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学术期刊为作者服务内容

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作者的支持,作者的发掘并不是一蹴而成的,需要期刊编辑部源源不断地发掘、培养、支持、鼓励,以期刊为中心,建立自己的作者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编辑以主人翁的意识,充分认识到作者的重要性,以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自觉提高服务作者的水平和质量。尊重作者,善待作者,以作者的合理需求和学科团队的需求为依托,通过缩短审稿周期,保护作者权益,借助各种媒体,多方位大力宣传推广作者等途径,团结作者,提升刊物的影响力。

0引言

作者、编辑、读者是期刊发展过程中缺一不可的元素。三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协作支持的关系。其中,作者是支撑刊物发展的基本保障,只有建立并牢牢抓住高质量的作者群,才能吸引高质量的稿件,有了品质稿源的保障,才能促进期刊良性发展。因此,巩固已有作者群,发掘新作者,提携年轻作者,不断壮大作者规模,进而吸引品质稿源,提升期刊知名度,应成为期刊工作的重中之重。林松认为编辑部应重视作者需求,借助互联网技术,在作者投稿系统中启用了一系列新模块,拓展期刊业务。张敏认为科技期刊编辑应通过坚守职业道德,加强学科专业和编辑业务理论学习,尊重作者,服务作者,积极应用新媒体技术,构建与作者互相尊重、互相进步的和谐关系。颜廷梅认为缩短出版周期是科技期刊为作者服务的好举措。周锐归纳了3种编辑服务作者的主要途径。可见,改变以往轻怠作者的作风,积极主动为作者服务已成为期刊界的共识。

1服务作者是实现期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学术期刊依赖作者而存在,没有作者,期刊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高质量稿件是科技期刊赖以生存和不断发展的基础,拥有高素质的作者队伍是获得高质量稿源的根本保障;因此,作者队伍是期刊生存、发展的关键,而期刊之间竞争的实质则是对高水平作者的争夺。作者对期刊的喜好,来源于期刊编辑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带给作者愉悦投稿经历的刊物更容易获得作者再次投稿的青睐。因此,提高编辑服务作者的意识和素养,是提升期刊质量的有效途径。期刊编辑与作者是互为支撑的,编辑需要作者提供稿源,作者需要编辑为其把关出版。传统的守着“一亩三分地”的工作模式要被摒弃,更要强调编辑的“主动出击”,主动服务的意识与素养。编辑要真心对待每一位作者,以文章自身的学术价值为准绳,不因身份、地位、层次而将作者和文章分为三六九等。作者是知名专家,编辑就竭尽所能彰显服务之热情;作者籍籍无名,编辑则冷情冷面,公事公办似得敷衍作者;作者是学生,编辑更是毫不避讳,爱答不理,有的甚至极尽讽刺之事;凡此种种表现,只能令作者心灰意冷,改投其他刊物。众所周知,科研成果的产出是一个漫长而且辛苦的过程,每一位科学大家都是从无名小卒一路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出来的,在奋斗的道路上需要有人指引,有人鼓励,有人欣赏。编辑是他们成长道路上必然要遇到的人,有着素养的编辑会以的服务意识,不仅在学术上指引,更会以的人文关怀,给予年轻作者信心与鼓励。编辑和作者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将更有助于期刊的发展。因为,只有在科研工作者中树立起期刊的良好形象创造出期刊的良好声誉,才能促进期刊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编辑要具备服务作者的主动意识。主动并不意味着“以作者为中心”,无原则、无节制、无理由地服从作者的一切要求。而应以期刊的高质量发展为目的,对待作者,积极热情,有礼有节,急作者之所急,想作者之所想。对作者的合理要求,应积极快速反应、满足;对个别作者的无理请求,应坚决拒绝。只有这样,才能团结积极向上的作者,才能带动期刊的良性发展,才能体现出期刊的价值,才能得到更多作者对期刊的关注。

2服务作者需要把握的原则

2.1满足作者的合理需求

作者对刊物的高质量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期刊以作者的需求为目标,以己度人,换位思考,不要公式化的与作者联系,而是带着真心交朋友的诚挚,给予作者更多人文关怀。使作者在投稿过程中可以通过编辑服务而获得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上、体力上、智力上抑或是精神上的愉快体验。编辑的服务应该始终如一,抱着热情与尊重之心,重视每一次沟通、交流。让作者体会既体会到劳动成果的被尊重,又感受到家人般的关怀与鼓励。这种精神体验会使作者有新稿件时更优先投向给予他愉悦感受的期刊,期刊就会拥有更多投稿的“回头客”,就有更多的稿源,进而有更多的选稿余地。在目前阶段,一般作者最关注的是稿件的出版周期,编辑应急作者之所急,选择合适的审稿专家,加快审稿流程,真真切切解决作者关注的问题。笔者在工作中体会到,通过投审稿系统,实时公布稿件的处理状态,每到一个阶段,都给作者发邮件,说明每一个阶段可能需要的时间,透明的审稿流程,能够使作者认识到编辑工作的繁重和琐碎。而且,针对修改意见,作者也不再带有排斥情绪,能真诚地和编辑沟通交流,作者从心里认可了编辑的工作,编辑也通过服务作者而成就了自己,实现了编辑工作的良性发展。这样,有利于留住老作者、吸引新作者,形成稳定的作者群,有利于期刊出版质量的提高。

2.2注重学科发展的需求

期刊编辑首先要成为专业人才,才能在审稿编辑过程中发现文章的亮点,才能更、更深入地推送文章。这就要求编辑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具备专业领域的知识。编辑的专业知识越精深,对稿件的质量把控更,能更好地与作者沟通、交流,随着国家对科研领域的大量投入,各学科发展迅速,学科交叉现象也成为常态,涌现出了许多新兴的热门研究领域,得到了科研人员的关注。编辑应时刻关注科研热点,积极参加学术会议,认识并结交科研人员,通过一位科研人员带动一个甚至几个团队对期刊的关注。在以后的工作中与科研人员做紧密深入地沟通,随时掌握学科动态。也可以通过策划行业热点专题的方式,为科研人员提供和关注热点问题的平台,进而吸引更多的作者关注期刊,给期刊投稿,提高期刊的影响力。编辑应牢牢把握本学科学术带头人及学术团队的信息,紧密关注团队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积极主动地与团队经常联系,抢先刊发团队的近期研究成果,充分发挥刊物传播平台的作用。

3服务作者的途径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介的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编辑部应尽快建立完善的多媒体传播渠道服务作者,网站、微博、微信等都应多方位开放。作者将文章投到刊物,是对刊物的认可和信任。编辑部有义务也有责任将作者的文章传播推广,让更多的读者认识作者,认可文章。这是对作者劳动的尊重,也是对刊物影响力提升的有利渠道。

3.1缩短审稿周期

简化审用稿程序,缩短审稿周期,是作者关注的重要事项。一般编辑部都执行的是编辑部初审,专家外审,主编终审。在这个过程中,专家外审由外请专家审稿,编辑部一般提出来的时间是1~3个月,为了保障稿件的质量,外审的时间不能压缩。只能在初审和终审环节,尽量压缩时间。有的编辑部规定24小时内要反馈给作者初审意见,有的规定3天之内。外审的时间接近结点时,编辑可以通过邮件或者短信提醒审稿专家。此外,稿件每进入一个环节都可以给作者发邮件提醒。

3.2尊重作者权力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2个人,每位作者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编辑不能因为个人文风喜好,要求作者按其喜好修改文章。根据著作权法规定,编辑对文稿的处理加工分为2种:一种是文字性修改,一种是内容性修改。前者属于编辑的正常职责范围;后者未经作者允许,编辑不能不负责任地改动,否则属于侵权。现在国内外许多期刊都很重视作者知识产权的保护,都要求在醒目位置标注期刊、编辑和作者的权责范围。有的期刊在作者投稿时就要求签订稿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予编辑部。有的作者希望自己的文章只用于纸质出版,不愿意网络扩散,编辑部也要充分尊重作者的意见,保护作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可能出现的纠纷。

3.3拓展服务方式

编辑部可以利用QQ、微信等建立作者群,在群里不仅仅推送文章,也可以一些论文撰写技巧、投稿指南、科研信息、学术热点等,活跃群内气氛,充分调动群里人员的发言积极性,一篇好的文章可能就在这种思想的碰撞中产生。编辑也可以针对重要作者实行个性化的服务。有的编辑部为文章的作者录制视频,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自己文章的核心内容;有的编辑部邀请专家做某一期的主编,由作者约稿、组稿;有的编辑部将某些青年作者的照片附到文章旁边,大力宣传推广。作者借由期刊提高了知名度,期刊也通过这些暖心举措留住了的作者。

4结语

为作者服务,主动服务,是编辑除了编校之外另一项重要的工作。一方面编辑主动出击,邀约稿件;另一方面,针对自然来稿,不能带着有色眼镜,不以身份论去留。重视每一篇稿件,发现其中有价值的成分,和作者积极沟通,帮助作者修改,共同打造的文章。形成编辑和作者的良性互动。编辑的服务也要讲究技巧。恰当的服务方式,能让作者如沐春风,心情愉悦,从而源源不断地贡献的稿件。这对编辑提出了要求:编辑不仅要具备相当深的学术素养,更要懂得沟通技巧,要有对作者的尊重之心。让真诚服务作者成为编辑个人自身的素养,而不是稿源缺失时的“救济粮”。虽然编辑部可以制定相关制度,使服务制度化。但真心服务是自内而发的真实的感情,公式化的服务内容不能打动作者长期支持一本刊物。只有编辑自觉主动投入真心,与作者建立起亲朋般的感情,才能留住作者,带动刊物质量的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