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语言与文化论文实用13篇

语言与文化论文
语言与文化论文篇1

2.隐喻与动物词汇狗的众多爱称最常见的当属Fido,其含义为faithful。关于狗,最著名的谚语就是“Loveme,lovemydog”,西方人对狗的宠爱和依赖可见一斑。狗的用途林林总总,gundog“猎狗”、guidedog“导盲犬”、birddog“捕鸟猎犬”、waterdog“善于泅水的狗”、toydog“供小孩玩耍的狗”,此外,还有一些“像狗一样的人”:topdog“优胜者”、underdog“失败者”、slydog“阴坏的家伙”、saddog“放荡的人”、luckydog“幸运儿”、jollydog“快乐的人”、dumbdog“沉默不语的人”、bigdog“大人物”、deaddog“无用的人”。与人一样,狗亦是一日三餐。adogsbreakfast是“匆忙准备的大杂烩”,匪夷所思的是,adogsdinner却是形容女性“浓妆艳抹、招摇过市”。纵使西方人爱狗至深,纵使Everydoghasitsday“风水轮流转”,毕竟还有不幸的狗,生的冷冷清清,toleadadogslife即“过悲惨的生活”,死的凄凄惨惨,todielikeadog即“凄凉地死去”。在有文字记载之前,马就开始为人类服务,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马载人运货功不可没。19世纪,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最初名为“ironhorse”,功率称为horsepower“马力”。即便如此,马仍在辛勤劳作,toworklikeahorse“做牛做马般地干活”。马沉默不语,却有着和人近似的个性。马有脾气,所以Youcantakeahorsetowaterbutyoucantmakeitdrink.“若非愿意,强迫无济于事”。马很聪明,使得horse-trading“马屁买卖”成为“精明交易”的代名词。马还傲慢,toridethehighhorse表示“举止傲慢”。从17世纪开始,久经沙场的战马被称为warhorse,后来喻指“经验丰富的战将”。oldhorse指的是“老兵、老练的政客”,其含义变得可褒可贬。

3.隐喻与感情词汇爱是什么?它无处不在须臾不离食色男女,无色无味却又无形无貌。可以被感觉却不可被触摸,可以被描述却不可被描绘,可以被颂扬却不可被具象。爱与人们相伴一生,纵然感觉相异表达不同。爱情是人,有其自身的个性、情绪、特点。Loveisblind.爱情是盲目的。Loveneverdies.爱会永生。爱是生物,爱需要时间空间信任,也需要阳光水分养料。Loveisavinethatgrowsintoourhearts.爱情是长在我们心中的藤蔓。Loveislikeabutterfly.Itgoeswhereitpleasesanditpleaseswhereitgoes.爱情就像一只蝴蝶,所到之处将欢乐随身携带。Loveisfrailatbirth,butitgrowsstrongerwithageifitisproperlyfed.最初的爱是脆弱的,可如果悉心呵护,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茁壮成长。爱是火,从干柴烈火到灰飞烟灭,从炙热到冰冷,爱的火焰既能永远熊熊燃烧,也能电光石火昙花一现。Theold-timefireisgone.爱情之火已经熄灭。Loveisafirewhichburnsunseen.爱情是无形燃烧的火焰。爱是营养品,滋润心田,永驻青春。Imstarvedforaffection.我渴望爱情。Hethrivesonlove.他因为爱容光焕发。

4.隐喻与时间词汇在自然科学和哲学领域,时间都是不容忽视的研究对象。作为时间的孪生物,空间与其又是不可分割的,可被视为空间范畴的前提。“空间是围绕或高于我们的东西,而时间是永恒流淌在我们身边的东西”[5],对时间的描述,空间隐喻的支撑是不可或缺的。时间是有生命的。Timeisabirdforeveronthewing.时间是一只永远飞翔的鸟。Timeisagreatjudge.时间是伟大的法官。Timeisaversatileperformer.Itflies,marcheson,healsallwounds,runsoutandwilltell.时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演员。它能翱翔千里,能阔步前进,能治病救人,能随风消散也能影响深远。Thestreamoftime,whichiscontinuallywashingthedissolublefabricsofotherpoets,passeswithoutinjurybytheadamantofShakespeare.时光之流不停冲刷着其他诗人那些塑像,但在莎士比亚的巨像面前,却擦肩而过,毫发不损。时间是冷若冰霜的。Timeisafilethatwearsandmakesnonoise.光阴如锉,细磨无声。Timeandtidewaitfornoman.岁月不待人。千金易得,岁月难再。Experienceprovesthatmosttimeiswasted,notinhours,butinminutes.实践证明,大部分时间都是一分钟一分钟而不是一小时一小时挥霍掉的。Likecoralincectsmultitudinous,theminutesarewhatofourlifeismade.正如无数的珊瑚虫组成珊瑚,我们的人生是分分秒秒构成的。时间是标尺,长短粗细一目了然;是熔炉,同时炼就钢铁和废渣。Lifeismeasuredbythoughtandaction,notbytime.衡量生命的尺度是思想和行动,而不是时间。Timetriesfriendsasfiretriesgold.时间考验朋友,烈火考验黄金。

语言与文化论文篇2

一、语言、文化与翻译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总和。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不存在的。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习俗,每种语言都反映着产生它的一种文化,因而任何形式的语言都具有某种文化的内涵。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往往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干扰。因为语言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十分敏感,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不清楚,便不能透彻理解反映它的语言。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往往同一个特定的文化系统紧密地联系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地植根于语言。语言既是文化的反映,又是掌握一种文化的直接有效的工具。如果对一特定的文化系统没有相应的认识和了解,将会影响对其语言的深入理解和恰当运用。

人类自有文化就有文化交流。交流又促进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要不是由于主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长期处于孤立、闭塞的状态之中,或多或少都可以从交流中得到好处。现代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更是以空前的规模、内容、形式和手段,在直接或间接地进行着。因此,可以说,在现代国家中,绝对不受外来影响的固有文化是不存在的。

跨文化的交流又必须通过翻译。没有翻译,就没有跨文化交流。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既促进了各国、各民族自身文化的繁荣,也丰富了世界文化,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可见,语言、文化、翻译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二、文化差异——翻译的障碍

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它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移植过程。译者,作为这个过程的主体,不仅应该精通原语和译人语这两种语言,而且应该通晓这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任何两个社会都有文化重叠现象。但是除了相似点以外,各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构成了交际的障碍。在跨文化翻译中,译者面对不同于他们母语的一种异族语言和文化,常常碰到一些用自己的语言、文化和社会价值标准无法理解或者无法解释的事、物或者观念,这种跨文化的困惑在翻译实践中是屡见不鲜的。如:英文电视台新剧集《高校风云》(Bos—tonPublic)中有句对白“No,youdidn’tdisturbUS.Wewerejustchewingthefat.”Chewtheaft不指嚼肥肉,真正的意思是“闲聊”。所以,此句应译为“不,你没有打扰我们。我们只是在闲扯。”又如:刚刚才发薪水,有人提议周末大家一起上馆子打牙祭。一位中国女士想要减肥,好穿新近买的一条短裙,推辞说:“No,Idon’tthinkIcanmakeit.1wanttotightenmybeh.”后来,朋友悄悄地问她:“如果你最近手头不方便的话,我能帮你什么忙么?”该女士被问得一头雾水,解释半天才弄明白。原来,“tightenmybelt”是经济拮据,必须节衣缩食度日。例如:“Theharvestwasbadlastyear,weallhadtotightenourbelts.”(去年收成很差,我们必须节衣缩食度日。)

看来文化差异引起的麻烦还真不少,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研究。

1.文化差异影响听话人获得信息的原因,往往是说话人越过了话语字面意义,传递一种带有文化因素的暗含意图。例如:Thatguy’SgotaMidastouch.作为听话人,我们首先要懂得Midastouch是什么。

尽管我们知道它来源于希腊故事,Midastouch指的是希腊国王Midas的点金术(theGoldenTouch),但仍不足以完全领会这句话的文化内涵,无法获得说话人要传达的信息。我们还需要结合社交语境(如商务活动),最终推断出这句话的意图是说那人很会做生意,他无需花费太多气力,就会像点石成金那样轻松赚钱。

2.汉英两个民族在各自文化熏陶下衍生出不同的思辨方式和推理模式,这种差异会导致他们在语言中产生不同的联想。交际双方如不注意这种文化差异,就会使交际发生障碍,造成相互间的信息传递不畅。例如:英语中的adultbooks一词语,从字面上看,这个是“成年人”,一个是“书”,放在一起自然就意为“成年人用书”了。然而这样推理出来的答案只是它的字面意义。从文化内涵上讲,它实际上是“色情书籍(刊)”的代名词。原来在西方社会,淫秽书刊充斥市场,为了遮人耳目,这个委婉词便应运而生。再比如seniorcitizens一词,许多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它所指的是“有社会地位的公民”。而实际上,这里的senior与社会地位并无任何直接联系。中国人有尊老的传统,人们也常常倚老卖老。而西方人谁也不愿意别人说自己老,更不想变老,老年意味着孤独,所以,就在“公民”前面冠以senior这一听起来堂而皇之的字眼。

对诸如此类的词汇,我们如果只注意字面意义,忽视其内涵或社会文化意义,就很难真正理解、正确运用。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不了解语言所负载的这种“文化信息”,有效交际势必受阻。如有人将字面意义对等和文化对等之间随意划等号,把“milkyway”理解为“牛奶路”,那更是不懂天文学而贻笑大方。

3.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了词语的文化内涵不对应,形成了语言之间的文化空缺现象,出现了大量的“文化空缺词”。

例句:随着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化,这座昔日被誉为远东金融、经济和贸易中心的城市正在促进长江流域的经济中发展起着龙头作用。

译文:Withitsdeepeningeconomicreform,hiscity,formallycrownedasthefinancial,economicandrade huboftheFarEast.isplayingadragonheadroleinboostingeconomicdevelopmentintheYangtzeRiverval—ley.

该句中把“龙头作用”译为“dragonheadrole”是不恰当的。因为在英文中,dragon一词的意思是:amvthicalmonster(thatresemblesalargefire—breezinglizard”柯林斯最新英语),中国人把“龙”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因而成为至尊无上的帝王的象征,甚至把它看做是光明的未来,而望子成龙”。可是英美却把“龙”视为喷烟吐火的凶残怪物。而这里所谓的“龙头作用”意指“引导、领头、先锋作用”。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就会造成误译。

应改译为:Withitsdeepeningeconomicreform,thiscity,formerlycrownedastheifnancial,economIc and tradehuboftheFarEastisplayingaleadingroleinboostingeconomicdevelopmentintheYangtzeRiv—erValley.

可见,文化差异会给理解和翻译带来诸多障碍和困难。有些东西在一种文化里是不言而喻的,而在另一种文化里却是很难理解的;同一个词或成语在不同国家人民中含义往往不同。如不了解其文化内涵,很难正确理解、正确翻译。因此,翻译决不能只着眼于语言转换,而应透过语言表层了解其深层内涵和文化含义。译者必须深谙所要交流的民族语言与文化。至于文化差异的可译性多高,则取决于译者的文化素养和语言的功底,取决于译者的智慧和主观能动性。

三、提高文化意识,跨越文化鸿沟

文化意识即译者认识到翻译是跨越语言文字、跨越文化的信息交流,而文化的差异跟语言文字的差异一样,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译者在进行语言文字转换的同时,还要注意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以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为此,译者不仅要精通译出和译人语言,还要了解研究诸多语言背后的文化,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而且要在正确翻译观的指导下知道在每一具体情况下如何处理文化差异、文化障碍。缺乏文化意识的译者,可能只顾到字面上的转换而忽略背后的文化问题,或者用母语传授的文化经验去曲解信息。这就会导致误译。所以,我们说,翻译不仅仅是个语言活动,它更是一种文化活动。英国译学理论家苏珊·巴思内特曾把语言比喻为文化有机体中的心脏。因此,语言的翻译不仅是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翻译既涉及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化。

翻译者在处理文化因素时必须牢牢记住两点:一是如何正确地理解原作的意思;二是如何让译文的读者在其自身的文化框架中去正确地理解译文的意思,并尽可能多地吸收原语的文化养分。译者作为文化传播者,应尽力加强和增进不同文化在读者心目中的可理解性,尽量缩短两种语言文化问的距离,清除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而造成的障碍。有了这种态度,译者才能让翻译真正成为传播文化的媒介。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语言文化的差异性,还要善于发现语言的共通性。如:Speakofthedevil,andheappears.(说到曹操,曹操就到)。不难发现,中英文在这一成语上有着惊人的异曲同工之处。汉文化中,曹操素有“奸雄”的称号,而英语中就使用了“devil”这个词。中英文用法上有惊人相似之处的还有:He that has been bitten by a serpent is afraid of a rope.(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To wam a snake in one’S bosom讲述的正是我们汉文化中的“农夫和蛇的故事”。

翻译,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运动,还是作为一种职业、一种知识技能,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翻译的观念、方法、样式、标准、风格等特征无不与时俱进。观察一下世界范围和中国国内的翻译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不难得出结论:翻译确实是人类精神文明中最富活力、最敏锐的领域之一。

语言与文化论文篇3

据俄罗斯学者伊利英娜(O.B.I/I~bttHa)分析,其最初的动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促进文学和文学语言的发展,二是为了模仿法国巴黎的法国科学院创建俄罗斯科学院的需要。而且,伟大的法国启蒙运动伏尔泰、狄德罗、卢梭使用的语言——法语,被认为是当时词汇最丰富和文体最成熟的欧洲语言”(I/Iab.~1998:41)。中出现是“为了复现术语,译者或是直接使用法语原词,或是仿造,也即按其形式创造一个新词”(Fag1986:95)。法语词汇的借用丰富了俄语的词汇构成。在现代俄语中法语借词达数千个之多。从构词特点来看,法语构词很容易辨识,它们重读音节通常在后一个音节,词尾多为一OH,~apH,一eT,一aAK等。如6yJm—OH(清汤),apbeprapH((陆军部队或舰队的)后卫),CIO—【eT(情节),HTpa:~K(门窗彩花玻璃)。法语借词在俄罗斯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反映18一l9世纪法兰西贵族生活万象的词语:tuapM(魅力),aHtonbTep(私通),ryBepHep(家庭教师),Ka—aaaep((社交场合或散步时陪伴妇女的)男伴),KOM—H~HMeHT(恭维话),peBepaHc(请安礼(右脚后退半步,双膝稍许一屈)),~baBopnT(情夫);与服装有关的词语:syaa,~(面纱),)}(a6o((女衫、女短衫胸口上的)皱褶花边),MaHTO(女(皮)大衣),nenb~ap((早晨妇女梳妆时穿的)宽松的罩衫),KOCTIOM(西装),KypTKa(夹克衫),HaJIbTO(大衣),iuanKa(帽子),iiia呻(围巾),lllHHeJlb(~["套);与家具有关的词语:rapHepo6(衣柜),6yT(餐柜),coqba(沙发),KOMOH(五斗橱),TpIOMO((带底座的)穿衣镜),cepBaHT((有可以掀起的盖子、抽屉、架子的)写字台),MeSeab(家具);与饮食有关的词语:mope(果酱),MaifoHe3(沙拉酱),cyn(汤),KOT~eTa(肉饼),OM~IeT(煎蛋),caaaT(色拉),~ene(果冻),MeHIO(菜单),Ko中e(咖啡),BHH0(葡萄酒),KOHb~K(白兰地酒),maM~aHCKOe(香槟酒),ane—pHTHB(开胃酒),~HMOHaH(柠檬水),opaHmaH(橘子水);与饰物有关的词语:KoJIbe((带坠儿的)项链),6pacaeT(镯子),{~CTOH((窗帘、妇女衣服等边缘上镶的齿形)花边,镶边),ByaneTKa(面纱),IIIHI-IbOH(假发);与化妆品有关的:noMaHa(口红),KpeM(面乳),nyHpa(香粉),OHeKO~OH(花露水),Tymb(眉笔);与军事有关的词语:peBosmBep(左轮手枪),~efiTeHaHT(中尉),cep:~aHT(中士),6OM6a(炸弹),apMm~(部队),6aTaJIbOH(营),Mapm(起步走),aTaKa(进攻),can~p(工兵),HeCaHT(陆战队);与文学体裁有关的词语:po—MaH(长篇小说),6aaaaHa(抒情叙事诗),HOBeana(短篇小说),~cce(随笔),d)eⅡbeT0H(小品文),nacTopanb(田园诗);与戏剧有关的词语:napTep(池座),JIOM(a(包厢),6eJibaTa:~(剧场二楼),aKTep(演员),aKTpnca(女演员),CHeKTaKJIb(戏剧),HeKopa~HH(舞台布景),npeM~pa(首映),6aneT(芭蕾舞),cy~aep(提台词者),砷HⅢa(海报),KopHe6aneT(芭蕾舞中表演群舞的全体演员),poab(角色),(剧院的休息室)等等。洛特曼对18—19世纪俄罗斯社会存在的俄法双90语现象评价说:“对俄罗斯民族文化而言,双语制模式是稳定的,在18世纪语言领域中,俄法双语代替了斯拉夫语俄语双语,这种双语模式发生了变化,系统本身内部发生了质的好转。在中世纪的俄罗斯文化中,教会斯拉夫语只可能是崇高的、书面的语言,而俄语只可能用于口语交流的低俗领域。在18世纪俄罗斯文化中形成了另一番情景:罗蒙诺索夫改革后,在俄语书面语范围形成了崇高语体和低俗语体,18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贵族使用的法语出现了两种变体:高雅文化的规范性的书面语和俄罗斯巴黎人的口语方言。结果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组合:俄语书面语高雅词与法语低俗词的组合,法语书面文化的高雅语言和俄语口语的组合。实际上还形成了更为复杂的聚合体,例如:在文化的高雅语言聚合体中既允许俄语,也允许法语的进入,每个语言都有自己特定的意识形态体裁空间,因而,功能上归为同一个语言的不同语体。同时,在‘低价值意义’的范围内,既允许俄语日常言语,也允许法语日常言语的出现。此时不是产生了区分功能修辞的趋势,而是出现了混合功能修辞的趋势”(洛特曼2011:71)。法语和俄语的双语融合为俄罗斯文学发展和文学语言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构筑了良好的基础。

二、法语对俄罗斯文学发展和文学语言形成的作用

文学语言,又称作标准语。现代俄罗斯标准语是19世纪以来,经过普希金等文学大师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俄罗斯全民族统一的规范语言。普希金时代俄罗斯文学是一个由多种语言构成的层级系统,同时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别林斯基认为:“俄罗斯文学的发轫与发展很特别,就像俄罗斯民族的发展一样,在世界文学中没有先例”(BeJIHHCKHI~I1954:649)。同时他还指出:“俄罗斯文学是一种非原生的、移栽的植物。这种情况赋予俄罗斯文学本身及其历史以特殊的秉性。不明白或不关注这样一个事实,就无法正确理解俄罗斯文学及其历史”(F:}eaHHCKHif1955:107)。“符号的多语性是该时代俄罗斯文化固有的特点,两个异质起因‘民族传统的’和外来的‘欧洲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洛特曼201l:64)。俄罗斯文化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对西方外来文化的消化吸收之后开始自我反省,在19世纪进入了外来文化接受的关键阶段——文化自觉阶段。最终,在两种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基础上,促进了俄罗斯民族文化空前繁荣,迎来了俄罗斯文化的黄金时代。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的文学成就及其对俄罗语言学家加克(B.F.FaK)认为,法语词汇在俄语斯文学语言形成的作用,与普希金精通法语不无关联。利哈乔夫(j]【.C.JIi4xaq~B)指出:“普希金是操两种语言的,他在贵族学校中的绰号是法国人普希金。普希金极好的俄语语感,其语言的准确性和正确性与他使用两种语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看到了预言世界中的‘色彩”’(利哈乔夫2003:362)。普希金毕生没有到过法国,但白幼接受良好的法语教育,熟读法国古典主义作家和启蒙主义作家的作品,深受法国文化的影响。他不仅经常直接借用法语语言素材,翻译法语著作,而且还用法语写作,浑若天成地把法语的佳言妙语嫁接到自己的作品中来,使其成为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普希金在1831年7月6日写给恰达耶夫的法语信中的语句:“我的朋友,我要用一种欧洲语言和你说话,我更习惯于这种语言(Jeteparlerailalanguedel一’Europe.Ellem’estplusfamil~requelanotre)”(Ⅱv一ⅢKHH1978:256)。展现出了普希金娴熟的法语创作能力和对法语由衷的热爱。俄罗斯文艺学家托马舍夫斯基(B.B.ToMameBc—KnH)认为:“法国文化在普希金生活和创作中的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一种外来文化无法比拟的。差别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更重要的是质量上的。对普希金来说,意大利文学和英国文学之类的文学仅仅是作品的集合体,而法国文学则是值得关注、研究和模仿的。普希金一代是在法国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这种文化氛围对他们而言比俄罗斯文化还要亲切。对于普希金来说,法语是其第二母语”(ToMameBCKHif1960:62)。普希金在法国的文化氛围中产生了对各国文学的兴趣,他不仅通过法语阅读了大量的法国文学作品,还借助法语阅读了英国拜伦、司各特、莎士比亚的作品,德国席勒、霍夫曼、海涅、让•保罗的作品,意大利曼佐尼的作品,以及古代希腊罗马和东方作家的作品。法语成了普希金接受其他民族文化和精神财富的工具。

“普希金认为,成功地借代语言等于丰富了母语,扩大了它的范围。普希金并不耻于从法语诗歌中借代一些习语,移植到自己的作品中来。他能很自然地把外来语运用到自己的诗句中,合理地把法国抒情诗句据为俄罗斯诗歌语言”(王英佳2001:153—157)。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就有这样的典型句子:“黑眸金发女郎有时赏给一个年轻而新鲜的吻”即是从谢尼埃的《为宠热骑士而作》(“AuchevalierdePange)的诗移植的:“一位黑眼睛白人姑娘青春和新鲜的吻(Lebaiserjeuneetfraisduneblancheauxnoirs)’’维诺格拉多夫(B.B.Bnnorpa;aoB)认为:“俄国贵族阶层的欧化过程不仅导致了‘优雅社会’的语言法语的普及,同时也促进了在俄语和法语基础上俄罗斯世俗贵族语言口语体的形成”(BI4H0rpaAoB1935:195)。这一点在普希金写的《扎格里亚日斯卡娅的谈话》中得到了印证。普希金在文中交替使用俄法双语,用法语文学语句和俄语俚俗口头语句记录下了这个谈话:“8月12日。波将金非常喜欢我;我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他没有为我做过。(12aBrycTa.一I-[OTeM—KHHoqeH5MeHglJI106HJI;He3HaIO,qero6bIOHⅡ册MeHItHec~eaaa.)玛申卡那里(yMlfIIIeHBKH)有位羽管键琴女教师(unemMtressedeelaveein)。有一回她对我说:“夫人,我不能留在彼得堡。”“为什么呢?”“冬天我倒可以授课,但到了夏天,大家都下乡了,我可付不起车马费,闲呆着于我也不太相宜。‘小姐,您不必动身,我们可以调整一下,各种形式都试试。”(Pendantl'hiverjepuisdonnerdeslecons,maisen6t6toutlemondeestdlacampagneetjenesuispasen6tfitdepayerun6quipageOUbienderesteroisive”.一Made—moiselle,VOUSDepartirezpas,ilfautarrangercelademani~reOUd’autres.)波将金到了我这儿。我对他说:“随你的便,波将金,随你把我这个浪安排到什么地方去。”“啊,我的小鸽子,非常乐意,可我简直不知道可以为她做什么。”怎么办?过了几天,我这个浪被编人了某个团里,并且发给了她薪俸。现在这样做是行不通了。”(一l-Iprle3z~aeTKOMHeI-[oweM—KHH.roBop~)eMy:“KaxT]bIXOtIeIiIb,I-IoTeMKttH,aMaM3eJIbMOIl:)npncTpoifKy~a-HH6yAb”.一“Ax,MOltrony6yruxa,cep~eqHopapa,且aqTO/~JISHeec~enaTb,npaao,He3HaIO.一qTOxce?qepe3HeCK0~bK0~HeifnpnnncaanMOIOMaMaeJi5KKaKOMy—TOhOnKyHaaaHeN(/tJIOBaHbe.I-IbIHtleaToroc~enaTbyx~He~b3N)(普希金1997:第七卷,595)。法语元素作为独立的语言单位或简单句融人俄语形成了俄法双语混用结构,成为该时期俄语语用的独特现象。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积极使用法语的语言表达手段,“法语词汇、成语、短语和文本片段不仅起着语言交际的功能,而且发挥着文体功能”(/Via—KapOB1957:99)。普希金在《别尔金小说集》、《黑桃皇后》、《书信体小说》、杜勃罗夫斯基》、《罗斯拉甫列夫》、《叶甫盖尼•奥涅金》、《埃及之夜》、30年代的小说片段与草稿《晚上我们在别墅里度过》、《别墅里宾客盈门》和《小广场的一角》等作品中都使用了大量的法语口头语。崇法狂(raaaoMaHnn)是18世俄罗斯社会中出现的一种畸形文化现象,其特点是把法国的东西不加批判地移植到俄罗斯的土壤中。普希金喜爱法国文化,但是他却是以批判的态度对待法国文化,而非不加甄别地一概接受。他在塑造文学形象时,时常使用反衬和对比的手法映射俄法文化在现实中的状况,提醒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关注。《黑桃皇后》和《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女主角好像都有着对法语痴迷的共性。《黑桃皇后》伯爵夫人面对孙子保罗的问题,对当时还存在俄罗斯小说难以置信:“这样的小说今儿没有了。您难道不想看看俄罗斯小说吗?”,却疑惑地反问道:“莫非有俄罗斯小说?”(普希金1997:第五卷,266);《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达吉雅娜,这位“灵魂上的俄罗斯人”却“俄语学得实在不好”:“早就预见这件事难办:为挽回祖国荣誉的缘故,我毫无疑问,也理所当然,要翻译达吉雅娜的情书。她的俄语学得实在不好,她不读我们的杂志书报,表达思想时用祖国语言对于她还有一定困难——正因为她用的是法国话该怎么办呢!我再说一声直到如今女士们的爱情还都不能够用俄语表达,到如今我们骄傲的语言还不惯写散文体的信函”(普希金l997:第四卷,93)。

普希金对当时俄罗斯文学所处的窘况在其未完成小说《罗斯拉甫列夫》(“PcIcJIaBⅡeB)中作了描述和解释:“波里娜读书读得非常多,而且不加任何选择。她父亲藏书室的钥匙在她手上,藏书室的书大部分是l8世纪作家文集。法国文学从孟德斯鸠到克雷比永的小说,她都熟悉。卢梭的作品她能背出来。藏书室里除了波里娜从未打开过的苏马罗科夫的文集,没有一本俄文书。她对我说俄文印刷符号很难辨认,看样子什么俄文书都没读过,包括莫斯科的诗歌作者送给她的小诗”(普希金1997:第五卷,162)。苏联著名语言学家布拉霍夫斯基(JI.A.ByJIaXoB—CK~if)认为:“法语在俄罗斯社会被确立‘作为一种广义上的了解文化价值的手段’,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地位无以撼动”(ByaaxOBC~1957:213)。到19世纪初法语不仅作为一种语言符号而存在,而且作为一个统一的文化意识形态系统的标志和某种社会现象而存在。在百年间法语被作为文化阶层的语言,给俄罗斯贵族提供了现成可用的语句。普希金努力地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简洁而生动的口头语言规范,普希金面对法语的精炼,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将法语的优秀传统与丰富的俄罗斯民间语言融合到了一起(TogameBCKm~1960:11—62)。普希金非常喜欢以法语语句作为作品引言,以一种谈话的叙述方式,用婉约的法语音调,娓娓道来,徐92徐开场。《黑桃皇后》第二部的开头引言:“您显然对于女仆似乎更喜欢吧。”“有什么办法呢?她们更鲜艳么。”(I1parMtquemonsieurestd6cid6mentpourlessuivantes.——Quevoulez-vous,madame?EllessontplusfrMches.);《黑桃皇后》第四部开头引言:“18年5月7日一个毫无道德准则和毫无信仰的人”(7Mai18**Hommesansmoeursetsansreligion.):在《小广场的一角》开头:“你的心是一块浸透着怨恨和酸醋的海绵”(Votrecoeurestl'6pongeimbib6edefieletdevinaigre)。1812年的反法卫国战争唤醒了俄罗斯人民的民族意识,迎来了民族文化发展的大好时机。但是贵族精英阶层在文化反思的进程中又出现了走向另一极端的倾向,即抵制外来文化的现象。普希金在《罗斯拉甫列夫》里对这种肤浅的“爱国主义”给予了无情地嘲讽:“大家都在谈论迫在眉睫的战争,而且就我所记忆的,那些谈论都相当轻率。模仿路易十五时代的法国腔调是一种时尚。热爱祖国似乎是一种学究气。当时的聪明人带着狂热的媚态大肆宣扬拿破仑,讥笑我们的失利。他们的爱国主义仅限于严厉指责在上流社会使用法语和引进外来语年轻人说起俄罗斯的一切都带着鄙夷的语调和漠不关心的神情。突然国家遭受进攻的消息和皇帝的诏书使我们震惊了。上流社会插科打诨的饶舌家安静下来了。客厅里挤满了爱国主义分子:有人从鼻烟壶里倒掉法国烟草,开始闻俄国烟;有人烧了十本法国小册子;有人拒绝饮拉斐特葡萄酒,开始喝酸素菜汤。大家都决心不再说法语;大家都喊起了波扎尔斯基和米宁的名字,开始宣传人民战争,准备一路不停地直接开赴萨拉托夫乡问”(普希金1997:第五卷,166—167)。当时社会上甚至有人发出了这样的呼声“让我们用法语词汇咒骂法国人”。列夫•托尔斯泰像普希金一样讥讽这些虚伪狭隘的“爱国主义者”,这些以前说法语现在转说俄语的人。在《战争与和平》一个人物的信中,列夫•托尔斯泰模仿这样的语句写道:“我用俄语给您写信,我的好朋友,因为我憎恶所有的法国人,以及他们的语言,我再也听不得说不得法语了”(ToacToif1980:第五卷,277)。在列夫•托尔斯泰作品语言中可以观察到俄语和法语两种语言的共存和相互映衬作用。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人物积极使用法语礼貌用语,以此来表达请求、问候、感谢、要求,愿望和告别等交际语境的情况,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法国礼仪文化对俄罗斯社会的深刻影响。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中反映出了当时俄罗斯文学界俄法双语使用并存的状况。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俄罗斯文化在经历了与欧洲文化融合之后,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逐渐走出了文化模仿的时代。莱蒙托夫曾对《祖国纪事》编辑克拉耶夫斯基(A.A.KpaeBcKRif)说:“我们应该过自己独立的生活,应该给全人类奉献自己独特的东西。我们干嘛非要被欧洲和法国人拖着走?”(BHCKOBaTbII:I1981:368)。

从俄罗斯文化巨匠屠格涅夫和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和书信中也可看出,尽管二人都接受过双语教育,法语娴熟,但是经常对法国文化对俄罗斯的影响给予负面评价。屠格涅夫在其1882年创作的散文诗《俄罗斯语言》中将俄语描绘成“伟大的、有力的、真实的和自由的”语言,对现代俄罗斯文学语言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罗蒙诺索夫将俄语赞美为:“具有西班牙语的庄严,法语的生动,德语的铿锵和意大利语的温柔。不仅如此,它还具有希腊语和拉丁语的丰富和强烈的表现力”,彰显了该时期俄罗斯文化自信的回归。到l9世纪下半期,法语作为俄国社会交际语言的功能有所减退,但是仍然是作为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强制学习内容,以及各阶层女性教育的重要部分和女性优良教养的标志而存在。到了19世纪末,大量的法语词汇被同化并作为基本词汇进入俄罗斯日常社会生活中。

三、法国宫廷文化对俄罗斯贵族文化的影响

法国贵族文化也被称为法国宫廷文化,在这里“宫廷”大体上是指上流社会及其文化氛围,并不仅仅指皇宫和王官(布姆克2006:11)。法兰西是欧洲宫廷文化的诞生地,从物质文化来看,主要反映的是贵族生活的流行时尚:城堡建设、服装服饰和社交礼仪等方面。18—19世纪是俄国贵族等级制度确立和贵族文化形成的时期。18世纪彼得一世最重要的文化创造就是建立起了高度集权的俄罗斯帝国。贵族是俄国沙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重要支柱,也是俄国社会中享有政治、经济特权的等级。18世纪前期彼得一世通过颁布《官阶表》(~Ta6enb0paHrax)~)的立法手段,把散居在全国各地的贵族组成一个统一的为服务的社会集团——贵族阶层。18世纪后期叶卡捷琳娜二世通过颁布《贵族权利、自由和特权诏书》(,(FpaMOTaHanpaBa,BO~bHOCTHHnpeHMymecTBa6ha—ropoz,Horo且BopHHcTBa")进一步巩固了贵族阶层的特权地位。二者还通过引进欧洲贵族的生活方式,主要是法兰西贵族的生活方式,改革旧的社会习俗和俄罗斯贵族的价值观念,确立新的西方文化价值观,为其全面的欧化改革奠定了强大坚实的文化基础。18—19世纪俄国贵族文化的形成与贵族等级制度确立密不可分。彼得一世颁布的《官阶表》把国家机构分为三个平行的部门:军队、行政机构和宫廷。担任《官阶表》所列的所有职位的人员成为贵族,共分14个品级,1—8品级的官员为世袭贵族,8—14品级的为终身贵族。彼得一世文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让俄国贵族生活方式欧洲化。该时期俄国贵族文化的突出表征是俄国贵族行为规范和礼仪的欧化。1700年彼得一世率“大使团”从欧洲回到俄罗斯后,开始采取强制手段推行欧式服饰和生活方式。例如,他命令强制国民改换装束,剃掉胡须,经常在宫廷举办大型舞会和各种娱乐活动,允许贵族家庭按规定的程序组织娱乐晚会,他还根据其在法国人家做客的经历,亲自制定了娱乐晚会组织原则以及晚会上客人的行为规范,要求妇女抛头露面参加社交活动,让俄罗斯妇女融人社会生活,直接挑战了东正教所倡导的传统价值观。该时期俄国贵族生活方式和礼仪主要是借鉴法国和荷兰等欧洲国家的宫廷文化而形成的。

彼得一世亲自教宫廷的官员们学习上层社会的言行举止和行为规范,引导俄罗斯贵族阶层学习欧洲流行的接人待物的方式。1708年他编写出版了一套关于贵族行为规范和举止守则的书籍《怎样写各种恭维话——实例说明》(“IlpnKna~bI,KaKOnmuyTcaKOMHJIHMeHTblpa3i-ible,,)和《青少年需要一面诚实的镜子》(~~IOHOCTHqeCTHOe3epu,ano,,),对俄罗斯贵族阶层青少年进行上流社会的教育,将从欧洲引进的礼仪规范具体化。俄国贵族阶层逐渐接受了西方文化,掀起了学习西欧文化的热潮,确立了欧洲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价值观念。18世纪后半叶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启蒙运动风行欧洲,叶卡捷琳娜二世推行“开明专制”,进行了一系列文化教育革新,并通过颁布《圣谕》(I--IaKa3)和《贵族权利、自由和特权诏书》和修订《官阶表》强化了俄国贵族特权的地位,俄罗斯贵族阶层强大起来。该时期,俄罗斯宫廷倡导奢华生活,宫廷的富裕和奢华甚至让习惯于凡尔赛宫辉煌的法国人都感到震惊。俄罗斯贵族为了追求所谓的文化品位和彰显贵族的特殊地位,在市区、郊区到处建造豪华庄园,耗费了大量的资金。贵族中讲法语蔚然成风,法语几乎成为官方语言,成为高雅品位和高贵身份的象征。俄罗斯文化史学者里亚布采夫(1o.C.Pa6~eB)这样描写当时的情形:“19世纪上半叶时,想要跻身上流社会的年轻人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会讲法语,会跳舞,会弹钢琴,会打牌,熟知最新作家的作品和剧院演出的剧目,能背诵几首夫人们喜爱的或者时髦的现代诗人的诗篇,穿着时尚”(里亚布采夫2007:208)。伴随着西方先进文化的传播,欧洲的文化糟粕,被称为欧洲中世纪骑士遗风的贵族间的“决斗”之风也一并在俄罗斯登堂人室,成为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在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和中篇小说《一枪》、莱蒙托夫长篇小说《当代英雄》、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屠格涅夫长篇小说《父与子》和短篇小说《好决斗的人》、契诃夫短篇小说《决斗》中都将决斗作为维护“个人荣誉和尊严”,以及作品人物性格特点的表征施以重笔进行描述。莱蒙托夫在《诗人之死》中将普希金称为“荣誉的奴仆”,普希金与丹特士的决斗在成为俄罗斯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的同时,也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留下了永远的伤痛。

语言与文化论文篇4

在日语中,指示代词也不可小看。无论是日本的日语能力考试还是中国的大学日语考级,它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无论是在初级阶段还是高级阶段都要面对的问题。在初级阶段有「こ「そ「あ「ど体系,近称、中称、远称等比较复杂的使用方法。对于中国日语初学者来说也是个较难理解的问题。所谓难就难在缺少对应性和可比性。汉语的指示代词体系没有那样复杂,运用也不那样广泛。比如,日语用「こ「そ「あ「ど分别表示近称、中称、远称,而汉语只有“这”和“那”两个指示代词。中日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这こ、那そ、あ,就是说汉语中中称(そ)、远称(あ)不加区分,都用“那”表示。这样,中国人日语学习者就难以区别中称和远称。这种中、近、远的区别不仅是表示空间距离,还表示说话者相对范围的界定。这种范围界定可以用下图表示。从这种范围界定我们可以看出日语指示词的运用也是很注重彼此的相互关系的。在文章中,指示词的运用更充分体现了日语语言表达的相互关联性。下面这段文章摘自芥川竜之介的『羅生門。それから、何分かののちである。羅生門の楼の上へ出る、幅の広いはしごの中段に、一人の男が猫のように身を縮めて、息を殺しながら、上の様子をうかがっていた。楼の上から差す火の光がかすかに、その男の右の頬をぬらしている。短いひげの中に、赤く膿を持ったにきびのある頬である。下人は初めからこの上にいる者は死人ばかりだとたかをくくっていた。それがはしごを二、三段上ってみると、上ではだれか火をとぼして、しかもその火をそこここと、動かしているらしい。これはその濁った、黄色い光が隅々にくもの巣をかけた天井裏に、揺れながら映ったので、すぐにそれと知れたのである。この雨の夜に、この羅生門の上で、火をともしているからは、どうせただの者ではない。『羅生門像上面这篇文章一样,如此频繁地使用指示代词对于中国人来说会感到摸不着头脑,而作者就是通过这些指示代词把读者拉到文章中去,使你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指示代词在文章中指代的是文章中先后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使整个文章前后照应成为一体。指示代词的广泛使用也体现了日本语言文化整体性和相对性的特征。另外,对初学者来说疑问代词作主语用「が而不能用「は也是个难解的问题,比如「どこが食堂ですか不可以说成「*どこは食堂ですか。使用疑问代词是说话者对未知情况进行提问,这就说明话者和听者对这一情况不是彼此都知道的共有情报。对日本人来说非共有情报就不能用「は。所以,从这一点上也不难看出日语表达是非常注重彼此关系的。

三、敬语

日本是个金子塔社会,上下关系层次分明。这种社会关系在语言上的反映就是敬语的广泛使用。敬语分为尊敬语、自谦语、郑重语三种表达形式。尊敬语主要是表达对话题中出现的人物尊重;自谦语则是表示对话者自身行为的谦让;郑重语则是表示对听话人的礼貌。敬语的使用不仅能体现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上下尊卑关系,也能反映出说话者、听话者以及话中人物的亲疏远近关系。对自己的上司说话要用敬语,而和外人说起自己的上司时就不能用敬语,因为上司和说话者同属于一个圈内的人。由此可见,敬语表达体现了日本的人际关系泾渭分明,上下里外层次清楚。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一种语言文化背景,使得日本社会礼貌谦让,秩序井然。敬语反映了话者、听者和行为者等的相互关系,所以可以说敬语也是日本语言相对性的一种体现。在汉语里我们一般说“我等你”“你爸爸是老师吗?”这样的话,用人称代词来区分彼此,这样显得很直接,而日语一般说「お待ちします「お父さんは先生ですか,不是用人称代词来区分你我,而是用敬语来表达彼此的相对关系。日语的这种相对性在授受表达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比如,汉语说“给你买”,“给我读”,一定要加上人称代词“你”“我”才能表达清楚谁给谁做什么;而日语就可以说「買ってあげる,「読んでくれる,不用人称代词,只用「てあげる,「てくれる这种授受补助动词就可以表达清楚。所以,在日语学习过程中要充分理解日语表达的这种相对性,注意区别汉语的这种直接表达方法,克服母语干扰,以免发生误用。

四、时态体态

日语可以用助动词的变化来表示时间。日语的这种形态变化能够表达比较复杂的意义特征。而汉语没有形态变化,所以有些日语的表达形式汉语中找不到相应的对应形式,这样,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就会感到难以理解。比如,「犬が死んでいる「犬が死んだ这样的句子,翻译成中文都是“狗死了”。就是说在这里「ている和「だ在汉语中都用“了”来表示,没有加以区别。这样我们的学习者就难以区别二者的不同。实际上日语的「犬が死んでいる表示的是狗死了之后的一种状态,这种死后的状态被发话者所看到,是一种场景描写句。而「犬が死んだ只是一种表示完了的叙述句。再比如「父は死ぬと思う「父は死ぬと思っている,前者「思う的动作主体是说话者,即话者认为自己的父亲会死;而后者「思っている的动作主体是父亲,即父亲认为自己会死。这里助动词的形态变化又表示了一种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区别。终止形的形式表示一种主观性,是说话者的一种主观判断,所以,「父は死ぬと思う译成中文是“我认为父亲会死”;「ている形式表示一种客观性,「父は死ぬと思っている表示的是父亲认为自己会死这样一种客观状态事实被发话者观察到,说话者对这一客观事实进行直接描述。这种主观性和客观性不仅在动词上,在形容词上也表现的比较明显。比如,日语可以说「私はうれしい,而不能说「*彼はうれしい,因为「うれしい是一种主观性表达,只能表示说话者的心情而不能表示别人的心情。但是,如果把它变成过去时态「彼はうれしかった就可以成立。所以说主观性客观性与体态时态是相关联的。就是说基本型表示说话者的主观语气,所以「父は死ぬと思う「私はうれしい中的「思う「うれしい对应的是说话者「私,而持续体和过去式可以表示客观语气,所以「父は死ぬと思っている「彼はうれしかった中的「思っている「うれしかった对应的是第三者「父「彼。从上面我们可以知道日语通过助词的形态变化来表达复杂的时间关系以及主观性客观性,而汉语缺乏这种形态变化,所以二者之间不成对应,这就使得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对这些问题难以理解。

五、动补结构

从语言类型上说,汉语属于「する型语言,日语属于「なる型语言。「する型语言强调动作者的动作过程,句子往往表示“~干什么”;「なる型语言强调动作的结果,句子往往表示“~怎么样”。从认知文化的角度讲,汉语是以人以及人的动作为中心,表现为一种主观性;而日语则是以事态以及事态的结果描写为中心,表现为一种客观性。汉语和日语这种语言类型及认知文化的不同也表现在结果表达上。比如“那本书,我买了半年才买到”这样的句子直接译成日语「*その本は私は半年買ったが、ようやく買った就不成立。中日这种差异性有动词意义、助动词等多种原因。但从语言类型及认知文化的角度看,汉语习惯于用“~干什么”这样的表达,所以“买了半年才买到”就很自然地使用;而日语则不习惯用“~干什么”这种形式表达,所以「*半年買ったが、ようやく買った就很不自然。在这种情况下,日语习惯以「半年かけてようやく手に入れた这种形式表达。「手に入れる表示某物最终弄到手,是个结果性表达。所以,从这个句子中也反映了日语表达注重结果这一习惯特征。再比如,汉语中“我听懂了、他喝醉了、杯子打碎了、衣服穿破了、眼睛哭肿了”这样的句子,都习惯于用动词做谓语成分来表达,而日语如果一定要加上谓语动词来表达就显得很不自然。如「*私は聞きわかった、*彼は飲み酔った、*コップは叩き壊れた、*服は着破れた、*目は泣き腫れた这些句子就难以成立,而习惯于用「私はわかった、彼は酔った、コップは壊れた、服は破れた、目は腫れた这种结果状态的形式来表达。Talmy(2000)指出,汉语属于〈卫星框架语言〉(satellite-framedlanguage),日语属于〈动词框架语言〉(verb-framedlanguage)。汉语的动补结构如此发达也恰好符合〈卫星框架语言〉的特点。日语作为〈动词框架语言〉,它在语言表达上和汉语有着很大的不同。比如汉语可以说“头发染红了”“坑挖深了”“衣服洗干净了”,完全用动补形式表达,而日语中的对应表达形式是「髪は赤く染まった「穴は深く掘った「服はきれいに洗った,就是说日语中表示结果意义的副词性成分「赤く「深く「きれいに只能作为动词的修饰语出现,并且这种修饰语的出现要受到动词意义的极大限制。比如「きれいに洗った可以说,「*汚く洗った则不可以说。而汉语则不同。汉语既可以说“洗干净了”,也可以说“洗脏了”。中日这种差异性显然是由于结构不同所导致的。汉语的结构是动词在先,补语在后。从象似性(iconicity)角度看,动作完了后引起什么样的结果都是可能的。所以结果补语的意义就比较自由,不受约束。另外,日语结果性副词成分因为是限定性成分,它在时态上也从属于动词,所以,日语可以说「髪を赤く染めている「穴を深く掘っている「服をきれいに洗っている,即用进行时态也可以。而汉语则不可以说“*正在染红头发”“*正在挖深坑”“*正在洗干净衣服”,因为汉语是动作完了之后才出现结果,动作和结果不具有同时性,所以不能用进行时态。下面的例子也反映了中日〈卫星框架语言〉和〈动词框架语言〉的区别。a太郎がとても大きな円を書いたので四角が円に入った。(kita1999)b太郎画了个很大的圆,所以方块儿进了圆内/所以方块儿画进了圆内。日语用一个动词来表达结果状态,句子很自然。而汉语如果也用一个动词“进”来表达这一结果,句子就很不自然。汉语必须用动补形式“画进”,句子才显得自然。

语言与文化论文篇5

On the Introduction of 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Language and Culture

LUO Lijia

(Hu'nan Polytechnic of Environment and Biology, Hengyang, Hu'nan 4210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knowledge integration, the culture introduc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concerned by all circles. Based on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culture, the main purpose is to better train students to learn english. English is a language subject, it has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so in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of cultural content, so that students learn English through culture,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foreign culture in English. In this kind of teaching method, only then can let the English stud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use English better, improve the English communication level.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culture introduc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nalyzed, and the strategies of culture introduc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culture;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ulture introduction

0 前言

我国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十分高,高职院校中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英语专业教学方面还应该进行文化导入,以便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英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并更好地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所以,英语学习中的文化导入教学法既能够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又能够让学生在跨文化语言学习中获得文化内涵的熏陶,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对文化导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英语属于一门语言类学科,其内含丰富的文化知识。在英语教学中,英语的表达能够体现出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学习英语,就要掌握其文化内涵。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其学习目标是能够很好地应用英语,这需要学生对英语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如果不懂英语文化,即便是能够说出流利的英语,也难免会出现“中国式英语”或在表达方面受到影响。①学生学习英语,便要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与我国文化的不同,这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根据英语的实用特点进行教学,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自觉地借助英语文化深入学习英语。

2 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

高职英语教学中针对文化的导入内容可以分为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对话规范用语以及交际语言文化背景等。

2.1在词语中文化导入的内容

词语是英语的主要构成因素,词语包含两种意义,一种是表面意义,意为词语字面的意思,另一种是内涵意义,是指与社会和文化背景有关的意思。这就是语言与文化的一种关系。通常来讲,每当遇到英语中的内涵词汇,教师都需要进行文化导入,例如“rain cats and dogs”字面意思很是不通顺,但在英语中就可以解释为“倾盆大雨”。这正是英语文化的一种体现,西方国家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总结出了大量的此类语言表达方式,这是英语中的成语,与我国成语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是语言的精华、文化的浓缩。②

2.2在语篇中文化导入的内容

英汉文化中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篇章结构上的差异,这与中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有关,中国文化注重感官思维,西方文化注重线性思维,也就是说中国人说话爱兜圈子,外国人直截了当。③从语篇表达上讲,英语篇章的结构具有十分明显的线性特点,以演绎式为主。多数的语篇开头都是主题句,然后使用不同论点来论证主题句,最后再总结。而汉语的篇章有所不同,开篇由浅入深,最后归纳。

3 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与策略

3.1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

3.1.1循序渐进进行文化导入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虽然文化导入是有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在进行文化导入时,还需要循序渐进,让学生以理解为主。在英语课堂中进行文化导入,可以由浅入深、由简到难,根据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本知识的引导下,逐渐扩展文化背景和文化内容。④在低年级中导入文化内涵,需要根据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程度进行文化导入,可以通过对话、谈话的方式吸引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语法和语言知识的学习能力。循序渐进导入法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利用单词的介绍,讲解与日常生活有关或常用的单词,比如“sorry”的用法,“sorry”和“Excuse me”的区别,“hello”、”good morning”、“good evening”等常用词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常接触此类词语,对此类词语的印象十分深刻,在导入文化时学生不会感觉到陌生。第二,当学生对英语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教师可以通过英语短片、英文歌曲等扩大学生接触英语文化的范围,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在英语短片或英文歌曲中,学生能够了解到英语的用法及为什么这样用,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3.1.2延伸相关文化进行文化导入

文化导入的目标并不是教育学生学习英语文化,而是利用文化导入,让学生尽快掌握英语。延伸相关文化进行文化导入是指可以利用课本内容,通过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文化内涵的延伸。⑤但前提是教师要先教会学生教材上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文化内涵的延伸。例如讲授“manner”一课时,在讲明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情境,一位同学在路上遇到老师,先用中文以什么方式打招呼?怎么称呼老师?后用英文同样演示一遍,从中教师可以渗透英文中对教师的称呼多数不叫“Teacher”,而是称之为“sir”,这是英语国家的称呼习惯。在延伸相关文化进行文化导入时,需要注意延伸的内容要根据教材知识点而定,不能在还没有学到相应的文化知识的时候便进行文化导入,否则会产生反向效果。

3.1.3对比中英语言进行文化导入

虽然我国高职英语教材的编写人是中国学者,但其中会包含十分丰富的英语文化内涵知识,教师在讲解课本知识时,可以通过将课文内容与中国文化对比,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在对比中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同时也能够加深对英语的理解。例如,在讲授“hot dog”一词时,如果按照词义解释应该是“热狗”,在我国是对动物“狗”的称呼,在英语国家中,这是一种食物。另外,讲授中国与英语国家的不同之处,例如,中国人称“死亡”、“牺牲”等,英语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不会直接说“die”,而是会委婉地说“to be with god ”。由此可以导入,英语国家人对表达不好的事情时十分委婉,多与宗教、上帝有关,我国则不同。再例如,在讲解“party”一课时,主人欢迎朋友来家里做客,这时教师可以进行文化导入,讲解西方文化的风俗习惯。⑥英语国家的人认为在聚会时早到十分不礼貌,这样会影响主人的准备。而在我国,聚会通常早到十分钟会显得比较尊重对方,特别是对于长者或者地位较高者更应该这样。对比中英两国文化的不同,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能够让学生找到立足点,在学习中也不会十分吃力,还会对丰富的外国文化产生兴趣。

3.2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策略

3.2.1兴趣导入法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学生的课间或课余时间,培养学生阅读英文短文,例如英文的《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用小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在阅读中主动挖掘文化内涵,并与同学共同分享。教师在课余时间需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为学生组织举办英语活动,例如英语小品、英语演讲、英语知识竞赛等,在活动中逐渐导入英语文化,加深学生的印象。

3.2.2文化讲课法

邀请外教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座,为学生营造英语使用环境,在讲座中要为学生讲解英语与汉语的不同之处,再让学生自行观察和找出汉语和英语表达的不同之处,由外教老师进行外国文化的传播,让学生亲身感受外国文化,增强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

3.2.3教具演示法

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地点还是在课堂中,所以,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时间,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文化的导入能够事半功倍。教师可以使用不同教具为学生演示英语文化,例如讲到“park”一课时,教师为学生播放多媒体视频,视频中展示各国公园,并配以简单描述的词语讲解有特点的公园,其建成时间、社会背景、历史价值等 。例如“奥林匹克国家公园”,在展示视频或图片的同时,教师应该多为学生讲解公园在西方国家的价值、意义,西方国家与中国对待公园景观建设的不同之处,让学生通过丰富的画面领略到其中的文化内涵,在更直观的教学中提高学习效率。

4 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跨文化语言教育是我国高职院校中面临的新课题,在保证学生学会英语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基于语言与文化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是从英语知识层面过渡到语言艺术层面,让高职英语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注释

① 马凯,张卫红,米淑一.文化导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4:134-135.

② 吴斐,杨永和,罗胜杰.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以湘西民族文化为案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10):39-43.

语言与文化论文篇6

2广告语言与民族风俗

自然环境、经济水平和民族发展历史的不同造就了各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民族的共同心理,是该民族的标志。在生活中,一般来说,消费者较易接受顺应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广告语言形式。因而消费者的风俗习惯是广告创作者在广告语言创作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如中国人喜欢请客送礼,喜欢在喜庆的日子穿戴红色衣物,把红色视为吉祥之色;而红色在西方人眼中则没有吉祥之意。又如,中国民间都有趋吉利、讨口彩的风俗习惯,因而许多广告创作者便抓住了消费者的这一心理特点,创作出了许多这类内容的广告。如湖南旺旺食品公司在推销旺旺食品时就创作出了这样一句广告语:“人旺、福旺、财旺、运道旺,旺旺。”这句广告语很好地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在中国,每逢喜庆节日,如传统的新春佳节,人们都会舞龙等以此来欢庆这个阖家欢乐的节日,因为龙在中国人眼中是一种吉祥的象征,而且中国人很自豪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而在西方人眼中,龙却是一种邪恶的象征,就更不要说龙会给家庭带来欢乐了。

语言与文化论文篇7
语言与文化论文篇8

    1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2010年起,广西民族大学为2007级泰语专业本科生开设了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根据学校本科培养计划,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属于专业任选课,课程设置在大学四年级的第一学期。该课程语言与文化并重,要求学生更深入、更系统地了解语言和文化的概念、泰语语言特征、文化特征、泰国语言与文化的内在关系,以及当前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相关理论。旨在让学生通过各种实例的研究,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各种内在及外在关系,学会分析语言背后的文化特征。课程的开设不仅有利于拓宽、更新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整合四年所学知识,还能让学生在四年级撰写毕业论文时奠定理论基础,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提高文化素质。

    2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2.1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教学现状

    外语教学中,语言课程总是作为主干内容来进行设置,我校在培养泰语本科专业学生传统的语言训练,如听、说、读、写、译技能方面一直有较好的经验。但语言教学无法与文化背景相脱离,外语教学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语言教学方法,总会自然地融入相关的文化教学,并形成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化教学模式。我校在培养泰语本科人才中一直非常注重对文化的导入,授课教师通常会根据上课内容涉及的主题进行补充介绍,灌输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经历见闻,但内容较为零散。在低年级阶段,针对泰语专业的学生在国内也开设有专门的文化课程,如:泰国概况和东南亚历史与文化。课程侧重的是横向的文化知识铺垫,内容覆盖面广而泛。大学第三学年,在学生赴语言对象国学习期间,开设有泰国社会文化课程。虽然我校的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课程尚处于任选课的地位,但对于加深对语言对象国的认识又是不可缺少的课程之一,在高年级专门开设语言与文化兼并的课程对外语学习者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二语言教学是跨文化交际教学,包含了教授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教师在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课堂上的作用就是提出语言现象结合文化因素,把语言放在社会语用背景下教学,提高语言学习者对语言文化的认识。笔者通过关注2010年至今泰国语言与文化课开设的情况看,从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等方面发现,其中有值得借鉴的可取经验,同时也存在许多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

    2.2.1 教材问题

    针对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这门新开设的课程目前没有适合的固定教材可供直接使用,暂时给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由于泰国语言与文化课设定为专业任选课,但语言与文化涉及内容范围广,教师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语言文化现象和特征囊括在36个课时内介绍完整。加上可搜集整合的教材资源有限,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教学准备不足使教师没有完全吃透教学内容,对于语言文化知识不够深厚,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则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如何上好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保证授课质量,是任课教师面临的棘手问题。

    2.2.2 国内外教师教学方法问题

    2010年笔者曾教授过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课,之后分别由另外两位泰籍外教继续担任授课教师。毋庸置疑的是,中泰教师由于文化差异,教学经验各具特点,教学方法也会存在差异,这包括授课内容、手段和侧重点不尽相同,教学成效也必然会有所差异。

    笔者在正式上课前曾具体调查过学生对课程的期望,让学生写下希望从中收获到些什么,以便及时调整教案和尽量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提前做好教学计划后,在第一堂课上会先告知学生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及上课内容,让学生在没有课本和教材的情况下明确本学期该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笔者从“泰语语言特点”的角度出发,采用主题分类的方式,利用每周3个课时教授一个相关主题的内容,如泰语语言等级、泰语中的外来词、泰语称谓词和泰国姓名文化等。笔者分主题制作课件,并打印分发课件讲义作为上课资料。授课过程中先铺垫基础理论导出本节知识点,让学生学习该主题中相关的语言与文化理论,举例论证,尽可能地把本节中语言和文化的背景关系分析清楚,然后进一步介绍目前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与论文。最后,安排全班分组后在下一次课进行小组报告,开展自由讨论。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后去查找更多其它的有关理论书籍阅读,搜集更多的实例来论证,增强理论基础。笔者还特别强调学生的作业报告中所引用资料的可信度,严格要求参考文献、参考书目的书写规范。

    从与泰国外教交流教学经验中得知,泰国学生一般是通过民俗学或文学类课程中习得语言文化知识,而授课老师如果是语言学家则会选用历史纪实、史记类书籍作为教材授课。泰国外教主要从“文化”的角度来设计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教学内容,例如:泰国农村社会和城市社会中的语言文化、泰国风俗中的语言文化和泰国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文化(以警示诗为例)。同样采取主题分类和课件的方式授课,重点讲解一些实用、优美的词汇,分析词汇的含义、词根、文化背景和现今的使用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词汇后能够学以致用。最后,布置相应的练习或完成课后作业,如造句或写作等进行检查。

    学生一致反馈泰国语言与文化课相比过去所接触的语言文化知识课难度更深,层次更高。学生对笔者采用先分析后报告的教学方法的评价是,授课内容有深度、有条理,与泰国教学方式相似,对提高泰语专业学生研究水平起到积极作用。而外教身为对象国语言文化的“代言人”语言地道,是可靠的目的语文化信息来源,教学风格具有本土化特色,课堂文化气氛多元,在阐述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背景时更驾轻就熟。可以说,聘请外教授课本身就是一种加深学生对对象国语言与文化学习的过程。

    虽然国内外教师的教学方式各具优势,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捉襟见肘。国内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弊病之一是力求一次讲全讲透、面面俱到,笔者在初次授课时一直忙碌于阅读和搜集大量而分散的资料信息制作课件,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尽可能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但由于准备的材料多,往往会造成对教材不够熟悉,照本宣科的情况出现。聘请外教教学同样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外籍教师的流动性大,部分泰国外教是非泰语专业出身,出现教学水平良莠不齐等情况。外教通常对我们国内的教学大纲不熟悉,上课缺乏教学计划,教学设计不够规范,授课内容经常与学生在泰国留学期间已学习过的知识重叠。此外,由于缺乏系统教学和理论参与指导,课堂上容易出现跑题,讲述漫无边际,教学效率不高的弊病。外教也反映,因为泰语中不少词汇是来自巴利文、梵文并且涉及宗教的文化背景,词汇的含义较深,所以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讲解一两个词汇的文化根源,有时需要加快语速或者借助图片教学,学生虽然最终能够掌握,但整个学期下来在专业上的收效甚微。

    2.2.3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

    大学本科教育一向都提倡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外语专业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对语言使用文化环境的理解。每个学生掌握语言的水平高低和进度不同,文化接受能力不同,自身对新事物新文化的理解和遇到的障碍也不同。是否能够准确地领会语言与文化的联系,取决于个人语言的能力、文化素质和生活经历。现今社会中不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相对薄弱,甚至对本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身为外语专业的学生对语言对象国文化的学习了解远远不够。如果只具备了专业素质,而欠缺人文素质,最终只能成为“单面人”。另外,笔者在布置学生进行课后分组报告中还发现,一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滞后,获取、处理及运用信息的能力比较弱,这体现在搜集资料的方法和渠道单一,范围窄。再则,由于缺乏理论研究的培养,理论基础薄弱使很多学生不善于分析和综合归纳问题,在报告的论证中往往缺乏可信的依据,并且出现抄袭的情况,小组报告的信息来源、内容及分析结果雷同,缺乏新意。若能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观察的敏锐性,学会分析语言文化差异,对加强大学生专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语言与文化论文篇9

200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表《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中提到,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这是使国际金融体系与美元脱钩的最新尝试。然而,创造新的国际储备货币这一提议是否预示着美国经济主导全球经济的格局遭受冲击的同时,当今世界的国际通用语言―英语的地位也受到动摇呢?建立一种新的国际通用语来代替英语是否可行呢?倘若巴别塔重建成功,翻译的世界末日是否也随之降临?笔者认为:任何一种文明,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如果不翻译,就必定灭亡。要发展,一定要翻译。“For a nation, translate or die.”

2 翻译与语言多元文化发展的内在关系

2.1 语言的多元文化孕育翻译

当前,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虽然英语无可非议地成为世界通用语,但是在建立地球村的过程中,交流是否毫无障碍呢?巴别塔的倒塌,交流有了困难,语言多元格局已经形成。一方面是全球化,一方面是多元化,两者同时并存,这就存在一个悖论:要保存文化的多样性当要纯粹、“地道”的各种文化,但不同文化之间又不可避免地互相渗透、吸取。如何解读通天塔,如何诠释语言多元文化,这课题与翻译实践活动息息相关。有一个著名的语言相对论,语言之差异即世界之差异。斯坦纳在其著作《通天塔以后》中谈到,要严肃地讨论翻译,就必须首先考虑一下通天塔的含义。

无可否认,单从功利方面考虑,由多语言产生的混乱所造成经济、政治和社会灾难也比比皆是。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是导致许多国际化进程受阻或组织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所有这些冲突,首先是语言的障碍,更深层的是多元文化与意识交流的障碍。人类每天花费大量的金钱与资源来克服语言文化交流中的阻碍,这是否属于一种浪费?既然使用一种国际统一的语言更符合经济原则,为何习惯以谋求利益最大化的人类仍然拒绝使用?要将这种独特的内涵用另一种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理解,决非易事。毋庸置疑,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法律体系,而全球化需要世界在一个彼此接受的体系内交流,这种区域的个性化加上语言文化的多元性使得多数国际行为主体成为国际环境中的不知情者。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在2001年和2005年10月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和《文化多样性公约》。这表明,在国际社会中,支持“文化多元性”的人士也越来越多,呼声也越来越高。由此可见,人类不仅需要面包来生存,也需要语言多元文化来生活,这就为翻译活动的崛起创造了一片天地。

2.2 翻译为语言多元文化发展供给营养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文化)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从现代符号学的观点来说,翻译的实质就是以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来表达同一的思想、意思。人类的语言总体上表现为无限种个别语言,它时而表现为相对的差异性,时而表现绝对的差异性。这种产品随着我们在世界上的位置不同而变化;我们被赋予的不仅是语言,也是各种不同的个别语言。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与理解的过程中,翻译是一种重要方式。由于每一种语言和文字,都有独特的描绘世界的方式、视角,所表达的内容有独特的文化语境和读者对象。正是不同文化的差异构成了一个文化宝库,而恰恰在翻译实践过程中,不同语言经常诱发人们的灵感、激发人类的新思维,从而导致某种文化的革新。没有语言文化的多元发展,就不可能出现今天多姿多彩的人类文明。人类各民族之间也的确存在语言、思维和文化差异,翻译本身也是一个悖论。语言文化价值观的不同和意义的不确定性(语言的模糊性)导致容易翻译的失真,这也引发了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冲突。符号的意义一旦在不同系统间进行转换,就难免遭受“价值亏损”。那语言与文化是否可译?翻译的效果究竟是跨文化“理解”还是“误解”?笔者认为,正因为语意的不确定性赋予了翻译足够的空间,从而使语言之树常青。同时,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互译也使得社会更加包容。当我们不断地记录、描述和翻译差异的同时也在超越差异,语言多元文化也得到营养补充,更加深入地发展。

3 翻译活动的未来走向

3.1 实用翻译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文化传播、翻译交流的过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多外来词和新词汇。语言自身在发展。出于商业、科技、网络和旅游发展的需要,新词的涌入是历史的潮流,英语也充斥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同时具有新观念的输入和传统观念的重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言的内涵,因此我们能够从语言使用的变化来窥探文化的发展。

香港,她挣扎于“两文三语”(英、汉书面语和粤语、英语、汉语普通话)之间,处于“一个国家,两种身份,三种语言”状态中的香港人对语言的态度比较复杂。在香港,上至金融家,下至清洁工,言谈中总有英语词汇的蹦出。仔细倾听,这些英语词汇并非纯粹的英文,而像是翻译了的粤语。如英语中的“sergeant”(警官),他们口中则是“沙展”。笔者认为,这种转变,虽然对语言的多元文化的融合有正面的影响,但同时也使得语言失去其本身所具有的纯正特性。无可否认,有时候为了迁就交流,翻译需要牺牲一些语言形式的特色。德里达也的确说过,任何东西都是可翻译的,以及不可翻译的。现实的翻译,总是处于理论上的好与差的中间。失去背后几个世纪文化依托的语言翻译也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当今时代,国际交流语篇(经济、法律、科技等方面的语篇)的地位正在提高,但其原文是没有家园,无文化为依托的。这类的文章主要是为了交流,因此在语言上求同。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这一类没有家园的语篇,我们该如何翻译呢?翻译国际语篇没有必要为译文找到家园,因为原文本身就是无家可归的。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也无需假想自己的身份,忠实于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即可。

3.2 审美翻译

文学翻译可谓是典型的有家可归的范畴。那在翻译的过程中,如何才能保留语言本身的特色呢?象牙塔的金科玉律是:文学翻译要注重原文的语言细节,方可反应原文的语言特色。这是文学翻译的理想境界,然而语言文化的实质性差异决定“忠实”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的译者则认为问题风格可以再现,提出“译狄更斯,还他一个狄更斯,译海明威,还他一个海明威”。但这实践起来往往不可行。就英语为例,它通过在世界的扩散,已经发展成为多种变体,译者难以展现其风格。钱钟书的译文如他自称: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是译本。不过,汉化至极的译文大概不会同时又忠于原文。如何才算是忠实呢?译者又有多少自由呢?译者应在句法结构上有十分大的自由,设法摆脱原文句法结构的束缚。美国翻译学家奈达先生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在译文调整方面给出诸多建议,也解决了相当一部分的语言文化翻译难点。叶子南先生认为,在实际的翻译中,译者对译出语难以达到入木三分的理解,所以译文特色可以尽量向译入语靠拢。这不仅能够达到交流的目的,起码也较好地保留了译入语的文化特色。

4 翻译活动的未来发展要求

如何跨越翻译障碍,促进语言多元文化交流是一门重要课题。虽然人类思维和世界观存在着差异,但同时也具有某种共性。翻译仍然可以使人类相互理解。事实上,翻译的东西越来越多。关键在于我们该如何让翻译越来越好呢?根本出路在于翻译工作者必须精通双语以至两种文化,只有掌握文化后才能准确地理解语言。翻译教学要强调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既要关注外语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又要关注本民族语言、维护本民族文化,强调本族语言在多元文化中的重要性。老师也应当把语言的特定文化因素的内涵揭示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差异敏感性和语言转换能力。奈达先生也曾呼吁:我们需要的是对语言丰富的蕴涵、对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对翻译艺术具有高度敏锐感觉的翻译工作者。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不仅要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同时也要通过翻译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然而许多外语系学生过分强调接触西方意识,获取西方思维模式,而忽视了自己在母语文化方面的修养,甚至慢慢丧失本土语言文化。

笔者进行了一份抽样调查,对象是中山大学英语翻译系的24名学生。问题是:在日常交流中,你会遇到找不到合适的中文表达,而想到英语表达的情况? A经常B偶尔C从来没有。调查结果显示,5名学生(21%)选择A,19名(79%)选择B。而没有人选择C。

这项简单调查所反映的问题仍值得我们重视!正确理解本族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智慧积累是保持语言多元文化的根本。而且,翻译的所承担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介绍本土语言文化。不充分掌握本国语言文化,谈何翻译呢?

5 结语

英语目前仍是强势语言,在多种国际交际场合和科技文献、政治文献中广泛被使用。据统计,当今世界75%的电影频道是英语节目,80%的电子邮件用英文传递,85%的网页是英语网页,85%的国际组织以英文为工作语言,100%的软件源代码是英语格式。在此大背景下,弱势语言失去自己的语言中具有灵性的那一部分是有可能的。斯坦纳有一句话:当一个语言死去时,一个世界可能也随之死去。在此大背景下,翻译活动对多元文化的保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丰富了我们的思想。与此同时,语言多元文化为我们提供了看事物的新角度,促使社会进步。英国哲学家罗素说道: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过去已被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没有翻译,跨文化交际与理解就无从谈起;没有语言的多元文化,翻译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世界将不再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叶子南.英汉翻译对话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

语言与文化论文篇10

一、汉英文化差异

因为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产品,要理解它就应该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给其在语义层面上的转换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其差异首先表现为价值观念的不同。汉文化是一元文化,强调“社团价值论”;英文化是多元文化,崇尚“个人价值至上论”。除了价值观念差异之外,汉英文化差异还与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气候条件和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

(一)地理环境引起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常常给该地区的文化打下烙印。中国和英国,因为地理环境的迥异,气候条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对的异域文化。英国是岛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民族创造出的语言就沾上了该地理特征。如spend money like water,make water,all at sea等就囊括在其中。相反,中华民族祖居亚洲大陆,其文化自然也难免受其影响。上文所说的“挥金如土”就是一例。另外还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黄土背朝天”等不胜枚举。至于气候不同招致的文化差异的例子也是举不胜数。单就“东风”“西风”之说来看,两种文化就大相径庭。雪莱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Charles Dickens在《大卫科波菲尔》中说:“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这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然而汉语中的“东风”是春风,是温暖的使者。“西风”是秋风,有萧瑟秋风之说。马致远之词作“古道、西风、瘦马”,又同是马曲的“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也说明了这一点。词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让异域人士费解。

(二)民情风俗造成的差异

汉英民族由习俗引起的文化差异在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词汇短语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英国人喜欢马,养马、骑马、赛马成为其风俗,英国文化就属于典型的“马文化”,所以英语中有关马的说法极其丰富。如:talk horse(吹牛),get on one’s high horse(趾高气扬),horse and horse(并驾齐驱)等。然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世代的牛耕生活使汉语囤积了大量的“牛文化”。牛是“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的象征。“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体现的这种情结。相反在英语中却用马来代替。汉语中的“老黄牛”翻译成英语也就成了a willing horse。不光如此,汉英语言中的一些表示颜色的词汇也沉淀了不同民情的文化。“红色”在汉语中含有极强的褒义色彩,“大红大紫”显示的是成功和富贵、喜庆和吉祥。与此相反,red却常常让西方人想起流血、战争、恐怖、愤怒和危险,含有较强的贬义。

二、翻译策略

汉英文化的差异性给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但是,这并不是说明两种语言之间就不能相互转化。语言共性论认为,虽然人类的语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由于在生存环境、身体结构、生理需要等方面的共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这就使语言之间的转换成为可能。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语言之间转换的可能性。如果说每种语言都能表达所指的一切,那么,从原则上说,某种语言所表达的一切都能被译为另一种语言(蔡毅)。不同语言之间的这种转换常常借助于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策略。

(一)异化翻译策略

异化就是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文体等特征传达原文的内容,要求读者向作者靠拢,适应原文。它翻译的前提是,认为语言是有差异的,交际因语言社团之间与语言社团之内的文化差异而复杂化。异化翻译承认并发展差异,并且在目的语中表现文化差异。异化翻译追求最大限度的等值。其特点如下:(1)不完全遵循目的语的语言与语篇规范;(2)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不通顺、艰涩难懂的文体;(3)有意保留源语中的实观材料或采用目的语中的古词语;(4)目的是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阅读经验”。异化翻译有利于读者了解异域文化;有利于读者运用智力和想象力去感受异域文化的独特之处;有利于丰富目的语文化和表达方式。但是异化翻译也有自己的劣势,它常常使译文句式生硬、晦涩难懂,这就给读者带来了阅读困难。常见的异化翻译策略有“音译法”和“直译法”等。

(二)归化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就是遵循目的语文化的当前价值,对原文进行同化翻译。该翻译法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地道畅通的目的语进行翻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被掩盖,目的语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取代了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归化翻译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对于译者来说,要全面了解一种异域文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翻译过程中因为对本族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往往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以便使译文通顺。这样,对于读者来说,就可以避免文化冲突,在自己的知识文化范围轻松容易地理解译文。由此看来,归化翻译的通顺常常也会换来文化信息的遗失。常见的归化翻译策略有“代换法”、“解释法”和“异译法”等。

三、异化归化,各得其所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异化和归化翻译各有其优缺点。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不可取。那么,在实际翻译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标准呢?关于翻译的标准,清末的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译事三难”,即“信、达、雅”。“信”指忠实原文,“达”指语言通顺畅达,“雅”指文字古雅。鲁迅也曾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持原作的风姿……”。钱钟书提出了更具体的“化境”文学翻译标准。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显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从这些翻译名家对翻译所定的标准可以看出,“忠实”和“通顺”是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缺一不可。那就是说,既要将原文的信息(包括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全部传达,使语气和风格与原文一致,又要使行文流畅自然,易于被读者理解接受。这就要求我们找到异化和归化翻译的最佳结合点,让异化和归化各得其所。一般说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化间的关系分为文化交织、文化鸿沟、文化冲突三种。不同的文化关系对翻译的策略的选用有极大的影响。文化交织是指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着一些相似和相同的地方。这样语言之间的交流因其共同性而不难理解。为了更多地接触异域文化,异化翻译方法就显示出优越性;文化鸿沟是指两种文化中存在着文化差距。这时我们可以选用归化翻译方法,如果选用异化翻译方法的话,就必须用直译加注才能做到理解和传递信息的两全其美;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文化对某些物质,事物和现象有完全矛盾的理解。处理这种文化现行,归化翻译方法更能大显神通。

参考文献:

语言与文化论文篇11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学者对于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Samovar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有关非语言交际的定义有很多。根据Samovar的观点,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以是人为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非语言交际涉及文化、民俗、社会学、人类学等许多领域,运用范围广泛,其语义也很复杂。非语言行为只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表达明确含义,孤立地理解某一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常常是难以奏效的。

关于非语言交际的涵盖范围,其分类方法有很多。胡文仲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将非语言行为大致分为四大类: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体态语包括基本姿势、基本礼节动作以及人体部分动作所提供的交际信息;副语言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客体语包括皮肤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和化妆等所提供的交际信息;而环境语则包括空间信息、时间信息等。前两类可称为非语言行为,而后两类则指非语言手段。

二、非语言交际与文化

文化与非语言交际是密不可分的。许多非语言行为都是文化习得的结果,人们的非语言交际的形成和效果往往都是由一定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文化和绝大多数非语言交际行为都是代代相传和后天习得的,都是长期历史和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某一社会共同的习惯。在非语言交际中,有关文化的表达方式异常丰富,以至于文化学习的障碍主要来自于非语言方面的因素而不是语言方面的因素。Birdwistell认为,没有一种表现行为是适用于所有文化的;所有的行为都是文化的产物,而不是生理上的遗传或天生的。因此,通过非语言方式表达的一些情感都是某些文化所特有的。Samovar认为,通过了解某一文化的非语言表现的基本模式,我们可以探寻人们的举止态度;通过非语言行为模式可以了解一种文化的价值体系;通过对非语言行为的研究可以排除狭隘的文化优越感。非语言行为的差异比语言行为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更为严重,因为非语言行为一般是情感或情绪的表露。由此可见,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和错误破译信息是显而易见的。

1.体态语中的文化差异

体态语指的是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与动作,它是用以同外界交流感情的全身或部分身体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动作。它包括身体语言、手势语、态势语和体语等。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它也是文化的载体。在体触行为方面,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得尤为突出。不少美国学者将英美文化列为非体触文化。在西方国家,人们对近体交际的亲密距离非常敏感,人们不才惯相互拥挤,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在捍卫属于自己的领地。尤其是同性之间如拉手、勾肩搭背等行为都被视为禁忌。而在东方的传统文化中,近距离体触并不属于异常现象,人们甚至认为这是一种亲密、温暖的表现,如父母与子女之间,同性朋友之间的体触都被认为是非常正常、完全可以接受的非语言交际行为。 2.副语言中的文化差异

副语言又称伴随语言,它一般指伴随话语而发出的无固定语义的声音。副语言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最显著的方面之一是对沉默的不同态度。Hall曾把“沉默”作为他划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一条重要标准。在他看来,东亚文化如中国、日本、朝鲜等属于高语境文化。在这些文化中,信息往往是通过手势、对空间的利用甚至沉默来传递的,因此对信息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语言行为以外的语境。在中英交往中,英语国家的人对中国人经常采取的沉默态度很不习惯。西方有的学者将东方人的“沉默”视为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信心,甚至认为东方人的沉默态度是对交际对方的蔑视或侮辱。而中国人却很重视交谈中沉默的作用,认为停顿和沉默具有丰富的含义。恰到如处的停顿能产生惊人的效果,甚至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

3.客体语中的文化差异

客体语言指人工用品,包括化妆品、修饰物、服装、衣饰、家具等。这些物品具备双重功能:实用性与交际性。以交际角度来看,这些用品都可以传递非语言信息,都可以展示使用者的文化特性和个人特征。东西方文化对嗅觉信息的感受也不一样。中国人适应人身体的自然气味,中国人很少习惯使用香水;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对这种人体的自然气味是很难接受的。因而无论男女都注重对身体气味的掩饰,都习惯每天使用香水。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注意正确对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身体气味,即身体气味的文化差异,不能从本民族的喜好出发去厌恶、反感外族文化的生活习惯。

4.环境语中的文化差异

环境语也是非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从非语言交际的角度来看,环境指的是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环境。环境语包括时间、空间、颜色、信号等。这些环境因素都可提供交际信息,所以环境语也能展示文化特性。

语言与文化论文篇12

        典故,在第一套人教版教材中,初中英语第五册曾有过的故事,简单涉及了所罗门这位智慧之王的故事,但这类的典故并不多见。根据年龄与接受力的因素,我认为可以适当增加多几个常见于西方文化中的典故文章作为了解和阅读材料的,如the garden of eden, noah’s ark, the tower of babel, achilles’ ,heel等。另外,在英语中,颜色的运用,特别在语言中作比喻和联想的运用是较为广泛的。我们在教材中见得也不多,如the green house, the white house, in black and 

        而受年龄和思维深度、心理因素的制约,委婉语、禁忌语和英语文体等在初中教材中极少出现是较正常的。在跨文化交往中,怎样才是有礼貌、怎样用适应的谦辞和敬辞同样很重要。虽然在教材中有出现,但仍要补充。尤其能结合现实中,中国人汉文化与欧美人英语文化在交往中出现的各种失误与冲突的材料,在教科书中应有充足的安排,这样的例子才有说服力和警示性。

      在文化交际中,我们接触得最多的还是人,我们要更全面地了解外国人,必须对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人生观、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等有深入的了解和熟悉。必须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和人民有大概的了解,在各种人物传记中,新旧版两套人教版教材所选的内容都非常好。人们都总想从下面的、有积极意义和成功的奋斗经历的人物身上吸取其人生精华,因而在所有教材中出现的人物形象,给人难以磨灭的印象。如: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民族英雄:内森黑尔,(其名言为“我唯一抱憾的是:我有,且仅仅只有一次生命贡献给我的祖国”),反映普通人一面的;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的动人故事;反映有骨气的歌唱家;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著名杰出的政治家、发明家富兰克林;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现代护理制度创始人佛洛?萨南丁格尔;在丛村中因飞机失事而幸存,并顽强求生的德国女孩的故事等等。所有这些反映了历史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在教材中应适当补充现代著名的体育运动员、艺术家、政治家或社会以至为全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的轶事。所有这些材料,给在成长时期的中学生的心灵教育起着极大的积极的作用。人们可以分析其文化背景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中吸收其精华。另外,体现欧美人独立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乐观主义和与他人良好的合作精神、创新探索精神的人物传记与体裁,应考虑到教材的更新和补充中去。

语言与文化论文篇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存在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所特有的、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任何一种语言都代表并反映了讲该语言的国家、社会、群体的文化。因此,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独立存在。同时文化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语言方式,是在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各个国家、民族、群体文化之间都会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生活方式等等。由于价值观念、时间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地理环境等众多方面的不同,从而就导致了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差异。而这种语言与文化上的差异也必然会导致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不平等。

一、英汉文化不平等的表现

所谓平等,本意是指政治、社会或经济地位处于同一水平;没有或否认世袭的阶级差别或专断的特权。平等是人类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平等。文化的影响力除了与该文化自身的特点有关外,主要由与语言和文化相联系的民族经济、科技、政治和军事等实力所决定。经济、科技、政治和军事实力的差异必然会在文化的影响力上表现出来,因此有的文化就呈强势,有的文化就处于弱势。比如在比较中英两种文化时,每年从英语译入汉语和从汉语译成英语的文字及影视数量就足以让我们不得不承认,英语文化雄居强势,中国的文化明显处于弱势的地位。而这种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不平等主要来自于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其差异主要表现在:

中西价值观差异:中国是集体主义(Collectivism)而西方国家是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在我们国家的文化中,我们强调集体意识,团结就是力量;强调家庭,朋友的重要性。而在西方他们更在乎个人的利益,强调self-control,self-respect,self-confidence,self-reliance和 self-dependence。这大概也是他们追求民主,平等,自由,人权的动力吧。对于时间的观念,有我们大家都了解的,西方人请吃饭时希望客人准时或晚到五至十分钟。而在中国一般都要提前到。还有中国是典型的过去观,喜欢回顾历史,对过去念念不望,重视传统。西方是现在观,将来观。现在观的文化是注重眼前的,及时行乐。对过去不留恋,对未来也不幻想。美国是将来观的代表,他们总是放眼于未来,寄希望于未来。

语言文字的差异对比: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最早是以图形的模式创造的,所以许多汉字都是根据实物形象而创造出来的,比如说“水,日”等。汉字注重意合,而英语作为一种音象文字更注重形合。

当然不同英汉语国家经历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等等,都给两种语言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一般来讲,不平等主要不是在势均力敌的文化中存在,而是在强势与弱势文化之间进行,并且是一般由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输入,强势文化在弱势文化上留下明显的印记。而这种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施加影响是世界历史上的普遍现象,但有的时候文化的影响常常会出现滞后现象,即当一种文化处于强势时,其影响并未波及很远,直到这种文化由强变弱时,它的影响才会渐渐为其他民族所了解进而被大量的借鉴。但无论是在任何时候,这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不平等都是根深蒂固的存在并且贯穿整个文化社会的发展始末。

二、英汉语言对话的不平等

既然文化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那么语言的不平等也就随之而产生,作为跨文化交流的翻译所体现的不同语言间的对话自然也就是不平等的。文化之间的不平等对话通常会表现在翻译出和翻译入的量上,这在翻译所涉及的两种文化上首先就产生了不对等,而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翻译者本身就带有很大的不同的特征。

在翻译数量上,每年由我国译者译入的英文文献数目极其庞大,仅以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为例,英文的经典作品几乎都有一种或多种汉译本,而且不仅仅是流行作品会被我国译者及时的翻译过来,就连一些不是很畅销的,或票房不是很好的作品也会被迅速的引进或是翻译出来。然而相反的是,每年由英语国家的译者(包括华裔译者)翻译的汉语文献数量却是非常的有限,汉语的很多优秀作品却不能及时的翻译为英文。这种数量上的巨大落差的背后其实就是两种文化地位的不平等,也是英汉语言对话的不平等。

语言文化地位的不平等不仅会通过两种语言间翻译数量的差异明明白白的体现出来,而且还可以通过译者带有倾向性的翻译策略的选择而隐隐约约的折射出来,翻译策略的选择从表面看只是由译者个人主观决定的,但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主观的决定却有其深刻的客观原因,其中译者生存其中的文化与源语文化的地位的差异所导致的复杂的个人感情因素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以中国一部非常著名的小说《红楼梦》为例,就可以看出中英文化的不对等是如何影响这部文学名著的翻译的。到目前为止,《红楼梦》的英译本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我国著名学者杨宪益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而另一种是英国学者霍克斯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对于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版本,翻译界有着很多不同声音的讨论,其中崔永禄教授的评论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见。他认为:“霍克斯的《红楼梦》译本,在传达主题信息和艺术信息方面应该说是取得了极其突出的成就,尤其是艺术的再创造,远远超过了其他译本,但在文化信息的传达方面却出现了一种十分值得注意的倾向。”说这是一种倾向,崔永禄教授也认为一是在霍的译文中可以看到一种较为普遍,且有一定思想指导的问题,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问题并不是一种个别现象。二是不仅仅是霍克斯这一个人的做法,其他西方人在翻译中国作品或是其他处于弱势文化地位国家的作品也有类似的一种倾向,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霍克斯在对《红楼梦》中“红”字的处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如意、幸福、热情和好运,而这个词在英语中则缺乏类似的象征意义,更多的会和暴力和流血联系在一起。因此为了避免“红”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因联想意义不同而产生的麻烦,霍克斯将小说的名字改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但是在小说正文中出现了大量的“红色”在内的文化现象。霍克斯虽然对英译本中的前言里已经对包括“红色”在内的文化现象从两种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对比,但避开了书名中红色,却仍然对书中的很多带有“红”色彩的文化进行了英式的强行灌输,比如将“怡红公子”译成“Green Boy”。由此可见,霍克斯代表的这一类西方人在翻译和语言中所采取的策略或是方式不仅仅是一种个例,而是明显的带有一种倾向,这是强势文化翻译进入弱势文化国家作品的一种必然倾向,因此可以说,英汉两种语言文化间的对话绝对是不平等的。

三、英汉语言文化习惯的不平等

英汉语言对话的不平等主要体现在翻译方面,而在英汉语言使用的习惯中也有一些不平等存在,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凡涉及讲话人本人的总是要谦虚一些,对于对方却是要多加赞美,以示对对方的尊敬之意。因此汉语中表示自谦的词语就非常多,如犬子、拙荆和贵客等词语。然而英语文化中却没有这样的传统习惯,在英语文化中推崇的是平等对话。而这样的平等,在一定的意义上,对于汉语的语言文化习惯来说也是代表了一定范围内的不平等。

文化的民族性是历史的长久以来的积淀但并不代表着可以一成不变。长期以来,在与其他民族频繁的交往活动中,弱小的民族常常会主动的或被动的像其他强大的民族学习或是吸收借鉴一些新生的事物,从而引发自身的文化变异,也就是说弱势文化群体也会像强势文化群体吸收新的内容产生新的变化。正是由于这样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不平等存在,才使得各民族的语言文化能够互相交流,各民族语言文化的语用倾向才能够向着一个进步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恩科,李昕.文化视角与翻译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崔永禄.霍克斯译《红楼梦》中倾向性问题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5.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