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微信小程序对科技期刊公众平台的功能拓展

当前,建设微信公众平台、增强移动端传播力,已成为科技期刊应对新媒体时代挑战的重要举措之一。在科学运营微信公众平台以提升科技期刊移动端服务水平的问题上,学者们进行了深入探讨,涉及宏观定位与整体规划(如张艳萍的研究)、管理策略及其实施(如刘星星等的研究)、适用领域(如谢文亮的研究)、内容编选(如张海东等的研究)、界面功能(如冀芳等的研究)、伦理规范(如刘建的研究)等方面,成果颇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成果及相关结论大都基于对微信订阅号、服务号的考察,其前提是公众平台所在的微信系统的“技术生态”相对稳定。

2017年1月9日,微信小程序(WeChatMiniPrograms)正式上线,并迅速在商业营销、社会工作、文化场馆服务以及各类实务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短短1年多的时间,小程序的累积用户数已接近4亿,且人均在线时长持续攀升,尤以25~30岁的用户最为活跃,这表明微信小程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综观其实践成效与运行机制,可以认为,作为一种与订阅号、服务号“异质”的新元素,微信小程序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微信公众平台的技术生态,开辟出新的应用场域。对于科技期刊的移动端服务而言,它的出现也昭示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方向。

但在科技期刊领域,微信小程序的应用并未受到关注。目前,鲜有从微信小程序与科技期刊发展相结合这一角度切入的研究;关于科技期刊是否要开发、如何开发微信小程序的系统思考及相关成果,仍处于空白状态。本研究着眼于此,探讨科技期刊基于已有公众平台开发、利用微信小程序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基本思路,以期为推动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发展、提升科技期刊移动端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微信小程序本质上是一种移动端应用(C/S构架),可以通过编程设计和对移动设备硬件的调用完成多种任务;就核心功能而言,它能够实现与原生手机App基本相同的应用效果。但其遵循“轻应用”的开发理念,具有“无须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须卸载”的特点,并通过借力微信平台功能、限制代码规模等方式不断降低开发难度与资源要求。目前,微信小程序已和传统的公众号界面实现了较高程度的互通,二者间达成关联和界面跳转的方式日益多元化。

技术和传播机制上的独特性,以及与既有微信系统的紧密衔接,赋予了小程序拓展微信公众平台功能、丰富移动端服务手段的极大潜力。对于科技期刊而言,这种潜力值得关注。

1.超越内容供给,强化工具服务

当代科技期刊已将“知识服务”视为核心发展理念之一,而其在移动端践行这一理念的主要渠道就是微信公众号。不过,在实践中相关服务主要为推送纸刊内容,其他类型的服务不甚活跃。实际上,非推送服务中的目次检索、投稿指南、过刊浏览等,本质上仍是文本———只不过属于回应式而已;至于微社区、在线投稿等,则往往是跳出微信体系在其他界面实现的。所以,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目前的知识服务总体上偏向于内容供给。知识服务“关注的是用户所需的服务,而不是信息本身,目的是将用户从海量的相关信息中解放出来,使其能够直接获取所需服务”。这意味着,知识服务体现了用户信息获取行为所指向的最终目标得以高效实现的“过程”,应是“内容”与“利用”并重。而对于内容来说,除了筛选之外,显然还有更多的利用方式。虽然微信小程序内嵌于微信系统,但其作为“移动端应用”的软件程序性质,以及需要自主设计的开发方式,决定了小程序可以成为比较典型的工具。例如,使用小程序“微软小蜜”,能方便地将图片变为可编辑的PPT文档。在此过程中,它就是提供识别、转化图片的操作工具。小程序这种打造处理工具的能力,正可为利用内容提供灵活多样的手段;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满足用户需求的模式与方法,也必然因此而趋于丰富。例如,可以设计我的书架、在线笔记等小程序,方便用户快速调取阅读记录、随时总结心得体会;也可开发文章关键词检索与抓取、图表文字识别或特定领域常用的公式计算器等应用工具,以便用户在移动端即时处理内容文本等。针对研究惯例与特定学科需求的工具性小程序的开发,与科技期刊的内容优势相结合,将使用户既能获取品质信息,又能在移动端随时随地加工整理信息,从而更便捷、高效地进行学术思考和积累科研资源。在与公众号相联通的运行条件下,小程序开辟的工具服务维度,可以和既有的内容供给服务维度实现协同,这将极大完善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媒介功能,而且也更为符合“知识服务”的本质要求。

2.促进用户间互动,完善平台交流模式

基于移动端的交互活动在当代媒介行为中日趋常态化,但订阅号、服务号的传播特征偏于运营主体,某种程度上不利于用户间的互动交流。有研究者指出,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所构建的“交流平台”,其运行模式仍是“用户与期刊之间的咨询与答复”,即当前微信平台上的互动多呈现为以科技期刊为轴心的辐射型信息流动,难以形成网状联通、多用户互动的典型虚拟社区。小程序依托场景的应用特征有利于以共同的行为为纽带,组建并维系活跃的网络社群。微信小程序没有粉丝,不涉及“圈粉”“订阅”;使用同一个小程序的用户,大多在某一方面有着现实趋同性,他们或面对类似的问题与情境,或从事相近的活动,这成为小程序驱动社交关系形成的切入点。例如,全民打卡计划等打卡类小程序中,参与某一打卡项目的成员都在做着同一主题的行为(如读书、健身等),他们通过图文日记实现打卡,并以评论、留言等形式进行交流,相互激励、监督或指导;一些小程序还设计了小组功能,使有着共同行为的参与者可以集中互动,进一步密切关系。相比于传统公众号的互动模式,微信小程序体系下的交流表现出如下新特点。

(1)促进用户间交流。小程序以共同行为引发线上社交,由于拥有共同行为的是用户,所以交流的主体也是他们。平台方仅提供空间与技术支持,其发声与否并不影响交流是否达成。这种交流形式显然更具网状化及用户主导的特征。

(2)有较为明确的议题。共同的现实行为源于有共性的问题、需要或情境,由此衍生的交流,往往也有较为一致的关注点。如:跑步打卡类小程序中,用户讨论的多是健身塑型问题;而背单词签到类小程序所涉及的互动,则明确指向外语学习……因而,小程序推动的交流更易实现议题化。对于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受众而言,最集中、显著的共性现实行为首推学术研究工作。那么,引入小程序而实现的交流也必将凸显学术议题。这样的互动尤能体现科技期刊构建交流平台的题中之义。

(3)现实行为与平台交流紧密扭结。小程序驱动的社交中,线下活动是线上交流形成的诱因,也源源不断地为交往活动提供资源(如记录、心得等);而线上互动又将直接涉入现实,如当前参与打卡互动的小程序用户,多是为了以此保障自己能将实际行为坚持下去,并获得一定的参考,以提升相关行为的水平。对于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而言,这种线上交流与线下行为的密切关联,有利于平台互动切实促进科研工作,因而具有现实意义。

3.增强内容能力,强化富媒体效果

微信小程序同样能被开发为移动端的内容平台,且与传统公众号相比,其功能显现出一定优势。这主要是因为小程序虽然是原生手机App的简化版,但其功能实现、服务模式仍遵循App的逻辑,故而在操作上更具独立性。它可以突破订阅号、服务号中推送频次与文章数量的限制,还能实现多频道内容。如“新华社微悦读”除首页的文章列表外,又设置了现场、图视等频道,平行视频、图片信息;“央视微电影青春频道”则有作品分类功能,垂直延伸出汇集不同题材视频的二级目录界面。相较于传统公众号有数量限制的单界面形态推送模式,微信小程序不受数量、频次限制,具备多频道多层级呈现信息的能力,既可扩大规模,又有利于区分主题、归类题材,还可对接栏目设置,适于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组织化管理内容传播。概括而言,小程序的技术特征意味着科技期刊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资源投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打造自己的内容类客户端,并获得相应的传播功能。微信小程序借由程序的力量提升平台富媒体化的能力,颇为值得关注。仍以“新华社微悦读”为例,其通用功能“听新闻”可以一键式实现文本型文章的音声播报,这个效果正是基于文字转语音的识别程序模块批量实现。由此可见,小程序在用相对经济的方式实现多形态内容呈现等方面具有较大潜力。考虑到当前科技期刊微信内容大多停留于图文结合状态,鲜见音视频,且其移动端多媒体开发力量又相对薄弱的情况,借助小程序的技术特点来强化科技期刊移动端内容呈现效果的前景值得期待。

4.有效识别用户及其需求,提升精准服务水平

挖掘核心用户群体是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提升影响力、实现应有价值的重要前提,但现实中仍有部分期刊存在“未深刻考虑读者兴趣点和乐于接受的形式”的问题。该症结的成因之一是订阅号和服务号运行中的粉丝、阅读量等指标往往仅具“计数”意义,对于识别或评价用户的活跃性、实际态度等帮助不大。相比之下,小程序的用户指标是存留率(即回访率),其用户都是活跃的,不存在传统公众号中的“僵尸粉”。尤其重要的是,微信系统为小程序开发提供了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API),使其能调用微信的基础功能(如读取位置等),以绘制“用户画像”(如年龄、性别、地区等);还支持根据特定目标来定义事件,并利用API接入功能进行自定义数据上报,以便搜集、统计与事件相关的操作行为数据。显然,这些数据是描述用户特征与行为偏好的重要资源,通过聚类分析、协同过滤计算等方法加以处理后,可以用来预测特定的需求、习惯等。而且,小程序本身也能依托相关数据,成为针对兴趣、偏好等进行个性化推荐的应用,一些点餐类微信小程序在此方面已有成功实践。

综上所述,基于小程序的开发与运行,科技期刊通过移动端应用来把握受众特点、提供精准服务的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