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工程师职称工作总结实用13篇

工程师职称工作总结
工程师职称工作总结篇1

二、职业道德方面

在注重提高思想品德的同时,也不忘注意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提高。我始终坚持学习有关水利工程施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范、标准,做到忠于职守、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勤奋工作,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本人一向谦虚好学、钻研业务、勇于奉献,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严格按照诚信、守法、公正、科学的原则开展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和质检工作。能够敬岗爱业、遵纪守法,工作上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一丝不苟。

三、专业技能方面

工程师职称工作总结篇2

首先,本人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在思想上和党中央保持一。其次,本人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思想、理论学习和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在实际行动中体现自我。在日常生活中,本人关心国家大事,爱国、爱党、爱社会、爱公司,道德品质良好,为人诚朴。在实际工作上,具备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以事业为中心,团结同事,乐于助人,诚实守信,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和管理能力。具备严谨的规章意识,遵纪守法、工作勤奋、办事踏实,是一个政治可靠,思想上进的同志。

二、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专业学术水平。

本人于2001年中专毕业于广西交通学校公路与桥梁专业。虽然专业学识起步不高,但本人在实践工作中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在单位的项目部里,从施工员、测量员开始,到质量员、施工负责、技术负责、项目经理等管理岗位的工作过程中,不断进行专业实践提升。一步步踏踏实实的工作,一次次勤勤恳恳的摸索。在工作实践同时,本人也不忘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准。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学术水平,并于2006年通过二级建造师资格证书,2013年通过函授学习获得桂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技术大专文凭,继后于2017年获得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文凭。工作的同时,本人一边理论学习,一边工作实践,能较好的学以致用。在17余年的技术工作经历中,逐掌握了一定的技术管理本领,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能协调一般中大型工程的技术工作和解决关键的技术问题,已具有了较高的学识水平。

三、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电脑知识与网络知识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本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学习电脑知识和网络知识,通过学习,本人掌握了basic语言编程软件,并于2009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获得二级合格证书。熟悉电脑office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能够使用AutoCAD绘图软件。不断学习网络知识,利用网络知识进行工程建设施工管理,节约了工程成本,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程效益。

四、工作业绩

本人从2001年毕业至今,17年以来一直从事于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从事过大型公路桥梁建设(二级公路、高速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也从事过大型市政配套工程的建设管理,自受聘工程师职务以来的主要工作成果作如下:

简1

工程师职称工作总结篇3

首先,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紧跟时代步伐,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社会的最新动态,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党员和同事们的监督和帮助,坚持不懈地克服自身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经得起考验。自参加工作以来,我身怀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将公司的发展与自己的发展紧密的联系到一起。我一直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圆满完成各种工作任务,维护集体荣誉。在工作中积极努力,任劳任怨,认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技能,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在自我完善提高的同时,也主动与同事们进行项目的总结和交流,热心帮助新来的同事,加强项目部的凝聚力,促进团队整体进步。

在工作中,我非常拥护党的政策和方针,每天都坚持看新闻,关心和学习国家时事政治,把党的政治思想和方针应用于工程建设中,经常和公司同事进行研讨,并组织同事们认真学习和宣传党的政策和方针。对党的“”精神,我认真地学习和体会,牢记我们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即“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职业规范”作为自己的工作准绳,把“”精神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二、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

我一直认为从事施工企业是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一项伟大事业,因此我非常热爱我的本职工作。认真、用心对待每一个项目是我工作的基本原则。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始终坚信,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我热爱本职岗位工作,能够正确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从参加工作以来,我就喜欢上了建筑机电工程这个行业,一直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始有终。任职以来,从不缺勤,总是早上班,晚下班,有事向领导请假。机电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是十分严谨的工作,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得半点马虎。每次接到一项工程任务,我都有一种高度责任感,心想一定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完成好这次任务。这一年下来,主要负责完成了326个机电设备基础的浇筑,25公里的硅芯管、集束管的敷设,9个车道称台和两个治超站的基础浇筑,施工日志和试运行记录的编写工作等。在工作中,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积极推行公司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确定工作重点和难点,明确任务,合理安排,使自己逐渐成为专业技术与管理能力均均衡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看着自己负责的一个个工程项目的顺利竣工完成,我心中感到无比地自豪和光荣,自己曾经付出的无数艰辛和汗水,得到了业主的肯定,领导和同事们的称赞,我内心也就无怨无悔,心满意足。

三、学识水平

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不断的反省总结自身,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加强心智修炼和能力提升。始终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人的成功失败关键是他在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会有怎样的生活态度和所作所为。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和管理水平。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十分迅速,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不经常进行不间断学习和交流,就不能适应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需要,就要被淘汰。我个人意识到,不断学习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技能,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和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工作中,我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进一步完善和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和专业素质,机电工程对我来说是一次新领域的探索。对于机电各专业的新规范、新标准,每一次一出台,我都购买并认真学习和研究,掌握新规范、新标准,把规范和标准应用于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了掌握更多的业务知识,并与从事的工作专业对口,我主动学习了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规范、网络工程等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再结合现场的实践,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在机电工程专业技术、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工程初期我负责机电基础的浇筑,认真做到每个基础在开挖、放钢筋笼、浇筑都报验,在质量外观上符合设计要求,在混凝土方量上严格控制,从始至终使用钢模具浇筑,实际使用方量与设计方量不超过5%。每个基础的法兰盘保证水平方正,为以后的杆件垂直度打下基础。在硅芯管敷设施工中遇到过路横穿管未埋设、桥梁间的砼护栏间距过窄、硅芯管受热弯曲等困难,前两者我提出改道解决方案,桥上砼护栏间距过窄的改走桥外侧,无法实现改道使用经过特殊加工的托架解决;而硅芯管受热弯曲问题我们提出轧带绑扎方法,并且在管道敷设后协调绿化单位及时进行填埋。在机电设备IP地址分配上,我们采取按段分配的科学分配方法,一个长隧道组成一个局域网,两个相距较短的短隧道组成一个局域网,并对网段内的设备按类型分配IP地址,并详细记录。治超站对车辆进行不停车称重,由于通行车辆速度过快,导致车牌识别出错,从而产生车辆与车牌不符问题,解决方案是,一是对治超站入口设置减速带,降低车速,而是提高设备性能和使用新技术技术。

工程师职称工作总结篇4

2019.3 - 2019.10  重庆铝王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铝王”);

2019.11-至今    重庆三峡电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电缆”)。

现对本人4年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技术素质,刻苦专研专业技术,开展“四新”研发,做好本职工作。

自2015年6月参加工作以来,从基层员工做起,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努力,担任过产品创新组组长,项目组组长,保密干部、体系工程师等职务。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我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也不断的学习和充实自己,努力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术素质,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刻苦专研,绝不放弃,锐意进取,通过不断的学习,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使自身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016年2月-2019年2月,在“巨源”公司,一开始从事的是原材料质量的管理,为顺应公司的发展需求,完成新品开发任务和企业生产转型,工作之余学习CREO、SolidWorks、CAD、KEYSHOT(产品渲染)、Photoshop(图片精修)、Corel VideoStudio(视频制作)等软件,能独立完成新品的设计开发。先后开展高端医用植入不锈钢材料、新型不锈钢制品、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改造等任务,共申请并获得授权专利10余项。专利产品的设计开发和投入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公司的生产成本,创造了更多、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带动了公司企业产品生产过程在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在科技的创新和应用上起到了楷模的作用,连续两年被评为公司研发先进个人。

2019年3-2019年10,在“铝王”公司,担任体系工程师和项目组组长,期间项目方面主要负责新能源汽车用铝型材的产品研发和工艺改进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共申请专利6项,其中已有一项获得授权。设计开发的在线穿水设备,有效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用铝电池托盘挤压过程中冷却设备操作复杂/冷却不均匀/易开裂等缺陷,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保证了同批次产品冷却后质量的稳定性。

过去四年开展“四新”开发取得的成绩如下:

取得/授予日期

项目/证书名称

项目/证书编号

2016.11.23

旋转圆管夹紧装置-专利证书(第三发明人(3/4))

ZL 201620555050.0

2017.04.05

一种新型不锈钢防护栏连接件-专利证书(第一发明人(1/1))

ZL 201621116788.3

2017.10.20

一种新型防护栏立柱固定件-专利证书(第一发明人(1/4))

ZL 201720240954.9

2017.11.21

一种新型不锈钢橱柜台面板间的连接件-专利证书(第一发明人(1/4))

ZL 201720307941.9

2017.12.12

一种新型不锈钢橱柜用蓄水桶-专利证书(第一发明人(1/4))

ZL 201720313404.5

2017.12.20

新型不锈钢防护栏连接件-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证书(第一完成人(1/1))

2018A1477

2017.12.30

旋转圆管夹紧装置-重庆市科学技术成果证书((第三完成(3/4)人)

梁平科成字2017Y029

2018.02.09

重庆巨源-2017年研发先进个人

/

2019.02

重庆巨源-2018年先进个人

/

2019.11.29

电火花线切割机钼丝线圈固定装置-专利证书(第一发明人(1/3))

ZL 201920265852.1

2019.11.29

实验室真空冶炼炉用组合浇铸模具-专利证书(第一发明人(1/3))

ZL 201920266001.9

2020.01.17

一种家用净水器-专利证书(第一发明人(1/3))

ZL 201920266336.0

2020.04.10

一种用于线切割机的保护装置-专利证书(第一发明人(1/3))

ZL 201920274923.4

2020.04.10

一种无焊接不锈钢橱柜台面板-专利证书(第一发明人(1/3))

ZL 201920274926.8

2020.05.08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载体(第三发明人(3/8))

ZL 201921982406.9

/

一种新型在下穿水设备(第三发明人(3/8))

已申请

/

一种线切割机固定零件(第三发明人(3/8))

已申请

/

真空冶炼炉进料装置(第三发明人(3/8))

已申请

/

自动抛光装置(第三发明人(3/8))

已申请

/

一种线切割机钼丝保护零件(第三发明人(3/8))

已申请

二、积极推广体系建设,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公司整体效率和质量,达成质量目标,增加顾客忠诚度。

在体系管理推进工作中,在公司各个业务流程充分运用基于风险的思维和PDCA闭环思维,优化流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体系 标准”培训,使各部门了解体系标准的要求,指导各部门按照标准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开展体系建设,定期开展内审、管评和第三方审核,不断的对公司的不符合项或其他异常情况进行纠正改善,推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可持续改进。

体系工程师就好比医院的医生,通过审查、检测从宏观、全局视角管理业务,就能明白公司运行中的价值和作用,近而知道所属部门有哪些流程、缺少哪些流程、对组织来说哪些是关键流程、哪些是次要流程,从而使基层员工也能明白自身在流程中的角色和价值,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为谁而做、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做到什么程度。

通过体系的建立,使公司管理制度化、工作程序化、考核目标化、记录格式化的工作规范,来实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考评、凡事有据可查的科学管理模式,助推公司发展,增加客户满意度。切实提高公司运行的绩效和有效性,达成既定的质量目标。在担任助理工程师期间,先后负责建立、实施并通过(或持续改进)了以下体系(或标准):

时间

任职单位

体系名称

过程

2016.2-2019.2

巨源

ISO三体系(ISO 19001:2016、ISO 14001:2016、ISO 45001:2018)

建立、换版初审

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GJB 9001C:2017)

建立、初审

压力管道元件制造 (TSG D2001-2006)     

监督审核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     

建立

2019.3-2019.10

铝王

ISO三体系(ISO 19001:2016、ISO 14001:2016、ISO 45001:2018 )

建立、换版初审

IATF 16949:2016

监督审核

2019.11---至今

三峡电缆

ISO三体系(ISO 19001:2016、ISO 14001:2016、ISO 45001:2018 )

监督审核

CCC工厂一致性审查

监督审核

三、与时俱进,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十分迅速,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被社会的发展所淘汰。因此,工作之余,参加各种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技能,使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思想始终保持在不断的进步中,尽可能的增长自己的能力,更多的承担和处理公司不同的业务工作。在工作中,充分利用自己的所知所学帮助公司解决问题,并不断地向公司其他的同事学习以期获得更好的提高,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并学以致用。在过去四年里,我先后参加并通过了以下培训并取得证书:

序号

起止时间

主要内容

进修或培训机构

证书号

1

2016.09.18-24

“一支柱四集群”创新创业人才专题培训

重庆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重理工非字第160923008号

2

2018.04.02-08

GB/T 19001-2016和GJB 9001C-2017 内审员培训

北京神州一诺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YN-QMS-GJB-201804-221

3

2018.09.17-20

国防科技工业企事业单位保密干部业务培训

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中心

GL201803158

4

2018.10.22-24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专利分析实战培训

国家知识产权局

ZLFX-20180598

5

2019.01.10-16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注册内审员

重庆金质质量认证有限公司

JZC-2019-0006

6

2019.08.08-10

TPS Theory-Level Training

工程师职称工作总结篇5

船舶建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船舶的使用寿命和营运安全。船舶建造质量主要由图纸设计、建造工艺和检验监督三方面决定,而船舶在建造过程中是否按图施工、是否按认可或先进工艺施工,等等,这些都与验船师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有关,可见验船师的检验工作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建造质量。在1993年至1996年实习和工作初期,我分别在xxxx船厂、xxx船厂、xx船厂对船舶设计、放样、装配焊接等等船舶的工艺流程进行了实践。并跟随验船师对包括千吨级“xxx五运司8”等几十艘建造船舶进行了实践检验,掌握了辖区内船舶的建造检验技能。在任助理工程师几年来,独立检验建造船舶二十余艘,其中包括客船、货船、工作船等类型。在工作中,我充分认识到科学的工作程序和严格的 管理是保证船舶建造质量的重要,原来部分船厂管理较为混乱,检验发现问题,产生返工现象较多,影响了船舶建造速度和船厂的效益,在工作中我经过思考,与船厂协商,制定出“技术工人-----船厂质检员-------验船师”的三级报检制度,有针对性的把规范要求发放到技术工人手中,在船舶建造中的几个重要步骤按三级报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检制通过检验后,方能进行下步施工,实践证明,采用这个措施后, 返工现象大大降低,提高质量和效益,收到了船厂的欢迎。船舶检验过程其实是执行规范的过程,但执行规范决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在充分理解规范条文的基础上对问题做出恰当的处理。在检验工作中,我常常在保证满足规范的情况下,尽量考虑到船厂和船东的利益。一次在船舶改建检验中,该船进行加长、加宽,原实肋板强度不能满足要求,设计图纸原设计采用增加实肋板腹板高度的做法来满足要求,但在实际施工中,该设计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质量无法保证。我经过研究,提出在原实肋板面板上增加一扁铁,达到增加实肋板面板尺寸,满足强度要求的变更设计,该变更设计得到上级检验部门的审核通过,施工上大大减少了强度,加快了施工进程,船东、厂方均很满意。

在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发现问题进行研究,想方设法解决它。一次在“xxx181”倾斜试验中,把移动到船舶另一舷的压铁移回原处时,船舶没能完全回复到原先平衡位置,保持倾斜了一个很小角度。开始以为船上物体滑移所至,但检查后没有。虽然只是很小角度,我并没有放过,相信其中必定有原因。打开舱室仔细检查,发现该船在尾舱内有一隔离空仓,为了让船舶试航时能在空载情况螺旋桨不露出水面保持航行性能,船东对该舱进行灌水压载,使船尾部加大吃水。倾斜试验前船舶曾进行排出仓底水但没干净。倾斜试验时,该舱内积水移向了另一边,在将移动到船舶另一舷的压铁移回原处时,由于船底纵向骨架的阻拦,虽然在骨架间有流水孔,但回流速度缓慢,致使仓内一边积水使船舶没能回到原平衡位置,保持了一个很小的倾斜角度。问题缘由找到了,我即要求船舶清空该仓内积水后重做试验,结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果令人很满意。在检验隆安船厂建造的“隆安水运12”船时,进行操舵试验过程中,发现左右满舵时舵杆明显摆动,经反复试验观察,发现产生摆动的原因是由于尾封板结构布局不太合理,下舵承座安装位置处于扶强材之间,在满舵时舵杆牵拉尾封板产生较大弹性变形所致。考虑到内河船操舵频繁,经常大角度操舵,受力较大,故提出在下舵承位置的尾封板内侧加设舱壁水平桁的措施,厂方采纳了我的意见。后经重新试验,情况良好,该船营运多年来,舵系从未发生问题。

工程师职称工作总结篇6

思想上,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与水平,不断地探索与追求。

学习上,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自身很好的为自己定位,尽管来到了新疆这块离家乡遥远的地方工作,条件很艰苦,但对我们年青人来说,也不失为一次锻炼自我,挑战自我的机遇。理论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更应该还原回到生活,在新疆这样的一个地方,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来发现的好东西,值得我们来深究学习的地方。工作中我时刻牢记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将理论与实际的工作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在工作中不断地改变自我,适时地对自己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身工作能力的同时,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也在工作中逐渐的成长。

工作中,在到达新疆后第一个任务就是被安排到骨料工区现场,跟随现场的工作人员一起工作,随后就被安排到电工班跟班锻炼。这期间一直兢兢业业地配合现场的电工师傅工作,听从电工师傅的安排,很好的帮助电工师傅完成了工作任务的同时,我也被正式安排到骨料工区当技术员。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技术员的状态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在工作之余四处收集资料,并多方面向前辈们打听骨料工区的生产运作、机器设备情况。从一开始被正式通知留在骨料工区当技术员开始,我就知道自己的担子很重,我时刻牢记这句话“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因为我知道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一名技术员不仅仅要能处理现场办公室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要能解决现场出现的问题,对现场的机器设备运行及维护要做到心中有数。为了能提高生产效率,我们就不得不来做好机器设备的保养,而他的前提就是要把机器设备的问题提前处理好,把问题解决在无行中。这就要求技术员能很好的发现问题,从而及时地解决问题,以求达到机器设备的检修不影响到正常的生产任务。

目前,我所在的项目部应业主的要求又在我所在的骨料工区补充了一个制石粉工段,目前正在紧张的施工阶段。我们工区作为负责石粉的生产和运作的直接参与者,正在积极的为制石粉设备的安装做好充分的筹备工作。作为工区的技术员来说我有责任和义务为设备的进场能顺利安装做好十足的准备。为了能更好的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任务,我正积极的和设备的供应商一起努力,以求能顺利的、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设备的安装期间,让我深深的感到,一套生产设备能顺利地投入到生产的环节中,其所要做的前期工作是多么复杂,我有幸能参与其中真是我的荣幸,这期间我付出了很多,但我同样也收获不少,我乐在其中。

通过近一年的工作时间,我对工区现场的运作越来越清晰,对机器设备也越来越熟悉,与工区的同事们也是越来越亲近,在大半年的时间内已逐渐的与骨料工区融为一体。另外对工程建设当中的人工骨料生产环节有了整体的认识,在了解这套系统的同时,也在逐步的提高自身对这套设备及自动控制的认识,在新疆工作的这段时间内我的个人工作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这和领导的关心以及身边同事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再接再厉,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求实创新,不断磨炼自己,尽我所能把工作做好,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工程师职称工作总结篇7

1.3164名高校护理教师工作投入情况比较(表2)由以上分析结果可知,高校护理专职教师的工作投入在性别、月收入水平和职称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教师工作投入水平显著高于男教师;月收入水平在>4000元的教师工作投入程度最高,与其他三个工资级别的教师工作投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副高职称教师工作投入显著高于初级、中级称的教师。

1.4工作投入的多因素回归分析以高校护理专职教师的工作投入程度高低(<51分为低,≥51分为高)为因变量,性别、月收入水平、职称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Enter的方法得到Logistic回归模型有统计学意义(χ2=5.555,P=0.135);R2N=0.064,H-L拟合优度检验(χ2=7.781,P=0.255),拟合效果良好。根据性别、职称和月收入水平的Wald值比较显示,三个自变量中月收入水平的影响最重要,其次为性别,分析结果见表3。2.5高校护理专职教师工作投入程度情况从得分频数比例来看,工作投入总分≥51分的教师占87.1%,<51分的教师占12.9%,可见大部分高校护理专职教师的工作投入程度较高。

2讨论

2.1高校护理专职教师工作投入情况

本调查显示,高校护理专职教师工作投入总得分为(61.96±8.99)分,高出一般水平51分,从总体看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工作投入的各维度中,活力表现为在工作中精力充沛,富有韧性,积极努力,勇于克服困难;奉献表现为对工作热情地投入,能够从工作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富有激情,充满灵感与自豪感,敢于接受挑战;专注表现为工作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并快乐地沉浸其中,任凭时间飞逝也很难从工作状态中脱离出来。通过本研究调查发现,大部分高校护理专职教师的活力、专注和奉献高于一般水平,工作投入程度较高,这正体现了高校护理专职教师本身的高素质和较浓的服务意识。与国内对中学教师和企业员工的工作投入调查研究结果比较,高校护理专职教师的工作投入程度更高,这可能是由于高校教师不会面对升学压力和管理学生等工作压力,而且社会地位较高,高校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更强,能够将社会期待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工作。

2.2专职教师工作投入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2.2.1性别方面表2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护理专职男女教师工作投入得分均高于一般水平,而且男教师的工作投入得分显著低于女教师(P<0.05)。这一结果与焦海涛对企业员工的工作投入性别差异分析所得结果一致。通过访谈,多数男教师认为,男教师数量少,在与女教师一起工作时,不愿事事争先,竞争意识被压抑,而且男教师多数为事业单位在编,月收入水平固定,绩效差异及其激励作用不明显,随着物价不断增长,工资基本难以承担较重的家庭和个人开销,所以工作热情、积极性受到影响。

2.2.2职称方面表2显示,教师中副高职称者工作投入程度显著比初级、中级职称高(P<0.05),分析原因可能为职称是对教师教学成绩、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的某种肯定,是衡量教师学术水平和学术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一种荣誉和地位的象征,且与工资、津贴等物质待遇有密切联系。副教授相对于讲师和助教的职称高,工资也高,在学校和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更大,受领导的重视程度较高,这些都促进了较高职称教师的自我认同感及自我卷入水平,激励较高职称的教师以更高的投入水平协调其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副高职称与正高职称教师的工作投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36,P=0.8466),该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不一致,这可能是因为正高职称的教师基本上都是积累了丰富的工作和生活经验的老教师,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调整,心态趋于宁静、祥和且知足,这往往会影响到教师对工作更进一步的追求,而且他们多数已经脱离一线教学岗位,从事管理工作,对于工作有较高的满意度,相对处于中坚力量的副高职称教师有更强的自我满足感,这也会影响其对工作的投入水平。

2.2.3月收入方面表2显示,不同月收入水平的教师工作投入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投入最低的是月收入为<2000元的教师,最高的是>4000元的教师,随着工资水平的增长,教师的工作投入程度也在提高。高校教师的需求特点表现为物质需求逐步增强,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消费水平逐渐提高,高校教师同样需要提升物质需求、改善福利待遇。高校护理教师的工资越低,其工作满意度也越低,当教师对工作存在诸多意见时,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工资收入不但会影响教师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而且会影响其成就感,因此当工作的绩效与工资的关系得到体现时,就会增加教师的职业成就感,进而激励其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

2.2.4人口学因素对工作投入的影响分析及建议通过性别、职称和月收入水平对工作投入的多因素回归分析,表3结果显示,在对工作投入产生影响的人口学变量中,月收入水平这一变量最重要,是主要因素,其次为性别,最后是职称。这就提示:工作投入的提高可以从教师月收入水平这一角度入手,而且由之前的分析结果可知,工资收入越高,教师工作投入程度就越高。由此可见,我们在加强高校护理专职教师的工作投入管理方面,应给予男教师更多展现机会,让这一在护理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较少的群体能得到组织和社会更多的支持,并在工资绩效上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在激励管理方面能够更加完善工作绩效与工资挂钩制度,建议多从工资绩效角度来组织工作,制定激励策略,以提高高校护理专职教师的工作投入和工作质量。

工程师职称工作总结篇8

一是先简要介绍自己是基本情况,如现任职称、任职时间、毕业学校、政治面貌、现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担任那些社会职务。

二是自己政治思想,工作态度,履行岗位职责情况。

三是详细地叙述自己任职以来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即主持那些课题,课题进展,有那些创新,取得那些突破,通过那类鉴定,获得什么奖励,专家对此评价。

四是发表那些论文。五是获得的奖励。

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总结(评职工作总结)_监理工程师职称评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自xx年10月被评为助理工程师以来,本人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工作业务上尽心尽力完成了各项工作,特别是经过五年的项目实践锻炼,自己业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在项目监理过程中,狠抓工程质量管理,积极参与项目的安全管理及监理资料的收集管理。从各方面不同角度提高了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在工程监理期间参与了施工项目的所有工程的图纸会审,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各种安全方案的审查,进行项目监理资料的收集和归档,配合领导解决项目中出现的技术难题等。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大大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通过以上几个项目的实践锻炼,对工程施工监督管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我就以上几个工程谈谈个人的工作历程。

一、从工程刚开工,我首先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一起进行图纸会审,并提出施工中需要与设计协商的问题,为日后施工监理奠定了基础。

六、加强项目监理资料的管理,监理质量的好坏,监理资料也至关重要,在监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面力争及时、有效、可追溯,并且要求资料必须齐全,整理存放有序,为工程的质量提供必要的技术依据.

七、加强与各有关单位的联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由于工程监理的工作涉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市质监站、市安监站等多个单位,为了搞好监理工作,必须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在与各单位联系中认真按照职业道德,以谦虚和谨慎的态度积极与各方沟通,得到了各方的支持,同时也提高的我个人的处事能力。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近年来我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和培训,如监理工程师培训,总监理工程师培训,见证取样培训和公司年底组织的各种培训,考核优良,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几年来通过在现场的施工监理的锻炼,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学习、奋力拼搏,努力刻苦的钻研业务知识,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为今后更好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总结(评职工作总结)_语文教师评职个人总结

我叫***,是河北**中学语文教师。19**年*******学校毕业,19**年调入**中学工作至今。工作以来,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兢兢业业,在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表现良好,能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较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尽到了一个教师应有的职责,受到上级机关、领导、同行和学生的认可和好评。****年,我被评为中学一级教师,**年来,我尽职尽责,既给年轻老师做榜样,同时又向高级教师学习,教学水平与工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在德能勤绩四方面达到了高级教师的要求标准。现将我的工作表现总结如下:

一、爱岗敬业,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

为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我认真学书记关于教学工作的讲话,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重要著作,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虚心接受同志们的批评,注意在实践中改正自己的缺点;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加强自我修养。我努力地学习政治理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切实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注意主动帮助其他同志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也在做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工作的能力。多年的政治学习和教育教学工作使我越来越认识到作为人民教师,关注国家兴亡,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干好本职工作,就是爱国的表现,就是在尽一个公民的职责。

二、研究教学规律,探索教育教学新途径,努力做到“学高为师”。

工程师职称工作总结篇9

第二条 评审原则: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评审要坚持民主、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把思想品德、工作态度、教学水平、工作能力、工作实绩作为评审依据,确保评审质量。

第三条 评审的范围和对象:全省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教学研究机构、教师进修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校外教育机构在职、在岗教师。

第四条 评审职级:初级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职务)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第五条 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评审,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不进行岗位结构比例之外、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资格评审。

第二章 评审组织

第六条 组织机构

一、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按各级人社、教育部门职能分工组织实施。

二、省、市、县(区)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改)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建立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评审委员库。评委库成员由政治思想过硬、教育教学水平高、教书育人成绩显著的教师和专家组成;评委库组成人员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报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

三、评审委员会执行评委由教育行政部门从评委库中推荐产生,报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改)部门批准,其中评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由教育部门推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改)部门提名,并经本届执行评委选举产生。正高级教师评委会应由教育领域知名教授、专家、学者担任,中小学领域的专家不少于1/4。

四、评委会组成人员应为单数,评委会根据工作任务可下设专业(学科)评审组,成员3至7人,设组长1名。

五、各市、县(区)、学校(单位)根据需要可设立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推荐领导小组。

第七条 职能划分

一、学校评审推荐领导小组负责对申报人的材料进行审查,对申报人是否具备评审条件进行评议并写出综合考评意见,报县(区)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改)部门进行审查。

二、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部门负责提出一级、高级、正高级教师的推荐意见;市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部门负责提出高级、正高级教师的推荐意见,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部门负责提出正高级教师的推荐意见。

三、各级评审委员会下设专业(学科)评审组,负责对本专业(学科)参评教师进行评议,并将评议意见送交评审委员会进行表决。召开评审委员会议时,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执行评委出席。评委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获得与会执行评委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为通过。

四、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改)部门负责当年评审工作的安排布置,评委库、执行评委的审批,评审工作的监督指导,评审结果的审核、审批等工作。各级教育部门完成当年评审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负责评委库、执行评委的推荐,评审对象评审材料的收取和审核;评审结果的审核汇总报送等工作。

五、三级、二级、一级、高级教师评审结果,按照管理权限由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改)部门审批。正高级教师由市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部门提出推荐意见,报陕西省正高级评审委员会评审,评审通过人员由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部门提出推荐意见,报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审批。

第八条 申报程序

一、申报人根据《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条件》及本单位岗位设置情况,写出申请,提交能够反映本人政治表现、品德修养、教学质量、学术水平等方面的材料,填写《陕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评审表》,经学校初审合格后,在全校范围内集中进行公示。

二、对公示无异议人员,按行政隶属关系逐级推荐、评审、审批。对不符合职称(职务)申报规定程序、有弄虚作假行为及群众意见较大的人员,取消参加职称(职务)评审资格。

第九条 评审程序

评审工作由各级评委会负责组织实施,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答辩、同行专家评议、评审表决等环节。

一、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答辩。申报一级、高级、正高级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答辩达到良好及以上人员方可参加本年度职称(职务)评审。

二、成立评审委员会。按程序组成本届评审委员会。

三、业务培训。组织全体执行评委学习评审条件、有关政策和评审工作规则等,明确评审纪律和要求。

四、专家评议。专业(学科)组成员根据申报人提供的评审材料,对申报人的业绩、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并将评价情况和评议意见送交评审委员会进行表决。

五、评审表决。评委在独立思考、充分讨论、各抒己见、发扬民主的基础上进行表决,表决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结果经确认后,由主任委员宣布评审表决结果。评审表决结果一经宣布,未通过人员一律不得进行复议。

六、总结评价。评审工作结束后,主任委员要对评审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改)部门应对评委会执行政策、履行职责和遵守纪律等方面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三章 附 则

第十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将评审结果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改)部门进行审批。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3年内不能申报评审:

一、拒绝承担教育教学、教科研任务、班主任工作;不能履行现岗位职责,严重失职的;

二、弄虚作假,虚报工作业绩,谎报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的;

三、受党纪、政纪处分的。

第十二条 非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其它职称系列的评审或考试。

第十三条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答辩依照《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答辩规则》执行。

第十四条 民办学校教师职称(职务)评审参照本《评审办法》执行。

第十五条 本《评审办法》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按职责分工负责解释。

工程师职称工作总结篇10

一、当前中国高校的收入分配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收入分配体制是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的国家管理工资体制,重资历、重身份。经过多次收入分配改革,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各高校逐渐建立起以“岗位绩效”为核心的收入分配和激励制度。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国家工资、地方性津补贴、岗位津贴和福利收入为基本结构的多元化收入分配格局,高校内部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

中国高校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旨在打破身份制,建立以“绩效”为核心的收入分配和激励制度。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进展,但是这种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是否真正建立了以“绩效”为标准的收入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是否有良好的激励作用,则是值得讨论的。当前,有关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研究很多,但是对这项改革带来的后果和影响采用数量化的方法来深入探讨却不多。

当前高校收入分配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员工不公平感很高,收入分配体系缺乏有效的激励作用。收入分配改革的一个结果是高校内部收入差距拉大。但是,这个拉大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特别是在备受诟病的高校行政化影响之下,收入差距拉大被认为不是提高了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反而是引发了大量的收入分配不公平感。根据本课题组的抽样调查数据,北京高校教职工的平均收入是74328元,但是60%多的人收入水平在平均值以下,最高10%的人平均收入是最低10%的3倍以上,比全国最高10%和最低10%的收入差距还要大。从教师的感受看,50%的人认为高校内部专业技术人员之间收入差距大,72.3%的人认为单位领导与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大。高校教师对收入分配的公平感和满意度都较低。很多教师认为自己的收入水平不能反映自己的劳动付出,内部收入分配不公平,对高校的行政化导向意见很大。

本研究的问题是,在高校,哪些因素在决定着高校教职工的收入水平呢?人力资本(学历)、学术地位(职称)、行政资源、劳动投入这些在劳动力市场上都非常重要的因素与高校教职工的工资和收入有着怎样的关联?对于高校教职工来说,体制内的收入(工资收入)和市场化影响下的市场化收入(总收入)在决定机制上又有什么差异呢?这种收入分配决定机制的背后原因是什么?这是本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

二、关于收入决定机制的研究

关于收入的决定机制,最常用的是人力资本收益率模型,其中明瑟教育收益率模型的使用最为普遍。在教育收入研究中,教育被看作一项投资,教育收益率是衡量教育投资收益的一个重要指标。教育收益率研究的是教育作为一项个人(以及家庭)和社会(政府公共支出)投资的收益率的大小,可以分为个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计算个人教育收益率的一个重要模型是明瑟教育收益率模型。明瑟收益率指的是利用明瑟收入函数计算出的教育边际收益率,反映了受教育者多受一年教育收入的变化率。明瑟的人力资本投资函数只考虑了两种人力资本形式对个人收入或工资的影响,一是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知识,可以用教育年限作为变量;二是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的技能,可以用工龄作为变量。估算明瑟收益率只需要毕业生收人数据。闭出于简便易行,明瑟法成为教育经济学领域计算教育收益率的主要方法。但是这个方法意味着个人教育收益率在劳动力市场上是统一决定的,因而它与企业的所有制性质、行业差异、地区差异是无关的。另外,它还意味着如果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收入差异,教育并不成为人们就业选择的决定因素。在这样的假定前提下,教育的间接效应是不存在的,于是,教育的毛收益和纯收益是相等的。显然,这些假定是与中国城镇的劳动力市场的现实状况不一致的。所以,在中国,研究者通常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在模型中加入其他变量,如性别、城乡、地区、所有制等控制变量。

在国内,不少人做过教育收益率方面的研究。从国内的研究看,学者们在应用明瑟人力资本投资函数时,从不同侧面考虑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不同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增加了各种控制变量对收入的影响。李实等(2003)在基本模型中加入了性别、党员身份、工作单位所有制、单位盈亏状况、单位所在产业、地区等控制变量。陈晓宇等(2003)运用基本模型计算了我国不同年份总的教育收益率,分别在扩展模型中计算了不同所有制和不同参加工作时期的教育收益率。李春玲(2003)的模型中,影响因变量收入的自变量则是教育程度、工龄、性别、教育年限、城乡、单位类型、部门等多个变量,计算了教育收益差异以及失业率差异。

总的来看,国内研究教育收益率都是对一个复杂的劳动力市场的研究,而很少有对一个同质性较强的行业进行的研究。高校系统作为一个同质性较强的行业,不存在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不存在行业差距、地区差距、所有制差距等问题,所以更符合明瑟教育收益率的假设条件。本文拟根据北京市高校的抽样调查数据,从教育回报率的视角出发,对高校系统的收入分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三、高校收入决定机制的实证分析

本研究主要根据前人有关收入分配决定机制的基本指标以及当前在教师收入分配中比较具有争议的一些因素提出研究假设,并通过大样本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验证。

(一)研究假设

大学是一个知识传授和知识生产的地方,是高层次人才云集的地方,经典的人力资本回报模型所关注的因素,即学历以及工龄对个人的收入有怎么样的影响呢?高学历是带来高收入的原因吗?高校经过历次改革,还是论资排辈吗?工龄是决定收入高低的因素吗?这是经典的人力资源收益模型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本研究第一个要回答的问题。由此得出假设一:

假设1:人力资本假设,即在高校内部,受教育程度、工龄对收入具有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高者、工龄长者收入也会较高。

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重视教师,是重视学术的一个重要表现。学术地位在高校收入分配中有怎样的影响呢?一般来说,相较于其他方面而言,学术地位应该在高校收入分配中有充分的体现,所以本研究的假设之二是:

假设2:学术地位假设,即在高校内部,代表学术地位的职称对收入具有很大影响,专业技术职称高者收入水平也高。

这些年来,社会上对大学行政化的批评不绝于耳,大学行政化却愈演愈烈,高校越来越像一个衙门,行政力量在大学的影响力日益强大。那么在高校内部的收入分配上,行政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之一。关于行政化,本文有两个层次的变量:

一是在单位层次上单位行政级别的影响。在转型研究中,美国中国研究的著名学者魏昂德在其研究中发现,在再分配经济中,组织的权力对资源配置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工作单位的预算级别决定了单位的地位,并对个人的收入分配产生影响,改革开放以后,单位的预算级别依然对收入和福利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那么在高校经历了多次市场化改革之后,学校的预算级别对高校人员的收入分配的影响是否还存在呢?大学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行政力量实现的,它对个人的收入分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具体来说,地方院校、部属院校,或者进入“211工程”、“985工程”的院校与没有进入这些工程的院校,对个人的收入分配是否有明显的影响呢?

二是在个人层次上行政因素的影响。这有两个方面:一是在高校担任行政职务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二是单位内部教师工作岗位和非教师工作岗位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由此得到假设三:

假设3:行政资源假设,(1)在高校之间,行政级别较高的学校,教职工的收入较高,具体包括两个指标:一是部属学校教职工比市属学校教职工收入高,二是“985工程”高校教职工比其他高校教职工收入高;(2)在高校内部,行政资源对收入分配有很大影响,有行政职位者会比没有行政职位者收入高,具体包括两个指标:一是担任行政职务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二是担任教学岗位与非教学岗位(即教辅、行政管理岗)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再者,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学市场化改革,大学成为一个市场主体,其创收的冲动非常强烈。大学要创收,教师也要创收,这种创收的压力传导到每一个教师的身上。在这样一种市场化的导向下,拉课题、做课题成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教学和科研压力巨大,很多教师超时工作的现象非常普遍。那么劳动投入和教师收入是怎样的关系呢?这是要验证的假设之四:

假设4:劳动投入假设,即劳动投入越多,收入越高。在高校中,对教师绩效的考核一般是教学科研成就,但是由于近年来量化考核带来的粗制滥造作品泛滥,所以用论文著作的数量来衡量绩效饱受诟病,而且对于行政岗位也不能兼顾。因此,本研究假设高效教职工单位工作时间投入所创造的价值是一样的,进而用一周工作时间作为劳动投入指标,假设一周劳动时间越长,收入越高。

(二)模型

以明瑟教育收益率模型为基础,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

Ln(Y)=a+b1S+b2X+b2.1X2+b3Q+b4T+b5P+biZi+ε

式中Ln(Y1为个人收入的对数,Y表示收入,S为受教育年限,x表示工龄,工龄的平方项用来反映工龄与收入的非线性关系,Q表示有无行政职务,T表示是否教学岗位,P表示职称高低,ε为误差项,b表示各变量的回归系数。系数b1即是在不考虑教育成本的情况下就业者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个人收益率,又简称为教育收益率;而就业者从工作经验中获得的人力资本的个人收益率从系数b2和b3中获得,b3,b4、b5则分别是行政资源和学术地位对收入的贡献率。

根据上述基本模型,在工资性收入的决定机制模型中,因变量是工资收入的自然对数,自变量包括:受教育年限、工作年限、教育年限X工作年限、专业技术职称、工作岗位(是否教师)、行政级别、专业技术职称×行政级别、学校类别、学校的隶属关系、个人的劳动投入(一周工作时间)以及作为控制变量的性别。变量的具体操作化指标如下:

受教育年限是把学历换算为受教育年限;工作年限是指从开始工作到2010年;专业技术职称是定序变量,作为定距变量纳入模型,即没有定级=1、初级=2、中级=3、副高:4、正高=5;工作岗位(是否教师)是虚拟变量,教师=1,非教师=0;行政级别、性别是定序变量,作为定距变量纳入;专业技术职称×行政级别是二者的交叉影响,用二者的乘积表示;学校类别为虚拟变量,“985工程”院校=1,其他=0;学校隶属关系是虚拟变量,市属=0,部属=1;考虑到高效绩效指标的数量化存在种种问题,所对于工作绩效,采用工作投入时间,即一周工作小时数;性别是虚拟变量,男性=1,女性=0。

因变量有两个:一是年工资收入的对数,工资收入是教职工从学校活动的工资、福利、奖励等各项学校发的工资总额,工资收入表明一个人在单位工作的回报;另一个是年总收入的对数,总收入既包括工资收入,也包括教职工在单位以外获的各种收入,包括校外兼职讲课、评审、投资等收入,总收入包括了一个人由职位因素和非职位因素带来的市场化收入。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由本课题组2011年在北京高校调查获得。此次调查首先采用分层抽样,在北京抽取18所高校,其中市属高校11所、部属高校7所。高校选取的标准是市属高校2009年年末在职教职工1000人以上,部属高校4000人以上。其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市属高校按照80%的概率保证程度,根据人(年)平均工资的极限误差为600元,确定抽样调查人数为982人。部属高校按照68.27%的概率保证程度,根据人(年)平均工资的极限误差为600元,确定抽样调查人数为601人。18所高校实际共收回有效问卷1697份。考虑到市属高校和部属高校教师人数的比例和教师职称结构不同,利用北京地区2009年年末市属高校和部属高校教职工总人数的比例,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加权处理。数据基本情况见表1。

(三)数据结果

1、工资收入的决定机制分析

关于工资收入的决定机制,分别拟合了7个模型。模型1是根据明瑟教育收入率的基本模型计算的,主要看受教育年限和工作年限对收入的影响。从模型分析结果看,在高校,受教育年限和工作年限都对工资收入有显著影响,教育毛收益率是4.9%,即多接受一年教育,工资收入增加4.9%。这个模型能够解释20.2%的误差。在模型2中,加入了专业技术职称的影响,R2值升高到0.303,模型的解释力显著增强。在模型3中,进一步增加行政级别变量,Rz值提高到0.333,教育年限、专业技术职称、和行政级别的影响都显著,但是工作年限的影响不显著了。在模型4中,进一步加人工作岗位变量(教师=1,非教师=0),模型的R。值下降,工作岗位变量的影响不显著,说明是否教师岗位对工资收入没有显著影响。剔除工作岗位变量,进一步将性别、行政职务与技术职称的交互影响、教育程度与工作年限的交叉影响纳人模型,得到模型5,模型5的R2值进一步提高,达到了0.345。考虑到单位差别可能对教职工的收入分配有影响,把高校的行政隶属关系和类型的差别变量,即高校是市属还是部属以及高校是否“985工程”高校两个变量纳入模型,R2进一步升高,工作年限的影响不显著了,但单位属性变量的影响则都是显著的,也就是说市属高校和部属高校,“985工程”高校和其他高校的教职工在工资收入方面存在显著的差距。最后把绩效指标,即一周劳动时间纳入,得到模型7。结果显示,劳动投入时间对工资收入影响不显著,其他变量的影响方向都没有变化,但R2进一步提高到0.358。回归分析的结果见表2。

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得到以下结论:

首先,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对工资收入的影响。大学教职工是一个高学历的群体,至少都受了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在这个群体内,教育收益率相对于社会整体来说并不高,从人力资源回报率的模型看,其毛收益率是4.9%,低于全行业的教育收益率。当控制了其它因素的影响后,教育收益率逐步下降,特别是在模型6中,教育的收益率是负的,而且不显著,说明受教育年限对收入的影响及其微弱。

工作经验(工作年限)是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改革开放以前,在单位体制内部,工龄与收入存在一种直线关系,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很多研究都表明,工资与收入之间并非直线关系,在一定年龄,劳动者收入达到顶点后会逐渐下降。而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校,原来的那种单位制的工资模式并不存在了,资历不再是决定收入高低的重要因素。在模型1中,工龄的平方是显著的,说明工资收入与工龄是非直线关系,但是当加入了专业技术职称、行政职务、性别、行政职务与职称的交叉、受教育年限与工作年限的交叉影响、学校隶属关系以及是否“985工程”高校等因素之后,工作年限的系数是负的,而且其对工资收入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这说明,在高校,工作年限对收入的影响是非常微弱的。

受教育年限和工作年限对收入的影响表现在二者的交叉效应上。从模型6看,教育与工作年限的交叉影响是正的、显著的。这说明,在高校,虽然高学历并不带来高收入,甚至有的高学历者收入还会更低一些(如刚毕业的博士),但是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教育的收益会逐渐显现出来,但是这种影响也是比较微弱的,其系数只有0.1%。

其次,学术地位对工资收入的影响最大,而且与行政职务有累积效应。以专业技术职称为标志,专业技术职称越高,收入越高,专业技术职称对收入的贡献最大。从模型6看,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专业技术职称每提高一级对工资收入的贡献达到13.1%。这说明,学术地位是体制内高收入的最重要影响因素。而且,学术地位与行政级别的交叉效应也是显著的,这意味着,如果学术地位高,又有行政职务,二者还会产生一种累积效应,进一步提高其在收入分配体系中的地位。

第三,行政职务对收入的影响。一是表现在行政级别越高,其收入越高。平均来看,行政级别提高一级可能增加6%的收入。二是表现在教师和非教师岗位没有差别。模型4显示,教师和非教师岗位在工资收入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别。这说明在高校内部,不同工作岗位,即教师和行政办事人员在工资收入方面并没有差别,这种分配模式也是行政化的又一个表现。三是表现在高校的行政级别,是否进入“985工程”对教职工的收入分配影响较大。部属高校、“985工程”高校教职工的收入水平要高于市属和非“985工程”高校的教职工的收入水平。

第四,工作投入对收入的影响。从工作投入时间看,高校教职工工作投入时间对工资收入的影响不显著,工作时间多少与工资收入没有关系。

第五,性别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显著。这说明在高校,虽然表面上看来男女是同工同酬的,但是在机会结构等方面,隐性的性别差别还是存在的。

2、总收入的决定机制分析

总收入是工资收入与工资外收入之和,总收入的差别实际上体现的是教师通过本职工作和市场化方式获得收入的差别。对于总收入的决定机制,也拟合了7个模型。在模型1中,采用明瑟收益率模型测算高校内部的教育收益率。受教育年限和工作年限都是有显著影响的,但是模型的解释力不高,调整后的R2值只有0.178。在模型2、3中,逐次加入专业技术职称和行政级别两个变量。结果显示,这两个变量的影响都非常显著,加入这两个变量以后,工作年限的影响不再显著。在模型4中,加入了工作岗位的变量。结果显示,这个变量的影响不显著,对整个模型的解释力也没有贡献。在模型5中,去掉了这个变量,加入了控制变量性别、专业技术职称与行政级别的交叉影响、受教育年限与工作年限的交互影响,模型的解释力进一步提高,而且,这种交互影响不但显著,而且改变了其他因素对收入的影响,如教育本身的影响也变得不显著了。考虑到单位性质,即高校隶属关系、级别对教职工收入的影响,加入了是否部属、是否“985工程”高校,构建模型6。模型6中学校隶属关系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否“985工程”高校的影响是显著的。最后加入工作时间变量,模型7显示,工作时间对总收入的影响也是不显著的。回归分析的结果见表3。

关于总收入模型回归分析的几点结论:

总收入的决定机制与工资收入有很多相似之处。

首先,受教育年限和工作年限对总收入的影响。受教育年限对总收入的影响是复杂的。从明瑟收益率模型看,教育的毛收益率达到了6.3%。很多学者在20世纪80至90年代有关中国教育明瑟收益率的研究结果在2%-6%之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约为10%),而李春玲采用全国抽样调查数据(2001年)所估计的教育收益率为11.8%,加入关键性的制度和结构控制变量后,教育收益率则在5%-6%之间。而在本研究中,与工资收入一样,受教育年限和工作年限对总收入的影响都是不显著的。说明个人在市场上获得收入的能力与教育和经验都没有关系,但是受教育年限和工作年限的交叉影响是显著的,也就是教育程度高、工作年限长者,其获得工资外收入的可能就越多。

其次,学术地位的影响。职称对总收入的影响最大。职称越高,总收入也越高。职称提高一级带来的总收入提高达到21.6%。这意味着高技术职称不但是获得较高工资收入的最重要决定因素,更是获得较高总收入的最重要决定因素。

第三,行政地位的影响。一是个人行政级别对总收入的影响非常显著,其非标准化回归系数是0.046。也就是说,行政级别每提高一级可能带来4.6%的总收入增长。二是学校的行政地位对收入有显著影响,“985工程”高校的教职工比非“985工程”高校的教职工具有更多的市场化收入,其非标准化回归系数是0.106。

第四,工作投入对总收入的影响。从模型看,工作投入时间的影响不显著,即工作投入时间多少与总收入多少也没有任何关系。

第五,性别的影响。性别对总收入的影响也非常显著,男性比女性的总收入更高一些。

比较总收入和工资收人的决定机制发现,代表学术地位的职称、代表行政地位的行政级别、高校隶属关系与是否"985工程”高校这三个因素是决定工资收入和总收入的最重要因素,职称高和行政级别高,既是获得较高工资收入的因素,也是获得较高其他收入的因素。而学历本身对收入并没有影响,只有工作一定年限后,学历的优势才有所突出,但是其对收入提高的效应是很小的。

四、几点讨论

目前,各高校纷纷探索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旨在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虽然高校收入分配改革制度建设取得了很显著的效果,但是调查后发现,这种收入分配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大问题,并没有很好地为高校教职工所认同。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高校收入分配的决定机制确实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

1、行政地位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太强

首先,在高校,个人的行政资源越多,行政地位越高,收入就越高;而且,学术地位和行政地位的交互效应对提高工资收入也有显著的影响,一个人学术地位高,又有较高的行政地位,其收入比只有一种地位的人更高。其次,与其他人员相比,专任教师在高校收入分配中没有任何优势。再者,不同级别的高校在资源获取上能力不同,由此也影响到学校教职工的收入水平。总之,个人所在学校的行政地位越高(获得财政资源的能力越强),个人的收入越高;单位组织内部,个人越接近权力中心,获得的收益越多。

当前,中国高校行政化的现状和趋势备受诟病,行政权处于支配地位,教师在教学、科研和学校管理中缺乏发言权。作为学校主体力量的教师,其智力劳动并没有很好地在工资和收入中有明显体现,这种过度行政化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是不利的。其一,这是影响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其二,行政职位的这种资源积聚能力也是很多教师“学而优则仕”的直接动力。在高校,很多教授去竞聘一个副处长位置的情况并不鲜见,甚至是最流行的升迁路径。学术权力依附于行政权力,导致创新动力不足,影响了学术发展。

从理论上来看,本研究从一个行业的样本上回答了“市场转型理论”中持久的争论,即社会主义国家从“再分配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以后,再分配权力是“市场转型”了还是“维续”呢?从本研究看,人力资本的影响很弱,学校的级别、个人的行政职务对收入的影响都非常显著,这也是对“权力维续论”的一个支持证据。

2、高校职称的评定机制问题

职称,一般来说,作为一种技术资格,级别越高,代表水平越高。作为教育和科研单位的高校,职称高,收入高,这是没有问题的,在其他国家也是如此。但是为什么大家还会感到收入分配不公呢?问题在于职称评定的标准是否科学、合理,职称评定是否依据教学科研水平的高低,职称评定到底能不能反映能力和业绩,这是最主要的。

当前很多单位突出了能者上的原则,一些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可以被聘为较高的学术职称,突出了业绩和能力的重要性,这是很大的进步。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很多高校,因为资历、行政地位而获得学术地位,成为教授的并不鲜见。为评教授而拼凑文章,教授不教课、不做科研的人也不少见。这些现象的背后则是高校职称评定机制的不合理。一个教师学术水平的高低,同行是最有发言权的。而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恰恰缺乏同行的认可。因此,对目前的学术职称的评聘机制是否合理则是需要反思和改进的。

3、青年教师的待遇问题

在高校,学历(受教育年限)和工作资历(工作年限)对个人工资收入和总收入收入没有显著影响,只有高学历+高资历才会带来收入的小幅度提高,但是其提高效应非常小。那些工作年限长,但没有职称和行政职务优势者,其收入是低的。工作资历在收入中不再起作用,这说明,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长期存在的重身份和资历的“论资排辈”已经被职称和职位的高低取代了。

另一方面,在这个高学历云集的地方,学历对收入没有影响,学历必须与资历结合才有影响,这恰恰反映了青年教师(大部分是博士)的困境。青年教师收入低,又缺少获得各种课题的机会,他们只能依附于有名气的教授,跟着教授的兴趣做各种课题。在他们最具有学术创造力的年龄,要为稻粱谋,这对他们的学术创造力是一种扼杀。

4、高校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高校现有的分配机制改革的目标是“绩效”,但是由于高校的绩效本身是不好界定的,机械的、量化的认定标准则可能带来扭曲的结果。现在高校收入分配的一个结果就是“赢者通吃”,所有的资源倾向于集中到有名气的教授和有职务的人身上,越是有名气,获得资源的机会越多。而普通高校教师,则越来越边缘化,这既表现在收入分配方面,也表现在其他各个层面。这种收入分配的决定机制大大影响了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收人公平感。

劳动投入多少对收入没有影响,也是公平性的一个方面。虽然教师普遍存在超时工作的现象,但这些并不能在收入中得到体现。科研教学工作没有止境,想做好必须投入时间,但是,由于教育的投入产出比较难以衡量。在目前普遍的量化考核机制下,一个人上几节课、写几篇文章是考核的标准,而上课质量(效果)的好坏、文章质量的好坏,则较难以纳入考核的范畴,这也是高校绩效考核的难点所在。时间投入与收入不成正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在调查问卷中有一个对学校收入公平度的评价题目,从很不公平、不大公平、一般、比较公平、很公平五个级别,分别赋值为1-5分。分析结果表明,学校领导的评分最高(3.50),基层领导的评分次高(3.33),行政办事人员位于第三(3.32),中层领导位于第四(3.30),专任教师的自我评分最低(3.08),教师与其他四类人员之间具有一个相当明显的落差。总体来看,比例较大的职称不高、无行政职位的普通教师在这种分配体制下处于不利地位。这也验证了我们的访谈结果。

工程师职称工作总结篇11

当前,高校教师普遍承担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多重任务,不断攀升的职业压力,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导致许多教师工作缺乏激情、成就感低落、幸福感下降,职业发展遭遇困境或危机。这种状况会影响到教师个体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会影响到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素质来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因而,教师的职业韧性日益受到关注。

一、概念界定

职业韧性(Career Resili-ence),又称职业弹性,它最早由London在其论文《职业动机理论》中提出。在London的职业动机理论中,职业韧性是一种个体特质,其含义为“在不乐观的环境中个体对职业破裂的反抗”[1]。Collard等认为职业韧性是职业自我依赖的结果,而职业自我依赖是指终身承诺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致力于积极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活和积极学习[2]。Ginny则认为,职业韧性是在持续变动的职业环境下保持可雇佣性的一种能力[3]。国内研究者李焕荣等认为,职业韧性是个体积极应对职业变更或职业变更倾向所带来的压力而拥有的一种心理特征和能力的总和[4]。职业韧性是一种动态、有延展性、可开发的心理能力或心理优势[5]。综合观点,本研究中将高校教师职业韧性界定为:教师在自身职业发展中面对各种职业压力或逆境时做出积极的调整和适应,且具有较强的从逆境中恢复并反弹至良好心理和工作状态的能力。

二、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样本来自广东省6所普通高校中从事一线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专任教师。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512份,有效回收率56.89%。在问卷发放过程中,考虑了学科专业的不同分布,以确保本次调查问卷数据的有效性。其中,男性290人,女性222人;已婚449人,未婚63人;学历结构为本科20人,硕士57人,博士及在读435人;职称分布为助教34人,讲师245人,副教授135人,教授98人;年龄构成为30岁以下101人,31~45岁269人,46岁以上142人;担任院/系主任或学科带头人等职务的86人,未担任任何职务的426人。

(二)研究工具

采用曹科岩等编制的《高校教师职业韧性问卷》对教师职业韧性进行测量。该问卷共计16个题目,包括职业愿景、持续学习、灵活应对、自我效能等4个因素,采用Likert5点量尺计分,从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其中,职业愿景是指教师善于给自己设定有效的职业发展目标、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有着清晰的认识等;持续学习是指教师通过进修、访学或研讨等途径不断提高自我,更新知识技能等;灵活应对是指教师乐于接受新的任务、不会担心学校会对个人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等;自我效能是指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充满信心、对职业发展中带来的变化能够从容应对等。各因素及总问卷的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5、0.79、0.76、0.72、0.86。背景变量问卷包括教师的性别、婚姻、年龄、学历、职称及职务等。

(三)施测程序

正式调查问卷由各高校人事部门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协助完成,主要采用现场调查、委托施测或电子邮件三种形式。在调查对象填答问卷之前,研究者分别对其进行施测程序和指导语的相关说明,同时告知被试,调查结果完全保密,仅用于科学研究。

(四)数据处理

全部调查问卷回收后,根据问卷填答质量进行废卷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

三、调查结果

(一)高校教师职业韧性总体状况

由表1可知,高校教师职业韧性及各维度上的得分均在3分(中值)以上。其中,平均分最高的维度是持续学习,最低的维度是灵活应对,排序依次为:持续学习>职业愿景>自我效能>灵活应对。

(二)高校教师职业韧性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检验

性别对高校教师职业韧性的影响。T检验的结果表明:男教师与女教师在职业韧性总体及职业愿景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且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见表2。

婚姻对高校教师职业韧性的影响。T检验的结果表明:已婚教师与未婚教师在职业韧性总体及其各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且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见表3。

年龄对高校教师职业韧性的影响。方差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阶段教师,在职业韧性总体及各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且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见表4。经事后比较分析发现,31~45岁教师的职业韧性显著高于46岁以上的教师,而30岁以下教师的职业韧性最低,但其在职业愿景维度上得分却高于46岁以上的教师。

职务对高校教师职业韧性的影响。T检验的结果表明:担任院/系主任或学科带头人等职务的教师,与普通教师在职业韧性总体及职业愿景、自我效能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且都达到显著水平,见表5。

职称对高校教师职业韧性的影响。方差检验结果表明:不同职称教师在职业韧性总体以及灵活应对、自我效能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且都达到显著水平,见表6。经事后比较分析发现,高级职称教师的职业韧性显著高于中级和初级职称教师,而中级与初级职称教师之间差异不显著。

四、讨论分析

(一)高校教师职业韧性的总体状况分析

研究发现,高校教师职业韧性发展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在持续学习维度上的得分最高。这主要是因为在实际工作中,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获得职业成功,高校教师不仅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还要通过培训、进修等途径来不断地汲取新知,更新技能,以便于更好地应对内外环境对自身职业带来的危机感。而高校教师职业韧性在灵活应对维度上得分略高于3分,这可能是由教师职业的特点所决定的,相对于企业员工、医务工作者、警察、公务员等群体,高校教师除有寒暑假外,在工作时间上实行非坐班制,薪酬待遇稳定,这些无不让其他行业从业者所羡慕,而这种宽松舒适的工作条件则会导致高校教师应对工作变化的韧性减弱。

(二)高校教师职业韧性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男教师在职业韧性总分及职业愿景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女教师,这验证了London等的推论[6]。从心理特征来看,男教师倾向于解决复杂的问题,具有果断、顽强、勇敢等心理品质,属于“理智型”;女教师倾向于解决简单的、规范化的问题,当面对困难或挫折时情绪波动会比较大,属于“情感型”[7]。因此,男教师在工作中面对挫折和压力时的应对力要明显优于女教师。另外,男性在工作中通常会被期望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以及获取更高的职业成就。这使得男教师在工作中要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制定发展目标,以便实现职业成功。

已婚教师职业韧性显著高于未婚教师。该结果与Greeff等提出的观点遥相呼应,即家人的关爱、鼓励和帮助可以使个体在压力或挫折面前变得更加坚强[8]。良好的婚姻状况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韧性,当他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或压力时,可以从家人那里获得心理上的慰藉,消极情绪和负面行为能够及时得到有效化解。

就年龄因素来看,31~45岁教师的职业韧性高于46岁以上的教师,而46岁以上教师的职业韧性则高于30岁以下的教师。根据著名职业管理学家萨伯的生涯发展理论,25~30岁为尝试期,31~45岁为建立期,46岁以上则为维持期。31~45岁的教师正处于晋升和职称评聘的关键时期,因此干劲十足,勇于挑战教学科研上的难题,经验日渐丰富,阅历业绩优良,这一阶段也是教师事业上的黄金时期。46岁以上的教师事业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该阶段主要任务是维持既有的成就与社会地位,但随着工龄的增加,其教学理念、工作方式等被固化,灵活性、适应性等逐渐被削弱。30岁以下的教师刚步入职场,工作或生活上的压力接踵而来,内心又倾向于寻求职业及生活上的稳定,因而其职业韧性亟待提高。

职务与教师职业韧性数据表明,担任院/系主任或学科带头人等职务教师的职业韧性显著高于普通教师。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职业愿景和自我效能维度上。这可能是由于担任院/系主任或学科带头人等职务的教师多是高校教师群体中的骨干或精英,他们有着扎实的教学理论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教育教学成绩显著,科研成果突出,自身职业发展路径清晰。同时,在院/系工作或学科建设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因而其职业自我效能感较好。

职称与教师职业韧性数据表明,高级职称教师职业韧性高于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教师,而中级职称与初级职称教师之间差异不显著。特别是在灵活应对和自我效能维度上。究其原因可能是,中级、初级职称教师大都处于成长的适应和发展阶段,平时主要从事一些教学或科研辅助工作,工作较单一且相对固定,解决的问题相对容易些[9];而高级职称教师经历多年的教学与研究实践,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在实际工作中面对的大多是前沿性和复杂性问题,其应对能力较强,因而,对于工作中的突况能从容应对,在困难面前呈现良好的职业韧性。

五、结论

高校教师职业韧性总体及其四个维度得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男性教师职业韧性高于女性教师,已婚教师职业韧性高于未婚教师,31~45岁教师的职业韧性高于46岁以上和30岁以下的教师,担任院/系主任或学科带头人等职务教师的职业韧性高于普通教师,高级职称教师的职业韧性高于中级和初级职称教师。

参考文献:

[1]李霞,谢晋宇,张伶.职业韧性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7):1027-1036.

[2]Collard B, Epperheimer J W,Saign D. Career Resilience in a Changing Workplace[M]. Columbus, OH: ERIC Clearinghouse on Adult, Career,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1996.

[3]Ginny H. Building Career Resilience:Should Employers Get Involved?[J].Human Resource, 2007(12):14-15.

[4]李焕荣,曾华.职业弹性的研究现状述评及展望[J].经济管理,2010(5):172-179.

[5]Fred Luthans,著.心理资本[M].李超平,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6]London M, Noe R A. London’s Career Motivation Theory: An Update on Measurement and Research[J].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1997(1):61-80.

工程师职称工作总结篇12

一、总体思路与原则1、此次薪资调整为三个重点:其一,调整企业内部的薪资结构;其二,调整员工的薪资构成比例,体现以岗位和职务为基础,按照贡献和绩效支付劳动报酬的原则;其三,简化企业和员工薪资等级和结构,增大薪资机制的作用弹性。2、本着保证员工原有的报酬水平,特别是低薪人员的收入水平不降低的原则,主要通过增量工资进行两个薪资结构的调整。3、明确以岗位工资 津贴补贴 绩效工资为主的薪资制度4、岗位工资是主干工资制度,实施分类定级方式,即管理、专业、业务、事务和操作人员分别制定薪资级别,企业薪资结构为分类别的梯度等级结构。5、调整后的员工薪资结构为:员工薪资=岗位薪资 技能津贴(学历、职称、工龄) 补贴(法定补贴、企业福利) 奖励(月奖、业绩奖)6、视各公司效益情况,固定工资(岗位工资、技能津贴和补贴)与浮动工资(奖金、佣金、分红)比重应控制在60-70和20-30区间内。二、岗位(职务)等级工资采用统一的五类定级法,即打乱公司行政隶属界限,将所有企业的正式员工的岗位统一划分为管理、专业、业务、事务和操作人员,分别定级,并纳入一张企业薪资表(见附表1、2)中,具体为:⊃;管理人员分为5个职务等级;⊃;专业人员分为4个岗位等级;⊃;业务人员分为3个岗位等级;⊃;事务人员分为2个岗位等级;⊃;操作人员分为2个岗位等级;各类岗位职务之间经对应交叉后,合并为10个薪资等级。三、技能津贴有两个因素促使本次薪资调整必须降低技能因素在薪资中的作用:其一是突出岗位薪资和绩效薪资的比重;其二是原有薪资中,政策性补贴占的比重很大,不宜降得过低,故只能适当降低技能工资的比重。为此,采取以下方式调整:⊃;将技能薪资分为两部分,50左右纳入岗位薪资中;另50作为技能津贴处理。⊃;技能津贴中包括学历、职称和工龄三个因素,分别确定等级和工资级差。⊃;工龄工资每年为元,按/!/日历年累积增加。⊃;学历和职称本着“二择一,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不重复计算。技能津贴等级确定见下表:学历、职称津贴标准学历等级津贴职称等级津贴正高博士副高硕士中级本科初级大专四、补贴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除水电、书报补贴在岗位薪资中考虑不计之外,其余的洗理费、物价补贴、开发费、交通补贴、独生子女费、住房补贴和医疗补贴同归入补贴一项,数额不变。五、奖金适当扩大奖金的比重。普林电路公司的月奖按岗位奖金系数法分配,主要体现岗位和职务间的差别;季度末或年末应结合业绩考评,按照业绩和贡献分配奖金(见附表3)。附表1__________有限公司岗位分类表职类职级岗位领导2总经理级总经理1副总经理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管理5部门经理行政部经理、财务部经理、品保部经理4主管级行政主管、人事保卫主管、计划主管、信息中心主任、办公室主任3专管级2计划级计划员、销售计划员1监督级工艺监督、层压工艺监督、工艺监督、质量监督、卫生监督专业4专家级副总工程师3管理级QA主管、QM主管、技术改造主管、QC主管、工程主管、工艺主管、维修工程师主管2主事级安技 环保工程师、产品开发工程师、工艺工程师、软件工程师、质量工程师、设备管理工程师、备件开发工程师、电气维修工程师、资料管理工程师、采购工程师1辅助级产品审核员、质量管理员、工艺员抽样检验员、过程控制实验员、过程控制员、税务会计、往来核算会计、成本会计、物理测试员业务3高级销售主管、采购主管、报关主管2中级销售专管、外销专管、发货专管1初级外销专管助理事务3高级2中级警卫班长、出纳员、人事管理员、质量统计员、资料管理员、工卡管理员、人事培训员、设备库管理员、文件管理员、资料审核员、成品管理员、全检外观检验员、统计员1初级警卫员、接待员操作3高级2中级专职司机、厨师长、锅炉班长1初级光板测试操作工、胶片检验操作工、曝光操作工、行政维修电工、层压操作工、维修电工、暗室操作工、板镀线操作工、镀金操作工、湿膜操作工、图形转移操作工、制板操作工、仓库运输工、层压操作工、插针操作工、电气维修工、夹具操作工、丝印刷片操作工、贴膜操作工、图转显影操作工、总检水冲洗操作工、钻头修磨操作工、V槽操作工、水处理操作工、黑化操作工、铣床操作工、板材开料下料操作工、包装操作工、编程操作工、沉镍金操作工、沉铜操作工、电镀操作工、浮石操作工、腐蚀揭膜操作工、机械维修工、磨边操作工、配钻头操作工、热风整平操作工、数控钻操作工、显影操作工、制板操作工、字符操作工、酸蚀操作工、热固操作工、上销钉操作工、碱蚀操作工附表2__________有限公司岗位等级表职等领导管理专业业务事务操作Ⅹ1公司总经理Ⅸ2公司副总经理级Ⅷ4专家级Ⅶ5部门经理级Ⅵ4部门主管级3管理级高级业务Ⅴ3部门专管级2主事级中级业务Ⅳ2计划级1辅助级初级业务中级事务Ⅲ1监督级中级工Ⅱ初级事务Ⅰ初级工附表3奖金系数换算表岗位等级奖金系数奖金额(元)11.621.531.441.351.261.171.080.990.8100.7注1:基数奖金换算公式基数奖金=月奖金总额/∑(每岗位奖金系数×相应人数)岗位奖金额=基数奖金×岗位奖金系数注2:调整后基数奖金为元

工程师职称工作总结篇13

一、目前高职院校实训教师职称问题现状

1.高职院校实训教师职称评聘在国家职称序列政策上的空缺。自建国以来,我国对高等院校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系列 (含实验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认定和管理有一套相对成熟的做法。在职称申报、评审、聘用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管理模式,对高校教师队伍的人才引进、培养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由于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新兴领域,其教师队伍的特殊性还没有在职称评定系列中得到体现,特别是实训教师没有符合自身实际的单列职称系列,使得实训教师资格和水平无相应评定标准,造成职称无法科学评定,岗位难以准确聘任,应有待遇无法落实,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2.在实训教师技术职称评聘中存在误区。实训教师既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教学水平,特别还要具备应用技术能力及教学方法,这与理论课教师有着显著的区别。但是不少职业技术学院为了解决现实的教师职称问题,稳定实训教师队伍,采取参照高校理论课教师的职称管理和评聘方法为实训教师评聘技术职务,采用论文、论著、科研项目等评聘标准,使他们晋升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系列。这明显是一种不合理、不科学的做法。高职院校实训教师与高等学校理论课教师的科研水平有一定差距,都在一个职称评审系列上评聘不符合客观现实。在目前国家还没有设置实训教师职称评聘系列的情况下,实训教师要么向理论课教师靠拢,要么向实验技术人员靠拢,严重挫伤了实训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3.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实训教师数量缺口加大。以广东省高职院校为例,1984年广东省有高职院校3所,2005年,高职高专院校66所,在校生24万人,占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的 52.1%;招生数10.33万人,占当年本专科招生数的58.66%,专任教师数只有14625人[3],缺编情况较为突出。而充当高职院校实践教学骨干的实训教师数量更加稀缺,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训课程由于缺乏实训教师,长期由没有实际操作经验的理论课教师代课,严重影响了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实训教师职称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使得现有实训教师转行流失问题加剧,进一步加大了实训教师队伍的缺口,很难保证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高职院校实训教师职称问题给高职教育带来的影响

高职院校实训教师缺乏相应的职称评价系列,给实训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培养和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等方面都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1.高职实训教师难引进、难培养、难稳定。没有相应的技术职称,就失去了社会人才评价的基准,实训教师队伍就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首先是实训教师队伍要吸引新鲜人才力不从心。同样是高职院校教师,同样是培育人才,实训教师和专业教师就失去社会评价的平衡点。其次因为没有职称评价,实训教师就享受不到应有的待遇。缺失了职称待遇的杠杆,使得实训教师跳槽到企业做高级技工、技师,或者转行搞理论教学,往高校教师职称条件上靠拢,以提高待遇;实训教师没有好的待遇激励,造成实训教学质量下降。目前全国高职院校实训教师师资缺口都比较大,严重的院校缺口达到50%以上[4]。实训教师职称难以解决和相应的待遇滞后,应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关注。

2.实训教师缺少,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学生实践能力受到影响。实训课程是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必需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其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创新型实践人才的培养质量 [5]。由于实训教师职称杠杆缺乏效能,实训教师的社会评价和实际待遇无法兑现,直接导致实训教师队伍数量与质量达不到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实训要求。为达到实践操作的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一般要占到高职总教学课时的 50%以上,一些实践应用性强的专业实训课程比例甚至高达 65%。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实训课教师总量至少要占高职院校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但是很大一部分院校连30%都很难达到。专业师资的缺乏使实训教学质量难以保障。更有甚者,有些课程由于缺乏专业教师无法开课。

3.高职院校的特色优势受到严重影响。高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定位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之处,作为朝阳产业其发展优势也在于此。所以高职教育应该围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展开,课程设置也应该致力于缩短学生能力和实际就业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而这一优势的保持显然依赖于高职教学中大量、优质的实训教学。然而目前由于职称问 题的瓶颈制约,实训教师队伍难以稳定,使得一些高职院校在职业实践能力的养成方面力不从心,被迫模糊了职业教育的鲜明办学特色。长此以往,高职院校的特色优势必然降低甚至丧失。

总之,缺失实训教师职称杠杆的调节和引导,实训教学将长期处于较低层次运行状态,使得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将仍然是“大专生”的复制,是本科院校的“压缩饼干”,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堪忧,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实现堪忧。

三、高职院校实训教师技术职称评聘体系的构想

根据高职院校实训教师应具备应用能力、技术能力的特点,应该建立一套有别于高校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人员系列,又有别于技工学校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系列的实训教师职称系列。

1.体系设计依据。设计高职院校实训教师职称系列的评定体系,一是参考高等院校教师系列的评审体系和要求;二是参考技工学校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系列的职称实践要求;三是结合高职院校实训教师的自身特点。

2.职称系列。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师职称级别可设实训教员、实训助理教师、实训讲师、实训副教授、实训教授。实训教员、实训助理教师为初级职称,实训讲师为中级职称,实训副教授、实训教授为高级职称。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高职院校应该设立教员职称。因为高职院校担任实训课教学工作的多是具有应用能力、技术能力的教师,甚至是能工巧匠,而能工巧匠普遍学历低,论文、专著、科研成果很少。他们能够胜任实训课的教学,具有较好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所以设立实训教员的职称可以解决相当部分教师的实际问题,对于稳定实训教师队伍意义重大。

3.专业系列。实训教师专业应该按照高职院校的专业、紧贴职业技术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目前高职院校实训教师专业系列的车工、铣工、磨工、木工、钳工、电工、电焊工等技术系列设置,应转变为高职院校所设的专业,如机械、电子电器、汽车维修、计算机应用、烹饪、工商管理、园林、广告制作、建筑工程等专业,进行进一步归类设置。

4.申报评审条件。在评审的必备条件上,高职院校实训教师同理论课教师职称系列所要求的基本条件是一致的,如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的要求、授课能力的要求等。(1)实训教员技术职称的评定。主要以实践为主,以实践操作水平和实训教学效果进行评定。一般应具备相应行业的技术认证证书,并且实训教学效果优良。(2)实训教员以上技术职称的评定。设定高职院校教员职称以上实训教师评审条件时应考虑三个因素:一是与高校理论课教师职称的学历、年资条件相近,以达到同期同类教师之间的平衡;二是考虑到实训教师的教学特殊性,应该注重体现应用能力、技术能力的水平要求;三是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年限,以保证实训教师自身必要的实践积淀。综合而言,制定具体标准时,这三个因素之间的权重关系应该综合考虑设置,即对学历学位高的教师,应用能力、技术能力的要求可以低一点,工作年限可以短一点;对学历学位低的教师,应用能力、技术能力的要求应该高一点,工作年限长一点。(3)根据实训教学的特点,在实训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定条件的具体方面,可以从专业资格、应用技术能力、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这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专业资格,即从实训教师的准人条件人手,包括学历、身体条件、岗位考核三方面。其中身体要求健康;聘期考核要求合格以上。而学历条件一直是高职院校实训教师关注的重点,一般认为实训教师不需要较高的学历条件。但为了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借鉴国外高职教育的经验,还必须在学历条件给予足够的限制。二是应用技术能力,即从事某项技术工作的能力水平,其具体衡量标准是技术水平等级证书。目前我国技术等级证书的认定部门较多,但要设立实训教师评审条件,还需要深入考察、谨慎确定。三是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永远是评价教师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评价教学质量时,评价方法也可有多样性,比如实训精品课程评比、实训教学大赛、实训优秀奖评选、学生实训课程统考对比等。在设定实训教师职称条件时,可以考虑精品课程等次、教学大赛获奖等次、教学优秀奖等次、实训课程统考成绩等次等方面因素,满足其中一项要求即可。四是教学效果,其衡量可以借鉴高校成熟的做法——学生评教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听课感受,根据量表酌情评定。通过学生打分评教,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有一个量化的评价。

5.实训教师的聘任。高职院校实行聘任制应该按照实训教师岗位进行聘任。对实训教师的岗位聘任同样应该有结构比例的要求,同样应该遵循按需设岗,按岗聘任,“评聘分离”的原则,从具有相应任职资格的人员中聘任。

(作者周刚系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处长,河南郑州 450046;徐振鲁系郑州大学副校长、河南省高校师资管理研究会理事长,河南郑州 450001)

参考文献

[1]彭移风.2005年高职教师情况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16).

[2]朱晓红.新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校论文,2004.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