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家庭教育服务实用13篇

家庭教育服务
家庭教育服务篇1

我先说说家庭,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和谐社会才和谐。现代社会家庭主要表现功利化严重,矛盾突出,婚姻矛盾成堆,其实这些主要的原因是婚前没有进行家庭教育和婚姻教育训练造成的,我们打算开辟一个婚姻训练基地,大家一起去劳动,讲课,训练,一起做饭,承担责任等等。一起去养老院社区做义工等培养责任感。通过这个一系列的活动培训未婚男女未来的家庭观念为将来的家庭打好基础!这个是根本。

出了问题的家庭咋办呢,我们会先引导他们看家庭教育的视频录像,关到屋子里让自己看,有情绪的可以到心理减压室,或发泄室去释放情绪,然后观看。等观看完了,静下心来,可以喝喝茶。然后处理问题,主要是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分别做沟通,倾听她们的心理需求,关注他们的背后矛盾的担心。化解他们矛盾的背后产生的心理!

一般家庭矛盾解决了,家长就愿意成长了,其实学习在网络时代变得很容易,我们只要定期的聚会分享谁家孩子教育的成功经验。谁家的孩子习惯好,这时家长俱乐部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这个可以定期举办,也可以用组织家庭旅游的形式加以解决!带着他们去参观我们同学在各处设立的家庭教育网点。让指导师们介绍各地方的家庭教育经验,欣赏个地方的美景,还有人文历史。为家庭教育增加上新元素,把家庭教育变成欣赏不同的文化教育和旅游美感的元素。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亲子关系,加固夫妻关系,增进孩子的成长的快乐过程!

婚介服务在我们这里也是和家庭教育,婚姻培训联系在一起的,要让未婚男女在劳动中生活中去认识对方,在劳动中增加了解,在训练中成长!

家庭教育服务篇2

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基础的群众基础机构。他为我们居住在一个固定区域的居民群体范围内的居民,起着一种媒介桥梁作用。社区教育是运用本社区教育、文化等资源,面向本社区全体公民,以促进本社区人的发展与社区发展为目标的各类教育活动。在为我们广大居民群众做着一些日常生活中所需与社会团体旋节沟通连贯的作用。而社区家庭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家庭成员对“美”的鉴赏能力,以及通过艺术教育让家庭成员彼此之间更加亲密,构建家庭和谐氛围,同时让社区文化得以发展,使得邻里之间更友爱,生活更美好。

2011年起,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与方松街道联合成立彩虹公益艺术团,为社区家庭提供免费艺术教育服务。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充分发挥艺术类院校专业特长,以原创形式研发一套艺术类课程――彩虹课。课程共分为四种颜色:红色――中国文化、革命历史知识;绿色――环保手工艺;橙色――小主持、舞蹈、合唱、表演等;蓝色――亲子活动、心理指导。彩虹公益艺术团自成立以来,学校每周派出20名学生,为社区以及农民工小学提供服务,目前受益人数达到500余名,辐射面涵盖100余户家庭。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艺术教学效果,志愿者定期接受培训,互相改进教学方法,并设计标准的教案和教学计划提供给被服务对象,由其监督教学效果。在彩虹公益艺术团里,由大学生志愿者负责的彩虹课深受学生喜爱,大学生们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小朋友教授主持、舞蹈、合唱、手工设计等课程,还与社区家庭开展亲子活动,并由校方免费提供给他们欣赏高雅艺术的机会。

为了能够提供有的放矢的志愿者服务,也为了保障志愿者服务的质量,学生设计了调研问卷(见附表),调查内容包括了对社区家庭基本信息的了解,对家长关于艺术教育的看法和能力,了解家庭需要的艺术教育种类,以及对彩虹公益艺术团认知程度和工作建议等等。调研问卷共发放1000份,回收836份,回收率达83.6%,调研涉及家庭300余户,现就调研问卷内容分析如下:

一、社区家庭对艺术教育的认知度

本次调研过程中,家庭孩子的年龄3岁以下占17%,3至6岁占33%,6至12岁占40%,12岁以上占10%。每年家长在孩子身上花费的艺术教育经费2000元到5000元的占到60%,40%的家长经常指导孩子进行艺术教育活动,却只有15%的家长很懂艺术教育方法,80%的家长认为家庭艺术教育很重要。

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家长对艺术教育的认可程度很高,但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每个家庭的构成情况各有不同,家长受教育程度不同,所学专业不同,虽然对于艺术教育的认可有着普适性,但懂得艺术教育的家庭毕竟不占多数。这种现象的出现,反应了一个需求问题,即家庭对艺术教育指导的需求。而我们通过家庭艺术教育支出经费的选项看到,60%的家庭为孩子艺术教育全年支付2000元到5000元,这笔开销看似不大,但我们所调研的社区大部分为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在他们并不宽裕的家庭收入中,划分这样一块教育经费给孩子提供艺术熏陶,实属不易。如何让他们能减少艺术教育开支,同时得到更好的艺术教育服务,高校与社区结合的艺术教育志愿者活动无疑是对社区家庭最好的帮助。

二、社区家庭艺术教育服务内容

问卷中,为了了解社区家庭所需要的艺术教育服务,我们设定了几大选项:器乐类――钢琴、小提琴、笛子等;形体类――民族舞、国标舞、芭蕾等;声乐――民族、美声、流行等;美术类――绘画、雕塑、手工制作等;表演类――主持人,小品等。在这项问题中,社区家庭的选择比较平均,器乐类占17%,形体类占23%,声乐类占22%,美术类占20%,表演类占18%。其中,根据孩子的性别来看,男孩的家庭更倾向于美术类选项,女孩的家庭更倾向形体类选项。而在问及家长关注教师的品质方面,排在第一位的是专业水平,其次是沟通能力和修养素质。

这些调研内容都为彩虹公益艺术团在课程设置上提出了要求,首先,我们要保证课程种类的多样性,以便给社区家庭更多的选择,我们的课程从初期就以红、黄、蓝、绿四个方向提供,满足了家庭对艺术教育的多项选择;其次,除了考虑课程的广泛性,我们还需要考虑课程的个性化,根据孩子不同的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性格,设计适合他们的课程内容;再者,我们要在保障自身专业艺术水平的同时,努力提升沟通能力和修养素质,让家长更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这样的服务才是真正到位、真正可靠的服务。

三、社区家庭艺术教育发展方向

家庭教育服务篇3

比如说辉县的郭亮村,地处太行山深山区,那里山高谷深,林木茂盛,流水潺潺,民风淳朴。村里家庭旅馆100余家,再加上景区内的宾馆、酒店,日接待能力可达数千人次。郭亮村凭借独特的自然环境,保存较完好的原始村落风貌,吸引了国内众多知名画家和艺术院校学生写生、创作。全国100多家艺术院校和团体都将这里定为写生创作基地,同时还作为60多部影视剧的外景拍摄地。

暑假期间,学校组织教师到郭亮村旅游,看到那里优美的自然风光,呼吸着洁净的空气,感受着凉爽的气候,遐想着历史上这里曾发生的故事,教师们特别的开心。但在安排住宿时,看到家庭旅馆客房的卫生间比较脏乱,我感到很失望。等到吃饭时,看到餐桌和碗筷也不太卫生,马上没了食欲。我们和房东谈起这些事情,希望他们改进,但他们说,在农村这已经够好了,不能以城里的标准来要求。回来后,我想到,以那里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果那里的农民能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可口的食物、令人愉快的服务和友好的态度,肯定会赢得不少回头客。

所以,乡村旅游教育及培训的内容应以当地民风、民俗为主,同时加强服务礼仪教育、管理经营教育、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及旅游法律法规教育。其中最基本的是食宿的安全卫生教育,因为营造并维护一个高标准的清洁环境是使客人再度光临的首要环节。

关于对家庭旅馆的要求和期望。首先,家庭旅馆的周边环境必须干净整洁,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其次,一个显眼、吸引人的邀请标志对疲惫的游客来说也是一个悦目的景象。因此,旅馆的外部环境要布置得温馨悦目、整洁清爽。房东的个人卫生也很重要。热情待客也是创造舒适环境的重要一环,一个微笑能使客人感到轻松,仿佛宾至如归。

家庭旅馆的卧室应该宽敞,有必备的家具并有活动的空间,能放置客人的行李。每个房间最基本的家具配备是一人一张单人床或一对夫妇一张双人床、一个床头柜和一盏台灯,另有衣架、格架。床的尺寸必须符合标准。床垫要干净舒适,床上有干净的枕头和被子,床单、被套和枕头套要勤洗勤换。每个房间必须有一扇窗户,使房间明亮、透气。在客人允许的情况下应每天打扫房间,客人走后,必须彻底清扫。个别的装饰,如鲜花等能使简单的房间变得既温馨又吸引人。

卫生间最基本的设备是一个淋浴喷头和一张遮挡的帘子、一个洗漱池和自来水、一个马桶和厕纸篓。天冷时,要有热水来洗澡洗脸。房东还应该为每位游客提供肥皂,厕纸和干净的毛巾。要考虑到卫生间的光线和通风设施。卫生间应十分洁净。

每个家庭旅馆还应为客人们提供就餐场所。就餐地点不一定要与房东家人的饭厅隔开,但是要注意宽敞,让客人感到舒适。饭厅的干净尤其重要。

家庭教育服务篇4

1、祖辈具有教育、抚养孩子的实践经验

作为已经养育过子女的祖辈,在教育、抚养孩子的实践经验方面较之年轻的父母更为成熟。他们对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办法要比孩子的父母知道得更多。祖辈社会实践比父母丰富,积累了丰富的阅历,重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将要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孩子的营养和身体状况)并提前加以预防。因此隔代教育的子女,一般而言,身体的素质较好,他们在对孩子的生活照料和安全保障方面明显要优于非隔代教育的子女。

2、祖辈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养育孩子

相对年轻的父母而言,祖辈不再有工作的繁重压力,时间和精力比较充足,而且心态平和,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同时,祖辈的带养可以减轻父母在事业和生活上的负担,有利于家庭的稳定和发展,使孩子的成长有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上有了较好的保障。

二、隔代教育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纵然隔代教育具有优势性,但由于祖辈在教育观念上比较保守、落后,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比较片面、单一,以经验育人,因此隔代教育也存在不足。不恰当的隔代教育将对孩子的成长带来难以弥补的缺陷。我们要正确认识其弊端,并将之尽量地最小化。

1、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

隔代教育中的孩子往往受到祖辈极度小心的保护,与父母相处时间不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较少,使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心胸不开阔,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养成。祖辈的过分溺爱和迁就,对孙辈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余逸群在对首都1000户独生子女家庭的调查结果显示,老人过分溺爱孙子的占86%。这容易导致孩子形成“自我中心”意识,增强他们的依赖感,变得任性而娇气。由于祖辈本身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不易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影响,不懂得因特网等现代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

2、不利于孩子优良品德的培养

同样由于祖辈对孙辈的无限度溺爱,事事包办,百依百顺,导致孙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利于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意识,从小养成怕脏、怕累、怕吃苦的坏习惯,更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及探究问题的能力。祖辈对他们的百依百顺,纵容护短,致使孩子自高自大,不利于培养他们中华民族传统的谦虚、礼让等优良品质。同时,祖辈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孙辈的物质需要,宁可自己节省也不亏了孩子,导致孩子从小不知道勤俭节约,浪费成习。

三、改进方式,积极发挥隔代教育对现代家底教育的服务功能

虽然隔代教育具有其不足之处,但是我们并不能由此认为隔代教育一无是处,历史上许多大家都是由祖辈养育成才的,如英国的哲学家罗素是由其奶奶带大的,俄国文学家高尔基是由其外祖母实施的早期启蒙教育。可见,要想发挥隔代教育的积极作用,关键就在于改进隔代教育的方式方法。

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对隔代教育进行正确指导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级学校,家庭教育是儿童整个教育的基础,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家庭教育所具备的特点,

决定了其始终是学校教育的有利补充。因此,家庭教育不是盲目进行的,应该接受学校的指导和帮助,对于隔代教育问题更是如此。学校是传授系统知识的场所,是接受最先进教育理念的机构,可以对隔代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加以正确的指导,让祖辈从理论层面上对隔代教育有清晰的认识,在教育孙辈的过程中能够用正确的理念和方式方法进行指导。

学校对隔代教育的指导在时间和方式上可以灵活多样。一是可以通过开展讲座的形式,对教育、隔代教育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二是可以通过开展座谈会的形式,了解隔代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加以解决;三是建立学生的有关隔代教育方面的档案,随时了解学生家庭教育中隔代教育的状况,并及时解决问题;四是在隔代教育出现问题时,可以点对点地开展个别性的沟通和交流,深入地了解学生家庭中隔代教育的困难,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参考性方案。

2、祖辈主动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以适应现代家庭教育的需要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祖辈应该知道,再用以前教育孩子的方式来教育孙辈已经不合时宜了。因此祖辈要想使隔代教育发挥积极作用,就应该努力更新观念,主动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从以往的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

首先是努力学习有关教育、家庭教育、隔代教育的基本知识,特别是要学习隔代教育的正确方法和方式。这就需要加强与学校老师的交流。参加学校举办的有关隔代教育的培训,主动向老师咨询有关问题。其次应该努力了解现今儿童的普遍心理特点以及自家孩子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第三是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能与孩子进行畅通交流的新知识与新信息。能听懂孩子们流行的话语,知道孩子们喜爱的文艺、体育、政治明星,与孩子有共同的话题进行交流。明白孩子的想法,教育起来才能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发挥好的效果。电视、书籍报刊、因特网等媒介在祖辈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祖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加强新技能的学习。比如获取新知识、查阅新信息的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使用技术等等。

3、祖辈要主动参与学校、家庭及社会等各方面协调、配合与沟通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的协调和配合,单靠某一个方面的作用不可能达到好的效果,因此隔代教育中的祖辈也要与各个方面作好协调、沟通等工作,以促进教育合力作用的发挥。

家庭教育服务篇5

 

一、隔代教育在当代家庭教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1、祖辈具有教育、抚养孩子的实践经验 

作为已经养育过子女的祖辈,在教育、抚养孩子的实践经验方面较之年轻的父母更为成熟。他们对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办法要比孩子的父母知道得更多。祖辈社会实践比父母丰富,积累了丰富的阅历,重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将要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孩子的营养和身体状况)并提前加以预防。因此隔代教育的子女,一般而言,身体的素质较好,他们在对孩子的生活照料和安全保障方面明显要优于非隔代教育的子女。 

 

2、祖辈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养育孩子 

相对年轻的父母而言,祖辈不再有工作的繁重压力,时间和精力比较充足,而且心态平和,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同时,祖辈的带养可以减轻父母在事业和生活上的负担,有利于家庭的稳定和发展,使孩子的成长有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上有了较好的保障。 

 

二、隔代教育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纵然隔代教育具有优势性,但由于祖辈在教育观念上比较保守、落后,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比较片面、单一,以经验育人,因此隔代教育也存在不足。不恰当的隔代教育将对孩子的成长带来难以弥补的缺陷。我们要正确认识其弊端,并将之尽量地最小化。 

 

1、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 

隔代教育中的孩子往往受到祖辈极度小心的保护,与父母相处时间不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较少,使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心胸不开阔,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养成。祖辈的过分溺爱和迁就,对孙辈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余逸群在对首都1000户独生子女家庭的调查结果显示,老人过分溺爱孙子的占86%。这容易导致孩子形成“自我中心”意识,增强他们的依赖感,变得任性而娇气。由于祖辈本身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不易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影响,不懂得因特网等现代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 

 

2、不利于孩子优良品德的培养 

同样由于祖辈对孙辈的无限度溺爱,事事包办,百依百顺,导致孙辈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利于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意识,从小养成怕脏、怕累、怕吃苦的坏习惯,更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及探究问题的能力。祖辈对他们的百依百顺,纵容护短,致使孩子自高自大,不利于培养他们中华民族传统的谦虚、礼让等优良品质。同时,祖辈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孙辈的物质需要,宁可自己节省也不亏了孩子,导致孩子从小不知道勤俭节约,浪费成习。 

 

三、改进方式,积极发挥隔代教育对现代家底教育的服务功能 

 

虽然隔代教育具有其不足之处,但是我们并不能由此认为隔代教育一无是处,历史上许多大家都是由祖辈养育成才的,如英国的哲学家罗素是由其奶奶带大的,俄国文学家高尔基是由其外祖母实施的早期启蒙教育。可见,要想发挥隔代教育的积极作用,关键就在于改进隔代教育的方式方法。 

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对隔代教育进行正确指导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级学校,家庭教育是儿童整个教育的基础,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

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家庭教育所具备的特点,决定了其始终是学校教育的有利补充。因此,家庭教育不是盲目进行的,应该接受学校的指导和帮助,对于隔代教育问题更是如此。学校是传授系统知识的场所,是接受最先进教育理念的机构,可以对隔代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加以正确的指导,让祖辈从理论层面上对隔代教育有清晰的认识,在教育孙辈的过程中能够用正确的理念和方式方法进行指导。

学校对隔代教育的指导在时间和方式上可以灵活多样。一是可以通过开展讲座的形式,对教育、隔代教育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二是可以通过开展座谈会的形式,了解隔代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加以解决;三是建立学生的有关隔代教育方面的档案,随时了解学生家庭教育中隔代教育的状况,并及时解决问题;四是在隔代教育出现问题时,可以点对点地开展个别性的沟通和交流,深入地了解学生家庭中隔代教育的困难,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参考性方案。 

 

2、祖辈主动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以适应现代家庭教育的需要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祖辈应该知道,再用以前教育孩子的方式来教育孙辈已经不合时宜了。因此祖辈要想使隔代教育发挥积极作用,就应该努力更新观念,主动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从以往的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 

首先是努力学习有关教育、家庭教育、隔代教育的基本知识,特别是要学习隔代教育的正确方法和方式。这就需要加强与学校老师的交流。参加学校举办的有关隔代教育的培训,主动向老师咨询有关问题。其次应该努力了解现今儿童的普遍心理特点以及自家孩子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第三是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能与孩子进行畅通交流的新知识与新信息。能听懂孩子们流行的话语,知道孩子们喜爱的文艺、体育、政治明星,与孩子有共同的话题进行交流。明白孩子的想法,教育起来才能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发挥好的效果。电视、书籍报刊、因特网等媒介在祖辈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祖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加强新技能的学习。比如获取新知识、查阅新信息的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使用技术等等。 

 

3、祖辈要主动参与学校、家庭及社会等各方面协调、配合与沟通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的协调和配合,单靠某一个方面的作用不可能达到好的效果,因此隔代教育中的祖辈也要与各个方面作好协调、沟通等工作,以促进教育合力作用的发挥。 

家庭教育服务篇6

如今,全国很多省市都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一些省市党委、政府从各方面支持当地妇联牵头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把家庭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破解了家庭教育“谁来做,怎么做,做什么”的难题,初步形成制度化、专业化、特色化、社会化的家庭教育模式。

有调查表明,青少年犯罪形势严峻,并出现重大“骨干”青少年化,青少年涉网、涉毒犯罪日渐突出,极端恶性案件频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家庭思想道德教育有直接关系。

“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家庭文明的倡导者,儿童权益的维护者,有义务推动家庭教育纳入社会事业发展大局,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从政策、资源、人力、经费等方面为家庭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说。

近年来,一些省市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工作,并支持当地妇联牵头做好这项工作。

广东省中山市制定了家庭教育工作联系制度,把家庭教育纳入公务员的必修课。2010年起,先后设立“万名家长学电脑”、“农村家长网络护卫行动”专项经费,市、镇每年投入200万元帮扶农村、外来务工家长提高电脑知识与技能,净化网络,护卫孩子。

内蒙古在全区80%的城市社区和60%的行政嘎查、村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目前,全区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发展到8400多所。

宁夏妇联开辟了一条党政领导、妇联牵头、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开放式发展路径,从而科学有效地服务广大家长。

家庭教育服务篇7

本世纪初,中国的互联网迅猛发展,许多家庭教育网站为适应新时期家庭教育的需要应运而生。网络的开放性以及信息多元化的特点为家庭教育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利用这一平台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或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学习科学的家教方法,提升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推广少儿阅读,不仅仅是图书馆的职责,也是家庭的责任和需求。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我们可以借助家庭教育网站的平台,集结家长、学校、图书馆等一切可以借助的社会力量,全面、有效推广少儿阅读。

1我国少儿阅读推广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2006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夕, 、中央文明办等11家部委第一次共同向全社会提出开展“爱读书, 读好书”的全民阅读活动。在此号召下, 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这些活动都在客观上营造了推广少儿阅读的大环境。

本世纪初开始,伴随我国素质教育目标的提出和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关注,少儿阅读也成为热点问题。以指导少儿爱上阅读、习惯阅读为目的的少儿阅读推广运动在全国蓬勃开展。公共图书馆界举办的各种少儿阅读推广的形式内容可谓纷繁多样,有全国的少年儿童阅读年和地方的未成年人读书节等等[1];出版界在2007 年4 月将国际儿童图书节引进中国,并设定每年的4 月2 日为“中国儿童阅读日”;教育界在不断讨论语文教学的改革和书香校园的建设[2],很多教育工作者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推广阅读;很多家庭对少儿的阅读也日益重视,认识到家庭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中的重要性,并积极寻求有效的阅读指导方法和好的荐书途径。

鉴于我国现阶段所处的社会、家庭环境特点,我国的少儿阅读推广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1.1 家庭在少儿阅读推广中的作用还很有限,缺乏科学引导

当前,我国少儿阅读的状况并不乐观,源于许多家长对少儿阅读不够重视,或是对少儿阅读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比如:部分家长认为阅读是学校老师的事情,跟家庭无关;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利用电脑、手机、电视也能学到知识,陪孩子阅读费时费力还没啥明显益处;还有部分家长只在孩子年幼时陪孩子阅读,不懂得亲子阅读的延续性。另外,家庭阅读氛围的缺乏及家长不当的“言传身教”都直接影响了少儿阅读习惯的培养。以上家长的种种偏见正是缺乏科学引导的表现。

1.2 供儿童阅读的文献资源的载体形式比较单一,缺乏系统完整的推荐途径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有阅读教育意识的家长会选择网络为孩子寻找阅读资源,但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资源,很多家长还是感到很茫然,“给孩子找本好书太难”成为不少家长的心声。虽然一些公共图书馆也定期书目推荐,但推荐的书目仅仅局限于新书,种类不丰富;推荐书目的制定也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划分年龄段。因此,建立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文献资源推荐途径是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活动的当务之急。

1.3 现有的少儿阅读推广活动有待完善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能够使少儿感受到阅读的愉悦,还能使少儿对阅读产生一定的情感意向。只有在孩子有了一定的阅读兴趣后,才会表现出对阅读活动的肯定情绪,并主动去开阔眼界,寻求新的知识。虽然我国各地的公共图书馆也举办了不少读书活动,但总体来看,活动形式还比较单一,最主要的问题是只注重宏观的效果,而缺乏对个体的关注。图书馆只强调活动中参与的人数或受表彰的人数,至于活动对参与个体的实质影响,还缺乏观察和研究,这对于培养少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动机效果并不明显。另外,我国的中小学现在还是应试教育,未成年人阅读被学校忽略。因此,在很多还以“阵地服务”为主的公共图书馆所举办的读书活动并没有取得应有的社会效应。

2家庭教育网站可以成为推进少儿阅读的重要力量,弥补公共图书馆的不足

2.1 网站拥有广泛的热衷于家庭教育的家长群体,他们将成为少儿阅读推广的中坚力量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 家庭教育是第一重要因素, 是其他教育不能替代的[3]。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的教育最终要回归到家庭中, 图书馆如何推广少儿阅读, 最重要的途径是发动家长, 争取更多的家长参与。而在家庭教育网站中正活跃着热衷于少儿阅读教育的家长,他们愿意配合学校和社会,以一个阅读参与者和指导者的姿态,对孩子进行有效的阅读教育。因此,借助网站的平台,让更多的家长身体力行,必定会带动整个社会对阅读推广的重视。

2.2 便于组织家庭的联动,为少儿形成良好的家庭、社会阅读氛围

家庭教育网站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以其便捷、突破地域和时空的局限等优势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新思路。这一平台为家长提供了一个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新途径,解决了传统家教方式存在的问题。在网站里,家长可以阅读文章学习家教知识;可以收看知名专家的讲座,收获科学的家教理念和家教方法;可以与不同地域的家长交流经验;还可以获得专家一对一的指导。同时,孩子也可以利用网站体验网络学习和交流的乐趣。

少儿阅读推广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由点及面去改善少儿阅读的环境。公共图书馆虽然已为此做了很多,但大部分只能从宏观上宣传、运作,很难细微到各个家庭。如果能借助家庭教育网站的合力,为家长提供科学引导少儿阅读的方法,宣传成功的少儿阅读家庭教育经验,并组织专家在网站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阅读指导服务,由各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少儿阅读推广的效果将会更加显著。

2.3 网站开辟了新的书目推荐途径,并可以提供直观、生动的多媒体阅读资源

根据“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的调查显示,少儿读者不会选择阅读书籍是阅读中最大的困难之一,而家庭教育网站的出现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难题。通过网友鲜活的语言和亲身的阅读经历介绍,他们推荐的书目易被其他网友信赖和推崇。因此,只要利用好家庭教育网站,他们将成为少儿阅读推广的荐书系统中不可估量的生力军。通过在网站建立阅读资源库,收录少儿喜欢的寓言、童话视频、音频资料及有趣的课件,推荐优秀的少儿阅读书目及一些优秀作品的读书评论等。网站上这些集声音、图像和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阅读资源,形式活泼、内容形象、有趣,不仅方便家长选择,还进一步激发少儿的阅读兴趣。

2.4 便于系统地组织开展阅读活动

[JP3]网站因为具有突破时空、地域的优势,便于读书活动有计划、有组织进行,保证活动的常规化,广大少儿参加活动不再顾此失彼。少儿的心理和生理都有自身的特点,他们喜欢参加群体活动,喜欢展示自己才能。因此,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读书活动,可以让少儿亲近阅读、爱上阅读、学会阅读、享受阅读[4]。

家庭教育网站可以建立一个少儿阅读服务和少儿阅读能力展示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孩子们可以方便、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读书活动,可以展示自己的阅读能力,互相交流阅读的快乐和阅读的成就,并吸引更多的少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3公共图书馆与家庭教育网站优势互补,合作推进少儿阅读的构想

针对当前少儿阅读的现状,公共图书馆有必要将当前服务工作进行整合与定位,改“阵地服务”为“主动出击”,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专业优势,联合家庭教育网站,有计划地推广少儿阅读。

3.1 组织阅读资源,做好书目推荐工作

对馆藏文献和网上信息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是图书馆社会职能的体现,因此为网站组织阅读资源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阅读需求的不同,网站的阅读资源应分为针对家长和针对少儿两大部分。

针对家长,主要是向家长阐明少儿阅读的重要性,指导家长如何引导孩子阅读,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方法等,还可以将图书馆曾经成功举办的一些读书活动的视频也作为一种资源,既可以为家长提供示范,还可以以此激发其他没有参加活动的少儿的兴趣。

针对少儿,主要以培养少儿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为目的,根据少儿自身发育的特点分年龄段组织资源。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儿童,以有声故事、动画视频为主,可在推荐有声故事的同时配以相应的纸质图书封面,例如目前在网络上流传很广的音频故事《小猪唏哩呼噜》《长袜子皮皮》《西顿动物记》等,在网页上相关的文字旁边配上对应的故事书封面或者是图书中的部分插图,将会激发少儿对纸质图书再次阅读的兴趣。针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儿童已经具备一定文字阅读能力,可以独立阅读网站内容的特点,应迎合他们的兴趣爱好分主题组织资源,同样可以采用馆藏图书介绍配上相关音频或视频资料的推介方式。另外还可以开辟一些如“书友社区”“书虫论坛”等交互性强的栏目,让孩子们在阅读完图书后有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以跟帖的方式交流读后感和心得。并且为了调动孩子们读书的积极性,可以聘请学生担任栏目的版主,让他们有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3.2 优化馆藏建设

图书馆应高度重视馆藏质量。为了吸引更多的少儿乐于进入图书馆,针对少儿的馆藏应尽力突出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和时代性等特色。少儿阅读不是简单的接受、被动地反映的过程,而是一种能动的参与和积极反馈。少儿对阅读的感悟和收获都会通过反馈来表现。因此,图书馆要满足孩子们的阅读需求就应该注重他们阅读的反馈信息,此举将是改进图书馆藏书建设的重要依据和原动力。家庭教育网站正好可以为图书馆提供收集反馈信息的渠道,利用在网上发放调查表等手段,直接了解图书馆馆藏资源的质与量的有效程度,从而提高馆藏的适用性、针对性和效用性;也可以由图书馆馆员、家长和孩子组成选书委员会,借用网站平台提出意见、共同探讨,建设高质量的馆藏。

3.3 组织特色读书活动,提供个性化指导服务

图书馆可以借助网站开展形式更加新颖、更能迎合少儿心理特点的读书活动。比如,目前结合家庭教育网站往往还设有专门的QQ群,图书馆可以利用QQ群,建立QT语音聊天室,借用聊天室空间可以直接组织少儿朗读比赛,或者邀请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图书馆馆员针对少儿阅读组织专题讲座。另外,活动结束后,网站管理员或相关图书馆馆员还可以将活动录音整理后直接放在网站平台,既可以让家长和少儿多次收听,还可以针对活动内容收集相关的活动反馈意见,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影响效果。

网站设置一些互动性栏目,通过家长与家长、家长与专家的互动交流,帮助个别家长方便、及时地解决在阅读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结语

家庭教育网站将成为少儿阅读推广的最佳媒介。因为有了网友之间的交流,让不论是理念传播、图书推荐还是阅读体会,都变得感同身受和具有说服力;让阅读的宣传和推广变得更平面化;还让每一位家长都变成了热心的种子,随时影响着身边的人。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因为有了家庭教育网站的融入将会更加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素音.少儿阅读推广之我见[J].图书馆学刊,2010(5):69—71.

家庭教育服务篇8

我国目前正向老龄化社会迈进,老年人群的器官组织功能明显衰退,各种疾病随之而来,糖尿病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给社区带来了不和谐因素[1]。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由于部分患者对合理饮食、积极运动等控制措施的忽视,导致单纯依靠药物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因此在社区中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服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是我国新医改形式下发展的一种社会服务模式,其目的是以全体社区居民为对象实施的一种健康教育管理模式[2],本研究探讨了该服务在我社区糖尿病控制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1年12月~2013年5月社区3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男164例,女136例,年龄36~76岁,平均(58.6±8.8)岁,病程1~7年,平均(4.2±1.9)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8例,高中62例,中、大专科106例,本科及以上104例,无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免疫缺陷和精神疾病。

1.2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

(1)社区服务中心组织建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召开动员宣传会,帮助社区居民了解该团队的服务意义,使其明白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的控制的意义,获得居民的认可和支持,建立好健康管理档案。(2)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定期安排专题讲座和健康咨询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如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治疗关键和并发症等,将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指导和病情检查等作为讲解重点,使患者能够自行进行上述管理,培养自觉能动性。(3)团队制作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册,将其发放给患者,指导患者按照教育宣传册的内容进行疾病的控制。(4)由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组织成立糖尿病互助小组,建立患-患联系,合作学习,鼓励其交流经验,共同提升疾病自我控制能力。(5)定期家访,了解患者的饮食、运动、用药等情况,根据病情为其制定合理的控制方案,鼓励其长期坚持,树立积极治疗的信心。

1.3 效果评价

本研究观察指标为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前后300例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体重指数;使用SF-36健康量表[3]对服务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患者对本次服务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300例患者接受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体重指数分别为(6.5±1.1)mmol、(9.1±2.1)mmol和(23.1±1.8)kg/m2,均好于服务前(P

3 讨论

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近年来一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发病数仅次于美国[4-6]。调查显示中老年人群是主要发病人群,部分患者对该病缺乏正确认识,以为只要通过药物就可以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忽视合理饮食、运动和定期检查,造成病情反复[7-8]。对于慢性病的治疗不能单纯依靠药物控制,增强患者的遵医嘱行为尤为重要[9]。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一直是新医改的重要内容[10],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在该形式下发展起来,旨在为社区人民的健康提供教育和帮助。本研究对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在社区糖尿病中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提示服务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空腹血糖和体重指数均低于服务前,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上述三项指标均是糖尿病的常规检测指标,能够较好的反应糖尿病控制情况[11]。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以社区为载体,家庭为单位,个人为为目标,通过防、治、保、康、教、计来体现社区医疗服务,它通过优化生活方式、情绪、饮食和诊疗方案,为患者提供连续协调社区家庭服务模式。该服务组织通过帮助患者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来增强其对饮食、运动和血糖定期检测的认识,多管齐下,改变了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了其治疗依从性。笔者认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重点作用就是帮助患者树立对待疾病的正确态度,这点也是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的保障。实施该服务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后的SF-36健康量表评分为(91.2±6.8)分,明显高于服务前(70.8±6.2)分。研究结果提示糖尿病患者因自身糖代谢紊乱出现系列身体不适症状,对生活造成不同程度影响[12],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注重该方面的心理教育,帮助患者控制了病情,缓解了血糖过高造成的并发症。患者经过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管理,其情绪、生活习惯均得到了指导,树立了对生活的信心,生活质量随之提升。研究进步调查了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提示97.33%的患者满意该服务模式,说明此次服务模式深得人心。

综上所述,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教育效果明显,利于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罗翠花,张海珍,邓伟娴.糖尿病患者社区家庭护理需求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76-77.

[2] 吴军,徐蕾,陆,等.程家桥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制服务的需求情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6):1809-1812.

[3] 相蕾,黄慧,吕泽平,等.高血压、肥胖、血脂紊乱和糖耐量异常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分布基线调查[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7(1):22-25.

[4] 张学标,王启,周立志,等.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方法和效果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1,9(7):62-63.

[5] 徐玲.医院-社区一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对糖耐量低减病人的影响[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2,26(6):1715-1716.

[6] 吴浩,贾鸿雁,刘秀梅,等.方庄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的构建及服务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7):774-776.

[7] 张学标,莫希兰,高福群,等.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社区糖尿病41例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0,8(22):66-67.

[8] 丁兰,董建琴,孙洪玉.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与社会支持评分及精神卫生状况[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8):96-98.

[9] 于海霞,李智莉,闫明茹,等.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1):6121-6122.

[10] 蔡炼东,缪建平,吴国龙.区域性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防治效果的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2):146-147.

家庭教育服务篇9

“非常任务”板块全面提升著名主持人苏老三的身份定位,把苏老三打造成倡导全民帮助、提升社会公益的新形象。板块精心设计公益话题考量观众的帮助态度,用巧妙的拍摄方式来实现节目的原生态和真实性,用善意、幽默的测试在普通民众中寻找帮助榜样,努力让帮助成为每个人的习惯。“帮大哥出马”是民间矛盾当场解决的一次有益尝试,这种形式在河北电视台还是首次出现,“帮大哥出马”不同于一般的民生报道,它更注重当事人的客观讲述和民调员的调节过程,全外拍的方式真实记录矛盾双方的内心倾诉,在双方面对面的情况下,由帮大哥现场调解纠纷、矛盾冲突,促进人们生活的和谐。“帮忙团出发”以非常帮助之“帮助家族”成员的概念,来整合社会上各种有意帮助他人的力量,对人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需要帮助的大事小情,通过帮忙团成员介入式采访,以“点”对“点”帮忙切入,以向观众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为己任,强调对事件的全程参与,以“帮忙帮到底”为追求。“非常幸福”为特色互动部分,根据不同的阶段主题,推出独具特色的“晒幸福、送祝福”系列活动,借鉴微博模式,通过各种方式征集照片和简短的文字介绍,可以是给父母送祝愿;向爱人表达真情实感;寻找曾经的兄弟伙伴;对孩子激励;对师长感激等等,通过在节目中的“晒”和“送”,让“幸福和祝福”撒满我们的生活。

《非常帮助》在帮助记者、帮大哥和帮打听走到百姓身边、走进农民家庭为百姓解决的种种矛盾冲突和纠纷过程中,也揭示出一些农村家庭伦理道德失范的现象,这样的节目内容和形式对于观众有着积极地教育价值。

一.农村家庭夫妻信任危机频发 夫妻关系失稳

在《非常帮助》的“帮大哥出马”调节的家庭矛盾中有半数左右是夫妻矛盾,而在半数夫妻矛盾中,约有80%是因为夫妻之间产生信任危机,并且没能及时沟通和消除,从而引发分居或者离婚现象。在“帮打听”寻找失踪亲人的板块中,大约三成左右也是因为夫妻矛盾离家出走。这些现象不仅严重伤害了夫妻之间的感情,而且严重损害了夫妻婚姻关系的稳定性。夫妻关系是家庭伦理道德的三大基点,甚至是第一要素。因为夫妻是家庭事业的顶梁柱和家庭生活的主体,夫妻二人不仅自身相濡以沫,而且还上对老人、下对子女有着共同承担赡养与抚养的义务,因此一夫一妻制下的夫妻和睦与情感和谐是农村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中心问题。

从《非常帮助》节目展现的调解过程中可以了解到,这些家庭中的夫妻失去信任从而引发夫妻关系稳定性下降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因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夫妻双方或者一方网上交友并且曾对对方隐瞒,引起猜疑,或者引起离婚。一种是因为夫妻中有一人常年在外打工,夫妻之间长时间缺乏情感交流,引发夫妻矛盾,造成夫妻情感破裂。《非常帮助》2012年11月26日播出的“帮大哥出马”节目的主题是“结婚不易,离婚更难”,讲的就是一对这样的小夫妻。夫妻婚后育有一个小女儿,但因为丈夫常年不回家,夫妻双方互相猜疑对方感情出轨,感情走向破裂边缘,女方执意要离婚。同样11月19日播出的“都是猜疑惹的祸”也是因为上网聊天、交友引起的夫妻矛盾。帮大哥等人基于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的细致入微、体贴人情、热情真诚的调解对于当事人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对于广大观众也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它启示观众,爱情与婚姻区别于其它人类情感、形式的最独特之处就在于其唯一性,因此,感情双方和夫妻二人应该即享受它的甜蜜,又要尽自己的责任维护它的神圣,不做伤害对方情感的事情,不恶意破坏夫妻关系,不轻易破坏家庭关系的稳定性。同时也启示农村文化建设在网络普及的速度非常快,特别是手机上网在农村家庭中非常多的现实环境下,应该加强农民网络道德和甄别网络交友真假的能力。

二.农村家庭婆媳矛盾趋向多样化,婆媳关系失和

我们常说的家庭伦理道德从广义上来讲属于社会学调整的范畴,从狭义上来说就是要求家庭成员之间要团结和睦,尊老爱幼。家庭伦理道德涵盖了夫妻关系、长幼关系和邻里关系。在中国家庭的长幼关系中,最直接的就是婆媳关系和父子关系。如果从《非常帮助》栏目的视角管中窥豹,发现目前农村家庭中婆媳关系关系中还存在不少失范现象,约占农村家庭纠纷的三成。这种现象及其成因可以概括为三种。

一是因为房子等家庭财产分、析不清,引发财产之争进而引起婆媳矛盾的现象。2012年7月2日“婆媳恩怨” 和2012年10月12日、19日播出的“婆婆强占了我的家”、“公婆和我争房子”即属此类。这类型的矛盾中一般婆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儿子,婆媳关系中还夹杂着妯娌关系和婆婆偏心等问题,比较复杂。二是婆婆干涉夫妻感情、对儿媳的身世、健康和性格等挑剔不满,经常和儿媳吵架,造成婆媳矛盾。《非常帮助》播出的“母亲逼着我离婚”说的是石家庄的小白和妻子感情很好,可是自己的母亲却嫌儿媳患有丙肝,逼着儿子和儿媳离婚,引发婆媳不和乃至整个家庭不稳定。当然岳父岳母与女婿也有因为这些情况发生矛盾的。三是因为婆婆再婚,双方生活产生摩擦,引发婆媳失和。近期播出的“婆媳动手、儿子动手”反映的婆媳矛盾是近几年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河北省石家庄宁晋的张大娘婆媳之间的矛盾就是因为婆婆再婚的老伴引起的,儿媳与婆婆的后老伴儿因为琐事经常争吵,由此激发婆媳矛盾,继而引发儿子对儿媳大打出手。

婆媳关系是一种人类常见的伦理道德关系,但由于家庭内的婆媳,全是自外姓而来,因此自古以来就是非常棘手的道德教化问题。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宋代陆游和唐婉不幸的婚姻和爱情遭遇,当代电视剧中的婆媳过招,都是对婆媳矛盾的艺术表现。《非常帮助》也用生活原生态式的节目多次表现了更趋于多样化的婆媳矛盾。其中,帮大哥条分缕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启发广大广众深入思考婆媳问题,并给予观众生动的教育。婆媳到同一个家里,如同母女。婆媳之道在恩义并用,相处合道,能侍奉终身;若不合道,便婆媳不睦,闹得家庭分崩拆离,家道不兴。儿子作为其中的关键人物,应该运用智慧冷静处理矛盾。

三.农村家庭邻里纷争较多,邻里关系失睦

在家庭伦理关系中,邻里关系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在农村,邻里之间的交往尤为密切。现今,我国的邻里关系是基本和睦,但是因为农村邻里之间房屋、道路以及地边等方面容易出现纠纷,因此,《非常帮助》也反映出当前农村一些邻里关系失范的现象。

综合来看,邻里纠纷的现象和原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因为邻居之间因为过去的生活老矛盾引发现在的新矛盾,一方暗里较劲,寻机制造麻烦,挟制对方。2012年9月19日,《非常帮助》播出“硬化胡同,邻里斗气”的节目,讲的是邢台宁晋一个村子的一对邻居因为30年前的一些生活老矛盾和现在的土堆的新矛盾,影响了邻居们的胡同路面硬化。帮大哥在村主任的帮助下经过耐心的调解最终成功化解了矛盾。像这类邻里之间因为多年前的积怨至今仍寻找机会互相制造麻烦的事件为数不少。还有一类邻里纠纷是因为屋院排水或宅基地老基石和农田地边争议引发的。“邻里间,和为贵”播出的是石家庄新乐一位邻居大妈竟在他们两家必经的路上拦了一道土坡,使邻居的出行变得极为不便。帮大哥在调解过程中了解到她这样做是因为邻居垫高院子致使她家多年雨季无法排水造成的积怨。“一畦地的纠纷”顾名思义是一场邻里间的农田纠纷。

保持邻里和睦是我国的传统道德。邻里关系相比于夫妻关系和家庭长幼关系,没有更多的直接的利益联系和血缘关系,因此,更能体现人性之善。邻里和睦既反映了家庭伦理道德的理想层次,也代表着个人更高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追求。“帮大哥出马”和“帮打听”不同于一般的民生报道,它更注重当事人的客观讲述和民调员的调节过程,全外拍的方式真实记录矛盾双方的内心倾诉,在双方面对面的情况下,由帮大哥现场调解纠纷、矛盾冲突,这些生动的例子对观众是一次心灵的教育:在现代社会,农民乃至全体公民,既应该维护各自家庭的相对独立性,也应该融洽邻里关系。

总之,农村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对我国全民道德建设和和谐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非常帮助》栏目通过镜头反映除原生态的农民家庭生活现状,揭示百姓家庭伦理道德失范现象,能够触动观众的揭示对百姓有着其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2012大型民生公益服务类节目《非常帮助》http:///show.php?contentid=2539.

家庭教育服务篇10

二是拓展家庭教育工作阵地,夯实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基础

巩固发展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家长学校,规范化、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80%的城市社区和60%的行政村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有条件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创办家长学校,市、县(区)及乡(镇)普遍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阵地,为家长提供及时便利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三是推进家庭教育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壮大专兼职家庭教育工作骨干力量

加强家庭教育工作骨干系统化培训,配合推进家庭教育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提高家庭教育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有条件的高校、研究机构设置家庭教育专业或课程,培养家庭教育专业、专长毕业生,充实家庭教育专业力量。省、市、县普遍建立家庭教育专职工作者队伍、专家队伍、社工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并充分发挥教师、儿童工作者、“五老”人员的积极作用。

四是规范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统筹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发展

发展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依托家长学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妇女之家、文化活动站、乡村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儿童福利机构等公共服务阵地,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重视向留守、流动、困境儿童家庭和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家庭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和关爱帮扶,有条件的地方在学校、社区、乡村设置专业社工岗位提供救助及指导服务。重视早期家庭教育工作,充分借助幼儿园所的专业资源优势,发挥新婚夫妇学校、妇幼保健院、孕妇学校、妇女之家、儿童早教基地、家庭教育指导站等基层阵地作用,开展公益性的早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宣传普及。坚持定期组织各级家庭教育讲师团深入基层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宣讲和问题咨询,各级各类家长学校每学期或每半年至少开展1次家庭教育指导或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家长参与家庭教育实践活动的比例。

五是创新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提升家庭教育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围绕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抓住重大节日、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月等契机,策划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新颖的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提高活动的参与性、互动性,调动家长儿童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扩大活动覆盖面,培养儿童良好道德行为习惯,促进儿童和家长共同学习成长,形成和谐亲子关系。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作用,宣传家庭教育正确理念、科学知识和方法,引领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进家庭教育信息化建设,办好网上家长学校和各类家庭教育指导网站,为家长搭建信息、服务、互动平台。

六是发展规范家庭教育社会组织,提高家庭教育社会化程度

家庭教育服务篇11

第一条为了推进家庭教育发展,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增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行政区域内家庭教育的实施、指导和服务,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和影响。

第四条家庭教育遵循家庭尽责、学校指导、社会参与、政府推进的原则。

第五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家庭教育的直接责任主体,依法承担家庭教育义务。

第六条推进家庭教育健康发展是政府、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应当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

第七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家庭教育事业发展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家庭教育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八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是本行政区域家庭教育议事协调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妇女联合会(以下简称妇联)负责家庭教育议事协调机构的日常工作。

市、区县(自治县)妇联和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工作。

民政、卫生和计生、公安等部门,以及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家庭教育相关工作。

第九条每年5月第三周的星期一为本市家庭教育日。

第二章家庭实施

第十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子女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生活技能、行为习惯和身心健康教育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第十一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

第十二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言传身教,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家庭成员应当共同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传承良好家风,构建平等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

第十三条父母应当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依法履行监护职责。

父母未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或者机构教育未成年子女;

(二)通过各种方式与未成年子女及其他监护人和学校联系交流,了解掌握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定期与未成年子女团聚;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四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村(居)民委员会依法开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第十五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接受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参加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组织开展的家庭教育活动。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主动与学校沟通未成年子女学习、生活情况,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子女进行教育。

第十六条未成年人父母离异的,双方应当继续共同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教育义务。一方履行家庭教育义务时,另一方应当予以配合。

养父母、与继子女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应当履行对未成年养子女、继子女的家庭教育义务。

第十七条未成年子女应当接受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教育,参加学校和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开展的家庭教育活动。

第十八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未成年人可以向学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妇联、民政部门、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反映、投诉、求助,或者向公安机关报案,相关单位和组织应当及时处理:

(一)不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使未成年子女置于无人照看或者危险状态的;

(二)采用暴力、侮辱等方式实施家庭教育的;

(三)因父母死亡、失踪、重病、重度残疾,或者父母双方服刑、强制戒毒及其他情形不能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的。

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现前款所列情形,或者未成年子女认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教育有损自己身心健康的,可以向相关单位和组织反映。

第三章学校指导

第十九条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制度,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

第二十条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教职工业务培训内容,建立家庭教育工作队伍。

第二十一条教师进修培训机构应当将家庭教育课程纳入师资培训计划。

鼓励师范院校和其他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设置家庭教育专业或者课程,开展家庭教育研究。

第二十二条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与交流活动。

中小学、幼儿园应当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向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咨询和辅导。

中小学的家长学校每学期应当开展两次以上家庭教育活动。幼儿园的家长学校每学期应当开展三次以上家庭教育活动。

第二十三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按照要求参加学校家庭教育活动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联系和沟通。

未成年人在学校有违纪、违法或者其他不良、不当行为的,学校应当及时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无法告知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或者告知后仍不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学校应当向其所在的单位或者村(居)民委员会通报情况。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履行家庭教育职责有困难的,学校应当及时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帮助。

第二十四条中小学、幼儿园及师范院校应当协助当地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第四章社会参与

第二十五条办理结婚、离婚登记时,婚姻登记机构应当对申请人进行家庭教育宣传指导。

第二十六条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服务机构应当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指导。

鼓励医疗服务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建立孕妇学校、新生儿父母学校,开展公益性早期家庭教育指导。

第二十七条履行监护责任的寄养、助养机构或者家庭,应当履行家庭教育义务。

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对寄养孤儿的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未成年人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临时照料,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疏导、情感抚慰等服务。其户籍所在地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应当对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并将其履行家庭教育义务的情况纳入监护评估内容。

第二十八条鼓励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将家庭教育纳入单位文化建设,把家庭教育情况作为评选文明职工、文明家庭和文明单位的重要内容,为职工实施家庭教育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父母、其他监护人参加学校家庭教育活动,其所在单位应当支持。

鼓励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为职工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第二十九条为妇女、儿童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和组织,应当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

第三十条设立经营性家庭教育服务机构或者提供经营性家庭教育服务的,应当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登记机关应当依法予以登记。

第三十一条鼓励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志愿服务。

第三十二条鼓励依法设立家庭教育基金会或者家庭教育基金,支持家庭教育事业发展。

鼓励单位、个人向家庭教育基金会、家庭教育基金和家庭教育社会组织捐赠。捐赠人的捐赠支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税前扣除。

第五章保障激励

第三十三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建立城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第三十四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为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并优先向孤残、留守、流动、遗弃、流浪、单亲或者父母服刑、强制戒毒等未成年人家庭和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救助和指导服务。

第三十五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家庭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家庭教育人才培训计划,组织编制家庭教育培训教材,培养家庭教育专门人才。

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家庭教育大纲,根据未成年子女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以及生活环境等情况,分别确定家庭教育的重点内容,指导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

第三十六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及有关行政部门可以向社会组织购买家庭教育公共服务。购买家庭教育公共服务可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作为承接主体。

第三十七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运用各种媒体和宣传手段,普及家庭教育知识,营造家庭教育文化氛围。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应当以专题节目、专题报道、专栏、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开展经常性、公益性宣传。

第三十八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完善进城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入学、招生、住房等政策措施,保障未成年子女在父母务工地就近入(托)学、参加考试、居住。

第三十九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家庭教育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事项,建立家庭教育工作督查评估制度,对家庭教育工作作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四十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将家庭教育纳入社区教育工作体系,每年开展四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处理家庭教育求助申请。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或者不当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相关单位和组织依法予以劝诫、批评教育或者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及时处理,并根据情节依法予以训诫、告诫或者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第四十二条家庭教育服务机构未依法登记,或者在教育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第四十三条负有家庭教育指导、管理职责的部门、机构和组织有以下情形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履行家庭教育工作职责,不落实家庭教育政策和措施的;

(二)截留、挤占、挪用或者虚报、冒领家庭教育经费的;

(三)因工作失职致使家庭教育经费被骗取的;

(四)未成年人依照本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向有关单位或者组织求助,有关单位或者组织怠于行使职权或者互相推诿,造成严重后果的;

家庭教育服务篇12

(二)共性特点

一是业务形式较为多样。专场讲座为各机构必备的指导服务方式,四分之三的机构能提供个案咨询服务,网校、网站、Q群、微信等现代网络指导方式因其便捷而被越来越多的机构使用,与报刊与热线之和持平,机构采用率均超过五分之二。二是覆盖一定目标人群。各机构主要因其业务范围内的儿童群体而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覆盖到其家长,早教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是0~6岁儿童家长,幼儿园多是3~6岁儿童家长,其他机构则以中小学生为主。有的民间机构开展经常性的家庭教育讲座、家长学堂,每月2~4期,许多家长成为机构的常客。有的机构负责人在省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年均在各地讲座至少十余场,突破地域限制,服务了更大范围的家长。三是较好满足家长个性需求。因该类机构服务的儿童多处于一个年龄区间段,重点问题相对较为集中,讲座一般具有较强针对性,也较多的使用当面咨询、热线答疑的方式帮助个体解决实际问题,有的微信群采用了根据家长提出问题相关内容文章的做法,家长的需求一般都能够较好地满足,问卷显示,95%的家长对机构的服务评价为好或非常好,近50%的家长认为机构具备课程内容丰富可选、尊重家长和孩子的个性的优势,66%的家长认为需求能得到满足,31%的家长认为有所收获,55%以上的家长表示会继续在机构学习并向其他人推荐该机构。四是公益指导服务占主流。这些机构的创办人对家庭教育事业有深厚的感情,除了家庭教育品牌和部分与家庭教育相关的早教课程,95%机构的家庭教育指导是纯公益的,为了达到宣传家庭教育理念和知识的最佳效果,即使场地、师资产生费用时,也另寻办法而避免由家长来承担。收取费用的机构也只是视情况部分业务收取较低费用,在公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上仍会投放大量时间和精力。

二、民间家庭教育机构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发展环境问题

社会关注有待提高。从家庭教育发展大的环境看,家庭教育没有专门法律法规,专项政策较少,机构配置不尽完善,政府部门对家庭教育工作重视和扶持力度不够,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理想格局未能很好的实现,多家负责家庭教育业务导致部分功能重复,也导致一些领域无人涉足、功能不足,比如家庭教育作为一种专业学科发展相对落后,从业人员的全国统一资格认证方面仍是空白。政府对民间机构的管理制约存在一定困难,指导扶持力度也是有限的,对民间家庭教育机构的扶持力量更是单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有些家长更是只重视学校教育,没有真正从家庭教育的长远意义和现实意义上认识其价值。牵头部门有心无力。作为牵头家庭教育工作的主要部门,妇联组织在家庭教育工作方面的经费很有限,能给予的扶持帮助多以宣传、合作为主,机构提出的高层次免费培训、提供办学场所、出台相关政策等建议都难以在短期内很好地解决,久而久之就可能会失去影响力和感召力。教育部门的家庭教育工作具备贯穿于学生成长全过程的便利条件,本应是家庭教育工作推进的重要领域,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教育部门的家庭教育工作功能相对弱化,基本没有可能被列为硬性考核指标,基层工作推进随意性较强,家长学校多有名无实,家庭教育指导往往被列为家长会的附属品,一小部分有意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还都处于各自为战阶段。

(二)自身发展问题

公信力低。调研表明,公信力程度最高的民政部门注册的组织只有3家,有7家采取了工商注册方式,8家采取了民办教育(研究)注册方式,还有6家因注册条件受限等原因而没有注册,机构的特殊身份令受众疑惑,会影响其公信力。民间家庭教育机构特别是兼营业务的机构针对家长的教育培训普遍没有专业教材,除几家连锁机构有部分总部统一的课程内容,各机构多借鉴知名专家课程或自行开发研究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有一定的随意性,且缺少相关部门的专业指导和管理,质量无法保证。有的机构与妇联组织、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合作,进入学校或者社区讲座,让家长了解民间家庭教育机构的服务项目,但提升公信力效果并不明显。在同等条件下,受众还是更愿意接受占有较多专家资源的妇联、教育、卫生等部门提供的公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资金困难。调查表明,三分之二的机构家庭教育工作资金来源方式为自筹,也有几家机构用其他业务供养,他们开展的讲座、印发报刊、个案咨询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都是公益性的,存在一定资金困难。连锁早期教育机构和家庭教育品牌机构因教学场地、教学设施、员工支出、品牌推广等成本无法快速收回也易造成资金困难,家长在服务效果达不到期望或经济压力大也会对收费标准表示异议。机构举办人一方面能考虑到家庭教育业务对其他收费业务的宣传引带或提升功能,一方面也是因为热爱家庭教育工作,甘愿为之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以家庭教育为主营业务的耀世金德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因其资金依靠当地企业家赞助,业务的发展与企业家的赞助额度和连续性密切相关。师资匮乏。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要面向家庭成员,对工作人员的亲和力、沟通能力、儿童身心发展和保育教育知识都有较高的要求。而民间家庭教育机构并不具备留住很多专业优秀人才的优势。根据调查,只有四个机构人员全部为专职人员,其他机构往往有较大比例的兼职人员和志愿者。即便是主营家庭教育的机构还有3位负责人为兼职,机构的工作人员接受系统的学习的人员达不到100%。虽然90%以上的机构表示有相当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持证人员,但是认证机构的权威性存疑。家长问卷也显示,认为机构存在“师资数量和水平有限”问题的占到三分之一。场地有限。各民间机构在家庭教育业务方面几乎不能提供较好的教学场所。他们经营用的场所往住都是临时租用,拿出较大面积来开展家庭教育业务不太现实。有的民间机构本身租用的地方就很有限,所有业务都是在重复使用可用空间。有的不在一楼门市,或以个人居家为阵地,办学规模不够,没有条件容纳更多的家长。早教机构的场所多适合亲子或孩子使用,成人座椅很少,开辟适合成人讲座的空间存在困难。由于基本没有相当的教学场所,在本阵地只能开展几十人的讲座,开展大型讲座往往由受众组织方提供场地,虽然缓解了临时性的场地难题,但是长久来看,没有固定的阵地会限制其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策及建议

(一)创设民间机构发展规范的外部政策环境

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革进程中,要将发展规范社会组织、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纳入工作日程,借鉴成型经验,加快去行政化、去垄断化改革步伐,为民间机构创造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一是降低登记门槛,简化登记程序,对民间机构登记放开不必要的限制,创造一定的方便条件,避免其因不注册或寻求工商注册等方式而产生身份及其他问题。对已经进行工商注册的民间机构建议实行税收惠免政策。二是为民间机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服务,如开展组织管理、政策引导、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培训、服务,提供与国内外基金组织、企业进行交流合作的机遇和平台,建立起民间机构开拓社会管理服务项目、财政预算资金承接成熟项目的机制,促其在社会管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妇联组织也要会同教育部门合力履行好家庭教育工作牵头职责,提高社会和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整合好各类资源,在发放指导材料、培训和项目实施等工作中为民间机构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三是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和必要监管制度,使民间家庭教育服务进入社会有标准、从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者有资格,以民间机构行业的规范发展提升其生命力和成长空间。

家庭教育服务篇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图书馆向社区和家庭延伸成为图书馆服务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6]。图书馆对家庭教育提供支持是图书馆面向特定领域的服务,是其服务的细化与延伸,是其服务向家庭延伸的一项重要内容。效的资源保障图书馆被誉为“文化的圣地”、“知识的殿堂”,汇聚了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拥有包括纸质资源、电子资源、音频视频资料在内的大量信息资源。这些丰富的信息资源为支持家庭教育提供了资源保障。家长及孩子可以从丰富的资源中汲取营养、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修养。特别是一些与家庭教育相关的资源,可以使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特点与规律,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家庭教育水平。除了丰富的资源外,图书馆还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成为支持家庭教育的生力军。阮冈纳赞说过:“不管图书馆坐落在什么地方,开馆的时间和设备情况怎样,也不论看管图书馆的方法怎样,一个图书馆成败的关键还在于图书馆工作者。”[7]可见,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影响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因素,并且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图书馆顺利开展工作的保障,是支持家庭教育的重要力量。

图书馆支持家庭教育可采取的措施

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该充分履行社会教育职能,积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与帮助。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宣传,鼓励全民阅读,增强公众利用图书馆的意识。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对家庭教育的支持作用,首先应该加强宣传,鼓励全民阅读,增强公众利用图书馆的意识,使图书馆真正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建设阅读社会”的目标,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大会提出将每年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以来,群体性的读书活动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文化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例如,我国许多图书馆在“世界读书日”、“五四青年节”和“六一儿童节”等节日都会集中举办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为人们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图书馆虽然在阅读推广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是仅仅限定在某些特定的日子进行宣传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加大宣传力度,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使阅读推广活动具有长效机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开展。只有借助各种媒体进行宣传,使社会公众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营造社会读书氛围,使人们爱上阅读、爱上图书馆,从而形成越来越多的学习型家庭。对家庭教育的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开设家庭教育资源阅览区。

资源建设和整合是做好图书馆服务的基础。图书馆馆藏中涉及家庭教育方面的资源多种多样,既有纸质书刊、光盘等实体资源,又有大量电子资源、音视频资料等,图书馆可以把不同载体类型的教育资源统一整合到家庭教育专题下,使人们更加便捷地获取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信息。目前,我国许多图书馆都非常重视资源的整合,实现了一站式检索,为人们全面获取某一主题的信息带来了便利。图书馆也可以把某专题的图书、期刊、报纸、光盘等实体资源统一整合在某个空间内,开设专题资源阅览区,同时配备能够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使社会公众在一个区域内就可以获得某个专题的全面信息。例如,香港公共图书馆的教育资源中心即教育专题阅览室,资源载体类型包括图书、期刊、电子资源及线上资料库;内容包括教育类的一般参考资料,语文教与学的参考资料,学前及家庭教育资料,本地及海外关于教育与语言学的试卷、课程纲要及能力评核资料,政府有关教育的政策文件,多媒体及电子资源,本地及外地的教育类期刊。教育资源中心为人们获取专题教育信息带来了便利。因此,图书馆可以面向家庭服务,开设家庭教育资源阅览区,囊括家庭教育方面的书刊、光盘、图片、音频、视频及各种电子资源信息,为家长和孩子提供服务与支持,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大胆创新,为家长和孩子提供更加优质的资源与环境。做好家庭教育咨询与指导工作家庭教育变得越来越复杂,使家长常常感到困惑,这时图书馆开展针对家庭教育的咨询与指导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图书馆可以邀请教育专家举办系列的家庭教育专题讲座,从而为家长与专家学者沟通交流提供平台。通过参加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家长可以了解许多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懂得孩子的成长特点与规律,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例如,中国国家图书馆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都开展了这方面的讲座,为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图书馆还可以举办家长培训班,组织馆内精干力量或聘请一些教育、心理、医学等方面的专家或教师,对家长教育、养育子女的行为进行培训与指导,不断提高家长教育、养育子女的能力与水平。其中,对家长的阅读指导培训是一项重要内容,图书馆应重视对家庭阅读的指导和家长的培训,开展行之有效的阅读服务。国外许多图书馆还为此制定了专门的计划等。例如,俄罗斯各级各类图书馆都设专人编写适合各年龄层的阅读大纲,为各年龄层、各类家庭提供所需信息,其既有0~6岁的亲子阅读大纲,也有为7~18岁青少年制订的读书计划[8],从而为家庭阅读指导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帮助孩子健康发展。重视新技术、新媒体服务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信息服务方式的不断变革。过去,读者只有到图书馆才能获取资源和享受服务,随着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读者足不出户即可获取所需信息。因此,图书馆应该重视新技术、新媒体的应用。利用网络打造“家庭虚拟图书馆”图书馆可以通过网络将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延伸至家庭,使读者在家里就能得到所需的资源与服务。例如,天津图书馆推出的“家庭虚拟图书馆”,把更快捷、更全面、更有效率的图书馆建到读者家庭,实现了网络化、电子化、数字化、全天候的信息服务。一方面,图书馆为家长和孩子获取资料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家长和孩子也可以随时向图书馆员咨询问题。再如,美国加州亚帕勒顿公共图书馆专门开设了“家庭因特网”(familyIn-ternet)的网页,向家庭介绍各种馆外相关信息资源,包括少儿图书、录像带及少儿节目等[9],为孩子选择适合的资源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孩子及时获取一些优秀图书、视频等信息,以促进孩子健康地成长。“家庭虚拟图书馆”为家庭获取信息带来了便利,但是仍需要不断完善。#p#分页标题#e#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