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当幸福来敲门英文实用13篇

当幸福来敲门英文
当幸福来敲门英文篇1

ァ兜毙腋@辞妹拧返挠⒂锲名是“The Pursuit of Happyness”,直译成中文就是“追求幸福”,从字面上看,中英文的片名虽然都紧扣幸福这一关键词语,但两者在意思上似乎又有所区别。观众该如何理解这两种翻译呢?笔者认为只要抓住英文片名中的两个关键词pursuit(追求)和刻意拼写错误的happyness(幸福,正确拼写应为happiness)去欣赏影片,我们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只要坚持自我的不断追求,幸福就会敲响我们的大门。

ヒ弧Pursuit――追求

ビ捌中,主人公克里斯的生活充满了痛苦和挫折,完全和幸福不沾边,虽然他梦想的幸福很简单――给儿子一个安定的生活。作为一名医疗器材推销员,他的工作就是拎着扫描仪穿梭于各家医院,四处去推销。但世事弄人,他视为事业的机器却成了他的生活包袱。因为卖不出去,他面临生活费、房租、交税等各种经济压力,甚至还包括儿子的幼儿园费用,妻子终究因为不能忍受养家糊口的压力,离开了他和5岁的儿子。雨夜,站在街头电话亭前,看着硬币上托马斯•杰斐逊的头像,他有了这样一段内心独白:那一刻我想到了托马斯•杰斐逊和他起草的《独立宣言》 中的那句名言:我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We have the right to life,liberty,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他(杰斐逊)怎么知道要在那儿放一个“追求”呢,也许幸福只是用来被追求的,也许永远都抓不到手,无论你是多么努力,他是怎么知道的?Pursuit一词在影片中的第一次出现竟是在克里斯遭受如此沉重打击的情节中,而这时,Pursuit一词带给克里斯的不是激励和希望,而是困惑和怀疑,它不仅烘托出克里斯之后的一系列努力追求的伟大,同时也点出了影片的主题――我们对幸福的期盼与现实生活往往会有巨大的差异,要想获得幸福,我们需要不停地去追求。

ピ馐苋绱舜蚧,克里斯该怎样坚持下去?通知他参加股票投资公司面试的电话唤醒他心中对幸福的希望,为了儿子,为了幸福,他又重新投身到不懈的追求过程中。他的生活变得越发艰难,因为没钱付房租,他和儿子被撵出了公寓,颠沛流离,居无定所,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得到保证。他费尽周折获得了在股票投资公司实习的机会,但 6个月的实习期间他不会得到任何报酬,而且还要在20人中竞争惟一的名额,在他的生活中我们仍然看不到任何“幸福”。但他始终在努力,从未停止对幸福的追求。在篮球场边,克里斯深沉地告诉儿子:“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你有梦想,就要去守护它。那些一事无成的人,想告诉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有理想的话,那就要去努力。”观众常常会看到克里斯在屏幕上狂奔的镜头,他奔跑着去追丢失的扫描仪,他奔跑着去逃避出租车费,他奔跑着去赶面试的时间,他奔跑着去抢收容所的床位,他奔跑着去赴工作约会……,屏幕上奔跑的镜头就是对他不懈追求最生动的诠释。他的努力与追求一直进行到影片的最后几分钟,他修好了视若“救命稻草”的最后一台仪器,他顺利地通过了笔试,他被聘为公司正式员工、获得了年薪80万的工作,当喜极而泣的他走在人群中,当他与儿子默默相抱时,我们才和克里斯一起品尝到了“幸福”的味道:幸福不是从天而降的馅饼,它需要你去追求,需要你付出艰辛的努力。

ザ、Happyness――幸福

ス壑诟湛吹狡名The Pursuit of Happyness时也许会纳闷:一个拼写错误?但看到最后一定悟出了影片的真实用意。所谓拼错的片名实际上是别具匠心的,它暗指了片中一个意味深长的场景。影片中,克里斯看到幼儿园外墙上涂鸦中的“happiness”被写成“happyness”,他说了这句话:There is no y in happiness,There is i(happiness这个单词中不应该有y这个字母,而应是字母i。),后来在送儿子去幼儿园的路上,他再次对儿子提到了这句话。这个明显的拼写错误应该引起观众的深思。这里的“y”和“i”是 双关语的用法,其中所蕴涵的深层意义为 ”幸福里面没有为什么(Y=why),只有我(i=I)。通过“happyness”这个单词,影片巧妙地向观众传达了这样的思想: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不要去抱怨“为什么(why)”,而是要依靠自己(I)!依靠自己、不懈努力,这便是幸福来敲门的前提。从主人公克里斯身上观众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与苦难,恐怕连观众都已为他感到了绝望,并诅咒命运的不公,而克里斯除了在夜深人静时所流露出的一丝困惑与疲惫,他没有任何抱怨,始终依靠着自己的努力,冲出困境,获得幸福。为了给儿子一个安定的环境,他每天带着自己全部的家当―― 一个旅行箱和一件换洗的西装去上班,编各种各样的借口去回答别人的质疑,下班后再拖着儿子,辗转于在各收容所门前排队等待,甚至为了得到最后的那个住宿机会而与插队的流浪汉发生激烈的冲突,在无处住宿时,他与儿子玩着幻想的游戏,到他们所谓的“洞穴”――地铁的厕所里过夜,在走投无路时,他去卖血缓解困难;知道自己学历低,很难获得股票投资公司面试名额,他设法将自己的简历投给公司主管,甚至还说谎与主管一同乘坐计程车以加深印象,并最终通过拼好主管喜欢的魔方玩具,赢得了主管的青睐 ;为了能早点儿去收容所门前排队,他必须在六小时内完成别人九小时的工作量,为此他放弃了喝水的时间、上厕所的时间,甚至放话筒的时间,争分夺秒地参与竞争;当他意识到公司常规的工作方法收效甚微时,他大胆地跳过各级人员,直接找到主管董事,争取到与之面谈的机会,虽然这个机会遗憾地错过了,但他毫不气馁,又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去拜访董事,表达了自己的谢意,赢取了与董事父子同去球场看比赛的机会。在明确得知对方不可能给予他工作上的支持时,他充分利用看球赛的时间为自己争取了与其他人联系的机会……所有能让他获得幸福的机会,都是他靠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争取到的。 他努力追求的动力既来自对儿子深深的爱,更来自于在逆境中始终都没有失去的对自己的信心, “是的,我行!”这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 “相信我,你一定要相信我!”这是他经常对儿子说的话;“我是这样的人,如果你问我一个问题,我不知道答案,我就告诉你我不知道,但我保证我知道如何找答案,而且一定会找到答案。”这是他对面试考官说的话。一方面,他要别人对他有信心,要相信他能成功,另一方面,他更是提醒和鼓励自己要努力,不要放弃。在他向前艰难迈出的每一步中,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不是怨天尤人,不是祈求帮助,更不是气馁妥协,而是依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勇敢坚强地为自己的幸福去奋斗。克里斯让我们明白:幸福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

ト、幸福来敲门

ピ谟捌的最后,当克里斯获得了股票经纪人的工作之后,他从幼儿园接回儿子,惬意地走在大街上,远处的大海,身边的高级汽车,城市里的高楼大厦,一切都预示着他们未来的美好生活。一位西装革履、气度不凡的黑人迎面走来,悠然走过,这时,克里斯和儿子正玩着一问一答的文字游戏:

ザ子:“门外有‘ 咚、咚、咚’的敲门声。”

タ死锼:“谁啊?”

ザ子:“没人”

タ死锼:“没人? 有意思,我喜欢。”

ナ撬在敲门,游戏中是没人敲门,但在观众的想象中呢?是上帝在敲门?因为上帝是我们的保护者,他无处不在;是刚刚走过的那位黑人在敲门,因为那位黑人正是生活中的克里斯•加德纳本人,一位靠自己的努力敲开幸福之门的人。不管有怎样的猜想,我们都会认同这一点,是幸福在敲门,经历了那么多的艰辛,那么多的努力,克里斯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幸福。

サ搅苏飧鍪焙,观众不难理解这部影片的中英文片名之间的内在联系了,在克里斯不懈的自我追求中,幸福终于敲响了他的大门。如果说英语片名“The Pursuit of Happyness”强调的是克里斯获得幸福的自我追求过程,那中文片名《当幸福来敲门》带给观众的就是无限的遐想――幸福怎样来敲门?什么是幸福?

ビ捌最终所诠释的幸福到底是什么呢?《独立宣言》规定了所有美国公民享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然而它却不曾对幸福下一确切定义,也许这也正是影片需要观众去深思的问题。克里斯的幸福只是他最后所获得的金钱和地位吗?不,这些绝不是影片所要表达的他全部的幸福。欣赏完电影后,观众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贯穿影片的也并不全都是克里斯的苦难与挫折,在他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幸福一直与他相伴,当他把丢失的扫描仪找回,当他把全部扫描仪都推销出去,当他和儿子相依为命,共渡难关……,在追逐过程中的每一个落脚处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他的幸福。正是因为他不懈的追求,最后幸福才会拥抱了他,回头再看,他的这些经历本身也是一种幸福。

バ腋,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但怀着一颗追求的心,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追求,幸福还会远吗?只要我们相信自己,有毅力和信心不停地去追求幸福,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参考文献]

[1] [美]加德纳.当幸福来敲门[M].米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当幸福来敲门英文篇2

一、《当幸福来敲门》与“美国梦”

“美国梦”(American Dream)作为美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指的是只要通过个人的不懈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才能迈向繁荣。一般而言,“美国梦”包含几个要素: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美国梦”之所以成为美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是它的历史源远流长。“美国梦”起源于17世纪,英国人首次来到美洲大陆,由此之后,大量欧洲人移民美国,他们的到来彻底地改变了北美大陆,从而使这块新大陆变成了“希望之乡”和可能实现一切梦想的理想天国。大量的欧洲精英人士移民美国(特别是清教徒),他们将欧洲的进步思想也移植过去。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教徒思想。清教徒并非一种宗教,而是一种态度,一种倾向,一种价值观,它是对信徒群体的一种统称。清教徒是最为虔诚,生活最为圣洁的新教徒,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主张简单、实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徒生活。为了保证民主自由理想的实现,由约翰?亚当斯、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弗逊、罗伯特?利文斯顿和罗杰?谢尔曼所组成的五人小组,将这些思想写进了《独立宣言》。对于美国人来说,自由平等不仅是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也成为一种制度和生活方式。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美国梦”的思想理念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前往美国追求自己的梦想,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移民国家。在美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通过个人艰苦奋斗,最终获得成功的知名人士。例如,通过个人努力,即使残疾但也当上了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依靠个人发明而创立通用电气公司的爱迪生;从哈佛大学辍学之后奋发图强,创办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从小被亲生母亲抛弃成为孤儿的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斯蒂夫?乔布斯;从肯尼亚移民到美国的现任美国黑人总统奥巴马。他们有个共同特点,出身贫寒或生活在美国中低阶层的家庭。这些活生生的例子似乎可以说明,在美国不管贫富贵贱,只要努力拼搏,就能获得成功。

《当幸福来敲门》中对男主人公克里斯?加德纳奋斗过程的生动描写,向观众诠释了“美国梦”以及实现梦想的艰辛过程。

(一)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当幸福来敲门英文篇3

《阿甘正传》中,阿甘永不停止地向前奔跑的身影;他打开巧克力盒子的时候,说过的妈妈告诉他的那句话:“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的。”那种感觉,伴随着我们同阿甘一同成长,一直忘不了。也还记得《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那把在《圣经》中找到心灵归途的铁锤,最终引领他获得了生命的自由。影片《当幸福来敲门》也是这样一部能够打开人心灵世界的经典励志影片。这部影片改编自美国投资专家克里斯·加纳的真实人生经历。讲述了这位传奇人物的真实人生:从一个一文不名,要靠推销医疗器械来勉强维持生计的医疗器械推销员,在自己的乐观态度和努力下成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股票经纪人的经历,最终等到了幸福的光临。在人物塑造的手法上也独具特色,颇有代表性。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一、人物关系和情感的塑造

人作为一种群居性动物,在任何一个环境中都不可能脱离群体单独存在生活里,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就必然会有十分微妙的人际关系。故而在电影中,要想有一种真实感和生活感,就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人物会有不同的分工。通常情况下,人物的设置主要分为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和群像人物三个部分。

电影中主要人物是指电影的主人公,起到贯穿影片,表达影片主题的作用。毋庸置疑,影片《当幸福来敲门》的主人公就是克里斯。而次要人物则是能起到对主要人物进行补充和完善并推动情节更好地发展的作用。通过次要人物的对比、反衬,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地刻印在观众的心中,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想必看过影片的观众必然不会忘记那个顶着蓬蓬头的可爱小男孩儿。影片中,克里斯和儿子之间真挚而平淡的情感是影片最能触人灵魂的元素。儿子就是克里斯奋斗的意义和支点,也是幸福的源头。每谈及此,就似乎必须说道一下人性。即使人性在困境、迷茫、疑惑之中,或是面对诱惑,抉择利益的时候,会因生存而向现实低头,会显露出种种劣根性和让人失望的东西;但是,生命中那些永恒不会褪色的情感,总能如冬日暖阳一般,化解嫌隙;生命寒流来袭的时候,送去温暖和感动,活着,并热爱生活的希望与力量。这些时而光顾的温情是生命无限而有力的馈赠,提醒我们生活中美好的成分,让人们忘却原谅生活的丑陋,原谅生活的罪过;你我都知道,这才是生命中最精彩的值得收藏留恋的精彩。

影片中,流淌在个中的父子温朴的亲情,为了儿子克里斯愿意做任何事;而儿子作为次要人物的存在,则是父爱抒发的载体,情感便细密地铺展开来,让整部电影洋溢着温暖的色调,使父爱更好的表达和展现出来。群像人物则是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起到衬托和对比的作用,在影片的情节发展中亦不可或缺。

二、人物性格的塑造

电影中的普通人和我们一样,有着喜怒哀乐的俗世生活。而平民英雄,生活强者同我们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具备着更多的我们缺少却是通往成功不可或缺的正能量。如同《海上钢琴师》中1900心中那片未经世俗玷污,对艺术追求的极为纯粹的心灵净土;阿甘的单纯,执著与不言放弃;《辛德勒的名单》中,主人公未被大多骄奢淫逸的贵族同化,为了私欲而泯灭人性和良知,用真实的行动与那一份震慑人心的名单表达自己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心灵捕手》中,那个浑身洋溢着温情的心理治疗师,对一个在情感上被世界遗弃的天才心灵的拯救。在他的眼中,威尔只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我们无法忘记他温婉的眼神和那有温度的笑容……一切的一切,看似千差万别,却在竭力表达着同一个鲜明的关乎人性的主题,之所以经久不衰,只因为人性中最美好却不常见的精髓被提取挖掘了出来,只是让人泪流满面,不敢忘怀。

《当幸福来敲门》中,克里斯身上也闪烁着不同于常人的优秀品质。即便是在人生的最低谷,他仍旧乐观自信,每天都会保持着西装的整洁和乐观的微笑。同时他积极主动,从生活中寻求甚至创造属于自己的机会,不断在寻求成功的方法和路途上探索前行,似乎在他的字典中,从未出现过放弃和失败。影片中一个经典的情节,在他某次邂逅人事主管的时候,他主动要求在几分钟之内展示自己的才能天赋,并完成了魔方的重组。这种积极乐观,要求进步的生活态度,为他最终赢得了面试的机会。在他因为交不起房租而不得不领儿子睡地铁站的时候,他竟饶有兴致地领儿子玩起了时光机的游戏;坐在地铁的长椅上,他们借助于时光机器回到了远古的时代。在那个时代里,他们只需要一个洞穴来安身。于是,地铁站里的卫生间就成了他们安身的洞穴。而每次当妻子埋怨生活的艰辛,叫苦不迭,他的回答中总会有意无意让人感受到“幸福就在不远处”的反诘。

同时,克里斯是一位有着强烈责任感的好父亲。因为童年经历十分不幸,只见过自己的父亲两次,于是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发誓自己以后要是有了孩子,一定做一个好的父亲。“父爱”这个大的主题,是贯穿全影的精髓。当他的妻子因为受不了艰苦的生活,在半途就选择离开他们,去寻求属于自己的新的生活的时候,他并没有极力反对,而是要求儿子留在他的身边。影片对这一情节的表达十分精彩:在大街上,克里斯和妻子大声的争执,最后当妻子琳达离开了,克里斯大声喊道:“Go and get happy,Linda!Christopher is living with me!Christopher is living with me!”无论生活多么无情对他,儿子的存在就是他为幸福生活为之奋斗的意义和源源不断的动力。

克里斯性格魅力中,另外一大元素就是机智与幽默。黝黑的皮肤,凝重认真的神色以及匆匆的脚步是克里斯深入人心的印象。这位平明英雄似乎比我们想象中的更要风趣幽默。这也使得他的形象更加贴近真实的生活。在一场面试中,克里斯身着刷墙工的衣服参加面试。最后,当主考官问他:“What would you say if a guy walked in for a interview without a shirt and I hire him?”他沉思片刻之后回答道:“He must have some really nice pants.”克里斯这种幽默和机智来源于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永不放弃,给他的人生加分并通过了面试。

三、人物动作的塑造

电影中人物的动作可以分为几类,从大的角度看来,有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外部动作具体划分,又可以分为形体动作和语言动作。内部动作则是指人物在心理上发生的一切活动,例如心理状态、心理变化和心理活动等。人物的心理刻画是表现人物的最为细腻有效的手法;心理的描绘越真实细腻感人,人物的形象就更加丰满,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英美电影中,对于心理的表达通常选用的手段是,画外音(内心独白和旁白),镜头的闪回等多种方式来表达不同时期和不同环境下人物的内心感受,进而对人物的形象起到填充和完善的效果。

影片《当幸福来敲门》中,当克里斯站在电话亭前,影片用画外音的方式,展现他联想到《独立宣言》时,内心关于生存,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真实的思考和人生感悟。而让他无奈以及困扰的是,“我们具有生存,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但是‘幸福能否自己来敲门?或者说,幸福这个东西本身就是很虚无缥缈的,并不存在的?我们其实永远都抓不住他。”着充分展现了他在人生迷茫时期,面对着生活中种种困境的时候所流露出的无奈和彷徨的复杂与矛盾的心情。而人生的最低点也是向上的出发点,是幸福开始的地方,因为我们只有向上一条道路可以走:一个瘦小的可爱的小家伙,和他身穿西服打着领带,却在银行中只有20美元存款的破产老爸,在地铁中偏向着同一个方向熟睡着,无论生活怎样的窘迫,却能始终坚守在一起,其实这就是幸福。

最终当克里斯被录用为股票经纪人,当自己的梦想踏上了一只脚的时候,激动幸福的泪水夺眶而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众多颠仆在追求通向幸福的道路上的脚步中,他是那样的平凡却不平凡。当他“高举着双手”为自己鼓掌,在人群中把那个耐人寻味的背影留给我们的时候,响起了温馨感动的话外之音:我人生的这一部分,这个小小的阶段,就叫做“幸福”……

四、结 语

影片《当幸福来敲门》是一部关乎梦想和奋斗的影片,也是一部关于父亲和儿子,关于父爱和责任的影片。主人公克里斯作为大多英美励志影片中突出的代表,他负有责任心,乐观,坚韧不屈的形象早已成为大多影迷心中经典。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关乎人生和个人价值的真实思考:其实幸福就是一种在真实的艰难生活中追寻并感受的过程。只要心怀对梦想的渴望与坚持,幸福定如期而至,叩响你平凡生活的大门。

[参考文献]

[1] 钱满素,汝信.美国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当幸福来敲门英文篇4

的确很好看,也感到很真实,也许本来就是真实的。那是八十年代初的美国,经济不景气的时代。

凡是在一个看起来很糟糕的社会,厉害的角色就会应运而生。所谓乱世出英雄,那只不过是一个内心强大,不甘现状的平凡人的奋斗。《当幸福来敲门》的主人公便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一个在煎熬坏境下奋斗成功的人,一个捍卫自己梦想并付诸努力的人,就是这样他成功啦!

作为一个有家室的中年人,他是失败的,连妻子都离开了他。但他又是成功的,因为他并不屈服于命运,为了梦想而不懈努力,后来通过了自己的勤劳拼搏和聪慧的头脑摆脱了困境。

他是普通人,可他又不普通,若是别人或许早就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早就放弃啦!但他没有,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直保持着他的乐观。在哪一个让我流泪的镜头,我脑海里是不是还会出现,在地铁站的终点站睡觉,还 是在厕所里,两父子抱在一起。他,流泪啦,我也跟着流泪。

我刚百度《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确实有很多,也看了看,写的很好,但我想说的那一句话并没有。就是看完了影片,我觉得生活中的所有困难并不算什么,前提是必须是一个坚强,有信心,乐观并充满希望的人。当然,我必须做一个好像片中主人公一样的人,拥有勤劳拼搏的精神,因为我也要捍卫自己的梦想。

幸福,每一个人的幸福都不一样。

《当幸福来敲门》给了我很大的勇气去追求属于我的幸福!

我必须做一个好像片中主人公一样的人,拥有勤劳拼搏的精神,因为我也要捍卫自己的梦想。

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初一范文2今单位组织观看一部励志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非常经典的,也是非常感人,但我就觉得应该叫《当苦难来敲门》更贴切,里面写满了一个穷途潦倒的单亲爸爸,因为事业失败,妻子离他而去,却还得担起抚养儿子的重担,生活充满了艰辛,让我一次一次为之动容,当他无家可归时怀抱着熟睡的儿子独自流泪睡在卫生间时,我跟着男主人公一起流下眼泪,真的我能理解一个男人生活的窘迫,无法给儿子以安全感的痛苦,不能为儿子挡风遮雨的痛苦,当一无所有时他鼓励他的儿子要乐观生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要相信爸爸。当他爸爸把卖不出去的机器说成时间机器,对儿子说我们回到了恐龙时代,被恐龙袭击,找到一个洞口就是卫生间时,太乐观了,还有童趣,让我感受他父爱如山的伟大。当儿子“爸爸,我相信你”。我又流泪了。说实话,我现在就做不到乐观面对生活。

我们平日里抱怨上天的不公,可是我们又做了什么,男主人公执着的精神,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不管失败过多少次都坚定的坚持,我自问我是否能做到,有点心虚,这是一记实篇,真人真事的记录。原型主人公是克利斯·嘉德纳(ChrisGardner),美国著名的股票经纪人。他从一无所有发展创建到以他名字为名股票公司,因为他的勤奋,实现了价值回报,就是他的坚持,抓住了幸福,也获得了的幸福。

看完后给了我力量,想想前段也就豁然了。我想知道20--年幸福来会敲我的门吗?

我想让儿子也看看,受受教育,就是没有中文版的,他字还认不全。

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初一范文3这两天看了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起初认为这部电影跟其他励志电影没什么区别,无非就是讲主人公如何克服困难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可当我全部看完以后,我发现影片中所展现的远远不止与此。我被主人公面对命运的坎坷、面对生存的艰难以及面对生活的那份态度,那份淡定、从容、执著所深深震撼。

其实主人公由最初的为生活而奔波到最后得到工作,这并不是偶然的。仔细观察主人公的面部表情,不难发现无论在何种境况下,他都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击垮,他都始终保持着他独特的笑容。在父子俩沦落到必须在地铁站过夜的地步时,这个硬汉在听到门外强硬的敲门声时,将儿子抱紧,再抱紧,忍不住流下了辛酸的泪水。但在这个时候,他依然没有失去对生活的希望。等到两人住到救济站时,他还不忘给儿子讲笑话、哄他、安慰他。儿子克里斯托弗给了他最大的安慰和希望。从最初看到爸爸妈妈吵架的茫然失措,到妈妈离开以后的逐渐成长,再到跟到爸爸后面像爸爸一样拼命跑,到最后的两人手牵手一起步向幸福明天,这一切的一切都那样真实,让人不由得不被他们之间的那种深深的父子情所感染。片中还有一个镜头:当爸爸拽着克里斯托弗拼命奔向公共汽车时,他不小心将小机器人——他的玩伴丢在了马路上,爸爸后来上了车才发现,但已是时间不等人。小克里斯托弗那流泪的脸久久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片中出现最多的镜头是奔跑,在那样一个经济大萧条的时代,每个人都是那样神色匆忙。克里斯也是从头到尾都在玩命地跟时间赛跑。哪怕就这样,最初的几次,他也没有能够追上时间的脚步。他感到疲惫,一种浸透了全身的疲惫。如果仅靠奔跑,看来是不能解决多少问题的。因为在那个时候,每个人的时间感觉似乎都不够用,这个时候就要讲求方法和效率了。其实他的成功,奔跑还不是起最关键的作用。关键是他对人对事的态度,干事的认真的那份劲头以及讲求诚信的良好品质都给曾接触过他的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每一个细节他都认真去做好,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至最后达到自己的标准。当儿子在救济站睡下后,他还接着走廊的灯光埋头苦读营销的书籍。到最后考试时他第一个交了试卷,心中也是自信的。其实他的成功真是一波三折。本来第一次面试应该可以通过的,可是阴差阳错,由于被警察拘留了一宿,第二天一早穿着满是涂料的T恤去面试,后果可想而知。不过,由于面试官之一的戈登先生在跟克里斯打过几次交道以后发现他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干事业的人。最终帮助他得到了第二次机会。

我觉得我从这部电影中学到了很多。如果当初面临那种情况的人是我,我会怎样?我连想都不敢去想。不知从哪里看到过一句话:苦难是人生的财富。是啊,当你经历过那种刻骨铭心的苦难以后,你才会对现有的生活感到满足,感到幸福。你会为你所拥有的一切感恩上天。我很庆幸我是在内地工作了两年之后才来到了松山湖学校。尽管当时在内地条件也很不错,但到了松山湖以后我觉得我起码是感恩的,因为我每天都被深深地感动着。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的体会尤为深刻。我觉得人生无论大喜大悲,无论面临怎样的磨难,面临怎样的考验,都应该保持一份淡定、一份从容和一份执著——就像主人公克里斯。因为我们坚信幸福就在我们身边不远处,而她注定某天会来敲门。

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初一范文4这部电影讲述的是落魄的业务员克里斯和他的儿子之间发生的事情,当然还有他的妻子。克里斯的工作非常简单,他是骨密度扫描仪推销员,天天带着骨密度扫描仪东奔西跑,四处推销,不过很难才能卖出去一台。钱是钱,总归是要花光的,而且由于卖东西欠了税,可怜的他只能带着儿子在教堂前排队,争取能住上教堂的救济住房。有一天,他仍旧抱着一台机器去卖,在这期间他无意中认识了一位证券经纪人,知道了做那份工作并不是需要大学生文凭,而只要懂数字和人际关系就可以做到,他看到了希望,就兴奋的主动找到了维特证券的经理,他们两个在车上时,经理也在玩那时非常流行的魔方,他借助这个机会,把自己的聪明才能显示了出来,经理很乐意的接受了他。

在这期间,因为实习一段时间没有薪水的工作,妻子因无法忍受贫困的生活离他而去,把儿子留给了他。但是他乐观的精神使他丝毫没有放弃,要是换做我,我还不得放弃或绝望啊!而他却坚持了下来。白天他把儿子放在托儿所后,便开始匆忙的工作,他知道,经理只会在实习的二十个人中选中一个。晚上,他就带着儿子睡公厕,挤教堂。他甚至还卖过血。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成为实习的二十个人中是表现的最突出的一个,最后毫无悬念的当上了股票经纪人。

现在我认为,我应该做个乐观、执着和不怕贫苦的人,做什么事都必须做到底,不能因为一点小挫折就半途而废,不然不会成功,得到好结果的。

我以后一定要做个和克里斯一样的人——“你有梦想的话你就得去捍卫它”。

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初一范文5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对于一个不幸的家庭来说,幸福是多么遥不可及,可影片《当幸福来敲门》主人公却用他的热血否定了这一切。

当幸福来敲门英文篇5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中国和西方国家因其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价值观上有着极大的差异。要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价值观,观看英文电影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本文以美国好莱坞经典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为例,解析其中蕴含的西方价值观。

1 西方文明的源头及内涵

西方文明的源头可归纳为两希文化: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马修·阿诺德在一个世纪前就指出:“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我们的世界就在这两极之间运动。”( Ronald N.strombeg《西方现代思想史》)他把希腊文化的精髓界定为“如其实际地观看事物”,把希伯来文化的精髓界定为“品行与服从”。西方文化强调以个人为主体,注重突显自己的个性。崇尚的是以实现个人利益,维护个人尊严的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西方价值观的核心所在。其次,追求自由平等也是西方国家价值观的主流思想。在美国的《独立宣言》中就这样提到:“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另外,提倡勤劳工作,推崇个人奋斗。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实现“美国梦”。这一点是因为清教主义思想对美国价值观的深远影响,也是西方价值观的重要思想。300多年前,当英格兰移民乘坐着五月花号横穿大西洋来到马里兰,寻找一块清教徒能居住的“净土”时,“美国梦”已开始悄然萌芽——美国给了全世界每一个人均等的机会,只要努力奋斗,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为了摆脱欧洲封建专制的束缚,为了自由的生活,毅然来到一片未知的新大陆重新建立自己的家园,开创自己的幸福天地,他们都坚信在这片土地上只要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这里,机会均等,人人平等。

2 西方文化价值观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体现

美国好莱坞经典大片《当幸福来敲门》改编自美国著名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德纳的同名自传。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励志故事。成功诠释了一位濒临破产、老婆离家的落魄业务员,如何刻苦耐劳的善尽单亲责任,奋发向上成为股市交易员,最后成为知名金融投资家的励志故事。影片中主人公的Chris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乐观向上、坚韧不拔,永不放弃,这可以看做是几百年来美国的主流核心价值观—— 个人主义及对美国梦的追求的完美演绎。所谓的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透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美国是一个极度自由的国家,政府扮演的角色非常有限,这使得美国的社会流动性极大,任何人都有可能透过自己的努力迈向巅峰。在《当幸福来敲门》这部影片中,不仅从影片的主题思想,并且在很多小细节处都能窥视到具有美国文化特色的价值观。

2.1 追求自由、平等

影片中的Chris虽然生活在社会底层,但他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里明确提出:“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整部影片向观众充分诠释了在美国这片充满自由的天地中,一个人不必依靠自己的出身、门第,而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巨大的勇气和卓尔不群的技能就可以获得成功。

2.2 个人主义

影片中Chris事业不顺,生活极度潦倒,妻子因不忍贫困而离开,他和年幼的儿子流离失所,东奔西跑。Chris一边卖骨密度扫描仪,一边做实习生,后来还必须去教堂排队,争取得到教堂救济的住房。但是他一直很乐观,并且教育儿子,不要灰心。功夫不负有心人,Chris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脱颖而出,获得了股票经纪人的工作,后来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整部影片中,无处不体现着西方典型的个人主义思想。西方国家的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和自由,独立的个人是社会的本源或基础,个人是社会的终极价值。他们推崇个性和独立,个人主义是褒义词。“按照美国学者萨姆瓦的解释,个人主义价值观包括自主动机、自主抉择、自力更生、尊重他人、个性自由、尊重隐私等层面。其在文化上主要是强调个体独立性与创造性,强调个人自由发展,不受或少受社会、政治或宗教势力的限制。”

2.3 鼓励个人奋斗

影片中的Chris一直在社会底层艰难地奋斗着,他始终没有放弃。这正体现了美国人乐观进取,独立自助,不依靠任何人,只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就定会有出头之日这一精神。正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 “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美国人积极向上,锐意进取,乐观、独立,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影片中的很多细节处处都能体现Chris不抛弃不放弃,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全力奋斗的精神。比如,在打篮球时他对儿子的教导:“Don't ever let somebody tell you you can't do something, not even me. You got a dream, you gotta protect it. If you want something, go to get it.”(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如果你有理想的话,就要去努力实现。)儿子克里斯·托夫在听了父亲的教导以后真的懂了,在他们被房东赶出家门的时候,他只拿走了那个生日礼物——篮球。对于克里斯·托夫来说,篮球是他的梦想,他要捍卫这个梦想,为这个梦想奋斗终生。西方国家历来宣扬并倡导自由、民主,任何人不论身份、地位如何卑微,只要通过勤奋努力地工作就一定会取得成功。也说明了西方国家倡导公平竞争、人人平等。

3 结语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有着和我们不一样的文化价值观。他们提倡追求自由平等,推崇个人主义,鼓励个人奋斗。该部好莱坞经典影片《当幸福来敲门》作为典型的美国式励志故事向我们生动展现了现今西方国家的主流文化价值观,不仅让我们对西方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且也为我们展现了西方文化中优秀的价值观念,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很好的引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兰·N·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M].刘北成,赵国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当幸福来敲门英文篇6

现场述说,传递幸福的真谛。节目还邀请参与公益、热心公益的普通人诉说幸福心得。被大家称为天安门“义务美容师” 的75岁奶奶刘玉珍,义务捡拾垃圾长达18年。此次她来到《幸福来敲门》高兴地诉说自己的公益感言:现在天安门扔垃圾的现象越来越少,距离没有垃圾可捡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她马上就能退休了!从老人铿锵有力的话语中传递了心中的幸福正能量,她的举动赢得了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幸福来敲门》前期开辟了微博、贴吧、网络以及报纸等多个沟通渠道征集全民幸福心愿,前后派出数十名编导走进百姓家庭,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每期邀请多名社会各界的普通人来诉说自己的幸福经历和心愿,“幸福帮助团”会根据自身情况现场提供帮助,让更多观众能积极参与节目,这也是《幸福来敲门》节目的一大鲜明特色。真真切切感受普通人平凡生活中的闪光点,最后通过电视这一传播平台让更多人感受到“幸福”的力量。

(二)助推幸福生活 体现人文关怀

《幸福来敲门》将传递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为核心理念,不满足于单一化的展现,也不满足于浅层次的感动,而是让情感与理想交相辉映,特别关注特殊群体,用大爱为他们带去关怀,给观众以强烈的精神感染和心灵净化,引领大众去实现共同的价值追求。肖喜英是一名盲人按摩师,她拥有天籁般的嗓音和淳朴的梦想,从小怀揣音乐梦想的她,现场用激情昂扬的歌声震撼了所有观众。她的心愿仅是希望得到一个全新的音箱,著名歌手于文华对她的演唱给予高度肯定并提供了帮助,“幸福帮助团”成员鼓励她继续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并提供给她更多展示才能的机遇,通过节目帮助她重拾了对美好生活的信心。

节目中曾经出现了一支由罕见病患儿童组成的萤火虫合唱团。他们纯净的歌声传达出对生活的向往,自强自立的精神使全场观众都不禁为之震撼。他们通过节目让观众认识并接纳了罕见病,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这些被忽略的群体。“幸福帮助团”成员与孩子们亲密互动,自愿为他们担任法律援助志愿者,从心理治疗等方面帮他们减轻痛苦,从而实现他们的歌唱梦想。他们的笑脸印在每个人心中,他们向所有观众传递着对生命的渴望以及迎接新生活的信心。幸福的真谛,在这些片断中发人深思。

另一对幸福心愿持有人,年龄之和高达126岁。但他们却拥有着年轻的心态与体魄,这对“宝贝夫妻”希望拍摄首部反映中国老年人爱情题材的微电影,把“宝贝夫妻”热烈而深沉的爱情以及健康的体魄展示给更多人,让世界人们能看到中国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当他们用精彩绝伦的“瑜伽和街舞”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用唯美的舞蹈诠释人类最美好的爱情时,感动了“幸福帮助团”成员,纷纷为他们出谋划策,提供帮助,希望将这种幸福力量传递下去,将至爱至美的幸福种子播撒到每个人的心间。

《幸福来敲门》在节目之外,还特别设立幸福基金,同时开展一系列“幸福”公益活动,与公益组织以及媒体携手征集幸福故事,让主持人一起参与公益,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为自闭儿童送去欢乐,线上线下联动。做公益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全民参与的一种幸福的力量。

(三)普及健康的法制观念

《幸福来敲门》中上演着众多感人的片段,从故事中诉说真情,引导观众树立健康、积极的道德观念。在节目中,一场为“癌症情侣”举办的特殊婚礼让很多观众为之动容,也诠释了责任的含义。来自绍兴的43岁恶性淋巴癌患者杨甲桂,女友邓亚玲是一位白血病患者,在疾病面前他们没有选择抛弃,而是不离不弃,把生的希望留给对方,女友邓亚玲怕拖累男友而选择不结婚。手拿婚纱的杨甲桂希望跟女友举办一场婚礼,“幸福帮助团”成员表示要帮他们凑齐手术费,幸福基金现场启动。主持人赵川、周群更是首次主持这场特别的婚礼,全场观众为他们的爱与勇气落泪。爱与责任的真谛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当幸福来敲门英文篇7

“美国梦”(american dream)作为美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指的是只要通过个人的不懈努力就能获得成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功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才能迈向繁荣。一般而言,“美国梦”包含几个要素: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美国梦”之所以成为美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是它的历史源远流长。“美国梦”起源于17世纪,英国人首次来到美洲大陆,由此之后,大量欧洲人移民美国,他们的到来彻底地改变了北美大陆,从而使这块新大陆变成了“希望之乡”和可能实现一切梦想的理想天国。大量的欧洲精英人士移民美国(特别是清教徒),他们将欧洲的进步思想也移植过去。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教徒思想。清教徒并非一种宗教,而是一种态度,一种倾向,一种价值观,它是对信徒群体的一种统称。清教徒是最为虔诚,生活最为圣洁的新教徒,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主张简单、实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徒生活。为了保证民主自由理想的实现,由约翰?亚当斯、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弗逊、罗伯特?利文斯顿和罗杰?谢尔曼所组成的五人小组,将这些思想写进了《独立宣言》。对于美国人来说,自由平等不仅是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也成为一种制度和生活方式。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美国梦”的思想理念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前往美国追求自己的梦想,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移民国家。在美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通过个人艰苦奋斗,最终获得成功的知名人士。例如,通过个人努力,即使残疾但也当上了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依靠个人发明而创立通用电气公司的爱迪生;从哈佛大学辍学之后奋发图强,创办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从小被亲生母亲抛弃成为孤儿的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斯蒂夫?乔布斯;从肯尼亚移民到美国的现任美国黑人总统奥巴马。他们有个共同特点,出身贫寒或生活在美国中低阶层的家庭。这些活生生的例子似乎可以说明,在美国不管贫富贵贱,只要努力拼搏,就能获得成功。

《当幸福来敲门》中对男主人公克里斯?加德纳奋斗过程的生动描写,向观众诠释了“美国梦”以及实现梦想的艰辛过程。

(一)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影片的主人公克里斯?加德纳是名黑人推销员,每天拎着四十磅重的骨密度扫描仪奔波。他过着非常艰辛的生活:一家人租住在一个简陋、狭小的公寓(该公寓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唐人街);孩子在简陋的私人幼儿园上学,幼儿园老师不但年龄大而且非常冷酷;克里斯?加德纳的妻子是工厂工人,每天辛苦工作;由于失业以及推销生意的惨淡,房东常常催房租。总之,克里斯?加德纳一家人所处的境地代表了美国最下层人的生活。由于克里斯?加德纳天生对数字非常敏感,他梦想着成为证券经纪人。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作推销员所锻炼的良好口才使他能够与证券公司人力资源经理搭讪,并通过向人力资源经理展示他的魔方技能获得了在证券公司实习的机会。为了能够成为一名正式的证券经纪人,他需要通过打电话来联系尽可能多的客户。在联系无数潜在客户无果后,他选择了一位退休的大老板,这位富翁带他去观看了一场棒球比赛,虽然最后合作未能成功,但这次经历使他有机会认识更多的上流人物。经过对这些上流人物的公关,他成功地获得了更多的生意。最后,由于克里斯?加德纳的出色表现,使他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功与证券公司签约成为正式证券经纪人。从克里斯?加德纳的身上可以看出,机会无处不在,只要能抓住机会,机会属于每一个人。《当幸福来敲门》阐释

了“美国梦”中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这一理念。

(二)成功需要不懈努力

电影主人公克里斯?加德纳在经历家庭变故之后又屡遭挫折,一系列的打击让他不断怀疑《独立宣言》中所提到的“人人生而平等,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他认为“maybe happiness is something that we can only pursue,maybe we can actually never have it.” (也许幸福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人来说只能追求,但事实上我们永远都不会拥有)。为了让儿子过上幸福的生活,克里斯?加德纳梦想着成为证券经纪人。通过自己的毛遂自荐,成为证券公司的实习生,在半年零工资实习期间,他和儿子流离失所,不得不靠救济金生活,但他仍充分利用时间苦读证券类书籍,认真完成培训老师交给的每一个任务。通过艰苦奋斗,他终于成为一名证券经纪人并最终成立了投资公司。因此,克里斯?加德纳相信“you got a dream,you gotta protect it.”(你如果有一个梦想,就去捍卫它)每个人都向往幸福,只要今天够努力,幸福明天就会来临。正如一句英语名言: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皇天不负有心人)。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通过讲述克里斯?加德纳的成功历程,向人们力证“美国梦”的思想,即只要通过不懈努力,永不言败,永不言弃,幸福就会降临。

二、《当幸福来敲门》与美国社会现实

当幸福来敲门英文篇8

美国好莱坞影片《当幸福来敲门》是根据美国著名的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德纳出版的同名自传小说改编而来,是借鉴的真实的人和事,它叙说了美国一个小人物如何从社会底层挣扎着追求成功的过程,属于一个典型的美国式励志故事。现实生活中的克里斯·加德纳是一名单身的黑人父亲,最困难的时候曾经无法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而这也是电影中反映出来的真实情节。这名勇敢坚强的单身父亲从一个穷困潦倒、无家可归的社会底层人员,慢慢地从最底层的推销员开始,并一步步成长为一个美国知名的金融投资家,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因此,他在回忆这段过往的时候,仍然记忆犹新,并最终出版了这部个人自传。好莱坞向来是美国人圆梦的梦工厂,因此,这部由同名自传小说改编的励志电影,是继《阿甘正传》之后,好莱坞推出的又一部成功之作。众所周知,好莱坞影片基本上都是大片,往往受到美国人乃至全球的追捧,原因就在于,好莱坞大片除了有生动精彩的故事情节和成熟的制作班底以外,还主要展示了美国式的文化价值观,让观众能够从电影中深切感受到美国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当幸福来敲门》这部影片主要反映的是美国文化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本文将围绕这个论题来展开讨论。

二、影片主要故事情节

《当幸福来敲门》是美国著名的黑人投资家克里斯·加德纳真实的人生故事的翻版,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肺腑的励志故事,它是一部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平凡小人物的艰辛奋斗的血泪史。这部影片由不热衷于文艺片演出的演员威尔·史密斯主演,原因在于他看重了该部影片的感动之处。该部影片的具体故事情节为:1981年的美国旧金山正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人们一个个都在努力维持着生计。影片里的核心人物,克里斯算是一个已经穷困潦倒的人了,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没有保障。实在没办法的时候,他就从一个最底层的医疗仪器推销员做起,经历了很多次的尴尬和失败。好不容易等来了所谓的机会,他的妻子却选择离他而去。在他终于卖掉一些医疗仪器准备开始安心生活的时候,银行却又盯上了他的钱袋。他又一次过上了窘迫的生活,或者到教堂等待收容,或者领着儿子睡在地铁站的洗手间里。即使身处于这样的生活困境中,克里斯为了儿子和自己的信念,仍然顽强拼搏,仍然具有乐观向上、坚忍不拔、坚持和执著、处处向机会敲门的精神,而事实上,这就是美国几百年来一直为主流社会所崇尚的核心价值观——个人主义精神。虽然,克里斯刚开始为了在股票公司里做实习生,可以连续半年不拿薪水,并且还要在20个人当中脱颖而出才能获得这份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他凭借着自己天赋、勤奋和努力,最终顺利出人头地,成为一名非常成功的投资家。在影片中,克里斯反复提及了杰弗逊《独立宣言》中所宣布的人人平等,拥有平等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句话,而这正好暗示了该部影片所要表达的深层内涵,那就是美国式的文化价值观。

三、影片所折射的美国文化价值观

改编自真人真事的好莱坞励志影片《当幸福来敲门》,是一部典型的美国梦题材的影片,它带给我们视觉上的绝对震撼效果的同时,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美国梦实现的不容易,能够引发我们对于美国梦的深层思考,反映了美国经济萧条时期的小人物为了生存和亲情等,顽强拼搏的精神,这主要展示给我们的是美国式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即个人主义。这部影片应该说是对于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展示的最完美实例。应该来说,美国文化属于西方文化范畴,它有着西方文化的一些共同特性,但是,它毕竟是一个由多个民族、多个人种、多既种宗教融合在一起的大熔炉,因此,又具有非常独特的民族文化,从本质上来说,美国文化主要是指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以基督宗教为主流、以种族关系为基础、以多元化为特色、以大众文化为主宰的文化。

美国语言文化都来源于盎格鲁撒克逊,它吸取了多种文明的精华于一身,已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较为独立、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开放性的文化体系。美国文化的三大构成要素是基督传统、共和主义和个人主义,其核心就是崇尚人人平等自由和个人奋斗的价值观。在这种崇尚个体价值至上的美国社会文化中,人们更多的是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每个人都有追求个人利益的权利和自由。因此,个人主义就成为美国文化模式的基本特性和主要内容,真实地表述了美国思想。而大家所熟知的美国梦正是根植于这样的美国思想文化的基础之上,它在诞生的第一天就赋予每个人平等的机会,认为,每个人只要努力奋斗,都可以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追求幸福的权利。虽然说有些学者对于美国梦的解读意见不一,但是,基本上对于美国梦的核心内容还是保持一致的,那就是,美国梦中包含了人人平等,成功在于个人的努力和才能,人人具有信仰自由等。美国文化又包含了个人主义、美国梦和清教思想等主要内涵。那么,《当幸福来敲门》这部影片所折射的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就和这些有关。具体来说,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诠释。

1.首先,该部影片体现的是美国社会生活中独特的幸福观。《当幸福来敲门》这部影片的标题,很多懂得英语的人都会认为是愚蠢的错误,但是,事实上,这恰恰是该部影片的匠心独运之处。很多观众随着电影情节的不断展开,慢慢就理解了该题目的含义。影片中的主人公学历不高,受教育程度偏低,应该是社会中的底层小人物,但是,他却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聪颖的天赋,努力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因此,该部影片通过男主人公克里斯刚开始时候的失意和迷茫到后来的自信和成功,告诉人们,只要一个人努力了,不论他的出身如何,都能够通过奋斗和努力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是美国价值观中关于个人奋斗的思想。

2.其次,该部影片反映的是人们对于美国梦的不懈追求。在影片中,克里斯在和儿子打篮球的时候,说道,你有梦,就要去保护它,你想要什么,就要努力实现它。从细节来看,影片中的这个梦想就是儿子要实现打篮球的梦想,克里斯梦想做证券经纪人的理想。从大处来分析的话,它事实上是暗示着人们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成功的美国梦。影片中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就是魔方。魔方本身就具有魔幻色彩,它暗示着这部影片情节也具有一定的美国式的梦幻色彩。在影片中,魔方说是很难被人完成的一个任务,但是,克里斯虽然在求职过程中处于不利状况,但是,他却能够解开魔方,就是这种小小的技能给了克里斯走向成功的砝码,他越来越靠近自己的梦想,虽然他的学历不够高,资历不够深,但是,他却凭借一个不起眼的技能赢得了最终的成功和社会的认可。

3.然后,该部影片还具有浓郁的基督教色彩,真实地再现了清教徒的奋斗历程。这部影片中有很多次提到上帝,它事实上反映的是美国式的基督教,即清教徒思想:如果人不学会自救,那么,上帝也救不了你。因此,人要学会自救。同时,影片中,克里斯带儿子参加唱诗会,并且场面感人,这也是美国式清教的说教方式:人要顺服上帝,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来获得成功。此外,克里斯在推销医疗仪器的时候,仍然坚信生活是有幸福可言的,只要我们不懈地追求。

4.再者,该部影片反映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美国人非常崇尚的个人主义。美国电影能够反映并广泛传播主流文化价值观,一般来说都是被美国社会普遍认可并接受的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观。应该来说,作为崇尚个人主义的美国来说,他们精神的主体就是个人主义,而影片中主人公克里斯在面临生活的种种不如意的时候,表现出的乐观积极、努力向上的精神,正是个人主义的充分体现。首先,影片中体现了主人公独立的观念和自助的精神;其次,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表现在对他人的尊重;再者,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表现在艰苦的个人奋斗历程;最后,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还表现在对个人、社会、家人的责任感。

5.该部影片中还反映了美国人核心价值观中的其他思想。首先,美国人注重于事情的不断变化,认为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不断成长和进步的,他们的这种求变思想使得他们不断追求更高、更好,他们不习惯于按部就班。正如在影片中,克里斯先通过各种努力来推销医疗仪器,后来发现这种努力是无法抗衡资本主义经济的市场力量的,他就果断求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证券公司实习并最终获得工作机会,从而改变了他的一生。此外,影片中还告诉我们,美国人非常注重时间观念,他们认为迟到是非常不礼貌的。一旦迟到,就要面临尴尬的境地。这部影片还真实展示了美国社会的自由竞争思想,影片中克里斯在竞争证券公司实习岗位的时候,并不具备优势,甚至可以说劣势多,但是,他却仍然可以参与竞争,并最终获得成功,它突出展示了美国社会的成功靠的是公平竞争。

四、结 语

综上所述,美国好莱坞电影往往是其精神文化价值观的再现。继《阿甘正传》这部励志大片之后的《当幸福来敲门》,描述的也是一个美国经济萧条时期的平凡小人物,如何在社会的底层挣扎着生活和奋斗。这个人物就是当前美国知名的投资专家克里斯的翻版,或者说这部电影正是取材于这位投资家的真实生活和奋斗经历。这部影片所展示的美国式精神主要就是核心的主流文化价值观——个人主义,它不同于我们中国传统观念里的个人主义,它是一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追求幸福和自由的权利的一种思想,并不是自私的心理,更不是中国《辞海》里对于个人主义的解释,即“个人主义”指的就是一切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的思想,是利己主义的同义词,是一个具有强烈贬义的词汇。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思想和态度,乐观积极,注重通过个人努力追求成功。因此,该部影片能够正确引导我们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更好理解美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并让我们能够正确对待这种价值观,有利于中美文化交流,加强中美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

[参考文献]

[1] 陈曦.美国文化的精髓——个人主义[J].读与写杂志,2008(04).

当幸福来敲门英文篇9

一、“美国梦”文化解读

“美国梦”文化是被大多数美国人所敬仰的信念。它发展于19世纪,是源于美国成为英国殖民地时期的文化。美国人相信,只有在本国通过人们自身的决心、创意、勇气以及勤奋工作才能迈向国家的繁荣昌盛,也就是说,美国人要通过不懈的奋斗和努力才能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并非依靠他人和社会阶级的救助,以至于后来,很多抱着“美国梦”的欧洲移民陆续来到美国实现他们的理想。“美国梦”文化的灵魂是“机会均等”。只有坚忍不拔、勤奋、聪明的人才能实现“美国梦”。因此,“美国梦”表现出来的最显著特征是下层阶级至上层阶级的流动以及幅度巨大的社会纵向流动。

二、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梗概

好莱坞著名演员威尔·史密斯凭借《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出色表演获得了第79届奥斯卡影帝提名。该片中,威尔·史密斯扮演的克里斯·加特纳已近而立之年,他是一名黑人医疗器械推销员,只有高中学历。随着美国经济危机的到来,克里斯的妻子琳达终于无法忍受如此艰难的生活,毅然决然离开了克里斯和他5岁的儿子托弗,此后,主人公克里斯靠这份推销员工作和儿子相依为命。然而,妻子的离开并不是克里斯父子二人悲惨命运的终点,房东因克里斯交不起房租而将他们轰出了家。自此,克里斯父子便和大多数流浪汉一样在地铁站卫生间里过夜、在地铁上打盹、去教堂祷告。

医疗器械推销失败后,克里斯费尽周折获得了一个在当地著名证券投资公司实习的机会,而正式证券经纪人的位置只有一个,再加上实习工作不发薪水,使得父子二人的生活难上加难。克里斯没有气馁,他鼓足勇气克服当前的困难决定走向幸福之路。流浪汉般的日子并没有将克里斯父子二人的信念和亲情击垮,他们抱着一个“美国梦”,坚信幸福一定会降临在他们头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克里斯凭勤恳的努力和过人的智慧成为所有实习生中的佼佼者,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证券公司正式录用。此刻,幸福敲开了克里斯的大门。

三、透析《当幸福来敲门》中的现代“美国梦”文化

(一)超乎寻常的个性特征

与以往单调的个人成功和个人自由的美国励志电影不同,《当幸福来敲门》人物之间的浓烈亲情中蕴涵着主人公优秀的个性特性,也使电影更加贴近于美国大众所追求的“美国梦”。该部电影抛弃了以往美国商业电影不食人间烟火、高高在上的虚无空想,而注重于平民化的“美国梦”表达。本片仍然延续了好莱坞刻画人物的老套路,将平凡的主人公性格刻画得非常夸张,进而将个人成功完全摒弃了外部条件的制约,但是本片值得关注的是小人物克里斯对亲人和家庭所包含的责任及深切的爱。而这种表达方式下,也恰恰使主人公克里斯顽强的性格摆脱了好莱坞一贯的傲慢与自负,不但使剧情充满了令人为之动情的人文关怀,也帮助克里斯实现了个人“美国梦”。

一直以来,美国人认为传统“美国梦”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是坚忍不拔、勤奋、聪明。随着美国的发展,使其从传统的英国土地殖民社会进入了美国工业社会,传统“美国梦”文化中“肯干就遍地是机会”的思想也逐渐退出现代“美国梦”舞台。影片中的流浪汉就是盲目相信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实现“美国梦”的而成为泡影的人物,他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实现利用骨密度扫描仪穿越时空。而主人公克里斯·加特纳曾经也是这样的人,他幻想通过推销骨密度扫描仪来实现自己“美国梦想”,因此,他将全部的积蓄都投入进来。可是,在资本经济强势下个人努力显得如此渺小,克里斯错误判断了市场使其货物积压成堆,他从此失去了生活保障。儿子的学习压力、一家人生活的拮据使得妻子琳达最终离家出走,种种困境使得克里斯不得不反思自己,畅想他所有想要的“美国梦”。儿子托弗成为接连不断挫折和困难中克里斯勇敢面对挑战的精神支柱,激励着他承受生活和社会所施加的各种磨难。在这个精神寄托中,克里斯最终成为著名的证券经纪人。

该片中,克里斯所表现的信念和传统的以鼓吹个人主人为核心的“美国梦”不同,主人公并非完全相信所谓的机会均等,其个性特征也并非是大众鼓吹的“美国梦”信仰。克里斯奋斗动机是源于寻常美国百姓对亲情的信仰与执著,这也是该片所展示的现代“美国梦”文化一大特点,也是和传统“美国梦”区别最大的地方。

(二)对某种行业的知识天赋

广大的美国土地从独立战争到19世纪末期都无人拥有和居住,任何欲望者都可以随意开垦和投资。正是如此,导致了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传统“美国梦”并不在乎人们在行业中的知识天赋。直到美国进入工业革命的工业融合及资本转型期才具有明显的贫富差距。从社会基础角度来说,广泛的社会纵向流动和机会均等两个实现“美国梦”的必要条件逐渐站不住脚,当今美国社会难以再现传统“美国梦”的辉煌。

《当幸福来敲门》在人物天赋特征运用方面具有很大的创新。它审视了美国社会历史的变迁,开始着重强调传统“美国梦”不重视而现代“美国梦”重视的天赋。该片中,主人公克里斯和证券公司人力经理的偶遇,使他长期从事推销工作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数字处理天赋得以发挥,并获得了人力经理的赏识,以至于在后来的证券公司实习中表现卓越,以第一名的骄人成绩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影片这段情节所体现出的是现代和传统“美国梦”追求者在不同经济、社会背景下所具备的个性特征差异。随着美国知识经济时代的推进,搜索包括文化、经济以及政治领域内的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现代“美国梦”,从中发现,各种“美国梦”实现者都具有一定的行业天赋,这对其梦想的实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们不难看出,奥巴马实现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的“美国梦”是因其具有过人的法律行业知识和优秀的演讲天赋;全球占据垄断地位的前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如果不具备超人的软件天赋和知识也难以实现他的“美国梦”。随着美国时代的变迁,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以卡耐基和洛克菲勒式的仅靠个人奋斗和创业激情就能实现“美国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现代“美国梦”文化的全新表现符号为注重行业天赋和知识的主体个性特征,这也适合当代人的发展。

(三)对机遇的敏锐发现

纵观历史,现代“美国梦”较之传统而言,所突出表现的是对机遇的把握与发现。美国一直把“完全自由的经济市场”当做保护的目的,在经济发展中把政府所起的行政调控作用,通过法律的武器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表面上看这种鼓励是在自由经济中完全被市场所主导的,在社会中容易导致基层由下至上发生纵向流动。在当代,对于在美国取得成功的机会是在除美国以外任何国家都是找不到的,具有这样观点的美国人占绝大多数。美国与世界多数国家存在的差异就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其经济自由度促成了国家各个阶层的流动性非常迅猛。

心怀“美国梦”的绝大多数人都拥有通过自身努力即可迈向成功的信念,但是较之现代“美国梦”而言,过去忽视了其家庭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所以现实当中的美国社会与美国人的理想背道而驰。在此前的几十年当中,贫富差距日益增大的美国,导致了日益增多的社会问题。就教育而言,因为美国教育基金改革越来越倾向富人家庭与教育基金日趋减少的形势,导致教育机构成为了富裕家庭的工具。《当幸福来敲门》这部影片当中,克里斯出生于一个贫寒家庭,对于只读过高中的他来讲在行业竞争当中处境非常不利。如果没有他在机遇面前出色发现与敏锐洞察力,甚至没有面试的机会,更不用说成为实习生了。电影中他告诉妻子想要面试的工作是证券公司经纪人时,他妻子极具讽刺意味地反问:“经纪人,不是宇航员吗。”实际上妻子所代表的是处于他们这个阶层所有人的看法。他们认为一个只读过高中的人根本没有能力成为证券公司的经纪人。别人的看法并没有影响他,他迎难而上为自己创造并把握住了这次机遇。克里斯利用与证券公司人力资源经理一起乘坐出租车的机会,把魔方的技巧娴熟地展现在人力资源经理的面前,所以有幸得到了这次去实习的机会。他又很好地把握了实习的机会,将自己的处理人际关系与数字的运用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最终获得了第一名而被证券公司录取成为经纪人。

在任何一个地方想要获得成功,发现和把握机遇的能力都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美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要想从根本上摆脱社会制度的不公平,要想从竞争劣势实现“美国梦”,发现和把握机遇是必不可少的。

四、结 语

“美国梦”曾经真真切切摆在每个美国人眼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国梦”却愈发难以实现。以“美国梦”文化角度来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展示了一个普通美国人想要实现“美国梦”要具备发现和把握机遇的能力、过人的行业知识和天赋、超乎寻常的个性特征,同时,这三点也激励我们年轻人要具有为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参考文献]

当幸福来敲门英文篇10

《当幸福来敲门》(The Pursuit of Happyness)是根据美国著名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德纳的真实故事改编,由好莱坞著名黑人演员威尔・史密斯父子同台倾情演绎的一部既温馨感人又励志的电影。克里斯・加纳(威尔・史密斯)是一个聪明而勤奋的推销员,但总没办法让家里过上好日子。妻子琳达最终因为不能忍受生活的压力,离开他独自去了纽约。事业不顺,生活穷途潦倒,还要带着5岁的儿子克里斯托夫。因为没钱付房租,他和儿子不得不被撵出了公寓。没有收入、无处容身,克里斯惟一拥有的,就是懂事的儿子无条件的信任和爱。他们夜晚无家可归,就睡在收容所、地铁站、公共厕所,一切可以暂且栖身的空地;白天没钱吃饭,就排队领救济,吃着勉强果腹的食物,因为极度的贫穷,克里斯・加德纳甚至去卖血。生活的穷困让人沮丧无比,但为了儿子的未来,为了自己的信仰,克里斯咬紧牙关,始终坚信:只要今天够努力,幸福明天就会来临!因此,当克里斯好不容易得到了在一家声名显赫的股票投资公司实习的机会时,他明白,这是他最后的机会,是通往幸福生活的惟一路途,尽管比较艰难。功夫不负有心人,克里斯・加德纳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以自己的幽默和毅力面对所处的逆境,并凭着自己过人的智慧与勤奋迎来了自己幸福时刻――成为一名成功的股票经纪人。本文主要是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视角探讨在该片的字幕翻译中的译者如何进行多维转换,在了解原电影的中心意思和内涵的基础上,又能很好地把这一信息传递给目的语的观众。

二、生态翻译学

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主要是从一个新的视角对翻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其基础理论的核心理念就是“选择与适应”, 该理论将翻译方法简括为“三维转换, 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下,相对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翻译生态环境构成的要素包含了源语、译文和译语系统,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它既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又是译者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前提和依据。

三、译者的多维转换

在《当幸福来敲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电影字幕的翻译过程就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译者对于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包括了翻译活动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译者适应与选择。总的来说,就是在电影字幕的翻译过程,不仅要在语言层面上进行适应和选择,而且还要注意文化和交际意图上的适应和选择。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字幕翻译中,译者则关注到了在翻译生态环境中三维的转换,具体阐释如下。

(一)语言维的转换

电影字幕是闪现在屏幕上的文字,一现即逝。它的停留时间是由所在画面决定的, 它必须与画面保持同步。这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必须对语言进行浓缩,要一目了然,使观众能以最小的努力获取最明朗的信息,因此字幕翻译宜选用常用词、小词和简短的词语,句式宜简明。在进行电影字幕翻译时有必要对原文的词汇、句式、句子结构等进行选择性的调整以适应整体生态环境,最终使得译文能“适者生存”。

例1 Chris:In order not to waste any time…

…I wasnt hanging up the phone in between calls.

I realized that by not hanging up the phone…

…I gained another eight minutes a day.

克里斯:为了节约时间,每通电话之间

我都直接拨打,不放听筒。

我意识到,这样做,

我每天可以节约8分钟。

例2 Debprah:He can stay here,but you have to find someplace else to go.

Chris:We gotta stay together.

黛布拉:他待在这里可以,但是你得另找住处。

克里斯:我们不能分开。

例1是克里斯的一段独白,解释其实习期时的忙碌,不停地在朝着自己的梦想迈进。在原文中克里斯用的都是否定句,但译者反面用笔,用肯定句表述,不仅表达了原文的意思,也符合汉语的习惯。例3中,克里斯想找个地方住时,黛布拉指出只能收留孩子,大人不可以。克里斯毫不犹豫地回到“我们不能分开”,通过把肯定句译成否定句,译者向目的语观众明确地传递了想法,实现了语义的灵活对等。可见,译者在否定句和肯定句中进行了适合该翻译生态环境的相互转换,选择了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以使译文更为观众接受,降低观众理解的难度。

例3 Chris:Right.We can still…?Half an hour?

Yes.Beautiful.Beautiful.Thank you,thank you.

克里斯:对,我们能不能……半小时后?

太好了,没问题,谢谢。

例4 Linda:Im leaving.Chris,Im leaving.

琳达:我要走了,克里斯,我要离开这个家。

译者在翻译时没有按照原文进行语句的重复,而是充分考虑到对话出现的生态语境,与原文的意思相符,使得观众在最小的努力的情况下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体会话语中的含义。在所给的例子中可以看到译者把原文中的重复词,根据语境进行了语义对等的翻译,有利于普通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及人物的心理。

(二)文化维的转换

只有语言维层面的转换远远不能反映源语所传递的信息,因为源语和译语分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这要求译者必须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同时关注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任何一个民族的电影都必定是根植于其文化并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现在语言上可能是俚语、习语等出现文化的缺省。

例5 Chris:Here you go.We gotta make sure Captain Americas warm in there.

克里斯:好了,我们不能叫“美国英雄”冻着。

Captain America如果直接翻译的话应该为“美国队长”,这对于不懂得这一文化背景的观众来说很难理解Captain America的真实意思。画面上显示出是克里斯儿子非常喜欢的一个玩具。实际上Captain America是由Joe Simon和Jack Kirb所创作的惊奇漫画其中一个超级英雄 ,他的真名是史提芬罗杰斯(Steven“Steve”Rogers),最早出现在1941年 3月出版的《美国队长》漫画第一期,他经常都被视为美国精神的象征。也就是说Captain America在美国实际上是代指美国英雄。译者直接把Captain America翻译成“美国英雄”就能帮助汉语观众在结合电影画面可以较好地理解剧情。

例6 Chris:Then,possibly,well go to the football game.

克里斯:有可能……会带你去看橄榄球赛

电影是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方式,因此它应考虑到大众不同的理解水平。“the football game”对于很多中国观众来讲指的是足球比赛,但是在这部发生于美国的电影里“the football game” 应该是橄榄球。橄榄球可以称得上是美国第一运动,是一项全民运动,在本片中多次提到橄榄球比赛。作者直接翻译成橄榄球赛,很容易为观众理解。

例7 Chris:Thats kind of the way it works.You know.1 was below average?

克里斯:有其父必有其子嘛,我当时篮球就处于平均水平之下。

“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出自《孔丛子・居卫》: “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 意思是说有什么样的父亲就会有什么样的儿子。译者巧妙地运用为汉语观众耳熟能详的成语,恰当地反映出父子两人对话时所处的生态语境,在意思上与原文比较吻合,具有大体相同的表述形象。

这些对白在翻译时译者充分体现了考虑了对文化维度的适应和选择,在语言表述上更接近汉语意思,即使汉语观众对于语言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并不熟悉,但是译文却使得观众看了一目了然。

(三)交际维的转换

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在注意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的转换外,还要关注其交际层面,看原文中的交际意图在译文中能否得以体现。在进行字幕翻译时通过对语言层面的适应性转化,以达到交际维层面上的语用等效,实现其交际功能。

当克里斯看到儿子幼儿园外墙上写的happyness,就对清洁工说这个词写错了,让他清理一下。

例8 Chris:And the Y? The Y.We talked about this.Its an I in“happiness.”

Theres no Y in “happiness.” Its an I.

译文:克里斯:我提过的,幸福的“幸”写错了。这里写成了辛苦的“辛”。

在原文中把表幸福的单词happiness 中的字母i写成了y,译者没有直接翻译。因为译者考虑到了目的语的接受者是普通的中国人,不一定认识happiness 这个单词,如果那样翻译可能也能够理解,但是给人的印象不深刻,为了使汉语的观众意识到这里写了错别字,同时里面也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译者用中国人能够理解的方式来翻译。用中国人有时会把形近字写错这个现象来解释,把它翻译成幸福的“幸”写成了辛苦的“辛”,汉语观众获得和英语观众同样的理解,同时使观众意识到幸福是要靠自己辛苦奋斗去努力获得的。

四、结 语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大众艺术形式和文化交流形式受到广泛重视,而电影字幕翻译在休闲娱乐、信息传达、文化传播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幸福来敲门》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励志影片,译者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字面内容和语境效果的基础上,在翻译过程进行了选择适应的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多维转换,但值得指出的是这些维度应该是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三个不同层面,它们并非独立,根据所处的生态环境不同的地方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 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当幸福来敲门英文篇11

影片《当幸福来敲门》改编自美国著名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纳的同名自传,描写的是美国真实存在的人和真实发生过的事,并不是虚构的。故事发生的时间为1981年,地点为美国旧金山,发生背景为美国经济处于异常萧条的时期,克里斯・加纳生活异常困苦,是一个标准的穷人,他交不起房租,总是被房东赶来赶去;他做投资,结果却失败而归。无奈之下只好做起了推销员,提着一台医疗仪器到处推销,却处处被人拒绝。妻子无法忍受这样困苦的生活,终于在忍无可忍的一天抛下他和儿子远走,即使当时他觉得机会来了也不可避免。而当他终于卖掉了仪器准备安心生活时,银行的征税单却逼迫他无法安心地生活,只得领着年幼的儿子到处奔波,无家可归,只好每天下午五点就开始到教堂排队等待收留,在得不到收留时只好万般无奈地在地铁站的洗手间里睡觉。在各种异常的挫折中,克里斯・加纳反复拷问自己:“为什么我总是被幸福拒绝和打击?”即使有这样的抱怨,有如此的迷茫,但是他仍然每天拖着儿子赶公车疲于奔命,从不放弃自己。经过拼命的努力,克里斯・加纳终于一步步向成功走进,彻底摆脱了噩梦般的困苦,最终成为一个著名的投资专家。[1]

二、影片《当幸福来敲门》中

异域文化价值观的呈现

(一)崇尚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价值的核心,代表着个性和独特性,相当于我国的“个体主义”。它是一种人生哲学,以个人为本位,将人是价值的主体确认下来,坚信每个人都具有每个人的价值,对个人的自我支配、控制和发展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者美国梦的实现。美国梦是对富庶、自由和机会均等的追求,在它的鼓舞和推动下,追求美国梦的人始终相信,在美国这片土地上,无论何种肤色何种民族,无论多么的贫穷和默默无闻,任何人都享有均等发展的机会,都能通过自己的勤奋苦干的努力,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影片《当幸福来敲门》中,主人公克里斯・加纳是一个勤奋肯干的人,他一旦有了目标就会不顾一切地去努力,抓住任何一次机会来表现并推销自己,不卑不亢地全力以赴地做好自己遇到的事,从不抱怨生活,在全力以赴摆脱逆境的努力中投入了自己所有的力量和精力,当遭到客户拒绝时他也丝毫不气馁,而是微笑释然然后继续投入到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去。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在20个实习生中,克里斯・加纳虽然履历最浅,半年以来生活最艰辛,但是他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得到了老板的认同和赞赏,当面对Frohm先生愉快的邀请时,他眼睛中蓄积了泪水,这个坚强的男子汉终于在那个幸福的瞬间百感交集,他用常人难以承受的艰辛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力完成了一次生命的跨越。

同时,克里斯・加纳在培养儿子方面更是言传身教,比如,在儿子告诉他自己将来的理想是当一名职业球员时,“You have a dream, you got to protect it”(你应该用行动去捍卫自己的梦想)是克里斯・加纳对儿子说的话,同时他还说 “People cant do something themselves, they wana tell you cant do it”(说你不会成才的人,只能说明他们自己也没成才)等,对儿子的梦想表示充分的支持和赞赏,这多个言传身教的场面是令人难忘的。[2]

相信并崇拜个人奋斗、追求平等自由、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依靠自身的力量是美国人长久以来形成并始终保持的一个性格特征,在依靠自己奋斗和个人能力的同时对成功的价值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重视是美国人个人独立性赖以长期茁壮生长的坚强柱石。本影片对美国仅靠公平竞争就能成功的这一神话进行了强有力的强化和宣传,让观众相信只要自己勤劳肯干,成功便不会总与你失之交臂。

(二)崇尚信念的力量

从内在产生过程来讲,信念是人们的强烈追求基本需要和愿望的一种坚定不移的思想情感意识;从外在表现来讲,信念是人们在行为中坚定地评价相应目标事物并用行动去证实的思想意识。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的信仰是信念极端的内在表现,而坚定不移的行为志向则是信念极端的外在表现,也就是说,内在表现和外在表现完整诠释了信念的内容。本影片在一开始时就将《独立宣言》中有关追求幸福的字幕展现在了观众面前,是思想意志上的一种内在表现。我们不能确定影片中主人公是否真的认真理解过《独立宣言》上这句话的内涵,但是我们总可以从这一镜头中看出美国人的思想和美国的现实。影片中多处提到《独立宣言》中所阐释的幸福,提示观众主人公之所以会有行动上这么超凡的努力,是因为他的思想意识中始终保持着对幸福坚定不移的追求。

但是影片在体现信念的力量时更多是通过外在表现,比如,克里斯・加纳在去维特公司面试等待人事部主管时,始终保持自己客观的生活态度,他对自己说:“His name sounds lovely, it seems that he would certainly give me a job and a hug.The only thing I need to do later will be that let him know Im good at figures and long suffering”[3]。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克里斯・加纳在看待问题时总是朝着客观的方面的,他的世界不复杂,这才造就了他不抱怨生活、不甘于命运的捉弄而始终一往无前地不懈努力。

为了进入维特公司,他努力为自己寻找机会,总是在公司楼下等着主管,希望能够坐下来和主管进行简单的交谈,这一行为不仅表现出了他有了目标就会朝着目标坚定地努力并不断寻找机会的品格,而且也表现出了他能够好好把握自己面临的每一次机会的品质。为了让主管能够更多地了解自己,他寻找机会和主管一起搭车;为了赢得主管的青睐,他拼好主管喜欢的魔方玩具等,所有这一切都来源于他“Yeah,I can”的自信。

(三)崇尚

美国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来源便是基督教,基督教的基本世界观和人性观直接影响着美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比如,敬畏上帝、个人主义、自由平等。美国民众受到的重要影响。19世纪20年代,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说:“基督教对美国国民灵魂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其对全世界其他国家国民灵魂的影响,虽然宗教并没有很深刻地影响到美国的法律和社会舆论,但是其却在不自觉地支配着美国的社会风貌,并且通过家庭胜过对整个国家进行控制。”可以这样说,美国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精神生活支柱就是宗教。

“基督教之国”中处处映射着上帝的影子。美国开国之父富兰克林就十分信仰上帝,“富兰克林的遗体就像一本被虫蛀蚀的破旧的书,但是其本身不会被磨灭,未来仍然会由上帝修订出版而焕然一新”,从这句富兰克林为自己撰写的碑文中的一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其对上帝的无比信仰。在美国,各个阶层人士使用最频繁、最诚挚的一个爱国口号是“God bless America”。基督教在美国一方面被当成一种受人崇敬的信仰,另一方面也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文化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及民族感情而深入人心。

本影片中,“神”的影子无处不在。比如,我们可以从克里斯・加纳父子谈论的那个上帝救人的笑话中明白“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的思想;又如,当克里斯・加纳在艰苦的生活奔波中精疲力竭时,他和儿子去了救济院的唱诗班,和教堂中各种类型的人一起唱圣歌,在圣歌中沉浸的克里斯・加纳暂时忘掉了生活中的所有痛苦和不如意,积蓄力量,整装待发。在圣洁的歌声中,我们看到克里斯・加纳面色逐渐恢复了前所未有的平静,而儿子安然入睡,从而从内心感受到在抚慰人们方面,和精神信仰具有多么神奇的力量。

(四) 崇尚《独立宣言》

克里斯・加纳穷困潦倒,要为生活辛苦奔劳,因此无法自己亲自照料儿子,只得把他送到当地最便宜的唐人街华人托儿所,当他们看到“Happyness”字样伫立在门口时,克里斯・加纳向儿子解释说:“There is no Y in this word, there is I.”[4]我们可以这样理解,Y表示Why,I表示独立的自我,克里斯・加纳是在告诉儿子幸福是靠自己争取来的,不要问那么多为什么,只需要勤奋努力地去赚取自己的幸福就可以了。由此可见,影片中的“Happyness”并不是笔误,而是影片特意设定的一个场景,在警示我们幸福的深层含义的同时,也于影片收尾形成一个完美的呼应:“Knock,knock!Whos there?Happiness”,使整部影片更加令人回味。

1776年7月4日,美国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的议案,提倡人人生而平等,人人都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政府应该为人民的幸福而存在等,成为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将强有力的思想条件提供给了此后美国200多年的发展。本影片的原名为“The Pursuit of Happyness”就摘自《独立宣言》中的原话,而影片也几乎是紧紧围绕着《独立宣言》中的这一理念展开故事情节的,这充分说明了追求幸福这一理念在美国具有无比悠久的历史渊源。

中西方文化历来各异,影片《当幸福来敲门》中异域文化价值观的呈现向我们展示了西方人的各种根深蒂固的价值观,让我们深入地去理解自由平等、个人主义、等对于他们的重要影响,从而将西方国家的主流文化价值观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一方面让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西方文化,另一方面也将西方文化中优秀的价值观念展示给了我们,引导着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努力奋进、乐观向上。

[参考文献]

[1] 皮小卉.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探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2).

[2] 卢军,朱奎峰.从文化模式上解读《当幸福来敲门》[J].电影文学,2010(22).

当幸福来敲门英文篇12

一、现代“美国梦”

多数美国人都认为凭借自己的意志和决心能够创造自己想要的幸福人生,即所谓的“美国梦”。( 杨蕴玉,胡荣荣,2008)“美国梦”,是指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便能获得美好生活的理想,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劳动、勇气、智慧、创意和决心取得成功,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帮助。“美国梦”就是美国人所追求的美好社会,是美国文化的缩影。(董小川,2006)《当幸福来敲门》就是一个通过明确目标、个人奋斗、把握机遇、建立人际关系、保持积极心态、拥有智慧实现幸福的“美国梦” 的典型例子。男主角对梦想的实现是一条贯穿整部影片的主线,实质上是对“美国梦”的诠释。

(一)“美国梦”的由来

为什么多数美国人抱有“美国梦”的幻想?这部影片阐述了《独立宣言》对“美国梦”形成的政治影响。影片一开始,男主角Chris就在自述中提到美国《独立宣言》涉及幸福的一句话“人人生而平等。每一个人都被造物主赋予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权、自由权以及追求幸福权”。著名的美国《独立宣言》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是由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起草的,于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上通过的一项议案,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提出了人人都有权去追求幸福、实现梦想的思想原则,这些原则成为以后美国的核心价值观,激励着美国人奋斗的勃勃雄心,凭着不懈的个人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地位和命运。美国《独立宣言》给“美国梦”的构想披上一层浓厚的政治色彩,为美国200多年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男主角Chris正是冲着一份收入丰厚能带来幸福感的工作而坚持不懈地努力。

(二)如何实现“美国梦”

该电影描写的是一个著名投资家在成名前所经历的艰辛和坎坷以及为了家庭、为了个人的成功而不懈奋斗的故事。通过影片可以总结“美国梦”实现的途径。

1.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确定目标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目标的建立,不能凭空捏造,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出新的规划,因环境的改变而不断调整,目标一旦确定就要全力以赴,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目标。主人公Chris最初的梦想是通过推销医疗仪器来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把所有的财产投资在医疗仪器上,可碰上经济大萧条,产品销售不仅不能改变他自己目前的困境,却一步步地逼他濒临破产。他迷茫地走在大街上,思索着寻求新的途径来改变自己的现状。在这个时候,碰巧遇见了一个在证券公司工作的成功人士,听了他的一席话,Chris恍然大悟,重新点燃了幸福之火,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股票经纪人。Chris确定了目标后就不顾一切,不放过任何一点机会推销和表现自己,不卑不亢全力以赴,从不放弃自己的梦想,直到成功。影片中的精彩台词表达了Chris对实现目标的坚定,如:“You have a dream,you gotta protect it.”“You want something.Go get it!”

2.个人奋斗

“美国人追求个人之自由与平等,历来主张人应当自立、自强。在美国人眼中,惟有不懈的自我奋斗才有可能获得自我的实现,体现出人生存于世的意义和价值,也只有依靠自我奋斗而获得最终成功的人,才会赢得美国人由衷的尊敬和赞叹。”(杜钢,张会兰:2005)

影片中的主人公Chris是生活潦倒的普通人,想要成为股票经纪人的梦想却遭到了妻子的讥讽,以至于妻子无法忍受而选择离开,但他并不气馁,每天拖着儿子赶公车,晚上五点赶到教堂排队,疲于奔命,实习……(周翎,李君君,2009)为了给儿子幸福和实现自己的梦想拼命努力,一点一点付出,从恶劣的逆境中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最终成为著名投资专家。正是因为Chris的努力奋斗,辛勤的付出,他才会获得后来的幸福。

3.善于创造及抓住机遇

对机遇的发现与把握能力已成为当今实现“美国梦”的关键条件。影片《当幸福来敲门》中,主人公Chris,出身贫寒,只有高中学历,要不是他对机遇的敏锐发现与出色把握能力,他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不可能得到,不要说成为20人之一的实习生,更谈不上成为一名真正的证券经纪人。要是Chris在路上巧遇维特证券的人力资源经理托斯特尔先生时,不创造一个与证券经纪人同坐一辆车进行交流的机会与时间,Chris无法有机会用玩魔方的方式向他展示自己的数字天赋能力,不要说得到了托斯特的赏识,更不要说获得面试机会;要是在面试时因为穿着无法取得招聘人员的认同而不知所措,Chris不可能得到实习的机会;要是Chris在实习期间,不充分把握来之不易的机会,没能发挥自己在数字运用和人际关系处理方面的特长,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证券经纪人。虽然面对逆境,Chris没有后退,他努力为自己创造并及时抓住机遇。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Chris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助他成功之臂。一旦确定了奋斗目标,Chris就不断地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在上司面前,他常向弗雷姆传递自己的问候,甚至借钱给弗雷姆,即使自己赶着去见客户,他也会去帮弗雷姆泊车,在平日紧张的学习中,他也不会忘记帮同事们做一些琐事。在客户面前,他懂得用不同的方式和客户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如Chris预约好拜访董事之后因种种原因被耽搁而未能及时赶到,错过了机会,他并不放弃,于是利用星期天去拜访董事致谢,给董事留下了良好印象,同时得到了董事的许可与其父子同去看球赛。他充分利用看球赛的时间为自己争取了与其他人联系的机会……(刘旭辉:2010)正因为他在人际关系上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大股东弗雷姆的认同,助他成功。

5.时刻保持的积极心态

为了交房租和送儿子去幼儿园的学费等,整天奔命,虽然屡屡挫败,但是他依然很勇敢地面对,以乐观积极的眼光注视着周围的一切,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种种艰难险阻,展望未来,矢志不移地努力去迎接和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跟妻子吵架时说:“640 dollar,I will get it next month”“everything will be OK.”面对一台机器都卖不出去,面对停车罚款,Chris心态非常平衡,他自我解嘲说:“its part of my life,it s call being stupid.”因为他始终相信everything will be OK。这种积极心态是他后来成功的不可或缺因素。

二、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成功秘诀

第一,《当幸福来敲门》是一部很现实主义的影片,它是基于一个真实的百万富翁Chris Gardner白手起家的自传故事,回归于真实的生活,更使之来得平易近人,更容易引发观众产生共鸣。正因为真实,所以让人感动,正因为感动,所以让人喜欢。

第二,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不仅带给观众视觉的享受,更使他们的心灵进行了一次洗礼。通过观看此影片,主人公Chris表现出的对追求目标的坚定不移、高尚情操、沉着冷静、勤勤恳恳、办事高效、积极乐观、毫无怨言等特点,会对观众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观众的心理压力,对现实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据查阅资料,有专家认为,类似《当幸福来敲门》的励志影视剧通过塑造小人物的成长和奋斗史修复了人们被现实消解的信心,使人的心灵得到抚慰和满足。(顾宁,2006)

第三,透过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观众进一步了解到美国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观众不仅被主人公Chris的乐观、坚强、自信和永不言弃而深深感染,同时又体会到了人世的冷漠、无奈和不易以及社会的不公和竞争。影片中Chris的朋友韦恩是这种小气、冷漠、见死不救的小人。Chris的妻子琳达是多么卑微、多么自私、多么悲观!幼儿园的朱太太是一个不负责任、嫌贫爱富的势利小人,每天给孩子们放电影,却骂Chris没有钱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地方。影片中的美国白人过着奢华、体面的生活,悠闲自在,露出幸福的笑容;社会底层的穷人如黑人却拼命挣扎着生活,有那么多人去领救济,排着长长的队去教堂找张床睡觉……主人公Chris跑着去幼儿园接儿子,跑着去面试,跑着去见客户,跑着去赶公车地铁,跑着去排队领救济。这反映竞争激烈、生活不公的现实社会,也体现了一种节奏非常快的生活方式。

三、结 语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当代的美国社会。同时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启迪人们: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论遇到任何情况,要鼓足信心,勇往直前,不要退缩,相信自己不断地努力,一点一点地付出,总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部影片为人们今后的人生路途增添了更大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杨蕴玉,胡荣荣.美国人的行为趋向:《当幸福来敲门》的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2008(21).

[2] 董小川.美国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杜钢,张会兰.美国文化传统浅探[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01) .

[4] 周翎,李君君.从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看美国文化价值观[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06).

当幸福来敲门英文篇13

跨文化交际学创始人Hall最早指出文化存在公开文化(overt culture)和隐蔽文化(covert culture)两个层次,并特别说明公开文化是可以直观看见的,而隐蔽文化看不见摸不着甚至连专门受训的观察者都难以察知。[1]可这难以察知的隐蔽文化所占比例远大于公开文化,正是文化最深邃最重要的部分,犹如冰山隐没于水底深处的巨大基座。对于隐蔽文化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很多学者赞同隐蔽文化包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深层次的文化意识与观念,其中价值观是最深层文化的核心。[2]

只有想方设法揭示文化中的巨大隐蔽部分,才能从根本上真正了解该文化。因此,进行跨文化交际研究、跨越跨文化交际障碍、实现成功跨文化交际的重点与难点就在于揭示目标文化的隐蔽部分。尽管隐蔽文化位于文化深层结构的最底部,埋得很深难以发现,但总有一些物质的东西暴露在外,最终能被人们探知。[3]由此,循着这些暴露在外的蛛丝马迹,层层挖掘,总能探究出造就、影响表层文化的深层文化乃至更深处的隐蔽文化。

二、透过电影揭示隐蔽文化

电影是一门融合文学、音乐、美术、建筑、科技等文化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能够非常集中地表现出某类文化的主要特点。每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都含有浓缩的文化精华,其场景所现、人物言行、情节伦理等方方面面均能成为文化研究的素材,尤其是呈现在屏幕上可供仔细观察的真实交际过程为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了生动的第一手材料。可以说在文化信息的蕴含量与生动性方面,电影与文学作品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4]298

综上所述,可供反复观察、研究的电影是寻觅隐蔽文化的蛛丝马迹的最佳突破口。本文以电影《当幸福来敲门》揭示美国的隐蔽文化为例,探讨如何通过电影中的文化线索揭示隐蔽文化。

三、《当幸福来敲门》和美国隐蔽文化

《当幸福来敲门》(以下简称《幸福》)是一部极具人生教育意义的优秀美国电影,根据真人真事讲述美国著名金融投资家Christ Gardner年轻时经过艰苦奋斗终于从穷困潦倒的推销员成为股票经济人的“追求幸福”的历程。作为一部本土制作、记录本土人物事迹的美国电影,《幸福》提供了发掘美国隐蔽文化的丰富线索。同时,这样一个容易被各种主流文化所接受的励志故事具有浓厚的文化普遍性,有利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察者对影片中的文化线索进行辨识、分析。

线索一:电影片名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幸福》其实就是一个通过个人奋斗、勤劳与智慧实现幸福的“美国梦”的典型例子。男主角对幸福(成为股票经纪人)的追求是一条贯穿整部影片的主线。

影片一开始,男主角就在自述中提到美国《独立宣言》涉及幸福的一句话:“人人生而平等。每一个人都被造物主赋予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权、自由权以及追求幸福权。”这也就是电影片名的由来,而这样一个主题包含了三层信息:人人拥有权利,对幸福的定义,个体奋斗。由此可见,片名由来至少可以折射出隐蔽在《独立宣言》和电影故事之中关于平等(equality)、物质本位(materialism)和个体本位(individualism)三方面的价值观。

平等是“美国梦”得以实现的核心前提。从事骨密度扫描仪推销的男主角生活拮据窘迫,当看到股票经纪人收入丰厚且流露幸福快乐笑容时,他不仅仅停留在羡慕,而是大胆咨询并积极着手改变人生。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自17世纪“五月花”号搭乘的第一批移民踏上美洲大地,近400年来不同民族、种族的移民为了追逐“美国梦”纷迭而至。在这样的背景氛围中,美国人认为每个人只要肯付出努力都平等享有成功的机会。

因为移民而来的追梦者基本都是白手起家,所以衡量成功的标准十分公平――以累积财富的多少来判断个体成就。正如美国俗语所言,“The person who dies with the most toys wins”。男主角正是冲着一份收入丰厚能带来幸福感的工作而坚持不懈地努力。美国文化对于个人价值的如此定位,深层体现即是一种物质本位的价值观。

再者,追求幸福的过程是一段艰苦的个人奋斗历程。男主角通过独自默默苦干,最终出人头地。多数美国人都认为凭借自己的意志和决心能够创造自己想要的幸福人生,即所谓的“美国梦”[5]。影片中男主角想要成为股票经纪人的梦想不仅不被妻子认同反而遭到她的讥讽,但他并不气馁,所以当他意识到自己无意中打击了儿子想成为篮球明星的梦想后,他对儿子说:不要让任何人告诉你你做不到,即使是我也不行;如果你有梦想,就努力去实现它。这个片段充分印证了美国人所信奉的个体奋斗原则,他们的骨子里深深烙下个体本位的印记。男主角的儿子曾讲了一个落水者等待上帝救援的寓言故事,正是“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这一观念的体现。

原英文片名The Pursuit of Happyness中有意拼错happiness单词。影片中男主角对着幼儿园外墙上拼错的单词试图纠正道:“There is no Y in‘happiness’.It’s an I.”这样的情节设置巧妙地暗示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面对困难不应当抱怨‘为什么’(Y-why)而应该依靠‘我’(i-I),即自己努力与奋斗”的深刻道理,[6]更是突出了隐蔽在言行深处的个体本位价值观。

线索二:金钱

如前所述,物质本位是美国隐蔽文化的重要部分。追求物质财富是每个人的自由权利,舒适的物质生活才能保障“幸福”,个人的成就感取决于对物质的占有程度――这些都是支撑《幸福》男主角夜以继日地全力追求“金领”职业目标的动机与动力来源。

除了对金钱财富的孜孜以求外,影片中大量涉及金钱问题的情节在深层上展现了美国文化中夫妻间、朋友间、雇主与雇员间的人际关系。

男主角的妻子因为不堪忍受窘迫的生活,抛下丈夫与儿子去接受另一个城市里薪水较丰的工作。即使两人处于夫妻关系之中,美国文化依然强调个体独立,加上美国人崇尚进取与变更,故而婚姻纽带也无法牵绊住人往高处走的脚步。[7]

男主角经济拮据时曾不断催促朋友还钱,没想到朋友在帮他搬家之后认为自己的帮忙足以抵消欠款,于是对男主角的追讨不再理睬。欠债还钱乃天经地义,在朋友之间明着追债是美国社会保障个体利益不受侵犯的常见举动。加之美国社会流动性强,朋友圈子也随之不停变换,故而普通朋友之间的感情并不深厚,虽然互相帮忙也属常见,但总体而言朋友之间不愿意承担过多的义务。[8]同理,美国人也常常做出为自己的劳动付出向朋友索取报酬的举动,但一般会事先声明。影片中男主角对朋友以帮忙抵债的愤怒在于他们并没有事先约定,而且报酬的计算不够合理。

出于对平等的广泛认同,美国社会属于横向型社会(horizontal society),社会等级观念淡薄,大家乐于遵循平等原则。[9]因此,雇主与雇员之间常以名互称,甚至雇主欠了雇员即使1美元的小钱都必须清楚偿还。这些观念在影片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实际上,在美国,人与人之间是不轻易借钱的,这牵涉维护独立与保护隐私等多方面的隐蔽文化因素。难怪男主角即使饥寒交迫也从未向别人开口借钱,宁可卖血、排队睡救济床,甚至从欠费的出租车上无奈逃走。所谓“美利坚不相信眼泪”,泄露家庭困难即使能够带来别人的援助也可能导致丧失经济独立,更何况有可能导致雇主对其胜任工作能力的质疑。[4]72在私有制社会,雇主更关心的是利润,雇员的家庭困难是个人负担,处理好个人事务是能力强的另一种表现。所以除非万不得已,美国人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熟人、同事之间基本上不轻易谈及个人困难而请求照顾、接济。

线索三:时间

电影《幸福》一开始的画面就是美国都市街头攒动着行色匆匆的路人,给人一种生活节奏非常快的感觉。随后男主角自述“奔跑”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跑着去幼儿园接儿子,跑着去面试,跑着去见客户,跑着去赶公车地铁,跑着去排队领救济…… 这又给人一种争分夺秒的印象。

影片中的人物时间观念都很强。一方面,表现了美国人精打细算地利用、安排时间,例如男主角拼命地挤出每一分钟去与他人竞争,上班时坚持不喝水来省下上厕所的时间从而争取打更多电话联系更多客户,下班后迫于生计而努力推销测骨仪,晚上则通宵达旦看书。另一方面,表现了美国人非常守时,例如男主角预约好客户之后因种种原因被耽搁而未能及时赶到,客户则是多一秒也不停留,并且拒绝在娱乐观球赛的时间里谈论与工作相关的事宜。

美国文化采用的是单向性计时制(Mono-chronic time,简称M-time)时间观念,把时间看做一条分段的线,每段时间关注一件事情,人们严格按照时间表操作。[10]这不仅能保证个体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而且是对他人时间权利的尊重。从而,守时、讲求效率是美国人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守则,这同时也是竞争激烈的美国社会的必然要求。

《幸福》这部电影中还有许多诸如面试、工作态度、人际交往、言语与非言语交际等方面的情节可供分析美国文化的隐蔽层面,限于篇幅不逐一赘述。透过对该电影所做的深入挖掘,美国文化中的隐蔽部分被层层揭示出来,其价值观的最核心即个体本位。

四、结 语

电影能给观众带来经久不忘的文化体验,还能为文化研究提供直观、生动、真实、全面的素材,为揭示隐蔽文化开启了一扇便捷之门。透过电影揭示出隐蔽文化的同时也是跨越跨文化交际障碍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这必然带来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课题。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的。

[参考文献]

[1]Edward T.Hall.无声的语言[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M].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2002.

[5]杨蕴玉,胡荣荣.美国人的行为趋向:《当幸福来敲门》的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2008(21).

[6]潘立春.美国梦想的体现――《当幸福来敲门》[J].电影文学,2008(13).

[7]Larry A.Samovar,Richard E.Porter,Nemi C.Jain.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Belmont: Wor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81.

[8]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2003.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