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语文课程设计总结实用13篇

语文课程设计总结
语文课程设计总结篇1

Comparative Study of Implementation of Programming Course in IT and ICT Curriculum//Liu Jia, Li Yong

Abstract By analyz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Guide in Hong Kong as well as the Chinese Mainland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this article contrasts the target setting, curriculum status, content and assessment of Programming course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High School IT Curriculum and the Hong Kong High School ICT Curriculum, consulting and investigating the inadequac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by the Chinese Mainland High school Programming courses, and putting forward some relevant proposals

Key words programming cour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Author’s address Guangdong Country Garden (IB) International School, Foshan, Guangdong, China 528312

1 香港高中ICT课程概述

为接轨世界主流教育制度,香港于2009年开始实施新高中课程改革,将过去源于英国的三二二三学制改为美国及加拿大等国所采用的三三四学制,即3年初中、3年高中及4年大学本科课程。新课程将学科按学习领域分为中文、英文、数学、科学、科技、人文学科、体育及艺术,学生除修读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以及通识教育4个核心科目外,还要修读2~3个选修科目以促进全面发展。资讯及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是科技学科领域下的5个选修科目之一。

2 中国内地高中IT课程与香港高中

ICT课程模块结构

中国内地高中IT课程(以下简称IT课程)作为必修课在普通高中开设,包括必修与选修2个部分,共6个模块,每模块2学分。必修模块是“信息技术基础”,选修部分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5个模块,学生至少选修其中的一门。由于“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与数学课程中的部分内容相衔接,建议在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或以后开设。

如图1所示,香港高中ICT课程(以下简称ICT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部分由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基础、互联网及其应用、基本编程概念和社会影响5个模块组成,学习期为一年半。选修部分有4个选项,包括数据库、数据通讯及建网、多媒体制作及网站建构和软件开发,学习期为一年。其中必修部分第四个模块“基本编程概念”和第四个选修项“软件开发”属于程序设计的范畴。

IT课程与ICT课程各选修模块是必修模块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延伸,各模块即自成体系,又紧密联系构成统一整体。

3 课程目标设置的对比

3.1 课程总目标

IT课程与ICT课程都将总目标划分为3个维度:IT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ICT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和理解、技能、态度与价值观。二者虽表述相近,但仔细分析可以看出,IT课程的目标除涵盖ICT课程的目标之外,还有对学习过程、方法和情感的关注。笔者认为IT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目前为止最科学、最适合中国高中课程的。

3.2 程序设计课程目标

如表1所示,相比之下,《ICT课程与评估指引》对于程序设计课程目标的描述比《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更加详尽。而且ICT课程将整体目标划分为两个层次:必修部分重点放在设计解决方案即算法上,目的是借此帮助学生理性分析,使用系统的逻辑思维去制定解决方案,而不仅是编写程序而已。至于如何用语言实现则是后续选修部分需要考虑的问题。另外,选修部分还重视对于一个问题多种算法的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看出,虽然IT总目标设置合理,但当细化到程序设计课程时,则没有充分注意到过程和情感等目标的设置。

4 课程地位的对比

4.1 IT与ICT课程的地位

IT课程以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国部高中课程为例,详细课时安排如表2所示。

IT课程在高中一年级第二期开设,学习内容为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开设15周,每周2课时,总计30课时;高中二年级在“算法与程序设计”和“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中择其一选修,开设15周,每周2课时,总计30课时。其中程序设计课程总计32课时,包括必修部分第四章第一节2课时和选修部分“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30课时。

ICT课程按照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共同编订的《ICT课程及评估指引》规定,课时安排如表3所示。如表3所示,课程为期3年,加上校本评核30小时,总时间为270小时。其中程序设计课程时间为95小时,再分配校本评核按照课时比例计算出的12小时,总计107小时,按每课时40分钟换算,则ICT课程总课时为160.5。

IT课程“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作为必修开设,而ICT课程仅作为选修开设,可以看出内地比香港高中更注重信息技术课程。但若从课时长度看,换算为每课时40分钟,IT课程总时数为60课时,远远小于ICT课程的405课时。可见中国内地虽然强制开设IT课程,但也存在课时不足、深度不够等弊端。

4.2 程序设计课程的地位

尽管IT课程中程序设计内容总课时为32,占总课时的53.3%,而ICT课程为160.5,仅占总课时的39.6%,但是由于IT课程选修和必修部分课时比例为1:1,而香港ICT课程选修和必修部分课时比率为11:5,这样的对比显然不够科学。然而IT课程中程序设计内容集中在选修部分,使得程序设计课程在二者中都处于同等地位,相对于IT课程与ICT课程的整体比较,程序设计课程的比较更具有说服力。笔者从IT与ICT课程的必修部分中程序设计课程的比重入手分析,发现前者与后者的比例分别为6.67%与12.1%,可以看出程序设计课程在ICT课程中的地位更高,如表4所示。

5 程序设计课程内容对比

5.1 IT程序设计课程内容框架

IT课程“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由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程序设计语言初步、算法与问题解决举例3个主题组成。由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本模块实施提出的建议不够详细和充分,笔者以粤教版《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材为例,配合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国部高中IT课程的实施情况,分析课程内容及比重,如表5所示。

5.2 ICT程序设计课程内容框架

《ICT课程与评价指引》建议的课时安排如表6所示(BPC是Basic Programming Concepts的缩写,SD是Software Development的缩写)。

5.3 IT与ICT程序设计课程内容的对比(表7)

1)IT和ICT程序设计课程内容结构大致相同。从内容上看,除了各部分比例有差异之外,IT和ICT程序设计课程内容大致都涵盖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算法设计与实现、编程语言、综合实践和评价等部分。不同的是,ICT课程加入了系统开发的内容,提供学生开发软件的基本概念及程式编写更深层的概念,这部分内容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和批判思维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思考,独立地设计和解决问题。

2)IT程序设计课程内容设置较薄弱。由于IT课程总课时较少,相应的,程序设计课程的课时便无法与ICT课程相提并论。例如,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1个课时,相比之下ICT有6个课时;综合实践也是IT课程较为薄弱的环节,只用1个课时大体介绍完整的系统是如何实现的,不够深入。然而,IT程序设计课程最大的问题还在于算法的设计与实现部分,只有7个课时。学生只是简单从狭义上学习了穷举、递归等算法,无法接触到算法的精髓。ICT课程则利用必修部分30个课时重点对广义上的算法,即生活中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讲解,选修部分才学习具体算法的实现,粗中有细,更为合理。

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的精华,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还改变了原来低效的学习与思考方式,这才是程序设计“一劳永逸”的功用。在中国内地,程序设计课程的重要性还没有被普遍认可。建议IT课程加强算法设计与实现的教学,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问题对象,通过跟踪逻辑流、探究和评价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系统地批判性地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暂时教会一门编程语言,教会几个程序而已。

3)二者程序语言内容占比重最大。从表7观察到,程序设计语言的课时比重在IT课程中为60%,在ICT课程中为51.3%,都占总课时的一半以上。由此可见,无论IT课程还是ICT课程,都把程序语言的教学看做重中之重,这是合理也是科学的。很多学者强调程序设计的教学应该将重点放在算法的设计上,但这绝不能因为总体课时受限而以牺牲程序设计语言教学的方式加以权衡。因为学习算法最终依托于具体程序的编写,如果只有大体的结构框架而不编写程序来实现的话,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4)编程语言的选择。IT和ICT课程指导文件中对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都没有明确规定。但中国内地目前现有的5套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算法与程序设计部分使用的都是VB语言,而香港至2009年只有朗文出版社的《新高中资讯与通信科技》一套高中ICT课程教材,使用的语言是Pascal。语言的选择虽不能严格规定但要选最优,笔者认为Pascal是最好的选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普遍使用的编程语言就是Pascal,它的语法简洁、明快,结构化和模块化鲜明,无可视化界面,减少对算法设计的干扰。

5)IT与ICT课程的评价方式有很大差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ICT课程与评估指引》中也指出评估最重要的功能是致力于促进学校效能及有效监察学生的学习进度。可以看出,二者都充分认识到评价除了要评估学习成果外,还要提供反馈、调节教与学的过程、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评价方法中都建议将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结合使用。

但是,IT课程在实施时并没有贯彻这个原则,而是仅仅用1个课时在学期末以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课程实施中,很少有教师使用过程性评价,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填写教材每章结尾的本章学习评价,意义不大。

相比之下,ICT课程的评价体制更系统,分为两个部分:校内评核和公开评核。校内评核采用课业、笔试、专题研习和口头提问等方式进行。公开考核分为公开考试和校本评核,公开考试占80%,试卷多采用结构式试题;校本评核占20%,包括一份专题项目习作、中五公布题目及评核安排,由任课教师根据习作完成全过程学生的实际表现,包括目的与分析、构思与实施、使用资讯及通讯科技技能、测试与评估、结论与讨论、文件编制、创意以及计划管理,进行评分。可以看出,ICT课程的评价方式更加立体化和多元化,有机结合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方式,减少评价对公开考试的过分依赖,可以更加真实可靠地反映考生的实际能力和表现。IT课程应当借鉴ICT课程,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

6 小结

程序设计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在高中开设好程序设计课程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绝不应该把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简单地等同为用语言编写程序的枯燥训练。本文希望通过对内地、香港IT与ICT课程中程序设计课程实施的对比分析,可以引起内地教育界对程序设计课程建设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uncil and the Hong Kong Examinations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 Information

语文课程设计总结篇2

所谓双语教学,即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目前以英语教学居多。全国普通本科院校基本都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研究者多对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是鲜见针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模具设计课程双语教学开展情况的分析,总结相关经验,从而为本科院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相关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

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目标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目标是通过双语教学使本领域的学生能够利用英语,在本专业知识领域进行学习、工作、交流与总结,使学生能够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并具备向国外发表学术成果的能力。

目前,双语教学主要有三种模式:浸入型双语教学、过渡型双语教学和保持型双语教学。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中,采用保持型双语教学,即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母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它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

二、模具设计课程双语教学的开展

随着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进一步深化,2007年教育部开始实施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基于本校工科专业特色、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模具设计课程成为双语教学试点课程。

在材料成型教研室的全体老师的大力支持下,对模具设计课程的授课范围进行了调整,课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挑选了合适的参考书,并进行了相关教学资料、视频资料的收集。模具设计双语教学体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

双语授课3周后,学院和材料成型教研室对班级所有学生进行了一次无记名教学效果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同模具设计双语教学的开展工作,并表示非常喜欢这种授课方式。超过90%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模式有助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为枯燥、抽象的专业知识增加乐趣。同时许多同学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如很多同学建议对于专业生词应配备朗读音标,并增加必要的中英文对照。根据反馈意见,课程组做出快速反应,针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中英文内容对照,并附加了相关的意义性图片,从而增强了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模具设计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经过接近两年的实践探索,课程组对模具设计双语教学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定的双语教学经验,具体如下:

1.双语教学中,中英文部分比例设置要合理,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

最初主要参考国内某些名牌大学较为成功的双语教学方案来组织模具设计课程的双语教学比例。而本校学生与名牌大学的学生相比英语基础较差,故在模具设计双语授课过程中相对过多地采用英文会使学生很难听懂,从而导致课堂授课效果下降。后期,经教研室所有教师讨论,决定根据本校本科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增加模具设计课程双语教学中的中文比例,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比调整中英文授课内容比例前后,授课效果明显改善。

2.双语教学中,应加强专业文献的检索、阅读、翻译、写作,特别是口语交流的能力。

通过模具设计课程双语教学,发现学生英语应试能力强而实际应用能力不足。表现为,对国内外相关专业文献的检索、阅读、翻译、写作能力较差,尤其是不敢、不能较好地进行口语交流。在双语教学,应重点强化学生的相应环节。

3.双语教学中,课程内容设置思路要清晰,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先进,教材选择要合理。

双语教学中,课程内容设置受到学科性质和培养方案的限制,应基于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好课程授课内容。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双语教学中,应努力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高授课效果。

双语教学中,教材选择是否合理十分关键。从相关数据统计结果中可以发现,很多学校选择双语教材时,多参考同类学校的做法,选择知名学者、知名出版社的教材。而很少根据本校特色与学生的特点,选择最为适合的、难度适中的双语教材。

四、结论

双语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经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模具设计课程的双语教学体系已初具雏形,并取得了良好的授课效果。通过对模具设计双语教学过程中获得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分享了取得的一些成绩与经验,能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相关专业的双语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津,刘兰霄,石国良.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双语教学实践初探[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2):154-156.

[2]许剑光,姚慧.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2):85-87.

[3]袁晓艳,李志宏,万小山.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概论双语教学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增刊):47-48.

语文课程设计总结篇3

1 概述

作为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及算法设计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高校也非常重视本课程的建设。但是,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也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2)算法分析与设计能力培养偏弱;

3)面向实际应用的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偏弱。

针对上述问题,本人在本课程的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在教学理念设计、教学内容设置、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理念设计

在C语言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看得懂、不会写”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在课程的教学理念上定位不明确,存在“重语法结构,轻语言运用”的问题。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本质上和中文、英文等语言类课程一样,也是一门语言类课程。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既要重视语法结构的讲授,但更为重要的如何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本人在本课程教学上,形成了如下的教学理念:以“语言应用”目标,遵循“程序”(语法结构)和“设计”(算法思想)并重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教学内容,重点建设实践教学环节。

3 教学内容设置

课程建设的重点是教学内容设置。基于上述教学理念,本人分别在“程序”层面与“设计”层面的教学内容设置上做了如下的探索。

在“程序”层面,注重“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注重每个知识点的讲授,但较少涉及“知识点设置的原因”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造成学生“知识体系零散化”,从而进一步削弱了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本人从语言的角度,将各知识点划分为两个层次:程序结构及程序控制结构,不同层次突出不同的教学目标。

1)程序结构包括“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和共用体、文件”这些知识点,重点突出对语法及上述 知识点相互之间层次递进的关系的掌握。具体方法是:针对一个问题,从知识发现者的角度,引导学生从“能否用已学的知识解决、解决过程有什么问题、应该怎么做”这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一个已学的知识点过渡到另一个知识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分散的知识点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认知,从而使学生碰到具体问题时,具备选择最合适的知识点或知识点的组合的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至关重要。2)程序控制结构的知识点包括“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重点突出对语法和语义的掌握,尤其是分析不同语法结构的异同点。

在“设计”层面,注重对如下的算法设计能力的培养:1)在循环、数组及函数等知识点中,加强对常见的经典算法思想的训练,如枚举、递归、递归、迭代、排序等。2)针对学习或工作中的实际应用问题,注重包括建模在内的计算思维能力的训练。3)逐步培养学生求解最优解的算法设计能力。4)引入部分ACM或程序设计大赛题目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尽早接触学科竞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和竞赛的良好融合。

4 实践教学环节建设

C语言课程,是一门动手能力极强的课程,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尤其重要。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分为实验和课程实习。由于难度及学时限制,实验环节基本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使学生欠缺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当进入课程实习环节,学生突然面临综合性、设计性的项目时很难适应,项目完成质量总体不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人采取了如下的措施:

1)实验环节分为基础层次和提高层次两个类别的实验项目。基础层次为验证性实验项目,在课内完成;提高层次为综合性实验项目,采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式。为了向第二个环节课程实习更好地过渡,对于每次实验课程中的综合性实验项目,采用“总分总”的方式:即首先设计与课程实习类似的综合性的案例,然后将它科学合理地划分为若干模块,并切分到每次实验中;学生在每次实验时,完成该项目的一个模块,循序渐进地完成所有实验后,学生就可以完成这个完整的综合性的实验项目。

如:设计一个经典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并科学合理地切分至每次的实验中。在顺序结构实验中,实现输入一个学生的各门课程的分数并求出该学生的平均分;在选择结构实验中,判断学生的登录信息是否正确;在循环结构实验中,对于输入的错误的登陆,限定重新登陆的次数;在数组实验中,实现全班每个学生的平均分、单科及平均分的排序;在函数实验中,将输入、登陆、求平均分、排序等功能用函数实现;在指针实验中,采用动态数组实现函数实验中的各项功能;在结构体实验中,用一个结构体数组改写前面的若干个数组,并重新实现前述的各项功能;在文件实验中,将第一次输入的数据写入文件中,并实现从文件中读取数据到结构体数组中。

通过上述训练,既夯实了学生的基础,同时,在有限的学时内,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综合性的实践动手能力,并为第二阶段的课程实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在课程实习环节,设计一个与实验环节类似的面向实际应用的项目,从设计到实现,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同时,为了更好地激发优秀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增加项目的难度及复杂度。

通过上述的方法,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综合性、设计性的C语言程序的实践动手能力。

5 总结

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围绕“语言应用”这一目标,在教学内容设置上突出“知识整体性”以及“算法设计”,在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上突出“面向应用的综合性、设计性能力培养”,经过多轮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目前面向应用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案例资源库尚待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在今后还需加强上述资源库的建设,以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颖,杨文莲,刘丽娟. C 语言教学中不容小觑的思维能力培养[J]. 中国科技信息,2011(2):212-213.

语文课程设计总结篇4

0引言 《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定义了导语的概念――导语就是导入新课的语言,它是教师在讲新课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并用一定方法所设计的简洁生动、有启发性、鼓动性、概括力、感染力的教学语言。 由此可见,导语对于提高课堂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就实际教学情况而言,很多老师却忽略了导语的重要性。他们轻视了导语的作用,错误地认为导语对于课堂而言无足轻重。

一、备课环节中导语教学设计的作用

《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也对导语的功能进行了科学具体的解释说明――第一,提高注意力和兴趣。如果课堂的开始便能吸引同学们,这节课也会进行的很顺利,学生的兴趣以及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会显著提高。由此可见,课堂导语的质量决定了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第二,活跃学生思维。教师的教学只有在学生积极思考的前提下才能取得优异的成果。因此,只有当教师设计的导语极具开启思维作用的时候,才能确保课堂的质量。第三,锦上添花,体现重点。每堂课都有重要部分――重点和难点,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以解决问题来设计引导语,便能促进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掌握。第四,承前启后,巧妙过渡。就教材编制而言,课与课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都紧密相关。若教师教学过程中能巧妙应用教材的内在联系,设计出既能承接旧知识,又能启发新知识的课堂引导语,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让学生们既对旧知识进行了巩固,又对新知识产生了兴趣[1] 。

二、备课环节中导语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诸如此类的案例,得出结论:大多数语文教师并未对导语持有深刻见解就开始进行设计,导致导语应用到实际时产生了许多问题。如何设计出既幽默风趣又切合实际的导语呢?笔者的观点――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尽早处理。通过分析案例,笔者总结出以下几大问题:

第一,轻视导语的作用。如今多种多样的课程以及复杂多变的教材内容,使得大多教师认为课时很紧张,并且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教师的重点都放在了学生们的成绩上,因此,教师们为了获得更多的时间以便讲授知识点,不仅开展了课余讲授,而且删除了导语部分。忽略导语导致了课堂教学变得了无生趣,无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类问题已经在语文课堂上变得越来越突出。

第二,模糊了导语和知识的界线。很多老师对导语有一定的常识,但是还是会误解导语和知识的关系,他们清楚导语对教学的重要性,便盲目深化导语的文化内涵,他们以为向学生讲授幽默风趣的知识便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做的后果是让学生将重点放在了语文的工具,而不是人文。知识的含义较宽泛,因此提高了老师在知识选择过程中的难度。由于个性不够突出,学生并不能真正接受知识,等到课程结束的时候,他们对知识也变得模糊了。从而导致导语的内容与课程并没有在实质上产生联系,通过分析便可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进而使导语和课文内容脱离开来[2] 。

第三,当今大多数老师将指导语硬搬到理论知识上,他们也知道导语对提高课堂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更愿意用导语来教学,但是他们却通常不愿意用自己总结出来的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想法,不切合自身实际去总结导语,导致众人都去使用别人的导语当做自己设计好的导语来教学生,或理论化的把导语放在组织教学的开始,对于时间、地点、对象不管不顾,和其他人的导语如出一辙,这样导致导语对学生来说只是枯燥无味的语句,也对老师的讲课失去了兴趣[3] 。

三、备课环节中导语教学设计的完善策略

《高考考你什么:语文》中写到,“语文是或平凡不奇,或美好生动的词汇,是世间万物浓缩在笔尖的精华,是或惆怅的心或豪迈昂扬的诗,是闪烁着人性光芒愁肠百结的感情,是满怀品行魄力的’仁、义、礼、智、信‘的心胸和雅态。”本是如此渊博美好学科,老师怎可让课堂变得了无生趣呢?身为高中语文老师,使语文课堂教学环环紧扣,让学生深刻了解语文特色。从教学的设计到策略的过程,从导语的设计到实际运用过程,我们都必须加以重视。就这类问题而言,笔者通过分析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指挥若定,稳操胜券。为了更好的熟悉课本内容,教好学生课堂知识,老师要在课前做好准备。以便对症下药。因此,对于教学设计,老师是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得到自己的见解,多思考,用自己设计的教学去教授知识以达到最佳效果。以便面对各种问题我们可以坦然自若的解答。特别对于高中语文来说,这是一门表达丰富,结构灵活,内容范围广的学科,要求老师准备齐全。这就告诉我们,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我们要自己研究透彻,这样才可以讲授好,否则只会减少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第二,导之为入,入不离导。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能好好引导学生,学生又怎能学好课程,没有导就无法入。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在课前设计好教学导语来引导学生,所以,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课程需要,运用自己分析研究出来的内容来设计导语,要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导语,拒绝抄袭别人的思想,且认为导语在一堂课中没有实在意义,我们要让导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给课堂增加色彩[4] 。

四、总结

通过分析课程的导入得出:我们应该重视导语的设计,不能简化,反之我们应该不断探索、不断试验,提高导语的质量,进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立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之导语设计刍议[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09,(12):17-19

语文课程设计总结篇5

为了培养面向工程应用的C++程序设计人才,在知识、能力、应用、创新等各方面全面培养大学生,本文提出“双主互动为纲、两个创新、两个学习、两个支持、四个课堂”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达到掌握理论知识和具备编程能力的工程应用水平。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本课题组的教学模式采用双主互动教学为纲,即基于师生互动的教师主导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两个创新是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分别进行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是指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分解,突出重点,并及时将新内容、新科研成果、新概念、新技术等内容补充进来,改善课程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对计算机编程人才的需求。教学方法创新是指采用互动式、全方位的教学方法,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两个学习是指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进行讨论学习、对C++的开发环境进行学习,使得学生面向学以致用的培养环境。两个支持是指教师要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支持,包括面授支持、电话支持、e-mail和QQ等网络支持。四个课堂是指理论教学课堂、上机实践课堂、课程设计课堂和其它课余时间的课堂。

三、采用自然语言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C++语言是一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教材从前到后系统性特别强,前后章节之间环环相扣,联系紧密。由于面向对象的很多新的概念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把教材上的语法知识照本宣科地讲给学生听,会导致下面大部分学生听不懂,学生会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和厌倦疲劳,从而产生排斥和厌学情绪。这种抵抗情绪一旦从开始就产生,则将影响后续整个学期的教学效果。由于从头到尾都听不懂,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学生也无法进行互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效果非常差。而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第一次课程教学中,明确C++语言课程的重要性

目前C++语言是大多数电子、信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非常重要的程序设计课程,也是这些大学生后续专业课学习、毕业设计、以后上研究生或参加工作进行计算机软件和IT开发的主要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软件设计和开发中。要让大学生有危机意识,在大学生就业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学好C++语言,能够提高大学生以后在就业竞争中的筹码。

2.讲课过程中,对C++语言中的很多概念,结合自然语言进行讲解

C++语言作为一门计算机语言,它和人类的自然语言相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讲解一些关键概念时,采用一些浅显的自然语言的例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本文作者在讲述一些关键概念时,将这些概念和自然语言结合进行循序渐进启发式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下面举几个例子。

(1)引用是C++语言中第一个新的概念。引用类似于自然语言中的别名或者绰号,是正名的别名,没有正名就没有别名。例如唐太宗就是李世民的引用。李世民是正名,唐太宗是别名。正名和别名属于一个变量,共用同一片内存空间。引用主要用作函数的参数传递,形实结合后不会产生临时的变量,节省了内存空间

(2)类和对象是C++语言区别于C语言中普通数据类型和变量的概念。类是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一组对象的集合,它为属于这个类的所有对象提供了统一的抽象描述,其内部包括属性和行为两个主要部分。类和对象的关系就像模具和铸件的关系一样,类就相当于模具,对象就相当于铸件。一个模具可以生产出成千上万个铸件。

(3)友元是C++语言中另一个新的概念。在数据共享与保护中,友元类似于自然语言中的朋友,但是友元和自然语言中的朋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人类的朋友关系通常是双向的、可以传递的,但是C++中的友元关系是单向的、不能传递的。

3.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程的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布置一些编程作业,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并共享小组编程成果,使得他们对自己编制的程序能够运行和产生正确的结果具有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每一个小组各自给全班同学讲授和演示自己的算法、编程思路、运行结果,既能够锻炼学生的编程与演讲能力,又能够在课堂中产生良好的互动。

4.讲课过程中尽量做到幽默风趣,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教师在上课时,要做到风趣幽默、声音洪亮、带人真诚、平易近人、知识渊博、通俗易懂,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在PPT幻灯片中多做一些动画效果,或者以Flas演示程序的动态运行过程。教师在C++语言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堂中学生的反应,随机应变,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与最新国内外时事,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一些难以理解的语法,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对一些难以区分的概念采用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和总结

C++语言是在C语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全面兼容C,但是又增加了很多新的较为复杂的语法知识点。对于一些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语法知识点,如果教师不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总结和举一反三,按照大学生初学的水平很难真正达到掌握和编程应用的水平。因此,教师可以在讲完某些知识点后采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对比和总结。例如,C++中引用和指针的区别总结表,普通指针、指向常量的指针和常指针三种指针所指向的内容和指针本身能否改变对比总结表,对基类中具有不同访问属性的成员经过不同方式继承后在派生类中的访问权限的比较和总结表,运算符重载时重载为类的成员函数和友元函数、前置、后置自增、自减运算符参数个数总结表。

五、熟悉Visual C++编程环境,具备图形界面编程能力

目前,Visual C++ 6.0是比较经典的开发环境。即使掌握了C++基础知识,仍然难以高效掌握使用Visual C++的编译器。为了培养实用型软件开发人才,教师还应该进行Visual C++编译器的入门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如下知识:

1.能够使用Visual C++开发环境进行界面设计;

2.能够创建简单的基于MFC的应用程序;

3.能够使用类、函数和消息映射机制;

4.能够利用开发环境有效创建对话框、按钮和菜单等资源。

当然,对于Visual C++的学习,一本好的教材也至关重要,现在的书店和图书馆各种Visual C++的学习教材五花八门,不泛互相抄袭、错误百出、误人子弟的教材。如何从这些书籍的海洋中找到合适的入门教材,对于作为初学者的大学生来说有点难为他们。本文作者也买过不少Visual C++学习的书籍,其中不少书就没有任何学习价值,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挑选一本优秀的、很容易入门的教材。本文作者和周围很多从事Visual C++语言开发的朋友们都认为Jon Bates主编的《实用Visual C++ 6.0教程》是一本非常不错的教材。本人在每个学期给学生教学时,都会将这本教材的电子版发给同学们,而且从他们的反馈来说,效果确实不错。

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程序编程与调试能力

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验证,否则只是纸上谈兵。作为一门计算机语言,C++程序设计的实践性操作特点决定了上机实践是课程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帮助学生编程序或调试程序,不如教会学生编程序或调试程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上课时教师提前给同学们将上机编译器环境、各种单步调试、断点调试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布置好上机操作的题目,这样学生在上机前就会有充分的准备,做到有的放矢。

2.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程序设计题目,让学生通过查资料、上网和请教老师等多种方式编程调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到有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对学生的上机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于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课堂上统一进行讲解。并且也要对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实时总结和改进,形成闭环。

按照本文作者研究的教学方法,经过一个学期的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学习,在学期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月对20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班全班52个学生划分为13个小组布置了课程设计项目。每4人一个小组,由每个小组自己推选出1个组长、1个副组长和组员。组长负责课程设计项目的总体实施和分工,副组长协助,组员配合。课程设计的考核是每个小组交一份打印课程设计报告,包括项目题目、小组成员、程序设计结构、流程图、源程序、实验运行结果。每个小组推举一名学生在讲台上进行10分钟的PPT演讲,老师和学生进行5分钟左右的提问。考核成绩是由老师根据课程设计报告、演讲PPT内容、回答问题效果等项目进行打分。经过一个学期的C++理论学习和一个月的课程设计,全部小组都按时递交了课程设计报告和进行了汇报演讲,其中不少学生讲的非常精彩,这对于他们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实战锻炼。学生普遍反映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了学习信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效果。

七、结论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体会,提出将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活跃式课堂为形式、以课程实际相结合的多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高效教学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郑莉. C++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钱能. C++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谭浩强.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语文课程设计总结篇6

(二)设计探究题误区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自主探究教学方式深受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其运用范围也特别广泛,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前设计探究题,有步骤有、方法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候能够逐步提高,并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设计探究题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其意义十分巨大。可是当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探究题的时候进入了误区,主要表现为极端性,比如一些初中语文教师设计的探究题特别深奥,初中生难以理解,不符合探究题的设计初衷,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不能达到原先的教学目标,不能够形成良好的探究氛围。又比如初中语文教师设计的探究题过于简单,对于当前的初中生来说思维深度不够,没有思考性,初中生直接就可以在课本中找到答案,探究题的意义没有表现出来,探究题和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城乡出两张皮的现象。又比如探究题设计的时候不考虑其层次性,这就让初中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能逐层提高。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到,当初中语文教师设计的探究题不合适的时候,探究活动就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原本的探究活动对学生的启发功能不能体现出来。

二、改善初中语文探究法教学的对策

(一)探究法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引导作用

在进行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不论探究的形式是怎样表达和呈现,其探究模式始终就是一个教育教学方法,不要将其简单地当成一种形式,我们需要将其看作为一种观念或者是指导思想。在实施的时候我们可以先从理论出发,深入研究其理论构成和理论含义,之后再将其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中去,这样才能成功地运用探究式来进行初中语文的教学。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把传统教学模式和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对比,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掌握其本质。要注意探究的过程以及结果,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初中语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正确引导,关注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成果和效果,而不是对学生采取放之任之的态度,对学生不管不顾,把所有问题抛给学生,这不仅不科学也是不可取。

(二)开展探究问题设计,体现启发教学

要想使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让探究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设计科学合理的探究问题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探究题能够满足初中语文日常教学需求,达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探究题的时候必须考虑探究题的三大特点。下面对这三大特点进行详细分析:第一,具有全面性,要求初中语文探究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第二,具有循序渐进性,初中语文探究题的难度要是渐进式的,题和题之间不能有太大的跳跃,使出示的问题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思维、逐渐提升学生思考能力的作用。第三,具有思维的启发性,初中语文探究题要求其不能是课本内容的再现,而是能够起到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思考,能够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题目。

语文课程设计总结篇7

例如,在选择用微课程方式讲解古诗文《桃花源记》时,可以首先对课文进行分析,进而明确古诗文教学不应该单纯注重文章的翻译,而是要增强学生对古诗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古诗文思想情感的认识,这样在进行微课程设计时也会更具针对性。另外教师在分析课程时还可以结合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现状、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特征等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语文微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深入挖掘教材知识内涵。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分析课程的过程中找到文章当中能够拓展的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在微课程设计中重点体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初中语文微课设计与制作

在确定微课程内容之后,接下来要进行的是微课程设计和课件的制作。在开展这一工作时,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来考虑微课程的设计和制作应符合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在设计微课程时可以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在微课程学习当中保持浓厚的学习欲望。另外,教师设计的微课程要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限制,用新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呈现语文知识,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

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件的首页设计一段音乐,在课程开始为学生播放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和音乐,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件的内容设计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制作软件,从而使课件的形式丰富多样,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但是在这一环节教师须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教师在兼顾丰富多样的内容呈现形式的同时,还要抓住课程教学重点。第二,在设计课件内容时要为学生适当增加与文章内容相近的课外知识,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展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搜集《神奇的大自然》的课外优秀文章,让学生加强朗读和学习,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初中语文微课件应用评价

语文课程设计总结篇8

一、总结概括性结束语

在众多的结束语设计类型中,总结概括性结束语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也是最为基本的一种,绝大多数语文教师都会用到这一形式,对教学内容与课文特色、课文中心思想进行总结与概括,使学生在学习之后又能复习一遍,对课文的内容能够加深印象,加深理解,从而更为牢固地掌握课内所学。比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感悟,教师设计了总结概括式结束语:“人生无常,任何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要遭受困难,遭遇挫折,也面临着漫漫人生路的各项抉择。那么我们在人生旅途中,应该如何应对呢?课文中‘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人生路漫漫,却都是一小步、一小步的走下来,只有我们立足当下,不失自信,将每一小步都踏踏实实地走完,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更为牢固,使我们遭遇的困难与挫折得以解决。”这段结束语不仅为学生再现了课文的中心,也使得学生对于人生有了另一种感受。

二、思维发散性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发散思维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结束语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令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使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点拨思维,激发兴趣。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临近课堂结尾,教师提出了问题:“假设于勒发了财,‘我’的父母又会是什么样的态度呢?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吗?”教师设计了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尾,让学生发散思维猜测文中角色的思想变化,读出了背离课文原意的另一面意思。但这种带有开拓性的积极的背离,正有助于学生正反对照,不仅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原意,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三、情感抒发性结束语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满含情感的科目,语文课文也是文质兼美,具有一定的情感性。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的结束语部分,教师也应该设计一些具有情感抒发性的语言,使学生受到熏陶与感染。例如,教师在教学《提醒幸福》之后,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这节课我们一起讨论,一起思考,一起发言和补充,同学们给了老师莫大的幸福,我们师生共同度过了一段幸福时光,就让这美好一刻在我们人生画卷上留下难忘的一笔。让我们珍惜每一刻的幸福,那我们的人生将充满玫瑰般的色彩!”短短一席话,使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情感,也受到了感染,这种情感抒发性的语言符合语文的性质与内容,也能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承接过渡性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材每个单元课文的设计都有着一定的规律和相似性,有些是在题材上相似,有些是在作者方面有一定的关联性,教师在一节课的结尾部分设计结束语应该着眼于整体,为后面的课文提供过渡。在某个“单元”教学完成阶段,如某篇课文、某个教学单元等,其强调教师通过对“单元”教学内容的总结,使学生对后续学习产生一定的认知,进而形成后续学习的主观愿望,实践证明系结尾艺术形式的有效运用,有利于学生树立整体学习意识,将分散的学习内容系统化,进而形成整体的学习思维,对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创造教学氛围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例如,人教版必修4第四单元有三篇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苏武传》(班固)、《张衡传》(范晔),这三篇课文都是历史人物传记,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教师在教学《廉颇蔺相如传》之后的结束语中,先总结了本文的人物特点,然后对后面的《苏武传》、《张衡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就三位史学家的著作进行了概述,承上启下,为学生学习后面的两篇文章奠定了基础。

五、结语

高中语文课堂结尾有很多的方式,结束语也可以有很多的设计思路,我们上文所介绍的总结概括性结束语、思维发散性结束语、情感抒发性结束语、承接过渡性结束语仅仅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可以供教师选择的结束语设计方式,比如检测巩固式结束语、引趣存疑式结束语、幽默生趣式结束语、创设意境式结束语等。这些结束语虽然并不常见,但是由于各具特色,在不同的文章中可以酌情选择。此外,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用何种方式,都必须依据课文的内容、体裁和学生的特点而定,以确保所选择的结束语方式是适当的、高效的、有价值的。希望高中语文教师们能够用心、用智慧设计最佳效果的结束语,从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绝佳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黎霞.“曲”终课不散,有你更完美――谈高中语文课堂“结束语”的设计[J]. 考试周刊,2014(85).

语文课程设计总结篇9

开展双语教学是目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趋势,旨在培养具有坚实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专业外语交流能力的人才。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面对本科生开设的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也早在几年前开展了双语教学,课程组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双语教学的特点及其开展方式

(一)双语教学特点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以下3点。

(1)教材内容与国家规范、规程或标准(为叙述方便,以下简称“规范”)密切联系。因此,教学内容既要包括一般的概念、基本理论,又要适合中国工程实践的特点(建筑法规、设计和施工规范)。直接使用国外已有的英文教材不完全适合国内双语教学课程。

(2)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密切联系,如之后相继开设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等。

(3)专业课的课程学习与其他教学环节,如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密切联系。

上述特殊性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增加了开展双语教学的难度,必须找到可行、合理的解决办法和配套措施,才有可能使双语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二)双语教学方式

根据课程的特殊性,开展双语教学有如下几种选择方式。

1.将中文教材翻译成英文版教材

目前出版的教材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的Concrete Structural Fundamentals,

此教材基于中国规范(GB50010―2002),内容章节安排均同中文教材,为中文教材的翻译版,教学主要用翻译版教材讲授,目前也有学校采用此种方式开展双语教学。

采用此种方式在内容上虽然与国家规范、规程或标准一致,适合中国的工程实践特点,同时能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听读能力,但有两点不足:其一,没有满足双语教学拓展学生视野、学习发达国家课程内容的目的;其二,会削弱学生对中文教材及相应中国规范内容或概念专业表述的理解,在有些表述上还可能会带来概念混淆。

例如,依据中国规范,受弯构件斜截面的破坏形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斜压破坏、剪压破坏及斜拉破坏[1]。而依据美国ACI规范,斜截面的破坏形态被划分为四类:Arch-rib failure,Diagonal-tension failure, Shear-compression failure and Shear-bond failure[2]。其中对斜压破坏的翻译依据中文直译为Diagonal- compression failure ,与ACI中类似破坏模式Arch-rib failure表述上并不一致,破坏的具体描述也不尽相同。因而,采用翻译版作为主导教材并不合适,反而可能让学生感染了一些“Chinglish”的表达。当然,翻译版可以推荐为学生的课外学习参考书,作为从中文教材向英文原版教材的过渡。

2.中文教材与原版英文教材并重

采用中文教材用中文讲授,原版英文教材用英文讲授的方式 [3],中文部分占50~60%,英文部分占40~50%。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现有学时为54,采用此种方式,学时数要增加到90以上,相当于两门同类课程的学时数。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完全符合教育部和学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同时满足学生就业的要求,但是总学时数大幅度增加,教学计划需作较大调整。

3.中文教材为主、原版英文教材为辅

中文部分占70~80%,英文部分占20~30%。采用此种方式,学时数要增加到72以上,约相当于1.5 倍同类课程的学时数,教学计划也要作一定的调整。此种方式是目前在教学计划不作大调整的基础上一种比较可行和合理的选择,也是目前课堂教学所采用的双语教学方式。

(三)双语教学目的

双语教学应定位于使学生掌握中国规范及相应的专业理论和应用知识,同时了解国外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从而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1)实施双语教学,绝对不能忽视或减少中文教材和中国规范的教学内容。在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中,采取中文教材为主、原版英文教材为辅或并重的形式比较合理,并且在讲授中文教材时采用中文,在讲授原版英文教材时采用英文,从而使学生准确理解并掌握基于各自规范的中文及英文混凝土结构设计相关理论和应用知识的规范表达。

(2)在双语教学中,采用原版英文教材介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课程内容,注重讲解国外在混凝土基本原理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国内外在基本原理和结构设计方面的异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规范在当前所处的发展水平和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二、课堂教学讲授方法与案例

(一)讲授方法

由于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英文教材内容多、难度大,并且相互之间的内容并不完全对应,因此,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双语教学效果,下面对此进行讨论和分析。

1.先中文内容后英文内容的讲授方法

全面系统地讲授中文教材和相应的教学环节,然后完成英文教材相应内容的教学环节。该方法的主要特点为以下三方面。

(1)中文教学内容的讲授比较系统。对于初学者来讲,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学生要经历一个从理论性到实践性课程学习的过渡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思维方式要产生变化。学生普遍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常常感到不适应,有些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似乎还未入门。因此,采用此方法可使课堂讲授较连贯,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巩固课程内容、重要知识点和工程实践中的实际应用,完成上述过程的平稳过渡。

(2)为英文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基础。系统完成中文教学内容的讲授后,能够相对降低学生学习和理解英文知识点的难度。在此基础上,进行英文教材的讲授,在学生对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有一定系统了解的前提下学习英文教材的相关知识,从而能够进行基本对比,判断和掌握英文教学内容。

(3)由于课程内容难度较大、实践性较强,并且中文教学内容多达十章,通过一次讲授,学生难以完全吸收,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完成中文教材内容再进行英文教材讲授时,学生可能已忘记中文教材的相关内容,导致部分中文教材内容的重复讲解。

2.中文内容与英文内容交叉的讲授方法

按对应章节先完成中文教材内容的讲授然后进行英文教材内容的讲授。

(1)中英文教材内容的对比及时。对同一内容采用不同教材同步学习,使学生相对及时地了解和掌握知识点及其异同,可有效避免遗忘。

(2)中英文两种语言的交替应用。中英文教材对课程内容的描述、措辞及专业术语的定义不是一一对应的,可能出现词汇意义不完全对等和完全不对等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具有同一物理意义的专业术语在中英文中有多种表达方式的情况。中英文两种语言的交替应用,不但可以使学生学到专业知识,还可使学生深入理解不同语言的使用环境和物理意义。双语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使学生既能学到专业知识又能提高两种语言的专业交流能力。

(3)中英文教材内容的不完全对应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例如,中文教材论述截面承载力的各章节所表现的规律性较强,一般是介绍受力过程(或破坏形态),然后介绍基本假定,在此基础上导出基本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最后提出若干构造要求。英文教材则将受力过程(或破坏形态)、基本假定和计算方法融为一体。在讲授时,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英文教材内容照本宣科,而是要将其内容进行一定的重组,使学生建立中英文教材内容的对应性,从而能够牢固地掌握所学内容。

基于以上两种方法的实践和效果比较,目前采用中文内容与英文内容交叉的讲授方法。

(二)教学案例

课程所用教材:中文教材为东南大学等四校合编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英文教材是根据Alan Williams所著Desig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等高校采用的教学参考书)主要内容选编的自编教材。

在课堂教学中,每一章内容的教学思路是:中文按教材线索讲述英文相应章节的讲述比较中外计算理论及设计方法的异同。

1.中文按教材线索讲述

中文教材主要根据构件承受不同类型的内力来划分章节。在介绍各种受力构件承载力的章节里,规律性强,一般遵循的逻辑是:结合试验描述受力过程(或破坏形态)给出合理的基本假定确定设计计算方法及适用条件计算配筋提出构造要求。

2.英文相应章节讲述

英文教材主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受力构件,即梁、板、柱的设计来组织内容。一般从力学的角度分析构件的受力模型,提出设计计算方法,中间包含计算假定以及相关系数的取值依据。内容组织相对笼统,注重设计过程,理论分析相对简化。因此需根据中文内容作相应调整和归纳,根据学生英语实际水平采用全英文或中英文相结合的方式讲授。

3.总结与归纳

笔者认为双语教学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最后一个环节,即如何引导学生比较中外计算理论及设计方法的异同。

此环节中,在总结英文教材中相应理论和设计重点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中外教学内容的异同点,在归纳的同时又会对中文教材中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加深理解,进一步理清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设计思路。

下面以中文教材第四章“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和英文教材Chapter 4 “Shear of concrete beams”为例,介绍中英文交叉教学在总结与归纳环节中的教学思路。课堂教学按以下内容展开。

(1)设计理论的总结与比较:member shear resistance in theory(构件抗剪承载力理论),the types of shear failure modes(抗剪失效模式),基于美国ACI规范和中国GB50010―2010设计方法的总结与比较。

ACI: based on truss analogy and tests

Vu=Vc+Vs

GB50010―2010: based on empirical expressions (to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ables affecting the shear capacity of beams; VaandVdare neglected )

Vu=Vc+Vs

(2)设计步骤的总结与比较(如图1)。

(3)为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加深对构件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的理解,采取课外开放式学习思路,锻炼和提高学生英文书面表达能力。课后除布置一定量的习题外,给出综合性较强的思考题,要求学生用英文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并作为平时成绩计入课程的最终评定结果。

Tutorial questions:

Giv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ACI and GB in the design for rectangular beams subject to flexure and shear.

Give a summary of the strength design methods for rectangular beams subject to flexure and shear according to ACI.

三、结语

在专业课中实施双语教学,追求的应是效果而不是形式。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双语教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包括教材的选择与重组、课时的调整、教学方式的选择、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开展、学生考核方式的调整以及教学CAI课件的建设等环节。文章仅围绕教学法的相关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使课程的双语教学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其教学方法和其他配套环节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探讨和改进。

参考文献:

[1]东南大学等.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M].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ALAN WILLIAMS. Desig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M].Second Edition.Engineering Press,2000.

[3]刘幸.对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武汉大学教育研究,2006(3):56-59.

Bilingual teaching method of concrete structural fundamentals

FANG Mei, LIU Xing

语文课程设计总结篇10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如何进一步学好新课程理念,树立起“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意识,搞好课堂教学设计,是抓好课程实施、实现课改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

那么,作为课程的具体实施者——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学好新课程理念,搞好课堂教学设计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树立课程的目标意识,由“纯工具性的单一目标”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多维目标”转变,把握好教学目标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必须树立起课程的目标意识,明确《标准》到底对语文课程提出了哪些目标要求,并以此为依据来把握某一具体教学活动的目标要求。

1.把握教学目标要明确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标准》的设计思路是:①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总目标”之下,分学段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②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③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可见,《标准》已由传统的“纯工具性的单一目标”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多维目标”转变,这是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根本着眼点。

2.把握教学目标要整合对应项目的目标要求。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必须把上述多维目标中对应项目的目标要求整合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做到:①从总目标与阶段目标相结合的角度把握教学目标,既立足于阶段目标的现实性,又着眼于整体目标的长远性;②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融合的角度把握教学目标,既立足于单一目标的达成度,又着眼于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发展;③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互渗透的角度把握教学目标,既立足于单项训练的效果,又着眼于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④从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角度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既立足于语文学科特点,又着眼于学科间、课内外、校内外的互补与衔接。

二、树立课程的主体意识,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处理好教学关系

《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教学设计时要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课程主体意识,把准“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定位,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考虑并设计如何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放手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参与学习,演好学习的“主角”。

1.从“学”的角度,定学生“学”的任务。即要求教学设计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来确定学生“学”的任务。一是定“学”的内容(包括知识、方法、能力、情感等),变“知识性学习”为“综合性学习”;二是定“学”的形式(包括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选择性学习、积累性学习、体验性学习、观察性学习、策划性学习等形式),变“被动接受识记式”为“自主合作探究式”;三是定“学”的机会(包括预习、读书、思考、讨论、质疑、想像、查询、交流、演练、展示、评价等机会),变“教师主演”为“学生主演”,从而使语文教学更贴近学生,在内容上更适合不同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和需求;在形式上更适合不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和兴趣爱好,便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时机上更充分地给予学生学习、实践和发展的空间。

2.从“学”的角度,定教师“教”的任务。即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让“教”服务“学”,让“师”协助“生”。一是定“教”的任务。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并设计如何完成“指明目标、引导深入、鼓励进步、点拨偏差”四大任务的内容、时机和方式。二是定“教”的方式。考虑并设计如何变“讲授分析问答式”为“启发式、讨论式”,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三是定“教”的角色。考虑并设计如何当好“主持人”角色,控制教学过程,控制学习方向,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如何当好“向导”角色,在哪些字词句段篇的难点上、读写训练的重点上、读写方法的指导上用力,应为学生提供哪些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工具;如何当好“咨询者”角色,及时释疑解惑;如何当好“发动机”角色,应提供哪些成功的机会,如何通过评价及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鼓足学习干劲;如何当好“榜样”角色,范之以“字”、范之以“声”、范之以“文”、范之以“情”,做好学生学习语文的榜样。

三、树立课程的实践意识,由“重现成结论的传授”向“重学习过程的体验”转变,设计好教学流程

《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所以,教师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树立课程的实践意识,在设计教学结构、教学活动时应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重视在学习实践中进行语文教育,在学习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在教学结构的设计上突出多样化、个性化。要改变过去“以文章分析为重点、以师生问答为主要方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语文教学模式,由“重现成结论的传授”向“重学习过程的体验”转变,必须提倡教学结构的多样化、个性化。杨再隋教授所倡导的四种教学结构值得借鉴:①有的课,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段落入手来设计结构,但注意不要割裂课文,不要打乱作者的表达思路。②有的课,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教师从旁指点。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读中感悟与教师的读中指导要自然、和谐。③有的课,以合作学习为主,先分组,后交流,然后提取各组之长,师生共同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重点以及作者的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④有的课,可直接从课文的重点切入,以点带面,从部分返回整体,引导学生用学习重点段的方法去自学其他段落。

2.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突出实践性、体验性。①在设计上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学生多样、具体的生活来感悟语文教材的抽象性、概括性。②在设计上重视诵读和探究,通过感受、体会、体验,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③在设计上重视实践应用与演练,创设语文活

--------------------------------------------------------------------------------

最新文章:

学好新课程理念 搞好新教学设计

《小珊迪》教学设计

《五彩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设计总结篇11

课程设计模式是指教师为了完成预定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和原则,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的一般思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理论指导,因此课程设计基本靠教师个人教学实践总结,而个人教学经验由于个体特性强又无法推广,课程设计经验不系统,缺乏理论指导的局面亟需改变,对能有效指导语文教学课程设计的统一的课程设计模式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2 目标模式课程设计

目标模式一般指的是教师对学生行为变化的预期而设定的教学目标并依此进行课程设计的思路。该模式的课程设计最早源于教育家博比特的课“课堂活动分析”理念,而被系统化成理论则是由教育家泰勒完成,泰勒认为课程设计应该遵循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再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最后反思教学效果的顺序。随后教育家塔巴进一步把目标模式发展为塔巴模式,塔巴模式将目标模式的四个步骤具体化为八个阶段:了解学情需求,设定具体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内容,依据内容设置活动,组织教学活动,评估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塔巴模式将原则的泰勒模式变得更有操作性。而学者惠勒则进一步发展了前人的课程设计模式,他认为教学过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强调了教学反馈对原有课程设计的调整和完善。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依据目标模式的思路进行课程设计。第一,首先明确该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结合学情,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能力、认知水平等来设置教学目标。第二,教学目标要具体化和可操作化,教学目标设置不可笼统为抽象的能力、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而是要每一个维度目标有测量标准,例如能力目标可通过是否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具体认识多少汉字等可操作观测的目标。第三,目标之间有内在联系。设置教学目标可以按照从近期到远期,从简单到复杂,从思想到行为目标等循序渐进地逐步完成。第四,目标的价值引导原则。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设计上,需要引导学生从非理性、肤浅、表面、片面的感性认识,向辩证、理性、有逻辑的认识引导,注重对学生的思维价值的引导。

3 过程模式课程设计

过程模式课程设计指的是课程设计不再按照明确具体某一教学目标去设计教学内容,而是尽可能地展现教学内容的原理和逻辑的设计思路。过程模式理念源于西方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包括结构主义教育家代表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他们认为人的学习过程是认知能力逐步加深的过程,而不是我们预先设置了某一目标然后他们就能达到。这个教学过程更多地培养学生的认知知识的能力,是否达到某一目标完全取决于他们自身的认知结构。英国教育家斯坦豪斯明确提出,过程模式课程设计比目标模式更适合于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教学。例如数理化等学科知识。依据过程模式课程设计原理,小学语文教学可采用开放式原理设计语文教学。第一,设置一般性的教学目标,这里的一般性教学目标主要针对的是培养学生思维和认知能力的目标,而不是侧重知识性的目标。第二,设置创造性的开放的教学活动。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情境设置等动态教学的方式,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与合作,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获得知识,并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第三,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知识,完成课堂教学。第四,在最后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更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过程的评价。

4 自然模式课程设计

自然模式课程设计是建立在对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的综合折中的基础上的。最早有美国教育家瓦克提出,通过既借鉴目标模式的规律有序可检测的优点,又借鉴过程模式的过程开放发散有创新的优点,建构一种实用性的新课程设计模式。自然模式课程设计既反对单一传统的目标模式设计,又对过程模式的脱离课程目标的怀疑,主张课程设计应该综合考量各种教学因素。自然设计模式包括三个元素:教育立场、教学思考、教学具体设计。其中教育立场是课程设计者的主观意志和思想,是整个自然设计的引导;教学思考主要指的是教学过程课程设计的进度把握方案,要求要灵活开放;教学具体设计是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依据设计者的意志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自然模式课程设计的折中原理进行课程设计。第一,设置开放性而不是标准化的教学目标,目标起着对教学的引导作用而非具体的规范。第二,主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属于参与角色,例如在一堂语文课中,对某个句子的修辞改用何种修辞手法,教师可提出不同的方案,由学生来选择,而教师则引导学生具体认知修辞手法是否与该句子合适,经过分析与选择后得出最优的答案。

5 情境模式课程设计

情境模式课程设计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史密斯提出的,并由斯基尔贝克和斯考特等人发展。情境模式课程设计试图通过对某一情境分析来解决和回答教学问题,在情境分析中运用和掌握知识。情境模式与课程设计的结合会涉及到多方面内容,例如某一情境的社会因素、学科因素、代入感等方面问题,通过情境分析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认知事物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模式进行课程设计。第一,情境分析。首选设计好带有若干能获取学情信息某一情境,然后让学生分析情境,通过分析情况明确基本学情,如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方式。第二,依据基本学情来设置教学目标。第三,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建立学程。第四,对学生的情境分析运用目标知识进行引导,完善他们的思维和认知能力。第五,最后反思教学过程,总结经验。

语文课程设计总结篇12

一、引言

“C语言”是计算机类相关各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的程序设计类语言,它既具有高级语言的特点,又具有低级语言的功能,语法结构简洁明了,编程的程序效率高。“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编写程序的兴趣,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方法,使学生建立一种程序设计的概念,为后续的各种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从目前对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普遍感觉C语言这门课程知识点较多,自己不知道如何动手独立完成一个新程序的编写。为了培养学生动手编程能力和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分析与探讨。

二、正确合理设置课程教学内容

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本着“适度、够用”的原则,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编写程序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因此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尤为重要,本课程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算法、三种循环结构、函数的编写、数组的应用等内容,经过对本课程的调查、分析与研究,使课程内容从职业需求的角度确定,重构课程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过程,并精心选择每一个知识点,设计大量的案例,覆盖所有的知识点,使学生既能够理解所学知识,又能举一反三,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教师在多媒体教室讲授,然后学生在机房练习实验内容,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很容易被遗忘,部分同学反映,上课当时懂了,过后就忘了,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笔者在此课程中主要采用了案例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案例式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教学目的,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将案例引入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式教学法主要是以案例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教师先引入案例,让学生分成4~6人一个小组,每组选派一名小组长进行总体的策划与准备,小组成员每人都查阅相关资料,再将查询到的结果汇总,使小组成员对案例有充分的认识与理解,教师只需对问题进行阐述,对相关的知识进行重点强调即可,这样理论与实践结合,既锻炼了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一个小的案例结束后,教师请每个小组的同学表达自己对案例的分析与体会,哪里存在问题,哪里比较熟悉,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式,等等,教师再进行整体的总结与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空间和网上资源,可以把案例上传至个人的大学城空间上,然后与教师、同学、同行交流,探讨更好的解决方法。这样,可以让全校师生都关注学生的成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与信心,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享受成果的乐趣,真正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存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主动,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等现象,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经过问卷调查显示,82.7%的学生认为没有学好“C语言”的原因在于自己没用功,71.2%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方法不当,因此,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也是重要的研究问题之一。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的掌握程度,以“适度、够用”的教学内容为主,适应学生的心理实际。在问卷调查中,有一道题目“面对目前学时减少、信息量加大的矛盾,您认为老师应该怎样讲授C语言?”85.4%的学生反映教师不要讲得太快,宁可少讲一点,但要细致一点,让学生听得明明白白。同时,教师应让学生多动手练习,增加学生实际编程的能力。其次,教师应正确地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每次课都写一次心得体会,总结本次课的内容,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与沟通。同时,教师应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使学生养成预习与自学的好习惯,通过网络学习网站,让学生自学。再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多引用案例,多让学生分析、解决、判断及操作完成,而不是直接介绍知识点,让学生多动脑思考,改善学生中懒散的习惯。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能够用C语言的思想解决问题。

五、改善考核方式,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针对C语言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特点,我们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主要采用平时表现(10%)、实践效果(20%)、小组自评(10%)、小组互评(10%)、教师评价(20%)、上机考试(20%)、答辩(10%),通过以上考核方式,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也受到了学生的认可与好评。

六、结语

总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如何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也是值得大家非常重视的话题之一,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才能找出一条既符合实际又有效的途径,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操作得更熟练,为今后的工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邵雪梅,马骏,程辉.案例教学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

[2]侯宏霞.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

[3]史继峰,侯芳芳.提高C语言教学质量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4).

语文课程设计总结篇13

一、微课程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的微课程指的是使用一种小型的视频文件录制教学视频,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通过这样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授课的内容可以是一个小知识,也可以是一个小现象、小故事或者小练习。学生在这样的微课程中点滴积累,学习知识。在信息化的时代,微的概念被应用在了教学中,产生了微课程这样碎片化的教学方式。微课程有着具体、小巧和精致的特点。微课程的每一段教学视频都一定是言之有物的,避免空话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同时,一个一个的小知识点又不会让学生感到烦躁。同时,整个视频全部聚焦在一个小知识点上,做到了精讲细讲,内容更有立体感,更有吸引力。

二、微课程在初中英语教学应用的设计策略

1.导入设计

在进行微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流程。首先,教师可以使用微课程进行课堂的导入。学生在刚刚上课的时候常常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微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氛围,开启一节课的学习。比如,在学习旅游专题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一段关于旅游的微课程,向学生展示各种旅游景点的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要讲述励志故事,则可以使用名人的成长故事引入课堂的主题。或者是利用微课程在学习开始前将本文课程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只是以微课程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清哪些教学内容是重点知识,以便学生能够在学习时有所取舍,在重点知识的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

2.呈现设计

微课程在进行语法讲授时有尤其显著的作用。由于语法概念比较复杂,要让学生掌握在不同时态下的语法运用规则,仅靠教师口述效率太低。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微课程把语法运用规则呈现出来。通过这种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学生接受知识更加容易,也更加有乐趣。在教授词汇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微课程,在单词和单词所指代的具体含义通过图片知识的方式联系起来,方便学生记忆。

3.情景设计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如果能够进入一个具体的场景,那么理论知识就能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所以,我们可以使用微课程为学生创建一个情景。比如,上口语课,教师可以把口语的具体运用情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不同状态下口语的用法,这种方式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4.归纳总结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往往在同一节课上要讲解几个知识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需要的就是梳理和归纳。现在有了微课程,教师的归纳总结工作就可以使用教学视频来完成。在上课之前,教师把下一节课要讲的知识点归纳起来,支撑教学视频,然后在课堂的最后播放。学生就能够及时回忆整节课所讲的内容,建立起更完整的知识体系。另外,利用微课程视频,教师可以及时将课堂中所讲的重点知识总结出来,并将微课程视频资料上传到校园网站中或者是班级QQ群中以便学生及时下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复习。而且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模块练习,在课上没有及时掌握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微课程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获得全面提高,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使班级学生得到均衡的发展。

5.学习策略

指导学习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刻苦程度,还取决于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学习策略。微课程是传授学习策略的最好载体。教师可以把自己总结的学习策略通过教学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现出来,并提供学生下载。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按照这样的学习策略来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6.课程拓展

要让学生全面立体地学习知识,教师需要为学生进行教材内容之外的拓展,而这些拓展往往是课本不能涵盖全面的。微课程可以为教师提供课程拓展的平台,或者可以让学生自行收集资料,自主动手设计和制作微课程,让微课程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这样高度凝练的知识呈现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总结知识的能力,如,初中英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爱玩的特点,为学生设计关于最想去旅游的国家这个主题的微课程,并让学生通过英语将微课程的主要内容介绍给大家,以及想要去这个国家的原因。学生在接到这样的学习任务之后就会借助互联网技术、计算机设备等查找关于自己想去的国家的信息,如国家的气候、风景、地理位置等,然后再通过自己已有的英语基础进行讲述,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地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水平、提高学生对微课程的兴趣,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对地理等方面的知识的掌握,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微课程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有重要的意义,应该引起初中英语教师的注意。学生在微课程的帮助下激发了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质量,提高了学习效率。本文针对微课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总结了微课程的实践策略,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陈传光.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策略[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2(2):66-70.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