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提高编辑四种能力造就社科期刊

摘要:

打造社科期刊,实现社会效益较大化,是社科编辑及出版单位较高的价值追求。编辑作为期刊出版发行的直接参与者与组织者,必须提升四种能力。提升编辑政治把握能力,是办好社科期刊的首要条件;提升编辑业务掌握能力,是办好社科期刊的重要基础;提升编辑实践创新能力,是办好社科期刊的内在要求;提升编辑公关处理能力,是办好社科期刊的必要条件。

社科期刊作为学术理论期刊,是反映社会科学近期研究成果,交流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和有关科学研究动态的综合性学术平台。编辑是社科期刊从稿件策划、编辑加工到出版发行全部流程中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因此,编辑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期刊的学术质量、学术效应及社会影响。新时代要打造、精品的社科期刊,必须提高编辑的四种能力。

一、提升编辑政治把握能力,是办好社科期刊的首要条件

社科期刊除了学术性,还具有一个基本属性,即政治性。社科期刊稿件的作者,主要是哲学、政治经济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法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或高校教师,他们所研究的学科领域经常会直接涉及政党、国家、民族、宗教等关系中的现实政治问题,其中往往带有作者的某种政治倾向性,这时作为稿件及时个把关的期刊编辑若不具备高度的政治警觉性和敏感性,没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及政策理论水平,就会使社科期刊偏离正确的舆论导向,违背作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阵地的办刊宗旨。因此,提升编辑的政治把握能力,是办好社科期刊的首要条件。

一是注重政治理论学习。要把终身学习贯穿于整个编辑职业生涯。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使自己在编辑工作中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精髓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这与编辑为人类提供精神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编辑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三观”,才能保障其编辑的稿件思想的正确性,这也是编辑能把好政治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三是熟知熟用新闻出版法律法规。知识产权法、出版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有利于我国同国际同行业的接轨,有利于我国的版权保护,每一个编辑都应自觉地掌握和使用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国际上的有关条约和约定,做到学法、知法、守法,以法律手段维护我国的政治权益,同时也保护自己、作者和读者的正当权益。

二、提升编辑业务掌握能力,是办好社科期刊的重要基础

编辑业务是编辑出版流程中最重要、最基础和最繁琐的工作,编辑业务掌握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期刊的质量、期刊的生存。为保障期刊质量,编辑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选题策划。选题策划是编辑部对准备出版发行的期刊内容的一种设想,即主要解决这期刊物想“编”什么的问题,是编辑主体从事的一项极其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的结果。选题计划一般是由编辑提出,因此编辑策划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策划内容的方向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理论发展走向和现实实践需要,从而影响期刊所在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地位。要策划出好的项目,首先,编辑应对本学科、本领域的近期、最前沿的理论成果进展情况有熟练的掌握力,从中筛选出有意义并符合自己刊物实际的选题。其次,编辑要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有敏锐的洞察力,注重政治热点。例如,按不同时间节点开设中共精神学习园地、改革开放40年与解放思想论坛等专栏。,编辑一定要走出编辑部,通过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来充实和印证自己的策划方案,保障选题的客观性、科学性、合理性,避免盲从性和主观性。

二是提高审稿水平。目前我国出版单位审稿实行三审制度,即责任编辑初审、编辑部主任复审、主编终审。审稿侧重于文章内容的把握和提炼,是编辑的基本功。一名合格的编辑出于职业习惯花很短的时间就能大致判断出一篇文稿的学术价值,也会在很短时间内找到它的软肋。提高审稿水平,平时注重知识的积累是非常必要的。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编辑更应注重通过各种新媒体大量阅读相关研究领域高水平的中外论文,做好笔记,写好心得,提高政治洞察鉴别力和专业学术判断力。只有在广泛阅读、不断丰富自己的同时,通过周而复始的审读锻炼,才能对稿件中出现的问题迅速做出的判断,对采用与不采用的原因能提出详实的意见。

三是精心编辑加工。编辑加工是所有编辑流程工作的重中之重。编辑加工更侧重于文章表现形式的精益求精,是对文章文字、修辞、体例、标点符号、参考文献、注释等的修改和润色。经过编辑加工,作者的文章实现了从文稿向成品(出版物)的转化过程。要做好编辑加工工作,既要端正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加强淡泊名利、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人做嫁衣的职业道德修养,还必须加强语文知识的学习,经常动笔写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水平。只有这样,经过编辑精心加工之后,好的文稿才会脱颖而出,一般性的文稿也会修正错误,为其增光添彩。四是提高审美标准。一本的社科期刊,只有内容美是不够的,必须将内容美与形式美和谐统一起来。一般来讲,文字编辑负责稿件修改加工,技术编辑负责内页版式设计,美术编辑负责四封设计。文字编辑作为稿件的及时个读者,熟悉文章内容和风格,应对内文排版的疏密、版芯修饰的图案、封面装帧的要求等向技术编辑和美术编辑提出建议,与他们通力合作完成成品,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的刊物。

三、提升编辑实践创新能力,是办好社科期刊的内在要求

创新是编辑出版的灵魂,也是期刊获得进步的动力之源。固步自封、墨守成规是无法适应新时代编辑工作需要的。编辑只有用战略家的眼光和事业家的气魄去勇敢探索编辑工作的新路径、新办法和新领域,在深入研究分析市场信息、认真酝酿和策划选题、积极推动作者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创新,力求使期刊达到让人耳目一新的效果,才能确保期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编辑创新能力的养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编辑思维创新。眼界决定着人的思维。编辑在日常的编稿工作中,仅仅依靠书本知识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读者,努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要有向实践学习的意识。打开视野,经常走出去,参加高端研讨会、学术论坛,参加著名学者的讲座,参加高质量的专业培训。要有目的、有重点地经常和作者、读者进行交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要有精品意识。在办刊过程中,要善于将精品意识化为办刊的主导思想,并贯穿于编辑流程的全部,根据自身刊物的实际情况、学科优势、研究领域编辑精品论文,有针对性地重点经营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栏目,有目标、有方案地实施精品计划,使作者每期都有新的追求,读者每期都有新的期待,从而提高期刊的社会知名度。要有市场经济意识。经常进行市场调研,深入了解作者和读者的需求,切实把自己加工的精神产品通过期刊传播到社会,争取社会效益的较大化。同时,应跳出固有思维,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不断畅通发行渠道,开拓刊物市场,扩大发行量,实现经济效益较大化。只有既注重社会效益,又注重经济效益,以社会效益促经济效益,以经济效益促社会效益,才能实现期刊效益的双丰收,确保期刊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编辑手段创新。在互联网普遍应用的今天,编辑人员用笔在纸上批改、加工、校对作者的稿件,印刷厂排版发行等编辑手段已经远远不适应现代出版的要求。必须创新编辑手段,应用现代高科技技术的便利,使自己从既耗时又低效率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比如,在选题策划组稿时,编辑利用互联网数据库重点关注自己学科领域的新知识,查询搜集整理新资料、新成果,掌握近期学术动态和学科发展趋势,为制定反映学术前沿的、高层次的选题提供参考;在稿件编发过程中,通过编辑部设立独立的网上审阅系统,实现PC端与手机APP客户端同时使用,使作者投稿,编辑改稿,专家匿名审稿,作者、编辑、专家交流互动等在网上一并实现;在稿件校对过程中,传统的人工校对方法可谓是百密也总有一疏,利用黑马等校对软件的强大引擎及超容量中外文核心词库,就会把差错率降到低;在编辑部日常编务工作中,通过计算机管理作者资料、专家资料、档案资料、稿件资料等,可以使编辑从人工的各种记录册中解放出来,迅速地为部门领导科学管理提供有效数据。要实现这些编辑手段的现代化创新,编辑除了要练就扎实的业务基本功外,必须广泛学习相关知识,特别是要学习计算机知识,使用好各种办公软件;精通外语,适应刊物国际交流的需要;熟用与新闻出版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条文,应变网络安全问题带来的权益纷争。总之,通过创新编辑手段,可以使枯燥的编辑加工工作成为一种乐趣,编辑出来的期刊也才会充满勃勃生机。

三是成果转化创新。作者研究成果的发表,并不意味着研究的结束。编辑要善于发现所编辑稿件的社会价值,积极鼓励支持作者促进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转化。要利用自身工作岗位信息来源广泛、渠道畅通的优势,在作者与党委和政府之间、作者与读者之间架起互通的桥梁,将党委、政府、读者的需求反馈给作者,推动作者充分发挥研究成果的作用,为党委和政府建言献策贡献更多的高质量作品。同时,把作者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积极向党委政府和读者进行宣传推介,让作者的研究成果更好地助推党委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更好地满足读者的相关需求。

四、提升编辑公关处理能力,是办好社科期刊的必要条件

编辑从制定选题、外出约稿、调查研究、搜集资料、推广宣传到排版印刷、出版发行,无时无刻不与作者、读者、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出版局、邮局、印刷厂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提高编辑的公关能力,对办好期刊十分重要。

一是强化公关意识。公关意识是编辑在编辑活动中自觉地开展公关活动,与公众交流的意识。做好编辑工作,必须充分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在编辑活动的总体安排与设想,编内、编外工作的展开,各种关系的协调与沟通等,都要体现公关意识,特别是编辑的作者观念和读者观念,更要成为深深印在编辑头脑中支配编辑行为的主导思维。

二是提升公关素质。公关素质是编辑的基本素质。编刊不同于做学问,学者面对的是大量的书报杂志或文史资料,都是静物,而编辑接触的是有思维活动的人。要成为一名的编辑,必须学会多角度地观察与沟通,善于发现社会热点,善于捕捉社科界、新闻出版界的发展趋势,使自己的思想永远保持在时代的前列。要将各行业的优势集于一身,既应有外交家的风度、作家的文采,又应有演说家的辩才、推销员的技巧、公关人员的处事手段。

三是密切对象关系。编辑的作者观念和读者观念决定着作者和读者是编辑的重点公关对象。好的作者案头上都有许多刊物编辑的索稿信,能否获得质量上乘的稿子,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编辑能否与作者建立融洽的关系。要在广泛考察的基础上,加强与重点作者的沟通联系,以诚待人,以心交友,以情感人,并建立一支自己的高水平作者队伍,确保稳定的好稿源。密切与读者的关系,重视培养发展读者队伍。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倾听读者的心声,了解读者的需求。如向读者发送赠刊,定期组织固定“粉丝”开展“读者心声”座谈,通过“广告效应”式的宣传活动,争取更多的读者。编辑公关对象除了人以外,还有相关地方政府、行业管理部门、邮局、印刷厂等,都要主动联系,经常沟通交流,取得理解支持,从而形成强大合力,确保办刊工作保质保量顺利开展。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