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生产经营管理论文实用13篇

生产经营管理论文
生产经营管理论文篇1

2.1系统总体设计

建材生产经营管理系统以UCML为开发平台,SQLServer为数据库管理工具,充分利用了建材公司现有的网络资源。通过汇集建材公司的地磅、原料进厂、配料系统、半成品生产、产品销售、设备巡检维修等一系列生产一线数据,完成了基础数据管理、地磅管理、质检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设备管理、数据智能分析等功能。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实现了公司原材料入库、质检、半成品生产、配料自动化系统、库存、销售和设备一体化等过程的全流程管理。在质检取样、原料进厂管理中,该系统与地磅系统进行了无缝对接,并对生产产品的物料库存理论数据与实际仓储数据进行跟踪和分析统计。同时,系统能够自动分析峰、谷、平的用电数,并汇总到生产流程段,从而更好地控制生产能源消耗。通过对销售情况的统计,积累各客户产量需求的真实趋势以指导生产计划及原料采购计划的合理制定。

2.2系统数据库设计

根据建材公司的实际业务需求,需要对系统的数据库进行设计。本文设计的系统基于SQLServer2008实现系统数据库的管理,将空间信息映射到关系模型中,应用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将概念数据库转换为空间2维表的数据库模式,实现对空间信息关系模型下的管理,以及与其属性信息的统一管理。建材业务主要分为四个模块:质检、生产、销售和设备,而系统四个模块所管理的数据库表也是相对独立的,如下所示:

(1)质检管理

取样表、检验结果表、复检结果表。其中取样表与检验结果表是多对一关系,检验结果表与复检结果表是一对一关系。

(2)生产管理

配料日报表、料仓料位表、进仓原料表、干矿渣出库表、月末干矿渣表、期末结存表、物料出库表、产品入库表、结账管理表。

(3)销售管理

销售出库表、转帐单表、发票管理表。其中,销售出库表与转账单表是多对一关系,转账单表与发票管理表是多对多关系。

(4)设备管理

设备台帐表、开车时间表、巡检记录表、设备维修记录表。其中设备台账表与设备维修记录表是一对多关系。

2.3系统各模块设计

(1)质检模块设计

质检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将供货商送样信息、各原料来料取样信息、产成品取样信息及各种样品的化验检验数据录入信息系统,并对上述数据进行合格率分析,达到化验检验数据的实时传递,从而使得各级管理人员对化验检验数据的掌握更加及时、准确,最终达到有效地控制原料供货质量和产成品质量的目的。

(2)生产模块设计

生产管理模块是本系统的重点模块,主要管理原料及产品的入、出、存,对自动化系统的数据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给出配料各系统的统计报表及各种台帐。该模块可以优化管理建材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利用实时的准确数据对车间的生产流程进行有效指导。通过进出存管理,使得仓库物料存放由原先的杂散模糊变得更加透明规整。通过系统指导,仓库的信息管理更加及时准确。统计分析得出的生产报表为生产决策提供更为可靠准确的生产数据,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生产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3)销售模块设计

销售管理模块以基础资料管理为起点,通过地磅管理、提货通知管理、销售出库管理、销售发票管理、运费发票管理六大过程,完整体现了建材公司的产品销售过程管理。该模块能够真实体现并灵活管理销售商品库存,使销售部门及时掌握并控制产品的销售情况。通过建立全面的销售管理数据仓库,为销售管理人员分析客户、价格及销售业绩提供了方便。

(4)设备模块设计

设备管理,是本系统相对独立的模块,其主要功能分为以下几部分:设备台帐管理、开车时间管理,设备维修审批单,设备维修明细,日常巡检记录。该模块使得企业的各类大型设备及与设备有关的各类信息更可视化、系统化,设备管理员通过该模块可以充分掌握生产设备的使用状况,使得生产资源得到高效运作。

(5)系统接口设计

地磅系统采用RFID技术进行进销货车辆的数据实时采集,采集的数据存储于地磅系统的目标数据库中。系统可以在车辆行进过程中动态采集电子车牌信息。通过RFID卡自动调入所对应的车号、司机、货物名称、供货单位和收货单位等信息。由于地磅系统与其余系统之间信息不能够共享,从而形成了“信息孤岛”问题。而质检管理和销售管理两个子系统均需要读取地磅系统采集的车辆装载数据,因此只有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才能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本文采用OLEDB数据访问接口来实现质检和销售系统对地磅系统数据库的访问。OLEDB是一个可以连接不同数据源的战略性的低级应用程序接口,具有开放数据库互联(ODBC,OpenDatabaseConnectivity)的功能,也可以连接其他的非SQL数据类型。通过集成地磅数据采集系统,在生产经营管理系统中利用OLEDB接口同步得到计量数据,实现了原料进厂和产品销售信息的自动化管理,并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3.系统应用

建材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可以监控建材公司从原料进厂到产品销售的全部业务流程,记录产品原材料的检测信息、设备使用信息、产品进销存信息以及生产过程中每个工序的人员、生产时间等信息。该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并加以分析,最终以统计报表的形式实时呈现各生产模块的工作进度,使得建材公司的整个生产流程透明化。建材生产经营管理系统为建材企业带来的好处包括:优化了企业的管理模式,强化了生产流程的控制和管理;提升了企业各部门协同办公的能力,节约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企业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更加及时、准确,降低了干扰,使企业管理更有据可循;实时掌握设备的运行信息,使得设备维护部门能够及时地发现并解决问题。

生产经营管理论文篇2

不相容职务的设置缘于内部牵制,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它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使得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联系,并受其监督和制约。最早对不相容职务进行研究的是美国,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不相容职务进行论述,目前国际上对于内部控制和不相容职务论述的源头来自于COSO委员会(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sOfTheTread—wayCommission)。1992年,COSO委员会提出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4年进行了增补。COSO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提出5个控制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不相容职务就在控制活动之中。事实上,只要存在委托授权——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就存在牵制,存在不相容职务。

二、不相容职务的分类

本文初步把不相容职务分为五类:强不相容职务和弱不相容职务;多环节不相容职务和少环节不相容职务;平行不相容职务和交叉不相容职务;均衡不相容职务和非均衡不相容职务。

1.强不相容职务和弱不相容职务。仓库保管与财务记录之间的不相容程度是大于总账与明细账之间的不相容程度的。完全不能由一人来处理相关业务的不相容职务我们可以称之为强不相容职务;部分相容我们可以称之为弱不相容,弱不相容职务可以由一人来处理。完整的业务可以分解为许多环节,间隔愈相近不相容的程度愈强;与实物、现金有关的涉及财产安全的业务属于强不相容;一项业务流程的上、下环节中和本企业外部相联系,该职务与其他职务强不相容。

2.平行不相容职务不同业务循环的职务之间,职务是完全不兼任的是平行不相容职务。交叉不相容是指不同循环之间的某些职务由相同的人兼任或交叉担任,例如购货与收款循环的授权执行记录验货审核付款保管与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授权执行收款审核发货记录。平行不相容职务之间同类业务是兼任的,例如,这两个循环中的记账、收付款都可以是一个人,但是两个循环中的某两个相邻的不相容职务不能在两个循环中互为上下位关系,这样会导致不相容职务设置的失效。

3.多环节不相容职务,我们把有专职的五个以上的环节的不相容职务体系化为多环节不相容职务。

少环节不相容职务,一般我们提及一个单位的会计人员最少有两个,即出纳和会计,我们往往忽视审批环节这个隐性的会计职务。不相容职务最少有三个环节。

4.均衡不相容职务是指不相容职务之间地位平等,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样的设置可以起到制衡的作用。非均衡不相容职务是指职务之间有从属关系,下为属于上位领导,或某一环节控制其它环节。均衡的不相容职务往往比不均衡不相容职务更能起到制横作用,但是串通的风险在增大。

此外,不相容职务还有动态与静态之分。

三、业务循环中职务的不相容性分析

一般情况下,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五个步骤。如果上述每一步都有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分别实施或执行,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从而便于内部控制作用的初步发挥。

业务的处理有一个流程,这个流程由一系列环节组成,这些环节种不同的职务之间不相容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经济业务完全不能由一个人来担任,这些职务之间属于强不相容职务,强不相容职务之间不能安排一个人来担任。部分相容即弱不相容职务可以由一人来处理(辅之以其他的控制措施)。然而,确定哪些职务完全不相容?哪些职务部分相容?我们以购货与付款循环来说明。如图1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一项购货与付款业务涉及授权批准、执行购买、验货、财务记录(总账、明细账)、审核、付款、保管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财务记录岗位涉及许多业务循环,无疑是核心的岗位,它和其它的岗位都不相容;执行和验货都是连接企业内、外部的职务,这两个职务寻租和舞弊的机会较多,属于强不相容职务。验货与保管共同涉及实物入库,且有前置控制和后续控制(财产清查),验货与保管之间属于弱不相容,两个职务可以由一人兼任。

此外,一个业务循环中的不相容职务设置应该是开口的循环,一个人不应该兼该业务的两个和两个以上的不相邻环节的职务。正确的做法是:授权批准——执行——记录——审核——验货——付款——保管,而不能出现,授权批准——执行——记录——审核(授权批准兼),或授权批准——执行——记录——审核——验货(执行兼)的情况。

对于一些财务制度和机构很发达的企业而言,以上列举的岗位都可以有不同的人来担任,但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控制收益会大于控制成本的支出,内部控制是保证各项业务发展的,而不是妨碍其发展的。在操作性目标中,经营的“效果”是根据实际产出与预期计划的产出比较而言的;经营的“效率”是根据实际产出与实际投入比较而言的。所以,不相容职务的设置必须考虑它的经济效益。

四、不相容职务失效和优化

不相容职务对于解决舞弊的作用是有限的,可以说,任何内部控制制度都是有漏洞的,不存在完美的内部控制制度,不相容职务也是如此。不相容职务起源与牵制,本质是对于人性的弱点的担忧,如果担任职务的人是可以信赖的,不相容职务对他而言没有也是可以的。如果担任职务的人是完全不可以信赖的,不相容职务对他(们)而言是不够的。可能导致不相容职务失效的原因有:

1.不同的业务循环中的不相容职务交叉而导致不相容职务的失效。例如:甲在销货业务中担任审核同时在投资业务中担任授权,乙在销货业务中担任授权同时在投资业务中担任审核。甲乙可以相互交换权力使本来在单一业务循环中有效的相互牵制设计失效。特别的是在两个业务循环中两个人担任的职务正好处于上、下位对调,这种情况下作弊的可能性极大。

2.不相容职务设置本身存在漏洞。一个人在一个业务循环中控制两个重要环节,例如在购货与付款业务同时担任审核和授权批准两个职务,就可以把价格或性能不合适的设备买进来,导致企业利益受到损失。

3.不相容职务的僵化导致不相容职务设置的失效。不相容职务在设置的初期是有效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制度逐步适应,制度的威慑力会逐渐衰减而失去效用。如果不对制度本身或执行制度的人进行调整,就会产生舞弊现象。有许多时候企业出问题并不是原来制度不好,而是因为制度是有“寿命”的。

4.总体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导致不相容职务设置失效。我们说不相容职务的设置只是整个内部控制体系的一部分,其他的内部控制还有实物控制制度、文件管理制度、信息传递制度、强制休假制度等等,这些制度需要相互配合,形成一种良好的制度生态群。如果其他制度没有起到作用,单纯的不相容制度难以起作用,一种制度单兵推进是不会有长期生命的。

现代的职务犯罪呈现集团化的倾向,例如,不相容职务的设置对于串通作弊的“窝案”是不起作用的,“升级版”的不相容职务应该包括职务轮换、突然休假制度。商业银行较早认识这个问题,对于如同城票据交换、外汇交易等一些重要岗位除不相容职务设置外,常采取强制休假来防止舞弊。如图1所示,不相容职务设置应该和定期、不定期的内部审计制度等结合起来。

随着电算化的普及、虚拟公司的出现,不相容职务也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例如在计算机会计系统中,新的不相容职务有:系统开发、发展的职务与系统操作的职务;数据维护管理职务与电算化审核职务;数据录入职务与审核记账职务;系统操作的职务与系统档案管理的职务等,与传统的不相容职务相比,这些不相容职务之间出现地位不平等的问题,整个单位对最上一级管理员往往难以进行实时有效的控制,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借助最原始的手段进行管理。

作为内控的一部分,不相容职务设置意味着向管理目标的某一终点努力,但不是终点本身;它的成效受人的影响,而不只是华丽的政策、精细的守则或表格;不相容职务分离只能为公司管理层提供合理的保证,而不是绝对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黄速建.现代企业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27.

生产经营管理论文篇3

在新时期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逐渐形成固定的工作模式,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形成一个有效的工作载体,实现生产经营管理效果的最大化。因此,为了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必须找到两者的创新点,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适应性。首先,制定企业年度的生产经营主线,不断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企业活动载体必须具有吸引力,才能提高广大职工高度参与的积极性。其次,进行培养思政理论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政工人才,全面组织一支经营能力较强、高素质的政工干部队伍。同时,推行岗位轮换制,进行组织思想政治人才与管理人才交流会,为企业人才的发展提供宽广的平台。作为政工干部组织广大职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为了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趣味性和科学性,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举行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密切联系职工,切实维护职工的正当权益。在企业内部中形成人人参与的“大政工”局面,在生产经营管理中贯彻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为企业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服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深入企业基层,密切关注员工的愿望和真正诉求。企业的改革发展需要基层员工的大力参与和支持,其工作与员工切身利益紧密相关。为了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整个企业改革发展中,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落实到每一生产车间和生产班组,真正了解广大员工的根本诉求,关心职工思想动态与工作生活情况。政治思想工作者坚持全局观念,落实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不同的员工,采取个体化、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了解员工特点,加强对企业的热点、焦点、敏感问题的关注,从而采取综合方案进行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提供高效的服务。

生产经营管理论文篇4

(二)教师和学生地位的问题

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在校期间教师应该注意理论知识的讲授,这种理论知识将手上必定要将教师放在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位置,但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接受能力差,教学效果不好,但是如果完全按照学生的意愿,那么理论知识将会被严重压缩,这将会影响教学进度,不利于人才培养。

(三)教学重点的划分问题

专业教育中,会把教学重点放在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上,教学重点也会放在这些专业知识中。在专业教育中也会有一些公共课的部分,这些部分不可取代,但是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又影响不大,如果对课程的安排不够合理,必将会影响学生对教学重点的认知,造成学校对专业知识的混乱,学生无法在校期间完成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计划,那么培养期间内实践课程过少,也不利于计划的开展。

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问题的解决

(一)建立教师和学生平等的教学理念

教师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教学时,任何一门学科建设中都应该注意的问题,尤其是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才是一种复合式的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意识,有目的了解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方向和应用方向。教师在进行培养人才时应该注意了解文化企业的规律,了解企业对文化产业的要求,充当学生学习的总策划师,帮助学生了解文化产业。学生应该注意主动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主动了解文化产业发展方向,主动进行实习,了解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

(二)以培养经营管理能力为培养重点

在进行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公共课的培养,为了更好的精简课程突出重点,在进行专业课和公共课的比例制定时,应该有严格的要求,应该以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为重点,专业方向要划定明确,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专业和学习重点,我们培养的就是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校内开设的一切的课程都应该是为专业课服务的,专业教育就应该有重点的进行培养。推行素质教育,不仅要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应该抓住一切有可能的机会让学生主动的进行经营管理能力的学习和锻炼。

(三)实践课程和理论教学相结合

在进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上,应该注意将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相结合进行教学,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不是在课堂上就能培养出来的,只有让学生更多的接触文化产业,学生才能更准确的判断今后的工作方向和自身的能力。在理论课堂上进行讲授时,应该注意将一些文化产业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锻炼能够准确判断文化产业前进方向的能力。与文化产业的相关企业进行沟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岗位,让学生进行实习,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工作状态。

(四)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

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者需要促进和引导文化企业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因此在对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者进行培养时,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接触文化产业,校内可提供校企合作方式进行一体化培养,也可以按照实际的文化产业企业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一种更加接近现实工作的场景下进行学习,对学生进行类似绩效考核的方式进行评判,帮助学生更快进入状态,促进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

生产经营管理论文篇5

体育产业是当今全球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体育产业所蕴藏的巨大商机,所带来的巨大利润,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个新兴产业的巨大魅力,伴随北京申奥成功和中国加入WTO,它已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最有活力和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当前,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经营管理人才的严重匮乏。培养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高等院校适时创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是高等教育及时满足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解决我国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的重要措施。本文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体育经济专业人才为指导思想,就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提出初步设想,为培养中国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提供参考。

1创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必要性

1.1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迫切需要

我国迈入WTO已经第六年了,服务贸易全面对外开放。论文大全。由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更由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古尽优势,以至于国外体育产业营销“大鳄”不仅在我国同行中遥遥领先,而且居高临下,超前于我国体育产业自身的发展。如NBA成功登陆我国,在体育市场开发中“独领风骚”,在我国重大赛事商业化动作中纵横捭阖,对我国运动员的商业性包装与无形资产开发等等都开创了成功先河,这些现象既反映了我国体育产业资源正在大量流失的现实,也充分反映了中国缺乏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是何等的迫切。

1.2是08年北京奥运会等大型赛事的迫切需要

国际经验表明:在当前生产力水平状况下,商业化运作是像奥运会这样重大赛事获取经济效益的唯一途径。但不等于说只要从事商业化运作就能赢利,关键在于什么样的人来从事这种商业化运作,能否具有素质高、数量足的专业化人才。把奥运会这一潜在机遇转化为现实效益的严峻任务,促使我国必须尽快着手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

1.3是全球体育产业发展的共同需要

体育产业已成为全球性的产业之一。它不仅成为各国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而且带动了传媒业、建筑业、交通业、通讯业、娱乐业等行业的发展。体育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吸收了大量人员就业。各国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也需要大量的组织管理人才,尤其是既懂体育、又会外语,且善营销的人才。英国有十几支足球俱乐部已成为上市公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意大利的AC米兰足球俱乐部、德国的多特蒙德足球俱乐部也先后上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体育产业的营销正在逐步走向规范,相应地也促进了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因此,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已成为各国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举措。

1.4是体育院(系)学科结构改革的需要

大多体育院(系)都设有体育教育专业,近期又设置了如运动训练学、体育保健康复、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学等专业,但这些专业基本上是以运动生物学和教育学科为基础,不涉及到经济学、营销管理学等理论,也就不能培养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调整,各级各类学校对体育师资的需求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体育院(系)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将越来越大。因此,部分教学条件硬件差、学科结构不合理、培养模式陈旧的院(系)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困境,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众多体育产业部门对其急需的体育产业专门人才望眼欲穿,所以,体育院(系)应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为学校和学生赢得新的发展空间。

2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

2.1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掌握体育产业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门人才,毕业生适宜到职业体育俱乐部、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企业、体育娱乐业、体育中介机构等部门从事体育产业的开发和管理者、体育经济人、以及跨国体育经营人才、国际性体育经营组织决策人才和国际性公司体育运动行销部门策划人才。

2.2 体育产业人才培养规格

2.2.1专业素质要求

系统地掌握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聚合思维能力与较宽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游戏法则;掌握会计、财务、法律、管理、决策分析和营销等知识;掌握体育资产管理、体育赞助、国际体育营销、体育经济学、体育活动策划与管理、体育市场相关法律政策、体育经济、体育旅游与健身等知识;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语的读、听、说、写能力、并通过国家六级水平考试;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并通过国家二级水平考试。

2.2.2综合素质要求

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意识和良好的聚合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能力和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和对各种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知识背景和国际沟通交流能力。

3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式

根据“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的新型体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方式实施“平台式教育”:第一为基础平台通识教育管理,即公共基础课程,同时可规定选修一定学分,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注重“综合性、多层次、可叠加”。第二为平台课程。即专业基础课程,突出“基础性、技能型”。按照体育大类培养设计。论文大全。第三平台为专业方向课程。体现“灵活性、先进性、扩展性、专题性、小型化”的特点。第四平台为任选课程。开设背后型的、针对性强、内容和体系小型化的任意选修课程,旨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

4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以全面提高学生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为中心,以“社会需求、课程改革、发展素质”为目标建立课程体系。论文大全。课程总课时2500—2600学时左右,总学分为150学分,课程分为通修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和活动课程、素质课程。

4.1通修课程。通修课程是指高等院校各专业必须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程、外语课程、计算机基础及应用。通修课程总学时数为550—570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2%。计30学分,占学分的20%。

4.2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指对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相应学科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的课程,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分为主干课程和一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也为限选课程。本专业必修课程中专业主干课程8门,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法学、体育经济学、体育市场营销、国际经济学、工商企业管理、经济信息论、货币银行学。一般必修课7门,包括体育公共关系、网络经济、统计学、体育场地与设计、发展经济学、体育社会学、体育信息论。选修课程13门。包括体育概论、体育法学、健身理论与实践、资本论、财政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体育投资、计量经济学、体育竞赛学、西方经济学、体育广告学、体育政策学,限选6—7门。专业课程学时数为1000—1200学时,约占总学时的40%,计60学分,约占总学分的40%。其中必修课程学时数为625—650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5%,计20学分,占总学分的13%。

4.3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是指根据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特点以及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原则而开设的课程。本专业设置体育学体系、营销学体系、管理学体系三个专业方向课程,学生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到二个专业方向课程。总学时数为500—520,约占总学时的20%,计25学分,占总学分的17%。

4.4实践与活动课程。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在各种经济活动中运用的课程。包括市场调查、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实习、市场咨询、军政训练、勤工俭学、毕业设计、生产劳动等。活动课程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课程。包括科技活动、社团活动、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总学时为450—468学时,占学时数的18%,计20学分,占学分的13%。

4.5素质课程。素质课程是指选择跨系科的有关课程,以体现“文理渗透、文文渗透、理理渗透”的综合性素质培养的要求。总课时为300学分,不计入总学时,学分计入总学分,计15学分,占总学分的10%。

5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我们知道,教学计划是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有了目标定位,有了课程设置,还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个专业的建设不能没有教材,教材的好坏对学生预习、复习、讨论的效果有直接影响。针对目前教材建设普通落后和缺乏的状况。可以让教师以专题、讲义、、教材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在教材上多方论证,尽量选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要求教师努力提升理论与科研水平,解决教材不足的问题。在教学中,应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市场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将实践活动贯穿于平常的教学中,适应课程目标与要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如与体育公司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学生参与市场调查,进行大型赛事的策划,了解体育公司的运作。在教学的过程中,各学校可以把新的科研成果有针对性地运用到教学中去,与商学院、外语学院、体育专家等座谈、沟通、交流,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 设置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对策

6.1 体育院(系)设置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需要政府、学校和体育部门的通力合作。

6.2 加大投入招聘或引进有关人才,组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核心和骨干队伍。现有部分教师根据自身条件自学或进修有关专业课程,尽快适应教学要求。

6.3 要立足于体育院校和综合类大学联合办学,走出去请进来,实现横向联合与资源共享,还可以由用人单位与体育院校联合,采用委托培养方式,培养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6.4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生源,应按同等普通高等院校分数线录取,将体育测试成绩作为参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文化基础差的状况。

6.5 可在有关师资力量强,办学条件好的高等体育院校试办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以取得办学经验,形成办学模式与特色,然后逐步推广。

6.6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不但要适应新时期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还要着眼未来,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未来大型赛事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 俞继英.体育产业指导[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73

[2] 马杰罗(美).市场营销[M] .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3] 韩德昌.市场营销理论和实物[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

[4] 黄汉生,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3):57

[5] 刘 威.专业经营人才培养——我国体育产业专业化发展的关键[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3)

生产经营管理论文篇6

在20世纪初,欧美的农场经营学和农场管理学,主要研究劳动力诸要素的选择和利用、生产组织与管理等问题。本世纪50年代以来,它们的研究内容和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生产发展的需要在企业管理中广泛地运用决策理论和技术,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企业经营计划和目标,运用投入产出理论和数量分析方法来考查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效果;运用信息和市场预测,掌握市场动态,以便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等。

社会主义农业企业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农业企业的形式、特征,企业经营管理的目的、任务,企业管理的体制与组织结构,企业的经营预测和决策,企业的经营战略与计划,生产诸要素的合理结合和利用,生产过程的合理组织、农产品的销售,企业的财务、成本和收入分配的管理以及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等。

由此可见农业企业管理学研究的内容是十分广泛,远超过了经济学科的范围,我们了解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是为了更好地去掌握它、研究它,以便更好地为农业企业管理实践服务。

农业企业管理学研究对象

农业企业管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农业生产中生产力的合理组织,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生产关系的调整及上层建筑的协调等。

在研究生产力的组织方面,主要是研究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在质上的相互联系性和量上的比例性。如企业内的产业结构、生产布局、生产调度、不同生产要素在时问和空间上的合理组织和利用等。

在研究生产关系的调节方面,主要是研究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如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经营权与所有权。生产责任制中的责、权、利关系,产品分配中的三者利益关系等。

在研究上层建筑的协调方面,主要是研究企业管理体制、企业的领导制度、领导作风、领导方法,以及国家方针、政策、经济法规的贯彻执行等。同时还包括企业的政治思想教育、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农业企业管理学是在企业管理实践活动基础上产生的科学,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它所研究的对象必须是密切联系生产实际。中国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由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管理上必须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接受市场调节的推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企业管理的性质也决定了企业管理研究的对象,一方面是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合理组织生产力,体现管理的一般职能,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关系性质决定的,起调节生产关系的职能,即管理的特殊职能,这一点,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是有根本区别的。因此,农业企业管理学必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去研究企业管理的规律性。人们可以运用这些规律再去指导企业管理的实践活动。

农业企业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除了研究农业企业管理的规律和理论外,还必须研究管理的方法、技巧及其由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管理上必须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接受市场调节的推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企业管理的性质也决定了企业管理研究的对象,一方面是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合理组织生产力,体现管理的一般职能,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关系性质决定的,起调节生产关系的职能,即管理的特殊职能,这一点,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是有根本区别的。因此,农业企业管理学必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去研究企业管理的规律性。人们可以运用这些规律再去指导企业管理的实践活动。

农业企业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除了研究农业企业管理的规律和理论外,还必须研究管理的方法、技巧及其应用。把力量、方法与管理实践联系起来,以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农业企业管理学研究内容和对策相关文章:

1.有关农林经济管理类论文

2.什么是管理学 管理学研究内容和方法

3.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生产经营管理论文篇7

一、学术界对知识经营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张英华和彭正银主编的《知识经营与资本经营》(2000年)是作者目前发现的唯一一部涉及知识经营的专著。该书从“资本经营的过程实际上蕴涵着知识要素的作用”的角度引出了“知识经营”的概念,并指出“知识经营实际上也是知识的资本化过程,通过知识的价值运动,来推动企业经营活动的创新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知识经营的本质,但是,他们对知识经营理论体系的研究还很不完整,如他们把知识经营的内部支撑体系归结为“风险投资”、把知识经营的支柱产业归结为“高新技术产业”等都比较牵强,很难反映知识经营的应有逻辑。就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而言,学者们对知识经营的研究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反复强调知识经营的重要性,但对知识经营的逻辑框架却基本没有触及。第二,对知识经营的内涵进行了初步的界定,并对知识经营与知识管理、知识经营与资本经营进行初步的区分,但是这种区分尚不是十分严谨。第三,尽管很多文章提出了知识经营的概念,但从其所涉及的内容来看,仍将知识经营与知识管理混为一谈。第四,只有极少数文章对知识经营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如董敏琴等的《知识型企业知识经营的自组织分析》(2002)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知识经营系统自身存在自组织现象及其自组织过程,并对于知识型企业知识经营系统如何实现自组织提出了建议。第五,除少数几篇文章以外,基本没有提出知识经营的相关策略。这少数几篇涉及知识经营策略的文章是:曹兴泉的《知识经营是企业最优管理模式》(1999),邹凤岭的《对接WTO游戏规则——企业国际化知识经营与法律权益空间拓展》(2001)、翁爱银的《知识经营——21世纪企业发展生存之道》(2002)。

二、知识经营的定义与内涵

作者认为,知识经营实际上包括手段和过程两个方面,因此,对知识经营概念的界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如果从“手段”的角度来看,知识经营可以理解为以知识作为手段的经营,它是一个相对于产品经营、商品经营、资产经营、资本经营等传统经营的一个概念,是资本经营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本质可以看作“知识资本经营”。从这个意义来看,知识经营可以界定为:企业把知识这种特殊的资本,通过流动、收购、兼并、参股、控股、交易、转让、租赁等多种途径,进行优化配置,有效运营,以实现最大限度增值目标的一种经营方式。如果从“过程”的角度来看,知识经营实际上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其定义可以界定为:以知识作为经营活动主要的,乃至于唯一的资源输入,通过卓有成效的知识管理活动提高企业产出中知识贡献的价值,同时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知识资源作为进一步的资源输入,从而为组织持续创造“高额”的收益的活动。从知识经营的定义不难看出,它既不同于传统经营、也不同于知识管理和知识生产。

首先,知识经营不同于产品经营、商品经营、资产经营、资本经营等传统经营。这些经营方式都是与相应的企业经营方式相联系的,如产品经营是与单纯生产型的企业经营方式紧密相连的,商品经营是与生产经营型的企业经营方式紧密相连的。知识经营具有与传统经营不一样的内涵,这种区别集中体现在经营模式和所依赖的战略资源的转变。从经营模式来看,传统经营模式是以耗费有限物质资源为代价的生产经营方式,物质资源和原始劳动力作为其经营输入的主要资源,是经营产出价值的主要贡献因素。其焦点在于如何有效地利用物质资源,转化成产品或服务。而知识经营模式是应用知识,以尽量少的自然资源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或服务,知识成为经营的主要输入,是产出价值的主要贡献因素。其焦点在于如何有效创造、利用知识,转化成产品或服务。从所依托的战略资源来看,传统经营主要依托土地、金钱资本、能源、原材料等战略资源。因此,从本质上说,传统的经营方式是一种资源经营模式,它是以耗费有限物质资源为代价的经营方式,其直接后果是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耗损了宝贵的自然资源。而知识经营所依托的战略资源主要有人员素质、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科技研究与开发能力、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数量、产品品牌、商标、信誉、专利、销售网络与体系等,它是通过应用高知识、高技能,以尽可能少的自然资源消耗生产出更多的有效产品和服务。因此,其核心问题不再是研究如何更有效地“消耗资源,转化产品”,而是如何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知识,转化产品”。当然,正如“新经济”不是一种纯粹的新型经济形态一样,“知识经营”也不是与传统经营泾渭分明的一种经营方式,它往往通过“渗透”于传统的经营方式中而起作用。将“知识经营”渗透于“资本经营”就是一种近年常用的方式。

其次,“知识经营”和“知识管理”之间存在根本的区别,这种区别的焦点在于“经营”和“管理”的区别。国外第一个把“经营”同“管理”概念明确区分开来的是法国的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他在191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指出,经营不同于管理,经营是企业使用全部的财产,努力获取最大限度利润,达到企业的组织目标。根据经营和管理之间存在的差别,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导知识经营与知识管理之间的区别。知识管理是强调员工如何在组织中共同学习与分享;而知识经营是创造、使用、保存、提升并转让知识和智力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从知识经营的价值链来看,它是包括知识输入、知识管理和知识产出在内的一个完整的链条,而知识管理只是这一价值链的一个环节(当然,这个环节也是知识经营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但是,不管这个环节多么重要,它都不能代替整个价值链。知识经营与知识管理相比较,知识经营更为重要。这种重要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知识经营决定着企业活动的方向,而知识管理只通过对企业自身行为的控制与调节,起到一种保障作用;第二,知识经营统帅着企业的整体活动,知识管理只是企业的部分活动;第三,面向市场经济,企业知识经营活动的难度和知识管理相比更大,更应当引起企业家的注意。

再次,知识经营也不同于知识生产。所谓知识生产是通过人类大脑思维进行的知识变换过程,简单地讲就是依靠知识的生产劳动。知识生产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为利用知识进行一种创造性劳动,这主要是一种思维活动,即高度的精神劳动过程,是知识产品开发阶段;第二阶段是利用物质条件对已开发的知识产品进行复制生产,即知识产品的制造阶段,这一阶段中知识生产的内容较少,而物质生产的内容多。由此可见,知识生产是知识经营的前提与基础,知识生产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理解为知识经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生产都可以理解为知识经营,只有以营利为目的的知识生产才是知识经营。

生产经营管理论文篇8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6-0109-02

一、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理论研究现状浅析

现代企业正处在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内外部环境中,信息与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运营管理的发展遇到了严峻的考验。只有立足于当前的理论基础,反思运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才能使学者以及企业家对运营管理的发展趋势了然于胸,从容应对,从而使得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在分析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时综合了Pilkington和Meredith(2009),Andrew Taylor和Margaret Taylor(2009),于晓琳和王琳(2012)的研究。其中,Pilkington和Meredith(2009)对三个影响最大的期刊JOM,POM和IJOPM中1980―2006年间约75 000篇有关运营管理的论文的索引记录的引用,被引用的分析以及相关应用进行分析,以明确现在运营管理理论研究中的重点主题;而Andrew Taylor和Margaret Taylor(2009)对IJOPM期刊自2004年第九期到2009年第12期共310篇文章进行内容分析;于晓琳和王琳(2012)则对2006年到2011年间JOM、POM和IJOPM中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与总结,探讨目前运营管理理论文献研究中的重点与主要研究内容。

(一)当今运营管理理论的研究主题与重点

Pilkington和Meredith(2009)通过27年的研究发现,运营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发生了很大变化,学者对流程设计和库存管理的兴趣有显著下降,对服务运营的研究也有所降低。综合75000篇文献索引之后Pilkington和Meredith指出运营管理领域21世纪最有代表性的话题是:制造战略、质量及其测量、供应链管理、绩效测量和资源基础观理论。

Andrew Taylor和Margaret Taylor(2009)的研究则表明目前运营管理理论中最受关注和最稳定的研究主题是:制造战略、供应链管理、绩效管理和服务运营。

于晓琳和王琳(2012)则认为作业计划和库存控制不再是研究的重点,现在重点研究的是更加具有整合性和战略性的话题,如供应链管理、制造战略、服务运营及绩效管理等。

综合上述三项研究可以发现,自进入21世纪以来,运营管理理论的研究主题多集中在制造战略、供应链管理、服务运营及绩效管理这三方面。

(二)当今运营管理理论的研究方法

运营管理的研究方法主要可分为建模与仿真方法以及实证研究方法,由于实证研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资金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实证研究在21世纪之前都发展较缓慢。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统计方法之间不断的融合,实证研究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学者的青睐,其研究体系也日渐成熟和完善,从其他领域借鉴并形成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如民族志和扎根理论等研究方法,丰富了运营管理研究方法理论。

Andrew和Margaret (2009)的研究将运营管理的研究方法分为问卷调查、案例研究、文献研究、多研究方法、二手数据、不在案例之内的访谈法、行动研究法、室内试验和仿真实验、内容或引用分析方法、关键事件研究、专家小组或德尔菲法,研究结果显示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方法最受研究者关注,观察法和档案文分析方法则使用较少。

于晓琳和王琳(2012)则通过研究发现建模和仿真已不是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者多使用实证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是主要的数据收集方法,二手数据方法呈增长趋势。

(三)与以往运营管理研究的区别与重点变化趋势原因分析

1.市场需求多元化。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和能源的价格大幅度增长,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开始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买卖关系中,主导权已经倾向了买方。顾客占据较大的选择余地,因而对产品和服务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样下去,产品的寿命周期会逐渐缩短,伴随着市场需求多样化的发展形势,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的方向迫使企业必须经常投入足够的力量和精力来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对于制造战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制造出具有独特性的新产品以吸引更多的客户。

2.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现代企业的经济开放程度逐年增高,市场竞争的方式和种类繁多,造成竞争的内容不仅只是降低价格和质量,售后服务和对顾客需求的快速反应这些方面。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企业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则需要对原料采购,产品制造,成本控制以及售后服务等生产的一系列流程进行全面的,多层次的分析与控制。

3.“以人为本,服务为主”理念的推行。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上宣髌笠档奈幕精神,让优秀的员工充分了解现代企业运营的理念,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遵循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和宗旨,充分推行以人为本、关心关爱员工。在“以人为本,服务为主”的理念推动下,现代企业则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与金钱到提高服务质量上。由于这种实际需求的存在,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理论的重点也会更多的偏向于服务运营方面。

4.现代科技技术的进步。由于科技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进步,促使企业需要更多的手段来制造多样化的产品,就会相应的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所以,现代企业不断面临运营技术的重大选择,进行运营系统的重新设计、调整和组介。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理论研究中的实证研究方法提供了工具载体,这也使得实证研究方法在理论研究方法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二、 当前竞争环境下企业运营管理理论发展预测

(一)跨企业的集成管理成为企业运营管理中的一重要方面

现代运营管理包括运营战略的制订、运营系统设计以及运营系统的运行等多个层次的内容,把运营战略、新产品开发、产品设计、采购供应、生产制造、产品配送直至售后服务看作一个完整的“价值链”对其进行综合管理。现代企业致力于整个供应链上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合理化和优化,与供应链上的多个企业结成联盟,把整条“链”看作一个集成组织,通过“链”上各个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分工,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多品种小批量的混合生产方式成为主流

伴随着资源和能源的价格大幅度增长,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开始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多品种小批量的混合生产方式成为主流。为了适应市场多样化要求,必须采取多品种的生产方式,生产管理面临着多品种小批量和降低成本之间相悖的挑战。因此,应该从生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去寻找积极的解决方法。

(三)信息技术成为运营系统控制和运营管理的重要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系列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上的变革已成为运营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计算机已经并将继续对企业产生较大影响,先进制造技术(AMT)的应用使企业的运作方式发生了真正的革命。管理信息系统(ERP)与电子系统的应用涉及到产品生产、销售以及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与人员管理,而这些都是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理论所要研究的重点。同时在现代企业的运营管理中,必须采用国际先进技术来武装企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才会向新台阶的方向发展。

(四)“全球运营”成为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企业之间的制造活动从集中式转变为分布式,现代企业的选址问题不再是单一的地理位置的选址,而是如何构建一个市场需要的网络选址问题。

(五)“柔性”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在市场经济下,顾客的满意度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增强对产品需求量、产品的适应能力,就是增强企业的“柔性”。能适时适量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六)环境问题得到重视

绿色环境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企业有必要在产品的设计和运营过程中考虑到环境因素,在资源获取和利用上尽量要节约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考虑各种资源的再生利用问题。

在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和现代企业实际竞争环境的基础下,可以看出制造战略,供应链管理,服务运营与绩效管理正在逐步成为运营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实证分析方法也将取代原有的定性分析成为企业运营管理理论的主要研究方法。可以预测在未来企业运营管理理论的范围会逐渐增大,以供应链管理为中心辐射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产品设计,生产与制造以及企业内部的财务,人事以及结构管理等,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会为现代企业运营管理提供更强有力的工具载体支持。

参考文献:

[1] 黄月俊.浅谈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的发展趋势[J].运营管理,2012(8).

[2] 高殿军.现代企业运营管理发展的新趋势[J].山东工商管理学报,2006(6).

生产经营管理论文篇9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共有制经济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我国的民营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为活跃流通、繁荣市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安置下岗职工和富于劳动力、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起了重要作用。但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小富即安”思想严重;家族管理现象普遍,公司治理较薄弱;扩张中的融资“瓶颈”等。民营企业要想实现更高的目标,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发展内部审计。

在产权特征和公司治理上,民营企业与国有国营企业的最大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权明晰程度,前者产权主体明确,产权清晰,而后者国家作为一个产权主体,看似明确,实则模糊;二是委托关系,前者或者所有者直接从事企业经营管理,从而不存在股东与经营者层面上的委托关系,或者所有者不直接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从而存在委托关系,但委托人和人主体明确、委托链简洁、关系简单,后者所有者不可能直接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委托关系一定存在,而且委托人和人之间主体不明确、关系模糊、委托层级较多。

民营企业设立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自身的一种内在的主动需求。在民营企业,其外部产权明晰,不存在多级。企业是一种团队生产,当存在个人行为的外在性时就会有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在企业的团队生产中,如果没有监督者的监督就会有偷懒、虚报业绩、转移企业财物等现状的发生。当存在委托责任关系就会有受托责任人对委托人是否尽心尽职,有没有如实履行受托责任等问题。作为理性人的民营企业的业主(股东)当然就会想方设法杜绝这些增加企业内部成本影响到其自身财富增长的因素,但依靠其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尤其是当企业规模大、生产经营复杂、生产经营场所分散时,业主(股东)控制的距离太远,难以实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即使是业主(股东)能够对企业实施有效控制,使企业团队努力工作,但企业团队内各个职能部门所作出的努力是否能够如愿以偿的给业主(股东)带来效益,增加其财富,有赖于外部人的评价,因为一个人或组织难以对自己的工作好坏和努力的结果作出正确的评价和预测。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建立一个专司内部监督控制职能的部门,有利于协助业主(股东)组织和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其财富最大化的目标。

二、论文从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目标与职能进行了论述

1、大家一致认为,内部审计目标是内部审计行为的出发点,是内部审计活动所要达到的理想境地或状态。所以内部审计目标必须反映所服务企业的性质,并受制于客观经济环境。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必然反映的是民营企业的本质特性及其内部审计的本质要求。

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目标是单一的,就是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目标就是反映民营企业最本质的内生变量的产权属性和公司治理属性。民营企业的股东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自身财富的不断增长,而在有效的公司治理构架下,经营者与股东的目标趋于一致。在这个组织目标统辖下,内部审计目标就是在于协助组织成员增加企业价值和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2、内部审计职能是围绕实现内部审计目标而内生的固有功能,它受到审计目标的影响,所以审计职能也会受到企业特性的影响。

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企业的内部审计具有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而民营企业更重视的是服务职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是自身发展需要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建立内部审计机构,从事内部审计活动,目的就是在于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协助和保证组织实现目标。除了国有企业一般的评价和控制等服务性职能外,因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产权属性和公司治理属性不同,还突出明晰产权和咨询等服务。民营企业的产权属性表现为外部的明晰性和内部的模糊性,公司治理上表现为存在构建合理公司治理的基础,产权属性决定了民营企业拥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所不具有的一项特殊服务功能-明晰内部产权,而存在构架合理公司治理基础的属性决定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功能。

因此,咨询是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服务职能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在一个存在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民营企业,经营者的目标与股东目标一致,领导团队追求价值增值,内审必须帮助组织实现这个目标,企业的生产经营极其复杂多变,内审凭借自己的独有身份和优势,采用参与式的审计方式,以服务为导向,为企业提供保证咨询服务。其所涉及的服务咨询领域包括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决策、项目投资、销售市场景气状况等战略性决策,也包括了物资采购、生产工艺,产品促销效果、 人力资源管理、后勤服务系统效率、信息系统设计与运行等技术和运营性决策,内审人员通过与经营者的交流自己的审计结论协助经营者改善经营效益。

三、论文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管理体制进行了阐述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和管理取决于民营企业本身”,这是这次所有论文的一个共同点。在民营企业,无论是存在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的治理结构还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的单边治理结构,经营者都有动力把内部审计机构安排成最具有工作效率和效能的组织结构,影响内审工作效率和效能的是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为了提高内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民营企业应把内部审计机构直接设置在股东会或董事会的领导下。对于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业主(股东)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股东会人数不多,工作机制和决策机制灵活,能够对内部审计机构进行管理,内部审计机构可以直接隶属于股东会的领导,保障审计人员的绝对权威。对于规模大,按公司制运行的民营企业则应将内部审计机构设在董事会的领导之下。

在管理体制上,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只受本单位的领导,对本单位的上级负责。在业务上受内部审计协会的指导,具体表现应为执行遵守《中国内部审计条例》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等行业准则和规章。

四、论文探讨了审计内容与重点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财务审计为基础,以管理审计为重点。民营企业进行财务审计是一项基础工作,是进行管理审计的基础。民营企业进行财务审计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一是保证企业组织科学合理,生产流程规范运行;二是保证内部控制系统提供的信息真实及时,以便保证实现审计目标,提供决策有用性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发挥内审的管理职责,实施管理审计,达到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内审人员通过自己的工作,帮助组织成员,提高组织机构的效率,合理配置经济资源,达到企业经营的既定目标。

生产经营管理论文篇10

房地产经营管理理论要求我们充分了解房地产行业,并对房地产经营理论研究和实物相关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房地产经营管理理论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阔,包括房地产制度、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价格理论、房地产价格评估、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开发投资可行性研究、房地产市场营销、物业管理、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金融等主要方面,同时这些方面又可以细分为很多下属内容。比如,房地产制度又包括房地产产权制度、开发制度、转让制度、租赁制度、低压制度、税收制度和中介服务制度等内容,房地产价格理论包括地租理论、土地价格、建筑物价格、房地产价格、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等内容。房地产经营管理理论为了解房地产行业发展、揭示房地产行业发展规律和本质提供了必要的工具,该理论具有系统性,房地产经营管理理论是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管理课程,因此对其的分析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房地产管理的相关内容介绍

为了对房地产经营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普及,并为了培养房地产经营管理人才,较多的高校开设了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房地产经营管理理论是房地产企业和相关企业开展经营管理工作的理论基础,为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导向和指导,对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房地产经营管理理论分析有助于为相关的房地产从业人员和想要了解房地产行业运作模式的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依据,同时也提供了一种了解房地产行业的渠道,对揭示房地产行业发展和运行规律有着重要作用。目前,较多的高校开设了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该类专业属于管理学专业,培养具有地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同时该类专业的学生掌握房地产开发、营销、经营管理、咨询、评估等专业技能,房地产经营管理理论是该类专业的重点学习内容之一。该类专业培养房地产综合开发和经营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该类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房地产的估价和依法处理房地产相关问题的能力,就业方向主要有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

三、关于房地产经营管理理论的分析

1.房地产经营管理理论的相关内容分析。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土地使用制度的不断优化,房地产经营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分析工作逐渐受到重视,同时该理论逐渐发展成为当今比较热门的学科之一。房地产经营管理理论的主要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房地产经营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运行方式。房地产经营管理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房地产经营管理的基本内容,同时还涉及到基本的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教育,并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来强化课程的特点,对提升课程的应用性有着重要作用。房地产经营管理理论比较实用,精炼,简洁明了,该理论的内容符合远程教育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房地产经营管理理论讲授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必须掌握的房地产经营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帮助学生联系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情况,并没有闭门造车,而是紧密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的实用性较强,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有较大的帮助。其次,房地产经营管理理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对房地产活动基本规律的掌握和了解深度,有助于为房地产经营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专业性人才。房地产经营管理阐述了房地产行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和特点,并对房地产行业的经营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我们了解并分析房地产行业发展规律提供了渠道。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受到市场经济和相关国家政策的影响,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行业的管理控制力度,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更加规范,更加有序,但是房地产行业的利润增长放缓,无论是房地产开发还是施工,亦或是房地产销售和土地购置都处于停滞甚至是下降趋势,仅仅从房地产产业土地购置来看,其下降幅度达30%以上,因此国内房地产市场难以吸引房地产开发商的兴趣。同时,目前房地产存在着过度开发问题,新建的房屋空置率较高。房地产行业属于垄断竞争市场,少数的房地产厂商掌控着当地的房地产开发建设资源,并且将会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基点出发制定房产交易价格。由于房产价格较高,供给大于需求,但是仍然是卖方市场,因此企业将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制定价格。为了保证房产的高价格以便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房地产开发商并不会降价出售全部的房产。如果国内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不能再吸引房地产开发商的兴趣,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难以在短期内再次出现繁荣的景象,投资活动将进一步减少,国内房地产市场无论是在开发投资还是房地产销售工作方面将出现萎靡态势,这对降低国内的物价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房地产经营管理理论要根据房地产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内容更新,并要根据该理论的特点选择科学的项目教学法,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来组织教学活动,将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来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房地产经营管理理论坚持的原则。根据房地产经营管理理论可知,该理论要求在开展经营管理工作中要坚持动态管理和优化最后为基本特征的项目管理思路。房地产经营管理理论为房地产行业的经营和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在房地产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经营管理者要重视经营管理理论的重要性,要明确该理论的核心内容和原则,坚持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房地产经营管理理论揭示了房地产行业经济交易活动的规律和准则,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优化房地产企业的组织结构,为房地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战略规划的制定提供必要的条件,因此在分析经营管理理论过程中要有项目成本核算意识,要将房地产企业的战略落实到具体的项目经理身上,提高房地产经营管理理论的执行力度和应用性。其次,房地产经营管理理论要求房地产企业坚持项目制度建设为基础的原则,要求企业认识到在房地产经营管理中利润与风险并存,风险识别和风险防控直接体现着房地产企业的综合经营管理能力。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主要包括投标风险、市场风险、意外风险、坏账损失风险等内容,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会面临着管理风险、质量风险、安全风险、施工技术风险等,因此房地产企业要充分重视房地产经营管理理论的原则,做好风险识别和防控工作。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处于重要的变革时期,国内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比较复杂,房地产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就要充分重视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按照笔者的观点,做对的事情远远比努力更重要,因此房地产企业要把控好行业发展大势,顺应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要求,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措施,提高经营管理制度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进而优化经营管理工作机制。

四、结语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情况和态势较好,对社会总体福利水平和居民的生活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房地产的经营管理尤为重要,由此产生了房地产经营管理理论。该理论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包括房地产开发建设管理与经营管理相关的经济、管理和法律等相关知识,为我们进一步了解房地产行业的情况提供了渠道。

作者:孙志刚 单位:德州市房屋建设综合开发集团总公司

生产经营管理论文篇11

营运资金(Working Capital),也叫营运资本,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营运资金又称总营运资本,是指一个企业投放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具体包括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存货等占用的资金。狭义的营运资金是指某时点内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是一般意义上的营运资金,也是从会计的角度对营运资金的表达,即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净额,是可用来偿还支付义务的流动资产与支付义务的流动负债的差额,即营运资金=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非流动资产)-(总资产-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非流动资产=长期资本-长期资产。如果流动资产等于流动负债,则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是由流动负债融资;如果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则与此相对应的“净流动资产”要以长期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一定份额为其资金来源。从财务角度看,营运资金应该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关系的总和,“总和”不是数额的加总,而是关系的反映,强调从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两个方面加强对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

营运资金具有周转时间短、非现金形态的营运资金(如存货、应收账款、短期有价证券)容易变现、数量具有波动性、来源具有多样性等特点。营运资金是企业正常运转的资金保证。据调查,公司财务经理有60%的时间都用于营运资金管理。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也就是加强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即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企业应该投资多少在流动资产上,即资金运用的管理。主要包括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存货管理。第二,企业应该怎样来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即资金筹措的管理。包括银行短期借款的管理和商业信用的管理。可见,营运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资金运用和资金筹措的管理。

二、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现状及成果

文献检索表明,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停留在单个营运资金项目的管理上,如货币资金的管理、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等,缺乏对企业营运资金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

2009年8月8日,由中国会计学会和中国海洋大学共同发起创建“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该“中心”作为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设立的第一个合作研究基地,接受中国会计学会领导,吸收企业类、学术类领军班学员参与研究。除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外,目前已有27名实务界专家或理论界学者成为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的首批特邀研究员,并有12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研究中心的顾问。该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中心”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成果

该“中心”成立以来,持续开展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调查,定期“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排行榜”,研究开发“中国营运资金管理数据平台”和“中国营运资金管理案例库”,并积极开展营运资金管理的专题咨询和培训。以全国会计首批领军人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会计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王竹泉教授为带头人的课题组,研究、探索、跟踪、调查我国上市公司自1997年以来的营运资金管理状况,自2005年以来先后在我国会计学最高权威期刊《会计研究》等发表了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见表1),对我国上市公司及企业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王竹泉、马广林(2005)认为,跨区分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具有跨度大、层次多、环节多和不确定性高等特点。从产业链角度看,企业客观上存在一条从客户到供应商的价值链,即营销上所称的“渠道”。目前大部分企业仍采用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和“推式”营销模式。该模式不是以市场、客户需求为中心,而是以产品为分销渠道中心,向下游企业逐级推销,制造企业成为分销渠道动力的原点,分销渠道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容易造成资金沉淀。下游企业的资金沉淀成为上游企业资金回笼困难的主要原因。跨区分销企业多环节、多层次的组织机构特点,也容易产生大量的在途资金。此外,“推式”模式下企业过分看重短期利益,忽视分销渠道管理,容易造成客户流失,从而失去市场占有率。因此,有必要对跨区分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进行重新定位,将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转移到分销控制上来。提出建立并实施以客户的需求拉动整个分销渠道价值链的有序、高效运转的“拉式”分销渠道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大渠道”、甄别与选择客户、建立内部分销渠道一体化模式实现对分销渠道的重组与整合,并通过对青岛海尔和青岛澳柯玛两家以家电产品为主业的上市公司进行案例分析比较,验证了“拉式”分销渠道管理模式较“推式”营销模式在营运资金管理上的优势。该论文强调了“营运资金管理以分销渠道控制为重心”的营运资金管理理念和思路,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2007)论文主要从国外与国内两个视角对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对营运资金管理研究提出展望与建议。首先,文章分析国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动态,指出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内容从单独流动资产管理扩展到整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从流动资产周转率转变为营运资金周转期,管理方法从单纯的数学方法转向以供应链优化和管理为中心。这些转变拓展了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视野和研究内容。然后,针对国内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现状,客观评价了目前我国大多数研究仅是对某个营运资金项目的孤立研究,如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间的关系分析,从存货营运效率评价指标细化等单独项目来研究。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营运资金管理缺乏系统研究,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的绩效也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论文从四个角度提出了对营运资金管理研究未来发展的展望与意见:第一,以营运资金的界定和重新分类为切入点,探索营运资金管理基本理论的创新。提出将营运资金分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理财活动营运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按照其与供应链或渠道的关系分为营销渠道、生产渠道以及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从而能够涵盖各个运营项目以及清晰反映出营运资金在渠道上的分布状况。第二,建立新型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能够有机衔接营运资金总体管理绩效与经营活动营运资金以及各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第三,深入开展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和管理模式的研究。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策略中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理论,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分类设计其相适应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第四,加快进行我国上市公司营运管理数据平台建设。该数据平台应包括营运资金总额、理财活动营运资金、经营活动营运资金、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及其周转期、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及其周转期、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及其周转期等核心指标和其他补充指标。

王竹泉、刘文静、高芳(2007)对1997―2006年10年间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变化趋势和2006年度中国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状况进行了调查,在对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调查研究中,用样本采集和分析并采用描述性统计,反映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实际状况,未对任何样本数据进行修正,采用EXCEL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各个行业在经历过1997―1999年的经济波动后,近十年的营运资金周转期从总体上来看均处于下降的趋势,说明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绩效在不断提升。同时,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水平在行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且行业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提出改善供应链管理和渠道关系管理是提升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一个重要途径。

王竹泉、刘文静、王兴河、张欣怡、李丽霏(2009)以深市和沪市2007和2008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注意数据完备并剔除了金融类公司,以中国证监会2001年4月4日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为依据分行业进行研究,选取了按渠道分类的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理财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营运资金周转期及按要素分类的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作为评价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指标,采用描述性统计,以EXCEL为分析软件,数据来源于2007年、2008年样本企业年度财务报表中的所有流动性项目的年初、年末金额、营业收入项目及报表附注中的存货项目,采用比率指标,分行业对2007―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状况进行研究,并用“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按要素)”和“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按渠道)”指标对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了排行。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金融危机背景下,2/3行业的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在2008年度显著降低;2/3行业在至少两个渠道上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同时降低;但也有三个行业(农林牧渔行业、金属非金属行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不降反升,且采购、生产、营销三个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同时提升。通过对通威股份、七匹狼、青岛软控等典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分析研究,提出渠道管理、供应链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相结合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供应链融资、出口信用保险成为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改善营运资金管理的业务创新模式。该研究对企业加强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及供应链融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中国海洋大学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课题组(2010)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行业分析、企业分析、地区比较分析和外向型行业专题分析等方面,对2009年度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进行调查分析,选取了按渠道分类的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理财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营运资金周转期及按要素分类的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作为评价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指标,以中国证监会2001年4月4日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为依据选择1 619家企业为样本,以深市和沪市2009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EXCEL软件,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行业分析、企业分析、地区比较分析和外向型行业专题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对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负面影响仍然十分显著,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持续降低或总体持续降低的行业数量显著多于持续提高或总体持续提高的行业数量;生产渠道控制是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水平波动较大、管理风险较高;大多数上市公司采用延长付款期的方式来解决营运资金短缺问题,采购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逆势回升的原因不在于存货管理水平的大面积改善,应付账款延期支付是其主要原因。此外还发现,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在地区之间不平衡、纺织服装和电子两个外向型程度较高的行业外销比例较大的样本组与外销比例较小的样本组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差异明显。

该研究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及数据来源等同王竹泉、刘文静、王兴河、张欣怡、李丽霏(2009),但调查的对象是2009年深沪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除了分析金融危机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外,加强了地区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分析和外向型企业的分析。为了分析不同地区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绩效,以我国行政区划为依据,选择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进行同一行业不同地区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比较,将东部地区进一步分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个经济区域。外向型企业选择了出口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较高的纺织服装业和电子业两个行业。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包括,金融危机对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绩效管理的负面影响仍然很明显,应付账款延期付款较为普遍,营运资金管理水平波动较大,有效控制生产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是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存在较大的地区不平衡,外向型程度较高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较好。

王竹泉(2011)指出,近年来,美国企业积极探索通过供应商、企业、客户之间的整合和供应链优化来提升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新思路,戴尔、苹果等企业更是实现企业营运资金周转期为负,堪称基于供应链管理营运资金的典范。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转向供应链和渠道关系优化这一新理念在我国也日益受到关注。海尔自20世纪末以来针对其营运资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了业务流程再造、分销渠道整合、优化供应链等举措破解了一系列难题,实现了零营运资金、负营运资金的良好绩效。论文提出,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要做到以下转变:(1)确立以供应链整体绩效提升为根本的目标导向;(2)树立以渠道管理为重心的管理理念;(3)实施与客户需求无缝对接的延迟策略;(4)推行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5)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增值效应。

刘宁(2011)指出,企业只有合理地充分利用营运资金,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针对营运资金的管理模式进行探究,首先提出了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营运资金的短缺、营运资金的管理比较薄弱、营运资金运营效率低等,认为营运资金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营运资金管理有必要趋向于创新一体化发展。企业要努力实现工程工期成本最优化,建立成本控制运行机制,同时还要解决好现金管理混乱,应收账款失控,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等问题。提出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加强风险管理,不断创新与完善资金管理,以使企业运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以立于不败之地。

(二)“中心”研究生学位论文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成果

“中心”研究人员除上述发表在期刊上的研究成果外,王竹泉教授等研究生导师积极指导研究生们从事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自2007年至2010年,“中心”研究生15人的学位论文进行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从研究方法看,既包括规范研究也包括实证研究;从研究的企业类型看,既包括上市公司也包括非上市公司;从研究企业的行业看,既包括制造业、家电业,也包括房地产企业;从研究的视角看,既包括营运资金要素管理,也包括营运资金营销渠道管理;从研究的层面看,既包括基于全球化的战略性研究,也包括基于业务流程的战术性研究等。上述研究生学位论文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成果,代表了学位论文层面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主要观点,对加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加速资金周转,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三)营运资金管理其他研究成果

除上已述及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成果外,还有不少学者、专家对企业营运资金做了有益的探索(见表3)。

王兴俊、王奇、张新英 (2010)探讨了营运资金管理政策问题,认为将企业的筹资划分为恒久性资金需要和波动性资金需要两部分。据此,可以把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划分为中庸型政策、稳健型政策和激进型政策。这三种政策体现了企业财务经理对营运资金管理中盈利性与风险性的不同态度,如何选择最佳营运资金管理政策需要结合企业的风险程度、实际运营以及面对的环境。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制定的实质就是企业风险性与盈利性权衡的过程,最佳的营运资金政策应该是在考虑风险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

干胜道、杨鹏 (2010)指出了企业对于营运资金管理认识上存在的5个误区:(1)营运资金是企业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应越多越好。(2)任何企业都适用零营运资金管理模式。所谓零营运资金管理模式是从营运资金管理的着重点出发,在满足流动资产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这一管理方法的显著特点是高盈利与高风险并存,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用,需要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雄厚的资产、稳定的盈利能力、良好的信用度、较好的存货管理能力、高度的业务流程信息化等条件。(3)营运资金周转率越大越好。这种认识忽视了企业是否盈利,如果不盈利,则追求营运资金周转率无异于加速灭亡。单纯的从周转率来评价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也是不恰当的。(4)绩效评价只要达到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流动资产项目指标就可以。但是这些指标只是孤立地考察营运资金中流动资产部分的管理情况,忽视了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没有考虑流动负债的项目,没有将营运资金和业务流程以及渠道管理结合起来。(5)营运资金管理只考虑企业个体价值就可以。任何企业都是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营运资金在产业链上的流动客观上形成了一条连接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的价值链,价值链上的每个企业对于其他企业都有很强的依赖性,营运资金管理应该将整个价值链作为最终目标而不是企业个体利益最大化。论文指出,产生这些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有关营运资金管理的理论与实务中新情况的脱节。营运资金管理必须与时展、企业发展相适应。

徐丽萍、陈洁 (2010)认为,金融危机导致银行一段时间内采取“惜贷”的策略,使企业面临营运资金紧张的问题。企业所处行业状况、地理位置、国别的不同,适合企业采用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也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都是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资金管理的利益最大化。营运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资金运用和资金筹措,包括两个方面:其一,营运资金持有量策略。根据预测的可靠性,企业可选择的营运资金持有量政策有以下三种:适中的营运资金政策;紧缩的营运资金政策;宽松的营运资金政策。其二,营运资金筹集策略。企业在安排临时性流动资产和永久性资产的来源时,有三种可选择的筹资政策:配合型筹资政策;激进型筹资政策;稳健型筹资政策。其中,配合型筹资政策是理想的融资模式,对企业有较高资金使用要求,在实际生活中较难实现;激进型筹资政策收益最高,但同时风险最大;稳健型筹资政策风险低,收益也低,但最保险。建议新经济形势下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应考虑三个方面:(1)将应对突况的措施写入公司章程。(2)储备人才。(3)定期储备资金。

程博 (2009)指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营运资金不足。营运资金不足甚至资金链条断裂,将直接影响企业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2)营运资金低效运营。流动资金周转缓慢,不良资产比重较大;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项目居高不下;企业受“销售至上、冲指标”观念的影响,企业应收账款数额庞大,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内部责任划分不清。(3)信贷资金比重较大。公司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后,充当“流动”角色的资金捉襟见肘。除了上市融资以外,银行贷款获取流动资金,然后借新还旧,维持生产经营。(4)营运资金结构不合理。(5)营运资金管理弱化。企业在营销、生产、采购渠道等方面的营运资金管理弱化。(6)缺乏管理绩效评价。缺乏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指标评价系统,更没有对指标进行有效分解,责任无法落实。

上述研究分别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政策、营运资金管理影响因素、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5个误区及原因、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6个方面的问题等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和理论研究参考价值。

三、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展望

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有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依托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学位论文开展研究,加强行业与地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期待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学术繁荣和绩效提高。

(一)依托企业内部控制开展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从古代会计看,内部控制是会计的主要特征。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于2011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都强调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被视为企业生产经营的血液,企业需要防范资金风险、维护资金安全、提高资金效益。其中《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明确指出,资金只有在不断流动的过程中才能带来价值增值。企业应当加强资金营运全过程的管理,统筹协调内部各机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切实做好资金在采购、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综合平衡,全面提升资金营运效率。另外,内部控制配套应用指引还通过第7号采购业务、第8号资产管理、第9号销售业务等对营运资金管理进行了直接规范;并通过第12号担保业务、第16号合同管理、第15号全面预算等应用指引间接强调内部控制对于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可以依托内部控制规范,进一步研究探索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避免出现资金闲置和沉淀等低效现象,提高营运资金的营运绩效。

(二)依托学位论文开展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学位论文中所研究的问题以及其解决问题的对策等具有填补性、开拓性和创造性。它是建立在前人或他人对学术问题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的一种补充、强化或提升。因此,学位论文能够推动学术的进步,延伸研究领域的知识系统,传承研究领域的精髓。所以学位论文是促进研究领域理论与实务创新和进步的重要形式,是其他研究者获得最新的思想、知识、技能和信息的渠道之一,是其得到同行认可的重要纽带。很多圈内的同行想了解到特别是一流专家最近最有价值的研究动向,了解最新的发展趋势,但是这些一流的研究专家的精力是有限的,更多地通过有意识地指导课题组成员或学生进行研究。所以学位论文是导师有意识指导下的产物,它集中反映一定时期研究的主流。如中国海洋大学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一直引领前沿,学生在导师思想指导下,通过学位论文的撰写和思考过程,将对营运资金管理有一个更深入地理解,同时撰写论文,也是对营运资金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贡献,是研究领域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总之营运资金的理论与实务研究正是在无数学位论文等论文的点滴积累下进步、升华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开展可以依托学位论文这一好平台,传播新动态,促进新发展。

(三)加强行业与地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行业是指其按生产同类产品或具有相同工艺过程或提供同类劳动服务划分的经济活动类别。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其营运资金的构成项目存在差别,如煤炭、石油等采掘业,外购材料较少,外购材料不构成产品的实体,流动资产中存货占用的资金相对较少。因此,企业应根据所在行业的特点,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地区指设立行政专员公署指导工作的区域。如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中西部地区、省、市等区域。前已述及的研究成果中已经包含了上市公司按区域和行业的研究,还可以再进行更深入、细化研究,以便使研究成果对行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竹泉,马广林.分销渠道控制:跨区分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J].会计研究,2005(6).

[2] 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7(2).

[3] 王竹泉,刘文静,高芳.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 1997-2006[J]. 会计研究,2007(12).

[4] 王竹泉,刘文静,王兴河,张欣怡,李丽霏. 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2007-2008[J].会计研究,2009(9).

[5] 中国海洋大学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2009[J]. 会计研究,2010(9).

[6] 王竹泉.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该向何处去[J].财务与会计, 2011(2).

[7] 刘宁.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模式的探究[J].经营管理, 2011(5).

[8] 王兴俊,王奇,张新英.浅谈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制定[J].商业经济,2010(4).

生产经营管理论文篇12

战略营销观念继承和发扬了以往所有经营管理指导思想的优势,根据现代社会环境的要求,建立了自己独特的、适应21世纪需要的思维逻辑框架。它的最突出优势是改变了企业经营管理指导思想的出发点,即由原来“单纯企业利益最大化”转变为“企业与社会整体长期利益同时最大化”。这是对以“市场营销观念”为代表的传统企业经营管理指导思想的“扬弃”,是企业经营管理指导思想的又一次质变和飞跃,是企业经营管理指导思想演变的逻辑延伸。

每一种新观念及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无不与当时企业所处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紧密相联,甚至可以说这些观念及其理论就是当时企业所处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的产物。生产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是这样,战略营销观念产生和发展依然是这样。可以断言,昨天处于主导地位的企业经营管理指导思想和理论必将也必须被新的经营管理指导思想和理论所取代。

不懈探索的科学结论

首先对战略营销问题进行探索和讨论的是利维尔特S.利盎(Leverett S. Lyon)。利盎在1926年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出发,明确提出了营销活动同市场的动态适应性,奠定了战略营销的基础。之后,理论界根据战略管理发展提出了战略营销分析的一般框架:战略营销机会分析、战略营销目标、战略营销计划、战略营销组织结构、战略营销控制等,并且还提出了市场细分战略、市场定位战略等一系列战略营销概念。西方学者们20世纪80年代对战略营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萨伯汉西C.简(Subhash C.Jain)的《战略营销进化论》(The Evolution of Strategic Marketing)一文,该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战略营销这一命题的起源、特征、实施过程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并且把战略营销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进行了比较。如表1所示。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战略营销观念(Strategic Marketing Concept)的是沃尔任J.肯甘,在其1989年出版的《全球营销管理》(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一书中比较系统地解释了战略营销观念。他认为战略营销观念的提出和应用是市场营销管理史上的又一次革命:首先表现为战略营销从原来把市场营销管理的着眼点从顾客或产品转移到企业外部环境,即使对顾客了解得再全面也是不够的,一个企业要取得成功,必须把顾客或产品放到一个更广阔的环境中去理解,这个环境包括竞争者、(政府)政策与管理、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外部力量;另外还表现为战略营销观念的市场营销目标从单纯的赢利转向风险承担者的利益(这里的风险承担者是指那些与企业行为具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组织,主要包括管理者、顾客、社会和政府)。肯甘还认为企业这时仍然要注重经济效益,因为它是企业投资发展、维护风险承担者利益的基础,但这时经济利益已不是终点,其最终目的是为各种风险承担者创造一种价值,尤其是为顾客。

随着战略营销问题研究的深入和战略营销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的日显突出,1992年,英国创办了世界第一本战略营销研究方面的专业刊物《战略营销杂志》(Journal of Strategic Marketing),为战略营销研究提供了专门的阵地。

在我国,虽然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战略营销观念所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一直没成熟,但是,在20世纪市场营销理论界就有不少学者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并且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战略营销观念是21世纪企业经营管理指导思想的必然选择已成为共识。

环境应变的基本要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企业对自然、人类、社会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企业因经营需要而必须面对的社会公众越来越多,与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它们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状况,乃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也从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目标转向以追求企业自身长期利益和社会整体长远利益同时最大化为双重目标。

另外,企业发展层次的变化。根据历史和可预见未来企业价值观和经营行为的特点,可以把企业的发展层次分为两个阶段五个层次,分别是:追求企业基本生存条件、追求企业经营稳定和发展、追求企业经营意识和理念创新、追求企业形象传播维护和完善、追求企业价值实现,如图1所示。前三个层次,企业的关注点在内部,主要是通过价格、技术、管理等进行竞争。之后,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环境的复杂性增加、社会多元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社会对企业不断提高的要求,要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稳定,必须同时满足企业自身和社会整体长期利益同时最大化。

这些变化的基本点就是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指导思想必须是以企业与社会整体长期利益同时最大化为出发点。进入21世纪以后,客观社会经济环境对企业经营管理指导思想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满足这一要求的经营管理指导思想就是“战略营销观念”。

战略营销管理的灵魂

从战略营销问题的提出,到战略营销观念的形成,再到21世纪的今天,经过企业家的不懈实践和理论界的不断总结探索,战略营销观念指导下的战略营销管理正在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系统。尽管不同学者研究视角不同,观点有所区别,但是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建立比较规范统一的战略营销管理理论。下面介绍一种战略营销管理理论体系。

战略营销观念。如同市场营销观念是传统市场营销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一样,战略营销观念是战略营销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战略营销管理理论体系的其他内容均是以此为指导和引申。战略营销观念的本质是“整体企业形象导向”。“战略营销观念”与“整体企业形象导向”是统一的,是一个问题的不同表述方式。

目标社会公众理论。通过对内外营销环境分析,确定目标社会公众,这是战略营销管理理论的关键,它在战略营销管理理论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里的目标社会公众就是“主要利益相关者”。

企业形象理论。企业形象理论是战略营销管理理论的基石,其作用主要表现为战略营销观念下企业营销活动的客体是整体企业形象,企业必须在“战略营销观念”的指导下设计、塑造、传播和完善总体企业形象。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有效地贯彻和实施战略营销管理理论,实现战略营销目标。

名牌企业战略理论。企业品牌是一种有形的且能包容企业形象各种信息内容的物质载体,并可以直观地检验战略营销观念下企业对其整体形象的“设计、传播、维护和完善”的效果。

整合信息传播理论。以传播、维护和完善构成整体企业形象的各种信息为中心,以传统市场营销管理理论的各种促销策略为基础,通过对它们整合,进行以连续性、统一性和长期性为特征的整合信息传播是以战略营销观念为指导思想的企业主导信息传播方式。

从上述理论体系可以看出,“战略营销观念”处于整个理论体系的灵魂地位,其他理论系统是它的延伸和具体化。

经验的总结

在中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既有企业在战略营销观念指导下的战略营销管理的成功实践经验,也有企业忽视战略营销观念指导的失败教训,不管是经验总结还是教训吸取,它们都从正反两个方面一再证明,战略营销观念是21世纪企业经营管理指导思想的必然选择。

在我国,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的变化,成功从“生产观念”过渡到“推销观念”和“市场营销观念”,目前正在全面实施“战略营销观念”而取得成功的企业是海尔集团。海尔集团一系列辉煌成就的取得是它根据企业所面临的内外客观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要求,创造性地运用相应的经营管理指导思想指导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结果,或者说这是海尔在经营管理指导思想上从“生产观念”到“市场营销观念”,再走向“战略营销观念”的结果。这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最初在“生产观念”指导下,海尔集团对营销客体的认识很自然,也很简单,那就是把每一件产品做好,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20世纪90年代,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成熟,海尔着手从理念上、制度上、全员意识上和生产经营全过程中采取措施,力争在经营观念上有所突破。到1997年提出“卖信誉,不卖产品”的口号起,海尔集团终于实现了营销客体从“有形的具体产品”向“无形的企业形象”的根本转变,这正是战略营销观念的基本要求。

第二,海尔集团对品牌战略认识从“名牌产品战略”逐步走向“名牌企业战略”是实施战略营销观念的物质基础。在“市场营销观念”指导下,海尔的产品名称与企业名称一直不统一。1993年,海尔企业整体形象的物质载体──企业品牌名称简化为“海尔集团”,建立了自己独立的企业品牌战略系统。企业品牌已成为海尔集团的象征、海尔产品品质的象征、海尔文化的象征、海尔信誉的象征。至此,海尔集团终于从产品品牌走向了企业品牌,在名牌战略上也从名牌产品战略过渡到了名牌企业战略。

第三,海尔集团营销对象认识从“目标市场”逐步向“目标社会公众”转变是实施战略营销观念的市场基础。在“生产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等经营管理思想指导下,最初海尔集团把营销对象主要定位于目标消费者。但是,随着海尔集团战略营销观念的形成,上世纪90年代开始。海尔集团开始把营销对象的选择从目标消费者扩大到目标社会公众,即“各种利益相关者”。比如,海尔集团陆续投入近千万元,为139个县的农民送映1万场电影等。

生产经营管理论文篇13

一、建设企业文化推动经营管理

在西方经典企业管理理论看来,市场、设备、技术、资金、利润等直接资源要素才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并没有把文化列入企业管理的范畴。但事实上企业文化的特殊性使它具有了与设备、技术等直接资源要素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1.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哲学思想的形成。本质上讲,企业是通过生产与销售的经济活动贡献于社会,就如同人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企业也有经营观、市场观和销售观。虽然名称不同,但意义相同,都是围绕求生存、谋发展的基本思路对未来进行指导和帮助。日本企业就是采用了企业文化的特殊作用,形成了“最廉价的商品并不是最好的商品,消费者最喜欢的商品才是最好的商品”等独特的经营哲学,很快打开了世界市场,成为了企业文化促进经营管理的典范。建立了这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哲学:一是有助于把握市场规律,做好经营决策;二是在尊重人才、使用人才、开发人才上更能显示出文化的优势,有助于人尽其才。

2.企业文化有助于经营目标的实现。要实现经营目标,也就是说在把生产要素做成产品并转化为利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生产技术和要素的简单投入,也离不开企业员工凝心聚力的努力奋斗。如果把企业当成一个集合来看,生产要素只是其中的一项,员工才是把资源要素组装成产品的关键环节。常言道,事都是人干出来的。这里面就涉及到文化的作用。通过企业文化的导向、凝聚等特殊作用,使企业员工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标准下形成合力,自觉地把企业的经营目标转化为员工的奋斗目标,员工们自然就会努力把企业的资源要素生产成一件件社会需求的产品,通过市场把经营目标由书面的预算变为现实的利润。

二、完善企业文化优化经营管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表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一些百年大企一样难逃破产的命运。只有不断地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才是战胜危机的正确选择。

1.用企业文化弥补制度管理的不足。泰罗的“科学管理”重心是一种硬性的制度管理。这种模式虽然有刚性,体现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现代管理理念,但却没有弹性,缺乏柔性,有的时候还会产生劳资矛盾,引发员工与管理层的冲突,所谓过于刚性往往容易折断。这就需要文化的力量。借助企业文化,充分利用制度的理性与文化的非线性结合,实施“人性化”管理。在平等与尊重、感情与工作、贡献与奉献中,把“我被管理”变成“我要管理”,并通过身教重于言传,表扬重于批评,激励重于处罚等相关的文化理念,用真情、爱心、诚实等有血有肉的柔性管理,让员工在自由、愉快、和谐的氛围里把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把压力变成动力,把紧张变成和谐,把个力化成合力,起到了解决制度缺损和优化管理的双重效果。

2.企业文化能够更好发挥团体的作用。企业在社会是一个细胞,在内部却是一个团体。团体讲究的是集体、凝聚和整体的作用。自然法则中的狮群依靠团体的力量,把捕猎成功率由个体的20%提升到群体的70%,不仅规避了种群濒临灭绝的危险,而且还得到了较好的延续。与狮群同一级别的老虎们则依靠单打独斗,即使本领无敌,如今却与狮群的状况大相径庭。如果企业采用了老虎的生存方式,在市场竞争中的日子不会比自然法则中的老虎强到哪去。通过文化的力量,在不断地宣传、培养和引导中建立起员工认可的、接受的、愿意遵行的市场观、价值观,形成了一股劲,在困难面前,员工与企业同心协力渡难关;在危机来时,相互抱团谋进退,而不是树倒猢狲散,大难来时各自逃。同时,企业文化还能够调节内部人际关系,减少内耗,创造公平公正的和谐环境,起到深化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

三、深化企业文化创新经营管理

企业的经营管理如同一个人的习惯一样,一旦形成固化的模式,就会满足于现伏,放慢了节奏,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对于时刻处在动态市场竞争的企业来说,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因为环境在变,市场在变,机会也在变。如果停滞,风险加大,困难加重,严重的还会导致突然破产。

1.企业文化能够带动经营理念的创新。企业需要一个正确的理念,没有正确的理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思路和方法。而经营理念的形成和创新离不开文化的作用。更何况先进的企业文化本身就是时代的精华,是先进理念和生产力的代表。通过企业文化的潜默移化、启发向上的作用,把当前进步的、积极的、未来可能发生影响的企业经营理念植入到企业,以时间换空间,促进企业在发展中更新理念,在管理中创新理念,从而进一步促进和实现管理创新。

2.企业文化能够推动经营管理的内容和技术创新。长期以来,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论、方法、内容和技术主要是来自西方欧美国家,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现代公司制度的发明者和建设者,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注重的是对资产、技术等“物”的管理,甚至把人也当成了“会说话的工具”。日本企业则打破了西方欧美的思维观念,把正义、感恩、诚信、忠诚等人性的知识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中,用企业文化充实、发展、丰富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容、思路、方法和手段,形成了独特的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和技术创新,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战胜了西方欧美企业,创造了日本经济奇迹。所以,企业文化不是虚的、假的,而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够抓住“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和要素的特点,充分利用人的主观能性,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地补充新知识,吸纳新技术,拓展新方法,使企业在管理中灵活地应对市场,在竞争中找寻获胜的时机,在决策中降低经营的风险,在创新中一步一步地把企业经营管理推到一个新水平,实现企业的管理升级。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