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安徽教育论文实用13篇

安徽教育论文
安徽教育论文篇1

2012年10月26日上午,在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第二届第二次理事会上,安徽省职成教学会金辉会长代表常务理事会作了学会2012年工作报告。在过去的一年,学会紧紧围绕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国家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大局,紧紧围绕贯彻国家和安徽省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纲要、教育部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

一是创新机制、加强管理,推动群众性职教教育科研工作持续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会的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已走上常规轨道。科研课题申报、评审与立项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已初步形成,科研课题的申报面(院校)逐年扩大,申报课题的质量以及科研成果的质量逐年提高。为进一步提升学会教育科研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今年学会重点抓了两件事:一是更加重视科研工作的质量和管理,二是在管理体制机制上积极探索创新。学会在安徽省教育厅分管领导和安徽省教科院的指导支持下,积极探索社会团体与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努力走出提升群众性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新路。

二是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添砖加瓦。调研工作从今年4月初启动,学会组织会员单位参与,与省教育厅高教处、职成处共同发动,上下结合,形成了切实可行的调研工作思路和计划。学会联合高职分会、中职分会、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并遴选组成专家团队,集中优势力量开展调研工作。调研专家组在初步分析省内外职教集团状况的基础上研制了调研工作安排、调研座谈提纲、调查问卷等一系列调研工具和资料,并且将整个调研任务分解成八个专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6月到8月,调研组深入到18个职教集团牵头院校逐个开展调研,全省18个职教集团形成了18份总结报告。调研工作历时半年,形成了系列成果。

首先,摸清了安徽省职教集团的家底。全省18个职教集团广泛联系了全省193所本科、高职、中职院校,426家企业单位,以及69个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是职业院校与社会经济密切联系的重要渠道;其次,总结了自2006年全省职教集团开始组建以来,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第三,弄清了职教集团建设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第四,从顶层设计、统筹指导、校企(行业)对接、机制创新、政策支撑、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加强职教集团建设的建议。

三是围绕中心工作,服务教育行政,服务职业院校。一年来,学会围绕中心工作,积极推进六项工作开展:继续打造“中国·安徽职教论坛”学术交流平台;协办全省技能竞赛,推动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物流师资培训基地的作用,服务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服务,全力做好中职教材网站工作;加强学会舆论阵地建设,积极宣传职成教改革发展成果;拓展合作领域,加强国际交流。

此外,学会的自身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本次年会还为荣获安徽省职成教学会2012年“中国·安徽职教论坛”优秀论文的代表、优秀组织单位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牌。

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江春副书记对省职成教学会工作以及2012年“中国·安徽职教论坛”的总论坛、分论坛给予充分肯定。他说:“过去一年,安徽省职业教育总体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成绩是很大的。一是基础能力大幅提高;二是师资的数量和素质也大幅度提高;三是工作格局和工作特点日益突出;四是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五是高职、中职稳定发展,规模适度。成绩取得确实来之不易,我们要讲成绩,不讲看不到希望,可能会感到信心不足,但是问题也要讲,不讲,容易盲目乐观,也可能导致工作滑坡。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要高度重视职教发展的新要求,要进一步提高职教发展的保障条件和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他强调:“职业教育无论是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还是人才培养各个角度来看,都是必须要大力推进、加快发展的一种类型的教育,所以,我们还是要增强信心、努力奋斗,百尺竿头还要更进一步,把职业教育办得更好,办成真正的人民满意的教育、社会需要的教育、企业欢迎的教育、促进经济发展很有成效的教育,那就是有地位的教育。”

加力

合理搭建平台,为全省职业教育发展提速

10月25日晚,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常务理事会召开。高职分会就分会换届大会情况和高职分论坛情况作了汇报;中职分会介绍了今年4月18日中职分会成立以来所做的工作和成功举办“2012年中国·安徽职教论坛中职分论坛”情况;成教分会(筹)重点汇报了近期召开的成教分会筹备会议的情况。会议还审议并通过了《学会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变动情况报告》和《财务工作报告》。

在高职分会换届会议上,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会长金辉、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储常连,高职分会会长、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传海出席会议。

陈传海代表高职分会第一届理事会领导机构作报告。高职分会自2007年成立以来,坚持围绕职教大省和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认真学习贯彻高职教育重大方针政策;主持召开“中国·安徽职教论坛”,充分发挥分会信息交流平台的功能;精心组织多个技能大赛,充分发挥分会服务院校和社会的功能;积极配合职成教学会做好年会、展览、评先等工作,努力发挥好群众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为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会议一致推选安徽职业技术学院为高职分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单位,陈传海担任高职分会第二届理事会长。陈传海还代表新一届理事会领导机构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工作设想。

李和平副厅长在讲话中指出,目前安徽省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日趋改善、内涵建设继续加强、师资队伍进一步提升,政策环境继续优化;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任务是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此,要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办出高职教育特色,具体来说,要以学习落实“两个意见”为抓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专业改革与建设,切实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坚持“教、学、做一体”导向、改革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思路;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实践

切实强化内涵建设,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此次职教论坛的分论坛上,共有20多位论文作者作了发言交流,其中有职技校校长,也有一线的专业教师,他们多视角、多学科的精彩发言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

在中职分论坛上,安徽电子工程学校徐淮刚等10位获奖论文代表进行了论文交流,他们用PPT形式展示了中职教育教学、教研教改的新成就,形成多样,内容丰富。

安徽省教育厅职成处副处长、中职分会会长李炳银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中职分会成立以来所做的大量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中职分会服务学校、服务教育教学成绩可圈可点,他还分析了当前发展形势,列举了中职发展的亮点,鼓励大家要抓住发展的大好机遇,共克时艰,迎难而上。

在高职分论坛上,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的代表分别作论坛交流发言。发言代表紧扣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热点话题,分别从高职院校的宏观发展形势、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不同角度,阐述了高职教育改革的新进展、新举措和新构想,达到了交流、思考和启发的预期

效果。

高职分会会长、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传海对代表的发言逐一进行了点评,他在总结讲话中说:“本届论坛的论文紧紧围绕‘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产教结合、提升服务产业能力’的主题,研讨新形势下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提出了很多有价值、高水平、可操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推动我省职业与成人教育的学术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希望论坛能继续创新,直面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推动高职教育研究向纵深发展。”

安徽教育论文篇2

一、研究的方法

在开展调查之前,笔者进行以下三项研究假设:1.安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领导机构相对完善;2.安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现状未能完全满足当代大学生群体成长的主观需要;3.新媒体平台建设成为安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新课题。

笔者通过登录安徽各高校校园网站进行访问调查,并对安徽省10所高校进行走访调研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其中选取有效样本为767份,男性398人,女性369人。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二、研究的主要发现

(一)安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之“危”

校园网络占领着高校信息传播的主渠道,而安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仍面临一些困难与威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忽视师生关注度和吸引力,缺乏群众基础,教学、文化、服务功能发挥不足,网络浏览量不大,已经成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第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具有独立性、开放性等鲜明性特点,良莠不齐、繁杂传播的网络信息会给大学生的造成严重冲击,甚至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第三,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初步形成,但影响力和实效性有待增强。第四,校园网优秀文化产品缺乏,供给能力不足,缺乏个性化、特色化、多元化的网络信息服务,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要求还有距离。第五,错综复杂的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大,而高校的网络应对与疏导机制尚不够成熟完善,处理不当就容易触发“蝴蝶效应”,使校园突发事件中的矛盾不断蔓延、升级,影响校园和谐稳定。

(二)安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之“机”

安徽高校重视网络文化建设,积累的宝贵经验也蕴含着新的机遇,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近年来,安徽各高校在信息化投资方面基本保持平稳增加,千兆主干宽带已成为校园网主流,接入校园网的计算机数量已达到相当规模;校园网站建设成绩突出,校园网络公共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全省教育系统电子政务专网已建成了专用网络应用系统,形成了连通省市县三级和所有高校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

第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规章制度逐步健全。近年来,从国家有关部门到安徽各高校都在网络规范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2004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2006年全国高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会议召开,2007年年初同志发表“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重要讲话。安徽各高校陆续建立健全了网络文化建设组织领导机制、校园网络舆情研判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安全保护机制、网络监管机制等工作机制,明确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部门、工作职责和制度,许多学校和二级学院都建立了承担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专兼职人员队伍。比如:安徽理工大学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安徽理工大学校内优秀网站评比办法》、《安徽理工大学共青团组织微博使用与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

第三,新媒体平台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新媒体快速兴起,安徽各高校大力开发校园网络文化产品,丰富内容供应,形成了以“红色网站”为旗帜,以学术、新闻、服务类校园网站为主体,以BBS、QQ群、博客、微博等网络互动新媒体平台为补充的网络文化阵地。比如:安徽师范大学拥有近10万注册用户的蓝天BBS、总浏览量超过400万人次的“中国辅导员网”以及深受大学生喜爱、获得“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二等奖”的“丙辉漫谈”栏目。安徽理工大学建成了以新闻网、就业网、网上党校、网上团校、教学资源网为主的一批网络文化传播平台,以促进新生、家长、校友、师生交流沟通的共青团组织微博、QQ群、飞信群为补充的一批新媒体渠道,以及网络精品课程、电子图书资料资源、心理健康咨询、创业教育频道等一批特色鲜明、在师生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特色栏目。安徽大学建设的“安青在线”网站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实现了精品校园文化的不断传承、延续和发展,两次被评选为“全国高校百佳网站”。安徽工程大学全校13个学院党委、党总支建成开通“红色博客”,集理论性、教育性、知识性、互动性为一体,根据时代特色和网络语言特点选登优秀博文,为广大党员提供了学习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平均阅读数在3000次以上,增强了网络党建与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性。

三、结语

事实证明,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要想将安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好,就必须深入研究其发展规律,掌握其发展趋势,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结合时展的新形势和学生学习成长的新需求,利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推动校园网络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的创新,不断丰富校园网络文化产品,打造具有校园特色的网络文化品牌,是繁荣发展校园网络文化的关键所在。[2]今后,安徽高校应认真贯彻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发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安徽网络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安徽网络文化建设研究[J].江淮论坛,2010(1):182-188.

安徽教育论文篇3

职业院校基础理论课教学是困扰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难题。一方面,艺术职业院校学生在知识性强、相对枯燥的内容学习方面,效率普遍较低。多数学生的兴趣点不易于调动,组织班级教学活动相对困难,往往难以有效地按教师的意愿开展。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偏理论化,缺少学生们易于感知的、熟悉的知识与兴奋点。以理论体系指导赏析的本科院校文艺理论课模式,以及据此理念编写的艺术概论教材,并不完全适用于艺术职业教育。这就迫使我们思考如何更为有效地传输学生所需的知识。在近年来的教学中,笔者试图充分利用安徽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的优势,创建具有地方艺术职业院校特色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

二、安徽文化艺术元素的系统渗入是解决困惑的有效途径

通过数年的艺术理论教学实践,笔者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融入鲜明的安徽文化元素,将安徽特色文化艺术的精华有机渗透到艺术理论教学中,尝试探索具有安徽艺术职业教育特色的艺术理论教学模式。这样做有其特殊意义:一是让学生全面了解安徽文化,特别是安徽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影视、文学、建筑等重要艺术门类方面的名家、名作、流派。掌握安徽地方文化常识,是每一个安徽文化艺术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学生将来走上文化岗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二是渗入的安徽文化元素尽量选取与学生所学专业关联度高、学生了解和熟悉的艺术家、艺术作品为范例,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起学生的成功期待,鼓励学生对成名成家的学长们“见贤思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专业兴趣。三是安徽文化底蕴是培养安徽文化特色人才的重要标志。笔者认为,艺术职业院校培养出的优秀人才有两大特征,一是实践技能过硬,二是特色文化内涵,只有两者兼具,才是真正能够适应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强省”建设需求的人才。

三、“感知―感动―感悟”安徽文化元素渗入教学做法初探

渗入安徽文化元素,从而打造一门独具安徽职业院校特色的艺术概论课程,需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法。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曾将其画竹的创作过程总结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这是对“体验、构思、表达”艺术创作过程的形象概括。笔者受此启发,笔者在近年来的教学中,针对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情绪化较强、对生动的形象更为感兴趣这一特点,因材施教,遵循从艺术感性到理性,从作品实践到理论的规律,对这个课题做了积极的探讨与尝试,遵循艺术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探索尝试“感知―感动―感悟”的层层渗入式教学模式。

首先从安徽艺术名家名作、安徽最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的直观感知开始,重在让学生充分感知安徽最具魅力的艺术形象。在最合适的章节内容中穿插多媒体课件,声、光、电、网并用,介绍安徽名家力作,渲染“中华气象、安徽风情”。例如:传统新安画派与安徽文房四宝(宣纸、宣笔、徽墨、歙砚)文化;安徽当代画坛部分代表名家画作(包括笔者学院历任名师和历届校友佳作);安徽民乐作品欣赏(包括笔者学院教师吴安明等安徽新民乐代表人物);闻名全国的安徽黄梅戏代表人物(编剧、作曲、演员―特别是校友中的马兰、黄新德等“五朵金花”、十朵梅花)及其代表作选段;以“东方芭蕾”花鼓灯为代表的安徽民间舞蹈选段等等。丰富多彩、门类齐全的安徽艺术名家精品展示,使学生对安徽艺术家、艺术作品有了初步的认知。

在领略安徽艺术的独特风采的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发掘艺术的情感内涵,使学生“感动”,也就是让学生因感知安徽艺术作品而“情动于中”,内心世界被作品蕴含着的深厚情感所打动。有些作品情感体现较外在,只需将作品投影播放给学生视、听,即可触发学生相应的情感反应,如:风景写生画、表现节日欢快氛围的部分安徽民乐和民间舞。而有些作品内涵更为深层,需有一定的文化阅历与生活经验方能产生正确的情感体验。如:安徽新创的舞剧《徽班》、黄梅戏《半个月亮》等,作品表现的内容复杂(剧情背景、人物身份及经历、恩怨情仇关系纠葛、内心情感冲突),形式上也高度综合,兼容舞蹈的表情性与戏剧的叙事性、徽域特色音乐的文化表现力之长。以职业院校在校生的人生体验与艺术经验尚不足以深入赏析和把握此类剧目的情感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课堂引领作用,对于作品的编创构思、剧情背景和人物关系、感情主题等做一些必要的交代与铺垫,引领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逐步理清剧情,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脉搏,进而引发同情与共鸣,如:《徽班》中徽班伶人对真情大义的守望,《半个月亮》中村姑对民族气节和家人挚爱的坚贞,都让我们看到了在民族危亡、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底层小人物身上体现出的中华儿女的情感品质,这种品质通过文化血脉世代相传,在21世纪的今天同样可贵。学生把握了作品的情感主题,对作品的赏析层次自然加深,从单纯看形象看热闹,逐步深入到领悟作品的内涵与本质。

相对其他艺术学二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主要任务是对各艺术门类创作、设计、表演的纷繁现象作整体性的观照,总结和探讨其规律,将其共性归纳、构建为完整的体系。无可讳言,这一学科定位决定了艺术概论课在强调艺术实践的高职院校中只能作为基础理论课存在。然而艺术概论课在影响艺术实践方面并非无所作为,其在影响、启发学生艺术实践上同样具有非常能动的作用―感悟。如果说“感知”的核心是艺术形象,“感动”的实质是情感内涵,那么“感悟”的关键在于审美感悟。实践证明,学生坚持不懈地通过直观感知和情感体验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活动,掌握一些艺术鉴赏常识和基本原理,是可以逐渐感悟到某些艺术创作动机、心得与感受的。艺术鉴赏活动的启发性效应,当随着学生对欣赏对象的熟悉、深入程度而放大增强。依据适当的知识点,结合学生易于感知、体认的安徽名家力作进行赏析,由于艺术家、作品表现的人物、情节、环境都是学生相对熟悉的,将更加有助于产生启发性效应,从中获得有益于实践的感悟。例如:在学生已感知、体验某个安徽文艺界新创作品的基础上,再有选择性地重点介绍编创团队成员情况,编创和表演人员的创作体会访谈,以及专家、社会各界对该作品的反响与评价等等。之后组织学生就此作品与教师、同学展开交流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触。对于不积极参与交流的学生,则以课后作业、考试安排影评赏析题等考核手段,鞭策其参与。这样的训练坚持下去,学生的作品评析与感悟能力也会潜移默化地增长,其创作动机越来越强,可供参照的实践经验也会越来越丰富,对其专业实践课程的学习,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与配合作用。

安徽教育论文篇4

“古城岩下/水蓝桥边/三竿白日/一个怀了无穷希望的伤心人/眼里放出悲壮的光芒/向船尾直射在他的儿子的面上/望到水、山、天合成一张大嘴/隐隐约约的把个帆影儿都吞没了/才慢慢的转回家去。”

倾心推动安徽教育与社会进步

1910年,陶行知改入南京汇文书院(后改并称金陵大学)文学院,四年后以成绩第一名毕业。他在大学本科论文中,即充分认识到“教育是建造共和最重要手续,舍教育则共和之险不可避,共和之国不可建,即建亦必归于失败”。为此,1915年秋,在取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政治硕士学位后,又投拜著名教育家杜威门下,专心研究教育。1917年,这位被哥伦比亚大学同学胡适推重为留美中国学界“不可多得人才”的陶行知,归国即全身投入到中国的教育改造和社会进步事业,对故乡安徽的教育和社会进步,尤其倾心而为,不辞劳苦。

1921年8月,陶行知赴安庆参加本省教育人士邀请的旅外皖籍学者暑期讲演会,为了改变安徽教育落后混乱的状况,他联合胡适、梅光迪、蔡晓舟等人,公开发表《根本改造安徽省教育会宣言》,力主用民主、合议、分权的委员制,取代武断官僚式的会长制,并参加省教育会筹备处。

1923年,陶行知作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主要发起者和主持人,在全国大力推行平民教育运动。他认为平民教育“就是将来普及教育的先声”、“平民教育的宗旨是要叫种种人受平民化。”以实现“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的目标。为此,他不仅在北平、南京动员胡适、姚文采、洪范五等同学、友人响应,还在自家中设立了一个以父亲字号命名的“笑山平民读书处”,安徽是他重点推广的地区之一。他鼓动安徽省教育厅江彤侯、安徽省公署江爱吾、安徽省第一监狱袁烈青等去试验推广;帮助芜湖成立了芜湖平民教育促进会,发展有二十多位干事,“专司推广平民读书处之责”。还在芜湖与徽州同乡共同草拟《徽州推行平民教育八条》,甚至亲自给省教育厅两位六十五岁的夫役讲了两堂平民教育的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23年10月,他组织成立了安庆平民教育促进会,向中等学校师生、公务警察、商人宣讲平民教育的宗旨和社会意义。当月28日,他还组织领导了著名的省会安庆17000多人参加的平民教育集会大游行。赠送《平民千字文》教本给旅沪不识字歙县同乡,以达到旅沪乡友“一年内无人不识字”的目标。

1923年9月,陶行知召集安徽旅宁同乡会、安徽旅宁同学会等同乡组织,发起成立了南京安徽公学,这是安徽民国教育史上的一件重大史事。他亲自出任校长,以旅宁安徽会馆为馆舍,选聘南京高师、金陵大学等皖籍高材生为老师,树立“科学的精神、美术的精神、大丈夫的精神”,贯彻“勤俭办学、用钱必当”“共事共学、民主建校”“后生可畏、师道可经”的办学方针,用“共学、共事、共修养”的办法,办“真正的教育”。此校历经艰辛困难,二十多年历史中,为安徽培育了一大批优良人才,成为今日南京六中这所江苏省级重点中学百年校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彪炳史册。

陶行知也是1920年代安徽女子教育的积极推动者,在他积极倡议下,于1922年设立屯溪隆阜安徽第四女子师范,成为徽州区域社会新女性的摇篮。

作为一位教育家,陶行知清楚了解民初以来安徽教育的落后状况,为此,他曾给歙县的知事写信,要为“数十万歙民请命”。1924年,他写信给安徽教育厅长卢绍刘,提出平民教育10条,劝卢绍刘要着眼于安徽教育进步:“还要做三千万人民之教育厅长,做平民教育厅长。”在他三十年起的普及教育的“小先生制”活动中,陶行知不仅介绍骨干教师指导安徽六个师范区的推广工作,还亲赴安庆演讲小先生制推行的社会意义。在1934年安庆省立安徽大学一次题为《关于普及教育问题》的演讲中,他声称放弃自己原来的“知行”名,改为“行知”。“我现在的名字叫陶行知,让我先来介绍自己,陶行知出生才三个月,可以代表我的思想的转变”,即转向“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育观。正是在他的不懈奔走之下,这一年安徽把小先生制列入全省普及教育计划,吸引了不少外省、县前来参观和研究小先生制推广经验。陶行知指导组织的旅淮新安小学及其开展的新安儿童旅行团等活动,也为安徽教育界增添了光彩。

曾经身受徽州十七年家乡教育的陶行知,到1940年代,已成为备受世界关注的中国著名教育家。这位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平民教育家和民主主义志士,被业师,闻名世界的教育大师杜威公开夸赞:“陶行知是我学生,但比我高过千倍。”至今,仍有多达八成的徽州人,把陶行知与胡适、戴震等看作是可以代表徽州文化形象的文化符号。

第六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1月9日由中国新闻周刊社、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在京召开。

论坛上首先是颁了2010年最具责任感的企业奖项,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海洋石油、中粮集团、中国中钢集团、中国南车集团、中国平安、联想集团、大众汽车集团、现代汽车和安利等十二家企业获得了2010年的最具责任感企业的奖项。

安徽教育论文篇5

主办单位:安徽教育学院;安徽省数学学会;安徽师大数学系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安徽省合肥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2-4123

国内刊号:34-1070/O1

邮发代号:26-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安徽教育论文篇6

确定并围绕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委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舆论宣传这两个方面,制定了6个整体性方案:教育宣传中心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学习调研阶段方案、宣传方案、调研蹲点调研方案、为民办实事方案和《安徽教育》宣传报道方案;建立了4项学习制度:中心领导小组学习制度、党支部集体学习制度、党小组学习制度、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学习制度。

正式召开了7次领导班子和支委会议;以领学主讲制组织了6次集体学习,普通党员集中学习达22学时。

二、深入调研和为民办实事

由中心主任作为责任人,围绕“教育宣传如何更好地为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奋力崛起服务”的主课题,以全省各市、县(区)为普遍调研对象,以六安市及所辖县区为蹲点调研对象,采取蹲点调研与专题调研、集中调研与分散调研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跟踪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广泛、深入、扎实地开展调研活动。向全省各市县区和调研、蹲点调研对象发放调查问卷325份,回收151份;集中调研17次,其中蹲点调研4次。

11月20日—22日赴松潘,深入到我省支教老师所在的每一所学校,采访慰问了所有支教老师,并集中召开了座谈会。

本着“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原则,充分发挥教育宣传中心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培育作用、激励作用、推动作用,确定并开展了为民办实事项目:单位为有关农村地区奋发向上的薄弱学校捐赠“爱心书屋”和职工捐资奖助品学兼优贫困学子,活动时间初步定为1年。第一批选择六安市裕安区华祖初中作为定点捐助对象,精选了语言工具书、中国古典名著、世界文学名著、新课程教与学辅导、科普佳作等各类图书700多册(套),价值15556.90元;15名党员、2名预备党员等38名全体职工个人捐款总计15600元;12月2日正式实施了捐赠活动。该项目待取得成功经验后再逐步适当在全省选点推开。

通过调研和为民办实事的实践,形成推进教育宣传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机制制度思路举措与调研报告。

三、精心组织解放思想大讨论

11月27日—12月4日,集中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取得了扎实成效。

其特点:一是较早启动,周密安排,在时间上保证大讨论的成效。其间召开领导小组会议2次,学习讨论2次,所有人员还都认真进行了自学、个别讨论和精心准备讨论发言稿。二是精心组织,突出主题,在内容上保证了大讨论的成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联系委厅及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紧扣“用敢为人先的精气神、创科学发展新业绩”的主题,围绕“转什么观念、破什么束缚、创什么机制、立什么举措、办什么实事”,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结合20*年工作和今后工作思路、工作安排,就教育科学发展、教育新闻宣传、教育期刊工作和切实转变转念、找准发展难题、理清发展思路等,认真思考,深刻剖析,建言献策。三是全面动员,全员参与,在人员上保证了大讨论的成效。整个讨论活动参与人员不仅是全体党员,而且还扩大到全体职工,尤其是中心和各部门有关负责人。四是对接媒介,搭建平台,在宣传上保证了大讨论的成效。实时浏览追踪人民网、中安在线、《安徽日报》以及安徽教育网、委厅《简报》、论坛等各种媒介,密切与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安徽教育网、委厅《简报》等方面的联系,加强安徽教育宣传网、《安徽教育》的相关工作,及时登载传达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第十指导检查组和委厅有关精神,做好信息报送与宣传报道工作。

大讨论涉及以下内容和课题:一是用科学的态度、历史的眼光、理性的思维探寻和剖析教育的过程、现象和问题,广开言路,深刻思考,深入讨论;二是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将教育宣传工作全面推进到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三是本着建言献策的目的,以开诚布公的态度,探究了对委厅进一步推进教育宣传事业发展和教育宣传中心建设的有关建议。

四、大力做好舆论宣传和信息工作

把舆论宣传和信息工作本身视作为教育宣传中心的学习实践,充分运用自身宣传媒体,对接中央、省以及委厅各种媒介,切实搞好委厅及本中心学习实践活动的舆论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

《安徽教育》开辟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栏,自11月号开始重点报道;安徽教育宣传网与委厅活动同步,开辟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栏,并在《教育要闻》、《特别报道》、《工作动态》等板块,分中央精神和中央大型主流媒体的有关宣传报道、省委精神和省大型主流媒体的有关宣传报道、委厅精神和安徽教育网的有关宣传报道等几方面,组织了100多篇宣传报道。

向委厅上报了20多份文件和宣传信息材料,6篇(次)被安徽教育网及其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委厅《简报》刊发。

《安徽教育》还将根据委厅的安排,有选择性地发表处级干部心得体会与交流讨论文章,并将组织编辑出版委厅(含委厅领导、各支部、有关处室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特辑。

五、一手抓学习实践,一手抓日常工作

安徽教育论文篇7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125-02

物流是21世纪中国发展最快的新兴行业之一,物流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逐渐凸显。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使得各行各业对物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物流人才的不足,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物流的重要因素,影响了物业业的快速发展。

高职高专是高等教育中一种新的类型,承载着教育体系中培育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高职高专教育已经为我国物流建设培养了大批物流人才,但物流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存在不能完全适应物流业发展的。因此,研究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安徽省高职高专物流专业发展现状及物流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一)现状

1、院校

截至2009年8月,我省56所高职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的已达51所。包括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徽商职业学院等。

2、专业设置

物流专业属于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财经领域的工商管理大类,院校大多是在工商管理系或经济管理系下设“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专业。大多专业学制为3年,属于文史类。如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在现代经济管理系下设“物流管理”专业。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其管理工程系下设与物流相关的两个专业“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其管理工程系下设“物流管理”专业。

(二)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社会认识不足,政府投入不够,法律法规不健全

高职高专物流专业的学生必须首先就职于物流基层岗位,积累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才有可能成为中高层物流人才。社会对高职高专评价普遍较低,认为只有成绩不够优秀上不了大学的“差生”才会进入高职高专学习,包括许多高职高专学生本人。社会对物流行业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层次,认为从事物流就是做运输、仓储、搬运、快递等技术含量低、工资待遇少、发展前景有限的工作。同时社会和各级政府没有给予职业教育足够的重视,在实际办学中,政府的教育政策和经费投入更偏向于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目前高等职业教育通常参考《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一部具有客观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高等职业教育法》。

2、物流专业建设不成熟,课程设置没有突出行业和地域特色

高职专业培养人才应主要是为地方经济服务,因而专业建设应结合当地物流发展特点和经济需要。物流在我国发展时间尚短,理论研究体系仍不成熟,所包含知识较宽泛,专业设置课程多且杂。很多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大多是简单模仿较成熟的工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工程管理、物资管理、交通运输管理等专业,没有突出行业特色,亦缺乏与实践要求的联接。职业院校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根据区域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明确的定位。

3、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现代物流教育起步较晚,师资匾乏严重制约了物流人才教育与培养的规模和质量。首先不少高职院校普遍缺少专业物流教师,大多是直接从交通运输、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电子商务等专业转行而来,不少教师边教边学,物流知识不系统、不全面、不扎实,缺乏必要的物流新知识、新理论的了解。其次大部分教师是从院校毕业后就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理论型教师,缺乏在物流企业实践的经验。最后,教师的年龄结构相对比较年轻,职称层次较低,缺乏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

4、教材混乱陈旧

物流是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理论研究体系尚不成熟,而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物流教材种类繁多,但高水平教材不多,大多只是对过去及国外教材的低水平的重复甚至抄袭。不少院校使用的物流教材也比较混乱,缺乏统一的理论支撑和教学体系,没有从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角度出发,大多是各个院校及授课教师凭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喜好来选择教材,存在着概念太多、系统性不强、脱离实践、滞后行业先进理念的情况,精品实践教材极度匮乏。

5、毕业生实操能力差,流失严重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中仍采用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无论是校内模拟实验室还是企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都存在着无法满足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有不少毕业生反应,他们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已经十分陈旧,在工作中根本用不上,大多数物流专业毕业生不具备一毕业即上岗且能迅速满足岗位职业需求的能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技能的比例低,实操能力差。再加上部分学生对待工作岗位缺乏责任心和实干精神,只是片面追求高薪高福利和优越的企业工作环境。因此很多企业干脆拒绝选择应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而宁愿选择学历更低的中职毕业生或者干脆对学历没有要求,只要具有实践经验即可。

物流专业毕业生毕业后转行情况较为严重。在对往届物流专业毕业生的跟踪统计中发现:由于对薪资待遇、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不满,毕业后1-2年转行做销售或其他服务行业比例大约占到毕业生比例的30%-40%左右,专业人才流失严重。

二、安徽省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解决对策

(一)政府应高度重视高职高专教育,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高职教育的宣传工作,使人们能认识到高职教育也是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人才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政府应逐步加大高职物流教育的资金投入,解决高职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不断增加高职物流教育必备的实验室和实训教学设施。同时,应给予高职院校的学习者更大力度的优惠政策,鼓励学生或在职者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或深造。尤其对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经济困难而成绩优异的学生,采取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减免学费等措施手段鼓励学生上高职。

(二)结合地方经济需求及“岗位群”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

现代物流业需要的是“宽口径、厚基础、综合性、应用性”的复合型操作应用人才。对于高职物流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其职业定位对应的不再是单一的就业岗位,而是一个岗位群。高职高专物流专业重在培养高素质、操作型的一线工作人员和初、中级管理人员。

(三)高素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师资建设直接关系到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建立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双师型”物流师资队伍是培养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特色。目前高职物流教育师资偏重理论缺乏实践,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应加强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一方面,学校可以鼓励并给与相应的政策支持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习,地方政府和企业则应为教师的企业实践创造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院校可通过聘请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提供业内最新技术、管理方式,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四)先进的精品教材建设

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是人才培养的载体。目前,不少院校使用的物流教材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大多是各院校及授课教师凭自己的教学经验来选择教材,精品教材极度匮乏。可以组织各高校以及物流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编写物流教学的基础教材,出版一些精品教材,也可根据需要引进一些国外优秀的教材课本,翻译试用一段时间后修改形成自己的教科书。

(五)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

大多院校仍以授课老师理论讲解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且大多高职院校更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实践应用,以老师“教”为主,不能吸引学生去深入学习知识,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很难满足企业对实践性人才的需求。物流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在物流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以学生“学”为主,通过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些方式来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拓展学生视野、扩大学习兴趣、加深实践体会、提高学习效果。

(六)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拓展校企合作新模式

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逐渐开始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来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不少院校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徽商职业学院等相继投资数百万建立了物流模拟实验室,安装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财贸学院等则非常重视校企合作,建立了若干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须依托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平等合作,优势互补,实行多方位、深层次的联系与合作,不断激活办学机制,这样才能逐步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沿着职业教育的方向健康、持续发展。行业或企业可以通过“企业配合”、“订单”培养、“校企联合”培养和“校企实体合作型”等参与模式,与院校建立平等、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关系,不断寻找和深化校企合作模式,使双方在利益上找到平衡,并保持长期、稳定、健康的合作关系。

三、展望

我国高职物流教育任重而道远,物流业又是安徽省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2009年11月17日,安徽省正式出台了《安徽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提出,2009年至2015年,将大力发展三大物流区域、构筑五大物流枢纽、建设五大特色物流中心、规划五个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力争使现代物流业成为我省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规划提出了2009年至2015年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的发展目标。

2011年2月安徽省出台的《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加快骨干示范职业院校、公共实训基地、职教园区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逐步深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兴办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双元化”办学模式,积极推行订单式教育。

安徽省高职物流教育必须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机制,建立起适应社会需要的、与行业联系紧密的、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物流高职教育体系,为安徽物流产业发展服务。

安徽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 :安徽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徽文化;特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231-03

基金项目:院级质量工程项目:《特色课程》(13Zlgc02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结构要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促进高校办出特色.要求各高校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面对如此全国性改革趋势,安徽的民办高校何以安身立命.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完美转型,培养技术应用型的人才,适应和满足安徽地方性人才需求.那就要切实分析安徽民办高校与国办高校的差异,根据市场需求,准确定位.找出各专业的亮点,以安徽三联学院艺术设计教育为例,进行说明.

1 当前安徽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弊端

当前全球经济文化的交融和碰撞、数字信息化技术的迅速普及,以及不断追求艺术设计地方文化特色化,都给我国传统艺术设计理念和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安徽民办高校同样如此.纵观我国安徽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状况,可以发现普遍存在以下弊端:

1.1 办学定位趋同化导致备受排挤

专业设置时,没有正确评估安徽民办民办高校所处的位置以及所要服务的对象,导致专业设置与国办高校没有区别,没有特色.学术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必然会面临较多的强有实力的竞争对手.国办高校不仅有国家雄厚资金的支持,还有质量较高生源,更有很多人是带着有色眼睛挑剔的审视民办高校,注定只能扮演一个饱受排挤的“小跟班”.

1.2 传统教学模式、单一的课程结构

国办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为主,把学生死死的困在课堂上,完全没有了自助发挥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削弱,就像人一样,总吃精细食物,胃就失去了研磨的能力.单一的程结构,基础课、专业课和理论课等课程之间衔接不够紧密,学生很难整体性融合所学.

1.3 “软硬件”设施增长的比例不协调

民办高校现阶段还停留在规模扩张的阶段,大家都是以国办高校的发展规模为目标,努力打造看起来“像”国办高校的民办高校,在意识形态里只是在外观的形式上寻求竞争,对于内涵的建设、质量的提升方面还没涉及.由于资金的不足,不仅硬件设施不够,软件方面教师的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教科学研究、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调整等多方面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这对创造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艺术课程来说,无法满足当前有效传承安徽文化特色的艺术设计教学实践课程的需要.基于如此短板,民办本科院校必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学生就业发展的需要,积极改革创新.

2 安徽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模式融合当地人文特色的必要性

2.1 社会市场需要

据了解,受教育环境、就业环境、思想理念等影响,我省的专业人才比较缺乏,高校毕业生工作适应能力差,用人单位缺口大却又招不到能够胜任岗位的人才,这一供需矛盾导致许多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缺口较大,技术类人员缺口在25%-40%之间;就业难,大部分学生属于专业不对口就业.安徽的地方产业都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但由于对其本土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很难将其浓厚抽象特色内涵具象化,产品的附加值大打折扣.延误了经济与文化的互动作用发挥.

2.2 学校发展的需要

今年10月26日,“新建本科转型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召开.山东交通学院院长鹿林教授在发言中介绍了“增强开发融合意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的思考和探索.安徽三联作为安徽省第一所被国家批准的民办高校,1997年投资兴办,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民办三联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的安徽三联学院.升本后,秉承“特色办学、错位发展;产教发展、服务地方”的办学思路,以及“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工程技术、管理岗位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想将服务与地方经济、文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必然深入了解并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应用性人才是地方应用性高校的核心任务!民办高校更是要抓紧时机,明确定位,每个专业找准特色、亮点,那么学校的特色必然就会脱颖而出.

2.3 安徽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不同地方的人文艺术和地方特色都是随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其人文艺术氛围都充分融合了当地传统艺术文化特征,而在艺术设计市场领域竞争日益激烈,民族特色和地方文化主义也成为艺术设计领域新的经济品牌和市场竞争点,为了更好地应对全球化艺术设计市场,艺术设计师们不仅要充分开阔其视野,掌握良好的艺术设计基本技能,更要有传承发扬其本地文化特色的魄力和雄心,使得其艺术设计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和创新力,从而更能迎合当前不断追求民族特色和地方文化的艺术设计领域,这不仅提高艺术设计领域市场竞争力,为地方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增长效益,还能够不断促进艺术设计行业的进步,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我国地方民族特色文化,因此安徽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教师就必须要以此为导向和目标,充分走在时代前沿,要在传承理解本地文化特性和艺术审美特点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对安徽当地文化传承、宣传和发扬创新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并同时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

3 安徽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融入徽文化特色的实践途径

3.1 艺术设计教育融入徽文化的措施

针对当前安徽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上存在的弊端,结合笔者所在高校教学经验,对艺术设计教学提出以下几点改革创新措施:

3.1.1 建立徽文化特色教学课程体系

介于课程之间衔接不够紧密的问题,笔者成立专业学术委员会的研究和对专家拜访以及在校生和已就业学生的调查,得出一个结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迷茫,即学习目标不明确,基本上都是不知道为什么学.徽文化课程一体化的设计会让学生明白四年毕业后,我要具备那些能力,达到怎样的水平,通过哪些课程最终累计达到既定目标.这些看起来和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相差无几,关键是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大纲,要精心设计课程之间的关联性.经学术委员会讨论,确定学生在四年内要完成的综合性项目,相关课程的每个教学大纲都是为这个项目服务,就相当于每个机械的配件,承担一个任务.徽文化的融入,不是简单的开设一门关于徽文化的课程.如风景写生课都是到徽州地区,针对各专业的学生不需要每天单纯的写生,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各专业的学生可以先收集徽元素,如徽州的建筑、砖雕、木雕、人文风俗等,对此材料的收集、挖掘会为下一阶段的徽派元素的提炼和徽文化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徽文化的学习贯穿每一个学习阶段,这样培养出来的设计师才是真正的了解徽文化并能熟练运用徽文化创造产品附加值的适应地方人需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3.1.2 加强认知学习,提高其教学实践创新性

介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还是沿用老的教学方法,把学生“捆”在教室,只能是纸上谈兵.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方面,合理开设艺术讲座,邀请安徽知名艺术设计教授、设计师等来校进行案例课题的实例教学,加强对市场调研课程、产品设计各个流程调研和实践.另一方面,根据不同阶段学习的需要,把课堂设在工厂和相关工作室,合作教学,使得学生熟悉掌握设计流程、工艺、材料、制作方法等等,如徽州的砖雕、木刻厂,阜阳的剪纸文化传播公司,安庆的黄梅戏剧团、徽州刺绣等,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基础专业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挖掘学生的艺术设计潜力,使得徽文化能与新时代艺术作品完美承接和融合.

3.1.3 完善艺术设计教学配备,加强艺术教师团队建设

民办高校资金来源有限,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合理优化其资源配备,融合社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例如可以将学校实践教学基地与工作室相结合,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艺术设计创意转化为作品,提高其独立工作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利用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其高校设计产业的发展.加强与相关行业企业合作,构建校外实践学习培训基地.这些措施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熟悉市场,还能够有效节约本校资源.在教师团队建设方面,要求教师首先要对徽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娴熟的提炼、运用能力.以教研室为单位,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明确确立教师发展目标,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和教学能力以及个人的教师艺术实践和创新能力.

3.2 安徽民办艺术教育融入徽文化的实践效果

安徽三联学院为了保证“特色办、学错位发展”的办学思路,艺术设计专业“徽文化特色设计教学”课程体系,将国家非遗文化剪纸艺术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剪纸艺术的学习,以点带面,引导学生不仅增加对徽文化内涵的了解,还提高了抽象内涵归纳、具象化语言的掌握.为以后综合性设计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安徽土特产品包装设计,作者根据与产品相关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提炼,寻找创作元素与文化关系,让徽元素成为设计创新点.装饰画作品,学生徽州建筑特征提炼,利用现代设计打散重构的手法,采用剪纸的表现形式,展示个人意向的多视点徽州梦中景象.服装设计则是利用“凤阳花鼓”和“徽州刺绣”的手法,将安徽地域特征和特色文化不着痕迹的自然流露.这只是部分案例,仅仅是为了说明艺术设计教育融入徽文化的实践教学是切实可行的.

4 结语

作为传承和发展当地艺术文化、培养优秀社会艺术设计人才的安徽民办高校来说,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本地艺术特色与现代文化良好承接、创新和实践的艺术设计教学新模式已经成为传统艺术设计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精准定位师生教学互动关系,营造良好的艺术交流教学环境,理解和发扬安徽当地艺术设计特色,实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实践型教学,并充分结合教学的自我反馈和评估,逐步刺激培养学生艺术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当前安徽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并完成的重要课题,要想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广大师生必须要共同配合,努力摸索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璞.艺术设计专业实践工作室教学模式在民办高校教学体系中的探索与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4):43.

(2)马欢,夏平.浅谈民办高校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性[J].东方教育,2013(10):25.

(3)宗彦.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13(11):77-78.

(4)魏军.基于建构主义的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分析[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4(11):224.

安徽教育论文篇9

政治学院历史文化研究所曹天生教授第一次提出“宣纸商帮”的概念:宣纸商帮,是旧时以泾县小岭曹氏为代表,全县和周边地区先后从事宣纸行业生产和销售的人们以家族、同业为纽带,以保密互助为宗旨,为在宣纸产地结成生产组织和在外地销售宣纸而结成一定联系的的商人群体。他介绍了历代宣纸生产的规模和产量,指出宣纸商帮与其他商帮相比的特点在于:宣纸商帮是以泾县小岭曹氏为代表的商帮;宣纸商帮以家族和同业为纽带,以保密互助为宗旨;宣纸商帮有其生产和销售组织;宣纸商帮的运销方式多样;宣纸商帮的经营范围广泛。曹教授认为,包括纸业商人在内的泾县商人是徽商的组成部分,是徽州商帮的一个子帮,是一个行业帮。

2.徽商与明清徽州教育经济的变迁研究。

政治学院的张晓婧讲师通过考察明清时期徽商的经济活动以及所引发的传统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变化,揭示地域性商业经济的发展对传统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及经济和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她介绍了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在运用历史学方法的基础上,综合采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哲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大量的史料揭示徽州商业资本的形成及其特点,从多角度对徽商与徽州教育的发展进行经济透视,介绍明清徽州商业教育的概况,分析徽商与徽州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弘扬徽商精神 发展安徽经济

1.徽商的诚信文化研究。

经济与金融学院李加明副教授将徽商诚信文化与营造我国保险业良性发展环境相联系,力图寻求解决我国保险业诚信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思路。他分析了徽商“诚信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其在现代商业道德体系中的传承与发扬,进而从最大诚信原则探析目前我国保险行业诚信缺失的问题,提出古为今用――诚信造就保险业良性发展,将徽商长久经营中所形成的特有的诚信文化融入到现代保险业的经营活动中,解决保险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努力营造出一个能够实现保险业良性发展的市场环境。

商务学院的王平讲师将徽商诚信文化与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相联系,分析了徽商的产生、发展,认为徽商诚信文化的本质可以概括为经营诚信和为人诚信两个方面,深入挖掘徽商诚信文化形成机理,认为儒家思想的影响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两大环境力量的推动,促使徽州人社会观念的改变和法律契约意识的形成,并在内部采用严密的组织形式,从而进一步稳定了徽商诚信文化的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了徽商诚信文化的良性循环和发展。他分析了徽商诚信文化的形成发展对徽商的积极作用,分析徽商诚信文化对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的启发性意见,提出了推动我国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2.徽商精神研究。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的刘纪荣博士从徽商文化创新与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角度研究徽商精神及其现代命运。他介绍了选题旨趣、意义以及“徽商”、“徽商文化”的界定及现有研究概述。他认为儒商精神对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是规范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思想基础;是经济领域和平发展的主要支柱;是中华民族振兴经济的原动力;是共同富裕价值观念形成的积极因素。最后,他希望今后相关的学术研究应和企业联姻,提高产学研结合的程度,使徽商研究的文化成果既能成为当代企业家的精神财富,又能为区域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和智力支持。

3.徽商地位变迁成因及对现代徽商的启示。

信息工程学院的彭现美副教授分析了徽商的产生、发展以及徽商的衰败原因。他认为,从当前兴起的浙商、粤商来看,一个地域性商帮的兴衰与其所植根的本土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当代徽商的兴盛也与安徽经济发展的状况密不可分,可以说,安徽崛起需要徽商重振,徽商重振也要依托于安徽的崛起。他指出徽商的商业道德、徽商的成功经验、徽商衰败的教训等徽商的变迁史对现代有重要启示。最后,他提出:应重建现代徽商昔日辉煌:徽商精神的复兴是徽商崛起的关键性内部因素;抓住促进徽商奋力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重振徽商需要充分发挥内因和外因作用。

4.明清徽商的信用体系及启示。

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陈艳君助理研究员探讨了明清徽商完善的信用体系的构成,并得出对构建安徽省当代企业信用体系的有益启示。她从徽商的商人信用、徽商的职业信用、徽商的经营信用三个方面介绍了明清徽商完善的信用体系,分析了徽商的信用体系深受儒家思想的潜移默化影响及徽商自身良好文化素养的影响,提高了徽商的市场竞争力,树立了良好的儒商形象。她分析了安徽省企业信用缺失的表现、危害及其缺失的原因。最后提出明清徽商信用体系的现代启示:徽商贾儒结合的模式昭示着我们应该重视企业家的素质对企业信用的影响;继承徽商的职业教育传统,重视企业文化对企业信用的影响;发扬徽商的和谐理念,建构良好的经济秩序。

.徽商理财之道对安徽省民营企业发展的启示。

会计学院的张敏讲师总结了徽商历史兴衰的经验教训,发掘了徽商理财智慧之道的内涵:一是独具特色的理财文化内涵;二是运筹帷幄的经营管理策略。她将现代安徽民营企业与历史徽商在外部治理环境、财务管理观念、价值取向、经营行业、社会贡献、发展前景等六个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安徽省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及反映在财务管理上急需解决的问题。最后,她提出借鉴徽商理财之道的智慧和经验,从当务之急和长远战略两方面完善安徽省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三、打造新徽商 再创新辉煌

1.安徽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管理瓶颈。

卫教授分析了安徽企业在适应以速度为竞争优势主要来源的战略变革和管理转型时期的不适应性,最为集中地体现在创业精神的缺失和企业文化建设滞后两个层面。一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安徽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不足,积极进取态度较弱,进攻性扩张行为较少,尤其是创新精神不足;另一方面,明清时代负有盛名的徽商精神在新时代如何注入新鲜的管理基因没有加以深层次的研究,新徽商如何适应后工业经济时代的要求也没有加以深入研究,至于蚌埠作为典型工业城市深受淮河流域“背带文化”、“码头文化”的影响,凤阳小岗村作为农村经济改革的发源地,其创业精神和文化变革的任务尤为突出,皖北地区企业间竞争不规范和企业内缺少团队合作精神较为普遍。基于上述背景,卫教授从创业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安徽创业型经济发展的两大出路:一是正确认识创业精神的实质,积极倡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体系,努力营造创业型社会;二是探索新徽商精神和淮河流域文化变革的模式,变线性思维为非线性思维,变求稳心态为求变心态,变个体英雄善战为团队合作进取。

2.徽商流通产业规划研究。

商务学院的陈永平博士主要从广义的角度对安徽省商业流通产业进行规划研究,以促进安徽流通产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他分析了目前我国流通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与国内外先进的商业流通业相比,安徽商业流通业存在的差距;从产业关联度、国家经济安全、经济增长贡献率、就业贡献率四个方面分析了流通产业的战略性地位。最后他提出了加强徽商流通产业规划的主要措施:科学规划与政策引导;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商业流通业态;建立加快推进流通产业现代化的人才支撑体系;努力营造推进流通产业现代化的良好市场环境;大力提升安徽商业流通产业信息化水平;努力提高安徽商业流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安徽商业流通业的国际合作。

3.新徽商的发展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

安徽教育论文篇10

关键词 安徽;中等技术学校;中等技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安徽职业教育发展史研究”(RWSK1403)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石开玉(1972.03—),男,汉族,安徽芜湖人,硕士,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指依托中等技工、技术学校(简称中技)来专门培养技术工人的职业教育,它与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职业高中(简称职高)共同构成中等职业教育,是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安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概述

安徽省中等技工学校是建国后50年代初在原技术训练班的基础上创办起来的。1954年,省劳动局、交通厅在合肥联合开办一个驾驶员训练班,前后共办了5期,每期200人左右,以招收复员军人为主,培训半年至一年时间,毕业后由交通厅负责分配工作,这是安徽第一所技工性质的学校,也是安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开始。以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合肥、淮南等地陆续办起几所技工学校。1958年,技工学校猛增至76所,学生1万多人。1962年调整时,被压缩到11所,在校学生不足千人。1964年以后,半工半读性质的技工学校40多所[1],“文革”中又几乎全部被撤销。“文革”后,安徽中等技术职业教育得以恢复。近年来,安徽在加强办学条件、健全规章制度等举措下,中等技术职业教育步入快速、健康发展道路,在质量提高的同时,规模增大、数量增多,仅2007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就有654所,招生37.6万人,在校生90.8万人。[2]

2 安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学制与管理体制

2.1 培养目标

国家劳动总局在1979年制定的《技工学校工作条例》中规定,技工学校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本工种、专业的技术操作技能,能完成本工种中等复杂程度的作业;能够掌握本工种、专业所需要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本工种、专业所需要的文化知识,并且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文化水平。

2.2 学制

安徽技工学校招收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未婚青年。初中毕业生学习年限为三年;高中毕业生学习年限为二年。

2.3 管理体制

1964年以前,对技工学校的管理由劳动部门负责,教育部门协助。1964年4月,国务院通知将技工学校的综合管理工作由劳动部门划归教育部门主管,劳动部门协助。197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技工学校的综合管理工作再次移交给劳动部门,安徽于同年8月完成移交,省劳动局成立技工培训处,负责技工学校的管理工作。近年来,安徽各类技工学校由安徽省教育厅统一管理。

3 安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

3.1 课程、教学

技工学校的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国家各主管业务部门负责制订,学校执行时不得任意变动。技工学校的课程分四大类:(1)政治课类;(2)文化课类,一般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体育6门;(3)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类;(4)实习课(包括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类。在时间分配上,要根据培养操作工人这一特点,执行以实习教学为主的原则,生产实习课在总授课时数中所占的比例不得少于50%。

3.2 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在技工学校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此,教育部曾下文明确指出:“生产实习教学是技工学校的一门主课,技工学校必须抓紧进行生产实习教学,才能使学生加深对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本专业所必须具备的操作技能、技巧,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成为合格的中级技术工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3]

生产实习课一般以班为单位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练习应结合生产进行,并且定期轮换学生的工作岗位和实习作业。

技工学校应具备生产实习的场地、厂房、实验室以及相应的设备,应有原材料供应及产品销售的保证。对于不便于建立实习工场的专业,除加强实验和模拟教学外,要和相关的公司加强联系,组织学生进公司实习。

生产实习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学期考核、学年考核和毕业考核等几种。生产实习教学时间,以不少于总课时的50%为原则。

4 安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

4.1 统一招生办法

1964年以前,技工学校的招生由学校负责组织。具体办法是,学校制订招生计划,报请主管部门审批后,学校即按计划要求和规定在指定的地区、范围内招生。制卷、考试、体检、政审、录取均由学校组织进行,初选合格后报主管部门审批。

1964年,技工学校交教育部门综合管理后,招生改为全省统一进行。严格制卷、考试、体检、政审及录取的手续。

“文革”中,技工学校招生取消了考试,改为“群众推荐、领导审批、学校复审”的办法,并以招收本系统、本部门职工子女为主,不足名额再向社会招生。

1978年技工学校交劳动部门综合管理,招生即由劳动部门负责。1978年到1983年,技工学校的招生由各行署、市劳动局组织,各行署、市劳动局根据省下达的招生计划和其它有关规定,制定具体要求并负责招生工作的具体实施。1984年,技工学校实行全省统一招生制度,由国家劳动人事部统一命题,省技工学校招生办公室统一制卷,各行署、市技工学校招生办公室负责组织报名、考试、评卷、政审、体检和录取。

近年来,由安徽省教育厅统一管理各类技工学校,招生也实行全省统一招生制度,由教育厅具体实施,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4.2 内部招生

为了调动办学单位和办学部门的积极性,每年招生时留有一定比例的内部招生指标给这些单位。内部招生条件除文化课成绩要求较低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内部招生指标只照顾办学单位和部门的职工子女。

5 结束语

安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开始于建国后初期,在至今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短、平、快式地培养了大批实用型技能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为安徽乃至全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世杰.安徽省教育大事记[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512-524.

安徽教育论文篇11

关键词:创新人才;区域差异;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8009402

1 引言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多元化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都要求我们对掌握或控制知识和技术的生产、流动、扩散、应用的创新人才培养进行理念及推进方式等诸多层面的改革创新。就区域视角而言,创新人才的集聚会改变区域间知识、技术、人力的空间分布,推进创新活动的社会化方式协作,提升经济要素、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创新风险,加快创新速度,提高创新绩效。安徽省作为毗邻长三角的中部区域省份,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皖江城市带是中部六大城市群增长极之一,成为全国重点发展区域,研究创新人才的培养,以新的多元化方式推进中部区域创新人才的集聚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近年来,安徽省着眼“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提出在2015年之前实现人才资源总量年均增长6.5%,主要劳动力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5%,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3%,人才贡献率达到32%等具体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方面启动了“115”产业创新团队培养工程、企业家培养工程、教育名师培养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等。同时,为保证创新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实施了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人才创业扶持政策和科研人员研究创新政策等。这些工程和政策的综合启动和实施,取得了以下显著成效:

(1)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直至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安徽省每十万人拥有受教育程度人口总数达到83940人,其中大专以上水平达到6733人,高中水平达到10840人,初中水平达到38604人,小学水平达到27763人。

(2)创新人才队伍逐渐扩大。在1995-2011年的十六年间,安徽省的研究生人数逐年增长,无论从在学人数、招生数还是毕业生数来看,增长幅度都达到10倍以上。截至2011年,科技人员达到27万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水平达到11万人,科技研发单位数达到12241个,其中科技研发人员达到12万人。

(3)创新成果显著。安徽省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的申请受理量及申请授权量逐年增多,申请受理量2011年比2000年增加了25倍多,申请授权量也增加21倍。

(4)产学研的合作不断向纵深拓展。安徽省精心打造产学研合作和引技、引智、引资综合平台,吸引企业和高校院所参与,多次联合并支持全省各市举办综合或专业产学研对接会。“十一五”期间,全省技术市场累计签订技术合同25826项,合同成交总额达159.2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45倍。

(5)创新人才基地建设成效显效。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已集聚18家科技型企业和科研单位入驻。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蚌埠基地已有11家上海科技型企业入驻;中科大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和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已被批准为部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中国科协在合肥设立了全国第四个海外引智基地。截至2011年2月15日,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共有部级创新企业4家,试点企业2家,87家被认定为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49家被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评为部级高新技术企业。

(6)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已初步形成。目前,安徽省100个“115”产业创新团队全部实现动态管理,吸引6000多名优秀人才参与创新项目研发,取得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200多项。各地相继采取类似的“项目+人才团队”模式,推进领军人才培养,初步形成全省多层次领军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引领产业发展的态势逐步凸显。

2 安徽省创新人才培养与江浙发达地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不可否认,因多种因素和原因的综合影响,安徽省作为中部省份,在教育经费投入、受教育程度、R&D经费支出和专利申请数量等重要要求指标方面与江浙发达地区间还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也正是这种区域差异凸显了中部创新人才培养的不足,同时也指引了进一步推进的方向:

(1)教育经费投入。单一省属区域的教育经费投入往往代表其教育水平和人才的成长环境,反映了该区域创新人才的聚集程度。从2008年到2011年的四年间,安徽省教育支出的发展轨迹与江浙二省基本相同,但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例却有明显的差距。

(2)受教育程度。单一区域受教育程度越高,培养出创新人才的几率越大,创新人才数量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例关系。因浙江省与安徽省和江苏省的统计口径不一致,将其剔除,仅就安徽省与浙江省在每十万人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总量上来看,差别不大,但高中以上受教育人口安徽省明显低于江苏省,每十万人拥有的高中和中专受教育人口低于江苏省5310人,每十万人拥有的大专及以上受教育人口低于江苏省4087人。

数据来源:《安徽统计年鉴》(2011、2012);《江苏统计年鉴》(2012);《浙江统计年鉴》(2012)。

数据来源:《安徽统计年鉴》(2012);《江苏统计年鉴》(2012)。

(3)R&D经费支出。R&D经费的支出指标往往代表单一区域对科研发展和科技创新,以及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程度。江苏省和浙江省的R&D经费支出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江浙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为江浙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巨大的支撑力量。安徽省的R&D经费支出从2009年到2011年期间,一直处于上涨趋势,但涨幅不大。与江浙二省对比来看,江浙两省的R&D经费支出都远远高于安徽省的R&D经费支出,尤其是江苏省,不仅基数大,而且增长的速度也很快。

数据来源:《安徽统计年鉴》(2012);《江苏统计年鉴》(2012);《浙江统计年鉴》(2012)。

(4)专利申请数量。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的申请受理和授权量在一定程度上与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能力成正比例关系。2011年安徽省的申请受理量为48556项,申请授权量为32681项,与历年相比,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江浙二省相比,差距悬殊,无论是江浙地区申请受理量,还是授权量都高出安徽省许多倍,江苏省外观设计申请受理和授权量近乎安徽省的10倍。

数据来源:《安徽统计年鉴》(2012);《江苏统计年鉴》(2012);《浙江统计年鉴》(2012)。

3 我国中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进方式的选择

3.1 借鉴发达国家人才培养经验,增强教育投入,不断探索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教育大省,安徽省的教育经费投入明显低于江浙等沿海发达地区,因而,在国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的过程中,安徽省不仅要在现实背景下合理有效地使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金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使用效能,还要进一步增强教育的投入,借鉴发达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经验,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美国的跨世纪创造性人才“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培养计划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2 完善市场导向的研发投入、促进跨区域研发联盟,提升研发成效

人才的智力就业不足,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科技活动经费短缺的掣肘。这一点对于重视个人价值体现的科技研发人才容易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而推进的方式途径是:第一,加大围绕安徽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和企业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新产品的开发研究的支出。第二,支持高等学校、大型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将教育和培训的重点放在主导产业急需的人才与高新技术短缺的人才方面。第三,加强以重大科研项目、科研课题、先进科学技术开发应用等为纽带的高层次人才合作。同时,完善市场导向的研发投入,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迅速改进人才培养环节,优化培养目标。鼓励用人单位采取智力外包、智力兼职、人才租赁等形式,促进跨区域研发联盟,提升研发成效。

3.3 利用区位优势和互补性机制增加培训和教育机会,构建多元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作为中部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同时与其他发达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经济的互补性,所以,安徽省应在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加强与发达区域的合作,促进创新人才培训与交流,特别是增加培训和教育机会。重视青年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高校科学研究项目、青年人才基金项目支持力度,鼓励青年教师到发达区域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进修、合作研究。以多种激励政策形成与发达区域人才资源的集聚和共享,逐步引导并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3.4 推进跨区域产学研合作、加强“官产学研合作”,育聚创新人才

产学研合作只有大学、企业和研究机构三方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赖于政府的参与、政府的制度规制和政策调节,只有这样,才可能建立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实现产学研合作效能的最大化。有不少学者提出“官产学研合作”的概念,“官”即指各级政府为产学研结合提供许多政策支持和激励,为创新人才在中部区域的育聚做好保障工作。

3.5 创新激励机制,优化创新人才结构

面对中部区域存在的高学历、高级别的创新人才不足、行业分配不合理等较有代表性的创新人才结构方面的问题。解决的主要途径是建立个人胜任力管理、个人业绩合同管理、项目成果效益提成奖励三方面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综合绩效管理体系,有效实施从创新人才能力成长到业绩推动,再到绩效改善的全面创新人才的绩效管理体系,以实现中部区域扩大创新人才总量、盘活创新人才存量,同时达到优化创新人才结构和提高创新人才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安徽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安徽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合肥: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0.

[2]吴松强.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综述及理论阐释[J].现代教育管理,2010,(4).

安徽教育论文篇12

笔者以为,安徽地区的学校在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结合其深厚的徽文化底蕴,把本地丰富多彩的地方艺术形式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本文仅从音乐艺术教育的角度加以分析,以求抛砖引玉,求得大家商榷与指点。

一、源远流长的“徽风皖韵”

(一)“徽风皖韵”是一种文化

安徽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安徽思想文化活跃,流派纷呈;艺术灿烂,绚丽多姿;文化遗产丰富,底蕴深厚,孕育了与敦煌学、藏学比肩而立,绚丽精深的徽学。因此,“徽风皖韵”中蕴藏了无数珍贵的文化宝藏,需要我们去挖掘、整理和传承。

(二)“徽风皖韵”中的音乐文化

1.安徽音乐—唱一首原汁原味地方民歌。安徽民间音乐植根于人民,表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质朴天然。

安徽民间音乐有声乐和器乐两大门类,其中民歌是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民歌特点多样化:江南色彩区风格抒情优美,欢快活泼;皖西色彩区风格高亢燎亮;淮北色彩区,风格朴实粗犷;江淮色彩区混合色彩风格;皖东色彩区风格风趣幽默等。

2.安徽舞蹈—跳一曲“东方芭蕾”花鼓灯。安徽民间舞蹈风格特色大致可分为五个不同色彩区:淮北及淮河两岸的舞蹈风格粗犷炽热;皖西山区舞蹈风格明快;安庆及长江两岸舞蹈风格秀丽文静;江南地区舞蹈风格古老刚健;皖东南地区舞蹈风格柔美。

代表性的安徽民间舞蹈有花鼓灯、滩舞、巫舞、龙舞、狮舞等。花鼓灯在全省流行区域最广、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在汉民族舞蹈中占有重要地位。

3.安徽曲艺—听一段“土掉渣”的安徽大鼓。安徽大鼓是遍及全省的大曲种。淮北地区流行的曲种有太和清音、毫州清音、四句推子、颖河溜等。江淮之间流行着白曲;六安地区有四弦书;马鞍山、芜湖等地则有梨簧调等。

4.安徽戏曲—演一出韵味十足的黄梅戏。黄梅戏是安徽省地方戏曲的代表剧种。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富、优美、动听,唱腔如行云流水,委婉清新、细腻动人,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人民群众的喜爱。《天仙配》、《女骑马》等优秀作品,无疑是艺术宝库中的精品。

安徽省境内的各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艺术表演形式,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和古典美学的教育、熏陶和培养,让年轻人重新认识民族传统艺术的美,为把安徽建设成为文化强省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徽风皖韵”是安徽省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丰富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内容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各民族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无疑可极大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因此,将各地区的民间音乐、戏曲、曲艺等不同程度地纳人学生学习的范畴,既能丰富艺术教育的内容,又能使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对地方音乐文化产生兴趣。

(二)打破了原有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单纯的课堂讲授难免会让学生感觉枯燥,而如果把课堂移到学校之外,让学生亲临其境,活生生地接触、感受到种种艺术形式,无疑会给学生带来更为强烈的视觉、听觉的冲击,以及更为直观、感性的了解。“生活现场即课堂”,这就是亲身感受当地的艺术形式的另外一种教学模式。由此,再加上教师结合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学生学习效果必然呈现多元化,使学生再听课时感到更具体、更直观、更有兴趣、记忆得更加深刻。

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进校讲座以及邀请民间老艺人、民间演出团体进校为学生表演等形式,可以使得教学手段更加灵活,教学模式更加多样,艺术教育的效果自然也就显现出来。

三、学校艺术教育是传承“徽风皖韵”的载体

(一)有利于促进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艺术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而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了各一一徽文化的传承来说,艺术教育更是具有不可脱卸的责任。不仅如此,艺术教育还能增进学生对相关地域文化的了解。对于本地学生来说,学习家乡的本土音乐,会使他们更了解和热爱家乡。艺术教育不仅要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更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走进这些传统艺术形式,深刻发掘作品的文化内涵,从而树立起忧患意识和保护意识,能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有利于在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弘扬民族文化

“徽风皖韵”作为安徽省的本土艺术资源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在学校艺术教育中强调对本土艺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本质上应该是对当今全球化进程以及多元文化教育背景的一种回应。

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在于“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据笔者对好几所学校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学生对本民族、本地区艺术形式了解不多或不了解;89. 2%的学生对本民族的舞蹈或其他艺术形式会一点或一点不会;甚至有近20%的学生认为这些艺术已经过时了或虽然很美,但不够吸引自己。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民族审美主体意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因此,在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今天,学校艺术教育课程强调对本土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但能够很好地弥补学生民族审美主体意识的“缺失”,更能强化我们民族艺术文化的主体意识,无疑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四、传承“徽风皖韵”的实施构想

(一)统一认识,加大投入

各级领导要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艺术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出路。如此才会不断提高教育经费的投人,加大艺术教育经费比例,进一步加快艺术教育的发展水平,保证艺术教育的顺利、有效进行。

(二)因地制宜,取长补短

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充分挖掘其艺术内涵来丰富艺术教育的内容。学校应积极寻求政府支持,与地方部门配合,并和地方文化局、歌舞团、群众艺术馆等相关单位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可以在学校艺术节期间或重要节假日时,邀请当地民间艺术团体到校内进行演出等,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地方艺术形式。这样以来,学生在风格特征、韵味特点上不断地学习熏陶、模仿,会逐步形成这些民间音乐演唱、演奏的良性循环。既能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又对民族音乐的文化传承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培训师资,广邀名师

当前各学校的艺术教育师资,主要由各学校音乐教师任教。这就必然存在一些需要面对的问题:一,如何针对非音乐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音乐教育;二,专业性较强的音乐学科教师,如何在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丰富相关领域的学习,提高教好公共艺术课的能力;三,是否可以培养一些在职的有艺术专长的非艺术学科的教师兼任;四,如何针对艺术教育师资进行师资培训,即为艺术教师的发展创造“走出去”的机会,拓宽其视野,从而不断提高本校艺术师资队伍水平。

此外,可以采取专兼结合,面向社会灵活聘任艺术教育师资的方式,广邀名师,即“请进来”的办法。比如:聘请一些专家、学者做短期讲学、示范课观摩等;聘请民间艺人担任艺术指导教师等,这些都有利于本校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四)学生组团,自编自演

学校学生社团是以高校的专业性、学术性为背景,依据学生共同的生活理念、业余爱好、专业兴趣、学术观点或其他方面的共同追求而自发结成的学生组织。学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安徽教育论文篇13

笔者以为,安徽地区的学校在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结合其深厚的徽文化底蕴,把本地丰富多彩的地方艺术形式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本文仅从音乐艺术教育的角度加以分析,以求抛砖引玉,求得大家商榷与指点。

一、源远流长的“徽风皖韵”

(一)“徽风皖韵”是一种文化

安徽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安徽思想文化活跃,流派纷呈;艺术灿烂,绚丽多姿;文化遗产丰富,底蕴深厚,孕育了与敦煌学、藏学比肩而立,绚丽精深的徽学。wWW.133229.Com因此,“徽风皖韵”中蕴藏了无数珍贵的文化宝藏,需要我们去挖掘、整理和传承。

(二)“徽风皖韵”中的音乐文化

1.安徽音乐—唱一首原汁原味地方民歌。安徽民间音乐植根于人民,表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质朴天然。

安徽民间音乐有声乐和器乐两大门类,其中民歌是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民歌特点多样化:江南色彩区风格抒情优美,欢快活泼;皖西色彩区风格高亢燎亮;淮北色彩区,风格朴实粗犷;江淮色彩区混合色彩风格;皖东色彩区风格风趣幽默等。

2.安徽舞蹈—跳一曲“东方芭蕾”花鼓灯。安徽民间舞蹈风格特色大致可分为五个不同色彩区:淮北及淮河两岸的舞蹈风格粗犷炽热;皖西山区舞蹈风格明快;安庆及长江两岸舞蹈风格秀丽文静;江南地区舞蹈风格古老刚健;皖东南地区舞蹈风格柔美。代表性的安徽民间舞蹈有花鼓灯、滩舞、巫舞、龙舞、狮舞等。花鼓灯在全省流行区域最广、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在汉民族舞蹈中占有重要地位。

3.安徽曲艺—听一段“土掉渣”的安徽大鼓。安徽大鼓是遍及全省的大曲种。淮北地区流行的曲种有太和清音、毫州清音、四句推子、颖河溜等。江淮之间流行着白曲;六安地区有四弦书;马鞍山、芜湖等地则有梨簧调等。

4.安徽戏曲—演一出韵味十足的黄梅戏。黄梅戏是安徽省地方戏曲的代表剧种。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富、优美、动听,唱腔如行云流水,委婉清新、细腻动人,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人民群众的喜爱。《天仙配》、《女骑马》等优秀作品,无疑是艺术宝库中的精品。

安徽省境内的各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艺术表演形式,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和古典美学的教育、熏陶和培养,让年轻人重新认识民族传统艺术的美,为把安徽建设成为文化强省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徽风皖韵”是安徽省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丰富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内容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各民族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无疑可极大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因此,将各地区的民间音乐、戏曲、曲艺等不同程度地纳人学生学习的范畴,既能丰富艺术教育的内容,又能使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对地方音乐文化产生兴趣。

(二)打破了原有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单纯的课堂讲授难免会让学生感觉枯燥,而如果把课堂移到学校之外,让学生亲临其境,活生生地接触、感受到种种艺术形式,无疑会给学生带来更为强烈的视觉、听觉的冲击,以及更为直观、感性的了解。“生活现场即课堂”,这就是亲身感受当地的艺术形式的另外一种教学模式。由此,再加上教师结合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学生学习效果必然呈现多元化,使学生再听课时感到更具体、更直观、更有兴趣、记忆得更加深刻。

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进校讲座以及邀请民间老艺人、民间演出团体进校为学生表演等形式,可以使得教学手段更加灵活,教学模式更加多样,艺术教育的效果自然也就显现出来。

三、学校艺术教育是传承“徽风皖韵”的载体

(一)有利于促进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艺术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而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了各一一徽文化的传承来说,艺术教育更是具有不可脱卸的责任。不仅如此,艺术教育还能增进学生对相关地域文化的了解。对于本地学生来说,学习家乡的本土音乐,会使他们更了解和热爱家乡。艺术教育不仅要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更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走进这些传统艺术形式,深刻发掘作品的文化内涵,从而树立起忧患意识和保护意识,能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有利于在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弘扬民族文化

“徽风皖韵”作为安徽省的本土艺术资源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在学校艺术教育中强调对本土艺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本质上应该是对当今全球化进程以及多元文化教育背景的一种回应。

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在于“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据笔者对好几所学校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学生对本民族、本地区艺术形式了解不多或不了解;89.2%的学生对本民族的舞蹈或其他艺术形式会一点或一点不会;甚至有近20%的学生认为这些艺术已经过时了或虽然很美,但不够吸引自己。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民族审美主体意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因此,在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今天,学校艺术教育课程强调对本土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但能够很好地弥补学生民族审美主体意识的“缺失”,更能强化我们民族艺术文化的主体意识,无疑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四、传承“徽风皖韵”的实施构想

(一)统一认识,加大投入

各级领导要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艺术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出路。如此才会不断提高教育经费的投人,加大艺术教育经费比例,进一步加快艺术教育的发展水平,保证艺术教育的顺利、有效进行。

(二)因地制宜,取长补短

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充分挖掘其艺术内涵来丰富艺术教育的内容。学校应积极寻求政府支持,与地方部门配合,并和地方文化局、歌舞团、群众艺术馆等相关单位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可以在学校艺术节期间或重要节假日时,邀请当地民间艺术团体到校内进行演出等,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地方艺术形式。这样以来,学生在风格特征、韵味特点上不断地学习熏陶、模仿,会逐步形成这些民间音乐演唱、演奏的良性循环。既能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又对民族音乐的文化传承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培训师资,广邀名师

当前各学校的艺术教育师资,主要由各学校音乐教师任教。这就必然存在一些需要面对的问题:一,如何针对非音乐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音乐教育;二,专业性较强的音乐学科教师,如何在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丰富相关领域的学习,提高教好公共艺术课的能力;三,是否可以培养一些在职的有艺术专长的非艺术学科的教师兼任;四,如何针对艺术教育师资进行师资培训,即为艺术教师的发展创造“走出去”的机会,拓宽其视野,从而不断提高本校艺术师资队伍水平。

此外,可以采取专兼结合,面向社会灵活聘任艺术教育师资的方式,广邀名师,即“请进来”的办法。比如:聘请一些专家、学者做短期讲学、示范课观摩等;聘请民间艺人担任艺术指导教师等,这些都有利于本校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四)学生组团,自编自演

学校学生社团是以高校的专业性、学术性为背景,依据学生共同的生活理念、业余爱好、专业兴趣、学术观点或其他方面的共同追求而自发结成的学生组织。学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