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监护论文实用13篇

药学监护论文
药学监护论文篇1

药物治疗给许多病人解除病痛,带来幸福,但同样也会给许多人造成药害,引起后遗症,甚至死亡(药学美学)。事实上多数问题不在于药物本身,而是开处方、配药或给药过程中的不当引起的。因此药师从道德上讲有责任保护病人免于药害之忧(药学伦理学的要求,着重强调药师的真正价值在于为广大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负责,而不是纯粹的商品关系。药学伦理教育内容,义务教育、责任心教育、保密教育、法制教育)。另外,随着人们要求健康的水平提高,已不再满足有药可用,要求提高治疗质量甚至生存质量,提供优质、高效、低消耗的药学服务。PC应运而生则是一种必然趋势了[1]。

1PC的定义

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Care简称PC),也有称为药学保健或药疗保健。1987年由美国的Hepler和Strand提出PC,很快得到世界许多国家学者一致认可,在1988年新德里世界药学大会加以明确并特别作了推荐。

1987年,Hepler在“药学正经历着第三次浪潮”报告中提出,在未来20a中,药师应该在整个卫生保健体系中表明自己在药物使用控制方面的能力,特别应该表明由于药师的参与可以减少整个服务费用,如缩短住院期和减少其他昂贵的服务等。1990年Hpler等提出了PC定义:“PC是提供负责的药物治疗,目的在于实现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的既定结果。这些结果包括①治愈疾病;②消除或减轻症状;③阻止或延缓疾病进程;④防止疾病或症状发生。PC是一种过程,药师通过与病人和其他专业人员合作,设计治疗计划,其执行和监测将会对病人产生特殊的治疗效果。它包括3种功能,①发现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②解决实际发生的用药问题;③防止潜在的用药问题发生。PC是卫生保健的必要部分,应当与其他部分结合起来。但是,提供PC的目的是药师的工作要直接面向病人,药师直接对病人负责,以保证PC的质量。PC药师与病人的基本关系是:病人把自己托付给药师,药师接受委托并承担责任。PC的基本目标、过程和相互关系存在于所有的医疗机构中”。

对PC的统一定义是:“药师的使命是提供PC。PC是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有关的监护,目的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3]。这一定义把医院药学的全部活动建立在以病人监护为中心的基础上,以最大限度地改善病人身心健康为目标,药师要承担起监督、执行、保护病人用药安全、有效的社会责任(社会药学的要求,社会药学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药学问题,研究社会因素与药学系统诸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交叉学科。社会药学的内容1药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2药学系统内部的社会关系3药学工作者在药学系统中的作用4社会用药的特点、规律及其所带来社会问题)。

2药学监护的主要内容

2.1把医疗、药学、护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医生、药师、护士齐心协力,共同承担医疗责任。

2.2既为病人个人服务,又为整个社会国民健康教育服务。

2.3积极参与疾病的预防、检测、治疗和保健。

2.4指导、帮助病人和医护人员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药物。

2.5定期对药物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科学评估。

根据药学监护的上述内容,医院药师的工作方式将发生改变,他们不仅仅是调制药品,而是要与医生、护士一起直接面向病人,参与治疗,指导用药,工作在临床第一线。

3药学监护中药师的职责

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药学监护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监护。概括起来,药师在药学监护实践中的主要职责是:

3.1与医生一起决定病人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明确治疗目标,为这一目标设计药物治疗方案(即个体化用药),监测病人用药全过程,对药物治疗做出综合评价,发现和报告药物过敏反应及副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及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PC不仅涉及药物治疗(实际提供药品),而且涉及每个病人的药物治疗决策。不光决定是否用药,而且判断药物的选择、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方法、药物治疗监测和向病人提供与用药有关的情报和咨询服务。药师必须综合、分析信息,根据与其他服务人员交谈所获得的信息、病人情况、疾病类型和医生提出的治疗观点拿出用药方案。

3.2综合管理所有的PC所必需的资源(包括人和药品)。药物使用管理包括采购、储存、供应及药物使用评价。对医生、护士进行药学指导,提供有关药物的信息咨询服务。对病人采取直接服务,包括用药教育、临床治疗会诊等。

3.3保证合理用药,即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根据病人的疾病种类、性质、发病时间、以往用药史、有无药物过敏等情况,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适当的剂型、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

药师提供PC的具体任务是发现、防止和解决与用药有关的问题。如①药物正确无误;②用药指征适宜;③疗效安全,使用价格适宜;④剂量、用法、疗程妥当(依据药动学和药效学知识决定剂量及疗程);⑤用药对象适宜(无禁忌证、不良反应小);⑥调配无误;⑦病人遵从性良好[4]。

3.4建立病人用药档案,对病人生活质量的评价。

根据WHO对健康的定义,采用通用量表和特殊量表,健康问卷和健康效用测量方法,健康效用指数等,对病人生活质量作出客观和主观的评价[5]。

4医院药师在PC中的地位

4.1药师的委托人是病人。

作为病人的委托人,药师必须与病人建立“一对一”的业务关系。

4.2建立“处方者、药师、病人”新型伙伴关系。

PC要求打破药学内部的分工,如“普通药师”、“临床药师”、“供应药师”、“药房药师”和“制剂药师”。要求所有药师承担为病人保健的职责,认为药学部全体工作人员都是病人保健的提供者。其他医务人员及病人可与药师进行直接对话,起到医师延伸者功能,成为治疗队伍的一员[6]。(与国际接轨监管药师将从卫生系统分离,专门从事药品的检验和有关药品法规的检查与执法)

5开展药学监护的重要性

药学监护在发达国家受到高度重视,从实践情况看,效果是很明显的。

首先,它促进了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效果;

其次,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能够预防某些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第三,病人的疾病得以治愈,病症得到消除或减轻,从而达到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根本目的;

第四,由于大幅度减少或杜绝了不合理用药,节约了药物资源,因而降低了医疗费用;第五,提高了药师在医院乃至全社会的地位和形象,同时也增加了药师的收入。

我国临床药学工作起步较晚,有些医院虽然也开展了临床药学工作,但仍停留在实验室或信息资料收集阶段,至于药学监护工作则处于宣传时期。但是,我国不合理用药现象比较普遍,某些基层医院不合格处方高达60%以上,问题十分严重。药学监护是21世纪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发展,人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对药学监护的社会需求将日益增加,可以预见,药学监护必将在我国逐步开展并形成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6我国实施PC的障碍[4~6]

6.1观念上的障碍

6.1.1超越药师的传统工作实现由“对保障药品质量和供应负责”向“对病人用药结果负责的转变”这一重大转变药师难以适应,特别是目前药物治疗决策是由医生制定的,药师不必承担责任。实施PC,药师授权参与用药决策,负责监控给药过程,观测病人用药反应并实行必要调整,追踪药物使用的最后结果,进行必要的评价。药师传统工作是面对药物,一下改为面对有感情的病人,本身也得到施展专业才能,树立崭新职业形象的机会,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6.1.2超越以治愈疾病为目标的观念PC提供的服务不光是要把病人现有的疾病治愈,而且要恢复病人的健康,使病人保持良好的身体机能和精神状态,生活得健康幸福。

6.1.3超越生物学指标评价治疗结果的观念现在评价药物治疗结果的指标只是一些观测到的数据,例如,对癌症病人使用抗癌药物时,以病人生命延长多少年为评价治疗好坏的指标。但是,在抗癌药物发生药理作用的背后,病人因药物严重的毒副作用遭受多少痛苦(生存质量恶化)并未考虑在内。开展PC工作,就要综合评价药物对病人整体功能、生存质量的影响等指标。

6.1.4超越具体医疗机构狭小的地域观念实施PC,药师应关心照顾各种医疗机构中病人的药物治疗,不光是对本单位住院病人,进行药学服务,而是在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持续不断,甚至对已出院的病人也应负有关心的责任。

6.1.5超越现行的药学业务分工医院所有药学人员,虽分工不同,总体目标都是通过药品和药学手段向病人提供改善生存质量的服务。

6.2药学资源方面障碍

6.2.1时间不足目前我国药师要花大量时间在常规的药物供应上,即使是与临床接触最多的药房药师,也难把主要精力放在查房、参加会议、查阅病历、提供药物咨询、开展药物监测、建议调整和监察药物不良反应等工作上,另外,药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在给药后24h内看完所有病人的病历及时发现用药方面的问题。

6.2.2人员编制限制我国医院的药剂人员编制大多低于国家规定的8%,这样原本人手就少,更无力进行费时费力的PC工作了。另外在有限的人员中,缺少提供PC必备的临床知识、交际能力、工作热情、自信心和业务素质。目前主要是药剂科主任和骨干必须首先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培养人才,积极组织力量,克服困难,稳步开展PC工作。

6.2.3工作场所有限PC工作,登记病人病历,向医护人员和病人提供用药咨询服务,收集用药信息等活动都需要在治疗病人现场,这就必须在各病区都要设有PC药师的工作场所。

6.2.4技术条件有限虽然许多自动化的医疗档案管理系统已经启用,但严格地讲,还没有完全适合开展PC计算机软件系统可供使用,此外,目前,医院的经济状况普遍无条件引进昂贵的新技术设备。

6.2.5劳动报酬得不到补偿和回报药师向病人提供PC付出了比常规工作更多精力和时间,但这种付出往往得不到经济上的补偿和回报,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药师工作积极性和医院的投资无法收回,难保此项工作的长久坚持下去。

6.3医疗体系方面的障碍

现有的医疗体系高度分工,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医疗分属不同部门,药剂科也将药师分为制剂、调剂、临床,各司其责,互不相干,而PC的连贯性要求医疗系统是个完整的体系,必须改变这种分工。

6.4信息资源方面的障碍

6.4.1医疗信息不足向病人提供PC的药师不仅要能及时获得药物的知识和最新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取得病人的医疗文件(既往病史、病程记录、治疗单等),但药师往往不易得到这方面的信息,因此,开展PC工作要解决医疗信息的共享问题(简述电脑无纸化管理及局域网加以实现)。

6.4.2药师缺乏编写医疗文件的经验药师应当为每位病人建立正规的药历,详细记录病人的药物治疗情况(用药时间等)和用药前后化验的结果(疗效与反应等),但药师一般缺乏编写常规医疗文件的训练和经验。

6.5法规方面障碍

医院药师的传统任务主要是,采购供应药品和收方发药,药师只能在法规许可条件下,开展职权范围内的业务活动(如药品管理法、医院药剂科管理条例)。推行PC业务必须制定《药师法》和在有关法规中增加相应条文(简单介绍国外有关法规如医院药师拿出用药方案错误使病人残废要负法律责任,把药师的职责、任务,地位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PC工作在我国还处于宣传阶段,没有制度,尤其缺少一套客观的、科学的、能为医生、病人接受的评价标准,用来衡量药物应当产生的结果,以及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即考察开展PC的真正价值,药师应当参与制订临床药物治疗标准,明确规定合理用药适应证、剂量和应该达到的治疗效果。

6.6行政领导方面障碍

开展业务活动必然会增加基础设施,人员、场所、仪器设备、活动经费的投入,PC的开展增大医院财力投入,且无法收回。当然随着法规、制度等的出台,相信这些问题会得到妥善的解决。

开展PC绝不是药师或药剂科人员单枪匹马能完成的,必须是:药师与医生、护士以及其他健康保健提供者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整体配合,首要的关键是药师下临床要取得医护人员的理解和认同。医生的传统观念认为,他们才是治疗结果的主要责任者,药师经常提出给药医嘱或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可能会引起医生的反感和抵触,这样医生可能是反对药师直接干预病人治疗的最大阻力。另外,护士也会对药师出现在治疗现场不适应。一个单位临床药学开展成功的,这方面障碍会大为减少。但如果一个医院的领导能充分肯定药师在药物治疗方面的责任,重视PC活动,对医院其它医务人员改变观念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有一点必须指出,药师开展PC并不是重复医生、护士的临床业务,而是对其工作的补充,不了解这一点就免不了会与医护人员发生职权范围的争执。

7PC势在必行[1,4]

PC在我国虽还处于宣传介绍阶段,实施的难度很大,虽然目前尚无实施的条件,但PC已得到药学界和医院药学人员的普遍关注。理由(1)开展PC的客观条件逐渐形成,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对健康保健特别是对用药的要求上升到提高治疗质量,甚至生存质量的高度,因此开展PC的客观条件逐渐形成;(2)医院传统供药模式改变;我国制药工业的大规模高质量的发展,医院制剂将会逐渐减少、萎缩;加之医院药剂科现代化管理,根本改变医院传统供药模式;(3)电脑的使用,药剂人员剩余。因此,如果我们不思改革进取,固步自封,“下岗”的命运将会落到传统的药师头上,人们需要PC,PC也是医院药学人员的下一步出路。我们应当从更新自己的观念做起,正确宣传PC,理解PC,自觉主动加强自身学习,适应PC,为在我国施行PC扫清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障碍,努力营造让PC逐渐深入人心、健康发展的大环境。

8未来医院药学的展望

21世纪药师的基本任务就是实施PC。许多药学领域的领导者已经接受了PC的概念,并且正在计划和实施使药房从单纯的调配功能向临床专业的转化[7]。未来的医院药师应该既懂药又了解临床,其基本工作内容有:血药浓度监测与解释、临床治疗咨询与会诊、单剂量作业、病人出院后药物使用教育、门诊病员药物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监察与鉴定、新型科研制剂开发、参与新药临床评价方案的制定等。通过发挥药师的专业特长,保证理想的用药结果,降低因药物有关的医疗费用。尽可能使每一位病人在接受药物治疗后能够保持正常的机体功能和精神状态,生活得健康幸福[9]。

参考文献

高世嘉.药学发展的新阶段——药师监护.中国药学杂志,1995,30(2):97

唐镜波.药学监护的发展与策略.中国药房,1995,6(1):7

张新萍,郭海平,杨智敏.药学监护与临床.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6,16(10):469

陈秋潮.药学监护是临床药学的重要内容.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6,16(9):393

胡晋红,蔡溱.美国的药学服务.中国药房,1998,9(6):283~285

唐镜波.药品管供用的监督指导一体化.中国药房,1998,9(5):198~201

药学监护论文篇2

药物治疗给许多病人解除病痛,带来幸福,但同样也会给许多人造成药害,引起后遗症,甚至死亡。药师从道德上讲有责任保护病人免于药害之忧。随着人们要求健康的水平提高,已不再满足有药可用,要求提高治疗质量甚至生存质量,提供优质、高效、低消耗的药学服务。PC应运而生则是一种必然趋势了。

一、PC的定义。

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Care简称PC),也有称为药学保健或药疗保健。PC是一种过程,药师通过与病人和其他专业人员合作,设计治疗计划,其执行和监测将会对病人产生特殊的治疗效果。它包括3种功能:

①发现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②解决实际发生的用药问题;③防止潜在的用药问题发生。“药师的使命是提供PC,PC是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有关的监护,目的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二、药学监护的主要内容。

(一)把医疗、药学、护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医生、药师、护士齐心协力,共同承担医疗责任。

(二)既为病人个人服务,又为整个社会国民健康教育服务。

(三)积极参与疾病的预防、检测、治疗和保健。

(四)指导、帮助病人和医护人员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药物。

(五)定期对药物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科学评估。

三、药学监护中药师的职责。

(一)与医生一起设计药物治疗方案(即个体化用药),监测病人用药全过程。对药物治疗做出综合评价,发现和报告药物过敏反应及副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及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二)综合管理PC所必需的资源(包括人和药品)。药物使用管理包括采购、储存、供应及药物使用评价。对医生、护士进行药学指导,提供有关药物的信息咨询服务。对病人采取直接服务,包括用药教育、临床治疗会诊等。

(三)保证合理用药,即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如①药物正确无误;②用药指征适宜;③疗效安全,使用价格适宜;④剂量、用法、疗程妥当(依据药动学和药效学知识决定剂量及疗程);⑤用药对象适宜(无禁忌症、不良反应小);⑥调配无误;⑦病人遵从性良好[1]。

(四)建立病人用药档案,对病人生活质量的评价。

四、医院药师在PC中的地位。

(一)药师的委托人是病人。作为病人的委托人,药师必须与病人建立“一对一”的业务关系。

(二)建立“处方者、药师、病人”新型伙伴关系。

PC要求全体药学工作人员都是病人保健的提供者。

其他医务人员及病人可与药师进行直接对话,起到医师延伸者功能,成为治疗队伍的一员[2]。

五、开展药学监护的重要性。

药学监护首先促进了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其次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能够预防某些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第三,病人的疾病得以治愈,病症得到消除或减轻,从而达到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根本目的;第四,由于大幅度减少或杜绝了不合理用药,节约了药物资源,因而降低了医疗费用;第五,提高了药师在医院乃至全社会的地位和形象。

我国临床药学工作起步较晚,药学监护工作处于宣传时期。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发展,人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对药学监护的社会需求将日益增加。

六、我国实施PC的障碍。

(一)观念上的障碍。

11超越药师的传统工作实现由“对保障药品质量和供应负责”向“对病人用药结果负责”的转变,药师本身也得到施展专业才能,树立崭新职业形象的机会。

21超越以治愈疾病为目标的观念PC提供的服务不光是要把病人现有的疾病治愈,而且要恢复病人的健康,使病人保持良好的身体机能和精神状态。

31超越生物学指标评价治疗结果的观念开展PC工作,就要综合评价药物对病人整体功能、生存质量的影响等指标。

41超越具体医疗机构狭小的地域观念实施PC,药师不光是对本单位住院病人进行药学服务,而是在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持续不断,甚至对已出院的病人也应负有关心的责任。

51超越现行的药学业务分工医院所有药学人员,虽分工不同,总体目标都是通过药品和药学手段向病人提供改善生存质量的服务。

(二)药学资源方面障碍:时间不足,人员编制限制,工作场所有限,技术条件有限,医疗体系方面的障碍,PC的连贯性要求医疗系统是个完整的体系。

(三)信息资源方面的障碍。

11医疗信息不足向病人提供PC的药师不仅要能及时获得药物的知识和最新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取得病人的医疗文件。

21药师应当为每位病人建立正规的药历,详细记录病人的药物治疗情况(用药时间等)和用药前后化验的结果(疗效与反应等),但药师一般缺乏编写常规医疗文件的训练和经验。

(四)法规方面障碍。

PC工作在我国还处于宣传阶段,没有制度,尤其缺少一套客观的、科学的、能为医生、病人接受的评价标准,用来衡量药物应当产生的结果,以及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开展PC是药师与医生、护士以及其他健康保健提供者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整体配合,药师开展PC并不是重复医生、护士的临床业务,而是对其工作的补充。

七、未来医院药学的展望。

21世纪药师的基本任务就是实施PC,未来的医院药师应该既懂药又了解临床,其基本工作内容有:血药浓度监测与解释、临床治疗咨询与会诊、病人出院后药物使用教育、门诊病员药物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监察与鉴定、新型科研制剂开发、参与新药临床评价方案的制定等。通过发挥药师的专业特长,保证理想的用药结果,降低因药物有关的医疗费用。尽可能使每一位病人在接受药物治疗后能够保持正常的机体功能和精神状态,生活得健康幸福[3]

药学监护论文篇3

一、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以及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一)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

1.加工贸易增值率增长缓慢

随着我国加工贸易中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比重的增加,加工贸易的增加值理论上说应该不断增大。但事实上,我国加工贸易整体附加值的增长非常缓慢,甚至某些部门出现了增加值率下降的趋势。如2001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为25.2%,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而且低于我国制造业1.2个百分点。

2.加工贸易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程度低,抑制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我国目前开展的加工贸易,不仅技术含量低,中间投入品主要依靠进口,没有实现国内替代,而且对其他企业和地区的辐射力度不大,因而很难实现产业结构的改变与升级。另外,由于加工贸易实施“两头在外”的出口导向战略,大量进口相关的原料,影响了我国国产相关原材料生产的发展。

3.基于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区域上分布的不均衡,沿海地区开展加工贸易的劳动力优势逐渐丧失。

廉价劳动力优势是支撑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加工贸易迅速发展以及生活费用的不断提高,劳动成本不断上升,劳动力优势开始削弱。另一方一面,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也制约传统产业发展。随着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日臻成熟,发达国家积极将新技术广泛用于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劳动生产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产业的性质也发生了改变。因此,如果不尽快解决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分布区域上的巨大差异,发掘我国劳动力潜力,并实现科技管理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在加工贸易中的劳动力优势将很快丧失。

(二)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在目前这种状况下,要想解决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要想使加工贸易健康发展,我们只能通过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使其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并最终实现自主研发和自主营销。因此,转型升级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唯一出路和必然趋势。

1.转型升级是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需要

我国目前加工贸易结构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应该说这种结构基本发挥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也比较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然而这种贸易结构却不能长期化。因为尽管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具有比较优势,但面对发达国家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我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不具有竞争优势,也就无法实现比较利益。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比较利益陷阱”,使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我国应该通过采用新技术,对加工贸易进行升级。以新技术产品进人国际市场,使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包含更多的技术含量,增加附加值从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真正的竞争优势。

2.转型升级是适应国际产业转移新形势的需要

为了保持国际竞争优势,跨国公司不仅加快了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而且开始将内部服务业和研发中心向外转移,特别是IT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转移。这给我国加工贸易的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国要抓住这一机遇,通过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承接高水平的加工制造环节、内部服务业和研发中心的转移,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二、影响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

(一)劳动力供给

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就中长期来看,在未来10年内,我国的廉价劳动力供给将继续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劳动力优势仍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最大的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在我国仍将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二)技术水平

产业的基础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是决定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水平高低的主导因素,而技术进步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通常情况下,在加工贸易中,跨国公司只向东道国转移适用性技术,其水平等同于或略高于国内先进技术水平。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经过数10年的工业化建设,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但是,我国产业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就使得我国加工贸易中间产品供应能力增长缓慢,不仅使跨国公司将我国的加工贸易部分置于技术含量较低的链条,而且从技术上阻碍了加工贸易配套产业的发展,制约了加工贸易的技术转移、扩散和技术溢出,从而妨碍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三)体制制约因素

制约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首要体制问题是国有企业问题。在我国,分享着国家大部分要素资源的国有企业,由于机制僵化、市场适应力差,没有成为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而民营企业则因许多束缚条件尚未成熟,这使得外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这种局面一方面造成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发展加工贸易可能带来的产业关联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被大幅度抑制。更重要的是,当地经济通过加工贸易逐步积累实力、发展壮大的进程没有显现,加工贸易的多数利益和加工贸易发展进程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

三、加速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改善加工贸易的投资者结构

1.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加工贸易,促进外源型经济与内源型经济协调发展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应积极建立对民营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的激励机制,尤其要鼓励和支持科技型、自主知识产权型民营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促进民营企业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逐步实现由“海外接单、大陆生产、香港出口”的传统营运方式向“大陆接单、大陆生产和大陆直接出口”模式的转变,使“候鸟经济”转变为“榕树经济”,促进外资经济与当地经济不断融合,形成民营企业加工贸易群体,促进加工贸易本地化。超级秘书网

2.鼓励欧美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加工贸易

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加工贸易中技术密集型生产的比例远远大于其他投资者,说明即使在相同的生产链条中,大型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加工贸易投资使用母公司先进水平的企业比例最高。因此,应加大对大型跨国公司投资于我国加工贸易的吸引力度,尤其是技术力量雄厚、规模大、拥有尖端技术产品的欧美跨国公司。

(二)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促进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为加工贸易科研开发成果商业化生产创造基础,是提高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在加工贸易领域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在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中没有形成水平分工的格局。对此,需要国家在促进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设立具有标志性的部级研究开发中心,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持性政策。在制定加工贸易政策时,应将高新技术产业与一般制造业区别对待,鼓励企业利用加工贸易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

(三)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内优化升级

要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内优化升级,除了在产业链中游精选,从事加工制造链增值大的环节之外,还可进入如下三个产业链的重要延伸领域:一是向产业链上游发展,提高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能力;二是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和配送业务;三是向产业链配套拓展,进入关键零部件和设备制造业。

1.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促进加工贸易由OEM向ODM、OBM转变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开发能力,科研开发投入不足是突出问题。因此,应当加强本地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设计中心;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与本地大学和科技中心合作,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快对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自主创新,提升企业从事OEM(委托制造)配套能力;鼓励向ODM(委托设计制造)和OBM(自主品牌加工制造)发展,逐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具有广泛知名度的自有品牌。

2.以保税区转型和建立保税物流园区为中心,发展国际采购与配送中心业务

物流速度和属地配套服务能力已成为影响外商投资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工贸易价值链向下游产业延伸是今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些都对我国的物流配送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可以保税仓储企业为中心,建立保税物流园区(中心),赋予其保税区的政策功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设立国际采购与配送中心,赋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内物流企业进出口经营权、国际货代和运输等资格。提高加工贸易的附加价值,提高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竞争力。

3.促进加工贸易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

为了提高加工贸易对国内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应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增加国内采购和从事深加工结转业务,注重培养前后关联产业的零部件配套能力,通过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延长国内产业链条,形成产业聚集;同时引进国外先进制造业技术,完善加工贸易的产业配套体系和配套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加工贸易需求。

参考文献:

[1]隆国强.加工贸易———工业化的新道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9).

[2]廖涵.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药学监护论文篇4

一. 依诺沙星药理作用

1.药理作用:福建省闽东力捷迅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依诺沙星,具广谱抗菌作用,尤其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活性,对下列细菌也具有良好抗菌作用:肠杆菌科的大部分细菌,包括枸橼酸杆菌属、阴沟、产气肠杆菌等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弧菌属、耶尔森菌等。常对多重耐毒菌也具有抗菌活动。对青霉素耐药的淋病奈瑟菌、产酶流感嗜血杆菌和莫拉菌属均具有高度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等假单胞菌属的大多数菌株具抗菌作用。对金葡菌、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均有抑菌作用;对甲氧西林敏感敏感葡萄球菌具抗菌活性。对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具良好抗微生物作用,对结合杆菌和非典型分支杆菌也具有抗菌活性。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差。依诺沙星为杀菌剂,通过作用于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导致细菌死亡。

2毒理研究: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献文章。

3用法用量:将依诺沙星0.2克加入到100毫升5%葡萄糖注射液中,避光静脉滴注,在1小时内滴完。成人一次0.2克,一日两次,重症患者最大剂量一日不超过0.6克。疗程7―10日。但须注意十八岁以下合对本品过敏者,糖尿病者禁用。

二 药学监护

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也称药学保健或药疗保健,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个药学模式。它是药学人员提供直接的责任与力捷迅依诺沙星治疗有关的监护,以达到明确的治疗目标,因此药学监护是目前有效制约不合理用药的手段和方法。我们医院至从2010年,实行开展药学监护工作以来,有效地制约了临床医生不合理用药现象。下面就有关药学监护工作的起步进行相关的探讨

1 医院药学工作的职能转变:(1)药师的药学监护与医生的治疗监护、护士的护理监护共同组成了全方位的“病人监护”过程。这个过程将是21世纪医院发展的新格局。

2 药学监护在医院所起的作用:把医疗、药学、护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医生、药师、护士齐心协力,共同承担医疗责任,既为病人个人服务,又为整个社会国民健康教育服务。 积极参与疾病的预防、检测、治疗和保健,指导、帮助病人和医护人员合理用药。 定期对药物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科学评估。根据药学监护的上述内容,医院药师的工作方式将发生改变,他们不仅仅是调制药品,而是要与医生、护士一起直接面向临床、面向病人。

3 医院开展药学监护的难点与对策:(1) 观念上的障碍 超越药师的传统工作 实现由“对保障药品质量和供应负责”向“对病人用药结果负责的转变”这一重大转变药师难以适应。特别是目前药物治疗决策是由医生制定的,药师不必承担责任。(2) 医院药学资源方面的障碍 我院药学人员编制不够,日常工作只是忙于药品供应、调配等等,药师药学技术力量有限,药学人员大多无临床知识课程,缺少提供药学监护必备的临床知识,使医与药二者之间脱节,无法能真正参与和开展药学监护工作。(3) 信息资源方面的障碍 药师更重要的是取得病人的医疗文件(既往病史、病程记录、治疗单等),但药师往往不易得到这方面的信息,因此,开展药学监护工作要解决医疗信息的共享问题。(4) 规范制度方面的障碍 药师不能单枪匹马开展药学监护工作,必须与医生护士及病人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在我国,“有病找医生”已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而“吃药找药师”似乎还是个“新概念”。 作为医院药师不仅有责任要使患者理解“吃药找药师”并不是简单的提供药品的过程,而是要保证整个用药过程的安全、有效、经济,是药师发挥专业作用的过程,其内涵是丰富与复杂的,不仅涉及病人与药师,还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说21世纪医院要重视药学监护。使得未来的药师应该既懂药又了解临床,尽可能使每一位病人在接受药物治疗后能够保持正常的机体功能和精神状态,使医院的药学监护专业技能在新形式下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提升整体医疗服务的平。

参考文献

药学监护论文篇5

1.3药学监护是推动药物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因素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药物的使用及经费的控制日益严格,如何有效使用药物,保证用药质量,尽可能减少患者的不必要花费,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是摆在药学专业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1.4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法律依据医疗事故鉴定工作不再有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改由医学会负责。这说明此项工作更趋向专业化。药师在药学监护活动中完整地记录了病人的有关健康情况;记录了治疗过程中药物的相互作用;记录了药物对机体个体差异的血液浓度情况;这些将为对药物的作用评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提供了原始的法律依据。

2药学监护概述

药学监护是药学人员提供直接的责任与药物治疗有关的监护,以达到明确的治疗目标,改善病人生存质量的既定结果,主要包括治愈疾病、消除和减轻症状、阻止或延缓疾病进程、防止疾病或症状的发生。

3如何开展药学监护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展,现代医院药学面临着严峻挑战。药师的服务由被动型转向主动型,管理从管“物”转向“人”。面对新的发展与变化,现代医院药学如何转变职能,药师又如何转变观念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将是药师面临的新课题开展药学监护工作。药学监护的开展和深入是医院药学迈出的革命性一步,但每个医院的条件和基础不同,可根据其具体的条件分级开展一、二、三级药学监护。开展医院药学信息工作医院应配备药师负责收集整理药学信息资料,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逐步实现情报手段现代化,建立药学情报资料库,实现档案化管理。药师把药学信息通过医院计算机网络及时传递给用户(药学人员、医生、护士和病人),提供药学咨询服务,可以通过口头、电话、声像设备、文字、自办期刊、设立专栏等途径和方式。现代医院药学已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医院调剂室也应适应这一转变,为患者提供全程的药学服务,不能只局限于准确无误地调配处方,药师要与医生合作,参与药疗方案设计,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从传统制剂向临床制剂转变医院制剂生产已进入高管理成本、低回报的微利时代,因此医院制剂应及时转型,利用医院的药师、技术设备,充分发挥贴近医院临床的优势,开展临床药剂学的研究,开发出适用于临床的疗效好、毒性低、经济效益好的制剂。如设立特色中药制剂、静脉用药配制室,配制肠外营养液(TPN)、化疗药和腹透液等,并提供合理使用、贮存院内制剂的咨询和建议。这种紧紧结合临床开发的新制剂,实现了从生产到开发的转变,强化了医院制剂的服务功能。这些制剂虽然淡化了经济效益,却会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4借鉴国外药学监护,自我完善

在美国,药学学者提出了医院药学变革的新概念即“药学监护”,它的定义简单地说,即是以病员为中心进行药物治疗监护。随着医药科技和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迅速发展,临床上药物治疗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药物上市后的监测,新药评价、合理用药、药物经济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等,促使医院药学事业进一步向面向临床、面向病员的药学监护观念转变,使药剂师的工作从单纯的保障供应向技术功能转化。目前国外临床药师不仅仅停留在药物血液浓度的监测、药学情报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上,还大量开展药物利用研究、药物经济学研究等等。

药学监护论文篇6

药学监护是药学人员提供直接的责任与药物治疗有关的监护,以达到明确的治疗目标,改善病人生存质量的既定结果,主要包括治愈疾病、消除和减轻症状、阻止或延缓疾病进程、防止疾病或症状的发生。

2药学监护在我国医学中的必要性

2.1药物的有效安全性的临床评估在药物的开发过程中,研究人员在药品上市前要对其药效及安全性做大量的临床工作。由于被试人数有限,地域相对集中,难以预测在人群中广泛使用会产生什么样的药物不良反应(ADRs)、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敏反应以及用药差错。加入WTO后,意味着我国药品开发、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都要与国际接轨。对上市药品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再审查和再评估,尽快开展药学监护,建立完整的与国外相应的药物疗效及安全监测体系,为我国医药行业在国际上提供市场条件。

2.2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推进药学监护的发展药物不良反应(ADRs)监测是较初级的安全监控手段,它产生药物有害性的信号,提出某些药物与其使用过程中临床出现的不良事件可能有关的信号[3]。有文摘报道在美国药物不良反应(ADRs)每年有7000 ̄14000例发生,68%的致命药物不良反应(ADRs)被判断是可以预防的,其中药师可避免57%的发生。良好的药学监护制度可避免许多致命药物不良反应(ADRs)的发生,这种监护制度在给药前对临床医师开出的医嘱进行评价,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ADRs)的主要途径。

2.3药学监护是推动药物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因素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药物的使用及经费的控制日益严格,如何有效使用药物,保证用药质量,尽可能减少患者的不必要花费,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是摆在药学专业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2.4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法律依据医疗事故鉴定工作不再有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改由医学会负责。这说明此项工作更趋向专业化。药师在药学监护活动中完整地记录了病人的有关健康情况;记录了治疗过程中药物的相互作用;记录了药物对机体个体差异的血液浓度情况;这些将为对药物的作用评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提供了原始的法律依据。

3如何开展药学监护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展,现代医院药学面临着严峻挑战。药师的服务由被动型转向主动型,管理从管“物”转向“人”。面对新的发展与变化,现代医院药学如何转变职能,药师又如何转变观念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将是药师面临的新课题开展药学监护工作。药学监护的开展和深入是医院药学迈出的革命性一步,但每个医院的条件和基础不同,可根据其具体的条件分级开展一、二、三级药学监护。开展医院药学信息工作医院应配备药师负责收集整理药学信息资料,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逐步实现情报手段现代化,建立药学情报资料库,实现档案化管理。药师把药学信息通过医院计算机网络及时传递给用户(药学人员、医生、护士和病人),提供药学咨询服务,可以通过口头、电话、声像设备、文字、自办期刊、设立专栏等途径和方式。现代医院药学已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医院调剂室也应适应这一转变,为患者提供全程的药学服务,不能只局限于准确无误地调配处方,药师要与医生合作,参与药疗方案设计,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从传统制剂向临床制剂转变医院制剂生产已进入高管理成本、低回报的微利时代,因此医院制剂应及时转型,利用医院的药师、技术设备,充分发挥贴近医院临床的优势,开展临床药剂学的研究,开发出适用于临床的疗效好、毒性低、经济效益好的制剂。如设立特色中药制剂、静脉用药配制室,配制肠外营养液(TPN)、化疗药和腹透液等,并提供合理使用、贮存院内制剂的咨询和建议。这种紧紧结合临床开发的新制剂,实现了从生产到开发的转变,强化了医院制剂的服务功能。这些制剂虽然淡化了经济效益,却会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药学监护论文篇7

随着我国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广大群众对药品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的呼声将日益高涨, 如何让患者享有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服务,是医疗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药师要积极参与药物经济学研究, 利用医院丰富的临床数据, 运用最低费用分析、效益分析、效果分析、生命质量分析等多种方法, 分析药物治疗模式对整个医疗系统及社会成本和效益的影响, 在相同疗效的情况下, 选择最经济的给药方案, 优化卫生资源的利用, 积极制定和推荐各种疾病药物治疗的最佳方案, 扭转医师处方无法监督的局面, 促进合理经济用药。

21世纪以来, 发达国家医院药学实践已开始由" 以产品为中心" 的模式,转变为" 以保证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为核心" 的即" 以患者为中心' 的模式, 此模式在国内被广泛称为药学监护[3]。美国的大部分医院都有一批各专业的临床药师, 直接参与临床用药, 参加查房会诊及疑难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讨论。但他们并不直接从事常规血药浓度的监测, 而由检验科来承担。这样, 临床药师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药物的选择、合理使用和监测结果的分析上。美国临床药学经过多年的发展, 药学服务深人人心, 工作水平也达到很高水准, 临床药师在临床用药中的决策指导地位, 已得到了充分肯定, 据一份调查显示, 临床药师在住院病房参与治疗工作中, 药师提出的用药方案和建议绝大部分被采纳或经过修改后被采纳, 药师面向患者参与治疗, 发挥了良好的医疗效果。由于临床药师全天候面向患者进行监护, 不但发挥了良好的医疗效果, 也使患者在病房的花费大大降低。

我国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求三级以上医院必须开展临床药学[4], 且许多省、市有关部门所定的《综合医院分级评审标准》也都对此做出相应的规定, 然而无论是治疗药物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或药学情报的开展还都十分不完全。目前, 我国的药物治疗监测品种与美国几乎没有差异, 凡是治疗窗狭窄, 血药浓度与临床反应关系明确的药物国内都可以做。然而我国需要监测的药物的品种很多, 但是各医院实际监测还十分有限。

国家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的《贯彻落实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已明确指出, 未来医院药学的重点是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 并将逐步建立起临床药师制度。在医药卫生体制三大改革的推进和深化过程中[5], " 以药养医" 的现象将会渐渐被消除,在医疗机构自制制剂不断萎缩、门诊药房剥离等" 医药分业,措施的影响下, 医院药剂科求生存、求发展, 就必须摆脱传统的辅助科室局面, 向直接服务于患者、涉足临床区域的主流科室发展, 努力实现从单一供应型向科技服务型的转变。

卫生部科教司下发的《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大纲》是对医院药师继续教育的规范化文件, 为进一步培训参与临床药学工作的药师指明了方向。医院可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定期安排药师从事临床药学,而从事该工作的药师应学习必要的临床医学知识, 并建立相应的临床药师专业知识考核制度。同时让适当人选在科室轮转, 参与管理患者, 处理医嘱和药物治疗, 加强与医师的联系, 增进医、药、护人员间的沟通交流, 在理论和实践上提高医院药师的药学服务水平。

临床药师的使命是提供药学监护[6],保证病人用药的安全、有效。药学监护能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预防某些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同时也节约了医疗费用。临床药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药学监护,参与临床治疗:1、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不良反应监测是药学监护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药师开展工作的重要切入点;2、对医师制定的治疗方案提出参考意见。对药物的选择及应用提出合理建议,从药物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及药物的剂型、厂家、给药途径、用法用量等方面提出建议,协助医师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能最大程度的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3、护理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合理用药的关键环节,临床药师要从药品的保管、使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方面对护理人员进行指导,特别是对特殊病人或特殊药物进行单独指导;4、加强与患者沟通,做好用药教育。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询问病人的病史及用药情况,对病人进行用药教育是临床药学的又一重要内容。了解病人的病史、个人史、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等信息,从药物的适应症、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能够极大地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合理性,使患者用药更加合理,因此,临床药师必须很好地掌握与各种病人的沟通技巧,同时具有耐心、同情心和责任心。

随着我国医药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必将成为医院药学工作的重点。面对机遇与挑战,要是应对自己的未来进行选择,借鉴国外临床药学服务的先进经验, 结合我国的国情, 早日使我国医院药学事业与国际药学发展接轨, 已成为现阶段我国药师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余运康 医院药剂科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中国医药指南 2011.9.18 51-52

[2]曹晓孚 姜开杰 药学服务与临床药学 中国医疗前沿 2008.3.04 107、85

[3]易湛苗 刘芳 翟所迪 临床药学监护的回顾与分析 首都医药 2011.12 36-37

药学监护论文篇8

2药学监护

2.1PC的定义与主要内容PC也称药学保健或药疗保健,是1987年由美国Minnesota大学药学院的Helper和Strand教授提出的一个全新的药学专业名词。1990年Helper等提出了PC的定义:药学监护是提供负责的药物治疗,目的在于实现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的既定结果。这些结果包括:①治愈疾病;②消除或减轻症状;③阻止或延缓疾病进程;④防止疾病或症状发生。PC是一种过程,药师通过与病人和其他专业人员合作,设计治疗计划,其执行和监测将会对病人产生特殊的治疗效果。它包括3种功能:①发现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②解决实际发生的用药问题;③防止潜在的用药问题发生。提供PC的目的是药师的工作要直接面向病人,药师直接对病人负责。“药师的使命是提供PC。PC是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有关的监护,目的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4~6]。1993年美国临床药师协会给药学监护下了明确定义,并得到国际药学大会认可:为了在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方面取得明确的效果而提供的与药学有关的直接的负责的监护。这就意味着药师要承担起监督、执行、保护病人用药安全和有效的社会责任[7]。

2.2PC的重要性[8]实施PC将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能够预防某些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病人的疾病得以治愈,病症得到消除或减轻,从而达到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根本目的;由于大幅度减少或杜绝不合理用药,节约药物资源,因而可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药师在医院乃至全社会的地位和形象,同时也增加了药师的收入。

2.3PC应用于中药合理用药的可行性中医用药讲求辨证论治,其实质即为个体化给药,与临床药学的核心内容合理用药是一致的。目前中药临床用药存在着超剂量、不规律用药导致不良反应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根据病情制定科学合理的给药方案,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用药[9],即将PC应用于中药合理用药是必然可行的。现代临床药学的发展提示,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过程中实施PC不只是一种设想。可以预见,其对于中药师更好的发挥其职责,与中医师合作交流,有效地促进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3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与PC

为促进中药走向国际,走向现代化,发展祖国中医药理论,更应加强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管。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与PC的有机结合将进一步深化临床药学的工作内容。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3.1炮制方法得当,强调规范操作中药炮制的临床意义主要在于保证中药的质量,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重要手段,掌握各种不同炮制品的效用差异,是中药合理用药的必要前提,是临床治疗药到病除的根本保证[10]。炮制方法的得当与否关系到中药疗效的好坏,因此炮制过程中要强调规范化操作。药师是实施PC的主体,应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有效地监督炮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好地实施PC。

3.2辨证施治,方精药专,用量准确中医治病应辨证论治,临床用药要根据病情而言[11]。诊断正确而用药不当,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有时还会引起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必须引起医药工作者的高度重视[2]。

大方、大剂量是临床普遍存在的现象[12]。处方用药取效并不是与所用药量成正比,而是和辨证是否准确、治法是否得当、用药是否合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处方用药的规律有其传统性,临床用药都应遵循规定剂量[11]。当然,医师可以因病情轻重、病势缓急、病程长短、病人体质强弱、发病季节不同酌情增减用量,但剂量的确定一定要适中,以安全有效为目的[13]。

因此传承中医治病理论,对证用药,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基础上合理组方,是合理应用中药的基础。同时,中药师应对中医师在处方开药时进行监督,相互配合,共同协商,更好地实施PC,加强中药临床合理用药。

3.3药物之间配伍以及联合应用要得当、合理,注意用药禁忌药物之间的配伍联合应用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主要有西药之间的配伍、中药之间的配伍、中药与西药之间的配伍等。药物之间配伍联合应用得当,则功效倍增;应用不当,不但无效,反而可能使病情加重,甚至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13]。

中药的联用,功效相似药物的合用,特别是几种含有有毒成分的中成药联合应用时,应注意有毒成分的增量和蓄积[14]。中西药联合应用,不但能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还能增强西药的疗效,但中药的化学成分复杂,有着多方面的治疗作用,在临床使用中药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2]。

药物之间的配伍及联合应用有其优势又有其弊端,因此应用要得当、合理。清开灵与青霉素联合静脉滴注可引起休克[15];复方丹参与右旋糖酐配伍使用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并有死亡病例报道[16]。可见,如果没有特殊要求,中药注射液应尽量单独使用,不应与其它药物联用[12]。药师应运用其专业知识并借鉴医师的临床实践经验审核药物的配伍联用,避免药源性疾病及不良反应的发生,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3.4煎煮方法科学规范历代医家对汤剂的煎服法都十分重视。明代李时珍说:“凡服汤药……修治如法,而煎药者……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汉代名医张仲景对中药用法的认识更深刻透彻,《伤寒论》把中药的煎煮分为先煎、后煎、轻煎、重煎……等不同方法。但是随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中药有效成分被提取分离,药理效用被证实,古代积累的用药煎煮方法大多数科学合理,但也有不尽完善之处,可能产生毒副作用,因此要强调煎煮方法的科学合理。

陈英文[17]对885例门诊病人中药咨询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咨询药物用法用量者最多达到360人,占40.68%;咨询中药煎煮方法的有200人,占服用汤药病人的22.60%。可见大部分病人对中药的用法、煎法不清楚。PC过程中要求药师对煎煮过程进行有效监督,要求医师处方规范,做好医嘱,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中药只有在中医药学的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指导下,应用规范的煎法,多样的服法,科学地择时,并合理协调好药物与饮食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获得预期的疗效。这些与现代医药学的药学监护学在理论与实践中都是一致的[18]。

3.5对证用药中医用药必须综合疾病分型、人体差异、气候变化、药物功效等诸方面因素,所以往往会出现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现象[13]。个体差异特别是过敏体质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强,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情况制定相应的给药剂量与途径,但需注意不同的给药途径和方法可产生不同的作用,如外用药决不可内服,肌肉注射药物决不可静脉注射,否则会造成不良的后果[1]。医师与药师应采取时时监护,确保用药的安全、合理、规范、有效。

4结语

中医中药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系统的理论与丰富的临床实践基础。中药用药在物质基础(靶向基础、药物基础)、作用机理(黑箱理论、概率论、模糊数学理论、辨证论治)、治疗特色(双向调节、标本兼治、整体观念)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与特色[19]。虽然中医中药治病的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但是对疾病治疗的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由于应用不合理等原因,多次出现中药不良反应事件,使中药在国际上的应用受到限制。为改变这种现状,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就显得尤为重要。PC是一种全新的药学服务模式,向我国传统药学服务提出了挑战,我们必须接受新的药学服务理念,创造条件使之付诸实施[20]。PC应用于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要求药师与医师、护师相配合,运用其专业知识,借助医师的临床经验,并及时从护师获取病人用药信息,制定出合理的给药方案,更好地促进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在我国,临床药学还没有普遍开展,实施PC也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是应该看到PC是21世纪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应根据我国国情,制定出适应我国医疗机构的发展道路。中药的临床应用与PC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全新的方向,适应临床药学的发展要求。新晨

【参考文献】

[1]程廷仁.浅谈合理使用中药[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14(3):34.

[2]曾昭全.合理用药与药学监护[J].海峡药学,2000,12(1):85.

[3]李凤玲,杨杰,李健.简述中药的不良反应[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30.

[4]高世嘉.药学发展的新阶段-药师监护[J].中国药学杂志.1995,30(2):97.

[5]唐镜波.药学监护的发展与策略[J].中国药房,1995,6(1):7.

药学监护论文篇9

Establishment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by the hospital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oftware

GUO Qinhui, WANG Nansong, ZHOU Xueqin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Shenzhen 51803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harmaceutical service and to promot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use in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According to in-patient medical record and information of drug use, my hospital electronic pharmaceutical care database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Hospital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oftware. Results: The establishe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database had the advantages of huge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apid inquiry system and report output. 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and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harmaceutical work and serve patients better.

[Key words] Databas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Pharmaceutical care

从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药学服务开始,参与到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作为药师服务于临床的一项日常工作,深受国内外医药专家的关注,一个高效、快捷、规范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模式国内外医药学家共同探讨的课题。目前卫生部门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管理不断加强,但在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医护人员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不够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信息滞后、漏报、轻报、报告不够规范等[1]。为此,笔者尝试根据我院的医疗特点研究建立规范化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模式。

1 运行环境

1.1 硬件环境

奔腾586或以上处理器,64M以上内存,彩色显示器,打印机。

1.2 软件环境

Windows98/2000/XP操作系统,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或以上版本。

2 方法

2.1 不良反应监测架构稿的制定

根据国内外药历模式、国家有关标准,制定不良反应监测架构初稿,征询相关专家意见,制定《疑似药物不良反应申报表》及相关监测终稿。

2.2 《疑似药物不良反应申报表》填写用语制度的制定

为了使用语达到一致性和准确性,在开展咨询前统一各项制度,包括初稿中具体项目的解释、填写方法、用词及有关注意事项。

2.3 《疑似药物不良反应申报表》初稿填写用语标准制定

咨询员到临床进行咨询,根据以往病历记录和填写情况,对填写情况有分歧和难以确定的问题进行讨论、询问医务人员、查阅资料等,制定统一的药物不良反应标准术语填报。

2.4 《疑似药物不良反应申报表》终稿填写用语标准制定

为保证填写用语的统一性和准确性,初稿进行核查(自核、他核)和验收后,寄发给有关的医学专家进行讨论、评定、收集意见整理制定终稿。

2.5 监测模式设计

根据药物使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在考虑易操作快捷简便的前提下进行软件设计,设计出普遍通用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系统,使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管理更加规范化、信息化、方便各医疗单位对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和阶段回顾性分析信息交流。

2.6 软件应用及人员培训

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架构终稿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填写用语终稿培训与药品使用相关的医疗、护理、药剂人员,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熟练使用《疑似药物不良反应申报表》,使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填写网络化、规范化。

3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系统软件的制作

3.1 利用我院信息系统建立我院不良反应检测数据库

首先通过我院信息系统(Visual Foxpro)项目管理器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并在数据库内建立药物不良反应数据表并设立字段,患者基本信息、患者主诉与病史、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过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结果、怀疑及并用药品、诊断与治疗、分析与讨论各字段均可设定为备注型字段,以便输入信息量较大的文本[2]。见表1。

表1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数据表字段

3.2 利用我院信息系统制作向导及编辑表格

运用我院信息系统(Visual Foxpro)的制作向导及表单编辑器分别制作两种样式的表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表单、患者主诉与病史表单、患者检查结果表单、诊断与治疗表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分析与讨论表单。利用表单下方的功能键可以简单地完成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各项内容的输入,并能查找及编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各项内容。

3.3 利用我院信息系统输出结果

点击各表单下方的打印按钮可以调用打印选择表单,通过编程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各类内容的报表输出[3-4]。

4 讨论

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模式,重点解决的技术关键是建立医院信息系统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快速反馈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内容。

制定医院规范化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模式,方便临床医生、护士及时申报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临床药师收集整理药物不良反应的工作效率,使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得以保证。

药品不同于一般商品,用得不适合就会对人造成伤害,建立一个统一的、规范化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模式能使患者在各个医院就诊用药的资料得以共享,从而避免患者经受不必要的痛苦。

制定医院规范化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模式,达到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规范化、统一化,提高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申报的效率,及时发现新的、严重的药物不良事件,从而方便医院及时对有关药品加强管理,减少及避免同一药品的不良反应群发事件,保护更多的患者用药安全,使临床用药更加有效、合理、经济。

[参考文献]

[1]朱珠,丛骆骆,李大奎,等.临床药师的必备资料――药历[J].中国药学杂志,2001,36(10):706.

[2]王晓杰,钱爱而,邹素兰.SOAP模式药历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药房,2002,13(6):339.

[3]蔡长春,李景苏.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学监护方法[J].医药导报,2007,16(1):90.

药学监护论文篇10

我院是所二级民族医院,近几年随着医院业务不断发展,用药品种大幅度提高,新药不断应用,用药的复杂性不断增强,风险不断增大。随着新修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于2011年7月1日正式实施,规范和加强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管理已迫在眉睫。开展ADR监测工作目的是加强药品管理,安全合理用药,是促进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

1 现状与问题 回顾我院的ADR监测工作,呈现发展迟缓,收集被动,难脱应付差事之嫌,造成这种局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1 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院领导将ADR监测工作当作一般的事务性工作,缺乏领导的有效管理,造成科室协作方面只强调药剂科收集,而忽略医务科落实上报的作用,人员上只强调药剂人员而忽略医护人员,未于科室质量考核挂钩,缺乏激励机制,造成医护人员推诿、瞒报,即使偶有上报也存在ADR报表不规范,报告内容多存在漏项或错项,上报的合格率不高,造成监测技术质量下降。

1.2 医护人员的ADR认知度低 我院是家民族医院,医护人员大多是蒙医院校毕业,大家往往只关注本专业相关内容与知识,对ADR方面的信息不重视、不了解。大多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出现ADR以后,有思想顾虑,或是担心如实报告情况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填写的监测报告会成为医疗纠纷中的证据;或是因为工作忙抽不出时间来填写报告;或是不能认真细致地搜集ADR并加以分析判断,填报表时缺乏客观性、科学性;或是对ADR不上报,认为ADR是由个体差异、配伍禁忌、药品质量、用药不当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这些原因都是造成临床医护人员不愿积极主动搜集、分析、上报本科室发生的ADR。

1.3 未列入药剂科的工作重点 ADR监测工作在药剂科只是挂名而已,未列入工作重点之一,不能有效开展此项工作,缺乏与领导、医护之间的沟通。

1.4 药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药师自身对ADR的认识不足,缺乏积极性、主动性,ADR的信息收集迟缓,不能准确、及时向临床提供的最新信息。

2 对策

2.1 提高领导的重视 主管院长亲自挂帅,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协调机构,成立医疗机构监测体系的人员是由监测领导小组、专(兼)职ADR监测员、医生、药师、护士组成。ADR监测网络的各组成部分,各司其职,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积极配合,使得ADR监测报告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医院依据各科的用药量比例,制定上报ADR的上报指标,医务科负责与科室质量考核挂钩,是每月质量通报重要内容之一。最终形成院长抓,主管科室抓,科主任抓的局面,使ADR的监测在医院有了可靠的行政保障。

2.2 加强学习提高全院医、护、药、技人员的ADR认知度 医务科负责将学习ADR方面的知识列入医院年培训计划之中,中蒙医进行互补学习,借鉴其他医院的经验,完善监测制度,提高蒙药制剂的ADR监测水平。针对临床忙,嫌上报麻烦的心理,各科主任应组织本科室人员对相关重点内容进行加强学习,密切关注本科室相关药品的使用情况;建立重点药品关注制度,定期查看重点药品在临床的使用流向、使用情况及ADR发生情况,定期通报;建立科室异常用药质询制度,质询结果在医院医疗质量通讯中体现。促使全院医、护、药、技专业人员深刻地认识到ADR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将上报ADR视为自己的责任,多渠道严格把关,不放过已发生的、可能的任何一例ADR的评价,从而使ADR监测真正做到为病人安全用药保驾护航。

药学监护论文篇11

1 ADR监测工作存在问题

1.1 一定数量病例的漏报 据WHO统计,世界各国住院病人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比例为10%~20%,按WHO的要求,每10万人口年均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为20~40份,而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率大概只有这一比例的十分之一。

1.2 报告书写的问题

1.2.1 项目不完整 易漏填的项目如:患者的联系方式,家族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若选择的是“有”,应写出名称,项目的完整性使报告具有真实性及可追溯性。

1.2.2 药名混乱 报告要求写出药品的通用名和商品名,但经常出现只写商品名的现象,或通用名不标明剂型,给统计工作造成很多不便。

1.2.3 不良反应的过程及处理措施描述简单或含糊不清,或缺乏检验数据如不良反应发生及处理过程中的体温、血压数据,肝肾功能发生异常时的具体检验数据等缺乏,“不良反应的过程和处理措施描述”对于以后专家们对不良反应事件的分析、评价和讨论至关重要。

1.3 药剂人员下临床深入不够 ADR监测是临床药学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临床药剂人员的职责之一,由于此项工作影响因素多,牵涉面广,药师面对复杂的工作关系,实施有效的干预切入点往往较难把握,未能深入到临床主动发现ADR,工作较被动。

1.4 临床医师对ADR监测的误解 药品出现不良反应相当一部分医师认为药品不良反应属于自己用药不当,担心承担医疗事故,因而屡屡有顾虑,不愿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单。《办法》第三十条明确指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内容和统计资料是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指导合理用药的依据,不作为医疗事故、医疗诉讼和处理药品质量事故的依据。

1.5 临床医护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知识的欠缺 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为了尽早发现各种类型的不良反应,研究药品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和诱发因素,使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有关不良反应的情况,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上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同时用科学准确的语言描述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1.6 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事件缺乏积极性 有些医护人员认为药品不良反应与己无关,怕找麻烦。再加上这项工作不能给本部门创造经济利益,反而还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觉得不划算,因此对待这项工作的积极性始终不高。

2 做好医院ADR监测工作的措施

2.1 正确认识ADR,树立报告意识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的化学物质,任何一种药品都有副作用。

2.2 医院要重视和支持ADR的监测 医院要成立ADR监测领导机构和监测中心。ADR监测是合理用药的依据,是目前唯一有效防控和减少ADR发生的方法,是医院提高自身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在监测工作中,医务人员是主力军,要认真做好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

2.3 合理设置ADR监测中心人员 中心人员应具备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知识,具有正确分析ADR报告资料的能力。

2.4 护理人员对于ADR监测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直接面对患者,来自她们的信息最直接、准确、完整和及时,当患者发生ADR时,护理人员除了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救治外,还应及时与药师取得联系,并完整、准确、及时填写ADR报告表上报医院监测中心。

2.5 监测员应配合临床运用所学的知识,寻找ADR线索

2.5.1 目前收集到的ADR多为过敏反应,且多为皮肤反应,其他系统发生的ADR也多伴有皮肤反应,因此首先加强与皮肤科联系。

2.5.2 病人因ADR要求退药,可直接向病人了解,留下电话号码和住址追踪监测。

2.5.3 严重的院前AD R多在急诊抢救,这也是我们寻找ADR线索的重要途径。

2.5.4 从检验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异常的病例入手,寻找哪些有可能是ADR所致。

2.5.5 随医师查房能及时得到信息,甚至可能发现一些被疏忽的ADR。

2.5.6 医院ADR监测中心应要做好如下工作:ADR监测的目的是为更好地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率,医院监测中心应定期整理全院ADR报告,国内外期刊ADR信息,采取多种形式如出版《ADR通讯》、讲座等,加强药物安全性的宣传。

2.5.7 ADR监测工作专业性、技术性强,需要联系医、药、护人员,这要求监测人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一定组织协调能力,医院可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定期对监测员进行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教育。

2.5.8 召开ADR病例讨论会,促进学术交流。监测中心就本院经过核实的ADR病例,召集经治医师、科室主任、病例报告者、相关科室的医师和药学人员,对ADR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药物使用是否合理等内容展开讨论,从各个角度探讨引起ADR的机制、预防措施、治疗方法、药物使用注意事项等问题,并将讨论情况报告给其他临床科室。

2.5.9 总结全年医院监测工作,表彰工作成绩突出的监测员,制订奖励办法,提高监测积极性。

2.6 将ADR监测工作纳入科室医疗质量与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隐匿不报制度,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内容,切实将监测工作落实到实处。

3 讨论

3.1 详细询问病人药物过敏史,说明书上要做皮试的药品一定要做。

3.2 正确交待使用药品注意事项:如病人输注头孢类特别是头孢哌酮类时,要交待病人不能喝酒,以免出现双硫样反应。

3.3 有些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的药品,进质量信誉好的厂家的药品。因为不同厂家的同一种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不同。

3.4 对有些药品的不良反应要有预见性,如七叶皂苷钠引起静脉炎,护士可选择较大的血管用药,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总之,要围绕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少病人痛苦为目的,尽量避免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如发生了不良反应,要一一上报,严格按照上级下达的任务,不及不扣地完成不良反应上报工作。

参考文献

药学监护论文篇12

神经内科不属于内科,而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主要诊治脑部疾病及神经系统性病变等。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临床药师的直接参与对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由于神经内科患者病症及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临床药师针对不同的患者病症及临床表现采用不同的药学监护方法,对临床药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1]。本文以神经内科的典型病例为例,探讨临床药学监护的内容、方法及体会,以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临床药学服务。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75岁,因脑梗死、肺部感染住院。入院后进行痰培养未发现明显致病菌,分析原因可能与患者排痰差或不配合取标本有关。由于严重肺部感染,患者曾用哌拉西林等广谱抗菌药物。用药10天后患者仍有发热现象,并出现腹泻,查便正常。经医师们会诊,临床药师提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特点,认为患者可能患上抗生素相关性伪膜性肠炎。建议口服甲硝唑,并停用其他抗菌药物。临床医师接受建议,患者给药,口服甲硝唑,一天后患者腹泻次数减少,二天后腹泻停止。2医学监护

2.1医学监护内容

2.1.1查阅患者病例,参与临床查房,并协助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临床药师根据其工作性质,参与日常的查房工作,能够更好的了解患者病情、用药及护理情况。临床医师的临床经验比较丰富,临床药师则可发挥掌握药物方面的知识特长协助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在本例中,因临床药师的参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才使患者腹泻得到有效制止。

2.1.2提供药物相关信息,保障用药的安全性合理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增强治疗效果、降低药品的不良反应,反之则会引起疗效下降,还会发生异常反应,影响治疗,加重病情。药物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程度不一,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2]。

2.1.3关注缺少预防知识及健康观念的患者神经内科患者多为脑疾病患者,并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对患者进行糖尿病、高血压知识等方面的宣教工作,指导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患者对自身疾病能够有正确的认识。

2.2医学监护方法根据神经外科多样化的病症及临床表现,临床药师也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医学监护,比如对于治疗效果不显著的患者,临床药师分析患者疗效不佳的原因,并关注患者全程用药及护理情况,联合临床医师讨论、制定治疗方案,宣传相关用药知识;对于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临床药师重点关注患者用药药剂量及合理用药;对于患者应用安全性较低的药物,临床药师重点关注患者不良反应,并适时调整药物剂量;有特殊用药事项及用药依从性较差的患者,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的宣教,并给予用药指导,使药效能够充分发挥;对于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临床药师注重引导患者对不良反应药物的正确认识,增强患者对临床药师的信任及治愈信心等等。

2.3医学监护的体会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工作应熟练掌握药学方面的知识,培训临床思维,尽可能的了解患者病情、用药情况及相关检查结果,为会诊做好准备;参加会诊时认真听取临床医师介绍患者情况,结合自己掌握的医药学类知识适时、准确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作好记录。通过参与临床会诊让临床药师体会到,参与临床工作是发挥自己在药理学、药剂学等方面的优势,但仅此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大量的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关键是要将药学知识与临床实际紧密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3]。会诊时发现的问题应寻找解决方法,并将会诊内容做好记录,不管最终意见能否被临床医师采纳,临床药师有必要继续对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追踪,以便从中积累经验,帮助临床解决问题。3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1/7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我国不合理用药比例更大,约占用药者的26%,每年死于药物不良反应的达20万人左右。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临床药师联合医师进行临床监护,不但可以减少患者支付的医疗费用,还可以减少不合理的用药,突显了临床药师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医疗的发展,患者也对医疗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药学的发展成为必然。临床药学工作模式从传统的药品管理转型为药学技术服务模式,从被动转型为主动,较好的工作模式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而临床药师的工作模式要从传统的药学思维转变为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的临床思维模式,才能够联合临床医师制定出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发现并解决临床用药中出现的问题。所以,临床药师扎实的药学知识,注重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思维模式是临床工作的首要切入点。临床药师在参与制订药物治疗方案时,对常用药物禁忌证的熟知和药物不良反应也是药学监护的关键与重点[4]。

目前,临床药学监护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作为临床药师,首先要加强专业性的知识学习,形成注重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思维,参与临床会诊时加强与临床医师沟通,针对各种疾病的特点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达到尽可能好的治疗效果。临床药师的成熟需要临床经验来支持,而会诊对临床药师来说更具有挑战性,是临床药师价值体现的一种方式。参考文献

[1]王飞,李毅,匡丽萍.我字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典型病例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1):36-38.

药学监护论文篇13

1 临床药师的工作特点

临床药师是医疗服务团队的重要角色,也是促进合理用药工作必不可少的角色。从定义上讲,他是具备系统药学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临床医学、医疗文书、药物治疗学和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能直接参与临床用药,发现、解决、预防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保障患者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经济的药学专业人才。

药学监护是医院开展医疗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而药师是则是实施药学服务的主题。药师参与药学监护,并深入临床,参与合理用药,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参与临床、治疗药物监测、药物信息咨询。临床药师的中心任务是保证病人用药的合理,安全和有效。药师参与临床,将使药师直接与病人建立联系,直接参与制定药物治疗方案,这是药师职能的一个根本性转变,意味着要使要承担起对病人治疗全过程用药的监护职责。每个医院都应重视合理用药、安全用药,使医师、药师、患者之间形成一个互联的循环体系,最终确立一套最符合患者治疗方案,即治疗方案个体化,尽量避免药品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危害。

2 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中所发挥的作用

2.1 参与临床用药:临床药师的主要职责是深入临床,参与临床查房及药物治疗,加强医嘱用药监督。临床药师深入临床主要是通过参加交班、查房、会诊、病历分析讨论等专业活动,以便于了解患者病情,全面了解疾病的特点,了解医生的用药思路并参与重点患者药物治疗。并通过阅读病历,书写典型病例药历查阅服药与治疗用药医嘱记录,对医生的用药方案进行评价,对不合理用药给予指出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此外,药师要进行专科用药调查分析,收集与反馈有关药物信息,学习和了解专科疾病的特点与用药规律,并协助处置专科的合理用药工作,与医生讨论药物治疗方案,监测药物治疗过程和效果,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和不良相互作用。

2.2 收集药物信息,提供药学指导:临床药师平时应该注意收集、整理最新医学及药学信息,编制医院基本药物目录和处方集。临床药师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药物的最新动态,药物治疗中最新成果以及那些最适合临床需要的信息,并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定期通过专题讲座向临床医生、护士进行介绍。另外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通过参考国家基本药物和国家处方集,并根据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定期补充和修改,为临床治疗选择所需药品,为医师及药师制定合理用药方案提供依据,使临床用药更趋合理化。此外,对病人采取直接服务,包括用药教育、临床治疗会诊等。

2.3 参与药学监测和报告制度:临床药师要参与药学监测,坚持报告制度。临床药师参与患者用药情况监测,根据病人的疾病种类、性质、发病时间、以往用药史、有无药物过敏等情况,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适当的剂型、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监测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对一些重点药物和重点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根据测定结果随时调整用药剂量或用药间隔,观察患者用药后药效及不良反应。设计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由于我国不合理用药较多,导致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率高且严重,故应坚持监测报告制度,反馈合理用药即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

2.4 对医院的用药情况进行监管:临床药师必须积极参与完善医院的合理用药,并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负责医院药物的合理应用和临床用药监督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应按照国家及卫生部关于临床合理用药的规章制度,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参与制定医院用药的管理方法和具体措施,如: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规范,处方合理用药评价办法,不合理用药责任追究制度,药品使用动态监测制度,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等,并参与检查和监督。此外,临床药师参与组织合理用药知识培训和考核,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使医务人员掌握合理用药的原则和知识及时了解最新的用药进展和要求,培养合理用药的意识。

3 临床药师如何进一步促进合理用药

3.1 通过再学习,提升用药水平:由于药师在医院工作中长期从事药品的调剂、制剂及药品的质量控制,临床诊断方面的知识相对比较缺乏。因此,在不断巩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需加强补充临床知识的学习,以适应直接面对患者的药学服务需要。同时,随着医药事业发展的趋势,临床药师要正确把握专业发展的方向,重新调整认识,将其工作职责、工作重点转向临床。为了进一步提升用药的专业化水平,医院药师在全面了解药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熟悉某医疗专科的诊疗内容及实践方法,掌握并擅长该临床专科药物的理论基础、发展动态及应用实践,熟练地运用临床药学的工作方法为该专科医师及病人提供药物应用指导、监督、咨询及宣传等药学服务,从而保证病人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与经济。

3.2 做好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合理用药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报告。由于医护人员工作繁忙,对不良反应呈报工作也不够重视,导致很多不良反应漏报情况,质量也有待提高。临床药师药学知识比较全面,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程度较医护人员高,也有时间去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在临床药师的参与下,药物不良反应呈报工作会有很大提高。

3.3 注意药患沟通与药医沟通:临床药师在工作中要注重与患者沟通,让患者信任,同时给患者有用的药物信息,并注意用药的注意事项,出现什么情况时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临床药师要积极主动多与医师交流,并提供有用的药学知识,携手共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常见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形式有:无明确指征、违反禁忌症与慎用症、疗程过长或过短、剂量过大或不足、剂型不适当等。其中选药不当、用药品种过多、配伍错误最为突出。药师在病人诊疗过程中根据用药情况及时提醒医师和病人,进行药品治疗效果评价,减少不良反应,推动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 孙志强. 合理用药策略是药学监护的良好开端[J]. 中国卫生资源,2007,10(6)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