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文学鉴赏论文实用13篇

文学鉴赏论文
文学鉴赏论文篇1

人的阅读能力的发展,大体可分为这样四个层面:(1)认知性阅读;(2)理解性阅读;(3)鉴赏性阅读;(4)研究性阅读。由此构成阅读能力发展的基本序列,序列中的四个层面,尽管具有质的不同,却又是先后相连,不可分割的。比如埋解性阅读要以认知性阅读为基础性前提,同时,它又成了鉴赏性阅读的基础。它们之间构成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序列关系。一般地说,认知性阅读大体相当于小学初年级的阅读水平,理解性阅读基本相当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的水平,鉴赏性阅读则大概相当于高中及大学低年级的水准,而研究性阅读由于已经进入学术性研究的范畴,则与大学高年级及研究生程度相适应。

可见,在高中阶段及时进行文学鉴赏教学,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高中文学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进行文学阅读训练,它的主要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而不是系统地掌握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知识,学点必要的文学知识,也是为了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就整个训练来说,应该把培养鉴赏能力放在首位。

培养鉴赏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广泛阅读和深入钻研优秀的文学作品,这是培养鉴赏能力的重要基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学鉴赏教学,必须尊重文学自身的规律,根据各种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和具体作家作品的独特风格,因文施教,披文入情,以至情通理达,见同见异,身临其境,神会其中。

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现代文学作品有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诸体,尤以散文和小说为主,现以散文为例说说应该在教学中抓住哪些内容和特点来进行鉴赏。

中国现代散文是在“五四”精神推动下发展的,它有着鲜明的反帝反封建性质和人民性传统。从鲁迅始,凡进步的散文家,概莫能外。从横向看,它还吸取了世界散文创作营养——主要是以科学和民主为内容的时代精神,特别是通过一批文通古今、学贯中西的代表性作家的创作,在短时期内便取得了丰厚的实绩,达到了很高成就。

从题材看,中国现代散文继承了古代散文注重纪实性的传统,在取材上始终坚持“决不能仰仗虚构”的原则。这种纪实性特点就形成散文内涵的自在之美。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及其姊妹篇《记念刘和珍君》,就具备信史的意义和价值。唯其叙事真实与撰史相同,文章里的血才愈见其殷红,泪才愈觉其炽热,爱与憎、歌与哭也才愈显其强烈深沉。如果我们以面对着历史的严肃心态接受这类作品,那么所得就会超过一般意义上的美的享受。即使像《荷塘月色》这样的抒情之作,所抒发的情感也决非无本之华。只要留意一下第三段里看似平和却深含着内心矛盾的那些话语,再联系文末所附“一九二七年七月”(正值“四·一二”大屠杀后不久)那样的时间,以及作家本人曾倾向进步的经历,就不难体会其中的忧愤和苦闷都隐约在描写月色荷塘的有如梦境的字里行间了。以至景的优美是那样朦胧,情的沉痛却那样真灼。而唯其真情根植于现实,这传世的美文才同时不失为特定时代里,一名暂处于彷徨中的正直知识分子的一页心灵史,可见散文内涵的美恰恰在于一种生活的本色,一种历史的质地,一种不容矫饰的朴素。这种史传化的品格经得起人们对它付以极大的信赖,使它能在读者心里引发共鸣,达到一种相当完整与美妙的审美过程。因为读者心里知道,它是真的。

从内容看,具有丰富性。旧时代的散文,内容难脱“纲常伦理”的旧套。而“五四”以来的散文,却从国耻民仇到亲情乡恋,从哲人勇士到工匠农夫,从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直到断笺残陶、片风丝雨,举凡人间百态、世事万端,无一不可以信手拈来,形诸笔墨。只要饱含真情实感、真知灼见,就无一不可斐然成篇,动人以至传世。这种种的丰富多样,构成了散文在内容上博大精深的容纳力。

从结构看,具有“随意”性。鲁迅就曾感概于中国做文章的有规范,而主张“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鲁迅的散文名作《朝花夕拾》,大多是不台起承转合之说的篇章。唐tāo@①的《琐忆》行文扶疏自若,又笔笔饱含对前驱者的无比敬仰,疏散中见根蒂。宗璞的《西湖漫笔》看似漫不经心,而层层都以草木湖山的“绿”为着眼点,从容里见谨严。这种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看似闲笔交错,仿佛言不及义,但却句句情真意切的结构特色,实际上是一个作家艺术成熟和心态从容的表现,仍然是我们理想中的美文佳作。

从表现看,注重情真意切,意在其中。茅盾笔谈“风景”,却意在大西北戈壁滩和黄土高原怀抱中的“特别的气氛”,钟情于那比之伟大山川“乃是伟大之中尤其伟大者”的抗日军民,通篇洋溢着热情。吴伯箫写三个猎户,也饱含向往、怀念、敬慕之情,虚实相映,情境并美,这命笔含情、追求意境的艺术特点,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

在语言的运用上,散文更以本色为重,具有个性。无论是刘半农主张的“以手写口”、“心手相应”,还是朱自清说的“所谓‘闲话’”,大约都是作家的思想、感情、气质、文化素养和美学趣味的自然表现。即使是叙事之作,其间的人、物、事态和景象,也都是经过作家观察、感受、选择和评价,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现的。那些名篇佳作,往往正是语言最富于艺术个性,最能体现作家无可替代的语言风格的本色之作。

尽管中国现代散文有着非常丰富多样的内容和风格,但只要我们能由表及里地抓住这样的一些基本特点,把握它内在的带规律性的精神实质,我们就能够在教学中做到披文入情,左右逢源,从容而自然了。散文如此,小说、诗歌、戏剧又何尝不是?

根据“教无定法”的道理,文学鉴赏教学的具体方法不是一成不变,而是灵活多样的。但文学鉴赏教学既然属于语文教学的范畴,它自然也是有一定规律和基本方法原理的,即所谓“教有常法”。辩证地看,前者着眼于教学的艺术性,后者着眼于教学的科学性。要使文学鉴赏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必须做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这应该是常识范围的事。

文学鉴赏教学由于必须尊重文学自身的内在规律和具体作品的独特风格,所以在教学方法上不能简单搬用一般记叙文的教学方法,否则难免方枘圆凿,削足适履、事倍而功半。可以尝试的基本方法如下:

1.诵读法。所谓诵读,就是要求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可以背诵。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短小精悍的诗歌、散文或诗文中精彩的段落。

进行诵读教学,首先要抓住“理解”这一中心环节,这是诵读教学的基本前提。其次是加强朗读训练,要求准确、响亮、流利、有语气。第三是注意培养诵读兴趣,使学生学有所得,乐在其中。如采用提纲背诵、限时背诵、接力背诵、抽签背诵、打擂背诵、男女对抗背诵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兴趣和潜力,提高背诵的效率。第四是要适时复习,不断巩固。另外在组织诵读训练中,要注意纠正部分学生不良的朗读习惯,常见的如“慢声细气读书法”、“高频快速读书法”、“啦啦调”、“胡胡腔”、“小和尚念经法”等等,要求他们切实做到准确、响亮、流利和有语气。

2.研讨法。把一些容易产生歧义的内容或看法提出来,组织学生自由讨论,鼓励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在认真钻研的基础上,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包括对教材中提出的某些观点和教师讲课提出的某些看法)。如,讲完《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可让学生展开别里科夫形象讨论:是“卫道士”还是“牺牲品”?(引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96.8—9期的《是牺牲品不是“卫道士”》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学参考书》理论)。

用研讨的方法进行文学鉴赏教学,一是要抓好认真钻研这一基础环节,必要时可令学生写出书面发言提纲。二是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课堂既要生动活泼,又要活而不乱;教师既要点拨引导又要避免喧宾夺主。三是除了一些明显的是非问题需要恰如其分地作出适当结论外,属一般性的认识问题,只要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就应该允许保留意见。这样对活跃思想,开发智力,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造精神,都有莫大的好处。

3.比较法。在具有一定可比性的两篇或多篇作品之间,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识其同、辨其异,从而加深对作品的鉴赏,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通过反复比较,学生学到的知识才会是完整的,而不是零碎的;有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灵活的,而不是呆板的。

比较法是一种可以广泛运用的训练方法。比较的方式应该灵活多样,可以拿同一作家在不同时期的作品来比较,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也可以拿不同作家描写同一事物的作品来比较,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和姚鼐的《登泰山记》。同样描写妇女形象,鲁迅笔下的样林嫂,孙犁笔下的水生嫂和高尔基笔下的尼洛夫娜就迥然相异。比较的内容也可以丰富多彩,可以拿作品的主题作比,如:

小说名主人公主题(人物特征)《呐喊》《明天》单四嫂子做母亲而不得《彷徨》《祝福》祥林嫂做奴隶而不得

《离婚》爱姑做妻子而不得

也可以拿表现手法(语文课上讲怎么写的)作比:同一事物不同立足点特点写法有意境

江:《长江三峡》雄拟声明亮雄壮

潭:《绿》柔比喻浓丽明快水塘:《荷塘月色》情叠字朦胧隐曲

湖:《雨中登泰山》静拟人素淡清新

(虎山水库)

比较可以用研讨的办法进行,也可以用讲义(以上表格的填空)的方式训练,有时也可用作文的方法。

4.提问法。从作品起始到末尾,从主题到表现手法,从对象到过渡衔接,从内容到形式,包括针对作品的精妙之处,疑问之点,异议之论甚至瑕疵败笔,通过精心设计的几个乃至十几个、几十个问题作为全文的教学结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找到圆满的或者能自圆其说的答案。我教《药》一课,就设计了十大问题,(例如“小说为什么一开场便是夫妇俩没头没脑的对话?”)贯穿整个教时的始终。这是区别于研讨法的,因为它以问题来结构教学。

用提问法结构文学鉴赏教学,一要讲究问题的思考价值,紧紧围绕教学中心,不能偏离。二要讲究问题的适度,思维的容量大小和难易程度等。此外,还要发挥教师启发点拨引导的作用,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

5.作文法。文学鉴赏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多动口,多动脑,还要让他们多动笔。结合作品研讨,写一点鉴赏札记或评论,如《“精神胜利法”之我见》、《我与“套中人”对话》、《谈样林嫂的“眼睛”》,也可以结合作文训练,搞一点文学作品的改写、扩写及文学习作,比如:续写《项链》;改写《念奴娇·赤壁怀古》。

文学鉴赏论文篇2

有人担心,在重理轻文十分严重的中学课堂上,进行文学鉴赏教学,是否有点拔苗助长之嫌,其实认真 考察高中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序列,就不难理解中学文学鉴赏教学的可能性。

人的阅读能力的发展,大体可分为这样四个层面:(1)认知性阅读;(2)理解性阅读;(3)鉴赏 性阅读;(4)研究性阅读。由此构成阅读能力发展的基本序列,序列中的四个层面,尽管具有质的不同, 却又是先后相连,不可分割的。比如埋解性阅读要以认知性阅读为基础性前提,同时,它又成了鉴赏性阅读 的基础。它们之间构成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序列关系。一般地说,认知性阅读大体相当于小学初年级的 阅读水平,理解性阅读基本相当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的水平,鉴赏性阅读则大概相当于高中及大学低年 级的水准,而研究性阅读由于已经进入学术性研究的范畴,则与大学高年级及研究生程度相适应。

可见,在高中阶段及时进行文学鉴赏教学,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 能的。

高中文学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进行文学阅读训练,它的主要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而不是系 统地掌握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知识,学点必要的文学知识,也是为了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就整个训练来说, 应该把培养鉴赏能力放在首位。

培养鉴赏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广泛阅读和深入钻研优秀的文学作品,这是培养鉴赏能力的重要基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学鉴赏教学,必须尊重文学自身的规律,根据各种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和具体 作家作品的独特风格,因文施教,披文入情,以至情通理达,见同见异,身临其境,神会其中。

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现代文学作品有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诸体,尤以散文和小说为主,现以散文为 例说说应该在教学中抓住哪些内容和特点来进行鉴赏。

中国现代散文是在“五四”精神推动下发展的,它有着鲜明的反帝反封建性质和人民性传统。从鲁迅始 ,凡进步的散文家,概莫能外。从横向看,它还吸取了世界散文创作营养——主要是以科学和民主为内容的 时代精神,特别是通过一批文通古今、学贯中西的代表性作家的创作,在短时期内便取得了丰厚的实绩,达 到了很高成就。

从题材看,中国现代散文继承了古代散文注重纪实性的传统,在取材上始终坚持“决不能仰仗虚构”的 原则。这种纪实性特点就形成散文内涵的自在之美。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及其姊妹篇《记念刘和珍君》 ,就具备信史的意义和价值。唯其叙事真实与撰史相同,文章里的血才愈见其殷红,泪才愈觉其炽热,爱与 憎、歌与哭也才愈显其强烈深沉。如果我们以面对着历史的严肃心态接受这类作品,那么所得就会超过一般 意义上的美的享受。即使像《荷塘月色》这样的抒情之作,所抒发的情感也决非无本之华。只要留意一下第 三段里看似平和却深含着内心矛盾的那些话语,再联系文末所附“一九二七年七月”(正值“四·一二”大 屠杀后不久)那样的时间,以及作家本人曾倾向进步的经历,就不难体会其中的忧愤和苦闷都隐约在描写月 色荷塘的有如梦境的字里行间了。以至景的优美是那样朦胧,情的沉痛却那样真灼。而唯其真情根植于现实 ,这传世的美文才同时不失为特定时代里,一名暂处于彷徨中的正直知识分子的一页心灵史,可见散文内涵 的美恰恰在于一种生活的本色,一种历史的质地,一种不容矫饰的朴素。这种史传化的品格经得起人们对它 付以极大的信赖,使它能在读者心里引发共鸣,达到一种相当完整与美妙的审美过程。因为读者心里知道, 它是真的。

从内容看,具有丰富性。旧时代的散文,内容难脱“纲常伦理”的旧套。而“五四”以来的散文,却从 国耻民仇到亲情乡恋,从哲人勇士到工匠农夫,从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直到断笺残陶、片风丝雨,举凡人 间百态、世事万端,无一不可以信手拈来,形诸笔墨。只要饱含真情实感、真知灼见,就无一不可斐然成篇 ,动人以至传世。这种种的丰富多样,构成了散文在内容上博大精深的容纳力。

从结构看,具有“随意”性。鲁迅就曾感概于中国做文章的有规范,而主张“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 以随便的”。鲁迅的散文名作《朝花夕拾》,大多是不台起承转合之说的篇章。唐tāo@①的《琐忆》行 文扶疏自若,又笔笔饱含对前驱者的无比敬仰,疏散中见根蒂。宗璞的《西湖漫笔》看似漫不经心,而层层 都以草木湖山的“绿”为着眼点,从容里见谨严。这种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 ,看似闲笔交错,仿佛言不及义,但却句句情真意切的结构特色,实际上是一个作家艺术成熟和心态从容的 表现,仍然是我们理想中的美文佳作。

从表现看,注重情真意切,意在其中。茅盾笔谈“风景”,却意在大西北戈壁滩和黄土高原怀抱中的“ 特别的气氛”,钟情于那比之伟大山川“乃是伟大之中尤其伟大者”的抗日军民,通篇洋溢着热情。吴伯箫 写三个猎户,也饱含向往、怀念、敬慕之情,虚实相映,情境并美,这命笔含情、追求意境的艺术特点,也 是我们不可忽视的。

在语言的运用上,散文更以本色为重,具有个性。无论是刘半农主张的“以手写口”、“心手相应”, 还是朱自清说的“所谓‘闲话’”,大约都是作家的思想、感情、气质、文化素养和美学趣味的自然表现。 即使是叙事之作,其间的人、物、事态和景象,也都是经过作家观察、感受、选择和评价,并用自己的语言 加以表现的。那些名篇佳作,往往正是语言最富于艺术个性,最能体现作家无可替代的语言风格的本色之作 。

尽管中国现代散文有着非常丰富多样的内容和风格,但只要我们能由表及里地抓住这样的一些基本特点 ,把握它内在的带规律性的精神实质,我们就能够在教学中做到披文入情,左右逢源,从容而自然了。散文 如此,小说、诗歌、戏剧又何尝不是?

根据“教无定法”的道理,文学鉴赏教学的具体方法不是一成不变,而是灵活多样的。但文学鉴赏教学 既然属于语文教学的范畴,它自然也是有一定规律和基本方法原理的,即所谓“教有常法”。辩证地看,前 者着眼于教学的艺术性,后者着眼于教学的科学性。要使文学鉴赏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必须做到科学性和 艺术性的结合,这应该是常识范围的事。

文学鉴赏教学由于必须尊重文学自身的内在规律和具体作品的独特风格,所以在教学方法上不能简单搬 用一般记叙文的教学方法,否则难免方枘圆凿,削足适履、事倍而功半。可以尝试的基本方法如下:

1.诵读法。所谓诵读,就是要求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 ,直到可以背诵。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短小精悍的诗歌、散文或诗文中精彩的段落。

进行诵读教学,首先要抓住“理解”这一中心环节,这是诵读教学的基本前提。其次是加强朗读训练, 要求准确、响亮、流利、有语气。第三是注意培养诵读兴趣,使学

生学有所得,乐在其中。如采用提纲背诵 、限时背诵、接力背诵、抽签背诵、打擂背诵、男女对抗背诵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兴趣和潜力,提高背诵的效 率。第四是要适时复习,不断巩固。另外在组织诵读训练中,要注意纠正部分学生不良的朗读习惯,常见的 如“慢声细气读书法”、“高频快速读书法”、“啦啦调”、“胡胡腔”、“小和尚念经法”等等,要求他 们切实做到准确、响亮、流利和有语气。

2.研讨法。把一些容易产生歧义的内容或看法提出来,组织学生自由讨论,鼓励他们通过独立思考, 在认真钻研的基础上,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包括对教材中提出的某些观点和教师讲课提出的某些看法 )。如,讲完《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可让学生展开别里科夫形象讨论:是“卫道士”还是“牺牲品”? (引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96.8—9期的《是牺牲品不是“卫道士”》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 学参考书》理论)。

用研讨的方法进行文学鉴赏教学,一是要抓好认真钻研这一基础环节,必要时可令学生写出书面发言提 纲。二是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课堂既要生动活泼,又要活而不乱;教师 既要点拨引导又要避免喧宾夺主。三是除了一些明显的是非问题需要恰如其分地作出适当结论外,属一般性 的认识问题,只要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就应该允许保留意见。这样对活跃思想,开发智力,发展求异思 维,培养创造精神,都有莫大的好处。

3.比较法。在具有一定可比性的两篇或多篇作品之间,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识其同、辨其异,从而 加深对作品的鉴赏,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通过反复比较,学生学到的知识才会是完整的,而不是零碎 的;有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灵活的,而不是呆板的。

比较法是一种可以广泛运用的训练方法。比较的方式应该灵活多样,可以拿同一作家在不同时期的作品 来比较,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也可以拿不同作家描写同一事物的作品来比较 ,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和姚鼐的《登泰山记》。同样描写妇女形象,鲁迅笔下的样林嫂,孙犁笔下的 水生嫂和高尔基笔下的尼洛夫娜就迥然相异。比较的内容也可以丰富多彩,可以拿作品的主题作比,如:

小说名 主人公 主题(人物特征) 《呐喊》 《明天》 单四嫂子 做母亲而不得 《彷徨》 《祝福》 祥林嫂 做奴隶而不得

《离婚》 爱姑 做妻子而不得

也可以拿表现手法(语文课上讲怎么写的)作比: 同一事物 不同立足点 特点 写法 有 意境

江:《长江三峡》 雄 拟声 明亮 雄壮

潭:《绿》 柔 比喻 浓丽 明快 水 塘:《荷塘月色》 情 叠字 朦胧 隐曲

湖:《雨中登泰山》 静 拟人 素淡 清新

(虎山水库)

比较可以用研讨的办法进行,也可以用讲义(以上表格的填空)的方式训练,有时也可用作文的方法。

4.提问法。从作品起始到末尾,从主题到表现手法,从对象到过渡衔接,从内容到形式,包括针对作 品的精妙之处,疑问之点,异议之论甚至瑕疵败笔,通过精心设计的几个乃至十几个、几十个问题作为全文 的教学结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找到圆满的或者能自圆其说的答案。我教《药》一课,就设计了十大问题 ,(例如“小说为什么一开场便是夫妇俩没头没脑的对话?”)贯穿整个教时的始终。这是区别于研讨法的 ,因为它以问题来结构教学。

用提问法结构文学鉴赏教学,一要讲究问题的思考价值,紧紧围绕教学中心,不能偏离。二要讲究问题 的适度,思维的容量大小和难易程度等。此外,还要发挥教师启发点拨引导的作用,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

5.作文法。文学鉴赏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多动口,多动脑,还要让他们多动笔。结合作品研讨,写一点 鉴赏札记或评论,如《“精神胜利法”之我见》、《我与“套中人”对话》、《谈样林嫂的“眼睛”》,也 可以结合作文训练,搞一点文学作品的改写、扩写及文学习作,比如:续写《项链》;改写《念奴娇·赤壁 怀古》。

文学鉴赏论文篇3

高中人教版美术新教材在编写时大多是基于比较的方式编写的,如将中西建筑的比较,中西造型观念的比较等。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能够在未来的美术鉴赏中加以运用,等于教会了一种鉴赏的方法。

二、追根求源,亲身体验是中学生鉴赏美术知识的捷径。也使美术鉴赏教学由静态转向动态。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绘画作品的理解很肤浅,知道画家画了些什么,但不了解画家是如何画出的,只是看热闹,看不出门道来,对于艺术品的鉴赏仍然是个睁眼瞎。因此我在教学中先确定美术教学的脉络,把课程分为鉴赏、绘画两部分,赏、技同步推进,分阶段交叉授课,这样的教学方法在中国画的鉴赏教学、书法艺术上更为可行,因为中国画的技法程式在创作中占有突出地位,无论花鸟、人物、山水,工笔还是写意所需的工具材料简单,教学内容亦可从临摹古画进行,从继承古人的“笔墨规矩”入手,体悟“古人之神妙”俗话说的好,百闻不如一见,千讲不如一练,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压力较大,美术教学改变知识讲授过多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生还是相当欢迎的。西方绘画油画技法的学习让学生亲身体会不太可能,但可通过素描临摹和写生锻炼学生的造型能力,民间美术可选择剪纸这些简单易行的种类在教学中实施,总之,只要我们大胆去探求切实可行的教学法总会找到。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随着教学条件的逐步改善,我校高中部都配有多媒体教室,这使的上美术课时可图、文、声、并茂,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但这需要老师课前作更多的准备,我和我校的另外一位美术老师一起,把美术知识分类做成了教学课件,虽然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现在上课只要课前做一些小的调整和补充,就可以了。多媒体教学把教学素材逼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容易对知识理解和产生兴趣,有些教材内容可适当加入视频,比如一些名家绘画示范vcd,探索栏目出的《千年书法》等与美术有关的电视节目等.都可通过剪辑加入课件.使学生产生兴趣,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文学鉴赏论文篇4

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遽论其文也。”他在这里把“知人”和“论世”分别来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的生平遭遇和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因此,通过后人对“知人论世”说的不断改良,使它逐渐成为鉴赏古典文学作品的重要方法之一。

“知人论世”在古典文学鉴赏中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通过对作者的身世、背景、人生阅历等相关的了解,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作品中作者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家世对古人的性格与作品的风格影响极大,而人生阅历可使作者原有的风格或得以延续,或因仕途坎坷、家门变故而产生重大改变。所以在鉴赏文学作品时,作者的身世背景以及人生阅历都是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例如词人秦观的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还屡次遭到奸佞的迫害。再加上他生性优柔,多情而纤细,后期又信奉儒道思想,使他的词风凄婉哀伤。清代周济评之曰“将身世之感,并打入艳情,又是一法。”秦观仕途坎坷,几次科考都不中,这一时期他作的《满庭芳》开片就给人以离愁之感,“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既写景,又写情。秦观咏叹自己的身世,感叹自己屡试不第,一事无成。这里如不知其当时作者写作的背景,自然无法体会词人词中感慨身世命运的哀戚之情。秦观创作的词往往把自己的身世之感也融在里面,因而他的词别有一番滋味。“离恨恰如芳草,更行更远还生”,“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好梦随春远,从前事不堪思想”等句,皆不露痕迹地表现出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仕途无望的慨叹。秦观的词多为借景抒情,常常把身世之感也融入词句中。因此只有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生活经历,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仔细体会作者创作时的真实心境,才能与作者的写作初衷与写作情感相吻合。

第二,把握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更有助于了解作品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文心雕龙・时序》中所说:“歌谣文理,与世推移。”要想真正了解作品的内容意蕴,就一定不能与作者的创作背景相剥离。

有些古典文学作品刚看起来比较艰涩难懂,如辛弃疾的《摸鱼儿》,刚看起来可能使读者感到迷惑难懂,但当读者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知道辛弃疾在南归十七年中所遭受到的来自投降派的敌对与排挤的艰难处境,就会对这首词中所蕴藏的象征意义了然于胸了。正如王国维所说:“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

于谦的《石灰吟》对石灰的性能特点进行描写,但这首诗的侧重点不在于咏物,表达出的思想内蕴也不只是在赞颂石灰。“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恰恰是借石灰的特点来表明作者自身的清白。作者于谦一生为官刚直清正,在“土木之役”中为国家建功卓著却被奸佞小人诬陷,遭受迫害致死,成为千古冤案。诗中的石灰甘愿“粉身碎骨”也要留“清白”在人间正是作者自己真实心境的写照,他的洁傲精神让人肃然起敬,也不禁让人哀叹他的悲凉命运。

第三,可以使读者更加全面的去了解作者。

整个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人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也会随之而改变。要想更加全面地去了解作者,就要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去了解处于时代变迁中的人。例如,李清照就是在生活中经历了重大变故以后,其作品的风格与内容发生了巨大改变。早期的李清照生活安逸舒适,婚姻也很美满,所以其词作多为抒写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而其生活后期,遭遇的巨大不幸使得她的作品风格与早期大相径庭。随之生活环境的变化,其性情也发生了改变。所以在其后期的词作中,人们常常可以感受到她凄凉悲苦的心境。这正是因为生活中的巨变而使她的词作风格也随之改变。所以,我们要想认知一个更加全面的作者,就要对她不同时期的遭遇有所了解,这样也能更加深刻的体会作者当时作词时的心境,体会其词作中的不同意境。

第四,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尽可能地理解作者写作的真正意愿,也可以纠正前人在赏析中的偏差。

如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描写了一个雍容华贵的女子清晨梳洗打扮的情景,描写出她独自一人悲凉、惆怅的心情。但清人张惠言在《词选》中说此词“感士不遇也”,最后二句有《离骚》“退将修吾初服”之意。按照他的说法,这首词是运用了与《离骚》相近的比兴与象征的手法。但是,考察这位花间派鼻祖的生平,我们便可以知道他是一个怀才不遇、潦倒困苦的文人。他没有屈原的身世,也没有屈原洁傲的情操,所以他的词作中也无法寄托出屈原《离骚》中对国家深沉的情感。

总而言之,“知人论世”在古典文学鉴赏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同时也是其重要的原则。它是一个复合命题,在这里面我们不能只是片面的看待“知人”或是“论世”。单一的理解是无法体会出作者真实的情感的,只有将作者的人生阅历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并加以揣摩,才可以体会到作品中的精髓。当然,“知人论世”也只是众多文学鉴赏方法中的一种。除它之外,还有“虚实相生”“以意逆志”等方法。但“知人论世”是古典文学鉴赏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只有以此为基石,再配合其他的方法进行运用,才能切实体会到作者作品中的精髓。

参考文献:

[1]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梁]萧统.文选[M].[唐]李善注.中华书局,1977.

[3][清]章学诚.文史通义[M].叶瑛校注.中华书局,1985.

文学鉴赏论文篇5

一、文学鉴赏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

文学鉴赏指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时,通过语言媒介,对文学作品中塑造的艺术形象的感受、体验、品鉴和欣赏。在这一过程中,既可以得到悦耳、愉目、赏心、怡神的美的享受,又能得到思想、认识、道德、情操方面的效益,进而加深对生活的热爱,提高读者的精神境界。

文学鉴赏的发展与美学思想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尤其与“接受美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上世纪60年代后期诞生的“接受美学”改变了读者在文学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接受美学”认为读者是文学鉴赏的主体,文学作品不是由作者独立完成的,而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结果。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只有通过鉴赏活动才能真正实现。

(一)文学鉴赏有差异性和一致性

文艺鉴赏的主观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读者在鉴赏文学作品时不是客观的,消极的,被动的接受,而是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由于读者生活经验、主观立场、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的不同,在鉴赏过程中对文学作品的领悟、想象和联想不同,就产生了文学鉴赏的差异性。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主观条件各不相同,艺术感受和理解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在同一欣赏对象上认识和理解会出现深浅、正误的差别。鲁迅曾指出,曹雪芹的《红楼梦》,在它传世的两百年间,“单就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即使是同一读者,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境遇中去读同一作品,其感受、认识和理解也往往会有所不同。德国诗人海涅说过,他在儿时很喜欢《堂·吉诃德》,而到了青年,再读《堂·吉诃德》就觉得扫兴乏味了。文学鉴赏不仅有差异性,也有一致性。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分民族,不分国界,会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同一阶级的人有相同的审美趣味,就是不同阶级的人,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文学作品也往往有着相同的或相近的审美感受。曾经和何其芳谈到:“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美,各个阶级也有共同的美,‘口之于味,有同嗜焉’”。说的就是各个阶级既有审美趣味的差异性,又有审美趣味的共同性。

(二)文学鉴赏是一种形象思维活动

它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是情和理的统一。读者首先通过阅读去感知作品,从作品的形式到内容具体感受。然后读者透过形式,进入文学作品的艺术境界;通过形式,诱发读者的感情和联想,使艺术形象在读者的头脑中“活”起来。然而,文学鉴赏中读者不会只满足于接触到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环境、场面,而是力图对作品进行理性上的分析,力图理解艺术形象中所蕴涵的思想意义,力图去把握作品中艺术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本质。这是感知阶段的继续和深化。初步感知和理性分析这两个阶段在文学鉴赏过程中不是截然分开的,两者往往相互交错,循环反复。

二、文学鉴赏是对美的认识和评价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无关的。”因此,文学鉴赏在语文教学中是可行的。

(一)语文教材为文学鉴赏提供了前提

语文教学中鉴赏的对象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即使是普通文,他既有被选入精读教材的资格,多少带点文学的意味”,“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材被誉为“语言的图画”,教材中的文章,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不管是叙事还是状物,是诗歌还是散文,是悲剧还是喜剧,都包含着作者的强烈情感,巴金说过:“书中那些人物却都是我所爱过和我所恨过的,许多场面都是我眼见过或亲身经历过的。我写《家》时,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块儿受苦,跟一些人一块儿在魔爪下面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我知道我是在挖开我的回忆的坟墓。那些惨痛的回忆到现在还是异常鲜明。”杨沫谈到《青春之歌》的人物创造时也说:“我爱他们尤其是卢嘉川。当写到他在牺牲前给林道静的那封最后的信时,我的泪水荡漾在稿纸上,一滴一滴地都把纸湿透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早已有过深刻的阐述,他把文学称之为“情文”,认为创作的文学作品必须抒发作者强烈真挚的感情。“为情而造文”,“情动而辞发”。这就使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渗透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形成了“以情动人”的巨大审美感染力。梁启超曾指出情感教育的“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大法宝。”

(二)文学艺术作品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创造

文学作品比直接的生活有更大的自由。它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创造的,它本身便具备美的特征。虽然有的作者不是直接描写美的事物和美的情操,而是描写美的情操被玷污,被毁灭,借以暴露和鞭笞丑恶的势力,丑恶的灵魂。但这类作品同样能使我们产生摧毁丑的事物的强烈要求,培养高尚情操。如: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小说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情节发展的中心线索,通过祥子与兵匪,祥子与暗探,祥子与车厂主,祥子与虎妞,甚至祥子与天气的关系等各个侧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艺术地概括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斗争,甚至精神崩溃,走向堕落的悲剧命运。有力的说明了在旧社会里想仅凭个人奋斗劳动发家,只不过是一种幻想。作品对于社会罪恶的真实描绘,激起人们对旧世界的极大的义愤。

参考文献

文学鉴赏论文篇6

一、树立正确审美观,培养审美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审美观,使之能在审美活动中做出科学的、客观的审美判断,是文学鉴赏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有人认为美育在中小学语文课中实施就行了,大学阶段已不再需要,这显然是错误的,是对大学生更需要提高审美修养的一种漠视。首先一个人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才能真正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社会生活中的美到处都有,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发现、认识。发现、认识美固然取决于每个人的感官条件,但真正认识美的根本条件是要有正确的审美观。不同的审美观在对美丑的判断上是大相径庭的。由于我们忽视审美教育,致使部分青年学生美丑不分,甚至以丑为美。传统教育中,一般通过一些规章制度对不良行为加以限制,这当然是必要的,但这种条规约束不容易内化为自觉意识。如果我们从审美观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认识到某些行为的低级、庸俗、丑陋,甚至产生耻辱感,可能比强令的“不准”强得多。其次,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生才能主动自觉地接受审美教育,顺利地接收、处理、吸收、转换与输出美的信息,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接受美的信息需要一定的审美修养。最后,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生才能得到全面发展。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利于开发智力、健心健体。美育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其他教育方式不能替代的。把美育引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尤其欣赏文学作品、进行文学鉴赏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为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提供了重要保证,因此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既是提高审美素质的核心,又是提高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文学鉴赏是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成为完美的人的重要方面,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文学鉴赏对于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人格情操、心灵世界等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为学生创建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给学生打开了认识人生和社会的天地。大学生正处于青年的中后期,是生理基本成熟,心理迅速发展,趋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的时期,其审美追求更为强烈,审美想象更加活跃,观念新颖,富于创造性,是建构审美心理的最佳时期,我们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有计划、有目的地从理论到实践对大学生进一步加强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教育,才能使审美素质更上一层楼,最终形成较为稳定的审美观心理和较高的审美修养。

二、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现状

健康的审美情趣不仅是大学生优良素质的体现,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然而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素质与文化层次不能完全契合。大学生正值风华正茂的年龄,有的大学生却不能给人意气风发、充满激情、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意识的感觉,现代人在物质的满足中,心甘情愿地成为仆人,却美其名曰“享受生活”……很显然,这些人的审美观是扭曲的、错误的,他们认为的“美”实际上是丑。

现代高校的教育专家们早已普遍认识到大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不少大学为加强审美教育,增设了艺术类公共课程,但传统教学评价、考试模式使学生和老师的主要精力用在背考试课程的书本知识方面,同时就业压力促使大学生不得不把所有精力和热情都集中到专业学习上。在就业压力突出的条件下,社会、学校、家庭等在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时,完全背离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使得许多大学生在增强务实意识的同时,往往过分看重眼前利益,只追求世俗的、功利的物质目标,放弃理想和人文精神的追求,抑制自身的全面发展及审美境界的提高,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教育仍是一个薄弱环节。

三、进行文学鉴赏审美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要“以美启真”,求知与求美和谐统一。文学审美鉴赏具有直觉性特征。比如,现实生活中,当一件美的事物出现在你眼前时,我们突然感到眼前一亮,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地赞叹:“啊,真美!”这是美感直觉性的生动具体的体现。文学作品主要借助语言文字构成人、事、景、物,反映社会生活,因此,文学鉴赏审美教学中首先重视语言鉴赏,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借助语言文字直接感受美。特别对于那些精粹的美文美诗,尤其要多用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接受美和鉴赏美,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目的,即神相遇、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的审美境界。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中通过写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学生通过分析语言形象理解背后富含的情怀。

其次“以美引善”,求善与求美和谐统一。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教育性历来为人们重视,它借助优秀作品陶冶年轻一代的情感,塑造他们美的心灵,完善他们美的人格,并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人生。但在实际“文以载道”、“文以传道”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呈现僵化、片面化现象。学生可以出口成章地背诵孔孟佳篇,但对于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或许会不屑一顾;他们无不知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但鲁迅先生根植于中国大地,热爱苦难的中华民族,普通人向美向善的刚正不阿的精神品质很难化为他们的动力。

最后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只有当欣赏发生,读者的内在因素(知识、经验、情感)与外在因素(周边环境)处于和谐共振的活跃状态,欣赏才能真正高效顺利地进行。因此培养学生对作品情感信息的敏锐感受能力,对提高学生文学欣赏的一般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动情”是审美鉴赏的基础,情感是文学鉴赏的根,根越深,树的枝叶才会越繁茂。文学作品鉴赏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文字中“披文入情”、“沿波讨源”,体会作品表达的或喜或怒或愤的丰富而深刻的感情。要善于激发学生感情的火花,增强其审美内趋力与激动强度,使学生从作品表达的外显或潜藏于字里行间的感情中获得共鸣。如赏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体会诗人“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爱国激情,可以让学生精心挑选优美抒情、节奏舒缓,继而铿锵有力、情绪激昂,如高山流水、一泻千里,与诗的意境十分相当的曲子。学生边读边听,情绪随乐曲而变化,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的北方,和诗人陆游一起驰骋沙场、为国效力。炙热、深沉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慷慨激昂地吟咏“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总之文学鉴赏要当仁不让地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努力完成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李强.论文学审美鉴赏的创造性[J].大众文艺,2012(02).

[2]王光英.经典文学的审美鉴赏与美育实践[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02).

文学鉴赏论文篇7

1中国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

中国的古典诗词都包含着诗人的某种情感,但现在的学生没有处在诗人的环境中,因此他们无法体味和把握诗词的感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去准确理解诗词,那么老师有必要做一些工作,比如将学生学过的或者常见的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行总结分类,这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参考,还可以使他们迅速地把握诗人的情感。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歌颂,气势磅礴,言辞优美;二是对人生的感慨,如离愁别绪、人世间的爱情、亲情以及友情的概叹;三是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愤恨;四是表明自己要效仿前人,表示自己的满腔抱负,却又无法施展的愤懑。

那么,我们如何把握诗人的感情呢?首先,我们可以从诗人所处时代来入手,详细了解那个时生的事情、特点以及诗人的状况,这样能帮助学生把握诗人的情感;其次,我们需要进入诗人的作品,找找其中的物象,如“落花”意寓着哀愁,以鸿雁和燕鹄来表达自己的志向等等,这些都是诗人通过事物来抒情,在进行诗词鉴赏时,能抓住这些物象也能帮我们进入诗人的情感。

因此,在进行古典诗词鉴赏时,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将以上两个方法渗透到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慢慢积累诗词情感以及物象,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中国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

让学生了解并学会了中国古典诗词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后,他们就能准确的对一首古诗词进行鉴赏了。现将中国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总结如下:第一种是正与反的对比,例如在诗词中经常出现的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腐败与清廉的对比,达官贵人与平民百姓的对比等,作者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手法来表达这首诗词的思想,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二种是诗人常常借用某种人物或者某种事物来衬托某种事情,来彰显社会的某种风气,来表达自己的某种主张或观点;第三种是将虚实结合起来,给人一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朦胧感觉,比方说在一首绝句中,作者可能前两句写的是实际的景象,而后两句作者可能会发出一些议论,这些议论就为虚,告诉人们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第四种是巧妙地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使得作者要表达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容易被我们捕捉,也更容易使我们靠近这些大师级人物来感触他们的境界;第五种是借助景色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古典诗词中,任何一句描写景色的诗句,其实都是在表达作者的一种感情,如范仲淹的《岳阳楼》,他借岳阳楼的景来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雄心壮志,再如唐代崔颢的《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借描写黄鹤楼的景色来抒发人去楼空的凄凉之情。

在初中语文古典诗词的鉴赏中,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这些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话,这将会给予他们极大帮助,能够使他们很快地理清鉴赏思路,看懂诗词所要表达的内容。

3结语

总而言之,古典诗词作为我国古代的文化奇葩,那么我们对其的鉴赏就是一种高层次、高要求、高水准的阅读。古典诗词作为一种艺术,其内蕴丰富,意义广泛。因此我们在进行古诗词鉴赏时,必须体味它的语言,推敲它的情感。

在鉴赏教学中,应将分析诗词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运用的表现手法结合起来,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若将两者分割开,那鉴赏就不会很完美。本文仅仅是我对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粗浅总结,但按照以上的方法,对学生多加培养和训练,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

参考文献

文学鉴赏论文篇8

中华民族是一个泱泱诗歌大国。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色彩纷呈。诗人们张目人间,寄情世外,漱涤万物,牢笼百态,人情物理,体察入微;他们或醉或醒,或执著或洒脱,或沉郁或飘逸,或振拔或淡远,风情万种,千古流芳。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批判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继承这个精神养料,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具有其他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作用。(王雷《语文教学:呼唤诗性——诗歌教学随想》)正是基于此,新大纲明确规定中学生要有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内容进行评价的能力。同时语文新课程标准还强调强化语文学科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上的作用,强调“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学习方式上,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对话”模式。这些都意味着我们教师应尽快转变教学理念适应新的要求。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对课堂教学的过分的功利性期望——为高考服务,跟随高考的指挥棒转,自主鉴赏上几乎一直把古典诗歌置于青少年的视野之外。正如有位资深教育工作者所说:“现在的学生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而古典诗歌的鉴赏更是怕中之重。而同学们怕古典作品尤其是诗歌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的引导失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片面强调鉴赏问题的解答和名言名句的默写,赏析和运用分离,学习状况以传统教学——教师的传授,师生的教学沟通的教学形态来体现的,虽然改进传授法的探索也层出不穷,但始终未出现一种兼顾学生发展全局的方略,各种探索并未脱离传统教学理念范围,结果只是变幻着传统和(学生对教师)接受的招数,并无对教学的彻底改造•••••教师基本以单方说教为主——自以为是的将完整的诗歌按己之意念分解为时代背景、词句含义、表达思想、运用技巧等等方面的归纳强加给学生,重理性的演绎,轻感性的归纳,强求统一、片段的填鸭式的古典诗词的讲解以及以全部训练和测试代替整体阅读鉴赏、文化积淀的诗歌阅读方式,差不多糟蹋了诗歌和教唆学生厌恶古典诗歌。

而作为传统文学主体的诗歌,对文学的传统界定首先就是强调“诗者,志之所之也”(《诗大序》)“诗者,吟咏情性也”(《沧浪诗话》)“志”和“情”不是凭空产生,志之动是感于物,情之生是触于景。所以说“应物斯感”,“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四溟诗话》)这种心物感应、情景交融不是简单的反映或模仿,而是按照“天人合一”的途径,人与自然共同显现着某种宇宙原理。所以说,“诗者,天地之心”(《诗纬》)“言之文也,天地之心”(《文心雕龙》)。强调的是人类内在的“志”和“情”统一,着重体现鉴赏个性,重视文学之所以为文学,有它内在的完整的意义;有它浑然不可分割的、渗透内外的神韵;它所体现的诗人生命的内在生活逻辑。它所要求的是自我感悟的过程。通过学习活动和自主建构,学生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审美力、鉴赏力、个性、品德意志等得以表征、凝固在活动中和活动结果上。同时通过学习活动,又丰富、发展着学生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审美力、鉴赏力、个性等,从而提升学生个体的诗歌鉴赏资质和素养。增加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文化意蕴,师生互动,多维积淀,多角度生成,在一种文化的分享和创造中愉快、从容地达到共同向往的目的成为教改的真正追求。

二.理论依据:

1.符合“学习维度论”理论

学习维度论是美国课程改革家罗伯特•马扎诺(RobertJ.Marzano)博士提出的一种应用性教学理论,其核心认为思维的过程和思维的技能并不是互相割裂和线性作用的,而是一个互动循环、彼此影响的过程,是新旧知识的交融与扩充。学习的五个维度,从总体上实现了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成效。

维度一:态度与感受——帮助学生对课堂、学习的任务及其学习活动建立积极的态度和感受。维度二:获取与整合知识——指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当学生正在掌握新技能与新程序时,学会一个模式(模型或一组步骤),然后形成这一技能的程序使之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最后,通过内化或操练技能达到娴熟于心。维度三:扩展与精炼知识——帮助学生运用推理过程来分析已经学过的东西,通过扩展与精炼知识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便他们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信息。包括比较、分类、抽象、归纳推理、演绎推理、、提供支持、分析错误分析观点。维度四:有意义地运用知识——运用知识来完成任务达成最有效的学习。维度五:良好的思雏习惯——使学生具备优良的思维习惯,思维具有批判性、创造性和调节性。

2.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向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光要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应注重挖掘教材资源,充分发挥教材的生成性。教学中合理运用过程与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符合“对话式教学”理念。

陶行知言“教学做合一”。弗莱雷在其解放教育理论中最主要的思想也就是要反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提倡“对话式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师生借助于直接性的对话,取得心灵的沟通,达到互识共识,将显得更加重要。“课程已不仅是教材、教法,更是文化。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行为、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要重建课堂文化。刘耀明在《课堂文化的重塑》中着重指出:重建课堂文化的着力点在于关注人的生命尊严,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的尊严、生命、精神比知识、能力更重要,••••••强调的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话、互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弘扬。”

三.操作策略和实施过程:

横看成岭侧成峰

朱光潜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但在大多数学生心目中,诗歌都是高不可攀的阳春白雪,似乎非一般人所能领悟,学生在学习初期大多怀有敬畏,因而学习被动,那么,从不同角度,采用各种手段将诗歌降下神坛,是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第一步。

(一)、以多维打通生成的鉴赏渠道

1、分层针对,刺激内化,梳理鉴赏角度

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这是说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原则。阅读的高效首先体现于个性化的阅读,只有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才能事半功倍。具体措施:

(1)、有根据的分层:

综合考虑①他们在性格上有相似之处吗?②他们之间文化积淀的差异有多大?③在思维习惯上有否相似之处?④知识结构与成绩是否完全相等?⑤什么支持能激发他们的潜力?⑥准备采取什么样的支持性的细节?⑦细节之间的关联如何安排?同时清楚①我凭什么作出这样的分层?②我将其归到同一层次有明确的根据吗?③在这个层次中应达成的目标是什么?④每一个层次中明确的任务有区分度吗?做到每一次分层都是有据可说,同时对分层的范围根据不同对象任务作出调整。

(2)、有步骤的分层:

①综合考虑后选择不同阅读角度,确定不同任务;②选择作出比较项目的特征;③要求依据所选择的项目特征解释其异同;④对得出的结论作出总结。作出分类的步骤。

(3)、有维度的分层:

①教材分层:综合考虑教材实效性进行个体化、系列化和单元系统化阅读教学。横向:不同作家同一风格;同一物象;同一作家;同一时代••••••纵向:同一作家不同风格;同一思想不同物象;不同作家;不同时代••••••;教材与读本;单元教材与年段教材;教材选择与手段;教材与阅读者个性;教材与时代;教材与生活阅历等等确定对教材的充分有针对性的利用。

②问题分层:包括导引分层和归纳分层——研究教材意蕴,发现和阐明一般范型或主题导引阅读,分层设题,使题目有效有意义,便于学生总结归纳后自我设题,发现研究。归纳提问考虑学生:我已经拥有什么样的信息?我能够找出什么联系或范型?我能够得出什么一般结论或预见?当我得出更多一般结论的时候,我需要改变已有的结论或预见吗?从这里能够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或概括,确定支持这一结论或概括的依据是什么?我明确正在陈述的是事实还是个人意见并能提供证据;从而从阅读、分析中推理归纳作品的意蕴。

③鉴赏点分层:诗歌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它所具有的语言美,文意美、文势美、思想美、创造美,其情感的抒发或触景生情或移情入景或哲理领悟各有侧重不同的文章所具有的美并非面面俱到,其鉴赏也不必面面俱到,从而蜻蜓点水,教师根据学生层次特点,调动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文学作品作者的审美感受披文入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自然物的形式特点和审美价值;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拓展精神境界。

2、挖掘诗情,激发意趣,引发读诗意念

(1)、抓住诗本身的意趣,体验文本美感。

同学们从小或多或少了解、背诵过一些诗歌,无论有意无意都具有了一定的积累,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文化素养,无意识去认识它,利用它去接近诗歌,接近诗人,那么引导他们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从已知到未知,更具说服力。

例如,诗歌教学初期,我先问学生了解多少古代诗人,顺势介绍了几位熟悉的诗人的精髓诗句读给同学们听,从诗人为什么爱诗、写诗的角度给同学们分析。

同样爱诗,屈原的理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韩愈的理由:“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文天祥的理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理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李白的理由是“此行不为鲈鱼会,自爱名山入剡中”;杜甫的理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王维的理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刘禹锡的理由是“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柳宗元的理由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归纳:从本质上讲,诗就是我们心中所想,就是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每一个人都是诗人,诗情、诗意、诗心、诗性潜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所以荷尔德林说:“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个星球上。”巴尔蒙特说“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爱诗,读诗就是挖掘我们心中存在的诗意。

(2)、拓展文本范畴,感受生活诗意

现实生活中处处有古典诗歌的影子,如楹联,谜语••••••及时引导学生去感悟,去赏玩,学生更感兴趣,更容易接受,从而举一反三。

例如: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

胜景争春:北京: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上海: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重庆:朝天门喜迎天下客;天津:天津港笑纳万国风;吉林: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辽宁: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雪域春秋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新疆:天山南北乌鲁木齐(美丽的草原)

世间同春:广东: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广西: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山东: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山西: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湖南: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湖北: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河北: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河南: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

联袂贺春:贵州:苗寨黔山黄果树酒乡赤水;四川:川肴蜀绣锦官城花径草堂;浙江: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江苏: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内蒙古:碧草毡房吹风马背牛羊壮;黑龙江: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宁夏:红黄蓝白黑五珍献瑞;陕西:字史酒医诗诸圣流芳

欢歌迎春:青海:水泽源流江河湖海;甘肃:金银铜铁锘镍铅锌;云南: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海南: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安徽:黄山为九州增色;江西:瓷器与中国同名;香港:荆花吐艳香江瑞;澳门:莲芯临风镜海清;福建:品铁观音香飘两岸;台湾:拜妈祖庙情系一家

盛世大联欢:上下五千年繁荣盛世庆今日;纵横九万里锦绣中华兴未来

所包含的地理、人文知识与当地历史地理人文特点结合,跨学科鉴赏,更能引发学生学诗兴趣。

(3)、营造诗意氛围,调动审美潜力

音乐、绘画、文史知识的交叉,多学科的渗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和鉴赏水准,这种作法已广泛使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王维的诗中有画,可以让同学们以画读诗;学习《春江花月夜》配同题乐曲,甚至制作课件底版也照应到同一风格、氛围,打好对诗歌学习内容的个性深层认知的基础。

例如:05浙江省高中优质课比赛中有位老师以马思聪的“思乡曲”和作者的身世经历贯穿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对思乡的情感和诗篇更恰切的理解、相融,产生共鸣。

为有源头活水来

当然,仅仅靠一两节课,数首诗,几句话是不能达到让学生爱上诗,不怕读诗的目的的,所以对教材只有充分运用才能突破教材,由了解文本的显性信息到挖掘文本的未完成性、开放性,使教学达成未定论性和无限可能性,生成言外之意,象外之象,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选择、学生的情况,选定相适应的材料,突出教材的主要信息,拟订必读诗篇,以读促知,以读促练,获得必要的知识储备,再以问题获得反馈,引导学生旁征博引,有方向、有意识、有目的的阅读诗歌鉴赏文章,使学生对诗歌有基本的认识,铺垫思路,填补赏析知识空白,确定价值趋向,“由浅入深”又“由深达浅”,

(二)、以积淀夯实生成的鉴赏基础

1、精选阅读篇目,诱发诗品养成。

仔细研究唐诗宋辞鉴赏辞典,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化繁为简,筛选合并,重新组合,与学生审美经验结合,让学生读得有序列,读得符合年龄特征,读得有兴趣,建立诗品。所拟订列举的诗篇要具有代表性并具主题性。

例如:我们学校编纂的《晨读课堂》收录唐代“五言绝句”23首;“七言绝句”34首;“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各35首;“宋诗精选”25首;“宋词精选”35首,利用早读课认真阅读,收效较好。

附“七言绝句”34首(唐代)目录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贺知章《咏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芙蓉楼送辛渐》《送柴侍御》;王维《少年行(其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李白《峨眉山月歌》《望天门山》《客中作》《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王翰《凉州词》;岑参《逢入京使》;张继《枫桥夜泊》;司空曙《江村即事》;严维《丹阳送韦参军》;韦应物《滁州西涧》;李益《从军北征》;张籍《秋思》;王建《十五夜望月》;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刘禹锡《石头城》《乌衣巷》;白居易《村夜》;白居易《暮江吟》;元稹《》;李贺《旅次朔方》;许浑《谢亭送别》;杜牧《江南春》;杜牧《泊秦淮》《山行》;陈陶《陇西行》;李商隐《夜雨寄北》

2、优化专题组合,进行诗格培养

组合的方式灵活机动,或按朝代,或按类型,或按词格,合并类举同类项,分组阅读,多方合作,进行充分的量的积淀,培养学生对诗格的感性认识,理性归纳。

例如:唐诗专题:五人为一组

混合型:王勃:《蜀中九日登高》;李白:《金陵酒肆留别》;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白云泉》;李商隐《柳》;杜牧《题乌江亭》

单纯型:李白专题,《清溪行》;《渡荆门送别》;《金乡送韦八之西京》;《越中览古》《苏台览古》;杜甫专题《八阵图》;《江南逢李龟年》;《月夜》;《春日忆李白》;《登楼》

3、整合内容分类,促进诗规明晰

在充分的量的积累上,再予以风格上的引导,规程上的明晰,使之阅读鉴赏有章可循。

例如:①送别诗。一般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者表达一种依依不舍之情,或者表达别后的思念。②怀古诗。一般有两类:一类是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一类是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心情,同时,委婉地对现实进行批评。③边塞诗。大都以描写战争为主题,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精神,或者表现战士们在戍边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或者表现对战争的厌恶。④写景咏物诗。它是通过描写山水田园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远大抱负。或者通过借景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或通过借景借物表达自己的品质。⑤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重组经典赏文,强化感性积累。

有了一定诗歌文本阅读的量的积累,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再辅以诗歌的鉴赏文章,了解前人或专家有关的鉴赏观点,才能举一反三,有所创新。但因为唐诗宋词辞典有关的鉴赏文章内容过于冗长,学生抓不住重点,读时容易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应对诗词鉴赏辞典有关内容进行删减重组,以突出重点。

例如:五言绝句(唐代)组合其中之一: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唐诗鉴赏辞典》中原鉴赏文章字数将近2000,我们归纳后550多字。

鉴赏要点:“这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寻味的深度和美感。诗的前两句“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以烟笼月移,显示送别后夜色的深沉;后两句“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以亭掩夜寒,显示人去后周围的冷寂。这四句诗,分别来看,首句写的是地面景,次句写的是天空景,第三句写的是近处景,末句写的是远方景,看似各自独立的四个画面,而又相互关连,融合为一。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还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之妙,指出:“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这个“寒”字的确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字,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这个“寒”字在本句内还因“此夜”两字而注入离情,说明这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而且,这首诗中可以拈出的透露离情的字眼,还不止一个“寒”字。首句写烟而曰“乱”烟,既是形容夜烟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心情的迷乱。次句写月而曰“飞”月,既是说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第三句写离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写外界的景象,也是写内心的情怀。从整首诗看,诗人就是运用这样一些字眼把画面点活,把送别后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而这首诗的妙处更在于这融化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

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诗鉴赏辞典》中原鉴赏文章字数将近1300,我们归纳后670字。

鉴赏要点:“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按照常情,后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为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音书断”的时间越长,这种思念和担心也越向两极发展,形成既切盼音书,又怕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由贬所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透过“情更怯”与“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并蒂荷花别样红

在文本、材料、情感、经验多维积淀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师生互动,在亲身探究与实践中循规结律,把握、拓展,进而创新。

(三)、以互动实现生成的鉴赏操作

1、设疑追寻——把握生成规律。

这里所说的设疑并非常规意义上的提出问题,对教学内容作例证性的阐述,也不局限于用“常规问题”做单纯巩固知识的基本训练,更不是把“问题”等同于“习题“,而是把“问题”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引导学生在充分知识铺垫的基础上,达成学生能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问题的提出、讨论、解决,进而应用、引申,学会方法,会学新知,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突破口有①异议性问题。②扩展性问题。③相较性问题④争议性问题。⑤迁移性问题等等。实现步骤:示范设问——引导学生简单模仿问,——引导学生思考后问——引导学生钻研后问——引导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问。

例如:根据上一步专题阅读,编排唐诗专题阅读之后的鉴赏训练,检验反馈阅读所得。

王勃《蜀中九日登高》: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你认为这两句妙在何处?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你认为这两句诗高妙吗?为什么?(限50字以内)

白居易《白云泉》: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李商隐《柳》:A、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B、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问题的探究中,归纳鉴赏的要点和规律,诗歌鉴赏要从意象入手;从诗眼入手;从修辞入手;从表达技巧入手。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等。

再学习杜牧《题乌江亭》;王安石《乌江亭》;李清照《乌江》:引导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归纳有效问题A、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B、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2、体验示范——促成生成感悟。

陶先生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俗话说,坐而论道不如身体力行。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在清楚学生有什么问题,清楚学生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的前提下,从思维、心理层面找到存在问题的症结,然后形成自己正确规范的教学动作,有意识地示范,作为模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在运用中提高理解,在运用中提升鉴赏能力,让学生感觉、理解,并且模仿练习,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进而提升。

例如:有位老师上写作课:“怎么样运用文人的诗文?”先下水写出以下文段。

《自信是什么》“自信是‘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自信也是‘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信更是……《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思念是什么》“思念使诗圣叹故乡月明,思念使女诗人瘦比黄花,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泪千行,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思念使摩诘先生每逢佳节走入‘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心境,思念使边塞诗人老态龙钟遥望故国,思念使爱国词人铁马冰河入梦来”。再引导学生演绎归纳诗文引用的规律和技巧:

“诗文引用,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应用。用法是用排比陈列式的,断句整合式的等等。这种材料比较适这种材料比较适合心情类的话题,比如说:失落、快乐等等。适合一些抒情性的散文”。

3、实践比较——多元生成张力

(1)、还原领悟——扣紧声音

诗歌的美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内觉体验”,放手让学生通过声音产生对文本的审美冲动,透过语言表象感受诗人在作品中营造的情感,领略其精神,在声音的轰鸣中产生共鸣,所谓“目视”“口诵”“耳听”“心惟”。多方面感知作品,还原认识,获得系统性的体验。在实践中,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①反复研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歌尤其贵在读,大声读,对读,范读,表演读,就画配诗读,配乐读••••••在读熟的基础上,在与学生共同鉴赏诗歌的过程中,有目的的针对课文信息,指导学生自己以大脑的“真空”状态重视理解中的整体性、直接性、非逻辑性、非时间性和自发性,尤其品味诗歌别突出的词句获得感知。再与他家之言比对,去伪存真。

②还原领悟:撇开作品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故事时空,在诵读吟咏中着意于探究人的本原特性,领悟人生真谛,减少文化隔阂,联系现实,发现自我。

③系统认识:教师调动各种知识、经验,运用多种理论,指导学生读中联系多角度、多侧面理解,认识作品的多维多向结构、内容,既融进自己的经验知识又科学补充,阐发诗歌内容,引导学生发自本心从不同角度分析其意义,善于比较提高,从深层理解诗歌精妙。

例如:鉴赏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先请同学3——5人个别朗读,其他同学听后一一点评,指出读音感情不到位的地方,然后老师范读,请同学划出重音符号,说出朗读所注意的语调和应把握的感情,再让学生读,尽量熟能成诵,体会作者原本的感情,再根据个人感受阐述对作品的理解,最后再听录音跟读,提升感知深度,提高鉴赏能力。

(2)、鼓励原创,挖掘诗能

首先要引导学生转变观念,鼓励学生相信自己,不迷信权威,不迷信教师,使其思维朝向独创和新颖,教师自己也要尝试下水作文,或一同创作,或共同抒发己之感受,而非人云亦云,身教重于言教,这样可以更广泛的鼓励独立思考,勇于尝试,学生在教师启发下,明确了解学习目标、能力目标体系,运用“体系”及“策略”,掌握初步感知、明确个人观点,并敢于向自己挑战,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运用能力。

例如:古诗词模仿写作训练。

A.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春晖盈大地;科学能致富;扫千年旧习;祖国江山好

第二题: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学生练习反馈汇总

春晖盈大地:正气满苍穹;秋霞落满天;弘伟大科学;万物生光辉科学能致富:勤劳可兴家;练武能强身;愚昧能害人;创建靠大家

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树改革之风;迎万里长风

祖国江山好:家乡气象新;人杰地又灵;人民素质高;神州大地乐;景好情更好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山清秀水清秀山水清秀;爸健康妈健康爸妈健康;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雨过天晴万缕阳光洒大地;斗转星移万颗新星创辉煌;南来北往万缕乡思望月深;秋来夏往遍池荷花映日红;夏去秋来千片枫叶染天红;春去冬至万点白雪飘满天

根据规律再练习强化。

B、请将下面两副对联补充完整

1),立志读尽人间书。

2)指点江山春光满目,

老师下水1)发愤识遍天下字;发誓走遍天下路。2)激扬文字彩笔生花

C、迁移巩固在横线处仿写前面的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04年辽宁卷24题)

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所以诗

人才说:“一株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像,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学生练习反馈:每一片树林里都有森林的奥秘;每一块绿地里都有草原的辽阔

最后将学生和老师的作品都张贴于墙上,让大家对比评判,效果事半功倍。

(3)、互写互批,发掘诗用

学是为了用,写作则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在学习写作时有意识的诱导学生的运用意识,无疑更能使诗歌走下神坛,发掘出学生心中的诗意。

例如:有位教师上写作课,就以诗会文,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写作语言。她先以充满诗意的下水文段开篇

“雨的语言丰富多彩:他可以是内心的喜悦,滋润着杜甫的漫漫春夜;它可以是离人的眼泪,倾诉在韦庄孤寂的夜晚,徘徊在王昌龄送别友人失落的梦中。”“月亮是文人的桃花源。李白在美酒的熏陶中,对月亮发出了真诚的邀请;坡将如水的月化作人间最美的情感,吟唱出“千里共婵娟”的豁达;张若虚的春江月夜更是穿越了时空,成为千古绝唱。”“那是一个仙乐飘飘的时代,那是一个才情横溢的时代。我常想,若唐朝从中国历史上消失,那我们的文学不知会黯淡多少。如果没有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疾,今日的三峡将会索然无味;如果没有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浑,今夜的星空将不再璀璨;如果没有那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奇崛,也许我们的想象早已枯竭。这就是那个时代给予我们的财富。”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诗歌鉴赏与应用:感受生活——唤醒自身经验——挖掘文化积淀——联系有关背景——应用。然后以诗歌作为写作材料“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要求以“母爱”为话题,化用该诗,写三言两语。

教师再下水一同写作共同选出范例:

①、母亲对我的爱是用手中的线一针一针缝出来的。

②、母亲用她生命中那根细细的、长长的线,串起我成长的岁月,缝出一件件爱的衣裳。

③、不管我走到天涯还是海角,永远走不出的是母亲用爱的针线编织的叮咛;无论我是失意还是得意,永远不会忘怀的是行装上那密密的针脚。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要求以“思念”为话题,化用以上诗歌,写一段不少于100字话。

教师再次下水与学生一起写选出范例:

“思念是什么?张继说,思念是姑苏城外的钟声,绵长而无奈;王维说,思念是九月九的登高遥望,望眼欲穿但天涯茫茫;王之涣说,思念是边塞的羌笛吹奏的《折柳》,悠远而刻骨铭心。”最后归纳出化用古诗的方法:①、直接引用名句;②、截取关键意象;③、转用古诗主旨;④、化用古诗意境

(4)、延伸拓展——开放视野

因课时的限制,教学任务的制约,教材内容不能充分展开,采用课内外结合的学习可以弥补课时学习的不足,提升学生的知识层面,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使课堂上研究方法、策略得以顺利开展。具体作法:课外研究,专题讲座,资料补充,美文鉴赏••••••

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创作的社会和个人背景;了解诗歌意象所包含的民俗、民情;了解诗歌的争议性批评;联系现实进行合理想象和推断。

例如:读苏轼的作品,首先发放比较全面地介绍苏轼所处的时代特别是苏轼的生平、思想和个性的资料,努力还原出北宋那个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环境和在这个具体环境中生存、思考和写作的活生生的苏轼。

理解苏轼“一方面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抱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地参预国家的政治活动与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他比当代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地体会到强大的社会政治组织与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抑,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但不是冲突与反抗),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他的文学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洒脱无羁与无可奈何,随缘自适与失意彷徨,深刻地反映了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愈益强化时代的内心苦闷。”(《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著)

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以生成完成鉴赏品质的提升

1、认识自我,思维凸显,悟出真意,个性生成。

诗歌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举三反一进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由反复的认知进而创造,发掘其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并促进其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的提高。具体表现在:①肯定自己的学习能力,在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基础上,培养对诗歌的学习兴趣及个体学习的素质。②初步了解诗歌鉴赏的目标与方向。③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④善于评价自己和他人在鉴赏过程中的结论、思路、方法。⑤能比较灵活的确定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学习方法、学习策略。⑥凸现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批判性、质疑性和深刻性。⑦提高鉴赏诗歌品位,进而提升语文整体素质,学以致用。

例如:我班04届高考满分作文得主——诸寅啸,在充分的古诗词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特别喜欢古体诗和打油诗,创作的三字经式文章,极具个性。

见微知著

唐诗曰:一叶落,天下秋。

宋诗云:春满园,关不住。一红杏,出墙来。

古人道:窥一斑,见全豹。若见微,可知著。一枝叶,一世界。一枝花,而见春。细微物,莫轻视。有限中,藏无穷。

观天下,即如此。洞庭湖,八百里。湘江壮,岳阳阔。围湖面,造耕田。聚沙塔,集腋裘。日削减,月割忙。观而今,成大害。长江水,滥成灾。毁河堤,冲城镇,人喊苦,道不出。退耕地,还洞庭。广植树,多建坝。事虽小,意重大。

美利坚,号民主,今派兵,明制裁。观中东,时局乱。战才平,恐怖起。众人民,无安定。此民主,谁欲得?观一隅,明全局。狼子心,路人知。

人立志,亦如此。昭烈嘱:善虽小,必为之;恶虽小,切莫为。惜后主,终未听。蜀国亡,汉室衰。人笑其,不思归。好习惯,点滴养;坏习惯,勿养成。细节事,亦认真。莫学习,刘阿斗。

弟子规,圣人训:出则悌,入则孝。泛爱众,而亲仁。治天下,平家国。先修身,后齐家。虽一屋,亦当扫。

,人之表。衣冠洁,礼教周,亲百姓。见外宾,人称善。新中国,尊严显。待百姓,如己出,人爱戴,美名传。

我凡人,非总理。细小事,仍谨守。中学生,须明礼,须诚信,须团结,须友爱。不留须,及长发。不打扮,穿异服。见师长,要问好。对父母,恭且孝。

一枝叶,一世界。窥一斑,见全豹。人有礼,人才善;人无礼,大多善。好印象,极重要。一丝缕,当珍惜。一饭粒,不轻弃。办事情,须认真,须仔细。虽一屋,必要扫,虽衣冠,必整洁。

2、聚合发散,多元解构,发现创新,“期待”生成

汉朝董仲舒说:诗无达诂。“就是告诉我们诗歌鉴赏的多元性,清代王国维也说:“诗人对自然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要领会作品思想情感的博大精深、博大蕴涵,就要带着思考悟读,进行多元解构,用心灵去感悟作品深层的思想内涵,丰富拓展深化鉴赏的“期待“视野,以“先入”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深层次的内化。

例如:学习《沁园春长沙》一词时,选取苏轼的《沁园春孤馆灯青》引导学生提出一串问题:两词的秋景描写有什么不同?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面对秋天,和苏轼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情感反差?

鉴赏《山居秋瞑》先要求学生阅读作家贾平凹散文《明月清泉自在怀》,共同设计出研究问题:(1)仅仅读诗你自己有怎样的感觉?散文中作者又有了怎样的感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解?

通过研究学生有了这样的理解:读诗贵在善于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的方向与个人阅历和社会背景有关,与约定俗成的民俗观念也有关,只有联系才能理解深刻,只有多角度解读才能达到深刻。

简而言之,注重古典诗歌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材人文涵养对学生精神世界潜移默化的影响,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看重学生的语文实践,重视培养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和对古典诗歌的整体把握能力,提供一种让学生想说、肯说、能说的活性状态下的对话机制,使学习群体在思想、情感与认识上得以充分直接的交流、合作与共享,真正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完成精神的陶冶,人格的塑造,是学习的本原要义所在。

四.研究原则:

1.学习目标指向性原则:

学习目标:有知识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心理健康目标、情感发展目标、思想品德目标等多重性,这五项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是融为一体的,都是素质教育大目标所要求的,素质教育大目标就是:塑造打上专业烙印的具有独立创造能力和协作精神的人,学习目标最终要落实到人的发展上,人的身心素质全面提高上。

2.平等互动,自主学习原则:

教学过程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教师以主导作用去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教师的“教”落在学生的“学”上,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有效的指导,要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主动自觉地去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使教与学有机和谐的统一,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知、情合一”原则:

实践证明,“知情合一”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知、情合一”就是把知识学习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造就身体、智慧、感情、精神和心理力量融为一体的“完整的人”。把获得知识建立在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知诱学,把握知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变厌学为乐学。

五.实效

1、较大的学习兴趣

经过大量教学实践,我所带高三(6)(7)两班110位同学诗词学习的学习兴趣有很大提高。我在2003年12月和2004年12月两次调查,对古典诗歌很有兴趣的人数比例由原来的3.6%提高到19.1%,较有兴趣者由原来的11%提高到50%,同时,有92.6%的同学表示学习的主动性大幅提高,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愿意在诗歌学习上投入时间和精力,乐于学习。

2、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较高的成就动机。

他们爱好探询,善于思考,有较强的自主意识,能独立地思考问题,并在思考中探究知识的规律,从而创新,形成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思维品质良好。在学习创作中学会学习。

3、较高的审美水准

胸有诗书气自华,多读诗,读好诗,读懂诗,陶冶性情,提升品位,丰富和发展了学生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审美力、鉴赏力和个性。

4、诗歌鉴赏水平的提高直接使写作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

从我所带高三(6)、(7)两班110位同学写作成绩来看,一年来写作中古代诗歌引用率56%,60分作文平均分由40.45分提高到44.6分,高考中有一人获满分,多人高分,其中古诗词阅读功不可没。

六.反思:

通过一年有余的研究,研究前景是乐观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1.教材切口的优化——因为喜好的不同,鉴赏诗词的选择很难取舍。

2.课堂组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课外指导的有机组合有待进一步和谐。

3.素质教育的个性阅读与应试教育的答题要求,有待进一步协调。

4.鉴赏阅读策略、规律、意识的进一步完善。

总而言之,在诗歌阅读教学中,以科学的教学精神,合适的教学模式,灵活的教学方法,优化的教学程序,有效的操作策略,在诗歌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化教学,优化学生学习态势,增进学生人文思想,构筑学生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注重互动生成,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值得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

参考文著:

1、马兰盛群力《“学习维度论”要览》——《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9期

2、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教育研究》,2001年第11期

文学鉴赏论文篇9

鉴赏是领略文本内涵的桥梁和关键,是捕捉文本更深远的“象外之象”、感受和建构其“言外之意”的中心环节。在作家的作品当中,往往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其不同的经历、才能、气质、素养,饱含着他们对人生、社会、历史和艺术的深刻思考和追寻,字里行间蕴涵着自己深切的感情和深层的内涵,能从情至理上给学生心灵一定的影响和人生真谛的启示。然而,文本的这一以情感人和以情冶人的功能是不会自己呈现的,它必须由鉴赏活动来实现。通过鉴赏这一重要的审美活动,学生才能与作品中的情感沟通和交流,进而引起共鸣,激发其对生活中的是与非、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的深层思考,纯正和深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够通过感受鉴赏,进入审美境地,来体味艺术和科学的美,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情操,提升人格,实现艺术美的再创造呢?

1. 阅读、产生幻象是进行文学鉴赏的前提和基础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不仅具有表层的含义,更具有隐性的意义和内涵。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读文本,穿透语言形式层,与作家和作品产生对话,进而产生幻象,去感受鉴赏,达到更高层次的审美境界。例如通过研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我们就会从其优美的字、词、句中发现一系列独特的意象,进而领略到诗歌的建筑美、绘画美和音乐美,从而在我们的脑海中会呈现出一幅绝美的康桥夕阳图和星辉斑斓的康河夜色图,品味出字里行间诗人对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爱情、理想的不懈追求,与作品和诗人展开心与心、灵魂与灵魂的对话,体会作者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和他那略带感伤的悠悠情丝。最后,感触到诗人那天然纯正的心灵和童真、博大而宽广的爱心,从而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和愉悦,让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审美领域和境界,去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热爱人生,热爱生活。然而由于语文学科的隐蔽性和言语性特征,无形中成了学生理解文本,穿透文本的一道天然屏障。而要冲破这一樊篱:首先,学生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广阔的生活视野,才能为有效的阅读准备条件。其次,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的技巧也相当重要。比如指导学生正确处理文章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于整体之中把握重点,找到恰到好处的契合点,为学生正确、快速理解文本与作者意图提供方便,减少盲目性,消除阅读中不分主次,不问实际的“积弊”,提高阅读效率。再次,出示必要的教学工具,如幻灯、投影等辅助教材,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视觉印象,让学生主动期待,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直观整体把握作品中的意象。这些都是进入感受鉴赏的初步准备和必经之路,为准确、深入把握文本意图奠定坚实的基础。

2. 营造教学情景是感受鉴赏文本之美的关键

一般说来,入选语文教材的作品都是经过精心编选的各类文体的堪称经典之作,它们寄寓着作家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作家从自身的阅历和情感体验出发,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加工、渲染甚至离奇的想象和夸张等创作活动。尤其是文学作品中的“象”已是情感化的物象,既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深深打并入了作家情感和心灵的烙印,使得文学作品的内在意蕴和情感不是那么彰显,而其中的审美客体的艺术感染力只有通过感受和鉴赏才能领略到。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大都留有自身的空白和想象的空间,这就需要读者凭借自己的知识和阅历体验加以填补,不然艺术形象是很难发现和完整的。然而,以现代中学生的知识含量、生活体验、认识能力,穿透语言层,把握形象层,挖掘意蕴层还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教师设置相应的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景,用一种适度的方法和方式进行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点拨和暗示。既不能太浅,也不要太深,太浅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太深学生又不能把握关键。其方法是多式多样的:首先,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谈吐风趣和教学方式是学生进入感受鉴赏的第一诱因 。很难想象一个各方面都很“蹩脚”的教师能诱发和营造一个美的氛围,更谈不上文学作品的感受鉴赏,进行美的再创造了。教师渊博的学养,独特的人格魅力,不凡的谈吐,工整漂亮的板书等是其最基本的要求,是激发学生想象、感受鉴赏和创造美的重要诱因。教师是学生的第一个审美对象和进入感受鉴赏领域的循循善诱者。其次,加强文本语言的理解,拥有良好的朗读能力。我们与文本展开对话,进行重点语词的初步了解是唤起学生视象的第一步。这是一个硬功夫,要靠学生在广阔的阅读天地里,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助下积累丰富的言语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就要求师生平素的日积月累了。同时,师生的朗读是进入审美领域的重要因素。好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朗读功底。通过教师或舒或缓、抑扬顿挫、富有激情的朗读,唤起他们的心灵视野,引发他们曾经相似或相同的生活阅历和体验,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与作家和作品以及教师进行深入而亲切的对话,自觉地进行感受和鉴赏,产生共鸣,受到感染,然后进入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和艺术美的再创造,最终达到升华人格,陶冶情操,使美育、智育和德育得到和谐发展,实现语文教育的目的。

3. 培养探究精神,激发创造想象

众所周知,感受和鉴赏在语文学科的文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我们不能以鉴赏文本为始,以鉴赏文本为终。文本形式层的穿透,形象层的把握以及意蕴层的发掘,固然离不开充分的感受能力和深刻的鉴赏能力,但我们也不能把注意力仅仅集中在这一层面上。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语文教学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和氛围,让他们自觉树立主体意识,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特点找出一套适合自己现实学习情况的方法和途径,为他们创设一个较为宽松、自由、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逐渐培养他们合作的学习方式,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发现问题。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应着重培养他们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能以纯理性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思考和练习。要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大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对文本的不同理解,教师应肯定他们的合理之处,对有待完善和补充的地方,更要以适当的方式引导和鼓励,万万不可不分青红皂白,全盘否定。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的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深刻洞察力和敏锐感,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激励学生尝试错误,激发他们对未知领域的强烈兴趣和好奇心,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对司空见惯的作品能能常读常新,有所发现,重新获得新的体验和领悟,最终培养他们良好的思考领悟能力、应用拓展能力和发现创新能力。对前人的作品能够用历史的眼光、辨证的方法和现代感念评论和洞悉其内容和思想,并能提出精辟而独到的见解,增强自己传统文化的底蕴,为更好地理解每个时代的作品和进行艺术的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特别是现当代文学作品,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各种文学思潮和流派呈现出一片错综复杂、色彩斑斓的景象,文学作品更加趋于多层次化、多元化,主题意蕴更加朦胧、含混和多义,这在语文教育中为文本留下了更多更为宽广的空白、思考、想象及评价的余地和空间,反映在鉴赏过程中就要求我们在脑海中首先出现“幻象”,真正地浸入作品的意境之中,找到合适恰当的审美距离,从整体上多侧面、多角度深入地把握和理解作品思想意蕴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阅读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从某种意义说,是发现和建构文本意义的过程。由于作品中的意象是作家艺术化的真实,融入了作家某种独特的体验和情感,而这种情感体验又和常人不同,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主动感受和体验,唤起他们曾经有过的心灵和作家、作品能够真正发生对话,产生共鸣,最终师生达到共同建构文本意义,填补文学空白,在感受鉴赏的过程中使思想和灵魂得以某种启迪和净化,实现与文本真正意义上的交融和贯通。通过对文本的感受鉴赏进行审美,培养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灵活自如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所必须的交际活动,深化对社会、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发展自身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涵养我们博大的人文情怀,像春风、似春雨吹拂和滋润我们的心田,陶冶情操,提升人格。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都会使正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不能顺利进行,最终影响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如今的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换代异常迅速,教育无疑在未来社会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的地位会更加突出。曾有人预言:“谁掌握了21实际的教育,谁就掌握了整个21世纪。”“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肩负着神圣崇高的历史使命,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改变传统教育相对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局面,已势在必行。“课改”的呼声愈来愈高,正适应了这一形势的需要。在刚出台不久的新课标下,语文教育中的鉴赏能力的培养日益彰显和突现。鉴赏能力在语文教育中占据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他是实现思考领悟能力和发现创新能力的桥梁和中心环节。新形式下,讨论和研究语文教育中的鉴赏能力对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对目前的课程改革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刘国正等《语文教学在前进》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文学鉴赏论文篇10

以英语演讲为例。英语演讲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每年举办的各种全国性演讲大赛中都有大批佼佼者脱颖而出,甚至因此改变命运。但是英语演讲中也暴露出一个堪忧的问题。不少选手只注重记忆能力的训练、模仿能力的训练,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求异思维能力的训练却有所欠缺。有些选手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很强,无论从语音语调,还是肢体语言的运用等方面都无可挑剔,但表达的思想却极为肤浅,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特别是在即兴演讲和评委提问环节,这些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很显然,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及人才培养模式难逃其咎。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过多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掌握,缺乏对学生创新力的培养,学生中则普遍存在惧怕阐述自我观点的现象,不能胜任深层次语言交际,更不能创造性地表达看法;即使开口表述观点,往往逻辑混乱,无话可说,或者有话不知如何说,表述空洞,思辨力严重缺乏。[3]更令人不安的是,英语演讲中凸显的问题,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群体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有鉴于此,对未来英语人才进行创新力的培养与训练乃当务之急。

2基于知识的创造与想象:英语人才创新力的内涵

英语人才创新力主要指基于多元复合专业知识的创造性思维与审美想象力。英语创新人才首先应具备多元复合的的专业英语知识,其中文化知识举足轻重,因为它与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文学修养与艺术修养息息相关。而创造性思维则是人们在已有的经验与信息的基础上,开拓新领域、追求独创的思维能力。它是一种以感知、思考、想象等能力为基础,以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层次心理活动。具有创新力的主体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换言之,英语创新型人才就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习惯于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在其自身的认识和实践环节, 能积极发现并探求新问题,并能熟练运用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英语专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要体现在创造性语言活动能力之中。所谓创造性语言活动能力主要指灵动且富有创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它不仅包括语言能力,还包括语用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三种能力相互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如果只有语言能力而缺少另外两种能力,那么语言就只是空的外壳,学习者充其量是会说外语的工具或机器,或者完美的幕仿者。学习者的水平限于达到功能性目标的交际者只有完全具备了三种能力,才能够超越具体的结构和功用成为语言的创造者。[4]英语人才创新力还包括审美想象力。审美是指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活动,而审美想象力则是人们对美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以及领悟与表达能力等素养的综合。它可以让审美主体在欣赏美、感受美、体验美的过程中,将自我情感与美感融合在一起, 创造出色彩斑斓的情感世界。创造和审美在本质及表现形态上,具有诸多一致性和互补性;创新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情感与想象的活动,没有审美想象力,创新也无从谈起。

文学鉴赏论文篇11

一、注重讲述人文知识

美术教师大多具有美术专业知识,对强调学科知识的常规教学胜任自如。但美术鉴赏课有别于专业课程,它更强调学生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美术教师紧随时代的发展,学习其他相关知识,并掌握促进学生人文修养的教学方法。

举例而言,在鉴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教师不仅要分析画中人物和笔法,还要讲述画面背后的人文历史知识。它不仅是一件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而且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翔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在介绍完画作的历史背景之后,为了让学生了解当今社会的“收藏热”,教师还要进一步讲述该画作八百多年的流传史。作为帝王权贵争夺的目标,它曾辗转飘零,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在这些悬念迭起的故事中,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因此,欣赏这类作品时,教师不仅可以把作品放在社会背景中进行分析、解读,让学生了解历史事实,还可以通过对其收藏历史的梳理,加深学生对文物收藏的理性理解,以及对国宝的认同感。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可以借助文学知识诠释绘画。譬如在鉴赏南宋山水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时,教师除了讲解画面的色彩搭配、构图等外,还应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诗句,如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进而讲述该诗的创作背景,将诗人虽然政治失意、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介绍给学生。这样搭配欣赏,便可以让学生轻松领略到“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艺术趣味。

二、激感认同,培养人文精神

在讲述人文知识的基础上,美术鉴赏课还应大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毕竟,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人类的一种重要文化行为,教师的任务之一便是将作品蕴含的思想准确传达给学生,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来培育其人文精神。具体而言,这可以从情感的微观(个体、日常生活)和宏观(民族、国家)两方面分析。

1.微观方面。

在课程伊始,教师应首先打消学生认为艺术需要娴熟技巧和高强度训练的误解,比如反复临摹一幅画数十遍,而后则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触手可及的生活点滴处寻找艺术气息,进而用一种艺术的眼光审视人生,学会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点滴美感和乐趣,进而体味生命赋予人生的特殊含义。

譬如,在欣赏罗中立的作品《父亲》时,教师如果只是机械地讲述“该作品刻画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较难触动当今高中生的内心世界。笔者探索出的方法是,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在脑海中为自己的父亲画像;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曾经学过的课文《背影》(朱自清),让了解的学生互相讲述一件自己和父亲感动的故事。这样就容易激发学生对该作品的情感认同,引导学生对父母的感恩。接下来,教师应引入“罗中立画的是他的亲生父亲吗?”这一问题,将讨论引申开去,引导学生将情感扩展到对所有质朴、善良的劳动人民的感恩。经过多年的教学检验,这种层层拓展的情感思路颇受学生的好评。

2.宏观方面

人类不同历史时期所创作的美术杰作中,除了表达个体的情感诉求外,还能用来传达相对宏观的自由民主精神,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认同。鉴赏此类作品不仅能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还能培养其爱国热诚、民族自豪感,以及对真、善、美等人类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

譬如西班牙画家戈雅的作品《1808年5月3日》是美术史上抗议暴政屠杀人民最为有力的画作之一。作为浪漫主义的作品,画家安排一位受害者模仿耶稣做出钉十字架的姿势,以示受难之意,手掌隐隐出现钉孔。教师在分析画面蕴藉的同时,可适当讲述耶稣受难的故事情节,引导出该画反映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实践证明,学生一旦被带入作品背后的故事情节中,便会被情节中的戏剧冲突所吸引,强烈的爱国情感甚至会占据学生的整个心灵。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将遥远的历史场景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感受画中人物的精神道德力量,从而使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

除了上述方法外,美术鉴赏教学引入适当实践也很重要,毕竟实践中获得的情感体验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比如在《民间美术——剪纸》欣赏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民间剪纸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教师应带领学生进行剪纸的尝试和实践,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进行讲解,从而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同时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这是促进学生人文精神不断提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中学教科书《美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文学鉴赏论文篇12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这样说过:“剧外事件、剧内事件组成‘结’,所谓‘结’,始于最初的部分,止于人物即将转入顺境或逆境的前一刻;所谓‘解’,始于变化的开始,止于剧终”①。严格意义上来说,一出戏真正的开端是从这出戏开始以前就已经存在了。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到情节时,又称它为“事件”、“事件的组合”。人和事,或者说人及其行动,便是情节的主要内容。戏剧的情节是由其显在部分与潜在部分构成的,所谓显在部分,是指放在舞台上让观众直接看到的那些情节;而前史则是潜在的部分,前史是指一出戏里所表现的舞台事件开始之前就已经发生的事件,在时态上属于“过去完成时”,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现在进行时”的故事发展、与剧中主人公未来的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潜在的部分与显在的部分是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情节发展的。这些潜在的部分观众看不到,但必须想办法通过舞台呈现来让他们知道并充分理解,否则观众无法对剧情进行透彻的了解。大幕拉开之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剧作者有意安排的情节结构,剧作家为剧中人物代言,自然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展开对前史的交待,在现在进行的叙事时间中,插入过去完成时的前史。对于前史的界定“学术界存在着一个约定俗成的理解:前史即每出戏开始以前,曾经发生过的对主人公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一系列事件”②。关于这个解释,笔者持有自己的观点,前史是指一出戏里所表现的舞台事件开始之前就已经发生的事件,在时态上属于“过去完成时”,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现在进行时”的故事发展、与剧中主人公未来的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戏剧舞台上展现剧情的时间是有限的,前史以不同的方式通过舞台呈现,在欧美戏剧历史的长河里,剧作家如何把“昨日之事”与“今日之事”有机的联系起来,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剧作家有不同的交待类型。剧作家交待前史的类型使我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但是通过笔者所收集的资料来看,这方面的文献尚且不多。欧美戏剧作家作品理论的研究文章不胜枚举,关于作品编剧技巧分析的文章也很多,关于某种交待前史的类型单篇的文章也有。但是迄今为止,尚未找到对欧美戏剧中前史交待的类型做系统梳理的理论文章。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主要集中在剧作中前史的研究、编剧技巧的研究两个方面。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戏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门浓缩的艺术,这就要求它在时间和空间的处理上要受到严格的限制。由于戏剧演出的时间是有限的,而现实生活是无限的,任何故事不可能把一个与现实生活等长的时空原原本本的呈现在舞台上,戏剧作品都是对人物的某一段生活的摹仿,它只能截取生活的某一部分或者某一片段,而无法表现完整的生活。剧作家必须要将众多的事件以及叙事时间进行重组和压缩,使剧情浓缩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在有限的时空内完成时间上的跨越以及空间的转换,并完成一系列的戏剧冲突。剧作家在构思剧作时,往往试图在舞台上再现这一连续的时空,从而达到某种程度上的真实感。由于剧中关键人物和关键的事件已经被放置到了大幕拉开之前,交待前史成为观众了解过去,理解剧情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观众审美过程中所关注的一个焦点。前史对剧情的影响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前史是指一出戏里所表现的舞台事件开始之前就已经发生的事件,在时态上属于“过去完成时”,是人物行动发展的依据。我们可以从剧中人物的台词推断出人物过去所经历的事件。其次,前史是演出时间内剧中主要人物性格刻画的参照物。在生活中,人是独立的个体,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性格不同,正是由于人物成长所经历的“过去”不同;而戏剧故事中人物性格的不同,也同样是因为剧中人物的“过去”不同,也就是前史不同而造成的。如果剧情孤立于人物过去所发生的事件,则不能成为前史。我们在分析人物性格时,不能只看到人物“此刻”的性格特征,而应该参照“过去”人物的性格特征等。最后,前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现在进行时”的故事发展、与剧中主人公未来的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前史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带来了戏剧结构的变化,但它们都有以下目标:一是为了使有限时间内呈现的故事具有逻辑上的连续性,让观众理解剧情;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无法呈现的“过去”与正在演出的剧情巧妙的结合,通过悬念、发现、突转这些戏剧手法,强化戏剧冲突,增加戏剧张力。前史是结构中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同的交待前史的类型都是为了推动戏剧情节,丰富剧情,强化戏剧冲突,使剧作产生新的意义。

戏剧所表现的生活内容犹如“冰山一角”,如何在有限的舞台时空上呈现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人生历程,从古至今的剧作家们在如何巧妙的安排剧情矛盾冲突和结构这个问题上进行了不懈的尝试和追求。剧作家在构思戏剧情节时,所选择展现在舞台上加以表现的人和事就是大海上所露出的“冰山一角”,而剧作中的前史就是隐藏在海水之下的“冰山之体”。剧作家如何“选择”交待前史的类型大有不同,这一“选择”既决定了剧作家的个性创作、艺术风格、又与剧作家所要表现的主题息息相关。本论文通过对欧美戏剧众多剧本的研读,归纳总结出其中最常见、最典型的五种交待前史的类型,分析其典型案例,研究其区别性特征,总结其意义,以期为戏剧创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俄狄浦斯王》中引发剧情一步步向前发展的催化剂——俄狄浦斯想通过自己的力量来与命运进行抗争,勇敢的否定“神示”,却阴差阳错的成了杀老国王的凶手。作者通过主要人物之口回顾前史来交待了阿波罗的预言、俄狄浦斯的成长经历、杀父娶母的罪行。要将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全部告诉观众,采用回溯法来交待前史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艺术手法。“回溯法”是西方剧作家经常采用的一种剧作结构的类型,回溯法通过人物语言来交待前史,对于故事内容时间跨度较大的戏剧作品,这是最常用的交待前史的类型。回溯法交待前史有以下几点好处:1、把时间跨度很长的故事,压缩在两个小时左右,在回溯中交待前史,戏剧情节必须紧凑,才能幕幕精彩,场场有戏。在《俄狄浦斯王》中,人物每一次回顾前史都会引入新的悬念,伴随而来的是突转和发现,从而增强了情节戏剧冲突。《玩偶之家》中作者把前史揉碎在正戏中,使前史和现在发生的故事巧妙的结合起来。2、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中,充分展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前史没有展现在舞台上,在对前史的回顾中,深刻揭示了主人公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俄狄浦斯王》通过主要几个人物的回顾,观众越来越清晰的看到了俄狄浦斯高大的英雄形象。明知继续追查下去可能会把自己推向厄运,却还是一心要追查出杀害先王的凶手,来解除城邦的灾难。最终为了惩罚自己的罪过,刺瞎了双眼,自我放逐。《玩偶之家》通过人物对前史的回顾,观众看到了一个虚伪、自私的海尔茂。当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如此大的差距时,娜拉醒了,她认清了自己的角色,不过是一个玩偶而已。3、情节组织得紧凑严密,引人入胜。《俄狄浦斯王》出场人物较少,戏剧行动围绕“追查凶手”展开,在一次次的往事交待中,悬念迭起、引人入深,事实一步步接近真相。《玩偶之家》在海尔茂和娜拉之间三次相互“发现”之后,娜拉醒悟了,海尔茂陷入了绝境。如果不发生这一件事,娜拉根本就没想过海尔茂是不是真心爱她。随着关门声响起,大幕落下,开放式的结尾带给观众无尽的思考。

回溯法交待前史虽有许多优点,但这不是唯一的类型,编剧在创作剧本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特定的结构类型应当适用特定的题材内容。《俄狄浦斯王》所呈现的戏剧行动集中在俄狄浦斯寻找凶手为城邦解除瘟疫,时间的跨度由四十年压缩至了一天左右,地点集中在一个地方,出场人物较少、人物之间的关系比较单纯。该剧通过回溯法来交待前史,是为了表现和强调前史在整部戏中的重要作用,强化戏剧冲突,加快戏剧节奏。索福克勒斯虽然把前史放在了大幕拉开之前,但是随着剧情发展的需要,用回溯法把前史、事情发展的过程全部告诉观众。相反,复杂的题材内容就不适宜采用回溯法来交待前史。如果题材中人物众多、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背景十分广阔等等,想要在有限的演出时空内把前史向观众交待清楚,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所以,编剧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要根据题材特点来选择交待前史的类型。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纵观欧美戏剧两千多年的发展史,自古希腊戏剧诞生以来,在戏剧故事中前史就是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自古希腊以来直至当代,大量戏剧作品的梳理,对欧美戏剧中最典型的交待前史的五种类型进行研究。也许还有其他交待前史的类型,但笔者所归纳的是欧美戏剧中最为最常见、最典型的五种交待前史的类型,分别是回溯法、插入法、戏中戏法、后设法、互文法。整个论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论文第一部分介绍回溯法,回溯法是指剧作家从一系列具有内在因果关系的生活现象中,选取高潮与结局中的紧张情节作为戏剧情节的主体内容,在情节发展中通过人物的回顾、补充来交待前史,即巧妙运用“发现”和“突转”的表现手法,把“现在”和“过去”交织起来、增加矛盾冲突、推动剧情发展。回溯法的核心是——即时性,前史散落在剧中随处可见,但舞台时间不变,始终是当下。结合《俄狄浦斯王》、《玩偶之家》两个剧本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回溯法交待前史的两个基本特征:不完全交待、不连续交待。

论文的第二个部分介绍插入法,插入法可以看作是回溯法中比较特殊的一种,但插入法与回溯法也有很大的区别,回溯法交待前史是即时性、片段式的插入,而插入法交待前史则是具有一定长度的集中交待,有时甚至是运用整整一场或两场来集中交待。插入法的核心是——集中性,交待前史的舞台时间相对集中,舞台变动不居,现在与过去交替出现。结合《我是怎样学会开车的》、《安道尔》两个剧本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插入法交待前史的两个基本特征:情节的非连续性、舞台时空交替性。

论文的第三个部分介绍戏中戏法,戏中戏法就是通过戏中戏这一叙事手法来对前史进行补充与交待,“正戏”与“戏中戏”相互印证和补充,通过两个不同故事情节的展现,看似互不相干,却促成了两个故事之间形成一定的逻辑关系,有时是一种意义上的相互印证,有时是一种情节上的相互补充,从而达到交待前史的目的。戏中戏法的核心——假借性,借助他者完成前史的交待。结合《哈姆雷特》、《高加索灰阑记》两个剧本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戏中戏法交待前史的两个基本特征:整体性插入、借喻式表达。

论文的第四个部分介绍后设法,后设法就是指剧作家在展示一个故事的同时,还把自己创作此剧的一些想法和初衷、对戏剧艺术的自身的思考和认识等等同时写进戏剧文本中,故意暴露一出戏从构思到谋篇布局、人物设置直至最终形成的过程。后设法的核心——同时性,它把前史和正戏巧妙地并置在一起,结合剧本《六个寻找剧作家角色》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后设法交待前史的两个基本特征:同时性、后台前置。

论文的第五个部分介绍互文法,互文法指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形成了两个形似的文本,两个文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互相交错,互相补充,在戏剧中通过两个有关联的形似文本形成互文来交待前史的类型。这里所说的“互文”是指对同一前史的不同交待所产生的互文效果,“世界是被语言所描述的世界”,由于描述者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的不同,他们对同一事件的描述并不完全相同,世界也因此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相互抵触,从而造成前史的模糊性。互文法的核心——模糊性,结合《哥本哈根》、《等待戈多》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互文法交待前史的两个基本特征:重复性、矛盾性。

结语部分,通过对以上五个部分的归纳与总结,笔者将对这五种交待前史的类型进行比较,这对繁荣戏剧创作、提高剧本质量,提供理论的依据和创作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五、写作提纲

摘要3-4

Abstract4

绪言7-12

(一)研究现状7-8

(二)研究的意义和目的8-10

(三)研究内容10-12

一、回溯法12-21

(一)回溯法概念12

(二)案例分析12-14

(三)回溯法交待前史的基本特征14-18

1、不完全交待14-16

2、不连续交待16-18

(四)回溯法交待前史的意义18-21

二、插入法21-28

(一)插入法概念21

(二)案例分析21-24

(三)插入法交待前史的基本特征24-26

1、情节的非连续性24-25

2、舞台时空交替性25-26

(四)插入法交待前史的意义26-28

三、戏中戏法28-35

(一)戏中戏法概念28

(二)案例分析28-31

(三)戏中戏法交待前史的基本特征31-33

1、整体性插入31-32

2、借喻式表达32-33

(四)戏中戏法交待前史的意义33-35

四、后设法35-43

(一)后设法概念35-36

(二)案例分析36-37

(三)后设法交待前史的基本特征37-41

1、同时性37-39

2、后台前置39-41

(四)后设法交待前史的意义41-43

五、互文法43-51

(一)互文法概念43

(二)案例分析43-45

(三)互文法交待前史的基本特征45-49

1、重复性45-47

2、矛盾性47-49

(四)互文法交待前史的意义49-51

结语51-52

参考文献52-55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5-56

致谢56-57

六、目前已经阅读的主要文献

[1](德)布莱希特著,丁扬忠,张黎等译.布莱希特论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2]陈世雄.现代欧美戏剧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9

[3]陈世雄.西方现代剧作戏剧性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

[4]董建,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5]高士彦,高年生,潘子立等译.布莱希特戏剧选(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6]罗念生全集.埃斯库罗斯悲剧三种、索福克勒斯悲剧四种[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7](美)乔治·贝克著,余上沅译.戏剧技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8]潘家洵.易卜生戏剧四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9]任明耀.说不尽的莎士比亚[M].香港:香港语丝出版社,2019

[10](英)威廉·阿契尔著,吴钧燮,聂文杞译.剧作法[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9

[11]吴正仪译.皮兰德娄戏剧二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2]汪义群主编.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作品选·第一册上[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13]汪义群主编.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作品选·第三册[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14]吴戈.戏剧本质新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9

[15]熊美,严程莹.欧美现当代名剧赏析[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9

[16]熊美,严程莹,李启斌.西方现代戏剧论稿[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9

[17]谢群,陈立华主编.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界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

[18]亚里士多德,陈中梅译.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19

[19]余秋雨.世界戏剧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

[20]严程莹,李启斌.西方戏剧文学的话语策略[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9

文学鉴赏论文篇13

意境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2]。这是我国文学批评中的一个特有概念。而宋词作为诗歌体裁的一种,它以语言文字的物化形式荷载着诗人的思想与心灵世界。一般认为,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心灵的感触和外界的接受必须统一起来,而经过心灵化之

后呈现于读者头脑中的物我合一的体验状态也就被称之为意境了。我国古典诗词尤其注重意境的创造,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3]然而当前诗词教学往往流于片面和形式,往往只注重对字词的简单翻译和诗句的表面理解,而恰恰忽视了诗词中所创造境界的品味。如何在宋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味意境美呢?教学实践证明,在使学生了解诗词写作的背景之后,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把握词的意象。因为在词的创作中,意境创造的前提是意象的设置,意境是情与景、虚与实的不同层面的有机结合,只有了解了词的意象的层面,然后以此为指导,才能好好地品味词作的意境美。《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景象情感,意境开阔博大,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写波涛汹涌的的壮观场面,大气磅礴,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和传神。“江山如画”是全篇写景的总括之句,呈现了一幅壮大阔远的画面。《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主要写苏轼超逸旷达的心境,寄寓着作者独特的人生感受。通过递进层析的教学法,让学生们逐句分段的加以品味与理解,例如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自然界的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点明外物不足萦怀。“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拄着竹杖,穿着芒鞋,顶风冒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姿态,展现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则更进一个层面,由自然界风雨推及整个社会人生,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不畏荆棘坎坷的超然情怀。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富含哲理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那一刹那所获得的顿悟和启发:自然界的风雪雨晴不可畏,那么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必过于在意呢?

二、心灵感融,体会情感美

我们知道,词源于唐,成型于晚唐五代,大盛于宋。最初主要抒写男女相思爱恋,词调主要是委婉的,至宋柳永、苏轼等人后词境逐步开拓,领域不断扩大,情感更加丰富。宋词寄寓着先人的相思爱恋、希冀情怀、人格操守和志趣追求,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雨霖铃》是抒写柳永在汴京与恋人分别时候的离愁别恨。写当时场景,如“寒蝉凄切”、“骤雨初歇”、“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刻画人物神态,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寥寥几笔,举重若轻,去繁从简,传神地勾勒出情人分手时一刹那内心的万千愁绪。“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多情”点出离别的冷落。“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捕捉“月西沉、天将晓”的景色,借物抒情;“杨柳岸”使人想到折柳送别的习俗,其杨柳依依,别情绵绵。这是以画论词,从中可看出其“词中有画”,大胆泼墨,反复渲染,前后照应,委婉自如。例如李清照《醉花阴》,言辞搭配,美不胜收,给人们以深刻启示。“莫道不销魂情感,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作者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比相思之苦,“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则暗蕴凄凉之意。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归结为一个“瘦”字。在这里,作者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叠加的镜头:一方是秋风摇曳着的萧瑟羸弱的菊花,一方是愁云满面的思妇。这两者情景交融,凄苦愁郁的情感的跃然纸上。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和形象的体现。可以说,“情深深,愁浓浓”,结合巧妙,相得益彰。《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可见此时词人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渲染,而是选用典型动作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后几句感情渐浓,达情更切,至最后“无人会”得以尽情抒发。当学生读到这里,作者万千愁思心绪,可以尽知了。“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作者所忧惧的,正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政治黑暗,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年龄渐大,如再赋闲便恐无力驰骋疆场了。这三句恰恰是是全词的核心,作者的情感经过一层层得以推进,已经发展到了最高潮。

二、 辨明格律,品味语言美

词与音乐密切联系着的,最早是带乐演唱的,犹如今天的流行歌曲。在文学史上,词以其特有的抑扬顿挫的音乐美、错综变化的韵律、长短参差的句法,成为一种富有歌唱性和音乐美的文学体裁。仅以李清照《声声慢》词为例,词调取名《声声慢》,声调上也是特别讲究的,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等,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等,都是叠韵;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七组共十四个叠字。李清照作词主张分辨五音,而这首词多用齿声字(齿音)及舌声字(舌音):用淡、敌他、堆等舌声共十六字,用乍、时等齿声共四十一字。全调九十七字,而这两声却多至五十七字,占半数以上;尤其是最后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字里,舌声、齿声互相交错,这应该是有意地用啮齿叮咛的口吻情感,表达词人忧郁愁苦的心情。听来具有声调美,充分表现了乐章的特色,也将词作为音乐文学的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望海潮》中多有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或为实指,或为虚写,均带夸张的意味,读来也琅琅上口,颇具韵味。四、深入挖掘,了解文化背景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孟子首先提出“知人论世”之说。我们在研读作品的过程中,要想深入了解作品的内涵,必须对其人其事、文化背景要有深入的了解。一要分析文化典故。一些词由于大量用典,只有首先了解典故渊源,方能更加深入地把握作品的丰富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由于诸多典故的运用,丰富了词作的形象,深化了词作的关键词人于头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被任命为镇江知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上看,宋廷对他似乎是重视的,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这个主战派元老作为招牌而已。辛弃疾即任后,一方面满怀期望积极部署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他又清醒地地认识到当时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艰难,北伐实际上很难有所进展,自己抱负也几乎不可能实现。这种老成谋国的矛盾交织的复杂情怀与心理状态,在这首作品里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