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统计工作内容实用13篇

统计工作内容
统计工作内容篇1

四、负责半年、全年统计业务培训及日常计生统计业务培训。

五、制定计生统计规范化管理考评办法。

六、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条为了加强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使计划生育统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保障计划生育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的有关规定,结合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地方各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以下简称计划生育部门)、直属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所涉及的单位和个人,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是指有关计划生育统计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统计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与监督,统计调查的组织和实施,统计资料的收集、管理和使用,统计人员的培训等工作。

第四条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一)贯彻执行《统计法》,制定并实施各项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管理办法。

(二)实行计划生育工作的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组织和管理计划生育专门统计调查。

(三)制定并实施计划生育统计方案,制定计划生育统计标准,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统计指标体系。

(四)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计划生育统计资料,建立并完善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收集、处理、传输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五)分析、研究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资料。

(六)检查计划生育统计制度执行情况和统计数据质量,考核评估人口计划执行结果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

(七)审批本系统其他业务部门和直属单位涉及计划生育的统计报表和统计调查。指导本系统其他业务部门和直属单位涉及计划生育的统计活动。

第五条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对全国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业务指导和组织协调,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统计部门承担具体工作。地方各级计划生育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统一管理、业务指导和组织协调,地方各级计划生育统计部门承担具体工作。

第六条建立、健全基本的统计工作制度,包括:统计帐卡和报表制度、统计调查制度、统计例会制度、统计人员培训制度、统计检查、奖惩和举报制度、统计资料管理和公布制度、村级统计资料公开制度等。

第七条各级计划生育部门应当把统计工作的发展纳入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为统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等保护条件。

第八条各级计划生育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在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中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权、统计报告权和统计监督权。

第九条各级计划生育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照有关统计法律、法规的规定,提供计划生育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或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第十条县以上各级计划生育部门应当设立专门的统计部门,并指定统计负责人。乡、镇、街道(以下简称乡)计划生育办公室设置统计人员,乡计划生育办公室应当委托村、居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指派专人负责计划生育统计工作。

第十一条各级计划生育统计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统计业务知识。村级计划生育统计人员应当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乡级应当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县级以上的应当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各级计划生育统计部门应当有计划地对统计人员(含计算机人员)进行培训。省以下各级计划生育统计部门新上岗的统计人员必须得到省级计生委颁发的上岗证后方可上岗。

第十二条县以上各级计划生育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合、协调有关部门为计划生育统计专业人员评定专业技术职称。

第十三条各级计划生育部门的统计人员应当保持相对稳定。对不称职、不合格的统计人员应当及时进行调整。

第十四条统计帐卡和统计报表是计划生育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帐卡和报表及其项目的设置应当严格控制,删繁就简,以实用为原则。乡、村两级应当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统计帐卡,帐卡内容应当每月变更。村级实行月报告单制度,每月通过报告单将变更信息上报到乡。乡级为计划生育情况报表起报单位,实行月、季、半年、全年报表制度,逐级上报。

第十五条各级计划生育部门实行统计例会制度。乡级每月开一次统计例会。

第十六条统计报表包括由计划生育统计部门负责的计划生育情况报表和本系统其他业务部门和直属单位负责的事业统计报表。计划生育情况报表的主要内容包括:育龄妇女的婚姻、生育、避孕节育等情况;事业统计报表的主要内容包括:宣传教育、政策法规、技术服务、避孕药具供应、、人事、财务、协会等情况。

第十七条县以上各级计划生育统计部门可根据上一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工作需要,经同级统计局审批,设置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统计报表,或者转发上一级主管部门的统计报表。自行设计的报表项目不得少于上一级主管部门统计报表的项目,其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统计期限、上报时间等不得与上一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相抵触。

统计工作内容篇2

为了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管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国家对管理和使用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资金制定了许多相关法规及规范标准。正确执行和运用这些法规及规范标准是管好、用好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资金的保证,更是审计人员进行工程审计的重要依据。

2.涉及面广。

信息系统工程审计既涉及资金使用、往来结算的资金运动全过程,又涉及材料供应、图纸设计、项目变更、价格浮动等各个环节。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对上述各方面做到实事求是,准确无误的调查、审核和认定。

3.技术含量高。

对信息系统工程审计,要精通信息系统工程图纸识读、工程量计算、综合单价确定、金额计算、项目建设各环节的工程技术等专业知识,对这些知识的正确掌握和运用,会直接影响到工程审计的质量。鉴于信息系统工程技术性较强,审计中可认真参考工程设计、咨询、监理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相关专家的评审意见。

二、信息系统工程审计内容

1.审核工程合同。

工程合同审计是使用政府资金的信息系统工程审计一项重要内容。要仔细查阅工程相关文件资料是否齐全、合法合规。要审核施工企业资质,严格审核施工企业的资质,对挂靠、无资质等级及无取费证书的施工企业,应降低综合单价或审计确定综合单价及造价。

2.审核工程竣工结算编制依据。

信息系统工程竣工结算涉及工程全部资金使用内容,是信息系统工程审计重点。首先要了解工程竣工结算编制的主要依据。包括:工程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及相关标准,资料是否齐全,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工程竣工报告、竣工图及竣工验收单;工程施工合同或施工协议书;施工图预算或招标投标工程的合同标价;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记录资料;设计变更通知单及现场施工变更记录;经建设单位签证认可的施工技术措施、技术核定单;预算外各种施工签证或施工记录;合同中规定的设备、材料数量、品牌、配置及预算价格。

3.审核工程施工量。

工程量是决定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核定施工工程量是信息系统工程审计的关键。审计的方法可以根据施工单位编制的竣工结算中的工程量计算表,对照图纸进行审核,也可以依据图纸重新编制工程量计算表进行审计。要重点审核项目资金使用比例较大的分项工程,如计算机网络工程、信息安全工程、软件工程以及机房工程等项目。要重点审核容易混淆或出漏洞的项目。如软件工程中子系统数量、机房工程中墙面、防静电地板面积。三是要重点审核容易重复列项计算的项目。如机柜、连接电缆或网络跳线如已计含在相应的机房或综合布线项目中,则不能再计算相应数量。对于只有结算表但无图纸的项目要进行现场核实,必要时可采用现场丈量实测的方法。

4.审核分项项目及变更清单。

信息系统工程金额较大,少则几十万,多则数千万。工程一般由多个系统子项组成。

因此,一是审核结算所列项目的合理性。注意由于清单计价招标中漏项、设计变更、工程洽商纪要等发生的高估冒算、弄虚作假问题;工程项目、工作内容、项目特征、计算单位是否与清单计算规则相符,是否有重复内容;重点审核价高、工程量较大或子目容易混淆的项目,保证工程造价准确。同时要审核计算的准确性。计算公式的数字运算是否正确,是否有故意计算错误及笔误等等。

二是审核工程变更内容。对工程变更,要核查原施工图的设计、图纸答疑和原投标预算书的实际所列项目等资料是否有出入除合同另有约定外,由于设计变更引起工程量增减的部分,属于合同约定幅度以内的,应执行原有的综合单价,属于合同约定幅度以外的其相应综合单价由施工单位提出,经建设单位及工程监理审核确认后作为结算的依据。审计时以当地的预算定额确定的人工、材料为最高控制线,参考当地市场人、材、机价格,根据施工单位报价合理确定变更价格。

5.审核隐蔽工程的签证。

由于信息系统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消防安防、广播音响、门禁一卡通、电子巡更、停车场等基础工程均涉及布线安装等隐蔽工程。这些工程项目因早已入墙埋设,不易核实真实数量。因此,审计人员要详细了解隐蔽工程布线材料签证、施工的手续是否齐全,书写内容是否清楚、合理。含糊不清和缺少实质性内容的要深入现场核查并向现场当事人进行了解,核查后加以核定。

6.审核规费、税金及其他费用。

要审计工程招投标、系统集成、监理、检测等规费、税金费率计算基础是否符合规定,费率的计取是否正确。

三、信息系统工程审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审计中有的施工企业利用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结算的知识了解较少、有些工程无采用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不能对建设工程结算进行有效的监督的情况,采用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重复计算工程量等手段,高估工程造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工程施工合同签订不观范,工程结算计价难以确定。

部分建设、施工双方承包工程合同签订不规范。在签订合同时签订与招投标文件相违背的合同或者按投标文件的内容逐一填写,尤其是建筑规模和中标价,存在少填或者不填的现象,给工程计价取费留下活口,目的是为了竣工后高报工程结算价格打下伏笔,使原本十分严肃的合同失去约束作用,建设单位失去了对施工单位工程报价的有效监督,容易造成决算价格偏高,同时,给工程结算造价审核带来难度的风险。

2.材料成本难以确定。

现阶段IT材料市场不够规范,不同品牌、不同质量的线缆、材料价格较混乱。材料材质相同,价格不同;产地不同,价格不同;渠道不同,价格不同,市场价格差异悬殊,造成信息系统工程材料实际价格无法核实,成本难以测定。

3.监理单位没有尽职造成工程结算审核难以深入。

限于目前审计机关的技术力量和装备水平,实施信息系统工程审计难以做到全过程跟踪审计,因而审计所依赖的工程实施过程资料,只能以监理部门提供的监理日志为主要参考依据。但有时监理单位提供的监理但并不能客观反映工程实施过程的真实情况,或填写的不规范,或当时编造虚假记录.或事后补做虚假记录等等,没有按规定进行监督管理,存在“走过场”的现象,增加了审计难度。

四、信息系统工程审计的步骤

1.做好审计前准备工作,是防范审计风险的主要途径。信息系统工程审计大多是事后审计,它依赖于建设单位及部门所提供的原始资料,包括图纸、变更、签证,隐蔽工程验收等现场等一手资料。这些资料的真实、完整、合法是直接影响到审计结果的准确性。许多造价审计风险就是由审计资料的不实、不真、不准造成的。为此,内审人员要把对资料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核作为核心问题来对待,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熟悉工程审批文件、设计方案、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图、竣工图等材料。学习、了解信息系统工程审计范围和所采用标准。明确采用的设备、材料单价及调整原则。

同时要建立完善市场价格调查机制。一是建立建筑安装工程材料价格调查信息网络,通过Internet网络、当地主要经营商建立价格调查网络;二是审查施工企业材料成本账;三是调查了解建设单位当地市场情况;四是直接向供应厂商调查取证。

2.优化审计力量配置,选择合适的审计方法。在组成审计组时要努力做到:审计人员数量要与审计任务大小、完成时间长短相适应;审计人员结构与所审项目和专业特点相适应;审计组长或主审驾驭整体项目审计的工作能力与项目审计要求相适应。在审核过程中实行分级审核制度,主审、初审、复审相互制约,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杜绝风险的形成。同时,由于工程规模不一,合同订立时间不一,施工企业不同,在审计前,通过收集资料,经过论证,应对不同情况,选择采用不同审计方法进行审计。

3.提高审计技术运用水平,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技术保证。审计部门在贯彻执行国家审计准则的同时,必须在其内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要制定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严格审计道德标准、审计工作规范和业务质量标准,以规范审计行为,为防范风险提供制度保证。要做到“五查”:一是查竣工项目是否按原设计图纸施工,有无未施工项目、未完成工程量;二是查实际变更是否与变更签证相符,所办签证是否合理,与工程量清单中所包含内容是否有重复计算;三是查实际施工、工程做法是否与设计相符,有无偷工减料、低档替代现象;四是查变更工程量增减情况,看有无虚报、多报情况;五是查实际使用建设、安装材料规格、品质、等级情况。

五、信息系统工程审计办法

信息系统工程审计方法有多种方式,采取合理的审计办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逐项审查法,也称全面审查法。项目审计开始前,首先要重视项目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掌握、了解建设项目基本概况,包括项目建设单位管理人员、设计人员、监理检测人员、施工单位等相关情况,理清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充分分析环境因素可能对审计业务质量造成的影响。此方法优点是全面、细致,审计质量高,效果好。缺点是工作量大,时间长。

2.标准预算审查法。由于信息系统工程业务的广泛性,从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安防监控,到软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开发应用等一应俱全,且各专业间的交叉又不可避免。因此在接到审计项目时,内审人员应首先确定项目的类型和所属工程范围,然后再套用相应的定额和取费标准加以审核,避免所套用的相应取费标准与项目工程“风马牛不相及”所带来的审计风险。如对某信息管理系统工程审计时,对计算机网络及应以按系统集成费标准执行。而对软件系统开发则应套用软件工程取费标准。审计中如若按一种定额和取费标准加以套用,就会增加审计的风险。此方法是一项有效的信息系统工程审计方法。

3.重点审查法。这种方法,主要适应于工程总价合同,审计重点放在变更和索赔上,特别是重点突出,审计时间短,效果好。同时,还可以利用对比审查法,“筛选”审查法,手册审查法等手段做为补充,以保证审计工作的准确性。

统计工作内容篇3

为了提高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举办了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项目竞赛和全国大学生绿色智能建筑大赛等多项大学生智能建筑实践竞赛。尽管各项竞赛设置内容有差异,但它们为大学生搭建了一个平台,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工程应用的实践能力,为我国高校智能建筑工程实践竞赛进行了有益地探索与尝试。

1 竞赛内容

1.1 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

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由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专业指导小组举办,面向本科院校,自2009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四届,30多所院校参加,该竞赛分为实际操作和软件两部分。

(1)软件部分。该部分为2012年新增加内容,软件部分包括笔试和上机设计两项。

①笔试内容。笔试内容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相关规范方面的内容。试题类型有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案例题等。主要考察选手对建筑电气设计规范、CAD的掌握程度以及选手的实践能力、对实例工程的处理应用能力等。

②系统设计。按要求对所提供建筑进行电气设计,完成该建筑的电气系统图、设备材料表、负荷计算、电气照明平面图、插座平面图、大办公室以及小办公室照度计算书等。

(2)实际操作部分。该部分要求选手在三维立体平台上按照要求对视频监控及周边安防系统、智能照明系统进行设计、安装、接线、编程、组态、集成、调试、运行、诊断及维护等操作。

1.2 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项目竞赛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项目竞赛由教育部、天津市政府等16个部门与单位共同主办,2010年、2012年举办了两届,经过各省、市、自治区的选拔,有50多个代表队进行决赛,规模大,参赛选手多。竞赛内容分系统设计与制图、安装与调试两部分。

(1)系统设计。根据所提供的相关设备和任务书中的功能要求,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定,在计算机上利用CAD软件完成对讲门禁系统、安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照明系统和消防报警系统等接线图的设计任务,手工绘制完成各系统电气接线图的设计。

(2)实际操作。在智能建筑模型结构上进行对讲门禁与室内安防系统、消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及DDC监控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1.3 全国大学生绿色智能建筑大赛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专业小组在2010年举办了全国大学生绿色智能建筑大赛,有20多所本科和高职院校参赛。

本届竞赛分为绿色智能建筑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竞赛及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实践竞赛两个部分。

(1)系统设计。设计竞赛题目为《3#厂房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改造设计》,改造后的大楼共五层,层高4 m,总建筑面积约16 000 m2。要求选手结合“绿色、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设计一套安全可靠、性价比高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内容包括:①设计说明;②综合布线系统图、计算机网络系统图、UPS供电系统图、防雷接地系统图等;③各系统施工图,绘图深度必须达到工程施工要求的标准;④系统施工计划;⑤系统配置表,需提供设备规格型号;⑥项目预算;⑦验收方案等。

(2)实际操作。利用竞赛提供的综合布线系统实训装置、路由器、三层交换机、接入层交换机、线缆分析仪及相关实验器材,按要求完成线槽、信息模块面板安装、铜缆链路的铺设及端接、机柜内设备安装、标记、网络链路的测试验收等。

2 竞赛设置内容存在的问题

各项赛事竞赛内容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模拟了一个真实的场景,提供了真实的设备,在模拟楼层上进行布线、设备安装并进行调试,尽管完成了项目的全过程,但在竞赛内容的设置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2.1 竞赛项目过多

竞赛采用智能建筑部分子系统作为竞赛内容,如对讲门禁与室内安防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控周边安防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及DDC监控系统等,竞赛项目过多,重点不突出,往往造成过多的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比赛任务。出现了选手为了赶时间,只注重实现系统功能,不再注重安装工艺要求的不好现象。

2.2 竞赛项目内容重叠

竞赛项目部分子项有重复内容出现。如对讲门禁系统的可视部分与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内容有重叠;室内安防系统与闭路电视监控周边安防系统内容有重叠;对讲门禁与室内安防系统的烟雾、可燃气体探测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部分功能内容重叠等。

2.3 设计内容不合理

现有竞赛主要是设备安装、布线及调试,尽管这些竞赛都增加了设计部分内容,但竞赛内容深度不够。这些竞赛除了能够培养学生的工程施工能力外,在培养其工程设计能力及工程创新能力方面存在欠缺。

设计内容设置的不合理,不能使选手的工程设计能力得到体现。如有的竞赛的系统设计与制图,是利用CAD软件在计算机上完成相关设备的接线图,而这些接线图是产品手册上已有的,严格地说这不能算是系统设计;有的竞赛的设计内容与实际操作内容不一致;还有的竞赛增加了建筑电气部分设计,设计的强电部分与实际操作的弱电部分也不同,两部分相脱节。

2.4 竞赛内容灵活度不够

由于模拟楼层划分的各区域固定,所安装设备的位置也是固定的,选手只需要按照所购买的竞赛装置在赛前反复训练,就能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这样的竞赛不能反映选手的真实水平和能力。竞赛内容不灵活,不能使选手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竞赛,如选手应能掌握根据建筑物不同的场所选择合适的设备,还应掌握不同的设备应设置在不同的部位等相关规定。

2.5 竞赛内容规范性不足

尽管是模拟实际工程的竞赛,但竞赛也要尽量贴近实际,符合规范的要求。竞赛中的布线方式都是通过PVC线槽或通过专用埋线环布线,与实际工程存在较大差距,不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例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规定,线槽内敷设时,铜芯绝缘导线、铜芯电缆线芯的最小截面面积不应小于0.75 mm2[1],而竞赛中只提供0.5 mm2的单芯电线,这样细的电线在实际工程布线中是很少使用的。连接线过细,不但不符合规范的要求,给选手布线、接线带来困难,还给选手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选择线型带来错误的导向。

3 竞赛内容设置的探讨

面向高等院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竞赛,竞赛内容设置必须与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相适应,才能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为了能真实地反映选手的设计和动手能力,竞赛内容应分为设计和工程实践两部分,并且二者内容应相衔接、相统一,贯穿整个竞赛的全过程。

3.1 系统选用

智能建筑包含很多个系统,在一个竞赛中不可能都包含进去,必须要精心设计。竞赛内容所选用的系统应以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所涵盖的主要内容来进行设计。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建筑供配电技术、电气照明技术、综合布线系统、公共安全技术以及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等,公共安全技术包含多个系统,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和应急联动系统,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为主要内容。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又包含多个子系统,如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管理系统、访客对讲系统、停车库等,其中又以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为主要内容。

竞赛内容应分为主要项目和辅助项目两大类,以供配电照明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及综合布线系统等为主要项目,以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管理系统、访客对讲系统等为辅助项目。通过选用不同的主要项目和辅助项目进行组合、优化。例如选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及对讲门禁系统三个子系统作为一个竞赛内容,也可选用视频监控系统、DDC监控系统及入侵报警系统三个子系统作为另一个竞赛内容,运用总线及相关软件实现楼宇自动控制的远程监控,做到重点突出,避免项目内容出现重叠现象,并能使每次竞赛的内容都有所变化。

3.2 系统设计[1~4]

系统设计主要用来检验选手的设计能力和设计深度以及对相关规范掌握的情况。竞赛时对模拟楼层的不同区域进行重新定义,选手依据设计任务书中的功能要求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现行标准的规定,结合模拟楼层的实际结构按照指定的系统进行CAD设计。设计内容包括工程设计的总体构思、设备的选型、设备布设、信号的传输方式、路由及管线敷设说明、控制中心的选址和设备布局、与其他系统的接口关系(如联动、集成方式)等。设计图纸(包括系统图、设备布置平面图)应符合国家制图相关标准的规定,项目概述、系统配置及其他必要的说明应准确、规范等。

3.3 实际操作[5]

实际操作主要是用来考察选手的实际动手能力。竞赛中提供应多种规格的管线材料,便于选手选用出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选手利用所提供的各系统设备,按照自己所设计的系统图、设备布置平面图、接线图及安装图等必要的技术文件,以及国家现行的相关规范的规定进行设备安装、线缆敷设、接线及系统调试等,以实现设计任务书中对系统各项功能的要求。通过实际操作,一方面检验选手掌握系统特点、施工方案、工艺要求及施工质量标准等的能力,如设备安装是否正确,配线是否整齐、牢靠,系统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是否布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等;另一方面用于检验选手所设计的图纸是否合理,能否达到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4 结语

把竞赛项目分为主要项目和辅助项目,使主辅项目相互搭配,避免了竞赛内容的重叠,优化了竞赛项目。通过对模拟楼层的不同区域重新命名,能考察出选手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灵活掌握规范的程度。把设计内容与实际操作内容相结合,按照所设计的图纸进行设备安装、布线及调试,既能检验出选手所设计的图纸是否正确,又能检验出选手按图施工的能力。所设置的竞赛内容能达到检验选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能检验选手团队协作能力、计划组织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设计能力、安装与调试能力等,能大大提高选手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全能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有利于高等院校智能建筑工程实践竞赛健康、广泛及深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S].GB 50116-98.

[2]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S].GB 50348-2004.

统计工作内容篇4

成本会计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素质成本会计人才。从课程体系看,成本会计课程居于会计专业课程的中心地位,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继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后的又一门专业课程,它为后续的财务管理和审计等课程的学习打下重要基础;从企业会计现实工作来看,在企业会计实务中,成本是一个综合指标,成本指标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成果指标和国家税收。因此研究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成本会计课程内容设计,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及胜任实际成本核算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成本会计教学内容设置现状及弊端

目前的高职成本会计教材基本沿用本科或只经过一些改编,学科性偏强、实际案例少、岗位针对性不明显。因此,以传统教材为载体的的成本会计教学内容是按照学科体系设置展开的,重理论知识、轻实际操作;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不利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传统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一般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介绍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成本会计的涵义、内容、产生、发展和成本会计工作组织;第二层次是成本核算,包括产品成本核算一般程序、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方法、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第三层次是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内容缺少对企业生产流程的介绍,学生学完后无法根据不同的企业环境和成本管理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不能针对不同生产组织特点和类型的具体企业,组织成本会计工作、进行成本核算并编制成本报表。特别是当学生毕业后从事成本会计工作以及进行成本核算、分析等工作时,往往适应期较长,单位满意度低。因此,传统的学科体系的课程内容不符合成本会计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也违背了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教学宗旨。

二、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

工作过程是指工作人员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最终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行动程序。所谓“工作过程导向”,是从具体工作岗位的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使学习者具备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以实践为主要学习过程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在高职课程中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将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课程转变为能力本位课程,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特点,加强了职教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融合性,将教学与工作结合,提高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

三、高职成本会计课程内容设计

根据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计理念,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是课程内容定位的导航框架,在此框架内,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应以从业中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即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因此,高职成本会计课程应以培养学生成本核算职业能力为重点,基于成本会计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完成职业培养目标。即将成本会计工作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为完成每一个子系统的任务,需要将成本会计知识与技能进行全部解构,然后按完成子系统的知识与技能要求重构,再转换为高职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学习单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的设计,涵盖了两个要素:一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二是课程内容的排序。

(一)课程内容的选取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内容的选取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施教对象的智力特点,二是课程内容指向的基本范畴。从高职学生的智力特点来看,高职学生更擅长形象思维。从高职课程内容的基本范畴来看,高职教育的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过程性知识,而不是所谓陈述性知识。因此,高职成本会计课程内容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以陈述性知识为辅。着重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增加能够提升岗位业务判断能力和后续学习能力的相关知识点。如增加企业生产类型的认知、“不同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设计”等内容。

(二)课程内容的整合序化

由成本会计课程专职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通过调查研究,以成本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对企业成本核算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岗位基本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岗位的具体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构建相应的课程标准,进而提炼、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按照新的行动体系课程,我们将成本会计课程内容整合为五个模块: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和定额法。整合序化后的教学模块如下图:

在每个项目模块中,分别设计了五个任务即熟悉生产过程、生产费用的归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等。每一个项目下的具体任务中,再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如下图: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

上述成本会计课程内容的设计,可以使得课程在内容结构上能够更好地与工作结构相对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综上所述,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化的逻辑设计,不仅使学生能自如应对这一“表格”所界定的广谱的工作过程,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此基础上掌握完整的思维过程,从而能获得一种迁移能力,以从容应对超出这一“表格”之外的全新的工作过程,实现自身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06-11-16.

[2]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一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教育研究,2005(8).

[3]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2-3.

统计工作内容篇5

三个体系

基础网络的安全保护可以依赖于现有网络的情况,安全体系保障部分从各类网络攻击的统计频次,按照发生频率和损失大小自上而下分别是网页防篡改模块、防病毒服务、系统软件升级服务、漏洞自动扫描报警服务、防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以及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 入侵检测系统)服务。

审计体系主要分为内容审计管理和用户行为审计管理两大部分。内容审计主要对门户的各类内容进行事前、事中及事后审计。按照内容和业务的敏感度可分为强审计和弱审计,对于弱审计的内容主要强调事后审计和责任追究,完成相关证据收集等工作。

用户行为审计管理关注不同区域用户对各个栏目、栏目内容、内容分类、各类业务等的使用情况及敏感度,产生相应的统计数据,辅助网站内容建设,合理投放广告,或者有意识地引导用户访问行为,也可为今后的决策支持提供服务。对于PassPort认证的会员用户,企业用户等更可以提供用户年龄层次、学历、收入、行业分类等更详细的访问行为统计结果。

统一认证体系包含身份认证集成接口、SSO(Single Sign-on, 单点登录)接口以及基于行业用户和会员服务的Passport认证服务。分别完成与第三方信息交互、用户身份控制、用户身份识别、用户自身安全保证、个性化内容服务等功能。

三个层次

用户接入层负责用户接入逻辑保证,针对不同的访问方式,分配不同的用户UI和可访问网络的资源; 同时配合统一认证体系可以识别用户分级,有选择地展现不同业务和内容,如果业务中包含内容计费还可以为不同用户产生不同的费率等级。

业务逻辑层主要负责不同业务逻辑的具体实现,是整个系统的支持核心,为了保证对已有业务的兼容,可以通过EAI(企业统一应用接口)接入已有业务系统。在业务逻辑层内的不同业务建议采用业务间松耦合联系,通过统一接口层实现不同业务之间联系,这样可以保证在用户行为发生变化时及时有效地增加、撤出不同业务,做到业务更新及时,使用户体验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统一接口层的主要作用类似EAI,但是与EAI不同的是门户的统一接口层往往需要和第三方系统进行数据和业务的交互,交互的内容信息不统一,接口效率要求低于EAI,缺乏统一规范,变化频率高。针对以上这些特点,对于内容传递交互建议采用XML,可以通过定制行业XML标准子集达到对内容格式的统一,也便于今后系统间的无障碍信息传递。对于业务及应用的交互,建议采用面向服务(SOA)架构下的服务与服务之间互联,不涉及金融和计费的业务也可以建立SSL(Security Socket Layer,安全套接层)传输保证下的Webservice统一平台,这样可以简化接口开发复杂度。

一个工作流

管理工作流,在审计体系的保障下,结合内容采编,内容、栏目管理、在线广告管理、业务等主要业务逻辑,做到内容信息经过人工干预,自动过滤审核,依据不同内容敏感性级别做到工作流审批后才可以到门户网站。

信任域分层保安全

系统的逻辑结构见图2,根据用户接入的类型不同主要分为三个区域: 信任域、保护域和高危域。

普通用户可以通过有线、WLAN、GPRS或者CDMA 1x等方式接入Internet成为普通Web访问用户,根据身份不同和接入方式不同,由用户接入层展现个性化的Web主页,对于不同用户有针对地提供宣传和内容是整个门户设计的主导思想。

当用户通过Internet访问SSL-VPN网关并经过验证授权后,用户可以访问内部门户察看相关公司内部新闻和通知,正常使用内部OA办公系统,或者将身份切换为内部管理用户进入信任域,可以实现员工的远程维护门户网站,进行栏目管理和内容审核,即使在出差和度假期间也可以保障管理工作流的正常运行。

处在信任域内的系统,大部分由已建的安全系统进行保障,可以做适当安全保护调整即可达到安全保证标准。

处于高危域内的系统,系统本身情况无法掌握,网络组织情况复杂,人员技术水平较高,由于工作需要会对门户整体结构有一定了解,而且高危域的某些系统会通过Email或者Webservice向信任域的审计服务系统发送相关待审计内容,在保障工作效率的同时,必须从制度上和技术上对此区域的安全接入做出双重保障。解决高危区域的安全问题是门户安全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对于第三方业务系统的管理,往往是门户建设中令人头疼的问题。管理过严不利于业务开展,过松会导致缺乏管理产生用户投诉。建议在保护域内设置第三方业务解决这个问题,不同于传统业务网关的是,业务负责处理用户请求,并将请求的内容转发给第三方业务系统,第三方业务系统返回的结果再交由业务发送给用户,这样第三方业务系统只知道请求的业务内容,无法知晓具体请求的用户,有效地隔离了第三方业务系统和用户之间的直接联系,避免违规操作的产生和用户投诉。其工作原理见图3。

五大模块划分

整体门户依据其主要功能分为五个主要子系统,分别是认证子系统、审计子系统、数据安全子系统、以及业务子系统和工作流子系统(图4)。

认证子系统

认证子系统属于系统架构中统一认证体系,包含用户接入层的主要功能实现,并能为其他子系统提供有关用户身份鉴权,用户相关信息,识别用户接入身份等信息,同时根据用户的操作习惯提供可定制的UI展现。它具体包含统一认证模块、SSO单点登录模块、会员服务模块、UI识别模块、SSL-VPN认证模块(图5)。

审计子系统

审计子系统(图6)主要功能是完成经过安全系统认证合法后,对于内容业务的合理性检查,具体是对图片内容、音乐版权、敏感性文字等安全系统无法识别的内容的审计和管理。同时审计子系统也对第三方业务提供商的业务操作过程进行监督,为违规操作提供事前事后证据采集。作为系统架构中重要一环的审计体系的实现,还将提供用户行为的管理,检测用户对内容和业务的访问频率,以及业务内容受不同用户群的欢迎程度,经过统计分析,为整体门户发展方向提供决策支持依据。

安全子系统

安全子系统保障整体门户从网络层到应用层的安全实现,安全子系统按照功能分成五个主要模块(图7):

网页防篡改模块―防止因应用程序缺陷导致的门户网页遭到恶意修改或改变内容连接引起的安全隐患。

防病毒服务模块――保障门户系统内的主机系统安全,阻止病毒爆发或对大规模蠕虫病毒入侵发出警告。

更新服务模块――往往是在建立安全系统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环,据安全统计报告显示,70%以上的系统安全是因为没有及时更新防病毒代码库和系统缺陷升级,导致整个防病毒体系形同虚设,与之对应的是,系统软件缺陷因没有及时升级使系统自身抗攻击能力下降。

漏洞扫描模块――主要用于发现并报告已知应用系统缺陷和网络系统缺陷,并配合更新服务弥补缺陷,也可以定期对整个门户系统进行扫描提出安全检测报告,做到按计划对系统进行保护。

入侵检测模块――作为安全系统最后一环,保障当安全系统其他几个模块对于安全的防护失效后,仍然可以发现并记录入侵行为,或者对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的授权操作发出预警。

业务子系统

业务子系统(图8)全部模块包含于业务逻辑层中。按业务逻辑层的设计原则,这些模块以松耦合方式互联,模块间的接由同一接口层负责,可以保障业务子系统独立运行。某个模块的缺陷只会使业务系统暂时丧失某些功能,并不影响整个门户网站系统运行。对于内部而言同样可以享受业务子系统提供的业务服务,做到内外门户统一,同一个业务不会因为内外门户不同导致重复开发,降低总体拥有成本,有效保护投资。

其中,内容采编模块建议实现比较流行的“窗口剪裁”功能。它可以对互联网的内容进行适时抓取,提高内容编辑工作效率,或者直接访问RSS服务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内容模块可以根据审计系统通过的内容按照要求同时或者部分有选择地内容信息到内外网门户中。栏目管理模块管理整个门户栏目结构,业务管理模块管理的各种业务功能,业务模块主要处理第三方业务的并向审计提供相关数据。个性化定制模块依赖接入子系统提供的用户UI数据合理地投放广告和相关用户自身定制的内容,以及系统认为必须要用户看到的内容信息。

工作流子系统

随着门户建设的深入,门户自身的管理已经由基本的内容集中存储和检索的后台功能,转变为包括内容采集、创作、协作、和反馈各种活动管理的前台综合应用,并与企业其他业务系统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处理任务执行的效率和灵活性日益成为门户管理应用成功的关键。其中包含整合人员、流程、任务、资源等要素。

工作流子系统就是为了保障整个门户的内容、业务等过程处于可控的流程管理中,为门户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整个子系统负责协调各个子系统功能,使之有机地运行起来。

链接:保护数据完整性关键词

一个完整的门户应用系统必须要考虑数据完整性。提高数据完整的解决办法包含两方面内容:首先,采用预防性的技术防范危及数据完整性的事件发生; 其次,一旦数据的完整性受到损坏时采取有效的恢复手段,恢复被损坏的数据。

备份

备份是用来恢复出错系统或防止数据丢失的一种最常用的办法。通常所说的Backup是一种备份操作,它把正确的完整的数据拷贝到磁带等介质上,万一系统的数据完整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可以用备份系统将最近一次系统备份恢复到机器上去。

镜像技术

镜像技术是物理上的镜像原理在计算机技术上的具体应用,它所指的是将数据原样从一台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拷贝到另一台计算机(或服务器)上。

镜像技术在计算机系统中具体执行时一般有两种方法:

逻辑地将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按段拷贝到网络中的另一台计算机或服务器上,严格地在物理层上进行,例如建立磁盘驱动器、I/O驱动子系统和整个机器的镜像。

归档

在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中,归档有两层意思:其一,将文件从网络系统的在线存储器上拷贝到磁带或光学介质上以便长期保存;其二,将文件从网络的在线存储器上拷贝的同时删除旧文件,使网络上的剩余存储空间变大一些。通过归档,也可以把在线存储器上删除的文件转入永久介质上,以加强对文件系统的保护。

奇偶校验

奇偶校验提供一种监视的机制来保证不可预测的内存错误不致于引起服务器出错以至造成数据完整性的丧失。

灾难恢复计划

统计工作内容篇6

一、视觉传达设计工作概述

(一)视觉传达设计的含义

在1960年期间,日本东京地区,开展和举办了受到世界关注的设计工作大会,很多国家的代表人物都参加了这场会议。在当时的大会过程中,其所包含的内容就有海报和杂志等内容的宣传设计。在时展的过程中,视觉传达设计工作更是逐渐被人们多认可和关注,其中所包含的内容也逐渐变得丰富,不仅仅包括海报和杂志的内容,还包括对于多媒体的设计和展示。在这样的阶段上,视觉传达设计工作的理念才被正式的提出,这也是一种通过图形和文字等视觉内容进行信息的传递,以此更好的表现平面的艺术。所以这一设计工作也具有专业的学科性,而符号学、美学等内容也逐渐成为了这一工作的基础要求。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们视觉审美也得到了良好的改善,设计的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内容,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视觉传达也能够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的进行更新。在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科学技术在社会上的普及,信息的传播方式也逐渐变得多样化,所以这一设计工作也逐渐得到了发展。视觉传达这一设计工作主要有两个特点:首先就是有经济型特点,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和商业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设计师根据客户的要求而进行创作。其二具有美观性的特点,即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美的向往。

二、我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概述

(一)传统文化符号的概念

传统文化符号是指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保留下来,一般是指具有传统文化的象征性的图片、文字和绘画等。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传统文化不同,所以造就出格式各样的传统文化符号。传统文化符号能够反映出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精神面貌,同时能折射出其民族特性。

(二)我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构成

在世界长久的发展历史过程之中,我国一直属于文明的古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朝代,都有着不同的文化符号特点,这也是历史文化最佳的展现方式。由于我国有5000年的文化文明,在其中养成了自己的民族特性,有着属于自身的民族特点和审美需求。我国传统的文化符号构成主要是由汉字、绘画作品、人物等。这些符号都有着很强的代表性,并且其内容非常具有内涵。

三、我国传统文化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视觉传达设计工作,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传入我国的时间相对比较晚,但是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阶段中,虽然没有针对视觉传达设计进行明确的提出,但是却一直在进行这一工作,仅仅是没有系统的提出这一概念和理论内容。我国很多传统文化符号,在图像化的过程之中,其本身就是一种视觉上的传达过程,这一点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展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使其拥有明显的民族特点。同时在这一工作中,设计人员能够把我国的传统文化穿入视觉设计中,还需要把设计的内容作为主要的作品,与西方的作品完全的结合,以此更好的彰显出中国特点,表现出中国的文化魅力。

四、传统文化符号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

(一)应用传统文化符号,符合我国群众审美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符号不断的深入其中,有很多外国的文化也涌入到其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特别是针对一些青少年来说,对于外来的文化更是非常痴迷。一些视觉传达的设计师,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其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外国风格的影响,所以我国很多居民也呈现出视觉和审美疲劳。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把传统的文化思想中所获取的审美理念,更好的应用到我国的产品设计之中,设计师就可以采取中国传统的文化,除去包装比较复杂的元素,利用最为简单的方式,把包装的内容进行重新的组合,以此抓住现代人自然的心理特点。

(二)应用传统文化符号,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之中,文化符号自身也就包括这:文字、图案、宗教内容等。这些文化符号在被创造的过程中,都有着比较特殊的含义,为了能够更好的传承这些文化符号和内容,还需要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对传统的文化内容加以运用。特别是在产品的视觉设计传递过程中,一些文化的出现,也会引发文化区域,激发人们购买的欲望。同时在我国传统文化符号之中,各种产品的形式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因此视觉传达设计工作也需要面向社会信息文化的输出,让这一设计工作更加富有深度,进而更好的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

(三)视觉传达设计中传统吉祥图案的使用

传统吉祥的图案中,人们对于平安和幸福都有着强烈的向往,所以在图腾中也体现出了对于图腾内容的崇拜。同时在视觉传达设计工作之中,传统的文化符号中吉祥的花纹样式也深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所以很多设计师也需要在设计的作品中,充分的和传统的文化,以及吉祥的图案相结合,以此更好促进视觉传达设计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四)视觉传达设计中传统水墨画元素的使用

我国的传统水墨画中,有着墨分五色的说法,主要就是水、墨两种形式,也是这两种形式所形成的墨色的变化,这也可以说水墨有着非常充足的民族特点。因此水墨在传统文化之中意境的表达也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和效果。所以在现阶段也形成了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给视觉设计工作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启示。但是在传统文化和视觉设计结合的过程中,还需要具有视觉的接受人员,利用传统水墨画的色彩,以此进行合理的交汇融合,以此带给人们强烈的冲击。

五、传统文化符合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与策略

(一)传统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在传统文化符号的不断运用于其他领域的过程中,给一些行业带来了启迪和发展,同时也在不断的完善自身价值。传统文化符号,是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载体,也是形象化的艺术形态内容,更是民间文化和人们生活形态的主要体现。因此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和传统文化的结合,只有和人们的生活状态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更好的打动观众,才能得到更加有效的艺术传达效果。在提升设计作品视觉表现力的过程中,也需要为这一设计工作找到最新的开展方向,为视觉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找到广阔的前景。

(二)传统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传统的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还需要遵循良好的策略,这样才能够保证二者在融合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具有魅力的视觉传达设计主题内容,提高作品设计的视觉表现能力。近年来,在传统符号的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完全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这也是视觉设计工作发展中的必经之路。同时在传统的文化符号之中,视觉表现设计工作中既然需要使用到东方的蕴意,还需要符合现代设计的特点,保证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以此更好的促进视觉公设计工作的发展。

结论:

根据以上探讨和分析得出的结果能够看出,在现代的室内设计工作之中,具有中国韵味的设计工作,能够让室内的装饰拥有良好的改善和发展,同时也表示着内部室内装修工作也不能够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装饰内容上,还需要充分的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并且把室内设计工作也体现出其传统的内涵。在整个设计工作的过程中,我国传统的装饰元素,还需要使用其自身存在的理性,针对其内容进行吸取和传承,并且需要把传统的文化和现代的内容相结合,保证其形态和含义能够进行延续,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现代人对于审美工作的需求,所以在视觉传达设计工作之中,传统的文化符号在其中能够体现出其整体的价值,以此打造出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民族特色和时尚气息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董永芳.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J].知识文库,2016,(19):10-11.

统计工作内容篇7

从1980年开始,我国正式开展成本会计课程的相关研究可讨论,在传统会计工作的体系当中将这部分科学工作内容摘取出来,并进行了专业的分析。传统的工业会计工作内容中包含企业实际的生产成本计算内容,关注到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和科学性,进行科学的成本计算和应用,能够保证为了工业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1]。成本会计的工作内容沿袭了传统的工业会计理论,在其基础上进行工作细节的划分,为实现整体会计工作内容做好基础工作。成本会计相关知识体系和理论的应用更加符合我国社会的整体市场经济发展,与传统的会计知识体系存在质量上的差异,不再单纯的局限于工业的生产模式和工作内容。重视完全的会计成本法则,主要是为了将会计工作当中的数据统计成为科学有效的报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更加有效的支持会计整体工作的运营,降低会计的统计工作,缓解会计工作劳动压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成本会计的工作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更加重视对互联网络平台,以及自动化技术的使用。

二、成本会计教学课程的特点

(一)系统性

成本会计的理论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起步较晚,在实际的运用过程当中也会不断的发现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就能够发现实际教学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提升成本会计教学的工作质量,就需要在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过程当中进行工作体系的优化与完善。重视成本会计教学工作的改进需求,从实际的教学工作角度出发,了解并掌握成本会计教学课程的工作特点,能够满足实际的工作需要,进而优化成本会计的工作体系。成本会计的教学课程具有其职业的特征,其中系统性的特征是成本会计的关键性特点[2]。会计的工作包含众多的内容,同样,成本会计的工作内容也包含众多的细节,其中理论知识体系的分支非常复杂,需要进行不同工作细节的剖析。每个工作的细节都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性,需要进行系统的整合与统计,保证实际工作开展的科学性,更加有助于保证工作细节的执行,降低工作难度。通过对成本控制的系统性教学,能够保证相关知识节点的汇总。

(二)实践性

从成本会计教学的实际课堂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和分析,能够发现成本会计教学的实践性作用,这也是会计教学工作重要性的体现。会计的教学工作主要就是为了在未来的工作当中促进专业职能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和工作效率,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实现对会计工作的准确操作,以此满足会计工作的重要目标。针对会计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能够发现成本会计的工作内容非常复杂且具有重要性,针对这项工作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探讨,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够,更加有助于将科学的会计理论结合到实际的工作当中,这保证了成本会计理论在实际工作当中的操作便捷性,也更加具有高效应用的作用更加有助于配合实际的社会生产工作需要[3]。成本的会计数据和信息内容并不容易获得,不像其他财务和会计工作那样可以进行总结方式的记录,而是需要实际的参与到成本运作当中,因此也彰显出其实践性特征。这类信息一般不向外界公布,需要进行模拟槽做,实际的课堂展开也比较具有难度。

(三)连贯性

除上述成本会计的教学工作内容特征以外,成本会计的教学工作还具有连贯性的特征,主要是源于实际的行业生产成本需要进行整个流程的记录和登记,以及相关的核算工作操作。在行业生产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需要针对行业生产的原材料购买进行记录,在生产的过程当中还要进行生产能源消耗的成本费用计算,还需要考量到实际的生产动力问题,以及行业生产工作的人员薪金等元素。以上成本费用的记录和核算还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其他支出费用的审核,以上的工作内容都包含在成本会计的工作内容当中,因此,成本会计的教学工作需要保持连贯性的信息和数据记录,需要针对整体的费用进行整理与操作,以此保障工作执行的稳定性和科学性[4]。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都存在捋顺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源于其数据信息的复杂性,而且很多教学内容也会出现连贯性的理解缺失,造成学生实际的课堂学习效果出现偏差。

三、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会计教学的教材内容和系统存在重复性

目前,在我国社会的成本会计教学工作体系当中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发现实际的教学材料内容和教学体系存在重复性,大同小异的模式对于实际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都具有一定的阻碍因素,也会影响学生实际的学习效果和个人能力的培养。成本的会计核算工作主要内容还是对于行业生产的内部进行科学的统筹和记录,其中实际涉及到的数据和信息对于行业未来的生产工作具有很大的影响,针对其中的核算细节进行分析,探讨核算方式中的规则要求,可以采取多样的方式进行工作的处理和整合[5]。成本的会计工作包含众多的内容,对于成本会计的教学工作也需要进行科学的整理,因此,实际的教学材料需要综合和总结成本会计工作的经验和理论。但是这点往往很难在成本会计教学的课本中得以实现,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都存在比较单一的情况,重复性越高,越影响教学的质量存在发展的阻碍问题。通过实际的教学材料进行研究能够发现,预提的资本与等待分摊的资本存在弊端,实际的教学材料也过于死板。

(二)成本会计教学的方式落后

关注当下我国的成本会计教学工作还存在教学方式的落后问题,传统的教学理念依然停滞不前,导致实际的教学质量出现了偏差,影响教学工作的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一直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存在很多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学的方法应用也存在很大问题,单纯的应用多媒体结合理论教材的方式进行相关的教学,对于学生实际的引导作用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学生受到教学的奴役,而没有真正的培养学生的能力[6]。教师将成本会计中的难点以灌输的方式推送给学生,而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存在问题,就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存在问题,就很难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成果展示,对于未来成本会计工作的投入就造成了影响。教学方式的落后影响教学材料的设计,导致具体的信息记录账目和成本审核单据都出现问题,对于课堂上的实际教学开展造成阻碍,学生的理解也受到了影响。

(三)成本会计教学缺乏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我国社会的成本会计教学工作存在实践教学体系的缺失问题,缺乏实践的工作机会对于学生实际的理解能力具有阻碍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实际的教学质量没有提升的作用,以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形式也趋向于单纯的灌输,缺乏了教学的灵活性,对于实际的学生理解和认知存在影响。学生单纯的记忆和背诵课本上的知识节点,会严重的影响实际的教学工作需求,会导致具体的教学工作开展丧失了本身的实践应用价值,不能够通过实践的工作细节培养学生的工作灵活性,导致学生到达实际的工作岗位无法正式的开展相关的工作,影响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7]。行业生产的成本核算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工作意义,学生了解和掌握的相关知识节点对于整体的工作体系只是九牛一毛,不能实际的达成工作的需求。很多实际工作当中积累的经验和专业的生产术语都很难消化,让学生的理解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四、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品种法为重点的革新教学内容系统

创新的教学工作理念要求成本会计教学的工作从传统的教学内容中脱离出来,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重视品种方法的应用,革新传统的教学内容系统,保证以科学的方式进行相关的教学工作。成本会计的工作内容具有其明显的特征性,将成本进行审核才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成本审核准确性和科学性的重要方式。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需要进行品种方法的研究,注意进行成本会计内容的分批量研究,并进行步骤的划分和记录。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进行行业生产元素的了解与掌握,分析实际产生的成本费用,并计算出相对应的空间费用应用于行业的其他生产需求,作为基本费用的审核[8]。除上述内容之外,还需要进行不同费用的核算,其中还包含辅助支持的费用,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制造消耗等资本,整合上述的费用进行记录整合与分配,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内容体系,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需求。

(二)运用核心公式的方式进行计算和统计

在成本会计教学的实际过程当中进行运算方式的统计与处理,采取核心的方式进行计算与应用,保证教学方式能够将零散的教学点进行整合,实现对教学工作体系的优化与完善。将零散的知识节点进行整合,主要就是为了方面学生实际学习的记忆,在此过程中重新帮学生加深记忆,实现教学工作的优化需求。成本会计工作的核心其实就是进行分配概率的计算,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进行公式的整合和应用,通过科学的知识点总结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目标和要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成本核算的过程当中出现的数据和信息内容,要求学生明确成本费用当中存在的等待分配的资本,将这部分资本进行与各环节分配资本的总和对比,最终就能够得到实际的分配概率数值。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生产收益对象的标准额度计算,与实际的分配概率进行乘法处理,最终得到单一收益对象的负担资本结果[9]。

(三)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教学方式改革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成本会计教学的相关工作也认识到科学技术创新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并不断的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体系当中应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以期实现对教学方式的改革与优化。通过构建网络平台实现对教学方式的改革,从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掌握最为先进的成本会计计算方式,保证课堂教学的成果展示,并通过电子体系的流程设计实现对教学工作主体和细节的整合,以灵活自主的方式优化和完善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当中掌握和了解相关的知识节点,进而实现积累工作经验的目标。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科学的网路平台提升实际的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式引领新的教学时尚[10]。

(四)构建完的成本会计教学实践体系

构建科学、完善的成本会计教学实践体系,对于教学工作的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切合实际的提升学生的工作水平,并丰富学生实际理论知识体系。实践教学的意义在于通过科学的工作体系建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真实工作中的成本会计工作细节,通过科学的方式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保证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并且能够促进学生实际工作应急能力的提升。重视将理论的知识体系与实际的工作体系进行结合,就能够保证成本会计工作的核算与审计,进而提升行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追求,还能够切合实际的完善我国社会的经济体系发展需求。重视构建一个良好的成本会计教学工作实践体系,就是从教学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发展,通过科学的革新路线实现对教学工作质量的整合,进而满足未来社会经济市场发展的需求。侧重于对学生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绘制财务报表和相关的信息工作,是展现学生对成本会计知识体系了解和掌握的优化途径。

五、结论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针对成本会计的教学工作开展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从实际的工作角度出发,重视教学质量的提升需求。从传统会计工作的体系当中进行细节工作的研究和细化,主要是为了保证会计工作进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以此实现科学的发展观念和理论得到进一步的深入,保证我国社会的市场经济运作模式得到稳定的进步与提升。面对当下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需求,传统的会计工作体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生产工作需求,转变传统的会计教学工作体系,为培养专业的会计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教学空间和辅助材料,才是提升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条件。在社会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意识到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成本会计的教学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缺失与不足,才能够更好的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工作的内容上进行革新,提出创新的教学方法,重视对互联网科技的应用,增加实践工作机会。进而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黄慧雯.探析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3:249-250.

[2]吴雷,时晓晖,郝桂岩.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必要性与路径选择[J].现代商贸工业,2016,10:165-166.

[3]郭长平.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思考[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13-16.

[4]王晓庆.浅议高职成本会计的教学改革与创新[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02:160-162+172.

[5]王艳青,张蕾,王素霞,周京徽.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09:224+227.

[6]王新红,方莹,张伟.基于ERP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财会月刊,2010,36:105-106.

[7]李红.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路径选择——以惠州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为例[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115-117+128.

[8]刘镍.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187-189.

[9]刘胜兰.职业中专培养创新型成本会计人才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1:212-213.

统计工作内容篇8

关键词:统计;工程项目;数据

中图分类号:C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工程项目的实施应该是在企业已具有的经验和水平基础上,根据工程项目所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优化组合现有的资源,尽量高效圆满地完成合同规定的义务,并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因此,对于一个施工企业来说工程项目成功实施的最终评价指标应该是在完成该工程项目合同,并获得收益的基础上,同时也检验和完善了企业内部长期统计的、反映企业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数据,以使企业施工管理技术和水平得到丰富发展。

而对于一个工程项目来说,在实施过程中应随时对投入的资源、实施的效果、发生的问题及原因等情况进行详细地统计,并与企业内部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确保工程项目的实施处于合理、可控的运行状态。 2、实施过程中需要统计的项目

2.1统计的主要任务包括:

(1)及时、准确、全面、系统地反映情况,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提供相关的统计资料,为制定政策、下达计划和指导工作提供依据;

(2)对政策和计划执行情况实行统计检查和监督;

(3)为管理工作,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资料。

2.2 统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进度统计:

主要包括当日、当月及年度完成工程量,累计完成工程量,剩余工程量盘点,调度报表,验工产值,以及各阶段形象进度等。

(2)材料消耗统计:

材料统计是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重要保障措施,材料统计内容主要包括理论消耗材料数量,实际消耗材料数量和库存数量的统计。材料统计包括工程材料和工程措施材料,如焊材、低值易耗品等。

(3)现场劳力数量的统计:

现场劳力的统计内容主要包括参与现场施工的直接工人的工种、数量及工作的内容等,其目的是在对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做出监控、评估和进行调整。

(4)现场施工机械设备统计:

主要包括机械设备规格数量,运行状况及工作效率等以便对机械设备做出合理调整。

(5)自然环境的统计内容,主要包括天气情况(晴天、阴天、下雨等)、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扬沙情况和风力情况等;以便对当日的人工时及工效进行合理评估和调整。

(6)各种分析台帐的建立:

主要指项目各种经济活动分析,责任成本核算数据统计等数据的统计,如工程量的统计,验工计价的统计,材料计划(理论,实际)消耗统计,财务本级费用等统计。分析台帐是项目成本目标控制的重点,通过对分析台帐进行细化,分析出项目的主要利润增长点或容易造成项目亏损的部位,便于相应的加强项目管理.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计划、统计工作是一个包含大量工程信息,综合性强,要求准确性高的工作,它们对工程项目的发展,企业的决策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实施过程中统计工作的要求

3.1 组织要求:

企业的数据化统计工作只有通过长期的进行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数据。因此需要企业制定一套由企业高层直接负责的独立的组织体系,长期稳定运行,对工程项目的有关数据执行收集、整理、分析等功能。

数据化统计工作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整个项目各职能部门分别统计各自的情况,然后进行综合汇总分析,并在项目之间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数据,因此,需要企业总部、各项目部及项目部的职能部门等形成一个完善的组织体系。并进行良好稳定地运行。

3.2 制度要求

为保证数据化统计工作的顺利实施,项目部需建立完善的生产计划统计管理体制,用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理念制定生产计划,通过优化措施编制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以此为基准进行各方面的统计工作。

明确各级统计人员的职责及其工作流程,并将统计的数据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参照考核,及时发现存在的数据矛盾。

考核机制是约束和激励项目生产人员积极完成任务目标的有效方式,项目部严格按照考核办法对有关人员进行奖罚。一般通过实行工程日报制度化对参与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其每日报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等。

企业及项目部都应加强有关人员执行力的定期培训工作,余世维的《赢在执行》讲的很好:我们在工作中不仅要严格执行上级下达的任务,还要培养成良好的信息反馈习惯。虽然施工生产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各种影响因素很多,但是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是顺利完成工作的一个基础。

3.3 技术要求

细化分解各职能模块所包含的内容并配以相应的权重比例,通过进行层层分解细化到容易完成、及时统计的程度。例如将工程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WBS)层层分解到分项工程的关键工序;将人力资源的投入统计到每个岗位的工种组合等。

采用先进的管理软件进行项目的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目前有的企业已经开始采用ERP(企业资源计划)软件参与公司的管理,并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企业应设专人建立和健全各种原始台帐,对各方面信息分类详细统计。台帐能准确反映之前的生产状况,也能为制定下一步施工计划提供参考资料。另外,统计报表应做到及时和准确,工程部门的日报、周报、月报;物资部门月末材料盘点、材料实际消耗报表;计划部门月末产值统计报表、验工计价台帐等报表都是经过一代代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总结出来,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直观性,作为项目的统计人员,必须对此予以重视,充分继承以往的管理经验,进行细化管理。 4、实施过程中统计工作的意义

1)通过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方面工作的统计,可以清晰地了解工程项目的进度情况及预测项目进度。包括项目施工的总进度是否符合计划的要求及其主要进展方向是否位于关键工作等。

2)通过对各工程项目实施情况的统计数据横向比较,可以得到各项目的进度运行情况。从而使各项目部可以相互借鉴经验,有利于企业资源在各项目部的适当调配。

统计工作内容篇9

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统计,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涵义和范围,及时收集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信息,准确反映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规模、结构、进展等情况,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的需要,为地方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各界提供保障性安居工程信息咨询服务。

二、统计范围

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统计范围是指列入当地政府住房保障规划和年度计划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包括所有建设单位开发建设的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购买、长期租赁的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货币补贴的户数等。建设单位开发建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包括城镇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各类棚户区改造(包括城市棚户区改造、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及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国有垦区危房改造、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改造等)、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等。

三、组织实施

保障性安居工程统计制度由市统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农牧局、中国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和市林业局共同组织实施。

市统计局负责组织各级统计部门完成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完成情况统计,收集并审核部门统计数据,做好数据的汇总、分析与工作。各县区统计局季后7日前按制度规定内容向市统计局报送。

市发改委负责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及资金情况统计,组织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向同级统计部门提供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改造、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计划与完成情况等相关数据。季后7日前按制度规定内容向市统计局报送。

市财政局负责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情况统计,组织各级财政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向同级统计部门提供财政预算资金安排与使用情况等相关数据。季后7日前按制度规定内容向市统计局报送。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保障性安居工程供地情况统计,组织各级国土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向同级统计部门提供保障性安居工程本年实际供地情况等相关数据。季后7日前按制度规定内容向市统计局报送。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计划及筹集情况统计,组织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向同级统计部门提供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城市棚户区改造、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计划与筹集情况等相关数据。季后7日前按制度规定内容向市统计局报送。

市农牧局负责国有垦区危房改造情况统计,并组织各级农业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向同级统计部门提供相关数据。季后7日前按制度规定内容向市统计局报送。

中国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负责保障性安居工程银行贷款情况统计,并组织各级银行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向同级统计部门提供相关数据。季后7日前按制度规定内容向市统计局报送。

市林业局负责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及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情况统计,并组织各级林业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向同级统计部门提供相关数据。季后7日前按制度规定内容向市统计局报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为推进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市政府决定成立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统计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各县区政府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把保障性安居工程统计工作列入日程,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加强数据采集、归纳、汇总、分析、审核等基础工作,确保及时、准确报送数据。

统计工作内容篇10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省工商局被省统计局认定为省直机关首个“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单位”为契机,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省、市工商系统中心工作,加大措施,全面规范和改进全系统统计工作,不断提高统计质量和水平,更好的履行统计工作职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统计保障。

(二)目标要求。按照省、市局创建统计工作规范化单位的要求,对照考核评分标准,完善、规范各项工作,认真细致地整理各类资料,确保实现首批达标。

二、创建内容。

根据××市局关于创建统计工作规范化单位的总体时间安排,

_-_月份,各局集中抓好整改、规范和相关工作,全部达到创建标准。_月份××市局组织检查,__月份联合××市统计局进行实地考核、验收。

(一)组织领导。专门成立分管领导××同志任组长,相关科室、直属局负责人为成员的统计工作规范化创建活动小组。_月上旬,召开科、室、直属局负责人专题会议进行动员,制定印发《××市工商局创建××市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单位实施方案》,全面部署“创建”工作。

(二)机构和人员。一是市局办公室设立综合统计员,各工商所和局机关相关科室、直属局设立兼职统计员,完善统计工作网络;二是综合统计机构和各商所及相关科室、直属局按要求配备微机、u盘、网络传输等硬件设施。三是____年新调整后的统计人员,由市局统一组织参加政府统计部门统计人员从业资格考试,申领《统计从业资格证书》。四是积极参与政府统计部门组织的统计继续教育和统计普法教育,提高统计人员综合素质。

(三)统计报表编制。统计报表必须及时、准确、真实、全面。在建立健全统计原始记录、统计电子台帐或完善各业务软件统计功能的基础上,按照《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遵循《××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统计工作管理试行办法》相关规定,认真完成各专项定期统计报表编报,积极配合完成各项临时性调查任务,统计报表做到及时、准确、真实、全面,定期统计报表差错率不高于_%。

(四)统计资料整理。各工商所、相关科室、直属局按照市局要求,收集、整理、完善本单位形成的统计资料和统计报表,力求完整、全面、规范,确保台帐、执法档案、报表数据“三统一”,然后交本单位档案室归档管理(科室、直属局除外)。统计资料包括:统计工作制度、统计报表、统计分析、统计原始资料(台帐)等相关资料。统计资料的存档年限为:月报表_年,季报、半年报表__年,年报表和其他书式资料为永久。同时,认真、及时撰写各专项定期和专题统计分析,各工商所、相关科室、直属局年内保证_-_篇,必须观点明确,将数据、情况、问题、建议融为一体,保证实用性、时效性。

市局办公室:负责健全、完善全系统各项统计工作制度;收集、整理全局统计报表、统计分析、统计调研材料等统计资料;按照省、市局考核评分标准,对考核项目逐一进行梳理、完善。

公平交易局:负责完善公平交易和无照经营电子台帐登记内容。

企业注册局:负责完善内资、外资、个体私营企业违法违章案件、改制企业、企业迁入迁出、外资企业增减资和无照经营电子台帐登记内容,整理内资、外资、私营、个体登记数据库。

消保科:负责完善处理消费者申诉和消保案件电子台帐登记内容。

商标广告科:负责完善商标广告违法案件电子台帐登记内容。

市场合同科:负责完善查处合同违法行为与调解合同争议和商品交易、生产要素市场案件电子台帐登记内容。

法制科:负责完善全系统一般程序、简易程序案件审核复议、应诉情况电子台帐登记内容,确保与办案单位数据一致。

人事政工科:负责完善全系统机构编制、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工勤人员情况台帐登记内容,确保与去年年报数据相对应。

各工商所:负责完善无照经营和个体工商户违法违章案件电子台帐登记内容;收集、整理本单位统计报表,归档管理;制作统计工作制度牌匾(制度内容由市局统一制定),并上墙。

电子台帐实行年度存档制度。各单位将去年形成的专项电子台帐,打印成纸质材料(_开白纸),装订成册,归档管理。

统计工作内容篇11

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方式很难满足信息技术类课程的要求。会计软件的演示操作与使用、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案例、编程效果的体现、大量数据的分析等均需在多媒体教室或实验室内讲授才能提高上课的信息量,取得好的效果。目前,很多高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少,实践环节上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重视。会计专业的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相对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硬件配置较低,软件版本较旧,会计应用软件过时,信息系统的开发平台落后,整个系统更新缓慢等方面。因此,加强信息类课程的建设,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迫在眉睫。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教学内容改革

在会计教学中,首先要确定好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内容。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内容体系比较复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根据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内容,才不会有课程体系内容混乱的感觉,其次要进行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内容规范化研究。会计电算化系统教学内容既应该包括规范的理论教学内容,也应该包括实验教学内容。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规范的理论教学

1.会计电算化系统基础

《会计电算》化这门课,是会计专业学生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为基础后的升华课。所以同学们本身具有一定会计基础,因此在授课时要先注重讲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意义,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及趋势,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组成及特点,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内部控制及信息化审计,制造资源规划(MRP)和企业资源规划(ERP)等,让学生们对这个看似陌生的学科有个基本的认识,并联系起曾经学过的知识,从而加深对本学科的印象。

2.会计电算化系统控制和管理

阐述会计信电算化管理的概念、分类和必要性,论述会计软件自身管理、会计电算化微观管理、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会计电算化安全管理与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探讨在信息化条件下怎样实施和完成会计分析、监督、管理和协调等工作;阐述会计信息化内部岗位设置、系统人员分工、内容安全度控制、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标准等。

3.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

讲述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的概念、分类和必要性,讨论会计信息化硬件系统维护和软件系统维护的概念、内容、特点和方法,讲述会计信息化系统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并介绍若干维护工具。让学生能简单处理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技术问题。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规范实验教学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电算化教学尤其应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1.会计软件应用的实验

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当前国内最优秀的几种会计软件如用友、金蝶等进行日常账务处理;掌握利用会计软件进行财务核算的一般流程,掌握应用相关软件进行工资管理、存货管理、销售管理、往来账项管理。并能熟练运用软件进行会计处理工作。

2.会计电算化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实验

要求学生开发的系统应当具有口令登录、主控下拉菜单、财务分工、科目设置、凭证输入、凭证审核、记账、结账、查询、银行对账、会计报表等功能。尤其是凭证输入模块要求能进行全屏幕、多条记录、自动编号、任意增加删除记录、有完备的错误校验措施等。

3.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管理及维护实验

掌握网络硬件的组建与维护、网络财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电子商务中的会计业务的处理等。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教学方式改革

(一)广泛应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

多媒体网络教学使得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可以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弥补课时的不足。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紧密联系起来,即“教师—网络—学生”。师生由此可以实现双向交流和多向交流,实现“教育平等,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鼓励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实际部门锻炼或实现社会兼职,密切实业界与教育界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凭借教育科研工作者的实力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收集有关资料、编成会计信息化教学案例,充实教学内容。

(三)重视实践教学

学校应该增加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实验室的投入,硬件、软件适应教学需要,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购进一些与时俱进的会计软件,让学生在学会操作的同时,在找工作方面更有竞争力。

(四)带学生到会计电算化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大中型企业进行参观学习

请企业的会计人员把软件应用的心得体会告诉学生,这样做更利于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四、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内容庞杂,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选择好教学软件作为教学工具

会计电算化系统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极强的新兴学科,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选择一两种好的教学软件作为教学工具,让学生更好地实践所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需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的关系

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想使学生很快掌握教学内容,就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消化和理解教师理论上所讲授的操作方法、步骤,不能一味地课堂讲授,也不能光上机操作,不讲授其原理和方法,只有边讲边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处理好课堂讲授与多媒体教学演示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中要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该讲授的用理论讲授,该演示的用多媒体演示,这样才能实现完美教学。

在如今社会信息化时代,会计的运用也离不开软件的辅助。因此在电算化环境下,除了人这个执行控制的主体外,许多内部控制方法主要通过会计软件来实现。所以在计算机会计中,控制的重点已不再仅仅是人,而变成了第一,人工处理控制;第二,原始数据进入计算机控制;第三,会计信息输出控制;第四,人机交互处理控制;第五,计算机系统之间连接控制等多方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授会计电算化这门课时, 应该注重教法以及方法,以求在课堂中可以让同学们学会、学懂,并能熟练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为会计业务服务。

参考文献:

[1]黄昌勇,黄国胜 电算会计基础[M]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统计工作内容篇12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综合改革工程为抓手,坚持有利于统计调查工作渠道的科学建立和依法管理、有利于统计数据生产及服务的高效运转和便捷操作、有利于目标评价考核的顺利开展和科学运作,进一步规范和推进经济开发区整合扩容后的各项统计工作,建立健全“一区五园”统计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充分发挥统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更好地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统计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一)经济开发区扩容后的范围界定

按《经济开发区整合扩容提升工作实施方案》构建的“一区五园”管理体制,经济开发区的统计范围包括:原开发区及科技园[紫金()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工业园(数控机床产业园)、程桥服装工业园、横梁食品工业园、四桥产业园的所辖地域。

(二)统计管理的实施对象

经济开发区扩容后的统计范围和对象为经济开发区及五个园区内的所有统计调查单位,包括“一区五园”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体工商户和公民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

(三)统计管理的内容

“一区五园”统计管理工作内容为国家、省、市、区统计制度规定的各项统计调查工作和按照上级统计机构要求开展的有关统计活动。主要包括:1、省级开发区建设发展监测;2、省级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评价监测;3、园区生产总值及相关产业核算;4、园区内企事业单位的普查和各类专项调查任务;5、统计执法检查、统计从业资格管理、《统计法》宣传和贯彻落实等;6、统计信息的依法公开和对外服务及《统计法》规定的其他任务。

三、统计工作职责

(一)区统计局:对“一区五园”统计工作的开展进行业务指导,并做好园区统计范围的界定和统计单位的确认;协助开发区做好五个园区统计数据的收集、汇总和上报的归口管理;在国家“一套表”统计制度及各项统计调查的基础上,汇总和提供满足各园区进行国民经济统计核算和区内各项目标考核所需的统计资料。

(二)区工信局:负责协调“一区五园”统计调查对象中的所涉企业相关资料上报工作;

(三)经济开发区:完成国家和省市统计调查制度规定的各类统计调查任务,并按时上报原开发区应报送的各种统计报表;在区统计局的指导下,做好“一区五园”管理体制下的各类统计报表的收集、审核和汇总,并按省级开发区相关监测的要求报送各种统计报表;指导五个园区做好涉及省级开发区相关监测的各类报表的填报工作。

(四)相关园区:承担国家和省市统计调查制度规定的各类统计调查任务,并按时上报各种统计报表;负责辖区内调查对象统计资料的收集、审核和汇总,并按原渠道报送各种统计报表;在开发区指导下,定期向区统计局和开发区报送涉及省级开发区相关监测的各项统计数据。

四、统计组织管理和工作渠道

(一)统计工作职能和组织机构。根据“一区五园”管理体制的要求,所涉园区应健全与统计职能相适应的统计机构,调配与统计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统计人员,并提供满足统计工作任务所需的必要工作条件。

(二)统计资料口径。根据不同的管理要求,凡涉及省级开发区相关监测的,“一区五园”各所涉单位均应按照《经济开发区整合扩容提升工作实施方案》规定的范围和口径,收集、上报各项统计指标;凡涉及区内目标考核的,各项指标仍按扩容前的范围和口径统计。

(三)统计工作关系。实行“一区五园”管理体制后,各园区既要按国家和省市统计制度要求,完成企业(单位)一套表联网直报和各种专项调查报表的上报任务。同时,开发区作为“一区五园”管理体制下统计工作的牵头部门,还要按照省级开发区相关监测要求,组织五个园区填报相应统计报表,并做好统计数据的审核、汇总和上报。

五、加强统计工作领导

统计工作内容篇13

1.业户底数不清,管理决策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致使各分局、所监管工作无的放矢。在重发展轻管理、重数字轻质量的思想影响下,对个体工商户、企业户数、未检户数等都难以准确、及时地掌握。

2.档、账建立不及时,二者数据不统一。由于建立档、账工作不能随着业户发展、歇业的变化而及时补充内容,使其档案与统计脱节。管理员所持的统计数据与所管的实有户不符,出现漏户和空管户,对辖区内基本状况、行业分布、人员构成等内容都难以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

3.统计手段落后,无法约束统计报表的随意性。现行的统计工作仍停留在人工统计的水平上,尤其是主观随意性较大,往往凭自己的主观意识去找数、凑证。这就很难实现统计工作的科学性和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4.基础数据与监管工作脱节,未能达到建与用的辨证统一。原有的统计内容单一,很难反映业户开业、变更、注销以及违章违法等基本情况;同时,各分局、所往往又是围绕着局里所要的有关数据被动地开展监管工作,而各分局(所)里需要的一些统计内容局里又不要求。因此迫切需要拓宽统计范围和内容,变被动式管理为主动式管理。

我认为,“经济户口”是实现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的有效载体,也是监管工作的重要基础。在“经济户口”的日常管理和使用中,应注意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