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问题研究

摘要:以《中国机械工程》为例,简要回顾了该刊近年来利用新媒体进行融合发展探索的艰辛历程。从科技期刊融入学科发展的办刊规律角度出发,分析了期刊融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探讨了典型期刊集群、单刊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共性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以期为其他科技期刊的媒体融合之路提供参考。

自我国公认的媒体融合元年(2014年)始,党中央、国务院及各部委、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相继了关于媒体融合的重要文件[1],这些文件的出台,对我国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很多期刊顺应互联网传播的新趋势,开始融入不同形态的新媒体,并且不断改变传统办刊方式,从而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例如,在期刊集群方面,朱拴成[2]以中国煤炭期刊网的建设及发展为例,给出了科技期刊集群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及融合出版思路;刘冰等[3]介绍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情况,基于集群优势,它们逐步实现了期刊出版全程的信息化管理、期刊资源整合、数字化平台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在单刊方面,张扬[4]在“煤传媒”公众号的运营中创造性地融入“H5+微信”媒体融合模式,取得了比常规微信宣传方式更好的传播效果;杨婷等[5]在人员相对紧缺、技术支持不足的情况下,采取纸媒、网站、微信平台多维度的学术传播和广告宣传策略,扩大了论文的学术传播范围,提升了《中华护理杂志》的社会影响力及经济效益;陈晓峰等[6]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学术出版知识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了6大精准知识服务模式,并给出了具体实践路径。

调查结果显示,国内科技期刊融合发展普遍处于初级阶段。总体来看,目前在融合创新与转型升级方面,科技期刊仍普遍存在融合创新步伐缓慢、融合发展盈利模式和路径尚未清晰等问题;在期刊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人才流失严重、新闻传媒院校人才培养与期刊出版单位用人要求不适应、全媒体复合型人才缺失等问题[7];这些问题困扰着广大科技期刊同人。作为科技期刊众多新媒体从业者中的一员,笔者以《中国机械工程》近年的融合发展实践为例,介绍了该刊融合发展探索的艰难历程,分析了融合发展探索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1、《中国机械工程》近年融合发展探索历程

《中国机械工程》自1990年成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刊(以下简称“会刊”),弹指一挥间已近三十年。作为我国机械工程领域的权威期刊之一,2019年会刊重回美国《工程索引》(EICom-pendex)。从时间上看,会刊新媒体部自2018年1月成立;从实质上看,会刊的融合发展探索工作在此之前已经全面展开。例如:2015年,笔者作为创始人开通了会刊微信公众号并负责其运营工作;2017年,笔者作为项目负责人顺利完成了会刊中英文网站的改版工作;2018年初,笔者作为项目负责人开通了稿件系统的微信支付审稿费功能,为广大作者提供了便利,同时积极与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开展深度合作,使会刊成为最早加入开放科学计划(OSID)的学术期刊之一,副主编郭伟编审提出了会刊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一种全新的审稿模式(群审稿)[8],等等。以上各项前期工作,为会刊的融合发展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会刊新媒体部成立后,随即构建了“网站+公众号+社群”的媒体融合办刊体系,重点打造“三方融合”(与学术传播的融合、与“人”的融合、与期刊管理的融合)和“三精工程”(精准传播、精准服务、精准引导),在出版形式[9]、学术传播[10]、期刊服务、审稿模式[8,11]、社群建设、新媒体示范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和实践,夯实了期刊品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例如:会刊建立了自己的学术传播方阵[10],与知网合作实现了网络首发,群审稿的探索从理论阶段正式进入实践阶段[8,11],利用学术社群实现了学术会议的在线图文直播等。近年来,会刊新媒体部研究团队连续受邀在2019开放科学论坛(北京)、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湖北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研讨会、2019湖北省期刊编辑培训班、湖北省信息学会“科技期刊国际化”专题研讨会、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创一流科技期刊”主题会议上做报告或授课,受到国内媒体和业内同行的广泛关注。湖北省科协组编的《湖北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8)》[12]对会刊的融合发展成果进行了专题报道。目前,该研究团队中有多项分支专题项目正在培育,如2019年6月会刊进入了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学术期刊融合出版能力提升计划”(融合出版支持专项)首批资助名单。该研究团队近3年在CSSCI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8-11];同时,郭伟编审被相关的出版类基金项目(如“小编·仁和基金”)吸纳为终评专家,笔者被聘为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青委会学术委员等。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刊的融合发展水平。以关注用户数为例,笔者对会刊公众号近年来的关注用户增长情况进行了简单统计,数据显示,会刊的关注用户近5年来增长趋势显著加快,其原因主要是会刊新媒体部将公众号的运营分解到各学科编辑,并采取单双周值班制和群发消息审核制,从而保证了公众号运营的规范性。以传播效果来看,公众号常读用户比例为6%,会刊公众号2019年1月的“笃定远方,风雨兼程———《中国机械工程》2019年主编寄语”一文,共收到赞赏金403元,创历史最高值;2019年4月第一时间转发的快讯“清华大学:不再强制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一文,阅读量超6.7万,点赞数超280,留言超70条,均为单篇历史最高;2019年前6月,单篇阅读量超1000的消息达30条;手机端显示,公众号当前原创文章数量超110篇,等等。

2、科技期刊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2.1刊社体制机制问题及领导支持力度

为方便阐述,笔者姑且将从事新媒体相关工作的编辑称之为“新媒编辑”。鉴于目前各刊社的体制和机制,大多数刊社都没有设置独立的新媒体部门,有的刊社虽然成立了专门的部门但并无专职的新媒编辑。据了解,大部分刊社的新媒编辑多为兼职的学科编辑,他们日常的稿件处理工作量就很大,无法在媒体融合方面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也情有可原。因此,可考虑适当改变刊社的体制和机制,如有条件的刊社可考虑指派专人负责新媒体工作,或委托专业运营机构负责新媒体的运营,可酌情减少新媒编辑的编辑工作量,采取项目责任制对新媒编辑进行考核等,从而顺应当前媒体融合蓬勃发展的大势。笔者认为,部分刊社领导虽然口头上支持融合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实质上给予的支持太少,支持力度也不够,归根结底,可能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当前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笔者认为,可考虑让刊社领导们多参加媒体融合的相关学术会议或主编培训班等活动,使他们理解新媒编辑工作的不易,并重视此项工作,从而为刊社的融合发展扫清障碍。

2.2新媒编辑的主观创新意愿

期刊的融合发展之路没有成熟的模式和现成的经验可循。在传统办刊模式下,编辑们需要处理好手头的稿件,并保证稿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及业界标准;而新媒编辑则不同,在融合发展之路上,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培训学习、创新实践、调研及总结,因此,在融合发展方面,新媒编辑的主观创新意愿非常重要,只有在他们愿意主动进行融合创新的基础上,期刊的融合发展才能向前推进。

2.3相关激励措施和具体落实情况

要做好融合发展工作,相关的激励措施及落实情况非常重要,这也是期刊融合发展向前推进的制度保障。例如,各刊社可向上级主管部门、承办单位或其他学术组织申请融合发展专项基金,并在刊社内部实行项目责任制,将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分门别类,细化成一个个项目,鼓励新媒编辑积极承担任务并在项目结题后根据其实际贡献按时足额发放奖励到个人。因此,各刊社应针对项目责任制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并狠抓落实,根据项目过程中的实际贡献(而不是简单地根据项目排名)来激励个人。

3、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建议

3.1考虑在刊社间建立小型的新媒体联合会

笔者认为,同一地区的各刊社,可考虑按照期刊所属学科、主管主办或承办单位、融合发展水平等来建立小型的新媒体联合会,由各刊社选派优秀的新媒编辑定期开展融合发展方面的活动,加强学术交流和经验交流。在该联合会的组织形式方面,笔者认为可考虑设置轮值会长并定期更换,从而保证该组织的活力。目前这一想法还不成熟,相关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2定期组织新媒体沙龙等交流活动

据笔者了解,近年国内部分地区的期刊编辑交流活动(特别是沙龙活动)越来越多,越办越红火。如中科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定期组织中国科学院期刊沙龙活动;北京地区的青年学术期刊编辑每月定期开展“小编讲堂”沙龙活动;上海期刊协会举办了以期刊工作者职称问题为主题的“期刊沙龙”;重庆地区开展了“重庆编辑大碗茶”沙龙活动[13],等等。笔者认为,沙龙一般是小范围的,以思想交流为主,其研讨的深度高于大型学术报告会,就参与者来说,其收获应该更多一些。借鉴上述活动,湖北地区的期刊编辑们也可考虑定期组织新媒体沙龙等交流活动,通过大家的自由交流充分讨论和学习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并应用于所在期刊的融合发展实践中。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会刊的历史虽长,但由于毫无区位优势可言[14],且在融合发展方面起步较晚,虽因遵循办刊规律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内融合发展示范类科技期刊相比差距明显。尽管笔者给出了融合发展的一些建议,但限于自身的知识水平及从业经验,不妥之处还请同行们指正。

参考文献:[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8)[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2]朱拴成.科技期刊集群化服务平台融合出版探索实践———以中国煤炭期刊网为例[J].编辑学报,2019,31(2):209-211.[3]刘冰,沈锡宾,李鹏,等.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媒体融合发展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1):1166-1170.[4]张扬.基于“H5+微信”的科技期刊新媒体融合[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10):936-940.[5]杨婷,姜小鹰,曹作华.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华护理杂志社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12):1252-1256.[6]陈晓峰,云昭洁,万贤贤.媒体融合精准知识服务助推学术期刊供给侧改革[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9):805-809.[7]段艳文,张晓斌,卓宏勇,等.2017~2018年中国期刊业发展报告(摘编)[J].中国出版,2019(10):14-18.[8]郭伟.群审稿———一种专家主动审稿模式的探索[J].编辑学报,2018,30(3):222-226.[9]袁兴玲,郭伟,王艳丽.不同编辑流程下科技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的实施[J].编辑学报,2017,29(6):565-567.[10]陈勇,郭伟.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学术传播方阵的构建与探索[J].编辑学报,2019,31(2):138-140.[11]陈勇,陈晓峰,郭伟,等.媒体融合背景下群审稿实施路径探索[J].编辑学报,2019,31(4):366-368.[12]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北省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8)[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8:135-137.[13]周江川.学术期刊编辑交流形式的创新实践———以重庆“编辑大碗菜”沙龙活动为例[J].编辑学报,2019,31(3):347-350.[14]蔡玉麟.感悟历史走进历史———《中国机械工程》杂志及其前身的20年[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15(1):118-121.

作者:陈勇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在线咨询