联。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就深刻体现了不同需求之间的关联,即从上述六大内容入手,铸造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共同平台,突破狭隘专业划分所带来的知识局限,从而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培养通识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心得体会5

 

10月22日我代表我们班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户外素质拓展训练。早上去训练地点的时候,我并不了解所谓的“素质拓展训练”到底是要做些什么,还以为和军训差不多。在这一天,所留下的余味却依然留在我的心里,这余味不仅是身体上的疼痛,更多的是意志上的磨练和人格上的完善。

 

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团队的核心是共同奉献。这种共同奉献需要每一个队员能够为之信服的目标。要切实可行而又具有挑战意义的目标,能激发团队的工作动力和奉献精神。为学习注入生命活力。真的,在这次拓展训练中的活动中都体现了,有团队精神。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

 

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运转。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

 

在那里和教练们相处,让我感到很亲切、很愉快。首先把所有的人召集在一起,1、2、3报数,然后按数字分成3个小分队。展示队名、队训、队徽、队歌。同学们都是那么的积极,认真的完成每一个任务。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有穿越电网,这是一个人无法完成的,在两根杠杆中间拴上两绳子,与地平面刚好构成三线,将上面又分割成十几个小格。

 

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小,刚刚一人能过得去,但是不能碰到绳子,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得重来,而且要记时间的,有相关处罚,队长要罚做俯卧撑,从两个起,之后就是2的N次方。一孔一人过,只有大家团结一致,计划计划。先让瘦小的而又有力气的先,之后就往过传,就这样一个接一个过去了。

 

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会遇到很多难题,要对自己有信心。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总结,吸取失败教训。还有一项活动是走风雨人生路。有眼罩遮眼,活动中不能用言语交流,完全是靠别人帮忙扶着完成的。在活动中,我们共同扶持着走过弯曲的山路,冰凉的水路,崎岖的草地路,爬过各种难以完成的坡地岩石。大家互相取暖,照顾着自己的队友。

 

训练是结束了,拓展只是一种训练,是体验下的感悟,是震撼下的理念。我相信每一个人体验完了,震撼完了,都会从拓展中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启发,但我们是否能真正把拓展中的精神运用到生活的困难当中,还需要一个更长的磨练时间。

 

强调团队精神,这可能是大家这一次参加训练的最大感受了。在几个团队的项目中,我们有的取得了成功,也有的失败了。这些项目要求我们同生死,共患难,用集体的智慧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素质拓展活动心得篇2

(一)学业方面网瘾使大学生长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络游戏、网聊、浏览垃圾信息上,以此来逃避现实,获取内心的虚荣感、成就感和暂时的心理,对学习置之不理,导致补考、重修甚至退学。部分网瘾大学生因此变得自卑、郁闷、烦躁、幸福感降低,为了逃避这些问题,他又一次沉浸在网络世界里,形成恶性循环。

(二)健康方面网瘾大学生经常面对电脑,很少呼吸新鲜空气,缺少活动,导致抵抗力下降、精神萎靡、眼睛视力急剧下降、颈椎病、驼背等等,身体状况不佳又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幸福感。

(三)情感和生活满意度方面根据匹兹堡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对过度使用互联网的学生研究发现,过多使用互联网会导致孤独和抑郁的增加,并会导致社会参与的减少与心理幸福感的降低。网瘾大学生经常一个人游离在网络中,缺少与周围人群的交流,变得孤僻、冷漠。更有甚者,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体系被完全颠覆,为了获得足够的金钱上网,甚至干起了偷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

二、提升网瘾大学生幸福感指数的素质拓展教育新模式

(一)素质拓展教育素质拓展,又称拓展训练、外展训练(Outward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去战胜一个个困难。其宣言是:激发自尊,关心他人,服务社会,放眼世界。今天,拓展运动已发展成为一种集户外、室内为一体的,通过体验式学习达到锻炼身体、拓展个人潜能、增进团队精神、完善自身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兴的体育项目。它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不仅能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帮助同学们走出网瘾的阴霾,提高他们的幸福感指数,同时,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素质拓展教育的有效载体,它以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眼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以外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主动全面成长成才。目前,大部分学校的素质拓展教育主要停留在获取学分的层面上;有些活动的开展和项目的实施存在“灰色地带”;有些活动的学分必须要得到学校以上级别的奖励且经费名额有限;硬性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达到一定的素质拓展学分等。学校的素质拓展教育模式必须从“硬性规定学分模式”转变成以激励为主,以分数为依托的“扇型”全方位发展的模式。

(二)“扇型”素质拓展教育模式的提出我国素质拓展构成和各部分比重为:体育31.79%,学习17.22%,交流13.75%,活动9.95%,实践9.64%,心理8.52%。我国素质拓展构成可综合合并为四大类:体育31.79%,学习17.22%,活动实践19.59%,心理交流22.27%。学校的素质拓展教育要有可作为中心点,要有能指导该体系正常运转的机构或组织。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领导小组可聘请教育专家、知名教授、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校友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指导委员会,负责全校性素质拓展项目的总体规划、检查和评估,全面推进和具体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各项工作。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指导委员会为“扇型”模式中心点,以体育、学习、活动实践、心理交流四大素质拓展内容为“扇型”四大组成内容,建立起“扇型”素质拓展训练模式。

中心点指挥整个活动的开展运作,四大内容集于一体,形成强而有力的“扇形风速”,促进和带动网瘾大学生参加素质拓展活动,全方位指导非网瘾大学生带动网瘾大学生积极投入到素质拓展教育工作中,提高网瘾大学生的幸福感指数。1、“扇型”中心点———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指导委员会。为了更全面地指导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将素质拓展计划的工作逐步落实,促使在校非网瘾学生更加关注素质拓展活动,带动网瘾学生逐步接受学校的素质拓展活动,学校成立学院生素质拓展计划指导委员会,管理各院的素质拓展教育。同时,在各大学网络主页上建立“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委员会”窗口,并分院系窗口展示各院系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成果。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委员会主页设四大板块,即:体育活动教育板块,活动实践教育板块,学习活动教育板块,心理交流活动教育板块。每个版块上展示各主题内容的相关活动和成果,对在校所有学生开放,让在校学生及时了解素质拓展的所有活动,并参与其中。同时,设置“意见与建议”窗口,收集在校大学生对学校素质拓展教育的意见与建议,使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能够真正为学生服务。各学院的素质拓展中心应到班级了解情况,得到网瘾大学生的基本情况,由辅导员带动网瘾大学生参加学校提供的“扇型”素质拓展教育模式中的各项活动。各学院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窗口中应专门为网瘾大学生设置一个模块,该模块对网瘾大学生参加素质拓展进行跟踪报道,展示网瘾大学生参加各种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活动的良好表现,从而在网瘾大学生中树立榜样形象,也让其被更多的人所熟知,交到更多的朋友。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委员会每个月对各院网瘾大学生参加素质拓展教育工作进行评分和排名。学校针对网瘾大学生设置相关板块项目,每项记一分。每个月各院将总分上报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委员会,并且将各院总分和排名公布在网络主页上,以激励各院全力号召非网瘾学生和更多的网瘾大学生参加素质拓展活动,营造良好的素质拓展教育氛围。在校大学生特别是“网瘾”大学生对素质拓展不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在大学生评奖评优、大学生就业参考因素中,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委员会要建立大学生素质拓展成果推荐机制,建立健全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管理条例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认证管理办法,严把质量关,把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作为大学生就业推荐的重要材料;要建立大学生素质拓展电子档案和数据库,方便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查询。同时,在大学生评奖评优条件中,加入素质拓展学分,扩大素质拓展活动所占比例,这样不仅能促使非网瘾大学生全方面地发展,提升综合能力,同时也能够扩大参与度,带动网瘾大学生戒除网瘾,融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去。2、“扇型”素质拓展教育模式内容之一———体育活动。网瘾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和学习状况两个方面。学校可举办各种团体及个人体育项目比赛、体育游戏活动环节等,并且设置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以此鼓励网瘾大学生积极参与。在体育比赛项目中,应以团体比赛为主,使网瘾大学生在比赛中体会到团队的精神以及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在体育游戏活动环节中,可加入网络游戏人物cosplay游戏环节,通过游戏设置吸引网瘾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和周围人流。将体育与游戏结合,不仅能够让网瘾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更能在游戏中得到快乐。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心境,增进肯定的自我概念,提高自尊,提高自我效能感,减少心理和生理应激,提供娱乐、欢欣、流畅及其他高峰体验。体育活动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许多方面,所以,体育活动对幸福感具有根本而重要的作用。3、“扇型”素质拓展教育模式内容之二———合作学习。部分网瘾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和课程难以掌握或者不感兴趣,或不喜欢老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将兴趣和爱好转向网络,形成网瘾。学校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改变课程设置,适度改变老师授课方式,多增加学习实践环节和合作讨论环节,减少理论讲解,并且将实践环节和合作讨论环节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学术氛围,每个专业可以成立专业学习兴趣小组,共同学习和探讨相关的内容。同时,根据当前的考试类别成立“考研学习小组”、“公务员学习小组”、“英语四六级学习小组”等,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合作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专业理论、人际交往、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还能够让网瘾大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明确自己的任务,承担自己的责任,体会通过努力取得成果的乐趣。4、“扇型”素质拓展教育模式内容之三———活动实践。素质拓展教育要以实践为载体,在实践中体会乐趣,提高幸福感。学校可在暑假组织开展多主题形式的“三下乡”活动和支教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应秉着务实的心态让大学生尤其是网瘾大学生认真参与活动,公平评价和考核学生的表现,培养网瘾大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以“三下乡”活动和支教活动为例,通过参加“三下乡”活动,让经常生活在网络世界的网瘾大学生能够真实接触和体验农村生活,将他们在虚拟网络世界里浪费光阴的颓废生活和农村人民为着生计拼命奔波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让网瘾大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大学里珍贵的学习机会,并能够放弃虚拟的网络世界,珍惜在校学习机会,从中体会到别人没有的幸福。通过参加支教活动,让网瘾大学生担任老师的角色,切实感受贫困地区儿童对知识的渴望,从而触及网瘾大学生的内心。在支教期间,网瘾大学生以老师的角色与当地儿童相处,从中体会幸福。5、“扇型”素质拓展教育模式内容之四———心理交流。心理交流需要一个和谐良好的交流平台,学校可建立多个心理咨询中心,对网瘾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心理交流版块可采取网上辅导和团体辅导相结合的形式,网上辅导可以通过QQ群、MSN、邮箱等途径,避免大学生直接面对心理辅导师的尴尬,团体辅导可以让有共同语言的网瘾大学生之间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心理咨询中心可组织开展以学生自发组织的心理交流小组为主的活动,学生以小组形式参加,在活动中增进交流。

素质拓展活动心得篇3

2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心理体验

在心理学中,体验是指一种由诸多心理因素共同参与的心理活动。体验中不仅有认知的参与,而且还有情感的投入,最终生发出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也就是说,体验是在与一定经验关联中发生的情感融入和态度、意义的生成。从学校心理教育的视角来看,心理体验是指在素质拓展训练中,通过情境和活动,学生体验到内在生命的流动,本真生命的能量,瞬间高峰体验带来的幸福感,如自我挑战类项目,它能在个体的内在体验中,激发个体的心理潜能,超越先前的自我,重塑新的自我,完成自身的一次超越。心理体验是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素质拓展训练的成效不是依据认知水平的高低,而是取决于主体内在是否产生了真切的体验以及体验的程度。心理体验不是指向训练的结果,而是指向训练的过程,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如果每个人的陶冶道路最终是指向一个基本问题,那么就用不着像盼望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解答一样地期待着答案。其实,真理就蕴含在自身的本质之中,这里敞亮了本源的空间,实现了存在意识,其表述本身就是答案”[2],体验不是获取成长的手段,体验过程就蕴含着成长。在素质拓展训练中,只有有了心理体验,心理训练才能有效展开,心理成长才能最终落实,心理素质才能逐步提升,否则,没有心理体验作为基础,那么素质拓展训练的其他要素是无法进行的。其次,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在户外设置一系列新颖、刺激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面对挑战,在体验的过程中,去交往、对话、成长,由此可见,注重体验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活动性质。最后,从学校心理教育的视角来看,心理体验是心理内化的基础,素质拓展训练把心理体验作为基础,是使心理体验成为心理建构的桥梁,从而激发心理的内化机制,在内化过程中澄明、生成与建构,达成心灵的变更。因此,心理体验是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在素质拓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心理体验,使学生感受到丰富的心理体验,为素质拓展训练的有效展开奠定坚实基础。丰富多样的心理体验是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也是提升整个心理素质的重要过程,然而当前学校素质拓展训练并没有在这一环节上有更多的引导,使得学生体验不深,出现“走过场”的思想。素质拓展训练是体验式学习的一种形式,是借助户外设置的项目,让学生去体验,接受个人潜力激发和团队凝聚力的挑战,因此,在拓展训练中我们要遵循体验式学习的规律。因此,在活动中首先应重视体验的过程。体验是拓展训练取得成功至关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它不能仅仅流于形式,而是一个过程。因此,在实际活动中要让每个学生充分地体验过程,并且一定要体验到位,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其次要合理地设计体验内容,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的连续性和学生与环境的交互性,这首先要明确训练的目的、掌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明确体验环节,合理设计活动流程,从而促进学生的丰富体验。

3素质拓展训练的方式: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是提升心理素质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有的学者认为“心理训练是在心理学的指导下,通过从事有组织、有系统的心理活动,增强并保持心理机能,培养心理技能,养成良好的心理活动习惯,最终提高心理活动的效率”[3],接受心理训练的人实际上是在进行一系列的学习,包括认识的突破、情绪和情感的调适、行为的转变和人格的改善,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个人在整体上获得成长,心理成熟起来,生存的质量得到提高。心理训练的特殊性体现在它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是以外在的影响力为主导,而是以投身于心理训练当中的个人的内在力量为主导。它的着重点不在于改变人的某些心理与行为本身,而在于帮助个人自己改变自己,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训练的过程。素质拓展训练中的心理训练主要包含认知训练、情意训练和行为训练,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心理行为训练,它是一种磨练人的意志的训练方式。通过挑战一些极限的训练科目,使受训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激发出潜能,从而超越过去无法超越的事情,从而提高受训人员的意志力。心理训练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方式,素质拓展训练从最初的起源到当今的发展,都是以心理训练作为其方式的。每一种心理品质的形成都可以通过心理训练得到增强,当采用心理训练这种方式时,个体真真切切在体验心理的变化,在面对种种特殊情境中挑战自我、熔炼团队,通过训练、感受、分享、总结、应用,促进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其次,从提升心理素质的方式来看,心理训练最为适宜,心理训练不仅贴合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突出主体的自我体验,注重主体的自我发展,参与性强,可迁移性强,而且接受程度快,契合当下体验教育思潮,又与营地教育、大自然教育理念相吻合,这种方式令当下许多人所称道。从活动效果来看,参加过心理训练的学生大都有较强的感受,这无疑都是对心理训练这种方式的肯定。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训练,能够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当前,素质拓展训练在活动形式上类型多样,既有集体类项目、小组类项目,还有个人的活动项目,具体主要包括体验创新类、团队构建类、合作竞争类、激烈挑战类、沟通合作类、活跃气氛类、增强信任类、团队建设类等活动类型,多样的活动类型使心理成长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在活动内容上新颖刺激、富有一定挑战性,既有突破自我极限的个人项目“空中抓杆”“信任背摔”等,又有集体项目“穿越电网”、小组项目“无敌风火轮”等,多彩的活动内容能够感受不同层面的心理成长。在活动基本形式上,林林总总,既有集体活动式、又有小组活动式、个人活动式,集体活动式集中表现在团队建设等活动项目中,小组活动式集中表现在合作竞争类等活动项目中,个人活动式集中表现在激烈挑战类等活动项目中,形式上的多元也带来不同方式的心理成长。借助素质拓展训练多样的活动类型、多彩的活动内容、多元的活动形式,心理训练这一方式能够得到有力的开展,然而,心理训练后的践行才能促使心理行为的养成。当下,心理训练方式大都追求多样化,却渐渐忽视了心理训练的最终目标是身体力行的践行,以促使心理行为的养成,从而提升心理素质,促进心理的成长,而这恰恰是学校心理教育的最终追求。

4素质拓展训练的归宿:心理成长

心理成长即个体在心理上的生长与发展,心理成长是素质拓展训练的归宿。在素质拓展训练中,一个人在心理体验一项活动后,最终还必须转化为心理成长,素质拓展训练才会有效、稳固,近半个世纪素质拓展训练的发展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为什么许多人参加完素质拓展训练一进入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偶尔有困境与挑战,便会不知所措呢?主要还是心理成长不够,因此,在心理教育中,我们必须注重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以便促使心理成长能够体现在行动中。从素质拓展的起源来说,其训练的最终就是要能够通过训练,提高心理素质,将其在训练中的所思所感所获带入到生活之中,从而转化为其内在的生长力。沈贵鹏认为从心理教育的视角来看,心理成长的本质是一种自主成长,虽然它要借助一定的外在条件和外力作用,但外部因素只有转化成学生的内在动力才能真正推动心理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心理自助是心理教育的目标归宿,人只有过渡到“自助”的境界才标志着心理的真正成熟,才能在众多的人生抉择中取得主动[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提出“学会生存”教育命题时曾指出“人的发展从生到死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从认识自己开始,然后打开与他人的关系。从这种意义上说,教育首先是一个内心的旅程,它的各个阶段与人格不断成熟的各个阶段是一致的[5]。”其实质就是要使学生认识自己,把握自身,学会自我选择与规划,而不是一味地在盲从与跟风中渐渐丢失了自我,这其实就是要求我们“自助”,拥有独特的想法,成为独立的人,过有意义的人生,心理成长是人存在的核心和主导,素质拓展训练是以心理成长为归宿的,其最终目标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去开发心理潜能,发展心理特点,促进心理成长。心理的成长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最终归宿,在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中,当前素质拓展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渐渐偏离了这一目标,其目标的设定仅仅限制在团队合作、个人挑战等表层,而不是深入到素质拓展训练的最终归宿,这种偏离显然不符合素质拓展训练的初衷。因此,素质拓展训练的目标是要达到“助人者自助”的层面,素质拓展训练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些心理能力、心理品质等的培养和提高上,而是最终要达成学生心理的自我成长。心理成长不是经训练出的某些心理能力、心理体验、心理品质等的表层提升,而是主体整体全部方面的深层发展,体现为心理潜能、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品质的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燕国材.论心理素质及其教育[J].云梦学刊,2000,21(3):72.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91-97.

[3]郑军.心理训练:成就一生的心灵加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素质拓展活动心得篇4

一、独立学院学生心理状况

1.自我意识的矛盾性。

独立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与其他高校在读大学生一样,具有当代青少年的一些普遍特点。尤其是“90后”,他们从小就在长辈们的溺爱和过度的关注中长大,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较为突出,自我认识不清晰,他们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和未来人生定位较高,但遇到困难和阻力时又很容易自我怀疑,动摇目标;自我评价充满矛盾性,对大学的学习工作有美好期望,当自己取得一定成绩时便充满自信,甚至自视甚高、高傲自负,但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往往不擅处理,由此引发沮丧、挫败感,对自己产生强烈的否定,脆弱的心灵所难以承受。如为没有考入理想的大学而只能进入独立学院就读,而长期颓废下去;自我控制力缺乏,思想和行动相左,对大学生活的美好计划总是在遇到一些困难时就难以执行,尤其在学习上,面对丰富的课余生活和网络的诱惑,薄弱的自控力使他们难以坚持制定的目标。

2.人际交往的淡漠性。

独立学院大多数学生家庭环境比较优越,上大学是第一次离家住校,如何与宿舍同学相处是他们环境适应的第一课。但由于每个学生原本都是家里关注的焦点,来到大学宿舍的集体生活环境中,找不到合适的定位。而且突出的个性、强烈的自我中心性,使他们与宿舍同学磨合时容易产生较多的矛盾,因此,宿舍矛盾是大学生比较普遍的问题。另外,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存在较强的防御性和不安全感。许多学生家长对子女的保护性较强,经常告诫子女不要轻易相信其他同学,甚至用社会上复杂的人际现象加以警示,使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处处防备,甚至存在自我封闭心理。这使学生的人际交往更加困难,内心的孤独感加剧。

3.应对挫折的薄弱性。

由于在传统“家长式”教育模式下长大,接受应试教育的培养,一直成长在家长、老师设计好的既定道路上,在上大学之前学生们较少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同时,缺乏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自我调控能力不足,并且受不良的社会文化、网络媒体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入学后在遇到学习、生活、工作方面的挫折时不会适当处理,抗挫折能力较差。遇到困难时,多采用逃避、退缩等消极应对方式,或采取自伤、自残、伤人等极端的行为。

二、独立学院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必要性

1.素质拓展训练的形式更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独立学院学生理论学习能力欠缺,但是对实操性的活动比较感兴趣,而且更重视学习的实效性。素质拓展训练不同于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引入多种具有趣味性的心理拓展训练项目,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主观体验,在体验中“学”,并将学习到实操性强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学习中的感受和心得迁移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信念,树立完善的人格。因此,素质拓展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2.素质拓展训练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同集体主义一样,主要表现在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有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全局意识。但独立学院的学生自我中心性表现突出,尤其一些“90后”学生独立意识彰显,强调个人价值的重要性。加上高校学分制的推行淡化了行政班的作用,使班级凝聚力减弱,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越来越薄弱。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团队所有成员一起成功完成一个难度适当的任务时,会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心理拓展训练正是利用这一原理,尤其有些需要队员配合才能完成的任务,使参与者在活动项目中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强化团队意识。

3.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社会竞争激烈的社会,对现代人的心理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接受挑战的勇气、坚持不懈的毅力、经受挫折的能力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拓展训练中的许多项目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很难遇到,这些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素质训练,可以磨炼参与者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勇气,并影响其行为,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较大提高,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而有益的补充。

三、独立学院开展素质拓展的主要内容和操作模式

由于场地、设备的限制及活动对象的不同,学校的素质拓展训练的形式同专门的素拓训练的机构还是有差别的。高校开展的素质拓展训练是将企业团队培训中流行的拓展训练项目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引入的重心放在解决大学生心理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上,如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意志品质不坚定,人际交往不成熟,等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发展性心理问题。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拓展中心自2009年开始,大力将素质拓展训练应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活动推广得较迅速,且获得较好的效果。具体模式如下。

第一,培训师。培训师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的专兼职教师担任主培训师,二是一些接受过素拓培训的朋辈心理咨询员担任培训助理,协助主培训师共同完成素质拓展训练活动。

第二,预约申请。学生团体可以向中心提出预约申请,由中心安排培训师,确定培训方案。

第三,活动结束后,培训师要对活动进行总结,发现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以提高培训的质量。

我院开展的素质拓展活动主要在每一学年的第一个学期开展,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新生心理适应素质拓展训练。

大学新生的环境适应期是心理问题高发的时期,有研究者发现,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适应能力有促进作用[2][3]。我院在2010级新生入学之初就对他们进行了素质拓展训练,训练项目主要包括形成团队、破冰项目(松鼠大叔、五毛一块、桃花朵朵开)、沟通项目(生日链、信息传递、孤岛求生)、团队协作项目(连环手、人椅、快速传球)等,让学生更快地相互认识和了解,在活动中学习沟通和配合,从而更好地融入大学的生活,并树立起集体的观念。

2.素质拓展训练营系列活动。

每年的10月末启动素质拓展训练营系列活动,历时一个月,开展多场专题培训。另外也接受一些班级、社团、协会等学生组织的团队培训申请,培训的主题一般都是人际沟通、分工协作、团体凝聚力等。在系列活动闭幕时,举行一场规模较大的素拓活动,由各系组队参加,并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在竞争中感受到团队配合的重要。

3.针对专业核心心理素质的拓展训练。

每个专业有与之相适应的心理素质条件,如销售行业需要沟通能力、软件开发需要创造力等。大学的课堂只是传授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却没有培养有利于专业能力发展的心理素质,素质拓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课堂教育在这方面的不足。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开展团体项目为主的素拓,在活动中学习领导团队、管理沟通、人员分工;软件、电子和游戏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方案设计以“电网”、“扎筏”等可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活动为主,挖掘学生的潜力,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信。

四、高校素质拓展训练实践的思考

高校引入素质拓展训练是作为学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实践,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同一般的学生活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就要求在素拓训练操作中要体现其作用。

1.培训师的专业性。

素质拓展训练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培训师现场的组织、监控、引导能力。拓展训练要求培训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背景,并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应变、引导和预见能力,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效地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还需要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进行相关的、系统的专业培训。

2.引导学生注重体验和知识的迁移。

素质拓展训练与普通的户外体育活动最大的区别就是注重活动过程的体验,并将所获得的感受迁移到现实学习、工作可能遇到的相似情境中。这种体验式的活动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同时,具有较好的教育意义和引导性。因此在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多思考活动的过程,及时分享感受,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而不是只停留在娱乐的层面上。因此素质拓展训练切忌只重形式,不求效果,而要充分发挥这种体验式教学的作用,使学生的思想受到触动,素质才得以提升。

3.高校素质拓展训练可结合条件,因地制宜。

素质拓展训练中如高空项目等一些难度较高的项目需要相应的设备支持,一般学校是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的。因此,高校素拓训练可以结合自身场地条件,充分利用运动场、校园环境、游泳馆等,以开展野外项目和水上项目为主。至于需要专业器材的项目,可以同一些素拓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来完成。总之,素拓训练倡导的是回归自然,在自然中感悟体会,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把握这一核心理念,通过有针对性的活动设计,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活动效果。

素质拓展训练的宗旨是锻造个体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实现挖掘潜能、发挥创造力、培养个体的团队精神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的目的。其形式丰富,活动多样,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并较好地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的不足的缺点,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一个较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素质拓展活动心得篇5

一、 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现状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基本内容是“着眼于大学生人力资源,进一步改进深化教学方案外益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各类活动和项目, 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支援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培养全面人才”。

至今为止,该计划已经实施了多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一系统化工程存在的问题也就渐渐暴露了,相关的专业研究与思考还有所欠缺。根据某些调查,在目前全国二千多所高校里,仅有大约一半的高校认真落实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而在全国750多所本科高校之中有640所高校实施了该计划,比例约为86%,1280多所专科院校中有600所实施了,比例仅不过48%。就该调查而言,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许多高校尚未实施素质拓展计划[1]。由此可见,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仍待完善和发展。

二、 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内容

(一)职业导航计划

社会阅历较少的大学生们,初涉千变万化的社会,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很难去确立自己的人生取向和就业方向。根据同学们的个人特长和能力以及性格,高校团组织应该为他们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做出正确的指导,并针对如何完善素质的方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带领他们去有效地参加各种素质拓展活动。

(二)素质训练计划

素质训练是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的重要环节,是帮助大学生提高素质的必不可少的途径。根据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成才需要,高校团组织应广泛地开展校园各类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其他可以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活动,尤其是“挑战杯”,“U势界”这样的具有挑战意义的项目为重,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积极有益的训练帮助。

(三)素质评估计划

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为依据建立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三大要求提出来的。三大要求包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思想道德水平;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建立一个可以公正的记录学生素质发展和大学生人力资源能力的评价体系,认真落实《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建立评价指标,使素质评估具有科学性、真实性、自主性以及权威性,指导学生有效地实施素质拓展。

(四)培育认同计划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落实是否有效的根本指标乃是社会认同。实施中,高校团组织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关系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支持,完善大学生就业体制,积极听取各路信息,加大社会对大学生素质拓展及评价体系的认同[2]。

三、 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问题分析

在“2+2”人才培养模式之下实施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学生热情高涨,计划开展的校园文化气氛浓厚;另一方面,学生数目众多,鱼龙混杂,情况复杂也是一方面问题。通过笔者总结,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理解不透

经过素质拓展计划培训会之后,学生以为已经掌握主要意思,因此大意马虎。部分学生以及其所在的素质拓展小组忽视了共青团素质拓展计划的相关内容,没认真去理解其意义,导致了小组成员乃至班级成员没能对素质拓展形成统一的思想规划,也没能制定出一个具体的素质拓展计划。据调查,部分学校内的学生组织会举办素质拓展活动,内容比较丰富,然而时间却仅持续一天。这对许多大学生来说是错误的引导。素质拓展项目是高校教育贯穿始终的活动,而不是一个仅持续一天的游戏或比赛。

(二)组织盲目

由于素质拓展计划的系统性、思想性没能形成统一,加上一些组织的活动也是也只是走过场,没能突出重点,权当完成任务。例如某些学校实施“青葱岁月”纪念册填写活动,要求学生在入校的第一年填上个人信息和兴趣爱好等,但是并没有每年按时发放纪念册,学生也无填写的积极性,以致最后无疾而终。类似的活动举办虽然很多,貌似很隆重,但是对学生的素质能力的提高与加强并没有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三)申报简单

现在的学校及社会组织之中,敷衍了事的过多,尤其是各类报社、社团、班级在填写素质拓展项目申报表的时候内容过于简单,而且项目类型多数有错误,实施计划也只是简单的表达,没有科学依据,毫无思想性。类似的情况问题很严重,究其根源,是没有认真具体的去策划,精心组织。

(四)参与被动

学生参加素质拓展多数只注重获取学分这一表层问题,而毫不关心如何去增加自己的学识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参与活动也只是跟随大众化,没有实质意义。例如高效优质课程评比活动,有些学校将这一活动硬性强加在学生登陆成绩查询的页面之上,即要想查成绩,必先评课程。学生在这一举措下,觉得十分无奈。对许多毫不了解的课程,进行盲目评价。参与被动之外更多的是学校未对优质课程评选的不负责任。

(五)操作不熟

由于没能及时的录入素质拓展网上申请,而且对于网上申请,学生们没能熟悉了解各项素质拓展网上认证系统内容,这其中有申请、注册、认证等等,使得上网申请错误百出而被驳回[3]。

四、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对策

素质拓展主要是针对学生的第二课堂的参与,组织发展各类实践活动进行 准确的指导,使同学们在素质拓展中能够得到一个真正的锻炼。针对存在的问题,切入的去想出办法去更好的推行素质拓展计划,让同学们获得学分的同时也能得到很好地锻炼,培养出出色的能力,实现双收。

(一)建立健全体制,保证环节畅通

通常情况下,素质拓展项目管理不便是由效率不高,信息传达不够通畅所引起的。为了改善这一情况,高校在实施这一项目时,可创办校级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功能是去指导素质拓展计划的指导以及认证。校级之下,可设立各院部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其责任是去指导本院素质拓展活动和对其的审核。而院级之下,班级的素质拓展小组则是更小的传达机构,其责任是做好本班级素质拓展计划的组织和申报。对于素质拓展,将活动分为校级、院部级和班级三大类。实施活动的论证、申报、院部素质拓展中心初审、参加、学生个人网上录入、院部网上初审、校团委终审授予学分、公示监督等几大环节。在活动举办之前,团委组织可通过素质拓展活动申请及时的做好网上预告,以便于学生可以广泛地选择参与。

(二)做好讲解培训,重在计划指导

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素质拓展计划包含有申报、认证、授予学分、公示等多个环节,其中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并且最终通过网上申请获得认证这一个具体的操作过程。鉴于此,就亟需组织安排专业的设计、从事系统操作的人员来进行讲解,让每一位同学真正体会到素质拓展的意义所在,并且最终能够实施每个环节以及熟练的操作素质拓展网上系统。

(三)大力打造品牌,营造良好环境

高校中的共青团、学生会、学生各级社团和组织应该重点打造和宣传适合本校特征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家都能对优质活动有所了解,进一步使大家融入其中,能力得到深入地提升,从而调动大家对素质拓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在某高校举办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内容包括了支教,环保调查,不断的让学生去做实践相关的事情,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这种形式在当时受到了绝大多数高校学生的青睐。另外,诸如“综合素质大赛”、“挑战杯”大赛、“迎新晚会”、“人文讲坛”、“曲艺讲坛”等,这些活动对大学生的身心成长对具有十分明显的意义,且形式丰富,为素质拓展的圆满举行铺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媒体联络,大力宣传素拓

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媒体的影响力非同一般。高校在建设现代化的教育形式下,必须吸引社会公众对大学素质拓展的注意力,达到整个社会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理解与支持。然而,媒体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的积极作用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宣传报道之上。学校可以进一步和媒体合作,例如某些高校将媒体引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项目,媒体播出大学生素质拓展专题类节目,为学校声誉及素质拓展活动的广泛开展赢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五)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学校为企业输送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岗位,校企合作的方式作为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部分,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加其见识,使其更早融入社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例如,现阶段许多高校已建立了实习基地,利用企业专业的硬件设施和管理人员,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而且部分企业已经在高校设立奖学金或提供赞助金,为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4]。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社会形势之下,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一种新兴的育人功能,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智能体系,培育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大举措。通过完善素质拓展项目,有利于形成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构建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学习氛围。在国外风行了几十年的素质拓展,由于其设计独特,富有思想性、挑战性以及趣味性,所以通过此训练,能够加强人们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引入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后,必将成为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

参考文献:

[1]陈怡.“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海大共青团工作新的机遇与挑战[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12,(6).

素质拓展活动心得篇6

一、素质拓展教育在我国的发展

(一)素质拓展教育的发展历程

拓展训练源于西方英文OUTWARD-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离开安全的港湾,驶向波涛汹涌的大海,去迎接挑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盟军在大西洋的物资供应线屡遭德军潜艇的袭击,大部分水手在运输船被击沉后葬身鱼腹,只有少数人得以生还。人们惊奇的发现大多数生还的往往不是年轻力壮的水手,而是那些富有经验,心理素质较强的年长者。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与研究,得到的结论是能在恶劣环境下求得生存,靠的不是体能而是良好的心理素质。据此德国人库尔特·汉恩提出了“拓展训练”理念(OUTWARD-BOUND),其好友劳伦斯在1942年成立了一所阿德伯威海上训练学校,以年轻海员为训练对象,这种理念后来逐渐延伸为军队士兵生存能力的训练。这便是拓展训练最早的雏形。

二战结束后,英国出现了一种叫做OUTWARD-BOUND的管理培训,从而使“拓展训练”从军事生存训练演变成为社会和经济领域服务的一种人本训练。今天,“拓展训练”融汇 OUTWARD-BOUND培训理念,围绕着领导艺术,团队建设等现代管理的中心问题,结合团队发展需要,促使参训者重新认识自我,定位自我,超越自我;另一方面,通过训练,提高成员忠诚度,凝聚团队向心力,共同面对困难,携手迎接挑战!

我国的素质拓展教育理论来源于西方的“拓展训练”,主要是指对受教育者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以及对民族素质的培养进行拓展教育。而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就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着力点,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重点,以挖掘学生内在潜力为目标,以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为载体,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的系统工程。[1]素质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到现在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酝酿萌芽阶段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它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在此《决定》的启示下,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于1987年4月在一次重要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此后,又有诸多学者发表文章讨论素质教育问题。所有这些,为素质教育的正式出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初步实施阶段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将“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1996)等文件,对提高民族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等重要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与要求。1999年团中央在学校工作会议上提出,学校战线工作要以“素质拓展”为统揽,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在全国个别高校的试点工作。所有这些,都为素质教育的初步实施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3、全面推进阶段

2002年3月,为了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针,、教育部联出台了《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并且首批63所试点高校出席昆明会议,标志着“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高校共青团为实施主体,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为载体,在一年多的试点工作后,它以涵盖面广、规范性强和可操作性强而受到试点院校师生的广泛欢迎与认可。此后,全国一批又一批高校推广实施该计划。

4、内涵发展阶段

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在历经上述三个发展阶段后,可以且应当转向第四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内涵发展阶段。它要求各高校应以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发展为指导,并立足于本校实际,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建立健全以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体系,最终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二)素质拓展教育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很多高校积极实施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调查数据显示:全国高校中有1106所实施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比例为57.9%,本科高校当中有632所实施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比例为85.3%,[2] 这为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应当看到,尽管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已经试行多年,并有一些高校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推行和实施情况并不均衡,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重视不够,未能给予足够的资源支持。

许多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无论从机构设置、职能发展、职业化和专业化队伍建设,还是工作场地和经费划拨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而且素质拓展教育理论的研究也不够深入,素质拓展教育体系还有待完善。

2、采纳不多,未能给予足够的社会认可。

虽然不少高校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校内评价与激励机制,但仍局限在学工系统,没有被广泛认可,尤其是《素质拓展学分认证手册》尚未得到社会的认可,并未成为考察、选用毕业生的依据,甚至其科学性还遭到了质疑。

3、关注少数,未能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不仅指个人的全面发展,更应该强调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许多高校的素质拓展活动开展要么“门槛过高”,学生没有资格参加,要么“含金量低”,学生没有兴趣参加,这必然会导致学生群体间的不均衡发展。

4、认识粗浅,学生被动地参加素质拓展活动。

多数高校学生对素质拓展教育的需求只是停留在潜意识阶段,需求意识尚未被唤醒,被动盲目地参与学校要求完成的素质拓展活动,甚至把参加素质拓展活动视为一项必须应付上交的作业,缺乏积极主动的意识、紧迫感和危机感。

5、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

虽然许多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继承了以往的好经验、好做法,比如坚持开展 “挑战杯”、“三下乡”等项目,但这些活动的开展未能与时代精神和学生需求充分结合,使得素质拓展教育手段与方法过于单一、创新性不够、特色较少。

二、以全面发展为导向,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

大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我国教育方针的重点,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深刻的推广意义。大学生全面发展与素质拓展教育二者关系密切:一方面,全面发展不仅是素质拓展教育的理论依据,更是素质拓展教育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素质拓展教育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全面发展是素质拓展教育的理论基础

全面发展是各方面完整的、和谐的发展。马克思实践论指出人的发展不仅包括其自然力的发展,也包括其在实践活动中通过锻炼、培养与学习形成的知识与经验等因素的发展。[2]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是以全面发展的实践观为基础,以全面发展的人才观为培养目标,让大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通过实践了解和认识社会现实和社会需求,不断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从而学会客观把握世界。

(二)全面发展是素质拓展教育的根本目的

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既不能被仅仅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中道德教育范畴,也不能归结为纯粹是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应景教育或功利教育范畴,而是促进全面的人、完整的人的生成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解放的前提和目的,而且更应该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大学教育就是为了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有知识、有信仰,一个全面占有自己本质的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亦即西方的通识教育,它是大学应对时代和社会变迁的一种集中反映。时代和社会在变,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理念也要随时而变、因地而变,不变的是它对教育本然价值的追求,这个价值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3]

三、建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体系

(一)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课程化、合规律、有品位

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要求全员参与的同时,又能有所区分,让有专长,有能力的同学实现拔高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构建课程化、合规律、有品位的素质拓展教育内容体系。以笔者所在学校母体大学为例,按照“课程化、合规律、有品位”的理念,设计了素质拓展活动三大模块。具体内容为:

A模块,即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主要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公民道德教育为基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年,深入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时事政策、党团知识等理论学习活动;明礼诚信、文明创建、民主法制、安全稳定、爱国爱校、校规校纪等主题教育活动;“三下乡”、“四进社区”等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及担任学生干部、学生工作助理等承担社会工作活动。

B模块,即专业技能与职业导航。主要指以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以拓展大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帮助大学生崇尚科学精神、稳定专业思想、掌握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主要包括:拓展阅读、学术交流、学术报告、科普知识等专业延伸学习活动;专业技能、语言表达、文字写作、考级考证等技能提升活动;科技培训、科技制作、发明创造、学术研究等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教育、职业导航等就业创业活动。

C模块,即身心健康与文化艺术。主要指以培养大学生理性思维、审美能力、意志品质为重点,引导大学生健全人格、悦纳自我、强健体魄、健康生活,促进大学生身心素质协调发展。主要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人文书籍阅读活动和文学艺术等表演及创作活动;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团体辅导、心理素质拓展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球类棋类竞赛、田径运动会等体育活动。

丰富多彩的模块活动,为学生选择活动提供了更多自主的选择,有利于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想要参加的活动。同时为了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规定了学生必须要参加修习的学分。这样便保证了全员参与基础上的拔高发展。

(二)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实施体系的构建:全员参与,全面发展

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实施体系,是希望在素质拓展实施过程中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加活动,从而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素质拓展,达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它不仅仅只是个别学生的活动,而应该是面对所有学生。因此,在实施素质拓展时应构建全员参与的体系,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构建校、院、班三级联动实施机制。

以笔者所在学校母体大学为例,即构建了校、院、班三级素质拓展实施机构,分层实施确保每个同学有机会、有空间参加各级活动。其中,学校成立校素质拓展工作指导委员会,分管校领导担任主任,教务处、学生处、宣传部、组织部、科研处、团委、体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校素质拓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校团委书记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全面负责本科生素质拓展活动的日常工作。学院成立院素质拓展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会下设认证中心(办公室设在院团委),院党委副书记担任主任,院团委书记、教学秘书、科研秘书、辅导员、班主任为成员,负责院级素质拓展活动的组织实施和学分认证工作,指导班级开展素质拓展活动。班级成立素质拓展工作组,辅导员担任组长,成员由团支委和班委会成员组成,负责班级素质拓展活动的组织实施;团支委设素质拓展学分认证委员,具体负责日常学分认证工作。

在具体素质拓展活动的组织环节,按校、院、班三级组织实施,校、院、班三级均按活动审批、活动公告、活动组织、活动总结四个程序展开。活动主办单位选配热心学生工作的相关领域专家、教师、干部担任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制订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和评价。

全员参与,全面发展的实施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科学发展与协调发展,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健康素质,实现学生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四、健全全面发展的素质拓展教育保障机制

(一)完善活动课程体系,实现活动组织的科学化

各高校应将大学生素质拓展作为活动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促进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协调发展为目标,将活动课程按内容分为三大模块,即: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专业技能与职业导航、身心健康与文化艺术。并以“分层规划、分级设计”为原则,每年统一规划全校素质拓展活动,校级活动重在拓展学生综合素质,院级活动重在拓展学生专业素质,全校形成“学校规定活动+学院特色活动+班级自选活动”的活动体系;活动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设计,一年级学生重专业学业导航,二年级学生重专业素质拓展,三年级学生重就业创业导航,四年级学生根据素质拓展学分完成情况自主安排。

(二)创设网上管理系统,实现活动管理的信息化

随着素质拓展作为活动课程的全面实施,如何确保活动项目的、报名、组织等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尤其是提高素质拓展学分认证的准确、安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某些高校甚至研发了“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活动课程信息管理与预警系统”,该系统设置了活动项目管理、活动课程选择、活动学分管理、系统与用户管理等主要模块,远程动态地实现活动规划、报名参赛、学分录入、信息查询与统计、毕业学分审查、学分预警等功能,从而大大提高了素质拓展活动课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三)完备综合评价体系,实现活动参与的全员化

就整个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评价体系,总体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项目评估, 即对素质拓展活动本身的评估,包括立项评估、认证评估、实施跟踪评估等, 确保活动的实效。二是组织评估,是从学校角度建立的对各个院系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成效的评价体系,推进素质拓展工作的落实和创新。三是个体评价,旨在建立对学生个人参与素质拓展活动的成效评价和激励引导机制。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参与对象为所有青年大学生,实施过程中亦只有达到全员参与才能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四)健全资源整合机制,实现活动影响的社会化

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需要高校、社会、家庭等多方参与,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也不例外,亦需要有效整合社会各种资源。一是主体的社会化,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密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共同主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促使大学生要不断适应社会的需要, 广泛接触社会信息,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勇于接受社会挑战。二是实施的社会化,要强化社会信息的引导,要重视社会精英的激励和指导,要寻求社会资金、场地等支持,尤其是依托优质育人资源建立各类大学生素质拓展基地。

(五)打造精品特色项目,实现活动质量的品牌化

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课程吸引学生踊跃参与和获得社会认可,都要求其有一批精品特色项目,实现品牌化,提升影响力。各高校要发挥自身优势和专业特色,把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向纵深发展,在广度、深度、时间和方式方法上寻求多样化,合理进行特色定位,坚持将其中的一些涉及面广、影响大、坚持时间长的活动项目命名化,形成历史悠久、传承相继的品牌活动。品牌化是赋予活动一种品牌所具有的能力,其核心是文化认同与社会认可,同时还需要主流引领、媒体宣传等,以体现时代主流和青年特征,借助青年喜爱的微博等新媒体,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感和时代感。

参考文献:

素质拓展活动心得篇7

一、大学新生团体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提出的意义

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新生而言,入学时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活的成败。成功的心理素质大部分是后天习得的,通过训练是可以获得的。在入学新生中开展团体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可以帮助新生尽快调整好心态,及早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协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增强自信,完善人格,增强同学之间的信任,积极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及协作能力。培养新生的坚强意志,树立远大理想,以积极健康的姿态度过大学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二、大学新生团体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的成效

1.大学新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是学校培养学生整体素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素质拓展训练在提高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增强学院的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一系列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彼此,认识到了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之处,增强了自我价值感。同时,同学们团结互助、共同完成各项活动内容,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以及助人和求助的意识,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每个项目结束后,在训练师和辅导员的引导下,同学们进一步开展自我反思与总结。大家围坐在一起,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及自身在训练中获得的启发和感想。

2.大学新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缓解了同学们在初入大学适应新同学、新环境、新生活的各种心理压力

拓展训练活动能缓解新生的各种心理压力并且将压力有效的转化为动力,使学生学会在压力中学习,在压力中成长。虽然没有教室和讲台,未用一笔一纸,却使学生们在体验中学会了思考,在游戏中得到了启发,在娱乐中实现了思维的升华。正如有的学生在信息反馈中说道的“自己把自己认识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把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功!”

3.大学新生团体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抑郁倾向

通过我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在新生中开展的心理健康状态普查显示的数据表明,参加过团体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班级,抑郁学生的人数和程度明显低于未参加过训练的班级;而参加过训练年级的抑郁学生总数又明显低于同时期未参训的年级。这个结果足以表明:大学新生的团体心理拓展训练对于及时调整新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起着极为重要可行的作用。

三、团体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带给我们的思考

1.大学新生团体素质拓展训练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次全面提炼和综合补充,是新生入学教育的新途径。

新生在步人大学校门后,学习的环境、内容,学习的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苦闷、困惑的情绪特别多,学校必须主动的加以引导和教育。但是,目前高校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往往只停留在进行专业指导、“转换”指导、前置的就业指导、组织学生军训等,这些活动对消除新生对大学的陌生感、明确大学目标、增强体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对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培养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改善人际关系、提高个人社会适应能力、形成集体主义精神还很欠缺,而拓展训练恰恰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拓展训练时间虽短,但由于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由特殊的教学主体,用特别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进行特定内容的教育,做到了教育模式的互动化、教育内容的多元化、教育方式的多样化,能取得普通课堂教学无法取得的效果,对新生教育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是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顺应学生成才需求,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托。

推广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时期党中央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2002年3月,专门起草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目的就是要不断地促进大学生向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学生的素质水平。由于拓展训练以它团队合作学习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教育中的以独善为主的教育模式,让学生认识到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炼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欣赏、学会关心,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领悟做人的道理,完善和发展好的心理品质,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

3.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实施有利于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发现和造就学生领袖人才,形成素质教育的整体合力。

素质拓展活动心得篇8

的掌握程度,因此由中心学习部牵

素质拓展活动心得篇9

在一期的中心制运行过程中,素质拓展中心工作有喜有忧,其一,喜在一期的工作中我们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绩,首先本中心非常重视对我院学生文体方面的培养和锻炼,组织了一系列这  方面的运动,如:积极组织我院运动健儿参与我校第十六届体育文化艺术节;与百事公司成功合作举办了百事盖世群英音乐会,协助统一冰红茶成功举办“冰力先锋校园歌手”大赛等;然而素质拓展中心也非常注重我院学生对于专业知识技能          

的掌握程度,因此由中心学习部牵

头组织了系列关于学生所学专业知      (素质拓展中心成员合影 )

识方面的活动,如:第六届导游技能大赛等。同时,在不久前的五月,素质拓展中心还牵头承办了万州区第一届“悦君山”杯导游风采大赛,并在此次活动中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而且素质拓展中心也同样注意时刻维护我院女生的合法权益,为我院广大女生提供一系列展示女生魅力的平台,如:第一届“女生节”,同时也开展一些关于女生自我保护和自我塑造形象气质的讲座活动。其二,忧于这一过程中素质拓展中心的运作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如:中心工作的开展还没有完全摆脱其前身的部门运作模式,使得其不能效率最大化的开展中心工作;拓展活动班级承办制也需要进一步磨合。然而我们也知道,学习工作不进行总结永远得不到进步,因此一个组织不存在问题那么它也就不存在进步的空间。因此我们不怕有问题,也不怕遇到问题。但我们要想办法解决出现的问题,想办法防止不该出现的问题。我们也正是这样的一直向前推进素质拓展中心的工作。

    看到素质拓展中心这期的丰硕成绩和进步的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我院领导的带领和指导老师的引领下,素质拓展中心的明天将创造出更多的成就,它的将来会更加美好!

素质拓展活动心得篇10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发起和组织开展的重要活动,旨在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迫切需要,适应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的迫切需求,更好地服务和促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将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在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同时也将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在社会中的综合竞争力、提供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因而,进一步将素质拓展活动引入职业教育课程,精心设计素质训练项目,根据不同阶段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成长成才需求,将为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一、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引入职业观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脱颖而出,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团队意识。但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处于处处受到呵护的教育背景下,走入社会后不能很好的调整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不能很快的融入工作环境,束缚甚至阻碍了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 拓展训练活动以培养合作意识与进取精神为宗旨,1995年走进中国后,短短几年不断发展,倍受推崇,被列为、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发起和组织开展的重要活动,从高校教学实践应用看,也取得较好的效果。

从大学生个体来看,拓展训练对参与者生理、心理、智力、合作等全方位的挑战性,可以帮助大学生正视挫折、克服挫折,并不断强化挫折承受能力。从大学生群体来看,训练中团队成员为完成共同的目标,必须为对方提供有利的条件,只有相互帮助才能实现双赢。通过合作,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对他人、对团队、对社会的依赖,因此拓展训练能很好的协调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因此,将拓展训练引入职业观课程体系,必将提高大学生基本素质,激发大学生的潜力,增加团队活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二、职业观课堂素质拓展训练实施步骤

(一)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学实效

1.“刷新”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决定教育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方式,影响教学活动的水平和效果。教师应当树立新的教育思想,即:教育应当适应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需要;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因材施教;教育的着眼点应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2.拓展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表层的专业知识、中层的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和深层的方法论知识。教师应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厚积薄发,仅有表层的专业知识必然不够,还必须了解与课程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一般可学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在学科对比中相互渗透,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3.激活教学能力

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素质拓展活动引入课堂,淡化了教师“教”的职能,尤其考验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拓展教师需要承担对参训学生进行情况摸底的调查员角色,同时又是活动开展前对场地、器械、安全等进行布置、检查的质量监督员;既是训练过程的导演又是活动结束后的心理医生和矛盾化解员。只有激活教师的综合能力,才能直接或间接地去引导、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达到拓展活动效果。

(二)制订拓展计划,提高学生素质

1.职业导航计划

初涉社会的大学生,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很难去确立自己的人生取向和就业方向。据有关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第一年失业率为30%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当代大学生敬业精神、奉献意识已弱化,且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他们有成就事业的愿望,但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背离了职业人才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可通过“职业导航计划”,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选择观,引导、帮助他们合理规范和科学设计职业生涯,并针对如何完善综合素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素质训练计划

拓展训练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核心竞争力必不可少的途径。制订适合大学生的体能、毅力、智慧、沟通、协作等能力的计划,能够培养参与者精诚合作的团队意识,克服困难的毅力、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利于参与者团队意识的培养和个人潜能的挖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积极有益的训练帮助。

3.素质评估计划

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落实《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公正地记录学生个人行为、品德、智育、创造、实践等素质和能力发展,使素质评估具有科学性、真实性、自主性以及权威性,指导学生有效地实施素质拓展。

(三)翔实安排项目,增强核心竞争力(表1)

三、继续深入开展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思考

(一)加强学生对素质拓展活动的认识

高等院校可创办校级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指导素质拓展计划的指导以及认证。校级素质拓展中心负责整个学校的素质拓展训练。其下,可设立各院部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指导、审核本院素质拓展活动。而院级之下是更小的传达机构——班级的素质拓展小组,责任是做好本班级素质拓展计划的组织和申报。对于素质拓展,将活动分为校级、院部级和班级三大类。在活动举办之前,团委组织可通过素质拓展活动申请及时做好网上预告,以便于学生可以广泛地选择参与。

(二)做好讲解培训,重在计划指导

素质拓展计划包含有申报、认证、授予学分、公示等多个环节,最终通过网上申请获得认证。这个具体的操作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中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专业的培训。鉴于此,就亟需组织安排专业的设计、从事系统操作的人员来进行讲解,让每一位同学真正体会到素质拓展的意义所在,并且最终能够实施每个环节以及熟练的操作素质拓展网上系统。

(三)大力打造品牌,营造良好环境

高校中的共青团、学生会、各级社团应该重点打造和宣传具有时代特色、校园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使学生充分了解校园优质活动,在活动中提升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而调动参与素质拓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在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曾举办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内容包括了社会服务、社区服务,不断地让学生去做与专业相关的事情,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青睐。另外,诸如“综合素质一战到底”、“挑战杯”大赛、“团队职业形象展示”等,这些形式丰富的活动对大学生的身心成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为素质拓展的圆满举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媒体联络,大力宣传素拓

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应利用媒体非凡的影响力,吸引社会公众对大学素质拓展的注意力,进而取得整个社会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理解与支持。当然,高校不应让媒体的积极作用仅局限在宣传报道之上,可以进一步与媒体合作,将媒体引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项目,在活动现场与媒体互动,再由媒体播出大学生素质拓展专题类节目,为学校赢得良好声誉的同时,也将为素质拓展活动的广泛开展赢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五)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校企合作方式的拓展活动,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例如部分企业在高校设立奖学金或提供赞助金,为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的开展提供资金支持。立足于实习实训基地开展的拓展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现代科技人才必备的素质有重要的意义,使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的同时,形成积极主动地拓展自身素质的良好风气,促使大学生更早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素质拓展活动心得篇11

一、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素质拓展训练中的许多内容都比较新颖,受到新奇事物的影响,小学生的注意力会被有效地吸引过来,能够激发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素质训练与传统体育教学不同,一些新颖、有趣的项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除此以外,素质拓展训练也具备传统比赛中严格的规则与要求。如一些“孤岛求生、激流勇进”等项目,能够通过小组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能力,也能让学生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使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

(二)科学合理的训练强度,实现增强学生体魄的目的

作为现代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比较重视,这也很好地体现了现代体育教学的目标。良好的身体体能是一切生活与学习的前提。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于身体与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拓展训练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素质拓展教学的趣味性与灵活性能够使青少年的生理发展需求得到积极满足,比较符合素质教学的目标。

(三)训练难度的挑战性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提升

随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推行,传统体育教学中对竞技运动知识与技能的过分强调已经不适应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传统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比较少。随着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引用,能够有效满足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求,弥补传统教学中的缺陷,而且绝大多数的项目能够针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设计,侧重对学生情感体验与意志品质的提升。借助自然环境,或者人为设置的环境等,将心理挑战作为重点内容,比较注重参与者的情感与品质等方面的培养,能够在平时的项目训练中获得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二、当前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发展现状

尽管拓展训练进入校园已经比较普遍,但是学生与老师对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实施的认识还不够,如图1所示。根据调查,大多数的小学生与老师都对拓展训练缺乏一定的理解。仅仅有一部分师生了解拓展训练,但是他们的了解途径都各不相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兴趣与积极性却比较明显,如图2所示。除此以外,学校中拓展训练活动比较少。虽然有些学校已经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拓展训练活动,但是在项目安排的数量与时间方面存在一定的冲突,这也造成体育老师在训练过程中对质量的要求不够,学生缺乏分享的时间,也就失去了拓展训练的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一)转变体育老师的思想意识

体育老师在培养学生体育训练意识、增强学生体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到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多数的老师普遍采用以往教学模式,不能在体育教学中大胆进行创新。此外,当前一些小学语文老师思想观念比价滞后,缺乏创新意识与精神,这就会造成素质拓展训练得不到积极地开展与实施。因此,对于学校与教育部门来说,不但要积极鼓励小学体育老师积极转变教学思想,认识到素质拓展训练的重要性,还要向高校毕业的体育专业的学生宣传,鼓励他们能够到小学从教,这能够积极引进新的思想与理论。因为素质拓展训练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身心素质水平。只有将这一方式积极融合小学体育教学中,才能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水平。

(二)通过科学、丰富的拓展训练活动,有效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热情

首先,体育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信任背摔游戏,可以事先组织10名以上学生。首先将学生随身佩戴的硬质金属等配件摘下来,选择一人为练习方,其余学生为保护方。作为练习者应该到1~1.5米的高台上,身体直立地站立着,双手握紧拳头相对,并且保持交叉相握的姿势,将双肘向内收紧紧靠胸前。对于保护者来说,应该依据相同性别两两站立,右边的膝盖内扣,并且抬头直腰,还要将两臂放在彼此的肩上,掌心向上,一内一外,将手指并拢,向后仰头,将练习者的躺卧空间预留出来,注意力集中,随时准备到位。一旦老师下令开始时,练习者应该呐喊:“我是×××,我需要大家的帮助。”保护者要回应:“永远支持你。”练习者还要再次确认:“我来了。”保护者回应:“来吧。”再确认练习者以身体直立的形式,向后仰倒,由保护者接住。这个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考验学生的信任程度。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信任意识,加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使学生的安全感与归属感得到满足。对于这样的拓展活动还有很多,如袋鼠跑、环环相扣等,这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新的体育教学课程的设置

要想使素质拓展训练能够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应该合理开发与设计落后的体育课程,使课程的设置能够满足素质训练以及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能力与水平的培训,不论从理论方面,还是实践领域都应该为学生的拓展训练做出科学的指导。传统的小学体育活动,仅仅注重对学生体育运动知识的简单传授,对小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有所忽视。所以,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对小学体育课程进行重新设计,以促进小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与精神为宗旨,进行有意义项目的开发,不仅要体现出一定的体育竞技色彩,还要符合小学生的审美趣味与个性发展,以此使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学中积极融入素质拓展训练,能够实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也能使学生体会到体育训练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促进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因此,应该积极加强小学体育教师的素质与能力的培训,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做出积极与科学的指导,从而有效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素质拓展活动心得篇12

引言: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需要其拥有优异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素质拓展训练对于高校学生提高适应能力、改善心理素质、增强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具有显著作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素质拓展训练发挥的重要作用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突破传统的大学生教育思维和教学模式要求的全新学习理念,以身体为活动载体,以团队为组织形式,在设定的陌生情境或特定的情境下,以游戏为活动主体内容,全面性的提高W生的身体、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进而发展成为全面塑造学生个体和提高团体素质的一种体验性学习模式。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素质拓展训练的现状及应用效果

当前形势下,大学生素质教育拓展相关的研究项目较多,大学生素质拓展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1],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弊端问题,比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内容方面都过于理论化其次是素质拓展训练内容研究,基于素质拓展计划教育,将素质拓展教育延伸至学生的思想品格、就业能力等多个方面。

2.1 素质拓展教育提高个人乃至整体素质能力

素质拓展是一个较为广泛的学习概念,其在多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以及身心发展社会工作等方面。拓展训练大大的提高了大学生们的个人素质通过实践的体验和感悟领会训练精髓,从而目标性的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3]。通过相互学习与分享培养乐观的心态,提高沟通协作交流的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体能、沟通、心理、管理能力等整体素质的目标。

2.2 融入素质拓展训练,拓宽思政教学途径

素质拓展训练提高了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比如明显地促进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其中活动项目也激发了大学生的潜能,提升强化了个人心理素质,更容易得超越自我极限,更好地挖掘自己的潜能。跟随“生活即教育”这一理念,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思想政治教学途径,综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素质拓展训练为载体,创新性的开展思政教育,更好的拓宽思政教学途径[2]。

2.3 素质拓展训练提高集体归属感和凝聚力

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的的培训方式与传统的技能培训相比更容易让大学生们在参与中体验中培养坚强的意志,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以及当团队完成既定任务时,更能让同学们感受到团队的归属力。因此,这种素质拓展培训方式正是大学生体验社会教育和教育目标的途径。与团队真诚的沟通合作,大幅度的增强了团队意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拓展训练从中更全面的助于大学生发挥自己特长的同时又与团队相互合作、学习与借鉴,感受共同努力朝向既定目标的成功带来的无穷乐趣。

三、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推广素质拓展教育的建议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于当代现实问题还不够关注,对于一些大学生所关注和热衷的新事物,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已难以解决学生心理以及思想上的困惑。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更偏向于课堂教学。然而在当代社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都尚未形成一个通力合作的局面,那么此刻就需要我们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教育来让大学生们更好的认识社会,以及更充分地发挥自身潜能。

3.1 思想政治教育所体现的问题

素质拓展训练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明显。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一直相对被动的接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得学生们普遍心理素质能力不足,不善与人沟通,面对困难很容易产生强大的挫败感。安逸和平的环境下成长环境,很少经历磨难,很难独立成功。很多时候,不善于与人沟通,不善于积极主动的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非常需要将适量的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弥补我们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从而使学生更健康的成长,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更快更好地使用社会。

3.2 提高对素质拓展训练的思想认识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当代形势下,教育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在思政教育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不仅促进了大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整体全面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有效性,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目前许多高校未开设素质拓展活动一方面是固始于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认为可以通过简单说教把思想贯彻在学生脑海里;另一方面是对素质拓展训练认识不够,把素质拓展教育等同于游戏化,忽略其对人的教育能力。对素质拓展训练教育方法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方面认知不足。

3.3 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素质拓展教育总体上是一种修炼课程,训练形式内容多样化。对于大学生,主要集中在心理素质训练方面,适当增加与心理素质相关的活动内容。也可增加室外拓展项目,以此来锻炼毅力,坚定意志及培养团队意识。大学生的拓展训练与社会企业训练方面内容相较起来也存在有所不同,引入拓展训练时应当主要考虑学生的思想特点来进行合适的内容安排,达到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四、结语

素质拓展训练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内容及形式的多样统一化,达到通力合作。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项目体验式学习的学习过程和途径以及参与素质拓展训练的感悟总结和提升才是我们在思政教育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初衷。在这个过程中让大学生们通过素质拓展训练与思政教育的内容相结合,懂得与人沟通合作重要性,每个人都能正确的认知自我,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 张志刚.东北大学本科生能力拓展训练开展现状的调查及分析[J].学周刊 2015.10

素质拓展活动心得篇13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quality development;credit system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4-0025-03

1 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的研究背景

学分制是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高职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是高校通过学分禀赋这一措施,对高职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数量、质量和成效进行量化的一种管理方式,具体包括高职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学分化组织、管理、认证、评价、激励和监督。

政府出台的政策导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2002年,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做出了在高校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决定。2007年,面向北京部分高校,再次联合颁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但相关的具体操作措施,尚需要各个高校进一步探索实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拓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在当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高校在专业教育之余愈加注重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如何根据大学生不同群体特征、个体兴趣爱好和特长优势,搭建优质的服务和教育平台,创新素质拓展活动的教育实践机制成为了高校着力追求的目标。由于素质拓展处于第一课堂的附属地位,高校为保障素质拓展活动能按时、保量、有效地开展以期确保其作用的发挥,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应运而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特征选择性地参与学校组织开展的各项素质拓展教育活动。学生必须在毕业离校前同时修满第一课堂学分和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它创新了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实践机制,也扩展和延伸了高校学分制的内涵。

从全国各地高校的实践层面看,近年来,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的实施骤然兴起。但是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学分制管理的实施还处于起步阶段,实施院校仅占少数。在业已实施的高职院校中,目前也主要在部分类别的素质拓展活动(如小部分专业性较强的社团活动、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志愿者活动等)中应用学分制管理。总体来说,高职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工作还普遍存在管理机制和体系不够完善、素质拓展活动的范畴界定模糊、配套保障机制不够稳健、学分折算的指标体系不够科学、管理工作信息化程度不够高、与专业教育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

2 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的意义

凸显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重要地位,营造师生对素质拓展活动的重视。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要求学生在毕业之前修满一定数量的学分。这项明确的措施无疑给学生实实在在的压力和动力,使其根据自身的特征和实际参与到各种素质拓展活动。同时,也使全体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教师从思想定位上将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重要性等同于课程学分的重要性,进而从行动上优化活动的设计、组织开展、评价等环节。

增强学生参与素质拓展活动的主动性,将活动对学生的覆盖面最大化。实施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是建立在将诸多培训、活动项目进行分门别类并审核筛选基础上的,参加何类哪个项目一定程度上可以客观地衡量学生参与活动的成效,学生也可以据此自我衡量自身素质的优劣程度和发展状态,从而增强学生在全面素质发展方面的自觉性。

促进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规范化管理,提升素质拓展活动项目的质量。一方面,通过对各类素质拓展活动进行学分禀赋,可以使活动的组织者对活动开展的目标进行斟酌和反思,对活动的方案和环节的设计进行推敲和规范,有效避免了素质拓展活动开展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另一方面,学生素质拓展活动项目需经过申报、审核等环节,为使活动更有影响力、关注度和参与面,院系的活动质量势必大大提高。

有利于后继完善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体系建设。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的实施意味着一定程度上将部分素质拓展活动课程化。这些活动开展的目的、计划、实效将进一步明确,这有利于素质拓展活动计划和整体方案的完善。与其他学分即第一课堂的教学课程学分如何更好地衔接,使素质拓展教育在深化发展的同时成为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和补充,使育人系统更为优化。

3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问题现状

课题小组对浙江的部分高职院校如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研,结合相关文献研究结果,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现状主要如下。

①素质拓展学分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和专业特色欠紧密,活动的设计与素质拓展活动全面覆盖的目标还存在背离现象。施行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时,在活动的设置上没有突出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发展目标,没有结合专业的特色、相应职业特质、所在行业特点,没有设计适合全体学生参与的校园品牌活动。

②实施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的高职院校仅占少数,且实施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的活动认定范围、选修和必修学分的界定、加分和减分设置等均存在巨大差异。从本质看,少部分高校的素质拓展学分实质是德育分,对于学生毕业与否并没有约束,仅仅用于学生的考核、评奖评优、入党等。既然是类同于课程学分,素质拓展学分则不宜采取减分的性质。从认定范围看,部分高校将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同时纳入素质拓展活动的范畴。随着2015年浙江出台新政要求高校将创业教育纳入学分管理(允许学生休学创业,探索建立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学生自主创业情况折算为学分),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单独设立学分管理办法是更为妥当的选择。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更多地与专业技能相关,此类活动纳入素质拓展学分也着实不妥。从学分性质看,选修学分的设置意味着素质拓展教育是可有可无,这显然与设置学生素质拓展学分的初衷相违背。

③局限于高职院校部门间的合力协作,未形成多方联动机制。在实施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的高职院校中,高职院校基本都成立素质拓展中心领导小组和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的学分评定工作小组,参与该项工作的部门主要包括教务处、学工部(处)、团委三个部门。在调研反馈中往往有这样一个共性问题,即实际实施学分制管理主要由团委负责,各系的辅导员老师承担学分的统计、公示、录入等工作,团委负责素质拓展活动项目审核和学分管理监督等工作,其他部门的人力资源、教师资源、其他教学资源的投入支持相对较弱。更重要的是,普遍存在高校单方作战,没有形成多方联动参与共管的局面。

④实施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的工作量过大。在实施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的高职院校中,大部分院校均未采取电子网络管理系统。高职院校基本实行学工和团委合署办公,各系辅导员老师身兼数职,工作量巨大。对于原本已经被事务性工作缠身的辅导员来说,实施学分制管理无疑又是一个大挑战。受访学校普遍反映,辅导员这支基层的学生工作管理队伍对实施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的重视和负责程度有待提高,相应地,学生也存在侥幸心理,重视程度也较差。

⑤素质拓展活动的指导和教育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素质拓展活动究其本质来讲,涉及的领域广泛,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需要一支思想政治过硬、知识渊博、才艺兼修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共同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深度的指导和管理。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不应该停留在学分转换和统计的层面,而应该在规范学分转换、统计管理的基础上,切实提高指导和管理水平和力度,实实在在地投入精力,配置优质师资,对活动进行高质量的指导,将素质拓展活动覆盖面提高到全员参与、活动形式和内容适应学生不同群体特征、活动的质量和层次尽可能拔高。

⑥大部分院校尚未实施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仅纳入学院学生德育考评。从高职院校的德育考评规定、德育记实考评实施细则看,德育考评考核结果往往作为评定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及各类奖学金的重要依据,德育考评不及格者甚至作退学、不毕业只结业处理。德育考评采取基本分和记实加减分相结合的办法,学生违反校纪校规时德育分进行减分处理,学生参加素质拓展活动并表现优异者则进行加分处理。

可见,德育管理存在如下问题:

1)德育管理对学生的有效覆盖面过低。德育管理中仅以两头学生为主,(即对质优学生促进巨大,对差学生规范严格),而对人数占比较大的中间学生则发挥不了有效的激励作用。因此,普通同学对参与素质拓展的有关活动积极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更毫无必须参与的压力。另外,德育的有效管理主要覆盖高职学生中的非毕业班学生,尤其大三期间对两头学生中质优学生的激励作用也由于奖学金评定的缺失而效果大减。

2)德育管理对学生参与活动或担任职务的范围过窄。德育分计算时活动内容比较局限,主要是大型活动的参与、经学院认定的荣誉的获得、担任团学干或班级干部职务等。然而对于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个人分散活动、担任社团的理事等就无法计算德育分。显然,这些活动或职务都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素质。

3)各系对同一学院或系部的活动或获奖的德育分赋值不统一。由于学生活动或获奖本身的分值规定是区间形式的数值,没有明确规具体活动的分值,加上实际操作过程中各系会根据本系的工作需要对不同的活动区别侧重,因此,德育分的计算无法在学院层面进行统一,对不同系别的学生来讲做同样的活动或获奖可能得到不同的德育加分。

4 高职院校实施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的对策建议

①紧密结合学院的发展目标和专业特色,设计覆盖面广泛的素质拓展品牌活动。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学分制管理必须在素质拓展活动的设计上围绕特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积淀的专项校园文化特色。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校园文化品牌”、社团活动、讲座培训等载体进行实效的估量评价,确定重点项目,在学分分值上给予倾斜性赋值。另外,在活动的设计时,要想方设法降低素质拓展活动参与门槛,切实解决“二八”现象;重点做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个人分散活动,使每位学生都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经费等限制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重点做好以集体为单位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班级风采展示活动),强调思想性、创造性和团队型,让广大普通学生走上舞台;重点做好日常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区敬老服务、各类教育机构支教、社倌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②坚定以必修学分的形式实施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明确学生素质拓展学分的认定范围,科学设置素质拓展学分的指标体系。根据2002年“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文件要求,素质拓展学分的范围涵盖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6个方面。然而,由于不同高职院校有不同的发展侧重、面临不同的实际问题,新时期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高职院校对科技学术和创新创业有着更高的教育目标,高职院校专业技能的评估考核往往与专业课程学分认定有融通制度等等,在具体实施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管理时,应结合各种因素界定符合特定高职院校实际需求的素质拓展活动范围。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大量参考同类高职院校的分值设置,反复推敲并广泛征集专家、高校领导、高校一线管理者、教师、学生的意见,模拟运行,会议多轮讨论,最终确定学分认定的指标。

③高职院校部门间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多方联动全方位保障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的实施运行。成立素质拓展中心领导小组,将分管思想政教育工作的校领导作为组长,其他参与该项工作的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处的领导作为副组长,切实协调解决学分制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保障各项工作的开展。理顺相关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联合政府、企业、行业整合力量和资源,进一步构建面向全体学生、贯穿专业人才成长始终的全方位素质拓展教育体系。如针对大学三年级的学生,联合校企合作的企业在实训基地开展适宜的活动,利用网络面向全体毕业生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活动。

④引入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提高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管理的效率。通过在管理系统登记填报自身参加的素质拓展活动项目,由辅导员定期进行系统确认并将数据结果进行反馈和公示,最终由学院团委进行审核。基础的学分确认、核算和统计等工作往往由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完成。然而,辅导员往往由于需要处理大量事务性的工作,工作量较大。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的引入和运用将大大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

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思政工作队伍尤其是素质拓展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素质拓展活动的指导和教育管理水平。一方面,提高辅导员这支基层的思政工作队伍对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制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严格执行学分制管理,规范学分转换、统计管理工作,对未达到学分要求的学生按制度进行预警、督促补休,甚至延迟毕业。另一方面,聘请校内外各领域的优秀教师对辅导员的素质拓展指导能力进行培育,提高辅导员的素质拓展活动指导能力,并使其将工作重心放在与思想教育水融的各类素质拓展活动中,切实提升和发展学生的素质能力。

⑥加强保障体系建设,确保软硬件设施的投入。硬件设施的投入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场地、设备、耗材、网络管理系统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制度保障方面,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的保障、考核和激励制度(如:《教师其他工作量津贴实施办法》、《学院社团星级评比条例》、《学生社团(艺术团)导师制实施办法》等)。软件投入方面,在制度保障给予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指导教师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工作量与年度考核、职称评聘等密切相关)和课时酬金的基础上,教师参与指导的积极性大大增加,活动的设计、组织、宣传质量将得到有力保障。另外,学生也在学生活动相关的制度的激励下,学生也会倾向于将外部的激励转化为内部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黄正军.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学分制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1.

[2]吴益峰,周红涛.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及其学分制评价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4(7).

[3]杨环,朱云生.论攀枝花学院素质拓展学分制的引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S2).

[4]邵登辉,台启权,张奇才.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素质拓展评价体系探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5).

[5]盖雁,尹钟祥.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自我监控指标和标准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2).

[6]方锦明.高校专业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2):86-88.

[7]胡育安.多元智能视野下教育理念的认识与实践[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1):157-158.

[8]梁心愿.差异教学:内涵、设计策略及难题[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3):114-118.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