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当前学术期刊所处的困境剖析

一个国家的学术期刊出版状况, 是该国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期刊业, 中国的学术期刊无论在规模上, 还是在经营理念上, 都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 很多学术期刊甚至陷入了困境。

1.管理模式转型困难

我国学术期刊出版结构和运作方式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刊物“小且全”, 雷同现象严重, 自身经济基础薄弱。目前, 学术期刊主要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出版社、各类学会/协会主办, 从 2000 年起, 科研单位向企业转制, 学术期刊不可能为单位带来巨大收益, 作为学术期刊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造成办刊经费严重不足, 条块分割比较严重, 定位相对狭窄, 办刊模式封闭化, 且经营意识淡薄, 发行渠道单一。

2.质量不高且时间过长

学术期刊中论文质量不高, 被 SCI, EI, ISTP 等世界检索刊物收录的期刊更少, 随着学校评价机制对数量和期刊级别的倚重,以及科研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原因, 有不少还是人情刊。学术期刊大多是一校一刊, 有的还是一校多刊, 千刊一面, 要么是“XX 学报”, 要么是“XX社会科学”, 大多具有“全, 散, 弱, 小”的特点, 看不出其中的鲜明特性, 仅有校名或地名不同, 根本看不出专业的区别和优势所在; 不少期刊形成了各科学论文的“大拼盘”, 选题重复陈旧, 观点不新, 缺乏创新价值; 要么有的就是拿一些时髦的术语来糅合自己的学科, 以弄出新的、玄的学科和内容。内容雷同的平庸之作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不但造成了浪费,而且对学术的发展也极为不利。

学术期刊的编辑时间过长, 有的论文投稿后没有一点音讯, 造成了一稿多投的尴尬局面; 发表时间滞后, 在审稿时首先对作者学历和职称作为及时要素, 对一般作者文章没有一点反馈信息。大多数的核心期刊都是双月刊, 而双月刊周期平均为 6 个月~10 个月, 比国外同类期刊发表滞后。这种缓慢的资源更新速度严重制约了学术成果的时效性, 特别是现在学术界在提倡开放获取运动( Open Access) , 提倡把经过同行评审的文章早日在网络上共享, 开放的信息网络化传播已为传统学术期刊的出版提出了新的考验。例如, 英国的《自然》杂志周刊对重要信息可以 3 天出刊; 美国为了让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及新观点尽快公之于世, 与读者见面, 甚至出现了传真刊。

3.高级编辑人才缺乏和聘请的学术顾问和学术委员多

聘请学术顾问和学术委员是必要的, 问题在于太多、太滥、太重复。很多专业的名家都在多家学术期刊担任学术顾问, 造成顾而不问的尴尬局面。

学术期刊对编辑的要求较高, 不仅要求其有深厚的文字功底, 熟悉相应的学术规范, 专业的编辑技能, 还要有相当的专业知识; 而对于专业知识的更新尤为重要, 特别是像计算机、生物工程、化学工程等学科, 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更加重了专业编辑的缺乏。现在很多学术期刊的编辑都是乐于奉献的老编辑, 由于收入分配体制和学术评价机制的限制,年轻的编辑不愿意去从事需要甘于清贫的编辑职业, 即使在该岗位也坚持不长久, 造成了新老交替断层的局面, 使许多老编辑感到力不从心。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