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重点及存在的问题

摘要:科技期刊出版业事关国家科技创新和科技信息安全。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中机遇与挑战并存,通过对CNKI数据库2013—2017年发表的以大数据和科技期刊为主题的学术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指出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大数据领域研究现状为:重视不够,研究主体分散,尤其是主管部门和主办单位参与不够;大部分科技期刊还是沿用传统的办刊模式,整体“小、散、弱”的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在大数据思维模式、数据挖掘技术以及科技数据安全等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中国科技期刊在大数据革命浪潮中已经明显滞后。提出的研究方向有: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的发展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应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当前应加强相应的制度制定和政策保障研究;尤其要重视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安全研究;加强大数据时代编辑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研究。

一、中国科技期刊界大数据研究存在问题分析

从以上量化数据和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科技期刊界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大数据浪潮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影响,也认识到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部分出版类主流媒体也跟进了这个时代浪潮,发表了一些的研究成果。但是从这些分析图表也不难看出:我们当前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及时,研究成果总量较少,得到的基金资助也很少,这和中国科技期刊的总体体量不匹配。截至2016年底,中国科技期刊总数达5020种,但在大数据方面的研究成果连续5年还不到100篇,其中只有2篇研究成果得到基金资助,说明中国科技期刊界大部分的从业人员还未对此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较少的基金资助既说明相关主管主办单位对于科技期刊大数据转型并不关注,同时也不能保障此研究领域的持续健康进行。

第二,研究机构和作者非常分散,不具有持续性和聚合性。同一作者对这个问题进行持续研究的较少,最多的也只发表了3篇文章,大部分只是粗浅地研究一下,发表一篇论文,然后就不再关注;机构方面也非常分散,同一机构发表过4篇学术论文的只有2家。科技期刊主管部门和主办单位在这场革命性变革中还未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介入,也未从制度建立、政策扶持以及国家科技期刊出版体系等方面来统筹规划和思考,并未切实地参与到这场变革中。研究主体主要停留在科技期刊界编辑人员的自说自话。

第三,研究主题过多集中在总论大数据带给中国科技期刊界的机遇和挑战方面,未深入到具体的行业顶层设计和应用案例探索。张硕等在《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探析》一文中提出大数据的发展历程,“及时个阶段2011年,主要是技术研发、概念推广、解决方案推广和商业模式尝试;第二阶段2012—2015,主要是生态环境完善、行业应用案例增多、用户认可程度高、基于大数据应用的业务创新加快;第三个阶段:2016年到现在,大数据解决方案成熟、大数据应用渗透社会各行业、数据驱动决策和信息社会智能化程度大幅提高。”从这个历程来看,我国科技期刊界在这一次大数据浪潮中已经明显有些滞后了。事实上,我国大多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单位还在传统纸质的“投稿—编辑—出版—发行”的闭路系统中运行。所谓数字化也只是简单地将出版后的纸质内容上传给大型数据库,这些都与大数据的时代更加广泛、深入的数字化,全社会范围内的数据互联互通,在数据密集型科学环境下形成的用于超大规模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及知识再发现的信息处理范式相去甚远。第四,在研究内容方面未对数据资源和数据安全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深入研究。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如何积累挖掘数据,如何分析应用数据,如何保障我国出版数据的安全等问题本应是大数据研究论题的核心和重点,但是从已发表的成果来看,仅有4篇论及数据资源,这远远不够。事实上,在科技期刊出版领域,我们已经面临着巨大的数据安全隐患。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统计我国SCI论文流入流出情况:“2007—2016年中国机构在SCI收录中国科技期刊发文数仅占中国SCI论文总数的9%;同期中国SCI期刊的总被引次数仅占中国全部论文总被引次数的4%,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作者把大部分在国外SCI收录的期刊上了。”大量的品质科研成果发表在国外,数据资源也掌握在国外大型出版集团手里。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值得我们科技期刊界人深思,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二、大数据时代,中国科技期刊重点研究方向探析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显示:我国的科技期刊总体上还停留在“小、散、弱”的小作坊时代,集团化建设缓慢,市场化程度低,难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总体而言,我国科技期刊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刊物的学术质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办刊能力建设亟待加强”。对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特点及趋势,蓝皮书给出了七个方面的研判,对大数据挑战而言,笔者认为“理性、科学和指标多元化是中国科技期刊评价未来趋势,加强办刊能力建设是中国科技期刊未来工作重中之重,集群化是中国科技期刊未来发展重要手段,依托融合出版、提供知识服务是中国科技期刊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科技期界在当前要研究的重点方向和领域。具体来说:

(1)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的发展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应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当前应加强相应的制度制定和政策保障研究。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其出版不仅仅是关系到科技期刊本身的生存与发展,更是事关国家的全球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在大数据时代,“学术创新模式、学术研究范式、知识形态、知识获取、知识交流及处理机制都发生了改变,学术期刊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7]。在这样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浪潮中,单靠数千家“小、散、弱”的科技期刊自身是无法实现华丽转身的,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并提供相应的制度和政策保障。一是体制层面:建议打破当前主管、主办和出版三级办刊体制,成立国家专门的科技期刊管理部门,打破条块和地域分割,集中所有品质办刊资源。大数据时代“学术成果的发表不再是学术期刊的专属,以往学术期刊的优势会被淡化,现行的以编辑部为单位各自为政的‘闭门办刊’模式会被摈弃,刊与刊的边界正趋于模糊,大数据将推动学术期刊整体转型”。当前我国科技期刊的主管、主办和出版单位较为分散,共有1375个主管单位,4381个出版单位。平均每个出版单位出版1.15本期刊,仅出版1种期刊的出版单位有4205家,占期刊总数的83.75%。反观国际大型出版集团,爱思维尔旗下的ScienceDirect数据库就集聚了2000多家期刊。当前应该加强如何优化我国科技期刊主管主办体制的研究,提出切实有效可行的体制改革策略,推进科技期刊资源的集群化发展。二是政策方面:建议在国家层面制定系统的科技期刊战略发展规划,可以考虑搭建一个以科技期刊为纽带的“国际科技研究和学术论文大数据平台”;或者以行业或者学科为单位成立部级科技期刊论文大数据平台。尤其是要重点改革创新科研评价体系,学者们应加强政策研究和科研评价体系多元化的研究。三是资金方面:各级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加大对科技期刊大数据转型研究和试点的资助,推动研究和实践。总之,在积极应对大数据对期刊的变革方面,作为大数据发展的主导力量,政府方面应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重视,包括提供项目资助、组织相关力量解决大数据在期刊应用方面的关键技术,从而为科技期刊数据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金和技术支持。

(2)树立数据意识,尤其要重视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安全研究。大数据时代,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数据。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建立用“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办刊机制和模式显得极其重要和迫切。“在数据驱动的智能时代,需要一股自上而下的力量。政府、行业组织及大型出版集团需要建立数据平台,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科技期刊拥有的数据不仅仅事关科技期刊本身的发展,也关系着国家科研安全。如何把海量的科技期刊数据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如何尽快实现科技期刊转型升级,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竞争力,阻止科研成果外流,刻不容缓,事关国家安全。学界应花大力气研究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安全。

(3)加强大数据时代编辑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研究。中国科技期刊要顺利实现在大数据时代转型与发展,关键是要具有大数据出版意识,掌握大数据挖掘技术,并能熟练分析运用数据结果的既懂专业又懂技术的专业编辑队伍。“编辑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旁观者、参与者和引领者的三重角色担当,学习并运用大数据技术搭建读者、作者和审稿人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框架,以读者需求为导向,退出个性化服务,积极探索以学术期刊为纽带的大数据全产业链和新业态发展路径”。懂专业、懂数据,会分析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刻不容缓。如何培养,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培养的体制、机制和模式,这些都值得深入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