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课堂管理实用13篇

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篇1

(一)课堂管理的内涵

第一,课堂管理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管理中的“人”,教师是课堂管理的实施者,学生是课堂管理的执行者。二者同为课堂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主体要素。第二,课堂管理的客体。对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一切有益的事情,如课堂纪律,教与学的相互过程,民主的师生关系等,都是课堂管理所要关注的客体。第三,课堂管理的中介。为了达到课堂管理的最终目标,即达到教育的目标,教师和学生使用的各种促进良好课堂行为的工具、手段和方法,也包括了实施课堂管理的机构和场所。

(二)课堂管理的特征

课堂管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课堂管理的基础——以人为本;(2)课堂管理的过程——自我形成;(3)课堂管理的方法——实践创新;(4)课堂管理的目标——整体发展。

二、课堂管理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课堂管理是教育教学中一个比较复杂的领域,即包括教育的一般方法,也包括具体行动。为了更好地探讨课堂管理,进一步揭示其本质和特征,我们有必要比较分析与课堂管理相关的概念。

(一)课堂管理与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以教学的全过程为对象,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对教学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指导、总结、提高,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以保证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活动。简单来说,教学管理就是对教学活动全过程的管理。具体说,教学管理应该是利用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对教学过程进行的全面管理。

从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来看,教学管理和课堂管理有着明显不同的任务。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在于依据教育的方针政策,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协调教学活动中的相关因素,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课堂管理与教学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课堂管理和教学管理都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而展开,课堂管理和教学管理在教学上互相延伸。好的课堂管理为教学管理提供帮助,而教学管理反过来也促进课堂管理的有序开展。

(二)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

西方国家把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同样翻译为“classroom management”,说明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的理论有其重合和相似之处。但探究起来,这两个概念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原则,采取恰当的方法,调节、整顿某一团体的教育条件,有效地推进有计划的教育的行为。从这个定义中可以分析,班级管理不仅包括对课堂的管理,还包括对学生在班集体中的生活、学习各方面进行的管理。它的核心工作时建立一个良好运作的班集体,其主要管理者是班主任而非课堂管理中的科任老师。

从实施角度来看,班级管理的工作更为繁杂琐碎。除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管理活动外,班级管理工作还牵涉了课外、校外以及家长工作等其他方面。从任务角度来看,班级管理和课堂管理也不尽相同。课堂管理主要为教学而服务,班级管理则更侧重于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三)课堂管理与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教育现象,人们从20世纪中叶开始把它作为科研对象来研究,形成学术观点并指导教育管理实践工作。目前对教育管理的概念的界定是多种多样的,如我国学者张复荃先生认为,教育管理是社会管理的特定领域。简单来说,教育管理是国家对教育系统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从宏观管理角度,它主要指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微观管理角度主要指学校的内部管理。

从两个概念的界定上可以看出二者明显的差异。课堂管理主要针对课堂上的教师、学生以及二者教与学的中介。而教育管理的范围要大得多,涵盖了教育中出现的各方面要素。而从实施的主体来看,除了课堂管理中的教师和学生,教育管理涉及了更多、更全面的人员,更包括了校外的家长和整个社会与教育相关的工作者。

课堂管理与教育管理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课堂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一个分支。二者的区别虽然明显,但有着教育统一的宗旨,即管理是为教育而服务的。二者管理的目标都落实在育人,要为了育人而管理。

通过对以上四对概念的认识,我们可以发现课堂管理和教学管理主要是针对单个班集体,管理的手段、方法和形式有其相似之处,其区分点主要是管理的关注点不尽相同,但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主要关系而展开。班级管理、学校管理和教育管理总的来说,更侧重于教育的行政管理。其中教育管理明显站在一个更加宏观的角度,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学管理和课堂管理都包括在教育管理之中,属于教育管理的分支。

课堂管理是构成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动力因素,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发现,课堂管理在我国教育教学管理领域还有待开垦。国内外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给予课堂管理越来越多的重视。虽然在我国相关研究刚刚起步,但随着当前的教育变革和发展的需要,课堂管理必然会引起人们进一步的关注,最终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课堂管理篇2

一、课堂管理的重要性

刘电芝主编的《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提到:课堂管理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调课堂内各种人际关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环境达到最优化的状态,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良好的课堂管理是课堂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1】赫尔巴特同样也说过:“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缓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 【2】这话同时也说出了课堂管理的重要性。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运用有效的课堂管理方法,将有助于创建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使教与学的双方都能够轻松快乐,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没有阻碍,减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教学效果会有显著的提高,反之则不然。

二、影响课堂管理的主要负面因素

对课堂管理直接影响的负面因素有很多,综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教师自身的管理因素、学生的自身因素、以及自然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因素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和不同层次上严重影响着课堂管理的效果。我们应该剖析这些因素,找出解决的方法,对于我们今后日常的课堂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都是具有很大帮助的。

(一)教师自身的管理因素。教师在课堂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个人修养及其课堂组织的管理能力都直接影响着课堂管理的效果。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要求不是很高,没有把更多的经历投入到课堂中去,从而导致业务不精,上课内容枯燥无味,教学方法呆板,由此影响课堂的正常管理;如果教师专业知识不够,基础不牢,教学和组织能力不强,对班级问题的监控不足等,都会引起课堂的混乱,爆发师生冲突,也由此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二)学生的自身因素。众所周知,不同性别的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对学习的态度、兴趣的选择、目标的追求以及对教师的需求都有着不同的变化;课堂中发生的很多异常行为和意外情况,多数都是由个别学生或者局部学生引起的,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年龄变化、性格变化、生理变化都会成为影响课堂管理的主要因素。

(三)环境因素的影响。1.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我们都喜欢在安静舒适、宽敞明亮的教室环境中进行教学和学习。如果教学楼就在马路旁,窗外不时传来嘈杂之声,何谈良好的课堂管理呢?更是直接影响了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外在的自然环境因素都会严重的影响课堂管理的正常进行;2.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家庭成员的情绪氛围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庭内部结构的变化影响孩子的心理素质,所以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也是独特的。很多特殊家庭例如单亲家庭、家庭暴力、独生子女、再婚家庭数量的增加,造成个别学生出现了一些问题行为,这些行为一旦在课堂上出现,就会影响正常的课堂管理秩序。

三、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课堂管理能力。身为人师的我们,要想作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满怀信心的肩负起教书育人、培养祖国未来栋梁的重任,才能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形象、提高在班集体中的威望和信誉,才能将课堂管理合理的运用到教育教学当中。

(二)关心学生的变化,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变化,随机应变不断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作用,以达到良好的课堂管理效果。学生认真的课堂学习态度和自觉遵守课堂纪律都不是短时间内养成的习惯,也不是由于少数学生做到好就能改变的,它是班集体长期同心协力、努力奋斗的成果,我们应当充分发挥良好的班集体的作用。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发动学生的主动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主动地、自觉自愿的参与课堂管理,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群体规范和风气,营造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为学生创造良好课堂环境和家庭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课堂环境。目前,很多教师利用教育心理学等科学研究成果,对课堂的内部环境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教室的采光、室温、色彩、宽敞度、学生的座位等,提高了学生学习环境的舒适度,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以及一切有利条件,为学生营造人性化的课堂和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课堂管理的效果显著的提高。

教师应加强与家长沟通。作为教师应该及时的对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解,特别是个别学生的课堂行为以及学习态度有了较大波动时,必须了解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要及时与其家长沟通,尽力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思想包袱,消除杂念,让学生能够尽快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教师也要指导家长适当的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加强亲子沟通,提高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心程度,加强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督促,促进家庭和学校、家长和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互动,从而提高孩子对学习的欲望,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自觉性,提高了课堂管理的效率。

加强课堂管理的目的,并不是在于要压抑、限制学生享受自由的权利,而是从多方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课堂管理能力,有效的课堂管理应以心平气和、心态积极、尊重学生、帮助学生为主,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为宗旨,教师要通过引导、激励、沟通等手段营造和谐、友善、发展的课堂。让我们在不断的摸索中,对课堂管理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不断发现、探究出新的课堂管理技巧,把这些课堂管理技巧,巧妙、合理的运用到教学的实践中,潜移默化的与学生进行磨合,优化课堂管理,最终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课堂管理篇3

首先,课堂管理要“爱”下当先,爱是一切的源泉,爱教育事业,爱学生。有了爱心,我们就会想方设法的管好课,上好课,出好课,就会想方设法的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管理艺术,来征服学生,赢得学生。无论遇到怎样的课堂环境,无论遇到怎样的学生,特别是所谓的捣蛋生,学习差生,有了爱心,一切都能被爱的热流所化解,所克服。目前从实际现状上看,要让老师爱不学习的学生;爱捣蛋的学生,确实不容易,但从老师们的长期实践中,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的范例,很值得大家借鉴。爱我们的事业,爱学生。是我们每个教师的天职,希望老师们爱每一个学生吧,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永远无私,爱每一堂课吧,就像热爱生活一样永远执着,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我爱你,就象老鼠爱大米”。让课堂充满爱。让世界充满爱。

课堂管理篇4

二、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细节,影响课堂的管理。

“细节决定成败”。能否上好一堂课,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组织艺术,而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到学生的一举一动以及学生的听课反应,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习惯,注重使用评价性的语言,力求做到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

(一) 侯课

可能有些教师是踏着铃声走进课堂,时常会看到教室里一片哗然,铃声对于学生似乎不是命令。每逢遇到教室内乱糟糟的现象时,我们必须花一定的时间去稳定学生的情绪,然后才能开始上课。然而,如果我们能提前三分钟到教室与学生谈谈心。上课铃声一响学生们也能快速地回座位。我提前侯课,不仅学生的纪律观念、时间观念慢慢得到增强。而且教师也能充分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提高上课的效率。这仅仅是一方面,我觉得提前进课堂,还可以联络师生的情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等。

(二) 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细节

有位教育家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当人对某一事物高度注意时,可能会对这一事物反应更迅速、更清楚、更深刻、更持久。事实上,只有那些进入注意状态的信息,才能被认知,并通过进一步加工而成为个体的经验,其目标、范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部刺激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如果学习时,学生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可能会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发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感觉知和认识教材。所以,要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习惯和具有较强的注意力。

三、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影响课堂的管理。

课堂的管理和教师的管理机智灵活有关,这是教师根据课堂管理原则,运用自己的智慧敏捷而恰当的处理课堂上偶发事件的方法和能力。比如我们走进课堂时,可能会遇到黑板的情况,有的教师非常生气,夹书回来,有的大发脾气,查找该谁擦,有的干脆就往字上写,这样做,实际上都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甚至有的同学看老师生气觉得很有意思。我认为这时教师一定要冷静对待。我也曾遇到这种情况,我当时看看黑板,又看看大家,拿起黑板擦我就擦了,擦完以后,我说:“今天老师做一次值日,下次可都要你们做了。”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觉得很不好意思,以后再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我觉得这样做能树立起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也有利于今后的管理。在管理方法上,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种配合:

(1)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违反纪律的现象经常出现,我们肯定要批评他们,但是值得注意的就是我们要把批评和表扬结合起来,如果只是批评,没有表扬,学生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结果会变得越来越坏。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即使是后进生,也要看到他们的长处,通过表扬他们的长处,来让他们改掉自己的短处。表扬与批评相结合,有利于我们的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篇5

其次,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违反纪律的现象经常出现,我们肯定要批评他们,但是值得注意的就是我们要把批评和表扬结合起来,如果只是批评,没有表扬,学生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结果会变得越来越坏。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即使是后进生,也要看到他们的长处,通过表扬他们的长处,来让他们改掉自己的短处。表扬与批评相结合,有利于我们的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篇6

1、弊端一:“带着枷锁跳舞”。新课程改革后,“学生们普遍反映,现在的课堂教学,形式多样,经常开展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习,让大家共同提高”,但在平时的课改活动中,我们也看到有的教师面对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怕课堂出“乱”,就制订了烦琐的课堂规范,课堂组织按照教师的指令,井然有序的进行,这样就使整个课堂处于教师的严密控制之下。因为教师牢牢控制了课堂,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势必受到制约,常常出现课堂讨论不到位,活动放不开手脚等现象。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往往只有机械的讨论和活动,讨论不到位,活动不充分,思维不深入,这样师生之间就不能真正达到情感互动和思维碰撞。正因为烦琐和严密的课堂管理规范存在,这无形中给学生布下了条条框框,从而束缚了学生的手脚,课堂目标的落实势必成了一句空话。

2、弊端二:无所适从,放任自流。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堂上不再是老师唱主角,“新”的课堂中,师生“动”起来了,学生“活”起来了,这势必增加了管理的难度。部分教师面对课堂变化,一时束手无策,不知该怎样去管理。他们不敢再用“规矩”去约束学生不良行为,生怕被扣上“不尊重学生”的帽子,担心违背了新课程理念。正因为在课堂管理上存在着认识误区,部分教师对课堂管理缺少了以往的力度,或者管理不到位、不得法,无所适从。新课程下课堂一旦缺乏了有效的管理,势必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在课堂上学生想说就说,胡乱插嘴,旁若无人;或者人声鼎沸,高谈阔论,游离主题;或者想动就动,东张西望,自由离开座位。

二、新课程下课堂管理的新策略

1、坚持课堂管理目标原则。新课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原则,强调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来确定教学目标。新课程的这种变革对传统课堂管理形成巨大的冲击,要求课堂管理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确定课堂管理目标,从而促进课堂的生长。正确的目标本身具有管理功能,直接影响和制约师生的课堂活动,并起积极的导向作用。作为课堂管理者之一的教师,课堂上所实施的一切管理措施,包括组织、协调、激励、评价等,都应当努力服务于设定的教学目标;课堂管理的成败得失,也应当以课程标准是否实现,教学目标有无达成和学生是否成长作为衡量依据。部分教师由于忽视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对课堂管理的制约作用,在课堂管理上往往就无所适从,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导致课堂管理流于形式主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散漫。

2、努力构建平等、民主的管理机制。旧式课堂管理侧重于要求学生对规章规则的服从,只把眼光集中在控制学生问题行为、处理学生消极行为上,更多地关注程式化的问题解决和课堂秩序的规定性。旧式课堂管理方式太刚性而缺乏活力和创造力,学生在条条框框的束缚下,只能“戴着枷锁跳舞”,并不能成为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人。新课改要求构建的是平等、民主的管理机制:

首先,创设宽松、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课堂管理。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对课堂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新课程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不能居高临下,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就可以以下犯上。新课程下教师不能因为片面追求平等,而弱化自己在课堂管理中的作用。师生交往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平等中首席”的作用,积极和学生进行交往,赢得学生的尊重,树立教师的威信,这样在课堂管理中学生就能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自觉服从管理。

其次,发扬民主,提出合理的课堂规范。教师对课堂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提出合理的课堂规范。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根据课堂管理目标提出对学生行为的期望,让学生清楚明了课堂中那些行为是合适的和可接受的,那些行为是不合适的和不可接受的。针对这样一些期望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师生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共同来确定课堂规范。教师在确定课堂规范时,要立足于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在发扬民主基础上建立的课堂规范,无疑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这样会比较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

再次,注重学生的自主管理。教师要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有赖于学生学习过程中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在课堂管理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自,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管理中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事是本人的事,课堂的管理也是自我的管理,学生本人也是课堂的管理者。通过构建平等、民主的管理机制,就会使课堂管理充满活力,就会在课堂上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就会在课堂上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3、注重过程管理。过去的课堂管理是一种结果管理,更多地关注程式化的问题解决,只管教不管学。新课程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这无疑对教师的课堂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选择过程管理。过程管理注意的方面:

课堂管理篇7

2.提高声音。许多教师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用提高声音、大声喊来控制课堂。这种作法会有灾难性的后果,因为它会加重教室里的噪音。通常情况下安静的声音更有效。

3.讲课乏味。生动有趣的课对学生们来说是及其重要的。的确,课堂上出现纪律问题的唯一原因就是教师讲的课枯燥无味。如果教师讲课声情并茂、生动形象,学生被他的情绪感染,注意力集中,又怎么会不守纪律呢?

4.有失公平。教师应要求自己公平,不管是对整个班级还是对某个人。教师应尽量避免对某个学生有特别的偏爱。当然,大多数教师都有自己比较喜欢或不喜欢的学生,但是他们的职责不是在教室里显示自己的喜好和偏见。

5.对待学习持否定态度。一个不真正关心学生并且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反应迟钝的教师会失去学生对他的尊重。这是出现纪律问题的第一步。

6.打破规则。如果规则规定学生应该按时上课不迟到,教师也应该如此;如果禁止在教室里吃东西,那教师也不能例外;如果要求学生按时上交作业,那么教师就要及时批改。如果教师举止不当而学生效仿却被批评的的话,会破坏现有的行为规范。

(二)学生

尽管教师想尽一切办法避免问题,可还是因为学生出现了纪律问题。许多教师都深有同感:同一个班级一组学生可能不会带来麻烦,而另一组学生却可能很难应付。学生为何在课堂上表现不好?原因也有多种:

1.上课时间。学生的态度时常受上课时间影响。如果学生们上课上了很长时间感到筋疲力尽,难免会兴致不高,提不起精神。如果课安排在上午最后一节,学生可能会心不在焉,因为午饭时间到了;早晨第一节课可能会没睡醒,而下午第一节课学生会打瞌睡。教师在备课时应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2.学生的态度。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如何看待自己的班级、教师和正在学习的这门课程。学生们通常对英语课和英语教师很排斥,如果学生持有这样一种否定态度,那我们可以把课上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产生兴趣,这样很多问题就会因此而消失。

3.渴望被关注。众所周知,青春期是非常时期,年轻的学生们需要并且渴望被关注、被认可。不仅仅是青春期的学生才这样,大多数教师对自己班上那些希望引起教师注意的学生都很熟悉。青春期学生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们会试图通过问题行为表现自己以赢得别人注意。

二、防患于未然

处理纪律问题远比上好课更困难。最有效的管理是采取先入为主的预防策略,使其没有产生的机会和条件。

1.建立行为规范。教师接手一个新班级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班里建立行为规范。向学生明确纪律要求,让学生明白课堂上什么是该做的和不该做的,什么样的行为要受到惩罚。第一天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这一问题交予学生讨论,引导他们说出正确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应包括很多事情,例如迟到、上课吃东西、注意力不集中等。教师在最初几节课一方面要确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通过立即采取行动来强化规则的实施。可以问班里学生:为什么某某的行为是错误的,违反了哪一条规则。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向学生表明,制订行为规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同学们能有效地学习。

2.公平、一致。一旦建立了行为规范,如何实施就变得至关重要。要注意两点:公平和一致。对待违反规范的行为教师每次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否则的话学生会认为教师对某个学生偏心。

3.备课充分。备课充分的教师知道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对于要讲解的语言点、组织的课堂活动和训练的技能(听说读写),他都胸有成竹。他会准备一个可能从来都没用过的“应急方案”来应对突发状况。这可能包括小游戏、写作活动、听力活动或其他任务。一旦出现意料之外的状况,他可以迅速地改变计划,选择适时的活动。

4.灵活而有趣。备课充分的教师确定学生会对他的课感兴趣,结果却发现事与愿违:学生突然对以前喜欢的活动厌倦了。这时候教师不得不快速作出决定:是按照原定计划继续下去还是赶快转为其他活动?教师会发现教室里的噪音越来越大,课堂有点失控。这种情况下马上布置一个写作任务可能会解决问题,或是一个听力测试也可以使课堂恢复正常秩序。这种“活动转换法”肯定会比采取某些惩罚性的行为更胜一筹。

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堂表现非常敏感。如果他坚持乏味的活动,那么出现纪律问题就毫不奇怪了。如果他能适时作出改变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说“应急方案”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如果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呈现疲惫之态,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个游戏让同学们放松一下,或是介绍一个和所学内容毫不相关的的有趣活动让大家提起精神,从而再次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

总之,备课充分的教师应做好准备以应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因为他知道只有学生感兴趣才能学得进去。如果教师建立了课堂行为规范并且做到公平一致;如果教师准备充分并且对课堂上的突发状况能快速作出反应,那么出现纪律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很小。但是,万一出现了纪律问题就不得不采取行动。当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时教师可以做的事很多,但有两点要注意:任何伤害学生身体和心理的惩罚都是非常危险和有害的,它可能会引起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后果。此外我们还应该确保惩罚要符合学校的规定。

三、处理课堂纪律问题的具体做法

课堂管理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个性。有的教师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教师却游刃有余。不管怎样,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立即行动。既然制定了行为规范,那么一旦它被打破,教师应该马上采取措施,拖得时间越长越难处理。

2.暂停讲课。一旦出现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行为教师立即停止正常教学。课堂上突然失去教师的声音立刻能引起全班同学的注意,学生会意识到有点不对劲,嘈杂的课堂马上会平静下来,这时教师再用适当的语言提醒学生。

3.重新排座位。控制违反纪律学生的最有效方式是立即让他坐到其它地方。要把那些上课捣乱的同学分开,通常情况下让他们坐在前排会更好。

4.改变活动。当大多数同学注意力不集中时,适时改变课堂活动会使课堂秩序恢复正常。例如:给学生布置一个快速写作任务会使学生安静下来,同时也提供了很好的写作练习。布置阅读任务或听力练习同样有效。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有任务要完成,出现纪律问题的可能性就很小

。5.信号暗示。教师可以利用巡视课堂的机会在教室里多走动,一边讲课,一边走近有纪律行为的学生,或两眼凝视,或轻敲桌子,或干脆站在他旁边讲课,使有问题行为的学生获得教师注意的信号,促使他纠正自己的行为。

课堂管理篇8

课堂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课堂教学质量与外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教学环境、学生本身、授课者等多少都存在着联系。因此,课堂是一个十足的开放系统。要使这个开放系统变得有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证知识的无误传递,教师向学生输出了负熵,学生得到了负熵,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混乱度减少。课堂除了是教学之外,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课堂管理。

课堂同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课堂与外界时刻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可以用熵来分析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子系统,且是最重要的子系统,它主要致力于四大目的:对学生课堂学习的管理、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的正确知识以及其他的正能量,比如,知识的获得,课堂创新思维的引导,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将熵理论与课堂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积极尝试下列实践。

一、熵理论与学生缺陷

熵增加原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又一种表述,它比开尔文、克劳修斯表述更为概括地指出了不可逆过程的进行方向,同时,更深刻地指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统计规律。从熵的角度出发,各种无规则无序的信息显然让学生对生活、对科学缺少淳朴直接的理解。大人们越来越忙,考试必然走向机械化,丰足的物品扰乱了学生脑子里的单纯的头绪;那些智能手机和新媒体所带来的风险和负面效果让家长惶惶不可终日,学生一样置身其中,再加上由于脱离生活而产生的学习困难、商业渗透和对未来的恐惧,促使家长将孩子交给学校。但事实上,愈来愈多的学生走进教室,其结果却是他们更远地走出生活,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恶性循环。如果这种教学模式、教育理念、社会形势、消费主义、盲目崇拜的思想不扭转,要在这个过程中找出一个学生群体、学校单位或者教师个人作为替罪羊并加以制裁都会增加熵,只会带来更大的混乱。

因此,无效或低效课堂教学行为的增加必然引起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耗散。从熵的统计意义的角度看,熵最大就是事物状态的丰富程度自动达到最大值,而事物总是在约束下争取(或呈现)最大的自由权。所以,学生方面显然仅在于了解学生的缺陷:一些学生是想学习但因基础差而导致有放弃学习打算的;一些学生是产生了“知识无用论”的思想而事先准备好要放弃学习了;一些学生是因为思维惰性而不善于思考的;一些学生是偏向个别特长而忽视该门课学习的。那么,这类孩子显然属于落后生,从熵增加原理不难解释,他们的心理和思想是痛苦的,而且孩子们的痛苦不是源于某个课外班、某个考试,或者某个局部政策。他们身上所反映的,或许是整个社会愈演愈烈的忙乱状态。

二、熵理论与课堂管理

值得肯定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熵的认识已经远远超出了分子运动领域,被广泛用于任何做无序运动的粒子系统,也用于研究大量出现的无序事件。熵已成为判断不同种类不可逆过程进行方向的共同标准。熵增加原理突出了世界的演化性、方向性和不可逆性,深化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使“演化”和“发展”越来越成为新自然观的主题。这也是我们将熵理论引入课堂管理的主要依据。

熵理论通俗地讲:一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越是追求局部利益,越是会带来整体的损失;二是熵增加有快有慢,我们使用的手段越先进、工具越高级就越是会强化局部利益,加大整体的混乱。因此,倡导有效教学管理有其坚实的熵理论基础。首先确保学生明确教师的期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目的。其次要让学生知道在课堂上如何获得帮助,我们通常用奖品或学分来鼓励学生执行课堂教学规则,实质上就是帮助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再次,随时注意并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良现象,要多鼓励学生课堂发言,尽量避免当众责备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持续学习的能力,尽量帮助和引导每个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切忌让学生感到压抑,学生感受到的应该是安全有序的教学环境。当然,课堂管理方面需要老师的智慧,在课堂上必要的惩罚是要有的,对不同程度地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但所有的惩罚都应该适度,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为主。最后,每堂课有清楚的教学目的,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积极评价和负责任的承诺。只有师生的行为自由与思维自由达到有机统一的课堂才是高效和有序的课堂。相反,则是低效和无序的。

熵理论作为有效教学研究中的一种理论支撑,是一种新理念,新视角。把握熵理论的开放性特征、非平衡特征和自组织现象进行课堂管理,相信必能进一步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有人毫不讳言地指出:“在当下的教育体制之下,依然能够保持身心无恙,健康成长,那不是这种教育的成功,而是孩子们抵抗这种教育的成功。”正是基于这一点,无论外部世界怎样,我们总还是有选择的可能性,哪怕一点点。作为领导,你不可能改变当下中国的整体教育格局,但在自己的权职范围内,你可以为学生的身心成长给予相对宽松活泼的环境,让学生蒙受外界的伤害小一些;作为老师,尽管不能改变社会的大环境和单位的小环境,但对自己班级还是有一定主导力量的;作为家长,要清晰地看到工业文明体系的问题,尽可能成为孩子的保护伞而不是恶劣教育的帮凶,则会让孩子更加幸福,也会给孩子以更好的未来。从信息熵的角度看,知识是一种信息,当教师将知识授给学生,或学生自主获得信息时就获得了负熵。这些负熵的输入使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熵减少,从而使负熵增加。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最大程度地产生信息负熵流,以减少教学系统熵的增加,实现学生思维的有序化发展。

应用熵理论研究课堂管理,是为了建立一个协调、成功、高效的课堂教学系统,使教师明确其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观念的转化,为创造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有序的新型课堂,造就学生的完满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课堂管理篇9

在体育课教学进行过程中,有时学生会出现一些违反纪律的现象,或称越轨行为,这些行为从现象上分有两种的形式:(1)是做一些明文禁止的事情;如在教师讲解示范时,有些学生不听不看,谈论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情;有些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两眼出神地观望其他的事情;穿皮鞋,牛仔裤上体育课;教师吹哨要求停止练习而学生我行我愫等。(2)是不能完成教师所规定的任务或练习:如进行投掷教学练习时要求学生完成推铅球练习时将铅球放在锁骨窝处,学生未执行;在跑的练习时,要求学生跑50米,学生仅跑30米;在力量练习时,要求学生完成多少组次,学生也没执行等等。

以上的两种违纪现象从性质上来划分可以分成中与消极行为。中即既不进行也不干扰体育教学的行为;消极行为即直接干扰体育教学的行为,如故意干扰教师的指导或其他学生的练习。

学生中出现违纪现象的主要原因:

(1)安排的教学内容学生不感兴趣,甚至是反感;教学内容进度欠妥偏难,学生无法完成;或偏易,学生觉得无收获,没意思。

(2)教师的讲解声音偏低,不清晰,学生听不懂;教师的示范不规范,不成功;教师教学不负责,情绪低落,处理问题不当,不公正。

(3)教学的场地不平整,风沙大,场地器材布局不合理;学生练习互相干扰;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4)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动机不端正;对学校或教师有成见,偏见;好表现与炫耀自己;害怕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怕脏,怕累;学生之间存在矛盾等。

三、维持纪律与课堂管理的要求:

(1)建立和一贯执行必要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

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配合体育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在教学之初,教师就要向学生明确宣布要求学生做的和不允许做的行为要求,为了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体育教师要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一定要狠抓常规的执行,待学生逐渐适应并形成习惯后,再使学生具有更多的灵活性。

(2)注意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

体育课中师生的空间活动范围都比较大,要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师必须及时全面了解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的情况,关注他们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要作出正确分析与判断,才能采取相应的,合适的措施。

(3)及时妥善地处理违纪行为: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并及时处理。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学生只是消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必立即公开处理,可采用沉默,皱眉,走近等方法处理。如果一个学生的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立即处理,并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惩罚的方法。如果学生了为吸引教师的注意而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可以用不予理睬来处理。总之,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

(4)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奖励与惩罚是维持纪律,进行课堂管理的重要手段。奖励积极性的行为是维持纪律的课堂管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当学生的积极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体育课中的奖励方式通常是非物质性的,如口头赞扬,口头表扬“你终于成功了”,“真不简单”“大家看,××同学做得真好”,或给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为了维持纪律,一定的惩罚是必要的。惩罚是体育教师有意识通过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或阻止违纪行为的产生和重现。在体育教学中,惩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挫折型:即暂时中止违纪学生参加体育学习活动的权利;二是否定型:即当众批评,教训,课后留下来,罚做俯卧撑,跑步等。在运用惩罚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人,一般情况下不搞集体惩罚。

(5)严密课的组织,提高练习密度:

课堂管理篇10

一、剖析课堂管理内涵是建构新型政治课堂的基础

1.内涵

把握课堂管理的具体涵义,可以把它分解成"课堂"和"管理"进行分别的阐释。课堂与教室显然有着本质的差别,一般词典上做出的"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的界定只适用于对教室的解释;课堂也不等于班级,后者的活动范围比课堂教学活动广泛得多。就心理学角度而言,课堂是由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等因素构成的培养人类心智的互动环境。词典上对"管理"通常作三种解释:一是"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二是"保管和料理";三是"照管并约束(人或动物)"。中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管理给予了不同的界定。

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课堂自身的状况,包括管理跨度和课堂环境等。适当的班级学生数额有利于教师进行课堂管理、督促每个学生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如果班级学生数额多达七八十人,教师一堂课下来,往往有精疲力竭之感。安静优雅的教室环境也是必需的。如果教室临近马路或公共场所,嘈杂之声不时传来,何谈良好的课堂管理?

(2)学生的课堂风采。相信很多一线教师有这样的感触:在一个学习和纪律状况比较差的班,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会感到非常吃力;而在一个学习和纪律状况比较好的班,教师则感到轻松愉快。充分发挥良好的班集体的作用,发动学生自己参与课堂管理,往往能形成良好的课堂群体规范和风气,比较容易进行良好的课堂管理。

(3)教育机智。优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遇到偶然因素或特殊的情境,能够机智果断地临时改变原定的方案。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在教学管理中,运用自己的智慧、敏捷而恰当地处理课堂上偶发事件的方法和能力。如果缺乏机智,就会在千变万化的课堂上束手无策,甚至由于自己简单化处理而事与愿违。

(4)教师的自身的素质、能力。有威信的教师,可以轻轻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能使乱哄哄的课堂刹那间安静下来;威信不高的教师,即使大声训斥也不能使学生信服和听从。加强修养、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等,都是一个教师树立威信所必须的,有了威望,我们的课堂管理才会事半功倍。

(5)师生情感。和睦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课堂管理的顺利进行,隔膜乃至对立的师生情绪会成为课堂管理的严重障碍。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尔逊说:"为了得到教师的爱,学生可以去做各种教师所喜爱的事,甚至去学习他最不感兴趣的科目。"如果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建立起师生关系的肯定情感,他就会把自觉遵守课堂管理的各种规范,同时看成是维护师生间友好情感的需要。

二、践行新课程理念是建构新型政治课堂的关键

1.提升个人魅力,树立威信。

在中学各学科教学中,思想政治课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渠道和核心课程,在中学生人格培养和塑造方面担当着重要而特殊的任务。作为一名政治教师,要明确:在学生眼中,教师是成人,是参照。教师的人格品质、行为方式和人际关系,学生都会给予高度"关注",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一步的环节设计,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有可能对学生造成影响。

2.加强趣味教学,调动自觉性。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因素,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源泉,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点燃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有助于顺利进行课堂管理。政治课内容丰富,辐射面广,包容性强,涉及经济学、哲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美学、军事、伦理等。如果教师将平时积累的资料素材,如脍炙人口的诗歌、引人入胜的故事、启迪智慧的谜语,幽默深刻的漫画等融入课堂教学,枯燥无味的学习变成一种精神享受,学生能不乐学、爱学政治课?政治教师还要能立足社会,与时俱进地展开时事教育,巧借时事,将抽象理论融入具体生动的案例,不断培养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

3.注重情感投资,创设和谐氛围。

高中生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随着自我意识的日益成熟,以及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发展,他们在观念和行动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相信自我,追求平等,热衷于显示自己的能力与力量。如果老师对学生耳提面命,会让学生产生反感,甚至漠视老师的行为。传统课堂管理理念指导下,形成的是教师的绝对权威、教师命令支配式管理模式、单向输出式交流方式和学生绝对服从的课堂文化。政治教师似乎习惯以权威或者代言人的形象出现,认为政治思想道德必须通过讲解形成,课堂生活单调而缺乏应有的活力。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要始终保持与学生有情感投入;要善于观察学生的面容、神态、善于捕捉学生的一举一动,敏感地把握学生的心态变化,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新的基础上找到和学生的相通点,进而关注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使学生享有愉快和谐的课堂生活,成为课堂的主人。

4.关注教学节奏,创新课堂。

我们发现,优秀的教师往往为每一堂课设计一个精彩的开头,在有效时间内突出解决好每一课的重点和难点,力求有一个坚实的课的中部,形成课堂教学的合理的、自然的节奏,使各个部分内容自然衔接,环环紧扣,并留有一个饶有回味的结尾。其实这是在运用生物心理学规律,让教学设计起伏有致,注意调节学生思维活动节奏,以达到课堂教学愉快高效的效果。课堂上教师富有节奏的语言、表情,向学生传递适度的信息,也能够提高知识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保持一定的教学节奏,还要科学运筹时间,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每周星期二、三、四、五和每天的第一、二、三节课,通常是师生精力最旺盛的时间,而每节课的前半小时,又是最有效的时间。这些,都有助于顺利实现课堂管理优化。我在教学中关注这些,实践证明,科学的政治课堂教学设计,能形成学生思维的节奏,让学生体验到掌握知识或能力提高后轻松愉悦的胜利感。

课堂管理篇11

歌德曾说:“所谓真正的智慧,都是曾经被人思考过千百次;但要想使它们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一定要经过我自己再三思维,直至它们在我个人经验中生根为止。”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也要学会思考,学做班主任亦是如此。如何在卓越课堂的倡导下,做好班主任工作,搞好班级管理,这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值得反思的地方。孔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了“吾日三省其身”的观点,班主任在学校管理中担任着不可忽视的责任,他们要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生活等工作,是班级的领导者、教育者和组织者。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最直接、最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可能有利于教育目标的达成,又可能成为教育目标达成的某个障碍,进而对社会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审视学生的同时,有必要先完成对自己的反省,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升知识素养

卓越课堂下的班主任首先要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必须要勇于探索、善于积累,只有首先完善自己,才能培养出一批有知识、有能力的新一代。班主任要自省自己是否能不断地吸吮新知识,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自己的思想是否适应时展的需要,是否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课堂教学中是否出现科学性错误;自己的知识面是否广泛,是否能做到“一切东西懂一点”;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是一个不知所云的旁听者,还是一个信心十足的参与者。事实证明,学生喜欢知识广博的老师,从而会“爱屋及乌”。随着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教育事业到了迅猛发展阶段,对于一个有素质的班主任来说,在知识能力上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达到这种较高的水平,非一日之功,要作长期的、艰苦的努力积累。一个人如果只是一昧的用自己原有的储备,而不知道及时添加补充的话,那就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当班主任感到“黔驴技穷”时,那就是警钟在响了。

二、提升能力素养

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显得特别的重要,学生都是充满思想的个体,与此相适应的是活动比较活跃,直接导致班级每天都可能有新情况出现。班主任应经常审视自己在班级管理中能否与学校总体目标协调一致;班级是否成熟、开放;对学生管理是否科学、系统、高效;能否用理智支配感情,从而保持平静的心境有理、有利、有节的解决矛盾冲突;是否能合理调动和运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力量参与班级管理;是否能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是否能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学生懂得自主管理;是否做到既能近距离管理,又能够远程遥控;班级是否处于失控的状态;学生对班主任的管理是否乐意服从。

班主任能力的高低还体现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上,自己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有哪些不足;遇事是否会克制情绪,保持冷静,语言上是否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是主观臆断、处事武断,还是深入调查,查明缘由;是否会自我检讨,检查自己的态度和方法 。这时候最能体现班主任的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提升人格魅力

作为教师,就应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实践告诉我们,因为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他们跟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要想做一名成功的班主任,必须首先做一个充满美好的人格魅力的人。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影响深远。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班主任应自省是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善待每一个学生;是否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是否容得下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兴趣爱好互有差异的学生;是否能做到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更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良师,也是慈爱的长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当学生有过失的时候,班主任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一通,还是相信学生具有改正过失重新开始的能力,并给他们机会。班主任是只看到学生的现在,还是更关注学生的将来,从而利用现在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基础。这也是班主任应审视自己的地方。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来源于自己的以身作则、以身示范。要求学生作到的,自己首先要作到,你要求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省自己的行为习惯是否良好,要学生言谈举止文明,你自己是否做到了,不然,不管你如何的苦口婆心,学生也是不会从心理上接受你的教诲的。教师的一切表现就是对学生最好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来还来源于从不满足的执着精神。班主任应自省是否始终用胜不骄败不馁的形象去感召学生追求卓越;在挫折和困难面前,自己是否是当之无愧的强者,会不会陶醉于成功之中而不思进取,会不会沉溺于暂时失败的痛苦中不能自拔。

四、加深对学生的爱

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这种爱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的爱更是困难。大多数学生对班主任的态度是敬而远之。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爱主要体现在班主任的亲和力上。班主任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它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它的目标是个性发展。所以在卓越课堂的倡导下,班主任就应发自肺腑地爱学生,把学生当成大写的人,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并且能容忍学生的缺点,尊重他们的话语权,能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微笑地面对每个学生,并热情地关注他们的成长。我相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感受到老师给予他们的关爱。

课堂管理篇12

3.机械化的教学模式,不新颖,无创意传统的教学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机械化的教学模式,不新颖,无创意,就导致了高中数学课堂的枯燥无味,教师的作用仅仅是在传授知识,对学生其他方面没有一点的培养,把学生看成学习的机器,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4.只注重理论教学,不重视实践高中的一些数学老师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教材展开的,不联系实际生活,不进行实践教学。老师应该注重一点,学习的理论知识如果不参与实践就没有一点意义,只有将知识与实践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与社会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教学,还要注重实践教学,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有效管理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在高中数学课堂的管理上,首先应该提高教师的管理能力。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帮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制定有效的课堂管理制度。同时,老师还要提高自身的教学修养、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老师还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其次,老师应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和学生交流沟通,才能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发散学生的思维,大大地提高高中数学的课堂效率。最后,老师要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高中的数学课堂上,老师要采用科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课堂管理篇13

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倾向于将课堂管理单纯地看作维持课堂纪律、制止课堂不良行为,从而营造适合的学习环境的“活动”;而国外学者在认可最小化行为问题和课堂干扰的同时,把有效运用课堂时间放在了课堂管理的第一位。

Slavin将课堂时间分为两种:计划学时(allocated time)和专注学时(engagedtime.timeon-task)。前者指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门课程的课时.也就是教师实施教学、学生有机会进行课堂学习的时间;后者指学生个体实际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即某个学生忙于手头学习任务的时间。李亚玲(南华工商学院)两者之间区别在于计划学时是全体学生能够进行学习活动的机会;而专注学时可能对每个学生都不一样,这要看学生的专注和学习积极性程度。

这两种学习时间对学生成就起什么作用呢?研究发现,多一些计划学时是学生学习成就的积极因素,但是额外教学时间的效果却并不可靠;不同学校总体教学天数和学年数对学生成就影响更小。对学习成就起到更重要作用的,是“时间在课堂上是怎么用的”。专注学时,即学生个体切实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是造成学习成就差异的更重要的因素。Jones&Jones总结性地指出:对学生成就起最关键作用的时间是在教师直接控制下的时间,也就是课堂时间的组织和利用。

然而,课堂时间的利用情况却不容乐观。Karweit&Slavin的一项调查表明,在一所相当正规、教师敬业、学生守纪的学校,学生平均花在学习数学上的课堂时间只有学校教学计划时间的60%。课堂时间被学校活动、教师缺席、测试、推迟上课、发材料、学生开小差、完成课堂作业后无所事事等因素占去40%。这还是过高估计。Weinstein发现,在初中课堂,实际每年的学习时间大约只有62小时,仅相当于规定课时的一半。在小学,情况更糟,Weinstein&Mignano的调查表明,小学生真正在学习的时间(专注学时)仅占计划学时的三分之一。所以说,课堂可用的学习时间远比预期的要少得多。

二、怎样最大化课堂时间

学习很花时间,而时间对于学校来说,是有限的资源。怎样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使课堂时间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事关学校教育的成败。要做到这一点当然要从计划学时和专注学时的最大化这两方面入手。

(一)最大化计划学时的课堂管理策略

1 防止教学时间流失。上课时间流失最大的一个方面是全天或者整节课的流失。有些课时的流失无法避免,如学校活动、考试等,但是,经常性的课时流失会打断教学流程,最终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掌握知识。

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不仅仅是每个学年尽量多挤出几分钟或者几个小时用于教学,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传达这样的信息: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值得他们花时间和好好努力。如果一个教师一有机会就停止授课,学生就会觉得:学习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用不着那么紧张!

2 严格遵守上课时间,不要推迟上课或者提早下课。果断、准时地开始上课对于建立起课堂的目的性氛围非常重要。一个经常推迟上课的教师难免会养成学生迟到的习惯,那么他想要准时上课会越来越难。

与推迟上课相比,提早下课可能危害没有那么大。但是,它同样会导致教学时间的流逝。教师备课时,可以多备一些内容,或者事先准备一些课堂活动,这样,在计划的内容完成以后,可以临时增加一些教学内容。

3 防止课堂干扰。干扰可能来自外部,如教学管理人员临时来送文件、通知等;也可能来自内部,如学生迟到等。课堂干扰不仅消耗教学时间,也打破课堂的有效进程,降低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注意力。

4 处理好课堂常规程序。有些教师花太多时间在课堂常规性事务上,如收发作业本或者教学材料、擦黑板、点名等等。这些常规事务可以在学期初就确定下来。教师可以让班级选出几个学生,专门协助处理这些琐事。大学教师常会遇到需要点名的情况,但是一个一个学生叫下来,会浪费太多时间。如果事先确定好某个学生专门负责考勤,教师就不必在课堂上亲力亲为了。所以说,―个珍惜课堂时间的教师,应该尽量运用起学生的力量,既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又节省了计划学时。

5 尽量少花时间维持纪律。维持课堂纪律应遵循一个原则:任何维持纪律的言论和行动都不要打断教学进程。教师可以通过眼神、手势等提醒学生遵守纪律,或者边讲课边慢慢走到学生身边,这些暗示通常可以有效地维持纪律,同时让课堂不受阻滞地继续下去。停下全班课程去责备一个学生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

(二)最大化专注学时的课堂管理策略

教师要最大化学生的专注学时,教学中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教师的教学要有魅力。使自己的教学有趣味、有吸引力和切合学生兴趣,是增加学生专注学时的最好办法,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集中注意力,积极地按教师的要求去做。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做到积极活跃、节奏稍快、灵活多变,同时注意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独立课堂作业的时间不能太多。多项研究发现,和独立做课堂作业时相比,学生的专注程度在他们进行合作性学习任务以及教师讲课时要高得多。

2 保持课堂活动流畅性。保持课堂流畅性是使学生专注学习程度高的关键所在。课堂流畅性是指避免使课堂受干扰或进程减慢。学生在课堂里应该从始至终都有事可做,而且一旦开始学习,就不受干扰。

比如说,教师让一个学生读课文。而就在这个学生站起来准备开口,其他学生屏息等待聆听的时候,教师突然说:“等一等。同学们先跟我看一个单词。”这时,教学流畅性已被打断,当教师讲完这个单词再让学生读时,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已经不那么集中了。还有的教师习惯于反复讲解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或者不厌其烦地说明恰当的行为,这也中断了课堂流畅性。经常性地打断教学流畅性会让学生在课上越来越难以集中注意力。

3 最小化过渡时间。所谓过渡是指课堂教学从一项活动转到另一项活动的过程,如从教师讲课转到学生做课堂作业,从一个话题转到另一个话题等等。过渡占去教学15%左右的时间,并且过渡时间内出现的不良课堂行为(如说话、做小动作等)比教学活动时间内出现的次数多一倍。教师对过渡的有效处理和学生的学习成就密切相关。

怎样进行有效过渡呢?首先教师要给出清晰的指令,让学生明了此教学活动已结束,将转到下一个活动,心理上做好充足的准备;其次,过渡前要明确地告诉学生下一步要做什么,以免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再者,尽量一次性完成过渡。教师应指示全班学生一起转到下一个活动,而不应拖泥带水,逐个学生提醒,占用过多时间,也造成课堂注意力分散。

4 保持全班注意力。不论是在讲课还是让学生独立作业时,教师都要善用课堂组织策略和提问技巧,以保证所有的学生专注于课堂。教师讲课时,可以通过要求全班一起作答、在学生中巡回走动、要求其他学生参与一个学生的表演等方式保持住全班的注意力。课堂上一般应避免让一个学生在黑板上长时间解题、或者读长长的课文,而让其他学生无事可做。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造成课堂松散。教师提问时,要尽量让全体学生都紧张思考。如:“Account是及物动词,它的形容词是什么呢?……(等待)王明?”这样提问会让全体学生紧张地思索,保持他们的注意力,有效提高学生个体的专注程度。但是如果教师先点学生,再提出问题,那么提问的效果会差许多,因为可能只有王明会紧张思考。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