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文学期刊的困境与改革发展研究

摘要:

文学期刊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与挑战,寻找读者,寻找市场,坚持改革,坚持办刊宗旨,是文学期刊走出困境的必然之路。

如果说文学期刊和其他类期刊经历长期竞争后,与己走出产业化、集团化路子的(知音》、《女友》相比,文学期刊的这个竞争对象相对还是显得寂静,既无经营基点又无能力进行多种经营能力的操作,使得文学期刊的阅读市场的影响力远不如综合类期刊经营的活跃。期刊经营的滞后,大大影响了文学读物的社会功能,无法达到传输国民文学性的目的。眼下文学期刊己被推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面临看严重的危机与挑战,困境中的文学期刊如今仍是旁观议论者多,真正投入市场一试深浅者少;阳春白雪者多,想出路者少。不能说文学期刊的纯粹性制约了期刊的市场发展,传媒网络时代的到来,多方信息铺天盖地,读者的选择更趋快节奏,多样化;文学期刊的长篇大论多少消化了部分读者的阅读耐心,80年代以小说传达社会、政治和人文信息的时代已经过去,文学期刊的特性又不能为迎合大众中的平庸口味而改变,因此,许多文学期刊甚至没有来得及与通俗刊物短兵相接,就不由自主地让出了市场。市场竞争的残酷无情把文学期刊逼进了被动而无奈的境地,变得呆板迟滞,缺少反应。但文学期刊也有自身的优势,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作为纯文学读本永远无法被其他刊物替代,作为文学艺术的阅读主流,拥有着自己相当大的读者群、寻找读者、寻找市场、坚持改革、坚持办刊宗旨,是文学期刊走出困境的必然之路。

一、困境中的前景—以产带刊或出版社办刊

文学期刊的困境主要是缺乏多媒体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国的文学期刊,大部分是作协、文联的从属机构,资金单一,无纵向产业扶助。有限的资金办有限的事,无钱不办事,消极的市场动作引不来丰厚的广告收入,小额利润满足不了大规模宜传炒作,编辑的积极性无法充分调动等等,诸多原因,造成文学期刊至今也没有达到销售市场的较大值。与此同时,图书市场己由过去高额垄断利润转向买方市场,图书利润的降低,显出了期刊利润和资金回收快运转周期短的长处,如果文学期刊能找到投向产业的能力,以产带刊,未必不是一条理想的出路。如广东的花城出版社,就是由最早的单一性的出刊,即而发展到自办发行、批发、零售、出丛书、办书店等多种经营方式而扩大成立为出版社.由此再引发出出版社接受文学期刊的话题。出版社办刊既是经营品种的多样化,又可以科学调整出版结构,实现开发性的综合利用,编辑人员即可编书又可编刊,打破了出版社的单一运作,也可以就作品的长短和市场的需要决定刊载还是出书,既不影响图书的出版,还可利用期刊投石问路。期刊还可以帮助出版社吸引作家,充实稿源,期刊生产的特点是投入少产出多,市场信息反应快、周期短、不拖欠资金、不存库,作为出版社的产业还可以承接广告,丰富出版社和社会与企业的联系,为企业的文化形象的策划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甚至可以作为文化智囊进入企业集团,走出一条联合发展的新路。

二、文学期刊如何进人发行集团

成立出版业发行集团,无论从深化出版业体制改革的需要,还是从发行环节市场的重要性出发,都是一项急迫要做的工作。“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系正以大流通、大市场呼唤大企业、大集团;大集团、大企业又反过来支持大流通、大市场,”这是众多出版业有识之士的共同认识,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目前,我国的出版发行集团正处于发展壮大的阶段,全国为数不多的几家大一点的发行集团也因在实际操作和适应市场的过程中的不成熟,还没能显出发行集团应有的功能。但是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个逐渐完善和成熟的过程,因此,在探索中寻找集团的管理和发行规律,是当前出版业认真要作的一件事。发行集团的成立,可以网罗各类出版物宏观上科学分配市场需求,有警示、引导等诸多作用。文学期刊进入发行集团可以得到合理的建议和调整,集团的责任制约会负责地传达较的市场信息。文学期刊进入发行集团可以弥补其他出版类的不足,有前期图书出版的宜传广告效应。一本的图书的出版从组稿到发行远没有期刊快,文学期刊提前亮相图书部分精彩章节,在吸引读者的功能上有着的优势。如(莽原)1998年刊出二月河先生刚刚完成的(乾隆皇帝》及时部—天步艰难,立刻引起了许多读者的询问,关心整本书出版完成的时间,为读者群的阅读心理起到了期盼的宣传目的,无形中为出版社作了次有效的广告。因此在发行集团统一的利益驱动下,期刊可以得到计划周密的规范操作,以最快的速度在短期内将部分读本传达到阅读阶层,这种宣传途径是发行集团独有的经营方式,比新闻媒体的单纯性报道更富说服力,既可节约广告开支又可以得到理想的炒作效果。同时,发行集团互补特性又能在集团计划统筹下进行,比文学期刊盲目寻找市场要稳妥的多。文学期刊进入市场后可以按利润提成,资金的来源能在集团内运转流通,负债部分以单期畅销的回率偿还,各类图书和期刊还可相互交换广告信息,以整体集团利益出发,共同创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然,集团化的操作不是个简单的过程,需要有识之士的投资和扶持,问题的提出也是思考出路的重要环节,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看到集团协作的结果。

三、文学期刊要发展,要求编辑有多种能力

大多数文学编辑还是以敬业、学识者居多,他们为期刊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好的编辑队伍是办好文学期刊的坚强支柱。编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有着特有的研究对象和自己的活动规律。文学期刊的编辑目前还是坐编辑部的多,了解市场的少;组稿兴趣高,发行兴趣小,随着市场的发展,单一的组好稿、编好刊己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行业的特点限制了编辑涉足市场的胆量,多数文学期刊还是以外请人员搞专项发行的工作,这些人文学功底不高,显现在对期刊发行对象的不协调性上。编辑对文学发展有着敏锐的感觉,清楚什么样的作品会招来什么样的读者,更易理性的分析读者的要求,如果编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有强烈的社会和市场的参与意识,大胆的走进行业之外的大领域,对期刊来讲,既能节约外请人员的开支,又可以用发行利润改善编辑们的生活待遇,以最少的人办最多的事,这对期刊的生存与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好处。

四、网络阅读与期刊的竟争

二十一世纪是多媒体飞速发展的应用时代,网络的出现就其阅读的便捷与其丰富的信息内容,对出版界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和危机。我国目前上网人数己达2(X旧多万,从利用信息数字化的效率上来讲,网络儿乎垄断了所有的经济信息及书库含量,为网民选择阅读和节约资金费用上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此意义上,期刊远远不是网络的对手,网络拉大了期刊在出版周期上的时间空档,这为期刊的发行和扩大影响带来了很多不利。文学期刊以其属性上的要求,在意识形态上负责传播文学的多元创作,有着相当繁杂的出版过程,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比网络的兼并性要大的多,网络的出现大大加重了办刊人的压力,如果期刊寻找不到合适的定位,有意无意间会丢失许多发展的商机和市场占有率。就目前所见,文学期刊并非在网络面前丢掉了自身的优势,如何利用自身特性寻找读者市场,总结发扬自身长处,冷静分析竟争资本,扬长避短,才是期刊发展的关键所在。文学期刊眼下还有以下几点优势:

1、风格优势—相比网络读本,文学期刊以长期经营所形成了的风格特点与网络无法雷同,读者在寻找自己热爱的读本时,还将会把目光停留在风格各异的文学期刊上。如地域J性的小说创作,大多刊登在相关的地方性杂志上,这为小说、散文、诗歌等创作风格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而的资料,就其创作的发表数量也是网络无法取代的。

2、队伍优势—文学期刊有着雄厚的作家队伍,他们是推动和巩固文学期刊的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文学期刊的厚重程度。一本的文学期刊首先是由它的读本质量所决定的,文学期刊可以就任何一个文学话题开辟专栏或进行专题讨论,自身有稿源和组织的能力,这与网络的刊后选择有先期占领市场的优势。文学期刊可以随时推出新人新作,并可同时组织相关的评论文章,作为名牌栏目的独立撰稿有相当大的写作范围,随时刊出新的文学主张和个性话题,并联合全国同类期刊展开讨论。作家队伍对期刊的了解和区别,为他们提供了相对的投稿机率,扩大网络之外的阅读面。

3、休闲优势—文学期刊以其独特的阅读文本,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广大文学爱好者的欢迎和关注,读者在此类文本中可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熏陶,并从中品味人生滋味。文学期刊的阅读比其网络的阅读要求更能体现它的休闲功能,期刊具有携带和传播的方便,一本期刊的读者传播次第范围都比网络要大的多,可以在没有上网的读者群中占有市场。任何时间、任何姿态都可随时打开期刊阅读,与网络的电脑连接要求相对方便直接。

当然,网络发展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将为未来期刊产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网络期刊会以它衍生的平面期刊关系打入阅读市场,这是一个十分具有想像力的施展空间,办刊人要及早作好一切准备,与网络携手合作,闯出期刊新路。

观念的转变是期刊改革的根本。期刊的社长、主编应该在改革的过程中主动迎合挑战,才能抓住自身有利条件,去摸索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为加快期刊改革的发展路子,国家应完善一批有利于期刊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规范和引导期刊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成为文化市场真正的参与者,期刊的领导必须在竞争机制下扭转“等、靠、要”的陈旧观念,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期刊的特点和优势才会充分发挥。“变”的概念己不再是新的提法,但“变”的对象不一样,实际效果就会有天壤之别。总等国家改变对期刊做计划性投入,等市场变得主动来买自己的书,自己却以不变应万变,最终会没有任何出路。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现期刊的综合发展路子,才能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求得真正的发展前景。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